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加热不妨碍碳化硅棒的使用寿命

快速加热不妨碍碳化硅棒的使用寿命

一、快速升温并不妨碍硅碳棒的使用寿命(论文文献综述)

兰泽全[1](2004)在《煤和黑液水煤浆沾污结渣机理及灰沉积动态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受热面沾污结渣一直是困扰燃煤锅炉而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的国际性难题之一,极大地威胁着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及设备的可靠性。矿物质是引起灰沉积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通过对矿物元素在炉内的迁移和沉积行为的研究,来揭示沾污结渣机理。Na、Fe、Ca是导致灰沉积的重要矿物元素,因此,在燃料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代表性,以含Na很高的新汶黑液水煤浆等五种在煤质组成和熔融温度方面都极具代表性的煤和煤浆为研究对象,因而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是黑液水煤浆的燃烧特性和沾污结渣特性,目的是考察其工业应用的可行性及潜在问题。热天平机理实验、试验炉中试试验及工业炉应用试验结果都表明,黑液浆粘度低,具有良好的流动、雾化性能,加上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Na基化合物等有机成分,因而容易着火,燃烧稳定、良好,烟气中NOx、SO2含量及烟尘浓度都远低于常规浆和制浆原煤,因此,黑液水煤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黑液浆中的Na易带来受热面的沾污结渣。烧结试验结果表明,黑液浆具有很强的烧结特性,初始烧结温度很低,仅700℃左右。在沾污结渣机理方面,通过灰污热流探针、炉内颗粒取样及电子探针等多种创新性手段和方法,对煤和黑液水煤浆的灰沉积机理及动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采用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炉内空间中心颗粒、近壁颗粒、炉壁渣中颗粒及尾部烟道飞灰颗粒的形貌和元素含量,研究了灰粒中矿物质的迁徙和沉积特性。结果表明,沾污结渣与燃料自身特性有直接关系,Na是造成黑液水煤浆积灰结渣严重的根本原因,Na无论是在初始层还是整个灰渣中的含量都很高,从而引起灰渣层中Si和Al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分布规律,绝大部分Si、Al与Na结合在一起生成了低熔点的霞石等铝硅酸钠盐,黑液浆初始层中Fe的富集不明显。Si、Al、Fe、Ca是造成煤灰结渣的主要矿物元素,在灰沉积物中Fe的富集明显,Fe、Ca对结渣可能起着协同机理作用。研究结果还表明,积灰和结渣在机理上存在很大的不同,积灰沉积物中基本上没有出现Fe的富集,其含量远低于结渣沉积物,而Na、Ca含量则比结渣沉积物中高,表明高温环境有利于Fe的沉积,而较低的受热面温度则对烟气中挥发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蒸气的凝结有利。 最后,对现有的结渣评判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将综合指数R纳入评判因素集以此来预测和判别燃煤结渣倾向的五因素模型,以及适用于切圆燃烧锅炉结渣特性评判的七因素模型。通过可靠性校验,表明此新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并在VB环境下开发了程序化实现沾污结渣评判的用户界面。

宋伟[2](2020)在《聚变装置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热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实现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ICRH)天线是主要辅助加热系统之一。随着聚变工程的技术发展与经验积累,聚变实验装置的功率不断攀升,装置内的热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基于目前的EAST以及其他同类型装置的实验研究,高热负荷以及射频鞘效应损伤法拉第屏蔽现象与ICRH加热功率相关并且严重影响了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耦合特性与结构安全性。目前EAST I窗口四电流带ICRH天线尚在不具备任何主动冷却结构的情况下运行功率约为1 MW时已经出现了局部高温区域甚至一些结构损伤。但EAST装置未来将进行长脉冲稳态运行需要I窗口ICRH天线具备提供6MW长脉冲射频功率的能力,甚至在未来聚变装置中对天线的功率要求更高,因此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将会受高热负荷的严重威胁。对聚变装置中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热特性研究能够提升高热负荷部件的结构安全性并保证其耦合能力。本文从热负荷源角度出发对聚变装置中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热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首先完成了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表面温度与天线加热功率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基于EAST装置中K窗口红外相机对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表面温度的观测,确定了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表面温度与天线加热功率之间成正相关。针对EAST中法拉第屏蔽棒出现严重损伤的位置与损伤程度,明确了法拉第屏蔽的易损伤区域,探究溅射过程中的杂质产生情况。第二步对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设计中的热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热负荷来源的预测与分析方法,阐述了通过坡印廷定理对天线射频热损耗进行计算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ICRH天线散射参数的计算,选取反射系数最小的频率作为研究热特性的基本频率。通过对材料表面电流传输截面的研究,明确了射频热损耗的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天线表面局部直角结构的过渡、镀层材料以及环向电流相位四种因素对射频热损耗进行了计算与对比。对比宽电流带天线与EAST原天线的射频热损耗与电磁参数,为电流带优化与升级提供新的思路。第三步对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损伤类型与结构安全性判定准则进行了探讨与校核。系统性分析了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上的热负荷分布特征,分别探究了适用于天线电流带与法拉第屏蔽的主动冷却系统。通过流体动力学、传热学以及结构力学多场耦合分析计算,并基于ITER SDC-IC设计准则利用应力判定标准与等效应变范围-循环次数模型校核天线使用寿命。最后对未来聚变堆中更高的热负荷下法拉第屏蔽的强化换热结构进行了预研。