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树根治疗高血压病122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145医院[1](1976)在《桃树根治疗高血压病122例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院自1974年以来,用桃树根(或称冠通三号)治疗高血压病近200例,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经过三个疗程验证的122例小结如下:
张芝兰[2](2006)在《高血压病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高血压病为现代医学病名,它的诊断以血压测值为标准,以动脉血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常伴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导致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高血压病的防治不再是单纯降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高血压病发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这些方面,中医药疗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中医文献中虽无高血压的病证名。但对于本病最为常见的症状——眩晕、头痛的认识却极为丰富,并且从古代眩晕、头痛的文献及与水肿合并出现等的记载分析,也可看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高血压病所引起。因此系统整理了古代文献中关于眩晕、头痛的认识,将有助于现代中医临床对于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祖国医学对眩晕、头痛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古代有关眩晕、头痛和现代关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历代医家诊治高血压及其相关证候的经验,为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分为古代文献研究和现代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古代部分主要分析总结了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眩晕与头痛的中医文献,在全面汇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以断代史的方法,对先秦至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代以及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背景下,分析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于高血压病相关证候的认识特点和治疗经验。现代部分则较为全面地汇集了现代医家对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全面综合诸家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临床辨证的三类十一个证型,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综合分析古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①提出了肝火上炎型高血压与肝阳上亢型在辨证治疗上的区别,指出了对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应用苦寒泻火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提出亦当注意通腑泻热,使腑气通、胃气降,则一身之气火皆降;②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对于利水降压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③在现代病理学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弦脉产生的机理,提示在辨证时当四诊合参,不可局限于脉象所示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④在临床观察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临床治疗的思路,不应以单纯降压为目标,更重要的是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指出要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高血压病发病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治疗,综合调节的特点,准确辨证,在维持合理
刘仲则[3](1987)在《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心血管活性成分概述》文中指出作者从化学类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概述了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心血管活性成分。本文收载的活性成分共41个,可归纳为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强心,抗心律失常,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与保护血管渗透压,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药理作用。在讨论中就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陈秋澄,莱萌,宋竹青,张树勋,王志良[4](1978)在《莱菔子治疗高血压病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据1972年国内五个市县对29万余人的普查,其发病率约为3.89~9.69%,比1959年和1964年全国两次在十几个省市的普查发病率为高。而且高血压病又是动脉硬化的先导,是冠心病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防治高血压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金伟[5](2016)在《顾乃龙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开展名老中医顾乃龙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研究工作,总结顾乃龙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观察顾乃龙研制消积镇痛膏阿是穴贴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顾乃龙名老中医的学习经历和历代医家对气血的认识和发展源流进行整理,对其学术思想渊源和学术思想特点进行挖掘和概述。阐述顾乃龙对肿瘤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和治则的认识,基于EXCEL软件,建立顾乃龙治疗肿瘤用药数据库,利用MATLAB R2013a统计分析软件对585张处方中的用药频数、性味归经、功效分类进行分析,并采用R型聚类法的指标聚类模型进行药物的相关性分析。总结顾乃龙治疗肿瘤的学术经验和用药特点,以及其他疾病的临床经验。同时对纳入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以合理对症支持治疗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癌痛规范化治疗,治疗组予以癌痛规范化治疗联合消积镇痛膏阿是穴贴敷治疗。贴敷位置选择以阿是穴(疼痛点)为中心,每日1贴,敷药时间为6小时,观察期为7天。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疼痛程度分级、治疗期间出现爆发痛的次数和使用速释吗啡片的总剂量以及第七天全天使用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的剂量、KPS评分、QOL评分、各项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以及有无不良反应。收集数据再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顾乃龙老师勤学经典,广纳百家,术假于道,深受《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影响,并且注重“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以及“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的作用,推崇人以气血为本,认为气血平和,则身安无病,气血失和,则百病由生。顾师在治疗肿瘤的585张处方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24位中药有:炙甘草、焦三仙、黄芪、党参、茯苓、炒白术、陈皮、莪术、三棱、丹参、郁金、白花蛇舌草、炒山药、太子参、远志、酸枣仁、苦参、熟地、当归、川芎、山慈菇、法半夏。在中药性味分布方面,顾师所用甘温药物占多数,辛平味药物次之,苦寒药物较少;在中药归经方面,善用入脾胃经的药物,其次是肝肾经,再者为心经、肺经;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了顾师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如莪术与三棱,党参与黄芪,牡丹皮与栀子,厚朴与枳壳,木香与砂仁,酸枣仁与远志,炒白术与茯苓,当归与熟地黄,红花与桃仁,丹参与郁金及佛手,败酱草与鱼腥草、黄芩、桔梗、贝母、杏仁、款冬花、紫菀、紫苏叶、紫苏子,炙甘草,焦三仙等。在中药功效分类方面,多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居多,辅以养心安神药物。