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管——传热和节能的新型元件(论文文献综述)
肖新文[1](2022)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液冷技术可提高散热密度、节能减排、降低数据中心的碳足迹,开展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详细介绍了应用于数据中心的不同液冷技术及其冷却液。从冷却温度、节能效率、热回收性能3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液冷技术冷却温度高,节能效果明显,具有优秀的热回收性能。指出合理分配使用侧及冷源侧的温差,提高部分负载下液冷系统的节能性,探索冷却温度、节能效率及热回收性能三者之间的最佳耦合关系是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应用研究方向。认为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应用仍需持续实践及深入探索。
陈忱,孙俊俊,朱庆勇[2](2021)在《相变材料耦合热管传热性能分析》文中认为将不同的相变材料(PCM)与热管结合,在热管绝热段耦合不同相变材料,分析不同工况下热管各部分的温度。与普通热管对比,得出相变材料耦合热管的传热性能。根据不同工作温度下的降温效率,分析相变温度对散热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材料耦合热管可以有效地降低热管温度,在被动散热的情况下蒸发段降温幅度可达22%;在有风机散热的情况下,降温幅度可达7.9%。由于相变材料具备蓄热能力与控温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相变材料的蓄热量可达热源输入功率的34.1%,能够有效节省风机能耗。相变材料耦合热管系统的温差下降幅度可达32%,系统运行过程中,温度变化更平稳,可将加热峰值的热负荷转移至其他时刻缓慢释放。
李海泽,全贞花,董瑞雪,刘昀晗,赵耀华[3](2021)在《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供暖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了1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建立了供暖单元传热模型,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对该辐射供暖传热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得到了供水温度和循环流速对供暖性能的影响。当流速为0.2 m/s,不同供水温度下,地板表面温度的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最大差值为1.6℃。地板表面温度均随着供水温度的增大增幅明显;在相同供水温度下,地板表面温度受循环流速影响较小。在供水温度为40℃,流速为0.2 m/s时,模拟地面温度在23.9~29.9℃之间,热媒输送通道细小通道扁管上方地板表面温度较高。提出地暖结构的优化方法,以减少地板温度不均匀性。
申明[4](2021)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应对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热安全应用,处理复杂多变环境与工况的车辆热需求,热管理系统正逐步向高效轻质的热流传输结构,集成多变的系统循环架构,智能可靠的联动控制体系推进,形成整车功能性热管理系统,以推动电动汽车高安全性、强动力性、长续航性、低能耗性、优舒适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高换热能力的直冷系统在电动汽车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制冷剂直冷的新型热管理传输模式,依托实验测控与模拟计算的手段,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热力流动特性、流程布局设计、动态管控制定、老化衰变作用、协同优化管理进行探究。设计搭建了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实验台,测试探究直冷电池热管理回路的热流特性和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制冷剂蒸发温度与电池趋稳温度间存在有能力界限特征的关联特性,制冷剂质量流量与热管理换热量存在传热饱和现象。进一步,提出优先电池温降,并结合工质热流特性进而保障电池温均的梯级参变调控策略,具体在不同电池放电速率下优选对应的最佳制冷剂流量和目标蒸发温度限定值,为控制电池温降和温均水平提供新思路。基于上述章节的直冷系统实验操控平台,对所构建的三维电池模组热流传输模型以及一维集成热管理系统模型予以验证,以深入探究电动汽车直冷集成热管理系统内部热力交互关系以及性能管控机制。通过识别系统及部件的性能参数变化,表征传热工质的热力流动状态,为集成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置信度,可用于后续的计算分析。首先,耦合电池直冷系统与乘员舱空调系统模型,并组合电池直冷多流程构形,提出并设计了典型的串联、并联、混联流程布局,形成多热力过程制冷集成系统。在选择的典型工况下系统探索集成过程的性能特征,研究包括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热管理系统的热力学能量能质特性分析,从系统流程构形的结构特性和增加调控策略的管控过程两方面对比分析电池和乘员舱热行为,以及系统能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背景下,系统流程以及负荷的改变对制冷剂最佳充注量不产生作用影响。相同工况和运行条件下,串联系统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以及(火用)效率ηex高于并联系统,冷却效果也优于并联结构。综合提出的系统调控机制,得出目前主流连接模式的并联系统在乘员舱温度响应速率方面的性能较优,而串联系统对电池温控能力以及系统能效方面皆有较优的性能表现,可作为集成热管理耦合方式的选择和参考。