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孙琳[2](2021)在《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导,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共同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T1DM发病率明显增加,而患者进行性的胰岛功能下降导致其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治疗,鉴于其逐年增长的发病率和随之出现的多系统并发症,T1DM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目前,T1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细胞相关的研究一直是1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而近年来除了CD4+T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8+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淋巴细胞活化信号分子家族(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ed molecular family,SLAMF)被报道在多种免疫异常疾病中表达异常,并显着影响包括CD8+T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分化及功能。然而对T1DM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的表达情况未被报道,且对于T1DM中SLAMF分子如何通过影响CD8+T细胞功能仍不明确。为探讨这一问题,本课题通过对T1DM患者及非肥胖的糖尿病小鼠模型(non-obese diabetic,NOD)免疫细胞分化情况及SLAMF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mRNA测序及相关的体外细胞实验,以期探讨T1DM免疫系统异常分化及SLAMF分子表达对T1DM免疫微环境下CD8+T细胞功能和命运的影响。研究方法:(1)对T1DM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等免疫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并检测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的表达情况;(2)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1DM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SLAMF4分子与细胞活化状态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3)对自发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NOD小鼠进行体重、随机血糖监测及小鼠尾静脉采血,对小鼠胰腺组织留取病理,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细胞形态、炎细胞浸润情况;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外周血、胰腺引流淋巴结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4)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得到纯化的T1DM患者的SLAMF4+CD8+T细胞和SLAMF4-CD8+T细胞,并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及临床意义;(5)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脐带血细胞中CD8+T细胞,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下进行培养,检测作用不同时间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6)采用磁珠分选联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正常健康人SLAMF4阳性CD8 T细胞和SLAMF4阴性CD 8 T细胞分别进行分选,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刺激下进行体外扩增,用CFSE标记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于Day6检测两种细胞的凋亡情况。研究结果:(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比例与HCs比较存在异常,表现为CD4+T细胞和B细胞比例增多,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总NK细胞及其CD56dim亚群的NK细胞比例减低,CD56bright亚群的NK细胞比例升高。与HCs相比,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SLAMF4阳性的总T细胞百分比降低,且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明显降低;SLAMF3分子表达在B淋巴细胞比例有所降低,SLAMF5在NK细胞表面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且与SLAMF4阴性CD8+T细胞相比,SLAMF4阳性CD8+T细胞具备更强的分泌促炎因子IFN-γ和TNF-a的能力;在与T1DM相关的一般临床指标的分析中,发现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1DM病程呈负相关。(3)与同周龄的Balb/c小鼠相比,NOD小鼠CD4+T细胞及CD4+CD25+的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mRNA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型糖尿病中SLAMF4作用后的CD8+T细胞表现出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通路,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也有多个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说明SLAFM4在1型糖尿病中调控CD8+T细胞的活性与命运。(5)通过体外培养人脐带血CD8+T淋巴细胞发现,一定程度的抗原刺激可促进SLAMF4在脐带血na?ve CD8+T细胞表面上调表达,随着免疫活化的时间延长,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调。(6)通过SLAMF4阳性CD8+T细胞和SLAMF4阴性CD8+T细胞经CFSE标记后体外培养,发现SLAMF4阴性CD8+T细胞对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TCR刺激更敏感、更易扩增,增殖能力强,而SLAMF4阳性CD8+T细胞更容易凋亡。研究结论:(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分化比例与HCs相比存在异常,且外周血T细胞及B细胞表面多种SLAM分子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果,这在T1DM及T2DM之间存在一定共性和不同之处。(2)与HCs相比,T1DM患者SLAMF4阳性CD8 T细胞百分比显着下降,且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有关。在T1DM患者中,SLAMF4+CD8+T细胞百分比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1型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3)在动物模型中我们发现NOD小鼠也存在外周血T细胞异常分化状态。且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百分比逐渐下降,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患者CD8+T细胞功能调控及凋亡显着相关,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增殖能力较差且更容易凋亡,故体内持续抗原刺激会导致表达SLAMF4的CD8+T细胞的百分比降低,使其发挥类似调定点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分析了T1DM疾病模型中的SLAMF分子家族的表达谱,为SLAMF分子与T1DM免疫细胞的调控提供了实验证据,证实了在1型糖尿病免疫微环境中SLAMF4表达对CD8+T细胞的功能影响和命运的调控及SLAMF4阳性CD8+T细胞比例变化的具体机制,提示SLAMF4分子可能为T1DM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或免疫干预提供新靶点。
