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生物实验分散准备,集中穿插进行法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雷亚新[1](2020)在《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教科书在课程变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次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科书的改革。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经历了从“重视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那么在这一历程中我国教科书内容发生怎样的更新?更新的方向是否和国外教科书一致?为了了解我国新版教科书内容发生了怎样的更新以及和国外教科书更新方向的差异,以提高我国教科书编制水平。本研究以中美不同历史时期出版的化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内容的呈现三个维度,比较中美两国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异同。最后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描述研究结果,基于知识论和学习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思考,从中美两国教育背景方面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并为我国教科书建设提供一些建议。研究发现,中美教科书内容在更新过程中既有“趋同”也有“存异”。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教科书的更新主要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面,美国教科书的更新主要在内容选择方面。具体来看:在内容选择的更新方面,我国侧重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精选,强调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美国侧重于对用于解释化学性质的理论性知识进行精选,强调学生化学技能的培养。在内容组织的更新方面,我国教科书内容组织转向“学生中心”;美国教科书内容组织依然强调“学科中心”。在内容呈现的更新方面,中美化学教科书均体现出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
刘脉[2](2020)在《“能量与物质”交叉概念的跨学科透视 ——基于美英澳新四国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化发展的时代,单一学科范围的解决方案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分科教学的体系下如何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知识的连贯理解,美国颁布的《下一代科学标准》(简称NGSS)中提到的7个交叉概念给我国实际教学提供了启示。以“能量”为例,不同的课程背景呈现的解释不同。交叉概念“能量与物质”就是从跨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能量”,加深学生对能量问题的综合理解。本研究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四个国家的主流高中化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四本教材的体系结构与内容设置展开宏观了解。然后,从NGSS中总结出交叉概念“能量与物质”对9-12年级学生的培养要求,并整理出交叉概念“能量与物质”的观念体系,将其作为“能量与物质”内容分析的关键标准。论文的重点是在“能量与物质”主题下,对国外教材内容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教材中的情境、实验、习题、栏目和插图从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以及工程设计四个领域展开跨学科透视,并选取“能量与物质”主题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启示与建议。研究表明,交叉概念是一种融合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科学特点的思考方式。即使不同学科对于能量的诠释不同,但反映的都是“能量与物质”的流动思想、循环思想和守恒思想。虽然四本教材对于“能量与物质”内容的编排与展现各不相同,但价值核心都是打破学科壁垒,形成统一的能量与物质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观念与综合素养。
许静[3](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吴传刚[4](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陈艳君[5](2015)在《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文中指出自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引入我国教学场域以来,关于外语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就成为人们聚焦的议题。人们想要追寻他国外语教学法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开展上的兴盛与繁茂,更希冀教学法能在本土的文化环境里开结出适合本国土壤的花果,让外语教学法不只停留在对外来教学法的移植与改造上,而是要形成从培土到浇灌、从开枝到结果的教学法体系。唯有在本土情境下开结出的教学法花果方可真正适应和满足我国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需求。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庄启、周越然、陆殿扬、恽代英、张士一、林语堂、章兼中、王才仁、李筱菊、王初明等教学法专家在不同时期都对外来外语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研究与探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张正东、张思中、马承、包天仁等一批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或从理论出发,或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英语教学法的不同层面做了一定的摸索与探究。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在我国的土壤里得以生发、成长。但是,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外语教育界对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的系统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不成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本土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也与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和需求不相吻合。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本土的视角,通过管窥十九世纪末以来我国学人对西方传来的各种外语教学法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和对本土的英语教学法进行的启蒙性探索,揭示融合型国际化背景与中华独特文化背景下我国学者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法所做的历史探究与实践探索;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探讨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尝试进行综合性建构;进而思索我国本土英语教学法未来的发展。文章首先对英语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学理分析。本土理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相关概念辨析包括教学法与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与二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本土化与本土英语教学法等。英语教学法在中国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探究和建立本土英语教学法是我国关于英语教学法研究的两条途径和两种任务。本文着重从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土英语教学法,就中国来说,即中国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由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或专家所创立的我国现代英语教学法。