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济转型与改革”国际研讨会纪要

“国有企业经济转型与改革”国际研讨会纪要

一、“经济转轨与国企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徐淑云[1](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段静[2](2016)在《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是随企业制度建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并非市场经济发育的结果,公司治理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制度和不健全的法律背景下展开的。西方经典的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指导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实践,存在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我国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开启的公司治理已历经20余年,学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日益激增,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范式,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展开,忽视了我国企业整体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外部治理因素的影响,多为经济后果研究。公司治理是公司参与各方长期博弈的动态过程,治理的有效性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完善程度、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选取2007-2014年为研究时间段进行特定情境研究,运用经济、法制、市场、传统文化、行为等要素对情境进行描述、刻画,综合考虑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本文结合国际学术界对行为研究的新趋势,突破公司治理原有内涵边界,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本身具体的特殊性及获取政治关联的不同途径,对政治关联进行性质和强度区分;拓展治理绩效概念内涵,对其进行全面的财务量化。从沪深两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选取303家合适的上市公司样本,包括213家国有企业和90家民营企业,手工收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三个变量的相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模型等统计、计量方法,比较分析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实证检验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整体上表现为良好,且治理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种路径影响治理绩效,且治理结构对治理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强于治理行为,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价值创造”的角色,显着影响治理绩效;三、企业政治关联的建立并未对治理绩效带来完全的正向影响,同时有企业犯罪情况的产生,随着2014年以后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四、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影响,但二者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作用强度不同。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基于特定情境研究,全面考虑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综合作用,对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进行结合研究,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一、丰富了制度理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政治关联提供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填补了现行研究中的空白;二、拓展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内涵,引入治理行为研究,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中,提供了全新的公司治理测量工具;三、实证检验了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区分政治关联的性质和程度,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进行回归分析,为政府“扶持”或“掠夺”作用的争议性提供更为清晰而全面的实证数据;考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给出了公司治理的经验证据,亦说明了从公司治理视角展开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王诚,李鑫[3](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价值既源于人类历史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想向往,又源于当代中国人对于强国富民的中国道路的现实探索。本文按照中国特色的分析思路、政策方案、价值理念,主要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理论、微观企业基础、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只要试图从研究理念上找寻"中国特色",并秉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提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分析和概括,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分析何种问题,都可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刘志永[4](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陈庆[5](2015)在《新中国国企改革思想的演进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制度分析》文中提出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国企改革问题便与公有制主导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相伴左右、如影随形,而这一趋势还愈演愈烈,以至于成为理论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性话题——尽管分析方法层出不穷、研究成果亦是推陈出新,但各方政策建议仍难免止步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和全局性的把握——有鉴于此,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勾勒出1949年以来中国国企改革的制度路径变迁,并依托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中国各个主要时期、流派的观点加以分类归总,以期提炼出思想发展演进的谱系脉络,为下步理论、政策创新提供指引和导航。基于“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的科研创新要求,本文首先引入(横向)国际比较,分类论述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特别是俄罗斯、南斯拉夫、匈牙利外加法、德、英、美等国家的近代国企改革实践及经验教训,旨在摸索其中具有共性特征的制度内在逻辑和演化规律;再者(纵向)考察了中国上起先秦、下迄民国两千余年来围绕国有经济的思辨与论争,包括“官山海”、“盐铁专卖”、“均输法”、“青苗发”、“市易法”一直到后来的“红顶商人”、“官督商办”等等;最后借助委托代理的框架范式对新中国之后的国企改革思想进行“整合重构”,同时运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预算软约束”、“内部人控制”、“垄断割据”等现代经济学术语去描述并诠释国企改革过程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和问题,据以发现“委托人监督外部化”、“代理人激励具体化”和“主体间信息透明化”的制度变迁主线。文章将新中国的国企改革进程概括为三大历史时期,并进一步总结归纳道:(1)1949-1977年的计划经济阶段,国企改革由于受到社会主义“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等思维定势桎梏,鼓吹“行政性分权”和“精神激励”,终于引发严重道德风险和政治动荡,并陷入“放-乱-收-死”的怪圈之中;(2)1978-1992年的转轨经济阶段,全面系统的“拨乱反正”为“思想解放”创造了契机,“经济性分权”与“物质激励”的声音开始占据主导,但“行政性干预”及“预算软约束”的掣肘仍然存在,导致国有企业陆续开始大面积亏损、资产缩水规模不容小觑;(3)1993-2012年的市场经济阶段,“南巡讲话”开启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整体推进”、“抓大放小”等战略方针相继推出,现代企业制度、股权多元化、公开发行上市等配套措施也逐步跟进,这也为十八大之后的国企改革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和挑战。研究结论还发现,新中国60余年来国企改革的历史——无论是早先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随后的“转轨经济”乃至“市场经济”时期——彼此之间都并未割裂、更非截然对立,相反却有着一脉相承、贯穿始终的逻辑连续性。换言之,从“体制下放”、“扩权让利”到“股份制改组”,不管是“央地博弈”也好,“政企关系”、“公司治理”也罢,都显着地反映出“问题导向”和“路径依赖”的制度演化特征,而其思路主线则可具体抽象为:(1)“委托人监督外部化”,即先后通过“行政性分权”、“经济性分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手段实现“企业经营监管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内部经理”直至“外部股东”的层层移交;(2)“代理人激励具体化”,即在于利用“政治挂帅”、“留利分成”、“股权激励”等办法,使激励机制的瞄准对象逐步从“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向“所有企业劳动者”、“经理人阶层”聚焦,从而不断提升改革措施的精度和效度;(3)“主体间信息透明化”,即将统计指标由“总产值”经“一揽子混合”过渡到“增加值”,同时辅之以“划小核算单位”,和着“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证券市场”的构建与完善,进而大大压缩了代理人“拆东墙补西墙”的“自由空间”,并且相当程度上扭转了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格局。本文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总起全文,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结构安排,并围绕“国有企业”的由来、发展和现状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作简要评论且引出下文。