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楼金伟[1](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尹赞勋,徐道一,浦庆余[2](1965)在《中国地壳运动名称资料汇编》文中指出 前言本文汇集了我国巳发表的地壳运动名称140个。这里不包括外国名称,如加里东运动、布利唐运动等。也不包括日本人在中国创立的一些名称,如中奥陶世与中石炭世之间的太行运动,以及热河运动、焦作运动等。但是,邻国名称适用于中国的,如印支运动,来自公海的名称,如太平洋运动,来自中国边界线上的名称,如喜马拉雅运动,都包括在内。
杨志坚,沈振丰,梁士奎,郭养和[3](1988)在《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铁、铜、硫矿产分布关系(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六五”期间对中下扬子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成果。采用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法,综合研究区内前震旦系基底结构、深大断裂、各期构造运动及所产生的构造类型,以及震旦纪以来的沉积建造和岩相古地理环境等,并对其大地构造单元作了新的划分,阐述了区域构造与铁、铜、硫等矿产的展布关系。文中除大量插图外,还附有地质构造纲要图.可供有关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吴跃东[4](2009)在《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沉积充填特征入手,分析了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基本格架、基底概况和盆内火山岩特征;详细研究了盆地各时期地层发育特征和纵横向变化规律、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序和沉积体系时空配置、层序界面特征和构造层序叠置序列、古地理演化;探讨了盆地的成因、类型、性质及形成演化过程,建立了盆地充填的时间序列,论述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盆山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野外八条露头地层剖面测制,依据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建造、生物特征确定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全区对比。(2)通过对野外剖面测制和钻孔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内的陆相沉积盆地划分出五种沉积类型:即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根据不同时期盆地类型及其特点,将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分为坳陷盆地的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山间坳陷盆地的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拉分坳陷型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共三种类型。(3)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构造层序和沉积层序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沉积体的沉积旋回、层序界面特征及层序划分的各种标志研究基础上,将盆地中三叠世—新近系陆相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共划分出9个构造层序和22个沉积层序,并对构造层序进行了对比,建立了时间—层序地层格架。(4)根据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和层序反映构造性质及其演化特征的原则,以构造层序的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编图单元边界,以构造层序的湖盆扩张体系域和湖盆收缩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分别代表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点,重点分析了各构造层序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沉积盆地发育情况、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其时空展布规律。(5)通过对区内陆盆充填序列、构造背景与盆地类型的变化特征分析,从物质组成、相序、层序结构及演化等出发,确定出沿江中新生代盆地为一叠合盆地,将沉积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晚三叠世为前陆盆地、早中侏罗世为陆间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喷发—沉积盆地、早白垩世中期为走滑拉分盆地、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为坳陷盆地阶段,古近纪—新近纪为山间坳陷盆地等七个阶段。(6)结合对大别造山带地质构造的认识,并从盆山关系统一观点出发,侧重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属性及其特征,论证了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
陆三明[5](2007)在《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岩浆作用与流体成矿》文中研究表明铜陵狮子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大型铜、金矿田。矿田内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及成矿作用复杂。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活动(基底形成阶段)-稳定(盖层)-再活动(板内变形)三个发展演化阶段。尤其是中三叠世以后,板内变形阶段引发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有关的所谓“三位一体”和“多层楼”的矿床分布格局。铜陵矿集区狮子山矿田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根据目前研究现状,论文工作拟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主要采用SHRIMP同位素精确定年、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ICP-MS分析以及包裹体中δ13CCO2、δCCH4质谱分析等现代测试技术,着重分析岩浆岩的成岩时代、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流体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和C、H、O同位素组成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旨在结合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运用现代成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理论,探索矿田岩浆作用及岩浆演化、成岩与成矿关系、成矿流体的时空演化、成矿物理化学场与矿床矿体定位的时空耦合。