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偶-偶-核高自旋态的E2跃迁

“关于偶-偶-核高自旋态的E2跃迁

一、“关于偶偶核高自旋态的E2跃迁(论文文献综述)

王守宇[1](2005)在《~(126)Cs的高自旋态及A~130区手征双重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融合蒸发反应116Cd(14N,4n)布居了126Cs 的高自旋态,选取的束流能量为65MeV,123I 是其中一个较强的副反应道布居的。在126Cs和123I 中都取得了很多新的实验结果,分别叙述如下: 奇奇核126Cs 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结果:建立起了一个迄今为止内容最为丰富的126Cs 能级纲图。能级纲图中加入了100 多条新的γ跃迁,原来已知的转动带都被推到了更高的自旋态,发现了新的转动带,并且还建立了转动带与原来已知的低激发态的连接和大部分转动带间的连接。通过对低激发态能级结构的分析,指定了各转动带最低观察态(带头)的自旋和宇称,其中基于πh(11/2(?)νh11/2 组态晕带的带头自旋-宇称被指定为9+,支持由激发能系统学给出的结果。基于实验得到的各个转动带新的自旋值和带内跃迁的相对强度,对每个转动带进行了组态指定,并讨论了转动带的旋称劈裂、顺排角度量和约化跃迁几率。结合已有的实验数据对130 质量区旋称劈裂与反转的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讨论。在原子核中寻找由于手征对称性破缺而形成的手征双重带是当前核结构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次工作不仅确认了126Cs 之前的实验结果,而且观测到了多条晕带与伴带之间的连接跃迁,并将伴带推到了更高的自旋态。从本次工作中提取的双带激发能差和约化跃迁几率等实验信息都表明,126Cs 中存在的双带结构很可能就是要寻找的手征双重带,从

