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 情境 学法──谈古诗教学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崔慧健[1](1995)在《语言 情境 学法──谈古诗教学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情境学法──谈古诗教学的探索广西梧州市民主路小学崔慧健古诗的语言是文言文,必须从此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古诗的意境鲜明生动,有很丰富的意蕴,必须由此进行欣赏训练和情境感染;语文教学整体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必须经由学法指导来掌握思维的路子和学习的途径。...
张权[2](2020)在《意境论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有着崇高而独特的地位,不仅是我们抒情达意的重要方式,更开拓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古诗词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心理影响、美感建构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的选题是在审美意境论视域下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的专题研究。意境论分为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三个层面,本文的研究内容就是遵循这几个层面展开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意境论的情景交融理论内涵、此类古诗词教材分析和教学实践三节进行分析的。首先是对情景交融的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其中又分为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三类。其次是教材分析,对小学教材中此类诗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解,最后是教学实践,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具体包括:画面呈现教学、诵读引导教学和情感体验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的实践。第二章主要从意境论的虚实相生理论内涵、教材分析和教学实践三部分进行分析的。第一节是虚实相生的理论内涵,分为实境和虚境,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出相关的观点内容。第二节是古诗词的教材分析,为下一小节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做准备。第三节是实际课堂教学实践,这一部分会针对这些古诗词呈现出教学实录,教学过程分析等具体材料,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联想引导和表达引导教学、关键词理解教学。第三章是从意境的韵味无穷理论、教材分析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的,先对韵味无穷手法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对此类诗词进行详细的辨析与分类,为教法和学法的具体实践做好准备。最后是教学实践,在教案、教学经验教训等多方面进行总结,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引导式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四章是意境兼具的诗篇教学,很多古诗词中并非只包含了一种意境理论,而是多种兼具,本章分为情景交融与虚实相生兼具、虚实相生与韵味无穷兼具和韵味无穷与情景交融兼具三部分内容,同时根据不同情况,把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贯穿课堂。
赵露[3](2012)在《浅论整合教学法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现今“整合”一词已成为一种趋势,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整合的特点是化零为整,将各部分的优点结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鉴于语文学科整合的大环境,以及对古诗教学现状(从教师,学生和教法三个方面)的简单回顾和总结,发现古诗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整合教学方法。本研究重在提出了几种整合教学方法模式,皆以古代文论中对诗歌品评的几种理论为基础,在生发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特点,进而达到整合的目的。首先是对整合教学法这一概念的界定。由于此概念没有明确界定,故笔者结合大量材料,使之明晰。其次,着重教法现状进行古诗教学方法的总汇,归纳古诗教学手段,对现今在古诗教学应用中涉及到的几乎全部的教学方法做一个简单的罗列,整合出十三类教学方法,以明确现有的古诗教学方法。并试图建构整合教学法模式,在研究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古诗选取情况和2011年高考古诗鉴赏题的情况下,将整合教法的构想具体带入古诗教学当中去,主要有以下七种整合方法:自然整合教学法;物化整合教学法;情志整合教学法;声律整合教学法;风骨整合教学法;滋味整合教学法;体验整合教学法。每种整合方法的设计都有两个实例支撑其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并论述其优势所在。最后讨论了古诗整合教学法的现实意义,认为整合教学法是一种趋势,适应了古诗教学的新发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形成古诗思维,有利于教师指导古诗教学,更好的将古诗文化传承下去。
徐明华[4](2015)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邹城市农村小学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古诗词作品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蕴涵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不仅生动的体现了中华文明,展示了华夏儿女的智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尽管如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古诗词教育的重要地位仍然没有体现出来,甚至还处于被冷落的状态。该现象的出现,既受制于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和教学方法,又有古诗词这种文学体裁自身的原因,同时也有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中,笔者认为关键的问题出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本论文选取了邹城市所辖的四所农村小学,通过对其古诗词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基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和本人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探究,在借鉴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期能为提高小学古诗词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利用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概括论述了课题的来源、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正文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小学古诗词教学展开论述。首先,概括论述了古诗词教育在小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而论述古诗词教育在小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时,又从古诗词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展开。然后,选取了邹城市所辖的四所农村小学,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指出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揭示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在借鉴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五种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说明,即:(一)加强诵读,促进感知;(二)合作探究,感知诗意;(三)联想想象,领会内涵;(四)创设情境,体会意境;(五)诗词教学生活化。论文的结束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