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1、狮子山矿田侵入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辉石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3类。根据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侵入岩以富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岩石低Cr、Ni,高Rb、Th、Ba、K以及Sr富集,表明其属于以幔源物质为主的壳幔混源型岩石。结合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本区岩浆岩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作用发生在由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地球化学背景。区内岩浆岩的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具有相同的来源,是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成岩过程中镁铁矿物的结晶分离起着重要的作用。综合研究认为,狮子山矿田岩浆岩的形成应是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的原生岩浆,当聚集到深部岩浆房中以后,在滞留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但尚未固结,成分上显示了一定的带状分布,在区域构造应力的松弛及构造事件的诱发下,随机地沿发育的构造裂隙先后上升侵位,冷凝结晶。2、锆石SHRIMP的同位素精确定年表明,岩浆的侵位年龄为133.3Ma~142.9Ma.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同位素年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表明矿田侵入岩体是在同期岩浆活动中多次定位形成的。岩浆侵入活动可以划分为分别起始于140Ma±和134Ma~136Ma的早晚两次脉动。从岩浆上升侵位到冷却结晶的时间间隔均较短,但其中的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冷却史相对较长,且经历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后期构造脉动、岩浆上升侵位、减压受热、早期晶体再熔蚀及冷却结晶的过程。3、矿田内多种不同类型的矿床沿狮子山铜金矿带和鸡冠石多(贵)金属矿带2个成矿带分布,深部为斑岩型矿床和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中部为层间矽卡岩型矿床及浅部为角砾岩筒式或接触式矽卡岩型矿床。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但以富液相包裹体和气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均—温度测定显示,矽卡岩阶段为411~600℃,石英-硫化物阶段为173~440℃,碳酸盐阶段为117~280℃,成矿温度变化具有连续性和相对集中的特点。成矿流体的盐度测定表明,在矽卡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显示出高盐度和低盐度的两个端元,而且同一成矿阶段高盐度和低盐度等不同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基本一致,反映成矿过程与流体沸腾作用有关。矿田内各矿床成矿流体在时间上从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p、pH、Eh、fO2值降低;空间上从深部矿床向浅部矿床p、Eh、fO2降低,而pH升高。4、矿田内各矿床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还原性气体CH4、C2H6、N2、H2S、Ar为次。还原参数R及H2S浓度在空间上的不同深度矿床石英-硫化物阶段由深向浅变小。CO2/H2O比值在空间上指示成矿流体减压空间为-500m~-550m和-730m~-830m中段,流体减压沸腾是矿石沉淀的主导机制。液相成分中阴离子以Cl-、SO42-和F-为主,阳离子以K+、Na+、Ca2+、Mg2+为主,K+/Na+、F-/Cl-及相关图解显示,成矿溶液是岩浆热液和地下水热液的混合,成矿溶液中阴、阳离子摩尔浓度显示岩浆热液在成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空间上K+/Na+、F-/Cl-随深度变浅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在-500m~-550m左右和-730m~-830m中段显着降低,反映成矿过程中流体混合作用增强,是矿石减压沸腾的空间,也与矿田内矿床的富集部位一致。因而探索了矿床流体成分演化、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场与矿床矿体的时空定位的密切关系。5、首次系统的石英包裹体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微量元素特征决定矿石的微量元素的特征,不同矿床的流体具同源演化的特征,石英包裹体中成矿元素丰度指示了。富铜流体”的存在。相对而言矽卡岩阶段成矿作用较弱,而主成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Cu、Sr、Ba等有强烈富集的趋势,成矿作用较强。根据矿床矿石分带和流体成分分析,Cu品位较高的含铜黄铁矿石+磁黄铁矿矿石带,可能是含Cu流体汇聚和活动的异常带。空间上不同矿床反映了由深部向浅部总体上Cu富集系数降低,而Pb、Zn则富集系数增加。特征元素及其比值指示成矿热液具深源流体的特征。6、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与岩浆岩及矿床石英、石榴子石等单矿物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矿石存在不同,反映了矿床成矿环境对矿石沉淀的影响。铜金矿床矿石和蚀变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呈右倾斜型,LREE界于岩浆岩和大理岩之间。但金矿床矿石蚀变岩石δEu呈弱异常,而铜矿床具弱负δEu和弱正δEu异常,反映了成矿环境的复杂性。系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和矿石及其单矿物稀土元素的对比分析表明,石英包裹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在刻划流体方面比矿床矿石及其单矿物更具有代表性。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轻重稀土分异弱,且δEu具弱异常;铜矿床流体包裹体总体为LREE富集型,轻重稀土分异弱,其显示了深源流体的特征。空间上,深部和中部矿床流体为负δEu异常,而浅部铜矿床均显示δEu正异常,可能与环境改变和F-、Cl-、CO32-离子的络合作用有关。7、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的碳质可能主要为深部岩浆来源,水-岩相互作用是热液方解石沉淀的主要因素。石英包裹体的δ13CCO2值总体在岩浆岩系统范围,但部分碳来源于围岩,反映了成矿流体起源于岩浆作用,但成矿晚期有外来地层成分和大气降水的加入。δ13CCH4特征显示有机碳和无机碳的混合,也显示成矿有围岩碳酸盐和有机质的参与,而且空间上由深部矿床向浅部矿床降低。矿田铜矿床和金矿床CH4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可能显示CH4是矿床铜金分离和金沉淀的主要因素。