李黎[2](2013)在《双奇核120I高自旋态谱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子核作为物质组成的一个重要层次,其中蕴含着丰富有趣的自然现象和广博深刻的科学原理。基于加速器的在束谱学,为人类研究并认识原子核、特别是远离稳定线的原子核提供了有力手段。自回弯现象发现以来的40年里,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原子核的高自旋谱学数据,并因此揭示了诸如三轴形变、八极形变、超形变、带终结及核芯拆散、磁转动及反磁转动、旋称反转、手征对称性破缺等等许多重要的核现象。质量数A120核区的原子核因其具有形变同时又容易发生形变甚至形状的改变,而为核结构特别是单粒子运动、集体运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耦合提供了高效的研究平台。其中碘同位素核位于从球形核区到好形变核区的过渡区,其质子费米面位于高j的h11/2壳层底部,而中子费米面则从h11/2壳层底部随着中子数的增加而上升至此壳层顶部。对碘原子核的以往研究已揭示出了蕴含着深层次核结构信息的物理现象及规律,例如:①在奇A核111-123I中系统观测到了带终结;②在117,119,121 I中Liang等报道了基于高K的h11/2[505]11/2-组态的扁椭形变(β2≈0.15或γ≈60°)转动带;③基于g7/2和d5/2轨道的高K扁椭和低K长椭结构在121I、123I、125I、127I中被同时建立,与前述h11/2长椭及扁椭带的建立相呼应,共同描绘了碘同位素中有趣的形状共存图画;④双奇碘同位素核从A=110至A=128得到了广泛研究,建立了基于πg7/2(d5/2) νh11/2、πg9/2 νh11/2、πh11/2 νh11/2等组态的带结构,并揭示了与奇A碘核中类似的问题,例如低自旋区可能存在的长椭和扁椭形状共存、中高自旋区的带终结及核芯拆散等。此外,手征双重带、旋称反转、八极关联等现象也在双奇碘核中有所报道。以上论述了碘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中所揭示出的重要物理问题。然而,科学真理的获得往往要经过几个反复,人们对一些重要物理问题的理解依然模糊和存在分歧。例如:①Tormanen等对119I的研究否定了Liang等报道的117,119,121I中高K的h11/2扁椭转动带的实验证据及物理推论,提出了γ振动的观点;②奇A碘原子核中建立在g7/2和d5/2轨道上的带结构中,在究竟哪些长椭、哪些扁椭这个问题上依然存在争议,同时理论预期中可能存在的长椭或扁椭结构尚未在实验上被全部发现;③关于双奇碘同位素核的研究依然相对残缺,是否存在与奇A核中相似的扁椭结构尚无明确结论。④118I中报道的候选手征双重带是否成立以及其它双奇碘核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手征带候选尚不明晰。作为以碘原子核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课题之一,本论文开展了对双奇核120I的高自旋态谱学研究。我们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布居了120I的高自旋态。实验工作在2008和2010年两个不同年度进行,共采用了3种不同的束靶组合及相应的核反应实现了对目标核的布居,分别为①110Pd(14N,4n)、E=64MeV;②114Cd(10B,4n)、E=48MeV;③114Cd(11B,5n)、E=70MeV。交叉式的三种核反应使得我们分别对120I的不同自旋区域进行了重点布居,在提高了实验数据统计性的同时,它们的实验信息可以相互佐证,特别是有利于γ射线及带结构的核素归属的判定,克服了激发函数对弱γ射线和受到强烈干扰的γ射线鉴别能力不足的困难。相对而言,114Cd(11B,5n)反应对120I的布居效果最佳,本论文工作主要以该核反应数据为基础对120I进行了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利用14台左右的HPGe探测器对核反应中放出的γ射线进行了符合测量,同时收集了各探测器记录的符合单谱以及核反应后的剩余放射性谱。利用152Eu和133Ba混合标准源对各探测器进行了能量刻度以及效率刻度。离线数据分析中建立了4096×4096的二维谱矩阵,用以进行γ射线符合关系的分析。同时为了获取γ射线多极性信息,建立了非对称化的ADO(Angular distribution of oriented nuclei)矩阵,用于提取ADO系数。在实验结果方面,本论文工作除验证了原来已知的能级纲图、提取了γ射线强度及ADO系数、提取了耦合带结构的B(M1)/B(E2)比值等基本的核数据信息以外,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新实验结果:1)将原来已知的4条带结构向上进行了不同幅度的推高。其中将晕带优惠旋称分支向上推高了4条γ跃迁,最高观测态远远超越了带终结的发生自旋;将晕带非优惠旋称分支向上推高了6,使120I成为了双奇碘核中该非优惠分支获得最好观测的一个核;将可能为晕带手征伙伴的弱布居旁带向上推高2;将基于πg9/2 νh11/2组态的强耦合带结构向上推高3以上;对原来已知的一条退耦结构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正并大幅向上推高。2)在晕带(14+)和(22+)能级之间,建立了与退激主路径相平行的退激路径。3)新建立了4条以上的带结构,同时建立了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原来已知的4条带结构之间的丰富连接。4)根据符合关系分析,建立了一条全新的强耦合带,同时不能发现该带结构与任何原子核已知能级的连接关系。利用实验中3种不同的核反应,同时调用以往积累的116Cd+11B实验数据,将该悬空新带的核素归属确定为120I。5)πg9/2 νh11/2组态带的带首原来被已知为T1/2=53min的同质异能态,该态直接通过β+衰变退激到子核120Te,但其激发能未知。本工作在高自旋区域建立了该带与其它激发能已知带结构的连接,从而准确指定了带首激发能,数值为72keV。6)在晕带中约6.4MeV的激发能区域,发现了同质异能态。基于所获得的120I实验结果,在对现象之下的物理机制的挖掘和阐述方面,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分析和总结了相邻同质子数和同中子数的奇A核的高自旋态谱学,主要涉及基于不同组态的带结构的布居特点、带结构本身所展示的回弯性质及电磁性质等。这项工作将对120I的物理分析提供重要的指引。2)利用相对论平均场(Relativity mean field,RMF)理论,对120I费米面附近可能存在的能量较低的准粒子组态及其相关的核形变进行了计算。3)利用总位能面(Total Routhian surface, TRS)模型计算了多种不同组态的核形变随着转动频率的变化。4)利用推转壳模型(Cranked shell model,CSM)在合理的形变、对关联等参数下计算了不同准粒子能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给出了不同轨道上准粒子对的拆对频率等理论预期。5)利用几何模型(Geometrical model)计算了多种不同组态带的电磁跃迁几率比B(M1)/B(E2)随自旋的变化。6)以往关于120I的研究中,对晕带的组态指定存在分歧。 Kaur等的组态指定结论为πg7/2 νh11/2;而Moon等的结论则为πh11/2 νh11/2。在本工作中,通过B(M1)/B(E2)实验值与几何模型预期值的比较、转动带的布居特性、转动带的顺排行为等谱学性质的考证,我们支持Moon等πh11/2 νh11/2的组态指定。7)关于晕带的伴带,之前Moon曾简单建议其为晕带的手征伙伴候选,但并未给出充分的论据和论证。在本工作中,我们比较了这对双带的多种谱学性质,主要包括B(M1)/B(E2)比值和顺排行为等的相似性,同时结合TRS计算给出的三轴形变预期,倾向性认为这对双重带源于手征对称性的破缺。基于πh11/2 νh11/2组态的手征双重带在邻近的Cs、La、Pr等双奇核中已有相对较多的报道和讨论。Moon等以及本工作对120I中πh11/2 νh11/2双重带的阐述如果成立,那么将使与这一组态相关的手征岛边界扩展至质子数更低的碘同位素中。8)针对本工作中新建立及修正的多条以I=2为主要退激方式的带结构,结合能级结构、顺排行为、布居强度等信息,同时结合理论计算给出的预期,对它们的内禀组态进行了讨论和指定。在这些带结构中,其中有2条I=2带结构在低自旋区域存在规则的弱I=1连接模式。如果我们以这种连接模式为理由将二者视为一对旋称伙伴,那么它们的扭曲、特异的能级结构与奇A碘核中建议的扁椭带的结构特征高度相似,这暗示着鲜见的扁椭带在120I中的存在,可能的组态为πg7/2(d5/2)[413]5/2+νh11/2[514]9/2。然而,弱的I=1连接模式并不必然预示着上述2条I=2带结构基于相同组态,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即二者分别基于长椭的πg7/2[422]3/2+νh11/2[523]7/2和πd5/2[420]1/2+νh11/2[523]7/2组态,质子πg7/2与πd5/2轨道的强烈混合可以解释实验上观测到的弱I=1连接模式,同时这种组态指定还与CSM理论计算预期取得了相符。而对于其它2条以I=2为主要退激方式的带结构,我们给出的组态指定结论为基于πh11/2 νd5/2和πh11/2 νd3/2组态。9)针对新建立的悬空新带,结合能级劈裂特性、B(M1)/B(E2)实验值与几何模型理论预期的比较、顺排行为,我们将其指定为基于πg9/2 νd5/2组态的转动带。因组态中并不包含高j的h11/2成分,所以这样的带结构在邻近双奇核中少有发现。而在120I这个核素位置,πg9/2和νd5/2这两个轨道同时更靠近费米面,这种因素为该πg9/2 νd5/2组态带的布居创造了有利条件。10)本工作确认和采纳了以往工作中建立和指定的πg9/2 νh11/2组态带。在120I这个核素的位置,πg9/2和νh11/2这两个轨道也同样非常靠近费米面,这为本工作中所确定的该组态带的带首激发能仅为72keV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而在另一方面,在质量数A100核区,基于此组态的手征双重带被广泛报道。在A120核区,是否也存在与100核区相类似的πg9/2 νh11/2手征双重带,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120I中πg9/2 νh11/2组态带较低的带首激发能为该组态带的伴带的布居和寻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工作如期建立了该带的伴带,它与主带表现出诸多相似性,例如近乎为0的能量旋称劈裂、规则的转动能级、相近的顺排行为、较高的B(M1)/B(E2)比值等。然而,尽管二者均表现出较高的B(M1)/B(E2)比值,但是伴带与主带相比,B(M1)/B(E2)比值大出近1个量级。因此,我们不认为二者是一对手征双重带。同时,基于相同的理由,我们也不认为伴带来自于πg9/2 νh11/2态与核芯γ振动的耦合。我们建议二者均基于πg9/2 νh11/2组态,但是它们具有显着不同的形变甚至形状。RMF的计算表明,由于核芯内价核子对所占据的轨道的不同,πg9/2 νh11/2组态分别对应的形变极小值点存在可观程度的不同,并且对应的能量也均靠近基态。与两个不同的形变极小值点相关联,在实验上将会看到对应的两条基于相同子壳层组态的转动带。因此,我们关于πg9/2 νh11/2组态双重带的形变共存阐述与RMF的理论计算取得了定性的一致。11)在晕带(14+)和(22+)能级之间,本工作观测到了与退激主路径相平行的退激路径。通过两条平行退激路径能量间隔变化规律的比较,同时结合CSM计算的理论预期,我们认为,在退激主路径中,相继发生了一对g7/2质子和一对h11/2中子的拆对,而在平行的另一路径中,上述粒子拆对的发生顺序相反。双奇碘核的晕带一般均呈现类似的复杂退激模式。本工作提出的设想可以为该复杂模式提供合理的解释。12)针对晕带中观测到的同质异能态,我们利用获得的强度数据对它的寿命进行了粗略的估计,结果约为200ns水平。鉴于如此之长的能级寿命,以及结合在Z=50满壳、N=64亚满壳外的核子发生全顺排时晕带自旋值的理论预期,我们建议该同质异能态的成因来自晕坑(yrast trap)效应。同质异能态的自旋宇称为25+,其下的跃迁为M3跃迁。13)本工作将基于πh11/2 νh11/2组态的晕带和基于πh11/2 νd5/2组态的近晕带均建立至较高自旋。TRS计算预期了在较高自旋区域原子核形状向非集体性的γ=+60°的演化,即预期了带终结、全顺排的发生。实验观测结果符合上述理论预期,同时我们对带终结发生后各能级的内禀结构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114Sn核芯外的全顺排态π[h11/2(g7/2)2]23/2 ν[(h11/2)3]27/2和π[h11/2(g7/2)2]23/2 ν[d5/2(h11/2)2]25/2态。而在全顺排态之上,我们继续在实验观测到了多条跃迁,这一观测结果说明在114Sn核芯内的核子对也发生了拆对。这种核芯拆散(core breaking)现象,在122,123I中也有报道,但由于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很高自旋区域,所以在实验上难于观测。上述3个核中该现象的发现对原子核结构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吴新义[3](2018)在《扩展的投影壳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放射性核束装置和-探测装置的发展,对极端环境中(如角动量极限等)原子核的反应性质和结构的探索已成为现今核天体物理和核结构的前沿课题。原子核的激发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集体激发和单粒子激发。对于形变的原子核,单粒子激发的表现形式是准粒子激发,其中存在着一种寿命较长K值较大的准粒子激发态,称为高K同核异能态。这种高K同核异能态可被用于能源和武器方面的研究,因而成为核物理学中的热门课题之一。投影壳模型从形变的Nilsson+BCS单粒子基矢出发,通过角动量投影来修复被形变平均场打破的转动对称性。然后在投影基矢中对角化原子核体系的哈密顿量,并进行组态混合。最后可得到原子核的波函数、能谱和电磁跃迁几率等信息。最近,我们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了投影壳模型方法,并应用于原子核结构的研究中。我们通过运用一种叫作pfaffian的算法提高了转动矩阵元的计算效率,并将组态空间扩展到十准粒子态。这大范围地拓展了我们能够研究的物理现象,如原子核在高自旋态的集体性减弱现象以及高自旋态的结构演化规律等。研究结果显示,高阶准粒子态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用扩展的投影壳模型研究了质量区域为=70-80的缺中子Kr同位素的微观结构。我们尤其对这些核的高自旋态结构进行了着重分析。随着原子核体系转速增加,固定长椭形状的壳模型基矢在高自旋态是一个有效的近似。从一些我们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观测数据的符合可以印证这一点。随着自旋的增大,晕带和晕带附近的边带的结构演化被两准粒子、四准粒子、六准粒子和八准粒子组态连续的带交叉描述。理论分析显示,包含六准粒子和八准粒子组态的基矢对高自旋态的结构细节的描述是必需的。另外,我们还计算了电四极跃迁几率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理论计算的(2)与实验值定性上符合。我们还系统性地分析了偶偶的174-186W同位素高自旋态和高同核异能态的微观结构。利用多准粒子激发分析了晕带高自旋能级的结构。除了晕带,我们还研究了同核异能态和基于这个同核异能态之上的转动带,并预言了这些同核异能态的占据主要权重的多准粒子结构。我们对同核异能态的电磁属性(如(2),(1),2)因子)也进行了研究,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目前,大部分同核异能态的属性仍然没有实验数据。我们的结果只是预言。

