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一查字方式改革的建议

关于统一查字方式改革的建议

一、关于统一改革查字法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恺怡[1](2021)在《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中国语言使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语文改革运动,是这一历史性变化发生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任何一次语文改革运动中,出版都是推动改革的主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便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作为推动语文改革的最高领导机构,1956年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设文字改革出版社。文字改革出版社作为官方出版社,在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书籍和期刊的出版工作,发起、落实、传播语文改革中的具体政策。本研究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切入点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发展的历史及其与当代中国语文改革运动的互动关系。通过收集整理文字改革出版社存续期间出版的与拼音问题有关的书籍和期刊,结合史料文献和当事人回忆录等资料,梳理和分析文字改革出版社在1956年至1985年三十年间在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以及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工作。通过研究理清以下问题:(1)文字改革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如成立背景、人员构成、出版书籍和期刊概况等;(2)文字改革出版社为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所做的工作;(3)文字改革出版社的出版活动在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等语文改革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以此为基础总结文字改革出版社在当代中国语文改革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黄贺琪[2](2021)在《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研究 ——以H市三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识字与写字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中一直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为顺应语文课程理念革新趋势,初中识字与写字教学更应及时关注学生在汉字学习方面的动态学情,及时关注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的具体目标达成情况,促进汉字教学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然而结合实际初中识字与写字教学发现,对于第四学段的汉字课程究竟要达到怎样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目标,并未有可供教师和学生参考的具体规定,汉字教学缺少统一的执行标准;此外,对于初中生汉字学业质量的评价也缺少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基于以上困惑,论文主要在细化初中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以完善汉字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测验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的具体达成情况与达成程度进行调查分析。论文首先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总依据,对现行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进行整合并解读,再从识字数量、识字工具、识字方法、易混淆字词辨析四个方面对识字课程目标进行拆分解析;从整体文面美观度、笔画运笔、间架结构、书写速度四个方面对写字课程目标进行拆分解析,并对各目标要素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列,明确细化各目标要素分别要达到的程度。接下来以拆解出的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为理论基础,梳理了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框架,目标框架对涉及到的各要素分别要达到的目标程度形成由低级向高级不断递进的能力与知识层次序列。并以此为依据,形成初中识字与写字课程评价标准,依据识字与写字各目标要素的难易程度、表示不同水平层次的可测行为动词和能力水平达成的不同方法,对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能力进行了合格、良好、优秀的层次划分。为支撑对区域内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展开调查,笔者依据初中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框架和评价标准,为识字学业质量的检测编制了纸笔测试题,每道测试题出示了参考答案、难易程度说明、能力层次说明和对应的识字目标要素;为写字学业质量的检测设计了“初中生硬笔正楷字书写美观度评分表”作为调查工具,五项标准的制定和分值划分严格遵循初中写字课程目标层级。接下来对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展开调查研究,采用测验调查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区域内所选的三所具体学校为例,对初中汉字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调查。最后,通过发放并统计纸笔测试题,收集并分析初中生的书写材料,对区域内初中生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具体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描述性的汇总和分析。希望这些来自一线识字与写字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性信息能够为优化识字与写字课程提供参照和借鉴价值。

付瑞怡[3](2021)在《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式及其对现代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传教士出于传教的需要,在研习汉字的过程中做了多方面的探索。一方面,他们从中国本土视角出发,结合六书与中国传统习字法,对汉字进行初步感知与识记,尝试总结汉字的识记规律;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助母语的语言、文化特点,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异域改造”,通过“内化”汉字特征,提高汉字的识记效率。论文首先根据不同的研习背景与研习水平,将传教士的汉字研习分为16-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三个阶段,通过对三个时期七位传教士汉字研习方式的研究,总结出了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法,包括图片法、立象-定位法、索隐法、汉字构形法(笔画-部件构字法、字根部首识字法),从整体表象到部件切分,传教士逐渐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最简单、最直接的形、义单位。其次,论文将“笔画-部件构字法”“索隐法”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并在课堂观察与学生访谈的基础上,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特点及教学实践分析,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为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张贝杰[4](2020)在《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内容比较研究 ——以大陆统编本和台湾康轩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直接体现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而教科书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和教育资料,更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是中华民族基础教育用书的核心组成部分,“识字”作为语文教育的根基,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将为后期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不同地区、不同版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领域内容与形式中的优点,可以推动语文教育和语文学科教材的发展与前进。