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裕根[1](2019)在《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于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的组织行为,深入分析中央、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乡村企业以及村庄农民在推进国家环保法律执行的权力关系及其结构,从政府运作过程的视角揭示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并解释弹性的条块关系结构对基层环保执法的塑造。从现实经验看来,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的前提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确实存在并通过有效途径把信号传递到县级环保执法部门。乡村企业污染总是发生在一定场域中,特定场域中的社会主体对污染认知和感受的差异化会影响环境利益的表达。村庄中不同农民认知观念、价值以及利益取向的差异化弱化了农民的集体行动能力,直接影响了村庄社会的环境利益表达。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农民的弱组织性影响到国家执法力量的介入方式和强度。只有当农民组织起来反映自己所受的损害并释放出环境违法行为的强烈信号,国家执法力量介入的力度才会加大。然而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乡村企业排污行为是否构成环境违法行为还依赖于国家的权威技术认定。国家在认定乡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污染认定的科技理性与村庄生活理性之间常常存在冲突。农民与企业发生环境利益冲突,县级环保部门及乡镇政府对污染的界定存在权威支配、话语支配以及信息支配,农民基于生活理性对污染的认知话语常常被边缘化,这为乡镇政府和县级环保部门调解企业和农民的环境纠纷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与企业、乡镇政府以及县级环保部门数次利益博弈之后,农民渐渐陷入了“补偿陷阱”,象征性污染补偿逐步代替实质意义上的法律监管。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与乡镇政府本身处于地方条块关系中。县级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决定了县级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法律执行的立场和态度。受制于地方条块权力结构以及政商关系,具有执法权的县级环保部门并不会严格执法而是选择“以罚代管”策略,让法律不完全执行。“以罚代管”既协调了县领导与乡村企业的政商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县级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然而,“以罚代管”并没有治理污染问题,反而使得乡村企业排污行为具有了正当性。尽管部分农民不断上访,但根据信访属地管理原则,乡村企业与农民的环境污染纠纷最终还是要乡镇政府进行处理。由此,在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时,没有执法权的乡镇政府必须协调好乡村企业和村庄农民的利益冲突关系。而受制于县级政府发展和稳定的双重考核机制、基层社会的权力—利益关系网以及自身治理资源的欠缺,乡镇政府往往会选择一种模糊性治理策略来对待污染问题。乡镇政府模糊化处理乡村企业和农民的环境污染纠纷,实际上掩盖了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的环境监管责任。由于县级政府要维护乡村企业的利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再加上基层社会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所以县级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未能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真正重视乡村企业污染问题的治理,这导致国家环保法律实施始终处于“悬浮”状态,也即,地方条块环保履职实践存在执法目标偏离。与此同时,受污染影响的农民群体也遭遇了环境利益诉求表达上的挫败感。环保督察是一种在党政体制结构内推动环保法律执行的制度创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各种方式传导政治压力让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地方党委政府也会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应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环境问题。县级党委政府在感知中央环保督察的政治压力之后,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整合相关环境执法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力量开展联合执法,通过责任倒逼机制落实到每个执法者,此时基层环保执法力度加大。这就改变了以往法律执行的“悬浮”状态,使得国家法律渗透到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实践中。通过环保督察解决了一些底层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但受制于央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央难以有效监督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果,中央环保督察难以倒逼地方对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治理。因此,基层环保执法目标偏离只是得到中央的适度矫正。当中央的力量介入地方条块履职实践,此时条块关系中的央地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党政体制的政治整合功能。从法律执行角度看,当基层环保执法目标偏离很大时,中央能够通过政治整合的方式,把县级政府、县级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乡村企业以及村庄农民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行整合,打破国家环保法律在地方执行中梗阻,推动国家环保法律向基层社会渗透,同时对执法过程的利益冲突进行整合,让执法目标偏离得到适度矫正。但是,这种矫正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动态中与执法偏离形成多次互动和博弈关系,并在偏离中寻适度。纵观基层环保执法的过程可以看到,乡村社会的环境利益难以有效吸纳到常规环保执法的政府决策和执行中。当乡村社会的环境利益无法得到地方政府有效吸纳和整合,导致执法目标偏离过大影响到中央的政治权威时,中央能够在既定的体制结构内创新系列制度推动环保法律执行。中央通过环保督察的形式创建了中央与基层群众的制度化联系,并通过政治压力传导重新激活了地方政府启动新一轮意见表达、政府决策以及政府执行的政府过程,从而让基层社会的环境利益能够被吸纳到地方政府决策和执行中。由此,以党政关系为基本的条块关系时刻存在弹性,这种富有弹性的条块关系结构塑造着基层环保执法实践,并在实践中呈现波动性。
周金堂[2](2013)在《井冈山革命老区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井冈山革命老区“五县一市”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江西省辖区的井冈山市、永新县、遂川县和莲花县,湖南省辖区的炎陵县和茶陵县。井冈山革命老区是集老区、山区和贫困地区为一身的特殊区域,区域面积12229.8平方公里,人口224.2万,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为290.8亿元,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目前,在全国、在中部范围,该区域还处于欠发达状态,其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迟缓,信息化、城镇化水平低,经济总量规模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均低于全国及所在省、地级市的平均水平。对井冈山革命老区新世纪县域经济的研究,在论文的引言和第一章中,主要运用中西方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观点,并结合中央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以及罗霄山区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的具体实际来展开。论文从发现问题入手,通过对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的研究,分析老区要素禀赋、发展基础、规制现状、政策环境、矛盾、困难、机遇、潜力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选题根据我国现有的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的成果,在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围绕“五县一市”县域经济发展实践,重点对湖南、江西两省以及株洲、吉安和萍乡三市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统筹协调发展的情况与井冈山老区”五县一市”进行比较和实证分析。对井冈山“五县一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区位条件差,区域行政管理分割,制度安排不平衡,县域之间协调发展联动性差,发展水平不如全国及所在省、地级市平均水平,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推进难,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困难多,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大,扶贫开发任务重,红色绿色资源开发有项目缺资金,人口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与老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不匹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要把老区建设成为“绿色、红色产业重点发展的示范区,后发优势整体释放的振兴发展区,和谐秀美的宜业、宜居、宜游的幸福区”的构想。论文的第六章以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为难点和创新点,提出发展老区县域经济,加快减贫步伐,实现中部崛起,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围绕建设“新三区”,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重心移向老区,把扩大内需,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政策措施落实到老区,把深化改革设计、完善制度安排的重心转向老区、山区、贫困地区;必须加快革命老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不断提高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大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开发力度,努力构建“红”、“绿”、“古”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联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必须注重总结老区转型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不断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创建新机制,开辟新途径。论文的结语根据分析研判结果,提出建设“新三区”需要继续关注政策的统一性、平衡性、协调性,发展的整体性、一体化、可持续,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均化等问题。强调了绿色、红色产业发展既要适合各县县情,又要具有区域特色和成长性;后发优势的发挥要有利于“五县一市”发展强项更强,传统特色更特、优势产业更优。研究结论明确提出”新三区”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归宿。论文在分析“老三区”变成“新三区”的可能性可行性基础上,对壮大县域经济、振兴老区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价值、重要作用与意义进行了概括。论文提出:把井冈山革命老区建设好是尊重历史、不忘历史,对老区人民最好的回报:支持井冈山革命老区联动协调发展能给全国老区、山区、贫困地区的发展树立标杆,带来希望;加速“五县一市”“新三区”的建设,能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成功实施和全而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其重要意义在于:建设井冈山革命老区有利于兑现执政党的承诺,实现先富帮后富的区域协调平衡发展;有利于履行立党宗旨,真心实意为老区人民谋福祉;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步伐,让革命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人民共享实现中国梦的幸福与快乐。
