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中学几何課中进行繪图教学的一些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蒋博[1](2020)在《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文中提出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元的,而1983年由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这一观点,它把人的智能分为九种。该理论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在传入中国后逐渐地显现出其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该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中,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并没有从理论高度上全面分析。为此,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开展访谈调查和教学质性研究,并以“集合”单元为例进行了完整的教学设计。首先,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如何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设计访谈问卷提纲,对K市Y中学的三位数学教师进行了现场访谈实录调查。通过访谈内容分析,获取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在课堂上加以应用的教学观点和建议。其次,基于访谈分析的结果,并且结合集合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将多种智能融入该单元的若干教学案例片断,并且给出了每个片断的设计意图及教师点评。最后,将九种智能合理地渗透到“集合”单元进行教学质性研究,给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这些新教学设计的本质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并且引导他们将数学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将数学回归于生活中,以便懂得数学与生活。
蒋宏宇[2](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西峰山[3](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王瑞芳[4](2019)在《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平面几何学习中,作为几何学根基的作图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仅因为作图是平面几何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初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严谨逻辑思维的形成阶段。因此无论是从初中生对作图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为后续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角度出发,探寻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几何教育史的研究,为今后中国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能为几何课堂教学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数学教育处于转型阶段,随着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逐渐融入,学校教育中的作图以及对其进行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随着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提出的作图要求无论是在作图设备还是具体学习要求都在逐渐降低,随之对作图的研究亦减少。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依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的作图要求,以发表在《数学通报》和《中学数学》的作图研究文章为主要研究素材,将1949-2012年的发展历程分为1949-1957年、1958-1966年、1978-1985年、1986-2000年以及2001-2012年(其中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十年不做研究)五个时期,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分别从作图理论、作图解决问题、单具作图、作图与代数间联系、作图教学、作图争论及作图谬误性问题七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作图实例做进一步阐释,以期清晰地再现1949—2012年间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的发展历程。本研究得到如下发展特点:(1)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过程中,作图的范围及难度逐渐缩小,许多作图要求被放宽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2)作图研究背景逐渐趋向多元化;(3)作图题的解题程序虽在弱化,但逐渐重视挖掘作图过程中蕴含的思维方法。本研究总结结论如下:(1)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一线教师在作图研究中的参与度逐渐增强。(2)作图研究文章的重心逐渐发生变化,1949-1960年间侧重于对作图理论的介绍,1960-1966年对之前数学教育进行调整,以作图教学为主,1978-1985年虽然作图教学研究仍然占据研究主流,但此时更侧重于作图基础的教学;1986-2000年间作图教学及作图解决问题成为研究主流;而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2001-2012年间作图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计算机等进行作图的理论研究。(3)虽然在1949-2012年间都比较重视对作图理论方面的研究,但研究重心各有不同。1949-1957年间侧重于翻译和引进,1958-1966年以及1978-1985年间更侧重于作图教学建议以及教学经验,1986年之后作图理论的研究重心转向作图的变式教学以及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的融入。
吕世虎[5](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康琴琴[6](2019)在《利用GeoGebra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的到来,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将目光放在如何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与此同时,新《标准》将新的数学核心素养送到教育者眼前,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为和模型思想”在这些核心概念中,“几何直观”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图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何直观不仅仅存在于几何教学中,而是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研究以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培养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策略,借助GeoGebra软件对其进行实施研究。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法对利用GeoGebra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说明本研究的可行性,并确定几何直观能力包括直观洞察能力、直观想象能力以及直观建构能力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访谈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成绩测试对教师在几何直观方面的教学现状、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现状以及师生对信息技术融合与学科教学中的认知情况进行前期分析,结合前期分析结果,构建合理的应用策略,设计应用策略实施过程,为研究实践做好准备工作。