第二章从经济史视角出发,记叙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主要国家——特别是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加之德国、法国、英国、美国——近代以来的国企改革实践,再行追溯中国自先秦以降国有经济的制度变迁,尝试同时引入国际横向比较与时间纵向比较,进而拓宽研究视域、激发观点创新。第三章作为经济思想史述评的第一部分,首先以客观历史史实为依托,分别介绍了1949-1977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两场计划经济时期的主要“行政分权式”改革;接着针对届时热点问题,梳理出“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以及“计划与市场”三方面的思想争鸣;而后套用“产出曲线”、“效用函数”等现代经济学术语,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识别出“经济核算”、“政治挂帅”之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特殊实际意义,乃至势必引发“主观主义”和“预算软约束”的制度内在缺陷。第四章作为经济思想史述评的第二部分,首先以客观历史史实为依托,次第论述了1978-1992年从“扩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这两阶段转轨经济时期的主要“经济分权式”改革;接着针对届时热点问题,总结了“全国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莫干山会议”、“巴山轮会议”三次关键性理论研讨中的意见和建议;而后借用委托代理理论的立场观点,就“留成包干”与“效用激励”、“政企不分”与“预算软约束”,“两权分离”和“内部人控制”之间的关联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性阐释。第五章作为经济思想史述评的第三部分,首先以客观历史史实为依托,有代表性地列举了1993-2012年“管理层收购”、“股权激励”等市场经济时期的国企改革重要突破;接着针对届时热点问题,提炼出“产权理论”、“股份制改革”和“公司治理”三个颇具争议的舆论焦点;而后在汲取制度变迁理论的养分基础上,挖掘出“公司制改组”到“股权多元化”直至“公开募股”一系列政策背后之于“政企分离”、“控制权竞争”和“社会性约束”的本质用意。第六章结论收束全文,即从委托代理理论的源起和发展入手,梳理归纳了新中国以来国企制度改革的演进规律,总结出“委托人监督外部化”、“代理人激励具体化”、“主体间信息透明化”三条思路主线,并据以解读、预测十八大之后的国企改革新政,从而展望未来前进的方向。

郑立明[6](2006)在《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和改革的深化,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越来越成为焦点问题。国有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不良资产率高、资本充足率低和银行绩效差的根源又在于国有银行治理效率的低下。因此,探讨国有银行的治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公司治理,其实质是关于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核心是解决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Control Rights)分离后产生的代理问题即经营者选择与激励问题,形式是关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一系列治理机关的契约规定,目的是保护加入企业契约的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因此,我们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定义归纳如下:即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一组联结并规范股东、债权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其实质是一种责权的分配和制衡机制,其核心是针对银行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目标是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从风险管理角度来定义,商业银行治理是指一套关于促使银行经理层在风险配置活动中有效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治理的内容,是基于对银行所有权的合理配置,通过内部治理、市场治理和政府监管等一系列机制,推动银行家更好地进行风险配置活动,从而维护风险配置契约的安全运营,保障参与商业银行契约的出资者、存款人、借款人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本文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原则要求和风险监管框架,在综合商业银行治理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第2章),通过深入分析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第3章)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现状和缺陷(第4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第5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系,并建立起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结构模型(第5章)。治理的层次、治理的主体、治理的环境和条件、治理的载体和核心、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治理的原则和规范、治理的目标共同构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主体或力量分三个层次:微观层次有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银行员工;中观层次是指由投资者、消费者、存款人、同业竞争者和银行家组成的市场力量;宏观层次主要包括政府、法律、

李艳[7](2013)在《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体制转型中的适应性调整问题。从总体而言,中国的体制转型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中国体制转型的复杂性,使得转型中出现许多新制度主义理论所不能涵盖的特征,本文称其为“相机抉择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制度变迁主体角色适时转换;“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而生的制度变迁方式;制度变迁路径的过渡性与适应性;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影响体制转型的主要因素除了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外,还包括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中央放权改革、市场化进程等不断变化的制度环境以及利益集团与权力分配等因素。在中国体制转型中,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意识形态随制度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呈现出规律性特点,这些构成了中国体制转型的总体画卷。其中,产权制度是重中之重。依据新制度主义的经济绩效观评价中国产权制度改革既不符合制度绩效的一般标准,也不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形式绩效与实质绩效、静态绩效与动态绩效相结合的多维绩效观取代原有的仅包含经济绩效标准的单一绩效观,并以此来评价中国体制转型中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绩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从形式绩效的动态角度而言,体制转型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调整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效率”,即其各阶段的产权制度具有相对效率与动态适应性特点。但是从形式绩效的静态角度而言,还存在产权制度与外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结构的非耦合,以及制度供求不协调,相关制度安排配套改革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在实质绩效方面,国有企业自改革以来其经济绩效显着,而公平绩效却存在很大不足。关于政府行为变迁,本文认为无论是中央政府行为还是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化均是在自身趋利动机下根据制度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只不过对二者形成约束的目标函数和面临的制度环境不完全相同。中央政府针对环境变化而进行的适应性调整主要体现在其放权行为(包括行政性放权、经济性放权、财政分权、政治放权)中。中央政府的放权行为与我国各个阶段的经济制度相适应,其放权进程主要受制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制度框架与官方意识形态。总体而言,中央政府的放权行为呈现出中央政府主导下市场导向性特征,通过中央政府对改革的主导性和对市场化的适应,使得中国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相对集中与经济上相对自主的独特的政治经济结构。本文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中政府演化规律推导出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一般性轨迹,即地方政府行为经历从“直接介入”到“间接推动”再到“外围提供服务”三个阶段的转变。“直接介入”阶段的政府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直接介入、大包大揽和很强的资源动员、支配能力,政府行为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主导企业的经济行为。“间接推动”阶段的政府行为特点与“直接接入”阶段大包大揽的政府有很大不同,政府由于客观制度环境而“被动”地从“主导者”转向“推动者”。政府充当“企业经纪人”角色,即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将企业推向市场,政府从对企业的具体经济管理角色中退出。“外围提供服务”阶段的政府,由于政府与企业间关系由政府经济人、企业经纪人转为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助或互惠关系,这时的政府不再对企业直接管理和经营,而是致力于营造本地区更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地方政府行为特点的演化是地方政府根据制度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的结果,影响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化进程、宏观制度环境与微观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意识形态约束等。中央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效应具有双重性,既推动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政府行为悖论”,这是一种不完全等同于“诺斯悖论”的“制度性悖论”,即体制转型中的政府行为悖论更主要源于政府行为背后的制度因素,主要源于意识形态以及相关制度没有及时针对变化的经济基础及制度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制度与行为均离不开观念的引导,在体制转型中对产权制度与政府行为构成最大约束条件的则是官方意识形态,产权制度与政府行为的调整必然伴随着官方意识形态的调整。