一、泥炭软粘土上筑堤的稳定与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邓会元[1](2021)在《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滩涂围垦拓展生存空间已成为当前解决土地紧缺问题的主要方式。考虑到滨海围垦区土质较差、软土层较厚,后期围垦填土易诱发土体不均匀沉降及水平侧向变形,造成临近桥梁及建筑物基础发生沉降、开裂、偏移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等工程正常使用。然而,目前对围垦区桥梁及建筑物的桩基础受堆载影响的承载特性研究相当匮乏,缺乏系统的计算方法与设计理论,既有设计规范已难以对围垦区堆载影响下桩基础进行安全经济设计,这使得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安全经济设计及防护成为制约滨海围垦工程顺利发展的重点难题。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深入开展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对临近桩基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项目“软土地区吹填(开挖)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研究”(编号:2014H10)、“深厚软基路段桥梁工程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研究”(编号:8505001375)资助。本文以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为主,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地开展了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滨海软黏土固结排水蠕变试验,通过采用传统元件模型(Merchant模型和Burgers模型)、以及不同经验模型,描述了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揭示了软黏土应力-应变以及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基于传统Merchant模型,引入Abel黏壶单元,采用Caputo型分数阶函数建立了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通过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预测了滨海软黏土蠕变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分数阶模型比传统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2)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分布荷载下堆载区域内和堆载区域外不同土体深度位置的竖向附加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基于Mesri蠕变模型和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提出了软黏土地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对现场局部堆载和路堤条形堆载下地基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论证了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3)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建立了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推导了弹性、硬化、以及塑性等不同阶段的桩身沉降和轴力的解析解;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Mesri蠕变模型及双曲线模型,建立了考虑固结蠕变效应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迭代法求解了桩身轴力以及中性点位置。此外,基于建立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固结度、桩顶荷载、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桩身刚度、蠕变参数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发现固结和蠕变沉降会降低桩基承载力、增加桩的沉降,揭示了填土固结场地桩基承载力弱化的病害机理;(4)基于温州围垦区单桩负摩阻力堆载试验,研究了桩身负摩阻力、桩土沉降以及中性点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堆载后土体沉降、桩基沉降、下拉力随时间基本呈双曲线增加趋势,桩土沉降及下拉力在堆载后3个月左右趋于稳定,揭示了滨海围垦区桩基负摩阻力发挥机制及时间效应特性;(5)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改进解,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条形分布荷载、梯形条形分布荷载等不同地表荷载分布形式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及桩身被动荷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被动排桩剩余水平推力。通过考虑临界土压力长期演化及桩周软黏土模量长期蠕变衰减特性,结合非线性p-y曲线模型,基于压力法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被动桩两阶段分析法,通过差分法对被动桩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6)基于温州及台州湾围垦区非对称堆载试验,研究了桩土变形、桩侧土抗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弯矩等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了被动桩开裂问题、被动桩负摩阻力问题、桩侧土绕流机理、桩体遮拦效应以及土拱效应机理,揭示了斜交非对称堆载下弯扭耦合变形机制以及被动桩长期变形病害机理。