邢雁鹏[3](2021)在《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缺乏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及免疫功能调控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一种以胰岛β细胞受损害为特点的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共同在T1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激活诱导胞苷啶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是B细胞发展成熟中重要的DNA编辑酶,它能够介导B细胞的体细胞高度突变及抗体亚型之间的转换重组。目前,有文献报道AID缺乏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而AID缺乏对T1D的影响研究甚少,亦少有关于AID缺乏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在非肥胖糖尿病小鼠(non-obese diabetic mice,NOD)模型中全身敲除AID基因,观察AID缺乏NOD小鼠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进而探索AID缺乏是通过何种机制调节T1D的发生发展,从而为T1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本研究首先建立了AID基因敲除的NOD小鼠模型,观察该基因型小鼠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并观察10周龄健康的AID-/-NOD小鼠的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分型及体外的细胞增殖实验,并通过过继性输注淋巴细胞至Rag-/-NOD小鼠体内,进一步观察了AID-/-NOD小鼠B细胞及T细胞的致糖尿病能力。(2)在确立AID缺乏对T1D起到保护作用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索AID基因敲除对NOD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我们通过16S RNA测序技术分析AID-/-NOD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并将AID-/-NOD小鼠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NOD小鼠体内,通过观察受体小鼠肠道通透性、免疫功能和抗体分泌功能等研究来探索AID基因敲除小鼠的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塑造及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研究结果:(1)我们观察了AID-/-NOD小鼠及野生型NOD小鼠的自发糖尿病的情况。通过30周的T1D发病率监测,发现AID缺乏显着延缓了T1D的发病时间,对于T1D具有保护作用。(2)通过表面抗体及细胞内因子抗体的染色分析,发现在AID-/-NOD小鼠中,抑制性(CD73+)B细胞、调节型(Foxp3+)CD4+T细胞、抑制性(PD1+、CXCR5+、CD73+)CD4+T细胞及Tfh(CXCR5+PD1+CD4+)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加,抑炎因子分泌细胞增加,促炎因子分泌细胞减少。(3)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及过继性输注淋巴细胞至Rag-/-NOD小鼠体内观察T1D发病率,发现AID-/-NOD小鼠中,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明显下降,B细胞及T细胞的致糖尿病作用明显减弱。(4)通过16S RNA测序技术检测AID-/-NOD小鼠及野生型NOD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AID-/-NOD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各种细菌的比例明显不同于野生型NOD小鼠;进一步分析发现AID-/-NOD小鼠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及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比例都明显升高。(5)通过将AID-/-NOD小鼠及野生型NOD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NOD小鼠体内,观察受体小鼠肠道通透性、淋巴细胞表面抗体及细胞内因子抗体染色分析、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及肠道冲洗液的免疫球蛋白检测。发现在AID-/-NOD肠道菌群受体小鼠内,肠道的通透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的增值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的Ig A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AID缺乏在NOD小鼠T1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2)AID缺乏可以改变B细胞功能,导致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减弱,进而导致B细胞的致糖尿病作用减弱;AID缺乏可以改变T细胞功能,导致调节型CD4+T细胞及抑制性CD4+T细胞增多,导致T细胞抑炎因子分泌增加,促炎因子分泌减少,进而导致T细胞的致糖尿病作用减弱;(3)AID缺乏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了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细菌组成比例;(4)AID-/-NOD小鼠的肠道菌群降低了受体小鼠的肠道通透性,减轻了受体小鼠肠道的炎症反应;(5)AID-/-NOD小鼠的肠道菌群降低了受体小鼠的免疫反应程度;(6)AID-/-NOD小鼠的肠道菌群增加了了受体小鼠的Ig A的分泌。
吴娜[4](2021)在《辅助性T细胞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且常见并发症,因其视网膜慢性微血管炎症逐步进展可引起致盲性视力损害。目前的研究已明确CD4+T细胞在视网膜血管炎症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参与炎症机制的具体细胞亚群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观察CD4+T细胞亚群Tfh、Th1、Th2及Th17细胞在DR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同时分析各亚群相关因子在DR外周血中的表达浓度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探讨Th细胞群及相关因子与DR视网膜血管炎症反应之间的紧密联系。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四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受试者共计30名,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受试者共计17名,单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20名以及同期招募血糖正常的健康对照组(control group,CG)受试者共计19名。收集以上受试者的血样品共计86例,经促凝离心得到血清,经抗凝离心可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流式细胞术用于观察PBMCs中CD4+CD185+Tfh细胞、CXCR3+CCR6-Th1细胞、CXCR3-CCR6-Th2细胞和CXCR3-CCR6+Th17细胞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Bcl-6、CXCL13、IL-21、IFN-γ、IL-4、IL-6和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和比较各组间不同Th细胞亚群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PDR患者组外周血中CD4+CD185+Tfh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NPDR患者组、DM患者组和CG组(P<0.001;P<0.001;P<0.001);CXCR3-CCR6+Th17细胞在PDR、NPDR患者组外周血中百分比明显高于DM患者组和CG组(P<0.001;P<0.001;P<0.001),PDR与NPDR患者组之间、DM患者组和CG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7;P=0.008);CXCR3+CCR6-Th1细胞和CXCR3-CCR6-Th2细胞百分比在PDR患者组、NPDR患者组、DM患者组和CG组四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均>0.05)。