借助行动研究,通过《丰富的图形世界》、《勾股定理》和《一次函数》三个单元的内容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在三轮的研究实施中,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策略,优化实践过程,并在实践完成之后通过访谈、问卷、作业分析、观察以及试卷测试结果分析,证明利用GeoGebra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有效性。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并反思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志敏[7](1965)在《对中学几何課中进行繪图教学的一些看法》文中研究指明 现行几何课本中,结合图形性质,讲解了各种基本的尺规作图方法;同时,也重视根据实际尺寸进行绘图的技能培养,讲解了如吻接等生产实际中有用的內容,还介绍了刻度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各种常用的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对于绘图教学的目的,它在整个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它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等问題,目前在教师中还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所谓绘图是指使用各种绘图工具,按照实际尺寸绘制成图形,它和一般的尺规作图在逻辑结构上存在
万竹青[8](2018)在《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历史的认识和反思,美术教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教育史犹如教育科学的实验园地。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美术教育史与美术教育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美术教育史亦是美术教育的实验园地。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史的研究,可以知晓美术教育在历史上是如何发生的,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进行美术教育实践的,其实践的状况又是如何的。这是了解美术教育这一现象所存在的原因、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发生的必然性等方面的重要途径,进而帮助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性质及其时代特征,从而为当代美术教育服务。本研究的考察时间范围为晚清至建国前,即从《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前后时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以学制内的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即主要包括小学堂、中学堂,但为了研究的系统而深入得展开,幼稚园、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也包含在内。对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进行历史研究,是为了探明近代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包含宏观的基本脉络特征和微观的学校美术教学具体案例。在具体的考察上,本文将之分解为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如近代学校美术教育是源于何种原因产生的?有哪些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它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怎样的美术教育思潮?这些美术教育思潮又是如何指导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的?教育当局所颁布的法令又是如何规范和监管学校美术教学开展的?等等。借鉴历史学、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变革的需求、时代思潮的迁嬗、学术思想的演进、教育宗旨的变更、学校制度的改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等多个维度出发,将横向的研究视点贯穿于纵向的研究线索,从而探索系统性且兼具内在逻辑的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全景图谱。本研究分为六章,章节要义如下:绪论内容: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对下文亦起到引导性作用。第一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晚清至民国前图画课程进入学校教育系统肇始期的史实面貌。晚清动荡的社会变革使救国图强成为最现实的问题,而美术教育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便是实用技术为主的图画课程。《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从法制上确定了实用技术目的的图画课程,本章通过对图画课程、图画教材、图画教学方法的分析,探究肇始期美术教育发生、发展的缘由和实施情况。第二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民国建立至30年代之前的发展期美术教育史实面貌。民国建立以后,蔡元培推出的教育宗旨使美感教育上升为国家政策,同时在新文化运动、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了有所未有的发展。通过对历年颁布的美术教育相关条例、美术教材、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分析,可知发展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普及美感教育”,与晚清的美术教育特征有着本质区别。第三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20世纪30年代左右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美术教育进步期的史实面貌。这一时期在日本自由画运动和奥地利西泽克美术教学的影响下,我国美术教育逐渐走向自由和开放,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儿童自由画运动。通过对1932年美术课程改革及相应的美术教材、美术教育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在美术教育上的落实程度,从而诠释进步期美术教育的特征和实施情况。第四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抗日战争爆发后至建国前特殊时期美术教育的实施情况。抗日战争爆发后,保家卫国成为全国人民努力的方向,因此在这一时期学校美术教育主要围绕抗战宣传展开。通过对当时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美术教育案例进行探究,得出较为具体的特殊期美术教育状况。结章:本章主要对以上四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近代以来学校美术教育变迁的特征,审视和反思历史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密切联系当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对当代美术教育进行展望。