8、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表明,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地层水和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在空间上具有以岩浆岩体为中心,由内向外、由下向上氢氧同位素组成有规律的变化特征;在时间上成矿流体由早阶段至晚阶段岩浆水逐渐减少而大气降水逐渐增多,反映成矿作用以岩浆作用为主导。9、对矿田内2类不同矿石类型中的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得到成矿年龄为139.1Ma和139.4Ma。显示成岩与成矿密切的成因联系。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石铅与岩浆岩的岩石铅一致,均具有深源铅的特征。而与沉积围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不同,也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是深部来源的。10、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区内岩浆作用经历了幔源玄武岩岩浆底侵、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分凝上升至不同深度的岩浆房、不同性质的岩浆的混合以及分离结晶作用和熔-流分配作用。使成矿元素Cu、Pb、Zn、Mo发生多次富集,形成了“富Cu流体”。这种“富Cu流体”沿构造有利部位主要以渗透的方式扩散,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以及围岩和构造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矿田内一些减压区间和流体成分富集带状异常区,在不同的空间引发了流体成分的改变并沉淀,从而形成了矿田成矿金属元素表现为上金下铜、内铜外铅锌分布格局以及矿床成因类型上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层间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复合的、具“多层楼”的矿床分布格局。
杜轶伦[6](2013)在《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矽卡岩成矿作用是区域成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层控矽卡岩矿床是矽卡岩型矿床勘查和研究的重点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区域成矿过程的认识,为丰富矽卡岩矿床成矿理论和进一步勘查矽卡岩型矿床补充新的科学依据。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层控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分布广泛,且其矿床特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中国东部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研究层控矽卡岩矿床成矿机制的理想地区。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安徽铜陵地区冬瓜山和大团山两个典型层控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控矿因素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岩浆活动、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等因素,其中,构造-岩性组合和岩浆活动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同样有机质、蒸发岩-膏盐层也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并起到吸附和还原作用。矿床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冬瓜山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是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和中生代岩浆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作用有机结合(复合)的产物;而大团山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是中生代岩浆-热液沿层间断裂交代-充填成矿作用的产物。综合以上资料,初步总结出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型。在石炭纪中期,由海底喷流作用在区内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或矿胚层,矿石成分以硫和铁为主;在印支期构造运动中,特别是褶皱变形中,沿碳酸盐岩与硅质岩(或粉砂岩)界面发生层间滑脱,在区内形成多个层间断裂带;至燕山期,区域构造伸展明显,壳幔交换频繁,导致大规模岩浆-热液活动,一方面岩浆期后热液沿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与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间的层间滑脱构造运移,对石炭纪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进一步富集铜等成矿物质,最终形成大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如冬瓜山铜矿);另一方面成矿热液沿不具有矿胚层的层间断裂交代-充填,形成中小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如大团山铜矿)。
李汉民,陈文彩,黄振明,王祥银[7](1983)在《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文中研究表明团山位于怀宁县城东北平山公社西北,出露地层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岩性由灰黑色含燧石结核灰岩、硅质板岩、硅质粘板岩、粘板岩、灰黑色或灰绿色千枚状板岩及长石石英砂岩等组成。1970年原安徽省冶金地质局311地质队进行1:20万(太湖幅)区域地质测量,1974年安徽省地质局326地质队编制1:5万及1:10万安徽怀宁—枞阳地区矿产地质图时,均将上述浅变质岩系划归中、下奥陶统及下志留统高家边组。1979年以来,许多地质人员在此进行过观察研究,对前人的认识曾提出异议,但皆无化石依据,均未能定论。概括前人意见,主要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属下古生界奥陶系与志留系。一种认为属上古生界二迭系。另一种认为灰岩、硅质板岩及硅质粘板岩等应属中、上奥陶统,
