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思想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贵[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文中指出
周道棉[2](2021)在《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路径探索——以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积极发展乡村文化和旅游业,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能够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在乡村文旅发展过程中,基层党建是保障性工程,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契合新时代党的使命与责任,基层党组织是能够打通国家文化和旅游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基层党建能够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文明保障。下党乡党建引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实践充分彰显了基层党组织在实现乡村组织创新、融合手段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作用。通过文化和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当发挥"火车头"作用,带动多元主体参与,激发内生动力。
周良书,朱孟光[3](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密切联系群众动力的历史考察——基于“压力-引力-内力”三位一体动力模型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需要动力支撑。本文将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置于"政党-国家-社会"的解释框架之中,并根据"压力-引力-内力"三位一体的动力模型,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压力、引力和内力进行历史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动力机制,勾勒其动力演化的历史轨迹。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模型必须实现由革命时期的"压力(外在环境)-引力(革命依靠)-内力(朴素情感)"的动力模型向长期执政条件下的"压力(内在制度)-引力(权力主体)-内力(初心使命)"动力模型的转换。
张爱刚[4](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及其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白玉耀[5](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及路径探索》文中认为
黄建飞[6](2021)在《三治融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
阮志功(NGUYEN CHI CONG)[7](2021)在《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怎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执政党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这也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中越两国同为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越两党都是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斗争后才最终成为执政党。从政党制度层面来看,两国的政党体制非常相似,从两国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两党都是在不断地革命斗争当中最终取得执政权,稳固了其在本国的执政地位,中越两党在党的建设和探索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挑战和机遇,并且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与差异。本文旨在研究改革(革新)开放以来中越两国在党建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在多个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发展以及两国探索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点,最后作总结。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难点以及创新点等。第二章相关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建问题的相关论述、改革(革新)开放以来中越党建理论等理论问题;第三章为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别对中越两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梳理总结。第四章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发展,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六大方面分别对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发展进行论述。第五章为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探索与发展的异同分析,分别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监督机构、党内反腐败措施、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两党的党建探索与发展中的异同点展开论述。第六章为启示,经过前文对中越党建的探索和发展以及实践经验,总结几点启示,为加强中越两党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张玉玲[8](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初心如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拒腐防变的新路,一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传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和显着优势的监督体系,是能够保持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仍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逐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完善和发展的短板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为逻辑主线,渐次展开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本文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论文正文部分由六章内容构成,分别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式。分别从基本概念界定、十大要素的梳理整合和“多维立体协同”监督模式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二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分别阐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厘清监督主体、强化问责——“谁来监督”,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从内容逻辑视角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的坚守、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精神内核的继承创新、对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的秉承、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域外借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分析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第四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依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脉络,分三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二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2012);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2012——)。其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体系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分别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两个方面,阐释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第五章主要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与现实贡献。首先,通过古今中外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显着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优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其次,基于显着优势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现实贡献: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从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剖析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成果颇丰,但当前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内监督的短板——“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待加强;三是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剖析,本文提出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三条对策:一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协同性;二是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三是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分别从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完善和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宏观提炼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基于以上六章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制度密码”。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管住公权力”的“中国智慧”。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协同监督机制研究,权力配置、运行和制约机制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阐释,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葛英儒[9](2021)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政党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政党自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理论、政治原则以及严明纪律组织起来的先进政党。在历史变迁和实践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从自发到自觉、从表面到深层、从理论到实践,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基本规范和制度体系,不断呈现出系统性、工程性、集成性的鲜明特征。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行中,政治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实现了新发展、新跃进。