PDR患者组血清Bcl-6、CXCL13、IL-21、IL-4、IL-6和IL-1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M、NPDR和健康对照组(P均<0.001);与DM、NPDR患者组和CG组相比,IFN-γ在PDR患者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01),其中CG组受试者血清中的IFN-γ水平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01;P<0.001;P<0.001)。结论:Tfh、Th17细胞的异常聚集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而Th1和Th2细胞是否参与DR致病机制尚不明确。CXCL13、Bcl-6、IL-4、IL-6、IL-17和IL-21高表达以及IFN-γ的低表达可能是加剧DR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理进展的风险因子。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5](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贾佳[6](2021)在《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进行芪葵颗粒诱导的imDC干预初始T细胞的1型糖尿病(T1DM)相关NOD小鼠的体内实验,阐明芪葵颗粒通过诱导生成imDC(1)促使T细胞向Treg分化,上调抑炎因子IL-10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恢复Th17/Treg平衡;(2)导致T细胞克隆无能,无法分泌IL-2,从而建立免疫耐受,是其发挥预防和减轻T1DM的作用途径和有效机制。芪葵颗粒调节免疫作用机制的阐明,为芪葵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予以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于T1DM预防科学支持。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T1DM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探讨T1DM患者各中医证型与血糖控制水平及并发症的相关性。3.根据临床研究,分析T1DM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1实验研究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其抗原提呈功能增强,破坏T细胞分化导致破免疫耐受失衡,引起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炎症,是T1DM致病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基于NOD小鼠T1DM的发病过程,采用芪葵颗粒干预NOD小鼠胰岛炎及T1DM模型,观察芪葵颗粒对T细胞免疫耐受的影响。检测芪葵颗粒对NOD小鼠和NOD小鼠T1DM血糖、发病的影响、调控DC细胞成熟、调节Th17/Treg的能力及调节IL-10、IL-17的能力。探讨芪葵颗粒通过形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促进Th17/Treg恢复平衡及导致T细胞克隆无能,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2临床研究2.1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理化指标、急慢性并发症等,并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对所收集的T1D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T1DM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理化指标、并发症的相关性,总结T1DM中医证型分布的临床意义和证型发展的规律。2.2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及门诊随访的健康人群,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T1DM病例检测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十二项、免疫五项,以分析T1DM的免疫异常情况,以利于更好的研究T1DM的免疫发病机制。结果1实验研究1.1芪葵颗粒给药可干扰NOD小鼠糖尿病发病,降低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胰岛C-肽功能有关。1.2芪葵颗粒能够减轻T1DM小鼠症状,保护胰岛C-肽功能。1.3芪葵颗粒能够抑制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DC细胞成熟,减少成熟DC细胞数量,提高DC细胞抗原提取的能力、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降低IL-2和IL-12的表达水平。1.4芪葵颗粒能够增加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Treg/Th17比率,升高Foxp3表达水平。1.5芪葵颗粒能够减轻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炎症,降低IL-17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2 临床研究2.1 T1DM患者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88.76%),阴虚火旺证者次之(11.33%),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低(1.18%),兼证分布血瘀证最多,痰湿证其次。T1DM主证、兼证与T1DM年龄、BMI、病程、FBG、PBG、HbA1c及急性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并发症方面,阴虚火旺证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比较其余各组中医证型的DPN、DR、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T1DM患者的IL-10、IFN-y、IL-8、IL-12P70、TNF-α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群(P<0.05);T1DM患者较正常人群相比,免疫功能降低(P<0.05)。结论1.动物实验证实芪葵颗粒能够抑制DC成熟,释放抑炎细胞因子IL-10,上调表达Foxp3,促进Treg细胞生成,负性调控Th17细胞的生成和分化,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并致T细胞克隆无能,从而诱导免疫耐受。这条路径可能是芪葵颗粒防治T1DM的作用机制。2.临床观察发现T1DM中医辨证分型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相关,与其他理化指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不大。3.临床研究提示T1DM患者存在免疫异常,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免疫力减低。
