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可与其渐缩线叠合的平面曲线方程(论文文献综述)
蒋威[1](1992)在《关于可与其渐缩线叠合的平面曲线方程》文中提出 有这样一类平面曲线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们可经过刚体运动后与其渐缩线(即其曲率中心的轨迹)相叠合(1750年Euler提出了这一问题),这类曲线应满足怎样的方程?本文导出这类曲线满足的泛函微分方程;并给出满足该方程的两类曲线。最后对所得的方程作若干讨论。
于海鸥[2](2018)在《勒让德曲线与标架曲线的微分几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欧氏空间中带有奇点的曲线的微分几何性质.2012年,数学工作者M.Takahashi与T.Fukunaka提出了欧氏平面单位切丛上的勒让德曲线的概念,解决了在平面曲线的奇点处建立标架的问题.我们将这个方法应用在了球面曲线和空间曲线上,着重研究了球面勒让德曲线以及标架空间曲线的一些几何性质.同时,本文给出了单位球丛上的单参数勒让德曲线族以及欧氏空间中的单参数标架曲线族的定义,研究了它们的包络线,平行曲线以及渐缩线的性质.作为应用,我们分别对欧氏平面单位切丛上的勒让德曲线族,单位球面单位球丛上的球面勒让德曲线族以及标架空间曲线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我们知道,曲线的活动标架对于研究曲线的局部微分几何性质非常有用.如果曲线存在奇点,那么在奇点处就不能建立活动标架,但是我们可以建立欧氏空间中勒让德曲线和标架曲线的活动标架,从而可以研究曲线在奇点处的一些几何性质.事实上,勒让德曲线和标架曲线是正则曲线的一般化推广。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我们介绍了奇点理论的背景知识和研究现状.其次,我们对全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内容做了介绍。第二章,我们主要研究了单位球丛上的勒让德曲线的渐缩线的几何性质,并且我们给出了具体的例子。第三章,我们主要研究了单位球丛上的单参数勒让德曲线族的包络线的几何性质,并且我们给出了具体的例子。第四章,作为单参数勒让德曲线族的推广,我们探讨了欧氏空间的单参数标架曲线族的包络线的性质,着重研究了单参数标架空间曲线族的几何性质,并且我们给出了具体的例子。第五章,我们探讨了欧氏平面单位切丛上勒让德曲线,单位球面单位球丛上勒让德曲线以及标架空间曲线之间的关系。
郑祖庥[3](1994)在《非R.N.A.型泛函微分方程的近期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泛函微分方程除了滞后型,中立型,超前型三类以外,还有很多特别型式的方程类,这些方程类有它们自己的应用背景和完全不同的问题提法,是现有泛函微分方程理论所不能概括的,我们把它统称为“非R.N.A”型泛函微分方程”。
刘晓波[4](2001)在《约束型快速流变系统薄层熔体流场与温度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背景来自为快凝铸轧提供铸坯厚宽比(H几)极小、流量温度场极为均匀的熔融金属,需要设计科学的型腔约束实现上述目的,可以定位本论文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是约束型快速流变系统薄层熔体流场与温度场研究。为此本研究涉及如下内容: 1)建立了适应铸咀型腔熔体流动的约束型薄层熔体三维流场、温度场数学模型。 2)建立了适应铸咀型腔熔体流动的约束型薄层熔体水模拟相似准则。 3)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与水模实验研究表明:基于型腔大宽厚比、变截面的约束型薄层熔体流动存在紊流以及出现流向涡,且紊流强度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型腔出口处仍为准层流。 4)提出了广义约束概念。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可以通过结构约束即改变型腔结构或通过能量约束即改变入口速度分布来改变阻力分布以改善型腔熔体出口速度、出口温度的均匀性。 5)通过不同入口速度变化方式、不同入口速度分布对型腔熔体出口速度、出口温度的动态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对型腔进行在线布流调节以改善:铸咀型腔流场、温度场是可行的。 6)对结构约束设计参数影响型腔流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出了使型腔出口熔体速度、温度分布均匀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型腔侧壁为平直式或微渐扩式或微渐缩式、并延长型腔长度以及减小分流块尺寸,尾迹区长度与分流块长度的比值l1/l2越大,型腔熔体出口速度分布越均匀。水模实验也证明了尾迹区长度与分流块长度的比值l1/l2越大,型腔熔体出口速度分布越均匀。 7)设计了一个型腔熔体出口速度、出口温度分布满足快速超薄铸轧技术要求的铸咀型腔。
