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的一项重大改革——钢铝导线简单悬挂接触网试验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喻旭钢[1](2021)在《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对铁路运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是实现接触网检测和维修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接触网维修质量的首要保障,为确保铁路运营秩序,提高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应加强对接触网状态的检测和监测。其中弓网综合检测装置是在综合检测列车上安装的车载式接触网检测设备,随综合检测列车按周期进行检测,对铁路接触网的状态和参数、弓网关系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各接触网设备运营单位根据检测结果,组织对检测发现的接触网硬点、高差、拉出值等问题进行现场复核确认,确认设备存在缺陷后组织处理,初步解决接触网设备运行、检测、维修难分的矛盾,为“状态修”和“精测精修”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对弓网综合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检测作业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详细分析了弓网综合检测装置所检测的各种缺陷类型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输出的不同类型波形曲线进行研究,分析了波形曲线与接触网各类典型缺陷的对应关系,制定了现场整治消缺方案,为接触网检测、维修提供借鉴指导。
田震[2](2019)在《高原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方案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原地区受电网构架条件限制,电气化铁路沿线可利用电源点较少,供电能力相对薄弱,牵引负荷在电网中会产生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此外,高原地区线路条件复杂,长大坡段较多,导致电分相设置困难。目前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电化扩能、中(国)尼(泊尔)铁路和川藏铁路等项目正在规划建设,对高原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减少牵引变电所和电分相设置数目,提升牵引供电系统与外部电源的匹配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以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某条高原电气化铁路(简称:高原电铁)为例,从藏中电网现状及规划、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供电能力和接入外部电源方案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外部电源供电能力和牵引负荷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提出了高原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性比选,确定了直供方式下牵引网采用双芯电缆的技术路线,并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等值电路特性。其次,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直供方式下牵引网采用双芯电缆的长距离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该供电方案在不同行车密度下的供电距离,以验证其供电能力的优越性。同时,针对电缆牵引网的费兰梯效应在长距离供电中的电压抬升作用,研究了电缆长度、无功补偿系数和牵引变压器漏抗对费兰梯效应的影响。然后,以接触网最低电压为约束,采用长距离供电技术对某高原电铁常规供电方案进行优化,减少了牵引变电所和电分相数目,与外部电源和线路条件的适应性更高。同时,以牵引变电所设置数目最少为目标,给出了满足牵引负荷需求的牵引供电系统配置方案。最后,从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和谐波电压综合畸变率三个方面评估了不同供电方案对外部电源电能质量的影响。针对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基于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的综合补偿模型,仿真验证了补偿效果,并给出了牵引变压器和补偿装置的容量配置,为长距离供电技术在高原电气化铁路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卫永刚[3](2019)在《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朔黄铁路西起神池南站东至黄骅港站,与黄万线和黄大铁路相连,构成了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是国家能源集团运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朔黄铁路2017年完成煤炭运量29 194万t,2018年计划完成煤炭运量3.05亿t,2万吨重载列车按照运行图日均开行32对,远期煤炭运量稳定在4亿t。新的运输形势,朔黄铁路既有牵引供电系统面临新的挑战,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扩容改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电气化重载铁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大秦铁路和朔黄铁路的重载发展过程。