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在识字与写字领域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的异同,提出针对大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领域的编排建议与教学建议。论文以两岸课程标准为依据,即大陆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台湾地区2011年《“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选取两岸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大陆统编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和台湾地区康轩版小学《国语》两版低年级各4本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内容进行比较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四章: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献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一章对两岸课程标准有关小学低年级识写领域的表述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课程目标与编写原则的异同。两岸课标均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强调书写质量与独自识字能力培养。同时,《纲要》的目标更为细化、系统化,如果说《课标》讲的是原则,那么《纲要》讲得更多的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大陆借鉴与学习。第二章、第三章以实际数据统计为依据,分别对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量、选字、编写方式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在识字与写字量上,两版教科书都达到课程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水平,将生字循序渐进地融入教材中。就识字与写字量的侧重点、增长率、增长点和识写复现率而言,两版教科书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编排理念与形式。在选字上,虽均以高频字与次高频字为主导,频级分配趋同,但都未达到各自践行的指导性文件所要求的频率范围,笔者建议两岸教科书明确选字标准,呈现清晰的选择依据。两岸教科书中识字与写字领域编排呈现方式均以“随文识字”为主导,结合实践、联系实际生活,强调识字兴趣与独立识字能力培养。相较而言,统编本更注重写字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第四章是在前三章基础上,提出针对大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的编排建议与教学建议。在教科书编排上,讲究灵活性与系统性相协调,强调传统文化,笔顺提示应贯穿低年级阶段。在教学上,教师应了解汉字构形理论与特色,充分掌握识字与写字编排体例,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多元的识字方法。笔者希望通过对大陆统编本与台湾康轩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比较研究,挖掘两岸识字与写字编排精华及创新之处,为小学语文教科书有关识字与写字领域编排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大陆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质量。同时,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增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识写水平。

陈爽[5](2020)在《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字作为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绚烂文明,在人文交流、经济发展、民族繁荣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庞大的体量,繁多的笔画及复杂的结构又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从古至今,如何让儿童正确掌握与运用汉字一直是人们不断探寻的难题。当前,小学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但在课堂上往往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化和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2017年统编语文教材的发行与使用,使得识字教学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其教材编写理念与教材编排的变化体现了教育研究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基于统编教材编写的变化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立足于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汉字的造字规律及统编教材的编排体例,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试图探讨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最优方法。本文分四个部分论述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方法。在绪论部分,笔者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识字教学常用的方法以及研究方法,同时阐述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进一步介绍了核心概念,识字教学目标与要求,以及识字教学所用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根据汉字造字规律、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板块的编排特点,探讨统编各板块识字教学的方法,以及立足于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识字教学是阅读、表达及口语交际等板块教学的基础,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识字是首要目的。面对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与体例特点,笔者通过对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教学部分的分析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试图从实际的课堂教学出发,为一线教师如何运用好统编教材第一学段识字部分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与帮助。

张敏[6](2020)在《基于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字的识记和书写是阅读和写作的前提,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成效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在2017年,中国开始全面使用统编版教科书。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调整了汉语拼音的学习顺序,先进行识字教学,再学习汉语拼音。新的教科书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独有的构字特点蕴含着中华文化,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进行识字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识字能力,感受汉字形体美和认识中华文化。本研究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识字与写字内容,发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不仅要重视汉字的语用价值,还要发挥它的培养思维能力和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更高功能。本研究选取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教科书的识字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的识字内容编排特点有:强调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进行识字,强调积累识字方法,强调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突出识字的语用价值。