孟杰,郭建友,李剑,李志攀,梁豪兆,龙文辉,牛一斐,牛中明,尧江明,张颖,赵鹏巍,周善贵[4](2011)在《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文中认为文章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框架、对原子核基态和激发态的描述以及在一些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回顾原子核物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并结合二十一世纪原子核物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核物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进行了介绍。随后系统介绍了原子核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内容包括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历史发展、一般理论公式、介子交换模型、点耦合模型、交换项、张量相互作用、物理观测量的计算公式等。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包括原子核基态性质和激发态性质的描述以及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中的应用。其中,基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结合能、半径、单粒子能级、共振态、磁矩、晕现象等。激发态性质包括原子核磁转动、低激发态性质、集体转动、量子相变、集体振动等。在核天体物理与标准模型检验的应用中,主要以核纪年法测算宇宙年龄和Cabibbo-Kobayashi-Maskawa矩阵的幺正性检验等为例,介绍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

强赟华[5](2019)在《130,131Ba高自旋态研究及87Zr低位能级寿命测量》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包括130,131Ba高自旋态结构研究和87Zr低位激发态寿命测量的最新成果。在65 MeV束流能量下,通过熔合蒸发反应122Sn(13C,5n)布居130,131Ba原子核的高自旋态。利用γ探测阵列GALILEO、带电粒子探测阵列EUCLIDES和中子墙阵列组成的测量系统列进行γ-γ-γ符合和粒子-γ符合测量。基于实验获得的符合数据,大幅度扩展了130,131Ba的高自旋能级纲图。在130Ba中,首次观察到建立在K?=8-T1/2=9.5 ms同核异能态上的能级结构,拓展了N=74同中子素中建立在8-同核异能态上的转动带系统性。利用实验测量的分支比和混合比提取了同核异能态转动带的旋磁比因子gK和gR,结果与两中子Nilsson组态?7/2(10)[404]?9/2-[514]的理论预期值一致。粒子-转子模型计算结果解释了同核异能态的K混合。在130Ba中,观察到130核区首例t带结构(构成转动带组态的不成对粒子角动量沿倾斜轴顺排)。新鉴别了两个超(S)带(偶偶核基态带第一回弯形成的转动带)的奇自旋分支、三个负宇称转动带和建立在激发能为4907 keV的12+能级上的四准粒子转动带。两个S带分别是由中子和质子拆对形成的,它们均具有大的旋称劈裂,表明长椭球和扁椭球形状共存。在131Ba中观察到19个转动带,其中本工作新鉴别9个转动带。对部分已知转动带的结构做了修正,并指认了新观察转动带的自旋宇称。首次在Ba同位素中观察到由一对负宇称和两对正宇称手征双重带构成的多手征双重带(MχD)现象,完善了N=75同中子素中手征带的系统性。观察到正负宇称手征带之间表征八极关联的E1跃迁。根据转动带结构和周围核结构的系统性对所有转动带的组态进行了确认或尝试指认。通过87Nb的β+衰变布居了87Zr的低位激发态。应用β-γ延迟符合技术测量了87Zr第一激发态的寿命。根据新测量的寿命提取了87Zr的B(E2;7/2+?9/2+)值,结果非常接近偶偶核芯86Zr的B(E2;21+?01+)值,与N=47同位素系统性一致。这表明87Zr的7/21+态与86Zr的21+具有相似的集体性。在壳模型框架下,定性解释了N=46偶偶核与N=47奇A核B(E2)值随质子数变化的原因。

杨韵颐[6](2012)在《丰中子核104Zr、114Ru与缺中子核139Pr的高自旋态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工作主要研究丰中子核104Zr、114Ru和缺中子核139Pr的高自旋态结构,以加深对核结构、核形状和核力等特性的理解。丰中子核104Zr和114Ru的实验是在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的大型γ阵列探测器Gammasphere上进行的,此γ阵列探测器由102个具有反康普顿散射功能的高纯锗探测器组成。采用252Cf自发裂变布居丰中子核高自旋态,对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进行测量,建立了三维γ-γ-γ符合矩阵。缺中子核139Pr的实验工作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的。在HI-13串列静电加速器上采用124Sn (19F,4n)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布居此核的高自旋态,束流能量为80MeV,实验记录了二重及二重以上的γ符合事件,总计得到5.2×107个等效二重γ-γ符合事件,建立一个总符合矩阵和两个DCO矩阵。在104Zr的研究中,新发现了一条基于1928.7keV激发态上的集体带结构。对这条带结构进行了系统学分析,并进行了投影壳模型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并将这条集体带指定为基于ν5/2-[532] ν3/2+[411]组态的两准中子带。在114Ru的研究中,扩展了基带以及一声子γ振动带,新发现了两条可能为二声子γ振动带的能级。在基带中,当转动频率ω≈0.4MeV时显示出集体回弯现象。我们用具有三轴形变参数的推转壳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集体回弯现象是由一对h11/2中子顺排所引起的。三轴投影壳模型计算的γ振动带能级与实验符合的很好,而使用扁椭形变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则不能符合,说明114Ru核为三轴形变核。对于139Pr高自旋态的研究,大大扩展了原有的能级纲图,共发现了39个新能级和44条新跃迁,并新建立了四条集体带结构。通过系统学比较,认为一条由ΔI=2E2跃迁构成的带为退耦带;两条由ΔI=1M1跃迁构成的带为扁椭形变带(γ-60);另外一条由ΔI=1M1跃迁构成的带为三轴—扁椭形变带(γ-90)。对这些集体带的可能的组态特性进行了讨论。