为了开展对法拉第屏蔽强化换热结构的结构设计与热特性研究,模拟聚变装置中法拉第屏蔽单侧受热的运行环境,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单侧可变热负荷热特性测试平台。通过加载不同流体入口速度与热负荷强度,对法拉第屏蔽强化换热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赵大庆[3](2021)在《高低温环境加载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制造技术的提升,人们对汽车发动机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作为汽车中最重要的动力机构,承担的压力也随之提高。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动力机构,为了满足更高速、更快捷、更稳定的要求,发动机转速正不断地升高。转速的提升对发动机活塞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发动机活塞的工作环境非常苛刻,其在工作中一直承受高温与机械循环载荷的耦合作用。此外,活塞未工作时,外部环境对其同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长时间驻车会使活塞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活塞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如何构建接近活塞材料服役工况的高低温服役环境并研究获得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重构活塞材料的服役工况,本文设计研制了一个高低温环境加载系统。从外壳、加热单元、制冷单元等多方面完成了系统腔结构设计,并结合热力学理论计算及Ansys Workbench温度场仿真分析,对高低温环境腔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研究了环境腔的温度控制策略,设计并实现了高低温环境腔的温度闭环控制,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功能验证与标定校准,实现了-55℃~1100℃温度加载,温控精度达到±5℃。为研究活塞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本文选择典型活塞材料ZL109硅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获得了其在高温和低温下的拉伸及疲劳性能。结合扫描电镜对断口的观测,结果发现高温拉伸作用下ZL109的断裂主要为韧性断裂,随着温度升高,ZL109的抗拉强度逐渐减低,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低温条件下ZL109的断裂主要为准解理断裂,随着温度降低ZL109的抗拉强度有所升高,伸长率有所减小;高低温-疲劳作用下ZL109的疲劳断裂机制由准解理断裂向微孔聚集断裂转变,疲劳强度整体趋势为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于占威[4](2014)在《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是加氢反应器装置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步冷试验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质量控制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和一些高等院校实验室步冷试验装置落后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加氢反应器材料步冷试验控制系统,实时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步冷试验自动化控制以及试验材料工艺品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加氢反应器材料步冷试验控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逐步介绍了步冷试验温度控制的方法,然后根据加氢反应器材料步冷试验工艺要求,设计了加氢反应器材料步冷试验的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两台日本理化的温度控制器RKC-CB100作为现场控制仪表,采用PC机作为上位机,上位机通过RS-485与现场控制仪表的连接,分布控制各个模块。上位机软件采用C++Builder6.0进行软件开发,实现步冷试验数据的采集、显示、保存及系统报警等功能,系统软件开发简单,易于操作。接着,介绍传统控制系统PID算法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加热元件(硅碳棒)提出了本系统控制算法实现以及PID参数的设置。最后,对加氢反应器材料步冷试验数据的处理采用计算机软件的方式,通过曲线拟合快速、准确的绘制出转变温度曲线。

马正中[5](2012)在《加压滴管炉研制与实验》文中研究表明滴管炉是研究煤等含碳固体燃料反应过程的重要动力学实验装置。研发加压滴管炉进行高温、高压、高升温速率的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已成为滴管炉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分析现有国内外滴管炉的基础上,研究并建成了加压滴管炉,进行了单一操作参数对典型煤种热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研制了常压微量给料器和加压微量给料器。给料器采用了无轴螺旋输送方式,加压条件下给料速率在0.4-1.0g/min范围时的给料精度为士7.2%,稳定性较好。给料速率仅与搅拌螺旋转速、输送螺旋转速有关,而与料位、载气流量以及操作压力无关。给料量与给料时间、给料速率与输送螺旋转速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研制了加压滴管炉及其预热器。炉顶入口处的刚玉支撑件上设计有孔道,解决了反应管内外压力平衡问题;纤维衬里的孔隙率和耐压强度测试验证了该材料在高压操作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硅碳棒的“井”字型水平布置和多区控温方式,改善了反应区温度的均匀性;设计的四氟套组件解决了硅碳棒在加压时的密封问题;进样枪长度可调节的方案经济方便地实现了加压时的连续取样;加压预热器结合了加压滴管炉与填充床的结构设计方案。此外,计算得出了硅碳棒、进样枪、取样枪以及预热器的具体设计参数。(3)完成加压滴管炉的集成及调试;提出了可控制颗粒反应行为的给料速率的操作准则;获得了反应区温度的实际分布和控制精度;计算了颗粒的温度和升温速率;研发了平台数据监控系统,并分析了实验误差。(4)进行了典型煤种在高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解和气化试验,在热解实验中采用了灰示踪法,实现了对煤粉颗粒的温度(升温速率)和停留时间的单独控制和调节;在气化实验中采用了氮示踪法和色谱分析,实现了对煤粉颗粒的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氧煤比和压力的单独控制和调节,得到了两种煤转化率随上述单一操作参数变化的反应特性。实验结果符合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已有的滴管炉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研制的加压滴管炉可靠性。