钱存超[8](2006)在《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文中认为通过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大别南缘构造带的结构、物质组成和形成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1、确定了大别南缘构造带是一个复杂多期演化的复合构造带,尤其是中新生代以来在先期洋陆相互作用碰撞构造带基础上叠加强烈的陆内构造而形成的巨大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系。其构造几何学结构主要特点为:(1)平面呈线性弧形波状延伸;(2)剖面上呈现造山带以多种类型和不同深度层次规模的推覆构造形式,向外推置在扬子地块之上,构成陆内地壳大规模收缩推覆叠置的几何学结构;(3)现今结构垂向上从上部以近东西走向构造为主,经中深部水平流变过渡层到深部地幔南北向结构与状态,使壳幔上下呈近于直交或斜交的构造非耦合关系,总体构成具流变学分层的壳幔三维结构几何学模型。2、厘定大别南缘构造带中肢解的蛇绿混杂岩和残留岛弧火山岩的存在,讨论了勉略带的东延。肢解的蛇绿混杂岩和残留的岛弧火山岩共同存在,表明大别山南缘地区曾存在洋内岛弧至活动的大陆边缘岛弧构造背景,与秦岭构造带勉略带不同地段残存的蛇绿岩和火山岩等从区域构造与构造部位、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综合特征可以对比。但因受到印支期陆—陆深俯冲碰撞和UHP的快速折返以及燕山期陆内构造作用的强烈改造而呈残存状态,杂乱分布。它们现今裸露在造山带根带前寒武纪古老岩石中,而中上部浅层岩石,包括类似勉略带在内的岩石可能大多已被剥蚀,或因大别山南缘的巨大推覆而被掩埋。因此,在大别山南缘构造带抬升的古老基底根带岩石中,目前尚可见到老的蛇绿岩和岛弧火山岩块的保存,而新的尚未发现或保存。3、探讨了大别南缘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对于大别造山带和大别HP、UHP变质岩石形成与折返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大别南缘构造带经历了变质基底岩系原岩形成阶段、扬子地块北缘震旦纪—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沉积阶段、印支期深俯冲与碰撞造山阶段、晚印支—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与UHP折返阶段、中新生代陆内构造阶段等5个长期复杂的构造演化阶段。大别山南缘俯冲消减带与构造带的存在,造成大别南、北的双层俯冲,而南缘扬子岩石圈俯冲促进和加速了大别北缘陆壳快速的深俯冲,致使其形成UHP岩石。其中所要强调的是在扬子与华北两大板块区域汇聚和大别南、北陆壳双层俯冲中,南缘的俯冲碰撞加强了北缘的深俯冲与折返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大别南缘构造带的主要原因和意义,也是本文提出的重要新认识。4、研究与厘定大别山前陆褶冲带的变形特征。前陆褶冲带和大别南缘带经历了相同构造变形期次,即至少三期的构造变形,早期表现为扬子陆块向北的俯冲碰撞,主期表现为超高压岩石的折返,形成前陆褶冲带,晚期表现大别山隆起时向南的逆冲推覆构造格局。
李汉民,陈文彩,黄振明,王祥银[9](1983)在《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文中研究表明团山位于怀宁县城东北平山公社西北,出露地层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岩性由灰黑色含燧石结核灰岩、硅质板岩、硅质粘板岩、粘板岩、灰黑色或灰绿色千枚状板岩及长石石英砂岩等组成。1970年原安徽省冶金地质局311地质队进行1:20万(太湖幅)区域地质测量,1974年安徽省地质局326地质队编制1:5万及1:10万安徽怀宁—枞阳地区矿产地质图时,均将上述浅变质岩系划归中、下奥陶统及下志留统高家边组。1979年以来,许
李进文[10](2004)在《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铜陵矿集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的大型铜金矿集区。研究表明,区内铜(金、硫、铁)矿床与中酸性侵入岩具有密切时空和成因联系。这些侵入岩受基底和盖层构造的控制,主要沿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分布,形成时代集中于148.20±2.13~134.35±3.03Ma,总体上是从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辉石二长闪长岩依次侵位的。侵入岩由高钾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组成,两者间不存在演化关系,前者主要为下地壳底部深变质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在有少量幔源玄武质岩浆注入的情况下先于后者形成;后者是幔源碱性玄武质岩浆与有限的地壳物质发生同化混染进而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下地壳或岩石圈地幔拆沉继而环流热幔上涌是侵入岩形成的直接起因,中酸性侵入岩浆的强烈活动也标志着本区构造环境由挤压向伸展的调整,而大规模的铜(金、硫、铁)成矿作用即发生于伸展构造环境中。侵入岩的“体中体”构造发育;岩浆多次侵入活动具有共岩浆补余分异效应,且对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岩体冷速率一般与其相关成矿作用的强度成反相关。区内矿床可划分为热液脉型、矽卡岩型和层控矽卡岩型3个主要成因类型,不同类型的矿床受不同的构造控制。根据控矿特征,矿田构造可分为浅带“行、列、汇”构造样式、中带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和深带“隆中凹”构造,三者的深度分别为0~1km左右、1~3.0km左右和>3.0km,在空间上构成了矿田构造的垂直分带。三个层次的控矿构造带分别控制了热液脉型矿床(体)、矽卡岩型矿床和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浅、中、深控矿构造带在不同的矿田常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两两组合,当三者完全产出时则构成了完整的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发育程度是控制“多位一体”成矿和矿床成矿组合的主要原因。矿田构造的形成、演化经历了海西期“隆中凹”构造的形成和发育、印支期褶皱和层间滑脱构造的形成、燕山期层间滑脱构造的发育和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及“行、列、汇”构造样式的成生与演化等阶段。各类矿床矿石中石英、方解石和石榴石矿物流体包裹体的观测表明,流体包裹体可以分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三类,其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大,为128~>570℃;盐度变化于1.07~60.72wt%NaClequiv,其中含石盐子晶包裹体的盐度为30.27~60.72wt%NaClequiv。矽卡岩型矿化初始阶段的成矿流体呈超临界态,并在成矿主阶段发生过流体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减压降温是引起成矿流体发生沸腾的原因,也是导致流体中矿质淀积的主要因素。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变化特征表明,热液脉型矿化稍晚于矽卡岩型矿化。成矿流体以H2O、CO2、N2、Na+、K+、Ca2+,Mg2+、SO42-、Cl-为主要成分,含有少量到极少量的CH4、He、Ar、O2、C2H6、H2S等成分,少量样品含F-;流体中CO2、O2、Ca2+、K+、SO42-、Cl-和F-等成分的含量可能对成矿规模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由还原性增强再降低的动态演化过程,而还原性增强有利于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而且流体从岩浆分出时已含有一定量的铜等成矿元素,并在岩浆-流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其中的成矿元素逐渐富集。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揭示,流速相对较低的流体有利于Cu、Mo和Zn等成矿元素从岩石中溶出,水-岩反应速率与流体流速基本成反相关,与流体在体系内的停顿时间成正相关,但反应速率是呈非线性变化的。成矿流体中的Cu可能主要是在超临界态流体中迁移,而在低于临界态条件下从流体中析出;在低于临界态的350℃温度条件下,Zn元素仍保持从岩石中呈大量溶出,可能因此导致了Cu、Zn等成矿元素在空间上常构成分带特征。