张心颜[7](2021)在《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比较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的水平变化,探究其与病程长短的关系。(2)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病程具有相关性,通过研究上述指标与病程的关系,以期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间就诊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确诊为1型糖尿病1年以上的患儿45例,作为病例组,将病例组按照病程长短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1-3年(包括1年)组、3-5年(包括3年)组、5年以上(包括5年)组,每组各15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患儿血清VEGF、AECA水平,通过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ADA水平(检测由我院检验科实验人员完成),比较病例组整体、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检测指标的差异,比较病例组各亚组之间检测指标的差异,同时检测病例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与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剔除数据缺失等病例,实际共入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1-3年(包括1年)组15例,3-5年(包括3年)组8例,5年以上(包括5年)组7例,各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2)病例组整体VEGF水平[2185.31(1950.31,2389.06)]与对照组VEGF水平[2263.13(1623.44,2501.8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VEGF水平不存在差异(P>0.05);病例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VEGF(pg/ml)水平分别为[2230.63±434.80,2197.10±180.48,1878.93±42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例组重新分组,1-3年组与3年以上组VEGF水平[2230.63±434.80,2048.63±34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整体AECA水平[1536.67(1290.56,1660.97)]与对照组AECA水平[1453.06(1314.86,1609.7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AE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3个亚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AECA(pg/ml)水平分别为[1536.11(1291.11,1703.33),1613.33(1529.72,1664.30),1478.33(1252.78,153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年组与3年以上组AECA水平[1536.11(1291.11,1703.33),1537.33(1288.89,162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ADA水平[12.25(9.60,15.00)]明显高于对照组[9.7(8.38,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ADA(U/L)水平分别为[11.48±3.45,12.54±2.61,13.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平均水平随病程具有升高趋势;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ADA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来自于对照组与5年以上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年组与3年以上组ADA水平[11.48±3.45,13.19±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例组VEGF、AECA、ADA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病例组VEGF水平与AEC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病例组血清A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中5年以上亚组A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ADA与糖尿病病程可能具有相关性,可能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2.病例组、病例组各亚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VEGF、AECA水平无明显差异,考虑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3.病例组VEGF、AECA、ADA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考虑样本量小有关。
姜圆[8](2021)在《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WF、PAI-1、P选择素水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不同病程患儿体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brand Factor,vWF)、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P选择素(P-selectin,Ps)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血小板(Blood Platelte,PLT)、D-二聚体(D-dimer,DD)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其在T1DM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变化,以期将其作为T1DM患儿微血管并发症的预警指标。方法收集就诊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已确定诊断1年以上(包括1年)的T1DM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A组),并依据病程长短分为1-<3年组(A1组)15例,3-<5年组(A2组)15例及≥5年组(A3组)15例,所有患儿保持其原有的血糖控制管理计划,排除2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近期发生急性并发症、口服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及全身性疾病者;同时选取就诊于大连市儿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B组),检测其空腹血糖及随机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排除近期存在炎症反应及服药史、存在DM以及其它全身性疾病、存在心脏病及高血压家族史者;根据以上分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抽取每组患儿空腹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并比较四组患儿血清中vWF、PAI-1和Ps的浓度变化。同时测定A组患儿体内PLT、HbA1c及DD水平,并分析其与vWF、PAI-1及Ps的相关性。结果剔除数据缺失病例,最终收集T1DM病例组(A组)共有30例(其中男孩13人,女孩17人,年龄在5-17岁之间,平均年龄11.33±3.122),其中A1组15例(男孩6例,女孩9例,年龄在5-15岁之间,平均年龄10.53±3.14);A2组8例(男孩3例,女孩5例,年龄在7-14岁之间,平均年龄10.62±2.33);A3组7例(其中男孩4例,女孩3例,年龄在6-17岁之间,平均年龄13.43±2.73);对照组(B组)30例(其中男孩15例,女孩15例,年龄在6-16岁之间,平均年龄10.13±2.73)。(1)不同分组中患儿血清vWF、PAI-1、Ps水平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A组vWF、PAI-1、Ps测定结果分别为(1011.42±163.04)ng/ml,(104.60±25.36)ng/ml,(21.65±3.10)ng/ml;B组vWF、PAI-1,Ps测定结果分别为(1064.92±220.20)ng/ml,(104.60±25.36)ng/ml,(19.90±5.04)ng/ml;A组及B组vWF、PAI-1、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1、A2、A3及B组进行比较:A1组vWF、PAI-1、Ps测定结果分别为(999.39±149.31)ng/ml、(108.72±19.02)ng/ml、(20.89±3.29)ng/ml;A2组vWF、PAI-1,Ps测定结果分别为(1116.91±114.82)ng/ml、(116.94±8.59)ng/ml、(23.34±2.53)ng/ml;A3组vWF、PAI-1,Ps测定结果分别为(916.63±188.12)ng/ml、(95.43±19.19)ng/ml、(21.33±2.89)ng/ml;B组vWF、PAI-1,Ps测定结果同前;四组间vWF、PAI-1、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2+A3组与B组进行比较:A2+A3组vWF、PAI-1、Ps测定结果分别为(1023.44±180.15)ng/ml、(106.90±17.83)ng/ml、(20.89±2.80)ng/ml;B组vWF、PAI-1、Ps测定结果同前;两组间vWF、PAI-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Ps在此两组间存在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8,<0.05)。