在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官方意识形态其实已是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以及宪法与相关法律体系中,对个体和团体的行为选择和国家制度变迁具有刚性约束作用,因此常被作为制度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因素中对当前中国体制转型影响最大的是: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所有制性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分配领域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的认识。中国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调整呈现出官方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行、意识形态与其他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的双向适应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渗透着实践理性的实用主义等特征。同时,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影响效应呈从中心到边际递减趋势。并且,地方政府不同的意识形态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和经济模式,如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形成很大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意识形态差异。在肯定意识形态与观念调整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滞后性的一面,如导致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认知时滞、发明时滞与启动时滞;无法解释产权制度变迁与分配制度变迁中的现实问题;也没有针对市场经济建立起对寻利行为合理规约的意识形态,以至于无法发挥其淡化机会主义行为的功能。还体现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等等。中国体制转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源于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意识形态上的适应性调整。但是,我们也要应充分认识到,在这三大领域的调整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改革的绩效与进程。适应性调整的未来趋向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在企业产权制度上,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在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并健全外部竞争机制;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市场目标;健全与完善其他相关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在政府行为上,就是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健全来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变政府行为理念、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并改革政府绩效评估标准来促使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通过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来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在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就是要一方面根据主导性与包容性并存;继承性与创新性兼顾;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效性与实用性等原则继续发展与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还需要着力于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与规范人们的市场行为。总之,中国的体制转型向纵深处发展必须重点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深入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最主要的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配套改革;另一个是继续推进意识形态与观念的适时调整,使之既能很好地对转型成果作出合理说明,又能成为体制继续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指南。

王国兵[8](2005)在《经济转轨中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实现与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改造。由于体制的不完善,随着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下放,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侵犯国有资产权益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在1994 年经青木昌彦以内部人控制的命题提出后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现象。这些现象比较明显地体现为: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通过与政府主管官员、董事会成员、审计等第三方机构的合谋来实现自己获取企业资产或增加自己的福利的目的。这就促使我们思考:经理人员通过与各监督主体之间合谋获取的利益其本质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合谋为什么会存在?合谋是如何完成,都可能在哪些环节存在?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控制或解决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和合谋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质、实现以及相应的治理对策。本人也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初步研究能为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理论研究添砖加瓦。

林高[9](2012)在《我国国有企业高管政治关联研究 ——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在经历三十余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于活力的经济体。就经济领域而言,国有企业的改革被公认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逐步走出了一条以渐进改革为基调,辅之以相机激进改革的混合型改革路径(杨丹,1999)。国企改革的进展对于推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国有企业逐步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种种弊端,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毋庸讳言,国企改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鉴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政府支配资源的方式和手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周黎安,2007),在经济生活中政府仍然发挥着难以小觑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各种企业特别是国企的经营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应对国企未来各种挑战的具体策略可能不同,但是在转型中国的大背景下,国企问题的解决总是无法绕开政府干预特别是政企关系。政府干预对于国有企业存在多样化的影响途径,本论文中我们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政府通过人事途径对国企所施加的干预上来。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的调查结果发现,国企中政府通过行政方式指派和任命高管的比例要大大高于其他市场化方式,这一结果反映出在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对于国企的所谓行政性任命模式并未被打破。伴随着行政性任命而来的,是相当一部分的国企高管具有政治关联,同政府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早前的研究中如Fan等(2007)的研究中就发现有近三成的研究样本中首席执行官曾担任或现任行政领导职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广泛存在的国企高管政治关联现象反映的是国企与政府之间存在的密切互动。就政府来说,能够通过政治关联高管这个抓手,更为方便的向国企施加干预和影响;就国企来说,需要通过政治关联高管的渠道与政府保持沟通和协调,建立和维护双方之间的良好关系。具体而言,本论文将集中探讨国有企业中政治关联高管对于企业的影响。一方面,政治关联高管们具有官员的实质特征。我国各种国企按照规模、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等因素被划分为不同行政级别,高管也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在行政性任命模式下,国企高管的选拔参照的是政府官员的标准,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他们能够与同一级别的官员交流使用,重要国企中的高管能够被任命为地方省市中的关键官员。但是一旦高管们的职务被罢免,他们将面临名誉和社会地位的急剧下降,体制外他们将很难再获得理想的工作,这使得他们存在所谓的“锁住效应”(周黎安,2007),非常关注自己的政绩和政治地位的提升,将尽全力保住职位并力求在所谓的政治晋升锦标赛中获胜;另一方面,政治关联高管们也具有商人的特征。高管们身处国企生产经营一线,熟悉国有企业的各种业务。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是高管们身上义不容辞的责任。曾经的行政经历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政策的出台背景和动向,能够更有效便捷的与政府进行协调沟通,这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总而言之,政治关联型高管们亦官亦商的特质使得他们与一般意义上的经理人区别开来,他们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具有怎样的影响正是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值得深入加以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八章,其中: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制度背景分析;第三章是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第四章是政治关联与政府干预动机;第五章是政治关联与隐性便利;第六章是政治关联与双重成本;第七章是政治关联与公司业绩;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各章的研究内容分别为:第一章给出导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给出了本文的总体结构。第二章是制度背景分析。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制度背景分析分国企改革历程和政府干预行为两个部分展开。