在研究直冷集成系统的耦合关联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衰变特性,探索其与直冷热管理的作用关系和规律。考虑常规老化构建电池衰变模型,首先对电池热衰变参数均一性分布进行探索,并分析改变换热结构、增加均衡策略等措施对电池参数一致性的优化改善情况。同时,基于规定的基本工况,以环境温度周期性变化、SOC运行区间水平不同为背景,分析热管理系统与电池衰变间的影响关系。在印证合理有效的热管理措施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基础上,协同热管理系统寄生能耗的不利影响,提出并解决了电池热管理目标温度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电池良好的工作温度区域10~40℃时,电池保持在该温度±1℃可使系统能耗与电池衰减综合效果较优。进一步提出电池全生命周期下的预控制估值前馈,通过识别判定从内阻角度表征的电池健康状态SOHR更新控制参量,达到最佳的热管理控制实施。研究结果为制定电池寿命优先热管理方案,延长使用年限提供指导帮助。最后,在完成直冷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和热特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集成、老化衰变要素的完善与丰富后,构建热管理系统整体运行模式架构,探索车用背景下的控制与优化。通过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衡量目标量与受控量间作用影响的敏感度,利用NSGA-Ⅱ算法,对热管理系统驱动参数进行多目标输出优化。以直冷串联、并联系统,以及典型负荷工况为例,在系统多目标优化函数(被控部件温变速率、动力电池瞬时功率、热管理系统能耗、电池容量衰减速率)作用下,保证被控部件温度水平,结合制定的基本控制模式,对热管理系统开展优化对比分析。算例表明,相同工况下经优化管控,串联系统可实现电池老化速率、温降速率以及系统能耗水平较并联系统依次提升15.29%、45.23%、23.10%,并联系统则在乘员舱温降速率以及电池峰值功率方面较串联系统分别有4.51%、50.09%的提升。这意味着串联系统利于实现电池性能与系统长时能耗水平的最优,并联系统利于实现乘员舱舒适度与系统瞬时功率水平的最优。本文研究工作基于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的实验测试与仿真模拟,内容覆盖从电池热管理回路热力调控性能分析到集成耦合系统构架设计探究,从全新的电池状态到老化衰变状态的全生命周期考量,从单一的温度控制到多目标优化管控,较为系统地对新型直冷热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相关工作不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并且为后续研究和技术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指导。
刘腾庆,闫文韬,杨鑫,汪双凤[5](2021)在《强化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板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紧凑的气-液两相传热器件,已被广泛应用于狭窄空间高热通量的散热场合中。为了提高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人员从强化平板热管内蒸发/沸腾、气体输运、冷凝以及液体回流输运四个运行过程进行了研究。此外,工质的热物性和壳材的导热能力也影响着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因此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总结了强化平板热管内四个运行过程以及平板热管工质和壳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根据目前强化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未来强化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刘霏霏,鲍荣清,程贤福,李骏,秦武,杨超峰[6](2021)在《服役工况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方法综述》文中认为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俨然成为纯电动汽车首选的动力来源,然而其热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针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服役工况下尤其高温时存在的安全性差、工作不可靠及循环寿命短等热问题,根据电池的动态散热特性着重介绍了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空冷散热、液冷散热、相变材料冷却、热管冷却和耦合散热,说明了集多种冷却方式耦合的热管理系统与单一散热方法相比不仅能提高散热效率,还可以改善电池的均温性。并结合上述散热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关键技术,主要在空冷通道优化、液冷结构设计及冷却液介质分析、相变材料应用特性、热管的冷却特性及热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综述。最后,针对目前常用的动力电池散热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展望了电池热管理系统与汽车乘员热舒适性、电动机舱热管理及车辆热环境相耦合,形成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开发,以期为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成飞[7](2021)在《青海盐湖光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与能效评价》文中指出太阳能资源储量丰富、绿色环保、应用空间广泛,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充足,尤其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大力发展太阳能对西北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主流技术,其中光热供水是光热利用中的一种重要应用。