宗健业[2](2020)在《利用背景噪声研究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及估算地震灾害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场地效应是指地表松散的沉积层会对地震波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不同的场地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不同,所以场地效应可以作为预测地震灾害分布的主要依据。广州城区内断裂广泛分布,且部分断裂仍具有活动性,很有可能触发地震。从历史上看广州地区虽然发生地震的震级普遍较小,但地震发生频率较高,其带来的破坏性仍不容忽视。广州作为人口密集聚集的城市,明确场地效应进而降低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带来的破坏,对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背景噪声进行场地效应研究,可以有效的克服传统探测浅地表结构方法面临的破坏性和开销大等难题。为了得到广州地区的场地效应,我们于2018年1月及2019年7月在广州地区共放置了165台地震仪,台站间距2-5公里。对记录到的背景噪声数据利用HVSR(水平-垂直频谱比)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了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参数共振频率和放大倍数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沉积层共振频率分布在1-6.5Hz范围内,自东北向西南呈逐渐增加趋势;广州地区放大倍数分布在1-6.8范围内,在广州地区南部和北部放大倍数较小,在广州地区中部的珠江流域及白云区西部放大倍数普遍较大,可能与这些区域沉积层厚度较大且力学性质等较差有关。广州地区近些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且地质灾害发生的种类呈现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很可能与沉积层分布有关。为了得到广州地区沉积层厚度分布,我们通过场地共振频率—沉积层厚度间的转换关系式,计算得到了广州地区的沉积层厚度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沉积层厚度分布在3-52米范围内,自东北向西南呈逐渐增大趋势,在珠江下游及南沙地区沉积层厚度普遍较大,可能与这些区域附近河流发育,冲积出来的淤泥质土较多有关。场地易破坏程度(K值)是表征地震灾害对地表结构破坏能力的量。为了评估广州地区在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中场地的安全性,在得到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参数分布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广州地区场地易破坏程度(K值)的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地区场地易破坏程度整体较低,属于相对安全区域,仅在个别区域如花都区南部和南沙区南部等部分区域出现了场地易破坏程度超过安全值的情况,属于危险区域,在这些区域施工建设时应通过提高建设标准等方法进行防震减灾工作。断裂带破碎区域是在浅地表进行生产和施工建设时较为特殊的位置,瘦狗岭断裂作为广州城区的三个控制性断裂之一,其精确的位置是进行施工建设时特别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时特别需要的地质资料。为了尝试利用背景噪声判断断裂破碎带的具体位置,我们分别于2018年8月14日和15日晚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附近沿着瘦狗岭断裂方向和垂直于瘦狗岭断裂方向布设了100台地震仪,台站间距约50米。对记录到的背景噪声利用了HVSR方法计算得到了沉积层厚度分布,通过互相关函数计算得到了“伪反射”剖面,通过反演HVSR曲线得到了浅地表剪切波速度结构。通过沉积层厚度跳变的位置、浅地表S波速度结构倾斜界面位置及“伪反射”剖面判定了瘦狗岭断裂滑动界面在测线上200-600米间。
严群[3](2020)在《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相关建设的开展,国内建设单位越来越多的承接国际项目。海外各国的地质情况各异,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特点。孟加拉达卡铁路沿线广泛发育深厚软土,而且软土中云母含量较高。该铁路软基设计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由于原状土对水泥搅拌桩的强度影响很大,研究孟加拉软土中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对路基工程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因为水泥土的强度直接决定了水泥搅拌桩的强度,水泥搅拌桩的强度直接影响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路堤设计尤其是高路堤设计必须进行稳定性和沉降计算。然而,国内规范中对考虑桩的路堤稳定性计算只参考了英标BS8006法和复合抗剪强度法,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不能很好的指导设计、施工。并且,实际工程路堤的破坏形式都具有三维效应,因此开展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研究软土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和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便于工程计算、更符合软基路堤实际破坏形态的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1)通过考虑云母影响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总结出云母含量、目数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出公式:z=1.1569-2.6526x+0.0025y(x:云母含量;y:云母目数;z: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数值模拟水泥搅拌桩强度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2)以PLAXIS 3D有限元软件为平台,综合分析水泥搅拌桩桩径、长度、桩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得出路堤下不同位置水泥搅拌桩的破坏模式分区,可以分为受压破坏、受弯破坏、受拉破坏三类,分别发生在路堤中心下方、路堤坡面下方、坡脚附近。为本文提出的路堤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提供依据。(3)以孟加拉达卡铁路的代表性横断面为算例,通过对比本文方法、BS8006法、复合抗剪强度法、数值计算的结果说明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尤凡[4](2020)在《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堤防失稳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淤泥质土是软土众多类型中的一种。淤泥质土具有软土的一般特征,例如含水量较高,强度较低和固结速度缓慢。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流变性质和触变性质。这些特征导致处于淤泥质土层上的堤防基础沉降大,容易造成边坡失稳,安全性低,并且会影响堤防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研究淤泥质土堤坡的失稳机理以及加固方法。在过往的科研、工程实践中,淤泥质土堤坡的失稳机理以及加固技术研究还不尽完善。