胡灿伟[3](2011)在《“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承载区域,是“国本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大多数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是“民生经济”的关键;县域又是我国国土的主要分布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地段,“三P”(污染、人口、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是“生态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的聚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矛盾的消解和社会的稳定。开展县域经济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极为滞后,开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中部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的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模式选择和优化路径。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后,从中部崛起背景战略上把握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从历史演化、现状特征和数量评价三个方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总结,从理论上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组团发展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县域组团发展模式的前提、规律和内涵,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格局。此后,围绕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四个主要机制,从空间优化、产业集聚、政府协作和要素推动四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优化路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梳理。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侧重对国外的农村地域(或曾经的农村地域)及其所依附的中小城市地域经济经验梳理,比较了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形成典型过程和经验的美国、法国、日本三国作为借鉴对象进行分析,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可能借鉴的经验。(2)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从“中部崛起”角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分工的框架,在分析中部崛起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评估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对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揭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3)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分析。通过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分布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从演化角度分析对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数量评价。运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建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总体评价,然后以GEOdata软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进行空间经济评价,对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进行耦合评价。(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在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总结和发展反思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分析了中原县域组团发展实践经验,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路径。(6)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从回顾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点-轴”开发模式出发,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点-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利于首位度模型、断裂点模型、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模型等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困境,提出基于组团发展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路径。(7)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优化分析。在对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导向、布局和策略。(8)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要素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整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参考有关省市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反映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增长模型;探讨影响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9)“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在湖北省“市管县”向“省管县”行政体制变化的分析下,理清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政府之间的博弈状态,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政府协作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选题的前沿性。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伴随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调整而凸现出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国内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东部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强县,创造出多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在广泛借鉴东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中部地区还没有培育出特色县域经济模式,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实现跨越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中部地区同东部地区面临的历史环境、政策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区域分工定位、经济发展历史与资源环境禀赋限制条件下,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从当前研究现状看,还很少有研究从理论高度系统回答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阐释与回答,从而具有一定的前沿性。(2)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论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湖北省为例,在中部地区现有的区域分工定位分析、县域经济现状特征分析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的背景下,在理论上找到一条适合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并从政策层面提出实现这一道路的优化路径。论文在理论上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并从整体上回答了宏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优化问题。结论包括:①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演化过程是一个从无序的区域发展到有序的经济发展要素协同过程,必须走“特色起飞-综合序化-创新集聚”路径。②中部崛起战略凸显湖北省县域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重点,提高县域通达程度,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序化发展奠定基础。③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大城市依附性特征、小城镇集聚特征、行政区域型、独立化发展特征、资源约束特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组团发展加速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序化。④湖北省县域点轴空间特征不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和区域序化发展,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实现网状开发。⑤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未能支持产业集聚,需要优化产业的集群定位,实现集聚开发。⑥县域增长要素缺乏不能支持县域加速发展,必须充实县域的要素实力,实现跨越开发。⑦县域行政体制阻隔不能支持县域协作发展,必须革新县域的协作能力,实现协作开发。(3)在实证上有所创新。论文综合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数量分析手段,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给予实证支持,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手段,发现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圈层结构”和“东高西低”特征、“双核结构”和“点-轴”发展特征、“金字塔”结构和“离散”发展特征、“集聚结构”和“聚合”发展特征。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湖北省县域与市域经济分为四个耦合层次。③从首位度分析看,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分布类型。从极点城市评价看,湖北极点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综合实力均较弱。④从断裂点理论看,武汉的强弱辐射圈均较大,但不能涵盖鄂东北部分县域,内部展现序化特征;宜昌-荆州-荆门县域经济区,三个极点城市辐射半径相连,但强辐射半径仍然较小;襄阳-十堰-随州县域经济区,呈现出线性开发特征,极点城市之间辐射分散;鄂西南县域经济区,区内的点辐射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经济开发难度较大。⑤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着正向影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为负。⑥从县域间博弈结论看,县域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使县域经济集群发展陷入囚徒困境、县域经济协作产业领域为互补性产业、政府考核机制的改变可以使得县域间的合作更为可能、合作利益优化分配有利于县域间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也是县域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措施。(4)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政策措施:①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为武汉“城市圈”单极县域经济组团、“宜昌东部-荆州-荆门”三核县域经济组团、“襄阳-十堰”双核县域经济组团、鄂西南县域经济组团以及“长江县域经济连接带”与“汉十县域经济连接带”。②县域组团发展空间优化路径选择包括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提升江汉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宜昌市和襄阳市城市增长极点,以“点-轴”模式提升鄂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两轴四线”,提升县域间集聚发展能力;以多种政策加快对鄂西县域综合开发力度等。③根据湖北省的资源优势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分工要求,可以依据县域组团发展形式形成食品工业县域产业集群、高科技县域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县域产业集群、“化工-冶金”县域产业集群、汽车配件县域产业集群、轻纺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县域产业集群。④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投资额度和金融扶持水平,提高县域的城镇化水平。⑤必须从“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监管监督机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等方面构建县域政府协作机制。虽然论文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政策优化三个层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还有较多工作亟待下一步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边界和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可以用数理模型进行阐释;不同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影响因子有什么不同;区域分工与县域组团存在哪些区别;县域经济组团发展中,交通设施和产业集聚等存在什么关联;县域组团内部产业如何分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实证研究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用空间计量手段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尤其是可以用市域综合实力代替交通和人口因子分析市域经济的辐射半径:在产业集聚中,还可以用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实证分析县域组团内部的产业集群”等。政策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针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区域规划策略和差别化政策,并通过在典型县域的调查基础上,模拟政策实施效果。