范明豪[5](2003)在《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不燃烧、干净、安全、易得价廉和处理方便等优点,是当今国际液压行业的前沿研究课题,也是近年来本学科发展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细水雾灭火技术具有无环境污染、灭火迅速高效、耗水量低、水渍损失极小、灭火效果良好等特点,是国际消防界在“蒙特利尔协议”签定后,规定在二十一世纪初叶要求取缔的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用的哈龙灭火系统的有效替代灭火系统。常见的细水雾灭火系统为气液两相辅助雾化式,系统需附高压气瓶,管路布置复杂。本文结合纯水液压技术和细水雾灭火技术,提出新型的高压直接雾化细水雾灭火系统,系统布置简便易于操作,可持续工作。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研究。 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有:设计了一台排量为20mL/r的纯水液压九柱塞泵;搭建了移动式高压直接雾化细水雾灭火系统;安装和调试了“211工程”资助的纯水液压试验台,并利用该台架对高压直接雾化喷嘴进行了初步试验;对细水雾喷嘴进行了选型,对其内部流场和外部雾化特性参数进行仿真,研究了喷雾内部结构参数对喷雾特性的影响;对直接高压雾化细水雾喷嘴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细水雾喷嘴外部雾化特性参数如雾滴粒径SMD和雾滴速度等,进行了激光相位多普勒(PDPA)测量分析;最后对移动式灭火系统进行了标准的A类火及B类火国际标准灭火试验,试验证明灭火效果良好。整个系统通过了专家鉴定。 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 提出了高压直接雾化以获得细水雾进行灭火。相对于普通的气液辅助式细水雾灭火系统来说,系统布置更为简单,机动性大为增强。这为细水雾灭火技术走向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2 设计并改进了高压直接雾化细水雾喷嘴,针对改进后的高压细水雾喷嘴,进行了PDPA测量,得出喷嘴的外部雾化特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雾化机理进行分析。为本系统以后的喷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 对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了国际标准消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灭火高效迅速、节水效果良好。这为高压直接雾化细水雾灭火技术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实际工程数据。
林惠婷[6](2017)在《转杯纺纺纱器气流场分布及纤维在输纤通道内运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流场分布在转杯纺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转杯纺纱利用气流进行排杂、纤维输送和转移,转杯纺纱器通道内的气流流动特性与纤维的运动形态、加捻效率和成纱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纺纱器是转杯纺的核心部件,但目前对其设计与应用研究还很少有从纤维在气流场中运动的角度去分析成纱加捻机理的报道,因而在纺纱器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转杯纺纱工艺参数优化方面缺乏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抽气式转杯纺纱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场的理论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转杯纺纱器纺纱通道内气流的流动特性、气流流动与纤维运动形态的关系,进而对纺纱器结构和纺纱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不仅为纺纱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转杯纺纱的基础理论。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建立、求解和分析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场;二是对纤维在气流场中的运动进行模拟和对理论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试验验证;三是输纤通道的结构改进与纺纱试验。第一部分研究内容涵盖论文的第三、四和五章,包括建立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场的理论模型,分析转杯和输纤通道的气流流动特征、纺纱器结构参数和纺纱工艺参数对气流流动特征的影响,以及试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第三章首先建立描述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场的控制方程,采用对旋流适应性较好的Realizable6)-ε模型进行湍流运算,近壁区采用壁面函数法处理,用二阶迎风格式对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最后采用SIMPLE算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从而得到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场的分布规律。