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研人员以固结理论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有限元模拟进行失稳分析,以期获得更准确的安全系数。在淤泥质土堤坡加固方案中,合理使用有效的计算参数、计算模型和模拟软件对方案进行分析具有重大工程意义。本文依托于安徽青弋江分洪道工程中石跪圩段,针对安徽芜湖区域淤泥质土堤坡工程特性,研究分析已有的典型沉降分析方法和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并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淤泥质土堤防的沉降分析和边坡稳定分析。本文所进行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国内外边坡稳定、沉降分析以及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的研究现状;(2)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并实现ABAQUS在堤防稳定分析中的应用;(3)探讨淤泥质土地基中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和堤防边坡沉降的计算方法;(4)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Mohr-Coloumb模型为淤泥质土本构模型,结合青弋江分洪道石跪圩段进行边坡稳定以及沉降分析,对比加固前后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该计算方法分析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应用于堤防地基和边坡中的可行性。
黄文成[5](2019)在《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稳定判断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路堤,常常会遇到稳定与沉降等工程问题。在路堤的施工期间,路基的稳定和沉降关系到公路的施工工期、投资资金和运营。而根据目前现行标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D31-02-2013)来指导施工,出现了许多监测指标未超过控制标准,但路基不稳定或监测指标大大超标,路基未被破坏的情况。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力求探寻新的稳定判断标准,进行了以下研究。(1)本文根据软土路基的沉降组成,分析了路基施工期的沉降组成等于主固结沉降加瞬时沉降,进而得到了施工期的沉降速率等于主固结沉降速率加瞬时沉降速率。(2)通过估算法与总应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证实了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计算瞬时沉降与水平位移的可行性。(3)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软土地基路堤施工进行模拟分析,分别考虑软土厚度、软土模量、路堤宽度等对地基变形的影响,从而得出变形与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关规律,并得到新的报警标准值。(4)采用《软土地基试验研究文集》中滑塌路基的工程实测数据与本文提出的报警标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标准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黄世国[6](2018)在《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处理方法探析》文中认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通常会遇到很多软土地基,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本文主要介绍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地质性质最差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排水固结法、换土法、筋材加固法和灌浆法。
高昳菲[7](2018)在《淤泥质土的流变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大多处于沿海及长江流域的软土地区,在这些地区兴建的轨道交通、机场、码头及海堤等工程多数处于软土地基之上。由于软土的自身特点而产生的各种工程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有关土体流变所造成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问题尤为显着。本文以安徽芜湖青弋江地区淤泥质土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地区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进行有关淤泥质土流变的研究分析。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淤泥质土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室内试验。试验选取三个典型断面共九个孔,约150个土样进行了含水率、颗粒分析、干密度、固结、击实、直接剪切及三轴压缩等室内试验,得到了该地区淤泥质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淤泥质土是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低渗透性等工程特性的典型软塑黏土。2.淤泥质土的三轴流变试验。本文通过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其屈服强度,根据得到的屈服强度进行不同应力水平下分别加载的三轴流变试验,研究分析淤泥质土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变形,得到了淤泥质土的应力—应变—时间之间的关系。3.分析该地区淤泥质土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基于Singh-Mitchell经验模型和Mesri经验模型,建立符合该地区淤泥质土流变特性的蠕变方程,并将该模型的拟合结果同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根据ABAQUS的Drucker-Prager模型中的时间硬化法则建立了符合安徽芜湖青弋江工程淤泥质土的蠕变本构模型,计算蠕变参数A、m、n。4.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考虑流变的堤坝沉降模型,计算分析堤坝沉降值,与不考虑流变的模型进行沉降值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流变对工后沉降的影响不能忽略。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分别研究了蠕变参数A、m、n、杨氏模量E、泊松比?、黏聚力c、摩擦角?对于沉降的影响。