李彦博[4](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姜庆志[5](2015)在《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山东、安徽、内蒙古三省(区)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城镇化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场国家规划性变迁,它内在地要求实现政府治理体系的转型与升级,从传统城镇化的“政府主导”转向新形势下的“合作治理”,由此创造的“制度红利”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县域地处我国城乡经济结合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传统城镇化引发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利益的变迁与调整已映射到县域治理领域,县域治理模式需要朝着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治理方向调适,以应对公共事务复杂化和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挑战。然而,正如一切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步履维艰一样,县域合作治理在发展之中常常陷入“合作失灵”的窘境。如何矫正合作治理失灵、取得最佳的合作治理绩效,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域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理论关怀,本文着眼于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希冀透过打开这一“黑箱”来探究县域合作治理绩效提升的种种面向,进而开掘县域内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的糅合之道,以回应实践需要和补充已有研究的不足。为此,本文基于合作治理过程,以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为核心构建解释框架,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借助中介模型和调节模型对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的诸多假设进行验证、总结与延伸讨论。本文的写作框架由“一绪论、五章、一结语”七个模块构成。模块一:研究缘起及相关阐释。该模块主要阐明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的现实背景和动因,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梳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合作治理绩效的研究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厘定合作治理、合作治理绩效、县与县域治理、新型城镇化等概念;同时,在确定以量化研究为主的方法原则后展示和说明本项研究的逻辑结构、创新意图及局限之处。模块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该模块围绕县域合作治理这一主题,在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合作治理”、“城镇化与治理”、“县域治理”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此判明与本主题相关研究的特点和状况,厘定本项研究的独特价值和切入方位。在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治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以为本文选题立意的确定、研究假设的提出和研究结果的讨论提供学术支持。模块三:解释框架及研究假设。该模块依循合作进程的研究逻辑,结合县域治理的特质,构建“合作治理前情要素—政府合作网络管理—合作治理绩效”的中介模型和“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任务复杂性—合作治理绩效”的调节模型,并以此作为本项研究的解释框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模块四:研究设计及资料搜集。该模块根据前文确定的研究方法和解释框架,选择本项研究的资料搜集工具及数据分析工具,完成多组变量的操作化及测量,并陈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获得相关资料的情况。模块五:数据分析及假设验证。该模块使用Lisre18.8和SPSS20.0两个统计软件,利用SEM和多层次回归模型,对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中提出的三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此外,还结合问卷数据及访谈资料,对所调查地区政府横向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合作治理的主要特点,以辅助理解和分析量化研究结果。模块六:研究总结及政策建议。该模块结合调研整理和搜集的案例,对实证检验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延伸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所得理论认知,针对合作治理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模块七:结语。该模块从总体上概括了本项研究过程,并指出后续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意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选题的创新。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发现,学术界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探讨“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这一前沿性议题的,相当鲜见。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的选题,具有鲜明的创新性。(2)解释模型的创新。本文秉持科学理念,基于合作治理进程,以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为核心构建中介模型和调节模型,尝试将现有实证研究中多变量“直接模型”发展为含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的“过程模型”,这在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同样鲜见,具有开拓性。(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基于合作治理参与者和知情者搜集了问卷数据,并利用Lisrel8.8和SPSS20.0两个统计软件,通过SEM、层次回归等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揭示潜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尝试在国内公共管理学界也不多见。(4)学术观点的创新。本文基于本土化的研究立场和实证性的研究范式,对合作治理的相关议题进行深度开掘,形成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如合作治理在县域层面体现了“转型”的时代特质、当前政府横向合作以“资源交换类”为主、合作治理前情要素对合作治理绩效具有显着正向作用、政府合作网络管理在合作前情要素与合作治理绩效间起着中介作用、合作治理前情要素有助于政府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升、任务复杂性在政府合作网络管理对合作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等。这些命题和见解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独到性。
康勇卫[6](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金恩焘[7](2020)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数字乡村”这一新的理念;2019年,中央又进一步制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助推乡村振兴的计划”。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在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为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而内生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路径。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规模化、生态环保、生鲜电商、自媒体公众参与、用户消费体验等市场要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涉及流通市场主体、流通商业模式、流通基础设施、品质溯源监督以及流通技术手段等多个维度,是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求,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枢的分散-集中-分散模式,主要以线下面对面大宗交易、极低冷链率的常温存储运输为主,存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成本高、腐损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导致农户手上新鲜优质农产品售价低与居民采购价格高、质量差的矛盾。结合理论学习和文献综述,通过对江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考察与实践,本论文从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视角,分析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紧扣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核心维度,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模型;引入自媒体舆情分析、监控、引导等新方法,探讨农产品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模式创新为提升流通效率起点,以冷链物流体系创新为提升流通质量突破口,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完成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探索构建新时代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路线。历经四年时间对国内多个省份及江西省内60多个县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实地考察,深入掌握传统农产品流通弊端以及创新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对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绘制知识图谱,数据显示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补充和梳理,为系统了解农产品流通领域实情捕捉可靠数据,避免了传统归纳文献方法的主观性。在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围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研究突破口,设计了以网络舆情为农产品流通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生鲜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途径,以冷链物流为骨干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流通质量提升的平台,构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中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研究路线。第二、通过宏观环境演变格局的多视角分析,创新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价值导向概念模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必须宏观把握流通两端的外部环境演变格局。本论文重点从农业生产端的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需求端的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环境要素入手,创新构建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概念模型。