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论文文献综述)
丁瑞茂[1](2021)在《商王的盥洗用具及使用方式》文中研究表明三千多年前,商王如何洗澡,用冷水还是热水?洗澡间里有什么御用器具?本文通过考察河南安阳殷墟西北冈王陵出土的商代盥洗及烧水的用具,推想出商王盥洗沐浴的相关流程和情景。原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商王就已经能够舒舒服服地享受热水澡了。
李晓健[2](2020)在《中心与周邻:陶器视角下的晚商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原地区殷墟期商文化的陶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陶器文化因素构成研究,完善了区域内时空框架,明晰了文化的构成及交流状况,发现晚商文化在走向衰落。并通过对陶器历时性及空间性考察、青铜器族氏铭文的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并对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回顾,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期望达到的学术目的。第2、3章分别对殷墟遗址及周邻区域的陶器做了细致的类型学分析。研究中,我们尤为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类型学排比时注重类型学研究的独立性。在类型学排比完成之后,再用地层学来逐一检验排比结果的正确与否。二、尽可能将所有器物进行类、型划分。之后通过共存关系尽可能确认每件器物在时空框架中所处的位置。第4、5章第4章明确了各区域内陶器文化因素的构成及来源状况,并对区域内各群陶器按期分布及整体分布状况作了分析,发现晚商文化在走向衰落。基于第4章的研究,第5章认为需要对各区域晚商文化器类与其他器类作对立分析,从而论证上述发现。于是先按类对各型陶器进行考察,再按期对各类陶器进行分析,最后从历时性、空间性角度证实了:中原地区晚商文化在走向衰落的结论。第6章为了明晰各区域背后人群所展现的状况,我们从出土文献材料出发作了分析。整体而言,出土文献材料与陶器分析结果所揭示的情况是类似的。各族氏与商王室的亲疏关系和区域陶器与殷墟遗址陶器的异同大小,在分布上存在着重合现象。但这种吻合现象并非是绝对的统一,如邻近区域的井与殷商有战有和等。第7章回顾、总结了全文。尤其详细总结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收获,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杰西卡·罗森,康斯坦丁·丘贡诺夫,葛觉智,宦立旻[3](2020)在《从殷墟葬式再看商文化与欧亚草原的联系》文中指出安阳殷墟(图一)的考古发掘始於19世纪20年代,全世界的学者均受惠於殷墟发掘所收获的大量考古材料。在殷墟的几处重要墓区,有两种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爲学者们广泛关注,其一是诸多非安阳样式的器物。在着名的殷墟妇好墓中,就出土了羊首弧背铜刀(图二,1)、铜镜及铃首锥状器。这些器物都被认爲与河西走廊和北方的蒙古草原有关。[1]类似形制的兽首弧背铜刀不仅见於殷墟的其他贵族墓葬中,也伴随着车马坑的驭手和一些祭祀坑中的人牲。[2]这类铜刀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点。
岳洪彬[4](2020)在《谈谈商代考古学研究中的“泛祭祀倾向”》文中指出随着商代祭祀遗存发掘资料的不断丰富,为商代祭祀遗存综合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学术界关于商代祭祀遗存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多,大大推进了商代考古学研究进度。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对祭祀遗存的判断标准较为混乱,频繁出现将不明性质的遗存判断为祭祀遗存的现象。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泛祭祀倾向",并对当今商代考古学研究中存在的"泛祭祀倾向"展开讨论,对祭祀遗存的判定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
吴凌杰[5](2020)在《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文献校读、图表分析等方法,对唐代帝王丧葬礼制进行了专题探讨,共分五章。笔者认为,唐以前历代帝王丧葬礼制的诸多内容,对唐代帝王丧葬礼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初礼制承袭隋代,唐太宗时修撰的《贞观礼》是较为完备的礼典,其中包含了涉及帝王丧葬礼制内容的《国恤》,高宗以后将《国恤》删去,致使唐代官方礼典皆缺帝王丧葬礼制的内容,唐代宗葬礼时,德宗命颜真卿撰修《大唐元陵仪注》作为行事细则,不仅对《国恤》的重塑,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帝王治丧之礼流程繁多,各具特色;唐代告哀使按礼行事,在唐后期复杂多变的局势下扮演了使皇权平稳过渡的重要角色;唐代帝王治丧过程中的丧服,也有礼制规范,呈现出突出宗亲身份、“以日易月”等特点。唐代帝王治葬之礼亦分许多步骤,其中遣奠之前的步骤在长安城内的太极殿和太庙举行,遣奠之后的步骤在长安城外陵墓等地举行,礼制规范,等级森严;考察现存曾被采纳的唐代挽歌,除了歌颂死者丰功伟绩外,还时常蕴含作者的政治倾向。唐代帝王祭祀之礼同样有许多礼仪程序,其中大部分传承周礼又带有唐代礼制的特色,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思想。
