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区引进人才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胡杨[1](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李全平[2](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指出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赵凤霞[3](2020)在《沂蒙文化促进沂蒙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工作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的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既要发展产业、繁荣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把文化振兴贯穿于农村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充分体现文化为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兴民,让文化为农村建设提供全面、持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特色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沂蒙文化植根于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经过岁月涤荡和革命洗礼不断演变、发展而成,是沂蒙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写照。通过系统探讨沂蒙文化中自然文化、民俗文化、家教文化、孝文化、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沂蒙文化是“沂蒙山区”最突出的政治优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具有交融性、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通过对沂蒙文化中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的分析,深入研究了沂蒙农村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总结、概括出了沂蒙文化有助于推进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带动旅游产业、提升沂蒙优质农特产品和红色经济品牌、提高乡村德治水平等作用;结合沂蒙地域特色和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沂蒙文化带动沂蒙农村发展的实际,深入探讨了沂蒙文化在助推沂蒙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从加大沂蒙文化开发力度、推动沂蒙文化传承发展和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沂蒙文化更有效的促进沂蒙农村建设、助推沂蒙乡村振兴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结合区域实际,深入文化推动农村建设的研究,对于实现新时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谢浩进[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以赣南革命老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革命老区作为一个特殊地域,在国内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革命老区的发展明显处于滞后状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最后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帮助革命老区摆脱落后局面,加快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为了我国当前一项十分迫切和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经历了全方位、多层次和不断深入的变化。从1978年至1986年,国家整体经济尚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为恢复生机,党和政府实施救济政策直接救助落后的革命老区,是以“救济式”为主的阶段;从1986年至2001年,随着国家的发展,各革命老区开始因地制宜开发相应产业,实现振兴发展,是以“开发式”为主的阶段;从2001年至2012年,伴随着国家推行“整村推进”的参与式发展模式,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也进入了以“参与式”为主的阶段;2012年之后,国家政策的制定更直接为革命老区而“量身定做”,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也相应的进入了以“精准式”为主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在不断提升。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其政策也一直深受着国家整体政策的支配和影响。政府作为革命老区的主导者,依靠发展解决一切问题,通过改革维持动力,坚持因地制宜方针,坚持激发革命老区内在活力,坚持推动全社会参与热情,坚持积极优化发展目标,由此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之路。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即将完成,未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点将由解决贫困向如何实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转移。由此,党和国家应继续推行革命老区优先政策,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提供力量支撑;以法律制度为保障,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革命老区政策的延续性;制定更加明确的革命老区开发规划和目标,不断加强对于革命老区的监督和管理;深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研究,以更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引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之路。
何舒昶,王思琦,段雯乔,努尔哈亚提·艾合塔木[5](2020)在《苏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革命老区一直以来都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以苏北革命老区的徐州市丰县首羡镇、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宿迁市泗洪县曹庙乡、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五地为例,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各地采取的乡村振兴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据此总结苏北革命老区五大乡村振兴模式:"精准扶贫、""产业振兴"、"农旅一体化"、"美丽乡村"、"文旅融合"。在这基础上,应稳抓特色,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视生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引进技术,加强人才队伍与科技成果建设;依托红色资源,延长红色文化资源产业链,实现老区的高质量发展。
巩蕊[6](2020)在《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与此同时,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改革,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以此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将“互利共赢”作为田园综合体的出发点,要求对城市和乡村相互结合的设计要素进行合理应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新乡村。本文在阐述田园综合体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文献查阅、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综合统计年鉴、相关统计部门的数据,对文登区田园综合体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总结了文登区目前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优势及开发现状,通过问卷调研情况分析,探讨目前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存在的差异,总结出目前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主要存在产业发展,经营模式,技术、人才支撑,产业融合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区际特点,选择江苏无锡和山东临沂两处已较为成熟的田园综合体模式与文登区目前两处开发状况较好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典型案例经验,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利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来构建农村新型社区。