在国企改革历程部分,本文介绍了国企改革的由来,分阶段对国企三十余年的改革历程进行分阶段简要的梳理回顾;在总结国企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国企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在国企面临的政府干预行为部分,本文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政府官员的政治晋升锦标赛、政府主导下的国企高管任命等内容展开分析。本章主要是对后文可能涉及到的制度背景情况进行必要的介绍和铺垫,以利于阅读以及实证研究的展开。第三章,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本部分首先回顾了本文赖以开展研究的基础理论,接下来总结了国企改革中的重要理论问题,然后对国有企业和政府干预、政治关联的相关经验研究展开综述,利于把握以往的研究脉络。第四章是政治关联与政府干预动机。实证研究从本章开始。对国企而言,政治关联是国企与政府之间众多天然联系中的一种,通过研究国企政治关联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追溯政府干预的动机。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国企关联背后的政府干预动机区分为政治动机和经济动机,通过实证模型加以检验,并考察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干预动机可能存在的差异。第五章是政治关联与隐性便利。本文将政治关联能够帮助国企获得的各种实际存在但不便明言的好处称之为隐性便利。篇幅所限,对隐性便利的探讨本文将集中于银行融资视角。本文检验了政治关联组和无政治关联组的融资约束是否存在显着差异,考察了政治关联对于获取贷款以及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区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对融资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了市场化进程对政治关联获取融资便利性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第六章,政治关联与双重成本。政治关联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国企实际上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本文将国企付出的代价区分为双重成本,即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试图回答政治关联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双重成本?通过结合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研究,本文试图较为全面的展现政治关联给企业带来的复杂影响,进而揭示转轨条件下政府干预与企业的微妙关系。第七章,政治关联与公司业绩。本章探讨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通过实证确认了政治关联对于企业业绩存在的总体消极影响。进一步的,政治关联对于公司业绩存在不利影响的根源何在?本文发现,总体而言,政治关联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非生产性支出,这很可能正是政治关联损害公司业绩的根源。第八章是研究结论。本章回顾了研究结论,分析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介绍了研究贡献,说明了研究局限以及未来将要致力的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政治关联高管的本质是各级政府从人事控制途径推进国企改革,将政府政治和经济意图内部化至国企的关键抓手。国企中普遍存在的高管政治关联现象,实际上是政府干预在国有企业人事领域的具体体现。总体说来,政治关联高管背后反映出政府出于政治和经济动机干预国企人事任命的意图。具体而言,中央企业中的高管政治关联更多的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于国企改革的整体布局,特别是对国企进行抓大放小和战略性调整的政治动机,而地方企业中的高管政治关联则更多的体现出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增加财税收入的经济动机。2.本文着重从银行融资的角度考察了隐性便利。我们发现:首先,存在高管政治关联的国企面临的融资约束显着小于无政治关联企业;其次,政治关联的确有助于获取银行借款。进一步的,我们将国企划分为高融资约束组和低融资约束组,分组实证结果表明,政治关联更有助于高融资约束组的获取银行贷款,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再次,将银行借款区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后我们发现,国企高管的政治关联对于获取短期借款的效果不明显,但的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第四,地方政府控制下的国企能够通过政治关联帮助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但这一结论在中央政府控制下国企组中不成立。最后,企业外部市场化进程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治关联高管获取银行融资便利。3.本文考察了国企高管政治关联与双重成本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政治成本层面,我们着重考察政治关联对企业冗员的影响,代理成本方面我们则重点考察其对于企业管理费用和在职消费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政治关联给国企的确带来严重的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问题。其次,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双重成本问题,在地方企业中尤为严重。4.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政治关联最终对公司业绩的总体影响以及可能的影响途径。我们发现,国企高管的政治关联的确损害了公司业绩,地方企业受害尤甚。进一步的,本文引入非生产性支出的框架来解释高管政治关联损害公司业绩的可能途径。我们发现,政治关联的确给国企带来了更多的非生产型支出,在地方国企中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总体而言,本文为政治关联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增量经验证据。具体说来,本研究的主要改进和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拓展了对于转型经济背景下的国企政治关联现象及其政府干预动机的理解。民营企业构建政治关联往往是出于企业政治战略的需要,通过建立和维护政府关系,进而获取政府政策的倾斜。区别于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动机,国企高管的政治关联内生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从政治关联是政府干预在国企人事领域的体现和抓手的观点出发,本文考察了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政治关联背后政府干预的政治动机和经济动机,并进一步揭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干预动机可能存在的差异。第二,本文提出了国企隐性便利的概念,从融资的角度深化了我们对政治关联影响隐性便利的认识。正如陈信元等(2009)所指出的,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不能忽视某些纷乱复杂但秘而不宣的规则,对于政治关联而言正是如此。国企高管的政治关联无疑能够给企业带来某些便利,国有企业堂而皇之可以享受这些便利,政府对此也心知肚明,但在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中往往难以见到对于这些便利的正式规定和依据,这些便利更多的是一种隐蔽的形式存在。我们将这些不便明言的便利称之为隐性便利。本文从融资约束、融资期限结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市场化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考察了政治关联与融资便利的关系,相关研究结论在有助于理解国企融资影响因素的同时,也为我们反思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金融歧视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三,本文揭示了政治关联与双重成本问题的紧密联系。政治关联在帮助国有企业获取各种便利性的同时,也使得国有企业背上了额外的负担,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从政治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出发,本文将国企付出的代价划分为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在双重成本上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政治关联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政策性负担和代理问题,同时加深了我们对政府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微妙影响的理解。最后,本文重新验证了政治关联对于公司业绩的损害,并引入了新的框架来解释政治关联对公司业绩的损害途径。以往的研究如Wu等(2010)、王庆文和吴世农(2008)、Fan等(2007)已经发现国企中的政治联系会损害公司业绩。考虑到样本和变量设定上的差异,这些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本文重新设定了政治关联变量,同时通过引入市场业绩和会计业绩的多个变量,重新检验了政治关联对公司业绩的损害作用,证实了总体而言政治关联更多的扮演了掠夺之手的不良角色,最终损害了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非生产性支出这一框架来解释政治关联对公司业绩的损害途径。相关的研究结论确认了政府干预对国企干预存在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更新了我们对于政治关联损害公司业绩途径的认识。

肖帅[10](2016)在《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和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有企业新时期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由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地方政府按照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加快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步伐,陆续出现了诸如广东模式、上海模式等地方试点经验。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然而,由于缺乏深度理论研究的指导,实践中对于如何更好地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适应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各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制约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对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展开分析。遵循“范畴界定——理论总结——历史变迁——实践探索——国外借鉴——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建国以来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迁和改革历程,归纳各个阶段模式与特征;在上述历史考察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出发点,探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比较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地方实践模式,剖析其难点和不足;借鉴国外混合所有制发展的经验,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导向下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二、“经济转轨与国企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转轨与国企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公司治理