构成本土英语教学法需具备三个特征:本土(中国)生长的;适应本土英语教学实际的;本国人原创的(带有本国特色的国外没有的)教学法。随后,文章以本土为视角,对我国英语教学法在各个阶段的零散探索进行串联成珠式的梳理与整合。这主要有以丁韪良、弗赛特等为代表的传教士外语教育家的教学活动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蒙,有以恽代英、朱光潜等为代表的早期一批综合型外语教育家的“自学辅导法”实验、“道尔顿制”实验等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研究而带来的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发,有以张士一、林语堂等为代表的独创型外语教育家的“情境教学理论”和“意念-功能教学理论”探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的先声尝试。文章还从历次课程与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运用两个层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实践基础进行了论述。文章接着以新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四种英语教学法——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和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本土的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做了系统的阐述与论析。从形成路径来看,四种教学法的形成路径各有不同,但都经过了基本相同的发展阶段:反思批判—理性思考—实验探索—理论总结—实践检验。从理论来看,“外语学得”的英语教学本质观、“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主体观、“工具与素养合一”的英语教学目的观、“语文并行、精泛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观和“知行结合”的英语教学过程观是本土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文章还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操作模式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四种英语教学法在操作模式上的不同做法,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在实施原则、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等上具有一定的特点,都是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实践化,同样可以体现本土的特征。文章还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与评价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的英语教学法具有如下共性特征:一是本土原创;二是体系完备;三是理论支撑;四是方法多元。进而,文章从理论贡献、实践影响、历史地位三个角度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影响进行了提炼和论证。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开展、对英语教材的编写、对英语师资的培训等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中国的英语教学法研究不但可以深化本土情境下的特色外语教学法研究,还可以推动我国英语教学走向更合适、更理性的发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充实和完善了我国本土教学论的研究,对外语学科教学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综合全文对基于本土的英语教学法在渊源、基础、形成、体系、特征、影响等上的分析,文章最后从实验研究、理论探索、队伍建设、文化环境四个角度对中国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刘炜彬[6](2016)在《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借助视频录制工具,将教学内容制作为教学微视频,提供给学生在课后进行观看,完成知识的传递过程,利用空出的课堂时间进行知识的内化。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原本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传递、在课后进行的知识内化的这两个过程进行翻转。现在国内外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尝试,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教学是典型代表。在国内很多学科都已进行了较多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如中学语文、数学、信息技术、英语、化学、物理等学科,而高中生物学科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很少,因此笔者选择以此作为研究课题。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次研究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的研究内容进行介绍,阐述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第二部分,对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包括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点、微视频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并分析了常见的几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模式中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阐述。第四部分,对微视频的制作原则、制作模式进行阐述,介绍常见微视频制作方法,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的设计或检测题的设计。第五部分,对四个班级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翻转课堂实践研究,介绍了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对象选择和实验的过程,总结和分析了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第六部分,对本次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分析研究中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通过本次研究,初步建立了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视频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模式以及简易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方法;验证了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次研究为后续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
徐其升[7](1988)在《高中生物实验分散准备,集中穿插进行法介绍》文中指出 《高中生物》课本里有三个关于植物生理的实验。即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四: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有条件的学校当然可以完成。但我校地处农村,实验设备条件差,难以完成某些实
杨鹏[8](2016)在《具身认知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具身认知理论是当今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是未来认知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顺应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的要求,本研究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即:尝试为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来改变目前物理教学中所出现各种问题。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目前的研究现状做了论述,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具身认知理论以及教学策略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概念界定做了阐述。在充分研究了具身认知理论和相关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对本区两所学校的部分学生做了调查问卷,对部分一线高中教师做了访谈,剖析了现阶段本区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所出现的各种积弊,明确了具身认知理论在解决这些积弊过程中重要性,体现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明确了具身认知视野下教学策略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转变教学理念之策略;创设认知情境之策略;改善教学过程之策略;渗透物理学史之策略和强化物理实验之策略。将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的教学策略思想具体应用于教学设计实例。最后,对教学活动的实践者:教师与学生给出了在具身认知视野下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时的一些意见与建议,为如何实现具身性教和具身性学给出建设性的、可操作性意见。