曹嵩山[6](2018)在《Ca-L脱碳烟气环境下干化污泥热化学反应及协同脱硝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O2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低碳减排已成为必然趋势。钙基循环法(Ca-L)是有效吸收电厂烟气中CO2的技术之一,但存在捕捉CO2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热量随烟气排出,产生能源浪费的现象,另外,Ca-L脱碳烟气中仍含有大量NOx,造成了环境污染。这两方面的问题限制了钙基循环法的进一步应用。本文提出了利用Ca-L脱碳烟气提供的热量和还原性环境,选用干化市政污泥,进行污泥焦的制备和Ca-L脱碳烟气中NOx的协同脱除,同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本文利用自行搭建的大物料量热重实验台和孔径分析仪等设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研究干化污泥在脱碳气氛下的热化学反应特性,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2)研究制焦条件对污泥焦孔隙特性及分形机理的影响规律;(3)研究干化污泥脱硝特性及污泥焦中的氮迁移规律。在自行搭建的大物料量热重实验台研究了Ca-L脱碳烟气中污泥在不同工况(升温速率,CO2浓度和氧含量)下的热化学反应特性,并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的失重峰、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加向高温区移动,随氧含量和CO2浓度的增加向低温区移动。由动力学分析可知,反应级数模型适合污泥的大物料量热重实验。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随升温速率和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快速制焦实验台研究了Ca-L脱碳烟气中制焦条件对污泥焦的孔隙结构影响并求解其分形维数D。研究结果表明:制焦温度越高,污泥焦的孔隙结构越发达;随制焦时间的增加,污泥焦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先发展后破坏;脱碳烟气中氧含量和CO2浓度的增加,不利于污泥焦孔隙结构的发展。根据分形机理的研究发现,污泥焦的分形维数D变化规律和孔隙结构发展规律一致。在脱硝实验台研究了Ca-L脱碳烟气中干化污泥的脱硝特性及污泥焦中的氮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和NO初始浓度的增加,污泥脱硝率增加;随氧含量的增加,污泥和污泥焦的脱硝率降低,污泥焦的脱硝贡献率不容忽视;酸洗脱灰后污泥焦的脱硝率得到略微提升。污泥中主要含有P-N、N-6、N-5、N-Q四种含氮官能团,其中P-N最多。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脱硝反应剩余焦样中含氮官能团中:N-6、N-5和N-Q含量减少,N-X含量增多。

吴冰[7](2019)在《用于固体材料比热测量的高温量热仪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者对固体材料的热力学性质越来越深入,尤其是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技术的兴起,使得量热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得以较快的发展,因此需要一种准确可靠的量热手段来评估固体材料在高温下的焓值、比热等热力学性质。量热仪器的研发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实验室建立了技术较为成熟的量热仪,温度范围以80-400K和400-600K居多,并开展了一些热力学的研究工作,但这些量热仪的测量方法和结构限制了该仪器的工作温度,致使材料测量的温度达到上限,这样的温度上限难以得出材料在600K以上的热力学性质,导致国内科研人员对高温材料的研究受到限制。因此,我国对高温量热仪器的开发就显得越为重要。然而在国内,开发高温量热仪器的实验室数量较少,与发达国家比较,差之甚远。根据我国量热仪器研发的现状及趋势,开发高温量热仪器,将为推进我国在材料热力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开发了一种用于测量固体材料高温比热的量热仪,描述了该仪器装置的结构、控制电路和测量方法,分析了用该仪器所测量的实验数据。该仪器采用落入式自动绝热混合量热法,在此基础上对高温条件下的固体材料进行测量。并对量热标准物质α-Al2O3在400-1100K的高温温区下进行焓值和比热的测量,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比热的经验公式,将测量值和美国国家标准局提供的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装置的精确度为1%,准确度为±1.5%。根据开发的高温量热仪对其他固体材料(304不锈钢、In625镍基合金、储热材料二元熔融盐)的比热和焓值进行测量。通过拟合公式求得该3种材料在470-1100K的焓值和比热数据,为以后的实验和科研提供参考。

王俊锋,董继先[8](2010)在《实验室高温炉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介绍实验室常用高温炉的类型,并具体从保温材料、加热元件、热点偶、多段温控程序和控制方法,5个方面展示现在高温炉制造和使用的特点;反映实验室对高温炉的要求,也有助于合理选择、制造,和使用高温炉,提高高温炉的效率。

方晓亮[9](2014)在《电热熔成型短节与发热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护壁方法主要有泥浆护壁、化学浆液护壁、水泥护壁以及套管护壁,其中又以套管护壁适用范围最广,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如护壁后井径缩小、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钢材,而且还有导致孔内事故的可能性。本文详细阐述了一种新型护壁方法—热熔套管护壁技术,该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护壁方法受地层限制大和费用高昂的缺点。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电热元件产生热能,将低熔点的热熔胶凝材料熔化,使其进入流动状态,然后经成型短节的挤压成型作用,将融化后的胶凝材料均匀涂抹在已成型的孔壁表面。当胶凝材料冷凝后便会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以起到保护孔壁的作用。热熔套管护壁技术放弃了传统钻杆,采用电缆作为承重设备承担整个钻头部分的重量,简化了护壁设备和工艺参数。文中对热熔套管护壁技术中的核心环节—发热元件的选材与结构,成型短节的结构,以及绝缘隔热装置和防氧化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计算。创新性的采用了三相供电方式,并通过模拟试验台所做的大量室内实验,对发热元件的发热效果,成型短节的护壁效果以及热熔护壁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和验证,同时探明了热熔护壁技术中热量在土体中的传递和分布规律。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室内实验过程中热熔护壁技术的护壁效果良好,应该大力发展,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护壁技术。(2)高强石墨虽然电阻率较低,但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制作出满足熔融低熔点胶凝材料需要的发热元件;(3)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主要分布在距离成型接头060mm范围内,周围土体所吸收的热量较少,这有利于胶凝材料的熔化和护壁效果的提升。