基于东汉学者许慎的“六书”理论,依托汉字的构字原理,将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教科书的识字内容划分为象形、形声、会意、指事四种类型,并对每一类型的汉字依照结构特征或汉字含义进行归纳整理。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在注意、观察和思维三个方面的认知心理特征,得出一年级小学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该做到:联系学生需要,使用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将汉字分组进行教学来引起和汇聚学生注意力;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逐渐养成有序观察的习惯;增加教具的使用、反复强化识字内容。在分析了识字目标、识字材料和学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建议,并且提供教学方案设计尝试作为参考。象形字要联系图片与字形的特征,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进行教学;会意字要重点解释部件组合起来的含义,合理解读,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指事字较少,教师要结合指事字的字源介绍中华文化,对比学习字形相近的指事字;形声字声旁相同、发音相近的要归类学习,声旁相同、发音不同的根据读音进行对比教学,形旁相同的可以汇总起来,揣摩形旁的本义,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识字效率。特别的,亦声字是形声字兼会意字,要结合学生认知风格和教科书编排情况具体分析重、难点,再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整合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内容,为教师归纳总结提供参考,鼓励教师学习汉字知识,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素养,丰富教师使用识字教学方法的思路,重视汉字文化教学,为学生后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鞠采育[7](2020)在《来华留学预科生汉字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很多民族和国家有着同中国进行交流合作的强烈愿望,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也逐年递增。汉语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汉字与拼音文字在构成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来说,汉字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以现有的汉字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国内主要的七所预科教育基地现状进行了解和调查。运用文字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探讨预科汉字教学和预科生的特点以及来华留学预科生存在的问题,认为D大学的“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对预科生快速掌握汉字更为有效,详细阐述了其教学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具体实施过程,结合教学效果评估,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最后从课程设置、教材、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张瑛姝[8](2020)在《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以近几年出现的国际汉字学习APP为研究对象,以汉字构形为角度,对市面上的55款国际汉字学习APP进行整理与分类,按照类型、APPstore中的评论量以及字形教学特点从中选出5款典型APP进行研究;以汉字构形为切入点主要从汉字教学环节与汉字构形特点方面来进行分析集中分析这5款APP,发现APP普遍存在一些缺乏基本构字科学性的问题;然后利用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分别以字形学习和字形教学为导向,了解汉语学习者和国际汉语教师对这些APP的态度以及期待;根据对这些APP的分析以及调查结果,对学习者、教师使用国际汉字学习APP提出建议,对开发商提出优化建议;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建立笔者理想的国际汉字学习APP模型。

李磊[9](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元设计研究 ——以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指引下,各学科依据学科育人价值制定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引领。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转变为学习设计,从课时设计走向单元整体设计,学习单元设计被视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研究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建构学习单元设计,明晰学习单元设计的实施效果,探究学习单元设计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机制,为教师开展学习单元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通过梳理和综述相关研究文献,明晰相关核心概念,厘清学习单元设计的发展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额要求,在基本掌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建构起学习单元设计分析框架。以分析框架为指导,采取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选取了上海市某小学二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参与者,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一个单元内容进行学习单元设计。整个研究遵循着“设计—实施—反思—改进—再实施—再反思”的研究路径,在研究的过程中收集了教案、课堂实录、观察记录、师生访谈等多方面的资料,采用文本分析、视频分析、统计分析等质性与量化相混合的数据处理方式,探究了学习单元设计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学习单元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还能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其次,学习单元设计提升了教师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与体验,注重对学习经历的规划;最后,学习单元设计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中,学习任务赋予学科内容以意义成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学习支持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保障着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方式引领着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学习单元设计验证了其对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未来的学习单元设计要统筹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协同学习支持与学习任务、设计复习性学习任务,以建立更完备的学习体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元设计对现有的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教师而言,教师需要的备课时间更长、学习任务设计难度大、外部评价对教师教学的局限;对与学校管理而言,学习单元设计与现行学校管理体制最大的冲突在于课时安排,同时,学校也需要培育一支协作式的教师队伍开展学习单元设计,搭建交流与反馈平台以推进学习单元设计的有效开展。