杨岐黄[6](2020)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璧贯穿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玉器发展演变及玉文化滥觞繁盛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玉文化的发展演变及考察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玉璧承载了近万年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伦的观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伦理观、等级观、价值观等意识观念,可以说玉璧的演变史就是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璧为对象,兼以部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征集、采集标本,以时代为序,从形制、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玉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厘清玉璧在形制、制作工艺、功能、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璧的起源、定名、所蕴含的观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与探讨。玉璧的形制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经历了数次演变,大型圆璧逐渐成为主要玉璧种类,多孔璧及其他造型的单孔壁,如牙璧、璜联璧、有领璧等衰落。纹饰璧替代素面璧成为玉璧主要类型。玉璧的形制变化逐步由器物形态的差异,转变为玉璧纹样的差异。玉璧在出现伊始的制作方式承袭新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方法。切割、管钻技术的应用,是玉璧制作的第一次技术提升,为玉璧的量化、器形规范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种制作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还有赖于旋转工具的辅助。春秋时期铁质砣具的出现与使用是玉璧的制作又一次技术提升,从技术层面促成了东周时期及汉代玉璧的大量出现,纹饰玉璧比例的大幅提高,并且纹样更为丰富、复杂。璧的出现基于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玉璧的概念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各时期的流行观念与思想对玉璧的功能衍生与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玉璧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制度与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形成,并在汉代完备。璧的承载形式逐渐多样化,玉璧的地位也随着时代与功能的改变而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将这一阶段玉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是玉璧的起源及定型阶段,规范玉璧的形制;第二阶段为商周时期,是玉璧的延伸发展阶段,规范玉璧的功能;第三阶段为汉代,是玉璧的鼎盛发展阶段:玉璧的形制及功能完备。玉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文明演进的古国、王国、帝国阶段大致相合。玉璧作为被选中的权力象征物,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化,接纳、赋予自身更多的功能与意义以适应权力拥有者的需求,在古人对玉器种类不断的摒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其背后所蕴藏的动因是玉璧研究的意义所在。