(2)PLT、DD及HbA1c与vWF、PAI-1、P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LT、DD、HbA1c与vWF、PAI-1及Ps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1.P选择素在病程大于3年T1DM患儿体内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与病程长短有关,可能是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也许可以成为早期预警的新指标。2.本课题vWF、PAI-1在T1DM体内无显着增高趋势,与患病时间长短无明显相关性,vWF、PAI-1及P选择素与HbA1c、DD、PLT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及血糖控制良好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跟踪随访继续深入探讨。
翁祖森[9](2021)在《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NO、ICAM-1、VCAM-1水平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预检测病程不同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水平,通过比较其水平差异,探究不同病程的T1DM患儿血清NO、ICAM-1及VCAM-1水平的变化情况,以期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间就诊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T1DM确诊1年以上的患儿45例作为病例组(A组),将病例组按照病程长短分为3组,1-3年(包括1年)组15例(A1组),3-5年(包括3年)组15例(A2组),5年以上(包括5年)组15例(A3组);另外选取同时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B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病例组及对照组患儿血清NO、ICAM-1、VCAM-1水平。病例组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 A1c,HbA1c)、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最终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病例组整体、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研究指标的水平,比较病例组各亚组之间研究指标的水平,以及分析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与研究指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剔除数据缺失病例后,A组实际共入组30例(男孩13人,女孩17人,平均年龄11.23±3.29岁),其中A1组15例(男孩6人,女孩9人,平均年龄10.53±3.14岁),A2组8例(男孩3人,女孩5人,平均年龄10.63±2.33岁),A3组7人(男孩4人,女孩3人,平均年龄13.43±3.95岁);B组30例(男孩15人,女孩15人,平均年龄10.13±2.73岁);各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A组与B组血清NO、ICAM-1、VCAM-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患儿血清NO、ICAM-1水平较正常儿童升高,T1DM患儿血清VCAM-1水平较正常儿童降低。3.A组各亚组间血清NO及ICAM-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亚组间VCAM-1水平无显着差异;进一步进行组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2组和B组NO水平、A1组和B组ICAM-1水平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NO水平在T1DM病程3-5年时可出现升高,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血清ICAM-1水平在T1DM病程1-3年出现升高,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4.A组NO、ICAM-1及VCAM-1水平与HbA1c、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之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血清NO及ICAM-1水平与T1DM病程存在一定相关性;2.本研究样本量小,需要临床进行更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以期寻找到微血管并发症早期预警指标,指导临床预防、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陈鹰[10](2020)在《维生素A对小儿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变化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维生素A对小儿1型糖尿病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未干预组(34例),并选取健康儿童(34例)作为正常组进行比较,未干预组采用治疗糖尿病的常规方法,干预组在未干预组的基础上服用维生素A,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维生素A水平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清IL-17水平和维生素A水平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干预组、未干预组患儿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清IL-17水平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未干预组血清IL-1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干预组和未干预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但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着升高,但仍低于正常组(P<0.05),未干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维生素A水平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小儿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低,服用维生素A可以显着降低小儿1型糖尿病血清IL-17水平。
二、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2)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假设与提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1型糖尿病免疫系统异常概述 |
2.1.1 适应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
2.1.2 先天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
2.1.3 免疫治疗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
2.2 SLAM分子家族在免疫系统异常疾病中的表达 |
2.2.1 SLAM分子家族概述 |
2.2.2 SLAM分子家族在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 |
2.3 SLAMF4(CD244)研究现状综述 |
2.3.1 SLAMF4(CD244)的结构与功能 |
2.3.2 SLAMF4(CD244)的异常表达与疾病 |