邓晓[8](2017)在《模袋絮凝土在大砂袋围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砂袋围堰具有对软土地基适应能力强、整体连续性好、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尤其是在土石料缺乏的沿海地区,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本着就地取材、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软黏土地区的疏浚淤泥的想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模袋絮凝土建造大砂袋围堰的设想。所谓模袋絮凝土,就是将絮凝剂投放入通过清淤和疏浚工程得到的疏浚淤泥中,利用机械搅拌使淤泥成为流动状态的絮凝土,最后充灌入大型土工织物袋中形成。并对此种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和围堰自身沉降计算。以广州番禹区一村三岛工程外江模袋围堰工程为案例,开展模袋絮凝土应用到大砂袋围堰工程的研究工作,利用理正岩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以简化的毕肖普法为理论基础计算比较了 6种模袋絮凝土的稳定性;以分层总和法为理论基础,计算比较了5种模袋絮凝土的沉降量,得到以下结论。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的稳定性受固结时间、模袋类型和模袋絮凝土种类的影响。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模袋絮凝土的重度和强度指标都在增大,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的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主要受强度指标的影响。不同类型模袋的土工布抗拉力是不同的,对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的稳定安全系数有影响。不同种类的模袋絮凝土添加絮凝剂及用量不同对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的稳定安全系数有影响。经分析,对土坡的边坡稳定较有利的是APAM(0.7‰)模袋絮凝土。通过对5种不同方案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进行自身沉降量计算分析得出,模袋类型相对于固结时间以及絮凝土种类对沉降量的影响更大,GT300型NPAM(0.8‰)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在不同龄期下的沉降量比其他4种GT500型的模袋絮凝土的沉降量要小。利用理正岩土的边坡稳定分析软件算出的6种模袋絮凝土以及案例的模袋砂修筑的大砂袋围堰的安全系数都大于1.20,符合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并且6种模袋絮凝土的安全系数都大于案例的模袋砂的安全系数。说明用模袋絮凝土修筑的大砂袋围堰比案例模袋砂修筑的围堰更为安全稳定,本文研究的模袋絮凝土作为大砂袋围堰的修筑材料是切实可行的。
褚裕[9](2016)在《水利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环节的优化设计》文中提出对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性质进行分析,介绍堤防结构使用期间造成失稳的主要原因。重点探讨工程建设任务开展治理软体基层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施工任务开展提供稳定的保障,基层处理技术落实后,水利工程运行使用也更安全稳定。
尚金瑞[10](2015)在《围海造陆填土与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围海造陆热潮。围海造陆有效缓解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目前,多数围海造陆工程采用清淤疏浚物作为填料进行吹填,而且吹填土地基往往位于海底软弱土层之上。因此,吹填土地基自身沉降与软弱下卧层沉降是导致新形成的陆域沉降大且不均匀、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围海造陆工程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本文以日照岚山港区南一突堤Ⅰ期围海造陆工程为依托,围绕形成陆域的填土技术及地基处理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淤泥腔围海造陆技术观点。即,在填土工程中将海底的淤泥和吹填料中的淤泥聚集在一起,将新形成的陆域分割成以粗粒土为主的非软土地基和以淤泥质土为主的软土地基(淤泥腔)两个区域,继而可以针对各分区的地基选用不同的加固处理方法。其次,基于土力学的强度原理和水力吹填的分选性,阐述了形成淤泥腔的原理和条件。最后,在对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环境和施工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淤泥腔围海造陆技术成功应用于岚山港区南一突堤Ⅰ期工程。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淤泥腔围海造陆技术,在研究区域成功形成了淤泥腔,淤泥腔周边是以粗粒土为主的非软土陆域。(2)通过对传统设备及钻进工艺的改进,勘探机械可对块石分布多且不确定的特殊土层进行勘察。(3)基于桩土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思路,建立了表层劣化对桩承载性状影响的室内模拟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表层劣化将导致工作荷载作用下的摩擦桩产生附加沉降。(4)建立了室内制样现场养护研究腐蚀场地形成的水泥土劣化问题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劣化,水泥掺入比越小现场埋置时间越长,水泥土劣化越严重。(5)研发的淤泥抽排转场输送设备可用于淤泥腔内淤泥抽排转场工程。(6)岚山港区南一突堤围海造陆工程实践表明,淤泥腔围海造陆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围海造陆技术存在的陆域表层强度低以及工后沉降大和易液化等工程技术问题,而且该技术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围海造陆工程提供借鉴。
二、泥炭软粘土上筑堤的稳定与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泥炭软粘土上筑堤的稳定与沉降(论文提纲范文)
(1)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吹填围垦工程特性 |
1.2.2 滨海围垦滩涂现状 |
1.2.3 堆载引起桩基工程危害问题 |
1.2.4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堆载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3.2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
1.3.3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研究现状 |
1.4 堆载对桩基影响现状分析评价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及沉降规律 |