韩睿洋[7](2020)在《商与西周的墓地形态及墓地与居址关系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商与西周时期的墓地形态及墓地与居址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对以往有关墓地、墓地与居址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并对研究的时间范围、资料选择及其他相关问题予以说明。第二章重点梳理了资料较全面的晚商与西周时期的墓地。晚商墓地以殷墟遗址最为丰富,其他见于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区;西周时期的墓地数量及范围较晚商有所增加和扩大,以周原、丰镐遗址为主。第三章将晚商墓地分为四个类型,并对各类型墓地进行分类讨论与分析,总结出三种墓地形态,形态A以贵族墓葬为主,又可以细分为大墓聚群分区埋葬、大墓单独埋葬、大墓间间隔分布埋葬三种;形态B为各等级墓葬共处墓地,可以分为大墓及周围墓葬聚群成组,各组相对分离、大小墓成组、大墓单独埋葬、大墓集中埋葬、各等级墓葬混杂分布五种;形态C为低等级墓葬独处墓地,多呈聚群分布,不见明显规律。第四章将西周墓地分为四类,分别对各类型墓葬的墓地形态进行总结。分为形态A、B、C、D,后三种根据各形态内墓葬具体的分布情况,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形态A为大墓单独埋葬,与中小贵族墓区相隔较远;形态B为公侯及各等级墓葬共处墓地,根据大墓与中小型墓的具体关系,细分为Ba、Bb、Bc形态;形态C为其他贵族及以下各等级墓葬共处墓地,根据不同墓向墓葬、大中小型墓的分布情况等,细分为Ca、Cb、Cc形态;最后一种为典型平民墓地,墓葬分布不见明显规律,定为形态D。并对平民墓地存在的原因、不同族群共处一墓地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第五章主要对商与西周时期墓地与居址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梳理总结。商代多见居葬合一现象,西周以居葬分离为主。殷遗民及手工工匠常见居葬合一现象,对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欠缺之处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张华贞[8](2020)在《殷墟一期文化新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殷墟一期文化是商文化研究的关键。本文在学界研究基础上,对殷墟考古发现材料尤其是新材料系统梳理,并借助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对殷墟一期文化进行新的探讨。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典型遗址分析、陶器和青铜容器的类型学研究、殷墟一期文化的年代与内涵、相关问题研究和结论。殷墟遗址包括小屯殷墟和洹北商城。殷墟一期文化遗存在殷墟遗址内广泛分布,时代特征明显。殷墟一期文化早段遗存分布在洹北商城遗址内,晚段遗存分布在以小屯村遗址为代表的小屯殷墟遗址。主要遗址点有小屯村、花园庄村、大司空村、苗圃北地、刘家庄北地、西北冈王陵区、洹北花园庄、洹北商城郭城、洹北商城宫城等。殷墟一期文化陶器和青铜容器特点鲜明、变化明显。经类型学研究证明,殷墟一期文化可以划分为早、晚两段共4组:早段包括第Ⅰ组、第Ⅱ组;晚段包括第Ⅲ组、第Ⅳ组。殷墟一期文化早、晚段之间器物演变规律明显,联系紧凑,无缺环现象。殷墟一期文化晚于白家庄期文化,早于殷墟二至四期文化,对应了商代盘庚迁殷至武丁即位早期的历史阶段。殷墟一期文化早段年代为洹北商城时期,晚段的年代为小屯殷墟时期。殷墟一期文化内涵丰富,包含遗迹和遗物两大类。遗迹有城墙、房址、墓葬、灰沟、灰坑、窖藏坑、道路、窑址、水井等,涵盖了商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房址、墓葬类遗迹等级分明。遗物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包括陶器、青铜器、骨器、玉石器、漆器等。部分遗物器类具有一定的组合特征,如酒器觚、爵、斝往往同时同量出现。殷墟一期文化的形成主要来源是白家庄期文化,同时也受到了河北地区商代中期文化的影响,而安阳殷墟二至四期文化是殷墟一期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在殷墟一期文化的开始阶段,盘庚开始建造洹北商城,洹北商城随后又历经了小辛、小乙二王,小屯殷墟是武丁即位初期才开始营建的都城。
何俊谦[9](2020)在《殷墟墓地人口复原及殷墟都城人口规模的蠡测》文中提出一、前言殷墟为商代晚期都城所在,是当时的政治与宗教中心,同时也是商代贵重品及各类生活品(诸如陶器及骨簪)生产的核心区。根据钻探以及历年来的发掘收获,整个殷墟聚落的核心,面积至少是在30平方千米以上,①甚至可能达36平方千米。②这一规模不单在大致同时的文明中少可匹敌,在整个古代中国都城发展史上也属顶峰之一。
夏佳琪[10](2020)在《殷墟遗址公园阐释展示与公众理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殷墟遗址内涵丰富,其阐释展示行为直接影响公众对遗址价值内涵的理解。公众理解是阐释展示的重要目标,有利于实现遗址社会效益。诠释学在遗产阐释展示与公众理解方面存在重要启发意义,促进理解即缩小理解间距。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的方式,研究殷墟遗址公园阐释展示在促进公众理解方面的具体效果,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内容、理论基础、研究综述与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引入诠释学概念,分析公众理解遗址的内容与间距因素。