同位素测年表明,区内金属成矿经历了海西期和燕山期两个时代,成矿作用时限分别为313.2±32.7Ma~290±10Ma(晚石炭世)和140.3±1.7Ma~134.2±3.9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但燕山期为主成矿期,中酸性侵入岩是铜(金、硫、铁)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海西期原始沉积矿胚层是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重要成矿场地准备,仅提供了很少的矿质。与侵入岩有关的热液成矿早阶段的流体为岩浆热液,主阶段和晚阶段有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参与,而一定深度岩浆房的流体和矿质补充对大规模的铜、金成矿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演化成矿概念,以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为背景,分析总结了铜陵矿集区的成矿地质演化历史。研究了矿集区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地球化学块体的关系,根据成矿时限与矿床储量相对丰度相关关系评估了燕山期铜矿成矿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找矿方向。
二、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4)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盆地分析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1 沉积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工作方法、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1 工作方法 |
1.5.2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3 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简介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大别造山带 |
2.1.1 大别山变质岩石单位划分 |
2.1.2 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
2.1.3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 |
2.2 前陆构造带 |
2.2.1 张八岭冲断岩片叠置带 |
2.2.2 前陆褶冲带 |
2.3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
2.3.1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层特征 |
2.3.2 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基底性质 |
2.3.3 盆地构造特征 |
2.4 断裂构造 |
2.4.1 桐城–太湖断裂带 |
2.4.2 头坡断裂 |
2.4.3 襄樊一广济断裂 |
2.5 岩浆作用与中新生代盆地 |
2.5.1 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 |
2.5.2 中生代基性—酸性火山喷发岩 |
2.5.3 火山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6.2 区域磁场特征 |
2.6.3 重、磁场对区域构造的约束 |
第3章 中新生代沉积体系特征 |
3.1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
3.2 各沉积体系基本特征 |
3.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
3.2.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3 河流沉积体系 |
3.2.4 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5 湖泊沉积体系 |
3.3 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
3.3.1 前陆盆地河控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
3.3.2 拗陷型盆地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
3.3.3 裂陷型湖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
第4章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
4.1 层序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4.1.1 古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2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3 构造活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1.4 湖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
4.2 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1 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2 坳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2.3 裂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
4.3 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
4.3.1 层序划分方案 |
4.3.2 中三叠统-新近系层序划分 |
4.4 中三叠统-新近系构造层序特征 |
4.4.1 构造层序界面划分 |
4.4.2 各地质时期构造层序特征 |
4.4.3 构造层序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 |
第5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 |
5.1.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的回顾 |
5.1.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技术方法 |
5.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5.2.1 TS1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2) |
5.2.2 TS2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3) |
5.2.3 TS3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1) |
5.2.4 TS4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2) |
5.2.5 TS5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1) |
5.2.6 TS6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2) |
5.2.7 TS7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1) |
5.2.8 TS8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2) |