本文以青海盐湖光热供水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该工程所在地的气象资源,太阳能资源以及工程供热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研究了太阳能聚光技术的不同类别,详细介绍了线性菲涅尔式聚光技术的原理,并结合工程需求与技术特点进行该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用于光热供水项目的能效评价体系,并以该项目作为实例进行能效评价分析。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项目所在地水文气象数据的实际调研及工程需求性分析,结合当地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通过对四类太阳能聚光技术特点的分析比对,确定选取线性菲涅尔式聚光方式为本项目供热系统的集热方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设计了系统运行流程、集热镜场及主要结构、导热油系统、运行控制方式,确定了系统多模式下的运行方式,计算得到了准确的供热量,有效避免了太阳辐照周期性和天气敏感性对供热的影响。(2)通过对青海盐湖光热供水工程的整体方案进行设计、分析及实际数据采集计算,采用蒙特卡罗追迹法模拟分析了集热镜场与CPC内的光路,计算得到该集热系统的年均光热效率为49.15%,3月至10月80℃热水产量为6000吨/月,11月至次年2月的80℃热水产量为3300吨/月。(3)应用本文构建的层次评价体系对该光热项目节能目标的影响、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能源利用率、节能措施效果、集热器能效等9个指标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工程能效等级较高,节能的社会效益明显,综合能耗技术较强,主要环节效率也较高,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很好地避免或者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本文着眼于工程实践,针对青海盐湖光热供水工程中太阳能热利用率、节能效益等问题,探索太阳能供热技术路线,研究总结建设运行经验,对促进相关设备制造有着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朱帅[8](2021)在《旋转热管传热性能及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超越[9](2021)在《脉动热管协同LED结构一体化散热技术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
林鹏[10](2021)在《UV-LED固化装置散热结构的仿真研究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紫外线(UV)技术在印刷工业领域飞速发展,随着第四代光源LED的广泛应用,UV-LED光固化逐渐取代传统的UV固化。但LED的光电转换效率只有20%,剩余80%的能量都转换成了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堆积的热量将会导致LED出现寿命缩短、波长偏移、光衰加剧等问题。对UV-LED固化装置的散热结构进行仿真研究以改进散热器的性能,在加强散热结构的应用研究及促进仿真的合理化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长远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决UV-LED固化装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根据传热基本理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利用Ansys Icepak对UV-LED固化装置的散热结构进行仿真研究与优化设计。首先,利用SolidWorks建立散热器的3D模型与热阻模型,对散热器热阻进行理论计算与仿真验证,证明仿真实验的可行性;其次,对热管进行模型重建并赋予正交异向属性,用Icepak模型代替SolidWorks模型以减少实验步骤繁琐性、降低计算误差,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翅片高度、翅片厚度、翅片数量和热管直径四个主要参数对散热性能的影响;最后,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的优选数据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散热器结构参数并进行极限功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UV-LED结温与翅片高度呈反比关系,结温随着翅片高度的增加而降低;UV-LED结温与翅片厚度呈二次函数关系,结温升高趋势随着翅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加;UV-LED结温与翅片数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结温升高趋势随着翅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改进优化的散热器在翅片高度为56mm、翅片厚度为0.5mm、翅片数量为22和热管直径为7mm时散热性能最佳,散热能力提升了23.5%,且工作功率不应超过173w。