顾师将重视气血论治的学术思想充分的付诸于临床实践之中,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出以“清肺降浊、益气活血、调畅气机”的治则,常用“疏风宣肺、调气理血”治疗慢性咳嗽,并且从气血论治高血压、失眠取得较好疗效。在消积镇痛膏阿是穴贴敷治疗癌痛临床疗效观察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疼痛程度分级以及疼痛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5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效率为66.67%,经卡方检验,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构成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爆发痛次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处理爆发痛所用速释吗啡片总剂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处理爆发痛所用速释吗啡片总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第七天奥施康定总剂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第七日控制疼痛所用奥施康定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KP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10),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组的KP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对照组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的KPS评分(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的KPS评分(P<0.001)。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QOL评分对比,以及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QOL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组的QOL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即对照组治疗后的QOL评分高于治疗前的QOL评分(P<0.001),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QOL评分高于治疗前的QOL评分(P<0.001)。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因本研究用药引起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异常。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便秘6例,发生率为40.00%,治疗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其中恶心例/呕吐3例,头晕1例,便秘1例,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皮肤反应,如皮疹、水疱等现象。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顾师勤求于古,发遑其义,有所创新,在治疗慢性虚损疾病,尤其是肺病、肿瘤等慢性虚损性疾患中注重顾护先天之肾气和后天之脾胃,调和气血、扶正祛邪。通过对中医经典的反复研习,启于《内经》、《伤寒论》“治未病”思想,提出“治在病先,防于病后”、“治虽在医,病愈在患”的观点,又承从东垣、景岳重视脾、肾二脏的学术思想,提出“益肾滋于胃,而守藏于心”、“证治有其时,未离气血津”的辨证思想。顾师认为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内外合州形成癌瘤;其发病形式主要有伏而后发、发和复发三种类型;在治疗方面,出五原则:治在病先、防于病后:健脾益肾、脾肾同治;调气理血、气血同治;化痰袪瘀、痰瘀同治;清热解毒、热毒同治。顾师治疗肿瘤的585张处方中涉及169味中药,用药最多的均为益气扶正、健脾补肾、活血祛瘀药物。根据前24味药物的组方,充分体现了顾师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学术思想。根据前24味中药性味来看,顾师多以的补益、扶正的甘温药物为主,辅以辛平味药物助行气活血之功效,佐以清热解毒抗肿瘤药物。从药物归经来看,顾师在治疗肿瘤疾患时用药多走脾胃、肝肾、心肺经,以固护脾胃、滋补肝肾、宁心安神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了顾师常用药物配伍规律,往往以两至三五个药味同时出现,可以相互协同、相互制约,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在临床组方中多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居多,辅以养心安神药物,均体现了其重视先天之肾、后天之脾的学术思想理论,在临床辨证中灵活应用,在兼证中主次分明,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顾师“益肾滋于胃,而守藏于心”的学术思想内涵。通过对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在均使用癌痛规范化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缓解疼痛。在癌痛规范化治疗基础上联合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能起到联合止痛作用,治疗组较对照组能用低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处理爆发痛,以及控制疼痛所需总阿片类药物的剂量。经过止痛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提高KPS评分、QOL评分,说明无论是单纯癌痛规范化治疗,还是联合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均能减轻癌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联合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提高KPS评分更为明显。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晕、便秘不良反应出现,主要考虑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有不同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总之,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能够协同阿片类药物起到止痛作用,相应的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丰富了中晚期癌痛的治疗方法。
黑卫可[6](2007)在《高冠平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56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56例)服用高冠平胶囊(黄芪、红参、丹参、三七、灵芝等),对照组(52例)服用硝苯地平片。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治疗期间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和各种反应。结果:心绞痛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着高于对照组(61.4%);心电图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1.9%;血流变的改善总有效率为76.1%,与对照组36.8%相比,具有显着意义(P<0.05)。控制血压远期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86.5%,但无显着差别(P>0.05)。提示:高冠平胶囊是较可靠的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中成药物。
李月月[7](2020)在《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次研究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六经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为临床使用六经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根据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标准、《伤寒论》六经辨证要素,制定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信息采集表,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玉林市中医院住院患者,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的14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病历资料采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四诊资料、肠镜表现、肠粘膜病理表现、用药情况等,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得出每位患者的六经分型。运用Excel、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六经分布情况。结果:1.