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11”型水泥速凝剂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兵[1](2021)在《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速凝剂是一种能够加快水泥基材料凝结硬化的化学外加剂,是喷射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组分。无碱液体速凝剂因后期强度高、回弹率低、收缩率低等优势已成为速凝剂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我国主流使用的无碱液体速凝剂是由硫酸铝与氟化物等原料复配而成。然而氟化物不仅不利于早期强度的发展,也严重危害着人身健康。因此制备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单组分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为指标,确定了速凝剂母液组分的最优配比为:硫酸铝:硫酸镁:无定形氧化铝:三乙醇胺:水=50:4:8:3:35。然后掺加2%的马来酸到母液中,最终制备的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Fluorine-free and alkali-free liquid accelerator,以下简称FF-AF-A)固含量为48%,碱含量为0.028%,不含氟离子。当掺量为8%时,基准水泥净浆初凝时间2.6 min,终凝时间6.5 min,砂浆1 d抗压强度13.5 MPa,28 d抗压强度比119.2%,远超国标中规定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不小于5min和12 min,砂浆1 d强度不低于7 MPa,28 d抗压强度比不低于90%的要求。检测了FF-AF-A的应用性能。研究了FF-AF-A与不同水泥、减水剂和外掺材之间的适应性;研究了FF-AF-A对砂浆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环境温度与水灰比对FF-AF-A促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F-AF-A与不同品牌水泥有良好适应性,掺量在7%时也有很好的促凝效果,同时海螺水泥和冀东水泥最大1 d抗压强度比分别为151.3%和152.5%,28 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00%。萘系减水剂和大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均会削弱FF-AF-A的促凝效果。砂浆收缩率随FF-AF-A掺量增加而变大。FF-AF-A在20℃~30℃内有着良好的促凝效果,当温度降低为10℃,凝结时间不再满足国标要求。FF-AF-A在水灰比为0.35时有着良好的促凝效果,当水灰比加大时导致凝结时间延长,此时可通过增加FF-AF-A掺量来达到目标凝结效果。分析了水泥浆体化学结合水含量、水化放热速率,以及借助XRD、SEM和孔结构分析测试手段,对FF-AF-A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F-AF-A提供的SO42-和Al3+与水泥浆体中的Ca2+反应生成大量钙矾石,水化放热速率加快,水化产物数量增加;同时液相中Ca2+浓度的降低又促进了C3S的水化,生成大量C-S-H凝胶填充在浆体的孔隙中,使水泥浆体结构更加致密,降低了浆体孔隙率,提高了砂浆抗压强度。综上本文制备的液体速凝剂无氟无碱,凝结效果好,砂浆抗压强度高,适应性良好。
李悦,蔡博群,吴玉生,陈镇杉,金彩云[2](2020)在《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组成、制备、性能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类速凝剂的特性与速凝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黄莫霆[3](2020)在《新型无碱速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喷射混凝土技术具有施工简便、机动性好、施工进度快等优点,在隧道工程、地下工程、道路抢修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喷射混凝土技术中最重要的外加剂就是速凝剂,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强度、回弹量等关键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液体速凝剂仍处于研究发展过程,其应用存在如速凝剂掺量偏高、对不同种类的水泥适应性不佳、速凝剂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尚待解决。本文首先理清了无碱速凝剂制备的研究思路,并确定了各组分所用的材料。之后确定了速凝剂的配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无碱速凝剂的最佳配合比,最后通过试验明确速凝剂的最佳掺量。之后对速凝剂的性能进行了模拟,以分析速凝剂中各组分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制定了研制无碱液体速凝剂技术路线,确定了速凝剂所采用的速凝组分,研究了使速凝剂中铝离子能够稳定存在的方法,并得到速凝剂研制的两个关键参数:p H值为3~4,Al2O3/SO42-的比值约为0.33。对无碱液体速凝剂的配制方法与配合比进行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无碱液体速凝剂的配合比,得到的配比为:速凝组分(硫酸铝+氟铝络合物)48.6%,三乙醇胺0.8%,EDTA2.3%,二乙醇胺1.8%,水46.5%。以此配合比制备的速凝剂最佳掺量为水泥用量的8%,此掺量下初凝时间为3.2min,终凝时间为6.5min,1d抗压强度为8.1MPa,90d抗压强度为56.2MPa。对速凝剂性能进行了回归模型预测,得到了与试验结果相关性良好的回归方程,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早期强度、后期强度与速凝剂中速凝组分和三乙醇胺的掺量存在较为良好的线性关系。模拟了速凝剂对水泥水化反应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凝剂中高浓度的铝离子会加速钙矾石的生成,达到速凝的效果,但钙矾石会影响CSH凝胶的生成,使得水泥的早期强度偏低,甚至对后期强度与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