程昆[10](2017)在《LAS系微晶玻璃磨料结合剂的研究》文中指出LAS系微晶玻璃作为磨料结合剂,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高的强度,通过设计和调整成分组成,控制热处理工艺,可以应用于多种磨料制备各种磨具。从选择合适的碱金属原料入手,设计和调整基础玻璃的成分组成,制备出一种低温玻璃熔制、低温磨具烧成的LAS系微晶玻璃,并应用于几种不同磨料,确定该结合剂磨具烧成温度制度为本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微晶玻璃和磨料结合剂的种类,发展和制备技术做了较为系统的综述,着重介绍了Li2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作为磨料结合剂的性能和应用研究。从磨料尤其是超硬磨料,对结合剂结构与性能的要求,选择以β-锂辉石固溶体为主晶相的LAS系微晶玻璃,用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并分析其结构与性能,用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磨料结合剂,分析其与磨料混合烧成应用,确定烧成温度制度。实验部分结果表明:用碳酸盐引进Na2O和K2O能够降低玻璃的熔制温度,但晶化效果不好,热处理后的样品有分相现象,和预期的均一稳定的主晶相不符,而采用磷酸盐和硝酸盐原料,熔制温度稍稍升高,但有利于微晶玻璃晶化。B2O3用量8%以上依然有较好的助熔效果,且对热膨胀系数影响不大,能够生成稳定主晶相的LAS系微晶玻璃,同时其用量在8~15.5%范围时,通过调整碱(土)金属氧化物用量,使其热膨胀系数发生改变,在3.8~6.2×10-6/℃,此时微晶玻璃的核化温度约为500℃,晶化温度约为700℃,是较好的低熔微晶玻璃磨料结合剂选择。通过结合剂与磨料的应用研究表明,该系列不同组分的结合剂与几种常用磨料,如白刚玉、绿碳化硅和人造金刚石,有着相近的热膨胀系数,较好的润湿性能。磨具样品的烧成温度为680℃,保温时间为2h,结合剂:磨料:糊精粉的质量比为25:75:2.5和30:70:3时,样品的显气孔率适中,抗弯强度较大。磨料为绿碳化硅时,两种配比下,显气孔率分别可以达到32.1%和20.7%,抗弯强度可以达到 43.7MPa 和 45.8MPa。

二、快速升温并不妨碍硅碳棒的使用寿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升温并不妨碍硅碳棒的使用寿命(论文提纲范文)

(1)煤和黑液水煤浆沾污结渣机理及灰沉积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沾污结渣的危害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积灰结渣的形态和类型
        l.2.2 沾污结渣研究现状
        1.2.3 黑液水煤浆的研究开发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煤中矿物质及飞灰的形成和沉积
    2.1 煤中矿物质行为
        2.1.1 矿物质分类
        2.1.2 矿物质组成
        2.1.3 矿物质的偏析与富集
        2.1.4 煤中矿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1.5 煤灰矿物质与结渣的关系
    2.2 煤灰的形成及沉积
        2.2.1 煤灰的形成
        2.2.2 灰粒的输运机理
        2.3.3 沉积物形成方式
        2.3.4 沉积物的生长特性
    2.3 沾污结渣的形成过程
        2.3.1 灰炱的形成与沉积过程
        2.3.2 沾污形成过程
        2.3.3 结渣形成过程
        2.3.4 影响结渣强度的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及煤浆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
    3.1 燃料的选取
    3.2 热天平实验
        3.2.1 实验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煤及煤浆的半工业性试验
        3.3.1 黑液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3.3.2 炉内燃烧状况及温度场分布
    3.4 黑液水煤浆的工业炉燃烧试验
        3.4.1 工业炉简况
        3.4.2 工业炉黑液水煤浆的燃料特性
        3.4.3 燃烧试验及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Na、Fe、Ca的行为特征及灰渣烧结特性研究
    4.1 Na、Fe、Ca的行为
        4.1.1 Na的行为
        4.1.2 Fe的行为
        4.1.3 Ca的行为
    4.2 与沾污结渣有关的Na、Fe、Ca化合物
    4.3 炉内灰渣烧结特性的研究
        4.3.1 烧结概述
        4.3.2 煤灰的烧结
        4.3.3 炉内灰渣烧结特性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及煤浆灰沉积行为及热流动态特性的研究
    5.1 灰污热流探针的研制及燃料特性
        5.1.1 设计原理
        5.1.2 特点
        5.1.3 燃料特性
    5.2 灰沉积过程吸收热流动态变化特性
        5.2.1 燃料特性对热流变化的影响
        5.2.2 烟温对热流变化特性的影响
    5.3 探针灰污的特性及微观分析
        5.3.1 灰污的表观物理特性及沉积特性
        5.3.2 灰污的微观物化分析
        5.3.3 炉内飞灰颗粒的特性
    5.4 硅碳棒灰沉积试验研究
        5.4.1 静态实验
        5.4.2 动态沉积实验
    5.5 几种燃料的相对沾污结渣趋势
    5.6 煤与黑液浆中容易引起结渣的成分
    5.7 小结
第六章 矿物质在炉内的迁移及沉积行为研究
    6.1 煤灰熔融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6.1.1 化学成分的影响
        6.1.2 矿物组成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6.2 黑液浆及常规浆矿物质随飞灰的迁移和沉积行为研究
        6.2.1 Na、K的迁移和沉积特性
        6.2.2 Si、Al的迁移和沉积特性
        6.2.3 Fe、Ca、Mg的迁移和沉积特性
        6.2.4 沿烟气行程碱、酸性氧化物矿物的变化
    6.3 煤中矿物质在炉内的迁移和沉积行为研究
        6.3.1 Si、Al的迁移和沉积特性
        6.3.2 Fe、Ca的迁移和沉积特性
        6.3.3 Na、K、Mg的迁移和沉积特性
        6.3.4 碱、酸性氧化物矿物在烟气行程上的分布
    6.4 工业炉水煤浆中矿物质炉内特性研究
        6.4.1 炉内灰渣熔融特性的变化
        6.4.2 矿物质在炉内的迁移行为
        6.4.3 炉内灰渣中矿物质的晶相分析
        6.4.4 矿物质炉内行为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煤及黑液水煤浆炉内积灰结渣动态过程的电子探针分析