针对朔黄铁路目前的运量,指出了既有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过负荷、变电所功率因数过低和末端电压低等问题。然后从牵引变压器增容改造、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接触网改造方案、接触网施工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将既有直供加回流区段的供电方式改造成AT供电方式,实现全线AT供电方式的贯通,并根据需要新增设AT所,增强了供电能力。对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增容改造进行了电气仿真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进行了前景展望。
李天阳[4](2019)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IM(建筑信息模型)引入国内建筑工程领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被视为工程建设领域的第二次数字革命。随着铁路BIM系列标准编制及铁路BIM试点项目的逐步开展,BIM技术在铁路工程行业也逐步开展起来。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属于电气化铁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有必要进行BIM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应用案例较少,论文基于某新建铁路工程,探究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综合应用。论文首先针对铁路工程BIM应用现状进行调研,梳理牵引供电系统BIM技术实施依据,并完成新建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部分试点工程BIM模型。基于BIM模型研究牵引供电系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两个阶段BIM应用点。最后将BIM模型和图纸等资料导入BIM协同管理平台后,实现设计协同管理,并在平台基于BIM模型上录入时间进度和清单信息,完成施工进度模拟和成本管理等综合应用,实现从单一应用点到全过程的综合管理。通过完成新建牵引系统全专业BIM模型,总结牵引供电供电系统BIM建模方法和依据,同时完成一套牵引供电系统参数化BIM构件库数据,可以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建模参考。基于BIM模型在设计阶段完成了参数化建模和出图、数据录入及编码、工程量统计等应用,在施工阶段完成了工序模拟、进度模拟、成本管理等应用,将不同阶段BIM应用点在平台上集成化应用管理并整理平台应用手册,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BIM应用参考。论文基于新建铁路工程牵引供电系统总结一套铁路牵引变电系统BIM实施依据、实施流程、应用标准,为后续同类项目BIM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系统BIM应用可全面覆盖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同时,不同BIM应用点可以相互整合,基于协同管理平台可以进行图纸资料数据、设计施工进度、全过程监控等综合的项目管理,当前的BIM技术可以很好辅助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施工管理。未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对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多智能解决方案。
郭在华[5](2018)在《高速铁路雷击特性与预警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高速铁路由于地域跨度大,沿线的地理、气候差异也大。广泛采用的高架线路,保障了运营速度的同时增加了接触网的高度,提高了雷击概率,并由此导致供电系统失效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行。雷电能量不仅通过接触网耦合进入供电与牵引系统,也会由于感应过电压造成绝缘子闪络,甚至通号系统失效,雷电已经成为影响电气化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铁路线路的雷电灾害特征及其雷击特性,以及综合接地系统的雷电致灾机理分析对高速铁路的雷电防护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本文首先研究了雷电天气下高铁线路空间大气电场畸变诱发闪电的机制与雷击特性。研究基于先导随机发展模式,建立了铁路接触网的空间电场计算物理模型,对接触网和下行先导连接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与仿真,分析了接触网对大气电场、雷电下行先导发展方向及落点的影响,研究了接触网与下行先导之间的连接过程,得出了接触网对负极性闪电下行先导的影响特性。研究了雷电流侵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特性。解析了在直接雷击情况下,雷电过电压侵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电流特性及其对相关系统的危害机理。其次本文研究了雷击接地系统的暂态特性。根据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压抬升造成的破坏问题,在人工触发闪电的基础上,通过对注入雷电流的观测与分析,研究了综合接地系统的雷电流与过电压的暂态特性及能量分布。分析了电流波形的变化特征与远端地网的地电位抬升电压的致灾机制。再次本文开展了雷电活动的监测与预警方法的研究。该研究分析了武广铁路的雷电活动特征,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并结合闪电定位数据进行了雷达数据的预警应用。在进行基数据解析基础上,通过空间插值与数据的格点化,实现了的三维雷暴云的分层构建、识别、跟踪与预测。并通过计算实现对闪电的落时与落区的01 h预警。最后本文进行了综合接地系统接地参数的在线监测方法与技术研究,实现了对接地系统的状态监测与预警。为了满足对接地系统运行状态监测与实际测量需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防雷接地系统智能监测技术与测量方法,获取了综合接地系统的连续运行状态数据,并分析了接地参数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分析了垂直接地极在土壤水平分层条件下的接地电阻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双层土壤的电阻率的智能一体化监测方法。