孙延青[7](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指出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丁伟伟[8](2019)在《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90年代起,飞地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萌芽,如今已发展到“全国开花”的状态。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中总是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分别默认为飞出地和飞入地。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因为缺乏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同时随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存在欠发达地区飞入发达地区进行经济开发的“逆向飞地经济”现象,具体可分为两类:逆向扶贫飞地经济、逆向创新飞地经济。本论文利用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构建飞地经济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个案剖析和对衢州海创园进行实地调研详细研究逆向飞地经济的产生原因、运行特征、发展效益和面临的困境。研究认为,逆向飞地经济是飞地经济的一种特殊模式,且行政导向性更强。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逆向创新飞地经济两种类型,分别可以总结为“外部支持型逆向异地开发模式和空间”、“逆向跳跃式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和空间”。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帮助贫困的飞出地实现异地发展、脱贫;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帮助欠发达的飞出地通过“两次跳跃”实现异地借势借智,激发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两种逆飞模式同样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研究指出,两种逆向飞地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正面效应,应该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前提下推广实践,当然逆飞模式也面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和共性难题。逆向扶贫飞地经济要处理好异地开发和本土发展的关系,逆向创新飞地经济要优化构建循环创新系统。逆飞模式仍然要在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利益分配、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改善软硬环境等共性问题上继续探索。本文也针对个性和共性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熊梓伊[9](2019)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达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此后又多次在中央文件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乡村振兴,已然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关键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血脉的老区更应先人一步,大力弘扬传承具有独特优势的红色基因,扎扎实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本文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的现状和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加以分析,研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将老区的自身优势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根据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情况,提出论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同时对老区乡村振兴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为本文作出铺垫。二是对老区、乡村振兴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概括,构架出本文的框架。三是对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展开分析,论述了在此过程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四是对老区(达州)在乡村振兴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的调查分析,在肯定已取得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五是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对策,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本文通过对老区乡村振兴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论述,对老区(达州)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问题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若干对策,以期引起老区更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促进老区科学发展。
裴恒涛[10](2018)在《坚定红色文化自信与革命老区高校发展》文中提出红色文化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红色文化是老区高校厚重的文化底色,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是推动老区高校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物质资源。把红色文化融入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是推动革命老区高校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新时代老区高校要立足西部,服务老区,依靠广大教职员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旨归,推动老区高校跨越式发展。
二、老区引进人才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区引进人才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沂蒙文化促进沂蒙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基本情况 |
(一)学术界研究概况 |
(二)学术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观点 |
(三)学术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主要内容与框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沂蒙文化与沂蒙农村建设理论概述 |
一、沂蒙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一)沂蒙文化的内涵 |
(二)沂蒙文化的特征 |
二、沂蒙农村建设的原则与特点 |
(一)沂蒙农村建设的原则 |
(二)沂蒙农村建设的特点 |
第二部分 沂蒙文化对沂蒙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
一、培育乡风文明的文化底蕴 |
(一)推进移风易俗 |
(二)涵养乡风文明 |
(三)助力服务为民 |
二、实现产业兴旺的支撑力量 |
(一)推动沂蒙旅游产业发展 |
(二)推动沂蒙品牌产业发展 |
三、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保证 |
(一)推动文化扶贫,增强文化自信 |
(二)推动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
(三)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素质 |
四、实现乡村治理的现实基础 |
(一)增强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
(二)促进农村自治德治法治有机结合 |
五、实现生态宜居的重要依托 |
(一)凸显沂蒙特色,推进改貌工程 |
(二)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沂蒙特色生态村建设的成功实践 |
第三部分 沂蒙文化助推沂蒙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沂蒙文化助推沂蒙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沂蒙文化在沂蒙农村治理中具有局限性 |
(二)沂蒙农村对沂蒙文化中的落后成分改造不及时 |
(三)沂蒙农村对沂蒙文化的传承保护不够 |
(四)沂蒙农村对沂蒙文化的发掘利用不够 |
二、沂蒙文化助推沂蒙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沂蒙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
(二)沂蒙文化存在边缘化危机 |
(三)沂蒙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 |
(四)沂蒙文化开发专业人才匮乏 |
第四部分 传承沂蒙文化促进沂蒙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
一、加大沂蒙文化开发力度,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一)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文化开发 |
(二)提炼文化特色,创新产业发展 |