在第四章中,采用计算模型I(未考虑分梳辊的影响)对转杯内的气流流动特征及纺纱器结构参数和纺纱工艺参数对气流流动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五章则考虑了分梳辊的影响,建立了计算模型II,运用该模型对输纤通道内的气流流动特征及参数对其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对比了计算模型I和II的模拟结果,并通过测量转杯内的气流静压分布分别对计算模型I和II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两者的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分别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计算模型I相比,计算模型II的模拟结果精度略高一些。对转杯内气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输纤通道内气流做加速流动,能对纤维起到牵伸的作用。输纤通道来流进入转杯后,与转杯壁面碰撞并分成沿着转杯壁面顺、逆时针高速旋转的两股气流,与转杯同向旋转的气流的流速较高且气流量较大,两股气流在输纤通道出口附近碰撞,并因此形成明显的回流。合并后的气流减速流向转杯中心,受到引纱通道来流的影响,在转杯内形成大漩涡。输纤通道来流导致转杯内气流压力和速度分布不均匀,输纤通道出口一侧的转杯内气流速度波动较大,通道出口所对着的凝聚槽处的气流速度最低。转杯转速、转杯出口负压和转杯直径对转杯内整体的气流流动特征的影响比较显着。模拟结果表明,增大转杯转速至160000 r/min,降低转杯出口负压至-5000 Pa和转杯直径由30 mm增大到44 mm均能使转杯内漩涡减少,并使凝聚槽圆周处的气流速度分布更加稳定。输纤通道入口气流速度、输纤通道与转杯的位置关系和转杯滑移角主要影响输纤通道出口一侧的转杯内的气流流动,即影响纤维的转移过程。输纤通道入口气流速度由12 m/s增大到20 m/s,输纤通道出口附近气流速度增大,但凝聚槽圆周的气流速度波动更加明显;长通道小角度对提高输纤通道出口附近的气流速度是有利的,但转杯壁面附近的漩涡也增多,短通道大角度的情况则与之相反;转杯滑移角由80°减小到62°,输纤通道出口附近气流速度随之增大。对输纤通道内气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沿分梳辊分梳腔流动的两股气流在输纤通道入口处碰撞,因而在输纤通道入口的壁面附近形成两个对称的漩涡,减小了有效输送纤维的面积,有可能导致纤维伸直度恶化。输纤通道中心的气流速度比壁面附近高,输纤通道同一个横截面处的气流速度存在差异,越靠近通道出口,差异越小。转杯转速对输纤通道内气流流动影响较小。转杯出口负压、分梳辊转速和输纤通道结构对输纤通道内气流流动影响比较明显。转杯出口负压增大到-9000 Pa,输纤通道入口处漩涡增大,但同时输纤通道出口气流速度也增大。分梳辊转速由8400 r/min减小到4800 r/min,输纤通道入口气流速度减小,但是速度分布更均匀。输纤通道入口面积由132mm2增大到176 mm2,漩涡明显增大,并且输纤通道入口气流速度降低。输纤通道长度由37.5 mm增大到50 mm对于减小气流漩涡是有利的。第二部分的研究工作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展开的,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为了直观体现纤维在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场中的运动形态,通过分析纤维在气流场中的受力来建立纤维的动力学方程,并根据第五章中气流场的模拟结果,求解得到纤维随时间在气流场中的运动轨迹。模拟结果表明,伸直纤维在输纤通道内保持伸直状态;受到加速气流的牵伸作用,弯钩纤维在输纤通道内逐渐伸直,前弯钩纤维的弯钩度由9.1%增大到27.3%,伸直弯钩耗时增加,弯钩的伸直过程也越复杂;而相同弯钩度的后弯钩纤维伸直弯钩耗时要短于前弯钩纤维。在通过输纤通道的过程中,纤维轴线逐渐向通道纵向中心偏移。输纤通道入口截面积、转杯转速和转杯出口负压均对弯钩度为18.2%的前弯钩纤维在输纤通道内的运动产生影响。输纤通道入口截面积由176 mm2减小到132 mm2,伸直弯钩耗时缩短38.1%,纤维到达滑移面的时间缩短7.41%。转杯转速主要影响弯钩伸直和纤维通过输纤通道的时间,转速越大,时间越短。转杯出口负压为-5000 Pa时,弯钩得不到完全伸直,随着转杯出口负压增大到-9000 Pa,弯钩逐渐得到伸直,且纤维到达滑移面的时间缩短,这减小了纤维碰撞壁面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纤维伸直度。(2)对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场及纤维在流场中运动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选取转杯转速、转杯出口负压和分梳辊转速等三个参数进行纺纱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第三部分内容是针对第五章中输纤通道入口处的气流漩涡所提出的对输纤通道结构的改进方法。在输纤通道长轴的反向延长线上设置一个补风通道,正常纺纱时,对输纤通道进行补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补风通道的补入气流对消除输纤通道入口处的气流漩涡有良好的效果。此外,纤维剥离区的空间和气流速度都有所增大,这提高了纤维剥离牵伸倍数,从而有利于纤维的剥取和伸直度的提高。采用改进前后的转杯纺纱器进行纺纱试验和纤维伸直度测试对比,纺纱试验证明改进后的转杯纺纱器对提高成纱断裂强度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对成纱毛羽和条干等其他纱线性能的影响则根据纱线类别的不同而异。