胡源[6](2018)在《基于伪随机序列的接触网振动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力机车安全运行的前提。随着电力机车运行时速的不断提升、运行密度的逐步的加大,机车受电弓在从接触网上取流的同时,对接触网的冲击及其引起的振动对接触网整体结构的影响也越来越值得关注。在此背景下,以提高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为目的,对接触网振动检测的方法展开了研究。首先,考虑到实际接触网的检测项目繁多,在对接触网检测进行大量文献研究后,确定接触网的振动检测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接触网的构成及接触悬挂特性,对接触网振动信号的特点及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伪随机序列标准及各种伪随机序列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其次,分别对受电弓与接触网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振动模型,将弓网振动系统耦合起来。利用弓网振动传递函数零极点分布变化进行接触网振动检测,并依此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模拟接触网以及受电弓的不同状态,说明其检测效果比直接依靠检测振动偏移量判定接触网状态故障与否更加有效。再次,为了获取接触网振动的传递函数,分析具有类似白噪声的伪随机m序列进行激励具有很好的辨识效果。由于最小二乘法在数据存储及在线辨识上具有明显的缺点,研究采用m序列激励进行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的方法应用到接触网振动检测中,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传递函数辨识,验证算法可行性。最后,设计伪随机m序列发生器及接触网振动检测系统的软硬件电路,在接触网振动实验台上进行振动检测实验,模拟接触网故障。实验结果表明:接触网振动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的变化与接触网的状态密切相关,验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尾,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包甲[7](2017)在《武广高铁武汉至咸宁段接触网防雷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9年武汉至广州高铁开通运行后,武广高速铁路武汉局管内武汉至咸宁段频繁发生接触网跳闸故障,严重影响了高铁运输安全。而这些跳闸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于接触网受到雷击致使绝缘子出现闪络。本论文简要的阐述了接触网系统的形成、特征与技术参量,对于武广高速铁路武汉-咸宁段接触网由于受到雷击而产生的跳闸状况实施研究分析。当下国内外开始广泛研究高铁接触网防雷技术,为提高高速铁路接触网的防雷击能力,降低高速铁路接触网雷击跳闸率,并寻获优化高铁接触网防雷效果的相关对策。经由公式运算,在高铁接触网上选择柱顶模式装配并增加避雷线;在某些特别重要的位置装配避雷器。并把所有的此类改良对策应用至武广高速铁路武汉-咸宁段接触网线路。通过比较一年的运转实验数据能够获知其获得了非常良好的防雷效用,并开始将此类优化措施全面应用至武广高速铁路全线,继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高速铁路接触网的防雷效用,减少接触网因为受到雷击而出现的跳闸率,保证高速铁路中的供电工作可以安全稳定运作。
刘让雄[8](2017)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大修设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气化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举足轻重。牵引供电系统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设备,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周期性修理制度。大修作为周期性修理的一种重要修程,主要立足于对既有设备进行修理和局部更新以恢复与提高既有设备功能,属于维持性简单再生产。基于这一传统功能定位,大修改造往往是点多量小次数多,设计与改造往往解决的是设备局部性的一些问题,难以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的整体优化。