(三)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可持续发展 |
二、推动沂蒙文化传承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 |
(一)加强沂蒙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
(二)强化沂蒙文化品牌的塑造 |
(三)加大沂蒙文化的宣传力度 |
三、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文化发展活力 |
(一)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
(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
(三)加强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以赣南革命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理论阐释 |
2.1 革命老区的概况与界定 |
2.1.1 革命老区概况 |
2.1.2 革命老区界定 |
2.2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三重逻辑 |
2.2.1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史依据 |
2.2.2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理论依据 |
2.2.3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现实依据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演进道路 |
3.1 “救济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时期(1978-1986年) |
3.1.1 “救济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形成 |
3.1.2 “救济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
3.1.3 “救济式”模式时期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3.2 “开发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时期(1986-2001年) |
3.2.1 “开发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形成 |
3.2.2 “开发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
3.2.3 “开发式”模式时期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3.3 “参与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时期(2001-2012年) |
3.3.1 “参与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形成 |
3.3.2 “参与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
3.3.3 “参与式”模式时期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3.4 “精准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时期(2012年-) |
3.4.1 “精准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形成 |
3.4.2 “精准式”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
3.4.3 “精准式”模式时期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史经验 |
4.1 党和政府是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 |
4.2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
4.3 因地制宜激发革命老区内在活力 |
4.4 引导人民群众和全社会的参与性 |
4.5 不断优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对象 |
第五章 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前瞻思考 |
5.1 继续实行革命老区优先发展的政策 |
5.2 加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制度建设 |
5.3 制定更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
5.4 完善革命老区治理和监督管理体系 |
5.5 深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调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苏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
四、苏北革命老区发展模式 |
(一)调研对象。 |
(二)发展模式。 |
1、“精准扶贫”模式。 |
2、“产业振兴”模式。 |
3、“农旅一体化”模式。 |
4、“美丽乡村”模式。 |
5、“文旅融合”模式。 |
五、苏北革命老区发展中的不足 |
(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特色资源开发程度低。 |
(二)政府招商引资渠道单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扶持。 |
(三)缺乏人才与技术,“双带双创”能力弱。 |
六、完善苏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
(一)稳抓特色,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二)重视生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
(三)引进技术,加强人才队伍与科技成果建设。 |
(四)依托红色资源,延长红色文化资源产业链。 |
七、结论 |
(6)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田园综合体概念的研究 |
1.2.2 田园综合体发展特征的研究 |
1.2.3 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效益研究 |
1.2.4 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5 乡村社区对田园综合体的影响研究 |
1.2.6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田园 |
2.1.2 综合体 |
2.1.3 田园综合体 |
2.2 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创意产业理论 |
第三章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的现状与优势 |
3.1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梳理 |
3.1.1 项目稳步开发 |
3.1.2 规模不断扩大 |
3.1.3 经济成效显着 |
3.2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优势 |
3.2.1 自然资源优势 |
3.2.2 政策扶持优势 |
3.2.3 民俗文化优势 |
第四章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问卷调研与分析 |
4.1.1 问卷调研实施情况 |
4.1.2 问卷样本描述性分析 |
4.1.3 问卷样本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4 问卷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5 问卷样本卡方检验 |
4.1.6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4.2 产业发展问题 |
4.2.1 主题不明确,定位不清晰 |
4.2.2 经营模式单一,缺乏配套建设 |
4.2.3 品牌意识不强,输出力度不足 |
4.3 经营管理模式问题 |
4.3.1 发展不平衡,处于起步阶段 |
4.3.2 经营理念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4.3.3 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引导职能发挥不明显 |
4.4 人才、智力支撑问题 |
4.4.1 人才“内动力”不足 |
4.4.2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4.5 产业融合问题 |
4.5.1 产业定位不清,同质化问题严重 |
4.5.2 产品层次较低,重复率高 |
4.5.3 文化内涵不够,缺乏个性化主题 |
第五章 典型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借鉴 |
5.1 案例选取原则 |
5.2 阳山田园东方项目实践及经验 |
5.2.1 项目概况 |
5.2.2 项目特征 |
5.3 朱家林田园综合体项目实践及经验 |
5.3.1 项目概况 |
5.3.2 项目特征 |
5.4 典型田园综合体经验对文登区田园综合体的启示 |
5.4.1 米山镇田园综合体案例实践分析 |
5.4.2 界石镇田园综合体案例实践分析 |
5.4.3 案例对比与借鉴 |
5.4.4 经验启示 |
第六章 文登区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对策建议 |
6.1 明确定位,增强基础性建设 |
6.1.1 打造特色发展品牌 |
6.1.2 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
6.2 强化管理,构建发展支撑体系 |
6.2.1 转变固有发展理念 |
6.2.2 加强政府规划管理 |
6.2.3 构建“政府+企业+农民”平衡体系 |
6.3 完善机制,保障人才、智力支持 |
6.3.1 谋今思远,抓好高层次人才培育 |
6.3.2 坚持人才驱动,打造优质建设“强引擎” |
6.4 突出文化,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
6.4.1 强化政策引导 |
6.4.2 铸牢硬件配置“文化魂” |
6.4.3 突出“文化底色”,激活美丽经济 |
6.4.4 强化“文旅+生态”先发优势 |