纤维伸直度测试结果表明,成纱断裂强度的提高主要源于弯钩纤维比例的下降,改进后,前、后弯钩纤维所占比例分别下降48.37%和41.96%,近似伸直纤维的比例上升了25.55%,即改进的输纤通道气流场有利于提高纤维伸直度,从而改善成纱强度。本文建立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场的理论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的方法,对转杯纺纱器通道内气流流动特征及纤维在气流中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优化纺纱工艺参数和改进输纤通道结构。本论文的研究为转杯纺纱器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张书[7](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黄志平[8](2011)在《柴油机螺旋进气道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柴油机工作过程及整机性能的好坏与供油系统和喷油情况、进气系统和气流组织以及燃烧室形状三者(简称油、气、室)之间的匹配情况有着因果关系。对于中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因其需要较强的进气涡流、压缩挤流和燃烧紊流,其进气道一般做成螺旋的或切向的形状。螺旋进气道由于相对于切向气道涡流强度更大、容积效率小被广泛应用于单缸柴油机中。因此对螺旋进气道的结构参数和布置位置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比目前广泛应用于螺旋进气道设计的正向设计和逆向设计方法,对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造型设计进行研究。基于表达式参数方程的正向设计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新型螺旋进气道的研制。而通过逆向软件Imageware的进气道逆向设计方法可以精确的对已有螺旋进气道反求。为了深入了解螺旋进气道结构参数对其涡流比和流量系数的影响,并设计出满足单缸柴油机设计要求的螺旋进气道。本文通过三维建模软件UG设计了具有不同入口形状、入口高度、螺旋段高度和螺旋段夹角的11种螺旋进气道方案。对不同设计方案的螺旋进气道的气道稳流模拟试验表明:在螺旋进气道的设计中涡流比与流量系数总体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在涡流比一定的条件下,螺旋进气道形状设计的好坏对流量系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进气门偏心率(气缸中沿径向的位置)影响气缸内气流的均匀性、同向性和流速以及气门盘区域的回流,所以螺旋进气道的布置位置同样十分重要。对进气门偏心率的计算显示:在0.2~0.33的偏心率范围内,流量系数较大,处于最佳区域;选择偏心率为0.33~0.41时,可以取得一个相对较大的涡流比值。最后通过FIRE对进气过程进行瞬态模拟计算并揭示了缸内涡流、滚流等气流在缸内的形状、大小和数目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
赵平安[9](2008)在《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高速飞行器及目标红外特性技术的发展,对飞行器表面换热特性及温度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飞行器发动机舱结构复杂,舱内高温传热过程及热设计对发动机热可靠性及蒙皮温度控制都非常重要。开展此类问题研究,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借助于CFX与FLUENT两种CFD软件,分别研究了高速飞行器复杂外形表面的气动对流换热特性与发动机舱内的对流-辐射复杂换热特性。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了复杂形体高速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对流换热数值计算几何模型与网格,通过数值试验,分析了高速外流气动换热的远场与边界条件影响。在此基础上,模拟获得了不同条件下,复杂形体高速飞行器表面的气动绝热温度场,分析了相关因素的影响。2.模拟分析了壁面温度高于气动绝热温度、低于气动绝热温度两种情况下,复杂形体表面的气动对流换热特性,提取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的气动对流表面传热系数分布,分析了相关因素的影响。3.建立了飞行器发动机舱复杂结构内流气动对流换热计算模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舱内的对流-辐射耦合传热过程,并结合所提取的外蒙皮表面的外流气动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发动机舱及外蒙皮的复杂换热温度场。通过研究,对复杂形体高速飞行器的气动对流换热特性形成了较深入的认识,为复杂形体高速飞行器整体耦合热分析、热可靠性设计及红外目标特性研究提供了必需的特性参数与计算依据。