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运输设备大修、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管理的历史演变入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大修、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三者的功能定位与管理的异同及相互的联系;研究了我国进入大修改造期的电气化铁路总体概况,分析了铁路局牵引供电系统大修管理的基本流程、大修技术标准及要求;以沪昆铁路株(洲)大(龙)段牵引供电系统大修改造为例,研究了该段铁路的大修改造方案与管理模式;从优选牵引变压器的接线、合理确定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推广带回流线直供全并联供电方式、优化牵引变电所馈线侧防雷方式、改进牵引回流系统与提高接触网防雷水平6个方面,分析了沪昆铁路株大段大修改造方案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了大修功能的新观点和大修管理的新流程,同时也从这6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大修设计的相关技术措施。随着牵引供电系统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设备维修体制由传统的周期修向少维修、免维修和状态修过渡,并逐步实行“寿命管理”,传统的大修功能定位急待更新。我国有近1.6万公里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设备等待大修,研究改进与完善大修管理,优化大修设计,这对促进系统设备整体性能的不断优化,提高设备大修质量与大修综合效益,无疑将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李胜东[9](2014)在《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标准体系是行业内的一种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在指导生产和维护行业秩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准的制定建立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之上,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成果,而标准体系是由一定系统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些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当下,中国高速铁路正处于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的阶段,相关技术标准体系也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中。但相比于德国等高铁大国,中国高铁起步较晚,标准体系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对标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导致中国高速铁路弓网系统标准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一直以来中国的高速铁路都是借鉴和吸收德国等高铁大国的技术,尤其是受电弓特性与德国使用的受电弓非常相似,所以本文通过借鉴欧洲弓网系统标准体系以达到建设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目的。本文围绕弓网接触力这一评价弓网关系的核心参数,通过研究其在标准体系中整体性和相关性的体现,论证了弓网接触力是将标准体系内所有标准串联成有机整体的内在因素,体现了其在弓网系统相关问题研究中的核心位置。然后,通过从特征和内容两方面具体的对比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研究其建设过程如何体现本国特色,并通过介绍其发展和变革历程比较二者在接触网设计与施工、受电弓特性与试验、动态相互作用的测量与仿真、零部件特性等方面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欧洲弓网系统相关标准都是弓网系统方面的专门标准,各个标准内容独立又相互联系,中国弓网系统相关标准大都是总体性规范文件,接触网相关内容只占了标准内的某一章节,篇幅的限制局限了标准的内容。而在参数取值方面一些参数在中国标准中进行了体现,欧洲标准中却没有,取值范围也不尽相同。中国现有弓网特性标准和弓网相互作用特性标准基本借鉴欧洲,施工和验收方面中国拥有自己的标准,但缺少动态相互作用测量和仿真的标准。文章最后对中国弓网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尽快完善中国标准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并制定动态相互作用测量与仿真的相关标准,借鉴国外标准时应基于本国国情和路情,同时应做好中国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翻译工作,掌握在国际高铁标准制定行业当中的话语权。
张莉娜[10](2013)在《大风对弓网受流质量及运行安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气化铁路有着运输能力和效率高、能量消耗少、速度快等优势,因而电力牵引已成为我国铁路牵引动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地处新疆的兰新线铁路,常年受大风侵袭,作为电力牵引系统中主要供电装置的接触网,在强风环境下的稳定性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兰新线铁路的运输能力,铁道部决定对其进行电气化改造。其中乌鲁木齐铁路局曾大力投入,通过在风口地段修建挡风墙,起到防风作用;而且还对接触网结构和电力机车的倾覆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对电力机车安全运行均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对于强风作用下的弓网运行安全影响还未作全面考虑,因此本文开展强风区受电弓受流质量与弓网运行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和接触网抗风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以地处新疆的兰新线铁路风口地段单个锚段直线段接触网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考虑材料非线性的接触网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及受电弓线性化模型,仿真模拟不同线索张力匹配方案时各运行速度下弓网接触压力,分析了张力变化对接触压力的影响,获得最佳匹配方案。以最佳匹配方案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瞬态载荷施加到接触网上进行非线性瞬态动力学分析,分析随着受电弓运行速度提高,接触网在受电弓/接触网垂向耦合振动过程中瞬态位移响应及应力时间历程,并对弓网受流质量进行了评价。采用脉动风进一步模拟接触网的风偏,得到接触网风振响应,计算风载和接触压力共同作用下的接触网动态响应特性,得出接触线特征点横向与垂向的位移时程。通过以上仿真计算,检验现有接触网结构受风稳定性及弓网受流安全性。