2.1 滨海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
2.1.1 温州地区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
2.1.2 杭州湾滩涂区典型黏性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
2.2 软黏土蠕变模型及参数辨识 |
2.2.1 经典元件模型 |
2.2.2 经验模型 |
2.2.3 分数阶蠕变模型 |
2.2.4 流变模型对比分析 |
2.3 堆载作用下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土体沉降预测方法 |
2.3.1 堆载作用下附加应力计算 |
2.3.2 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3.3 局部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
2.3.4 条形路堤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
3.1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
3.2 土体竖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
3.3 堆载作用下负摩阻力影响深度研究 |
3.3.1 常用计算方法 |
3.3.2 附加应力估算法 |
3.3.3 工程实例分析 |
3.4 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解析解 |
3.4.1 桩周土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
3.4.2 桩周土部分进入硬化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
3.4.3 桩周和桩端分别处于部分塑性阶段和弹性阶段 |
3.4.4 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性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
3.4.5 桩周和桩端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
3.4.6 桩周土进入完全塑性阶段和桩端土进入塑性硬化阶段 |
3.4.7 工程算例分析 |
3.5 基于位移控制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数值解 |
3.5.1 土体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
3.5.2 桩侧摩阻力双曲线传递模型 |
3.5.3 桩端阻力传递模型 |
3.5.4 计算模型的求解 |
3.5.5 算例分析 |
3.6 基于Mesri蠕变模型桩基负摩阻力数值解 |
3.6.1 任意时刻土体沉降计算方法 |
3.6.2 考虑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模型分析 |
3.7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分析 |
3.7.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
3.7.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3.7.3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发展机理现场试验分析 |
3.8 考虑固结及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分析 |
3.8.1 不同附加应力比影响深度计算分析 |
3.8.2 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3.8.3 不同固结度影响分析 |
3.8.4 不同桩顶荷载影响分析 |
3.8.5 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影响分析 |
3.8.6 桩身刚度影响分析 |
3.8.7 堆载尺寸影响分析 |
3.8.8 蠕变参数影响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
4.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两阶段分析 |
4.1.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计算模型 |
4.1.2 被动桩桩侧土压力分布模式 |
4.1.3 堆载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4.1.4 土体侧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抗力计算方法 |
4.1.5 考虑时间效应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4.1.6 被动桩主动侧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
4.1.7 土压力法被动桩桩身响应求解 |
4.1.8 算例分析 |
4.2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安全距离研究 |
4.2.1 堆载下影响距离范围分析 |
4.2.2 基于变形安全控制影响距离 |
4.3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单桩影响现场试验 |
4.3.1 试验方案及监测元件布置 |
4.3.2 桩身和土体侧向变形实测结果分析 |
4.3.3 桩侧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
4.3.4 桩身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
4.4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排桩影响现场试验 |
4.4.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
4.4.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3 非对称堆载试验结果分析 |
4.4.4 侧向堆载下被动排桩桩身被动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
4.4.5 侧向堆载下被动桩负摩阻力影响分析 |
4.5 考虑时间效应非对称堆载对临近被动桩影响理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利用背景噪声研究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及估算地震灾害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场地效应研究的意义 |
1.1.1 场地条件对震害分布的影响 |
1.1.2 场地效应研究进展 |
1.1.3 场地效应研究的意义 |
1.2 背景噪声的应用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广州地区区域地质和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