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命题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而形成,是一个科学的党建研究命题。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是党的政治自觉和制度自信的充分彰显,是管党治党的长效机制。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是一项宏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全党必须从各个方面考量促进党的建设“政治要素”和“制度要素”的共生共长、融合协同,致力于为党的政治建设构建坚实制度保障,并顺利推进建设“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政治规范体系”。本研究遵循“概念阐释—思想资鉴—历史考察—问题分析—逻辑解析—内容构建—实践展开”的研究思路,既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也开展共时性的分析,深入分析和探索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这一新命题、新课题的进一步思考和解答,从制度层面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是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方面和实践要求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并具有体系化的结构特质。这一制度体系既是从党的政治建设本身出发进行的制度设计,经过历史积累和演进形成了制度基础,又是从科学建构的维度出发形成制度保障,是现实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具有权威性、统领性和稳定性的基本特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作为党的制度体系的主体制度系统,在管党治党中发挥着强制约束功能、持久维护功能、正向激励功能和文化涵育功能。因此,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命题意义重大。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的制度实践和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也为制度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在伟大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自身政治建设及其制度构建,不仅形成了深厚的优良传统,也塑造了科学的制度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不同历史阶段,既有新的制度生成,也有对已有制度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主要围绕民主集中、组织领导、政治纪律、政治生活、监督检查、干部管理等方面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进行构建和发展。应该说,既往一切制度努力为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仍需要以严肃、审慎的态度加以应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既不是漫无目的的试错,也不是先入为主的试对,而是要始终遵循内在规律、围绕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实际进行有效梳理、整合和演绎,必须始终坚定方向、坚持原则、筑牢基础,进一步破解现实发展困境和引领实践方向。在内容上,本研究从政治信仰制度、政治领导制度、政治生活制度、政治文化制度、政治能力提升制度等方面对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进行构建和描述,将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具体制度系统完整呈现出来,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在实践上,注重从组织领导、思想引领、动态优化、条件创设等方面综合协力地推进和实施,确保制度体系构建能够顺利推进和达到更高水平,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陈宏达[10](2021)在《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通过创新和宣传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群众,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加深对党的奋斗目标及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全党全国人民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的自觉性,从而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为了实现党的既定目标任务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奋斗的能力。党的思想引领力具有科学性、价值性、时代性和大众性的鲜明特征。党的思想引领力包含主体、客体、目标、结构四大基本要素。虽然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概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概念,但从其实质上来说,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实践早已有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为新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概念的明确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作了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问题的初步探讨,奠定了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基础概念、范畴和原理。列宁则沿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路对帝国主义时代的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要求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概念,并作了一系列的重要理论阐述,形成了新时代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科学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开始了对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实践探索,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总的来说,其基本经验大体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结合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与各种错误思潮坚决斗争过程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五个方面。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长期探索给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重要借鉴,是我们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的实践基础。从思想引领力的结构要素来看,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面临诸多挑战。在思想创新力方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思想传播力方面,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协调同步面临巨大压力;在思想公信力方面,国家治理中存在消解人民认同的突出问题;在思想凝聚力方面,宣传思想工作滞后于与人民生活方式变迁。承认并深入分析这些挑战和问题是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必然要求。要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必须准确把握其基本原则,善于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主要资源条件。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原则、在斗争中求团结原则以及一元主导、多样并存原则。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主要资源有理论资源、文化资源、执政资源、制度资源、经济与社会和科学技术资源。把握好这些基本原则和主要资源是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现实路径主要有坚持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增强党的思想创新力、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党的思想传播力、净化政治生态,增强党的思想公信力;有效整合社会共识,增强党的思想凝聚力等。
二、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思想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思想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路径探索——以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基层党建:乡村文旅发展的保障性工程 |
(一)党建引领文旅发展契合新时代党的使命与责任 |
(二)基层党组织能够打通文化和旅游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
(三)加强基层党建为乡村提供精神文明保障 |
二、下党乡的党建,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
三、下党乡党建+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剖析 |
(一)组织创新 |
(二)融合手段创新 |
(三)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
四、经验和启示 |
(一)文旅融合能够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
(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 |
(三)党建+文旅需要多元主体参与 |
(3)中国共产党百年密切联系群众动力的历史考察——基于“压力-引力-内力”三位一体动力模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模型生成(1921—1949)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模型惯性延续(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模型转化(1978—2012) |
四、新时代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模型建构(2012—2021) |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演化的经验启示 |
(7)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中国共产党建方面的研究 |
1.2.2 关于越南共产党党建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中越党建比较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历史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难点 |
1.4.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论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改革开放、革新开放 |
2.1.2 党建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建问题的相关论述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建问题的论述 |
2.2.2 列宁关于党建问题的论述 |
2.2.3 毛泽东关于党建问题的论述 |
2.2.4 胡志明关于党建问题的论述 |
2.3 改革(革新)开放以来中越党建理论 |
2.3.1 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 |
2.3.2 越南共产党的党建理论 |
第三章 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1.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 |
3.1.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
3.2 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2.1 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 |