二、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的一项重大改革——钢铝导线简单悬挂接触网试验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的一项重大改革——钢铝导线简单悬挂接触网试验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检测技术发展 |
1.2.2 国内检测技术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2 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介绍 |
2.1 组成和功能 |
2.1.1 组成 |
2.1.2 功能 |
2.2 弓网动态作用参数检测部分 |
2.2.1 弓网动态作用参数检测系统结构 |
2.2.2 检测原理 |
2.3 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部分 |
2.3.1 系统结构 |
2.3.2 检测原理 |
2.4 供电参数检测部分 |
2.4.1 系统结构 |
2.4.2 检测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1C检测分析作业流程 |
3.1 检测计划及添乘 |
3.1.1 检测计划编制 |
3.1.2 检测列车添乘 |
3.1.3 检测数据接收 |
3.2 检测数据分析 |
3.2.1 数据分析要求 |
3.2.2 数据分析步骤 |
3.2.3 数据评价标准 |
3.3 缺陷闭环管理 |
3.3.1 检测缺陷复核 |
3.3.2 复核数据分析 |
3.3.3 整治方案制定 |
3.3.4 检测缺陷整治 |
3.3.5 整治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典型缺陷分析 |
4.1 拉出值缺陷 |
4.1.1 某线路接触网拉出值缺陷情况 |
4.1.2 检测数据对比分析 |
4.1.3 调查情况 |
4.1.4 现场复核 |
4.1.5 原因分析 |
4.1.6 维修方案 |
4.1.7 检测复核情况 |
4.1.8 总结 |
4.2 接触线高度缺陷 |
4.2.1 某线路接触线最小高度缺陷情况 |
4.2.2 检测数据分析情况 |
4.2.3 调查情况 |
4.2.4 现场数据复测情况 |
4.2.5 原因分析 |
4.2.6 维修方案 |
4.2.7 检测复核情况 |
4.2.8 总结 |
4.3 接触线高差缺陷 |
4.3.1 某线路接触线高差缺陷情况 |
4.3.2 检测数据分析情况 |
4.3.3 调查情况 |
4.3.4 现场数据复测情况 |
4.3.5 原因分析 |
4.3.6 维修方案 |
4.3.7 检测复核情况 |
4.3.8 总结 |
4.4 弓网接触压力缺陷 |
4.4.1 某线路接触力缺陷情况 |
4.4.2 检测数据分析情况 |
4.4.3 调查情况 |
4.4.4 现场数据复测情况 |
4.4.5 原因分析 |
4.4.6 维修方案 |
4.4.7 检测复核情况 |
4.4.8 总结 |
4.5 接触线硬点 |
4.5.1 某线路接触线硬点缺陷情况 |
4.5.2 调查情况 |
4.5.3 原因分析 |
4.5.4 维修方案 |
4.5.5 检测复核情况 |
4.5.6 总结 |
4.6 燃弧缺陷 |
4.6.1 某某线燃弧缺陷情况 |
4.6.2 检测数据分析情况 |
4.6.3 调查情况 |
4.6.4 现场数据复测情况 |
4.6.5 原因分析 |
4.6.6 维修方案 |
4.6.7 检测复核情况 |
4.6.8 总结 |
4.7 本章小结 |
5 检测数据应用情况 |
5.1 某某铁路标准线建设 |
5.1.1 某某铁路接触网设备概括 |
5.1.2 某某铁路标准线建设项目 |
5.1.3 某某铁路标准线建设实施情况 |
5.1.4 某某铁路标准线建设实施效果 |
5.1.5 某某铁路标准线建设验收情况 |
5.2 通过分析1C检测数据防止弓网事故 |
5.2.1 事件概况 |
5.2.2 对比分析过程 |
5.2.3 处置结果 |
5.2.4 后续保障措施 |
5.3 对某某高铁接触网动态性能指数(CDI值)分析 |
5.3.1 接触网动态性能评价方法 |
5.3.2 某某高铁CDI情况 |
5.3.3 接触网动态性能指数(CDI值)评分偏低原因分析 |
5.3.4 整改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原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方案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大坡道过分相问题 |
1.2.2 外电薄弱条件下电铁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 |
1.2.3 牵引供电方式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高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方案适应性分析 |
2.1 典型高原电气化铁路外部电源概况 |
2.1.1 西藏电网现状及规划 |
2.1.2 电网供电能力分析 |
2.1.3 接入外部电源方案 |
2.2 长距离供电方案研究 |
2.2.1 牵引网采用电缆供电的技术优势 |
2.2.2 长距离供电方案的比选 |
2.3 长距离供电系统等值电路特性分析 |
2.3.1 基本原理 |
2.3.2 牵引网等值电路推导 |