于创[4](2020)在《新型矿用堵漏风材料的制备和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矿井开采规模和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空区的漏风防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采空区漏风防治的密闭喷涂堵漏风材料,该材料必须具备密闭隔风,经济适用的特点。目前煤矿使用较多的喷涂材料主要有改性水泥砂浆和有机固化泡沫两种,但是现有的有机固化泡沫普遍韧性较差,容易粉化掉渣,并且成本较高,不能大面积使用。现有的改性水泥砂浆材料适合大量使用,但其粘结性差,容易开裂形成漏风通道。本文针对采空区的漏风特点,在当前较常使用的两种材料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型有机固化泡沫和一种新型改性水泥砂浆材料来解决煤矿井下采空区的漏风治理难题。以苯酚、尿素、多聚甲醛为原料,以固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为添加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确定了有机固化泡沫的配比方案。之后在树脂中引入聚乙烯醇(PVA)和腰果壳油作为增韧剂,对比分析这两种增韧剂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PVA)和腰果壳油作为增韧剂引入能显着增强泡沫的韧性,当把两种增韧剂复配使用且用量为2.5%时,泡沫的粉化率降低22%,密度和压缩强度分别提高到0.11g/cm3和15k Pa,微观结构下泡沫的泡孔最为致密完整。相比目前常用的罗克休泡沫和艾格劳尼泡沫,PUF泡沫在膨胀性能、尺寸稳定性、承压能力、施工安全性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然后以水泥、粉煤灰、硅灰和砂子为基料,引入胶粉、减水剂和速凝剂等外加剂研发新型改性水泥砂浆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泥:粉煤灰:硅灰:砂子:水=0.7:0.2:0.1:1的基准配比下,胶粉和减水剂掺量为0.03和0.003时,砂浆的收缩率较小,流动性较好。速凝剂掺量为0.003~0.006时,可将砂浆的初凝时间控制在5~10min内;压汞实验表明砂浆材料孔隙率为24.76%,微裂隙普遍发育,粗大孔隙不发育,材料具有较好的密闭性。最后搭建模拟实验装置来模拟煤矿井下的采空区漏风,以巷道的漏风量为指标来检验两种材料的实际堵漏风效果,得出结论:在大面积喷涂改性水泥砂浆材料后,可在密闭墙局部开裂帮段喷涂有机固化泡沫,封堵漏风通道。两种材料配合使用,可对采空区漏风进行有效控制,减少矿井火灾风险,更好的服务煤矿安全生产。
龙福国,任俊鹏,赵君,王毓,吴坤,蔡荣金[5](2019)在《新型液体无碱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以氨水、硝酸铝、二乙醇胺、硫酸铝、氟硅酸镁、磷酸为主要原料合成无碱液态速凝剂,研究在无碱速凝剂中加入各组分的不同质量分数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铝、氟硅酸镁、氢氧化铝、二乙醇胺、磷酸所占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54%,5%,20%,2.7%,3.7%。在无碱速凝剂的掺量占7%时,初凝时间为接近3 min,终凝时间为5 min 30 s左右,1 d后的抗压强度为3.4 MPa,28 d抗压强度为23.2 MPa,性能满足合格品要求。
李锦峰[6](2019)在《恶性漏失地层堵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井漏不仅是油气井勘探开发中的普遍现象,还是制约井下安全、影响钻井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恶性漏失机理、堵漏处理措施、堵漏材料和堵漏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国内外钻井中恶性漏失问题及其提出的处理对策,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总结了国内外处理钻井恶性漏失的方法。将近期最新的处理溶洞型漏失的主要技术概括为三大类——聚合物凝胶堵漏技术、化学堵漏技术和水泥堵漏技术。本文还重点介绍了新研制的一种化学凝胶堵漏技术和一种智能凝胶堵漏技术的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情况,现场应用成功率高达98%。