张春焙[10](2020)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口头作业设计的现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多项减负政策的推进与落实,口头作业已经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主要作业形式。本研究对于丰富口头作业设计理论,改变作业设计现状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本研究试图构建口头作业设计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了解当前一线低年级语文教师是如何认识口头作业及口头作业设计,对口头作业设计有着怎样的态度与行为,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对于教师在口头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展开研究。运用文献法,掌握当下关于“家庭作业”、“家庭作业设计”、“口头作业设计”研究成果和研究不足。运用问卷调查法,以一线的低年级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了解当前小学低年级教师语文口头作业设计的实际行为。运用访谈法,详细了解教师对口头作业本身及口头作业设计的认识和态度,挖掘教师口头作业设计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运用内容分析法,判断教师设计的口头作业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指向了口头作业的目标的实现,是否与教学目标关联。经分析发现,教师存在认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问题。认识上,教师对口头作业、概念、类型、目标缺乏系统且深入的认识。态度上,教师并不认同将口头作业设计进行深入而细致地研究。行为上,教师设计的口头作业存在着科学性不足、形式单一、资源单调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从学校、教师自身、家长三个层面发现教师设计口头作业质量不佳的原因。针对这些现实问题以及原因,本研究积极寻求对策,在学校层面对策,切实为教师减轻负担、增强低年级作业研究力度、优化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在教师层面上,教师需自我反思,提升作业设计专业化水平;主动探索,拓展作业资源,丰富作业类型;适当放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家校合作层面上,帮助家长明确自身角色;提升家长口头作业指导与评价能力,把好口头作业的家庭这一关。

二、关于统一改革查字法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统一改革查字法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
2 文字改革出版社的人员构成和运行方式
    2.1 成立背景
        2.1.1 现实需求
        2.1.2 成立条件
    2.2 重要人物
        2.2.1 负责人
        2.2.2 主要作者
        2.2.3 其他人员
    2.3 出版工作概况
3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1956-1958)
    3.1 期刊出版
        3.1.1 字母的选择
        3.1.2 声调问题
        3.1.3 隔音问题
        3.1.4 体式、顺序和名称问题
    3.2 文字改革出版社书籍
4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1958-1966)
    4.1 机构调整
    4.2 拼音工作的重心
        4.2.1 拼音教学
        4.2.2 注音出版物
        4.2.3 拼音的社会应用
5 停滞与复苏:“文革”期间的文字改革出版社(1966-1976)
    5.1 语文改革工作遭遇批判
    5.2 语文改革工作的复苏
        5.2.1 恢复推广汉语拼音和普通话
        5.2.2 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试验
6 国际化与信息化:“文革”后的拼音工作(1976-1985)
    6.1 文字改革出版社恢复活动
        6.1.1 机构和人员组成变动
        6.1.2 语文改革和出版工作的恢复
    6.2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6.2.1 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
        6.2.2 中文的信息化
7 结语
参考文献

(2)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研究 ——以H市三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1.汉字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实施效果反馈
        2.立足汉字课堂教学调适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1.自编汉字学习学业质量评价工具的探索
        2.为开展汉字教学提供参考性信息
    (三)研究综述
        1.有关初中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的研究
        2.有关初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研究
        3.有关初中识字与写字评价体系的研究
    (四)研究问题与内容
        1.研究问题
        2.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标准》中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解读
        1.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标准梳理
        2.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分析
    (二)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拆分
        1.第四学段识字课程目标拆分
        2.第四学段写字课程目标拆分
二、基于课程目标的初中生识字与写字测试题编制探究
    (一)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框架
        1.第四学段识字课程目标框架
        2.第四学段写字课程目标框架
    (二)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能力评价题目编制
        1.题目编制形式
        2.识字测试题样例
        3.写字评分样例
        4.试题编制信效度分析
三、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内容
        4.调查方法
    (二)调查方案的实施
        1.测量调查的实施
        2.文本分析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1.区域内初中生识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2.区域内初中生写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3.区域内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总结
        4.区域内初中识字与写字课程实施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编本初中语文“读一读 写一写”生字词汇总
附录2 硬笔正楷字笔画书写变化
附录3 合体字间架结构特殊书写技巧
附录4 初中生识字水平纸笔测试题
致谢

(3)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式及其对现代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明清传教士汉字研习方式综述
        1.3.2 现代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明清传教士汉字研习方式
    2.1 传教士汉字研习背景
    2.2 传教士汉字研习方法
        2.2.1 十六到十七世纪汉字研习
        2.2.2 十八世纪汉字研习
        2.2.3 十九世纪汉字研习
    2.3 明清传教士汉字研习特点
        2.3.1 强烈的汉字研习动机
        2.3.2 西方本土视角解析汉字结构
        2.3.3 注重汉字本体研究与规律总结
        2.3.4 注重创造多样化的研习条件
第3章 明清传教士汉字研习方法的教学应用研究
    3.1 东华大学汉字教学情况分析
    3.2 传教士汉字研习方法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3.2.1 笔画、部件构字法
        3.2.2 图画-索隐法
    3.3 教学效果分析
第4章 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式对现代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
    4.1 教学者
        4.1.1 注重汉字构形
        4.1.2 增强汉字输出力度
        4.1.3 加强汉字书写引导与监控
    4.2 学习者
        4.2.1 强化汉字学习自我效能感
        4.2.2 建立多元汉字学习社团
    4.3 问题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内容比较研究 ——以大陆统编本和台湾康轩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语文教育的基础性
        (二)识字编排的关键性
        (三)台湾与大陆文化同根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材与教科书