2.3.3 SLAMF4(CD244)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3章 T1DM患者免疫系统变化及SLAM分子家族表达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人外周血来源 |
3.2.2 材料和试剂 |
3.2.3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3.3.2 生化的测定 |
3.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
3.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3.3.5 细胞内Foxp3 染色 |
3.3.6 统计分析 |
3.4 结果 |
3.4.1 T1DM患者及HCs基线指标及生化检测结果 |
3.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T细胞表达 |
3.4.3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B细胞表达 |
3.4.4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NK细胞表达 |
3.4.5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髓系细胞表达 |
3.4.6 各免疫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表达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 分子表达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人外周血来源 |
4.2.2 材料和试剂 |
4.2.3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4.3.2 生化及一般临床资料的测定 |
4.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
4.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4.3.5 细胞内IFN-γ/TNF-a染色 |
4.3.6 统计分析 |
4.4 结果 |
4.4.1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 |
4.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亚群SLAMF4分子表达 |
4.4.3 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 |
4.4.4 T1DM患者外周血SLAMF4分子表达与一般临床资料相关性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NOD小鼠免疫细胞分化及SLAMF4分子表达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动物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动物 |
5.2.4 垫料与饲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NOD小鼠体重及一般情况 |
5.3.2 NOD小鼠血糖的测量 |
5.3.3 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血清分离 |
5.3.4 胰腺淋巴结单细胞悬液制备 |
5.3.5 小鼠尾静脉采血及血清分离 |
5.3.6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5.3.7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5.3.8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 |
5.3.9 统计分析 |
5.4 结果 |
5.4.1 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病情况 |
5.4.2 NOD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 |
5.4.3 NOD小鼠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异常表达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SLAMF4调控CD8~+T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人脐带血来源 |
6.2.2 正常人外周血来源 |
6.2.3 T1DM患者外周血来源 |
6.2.4 材料与试剂 |
6.2.5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
6.3.2 磁珠分选脐带血CD8~+T细胞 |
6.3.3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的CD8~+T细胞 |
6.3.4 流式分选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转录组测序 |
6.3.5 磁珠分选正常人外周血来源的CD8~+T细胞 |
6.3.6 流式分选正常人SLAMF4~+CD8+T细胞及SLAMF4~-CD8+T细胞 |
6.3.7 细胞凋亡检测 |
6.3.8 细胞增殖检测 |
6.3.9 统计分析 |
6.4 结果 |
6.4.1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CD8~+T细胞SLAMF4表达情况 |
6.4.2 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的RNA测序 |
6.4.3 SLAMF4与CD8+T细胞凋亡 |
6.4.4 SLAMF4与CD8+T细胞增殖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T1DM免疫损伤机理及SLAMF分子异常表达的思考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缺乏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及免疫功能调控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假设与提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2.1.1 遗传易感性与1 型糖尿病 |
2.1.2 环境因素对1 型糖尿病的影响 |
2.1.3 固有免疫系统在1 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2.1.4 获得性免疫系统在1 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2.2 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
2.2.1 肠道菌群稳态的失调与1 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
2.2.2 饮食、环境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塑造与1 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
2.2.3 固有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在1 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2.2.4 获得性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在1 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2.3 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的功能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2.3.1 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的功能 |
2.3.2 AID缺乏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3章 AID缺乏影响免疫细胞功能从而保护T1D的发展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分组 |
3.3.2 监测T1D发病率 |
3.3.3 脾脏、胰腺淋巴结(PLN)、肠系膜淋巴结(MLN)、派伊尔结(PP)单核淋巴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
3.3.4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染色) |
3.3.5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Fox P3、Ki-67 染色) |