在农业生产端,以粮食生产区为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包容性,确定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支撑下实现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导向;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演变及驱动因素,发现在农业规模化、土地托管、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资本化等三农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迅速、区域差异演变加快,但农业规模效率提升明显高于农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种失衡的演变规律暴露出比较严重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导致的土地板结严重及催熟剂、增甜剂滥用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消费端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监督权,无法通过现有的流通体系传导到生产端。在城乡需求端,通过城乡福祉差异时空分异与政策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福祉差距持续缩小,对健康食品、优质食品、特色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通过对新媒体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研究,分析网络典型案例发生发酵及平息发展过程,以及与意见领袖深度访谈,提出两个舆论场及话语融合平衡模型,探究了消费者需求意见更广泛、低成本和较迅速的表达方式,推进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社会监督。第三、通过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过程,探究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在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四年的跟踪研究,案例企业通过混合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并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实现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耦合,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经过混合制改革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X+1”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聚焦整合工业品服务下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的仓、运、网点等综合城乡共同配送资源,不仅保留了企业商业模式原有驱动因素,还获得了企业合法性和与国有企业资源优势融合的驱动因素,补充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丰富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的研究视角,为现代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板。第四、通过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质量体系。冷链物流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硬短板,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列入补短板工程。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是真正解决农产品流通质量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以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从政策顶层设计、行业总体规划的视角,在第四方物流和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以江西为例,依托供销合作社构建全省冷链骨干网,以图改善、解决冷链流通率较低、流通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规模偏小、冷链物流没有形成网络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农产品高质量流通提供保障,提升农产品流通质量、缩短了农产品流通周期,从政策实践上推动了 115亿元的冷链流通体系的建设。第五、通过引入舆情处理机制,探索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日益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媒体的崛起,也使得农产品安全更易受到舆论的监督。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利用食品安全舆情倒逼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出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率,通过用户反馈,寻找整个流通体系的问题症结,倒逼企业不断完善流通体系。针对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下新媒体舆情用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微博大V等新媒体代表人士,对于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Pajek软件,根据大数据环境下意见领袖相关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此识别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代表人物。新媒体舆情的宏观环境演变为现代农产品流通营销引导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六、通过前期理论研究,指导完成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生鲜电商平台的建设实践。综合考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基于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冷链流通基础设施、舆情监督与溯源体系等综合设计理念,采取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四点一面设计模型,完成生鲜电商平台系统要素分析、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系统反馈基摸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符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生鲜电商平台,并跟踪平台运营一年以上,初步实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流通中间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商业模式以及冷链物流骨干网创新,避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弊端,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祉,对数字乡村战略下推进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在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个外部宏观环境演变格局视角,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入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创新要素,围绕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创新设计新型农产品流通生鲜电商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价值。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采取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工具上采用了 Citespace、Noteexpress、Pajek、Vensim、Xmind等,较好地将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效应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问题研究中,对该领域其他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累计发表了一篇一区SCI、四篇CSSCI和一篇中文核心,两份对策性建议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获得十项企业联合研发的软件着作权。研究不足在于相关内容选择跨度较大,对多维度有机融合的整体性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可以将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网络舆情压力传导机制等多维度深度融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深入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升级建设。
崔政怡[8](2020)在《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模式的观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话语权的下沉重塑了我国的传播格局,主流话语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甚至存在被消解的风险。为了占领舆论高地,与时俱进地升级传播体系,国家主流媒体纷纷开展了媒体融合之路。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家级与省市级的媒体基本完成融合升级,传播力、引导力大幅提升。然而县一级媒体仍存在传播力不足导致收视率下降、受众流失等问题,作为主流话语体系中最贴近基层的一级,县级媒体的传播力急需提升。为此,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至此媒体融合的浪潮正式延伸到“第三级”。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县级媒体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全国各县域此后便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建设序幕。本文基于媒介生态学的视角,首先审视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媒介生态学中“内生态”与“外生态”这一理论框架,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定位尴尬、人才储备不足、盲目崇拜技术、体制机制僵化等问题。其次,本文分析了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国内三种主流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模式,分别为“省级搭台”、“县域自主”、“集团化发展”三种,并选取了其中的优秀个案,结合访谈法与实地调研,深入分析其建设特征。最后,结合个案分析所得出的建设经验,本文运用媒介生态学中“生态位分化”、“生态位共生”与“构筑健康的内部生态”三重理论,为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出对策。以期解决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困境,最终使县级融媒体中心能通过自主经营获取利润,完成向基层新型主流媒体的跃迁。