崔东晓[10](2006)在《4V105柴油机四气门缸盖进气道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进气过程进入柴油机汽缸内的空气量及其涡流强度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柴油机缸内气体的流动状况很大程度上受到进气道气体流动的影响,因此进气道的设计在发动机的开发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生产为目的,以气道稳流试验为基础,借助先进制造技术CAD/CAM和流体三维数值模拟技术CFD等手段,成功设计了4V105四气门柴油机的进气道。本文在充分研究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对螺旋进气道和切向进气道这两种常用的进气道的分析,同时结合4V105四气门柴油机缸盖的关键结构参数,确定了采用双切向气道来产生进气涡流。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4V105四气门柴油机的进气道模型,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烧制出进气道阳模,随后利用其制作出气道稳流试验用的气道石膏模型,缩短了整个项目的开发周期。论述了常用的气道试验方法及气道稳流试验台的布置,采用进气道流通特性常用的评价参数无因次流量系数和无量纲涡流数,对其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在气道稳流试验台上对气道石膏模型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确定了进气道的结构参数。为了认识缸内流场的速度、压力等微观信息,通过分析研究大量的文献,确定采用k~s模型、SIMPIE算法对所设计的进气道的进气过程进行瞬态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各曲轴转角下缸内流场的速度、压力分布信息,分析了两切向进气道气流之间相互干涉的情况。本文采用进气道稳流试验和CFD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四气门柴油机双切向进气道的流通特性和对缸内流场的影响状况,为发动机相关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虽然本文所采用的气道设计方法及过程是针对4V105柴油机所展开的,但是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发动机进气道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二、关于可与其渐缩线叠合的平面曲线方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可与其渐缩线叠合的平面曲线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2)勒让德曲线与标架曲线的微分几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勒让德曲线及其渐缩线 |
2.1 勒让德曲线 |
2.2 勒让德曲线的渐缩线 |
2.3 例子 |
第3章 单参数勒让德曲线族及其包络线 |
3.1 单参数平面勒让德曲线族 |
3.2 单参数勒让德曲线族的包络线 |
3.3 例子 |
第4章 单参数标架曲线族及其包络线 |
4.1 欧氏空间中单参数标架曲线族及其包络线 |
4.2 单参数标架空间曲线族及其包络线 |
4.3 例子 |
第5章 勒让德曲线, 球面勒让德曲线与标架空间曲线之间的关系 |
5.1 勒让德曲线与球面勒让德曲线的关系 |
5.2 勒让德曲线与标架空间曲线的关系 |
5.3 球面勒让德曲线与标架空间曲线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约束型快速流变系统薄层熔体流场与温度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1 本研究的工程背景 |
1.2 本研究意义及待突破的科学问题 |
1.3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
1.4 本研究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约束型薄层熔体流态分析 |
2.1 约束型薄层熔体流态及其特性 |
2.2 影响约束型薄层熔体流态的主要因素及其分析 |
2.3 几种约束型薄层熔体流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约束型快速流变系统薄层熔体三维流场研究 |
3.1 紊流工程科学数值计算评述 |
3.2 紊流模型 |
3.3 约束型薄层熔体流动数学模型 |
3.4 约束型薄层熔体流场数值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约束型快速流变系统薄层熔体温度场研究 |
4.1 约束型薄层熔体对流传热特点 |
4.2 约束型薄层熔体温度场数学模型 |
4.3 约束型薄层熔体温度场数值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约束型快速流变系统薄层熔体流动和传热动态特性研究 |
5.1 约束型薄层熔体非定常流特点及其处理方法 |
5.2 约束型薄层熔体非定常流数学模型 |
5.3 约束型薄层熔体非定常流数值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约束型薄层熔体流动水模实验研究 |
6.1 实验的基本准则 |
6.2 实验方案及实施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作者近期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5)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压传动及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综述 |