张芬萍[5](2016)在《基于审美视角的小学古诗诵读法研究》文中提出诵读教学是语文古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根据古诗本身的审美特征,基于当代社会的审美视角,对人教版小学古诗诵读法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协调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搜集古诗的审美特征、诵读法的历史沿革以及诵读法的审美价值。其次是采用结合课堂实录法分析当代名师在教授古诗的过程中诵读法的运用和创新。在对名师的研究过程中,分析诵读法在当代运用过程中的现状。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分析诵读法与基于审美视角下的诵读法的异同。通过文献查找、实录分析以及,梳理出小学古诗的审美特质与审美价值;辨别审美视角下的诵读法与常规诵读法之间的细微差别;为今后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审美视角的诵读提供一条道路。通过文献查找、对比论证以及实录分析,基于审美视角的小学古诗诵读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情感,审美视角最基本的一点便是感情,小学古诗的情感内容、形式多种多样,诵读法的运用不仅要考虑文本的情感,也要考虑到当代孩子的情感;其次,不偏不倚,中国内敛的文化背景需要教师和学生用一颗平和的心态对待古诗,再次,自然天成的状态,古诗是自然的,学生是天真无邪的,教师是真诚的,教室环境也是和谐自然的;一切自然,诵读便能回归当代的自然。最后,古诗的血肉是意境,把握意境,体悟人生哲理。本研究认为,基于古诗审美视角的诵读法研究为学生知情意的协调发展方面提供了可能,依据小学古诗的审美特质,有的放矢地运用诵读法,用诵读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心态的树立,人生观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赵纳新,李克东[6](1998)在《“小学语文古诗”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小学语文古诗”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课堂教学和个别化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了应用本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分析了小学生运用本软件进行学习的特点,并由此总结了一些有效地实现导航策略和学习控制策略的软件设计方法
马应凤[7](2017)在《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古诗学习有效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小学中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学习重在积累以及养成优良的语言习惯。学习优秀古诗的过程中,文化和道德的力量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儿童成长的核心中。所以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古诗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经久的魅力,更在他们懵懂的心中培育出美与善的种子,并伴随一生,影响深远。本论文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研究小学古诗的教与学,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为起点,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是适合小学生古诗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生本理念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古诗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本文试图在生本理念下对小学古诗学习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本论文分五章来论述在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古诗学习有效指导策略,分别为:文献综述的绪论、主要研究意义、生本教育和古诗的内涵以及特点、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生本理念指导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的有效策略。笔者所在的地区以及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已有多年的历史,对小学生诵读经典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和策略。本论文以笔者所工作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小学中段部分学生和全校的语文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希望在我校践行生本教育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古诗教与学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郝婷婷[8](2017)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意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诗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高考把“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为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其中对于“形象”的考查就体现在了意象和意境上。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高中古诗鉴赏教学,应从意象教学着手进行研究。本文中所研究的诗歌主要是指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出现的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等。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中出现的“诗歌”或“古诗”均指此意。在古诗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这些承载了诗人思想感情、具有特定内涵的事、物就成为了诗歌中的意象。可以说,读者对诗歌的接受是从诗歌意象开始的,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的共同情感在深层意识中的积淀和传递,这正是我们今天从意象的角度去研究诗歌创作的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古代诗歌意象及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第一部分,介绍了意象在古代诗歌的作用。