3.2.2 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发展 |
4.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发展 |
4.1.1 政治建设 |
4.1.2 思想建设 |
4.1.3 组织建设 |
4.1.4 作风建设 |
4.1.5 纪律建设 |
4.1.6 制度建设 |
4.2 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发展 |
4.2.1 政治建设 |
4.2.2 思想建设 |
4.2.3 组织建设 |
4.2.4 作风建设 |
4.2.5 纪律建设 |
4.2.6 制度建设 |
第五章 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探索与发展的异同分析 |
5.1 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探索与发展的相同点 |
5.1.1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共性 |
5.1.2 党内监督机构的共性 |
5.1.3 两党反腐败措施的共性 |
5.1.4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共性 |
5.2 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探索与发展的差异 |
5.2.1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差异 |
5.2.2 党内监督机构的差异 |
5.2.3 党内反腐败措施的差异 |
5.2.4 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差异 |
第六章 研究启示 |
6.1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6.2 增强忧患意识和时代紧迫感,不断发展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论 |
6.3 坚持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的方针 |
6.4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
6.5 借鉴经验,助推党内监督机构更好履职 |
6.6 坚定反腐决心,重视思想教育,完善法律制度 |
6.7 加强交流,强化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性观点简介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式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公权力与腐败 |
(二)监督、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学界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的探讨 |
(三)梳理与整合:党和国监督体系的“十大要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
(一)“多维立体协同”监督结构模式及其结构分析 |
(二)“多维立体协同”结构模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 |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 |
(一)党内监督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
(二)国家监督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廉政为民政府 |
(三)社会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筑人民监督网 |
二、厘清监督主体——“谁来监督” |
(一)厘清党内监督多元主体 |
(二)厘清国家监督多元主体 |
(三)厘清社会监督主体 |
三、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 |
(一)党内监督对象始终坚持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
(二)国家监督逐步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 |
(三)社会监督对象的统一性和全覆盖 |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 |
(一)压实责任,党内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二)强化责任担当,国家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三)依法有序监督,社会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 |
一、始终坚守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内核的坚守 |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继承 |
二、始终继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的精神内核 |
(一)学习借鉴苏联的党政监督模式 |
(二)党政监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三)重视党政监督法规建设 |
(四)建立局部政权条件下的行政监察制度体系 |
三、始终秉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 |
(一)对我国传统法治监察思想的传承 |
(二)对我国传统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思想的借鉴 |
(三)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扬弃 |
四、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思想的借鉴 |
(一)各国应在共同反腐中交流互鉴 |
(二)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思想的批判吸收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度框架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 |
(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恢复发展(1978-2012) |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发展(2012——)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必须坚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 |
(三)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 |
(四)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
(五)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 |
一、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
(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 |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贡献 |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
(二)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 |
(三)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 |
(四)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与完善对策 |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 |
(一)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
(二)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短板 |
(三)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
二、健全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对策 |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同监督机制 |
(二)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难题 |
(三)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概述 |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概念辨析 |
(一)制度、制度化与制度体系 |
(二)党的政治建设与制度建设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及其构建的内涵 |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特点、功能和构建意义 |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主要特点 |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功能作用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的构建意义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理论的指导 |
(二)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制度实践的借鉴 |
(三)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政治智慧的滋养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历史考察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初构 |
(一)党内权力运行中集中领导制度的建立 |
(二)党员权利实现中党内民主制度的确立 |
(三)党的政治活动中政治纪律规矩的形成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发展 |
(一)党的领导制度的深入发展 |
(二)干部学习制度的系统建设 |
(三)党的纪律制度的持续加强 |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变革 |
(一)党内政治生活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坚持和发展 |
(三)党员和党组织政治标准的严格规定 |
(四)党的监督制度及纪律检查体制的改进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 |
(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坚持和完善 |
(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重塑和强化 |
(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健全和执行 |
(四)党的选人用人体制的完善和优化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问题审思 |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权威问题 |
(一)党的政治建设权威主体边界模糊 |
(二)党的政治建设权威运行过程失范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权威意识欠强 |
二、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动力问题 |
(一)党员参与制度创新实践不够充分 |
(二)落后分子对于制度建设形成阻滞 |
(三)基层党建基础工作推进存在短板 |
三、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要素问题 |
(一)政治建设制度系统发展程度不尽相同 |
(二)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内部衔接不够通畅 |
(三)政治建设制度相应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
四、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条件问题 |
(一)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供给的现实困境 |
(二)党内政治生活非制度化行为的侵扰 |
(三)党的政治建设外部环境的多维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定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方向 |
(一)维护党中央权威性的核心指向 |
(二)保持党组织有效性的突出指向 |
(三)增强党员个体先进性的具体指向 |
二、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原则 |
(一)坚持政治强化与科学规范相统一 |
(二)坚持整体推进与系统建构相统一 |
(三)坚持教育引导与刚性约束相统一 |
(四)坚持现实针对与战略设计相统一 |
三、筑牢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基础 |