二、热管——传热和节能的新型元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管——传热和节能的新型元件(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中心液冷 |
1.1 电子设备液冷技术 |
1.2 数据中心液冷种类 |
1.3 冷却液 |
2 冷却温度 |
3 节能效率 |
4 热回收性能 |
5 结论与展望 |
(2)相变材料耦合热管传热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试验装置与相变材料 |
2.1 试验装置 |
2.2 相变材料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无风扇散热时相变材料耦合热管的传热能力 |
3.2 有风扇散热时相变材料耦合热管的传热能力 |
3.3 相变材料耦合热管蓄热能力与降温效率 |
4 结语 |
(3)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供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
2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供暖模型 |
2.1 地暖的物理模型及假设 |
2.2 地暖模型网格划分 |
2.3 边界条件 |
2.4 数值模拟方法 |
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1 供水温度与循环流速对地暖表面温度的影响 |
3.2 地暖表面的温度分布 |
4 结论 |
(4)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
1.2.2 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管理实验系统电池直冷回路热流调控分析 |
2.1 直冷热管理系统方案 |
2.2 热管理系统实验设计 |
2.2.1 直冷系统及其主要部件 |
2.2.2 测控系统及不确定分析 |
2.3 电池直冷热管理基本特性实验研究 |
2.3.1 流动与传热特征分析 |
2.3.2 过程调控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冷热管理系统模型及验证 |
3.1 动力组件及热流传输 |
3.1.1 电池组件模型 |
3.1.2 流体动力学模型 |
3.2 热管理直冷系统构件 |
3.2.1 压缩机模型 |
3.2.2 换热器模型 |
3.2.3 阀体模型 |
3.3 补充元件及系统框架 |
3.3.1 乘员舱模型 |
3.3.2 电机驱动模型 |
3.3.3 直冷系统模型 |
3.4 验证实验与方法 |
3.4.1 电池组件验证 |
3.4.2 循环回路部件验证 |
3.4.3 直冷系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冷条件下电池热管理与空调耦合特性研究 |
4.1 耦合系统串并关联与分析 |
4.2 直冷热管理系统典型特征 |
4.2.1 最佳制冷剂充注量 |
4.2.2 热力过程(火用)熵能变性 |
4.2.3 直冷耦合系统典型性能特征 |
4.3 直冷热管理系统调控分析 |
4.3.1 电动汽车结构及车载控制 |
4.3.2 耦合系统控制策略 |
4.3.3 车载温控与能量变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热衰变行为及直冷热控处理 |
5.1 电池衰变预置分析与方法确定 |
5.2 电池热衰变耦合效应与均一性分析 |
5.2.1 数值分析设置 |
5.2.2 典型老化衰变特征 |
5.2.3 电池热场与老化衰变耦合作用影响 |
5.2.4 电池性能参数均一性优化分析 |
5.3 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热控影响与处理 |
5.3.1 计算分析条件 |
5.3.2 环境温度周期性影响 |
5.3.3 电池荷电状态影响 |
5.3.4 直冷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温控追踪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多目标管控优化研究 |
6.1 常态控制方法与应对 |
6.2 基于控变参数敏感性的热管理系统控制关联 |
6.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6.2.2 典型系统参数敏感分析算例 |
6.3 多热力过程耦合直冷系统控制优化 |
6.3.1 多目标优化确定与算法 |
6.3.2 典型模式下优化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强化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强化蒸发/沸腾过程 |
2 强化冷凝过程 |
3 强化气/液输运过程 |
3.1 强化蒸气流动过程 |
3.2 强化液体回流过程 |
4 工质 |
5 壳材 |
6 总结与展望 |
(6)服役工况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散热方法 |
1.1 空冷散热 |
1.1.1 空冷散热结构设计与仿真 |
1.1.2 锂离子电池空冷散热的特点及应用 |
1.2 液冷散热 |
1.2.1 液冷散热结构设计与仿真 |
1.2.2 冷却介质热特性研究 |
1.2.3 锂离子电池液冷散热的特点及应用 |
1.3 相变材料冷却 |
1.3.1 相变材料散热结构设计与仿真 |
1.3.2 锂离子电池相变材料冷却的特点及应用 |
1.4 热管冷却 |
1.4.1 基于热管散热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
1.4.2 热管的热特性研究 |
1.4.3 锂离子电池热管冷却特点及应用 |
1.5 耦合散热 |
2 电池散热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
3 总结与展望 |
3.1 总结 |
3.2 展望 |
(7)青海盐湖光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与能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开发利用太阳能是大趋势 |