李蕊[9](2019)在《数学竞赛思想方法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竞赛是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思维层次和数学能力的重要平台。数学竞赛中的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竞赛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数学能力,从而促进中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中学教学质量。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揭示出数学竞赛与中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中学数学教学是数学竞赛的基础,数学竞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延伸。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为:(一)简要分析了近五年的初、高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并结合具体例题阐述了数学竞赛的特征;(二)结合具体的竞赛内容分析了数学竞赛中常见的八种解题思想方法及应用;(三)在教学中融入数学竞赛内容,使数学竞赛思想方法巧妙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四)提出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策略。通过对数学竞赛的特征、解题中的思想方法进行分析以及对教学案例进行反思,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出如下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策略,即在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利用定义定理、经典例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在习题课中及时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融入数学竞赛内容,拓展训练环节中选用数学竞赛题,同时成立数学竞赛学习小组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发展,以及在年级层面开设数学竞赛选修课。
王兴福[10](2014)在《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决定者,而教学行为本身则受制于多种内外部因素,其中,就包括认识信念或教育观念。因此,帮助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树立先进或合理的教学观念或认识信念,进而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历来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教育观念或认识信念所具有的稳定性特征,决定了其更新或建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在相对完善的教学观念或认识信念理论的指导下才有可能收到实效。因此,探讨并澄清个体认识信念的发展规律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它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旨在通过自己的深入探索,回答数学认识信念如何影响教学行为等问题,从而为教师教育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把理论思辨与量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探讨部分,通过梳理西方哲学认识论、数学哲学的相关观点,构建了更加贴近实际、更为合理的用以测查个体数学认识信念系统的理论结构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力大小以及两类取向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证研究部分,根据先前得到理论模型,自编《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现状问卷》和《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习惯问卷》,并对部分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实地考察,之后,对调查所获得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数学认识信念系统的理论结构数学认识信念系统由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稳定性、来源、证实、价值等五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在理论上有三种取向,即传统取向、调和取向和现代取向。其中,调和取向是广泛存在的,而且比其他两种取向更为合理。2.课堂教学行为取向的理论结构每一类教学行为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或三种取向,即保守取向、适中取向和开放取向。其中,适中取向是广泛存在的,而且比其他两种行为取向更恰当。3.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1)影响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其中,数学认识信念是影响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在不同情形下其影响力大小不同。(2)中学数学认识信念与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中学数学教师而言,数学认识信念变量与教学行为变量的相关程度不同。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力往往会随着教师的教龄、学历、职称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3)如果中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认识信念系统的各个维度上大致持有调和(传统、现代)取向,那么,其五种教学行为总体上可能会以适中(保守、开放)取向为主。(4)中学数学教师的性别、所教年级等因素,对其数学认识信念的合理性及教学行为的恰当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的现状从整体上看,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认识信念取向接近于调和取向,取向基本合理。就单个维度而论,除了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维度外,中学数学教师在其余四个维度上的取向均接近于调和取向,基本合理。在数学知识的结构性维度,中学数学教师的取向偏向现代取向,不尽合理。5.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从整体上看,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取向接近于适中取向,取向基本恰当。就单个维度而论,除了提问维度外,中学数学教师在其余四个维度上的取向更接近适中取向,取向比较妥当。在提问维度,教师的取向更接近开放取向,显得过于频繁。6.优秀中学数学教师的数学认识信念及教学行为取向的特征(1)在数学认识信念取向上,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一般认为:第一,“数学知识既来源于实践经验,又来源于逻辑演绎”;第二,“数学真理既要靠生产实践,又要靠逻辑推理来检验”;第三,“数学知识的价值在于训练人的思维,以及解决生产、科技中的问题”。(2)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课堂管理相对比较民主;第二,板书以呈现重点教学内容为主,容量适当;第三,例题讲解以启发引导式为主;第四,提问频率相对较高。
二、对中学几何課中进行繪图教学的一些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学几何課中进行繪图教学的一些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
1.1.2 “集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3 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于集合单元教学中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计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文献的收集途径 |
2.2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概述 |
2.2.1 理论产生的背景 |
2.2.2 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3 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2.3 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3.1 语言智能 |