        1.4.2 政治关联
        1.4.3 治理绩效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内容
        1.6.3 章节安排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2.1.2 政治关联相关理论
    2.2 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2.2.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公司治理
        2.2.2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2.3 公司治理文献回顾
        2.3.1 公司治理相关研究内容
        2.3.2 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3.3 公司治理现有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
    2.4 政治关联文献回顾
        2.4.1 政治关联的分类
        2.4.2 政治关联的度量
        2.4.3 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研究设计
    3.2 评价指标遴选
        3.2.1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3.2.2 专家咨询
    3.3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问卷调查设计
        3.3.2 调查问卷概况
        3.3.3 数据分析
        3.3.4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情况
        3.4.1 按行业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4.2 按地区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4.3 按企业性质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结构与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2 研究假设内容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3.2 数据分析方法
        4.3.3 变量定义
        4.3.4 研究模型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实证检验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研究
    5.1 引言
    5.2 企业政治关联途径分析
    5.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2 研究假设内容
    5.4 研究设计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5.4.2 数据分析方法
        5.4.3 变量定义
        5.4.4 研究模型
    5.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5.1 描述性统计
        5.5.2 相关性分析
        5.5.3 实证检验
        5.5.4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司治理视角下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
    6.1 公司治理与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6.2.2 研究假设内容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6.3.2 数据分析方法
        6.3.3 变量定义
        6.3.4 研究模型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4.1 相关性分析
        6.4.2 实证检验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贡献
    7.2 研究结论
    7.3 对策建议
        7.3.1 政府层面
        7.3.2 企业层面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指标评价标准
附录3 假设汇总及研究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三)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 分析思路
        2. 政策方案
        3. 价值理念
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所有制理论
    (三)收入分配理论
    (四)体制改革和转轨理论
三、关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探讨
    (一)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理论
    (二)财政理论
    (三)金融理论
    (四)增长与发展理论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微观基础——企业问题的探讨
    (一)企业理论与国企改革
    (二)乡镇企业
    (三)政府规制
五、关于社会主义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讨
    (一)城镇化理论
    (二)新农村建设
    (三)城乡一体化理论
六、总结与展望

(4)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5)新中国国企改革思想的演进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选题背景
        二、提出问题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二节 相关研究基础和现状
        一、重要概念界定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框架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内容框架
第二章 国企改革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西方国企改革思想溯源
        一、文艺复兴传统中的政府干预
        二、从空想到科学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列宁-斯大林体制下的“国家辛迪加”
    第二节 国企改革的历史实践——国外案例
        一、苏联、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公有制探索
        二、德、法跌宕起伏的国有化道路
        三、英、美谨小慎微的国企试验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思想滥觞
        一、古代传统的国有制思想
        二、近代以来国家主义的萌发
        三、建国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计划体制下国企改革的制度思想探索
    第一节 1949-1977年的国企改革
        一、“行政性分权”战略的成因
        二、“大跃进”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三、“文革”乱局中的挫折与整顿
    第二节“左倾”思潮下的探索争鸣
        一、商品生产再认识
        二、为价值规律正名
        三、反思计划与市场
    第三节“央地关系”中的制度摸索
        一、“政府越位”的信息劣势
        二、“经济核算”与产出计量
        三、“政治挂帅”与效用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轨时期国企改革的制度思想发展
    第一节 1978-1992年的国企改革
        一、“经济性分权”战略的形成
        二、“扩权让利”方针的实施与评价
        三、“企业承包”责任制的提出和改进
    第二节“拨乱反正”下的思想解放
        一、重申物质利益原则
        二、定价权改革:“双轨制”来龙去脉
        三、政府干预:从直接到间接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制度探寻
        一、“留成包干”与效用激励
        二、“政企不分”和预算软约束
        三、“两权分离”与内部人控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条件下国企改革的制度思想深化
    第一节 1993-2012年的国企改革
        一、“整体推进”战略的出台
        二、“抓大放小”改组的酝酿与实践
        三、“股权交易”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第二节 经济学百花齐放的盛宴
        一、产权理论的引入
        二、股份制改革摸索
        三、公司治理的尝试
    第三节 面向现代企业的制度迈进
        一、公司制改革与“政企分离”
        二、股权多元化与“控制权竞争”
        三、公开募股与“社会性约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论总览与政策剖析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的演绎
        一、理论范式的西方源流
        二、观点内涵的中国发展
        三、模型对象的衍生实践
    第二节 国企改革的思路主线
        一、委托人监督外部化
        二、代理人激励具体化
        三、主体间信息透明化
    第三节 十八大之后的国企改革述评
        一、新政背景
        二、制度解析
        三、预测展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附录
    一、前提假设
    二、建模推演
    三、结果建议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商业银行治理的有关文献综述
    2.1 银行治理的含义
    2.2 银行的产权和民营银行
    2.3 银行的董事会和独立董事
    2.4 银行的激励机制
    2.5 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
    2.6 银行的监管
第3章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3.1 商业银行治理的逻辑起点: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3.2 商业银行特殊性的体现
        3.2.1 银行企业的特殊性
        3.2.2 银行产业的特殊性
        3.2.3 银行产品的特殊性
        3.2.4 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以发展中间业务的背景和动机为例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现状和缺陷
    4.1 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分析
        4.1.1 国有商业银行的多级委托代理链