1.1.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是研究热点 |
1.1.3 .太阳能聚光技术是共性关键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技术 |
1.2.2 .光热供水工程能效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水文气象与太阳能资源 |
2.1 .站址概况 |
2.2 .气象资料分析 |
2.2.1 .气象站选取 |
2.2.2 .气象资料分析 |
2.3 .太阳能资源 |
2.3.1 .太阳能资源年、月际变化 |
2.3.2 .测光站辐射数据分析 |
2.3.3 .太阳能资源等级评估 |
2.4 .工程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光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 |
3.1 .方案概述 |
3.1.1 .光热供水系统 |
3.1.2 .运行模式 |
3.2 .集热系统 |
3.2.1 .集热镜场 |
3.2.2 .导热油系统 |
3.2.3 .太阳位置跟踪系统 |
3.2.4 .集热系统运行及控制 |
3.3 .设计计算 |
3.3.1 .跟踪策略与倾角的计算 |
3.3.2 .吸热器对镜场的遮挡计算 |
3.3.3 .能流密度分布的计算 |
3.4 .换热系统 |
3.5 .效率计算 |
3.6 .小结 |
4.光热供水工程能效评价 |
4.1 .能效评价方法 |
4.2 .层次分析法 |
4.2.1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结构 |
4.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2.3 .综合评价方法 |
4.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3.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3 .赋分原则 |
4.3.4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UV-LED固化装置散热结构的仿真研究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散热器散热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对散热方式的研究 |
1.2.2 对散热结构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热管散热器的理论基础与设计计算 |
2.1 传热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 |
2.1.2 热对流 |
2.1.3 热辐射 |
2.1.4 增强散热的几种方式 |
2.2 计算流体动力学 |
2.2.1 CFD数值解法 |
2.2.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2.3 LED热设计原则 |
2.4 热管工作原理 |
2.4.1 工作原理 |
2.4.2 基本特性 |
3 UV-LED散热结构仿真实验 |
3.1 仿真工具及流程介绍 |
3.2 仿真实验可行性验证 |
3.2.1 热管散热器的设计 |
3.2.2 热管材料的选择 |
3.2.3 LED结温的仿真计算 |
3.2.4 LED结温的理论计算 |
3.3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3.1 模型建立 |
3.3.2 DM转化 |
3.3.3 材料属性设置 |
3.3.4 网格划分 |
3.3.5 ICEPAK自建模 |
3.4 散热器仿真实验 |
3.4.1 模型无关性验证 |
3.4.2 翅片高度对LED结温的影响 |
3.4.3 翅片厚度对LED结温的影响 |
3.4.4 翅片数量对LED结温的影响 |
3.4.5 热管直径对LED结温的影响 |
4 UV-LED散热结构的改进优化 |
4.1 正交试验法 |
4.2 实验方案设计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极限功率测试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热管——传热和节能的新型元件(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肖新文. 暖通空调, 2022(01)
- [2]相变材料耦合热管传热性能分析[J]. 陈忱,孙俊俊,朱庆勇. 节能, 2021
- [3]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地板辐射供暖模拟研究[J]. 李海泽,全贞花,董瑞雪,刘昀晗,赵耀华. 建筑科学, 2021(10)
- [4]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D]. 申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5]强化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进展[J]. 刘腾庆,闫文韬,杨鑫,汪双凤. 化工学报, 2021(11)
- [6]服役工况下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方法综述[J]. 刘霏霏,鲍荣清,程贤福,李骏,秦武,杨超峰.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06)
- [7]青海盐湖光热供水工程方案设计与能效评价[D]. 成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旋转热管传热性能及动态特性研究[D]. 朱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脉动热管协同LED结构一体化散热技术研究与开发[D]. 刘超越. 长春工程学院, 2021
- [10]UV-LED固化装置散热结构的仿真研究与优化设计[D]. 林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