2.1 广州地区地质概况 |
2.1.1 广州地区地貌特征 |
2.1.2 广州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3 广州地区断层构造分布 |
2.1.4 广州地表岩土体类型 |
2.2 广州地区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
2.2.1 斜坡类地质灾害 |
2.2.2 地面塌陷 |
2.2.3 地震 |
第3章 计算场地效应和速度结构的方法 |
3.1 计算场地效应的HVSR方法 |
3.1.1 HVSR方法 |
3.1.2 计算流程 |
3.1.3 提取场地效应参数 |
3.2 计算地表沉积层厚度 |
3.3 计算场地易破坏程度 |
3.4 OpenHVSR方法 |
第4章 广州地区的场地效应 |
4.1 广州地区的场地效应 |
4.1.1 数据 |
4.1.2 计算场地效应 |
4.1.3 计算沉积层厚度 |
4.2 结果和讨论 |
4.2.1 共振频率 |
4.2.2 放大倍数 |
4.2.3 沉积层厚度 |
4.2.4 场地易破坏程度(K值) |
4.3 小结 |
第5章 HVSR方法在瘦狗岭断裂附近的应用 |
5.1 数据 |
5.2 HVSR计算 |
5.3 互相关函数计算 |
5.4 浅地表速度结构反演 |
5.5 结果和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
1.2.2 地基或边坡三维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搅拌桩加固机理及其破坏模式 |
2.1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
2.1.1 水泥的水化、水解作用 |
2.1.2 硬凝反应 |
2.1.3 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 |
2.1.4 碳酸化作用 |
2.1.5 结晶作用 |
2.1.6 改良原状土 |
2.1.7 填充作用 |
2.2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2.2.1 土质与强度 |
2.2.2 水泥掺入比与强度 |
2.2.3 龄期与强度 |
2.2.4 搅拌方法与强度 |
2.3 水泥搅拌桩的破坏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孟加拉达卡铁路软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 |
3.1 工程背景 |
3.1.1 工程地质概况 |
3.1.2 软土特性 |
3.2 考虑云母影响的水泥土强度试验方案 |
3.2.1 3D打印模具制作 |
3.2.2 不同云母含量、目数的水泥土强度试验方案 |
3.3 水泥土强度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软基三维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4.1.1 PLAXIS3D介绍 |
4.1.2 有限元方程 |
4.1.3 计算模型及其参数 |
4.2 水泥搅拌桩桩长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3 水泥搅拌桩桩径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4 水泥搅拌桩桩间距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5 水泥搅拌桩桩体破坏模式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 |
5.1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三维稳定性计算方法 |
5.1.1 理论分析 |
5.1.2 条块划分与计算步骤 |
5.2 规范计算方法 |
5.2.1 复合抗剪强度指标法 |
5.2.2 英标BS8006法 |
5.2.3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
5.3 四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5.3.1 工程算例 |
5.3.2 案例计算过程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堤防失稳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淤泥质土堤防沉降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强度折减法研究现状 |
1.2.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研究现状 |
1.2.4 砂井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研究目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及沉降计算方法 |
2.1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淤泥质土地基的机理分析 |
2.1.1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简介 |
2.1.2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淤泥质土堤坡强度增长机理 |
2.2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土体沉降特性分析 |
2.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淤泥质堤坡土体侧向变形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弋江工程石跪圩段加固方案与实施 |
3.1 工程简况 |
3.2 工程地质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4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方案 |
3.4.1 砂被铺设 |
3.4.2 塑料排水板材料要求 |
3.4.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方案技术要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堤防沉降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适用性分析 |
4.2 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淤泥质土沉降 |
4.3 砂井固结问题转换为平面应变固结问题的方法 |
4.3.1 砂井固结问题转变为平面应变固结问题的基本方法 |
4.3.2 砂井固结问题转换为平面应变固结问题的推导过程 |
4.3.3 砂井固结问题转换为平面应变固结问题的计算结果 |
4.3.4 涂抹效应的参数 |
4.3.5 井阻影响因子的选取 |
4.4 模型建立 |
4.4.1 基本假定 |
4.4.2 堆载及分析步的确定 |
4.4.3 计算模型的选取 |
4.4.4 土体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的确定 |