李聪博[7](2013)在《114In能级结构和174Os形状演化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是114In能级纲图的建立和磁转动带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利用延迟符合技术测量174Os的第一个2+态寿命,并对其异常高的跃迁几率和低自旋的形状相变进行了研究讨论;第三部分是利用多普勒线移衰减法测量174Os的高自旋态的寿命,研究讨论了高自旋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对原子核形状的影响。一、奇奇核114In能级结构的研究:A~110核区丰富的核结构现象一直得到核结构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尤其近些年,人们倾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寻找这个核区新奇转动机制的带结构“磁转动带”(包括反磁转动带)。这种新的转动机制已经通过倾斜轴推转壳模型(TAC)得出合理的解释。形变核的转动是大量配对的核子参与的集体转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是拆散核子对,使核子对角动量朝向着转动角动量方向靠拢。现在的磁转动参与的是几个未配对的高角动量的粒子或空穴,他们不是一步达到全顺排,而是逐步增加,直到带终结。由于未配对的高角动量的粒子或空穴逐步靠拢,极其像一把剪刀,因此又被称为“剪刀带”。在此核区In同位素核的中子、质子费米面分别位于高Ω轨道的g9/2和低Ω轨道的h11/2。在奇奇核的106-112In中已有大量磁转动带的报道;在奇A的In核中,稳定的113In核也已经发现了若干磁转动带。因此,在中子数N=65接近半满壳处的丰中子核114In中会不会依然有磁转动带出现,或更加丰富的核结构现象,这极大的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另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114In高自旋态的有关报道。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选择114In做为研究的目标核。114In的高自旋态是通过110Pd(7Li,3n)114In布居的,`7Li束流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靶为厚度为2.4mg/cm2的金属110Pd,为了消除多普勒效应的影响,靶镀在了厚度为10.55mg/cm2的金属Au衬底上。探测系统是由12台带反康的高纯锗探测器和2台小平面探测器组成。其中5个探测器放置在与束流夹角分别为900的方向,三个在150°,42°和140°方向各有两个,34°和127°方向各一个。实验前我们用PACE程序计算了反应的产物和截面。基于(?))ACE的计算结果,我们选择了22、24、26、28、32MeV五个能量点做实验激发函数,发现26MeV时114In的反应截面最大。综合考虑,我们最终选择26和28MeV两个能量点各进行了40个小时实验。在束实验前我们利用133Ba和152Eu的混合标准源测量了两个小时左右的能谱,对γ射线能量以及探测器的效率进行了刻度。实验总共记录了3.5×107个二重符合事件。离线数据处理反演了一个对称化的矩阵和一个非对称化的DCO矩阵,其中DCO矩阵是由42°的探测器和90°的探测器组成,来区分γ射线的跃迁极性。利用RADWARE和GASWARE软件对上述两维矩阵进行开窗谱分析,建立了114In新的能级纲图。共找到约50条新γ跃迁和30多个新的能级,自旋和激发能分别推高至约16h和5MeV。首次发现114In的高自旋态信息,建立了三条新的转动带,极大的拓展了114In的能级纲图。对新发现的能级和带进行了组态指定。初步认定低自旋10+态为,G9/2-1(?) v(d5/2/g7/2)(h11/2)2的多粒子组态。其他的三个新发现的磁偶极转动带2、3和4也分别尝试性地给出了组态结构:πg9/2-1(?)(d5/2/g7/2)(h11/2)2、πg9/2-1(?) v(h11/2)3、πg9/2-1(?)v(d5/2/g7/2)(h11/2)2。在晕带中发现了回弯现象,经系统学比较和TAC-RMF理论计算认定为一对97/2/d5/2中子顺排造成的。其中正宇称带2是由非常强的规则的M1跃迁、缺失的带内E2跃迁、没有旋称劈裂等实验现象,显示明显的磁转动带特征。TAC-RMF理论计算表明带内跃迁强度B(M1)随着自旋的增加而减小,带内跃迁B(E2)随着自旋增加呈上升趋势,这与磁转动带特征符合的很好。此外,相互作用的半经验的剪刀机制模型计算表明114In核中带2的价质子与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值约750keV,这与此核区的剪刀带的系统学非常一致。二、偶偶核174Os的21+态的异常高的跃迁几率和临界点对称性的研究原子核能级的跃迁机率最能反映核内禀属性,因此是核结构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偶-偶核的第一个21+激发态的寿命为核形状的四极形变提供重要信息。根据实验测定的B(E2;21+→01+)跃迁几率值可以用来与各种不同模型的理论计算进行比较。系统学研究偶偶核从球形振子到轴对称转子的特征可以对了解核结构及其随价核子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A~160-190核区原子核的21+态的寿命测量一直吸引着核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IBA模型预期当中子数从N=82闭壳趋向N=82和126两闭壳的中间值时(N=104),跃迁几率B(E2;21+→01+)随之增大,并预言在中间壳时具有最大值。当从中间壳趋向N=126闭壳时,B(E2;21+→01+)值逐渐减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Os同位素的跃迁几率B(E2;21+→01+)并不遵循这一简洁明确的系统性趋势,违背了当中子数朝向N=82闭壳时B(E2;21+→01+)值缓慢减小这一预言,而最大值出现在了中子数N=98处。这种异常现象究竟是源自真正的结构效应,还是仅仅因为实验本身的问题所引起,至今尚不清楚。不过对于174Os来说,B(E2;21+→01+)值的实验误差与相邻Os核的这些量的不确定度相比较,还是相当大的。另一方面,最近的实验证明,176,178Os低位态具有上佳的X(5)临界点对称性。因此,有必要对174Os进行能谱和跃迁几率的精确测量,以了解174Os是否延续了X(5)对称性,以致X(5)结构效应引起174Os形状演化趋势的异常。最近,科隆大学和Agone实验室发展了一项利用新型闪烁体探测器LaBr3(Ce)测量核能级寿命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是结合能量分辨超好的HPGe探测器与时间和能量分辨都较好的LaBr3(Ce)探测器对在束γ谱学实验中原子核能级寿命的测量。这种方法是测量HPGe和LaBr3(Ce)之间的三重γ符合事件,能量分辨超好的HPGe探测器选择预测能级所在的能级分支,然后用能量和时间分辨都比较好的LaBr3(Ce)探测器开门提取时间谱。这种方法能够测量几十个皮秒以上的寿命。我们用这种新的快时间的延迟符合技术测量了174Os的2+态的能级寿命。由于174Os的2+态的能级寿命接近反冲符合方法的测量上限值,前人用反冲法(RDM)测量得到的寿命值的误差较大。我们利用LaBr3(Ce)探测器的延迟符合技术是一种直接测量寿命的技术手段,对于长寿命的核能级可以得到精确的值。174Os的高自旋态是通过150Sm(28Si,4n)174OS布居的,28Si束流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靶为厚度为0.9mg/cm2的金属150Sm,同时为了测量高自旋态能级的寿命,靶镀在12.5mg/cm2的金属Pb衬底上。整个探测阵列是由11台带反康的高纯锗探测器和7台LaBr3(Ce)探测器组成的。7台LaBr3(Ce)环绕着靶室垂直于束流摆放。在束实验之前我们用标准的放射源(22Na,60Co,133Ba, and152Eu)进行了测量,以使整个探测系统的能量和时间特征达到最好。最后得到的174Os的21+态寿命结果为τ=513(20)ps,与前人测量的结果值基本一致,但测量精度大大提高。通过比较Os同位素跃迁几率B(E2;21+→01+)值随着中子的变化趋势,发现174Os的21+态的B(E2;21+→01+)值依然最大,甚至比半壳180Os的21+态的B(E2;21+→01+)值还大。通过实验测定的寿命提取的跃迁几率B(E2;21+→01+)值与各种不同模型的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发现目前没有一个模型能够完全预测这种发展的趋势。通过与邻近的核也做了系统学比较,发现w同位素与Os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趋势,但在更轻的Yb和Hf同位素却不同,最大跃迁几率值出现在中子半满壳附近。因此,我们初步建议Os和w同位素B(E2;21+→01+)值随着中子演化异常的原因为N=98的中子壳隙和大形变的质子h9/2闯入轨道共同的影响。通过174Os的实验信息与X(5)模型预测比较,发现174Os核相比于临界点对称性X(5)核更靠近球形振子核区。而最近发展的描述振子与X(5)核过渡的X(5)-β2模型能够合理的描述174Os核的能级特征,但是X(5)-β2模型预测跃迁几率B(E2)值与实验的B(E2)值相差却比较大。两参数的IBA-1模型计算能够很好的再现实验的能谱和B(E2)值。因为在IBA-1模型中包含了参数χ值(γ自由度),因此本部分的工作建议174Os核并非完全的轴对称的转子核,而是包含γ软的形变核。三、多普勒位移衰减法测量174Os高自旋态的寿命测量偶偶核集体转动带高自旋态的能级寿命(达到I=20h以上)能够为我们研究由于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对原子核形状变化的影响。在一些中子数N=104、106和108的核的高自旋态发现了集体性突然下降的趋势,比如在182-186Pt晕带中,自旋I≥10h时电四极矩突然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核的中子费米面位于i13/2壳的上部,在I-10h时中子发生拆对顺排,此时的原子核的形状由低自旋的近似轴对称长椭核到三轴形变核(正的γ形变值)。在第二部分的实验当中,我们同时利用多普勒线移衰减法(DSAM)测量了174Os晕带12+—22+态的能级寿命。理论预测N-96,98的原子核的中子费米面位于i13/2壳的中部,这些中子拆对顺排会造成负的γ形变值,因此集体性不会大幅度下降,而是几乎保持不变。然而,推转HFB计算显示其四级形变β2值在高自旋也下降了很多,但是负值的γ形变值抵消了上述四级形变的减小导致四极矩的下降。我们测量的174Os高自旋态的四极矩在回弯后并没有发生下降,而是几乎保持一个不变的趋势,与上述预测的结果一致。