1.1.1 液压传动和纯水传动技术发展综述 |
1.1.2 纯水作为液压工作介质的优越性及技术难点 |
1.1.3 纯水传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 细水雾消防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细水雾应用背景概述 |
1.2.2 卤代烷灭火系统介绍及其对大气臭氧层的危害 |
1.2.3 细水雾灭火系统介绍 |
1.2.4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3 难点 |
1.3.4 学位论文的四性要求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纯水液压试验系统的调试及液压泵、阀、系统的设计 |
2.1 纯水液压试验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2.1.1 系统技术指标、功能和组成 |
2.1.2 系统调试及问题分析 |
2.1.3 系统使用维护 |
2.1.4 调试结论 |
2.2 纯水轴向柱塞泵设计 |
2.2.1 纯水轴向柱塞泵耐腐蚀材料的选择 |
2.2.2 纯水轴向柱塞泵耐磨损材料的选择 |
2.2.3 纯水液压轴向柱塞泵的设计分析 |
2.3 纯水液压阀的设计 |
2.3.1 材料选用原则及选用 |
2.3.2 结构选用 |
2.3.3 设计中的主要参数 |
2.4 移动式消防系统的搭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射流基本理论 |
3.1 射流的定义和分类 |
3.1.1 射流定义 |
3.1.2 射流分类 |
3.2 紊动射流特性 |
3.2.1 紊动射流的形成、卷吸与掺混作用 |
3.2.2 紊动射流的分区结构 |
3.2.3 纵向流速分布的相似 |
3.2.4 射流边界混合层的线性扩展 |
3.2.5 等密度自由射流的动量守恒 |
3.2.6 自由射流介质密度的变化 |
3.3 射流问题的数学描述 |
3.3.1 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
3.3.2 粘性流体微分方程描述 |
3.3.3 不可压缩流体力学方程的演变 |
3.3.4 湍流模式理论 |
3.3.5 方程求解的定解条件 |
3.4 射流问题的分析途径 |
3.4,1 射流问题的量纲分析 |
3.4.2 射流问题的边界层微分方程解 |
3.4.3 射流问题的动量积分方程解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直射式高压高效喷嘴的设计仿真与试验测量 |
4.1 喷雾及雾化性能指标概述 |
4.1.1 细水雾的定义 |
4.1.2 雾化质量指标描述 |
4.1.3 影响喷雾特性的因素 |
4.1.4 产生雾化的方法 |
4.1.5 对喷嘴的要求 |
4.2 直射式喷嘴雾化特性参数MATLAB仿真 |
4.2.1 喷嘴结构选择、喷嘴出口直径确定及水力计算 |
4.2.2 喷嘴结构对出口截面内部流动参数的影响 |
4.2.3 喷嘴外部射流特性参数仿真与分析 |
4.3 直射式喷嘴初步试验 |
4.4 旋芯喷嘴外部雾化特性参数PDPA测量 |
4.4.1 三维PDPA测量系统及原理介绍 |
4.4.2 实际测量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压直接雾化机理分析及细水雾标准灭火试验 |
5.1 雾化机理分析 |
5.1.1 雾化机理研究回顾 |
5.1.2 雾化机理仿真研究现状 |
5.1.3 雾化机理分析 |
5.1.4 实际喷雾分析 |
5.2 细水雾灭火机理及自拟标准消防试验 |
5.2.1 细水雾灭火机理 |
5.2.2 移动式细水雾系统灭火实际情况介绍 |
5.2.3 移动式细水雾系统灭A类及B类火的自拟标准消防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需完善之处 |
6.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6)转杯纺纺纱器气流场分布及纤维在输纤通道内运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行业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的学术背景与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转杯纺纱的基本原理 |
2.2 转杯纺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转杯纺成纱机理的研究 |
2.2.2 转杯纺成纱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2.2.3 转杯复合纺纱技术 |
2.2.4 参数对转杯成纱质量影响的研究 |
2.3 纤维/气流两相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两相流模型 |
2.3.2 纤维在流场中运动行为的理论研究 |
2.3.3 纤维在流场中运动行为的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转杯纺纱器气流场理论模型的建立 |
3.1 转杯内气流的数值求解概述 |
3.2 基本控制方程 |
3.3 湍流模型及近壁区处理 |
3.4 计算区域和边界条件 |
3.4.1 计算区域 |
3.4.2 边界条件 |
3.5 数值计算 |
3.5.1 网格划分 |
3.5.2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5.3 数值求解 |