4.4.5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4.5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1 位移分析 |
4.5.2 应力分析 |
4.6 排水板堆载预压方案固结度复核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淤泥质土堤防稳定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5.1.1 基本原理 |
5.1.2 失稳判据 |
5.1.3 滑动面的确定 |
5.2 强度折减法在ABAQUS中的实现 |
5.3 加固前边坡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 |
5.3.1 加固前边坡模型的建立 |
5.3.2 加固前边坡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
5.4 加固后边坡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 |
5.4.1 加固之后边坡模型的建立 |
5.4.2 失稳前边坡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稳定判断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固结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点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期稳定判断原理 |
2.1 软土地基 |
2.1.1 软土地基的概念 |
2.1.2 软土类型 |
2.2 软土路基沉降与软土路基施工期间沉降速率 |
2.2.1 瞬时沉降 |
2.2.2 主固结沉降 |
2.2.3 次固结沉降 |
2.2.4 路基施工期间沉降速率 |
2.3 主固结沉降与路基稳定性的关系 |
2.4 瞬时变形(瞬时沉降与水平位移)与路基稳定性的关系 |
2.4.1 瞬时沉降与水平位移的关系 |
2.4.2 路基稳定性与瞬时变形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基施工期间的沉降速率计算方法 |
3.1 固结沉降理论 |
3.1.1 Terzaghi理论 |
3.1.2 Biot固结理论 |
3.2 主固结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 |
3.2.1 主固结沉降 |
3.2.2 主固结沉降速率 |
3.3 瞬时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 |
3.3.1 瞬时沉降 |
3.3.2 瞬时沉降速率 |
3.4 有限元软件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瞬时沉降、水平位移计算分析 |
4.1 瞬时沉降影响因素研究 |
4.1.1 软土厚度影响 |
4.1.2 软土弹性模量影响 |
4.1.3 路堤宽度影响 |
4.1.4 瞬时沉降速率变化规律 |
4.1.5 沉降速率新标准 |
4.2 水平位移影响因素研究 |
4.2.1 软土厚度影响 |
4.2.2 软土模量影响 |
4.2.3 路堤宽度影响 |
4.2.4 水平位移速率变化规律 |
4.2.5 水平位移速率新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验证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 |
5.3 工程地质条件 |
5.4 筑堤试验概况 |
5.5 破坏路基的地表变形观测 |
5.6 破坏前的变形 |
5.7 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处理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软土地基的特性 |
1.1 物理性质 |
1.2 力学特性 |
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1 排水固结法 |
2.1.1 排水砂井预压法 |
2.1.1. 1 井径、间距、深度选择与砂井布置范围 |
2.1.1. 2 拟订预压加荷计划 |
2.1.2 排水纸板和排水塑带法 |
2.2 换土法 |
2.3 筋材加固法 |
2.3.1 桩基法 |
2.3.1. 1 振冲碎石桩 |
2.3.1. 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
2.3.2 加筋土法 |
2.4 灌浆法 |
3 结语 |
(7)淤泥质土的流变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软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
1.3 土体流变研究现状 |
1.3.1 土体流变试验的研究现状 |
1.3.2 土体流变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3 土体流变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淤泥质土的室内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2.1 工程简介 |
2.2.2 试验段施工概述 |
2.3 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3.1 含水率及密度试验 |
2.3.2 比重试验 |
2.3.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3.4 击实试验 |
2.3.5 固结试验 |
2.3.6 渗透试验 |
2.3.7 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 |
2.4 三轴固结不排水流变试验研究 |
2.4.1 试验仪器 |
2.4.2 加载方法及加载增量 |
2.4.3 蠕变稳定标准 |
2.4.4 试验过程 |
2.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淤泥质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典型的经验蠕变方程 |
3.3 Singh-Mitchell蠕变模型及其应用 |
3.3.1 Singh-Mitchell蠕变模型 |
3.3.2 试验曲线的Singh-Mitchell模型验证 |
3.4 Mesri蠕变模型及其应用 |
3.4.1 Mesri蠕变模型 |
3.4.2 试验曲线的Mesri模型验证 |
3.5 修正经验模型 |
3.5.1 蠕变模型的提出背景及建立依据 |
3.5.2 蠕变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确定 |
3.5.3 蠕变模型验证 |
3.6 ABAQUS蠕变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
3.6.1 扩展Drucker-Prager模型 |
3.6.2 蠕变模型及参数确定 |
3.6.3 试验曲线的蠕变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淤泥质土流变特性的堤坝沉降分析 |
4.1 引言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计算模型基本假定 |
4.3.2 模型几何参数 |
4.3.3 堆载及荷载步的确定 |
4.3.4 边界约束及有限元网格 |
4.3.5 计算参数选取 |