孙亮[8](2008)在《奇奇核160Tm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2003年,我们在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利用19F束流轰击146Nd靶核,对160Tm高自旋态进行了布居,对A160区πh11/2(?)νi13/2组态带的电磁跃迁以及πh11/2(?)νi13/2和πh11/2(?)νh9/2组态带的旋称劈裂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离线分析,建立了奇奇核160Tm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能级纲图,除已知的πh11/2(?)νi13/2和πh11/2(?)νh9/2组态带外,建立了一个馈入晕带(πh11/2(?)νi13/2组态带)的四准粒子带,通过带交叉频率、顺排角动量相加性和B(M1)/B(E2)实验与理论值比较等方法指定了组态、自旋和宇称,在此基础上,对A160区普遍观测到的四准粒子带的组态指定进行了系统性讨论;建立了两个分别基于πd3/2(?)νi13/2和πg7/2?νi13/2组态的耦合带,根据实验布居情况,指定这两个带属于160Tm,并根据带交叉频率和能级系统学方法,对这两个带的自旋和组态进行了指定;丰富了低激发态能级结构,通过分析这些低激发态跃迁的多极性,指出晕带((πh11/2(?)νi13/2组态)很可能通过这些路径退激到160Tm的基态(πd3/2(?)νh9/2组态)。在上述自旋和组态指定的基础上,对晕带(πh11/2(?)νi13/2组态)的电磁跃迁比值增强特性进行了报道,并对A160区πh11/2(?)νi13/2组态带的电磁跃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πh11/2(?)νi13/2组态带的旋称反转特性进行了讨论;对A160区奇奇核中πh11/2[523]7/2-(?)νh9/2[521]3/2-组态带的旋称劈裂特性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指出出现多个反转点的原因可能来源于p-n剩余相互作用与Coriolis力之间的竞争,而旋称劈裂曲线呈现出所谓的马鞍形(saddle-like shape),与三轴形变有关,p-n剩余相互作用和Coriolis力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树勇[9](2020)在《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重核高-K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重核的合成以及结构研究一直都是核物理邻域的前沿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放射性束流装置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实验探测技术的进步,美国的ANL、德国的GSI、法国的GANIL、芬兰的GYFL、俄罗斯的FLNR、日本的JAEA以及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等国际着名实验室的相关实验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超镄区域。同时对重元素的研究与“稳定岛”的预测密切相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深入了解这一区域的单粒子能级结构。最近这些年来在这一区域发现了高-K同质异能态和其它的多准粒子激发态等,这些态可以揭示很多核结构的信息,例如单粒子轨道结构、较大的形状改变、以及自旋的方向改变。这些多准粒子激发态(包括高K-同质异能态)可以揭示原子核的组态结构、壳层结构以及稳定性等诸多信息。研究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认识超重核的性质。本文使用推转壳模型下(CSM)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PNC)研究超重核区部分偶偶核的高-K同质异能态以及其它多准粒子态,以及建立在这些态上的转动带性质,这些原子核包括了238,240U、240-244Pu、242-246Cm、244-248Cf、246-250Fm。对于已经在实验上观测到的高-K同质异能态,PNC-CSM的理论计算结果可以很好的重现实验结果,包括激发态的能量以及相应转动带的转动惯量,同时我们也预测到这些核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多准粒子激发态。我们得到了基于此相互作用参数下的这一质量区的单粒子能级结构,分析238U和244Pu基态转动带出现的回弯现象主要是由于质子轨道πi13/2的贡献,且随着质子数增加由于质子贡献减弱导致转动惯量的增加变缓。关于254No的实验研究以及理论研究比较丰富,同时目前相关实验研究中有一些新的发现,本论文对于此原子核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计算,包括了它的同质异能态3+,8-,10+,16+,这些多准粒子激发态的能量与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应用PNC-CSM方法对这个原子核的多准粒子态及其转动进行研究计算,并且将结果与不同理论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还分析其中对关联对于转动带的重要影响,以及高阶形变(ε6)对于形变壳Z=100和N=152的影响。在167-172Dy这些核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了高-K同质异能态,我们应用推转壳模型(CSM)下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PNC)研究这些激发态的能量,以及部分转动带的转动惯量,能够很好的重现目前的实验研究结果。基于这些性质的分析,得出中子数N~100附近的中子单粒子能级。同时简单阐述中子对力强度参数对于能量的影响。此外还预言了部分可能存在的其它低激发态。