2.3.2 逻辑数学智能 |
2.3.3 空间智能 |
2.3.4 身体动觉智能 |
2.3.5 音乐智能 |
2.3.6 人际智能 |
2.3.7 内省智能 |
2.3.8 自然探索智能 |
2.3.9 存在智能 |
2.3.10 多种智能综合 |
2.4 集合单元教学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访谈设计 |
3.1 访谈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访谈工具与流程 |
3.3.1 访谈工具 |
3.3.2 访谈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访谈结果分析 |
4.1 整体结果分析 |
4.1.1 整体结果 |
4.1.2 整体结果分析 |
4.2 语言智能 |
4.3 逻辑数学智能 |
4.4 空间智能 |
4.5 身体动觉智能 |
4.6 音乐智能 |
4.7 人际智能 |
4.8 内省智能 |
4.9 自然探索智能 |
4.10 存在智能 |
4.11 多种智能结合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智能理论渗透“集合”的教学片断设计 |
5.1 语言智能 |
5.2 逻辑数学智能 |
5.3 空间智能 |
5.4 身体动觉智能 |
5.5 音乐智能 |
5.6 人际智能 |
5.7 内省智能 |
5.8 自然探索智能 |
5.9 存在智能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集合”的教学设计 |
6.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6.1.1 教学内容 |
6.1.2 教学目标 |
6.1.3 教学重、难点 |
6.1.4 教学用具 |
6.1.5 教学过程 |
6.1.6 板书设计 |
6.1.7 教学反思 |
6.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6.2.1 教学内容 |
6.2.2 教学目标 |
6.2.3 教学重、难点 |
6.2.4 教学用具 |
6.2.5 教学过程 |
6.2.6 板书设计 |
6.2.7 教学反思 |
6.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
6.3.1 教学内容 |
6.3.2 教学目标 |
6.3.3 教学重、难点 |
6.3.4 教学用具 |
6.3.5 教学过程 |
6.3.6 板书设计 |
6.3.7 教学反思 |
6.4 《集合的基本运算(2)》 |
6.4.1 教学内容 |
6.4.2 教学目标 |
6.4.3 教学重、难点 |
6.4.4 教学用具 |
6.4.5 教学过程 |
6.4.6 板书设计 |
6.4.7 教学反思 |
6.5 预期教学效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总结与创新之处 |
7.1.1 总结 |
7.1.2 创新之处 |
7.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7.2.1 学生的智能调查 |
7.2.2 教案的实施与教学效果检验 |
7.2.3 根据实际融入多元智能 |
7.2.4 访谈不够全面 |
7.3 结论及教学建议 |
7.3.1 论文研究结论 |
7.3.2 注重培养学生自然探索智能 |
7.3.3 注重培养学生人际智能 |
7.3.4 注重培养学生内省智能 |
7.3.5 存在智能也需要培养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2)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3)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历史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
2.1.1 教的准备 |
2.1.2 教的内容分析 |
2.1.3 教学方法选择 |
2.1.4 教学原则 |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
2.2.1 学的准备 |
2.2.2 训练内容分析 |
2.2.3 学习方法选择 |
2.2.4 学习策略 |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3.1 背景的概述 |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4.1 背景概述 |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
5.1 背景概述 |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历史背景 |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
6.2 教学启示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几何作图历史简介及相关概念 |
2.1 几何作图历史简述 |
2.2 三大作图难题历史及解决历程简述 |
(1)化圆为方 |
(2)倍立方体 |
(3)三等分角 |
2.3 研究对象简介 |
2.4 作图研究分类 |
(1)作图理论 |
(2)作图解决问题 |
(3)单具作图 |
(4)作图与代数间联系 |
(5)作图教学 |
(6)作图争论 |
(7)作图中的谬误性问题 |
第3章 1949-1966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特点 |
3.1 1949-1957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3.1.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
3.1.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3.1.3 作图专有名词 |
3.1.4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3.1.5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
3.2 1958-1966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3.2.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
3.2.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3.2.3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3.2.4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 |
3.3 小结 |
第4章 1978-2000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趋势 |
4.1 1978-1985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4.1.1 教学大纲中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
4.1.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4.1.3 作图专有名词 |
4.1.4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4.1.5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整体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
4.2 1986-2000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4.2.1 教学大纲对初中几何作图要求变迁概述 |
4.2.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4.2.3 平面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4.2.4 作图研究整体概况 |
4.3 小结 |
第5章 2001-2012 年间初中几何作图研究及其特点 |
5.1 课程标准对初中几何作图要求的变迁 |
5.2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者群体 |
5.3 初中几何作图研究情况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作图要求之变迁 |
6.1.2 初中平面几何各类作图研究之变迁 |
6.2 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特点 |
6.3 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影响因素 |
6.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一) 当代 |