意象是诗歌当中蕴含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它能够渲染气氛,营造诗歌意境,也能够让诗人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表达诗歌情感。意象的解读,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读者看来,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诗歌主题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被运用于古诗词当中的意象,很多本身就带有多重解读方式,或是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巧用意象,就可以营造诗歌的朦胧美,让诗歌具有含蓄性和模糊性,带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令人读来回味无穷。第二部分,以近五年高考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为例,分析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对于理解诗歌主旨、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体味诗歌意境的重要作用。意象分析是近年来高考古诗鉴赏类试题中常见的考点之一,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内涵及所蕴含情感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整体氛围,并借由意象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思想主题及作者情感。分析意象的表现手法,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试题类型,在作答时应当注意答题技巧及答题格式。第三部分,结合以古诗常见意象积累与分析为例的教学实践,探究古代诗歌意象教学方法。意象的掌握重在积累,把握住意象的特征,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情感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在意象的积累方面,根据意象的特征进行了归类,并对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与归纳整理。同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古代诗歌意象的教学方法与成效。在高考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加深关注、对古代诗歌鉴赏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教师在古诗鉴赏和教学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本文对诗词意象的总结和研究对语文诗词教学具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提升个人修养,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李娅莎[9](2007)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标准明确地要求:“中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80篇。”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近两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稍有感悟。我想:古
潘春花[10](2014)在《让学生在古诗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文中指出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该以开放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独立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参与训练,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由表达,才能使语文课堂上的古诗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语言 情境 学法──谈古诗教学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 情境 学法──谈古诗教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2)意境论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一) 弘扬传统文化 |
(二) 提高学生素养 |
二、 研究内容 |
(一) 意境论的情景交融教学研究 |
(二) 意境论的虚实相生教学研究 |
(三) 意境论的韵味无穷教学研究 |
(四) 意境兼具的诗篇教学研究 |
三、 研究目标 |
四、 相关课题研究成果 |
(一) 意境论的相关课题研究 |
(二) 小学古诗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经验总结法 |
(三) 资料分析法 |
第一章 意境论的情景交融教学 |
第一节 理论内涵 |
一、 情景理论的发展 |
二、 景中藏情式 |
三、 情中见景式 |
四、 情景并茂式 |
第二节 教材考析 |
一、 在教材中的占比 |
二、 具体篇目 |
第三节 教学实践 |
一、 画面呈现教学 |
二、 诵读引导教学 |
三、 情感体验教学 |
第二章 意境论的虚实相生教学 |
第一节 理论内涵 |
一、 唐宋时期的理论发展 |
二、 明清时期的理论发展 |
三、 近现代的理论发展 |
第二节 教材考析 |
一、 在教材中的占比 |
二、 具体篇目 |
第三节 教学实践 |
一、 联想引导和表达引导教学 |
二、 关键词理解教学 |
第三章 意境论的韵味无穷教学 |
第一节 理论内涵 |
一、 唐宋以前的理论发展 |
二、 唐宋时期的理论发展 |
三、 明清时期的理论发展 |
第二节 教材考析 |
一、 在教材中的占比 |
二、 具体篇目 |
第三节 教学实践 |
一、 问题引导式教学 |
二、 小组讨论式教学 |
第四章 意境兼具的诗篇教学 |
第一节 情景交融与虚实相生 |
第二节 虚实相生与韵味无穷 |
第三节 韵味无穷与情景交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浅论整合教学法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关于整合教学法 |
(一) 整合教学法的涵义 |
(二) 整合教学法的特点 |
二、 古诗教学现状的回顾与总结 |
(一) 教师问题现状 |
(二) 学生问题现状 |
(三) 教法问题现状 |
三、 古诗教学法总汇 |
(一) 古诗教学手段 |
(二) 古诗教法总汇 |
四、 整合教学法的具体构想 |
(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诗情况 |
(二) 2011 年高考试卷中古诗鉴赏情况 |
(三) 整合教学法的七种建构模式 |
1、 自然整合教学法——感悟自然,自然中人 |
2、 物化整合教学法——物我双会,景象唯我 |
3、 情志整合教学法——情志统一,借诗明志 |
4、 声律整合教学法——节奏鲜明,音律谐和 |
5、 风骨整合教学法——形象鲜明,骨力刚劲 |
6、 滋味整合教学法——咀嚼品评,回味无穷 |
7、 体验整合教学法——亲身体验,张扬个性 |
五、 古诗整合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
(一) 古诗本身的特点决定教法要整合 |
(二) 青少年认知特点决定教法要整合 |
(三) 古诗教学的特点决定教法要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邹城市农村小学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课题来源 |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小学古诗词教育的重要作用 |