第6章 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充填序列演化 |
6.1 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性质及类型 |
6.1.1 沉积盆地成因 |
6.1.2 沉积盆地性质 |
6.1.3 沉积盆地类型 |
6.2 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演化 |
6.2.1 中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海退充填沉积序列 |
6.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充填沉积序列 |
6.2.4 早白垩世中期走滑拉分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5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裂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6 古近纪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6.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
第7章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7.1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盆地构造演化关系 |
7.1.1 前南华纪基底发展阶段 |
7.1.2 南华纪―早三叠世盖层沉积阶段 |
7.1.3 中三叠世—新生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板内活动阶段 |
7.2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7.2.1 中晚三叠世挤压形成前陆盆地阶段 |
7.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阶段 |
7.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盆地阶段 |
7.2.4 早白垩世中期挤压坳陷盆地中走滑拉分盆地阶段 |
7.2.5 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中裂陷盆地阶段 |
7.2.6 古近纪坳陷盆地阶段 |
7.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阶段 |
7.3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的耦合关系 |
7.3.1 中晚三叠世盆山耦合过程 |
7.3.2 早中侏罗世盆山耦合过程 |
7.3.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盆山耦合过程 |
7.3.4 早白垩世中期盆山耦合过程 |
7.3.5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
7.3.6 新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5)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岩浆作用与流体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现状 |
0.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0.4 研究成果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田地质特征 |
1.区域地质背景 |
1.1 深部构造特征 |
1.1.1 区域壳幔结构 |
1.1.2 莫霍面特征 |
1.1.3 地壳结构特征 |
1.2 大地构造演化 |
1.2.1 基底形成阶段 |
1.2.2 盖层发育阶段 |
1.2.3 板内变形阶段 |
1.3 区域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
1.3.1 基底断裂特征 |
1.3.2 盖层构造特征 |
1.3.3 区域构造的控矿作用 |
1.4 区域地层及其含矿性 |
1.5 区域岩浆岩及其控矿特征 |
1.5.1 岩浆岩特征 |
1.5.2 岩浆岩的控矿作用 |
2.矿田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2.3 节理 |
2.2.4 顺层滑脱构造 |
第二章 岩浆岩成岩地球化学 |
2.1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2.2 岩浆岩岩石化学特征 |
2.3 岩浆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2.4 岩浆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2.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2.5.1 岩浆岩SHRIMP 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2.5.2 岩浆岩Rb-Sr、Nd-Sr、Pb同位素 |
2.6 岩浆岩成因机制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类型 |
3.1.1 矿床成因类型 |
3.1.2 成矿作用简要概述 |
3.2 典型矿床 |
3.2.1 金银矿床 |
3.2.2 铜(金)矿床 |
3.3 小结 |
第四章 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4.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概述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 |
4.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特征 |
4.2.3 成矿流体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 |
4.3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参数的确定 |
4.3.1 成矿流体密度和压力 |
4.3.2 成矿流体pH |
4.3.3 成矿流体Eh |
4.3.4 成矿流体f_(O2) |
4.4 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特征 |
4.4.1 矿床石英包裹体气相成分 |
4.4.2 小结与讨论 |
4.5 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特征 |
4.5.1 矿床石英包裹体的液相成分 |
4.5.2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矿床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1 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1.1 矿石和矿石矿物微量元素特征 |
5.1.2 石英包裹体微量元素特征 |
5.1.3 小结与讨论 |
5.2 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2.1 矿石和蚀变岩石稀土元素特征 |
5.2.2 矿床矿石矿物的稀土元素特征 |
5.2.3 石英包裹体稀土元素特征 |
5.2.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1 碳酸盐矿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 |
6.1.2 讨论 |