(二) 中学 |
(三) 数学课程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
(二) 中学数学教材 |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文献法 |
(三) 比较法 |
(四) 文本分析法 |
(五) 访谈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
(三) 结论 |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
(三) 结论 |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三) 结论 |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三) 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6)利用GeoGebra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GeoGebra数学动态教学软件 |
2.1.2 GeoGebra软件、几何画板、超级画板 |
2.1.3 几何直观 |
2.1.4 几何直观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2.2 霍弗尔直观化能力五级水平理论 |
2.2.3 李秉德先生的具体与抽象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关于利用GeoGebra辅助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2 关于发展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现状 |
小结 |
第三章 利用Geogebra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前期分析 |
3.1 初中数学相关几何直观的内容分析 |
3.2 前期调查设计 |
3.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2.2 调查方法及内容 |
3.3 前期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教师在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中的教学现状 |
3.3.2 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及几何直观能力现状 |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GeoGebra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设计 |
4.1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
4.2 教学实践内容的选择 |
4.3 利用GeoGebra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应用策略 |
4.3.1 充分借助数形结合平台,培养学生直观建构能力 |
4.3.2 注重几何模型直观展现,提升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
4.3.3 配合探究型学习支持活动,发展学生直观洞察能力 |
4.3.4 多种教学辅助工具相结合,优化教学效果 |
4.3.5 灵活把握应用GeoGebra时机,提高应用价值 |
4.3.6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培养学习积极性 |
4.4 利用GeoGebra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过程设计 |
4.4.1 课前准备设计 |
4.4.2 课堂实施设计 |
4.4.3 课后巩固设计 |
4.5 教学评价设计 |
第五章 利用GeoGebra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实施过程 |
5.1 实施思路 |
5.2 第一轮在《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的课程实施 |
5.2.1 案例实施 |
5.2.2 教学效果评价 |
5.2.3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5.3 第二轮在《勾股定理》中的课程实施 |
5.3.1 案例实施 |
5.3.2 教学效果评价 |
5.3.3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5.4 第三轮在《一次函数》中的课程实施 |
5.4.1 案例实施 |
5.4.2 教学效果评价 |
5.4.3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六章 数据整理与分析 |
6.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2 测试成绩结果分析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校美术教育史资料的匮乏 |
(二)近代是学校美术教育开端及发展的重要时期 |
(三)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理论缺乏历史渊源 |
二、概念界定 |
(一)“美术” |
(二)“学校美术教育” |
(三)“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 |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四、国内外学校近代美术教育史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美术教育史文献综述 |
(二)国外美术教育史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带来的启示 |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六、研究内容及关键性问题 |
(一)研究内容 |
(二)关键性问题 |
七、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时段分期严谨 |
(二)研究方法新颖 |
(三)研究内容系统性 |
(四)研究的国际视野 |
第一章 20世纪初“图画”进入学校系统的开创期 |
第一节 “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的社会呼唤 |
第二节 “图学”在洋务学堂中的应用 |
一、“图学”作为一种学习的“语言” |
二、“图学”课程在洋务学堂中的开设 |
第三节 学校美术教育开创的标志 |
一、《奏定学堂章程》的渊源 |
二、《奏定学堂章程》图画课程的参考蓝本 |
三、《奏定学堂章程》对图画课程的规定 |
四、《奏定学堂章程》对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开创期中小学堂的“图画”课程与教学 |
一、中小学堂的图画教材 |
二、中小学堂图画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三、中小学堂图画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
第五节 中小学堂的图画师资来源 |
一、师范学堂的模范:两江师范学堂及其图画课程与教材 |
二、师范学堂多从日本引进师资 |
本章结语 |
一、出现美育思想萌芽 |
二、形成“政教合一”下的以社会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取向 |
三、“西学东渐”影响下西方绘画技法的引入 |
四、待发展的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教育”取向 |
第二章 以“普及美感教育”为特征的学校美术教育发展期 |
第一节 同时期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 |
一、儿童创造力的研究 |
二、恩物的提出 |
三、艺术欣赏教育 |
四、绘画与其他学科联络教学 |
第二节 蔡元培“美感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思想 |
一、蔡元培教育生平 |
二、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 |
三、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一、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涵 |
二、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
三、新文化运动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四、蔡元培对新文化运动的认同 |