陆洋[7](2018)在《利用生产丙烯醛的废液制备液体速凝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由于粉状速凝剂的价格便宜﹑掺量少﹑喷射技术简单等原因,在国内市场仍然占据主要的位置。但随着粉状速凝剂在干法喷射混凝土施工时诸多弊端的出现,人们迫切需求一种价格较低且其性能较优异的液体速凝剂。丙烯醛在化工工业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原料,但在工业制备丙烯醛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液生成,当前多用焚烧的办法处理。本文从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出发,探讨了利用生产丙烯醛的废液制备液体速凝剂的可行性。本文进行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丙烯醛尾液是一种工业废液,因其制备工艺的不同,废液内的组成具有多变性。对生产丙烯醛的废液的性质和组分进行了分析检测,数据结果表明该废液是一种密度与水相近且显强酸性质的低浓度的丙烯酸水溶液,作为原料二次用于工业生产制备液体速凝剂,具备可行性。(2)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来逐个探讨原材料的摩尔比﹑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参数对速凝剂稳定性及凝结时间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最合适的制备工艺条件:摩尔比为1.6﹑浓度为60%﹑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90℃。(3)对利用丙烯醛废液制备的液体速凝剂进行了性能试验,由实验结果可知:本文制备的液体速凝剂可以很好的适应各种类型的水泥。在5%掺量下,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国家行业的合格要求;在6%掺量下,各项指标能满足国家行业规定一等品的要求。(4)结合水泥的水化机理,以及运用XRD(X-射线衍射仪)现代微观分析方法来研究液体速凝剂的促凝机理,分析结果如下:a)加入速凝剂后,速凝剂中的有效成分会与石膏发生反应,消除石膏对水泥的缓凝效果,这便促进了铝酸三钙(C3A)的水化反应,从而加快水泥的凝固硬化。b)当Ca(OH)2生成足够多时,便会结晶析出,而Ca(OH)2是硅酸三钙(C3S)的水化产物,这便加快了硅酸三钙(C3S)的水化进程,同时石膏的消耗使水泥中的C3A颗粒表面重新与水溶液接触,这又加快了铝酸三钙(C3A)的水化速度,从而也加快了水泥凝固硬化。
韩宇飞[8](2018)在《氯氧镁胶凝材料促凝及老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无机胶黏剂能够有效解决人造板甲醛释放及阻燃性差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提高氯氧镁胶凝材料凝聚速度为主要目的,选取硅酸钠、铝酸钠、氢氧化钠和氧化钡四种化合物为促凝剂,通过测试氯氧镁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观测氯氧镁胶凝材料微观结构变化,并利用SIC(stand in cement)快速老化试验方法,分析了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老化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硅酸钠、铝酸钠、氢氧化钠和氧化钡四种促凝剂可促进氯氧镁胶凝材料水化反应进行,缩短凝结时间。促凝作用主要是由于促凝剂能参与体系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并引入了大量OH-根离子,提高氯氧镁胶凝材料体系pH,从而促进水化反应的发生。2.硅酸钠、铝酸钠、氢氧化钠和氧化钡四种促凝剂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中应用时,对早期和后期的机械强度没有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具有可行性。其中,添加铝酸钠和氧化钡后,氯氧镁胶凝材料28 d抗压强度分别可提高10.62%和25.09%。3.铝酸钠可以提高氯氧镁胶凝材料1 d和3 d的早期强度,且对28 d强度没有不良影响。当铝酸钠添加量为4%时,氯氧镁胶凝材料28 d抗压强度仍较对比试样高107.79%。铝酸钠在水化反应中生成Al(OH)3胶体,对氯氧镁胶凝材料5·1·8相晶体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填充在氯氧镁胶凝材料空隙中,提高结构的致密性,保证快凝氯氧镁胶凝材料的强度。
黄君彦[9](2018)在《新型水泥基抗冲膏浆研发及其抗冲性能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基膏浆由于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强度高在灌浆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传统水泥浆材可灌性和韧性较差,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工程要求。化学浆材克服了传统水泥基膏浆的缺陷,具有良好的灌入能力且硬化后韧性较高,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和抗压强度不足应用受到限制。考虑到上述背景,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本文研发了两种新型水泥基抗冲膏浆,分别命名为“KC-1”和“KC-2”:(1)根据单掺试验分析结果,筛选出两组添加剂并拟定了它们的复配剂量调试范围以便进一步开展研究。(2)基于田口正交试验设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均值主效应图确定了综合考虑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两方面效益的最优添加剂配比。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识别出对流变性能无显着影响的添加剂类别,从而在不影响流变性能优化成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应用对浆材其他方面的性能调整改进。对数理统计学知识的合理运用大大提高了新型膏浆的开发效率,实现了KC-1型膏浆的快速凝结,高抗压强度以及优越的抗冲能力;对于KC-2型膏浆,则赋予其良好的流动性,较强的抗冲能力和可观的凝结速度。(3)通过抗冲模型试验测试新型浆材的抗冲性能并分析抗冲性能与流变性能的关联程度;依靠Flow 3D仿真计算验证浆液在动水条件下的扩散机制,发现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灌浆模拟对相应的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杨力远,田俊涛,杨艺博,孙良[10](2017)在《喷射混凝土液体速凝剂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国内外液体速凝剂的发展现状,按主要促凝组分把液体速凝剂分为4大类:水玻璃型、铝酸钠(钾)型、硫酸铝型和无硫无碱型液体速凝剂,针对每类液体速凝剂,分别从制备、性能特点和促凝机制研究3个方面对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进行了阐述。指出目前液体速凝剂尤其是无碱液体速凝剂在掺量、价格、储存稳定性和安全环保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液体速凝剂研究方向。