冯思雨[9](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说明文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文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说明性文章明确提出了阅读与写作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说明文阅读与写作严重分离,阅读教学枯燥无味,写作教学随意或忽略不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说明文学习效果。为了改进当前的说明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说明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本文基于“读写一体化”这一教学模式,聚焦“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的论题,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带读,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双向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阐述“读写一体化”的概念、理论基础以及进行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依据。第二章,对云南省内两所办学性质不同、生源不同的学校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当前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三章,论述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原则和具体的实施策略。第四章,以《苏州园林》和《大雁归来》为例,遵循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并初步实施,为今后的说明文教学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李胜娟[10](2008)在《普通高中化学与新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潮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部于在2004年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当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4省(自治区)率先启动。此后两年,江苏、天津、福建、安徽等6个省市渐次进入。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统一规划,2010年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将全部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这必然会对大学化学教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使用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与我校用人数比较多的《新大学化学》、《无机化学》等教材进行对比,研究高中新教材与大学教材的知识点关系,通过对比使大学化学教师能够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并通过两个教学层次相关方面的比较,对新课程改革后大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随之而来的大学化学教材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我们对大学化学教学的一点建议。
二、高中生物实验分散准备,集中穿插进行法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中生物实验分散准备,集中穿插进行法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关于课程基本问题的思考 |
二、教科书内容更新的必要性 |
三、教科书内容更新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教科书比较研究现状 |
二、国内化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现状 |
三、国外化学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
四、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 |
二、化学教科书 |
三、更新 |
第五节 研究对象 |
一、选择的依据 |
二、选定的对象 |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教科书的结构和功能 |
二、知识论与教科书编制 |
三、学习理论与教科书编制 |
四、系统论 |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建构 |
一、已有教科书分析框架述评 |
二、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
第三章 中美两国教育背景梳理 |
第一节 中美化学课程改革历程介绍 |
一、中国化学课程改革历程 |
二、美国化学课程改革历程 |
三、中美化学课程改革历程比较 |
第二节 中美课程内容更新机制分析 |
一、中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
二、美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
三、中美课程内容更新机制比较 |
第四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更新比较 |
第一节 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 |
一、中国教科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选择的更新 |
二、美国教科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选择的更新 |
三、比较分析 |
第二节 理论性知识内容 |
一、中国教科书中理论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
二、美国教科书中理论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
三、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技能性知识内容 |
一、中国教科书中技能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
二、美国教科书中技能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
三、比较分析 |
第四节 STS知识内容 |
一、中国教科书中STS知识选择的更新 |
二、美国教科书中STS知识选择的更新 |
三、比较分析 |
第五节 科学史知识内容 |
一、中国教科书中科学史知识选择的更新 |
二、美国教科书中科学史知识选择的更新 |
三、比较分析 |
第六节 内容选择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
第五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组织的更新比较 |
第一节 教科书的体例结构 |
一、中国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更新变化 |
二、美国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更新变化 |
三、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
一、中国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更新变化 |
二、美国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更新变化 |
三、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内容组织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