第四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
一、杜威教育生平及其在中国的交流 |
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第五节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一、黄炎培教育生平及其职业教育思想 |
二、图画要“为自己谋生、为社会服务” |
第六节 发展期学校美术课程标准 |
一、1912-1922年有关法令的颁布 |
二、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的颁布 |
三、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的特点 |
第七节 发展期的小学“形象艺术”与中学“图画”教材 |
一、发展期小学“形象艺术”与初中“图画”教材 |
二、发展期学校“美术教学法”相关书籍 |
三、教材案例:《新中学图画课本》 |
第八节 发展期学校图画课程与教学 |
一、发展期图画课程种类及其概念辨析 |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
本章结语 |
一、发展期学校美术教育的成绩 |
二、发展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局限 |
第三章 “以儿童为中心”的学校美术教育进步期 |
第一节 我国“儿童自由画”的形成与发展 |
一、“自动”“自由”“自由画”的概念形成 |
二、影响我国“儿童自由画”形成的外来因素之一:日本山本鼎“自由画教育” |
三、影响我国“儿童自由画”形成的外来因素之二:齐泽克的儿童美术教学实践 |
四、我国学者对“儿童自由画”的理解与探索 |
第二节 “以儿童为中心”的实践转化:陈鹤琴的教育实验 |
一、陈鹤琴教育生平 |
二、陈鹤琴“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实践转化 |
第三节 进步期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
一、陈之佛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
二、陈鹤琴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
三、罗愷司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
第四节 进步期的学校美术课程标准 |
一、苏区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 |
二、国民政府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 |
三、进步期美术课程标准的特征 |
第五节 进步期的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教材 |
一、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教材概况 |
二、教材案例分析:《复兴初中图画教科书》 |
三、进步期美术教材编制的特点 |
第六节 进步期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课程与教学 |
一、进步期学校美术教育状况: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
二、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
三、美术教学改革重点领域:欣赏教育 |
四、教学环境的美化与教学活动形式与空间的拓展 |
五、复式美术教学的开展与运用 |
本章结语 |
一、“儿童中心主义”是进步期美术教育的主流思想 |
二、欣赏教育是进步期美术教学重点领域 |
第四章 与战争相结合的学校美术教育特殊期 |
第一节 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美术教育 |
一、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小学教育状况 |
二、学校美术教育相关课程法规条例 |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学校美术教育 |
一、国统区的中小学教育状况 |
二、学校美术教育相关课程法规条例 |
第四节 特殊时期以战争宣传为中心的美术教育 |
一、公开出版的学校美术教材 |
二、“自编”美术教材的选材 |
三、学校美术教学如何服务抗战宣传 |
四、特殊时期的学校美术教学 |
第五节 特殊时期学校美术教育研究的进步 |
一、美术教育测量与评价 |
二、美术教育中“工具论”与“本质论”的争辩 |
三、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持续讨论 |
本章结语 |
一、美术教育作为抗战的思想武器 |
二、学校美术教育发挥“团结人民、鼓舞斗志”的作用 |
三、特殊时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历史局限 |
总结语审视与反思 |
一、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 |
(一)从“图画”到“美术”的美术学科名称变化 |
(二)从实用技术到美感、创造力的美术教育目的变迁 |
(三)从照搬日本到学习美国的课程改革参考蓝本转移 |
(四)从注入式到启发式的美术教学方法转变 |
二、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动 |
三、国际交流下美术教育学术思想的解读 |
四、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外在因素:政治与经济 |
五、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师资 |
六、研究过程的思考 |
(一)研究的“复杂性” |
(二)研究的“当代性” |
(三)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事记 |
附录二 人名录 |
附录三 近代中小学美术教科书 |
附录四 中小学美术教育文献展 |
后记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数学竞赛思想方法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数学竞赛思想方法 |
2.1.2 数学教学的内涵 |
2.1.3 数学竞赛与中学教学的联系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数学竞赛研究状况综述 |
2.2.2 竞赛数学的教育功能的研究综述 |
2.2.3 数学竞赛与中学数学教学相关的研究综述 |
2.3 对相关文献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3章 数学竞赛的相关研究 |
3.1 数学竞赛试题的分析 |
3.1.1 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 |
3.1.2 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
3.2 数学竞赛的特征 |
3.2.1 基础性 |
3.2.2 创造性 |
3.2.3 发展性 |
第4章 数学竞赛的解题思想方法及应用 |
4.1 转化与化归思想及应用 |
4.2 分类讨论思想及应用 |
4.3 换元法及应用 |
4.4 构造法及应用 |
4.5 反证法及应用 |
4.6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 |
4.7 奇偶分析法及应用 |
4.8 容斥原理及应用 |
第5章 数学竞赛融入中学数学教学 |
5.1 课堂案例——分类讨论问题 |
5.1.1 教学案例 |
5.1.2 案例分析 |
5.2 课堂案例——构造法问题 |
5.2.1 教学案例 |
5.2.2 案例分析 |
5.3 总结 |
第6章 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
6.1 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 |
6.1.1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
6.1.2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
6.1.3 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
6.2 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6.2.1 推导定义、定理时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
6.2.2 利用经典例题巩固和深化数学思想方法 |
6.2.3 习题课教学中总结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
6.3 教学中融入数学竞赛内容 |
6.3.1 拓展训练中选用数学竞赛题 |
6.3.2 组织数学竞赛兴趣小组 |
6.3.3 开设数学竞赛选修课 |