二、“711”型水泥速凝剂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11”型水泥速凝剂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粉状速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2 碱性液体速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无碱液体速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4 无碱液体速凝剂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制备用原材料 |
2.1.2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性能测试用原材料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试方法 |
2.3.2 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
2.3.3 稳定性测试方法 |
2.3.4 砂浆体积稳定性测试方法 |
2.3.5 化学结合水试验方法 |
2.3.6 微观结构表征测试方法 |
第3章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 |
3.1 单组分作用效果 |
3.1.1 十八水硫酸铝 |
3.1.2 三乙醇胺 |
3.1.3 无定形氧化铝 |
3.1.4 硫酸镁 |
3.2 正交试验 |
3.2.1 正交试验因素及水平 |
3.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速凝剂稳定性调节与速凝剂的制备 |
3.3.1 酸对速凝剂性能影响 |
3.3.2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评价 |
4.1 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基本性能 |
4.1.1 对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4.1.2 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 与水泥的适应性 |
4.2.1 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4.2.2 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 与减水剂和外掺材的相容性 |
4.3.1 减水剂 |
4.3.2 外掺材 |
4.4 对水泥砂浆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4.5 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
4.5.1 环境温度 |
4.5.2 水灰比 |
4.6 FF-AF-A与其它速凝剂产品对比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作用机理 |
5.1 化学结合水量测定 |
5.2 水化热分析 |
5.3 XRD分析 |
5.4 SEM分析 |
5.5 孔结构分析 |
5.6 FF-AF-A的作用机理研究 |
5.6.1 水泥水化机理 |
5.6.2 FF-AF-A促凝机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项目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粉体速凝剂的性能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液体速凝剂的性能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铝酸盐型 |
2.2 硫酸铝型 |
2.2.1 单一硫酸铝系列 |
2.2.2 硫酸铝、活性氢氧化铝系列 |
2.2.3 硫酸铝、氢氟酸(或氟化铝)系列 |
2.2.4 硫酸铝、氟化镁铝(或氟硅酸镁)系列 |
2.2.5 硫酸铝、氟化钠系列 |
2.3 有机高分子复合型 |
2.4 无(低)硫无碱型 |
3 速凝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 结论与建议 |
(3)新型无碱速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粉状速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2 液体碱性速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3 液体无碱速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4 速凝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 |
2.2.2 抗压强度的测定 |
2.2.3 速凝剂稳定性的测定 |
第3章 液体无碱速凝剂配制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1.1 主要速凝成分的选择 |
3.1.2 速凝剂pH值的控制 |