        4.1.2 国有商业银行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
    4.2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现状及特点
    4.3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缺陷分析
    4.4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起因、内涵和实质、目的和功能
        4.4.1 商业银行治理的起因
        4.4.2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内涵和实质
        4.4.3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功能和关键问题
第5章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5.1 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理论基础
        5.1.1 委托─代理理论
        5.1.2 内部人控制理论
        5.1.3 超产权理论
    5.2 利益相关者理论
        5.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渊源和兴起
        5.2.2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和分类
        5.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实证检验和有关实践
        5.2.4 利益相关者一般构成分析
    5.3 利益相关者参与国有银行治理的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性和意义
        5.3.1 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治理的理论基础
        5.3.2 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治理的现实必要性
        5.3.3 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治理的意义
    5.4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体系
        5.4.1 治理的主体
        5.4.2 治理的环境与外部条件
        5.4.3 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
        5.4.4 治理的原则和规范
        5.4.5 治理的目标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内部治理
    6.1 现代金融企业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6.1.1 股份化产权制度是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基石
        6.1.2 法人治理制度是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核心
    6.2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6.2.1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
        6.2.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步骤
        6.2.3 国有银行存在和国有相对控股的必要性
    6.3 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制度安排
        6.3.1 法人治理制度的基本架构
        6.3.2 分权和制衡机制
        6.3.3 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7章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市场治理
    7.1 市场治理的理论基础
        7.1.1 银行契约的市场性
        7.1.2 产权机制的缺陷
        7.1.3 超产权理论及其启示
    7.2 市场治理机制的构成
        7.2.1 资本市场竞争
        7.2.2 银行家市场竞争
        7.2.3 同业市场竞争
    7.3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治理的现状及优化
        7.3.1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治理的现状
        7.3.2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治理的优化
第8章 国有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政府治理和信息披露
    8.1 政府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8.1.1 政府治理的含义和作用
        8.1.2 政府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8.1.3 政府治理的边界
    8.2 政府监管
        8.2.1 政府监管的国际经验──美国
        8.2.2 政府监管的模式
        8.2.3 政府监管的内容
        8.2.4 政府监管的工具
        8.2.5 国内银行业政府治理的现状
    8.3 信息披露
        8.3.1 信息披露的作用
        8.3.2 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标准
        8.3.3 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
第9章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评价
    9.1 银行治理评价的意义
    9.2 银行治理评价的原则
    9.3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9.3.1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9.3.2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评价的实例
        9.3.3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
第10章 结语
    10.1 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创新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写作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体制转型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体制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体制转型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产权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产权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产权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四节 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五节 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新制度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章 制度、行为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
        一、制度
        二、制度变迁
    第二节 产权、企业产权制度与产权制度绩效
        一、产权与产权形式
        二、产权制度与企业产权制度
        三、产权制度绩效
    第三节 行为者及其利益
        一、企业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二、中央政府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三、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利益目标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观念
        一、意识形态
        二、传统文化观念
第四章 中国体制转型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国体制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制度变迁主体的适时转换
        二、诱致性与强制性相伴的制度变迁方式
        三、制度变迁路径的过渡性与适应性
        四、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中国体制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制度环境
        二、利益集团与权力分配
第五章 体制转型中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产权制度的外适应力:制度效率的相对性与适应性
        一、制度外适应力的含义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适应性调整
        三、民营企业产权制度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产权制度的内适应力不足:制度的非耦合与非协调
        一、产权改革、外部竞争机制、内部治理机制三者之间的非耦合
        二、制度供求不协调,相关制度安排配套改革不到位
    第三节 产权制度的实质绩效不足:国企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目标失衡
        一、国有企业的双重属性与双重目标
        二、国有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的失衡
第六章 体制转型中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中中央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
        一、中央政府放权行为的主要内容
        二、中央放权行为中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为例
        一、苏南模式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二、温州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
        三、地方政府行为调整的适应性特征
    第三节 政府行为调整中的“制度性悖论”
        一、“诺斯悖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二、中央政府行为悖论及原因分析
        三、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及制度性因素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第一节 体制转型中官方意识形态调整轨迹
        一、改革方向和改革目标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
        二、关于“所有制”与“国有企业”观念的转变
        三、“效率与公平”的分配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调整的特征