    7.1 电子探针分析原理、特点及本章研究方法
        7.1.1 分析原理
        7.1.2 特点
        7.1.3 本章研究方法
    7.2 黑液水煤浆炉内积灰结渣动态过程的电子探针分析
        7.2.1 燃料特性
        7.2.2 样品的选取及特性
        7.2.3 积灰结渣动态过程的电子探针分析
        7.2.4 结果与分析
    7.3 煤粉燃烧炉内积灰结渣动态过程的电子探针分析
        7.3.1 煤质特性
        7.3.2 样品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7.3.3 主要矿物元素在初始段内的分布
        7.3.4 沿灰渣层厚度方向主要矿物元素的分布
        7.3.5 结果与讨论
    7.4 煤和黑液浆结渣沉积物中的主要化合物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渣评判模型的研究
    8.1 沾污结渣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8.1.1 沾污预测方法的发展
        8.1.2 结渣预测方法的发展
    8.2 燃煤及锅炉结渣特性预测模型的提出
        8.2.1 模糊综合评判及模糊模式识别基本原理
        8.2.2 燃煤结渣特性评判模型的建立
        8.2.3 燃煤锅炉结渣特性评判模型的建立
    8.3 模糊模式识别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及程序实现
        8.3.1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8.3.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8.3.3 对判别结果的分析
        8.3.4 沾污结渣特性判别的程序实现
    8.4 五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试验燃料上的应用
        8.4.1 燃料的灰特性
        8.4.2 预测结果
        8.4.3 炉内实际沾污结渣状况
    8.5 黑液浆工业炉应用情况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9.1 全文总结
        9.1.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
        9.1.2 创新及成果
    9.2 建议及工作展望
        9.2.1 对黑液水煤浆电站锅炉的建议
        9.2.2 下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2)聚变装置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磁约束核聚变
        1.1.1 聚变能
        1.1.2 聚变装置
    1.2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发展概况
    1.3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热特性研究现状
        1.3.1 表面温度
        1.3.2 射频鞘电势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2章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
    2.1 ICRH天线设计目标与概况
    2.2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设计
    2.3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实验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热负荷与耦合特性研究
    3.1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热特性理论
        3.1.1 坡印廷定理
        3.1.2 射频鞘效应理论
    3.2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耦合特性研究
        3.2.1 散射参数
        3.2.2 杂质污染
    3.3 高热负荷部件的优化研究
        3.3.1 电流带局部结构
        3.3.2 环向电流相位
        3.3.3 表面镀层
        3.3.4 电流带宽度
        3.3.5 场平行法拉第屏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热负荷与结构安全性
    4.1 天线结构安全性评判准则[83]-[88]
        4.1.1 损伤类型
        4.1.2 静态应力判定准则
        4.1.3 疲劳判定准则
    4.2 电流带冷却流道设计与分析
        4.2.1 电流带冷却流道设计
        4.2.2 电流带结构安全性分析
    4.3 法拉第屏蔽冷却结构设计与分析
        4.3.1 法拉第屏蔽棒冷却流道设计
        4.3.2 法拉第屏蔽腔体冷却结构
        4.3.3 法拉第屏蔽结构安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变堆法拉第屏蔽冷却结构的实验研究
    5.1 聚变堆ICRH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热特性分析
    5.2 强化换热冷却结构设计
        5.2.1 法拉第屏蔽棒设计
        5.2.2 强化换热结构设计
    5.3 强化换热实验与分析
        5.3.1 实验平台的搭建
        5.3.2 热流体分析
        5.3.3 热流体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高低温环境加载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研究工作得到下列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低温环境加载系统研究现状
        1.2.2 铝合金活塞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低温环境腔机械结构设计及分析
    2.1 引言
    2.2 高低温环境腔方案设计
    2.3 高低温环境腔结构设计
        2.3.1 环境腔外壳设计
        2.3.2 环境腔加热单元设计
        2.3.3 环境腔制冷单元设计
        2.3.4 环境腔最终方案
    2.4 热力学计算及仿真分析
        2.4.1 加热功率计算
        2.4.2 温度场分布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及标定校准
    3.1 引言
    3.2 温度控制系统研制
        3.2.1 高温控制系统研制
        3.2.2 低温控制系统研制
    3.3 高低温闭环控制策略
    3.4 温控功能验证与标定校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硅铝合金高低温力学性能测试试验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设备
    4.3 硅铝合金拉伸试验
        4.3.1 试验内容及方法