        (二)识字与写字
        (三)字频
        (四)编排体例
    四、理论基础
        (一)汉字构形理论
        (二)汉字特色
        (三)汉字学习的心理历程
        (四)识字教学方法
    五、文献综述
        (一)两岸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二)两岸小学语文教科书研究
        (三)两岸小学语文教科书识字量与选编研究
    六、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岸课程标准有关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写字领域的表述比较
    第一节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写字领域课程目标比较
        一、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写字领域课程目标
        二、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写字领域课程目标异同
    第二节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教材编写原则比较
        一、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教材编写原则
        二、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教材编排原则异同
第二章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写选字比较
    第一节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量的比较
        一、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量
        二、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量的异同
    第二节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写选字比较
        一、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写的选字
        二、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写选字的异同
第三章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编写方式比较
    第一节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编写体例
        一、统编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编排体例
        二、康轩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编排体例
    第二节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呈现方式
        一、统编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呈现方式
        二、康轩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呈现方式
    第三节 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编写方式异同
        一、相同之处
        二、不同之处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对大陆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教科书编排的建议
        一、灵活性与系统性并重
        二、注重汉字文化
        三、笔顺提示贯穿低年级阶段
    第二节 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建议
        一、了解汉字构形理论与特色
        二、充分掌握识字与写字编排体例
        三、传授多元识字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研究信息表
附录二 大陆地区小学低年级生字字频统计
附录三 台湾地区小学低年级生字字频统计
附录四 独体字与基本字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儿童识字特点与识字教学理论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识字教学
        二、语文教材
    第二节 识字教学目标要求及儿童识字的特点
        一、《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目标要求
        二、第一学段儿童识字的特点
    第三节 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四书”造字法
        二、组合与聚合理论
第二章 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部分概要
    第一节 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部分编写理念
        一、凸显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
        二、凸显传统文化的情怀
        三、凸显儿童的认知特点
        四、注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五、注重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第二节 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部分编排体例
        一、识字单元的编排体例
        二、课文板块的编排体例
        三、语文园地的编排体例
        四、汉字注音的编写体例
    第三节 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部分内容设置
        一、单元识字,集中教学
        二、随文识字,字在文中
        三、字理识字,以文化人
        四、拼读正音,查阅字典
第三章 统编教材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研究
    第一节 识字教学遵循的原则
        一、音形义统一
        二、循序渐进
        三、识字方法多样性
        四、学用结合
    第二节 基于第一学段教材各板块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一、识字单元的识字教学研究
        二、课文板块的识字教学研究
        三、语文园地的识字教学研究
        四、拼音板块的识字教学研究
    第三节 立足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一、听说读写结合,培养运用技能
        二、识字方法多样,培养思维能力
        三、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文化素养
        四、理解汉字构造,培养审美情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课标》中“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与内容分析
    第一节 《课标》中“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要求分析
        一、《课标》中“识字与写字”总体目标要求分析
        二、《课标》中“识字与写字”学段目标要求分析
        三、《课标》总目标对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基础地位的重视
    第二节 《课标》中“识字与写字”第一学段内容分析
        一、《课标》中关于认识汉字的内容分析
        二、《课标》中关于书写汉字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编排情况分析
    第一节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中识字板块分析
        一、“识字”和“课文”板块呈现的识字形式和内容
        二、“汉语拼音”板块呈现的识字方式和内容
        三、“语文园地”板块呈现的识字方式和内容
    第二节 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识字分类统计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中象形字的统计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中形声字的统计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中会意字的统计
        四、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中指事字的统计
        五、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科书中亦声字的统计