3.1.3 Al_2O_3/SO_4~(2-)的控制 |
3.2 单一组分试验 |
3.2.1 速凝组分 |
3.2.2 络合剂 |
3.2.3 早强剂 |
3.3 速凝剂制备方法的确定 |
3.3.1 氟铝络合物溶液的制备方法 |
3.3.2 速凝剂的制备方法 |
3.4 速凝剂最佳配合比的确定 |
3.4.1 各组分对速凝剂促凝效果的影响 |
3.4.2 各组分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
3.4.3 各组分对速凝剂稳定性的影响 |
3.5 速凝剂最佳掺量的确定 |
3.5.1 速凝剂掺量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3.5.2 速凝剂掺量对水泥早期强度的影响 |
3.5.3 速凝剂掺量对水泥后期强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体无碱速凝剂性能的回归分析与模拟 |
4.1 速凝剂性能的回归模型预测 |
4.1.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1.2 水泥凝结时间的回归预测 |
4.1.3 水泥早期强度的回归预测 |
4.1.4 水泥后期强度的回归预测 |
4.2 速凝剂对水泥水化反应影响的模拟 |
4.2.1 建立模型 |
4.2.2 水泥水化反应的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型矿用堵漏风材料的制备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机固化泡沫催化体系的研究现状 |
1.2.2 有机固化泡沫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 |
1.2.3 改性水泥砂浆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型有机固化泡沫的催化体系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2 实验方案 |
2.1.3 泡沫的制备 |
2.1.4 有机固化泡沫的发泡原理 |
2.1.5 有机固化泡沫的性能测试 |
2.2 酸固化剂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2.3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2.4 发泡剂用量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有机固化泡沫的增韧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 增韧泡沫的制备 |
3.3 增韧泡沫的性能测试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增韧剂用量对树脂黏度的影响 |
3.4.2 增韧剂用量对泡沫粉化率的影响 |
3.4.3 增韧剂用量对泡沫密度\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4 增韧剂用量对泡沫泡孔结构的影响 |
3.4.5 综合热分析结果 |
3.5 新型有机固化泡沫与常用有机固化泡沫的对比分析 |
3.5.1 性能指标的测定 |
3.5.2 性能对比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砂浆的改性实验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和仪器 |
4.3 试样制作 |
4.4 配合比设计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机固化泡沫和改性水泥砂浆密闭性实验研究 |
5.1 模拟实验台的搭建 |
5.2 材料喷涂系统 |
5.3 数据测量系统 |
5.4 实验方法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型液体无碱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实验药品 |
1.2 氢氧化铝溶胶的制备 |
1.3 无碱速凝剂的制备 |
1.4 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硫酸铝质量分数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2.2 氢氧化铝溶胶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2.3 二乙醇胺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2.4 氟硅酸镁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2.5 磷酸质量分数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3 结语 |
(6)恶性漏失地层堵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外堵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1 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堵漏技术现状 |
1.2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堵漏技术现状 |
1.3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堵漏技术现状 |
1.4 21世纪初期 (2000-2010年) 国内外堵漏技术现状 |
1.5 21世纪初期 (2010-2017年) 国内外溶洞型漏失堵漏技术现状汇总 |
1.5.1 聚合物凝胶堵漏技术发展现状 |
1.5.2 化学堵漏技术发展现状 |
1.5.3 水泥堵漏技术发展现状 |
2 化学凝胶和智能凝胶堵漏技术 |
2.1 化学凝胶堵漏技术 |
2.1.1 化学凝胶的机理 |
2.1.2 化学凝胶的性能评价 |
2.1.3 化学凝胶堵剂在鄂阳页1HF井的应用 |
2.1.3.1 漏失简介 |