陈楚楚[9](2019)在《江西省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以资溪县为例》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同时,江西省省委在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二十四字发展方针,致力于全面推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效果。只有全力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助力推进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以资溪县为例,全面分析了资溪县在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客观的指出了资溪县在发展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经济总量较小等问题,并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方式推进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资溪县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论证了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在系统梳理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全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通过对县域经济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两者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即县域经济发展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反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又会助推县域经济的发展,适当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县域人民就可以同时拥有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余旺鸿[10](2020)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问题与前景分析 ——基于江西分宜县级融媒体的实地调研》文中认为2018年,中共中央作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县级广电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研究比较前沿,现有的研究大多是省市级以上的媒体,讨论县级的媒体较少,并且细致的案例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主要想通过对我国以及江西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实地调查,总结出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问题与发展前景。本调研报告从“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主要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案例分析进行。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分析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情况与建设模式,并以江西分宜县作为个案,结合媒介管理、媒介营销等相关理论,从组织架构、平台建设、新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功能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SWOT矩阵,最后总结出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过对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情况的分析和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个案研究,本调研报告最后总结出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内容同质化、专业人才队伍匮乏、运营模式短板突出、对外传播能力不足、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优质化内容产出来改善新闻内容质量方面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健全人才队伍培养建设来解决人才队伍方面的问题;完善自身造血机制,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来应对运营模式与盈利方面的问题;发挥地域个性特色,提升公众参与度来提高传播能力不足的问题;整合多元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来提升服务意识方面的问题。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江西省分宜县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有着独到之处,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但是其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集团化、服务化、技术化、短视频化是未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可见趋势。
二、关于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五、本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乡村企业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及其执行体制 |
第一节 环保立法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实施的组织机构 |
一、现行环境法律体系规定的执法部门 |
二、环保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乡村企业污染监管的执法体制 |
一、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
二、基层环保执法权的配置结构 |
三、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中的“条”和“块” |
第二章 环保执法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矿山企业的环境污染 |
一、“矿业大镇” |
二、盛朝矿业公司 |
三、恒久矿业公司 |
四、“被污染包围的村庄” |
第二节 村庄不同主体的差异化认知 |
一、污染受害不同 |
二、农民环境利益分化 |
第三节 基层环保执法的村庄语境 |
一、农民的弱组织性 |
二、自利的村干部 |
三、上访的集体行动困境 |
第三章 环保执法的技术依赖及其后果 |
第一节 污染认定的技术标准 |
第二节 技术理性与生活理性之间的冲突 |
第三节 环保执法的技术支配形式 |
一、权威支配:污染认定的技术权力 |
二、话语支配:污染识别的专业知识 |
三、信息支配:污染信息的非开放性 |
第四节 技术支配的后果 |
一、技术权力支配排斥农民参与 |
二、象征性补偿代替法律监管 |
第四章 县级环保部门“以罚代管”的制度逻辑 |
第一节 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及其基本特性 |
一、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
二、环境违法行为的基本特性 |
第二节 基层环保执法的组织环境和“以罚代管”策略 |
一、组织内部执行力不足 |
二、组织之间的关系制约 |
三、“以罚代管”的执法策略 |
第三节 “以罚代管”的生成机制 |
一、政商关系的嵌入 |
二、企业与执法者的合作博弈 |
第四节 “以罚代管”的社会后果 |
一、污染问题得不到精准治理 |
二、执法目标的消解 |
第五章 乡镇政府环境监管中的模糊性治理 |
第一节 环境上访的属地管理 |
一、农民环境上访 |
二、乡镇政府模糊性应对 |
第二节 环境监管中的模糊性因素和策略选择 |
一、乡镇履职中的模糊性因素 |
二、模糊性治理的实践 |
第三节 模糊性治理的结构动因 |
一、发展与稳定的双重考核体制 |
二、权力-利益关系网络 |
三、属地监管的“悬浮” |
第四节 模糊性治理对环保法律目标的消解 |
第六章 中央环保督察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组织应对 |
第一节 环保执法的专项行动与环保督察 |
一、环保执法的专项行动 |
二、环保督察 |
三、中央环保督察的组织机制和目标 |
第二节 中央环保督察的政治压力传导 |
一、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与自下而上的群众信访 |
二、政治压力传导的形式 |
三、地方政府应对的组织机构 |
第三节 “一切为了通过”:政治高压下乡村企业污染的运动式治理 |
一、领导注意力传递 |
二、执法力量整合 |
三、责任倒逼机制 |
第四节 环保督察的治理限度 |
一、中央难以监督地方环境治理效果 |
二、地方临时性应对而非整体性治理 |
结语 |
一、基层环保执法的实践样态 |
二、执法目标偏离与适度矫正 |
三、基层环保执法的政治逻辑 |
四、基层环保执法的弹性体制结构与改革挑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一 调研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二 法律法规、政府文件及档案资料 |
附录三 全国部分乡村企业污染案例(2008-2018) |
致谢 |
(2)井冈山革命老区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进行研究的理由与目的 |
三、开展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二节 开展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工具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框架与内容 |
一、研究框架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五节 区域经济学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演变及其前沿 |
二、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现状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
三、西方区域经济和我国区域经济研究对县域经济研究的影响 |
第一章 我国区域发展理论、战略策略与老区建设的关系 |
第一节 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
一、四大区域的开放开发战略 |
二、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政策 |
三、有关省和地级市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对老区县(市)经济发展影响 |
第二节 县域经济:内涵、特征与经济地位 |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
二、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三、县(市)及县域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四、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老区“五县一市”的县情 |
第四节 中部崛起战略与井冈山革命老区建设的关联 |
一、崛起战略的统一性、同步性与老区行政经济区域分割现状并存的矛盾 |
二、特殊区情与中部其它地区的差异性 |
三、中部崛起战略与扶持政策的对接 |
第五节 区域、省域经济发展对井冈山革命老区的影响 |
一、省域经济发展对“五县一市”有影响但效果不明显 |
二、市(地级市)域经济发展对“五县一市”的拉动效应不平衡 |
第二章 新世纪井冈山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
第一节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一、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在全国中的地位新变化 |
二、县域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五县一市”主要经济指标与所在省、地级市的比较分析 |
一、全国与江西省、湖南省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二、江西、湖南两省与株洲、吉安、萍乡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三、全国与“两省”“三市”重点经济指标的比较 |
第三节 “五县一市”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五县一市”区域联动发展的情况 |
一、所处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水平不一样 |
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加剧 |
三、区期域联动、集中连片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效果差 |
四、整体发展速度不快,处于欠发达落后状态 |
第三章 “五县一市”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困惑 |
第一节 发展的矛盾与困惑 |
一、主要矛盾 |
二、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崛起的瓶颈与难题 |
一、县域城镇化水平低 |
二、新型工业化发展难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差 |
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困难多 |
第三节 跟进崛起面临的尴尬 |
一、省域、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五县一市”发展环境、政策保障、支持力度不一 |
二、行政经济区域的分割使“五县一市”区域发展难联合、难联动、难协调 |
三、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难覆盖 |
第四章 影响井冈山革命老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制度安排缺陷的副作用 |
一、规制理论主要特征对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井冈山革命老区“五县一市”政策扶持的现状 |
第二节 产业布局不合理 |
一、低质同构的现象比较严重 |
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困难多 |
第三节 区位劣势的影响 |
一、不同时期区位由优变劣的转换 |
二、区位劣势引发的问题 |
第四节 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
一、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低 |
二、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
三、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不活 |
第五章 井冈山革命老区崛起的机遇与潜力 |
第一节 中央省地级市的重视与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
一、中央、江西湖南两省扶持贫困县域范围逐年扩大 |
二、扶持的项目和资金逐年增多 |
三、帮扶的政策措施逐年完善 |
第二节 定点帮扶、集中连片开发、先富帮后富气候的形成 |
一、遂川县创新财政扶贫机制 |
二、炎陵县、莲花县进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范围 |
三、茶陵县扶贫开发结硕果 |
四、井冈山科技扶贫绘宏图 |
五、永新县移民扶贫得民心、富群众 |
第三节 后发优势的显现与结构调整作用的发挥 |
一、“五县一市”集中人力物力,打好红色文化开发牌 |
二、“五县一市”依托生态优势拓展农业发展新途径 |
三、“五县一市”依托红、绿、古资源,拓宽服务业发展新渠道 |
第四节 老区人力资源的优势的释放 |