6.4.5 挖掘“文旅+艺术”发展潜力 |
6.4.6 推介特色文登学IP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登区田园综合体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7)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
7.5 镇压反革命 |
第8章 “支前征粮” |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
第9章 “双减反霸” |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
10.1 土改的必要性 |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
12.1 建政特点 |
12.2 历史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1 重要概念 |
2.1.2 相关理论 |
2.2 国外文献述评 |
2.3 国内文献述评 |
2.3.1 飞地经济的特征和类型 |
2.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效应 |
2.3.3 飞地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
2.3.4 述评与展望 |
2.4 “逆向飞地经济”问题的提出 |
3 我国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1 我国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 |
3.1.1 20世纪90年代~2005年:萌芽阶段 |
3.1.2 2005~2010年:地方继续探索实践和区域规模建设阶段 |
3.1.3 2010~2017年:“全国开花”阶段 |
3.1.4 2017年6月至今:全国统筹规范阶段 |
3.1.5 飞地经济发展历程的总结 |
3.1.6 浙江飞地经济发展实践 |
3.2 飞地经济的发展条件及模式 |
3.2.1 飞地经济发展条件 |
3.2.2 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
3.3 基于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的运行机制构建 |
3.3.1 3D要素理论和DPSIR模型介绍 |
3.3.2 运行机制中的驱动力(D)和压力(P)分析 |
3.3.3 运行机制中的状态(S)分析 |
3.3.4 运行机制中的影响(I)和响应(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4.1 一种新路径——“飞地式扶贫” |
4.1.1 平湖市的“飞地强村计划” |
4.1.2 青田、平湖共建飞地产业园 |
4.1.3 其他通过飞地扶贫的经验 |
4.1.4 飞地为扶贫脱困带来的启示 |
4.2 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4.3 金磐扶贫开发区个案剖析 |
4.3.1 开发背景和历程 |
4.3.2 金磐开发区运行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4.1 比较逆向扶贫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4.4.2 其他启示 |
5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
5.1 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5.2 衢州海创园个案剖析 |
5.2.1 研究样本介绍 |
5.2.2 衢州海创园运行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比较逆向创新飞地经济和飞地经济 |
5.3.2 其他启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衢州海创园调研提纲 |
附录二 广东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三 江苏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四 安徽省飞地经济名录 |
附录五 浙江省飞地经济名录 |
致谢 |
(9)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达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老区、乡村振兴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 老区的概念 |
2.2 乡村振兴的含义及其意义 |
2.2.1 乡村振兴的含义 |
2.2.2 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
2.3 思想政治教育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及其意义 |
3 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老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
3.2 加强对老区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
3.3 加强对老区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政治保证 |
4 老区(达州市)关于乡村振兴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4.1 达州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现状 |
4.2 达州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
4.3 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1 乡村振兴过程中老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3.2 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5 加强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对策 |
5.1 坚持科学理论对老区乡村振兴的引领 |
5.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乡村振兴共识、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
5.3 注重乡村振兴中精神鼓励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 |
5.4 为乡村振兴营造砥砺奋进的精神文化氛围 |
5.5 以先进榜样的力量增强乡村振兴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
5.6 应用新媒体技术优化乡村振兴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老区达州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坚定红色文化自信与革命老区高校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色文化自信, 是革命老区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
(一) 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政治资源 |
(二) 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高校广大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资源 |
(三) 红色文化是革命老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研究、资政育人的资源宝库 |
二、坚定红色文化自信, 弘扬红色文化, 是推动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
(一) 把红色文化融入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精神动力 |
(二) 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 |
(三) 把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 切实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
三、坚定红色文化自信, 以师生为中心, 加快革命老区高校大发展 |
(一) 立足西部, 服务地方, 助推老区发展 |
(二) 凝聚共识, 依靠教职工, 攻坚克难 |
(三) 以质量为旨归, 办老区人民满意的大学 |
四、老区引进人才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3]沂蒙文化促进沂蒙农村建设研究[D]. 赵凤霞.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4]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以赣南革命老区为例[D]. 谢浩进.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5]苏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查[J]. 何舒昶,王思琦,段雯乔,努尔哈亚提·艾合塔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1)
- [6]文登区田园综合体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巩蕊.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7]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8]逆向飞地经济现象研究 ——以金磐扶贫开发区和衢州海创园为例[D]. 丁伟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9]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达州市为例[D]. 熊梓伊. 西华大学, 2019(02)
- [10]坚定红色文化自信与革命老区高校发展[J]. 裴恒涛.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