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中,男女发病比率为:1.04:1,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年龄段31-40岁男性发病最多,而年龄段51-60岁女性发病最多。年龄中位数为46岁。BMI平均为21.37±2.98 kg/㎡。2.本研究对象,发病人群城市患者多于农村患者,脑力劳动者发病高于体力劳动者(P<0.05)。3.本研究病例,病程1-5年者多见,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为主,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直肠为主,严重程度以中、轻度为主,活动期明显多于缓解期。4.本研究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以解粘液便(64.43%)、血便(59.06%)、腹痛(53.02%)、腹泻(48.32%)、大便溏烂(32.21%)等为主;肠镜下以充血(50.43%)、糜烂(40.94%)、溃疡(37.58%)、肠道脓性分泌物增加(37.58%)为主。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多见隐窝脓肿(29.53%)、隐窝炎(26.85%)。5.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六经分型发病最多的是阳明病,有50例,占33.56%;其次是太阴病有47例,占31.54%;发病最少的是太阳病,有2例,占1.34%。六经各证型出现频率依次为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阳病。6.本研究病例六经证型与年龄、性别存在差异(P<0.05)。青年人以阳明病多见,中年人以太阴病多见,老年人以少阴病多见。男性患者以阳明病多见,女性患者以太阴病多见。7.本研究六经证型与病程长短、临床分期存在差异(P<0.05),而病变范围、临床类型、病情程度与六经分型未见相关性(P>0.05)。活动期以阳明病多见,缓解期患者以太阴病常见。六经各证型病程<1年者以阳明病多见;病程1年以上多见太阴病。8.本研究六经分型与肠镜表现及病理表现具有相关性(P<0.05)。结肠镜下充血、水肿、息肉多见于太阴病,糜烂、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多见于阳明病。病理表现为隐窝炎、隐窝脓肿及隐窝结构改变在阳明病所占比例最大,肉芽组织增生在太阴病患者中所占比最大。9.本研究病例内服中药方中补益药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清热药、化瘀止血药、祛湿药、理气药,单味中药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依次是甘草、白术、茯苓。灌肠外用方中清热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止血药,单味中药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依次是黄连、地榆、白头翁/白术。结论:1.溃疡性结肠炎六经分型男性以阳明病多见,女性以太阴病多见,青年以阳明病多见,中年人以太阴病多见,老年人以少阴病多见。2.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分型以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多见。3.溃疡性结肠炎六经分型与病程长短及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4.溃疡性结肠炎六经分型与肠镜象及其病理表现相关,可为六经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5.溃疡性结肠炎内服治疗缓解期以健运太阴脾土为主,活动期以清阳明经湿热为主,外用灌肠以清热为主,重在局部,六经辨证可从阳明、太阴论治。
李赛美[8](2005)在《糖尿病湿热证及糖尿病心脏病证治规律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目的与方法 从湿热证-湿热证与糖尿病-糖尿病与心脏病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复习与提炼,探讨今后研究思路,为运用湿热学说辨治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脏病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与启示 1.湿热证是近年中医界研究较活跃的领域之一。湿热证研究热点临床运用、动物模型及客观指标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思路:加强成果整合,进行立体、全程动态研究;加强湿热证易患人群体质、环境及相关因素的调查;比较外感、内伤、内外合邪各湿热证证候特征与演变规律;切入当今医学界研究热点与难点,深入探讨与湿热相关的疑难疾病中医病因与致病环节;加强中医经典名方研究及成果转化。 2.糖尿病湿热证研究热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其并发症。今后研究思路:引入现代医学新理论,如环境因素、炎性因子、胆囊收缩素等,可能为糖尿病湿热证及相关治法方药研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与切入点;重视富有成效的中药复方,如经方、温病方之组方规律、量效关系、施效阶段、作用靶点的系列研究;不局限于降糖环节,从改善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症,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尤其心血管病变,进行系统、整体、全面的研究。 3.对糖尿病心脏病中医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今后研究思路:临床方面注重辨证规范化、微观化;治疗多样化、系列化;按照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多单位协作攻关。实验方面引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糖尿病心脏病中医证型实质及治法、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对有效中药复方进一步优化、提炼,为新药开发奠定基础;研制更为完备的糖尿病心脏病相关动物模型,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与方法 对医院近年1000份住院的糖尿病病例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寻找糖尿病与湿热证、糖尿病心脏病与湿热证相关性;湿热证及糖尿病心脏病临床特征、证型特点、病位病机、演变规律,及与炎症因子相关性,为临床糖尿病中医辨治提供参考。
余泱川[9](2012)在《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根据《当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当代”一词作为一个史学概念,“一般指建国后到现在这一时期”。而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当代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医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被质疑、被限制的处境,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与西医并行的医学体系的地位,重新获得官方与民间的承认,中医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医疗都在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纳入正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该时期也是国家对于中医政策、中医学术研究方向的探索期,从提倡“中医科学化”、“中医进修”到“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政策的制定与修正频现;从以“科学化”革新中医药学术经验,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再到强调实践的中医学术研究,30年间中医学术研究的方向、模式及重点亦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医学术的发展情况,可为重要的学术人物、学术事件、学术成果存史,观察学术研究特征的嬗变,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今天中医学术研究的现状知所从来,探究那些重要的学术研究活动、成果从萌发、积累到走向成熟的具体过程,为今后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医学研究不能脱离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个人体质等因素,而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正好重视了这些内容”。地域医学虽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因对于医学史及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迅速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广东具有悠久的中医学术、医疗传统,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最早受到现代化思潮冲击的地区,广东既是西医在华发展的中心地带,又是最早萌发中医革新思潮和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中医学术革新,理论大讨论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广东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文化明清以来的勃兴,促使岭南地域医学随着建国后对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入而结出硕果。