第六章 振兴发展老区县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心移向老区 |
一、中央省地级市的政策导向有利于老区发展 |
二、各地因地制宜谋发展的成功做法的示范和放大效应进一步发挥 |
第二节 振兴发展的措施落实与老区崛起 |
一、切实提高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
二、稳步推进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 |
三、加快建设惠及老区、山区的新农村建设 |
四、大力推进农村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的减贫事业 |
第三节 深化改革设计、完善制度安排的重心转向老区 |
一、增强国家政策的指向性 |
二、提高扶持政策的含金量 |
三、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振兴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性 |
第四节 提高老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水平 |
一、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推动和促进老区发展 |
二、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五县一市”科学发展新引擎 |
三、围绕“三宜”,依托土地、森林和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第五节 加大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开发,促进联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一、开发红色资源、延长产业链 |
二、立足“红”、“绿”、“古”产业的配套建设 |
三、围绕把特色做响亮、做大气、做长久作规划、办实事 |
第六节 注重总结发展新经验开辟发展新途径 |
一、注重培育和推广发展经济的新模式、新路径 |
二、注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时代性、协调性和全面性 |
三、注重相互学习借鉴平台建设的交互性、稳定性和制度化 |
四、注重转型发展的时代性、科学性、长效性 |
五、用足用好政策,全面推进老区定点扶贫、对口支持工作 |
第七节 选树典型、落实政策、协调发展 |
一、典型选树要坚持实事求是,服水土,能惠民 |
二、点上经验总结要有利于“五县一市”面上的推广与传播 |
三、帮扶政策措施的安排与落实要有利于“落地、生根、开花” |
四、联动协调发展要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居民幸福程度的提高 |
结语 |
第一节 建设“新三区”需要继续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政策的统一性、平衡性、协调性 |
二、发展的整体性、一体化、可持续 |
三、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
四、绿色、红色产业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成长性 |
五、后发优势释放要有利于发展强项更强和整体性效应的发挥 |
六、和谐秀美的“新三区”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提高老区人民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和归宿 |
第二节 希望变成现实的展望及其历史与现实价值 |
一、“老三区”变“新三区”可能性、可行性 |
二、历史与现实价值 |
三、重要作用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3)“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论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选题的前沿性 |
1.6.2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
1.6.3 在实证上有所创新 |
1.6.4 在政策上有所创新 |
1.6.5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2.1 引言 |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启示 |
2.2.1 关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经典理论 |
2.2.2 关于区位布局传统理论 |
2.2.3 关于空间经济组织的理论 |
2.2.4 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5 县域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评述 |
2.3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
2.3.1 美国的县域发展 |
2.3.2 法国的县域发展 |
2.3.3 日本的县域发展 |
2.4 国内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
2.4.1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解析:基于系统论的分类 |
2.4.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解析 |
2.5 启示与借鉴 |
2.5.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 |
2.5.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3章 “中部崛起”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 |
3.1 引言 |
3.2 “中部崛起”的历史背景 |
3.2.1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
3.2.2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
3.2.3 中部地区发展的困境:"中部塌陷" |
3.2.4 中部地区的发展趋势:"边缘化" |
3.3 “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背景 |
3.3.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的背景 |
3.3.2 “中部崛起”战略的区域定位 |
3.3.3 “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策略:“点-轴”开发模式 |
3.4 “中部崛起”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3.4.1 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
3.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
3.5 小结 |
第4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 |
4.1 引言 |
4.2 湖北省县域分布的基本情况 |
4.2.1 湖北县域地理分区 |
4.2.2 湖北县域人口分区 |
4.2.3 湖北县域自然资源分区 |
4.2.4 湖北县域生态资源分区 |
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1978-2008 |
4.3.1 第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1年) |
4.3.2 第二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改革阶段(1982-1992年) |
4.3.3 第三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成长期(1982-1992年) |
4.3.4 第四个时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
4.4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4.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1999-2008 |
4.4.2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分析:2009 |
4.4.3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分县分析 |
4.4.4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
4.5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4.5.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2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
4.6 结论 |
第5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评价 |
5.1 引言 |
5.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 |
5.2.1 评价指标选择 |
5.2.2 分析方法 |
5.2.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数量评价 |
5.2.4 县域梯度划分及结果分析 |
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空间分布评价 |
5.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
5.4.1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
5.4.2 研究方法 |
5.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耦合 |
5.4.4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耦合关联的空间差异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 |
6.1 引言 |
6.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反思 |
6.2.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
6.2.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 |
6.2.3 破解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选择:组团发展模式 |
6.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
6.3.1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前提 |
6.3.2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规律 |
6.3.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分工-合作”类型分析 |
6.4 案例:中原县域组团 |
6.4.1 中原县域经济组团 |
6.4.2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模式 |
6.4.3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成效 |
6.5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分析 |
6.5.1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 |
6.5.2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策略 |
6.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支撑体系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7.1 引言 |
7.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
7.2.1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
7.2.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问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 |
7.3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布局特征分析 |
7.3.1 湖北省“点-轴”发展现状 |
7.3.2 湖北省“点-轴”发展特征 |
7.3.3 湖北省“点-轴”发展问题 |
7.4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湖北省“点-轴”空间布局评价 |
7.4.1 基于城市首位度的经济空间分析 |
7.4.2 湖北省极点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7.4.3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 |
7.5 基于县域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优化路径选择 |
7.6 小结 |
第8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分析 |
8.1 引言 |
8.2 湖北省县域产业评价 |
8.2.1 湖北县域产业结构评价 |
8.2.2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影响分析 |
8.3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困境 |
8.3.1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8.3.2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
8.3.3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
8.3.4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困境 |
8.4 “组团发展”下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优化 |