周文平[10](2008)在《158Tm和125Cs的高自旋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工作在质量数130和160区各分别选择了125Cs和158Tm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通过融合蒸发反应116Cd (14N, 5n)和144Nd(19F,5n)布居了它们的高自旋态。125Cs的实验测量完成于丹麦玻尔所,158Tm的实验完成于我国原子能院。一、关于158Tm对能级纲图进行了丰富,扩展了包括πh11/2?νi13/2晕带在内的已知带结构,建立了某悬空四准粒子带与已知低激发态的连接,首次发现了两条新转动带。获得了γ射线相对强度、ADO比值等基本核数据,获得了耦合带的B(M1)/B(E2)比值的测量结果。在国内加速器上首次观测至带终结。结合推转壳模型关于电磁跃迁的几何模型对各带的内禀组态进行了指定,并讨论了顺排行为及其机制,讨论了耦合带的电磁跃迁特性。首次观测到πh11/2(?)νi13/2组态带的旋称反转点,并结合临近核,特别是相邻同中子数的双奇核160Lu的持续反转行为,对160区双奇核的旋称反转系统学及其机制进行了讨论。二、关于125Cs扩展了原已知的能级结构,修正了πg9/2 [404]9/2 +组态带的能级结构及其带头激发能,首次建立了两条新转动带并对其内禀组态进行了指定。测量了γ射线相对强度、ADO比值、耦合带B(M1)/B(E2)比值等基本核数据。结合相邻核信息,对d5/2,g7/2 ,g9/2各带的带头激发能、顺排特性及电磁跃迁特性进行了讨论。

二、“关于偶偶核高自旋态的E2跃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偶偶核高自旋态的E2跃迁(论文提纲范文)

(1)~(126)Cs的高自旋态及A~130区手征双重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高自旋态实验研究
        1.1.1 研究历史
        1.2.1 实验技术上的发展
    1.2 A~130 过渡区核的高自旋态实验研究进展
        1.2.1 发展方向
        1.2.2 A~130 过渡区核高自旋态能级结构的特点
第二章 在束γ谱学实验
    2.1 原子核高自旋态的布居和退激机制
    2.2 原子核高自旋态的实验测量
        2.2.1 束靶组合及束流能量
        2.2.3 电子学系统
        2.2.4 数据获取系统
    2.3 离线数据分析
        2.3.1 能量刻度
        2.3.2 效率刻度
        2.3.3 数据反演与符合矩阵的建立
        2.3.4 开窗与能级纲图的构建
        2.3.5 γ跃迁多极性的指定
第三章 奇奇核~(126)Cs 的能级结构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条件
        3.2.1 束靶组合与探测阵列
        3.2.2 效率刻度
    3.3 能级纲图的建立
        3.3.1 能级纲图的构建
        3.3.2 能级自旋和宇称的指定
    3.4 转动带的组态指定
        3.4.1 顺排角动量和带交叉
        3.4.2 电磁性质
        3.4.3 旋称劈裂与反转
    3.5 小结
第四章 手性及手征双重带研究
    4.1 手性对称
    4.2 手征对称性的物理图像
        4.2.1 原子核中常见的四种对称性及其破缺情况
        4.2.2 130区手征双重带形成的物理机制
    4.3 手征双重带研究进展
    4.4 N=71的~(126)Cs 手征双重带的确认
        4.4.1 顺排角动量曲线
        4.4.2 电磁性质
        4.4.3 旋称劈裂
        4.4.4 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
        4.4.5 小结
    4.5 双奇Cs同位素链手征双重带的系统学特征
        4.5.1 激发能系统学
        4.5.2 顺排角动量系统学
        4.5.3 电磁性质系统学
    4.6 存在的分歧
        4.6.1 ~(134)Pr是最好的手征对称候选核吗?
        4.6.2 新的寿命数据
    4.7 展望
第五章 奇A 核~(123)I的高自旋态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条件和数据分析
        5.2.1 束靶组合与探测阵列
        5.2.2 数据分析
    5.3 ~(123)I的实验结果
        5.3.1 能级纲图的建立
        5.3.2 转动带组态指定密切相关的几个量的计算
    5.4 转动带的组态和自旋值指定
    5.5 小结
摘要
Abstract
致谢
作者简介