第7章 总结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10)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1.2 本研究的价值或意义 |
1.3 本研究总体设计 |
1.3.1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2 对研究方法的具体说明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学者对(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及评析 |
2.1.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概述 |
2.1.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概述 |
2.1.3 国内外学者对有关数学认识信念的若干具体问题的研究及评析 |
2.2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及简评 |
2.2.1 关于教学行为的分类研究 |
2.2.2 关于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行为的研究 |
2.2.3 关于五类主要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及简评 |
2.3 关于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影响的研究及简评 |
2.3.1 关于我国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现状的研究 |
2.3.2 关于我国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行为现状的研究 |
2.3.3 关于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
2.4 相关研究方法及简评 |
2.4.1 关于个体认识信念系统的测量量表 |
2.4.2 关于个体数学认识信念系统的测量量表 |
第3章 数学认识信念的理论研究 |
3.1 数学认识信念的涵义及特征 |
3.1.1 对信念的认识 |
3.1.2 对认识信念的认识 |
3.1.3 对数学认识信念的认识 |
3.2 个体数学认识信念系统的理论结构 |
3.2.1 个体认识信念系统的主要维度、取向体系的理论构建 |
3.2.2 个体数学认识信念系统的主要维度及取向体系的理论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研究 |
4.1 (数学)教学行为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
4.2 (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分类及五类主要教学行为分析 |
4.2.1 对课堂管理行为的分析 |
4.2.2 对板书行为的分析 |
4.2.3 对提问行为的分析 |
4.2.4 对理答行为的分析 |
4.2.5 对例题讲解行为的分析 |
4.3 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层次划分及二级维度及取向体系的确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学认识信念影响教学行为的理论研究 |
5.1 数学认识信念影响教学行为的理论确认 |
5.2 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力分析 |
5.2.1 影响教学行为的因素分析 |
5.2.2 (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力大小分析 |
5.3 数学认识信念取向与教学行为取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现状的调查研究 |
6.1 数学认识信念调和取向存在性的调查研究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方法 |
6.1.3 研究过程及结果 |
6.2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现状的调查研究 |
6.2.1 研究目的 |
6.2.2 研究方法 |
6.2.3 研究过程 |
6.2.4 研究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方法 |
7.2.1 被试选择 |
7.2.2 研究工具 |
7.2.3 统计方法 |
7.3 研究过程 |
7.3.1 问卷设计 |
7.3.2 问卷的评估与修订 |
7.3.3 测试、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 |
7.4 研究结果 |
7.4.1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整体状况 |
7.4.2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取向系统的差异分析 |
7.4.3 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习惯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数学认识信念影响教学行为的实证研究 |
8.1 实证研究一: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
8.1.1 研究目的 |
8.1.2 研究方法 |
8.1.3 研究结果 |
8.2 实证研究二:基于课堂观察和访谈的研究 |
8.2.1 研究目的 |
8.2.2 研究方法 |
8.2.3 研究过程 |
8.2.4 研究结果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综合分析 |
9.1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系统的理论结构 |
9.2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
9.3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现状、教学行为现状 |
9.4 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教学行为的特征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10.1 本研究结论 |
10.2 本研究的不足 |
10.3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1980-2013年相关文献的研究主题及数目统计 |
附录二 验证个体数学认识信念中调和取向存在的封闭式问卷(A版) |
附录三 验证数学认识信念中调和取向存在的半开放式问卷(B版) |
附录四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附录五 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习惯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七 数学认识信念影响教学行为的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对中学几何課中进行繪图教学的一些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D]. 蒋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3]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4]初中平面几何作图研究发展史(1949-2012) ——基于《数学通报》文献分析[D]. 王瑞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5]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6]利用GeoGebra发展初中生几何直观能力的行动研究[D]. 康琴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对中学几何課中进行繪图教学的一些看法[J]. 志敏. 数学通报, 1965(04)
- [8]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D]. 万竹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9]数学竞赛思想方法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研究[D]. 李蕊.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10]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D]. 王兴福.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