第六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更新比较 |
第一节 外观设计 |
一、中国教科书外观设计的更新变化 |
二、美国教科书外观设计的更新变化 |
三、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栏目设计 |
一、中国教科书栏目设计的更新变化 |
二、美国教科书栏目设计的更新变化 |
三、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插图设计 |
一、中国教科书插图设计的更新变化 |
二、美国教科书插图设计的更新变化 |
三、比较分析 |
第四节 目录、附录设计 |
一、中国教科书目录、附录设计的更新变化 |
二、美国教科书目录、附录设计的更新变化 |
三、比较分析 |
第五节 内容呈现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中国教科书内容的更新变化 |
二、美国教科书内容的更新变化 |
三、中美教科书内容更新的趋同与存异 |
第二节 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异同的原因分析 |
一、中美两国对教科书功能定位的差异 |
二、中美两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的不同 |
第三节 关于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思考和建议 |
一、如何理解基础教育中“基础知识”的“基础”? |
二、教科书中时代性知识的引入 |
三、理论性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权衡和组织 |
四、如何应对教科书的滞后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能量与物质”交叉概念的跨学科透视 ——基于美英澳新四国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6 研究方法 |
2 关键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3 理论依据 |
3.1 结构主义哲学理论 |
3.2 化学方法论的移植方法 |
4 不同版本国外教材的比较分析 |
4.1 教材的研究模型 |
4.2 教材的选取 |
4.3 教材的体系结构与内容设置 |
4.4 “能量与物质”主题的比较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
3.1 知识结构理论 |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
致谢 |
(4)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丰富标准内容 |
(二)形成标准体系 |
(三)尊重本土文化 |
(四)发展信息技术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层面 |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外语教学法的研究 |
二、关于英语教学法本土化的研究 |
三、关于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研究 |
四、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
一、论文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于本土视角的英语教学法学理分析 |
第一节 英语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本土理论 |
二、语言学理论 |
三、心理学理论 |
四、教育学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学理辨析 |
一、教学法与教学方法 |
二、外语教学法与二语教学法 |
三、本土英语教学法与英语教学法本土化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学法探究历程和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探究历程 |
一、传教士外语教育家对英语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
二、教学法理论与实验研究中英语教学法的本土化改造 |
三、本国外语教育家对英语教学法的具体探索 |
第二节 实践基础 |
一、历次课程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
二、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与运用 |
第三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与体系分析 |
第一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分析 |
一、反思批判 |
二、理性思考 |
三、实验探索 |
四、理论总结 |
五、实践检验 |
第二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分析 |
一、外语学得:英语教学本质观 |
二、以人为本:英语教学主体观 |
三、工具与素养合一:英语教学目的观 |
四、语文并行、精泛结合:英语教学内容观 |
五、知行结合:英语教学过程观 |
第三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
一、实施原则 |
二、教学步骤 |
三、教学技巧 |
第四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与评价 |
第一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 |
一、本土原创 |
二、体系完备 |
三、理论支撑 |
四、方法多元 |
第二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评价 |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价值 |
二、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实践影响 |
三、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历史地位 |
第五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未来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加强实验研究 |
一、英语教学法研究中实验开展不够 |
二、加强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
第二节 重视理论提升 |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中理论探索匮乏 |
二、重视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健全队伍建设 |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后继乏人 |
二、健全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的队伍建设 |
第四节 营造文化环境 |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原生土壤缺失 |
二、营造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的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6)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翻转课堂 |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 |
2.1.2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
2.1.3 翻转课堂的特点及优势 |
2.2 微视频 |
2.2.1 微视频的概念 |
2.2.2 微视频课程概念 |
2.2.3 微视频课程特点 |
2.3 微视频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
2.3.1 微学习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 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3.1 常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3.1.1 美国林地高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3.1.2 聚奎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3.1.3 山东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3.2 基于微视频的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
3.2.1 课前知识传递 |
3.2.2 课中知识内化 |
3.2.3 课后知识巩固与强化 |
4 高中生物微视频教学资源开发与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
4.1 高中生物微视频制作原则 |
4.1.1 讲解目标明确、内容精炼和逻辑性强的原则 |
4.1.2 制作形式多样、形象具体的原则 |
4.1.3 即时评价反馈的原则 |
4.1.4 教育性与趣味性并存的原则 |
4.2 高中生物微视频制作模式 |
4.2.1 教学内容分析 |
4.2.2 教学内容选择 |