2.1.3.2 漏失分析 |
2.1.3.3 施工方案 |
2.1.3.4 堵漏效果 |
2.1.4 小结 |
2.2 智能凝胶堵漏技术 |
2.2.1 智能凝胶的机理 |
2.2.2 智能凝胶的性能评价 |
2.2.3 智能凝胶在晋中3井的应用 |
2.2.3.1 漏失简介 |
2.2.3.2 堵漏效果 |
3 结语 |
(7)利用生产丙烯醛的废液制备液体速凝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速凝剂的分类 |
1.3 速凝剂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丙烯醛及其废液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
1.5.1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的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1 试验的原材料 |
2.2.2 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
2.3 实验合成方法与优化方案 |
2.3.1 合成方法 |
2.3.2 优化方案 |
2.4 净浆和砂浆的评判方法与试验步骤 |
2.4.1 评判方法 |
2.4.2 测定净浆凝结时间的方法 |
2.4.3 测定砂浆抗压强度的方法 |
2.5 微观结构分析测试 |
2.5.1 待测试样品的制备 |
2.5.2 XRD(X-射线衍射仪) |
第三章 制备液体速凝剂的最佳工艺参数及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制备液体速凝剂的原材料 |
3.3 研究液体速凝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方案 |
3.3.1 原材料的摩尔比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 |
3.3.2 溶液浓度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与加热时间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 |
3.3.4 最佳合成工艺参数的确定并测定凝结时间与抗压强度 |
3.4 液体速凝剂的性能试验研究 |
3.4.1 与不同水泥的适应性 |
3.4.2 不同掺入时间对促凝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体速凝剂的促凝机理探讨 |
4.1 引言 |
4.2 水泥主要矿物成分的水化过程与理论概述 |
4.2.1 C_3S的水化机理 |
4.2.2 C_3A的水化机理 |
4.3 促凝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未来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本研究课题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氯氧镁胶凝材料促凝及老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氯氧镁胶凝材料的研究背景 |
1.2 氯氧镁胶凝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氯氧镁胶凝材料的概述 |
1.2.2 氯氧镁胶凝材料水化历程的研究现状 |
1.2.2.1 水化产物组成 |
1.2.2.2 水化反应机理 |
1.2.3 氯氧镁胶凝材料老化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促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促凝剂的概述 |
1.3.2 促凝剂在无机胶凝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
1.3.3 促凝剂在无机胶凝材料中的作用机理 |
1.4 氯氧镁胶凝材料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实验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测试及实验方法 |
2.3.1 氧化镁活性测试 |
2.3.2 氯氧镁胶凝材料的制备 |
2.3.3 凝结时间的测定 |
2.3.4 抗压强度的测定 |
2.3.5 快速老化性能的测试 |
2.3.6 微观测试 |
3 铝酸钠等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水化历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测试及实验方法 |
3.2.3.1 氧化镁活性测试 |
3.2.3.2 氯氧镁胶凝材料的制备 |
3.2.3.3 凝结时间的测定 |
3.2.3.4 抗压强度的测定 |
3.3 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凝结时间的影响 |
3.4 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1 常温下(25℃)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2 低温下(5℃)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 促凝剂在木质复合材料中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铝酸钠等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4.2.1 实验原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测试及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傅里叶全反射红外谱图(ATR-FTIR)的分析 |
4.3.2 热性能(TG)的分析 |
4.3.3 微观形貌(SEM)的研究 |