3.6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转杯三维气流场的表征与分析 |
4.1 转杯气流流动特征 |
4.1.1 压力分布 |
4.1.2 速度分布 |
4.2 参数对转杯气流流动特征的影响 |
4.2.1 转杯转速的影响 |
4.2.2 转杯直径的影响 |
4.2.3 转杯滑移角的影响 |
4.2.4 转杯出口负压的影响 |
4.2.5 输纤通道与转杯的空间位置的影响 |
4.2.6 输纤通道入口气流速度的影响 |
4.2.7 综合分析 |
4.3 试验验证 |
4.3.1 试验设计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输纤通道三维气流场的表征与分析 |
5.1 输纤通道气流场的计算模型 |
5.1.1 计算区域与网格划分 |
5.1.2 边界条件 |
5.2 计算模型I和II的转杯内气流速度分布对比 |
5.3 输纤通道气流流动特征分析 |
5.3.1 输纤通道气流速度分布 |
5.3.2 纺纱工艺参数的影响 |
5.3.3 输纤通道几何结构的影响 |
5.4 试验验证 |
5.4.1 试验设计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3 计算模型I和II的试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纤维在输纤通道流场中运动模拟与试验验证 |
6.1 纤维/气流两相流模型的建立 |
6.1.1 动力学方程 |
6.1.2 弯曲回复力 |
6.1.3 流场阻力 |
6.1.4 计算方法 |
6.2 纤维运动的模拟与分析 |
6.2.1 材料特性与初始条件 |
6.2.2 模拟结果分析 |
6.2.3 参数对前弯钩纤维运动的影响 |
6.3 纺纱试验验证 |
6.3.1 纺纱工艺参数设计 |
6.3.2 纺纱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输纤通道结构改进设计与试验验证 |
7.1 输纤通道结构改进 |
7.1.1 结构设计 |
7.1.2 流场分析 |
7.2 试验验证 |
7.2.1 纺纱试验 |
7.2.2 纤维伸直程度测试 |
7.2.3 试验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专利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7)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柴油机螺旋进气道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螺旋进气道正逆向设计 |
2.1 引言 |
2.2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正向设计 |
2.3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逆向设计 |
2.3.1 气道点云三维数据采集 |
2.3.2 气道点云空间点处理过程 |
2.3.3 空间曲线处理过程 |
2.3.4 自由曲面处理过程 |
2.3.5 曲面评估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道稳流模拟计算 |
3.1 引言 |
3.2 气道性能评价方法 |
3.3 计算网格划分 |
3.4 求解器设置 |
3.4.1 边界条件 |
3.4.2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4.3 流场数值计算方法 |
3.4.4 FIRE求解器参数设置 |
3.5 气道稳态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5.1 计算结果分析 |
3.5.2 空间流线分布 |
3.6 进气门偏心率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进气过程瞬态模拟计算 |
4.1 引言 |
4.2 湍流模型 |
4.3 动网格划分 |
4.4 计算初始条件设定 |
4.5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9)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动热的研究现状 |
1.2.2 发动机舱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数值计算方法 |
2.1 控制方程 |
2.2 湍流模型 |
2.2.1 湍流模型概述 |
2.2.2 SST k-ω湍流模型 |
2.2.3 RNG k-ε湍流模型 |
2.3 计算软件介绍 |
2.3.1 ICEM-CFD 简介 |
2.3.2 CFX 软件简介 |
2.3.3 FLUENT 软件简介 |
2.4 数值计算的误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形体气动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
3.1 气动几何外形建模 |
3.2 网格 |
3.2.1 非结构化网格 |
3.2.2 网格划分 |
3.3 边界条件和远场选取 |
3.3.1 边界条件 |
3.3.2 远场选取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1 计算工况与说明 |
3.4.2 复杂结构表面温度场分布 |
3.4.3 翼型结构表面温度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杂形体的气动对流传热系数 |