6.2 石英包裹体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石英包裹体的碳同位素特征 |
6.2.2 讨论 |
6.3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1 岩浆岩的氧同位素特征 |
6.3.2 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
6.3.3 小结与讨论 |
6.4 铅同位素 |
6.4.1 岩浆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6.4.2 沉积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6.4.3 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七章 流体成矿作用及演化 |
7.1 成矿作用时代 |
7.2 成矿作用与岩浆演化 |
7.3 成矿作用与地层贡献 |
7.4 成矿作用与成矿流体演化 |
7.4.1 成矿流体特征 |
7.4.2 成矿流体运移 |
7.4.3 成矿流体演化 |
7.4.4 成矿流体卸载与矿质沉淀 |
7.5 可能的机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6)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3 典型矿床剖析 |
3.1 冬瓜山铜矿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床地质 |
3.1.3 矿物学 |
3.1.4 地球化学 |
3.1.5 成矿流体 |
3.1.6 矿床成因 |
3.2 大团山铜矿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床地质 |
3.2.3 矿物学 |
3.2.4 地球化学 |
3.2.5 成矿流体 |
3.2.6 矿床成因 |
4 控矿因素分析 |
4.1 沉积地层及其控矿作用 |
4.1.1 沉积地层岩石学特征 |
4.1.2 沉积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4.1.3 沉积地层的控矿作用 |
4.2 岩浆岩及其控矿作用 |
4.2.1 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 |
4.2.2 岩浆岩岩石学特征 |
4.2.3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4 岩浆岩的控矿作用 |
4.3 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
4.3.1 构造的基本特征 |
4.3.2 构造的控矿作用 |
4.4 控矿规律 |
5 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模型 |
5.1 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 |
5.1.1 海相沉积与矿化特征 |
5.1.2 古生代海相沉积成矿作用 |
5.2 中生代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5.2.1 中生代幔源岩浆作用 |
5.2.2 中生代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
5.3 区域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作用模型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个人情况简介 |
二、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三、化学分析结果表 |
(8)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大别南缘构造带研究状况和基本地质问题 |
二、论文选题和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一节、大别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主要地质特征 |
一、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 |
二、大别造山带 |
三、扬子地块北缘构造带 |
第二节、大别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 |
一、大别山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二、地壳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地幔动力学背景 |
三、地震波速结构 |
四、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与动力学背景 |
第三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物质组成 |
第一节、宿松—浠水构造带物质组成 |
第二节、随县—张八岭构造带物质组成 |
第三节、前陆褶冲带的物质组成 |
第四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中蛇绿混杂岩与岛弧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第一节、肢解的蛇绿构造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一、蛇绿构造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岩石组合 |
二、蛇绿构造混杂岩中的蛇绿岩与相关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三、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厘定、时代与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二节、残留岛弧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大地构造意义 |
一、残留岛弧岩浆岩地质特征与岩石组成 |
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三、残留岛弧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 |
第三节、大别南缘构造带蛇绿构造混杂岩和岛弧火山岩的区域对比 |
第五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现今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
第一节、大别南缘构造带现今地壳的平面与剖面结构 |
一、大别南缘构造带现今地表平面结构 |
二、大别南缘构造带现今地表剖面结构 |
第二节、大别南缘基底构造带不同构造岩片特征 |
一、大别南缘基底构造带不同构造岩片特征 |
二、大别山南缘基底构造带总体特征 |
三、恢复重塑大别山南缘基底构造带印支期俯冲碰撞构造特征 |
四、大别山南缘基底构造带造山期后构造变形 |
第三节、前陆褶冲带与前陆盆地 |
一、前陆褶冲带特征 |
二、前陆盆地 |
第四节、主要构造边界断裂与走滑剪切构造特征 |
一、主要构造边界断裂特征 |
二、大别南缘构造带的剪切构造 |
第五节、大别南缘构造带伸展构造与中新元古代构造体制探讨 |
一、大别南缘构造带伸展构造 |
二、大别南缘构造带中新元古代构造体制讨论 |
第六节、大别南缘构造带深部结构特征 |
一、大别南缘构造带深部结构特征 |
二、扬子陆块向北俯冲的过程探讨 |
第七节、大别南缘构造带运动学特征 |
第六章 大别南缘构造带的形成演化 |
第一节、大别南缘构造带的形成演化 |
第二节、大别南缘构造带对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折返机制的作用与意义 |
一、大别山UHP岩石深俯冲形成与折返机制概述 |