第三、四章介绍殷墟遗址公园的阐释展示现状与公众感知现状,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五章总结遗址现场阐释展示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阐释展示行为应注意协调公众与遗址阐释表达两方面需求,并对公众进行正确引导,增强其理解基础,促进其理解行为。本文依据国际宪章内容,介绍了遗址当前阐释展示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实地调查对遗址参观者的阐释展示内容方式需求、使用现状及理解反馈进行总结。以公众视角从场外及场内两方面分析了殷墟遗址阐释展示方面缩小间距的不足,并提出丰富展示手段、更新展示物、规范信息板内容、细化阐释、加强设施维护、加强阐释宣传、规划参观路线及建设双向反馈机制八点缩小间距的建议。本文通过对遗址公园的实地调查,总结公众视角下遗址阐释展示的优势与不足,希望能为改善殷墟遗址公园的阐释展示提供建议,更好的促进公众对遗址内涵的理解,提升遗址公园的公众吸引力,促进公众参与,实现遗址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1)商王的盥洗用具及使用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商王的盥洗器 |
搓垢用具──陶磢 |
汲水及盛水器──弦纹壶、寝小室盂 |
舀水及承水器──右勺、龙纹盘 |
商王的热水器 |
煮水器──温鼎 |
接倒热水──单鋬鼎 |
储存、舀取热水──硬陶瓿、铜斗 |
完整的热水器组──武官村北地M229 |
结语 |
(2)中心与周邻:陶器视角下的晚商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 |
1.1.1 空间范围 |
1.1.2 时间范围 |
1.2 研究简史、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方法、目的 |
1.2.1 研究简史 |
1.2.2 研究现状 |
1.2.3 本文研究方法、目的 |
第2章 殷墟遗址陶器研究 |
2.1 殷墟陶器分期研究简史 |
2.2 殷墟遗址陶器型式划分 |
2.2.1 墓葬随葬陶器型式划分 |
2.2.2 居址出土陶器型式划分 |
2.3 分期与年代 |
2.3.1 分期分段 |
2.3.2 年代分析 |
2.4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2.4.1 墓葬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2.4.2 居址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第3章 周邻区域陶器研究 |
3.1 豫中北冀南地区 |
3.1.1 研究简史 |
3.1.2 陶器型式划分 |
3.1.3 分期 |
3.1.4 相对年代判定 |
3.1.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2 海岱地区 |
3.2.1 研究简史 |
3.2.2 陶器型式划分 |
3.2.3 分期 |
3.2.4 相对年代判定 |
3.2.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3 冀中地区 |
3.3.1 研究简史 |
3.3.2 陶器型式划分 |
3.3.3 分期 |
3.3.4 相对年代判定 |
3.3.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4 关中地区 |
3.4.1 研究简史 |
3.4.2 陶器型式划分 |
3.4.3 分期 |
3.4.4 相对年代判定 |
3.4.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5 晋中南地区 |
3.5.1 研究简史 |
3.5.2 陶器型式划分 |
3.5.3 分期 |
3.5.4 相对年代判定 |
3.5.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6 豫南地区 |
3.6.1 研究简史 |
3.6.2 陶器型式划分 |
3.6.3 分期 |
3.6.4 相对年代判定 |
3.6.5 其他类型陶器年代判断 |
3.7 区域间分期对应 |
第4章 区域陶器文化因素构成与分布考察 |
4.1 殷墟遗址 |
4.1.1 殷墟遗址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1.2 殷墟遗址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2 豫中北冀南地区 |
4.2.1 豫中北冀南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2.2 豫中北冀南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3 海岱地区 |
4.3.1 海岱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3.2 海岱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4 冀中地区 |
4.4.1 冀中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4.2 冀中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5 关中地区 |
4.5.1 关中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5.2 关中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6 晋中南地区 |