4.2.3 教学目标的确立 |
4.2.4 教学过程设计 |
4.2.5 结果测验设计 |
4.2.6 制作工具选择 |
4.3 常见微视频的制作方法 |
4.3.1 课件录屏法微视频制作 |
4.3.2 交互式电子白板录制微视频 |
4.3.3 录像法 |
4.3.4 网络中已有的微视频的利用 |
4.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活动设计 |
4.4.1 问题探讨模式 |
4.4.2 测验评估 |
4.4.3 归纳总结 |
5 微视频在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设计 |
5.1.1 实验对象 |
5.1.2 实验变量及其控制 |
5.1.3 实验方案 |
5.2 实验过程和结果 |
5.2.1 实验对象选择与调查 |
5.2.2 实验前测 |
5.2.3 基于QQ群的学习平台建设 |
5.2.4 翻转课堂学习方式培养 |
5.2.5 翻转课堂设计 |
5.2.6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
5.2.7 实验后测 |
5.3 实验结论与讨论分析 |
5.3.1 实验结论 |
5.3.2 讨论与分析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学习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学习情况访谈记录 |
附录5 学生对翻转课堂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6 四个班级的月考成绩 |
附录7 四个班级的期末成绩 |
致谢 |
(8)具身认知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
1.2.2 教学策略 |
1.2.3 具身认知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具身认知理论与高中物理教学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文献材料来源 |
2.2 文献剖析 |
2.3 具身认知理论与概念界定 |
2.4 具身认知理论在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
2.5 具身认知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2.5.1 物理教学具身化的本源 |
2.5.2 物理教学具身化的特性 |
2.6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物理教学 |
2.6.1 情景外展的教学 |
2.6.2 动态发展的教学 |
2.6.3 以人为本的教学 |
2.6.4 具身体验的教学 |
2.6.5 课教统一的教学 |
第3章 具身认知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 |
3.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3.1.1 问卷的编制 |
3.1.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1.3 调查问卷的结果 |
3.2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教师访谈) |
3.2.1 访谈问题的编制 |
3.2.2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2.3 对访谈结果的总结 |
3.3 调查与访谈反映的问题 |
3.4 具身认知论在解决物理教学现有积弊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
第4章 具身认知视野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
4.1 具身认知视野下教学策略构建原则 |
4.2 转变教学理念之策略 |
4.3 创设认知情境之策略 |
4.4 改善教学过程之策略 |
4.4.1 改善认知方式之策略 |
4.4.2 改善概念认知之策略 |
4.4.3 渗透物理学史之策略 |
4.5 强化物理实验之策略 |
第5章 基于具身认知论的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案例分析 |
5.1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两个教学实施案例 |
5.1.1 《摩擦力》教学案例 |
5.1.2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教学案例 |
5.2 两个教学实例过程的总结 |
第6章 总结、反思与建议 |
6.1 对研究的反思 |
6.1.1 对具身认知理论研究对具身性教学策略研究的反思 |
6.1.2 对具身认知理论作为教学实践理论支撑的反思 |
6.2 对具身性教与具身性学的意见与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读写关系的关注 |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说明文阅读与写作的重视 |
三、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现状亟待改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 |
二、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 |
三、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 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读写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读写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一、学习迁移理论 |
二、认知发现说 |
三、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三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的依据 |
一、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的要求 |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教材编写特点适应读写一体化教学 |
第二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范围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一、教师说明文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二、学生说明文读写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三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原则及策略 |
第一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原则 |
一、整合性 |
二、序列性 |
三、启发性 |
第二节 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整合说明文读写资源,确定读写一体化训练内容 |
二、以说明文课文为范例,课内文本转化为写作材料 |
三、利用读写一体化教学形式,促进说明文读写转化 |
四、创新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
五、建立说明文读写评价机制,检验读写一体化成果 |
第四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 |
第一节 《苏州园林》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大雁归来》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普通高中化学与新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现状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研究的总体设计 |
1.2.1 研究的框架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
2.1.1 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 |
2.1.2 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 |
2.1.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
2.1.4 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 |
2.2 有关教材的研究 |
2.2.1 教材的定义 |
2.2.2 教材的功能和地位 |
2.2.3 教材的结构 |
第三章 教材简介 |
3.1 高中化学课程总体分析 |
3.2 高中必修模块简介 |
3.1.1 高中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 |
3.1.2 必修教材主题简介 |
3.3 “化学与生活”模块简介 |
3.3.1 “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功能定位 |
3.3.2 “化学与生活”模块主题简介 |
3.4 “化学与技术”模块简介 |
3.4.1 “化学与技术”模块的功能定位 |
3.4.2 “化学与技术”模块主题简介 |