(2)双奇核120I高自旋态谱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原子核结构研究概述
    1.2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
    1.3 目标核(~(120)I)的选取及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
    2.1 高自旋态布居方法
        2.1.1 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
        2.1.2 重离子多重库仑激发
        2.1.3 重离子诱发裂变瞬发γ谱学
    2.2 在束γ谱学测量基本原理
    2.3 实验设备介绍和数据获取过程
        2.3.1 串列加速器
        2.3.2 探测阵列
        2.3.3 电子学系统
    参考文献
第三章 ~(120)I的高自旋态研究实验及其结果
    3.1 实验条件及测量过程
        3.1.1 束靶组合的选取
        3.1.2 实验条件
        3.1.3 能量刻度和探测效率
    3.2 离线数据分析
        3.2.1 γ射线归属和各反应道产物分析
        3.2.2 γ射线跃迁强度和多极性
    3.3 ~(120)I的能级纲图等实验结果
        3.3.1 前人对~(120)I的研究工作
        3.3.2 本次工作所建立的~(120)I的能级纲图
        3.3.3 T_(1/2)=53min同质异能态(Isomeric state)绝对激发能的确定
        3.3.4 高激发态区域同质异能态(Isomeric state)的发现
        3.3.5 悬空新带的发现与~(120)I核素归属的判定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物理讨论
    4.1 A~120 核区奇A核的能级系统学
        4.1.1 奇质子核的系统学研究
        4.1.2 A~130 核区奇中子核的系统学研究
        4.1.3 小结
    4.2 基于相对论平均场(RMF)的理论计算
    4.3 奇-奇核~(120)I中低自旋区的组态指定---~(120)I中有无长椭和扁椭形状共存的探讨
    4.4 奇-奇核~(120)I中“双”双重带——手征带
        4.4.1 基于πh_(11/2) νh_(11/2)组态的双重带的探究
        4.4.2 基于πg_(9/2) νh_(11/2)组态双重带的探究
        4.4.3 小结
    4.5 ~(120)I的带终结及核芯拆散现象
    4.6 高自旋晕坑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扩展的投影壳模型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当前核结构研究的热点简介
    1.2 原子核结构模型
    1.3 投影壳模型的产生
    1.4 本文选题和结构
第二章 投影壳模型的基本理论介绍
    2.1 形变的准粒子基矢
    2.2 角动量与粒子数投影
    2.3 本征方程与Pfaffian算法
    2.4 电磁跃迁
第三章 Kr同位素中高自旋转动带的研究
    3.1 引言
    3.2 沿着晕带的带图
    3.3 晕带的转动惯量
    3.4 计算的能级和组态结构以及边带转动惯量
        3.4.1 ~(72)Kr
        3.4.2 ~(74)Kr
        3.4.3 ~(76)Kr
        3.4.4 ~(78)Kr
        3.4.5 ~(80)Kr
    3.5 电磁跃迁B(E2)的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同位素中多准粒子K同核异能转动带的研究
    4.1 引言
    4.2 沿着晕带的带图
    4.3 晕带的转动惯量
    4.4 计算的能级和组态结构
        4.4.1 ~(174)W
        4.4.2 ~(176)W
        4.4.3 ~(178)W
        4.4.4 ~(180)W
        4.4.5 ~(182)W
        4.4.6 ~(184)W
        4.4.7 ~(186)W
    4.5 晕带和K同核异能带的电磁属性
        4.5.1 晕带的B(E2)和g因子
        4.5.2 K同核异能带的B(E2)和B(M1)以及g因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附录A Pfaffian算法介绍
    A.1 Balian-Brezin分解
    A.2 费米相干态和Grassmann积分
    A.3 利用Grassmann积分表示矩阵元
    A.4 Grassmann积分的计算
附录B d-函数的数值精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130,131Ba高自旋态研究及87Zr低位能级寿命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原子核结构研究概述
    1.2 130质量区原子核研究概述
    1.3 ~(87)Zr研究现状及意义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原子核的形状与激发模式
        2.1.1 原子核的形状
        2.1.2 原子核的激发模式
    2.2 原子核结构模型
        2.2.1 壳结构模型
        2.2.2 推转壳模型
        2.2.3 粒子-转子模型
    2.3 角动量顺排与回弯
    2.4 原子核几种对称性
        2.4.1 手征对称性
        2.4.2 赝自旋对称性
        2.4.3 原子核的反射对称性
    2.5 原子核的同核异能态
    2.6 γ跃迁多极性与跃迁概率
        2.6.1 γ跃迁多极性
        2.6.2 γ跃迁概率
    2.7 γ射线角关联与角分布
第3章 实验设置、测量技术与方法
    3.1 实验概述
    3.2 高自旋实验设置与方法
        3.2.1 弹靶组合与束流能量
        3.2.2 高自旋实验测量装置
        3.2.3 高自旋实验测量方法
        3.2.4 高自旋实验电子学与获取系统
    3.3 原子核能级寿命测量实验设置与方法
        3.3.1 ~(87)Zr寿命实验测量原理与方法
        3.3.2 充气反冲谱仪简介
        3.3.3 ~(87)Zr寿命实验测量实验设置
        3.3.4 ~(87)Zr寿命实验测量实验电子学与获取系统
第4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
    4.1 ~(130,131)Ba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
        4.1.1 数据文件挑选
        4.1.2 数据转换和分类
        4.1.3 ~(130,131)Ba高自旋实验γ射线能量的多普勒修正
        4.1.4 能量刻度
        4.1.5 效率刻度
    4.2 矩阵建立
    4.3 高自旋实验数据分析
        4.3.1 总投影谱与开门谱
        4.3.2 高自旋实验能级纲图的建立
        4.3.3 相关参数提取
    4.4 ~(87)Zr寿命测量数据分析
第5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 ~(130)Ba实验结果与讨论
        5.1.1 ~(130)Ba实验结果
        5.1.2 ~(130)Ba物理讨论
    5.2 ~(131)Ba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131)Ba实验结果
        5.2.2 ~(131)Ba物理讨论
    5.3 ~(87)Zr寿命测量结果与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丰中子核104Zr、114Ru与缺中子核139Pr的高自旋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原子核结构研究概述
    1.2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概述
    1.3 A~100 核区丰中子核高自旋态研究概况
        1.3.1 概述
        1.3.2 ~(104)Zr 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1.3.3 ~(114)Ru 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1.4 A~130 核区缺中子核高自旋态概况
        1.4.1 概述
        1.4.2 ~(139)Pr 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第2章 实验原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2.1 原子核高自旋态实验基本原理
    2.2 符合测量方法
    2.3 裂变瞬发γ实验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简介
        2.3.3 实验探测装置
    2.4 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实验
        2.4.1 实验原理
        2.4.2 实验简介
        2.4.3 实验装置
        2.4.4 实验过程
    2.5 数据预处理
        2.5.1 能量刻度
        2.5.2 效率刻度
        2.5.3 数据反演与符合矩阵的建立
    2.6 数据分析方法
        2.6.1 投影谱和本底谱的建立
        2.6.2 门谱的建立和跃迁级联关系的确定
        2.6.3 跃迁强度的确定
        2.6.4 跃迁多极性的确定
第3章 原子核结构理论方法
    3.1 原子核形状的数学描述
    3.2 壳模型与形变壳模型
    3.3 推转壳模型简介
    3.4 振转模型
    3.5 投影壳模型 PSM 简介
    3.6 三轴投影壳模型 TPSM 简介
    3.7 两类集体转动惯量
第4章 丰中子核~(104)Zr 两准粒子带的研究
    4.1 ~(104)Zr 核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4.2 分析与讨论
    4.3 对~(104)Zr 的投影壳模型(PSM)计算
第5章 丰中子核~(114)Ru 多声子γ振动带的研究
    5.1 ~(114)Ru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5.2 分析与讨论
        5.2.1 基带
        5.2.2 带(2)和带(3)—多声子γ振动带
    5.3 多声子γ振动带的三轴投影壳模型(TPSM)计算
第6章 缺中子核~(139)Pr 高自旋态的研究
    6.1 ~(139)Pr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6.2 低自旋态能级结构的分析与讨论
    6.3 高自旋态能级结构的分析与讨论
        6.3.1 带(1)—退耦带
        6.3.2 带(2)和带(3)—扁椭形变带
        6.3.3 带(4)—三轴—扁椭形变带
        6.3.4 其它单粒子能级特性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114In能级结构和174Os形状演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
        1.1.1 高自旋历史回顾
        1.1.2 高自旋态布居方法
        1.1.3 高自旋态研究的几个热点课题
    1.2 原子核的寿命测量
        1.2.1 延迟符合法
        1.2.2 反冲距离多普勒线移法
        1.2.3 多普勒线移衰减法
    1.3 目标核的选取
        1.3.1 研究奇奇核~(114)In 的意义
        1.3.2 研究偶偶核~(174)Os 的意义
第2章 在束γ谱学实验
    2.1 在束γ测量装置简介
        2.1.1 在束γ装置发展
        2.1.2 中国的在束γ装置
    2.2 符合和反符合的原理
        2.2.1 符合线路的基本原理
        2.2.2 反符合线路的基本原理
    2.3 电子学线路和数据获取系统
第3章 ~(114)In 高自旋态的实验和结果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详情
    3.3 能级纲图的建立
        3.3.1 带 1
        3.3.2 带 2
        3.3.3 带 3
        3.3.4 带 4
    3.4 γ射线跃迁强度与多极性的确定
第4章 ~(114)In 高自旋态的能级结构
    4.1 负宇称带的组态指定
    4.2 正宇称带的组态指定
    4.3 ~(114)In 的磁转动
        4.3.1 磁转动的实验特征
        4.3.2 磁转动的理论解释—倾斜轴推转理论
        4.3.3 ~(114)In 核带 2 的磁转动解释
    4.4 系统学讨论
第5章 ~(174)Os 的第一个 2~+态寿命的测量
    5.1 延迟符合测量寿命
        5.1.1 延迟符合测量寿命的实验装置
        5.1.2 闪烁体
        5.1.3 光电倍增管
    5.2 LaBr_3(Ce)闪烁探测器
        5.2.1 LaBr_3(Ce) 探测器的能量分辨
        5.2.2 LaBr_3(Ce) 探测器的时间分辨
    5.3 延迟符合法的数据分析
        5.3.1 矩心位移法
        5.3.2 斜率法
        5.3.3 去卷积法
    5.4 原子核量子相变和结构演化
        5.4.1 变形核的刚体转子模型
        5.4.2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5.4.3 临界点对称性
    5.5 延迟符合技术测量~(174)Os 的能级寿命值
        5.5.1 数据记录
        5.5.2 离线测试
        5.5.3 在束实验和结果
        5.5.4 模型计算和讨论
        5.5.5 Os 同位素及邻近核同位素的 B(E2)系统学比较
第6章 ~(174)Os 高自旋态的寿命测量
    6.1 DASM 方法测量~(174)Os 高自旋态的寿命
    6.2 ~(174)Os 核的高自旋的形状变化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奇奇核160Tm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高自旋态实验研究
        1.1.1 研究历史
        1.1.2 实验技术上的发展
    1.2 稀土区高自旋态研究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
    2.1 原子核高自旋态的布居和退激机制
    2.2 原子核高自旋态的实验测量
        2.2.1 束靶组合及束流能量
        2.2.2 加速器和探测阵列
        2.2.3 电子学系统
        2.2.4 数据获取系统
    2.3 离线数据分析
        2.3.1 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
        2.3.2 数据反演与符合矩阵的建立
        2.3.3 开窗与能级纲图的构建
        2.3.4 γ跃迁多极性的指定
        2.3.5 部分数据处理软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160)Tm 高自旋态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条件
    3.3 能级纲图的建立
        3.3.1 实验数据
        3.3.2 γ射线相对强度、分支比、RDCO 及跃迁几率的计算
    3.4 组态及自旋的指定
        3.4.1 自旋及组态指定的几种基本方法
        3.4.2 ~(160)Tm 各转动带组态及自旋的指定
    3.5 A~160 区奇奇核中四准粒子带组态指定的讨论
    3.6 πh_(11/2)(?)νi_(13/2) 带电磁跃迁比值增强特性的分析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160 区奇奇核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观测
    4.1 奇奇核旋称反转现象的研究进展
    4.2 πh_(11/2)(?)νi_(13/2) 带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研究
        4.2.1 A~160 区πh_(11/2)(?)νi_(13/2) 带旋称反转现象的系统学规律
        4.2.2 奇奇核~(160)Tm 中πh_(11/2)(?)νi_(13/2) 带旋称反转现象
    4.3 πh_(11/2)(?)νh_(9/2) 带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观测
    4.4 奇奇核旋称反转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作者简介