4.6.1 晋中南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6.2 晋中南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7 豫南地区 |
4.7.1 豫南地区陶器文化因素构成分析 |
4.7.2 豫南地区文化因素分布动态考察 |
4.8 关于关中地区、晋中南地区遗存性质的探讨 |
4.9 小结 |
第5章 中心与周邻—以陶器为切入点的研究 |
5.1 陶器器类构成研究 |
5.1.1 殷墟遗址 |
5.1.2 豫中北冀南地区 |
5.1.3 海岱地区 |
5.1.4 冀中地区 |
5.1.5 关中地区 |
5.1.6 晋中南地区 |
5.1.7 豫南地区 |
5.1.8 综合分析 |
5.2 陶器器类按期数量变化研究 |
5.2.1 殷墟遗址 |
5.2.2 豫中北冀南地区 |
5.2.3 海岱地区 |
5.2.4 冀中地区 |
5.2.5 关中地区 |
5.2.6 晋中南地区 |
5.2.7 豫南地区 |
5.2.8 综合分析 |
5.3 周邻区域与中心关系综合分析 |
5.3.1 空间分布分析 |
5.3.2 时间演变分析 |
第6章 中心与周邻—以出土文献资料为切入点的研究 |
6.1 海岱地区主要族氏分析 |
6.1.1 (?)(亚丑)族 |
6.1.2 史族 |
6.1.3 (?)(举)族 |
6.2 豫南地区主要族氏分析 |
6.2.1 息族 |
6.3 晋中南地区主要族氏分析 |
6.3.1 (?)族 |
6.3.2 先族 |
6.4 冀中地区主要族氏分析 |
6.4.1 (?)族 |
6.5 文献资料综合分析 |
6.5.1 晚商时期 |
6.5.2 商末周初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一、殷墟遗址墓葬出土陶器统计 |
附表二、殷墟遗址居址出土陶器统计 |
附表三、豫中北冀南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四、海岱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五、豫南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六、关中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七、晋中南地区陶器统计 |
附表八、冀中地区陶器统计 |
后记 |
(4)谈谈商代考古学研究中的“泛祭祀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商代祭祀遗存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商代祭祀遗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四、商代考古学研究中的“泛祭祀倾向” |
五、祭祀遗存判定标准的补充 |
(5)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以前历代帝王葬礼述略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
第二节 秦汉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
第三节 魏晋时期帝王葬礼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考析《大唐元陵仪注》及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唐代礼典的流变 |
第二节 《大唐元陵仪注》的文本与流变 |
第三节 《大唐元陵仪注》的价值与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帝王治丧之礼 |
第一节 治丧礼仪 |
一、初丧之礼 |
二、既丧之礼 |
第二节 告哀使与赴丧人员 |
一、告哀与告哀使 |
二、赴丧人员与酬劳 |
第三节 服丧之制 |
一、宗亲服丧 |
二、诸卿服丧 |
第四节 小、大敛与皇道尊严 |
一、小敛与小敛奠 |
二、大敛与大敛奠 |
三、敛礼与皇道尊严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帝王治葬之礼 |
第一节 葬前墓地之选择 |
一、堪舆学与葬地选择 |
二、皇陵形制与特点 |
第二节 治葬礼仪 |
一、将葬筮宅 |
二、启殡朝庙 |
三、荐车马明器及饰棺 |
四、祖奠、遣奠 |
五、挽歌 |
六、葬仪 |
第三节 挽歌与政治隐喻 |
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帝王祭祀之礼 |
第一节 葬后丧祭 |
一、虞祭 |
二、祔祭 |
三、小祥、大祥、禫 |
第二节 皇陵祭祀 |
一、皇帝拜陵 |
二、公卿巡陵 |
第三节 庙祭荐享 |
一、庙数与祔庙之争 |
二、享祀与告庙之礼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代宗葬礼事例年表 |
附录三 唐代帝王葬期一览表 |
附录四 唐代帝陵位置分布一览表 |
附录五 唐代皇帝陵庙损坏史料钩沉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时空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研究 |