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建国后的中医学者群体,学术发展特征,政策、文化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冀望可以发现1949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特征及形成这些特征的因素。学术界对香港中医发展情况从前关注不多,但随着陈存仁、谢永光等一批在港名医的着述出版,该地中医史的研究价值逐渐凸显。香港毗邻广东,新中国成立以前,两地医学交流频繁,当时几乎所有香港的名医都是祖籍广东的客籍人士,香港的中医医疗、教育、学术研究莫不赖历年迁港的内地名医推动,而大陆解放前一批“海派名医”迁港的历史意义尤为重大,他们在香港着书、兴学、行医,使香港变为大陆之外的第二个中医学术中心。该时期香港有代表性的医家、医着、中医学校、学术活动少有系统的记述,本研究力图对1840年以来,特别是“二战”后香港代表医家的生平事迹、着作;着名的医学院校,重要的学术活动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百余年来香港中医发展的概貌,另外特别对“迁港中医”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香港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文献研究法是基础工作开展时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调研收集,资料归类汇编。本研究所涉及的文献有三大来源:一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藏书,收集内容包括了1949年至1979年间的中医学术期刊、专着、会议文献、研究成果汇编、政策公文汇编等等;二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收集内容主要是历年来政府发布的卫生政策法规原文,关于中医医疗、学术的统计数据,以及少量出版地在香港的学术文献;第三个来源是香港中医师陈永光先生所提供的大量的香港医家专着、中医教材、学术团体资料汇编等等。本研究按照医史文献学科研究方法与标准,其具体研究步骤为:①首先利用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内部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书目查找所需文献。②然后按图索骥,以借阅、拍照、复印、扫描等方式获取文献,并将重点文献转换成10万字的数字形式以便利用。③最后将已获文献进行汇编,建立本研究专用的书目、文献目录,并以时间顺序、学科分类、医家姓名建立三种索引,配合已转换为数字格式的重点文献,形成一套可以按照文献内部、外部特征进行检索调阅的文献资料。本研究对于文献研究的标准是:引用文献全部为一次文献,文献版本尽可能获取首版,重要观点用文献原文体现。2、理论评述法:是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的相关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概述和详述医家生平、重大政策、学术事件;凝练学者学术观点;总结单一或群体医家的学术倾向;将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学术观点进行对比;探索某一因素对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学术研究的观点、成果的影响。具体到论文内容中,对于某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某一机构或某一医家的学术活动多采用记述法;对某一医家的着作内容、学术思想则采用传统阐释和归纳演绎的结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学术发展的特征研究采取的是归纳演绎与相关对比的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949年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史研究,该部分以时间为序又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间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阶段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政治背景,包括:“中医科学化”政策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全国及广东省的各项卫生统计数据等等;分析“中医科学化”政策在广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及其成因。第二节介绍广东实践“中医科学化”的学者群体并分析其特征;记述广东当时的主要学术期刊及其学术倾向和刊登之有代表性的学术论着。第三节首先研究广东中医界在“中医科学化”中对如何看待传统理论以及学术革新途径、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归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持不同观点者的争鸣情况;其后概述当时广东中医界两份系统化阐述“中医科学化”原则、步骤、标准的学术整理方案并提炼其中的要点。第四节总结广东中医界实践“中医科学化”过程中在医学文献整理、中医理论研究、针灸、脉诊学、中药提炼等方面的各项成果。第五章分析该时期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即:①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②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③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④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第二章对1954至1965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两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广东中医》和《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的概况及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介绍当时主要的中医研究机构——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的概况及其对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1956、1957年间几篇探讨中医学术研究态度和具体观点的争鸣文章,分析这些论争产生的背景和其对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的意义。第三节至第六节论述该时期广东中医研究在医学文献整理、地域医学研究、基础理论探讨、临床医学研究诸领域的研究活动及学术成果。第七节总结1954至1965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对1966至1979年间的广东中医的学术史进行研究。其中第一节记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中医脾胃学说在文献收集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第二节论述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为在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针刺麻醉研究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第三节论述该时期广东医学界对于青蒿素、破伤风抗毒素、毛冬青等中药特效药的研究。第四节介绍侯灿、梁直英等人将现代医学、科学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引入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第五节总结1966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关于近代以来香港中医学史的研究。分为两节,第一节的研究内容是香港中医在医疗、教育、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详细的记录了:①香港中医行医方式的演变及东华三院等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②香港中医在规模、办学方式上的发展以及着名中医学校的概况;③香港知名中医社团成立、合并、发展的状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二节的研究内容是“侨港中医”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对香港中医医疗、学术、教育的影响。首先论述侨港中医的内涵并介绍历次中医侨港热潮及其历史成因;然后选取十余位祖籍广东及其他地区的侨港名医,重点论述其生平、事迹、学术活动和重要着作;最后从整体上论述“侨港名医”对于香港中医事业的影响和贡献。研究结论以中医基本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学术研究模式、重点及方向的转变,学者主体的转变,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的影响为依据,作者认为1949年至1979年的广东中医学术史应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至1953年,该阶段国家关于中医学术的政策是“中医科学化”,主要学术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关于中医学术革新意义、途径、目的的学术讨论以及在文献研究和剂型改进方面的初步实践。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54至1965年,国家及时对中医政策进行调整,鼓励对传统医学进行继承与发扬,推动中医高等教育和师带徒教育,广东的中医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地域医学、传染病防治等诸方面均获得丰硕成果。