3.5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简介 |
3.5.1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功能定位 |
3.5.2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主题简介 |
3.6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简介 |
3.6.1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功能定位 |
3.6.2 “化学反应原理”主题简介 |
3.7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简介 |
3.7.1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功能定位 |
3.7.2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主题简介 |
3.8 “实验化学”模块简介 |
3.8.1 “实验化学”模块的功能定位 |
3.8.2 “实验化学”模块主题简介 |
3.9 普通高中教材知识点在不同模块的发展关系 |
3.10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
3.11 《新大学化学》简介 |
3.11.1 《新大学化学》功能简介 |
3.11.2 《新大学化学》内容简介 |
3.11.3 《新大学化学》编写体系结构 |
3.12 《无机化学》简介 |
3.12.1 《无机化学》功能简介 |
3.12.2 《无机化学》内容简介 |
3.12.3 《无机化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
第四章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与《新大学化学》知识点比较 |
4.1 《化学1》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
4.1.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4.1.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4.2 《化学2》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
4.2.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4.2.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4.3 《化学与生活》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
4.3.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4.3.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4.4 《化学与技术》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
4.4.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4.4.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4.5 《物质结构与性质》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
4.5.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4.5.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4.6 《化学反应原理》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
4.6.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4.6.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4.7 《有机化学基础》与《新大学化学》的比较 |
4.7.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4.7.2 《新大学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4.8 《实验化学》与《新大学化学实验》的比较 |
4.8.1 《实验化学》内容 |
4.8.2 《新大学化学实验》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与《无机化学》知识点比较 |
5.1 《化学1》与《无机化学》比较 |
5.1.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5.1.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5.2 《化学2》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
5.2.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5.2.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5.3 《化学与生活》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
5.4 《化学与技术》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
5.4.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5.4.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5.5 《物质结构与性质》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
5.5.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5.5.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5.6 《化学反应原理》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
5.6.1 共同涉及内容的比较 |
5.6.2 《无机化学》特有内容介绍 |
5.7 《有机化学基础》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
5.8 《实验化学》与《无机化学》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查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 |
6.1 调查设计 |
6.1.1 调查目的 |
6.1.2 调查对象和数据处理 |
6.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6.2.1 实验区使用新教材的情况 |
6.2.2 高中实验开展情况 |
6.2.3 大一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情况 |
6.2.4 影响大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因素分析 |
6.2.5 大学实验开设情况调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大一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情况调查问卷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四、高中生物实验分散准备,集中穿插进行法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D]. 雷亚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能量与物质”交叉概念的跨学科透视 ——基于美英澳新四国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D]. 刘脉.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 [4]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5]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D]. 陈艳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10)
- [6]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刘炜彬.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7]高中生物实验分散准备,集中穿插进行法介绍[J]. 徐其升. 生物学教学, 1988(01)
- [8]具身认知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 杨鹏. 苏州大学, 2016(05)
- [9]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D]. 冯思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普通高中化学与新大学化学、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 李胜娟. 吉林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