4.4 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
4.5 不同参数对沉降量的影响 |
4.5.1 蠕变参数A的影响 |
4.5.2 蠕变参数m的影响 |
4.5.3 蠕变参数n的影响 |
4.5.4 弹性模量E的影响 |
4.5.5 黏聚力c的影响 |
4.5.6 摩擦角φ的影响 |
4.5.7 泊松比μ的影响 |
4.5.8 参数灵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模袋絮凝土在大砂袋围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砂袋围堰的发展 |
1.1.3 砂袋的填充料 |
1.1.4 疏浚淤泥的运用 |
1.1.5 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实际工程运用 |
1.2.2 理论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手段 |
第二章 模袋絮凝土物理力学性质 |
2.1 模袋絮凝土的选定 |
2.1.1 淤泥质疏浚土的特征 |
2.1.2 海水水质分析 |
2.1.3 絮凝剂的选取 |
2.1.4 模袋的选型 |
2.1.5 模袋絮凝土种类的确定 |
2.2 模袋絮凝土室内充填试验 |
2.2.1 物理性质指标 |
2.2.2 直剪试验 |
2.2.3 压缩实验 |
2.3 案例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稳定性分析 |
3.1 大砂袋围堰稳定性分析方法 |
3.2 模型的建立 |
3.3 大砂袋围堰稳定性(安全系数)结果分析 |
3.3.1 固结时间与安全系数的关系 |
3.3.2 模袋类型与安全系数的关系 |
3.3.3 模袋絮凝土种类与安全系数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自身沉降量计算 |
4.1 围堰自身沉降量计算公式 |
4.1.1 最终沉降量计算的原理 |
4.1.2 工程实例围堰自身沉降量计算公式 |
4.2 沉降量计算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方案模袋絮凝土大砂袋围堰自身沉降量计算 |
4.2.2 固结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 |
4.2.3 模袋类型与沉降量的关系 |
4.2.4 模袋絮凝土种类与沉降量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砂袋围堰地基处理方法推荐 |
5.1 地基处理的目的 |
5.2 地基处理方法 |
5.3 大砂袋围堰地基处理方法推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围海造陆填土与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国内外围海造陆概况 |
1.1.2 围海造陆技术 |
1.1.3 研究意义 |
1.2 陆域形成填土技术与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域形成填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陆域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1.3 研究区域、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区域概况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内容 |
1.3.4 创新点 |
2 陆域形成填土技术研究 |
2.1 本文提出的陆域形成填土技术观点 |
2.2 淤泥腔形成的原理与条件 |
2.2.1 淤泥腔形成的原理 |
2.2.2 淤泥腔形成的条件 |
2.3 研究区域形成淤泥腔的可行性 |
2.3.1 海底工程地质概况 |
2.3.2 填料性质 |
2.4 填土技术方案与填土施工 |
2.4.1 填土技术方案 |
2.4.2 施工设备 |
2.4.3 填土施工 |
2.5 淤泥腔形成效果 |
2.5.1 勘探机械及钻进工艺的改进 |
2.5.2 勘探结果 |
2.6 小结 |
3 淤泥腔处理技术研究 |
3.1 原位地基处理可行性分析 |
3.1.1 抛石挤淤法处理淤泥腔的可行性 |
3.1.2 堆载预压法处理淤泥腔的可行性 |
3.1.3 真空预压法处理淤泥腔的可行性 |
3.1.4 深层搅拌法处理淤泥腔的可行性 |
3.2 淤泥转场回填 |
3.2.1 淤泥转场回填可行性分析 |
3.2.2 淤泥转场施工 |
3.2.3 淤泥腔回填施工 |
3.3 小结 |
4 场地强夯地基处理及堆场表层硬化与工后沉降分析 |
4.1 场地强夯试验 |
4.1.1 试夯区设置 |
4.1.2 试夯方案 |
4.1.3 试夯过程监测 |
4.1.4 试夯效果检测 |
4.1.5 建议 |
4.2 场地强夯施工方案与实施 |
4.3 堆场表层硬化工程 |
4.3.1 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 |
4.3.2 混凝土面层施工 |
4.4 堆场工后沉降分析 |
4.4.1 沉降监测点布置 |
4.4.2 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效益分析及推广应用 |
5.1 效益分析 |
5.1.1 经济效益分析 |
5.1.2 社会效益分析 |
5.2 推广应用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泥炭软粘土上筑堤的稳定与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 [1]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D]. 邓会元. 东南大学, 2021
- [2]利用背景噪声研究广州地区场地效应及估算地震灾害结构[D]. 宗健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8)
- [3]孟加拉达卡铁路水泥搅拌桩软基路堤三维稳定性研究[D]. 严群.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堤防失稳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D]. 尤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稳定判断标准研究[D]. 黄文成. 广州大学, 2019(01)
- [6]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处理方法探析[J]. 黄世国. 四川水利, 2018(02)
- [7]淤泥质土的流变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高昳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8]模袋絮凝土在大砂袋围堰中的应用研究[D]. 邓晓.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1)
- [9]水利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环节的优化设计[J]. 褚裕. 民营科技, 2016(05)
- [10]围海造陆填土与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尚金瑞.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