        4.3.2 拉伸试验结果及断口分析
    4.4 硅铝合金高周疲劳试验
        4.4.1 试验内容及方法
        4.4.2 高周疲劳实验结果及断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2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2.2 步冷试验控制系统构成方案比较和选择
        2.2.1 各种温度控制系统结构方案比较
        2.2.2 温度控制系统方案选择
    2.3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 控制软件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硬件分析与设计
    3.1 电阻炉的结构研究与设计
        3.1.1 炉膛尺寸的设计
        3.1.2 炉架和炉壳
        3.1.3 炉衬
        3.1.4 电阻炉功率的确定
        3.1.5 加热元件的选择
    3.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3 智能温度仪表
    3.4 加热控制方式
    3.5 控制周期
    3.6 本章小结
4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
    4.2 通信网络系统
        4.2.1 串口通信
        4.2.2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
        4.2.3 RS-232 与 RS-485 接口转换
    4.3 上位机与智能仪表的通讯
    4.4 RKC-CB100 通信协议的分析
    4.5 Windows 环境下 C++Builder 中实现串行通信的方法
    4.6 人机界面
        4.6.1 登陆界面
        4.6.2 主控画面
        4.6.3 曲线系统
    4.7 数据管理
    4.8 本章小结
5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5.1 传统 PID 控制
    5.2 数字 PID 控制
        5.2.1 位置式 PID 控制算法
        5.2.2 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
    5.3 本系统的控制算法实现及 PID 参数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数据处理
    6.1 数据曲线的绘制
    6.2 试验数据曲线的不足
    6.3 本章小结
7 系统的可靠性
    7.1 硬件可靠性
    7.2 软件可靠性
    7.3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加压滴管炉研制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目录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现状与环境问题
        1.1.2 煤气化技术及其发展
    1.2 煤气化动力学研究
        1.2.1 煤气化动力学研究平台的比较
        1.2.2 煤气化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1.3 滴管炉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滴管炉平台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1.3.2 滴管炉平台的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3 滴管炉内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4.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本章小结
第2章.加压微量给料器的研制
    2.1 引言
    2.2 影响微细颗粒流动的主要粘性力及对策
        2.2.1 颗粒间的范德华力
        2.2.2 颗粒间的静电力
        2.2.3 颗粒间的液桥力
    2.3 国内外微量给料器概述
        2.3.1 技术难点分析
        2.3.2 现有微量给料器对比分析
    2.4 常压微量给料器及实验研究
        2.4.1 实验装置
        2.4.2 设计依据
        2.4.3 实验物料与实验过程
        2.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加压微量给料器及实验研究
        2.5.1 实验装置
        2.5.2 实验物料及实验过程
        2.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加压滴管炉本体的研制
    3.1 引言
    3.2 炉体结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案
        3.2.1 反应管两侧的压力平衡
        3.2.2 加热元件与温度控制基本方案
        3.2.3 纤维衬里可行性和可靠性实验
    3.3 基于热平衡分析的炉体加热功率计算
    3.4 取样方案研究
        3.4.1 取样方案的对比和确定
        3.4.2 进样取样枪的传热计算
    3.5 流动控制相关参数的计算
    3.6 滴管炉加热元件的研究
        3.6.1 滴管炉常用加热元件简介
        3.6.2 加热元件的比较和确定
        3.6.3 加热元件的布置方案
    3.7 反应气预热器研究
        3.7.1 预热器的结构设计
        3.7.2 预热器出口温度分布研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加压滴管炉装置的性能研究
    4.1 工艺流程与集成
    4.2 颗粒群模型与给料速率控制
    4.3 反应区温度的控制与测量
    4.4 颗粒温度和升温速率的计算
    4.5 数据监控系统及精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加压滴管炉的煤粉快速热解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实验条件及实验步骤
        5.2.1 实验煤种
        5.2.2 实验条件
        5.2.3 实验步骤
    5.3 实验数据的处理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温度和升温速率对煤粉快速热解的影响
        5.4.2 停留时间对煤粉快速热解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加压滴管炉的煤粉气化实验验证
    6.1 引言
    6.2 实验系统及实验步骤
        6.2.1 实验煤种
        6.2.2 实验条件
        6.2.3 实验步骤
    6.3 实验数据的处理
    6.4 实验结果及讨论
        6.4.1 温度和升温速率对煤粉气化特性的影响
        6.4.2 停留时间对煤粉气化特性的影响
        6.4.3 O_2与C比值对煤粉气化特性的影响
        6.4.4 压力对煤粉气化特性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参与科研课题