        一、官方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行
        二、意识形态与其他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的双向适应性
        三、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
        四、渗透着实践理性的实用主义特征
    第三节 体制转型中意识形态调整的层级性与区域性差异
        一、意识形态调整的层级性差异
        二、意识形态调整中的区域性差异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观念调整中的“非适应性”问题
        一、意识形态调整滞后
        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不协调
第八章 中国体制转型中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继续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三、健全外部竞争机制,培育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四、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市场目标,以实现其公平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均衡发展
        五、健全与完善其他相关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
    第二节 政府行为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
        二、政府行为目标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三、完善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适应性调整趋向
        一、继续发展与完善主流意识形态
        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念体系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着作部分
    二、论文部分
    三、外文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经济转轨中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实现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相关概念的争论及本文的限定
        二、对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利弊探讨
        三、对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原因探讨
        四、对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对策探讨
        五、评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逻辑及框架
        一、研究的思路逻辑
        二、论文的内容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辩证法的思想与方法
        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三、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一、现代股份公司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二、委托——代理关系和“代理问题”
        三、代理问题的解决
        四、委托代理理论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
    第二节 合谋理论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一、合谋问题的提出
        二、合谋理论的综述
        三、合谋理论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第三节 企业的产权理论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一、企业的性质及其产权安排问题的提出
        二、企业产权安排的核心
        三、企业形式与各自的产权安排
        四、产权理论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第三章 部分转轨国家国企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第一节 中、东欧转轨国家国企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一、中、东欧国家的转轨与国企改革
        二、中、东欧国家国企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第二节 我国国企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一、我国国有企业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前提和背景
        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情况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第四章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质:经理人员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与攫取
    第一节 公有产权及“公共地悲剧”
        一、产权安排及公有产权
        二、公共产权与“公共地悲剧”的产生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公共产权特性及其缺陷
        一、传统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
        三、国有企业产权的公共物品性
    第三节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质:经理人员对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和攫取
        一、国有企业的代理关系及产权特征
        二、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质:经理人分享与攫取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第五章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现:经理与监督者之间的合谋
    第一节 委托代理中合谋的形成及福利变化——一个模型分析
        一、模型的变量假设
        二、博弈过程描述
        三、无合谋时的福利
        四、合谋的形成及对福利的影响
        五、结论
    第二节 国有企业经理与各监督者形成合谋的可能性分析
        一、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链条中形成合谋的主体分析
        二、国有企业经理人员与各监督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三、经理人员与各监督主体所拥有的处置权与合谋关系分析
    第三节 国有企业经理与监督者之间形成合谋的现实因素分析
        一、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报酬激励不足——经理人员寻求合谋的动机
        二、特殊的产权安排很难形成对相关主体的有效约束
        三、公司治理中的权力失衡促进了合谋的产生
        四、外部市场约束的缺乏加重了合谋的出现
第六章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理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制约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确定与落实
        二、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与内部人控制:股东和经理合谋的防范及对策
        一、优化股权结构,建立股权制衡机制
        二、完善公司内部制衡机制
    第三节 机构投资者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制约
        一、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二、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如何参与公司治理
        三、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如何参与非上市公司的治理
    第四节 经理人员的股权激励制度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制约
        一、股权激励制度对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制约作用
        二、目前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股权激励的形式
        四、股权激励方案的步骤
    第五节 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制约
        一、市场机制对经理的激励约束作用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三、我国经理市场的完善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9)我国国有企业高管政治关联研究 ——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制度背景分析
    2.1 国企改革的由来
    2.2 国企改革进程回顾
        2.2.1 冲破藩篱期(1978年-1991年)
        2.2.2 艰难探索期(1992年-2002年10月)
        2.2.3 深化改革期(2002年11月-至今)
    2.3 国企改革:总结与展望
        2.3.1 国企改革经验总结
        2.3.2 国企改革展望
    2.4 转轨经济中的政府干预行为
        2.4.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2.4.2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2.4.3 官员的政治晋升锦标赛
        2.4.4 政府主导下的国企高管任命
    2.5 本章小结
3.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3.1 基础理论回顾
        3.1.1 委托代理理论
        3.1.2 公司治理理论
        3.1.3 激励理论
        3.1.4 政府干预理论
    3.2 国企改革中的理论争鸣
        3.2.1 国有企业的目标
        3.2.2 国企改革症结何在
        3.2.3 国有企业的绩效
    3.3 国有企业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研究
        3.3.1 国企融资与政府干预
        3.3.2 国企投资与政府干预
        3.3.3 国企经营与政府干预
        3.3.4 国企公司治理与政府干预
    3.4 政治关联研究综述
        3.4.1 政治关联的度量
        3.4.2 政治关联与财务活动
        3.4.3 政治关联的复杂影响
4. 政治关联与政府干预动机
    4.1 研究问题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模型设定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均值与中位数检验