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1966年至1979年,该阶段由于国家对中医研究重点的调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开始以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主,强调临床实践,以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为主要方向,在急腹症治疗、针灸麻醉、骨伤复位、特效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该阶段是建国后广东中医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上获得巨大成绩的阶段。广东作为全国中医学术蓬勃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医学文化积淀使该地区在建国后的中医学术发展带有一些鲜明的特征。笔者认为这些特征是:①以临床实践为学术研究的导向和根本动力;②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学术发展的推动力量;③以知名学者和民间支持作为学术研究的支撑力量;④坚持中医本位,注重前人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特征决定了1949至1979年间广东中医学术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未来中医学术研究事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李东[10](2011)在《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非常有幸成为王琦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受益匪浅,跟师过程中见证了其广博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体验了其治疗疑难杂病用方之灵巧,疗效之精准,深感名医大师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进一步提高自己并惠及他人的学习,发挥中医师承教育的作用,将王琦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尤其是其从体质出发,辨体治病,以及治疗男科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治疗内科杂症的临床用方思想和经验等,期望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疗效,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临床研究以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为例,探讨王琦教授的临床用方思想和经验。慢性前列腺炎为泌尿男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该病病因病理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体征不典型,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经久难愈,临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给患者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临床研究课题旨在运用中医药理论全面认识慢性前列腺炎,对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通过临床科学研究将其经验升华为科学性,从而为临床上更好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因属于师承学习,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首先回顾了指导老师的学术渊源,王琦教授并没有出身于中医世家,主要靠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系统的研究生学习,勤奋努力,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身的学术思想。文章重点进行了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和研究,首先概述了王琦教授在体质学和男科学方面最重要的学术观点,如体质学上“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的理论;男科学上“阳痿从肝论治”;男性不育,应“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王琦教授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用具体实例探讨了王琦教授“辨体治病”的临床经验;男科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治疗内科杂病的临床经验,对其用方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概括为注重辨体用方、用方广博兼容、方剂小巧凝练、用方依理多发挥、重视合方思想、基于临床经验自拟方等,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了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在典型医案后面都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提出自己跟师学习以来的感悟和对指导老师经验的探讨和体会。最后进行了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多发性、复杂性以及王琦教授在慢性前列腺炎方面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治疗上用方的特殊性,进行了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12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每组又按证候分组为初中期和后期。治疗组根据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初中期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五草汤加减;后期以复元活血汤合(或)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照组按常规初中期以八正散加减;后期以少腹逐瘀汤加减。两组均以6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对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进行评价,对王琦教授论治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通过对王琦教授学术思想的研究,探寻了中医名家的成才之路;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整理和研究,不仅提高了继承人的临床技能和理论水平,而且所总结出的名家临床经验,必定惠及广大的患者,使中医传承系列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中医传承教育的作用。临床研究结果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临床科学研究将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从而为临床上更好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临床研究总体疗效评定:治疗组60天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30%、40%、23.3%、6.7%;对照组分别为16.7%、25%、30%、28.3%(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进行评价,证明王琦教授“分期论治”,从“瘀浊”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说明王琦教授临床用方思想和用药临床疗效显着,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意义:跟师过程中见证了中医临床治疗疑难杂症的奥秘,及用方准确对于临床疗效的意义。观王琦教授临证擅用传统经方、名医名方,也自拟用方,难得的是每方必有大法,而法必明于理,用方灵活多变通,游刃有余。而我们作为中医临床师承学生,如果能很好的总结和提炼中医名师的临床治疗经验和临证用方用药经验,不仅能不断提高自已的疗效,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而且能更好的发挥中医传承教育的作用,使名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发扬光大,惠及后学者,为中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王琦教授擅治内科杂症,同时作为男科大家,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以点带面,总结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和临床经验无疑能丰富中医理论内涵,提高临床疗效,造福患者,为中医的学科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个人见解:三年的师承学习感慨颇多,先后经历了兴奋、困惑、顿悟、欣喜的不同阶段,首先成为名中医的弟子,能够与名家近距离接触和学习感到无比的兴奋,随后中医管理局严格的考勤制度,书写经典学习笔记、跟师日记、撰写导师临床医案等众多要求与自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相冲突时,真是感到非常困惑和怀疑,老师严格的要求,更是使我无所适从。