2.1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2.2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2.2.1 东北北部地区 |
2.2.2 燕辽地区 |
2.2.3 海岱地区 |
2.2.4 长江中游地区 |
2.2.5 长江下游地区 |
2.2.6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 |
2.2.7 甘青地区(黄河上游地区) |
2.3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型式分析 |
2.3.1 单孔壁 |
2.3.2 联璧 |
2.4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制作方式 |
2.4.1 成坯 |
2.4.2 钻孔及成形 |
2.4.3 修整成器 |
2.5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使用 |
2.5.1 玉璧的出土位置 |
2.5.2 玉璧的出土组合 |
2.5.3 玉璧的使用方式 |
2.6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功能愈用途 |
2.6.1 佩饰 |
2.6.2 身份、地位的象征 |
2.6.3 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 |
2.6.4 财富货币 |
2.6.5 随葬 |
2.6.6 乐器 |
2.7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分期与特征 |
第三章 商代玉璧研究 |
3.1 商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3.2 商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3.2.1 商文化地区 |
3.2.2 四川地区 |
3.2.3 湘江与资江下游地区 |
3.2.4 赣鄱流域 |
3.2.5 闽粤地区 |
3.3 商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
3.3.1 圆璧 |
3.3.2 有领璧 |
3.3.3 牙璧 |
3.3.4 有领牙璧 |
3.4 商代玉璧制作工艺 |
3.5 商代玉璧的使用 |
3.5.1 商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3.5.2 商代玉璧出土位置 |
3.5.3 商代玉璧出土组合 |
3.5.4 商代玉璧使用方式 |
3.5.5 商代玉璧的等级关联 |
3.6 商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3.6.1 祭祀用器 |
3.6.2 财富宝货 |
3.6.3 身份地位象征 |
3.6.4 纳贡之物 |
3.6.5 随葬用器 |
3.6.6 乐器 |
3.7 商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3.7.1 商代玉璧的分期 |
3.7.2 商代玉璧的分区 |
第四章 西周玉璧研究 |
4.1 西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4.2 西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4.2.1 周原地区 |
4.2.2 丰镐地区 |
4.2.3 洛邑及周边地区 |
4.2.4 晋及其周边地区 |
4.2.5 燕及其周边地区 |
4.2.6 鲁及其周边地区 |
4.2.7 其他诸侯国 |
4.2.8 四川地区 |
4.2.9 湖湘地区 |
4.3 西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
4.3.1 圆璧 |
4.3.2 有领璧 |
4.3.3 牙璧 |
4.3.4 璜联璧 |
4.4 西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
4.5 西周玉璧的使用 |
4.5.1 西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4.5.2 西周玉璧出土位置 |
4.5.3 西周玉璧出土组合 |
4.5.4 西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
4.6 西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4.6.1 礼仪用器 |
4.6.2 祭祀用器 |
4.6.3 宾赠用器 |
4.6.4 丧葬用器 |
4.7 西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4.7.1 西周玉璧的分期 |
4.7.2 西周玉璧的分区 |
第五章 东周玉璧研究 |
5.1 东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5.2 东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5.2.1 成周及其周边地区 |
5.2.2 晋及其周边地区 |
5.2.3 齐鲁及其周边地区 |
5.2.4 秦及其周边地区 |
5.2.5 吴越及其周边地区 |
5.2.6 楚及其周边地区 |
5.2.7 燕及周边地区 |