(一)发展想象力 |
(二)提高审美能力 |
(三)提升人文素养 |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二、邹城市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
(一)加强诵读,促进感知 |
(二)合作探究,感知诗意 |
(三)联想想象,领会内涵 |
(四)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
(五)诗词教学生活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审美视角的小学古诗诵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1.小学古诗的审美特质与小学古诗诵读法的审美价值 |
1.1 小学古诗的审美特质 |
1.1.1 内容美 |
1.1.2 音乐美 |
1.1.3 意境美 |
1.1.4 哲理美 |
1.2 小学古诗诵读法审美价值 |
1.2.1 诵古诗韵律节奏,审音乐之美 |
1.2.2 诵古诗美妙语言,审意境之美 |
1.2.3 诵古诗感情志向,审情趣之美 |
2.小学古诗诵读法审美体现及分析 |
2.1 名师课堂,诵读中的审美评鉴 |
2.2 名师课堂,诵读中的审美缺失 |
2.3 名师课堂,诵读中的审美突破 |
3.小学古诗“诵读法”的审美表现 |
3.1 注重情感的审美倾向 |
3.1.1 欢快向上 |
3.1.2 热爱自然 |
3.1.3 品味人生 |
3.2 崇尚平和的审美途径 |
3.2.1 “我中有诗”——读进去 |
3.2.2 “诗中有我”——读出来 |
3.2.3 “诗我合一”——诵读《渔歌子》 |
3.3 倾于自然的审美理想 |
3.3.1 细致解读文本,回归文本自然 |
3.3.2 分析学生能力,尊重学生自然 |
3.3.3 做本色教师,成就自然课堂 |
3.3.4 师生、文本和谐共生,自然天成 |
3.4 重视雅趣的审美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古诗学习有效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小学中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本教育的发展 |
1.2.2 生本教育与小学语文 |
1.2.3 生本教育与小学古诗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2.1 语文学科的意义 |
2.2 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
2.3 德育美育的意义 |
2.3.1 扎实德育基础 |
2.3.2 培养审美情趣 |
2.4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
3 生本教育与小学语文古诗 |
3.1 生本教育的阐释 |
3.1.1 “生本”与“人本”的区别 |
3.1.2 生本教育的基本观点 |
3.1.3 生本教育的特点 |
3.2 古诗的阐释 |
3.2.1 古诗的内涵 |
3.2.2 古诗的特点 |
4 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小学中段为例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1 调查对象 |
4.1.2 问卷的设计 |
4.2 调查问卷内容 |
4.2.1 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4.2.2 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4.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3.1 教师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3.2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4 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1 教学方式问题 |
4.4.2 体制方面问题 |
4.4.3 教材方面问题 |
4.4.4 师资方面问题 |
5 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的有效策略 |
5.1 改善教学方式 |
5.1.1 小组合作 |
5.1.2 口诵心惟 |
5.1.3 巧用多媒体 |
5.1.4 联想和想象入境 |
5.1.5 图画演绎 |
5.1.6 音乐怡情 |
5.1.7 故事激趣 |
5.1.8 角色扮演 |
5.1.9 比较贯通 |
5.2 完善评价体系 |
5.2.1 学校多元评价 |
5.2.2 学生自主评价 |
5.2.3 家长配合评价 |
5.2.4 记录诵读效果 |
5.3 丰富教材与课程 |
5.3.1 丰富课外教材 |
5.3.2 重视校本课程 |
5.4 提升师资力量 |
5.4.1 转变教育观念 |
5.4.2. 善于期待 |
5.4.3 提高文化素养 |
5.5 推行素质教育 |
5.6 营造良好氛围 |
6 小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意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第一章 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
(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
(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三)意近象异,各显其妙 |
(四)多种解读,回味无穷 |
第二章 近年高考诗歌意象相关试题分析 |
(一)明确考纲要求 |
(二)把握高考诗歌意象鉴赏题的特点及其规律 |
(三)根据近年高考试题进行解析 |
第三章 探究古代诗歌意象教学方法 |
(一)注重意象的积累 |
(二)掌握一定的分析技巧 |
(三)以古诗常见意象积累与分析为例的教学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让学生在古诗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前查询, 知诗人 |
二、系统归纳, 温故引新 |
三、学法迁移, 自读自悟, 质疑讨论明诗意 |
四、情境表演, 时空延伸, 想象诵读悟诗情 |
五、名诗诵读, 拓展延伸 |
四、语言 情境 学法──谈古诗教学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 情境 学法──谈古诗教学的探索[J]. 崔慧健. 小学语文教学, 1995(12)
- [2]意境论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D]. 张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浅论整合教学法在高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D]. 赵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邹城市农村小学教学为例[D]. 徐明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15(03)
- [5]基于审美视角的小学古诗诵读法研究[D]. 张芬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小学语文古诗”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研究[J]. 赵纳新,李克东. 电化教育研究, 1998(06)
- [7]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古诗学习有效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小学中段为例[D]. 马应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7)
- [8]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意象教学研究[D]. 郝婷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9]古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 李娅莎. 考试周刊, 2007(28)
- [10]让学生在古诗的天空中自由翱翔[J]. 潘春花. 新课程(小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