        4.4.3 回归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政治关联与隐性便利
    5.1 研究问题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均值与中位数检验
        5.4.3 回归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政治关联与双重成本
    6.1 研究问题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2 模型设定
    6.4 实证结果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均值与中位数检验
        6.4.3 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政治关联与公司业绩
    7.1 研究问题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 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2 模型设定
    7.4 实证结果
        7.4.1 描述性统计
        7.4.2 均值与中位数检验
        7.4.3 回归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贡献
    8.4 研究局限性
    8.5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和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和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研究范畴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有资产的类别与功能
        一、国有资产
        二、国有资产的类别划分
        三、国有资产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与特征
        一、混合所有制的含义
        二、混合所有制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理论
        二、西方的产权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沿革(1949-1977)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7)
        一、国有资产的初始来源
        二、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形成与确立
        三、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的形成
        四、简要评价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1958-1960)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二、“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三、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大幅下放
        四、简要评价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
        一、“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
        二、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三、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集中上收
        四、简要评价
    第四节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
        一、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集中下放
        二、文革期间国有资产的损失评估
        三、简要评价
第三章 转轨时期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1978-1992)
    第一节 以放权让利为标志的改革阶段(1978-1984)
        一、以利润分成为主的放权让利改革
        二、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拨改贷”
        三、相继推出实行的两步“利改税”
        四、简要评价
    第二节 以两权分立为标志的改革阶段(1984-1988)
        一、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两权分离的初步探索
        三、简要评价
    第三节 以专职管理机构成立为标志的改革阶段(1988-1992)
        一、“政企分开”是实现“两权分离”的必然
        二、国有资产管理专职机构的成立与工作
        三、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
        四、简要评价
第四章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1993年至今)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阶段(1993-1997)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的启动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实施
        四、简要评价
    第二节 改革攻坚与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1997-2002)
        一、对股份制认识上的理论突破
        二、组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试点
        三、推进股份制改造
        四、简要评价
    第三节 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形成阶段(2003-至今)
        一、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取得重大进展
        三、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基础工作不断完善
        四、简要评价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深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导向
    第一节 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成
        二、混合所有制的功能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
        二、股份制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第三节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与意义
        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
        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近年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模式
        一、上海模式
        二、广东模式
        三、深圳模式
        四、北京模式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难点
    第四节 混改背景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足
        一、国资委成立后遗留的国资管理体制问题
        二、混改背景下国资管理体制出现的新问题
第七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实践经验
    第一节 英国模式
    第二节 美国模式
    第三节 日本模式
    第四节 法国模式
    第五节 韩国模式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八章 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二、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建立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管理体系
        四、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
    第二节 宏观体制:“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一、构建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框架性思路
        二、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改革对策
    第三节 微观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二、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逐步推进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四节 制度环境:营造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
        一、提高认识
        二、完善制度与政策
        三、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四、建立保障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法律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经济转轨与国企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段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6(1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J]. 王诚,李鑫. 经济研究, 2014(06)
  • [4]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新中国国企改革思想的演进 ——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制度分析[D]. 陈庆.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12)
  • [6]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D]. 郑立明. 同济大学, 2006(02)
  • [7]适应性调整: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体制转型研究[D]. 李艳. 南开大学, 2013(07)
  • [8]经济转轨中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实现与治理[D]. 王国兵. 吉林大学, 2005(03)
  • [9]我国国有企业高管政治关联研究 ——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林高.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1)
  • [10]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和改革研究[D]. 肖帅.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国有企业经济转型与改革”国际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