第四章 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与识字教学要求分析
    第一节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特征与识字教学要求
        一、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特征
        二、学生注意特征对教师设计识字教学的要求
    第二节 一年级小学生的观察特征与识字教学要求
        一、一年级小学生的观察特征
        二、学生观察特征对教师设计识字教学的要求
    第三节 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与识字教学要求
        一、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征
        二、学生思维特征对教师设计识字教学的要求
第五章 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建议
    第一节 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象形字的教学方法建议
        一、象形字的内涵及特征
        二、教学方法与设计建议
    第二节 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形声字的教学方法建议
        一、形声字的内涵及特征
        二、教学方法与设计建议
    第三节 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会意字的教学方法建议
        一、会意字的内涵及特征
        二、教学方法与设计建议
    第四节 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指事字的教学方法建议
        一、指事字的内涵及特征
        二、教学方法与设计建议
    第五节 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亦声字的教学方法建议
        一、亦声字的内涵及特征
        二、教学方法与设计建议
    第六节 基于造字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补充说明
        一、由汉字演化造成的研究困难
        二、基于造字视角下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师进行识字教学建议补充说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来华留学预科生汉字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字教学现状
    2.1 现有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模式
        2.1.1 “语文一体”、“语文并进”的汉字教学模式
        2.1.2 “语文分进”的汉字教学模式
        2.1.3 针对不同适用对象的汉字教学新模式探索
    2.2 预科教育《基础汉语汉字大纲》的要求
        2.2.1 预科汉字教学目标
        2.2.2 预科汉字教学内容
    2.3 针对来华留学预科生的汉字教学模式探讨
        2.3.1 预科汉字教学和来华留学预科生的特点
        2.3.2 目前来华留学预科生的汉字教学模式
第3章 “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
    3.1 “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3.2 “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第4章 “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4.1 “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4.1.1 教学重点和内容的顺序安排
        4.1.2 教学活动实施的程序和环节
    4.2 “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4.2.1 学生汉字考试成绩优异
        4.2.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4.2.3 汉语听说读写水平得到了提升
第5章 改进“三段式”汉字教学模式的建议
    5.1 开设相对独立的汉字课程
    5.2 针对预科生编写实用的汉字教材
    5.3 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顺序
    5.4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汉字学习效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字学习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教师访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8)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
第2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的整理与分类
    2.1 国际汉字学习APP资源梳理
    2.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的分类
    2.3 选择五款典型APP及理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汉字构形理论下的国际汉字学习 APP 分析
    3.1 汉字如何构形
        3.1.1 汉字构形元素与结构
        3.1.2 汉字构形模式
    3.2 汉字构形下的国际汉字教学
        3.2.1 构形模式下汉字教学的内容
        3.2.2 汉字构形理论下的国际汉字教学
    3.3 构形角度下国际汉字学习APP的优势
    3.4 五款典型APP分析
        3.4.1 Pleco
        3.4.2 ELCC
        3.4.3 中文笔顺
        3.4.4 Chineasy Card
        3.4.5 Skritter中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形角度下APP在国际汉字教育中的适用
    4.1 国际汉字学习 APP 在学习者汉字学习中的适用问卷调查及分析
        4.1.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4.1.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4.1.3 小结
    4.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在汉字教学中的适用访谈调查
        4.2.1 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4.2.2 访谈记录整理与分析
        4.2.3 小结
第5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建议与优化
    5.1 国际汉字学习APP使用建议
        5.1.1 对国际汉语学习者的使用意见
        5.1.2 对国际汉语教师的使用意见
    5.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优化意见
        5.2.1 汉字构形与字形教学模式
        5.2.2 汉字认知与能力培养方面
        5.2.3 汉字文化方面
        5.2.4 汉字与其他汉语要素方面的关系
第6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设计模型
    6.1 产品定位及目标用户
    6.2 理论应用
    6.3 模型建立
    6.4 设计的创新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元设计研究 ——以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学习单元设计是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关键载体
        (二)学习单元设计符合世界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趋势
        (三)学习单元设计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发展转型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习单元设计
第一章 研究综述
    一、学习单元设计研究概述
        (一)单元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学习单元设计的理论基础
        (三)学习单元设计的特征
        (四)学习单元设计的基本要素
        (五)学习单元设计的实证研究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单元设计相关研究
        (一)核心素养对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核心素养对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单元设计