3.3.6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3.3.7 B细胞体外抗原提呈功能检测 |
3.3.8 T 细胞(全部T 细胞、BDC2.5 CD4+T 细胞、NY8.3CD8+T 细胞)分选 |
3.3.9 过继性输注与糖尿病监测 |
3.3.10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AID缺乏在T1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
3.4.2 AID缺乏参与调节B细胞功能 |
3.4.3 AID缺乏参与调节T细胞功能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AID缺乏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保护T1D的发生发展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技术路线 |
4.3.2 细菌DNA的提取 |
4.3.3 细菌DNA的16S RNA测序 |
4.3.4 脾脏单核淋巴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
4.3.5 脾脏单核淋巴细胞与细菌共培养 |
4.3.6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染色) |
4.3.7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Fox P3、Ki-67 染色) |
4.3.8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4.3.9 实时定量PCR测定基因表达水平 |
4.3.10 附着免疫球蛋白的细菌染色 |
4.3.11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4.1 AID缺乏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4.4.2 AID-/-NOD小鼠的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和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AID-/-NOD 小鼠肠道菌群对无菌NOD 小鼠免疫功能的塑造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设计 |
5.3.2 细菌混悬液的制备及细菌移植 |
5.3.3 肠道通透性实验 |
5.3.4 脾脏、胰腺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派伊尔结单核淋巴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
5.3.5 淋巴细胞体外免疫反应刺激反应 |
5.3.6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染色) |
5.3.7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Fox P3、Ki-67 染色) |
5.3.8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5.3.9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肠道冲洗液免疫球蛋白水平 |
5.3.10 附着免疫球蛋白的细菌染色 |
5.3.11 实时定量PCR测定基因表达水平 |
5.3.12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 |
5.4.1 AID缺乏组小鼠肠道菌群对无菌小鼠肠道通透性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
5.4.2 AID缺乏组小鼠肠道菌群对无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5.4.3 AID缺乏组小鼠肠道菌群对无菌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辅助性T细胞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临床样本采集 |
2.2.2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h细胞亚群比例情况 |
3.3 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h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基于imDC诱导T细胞耐受研究芪葵颗粒干预T1DM的作用机制 |
引言 |
实验一: 观察芪葵颗粒对NOD小鼠的影胰岛炎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分组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处理 |
6 实验结果 |
实验二: 观察芪葵颗粒对NOD小鼠T1DM模型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分组 |
5 统计处理 |
6 实验结果 |
讨论 |
实验结论 |
第二部分 1型糖尿病的证型分布 |
1 资料及方法 |
2 诊断标准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 统计分析 |
5 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第三部分 1型糖尿病免疫异常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及方法 |
2 诊断标准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 统计分析 |
5 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全文总结 |
1 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 |
2 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综述一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 |
综述二 1型糖尿病中医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WF、PAI-1、P选择素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主要试剂 |
3.主要仪器和设备 |
4.研究分组及技术路线 |
5.实验过程 |
6.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NO、ICAM-1、VCAM-1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CAM-1及VCAM-1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D]. 孙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3]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缺乏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及免疫功能调控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D]. 邢雁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4]辅助性T细胞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 吴娜. 南昌大学, 2021(01)
-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6]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D]. 贾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D]. 张心颜.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WF、PAI-1、P选择素水平的研究[D]. 姜圆.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9]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NO、ICAM-1、VCAM-1水平的研究[D]. 翁祖森.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10]维生素A对小儿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变化及意义[J]. 陈鹰. 慢性病学杂志,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