(一)发扬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二)把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政治形态跃升 |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成熟定型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
一、巩固政治信仰制度 |
(一)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制度 |
(二)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
(三)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制度 |
二、强化政治领导制度 |
(一)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 |
(二)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 |
(三)坚持党组织在同级组织中领导核心地位的制度 |
三、完善政治生活制度 |
(一)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的制度 |
(二)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制度 |
(三)坚持正确干部选拔和任用使用的制度 |
(四)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制度 |
(五)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民主监督的制度 |
四、建立政治文化制度 |
(一)建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 |
(二)建立坚持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制度 |
(三)建立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制度 |
五、健全政治能力提升制度 |
(一)健全提升广大党员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能力的制度 |
(二)健全提升党员干部把握大局和防范风险能力的制度 |
(三)健全提升各级各类组织政治属性政治功能的制度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实践推进 |
一、加强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组织领导 |
(一)坚持党的中央组织顶层设计 |
(二)强化各级各类组织政治责任 |
(三)激发广大基层党员积极参与 |
二、强化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思想引领 |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
(二)加强制度体系的宣传教育 |
(三)注重制度执行的意识培育 |
三、推进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动态优化 |
(一)科学评估制度体系的基本要素 |
(二)及时回应政治建设的制度诉求 |
(三)有序推进制度体系的结构调适 |
四、创设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的有利条件 |
(一)营造制度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
(二)积极破解不良制度因素的困扰 |
(三)有效推进与法律体系衔接联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 |
一、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含义 |
(一)思想引领力 |
(二)党的思想引领力 |
二、党的思想引领力的特征 |
(一)科学性 |
(二)价值性 |
(三)时代性 |
(四)大众性 |
三、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基本要素 |
(一)党的思想引领力的主体 |
(二)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客体 |
(三)党的思想引领力的目标 |
(四)党的思想引领力的结构 |
第二章 增强新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 |
(一)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凝聚革命力量的需要 |
(二)党的理论只有具备彻底的科学性才能引领社会变革 |
(三)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力 |
二、列宁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 |
(一)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才能引领俄国革命 |
(二)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引领作用需要有坚强的革命家组织 |
(三)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力必须与各种机会主义思潮作斗争 |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 |
(一)毛泽东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 |
(二)邓小平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 |
(三)江泽民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 |
(四)胡锦涛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 |
(五)习近平关于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的实践探索及其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的实践探索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探索 |
(四)十八大以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探索 |
二、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的基本经验 |
(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
(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
(三)结合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
(四)在与各种错误思潮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 |
(五)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
第四章 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面临的挑战 |
一、在思想创新力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
(一)创新意识不强 |
(二)创新能力不足 |
二、在思想传播力上,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协调同步面临巨大压力 |
(一)理论武装相对滞后于党的理论创新 |
(二)西强我弱格局下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带来的消极影响 |
(三)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 |
三、在思想公信力上,国家治理中存在消解人民认同的突出问题 |
(一)商品交易原则的渗透对思想公信力的消解 |
(二)各种形式主义对思想公信力的消解 |
(三)国家治理其他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思想公信力的消解 |
四、在思想凝聚力上,宣传思想工作滞后于与人民生活方式变迁 |
(一)思想整合面临市场经济主体利益多样化的严峻挑战 |
(二)思想宣传工作存在脱离群众生活实际的问题 |
(三)宣传思想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
第五章 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资源 |
一、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基本原则 |
(一)守正创新原则 |
(二)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原则 |
(三)在斗争中求团结原则 |
(四)一元主导、多样并存原则 |
二、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主要资源 |
(一)理论资源 |
(二)文化资源 |
(三)执政资源 |
(四)制度资源 |
(五)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资源 |
第六章 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现实路径 |
一、坚持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增强党的思想创新力 |
(一)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把握理论创新的正确政治方向 |
(二)在坚持理论武装中夯实思想理论创新的坚实知识基础 |
(三)在深入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中提高理论创新能力 |
(四)在解决群众实践问题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律动 |
(五)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把握民族之魂 |
二、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党的思想传播力 |
(一)整合社会资源,巩固阵地依托 |
(二)加强学科建设,推动阵地工作的科学化 |
(三)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规范阵地运行 |
(四)推动传播话语体系创新,增强阵地工作实效 |
(五)加强阵地的信息化改造,不断推进阵地治理现代化 |
三、净化政治生态,增强党的思想公信力 |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厚植风清气正的政治土壤 |
(二)规范政府与市场职能关系,发展亲清政商关系 |
(三)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 |
四、有效整合社会共识,增强党的思想凝聚力 |
(一)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建立凝聚社会共识的物质基础 |
(二)加强主流文化熏陶,巩固整合社会思想的文化基础 |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的思想影响力 |
(四)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增强党的思想感召力 |
(五)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深入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
(六)引入大数据管理模式,推动网络舆情治理现代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思想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D]. 王贵.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路径探索——以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为例[J]. 周道棉. 文化学刊, 2021(08)
- [3]中国共产党百年密切联系群众动力的历史考察——基于“压力-引力-内力”三位一体动力模型的视角[J]. 周良书,朱孟光. 江苏社会科学, 2021(04)
-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及其基本经验研究[D]. 张爱刚.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及路径探索[D]. 白玉耀.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6]三治融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路径研究[D]. 黄建飞.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7]中越改革(革新)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比较研究[D]. 阮志功(NGUYEN CHI CONG).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1)
- [8]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D]. 张玉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制度体系构建研究[D]. 葛英儒. 兰州大学, 2021(09)
- [10]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研究[D]. 陈宏达.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