随着自己工作学习中对中医认识的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顿悟到师承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对自已经受磨练后的不断进步感到非常欣喜。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它可以进一步强化既往学习的不足,尤其是对经典学习的强化,对老师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感悟,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目的:总结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科学性。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评价王琦教授“从瘀浊论治”、“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不同于其他医家的治疗特色,用方思想,用药特色和规律,使老中医经验发挥其优势和特长,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丰富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为中医治疗学提供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方法:根据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和特色,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每组又按证候分组为初中期和后期。治疗组初中期以当归贝母苦参丸合五草汤加减;后期以复元活血汤合(或)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照组初中期以八正散加减;后期以少腹逐瘀汤加减。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每日1剂,煎取.600ml,分两次服用,每次300ml,早晚饭后各一次。两组均以6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对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按摩液的变化以及前列腺指诊结果,以及总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CPSI总分评分均有显着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NIH-CPSI总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无论是初中期还是后期,治疗组在改善疼痛程度方面、排尿症状方面、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密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王琦教授的临床经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从瘀浊论治”、“分期论治”、以及运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确能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以及改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情况、改善前列腺指诊情况,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从“湿热、瘀浊阻滞精室”认识具有其科学性,其治疗特色包括辨证论治与分期论治相结合,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三辨诊疗模式,紧密结合现代医学的病因病理,标本兼顾,同时各有侧重等具有高度的临床实用性和有效性;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擅用经方,活用名人名方,根据个人经验自拟方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尤其是其独具一格的用药特色,如谨守病机,慎重选择用药;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热毒与湿、瘀、浊互结的基本病机,选用清热解毒祛湿、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之品;用药忌一味苦寒清热,以防苦寒易助湿伤阳,造成疾病缠绵难愈;治疗疾病主张使用黄柏、乌药等药对;提倡白花蛇舌草、威灵仙等专药的使用等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更具有实用意义。
二、桃树根治疗高血压病122例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桃树根治疗高血压病122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高血压病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中医古代文献中与高血压病相关病证的记载 |
1.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
1.1.1 《黄帝内经》 |
1.1.2 《神农本草经》 |
1.1.3 《伤寒杂病论》 |
1.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
1.2.1 《脉经》 |
1.2.2 《诸病源候论》 |
1.2.3 《千金方》 |
1.3 宋金元时期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
1.3.1 《太平圣惠方》 |
1.3.2 《全生指迷方》 |
1.3.3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1.3.4 《济生方》 |
1.3.5 《素问玄机原病式》 |
1.3.6 《儒门事亲》 |
1.3.7 李东垣及其着作 |
1.3.8 朱丹溪及其着作 |
1.4 明代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
1.4.1 《玉机微义》 |
1.4.2 《慎斋遗书》 |
1.4.3 《证治准绳》 |
1.4.4 《简明医彀》 |
1.4.5 《景岳全书》 |
1.4.6 《医宗必读》 |
1.5 清代对眩晕、头痛的认识 |
1.5.1 陈士铎及其着作 |
1.5.2 《证治百问》 |
1.5.3 《张氏医通》 |
1.5.4 《冯氏锦囊秘录》 |
1.5.5 《临证指南医案》 |
1.5.6 《医碥》 |
1.5.7 《杂症会心录》 |
1.5.8 《杂病源流犀烛》 |
1.5.9 《古今医彻》 |
1.5.10 《医林改错》 |
1.5.11 《类证治裁》 |
1.5.12 《验方新编》 |
1.5.13 陈念祖及其着作 |
1.5.14 《血证论》 |
1.6 小结 |
2 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
2.1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
2.1.1 高血压病定义、发病机制、常用降压剂 |
2.1.1.1 定义 |
2.1.1.2 发病机制 |
2.1.1.3 常用降压剂 |
2.2 与高血压病相关的人体生理 |
2.2.1 肝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
2.2.2 肾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
2.2.3 脾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
2.3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 |
2.3.1 情志失调 |
2.3.2 饮食不节 |
2.3.3 久病过劳 |
2.3.4 先天禀赋异常 |
2.4 现代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认识 |
2.5 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
2.5.1 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
2.5.2 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与治疗 |
2.5.2.1 标实的证型 |
2.5.2.1.1 肝火上炎型 |
2.5.2.1.2 瘀血内阻型 |
2.5.2.1.3 痰湿中阻型 |
2.5.2.2 以本虚标实并见的证型 |
2.5.2.2.1 肝阳上亢型 |
2.5.2.2.2 阴虚阳亢型 |
2.5.2.2.3 肝风内动型 |
2.5.2.3 本虚的证型 |
2.5.2.3.1 肝肾阴虚型 |
2.5.2.3.2 阴阳两虚型 |
2.5.2.3.3 气阴两虚型 |
2.5.2.3.4 脾肾阳虚型 |
2.5.2.3.5 心肾不交型 |
2.6 现代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举例 |
2.6.1 中医辨证分型 |
2.6.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2.7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
2.7.1 石海澄 |
2.7.2 丁书文 |
2.7.3 孟景春 |
2.7.4 盛国荣 |
2.7.5 刘渡舟 |
2.7.6 周仲瑛 |
2.7.7 卢尚岭 |
2.7.8 饶胜利 |
2.7.9 何凡夫 |
2.8 高血压病的单味药用药经验 |
2.8.1 黄芪 |
2.8.2 决明子 |
2.8.3 莱菔子 |
2.8.4 芹菜 |
2.8.4.1 芹菜根 |
2.8.4.2 芹菜籽 |
2.8.5 猪毛菜 |
2.8.6 山绿茶 |
2.8.7 罗布麻 |
2.9 高血压病的古方及中西药混合剂治疗 |
2.9.1 高血压病的古方治疗 |
2.9.1.1 天麻钩藤饮 |
2.9.1.2 龙胆泻肝汤 |
2.9.1.3 镇肝熄风汤 |
2.9.1.4 逍遥散 |
2.9.1.5 一贯煎 |
2.9.1.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2.9.1.7 泽泻汤 |
2.9.1.8 温胆汤 |