4.3.4 X-射线衍射谱图(XRD)的分析 |
4.4 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作用机理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铝酸钠等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5.2.1 实验原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测试及实验方法 |
5.2.3.1 快速老化性能的测试 |
5.2.3.2 微观测试 |
5.3 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微观性能的影响 |
5.4.0 微观形貌(SEM)的研究 |
5.4.1 傅里叶全反射红外谱图(ATR-FTIR)的分析 |
5.4.2 X-射线衍射谱图(XRD)的分析 |
5.5 促凝剂对氯氧镁胶凝材料老化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新型水泥基抗冲膏浆研发及其抗冲性能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灌浆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灌浆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水泥基抗冲膏浆原料选取 |
2.1 传统水泥膏浆流变学特性 |
2.2 速凝剂概述 |
2.2.1 速凝剂分类 |
2.2.2 速凝剂的作用机理 |
2.3 絮凝剂概述 |
2.3.1 絮凝剂分类 |
2.3.2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
第3章 新型抗冲材料的试验设计 |
3.1 研究方案简介 |
3.2 物理试验步骤及仪器 |
3.2.1 浆液凝结时间 |
3.2.2 浆液塑性粘度和屈服应力 |
3.2.3 浆液抗压强度 |
3.2.4 浆液流动度 |
第4章 新型抗冲材料的配比设计 |
4.1 速凝剂的单掺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絮凝剂的单掺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速凝剂与絮凝剂的分组搭配 |
4.4 多因素方差分析与灰色关联度理论 |
4.4.1 多因素方差分析基本原理 |
4.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简介 |
4.5 田口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1 KC-1型抗冲膏浆添加剂的配比优选 |
4.5.2 KC-2型抗冲膏浆添加剂的配比优选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冲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
5.1 膏浆优选结果的室内抗水冲模型试验 |
5.2 抗水冲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 |
5.2.1 基本方程 |
5.2.2 Flow3D软件功能及优势 |
5.2.3 求解方法 |
5.2.4 数值稳定性条件 |
5.2.5 数值模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喷射混凝土液体速凝剂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液体速凝剂性能特点及制备现状 |
1.1 水玻璃型 |
1.2 铝酸钠 (钾) 型 |
1.3 铝酸钠、硫酸铝型 |
1.4 硫酸铝型 |
1.4.1 硫酸铝系列 |
1.4.2 硫酸铝、活性氢氧化铝系列 |
1.4.3 硫酸铝、Al (OH) 3、氢氟酸系列 |
1.4.4 硫酸铝、氟化镁铝系列 |
1.4.5 硫酸铝、氟化钠系列 |
1.4.6 其他 |
1.5 无硫型无碱液体速凝剂 |
1.6 Stabilizer-Activator系列速凝剂 |
2 液体速凝剂促凝机制 |
2.1 水玻璃型 |
2.2 铝酸钠型 |
2.3 硫酸铝型 |
2.4 氟铝络合溶液及无硫型 |
3 液体速凝剂存在的问题 |
3.1 价格偏高、掺量大 |
3.2 储存稳定期短 |
3.3 使用有毒原料 |
3.4 新标准亟待出台 |
4 结论与建议 |
四、“711”型水泥速凝剂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建兵.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研究进展[J]. 李悦,蔡博群,吴玉生,陈镇杉,金彩云. 混凝土, 2020(09)
- [3]新型无碱速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黄莫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新型矿用堵漏风材料的制备和特性研究[D]. 于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新型液体无碱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龙福国,任俊鹏,赵君,王毓,吴坤,蔡荣金. 现代盐化工, 2019(06)
- [6]恶性漏失地层堵漏技术研究[J]. 李锦峰.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9(05)
- [7]利用生产丙烯醛的废液制备液体速凝剂的研究[D]. 陆洋. 山西大学, 2018(04)
- [8]氯氧镁胶凝材料促凝及老化性能研究[D]. 韩宇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新型水泥基抗冲膏浆研发及其抗冲性能数值模拟[D]. 黄君彦. 天津大学, 2018(04)
- [10]喷射混凝土液体速凝剂研究现状[J]. 杨力远,田俊涛,杨艺博,孙良. 隧道建设,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