8.5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8.6 小结 |
第9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9.1 引言 |
9.2 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9.2.1 投资与经济增长 |
9.2.2 贸易与经济增长 |
9.2.3 制度与经济增长 |
9.2.4 文化与经济增长 |
9.3 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命题 |
9.3.1 制度变迁因素 |
9.3.2 资本因素 |
9.3.3 产业结构因素 |
9.3.4 自然与区位因素 |
9.3.5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
9.4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9.4.1 模型 |
9.4.2 数据的来源 |
9.4.3 变量涵义及选择依据 |
9.4.4 实证分析 |
9.4.5 模型分析 |
9.5 结论 |
第10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
10.1 引言 |
10.2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行政体制约束分析 |
10.2.1 “市管县”体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悖论 |
10.2.2 “省管县”的可行性 |
10.2.3 湖北省的"省管县"改革 |
10.3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影响 |
10.3.1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 |
10.3.2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消极影响 |
10.4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下政府协作的博弈分析 |
10.4.1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假设 |
10.4.2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构建 |
10.4.3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分析 |
10.4.4 基于博弈模型的促进县政府之间合作的创新策略解析 |
10.4.5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结论 |
10.5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协作模式选择 |
10.5.1 大都会区政府协作模式 |
10.5.2 国内县政府间自主协调模式: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例 |
10.5.3 省级政府派出机构协调模式: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 |
10.5.4 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协调模式:以乌昌一体化为例 |
10.6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中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
10.6.1资源整合机制 |
10.6.2 利益分配机制 |
10.6.3 有效监督机制 |
10.6.4 政府考核机制 |
10.6.5 推动撤县设区,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
10.6.6 加快区域性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 |
10.7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山东、安徽、内蒙古三省(区)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研究缘起及相关阐释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合作治理 |
(二) 合作治理绩效 |
(三) 县与县域治理 |
(四) 新型城镇化 |
(五) 影响机制 |
三、本项研究的方法及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逻辑结构 |
四、本文的创新及局限 |
(一) 创新意图 |
(二) 局限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本项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合作治理研究综述 |
(二) 城镇化与治理研究综述 |
(三) 县域治理相关研究综述 |
二、合作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治理理论 |
(二) 社会网络理论 |
(三) 资源基础理论 |
(四) 协商民主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解释框架及研究假设 |
一、合作治理的前情要素与合作治理绩效 |
(一) 资源依赖性 |
(二) 主体间信任 |
(三) 合作治理认同 |
(四) 社会参与能力 |
二、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与合作治理绩效 |
(一) 合作规则 |
(二) 合作领导 |
(三) 资源整合 |
(四) 政府合作网络管理的中介作用 |
三、任务复杂性与合作治理绩效 |
(一) 任务复杂性 |
(二) 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资料搜集 |
一、研究工具 |
(一) 资料收集工具的选择 |
(二) 数据分析工具的选择 |
二、变量测量 |
(一) 因变量的测量 |
(二) 自变量的测量 |
三、资料搜集 |
(一) 问卷设计 |
(二)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三) 访谈资料的搜集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分析及假设验证 |
一、调研地区政府横向合作活动的基本情况 |
(一) 调研地区政府横向合作的类型分析 |
(二) 调研地区横向合作活动的特征分析 |
二、合作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 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 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 |
(一) 合作治理前情要素对合作治理绩效作用的检验结果 |
(二) 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 |
(三) 任务复杂性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及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与延伸讨论 |
(一) 合作治理在县域层面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特质 |
(二) 县域合作治理绩效的提升有赖合作前情要素的成长 |
(三) 合作治理在县域层面上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建构特质 |
(四) 合作治理前情要素有助于政府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升 |
(五) 政府合作网络管理的作用受到任务复杂性的负向调节 |
二、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
(一) 明确合作治理网络的作用限度 |
(二) 提升县域政府合作网络管理能力 |
(三) 增强非政府治理主体的合作能力 |
(四) 保持合作治理与科层治理的张力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新型城镇化与地方政府治理”调查问卷 |
附录二“新型城镇化与地方政府治理”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6)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
1.2.5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
2.4 小结 |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
3.1.2 空间分布密度 |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
4.4 小结 |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5.1.2 历史基础 |
5.1.3 人口空间分布 |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
5.2.1 驱动力系统 |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团队背景 |
1.2 问题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界定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难点、重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
2.1.1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析 |
2.1.2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
2.1.3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与研究机构分析 |
2.1.4 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5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演化路径分析 |
2.1.6 研究启示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网络舆情衍生规律研究 |
2.2.2 大数据与舆情治理研究范畴 |
2.2.3 农业生产效率 |
2.2.4 城乡福祉差距 |
2.2.5 农村电商 |
2.2.6 数字乡村战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分析 |
3.1 农产品流通体系外部宏观环境供需两端现状分析 |
3.2 农业生产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2.3 主要结论 |
3.3 城乡消费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
3.3.1 研究方法 |
3.3.2 结果分析 |
3.3.3 主要结论 |
3.4 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价值导向概念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与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
4.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五维模型分析 |
4.2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
4.3 我国农村电商治理对策:机制、模式、路径 |
4.4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农村电商模式迭代创新的实证研究 |
4.4.1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4.4.2 案例分析 |
4.4.3 研究发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创新研究 |
5.1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
5.1.1 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 |
5.1.2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积极因素 |
5.2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关键问题分析 |
5.3 科学构建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
5.3.1 总体空间布局构建 |
5.3.2 详细建设方案设计 |
5.4 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
6.1 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
6.2 两个舆论场新平衡背景下农产品安全治理困境分析 |
6.3 新媒体环境下关键节点代表人士识别与治理研究 |
6.3.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以江西为例 |
6.3.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
6.3.3 基于新媒体舆情治理策略 |
6.4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 |
7.1 现状简述 |
7.2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 |
7.3 基于实际调研确定流位流率系 |
7.4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7.5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反基模以及反馈环分析 |
7.6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系统反基模分析 |
7.6.1 公司销售额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制约发展基模 |
7.6.2 客户数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增强关系 |
7.6.3 农产品供给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制约关系 |
7.6.4 投资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增强关系 |
7.7 系统设计部分 |
7.7.1 系统分析 |