    三、文献小结
    四、学习单元设计分析框架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流程
        (二)研究参与者
        (三)研究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三章 学习单元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一、学习单元设计初步设计
        (一)学习单元设计的依据
        (二)学习单元设计方案
    二、学习单元初次实施
        (一)学习环境分析
        (二)A班学习单元的实施过程
    三、第一轮学习单元实施分析与反思
        (一)学习情境的深层贯彻与勾连不够
        (二)学习活动设计未有效实施且具身性不足
        (三)物化学习成果匮乏
        (四)学习支持提供时机不恰当
        (五)表现性评价使用缺乏引导与日常规范评价缺失
    四、第二轮学习单元设计方案修改
    五、第二轮学习单元实施
        (一)学习环境分析
        (二)B班学习单元实施过程
    六、第二轮学习单元设计反思
        (一)增进学习活动的灵活性
        (二)增强学习评价的个性化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一)学习单元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学习单元设计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三)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机制
    二、讨论
        (一)学习单元设计的再思考
        (二)学习单元设计对教师教学的挑战
        (三)学习单元设计对学校管理的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习单元设计前测试卷
附录二 学习单元设计后测试卷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后记

(10)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口头作业设计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口头作业地位举足轻重
        (二)口头作业成为落实课标的需要
        (三)口头作业设计现状不容乐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家庭作业的研究
        (二)关于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
        (三)关于口头作业设计的研究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内容分析法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一)家庭作业
        (二)口头作业
        (三)口头作业设计
第二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理念、设计原则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的设计理念
        (一)以生为本
        (二)依据课标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主体性原则
        (三)趣味性原则
        (四)生活性原则
        (五)合作性原则
第四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现状的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三)问卷调查的指标设计
    二、访谈的设计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的选择
        (三)访谈维度及指标的设计
    三、内容分析的设计
        (一)内容分析的目的
        (二)内容分析样本的选择
        (三)口头作业内容分析量表的设计
第五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现状研究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问卷结果统计
        (一)关于口头作业目标的设计
        (二)关于作业量的设计
        (三)关于口头作业难度的设计
        (四)关于口头作业参与主体的设计
        (五)关于口头作业内容的设计
        (六)关于口头作业形式的设计
        (七)关于口头作业完成空间的设计
        (八)关于口头作业评价的设计
    二、访谈数据分析
        (一)教师对口头作业设计的认识
        (二)教师对口头作业设计的态度
        (三)教师口头作业设计的行为
    三、作业内容的分析
        (一)关于一年级上册《g、k、h》的作业内容分析
        (二)关于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作业内容分析
        (三)关于二年级上册多篇课文的作业内容分析
        (四)关于作业内容的整体分析
第六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存在问题
        (一)口头作业设计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二)口头作业设计态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三)口头作业设计行为层面存在的问题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层面的原因
        (二)教师层面的原因
        (三)家长层面的原因
第七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口头作业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学校层面的对策
        (一)减轻教师负担
        (二)增强低年级作业研究力度
        (三)优化学校作业管理制度
    二、教师层面的对策
        (一)自我反思,提升作业设计专业化水平
        (二)主动探索,丰富作业资源与作业形式
        (三)适当放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家长层面的对策
        (一)帮助家长明确自身角色
        (二)提升家长口头作业指导与评价能力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教师问卷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C 口头作业内容分析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统一改革查字法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D]. 张恺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初中生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研究 ——以H市三所中学为例[D]. 黄贺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明清传教士的汉字研习方式及其对现代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D]. 付瑞怡.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4)
  • [4]两岸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科书识字与写字内容比较研究 ——以大陆统编本和台湾康轩版为例[D]. 张贝杰. 喀什大学, 2020(07)
  • [5]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研究[D]. 陈爽.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造字视角下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研究[D]. 张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7)
  • [7]来华留学预科生汉字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D]. 鞠采育.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8]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D]. 张瑛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元设计研究 ——以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D]. 李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口头作业设计的现状研究[D]. 张春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关于统一查字方式改革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