致谢

(6)Ca-L脱碳烟气环境下干化污泥热化学反应及协同脱硝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钙基循环法
        1.2.2 氮氧化物脱除技术
        1.2.2.1 氮氧化物的排放及控制技术
        1.2.3 污泥减排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1.2.3.1 污泥
        1.2.3.2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脱碳烟气下干化污泥的热化学反应与动力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2.1 微物料量热重实验台
        2.2.2.2 大物料量热重实验台
        2.2.3 实验过程
        2.2.3.1 微物料量热重实验
        2.2.3.2 大物料量热重实验
    2.3 数据分析
        2.3.1 热重分析
        2.3.2 热化学反应参数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升温速率对污泥热重实验的影响
        2.4.1.1 升温速率对微物料量热重实验的影响
        2.4.1.2 升温速率对大物料量热重实验的影响
        2.4.1.3 微物料量热重与大物料量热重对比实验
        2.4.2 脱碳烟气成分对污泥大物料量热重实验的影响
        2.4.2.1 氧含量的影响
        2.4.2.2 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2.4.3脱碳烟气与氮气大物料量热重对比实验
    2.5 热化学反应动力学
        2.5.1 反应动力学表达式
        2.5.2 机理模型选择
        2.5.3 升温速率对热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2.5.3.1 反应动力学拟合
        2.5.3.2 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2.5.4 氮气气氛下微物料量和大物料量污泥对比
        2.5.4.1 反应动力学拟合
        2.5.4.2 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2.5.5 氧含量对热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2.5.5.1 反应动力学拟合
        2.5.5.2 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2.5.6 二氧化碳对热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2.5.6.1 反应动力学拟合
        2.5.6.2 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脱碳烟气环境中污泥焦孔隙结构与分形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设备
        3.2.2 实验步骤
        3.2.3 分析仪器
        3.2.4 表征测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污泥原样孔隙结构特征
        3.3.2 制焦时间的影响
        3.3.3 制焦温度的影响
        3.3.4 脱碳烟气中氧含量的影响
        3.3.5 脱碳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3.4 分形机理研究
        3.4.1 分形理论
        3.4.2 不同制焦时间制得污泥焦分形维数
        3.4.3 不同制焦温度制得污泥焦分形维数
        3.4.4 脱碳烟气中不同氧含量制得污泥焦的分形维数
        3.4.5 脱碳烟气中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制得污泥焦的分形维数
        3.4.6 表面分形维数D和表面积S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碳烟气下污泥还原氮氧化物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设备
        4.2.2 表征设备
        4.2.3 实验材料
        4.2.3.1 污泥和花生壳
        4.2.3.2 污泥焦的制备
        4.2.3.3 污泥焦的酸洗脱灰处理
        4.2.4 实验步骤
        4.2.5 表征分析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温度对污泥脱硝率的影响
        4.3.2 氧含量对污泥脱硝率的影响
        4.3.3 NO初始浓度对污泥脱硝率的影响
        4.3.4 花生壳与污泥不同掺入比例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4.3.5 氧含量对污泥焦脱硝率的影响
        4.3.6 酸洗脱灰对污泥焦脱硝率的影响
    4.4 XPS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用于固体材料比热测量的高温量热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比热
        1.2.1 热力学含义
        1.2.2 物理含义
    1.3 比热测量方法概述
        1.3.1 示差扫描量热法
        1.3.2 弛豫量热法
        1.3.3 交流连续加热量热法
        1.3.4 绝热量热法
    1.4 落入式混合法量热仪概述
        1.4.1 落入式高温量热仪的发展
        1.4.2 落入式高温量热计的分类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测量仪器
    2.1 测量原理
    2.2 高温加热装置
        2.2.1 加热装置
        2.2.2 隔热装置及耐高温材料
    2.3 量热计装置
        2.3.1 量热容器
        2.3.2 绝热装置
        2.3.3 恒温水浴
    2.4 温度控制装置
        2.4.1 炉温的测量
        2.4.2 温度及控制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及计算方法
    3.1 量热计能当量的测量方法
        3.1.1 电能计算
        3.1.2 温差计算
        3.1.3 能当量数据分析
    3.2 样品的制备与测量方法
        3.2.1 测量空样品池
        3.2.2 样品与空池的测量方法
    3.3 样品比热的计算
    3.4 实验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以及误差分析
    4.1 选取标准材料进行对比测试
    4.2 测量α-Al_2O_3的比热
        4.2.1 空样品池的比焓测定
        4.2.2 空池和α-Al_2O_3焓值的测定
        4.2.3 计算α-Al_2O_3的比热
    4.3 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量其它固体材料
    5.1 测量304不锈钢