5.2.8 滇及其他地区 |
5.3 东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
5.3.1 圆璧 |
5.3.2 出廓璧 |
5.3.3 有领璧 |
5.3.4 牙璧 |
5.3.5 双联璧 |
5.4 东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
5.5 东周玉璧的使用 |
5.5.1 东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5.5.2 东周玉璧出土位置 |
5.5.3 东周玉璧出土组合 |
5.5.4 东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
5.6 东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5.6.1 礼仪用器 |
5.6.2 祭祀用器 |
5.6.3 盟誓用器 |
5.6.4 宾赠用器 |
5.6.5 丧葬用器 |
5.6.6 财富货币 |
5.6.7 佩饰 |
5.6.8 陈设用器 |
5.7 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5.7.1 东周玉璧的分期 |
5.7.2 东周玉璧的分区 |
第六章 汉代玉璧研究 |
6.1 汉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
6.2 汉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
6.2.1 陕西地区(关中地区) |
6.2.2 河南地区 |
6.2.3 河北、山西地区 |
6.2.4 山东地区 |
6.2.5 江苏地区 |
6.2.6 两湖地区 |
6.2.7 云贵地区 |
6.2.8 福建、两广地区 |
6.2.9 其他地区 |
6.3 汉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
6.3.1 圆璧 |
6.3.2 出廓璧 |
6.3.3 有领璧 |
6.3.4 其他玉璧种类 |
6.4 汉代玉璧的制作工艺 |
6.5 汉代玉璧的使用 |
6.5.1 汉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
6.5.2 汉代玉璧出土位置 |
6.5.3 汉代玉璧出土组合 |
6.5.4 汉代玉璧使用方式 |
6.5.5 汉代玉璧的使用制度 |
6.6 汉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
6.6.1 礼仪用器 |
6.6.2 祭祀用器 |
6.6.3 丧葬用器 |
6.6.4 财富货币 |
6.6.5 馈赠用器 |
6.6.6 佩饰 |
6.6.7 陈设用器 |
6.6.8 建筑装饰用器 |
6.7 汉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
6.7.1 汉代玉璧的分期 |
6.7.2 汉代玉璧的分区 |
第七章 相关问题探讨 |
7.1 玉璧的起源问题探讨 |
7.2 玉璧形器的定名 |
7.3 玉璧的形制演变 |
7.4 玉璧制作工艺的发展脉络 |
7.5 玉璧的使用习俗与制度 |
7.6 玉璧功能的发展演变 |
7.6.1 玉璧的出土位置与玉璧功能的关联 |
7.6.2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基础功能的转化 |
7.6.3 各时期的流行观念对玉璧功能的影响 |
7.7 玉璧承载形式的转变 |
7.8 玉璧在玉器中的地位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商与西周的墓地形态及墓地与居址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墓地的研究现状 |
1.1.2 墓地与居址关系的研究 |
1.2 研究目的 |
1.3 相关说明 |
1.3.1 时间范围 |
1.3.2 资料选择 |
1.3.3 墓向与墓葬面积 |
第二章 晚商与西周时期墓地发现概况 |
2.1 晚商墓地考古发现 |
2.2 先周、西周墓地考古发现 |
第三章 晚商墓地形态 |
3.1 殷王室专用墓地 |
3.2 贵族墓地 |
3.3 贵族及以下各等级墓葬共处墓地 |
3.4 典型平民墓地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周墓地形态 |
4.1 独立高级贵族墓地 |
4.2 公侯及以下各等级墓地 |
4.3 其他贵族及以下各等级墓地 |
4.4 典型平民墓地 |
4.5 不同族群共处一墓地现象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墓地与居址的空间关系 |
5.1 早商墓地与居址的空间关系 |
5.2 晚商墓地与居址的空间关系 |
5.3 西周墓地与居址的空间关系 |
5.4 殷遗民及手工业者居葬形态原因探讨 |
5.5 居葬分离形态分类探讨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殷墟一期文化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界定 |
1.1.1 殷墟遗址 |
1.1.2 殷墟文化 |
1.1.3 殷墟一期文化 |
1.2 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历史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2.典型遗址分析 |