2.9.1.9 柴胡疏肝汤 |
2.9.1.10 六味地黄丸 |
2.9.1.11 血府逐瘀汤 |
2.9.1.12 旋复代赭汤 |
2.9.1.13 真武汤 |
2.10 中西医混合剂治疗 |
2.10.1 中药治疗高血压病同时,适当配伍西药,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
2.10.2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思路的探讨 |
2.10.2.1 西药降压,中药消除症状 |
2.10.2.2 西药降压,中药保护靶器官 |
2.10.2.3 西药降压,中药减少其不良反应 |
2.11 高血压病的中医其它疗法 |
2.11.1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
2.11.1.1 葛根素注射液 |
2.11.1.2 丹参注射液 |
2.11.2 高血压的针灸治疗和气功 |
2.11.2.1 毫针治疗 |
2.11.2.2 穴位埋线治疗 |
2.11.2.3 灸法治疗 |
2.11.2.4 耳穴治疗 |
2.11.2.4.1 耳针治疗 |
2.11.2.4.2 耳压治疗 |
2.11.2.5 气功 |
2.11.3 高血压危象的针刺救治 |
2.12 高血压病的外用药治疗 |
2.12.1 药物外敷法 |
2.12.2 中药煎汤浸泡法 |
2.12.3 吸入给药法 |
2.13 高血压病的调理 |
2.13.1 生活调理 |
2.13.1.1 起居有常 |
2.13.1.2 劳形有度 |
2.13.1.3 调节饮食 |
2.13.2 精神调理 |
2.13.3 饮食调理 |
2.14 小结 |
3 有关高血压病若干问题的探讨 |
3.1 关于高血压病辨证分型 |
3.2 关于肝火上炎与苦寒泻火、通腑泻热 |
3.3 关于利水降压 |
3.4 关于弦脉与肝病 |
3.5 对中医治疗思路的思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顾乃龙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顾乃龙老师学术思想渊源 |
一、勤求于古 |
1 倡导“治未病” |
2 肾为先天之本 |
3 脾为后天之本 |
4 气血为贯穿始终之核心 |
二、博采于今 |
三、临床实践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顾乃龙老师学术思想概述 |
一、治在病先,防于病后 |
二、治虽在医,病愈在患 |
三、益肾滋于胃,而守藏于心 |
四、证治有其时,未离气血津 |
第三部分:顾乃龙老师治疗肿瘤及其他疾病学术经验总结分析 |
一、顾乃龙老师治疗肿瘤学术经验总结分析 |
1 顾乃龙老师对肿瘤病因的认识 |
2 顾乃龙老师对肿瘤发病形式的认识 |
3 顾乃龙老师对肿瘤病机的认识 |
4 顾乃龙老师治疗肿瘤的法则 |
5 研究方法 |
6 研究结果 |
7. 讨论 |
二、顾乃龙老师治疗其他疾病学术经验总结分析 |
1 “清肺降浊、益气活血、调畅气机”治疗肺胀 |
2 “疏风宣肺、调气理血”治疗慢性咳嗽 |
3 从气血论治高血压病 |
4 从气血论治失眠症 |
5 “疏肝解郁、化痰祛瘀”治疗瘿病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溃疡性结肠炎的当代研究概况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 |
1.3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 |
1.3.1 遗传因素 |
1.3.2 感染因素 |
1.3.3 精神因素 |
1.3.4 环境因素 |
1.4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 |
1.4.1 免疫功能紊乱 |
1.4.2 肠粘膜屏障破坏 |
1.4.3 神经-内分泌紊乱 |
1.5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手段 |
1.5.1 诊断依据 |
1.5.2 病情评估方式 |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
1.6.1 氨基水杨酸制剂 |
1.6.2 糖皮质激素 |
1.6.3 免疫抑制剂 |
1.6.4 生物制剂 |
1.6.5 调节肠道菌群 |
1.6.6 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治疗 |
1.6.7 干细胞移植 |
1.6.8 手术治疗 |
2 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2.1 中医古籍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名的记载 |
2.2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因认识 |
2.2.1 感受外邪 |
2.2.2 饮食不节 |
2.2.3 情志失调 |
2.2.4 脏腑亏虚 |
2.3 中医对本病病机认识 |
2.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 |
2.5 中医论治 |
3 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 |
3.1 《黄帝内经》之六经 |
3.2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
3.3 六经辨证治疗内科疾病 |
4 六经辨证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研究 |
4.1 太阳病证 |
4.2 阳明病证 |
4.3 少阳病证 |
4.4 太阴病证 |
4.5 少阴病证 |
4.6 厥阴病证 |
5 经方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六经辨证标准 |
2.3 病历纳入标准 |
2.4 病历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历资料采集表制定方法和原始资料收集整理 |
3.2 观察内容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
5.1.1 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
5.1.2 BMI分布情况 |
5.1.3 病程分布情况 |
5.1.4 居住地和职业性质分布情况 |
5.1.5 既往史分布情况 |
5.2 临床表现分布情况 |
5.2.1 主症分布情况 |
5.2.2 兼症分布情况 |
5.2.3 舌脉象分布 |
5.3 临床类型、分期及疾病严重程度情况分布 |
5.4 病变范围分布情况 |
5.5 肠镜象及病理检查分布情况 |
5.6 六经分型 |
5.6.1 六经总体分型情况 |
5.6.2 六经拆分后分布情况 |
5.7 中药使用情况 |
5.7.1 中药内服使用情况 |
5.7.2 中药灌肠使用情况 |
5.8 相关性分析 |
5.8.1 六经分型与年龄段的关系 |
5.8.2 六经分型与性别的关系 |
5.8.3 六经分型与病程的关系 |
5.8.4 六经分型与临床类型的关系 |
5.8.5 六经分型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
5.8.6 六经分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
5.8.7 六经各证型与病变范围的关系 |
5.8.8 六经分型与肠镜象的关系 |
5.8.9 六经分与肠镜病理组织活检的关系 |
6 讨论 |
6.1 六经辨证与溃疡性结肠炎 |
6.2 研究结果的分析 |
6.2.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6.2.2 六经分型与各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
6.2.3 六经分型与用药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溃疡性结肠炎信息采集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糖尿病湿热证及糖尿病心脏病证治规律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理论研究 |
1.1 湿热证研究述略 |
1.1.1 学术探源 |
1.1.2 研究近况 |
1.1.2.1 理论研究 |
1.1.2.2 临床研究 |
1.2.2.3 实验研究 |
1.2.3 展望 |
1.2 糖尿病湿热证研究撷要 |
1.2.1 糖尿病中医古今认识 |
1.2.2 关于糖尿病新见解 |
1.2.3 糖尿病湿热证研究近况 |
1.2.4治法研究 |
1.2.5中药研究 |
L2.6糖尿病并发症 |
1.2.7 展望 |
1.3 糖尿病心脏病中医研究进展 |
1.3.1 病因病机 |
1.3.2 治疗 |
1.3.3 我们的工作基础 |
1.3.4 展望 |
2 临床研究 |
2.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探讨 |
2.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2 糖尿病湿热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探讨 |
2.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3 糖尿病心脏病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探讨 |
2.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1] 进一步研究设想 |
[附2] WHO/ADA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年) |
[附3] 中医三型诊断标准、中医整体辨证标准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完成的其它研究工作及获奖 |
(9)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医科学化”政策下的学术探讨与实践(1949至1953年) |
第一节 建国后“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历史、政策背景 |
一、“中医科学化”政策的提出 |
二、“中医科学化”对于广东中医界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的主要群体和学术阵地 |
一、以民国时期各中医学校教师及毕业生为主的进步中医 |