    5.2 测量In625镍基合金
    5.3 测量二元熔融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电热熔成型短节与发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热熔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发热元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热熔护壁技术简介
    2.1 热熔护壁原理
    2.2 热熔护壁关键技术
    2.3 热熔成型短节结构设计
第3章 发热元件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3.1 加热方式的选择
    3.2 发热元件的材料选择
        3.2.1 金属电热材料的选择
        3.2.2 非金属电热材料的选择
    3.3 发热元件结构设计与供配电设计
        3.3.1 电能输送形式的确定
        3.3.2 发热元件额定功率的确定
        3.3.3 发热元件电阻值计算和电压电流计算
    3.4 绝热条件下升温时间与电功率的关系
    3.5 电发热元件的表面负荷率
第4章 电缆选择与电缆接头设计
    4.1 实际工程应用时电缆的选择
    4.2 室内实验时电缆的选择
    4.3 电缆接头的结构设计
        4.3.1 中间接头设计
        4.3.2 终端接头设计
    4.4 电缆接线柱与发热元件接线柱结构设计
第5章 保温、绝缘与防氧化设计
    5.1 保温、绝缘设计
        5.1.1 陶瓷纤维
        5.1.2 氧化铝陶瓷
    5.2 高强石墨和炭炭复合材料的防氧化设计
第6章 室内实验与结果分析
    6.1 试运行组装阶段
    6.2 室内实验与结果分析
    6.3 成型短节在空气中与土体中的升温规律
    6.4 土体中温度场的分布
        6.4.1 温度测量系统与传热机理
        6.4.2 土体内温度场的测量与分析
    6.5 发热元件发热效果和绝缘隔热效果分析
        6.5.1 发热元件的发热效果分析
        6.5.2 绝缘隔热效果分析
结论与展望
谢辞
参考文献

(10)LAS系微晶玻璃磨料结合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微晶玻璃概况
        1.2.1 微晶玻璃的定义及特性
        1.2.2 微晶玻璃的分类
        1.2.2.1 硅酸盐微晶玻璃
        1.2.2.2 硼硅酸盐微晶玻璃
        1.2.2.3 铝硅酸盐微晶玻璃
        1.2.2.3 氟硅酸盐微晶玻璃
        1.2.3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1.2.3.1 熔融法
        1.2.3.2 烧结法
        1.2.3.3 溶胶-凝胶法
    1.3 磨料结合剂概况
        1.3.1 陶瓷结合剂
        1.3.2 树脂结合剂
        1.3.3 金属结合剂
        1.3.4 其他结合剂
    1.4 LAS系微晶玻璃磨料结合剂的性能和研究现状
        1.4.1 LAS系微晶玻璃概况
        1.4.1.1 β-石英固溶体
        1.4.1.2 β-锂霞石固溶体
        1.4.1.3 β-锂辉石固溶体
        1.4.2 LAS系微晶玻璃磨料结合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玻璃及微晶玻璃配方设计思路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设备与仪器
    2.4 实验过程
        2.4.1 玻璃试样的制备
        2.4.2 微晶玻璃试样的制备
    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2.5.1 热膨胀系数分析
        2.5.2 差热分析(DTA)
        2.5.3 物相分析
        2.5.4 表面显微结构
        2.5.5 密度
        2.5.6 吸水率
        2.5.7 显气孔率
        2.5.8 抗弯强度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玻璃成分组成范围分析
    3.2 引入碱金属氧化物原料对晶化性能的影响
    3.3 B2O3用量对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1 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与讨论
        3.3.2 差热分析结果与讨论
        3.3.3 XRD结果与讨论
        3.3.4 SEM结果与讨论
    3.4 实际配方研究与应用
        3.4.1 低熔玻璃成分的设计与调整
        3.4.2 生产配方研究与确定
        3.4.2.1 热膨胀系数测试与讨论
        3.4.2.2 差热分析结果与讨论
        3.4.2.3 XRD结果与讨论
        3.4.2.4 SEM测试
第四章 微晶玻璃结合剂在磨料中的应用
    4.1 微晶玻璃烧结温度确定
    4.2 微晶玻璃结合剂与磨料的润湿性分析
    4.3 磨具烧成工艺确定
        4.3.1 烧结温度确定
        4.3.2 保温时间确定
        4.3.3 样品压制配比确定
        4.3.4 其他磨料混合烧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快速升温并不妨碍硅碳棒的使用寿命(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和黑液水煤浆沾污结渣机理及灰沉积动态特性研究[D]. 兰泽全. 浙江大学, 2004(02)
  • [2]聚变装置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高热负荷部件的热特性研究[D]. 宋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高低温环境加载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D]. 赵大庆. 吉林大学, 2021
  • [4]加氢反应器材料的步冷试验控制系统的研究[D]. 于占威.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4(02)
  • [5]加压滴管炉研制与实验[D]. 马正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2(10)
  • [6]Ca-L脱碳烟气环境下干化污泥热化学反应及协同脱硝实验研究[D]. 曹嵩山. 安徽工业大学, 2018(02)
  • [7]用于固体材料比热测量的高温量热仪的研制[D]. 吴冰.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8]实验室高温炉的研究综述[J]. 王俊锋,董继先. 华东纸业, 2010(01)
  • [9]电热熔成型短节与发热系统研究[D]. 方晓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10)
  • [10]LAS系微晶玻璃磨料结合剂的研究[D]. 程昆. 大连工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快速加热不妨碍碳化硅棒的使用寿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