2.1 小屯殷墟遗址 |
2.1.1 小屯村遗址 |
2.1.2 小屯东北地 |
2.1.3 小屯西北地 |
2.1.4 小屯南地 |
2.1.5 西北冈王陵遗址 |
2.1.6 大司空村遗址 |
2.1.7 洹南花园庄遗址 |
2.1.8 苗圃北地遗址 |
2.1.9 刘家庄北地遗址 |
2.1.10 其它遗址点 |
2.2 洹北商城遗址 |
2.2.1 洹北花园庄遗址 |
2.2.2 洹北商城郭城遗址 |
2.2.3 洹北商城宫城遗址 |
3.陶器和青铜容器的类型学分析 |
3.1 陶器的类型学分析 |
3.1.1 鬲 |
3.1.2 甑 |
3.1.3 鼎 |
3.1.4 甗 |
3.1.5 簋 |
3.1.6 缸 |
3.1.7 豆 |
3.1.8 盂 |
3.1.9 盘 |
3.1.10 钵 |
3.1.11 平底盆 |
3.1.12 圜底盆 |
3.1.13 罐 |
3.1.14 瓮 |
3.1.15 杯 |
3.1.16 圜底罐 |
3.1.17 器盖 |
3.1.18 壶 |
3.1.19 尊 |
3.1.20 斝 |
3.1.21 觚 |
3.1.22 瓿 |
3.1.23 罍 |
3.1.24 爵 |
3.2 青铜容器的类型学分析 |
3.2.1 鼎 |
3.2.2 甗 |
3.2.3 觚 |
3.2.4 爵 |
3.2.5 斝 |
3.2.6 尊 |
3.2.7 瓿 |
3.2.8 盉 |
3.2.9 卣 |
3.2.10 盘 |
3.2.11 盆 |
3.2.12 壶 |
3.3 阶段划分 |
4.殷墟一期文化的年代与内涵 |
4.1 殷墟一期文化的年代 |
4.1.1 年代范围 |
4.1.2 各段的年代 |
4.2 殷墟一期文化的内涵 |
4.2.1 文化遗迹 |
4.2.2 文化遗物 |
5.相关问题研究 |
5.1 殷墟一期文化的源流问题 |
5.1.1 殷墟一期文化的渊源 |
5.1.2 殷墟一期文化的流传 |
5.2 小屯殷墟与洹北商城的关系 |
5.2.1 殷墟一期时期商王在位年数 |
5.2.2 相关考古遗存 |
6.结语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殷墟遗址公园阐释展示与公众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遗产阐释展示研究 |
二、殷墟遗址阐释展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 |
二、阐释展示概念 |
三、诠释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公众理解的内容与间距 |
第一节 公众理解内容 |
一、考古遗址公众理解内容 |
二、殷墟遗址公众理解内容 |
第二节 公众理解间距 |
一、考古遗址与公众理解间距 |
二、殷墟遗址的公众理解间距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殷墟遗址公园阐释展示现状 |
第一节 阐释现状 |
一、印刷品与纪录片 |
二、公共讲座与教育项目 |
三、现场阐释设施 |
四、阐释相关研究培训与评估 |
第二节 展示现状 |
一、展示物 |
二、参观路线 |
三、官网及公众号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殷墟遗址阐释展示公众理解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发放 |
一、问卷设计 |
二、数据收集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参观者基本信息 |
二、参观前理解现状分析 |
三、参观需求与满足情况 |
四、现有阐释展示满意度与不足 |
五、阐释展示效果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遗址现场阐释展示问题总结与解决措施 |
第一节 殷墟遗址现场阐释展示问题总结 |
一、展示内容与方式 |
二、阐释内容与方式 |
第二节 阐释展示解决措施 |
一、展示方面措施 |
二、阐释方面措施 |
三、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灵活调整阐释展示 |
第三节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论文参考文献)
- [1]商王的盥洗用具及使用方式[J]. 丁瑞茂. 美成在久, 2021(06)
- [2]中心与周邻:陶器视角下的晚商文化研究[D]. 李晓健. 吉林大学, 2020(03)
- [3]从殷墟葬式再看商文化与欧亚草原的联系[J]. 杰西卡·罗森,康斯坦丁·丘贡诺夫,葛觉智,宦立旻. 青铜器与金文, 2020(01)
- [4]谈谈商代考古学研究中的“泛祭祀倾向”[J]. 岳洪彬. 南方文物, 2020(04)
- [5]唐代帝王丧葬礼制研究[D]. 吴凌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D]. 杨岐黄. 西北大学, 2020(07)
- [7]商与西周的墓地形态及墓地与居址关系初探[D]. 韩睿洋. 山西大学, 2020(01)
- [8]殷墟一期文化新探[D]. 张华贞. 郑州大学, 2020(02)
- [9]殷墟墓地人口复原及殷墟都城人口规模的蠡测[J]. 何俊谦. 古代文明(辑刊), 2020(00)
- [10]殷墟遗址公园阐释展示与公众理解研究[D]. 夏佳琪. 山东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