4.1 气动对流传热系数 |
4.2 复杂结构区域表面气动对流换热特性 |
4.3 翼型结构表面气动对流换热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动机舱内流动和换热的数值模拟 |
5.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5.2 边界条件和计算说明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舱内的流动和换热分析 |
5.3.2 导风罩表面黑度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4V105柴油机四气门缸盖进气道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车用柴油机四气门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进气道气体流动数值模拟的研究状况 |
1.3.1 国外进气道气体流动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进气道气体流动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进气过程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
2.1 气体流动控制方程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2.1.3 能量守恒方程 |
2.1.4 气体的理想状态方程 |
2.2 湍流模型 |
2.3 边界条件 |
2.3.1 进出口边界条件 |
2.3.2 壁面边界条件 |
2.4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4.1 瞬变项的离散 |
2.4.2 总通量的离散 |
2.4.3 源项的离散 |
2.5 控制方程的求解 |
第3章 4V105 柴油机进气道布置方案研究 |
3.1 柴油机进气道的气体流通特性 |
3.2 进气道流通特性的评价 |
3.2.1 无因次流量系数 |
3.2.2 无量纲涡流数 |
3.3 进气道布置方案的设计分析 |
3.3.1 进气道布置方案 |
3.3.2 进气门布置方案 |
3.4 进气道的三维建模 |
3.5 进气道阳模和石膏模型的制作 |
3.5.1 进气道阳模的烧制 |
3.5.2 进气道石膏模型的制作 |
3.6 ZH1105W 柴油机进气道 |
第4章 进气道的稳流试验 |
4.1 试验方法 |
4.1.1 等压差法 |
4.1.2 等流量法 |
4.1.3 模拟气缸轴向流速法 |
4.2 试验装置 |
4.3 试验数据 |
4.4 试验数据的处理 |
4.4.1 U 型管压差计压差数据的处理 |
4.4.2 叶片风速仪转速数据的处理 |
4.5 试验数据的分析及气道方案的确定 |
4.5.1 方案(a)进气道 |
4.5.2 方案(b)进气道 |
4.5.3 两进气道方案的对比 |
4.5.4 方案(b)进气道与 ZH1105W 柴油机进气道的对比 |
第5章 进气道气体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 |
5.1 FIRE 软件介绍 |
5.2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的生成 |
5.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网格的生成 |
5.3 初始、边界条件的设置 |
5.3.1 气门模型的确定 |
5.3.2 初始、边界条件的设置 |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1 流场速度的分布 |
5.4.2 流场压力的分布 |
5.4.3 流场湍动能的分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关于可与其渐缩线叠合的平面曲线方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可与其渐缩线叠合的平面曲线方程[J]. 蒋威. 工科数学, 1992(04)
- [2]勒让德曲线与标架曲线的微分几何[D]. 于海鸥.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3]非R.N.A.型泛函微分方程的近期进展[J]. 郑祖庥.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1)
- [4]约束型快速流变系统薄层熔体流场与温度场研究[D]. 刘晓波. 中南大学, 2001(01)
- [5]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D]. 范明豪. 浙江大学, 2003(02)
- [6]转杯纺纺纱器气流场分布及纤维在输纤通道内运动的研究[D]. 林惠婷. 东华大学, 2017(03)
- [7]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8]柴油机螺旋进气道设计与研究[D]. 黄志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9]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D]. 赵平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7)
- [10]4V105柴油机四气门缸盖进气道的设计研究[D]. 崔东晓. 湖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