二、具有中医学术素养的开明西医、药师 |
三、“中医科学化”的学术阵地——《广东中医药》与《星群医药月刊》 |
第三节 围绕“中医科学化”中基本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
一、关于中医药传统理论价值的探讨 |
二、梁尚博关于“中医科学化”研究方向的设想 |
三、谭次仲的“中医科学化”方案 |
第四节 广东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学术实践 |
一、医史文献研究 |
二、中医理论研究 |
三、脉学研究 |
四、针灸机理及治疗学的研究 |
五、星群药厂与中药炼剂研究 |
第五节 广东“中医科学化”学术革新运动的特征 |
一、中医界对于“中医科学化”的参与积极、务实 |
二、参与者的学术素养保证了学术探讨的理性与深入 |
三、承认中西差异,立足中医本位的“科学化” |
四、对于中医学术研究方向、模式的探讨意义深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政策引导下的中医学术勃兴(1954至1965年) |
第一节 重要的中医学术期刊与学术研究机构 |
一、《广东中医》与《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
二、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广东中医药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
第二节 以学术讨论端正对继承发展中医学术的态度 |
一、梁乃津对余云岫及其学术观点的批判 |
二、对《新针灸学》的评论及相关争论 |
三、对龙世雄“关于中医中药的研究问题”一文的评论 |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
一、萧熙的医史文献研究 |
二、赵思兢关于中药功效及炮制法的文献溯源 |
三、张创献关于经络实质与“九针”源流的考证 |
第四节 地域医学研究 |
一、岭南医家、医籍、医学文化研究 |
二、广东医家医案、医话研究及医疗经验提炼总结 |
三、岭南生草药及验方研究 |
第五节 关于中医理论核心、诊疗手段的探讨 |
一、关于中医理论核心的大讨论 |
二、关于脉学的大讨论 |
三、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 |
第六节 中医临床医学研究 |
一、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二、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 |
三、妇科疾病防治 |
四、儿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学研究 |
五、针灸手法、模型及经络学说研究 |
六、五官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
第七节 1954至1965年广东中医学术研究特征 |
一、注重文献研究对中医学术研究的先导作用 |
二、岭南医学研究方兴未艾 |
三、注重名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四、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 |
五、中医防治传染病研究成果丰硕 |
六、国家政策推动学术勃兴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繁荣(1966至1979年) |
第一节 脾胃学说研究的深入 |
一、文献收集整理方面 |
二、临床研究方面 |
三、实验研究方面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大成果 |
一、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 |
二、外伤骨折正骨手法研究 |
三、针刺麻醉研究 |
第三节 中药特效药及岭南生草药研究 |
一、青蒿素防治疟疾研究 |
二、破伤风抗毒素的研究 |
三、毛冬青防治脉管炎研究 |
四、岭南生草药研究 |
第四节 中西医理论结合研究 |
一、侯灿关于“八纲”现代医学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控制论原理的探讨 |
三、梁直英从控制论角度对《伤寒论》的再认识 |
第五节 1966至1979年广东中医学术发展特征 |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成为学术活动的主流 |
二、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文献研究相对匮乏 |
三、注重现代科学前沿理论与中医学术研究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中医发展史略 |
第一节 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
一、港英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限制 |
二、香港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概况 |
三、香港中医教育发展概况 |
四、香港中医团体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侨港名医与香港中医药学术的发展 |
一、侨港中医群体 |
二、“侨港名医”对香港中医事业的贡献 |
三、“二战”后着名侨港医家及其在港学术成就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图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王琦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1 中医体质学的构建 |
2 中医男科学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
1 王琦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1.1 中医体质学 |
1.2 中医男科学 |
1.3 用方思想 |
1.4 师承教育 |
2 王琦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
2.1 发挥特长,治疗男科疾病 |
2.2 因人而异,辨体用方 |
2.3 谨守病机,活用方剂治疗杂病 |
3 跟师体会 |
3.1 注重辨体用方 |
3.2 用方广博兼容 |
3.3 方剂小巧凝练 |
3.4 用方依理多发挥 |
3.5 重视合方思想 |
3.6 基于临床经验自拟方 |
第三部分 王琦教授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慢性前列腺炎诊治概况 |
1 慢性前列腺炎病名及分类 |
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 |
3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概况 |
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设计方案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方案、盲法、对照方案 |
3.4 治疗方法 |
3.5 观察指标 |
3.6 疗效评价标准 |
3.7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纳入脱落情况 |
4.2 可比性分析 |
4.3 疗效评价结果 |
4.4 安全性评价 |
5 结论 |
6 讨论 |
6.1 王琦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病机的认识 |
6.2 王琦教授临床治疗特色 |
6.3 王琦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方思想 |
6.4 王琦教授治疗用药特色和规律 |
6.5 推新与发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桃树根治疗高血压病122例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桃树根治疗高血压病122例的疗效观察[J]. 145医院. 人民军医, 1976(01)
- [2]高血压病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张芝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3]中草药黄酮类化合物心血管活性成分概述[J]. 刘仲则. 中草药, 1987(04)
- [4]莱菔子治疗高血压病的初步观察[J]. 陈秋澄,莱萌,宋竹青,张树勋,王志良.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78(04)
- [5]顾乃龙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消积镇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的疗效观察[D]. 金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高冠平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56例[J]. 黑卫可. 陕西中医, 2007(05)
- [7]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D]. 李月月.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糖尿病湿热证及糖尿病心脏病证治规律理论与临床研究[D]. 李赛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9]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 余泱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10]王琦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从“瘀浊”分期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D]. 李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