(9)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重核高-K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原子核形状
    1.3 重核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1.4 高-K同质异能态
    1.5 相关理论研究
    1.6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推转壳模型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PNC-CSM)
    2.1 推转壳模型
    2.2 原子核的单粒子能级
        2.2.1 Nilsson单粒子能级
        2.2.2 推转Nilsson能级
    2.3 粒子数守恒方法(PNC)
        2.3.1 原子核对关联证据
        2.3.2 其它处理对力的方法
        2.3.4 PNC方法的发展历程简况
        2.3.5 多粒子组态空间截断
第三章 数值计算讨论
    3.1 相互作用参数
    3.2 对力强度参数的确定
    3.3 形变参数
第四章 重核区域原子核的结果讨论
    4.1 轴对称原子核转动谱的唯象分析
    4.2 N=146和148 同中子异核素转动性质的描述
    4.3 N=150 同中子异核素转动带性质以及多准粒子态
    4.4 ~(254)No中的多准粒子态
        4.4.1 高阶形变的影响
        4.4.2 多准粒子态能量
        4.4.3 转动惯量
第五章 Dy的丰中子同位素研究
    5.1 数值计算细节
    5.2 结果和讨论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158Tm和125Cs的高自旋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核结构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 原子核高自旋态实验研究简介
        1.2.1 高自旋态实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2 几种常用的核结构模型
        1.2.3 A~130 过渡区和A~160 轻稀土区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第二章 在束γ谱学实验技术和数据获取
    2.1 高自旋布居方法
    2.2 在束γ实验获得高自旋态过程和数据获取
        2.2.1 实验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2.2.2 实验前的准备
        2.2.3 其它实验测量
        2.2.4 数据的离线分析
第三章 奇奇核~(158)Tm的高自旋态的研究
    3.1 选核背景
    3.2 实验条件
    3.3 能级纲图的建立
        3.3.1 γ射线归属及级联关系分析
        3.3.2 本工作建立的158Tm的能级纲图
        3.3.3 γ射线跃迁多极性、强度和分支比的求取
        3.3.4 本工作在能级结构上取得的结果概要
    3.4 结果阐述
        3.4.1 Routhian相加性对~(158)Tm各转动带组态的预测
        3.4.2 B(M1:I→I-1)/B(E2:I→I-2)约化跃迁比值的实验及理论计算
        3.4.3 顺排相加性帮助指定带头自旋
        3.4.4 组态和自旋指定及讨论
        3.4.5 顺排和带交叉
    3.5 电磁跃迁特性的探讨
    3.6 奇奇核旋称反转现象及其理论解释
        3.6.1 旋称反转的含义
        3.6.2 奇奇核旋称反转现象及其系统规律
        3.6.3 旋称反转的物理机制
        3.6.4 奇奇核~(158)Tm晕带(πh_(11/2)(?)νi_(13/2)) 组态反常旋称反转现象的实验研究
        3.6.5 ~(158)Tm及邻近双奇核中四准粒子带的旋称劈裂
    3.7 小结
第四章 ~(125)Cs的高自旋态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条件
        4.2.1 束靶组合与探测阵列
        4.2.2 能量和效率刻度
    4.3 能级纲图的建立及讨论
        4.3.1 纲图的构建
        4.3.2 激发能系统学在其中的应用
        4.3.3 组态的指定及讨论
    4.4 电磁跃迁性质
    4.5 小结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四、“关于偶偶核高自旋态的E2跃迁(论文参考文献)

  • [1]~(126)Cs的高自旋态及A~130区手征双重带研究[D]. 王守宇. 吉林大学, 2005(06)
  • [2]双奇核120I高自旋态谱学研究[D]. 李黎. 吉林大学, 2013(08)
  • [3]扩展的投影壳模型的发展与应用[D]. 吴新义.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原子核物理中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J]. 孟杰,郭建友,李剑,李志攀,梁豪兆,龙文辉,牛一斐,牛中明,尧江明,张颖,赵鹏巍,周善贵. 物理学进展, 2011(04)
  • [5]130,131Ba高自旋态研究及87Zr低位能级寿命测量[D]. 强赟华. 兰州大学, 2019(08)
  • [6]丰中子核104Zr、114Ru与缺中子核139Pr的高自旋态研究[D]. 杨韵颐. 清华大学, 2012(07)
  • [7]114In能级结构和174Os形状演化的研究[D]. 李聪博. 吉林大学, 2013(08)
  • [8]奇奇核160Tm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D]. 孙亮. 吉林大学, 2008(11)
  • [9]推转壳模型下粒子数守恒方法对重核高-K态的研究[D]. 赵树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10]158Tm和125Cs的高自旋态研究[D]. 周文平. 吉林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关于偶-偶-核高自旋态的E2跃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