7.7.2 系统设计 |
7.7.3 关键技术 |
7.7.4 系统实现和运营效果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模式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媒介生态学的研究综述 |
三、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媒介生态系统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观察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本面 |
一、总体布局:由构造县域节点嵌入全国矩阵 |
二、战略定位:由新闻媒体升级到治理主体 |
三、进度扫描:全面挂牌、系统铺开与试点推进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媒介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一、媒介生态环境的理论关照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内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外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三种模式 |
第一节 省域搭台模式的观察分析,以江西“赣鄱云”为例 |
一、模式透析 |
二、江西“赣鄱云”平台的建设概况 |
三、“赣鄱云”平台特色分析 |
四、省域搭台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
第二节 县域探索模式的观察分析,以宁夏青铜峡融媒体中心为例 |
一、模式透析 |
二、宁夏青铜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概况 |
三、青铜峡“九渠云”融媒体平台特色分析 |
四、县域探索模式的可行性探析 |
第三节 集团化发展模式的观察分析,以浙江省长兴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
一、模式透析 |
二、浙江省长兴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概况 |
三、集团化管理的“长兴模式”特色分析 |
四、集团化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探析 |
第三章 媒介生态学视角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出路考量 |
第一节 平衡信息生态密度,从“供给端”发力掌握话语权 |
一、因地制宜,深挖县域级个性内容潜力 |
二、生态位分化,释放县域媒体“在地性”动力 |
第二节 构筑共生的时空生态 |
一、与技术共生:实现生产流程的再造 |
二、与资本共生,空间生态位互利共赢 |
第三节 建立科学的内部媒介生态 |
一、重构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领导队伍建设 |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激励扶持政策 |
结论 |
致谢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江西省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以资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县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
1.2.3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综述 |
2.1 县域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理论相关概述 |
2.1.1 县域经济 |
2.1.2 县域行政管理 |
2.1.3 县域生态经济 |
2.2 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 |
2.2.1 生态文明建设 |
2.2.2 可持续发展 |
2.2.3 循环经济 |
2.2.4 低碳经济 |
2.3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
2.3.1 县域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
2.3.2 生态文明建设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
2.3.3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即县域生态经济 |
第3章 江西省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
3.1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1.1 江西省县域行政划分 |
3.1.2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
3.2 江西省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3.2.1 江西省生态环境现状 |
3.2.2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做法 |
3.3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能力不强 |
3.3.2 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矛盾突出 |
3.3.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
3.3.4 生态保护投入不足 |
3.3.5 发展思路不清晰,观念陈旧 |
第4章 资溪县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实证研究 |
4.1 资溪县县域情况概要 |
4.1.1 资溪县县域行政区划概要 |
4.1.2 资溪县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4.2 资溪县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
4.2.1 资溪县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
4.2.2 资溪县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 资溪县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分析 |
4.3.1 主成分分析 |
4.3.2 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分析 |
第5章 推进县域经济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对策 |
5.1 转变发展理念,深化政府机制体制改革 |
5.1.1 完善生态行政建设,推进政府转型 |
5.1.2 完善政府绿色绩效考核机制,引入生态文明建设指标 |
5.1.3 严格监督管理,完善问责机制 |
5.2 强化政府引导,推进产业体系绿色升级 |
5.2.1 开发绿色农业生产链 |
5.2.2 培育低碳工业体系 |
5.2.3 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业 |
5.3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
5.3.1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
5.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5.4 构建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战略模式 |
5.4.1 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多样化人才队伍 |
5.4.2 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辐射作用 |
5.4.3 加强资金投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
5.4.4 加强舆论宣传,培养生态文明文化 |
5.5 打好生态牌,多措并举筹集资金 |
5.5.1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
5.5.2 积极向上争取生态补偿金 |
5.5.3 吸引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问题与前景分析 ——基于江西分宜县级融媒体的实地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传统媒体转型的研究 |
1.3.2 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 |
1.3.3 关于融媒体的研究 |
1.3.4 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研究 |
1.4 调研思路、方法与框架 |
1.4.1 调研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外部环境与现状 |
2.1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国家方针政策的主导驱动 |
2.1.2 经济环境:县级广电市场占有率低 |
2.1.3 社会环境: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
2.1.4 技术环境: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 |
2.2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本现状 |
2.2.1 最新进展情况 |
2.2.2 功能分布情况 |
2.2.3 管理部门情况 |
2.2.4 技术、资金投入 |
2.2.5 建设模式情况 |
第3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践——以江西分宜县为例 |
3.1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组织架构 |
3.1.1 外部推动:整合七大媒体资源 |
3.1.2 内部促进:体制机制转型 |
3.2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平台建设 |
3.2.1 与省级平台共建共享“中央厨房” |
3.2.2 开发融媒体移动端“画屏分宜” |
3.3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新闻生产 |
3.3.1 重造全新生产流程,打造融媒产品 |
3.3.2 组建“融创中心”团队,优化内容生产 |
3.3.3 坚持内容为王理念,增设自办栏目 |
3.4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经营管理 |
3.4.1 设立专业公司,拓展融资渠道 |
3.4.2 全新绩效考核,培养融合型人才 |
3.5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服务功能 |
3.5.1 线上与线下联动,强化信息传播 |
3.5.2 开设各类便民通道,拓展公共服务 |
3.5.3 成立“三中心”,构建社会治理新平台 |
3.6 小结 |
3.6.1 分宜县融媒体中心发展沿革 |
3.6.2 SWOT矩阵 |
第4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
4.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自主创新性思维 |
4.1.2 专业人才队伍匮乏,融媒体观念落后 |
4.1.3 运营模式短板突出,自身“造血”功能低下 |
4.1.4 对外传播能力不足,影响力相对较弱 |
4.1.5 停留于信息发布层面,服务型意识淡薄 |
4.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策略 |
4.2.1 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优质化内容产出 |
4.2.2 理论与实践结合,健全人才队伍培养建设 |
4.2.3 完善自身造血机制,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
4.2.4 发挥地域个性特色,提升公众参与度 |
4.2.5 整合多元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
4.3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趋势 |
4.3.1 集约化 |
4.3.2 服务化 |
4.3.3 技术化 |
4.3.4 短视频化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关于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环保执法的运行逻辑 ——以橙县乡村企业污染监管执法为例[D]. 王裕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井冈山革命老区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金堂. 武汉大学, 2013(10)
- [3]“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 胡灿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4]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5]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山东、安徽、内蒙古三省(区)的调查与分析[D]. 姜庆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6]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 金恩焘. 南昌大学, 2020(01)
- [8]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模式的观察研究[D]. 崔政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9]江西省县域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以资溪县为例[D]. 陈楚楚. 南昌大学, 2019(01)
- [10]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问题与前景分析 ——基于江西分宜县级融媒体的实地调研[D]. 余旺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