二、大别南缘构造带对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与折返的作用与意义 |
第七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10)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铜陵矿集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四、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一章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发展演化历史 |
一、区域地质构造及其发展演化历史 |
二、铜陵矿集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特征 |
第二节 区域深部地质特征 |
一、区域壳幔结构 |
二、莫霍面特征 |
三、铜陵矿集区地壳结构 |
第三节 地层及其赋矿特征 |
一、地层基本特征 |
二、地层赋矿特征 |
第四节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一、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 |
二、铜陵矿集区主要地质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二章 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 |
第一节 构造-岩浆活动的时空结构 |
一、侵入岩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
二、侵入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第二节 岩石学特征 |
第三节 地球化学特征 |
一、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四、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四节 侵入岩成因及岩浆作用对构造环境的指示 |
一、侵入岩成因 |
二、岩浆作用对构造环境的指示 |
第五节 岩浆作用与成矿 |
一、侵入岩的含矿特征 |
二、侵入岩与矿床的时空关系 |
三、侵入岩与矿床的成因关系 |
四、侵入岩的“体中体”、共岩浆补余分异效应与成矿 |
五、侵入岩冷速率与成矿 |
第三章 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
第一节 矿田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一、矿田地质特征 |
二、矿床类型划分 |
三、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二节 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
一、“行、列、汇”构造样式控矿 |
二、接触构造体系控矿 |
三、“隆中凹”构造与成矿 |
第三节 矿田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垂直分带模式 |
一、矿田构造的形成及其演化 |
二、矿田构造垂直分带模式 |
第四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第一节 流体包裹体观测 |
一、样品的采集、制备及研究方法 |
二、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 |
三、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成分与成矿流体运移 |
一、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 |
二、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 |
三、成矿流体密度及成矿压力 |
四、成矿流体的运移分析 |
第三节 流体包裹体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一、稀土元素 |
二、微量元素 |
第四节 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一、碳和氧同位素 |
二、氢和氧同位素 |
第五章 成矿化学动力学 |
第一节 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现状 |
一、水-岩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 |
二、地质流体的热质输运和反应 |
三、成矿元素的输运与沉淀 |
第二节 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
一、样品及其处理 |
二、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
第三节 成矿化学动力学 |
一、流动体系的动力学模型 |
二、水-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六章 铜陵矿集区的形成、演化及铜矿富集规律 |
第一节 矿集区铜(金、硫、铁)矿床的形成 |
一、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二、成矿物质来源 |
三、成矿流体来源 |
四、成矿作用时限 |
五、矿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铜陵矿集区成矿地质演化和铜矿富集规律 |
一、铜陵矿集区成矿地质演化历史 |
二、铜陵矿集区铜矿富集规律 |
三、找矿方向分析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一、结论 |
二、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2]中国地壳运动名称资料汇编[J]. 尹赞勋,徐道一,浦庆余. 地质论评, 1965(S1)
- [3]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铁、铜、硫矿产分布关系(研究报告)[A]. 杨志坚,沈振丰,梁士奎,郭养和.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4), 1988
- [4]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D]. 吴跃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 [5]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田岩浆作用与流体成矿[D]. 陆三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 [6]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型研究[D]. 杜轶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7]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J]. 李汉民,陈文彩,黄振明,王祥银.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3(02)
- [8]大别造山带南缘构造带构造几何学特征与形成演化[D]. 钱存超. 西北大学, 2006(05)
- [9]安徽怀宁团山浅变质岩系的地质时代[A]. 李汉民,陈文彩,黄振明,王祥银.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0), 1983
- [10]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控矿与成矿化学动力学研究[D]. 李进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