2.3.3 牵引网阻抗及电压损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距离供电技术牵引供电系统仿真研究 |
3.1 牵引网电气参数计算 |
3.2 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 |
3.2.1 外部电源仿真模型 |
3.2.2 牵引变压器仿真模型 |
3.2.3 牵引负荷仿真模型 |
3.3 供电距离仿真分析 |
3.3.1 单臂最长供电距离确定方法 |
3.3.2 不同行车密度的供电距离分析 |
3.4 费兰梯效应的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3.4.1 电缆长度 |
3.4.2 无功补偿系数 |
3.4.3 牵引变压器漏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原电气化铁路供电方案优化设计 |
4.1 常规供电方案分析 |
4.2 常规供电方案的优化设置 |
4.3 最少牵引变电所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牵引供电方案对电力系统影响的评估 |
5.1 常规供电方案对电力系统影响的评估 |
5.1.1 电压偏差分析 |
5.1.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分析 |
5.1.3 谐波电压综合畸变率分析 |
5.2 长距离供电技术方案对电力系统影响的评估 |
5.2.1 电压偏差分析 |
5.2.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分析 |
5.2.3 谐波电压综合畸变率分析 |
5.3 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改善电能质量研究 |
5.3.1 长距离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原理分析 |
5.3.2 三相不平衡度治理仿真分析 |
5.3.3 牵引变电所设备容量配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二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电气参数计算 |
2.1 朔黄铁路概况 |
2.1.1 朔黄铁路基本资料 |
2.1.2 主要技术标准 |
2.1.3 机务设备情况 |
2.2 牵引供电电气参数计算 |
2.2.1 供电量计算 |
2.2.2 变电所变压器容量计算 |
2.2.3 牵引网末端电压水平 |
2.3 接触网参数计算 |
2.3.1 接触网简介 |
2.3.2 接触网负载计算 |
2.3.3 接触网载流能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 |
3.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设备状况介绍 |
3.1.1 既有牵引供电系统设备改造情况 |
3.1.2 既有牵引变电所 |
3.1.3 分区所、开闭所 |
3.1.4 接触网运行现状 |
3.2 牵引变压器增容改造 |
3.2.1 牵引变压器类型 |
3.2.2 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确定条件 |
3.2.3 牵引变压器计算容量、校核容量 |
3.2.4 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 |
3.2.5 自耦变压器安装容量 |
3.3 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 |
3.3.1 牵引网导线现状 |
3.3.2 牵引网导线更换方案 |
3.4 接触网改造方案 |
3.4.1 沿线主要工点 |
3.4.2 接触网改造主要工程内容 |
3.4.3 接触网悬挂类型 |
3.4.4 线材选择 |
3.4.5 主要技术数据 |
3.4.6 接触网承导线施工方案 |
3.5 朔黄铁路扩容项目接触网施工安装图 |
3.6 朔黄铁路扩容项目接触网施工工艺 |
3.6.1 零件 |
3.6.2 拉线安装 |
3.6.3 定位器及定位装置 |
3.6.4 承力索、接触线架设 |
3.6.5 吊弦安装 |
3.6.6 接触悬挂 |
3.6.7 补偿装置安装 |
3.6.8 电连接 |
3.6.9 分相绝缘器 |
3.6.10 分段绝缘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仿真分析 |
4.1 朔黄铁路复线AT供电方式电气图 |
4.2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仿真模型 |
4.3 空载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4.4 HXD1 电气参数仿真电路图 |
4.5 有载情况下的仿真分析 |
4.6 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方案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造方案中采用的新技术 |
5.1 新型紧固件的应用 |
5.2 变电所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 |
5.2.1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整体结构 |
5.2.2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功能实现 |
5.2.3 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
5.3 牵引供电6C系统的应用 |
5.3.1 C系统简介 |
5.3.2 6C系统的重要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铁路BIM技术应用概述 |
2.1 BIM概述 |
2.2 BIM技术优势 |
2.3 铁路工程BIM各阶段应用概述 |
2.4 铁路工程BIM应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实施策划方案 |
3.1 本项目概述及重难点分析 |
3.2 本项目组织架构 |
3.3 本项目BIM实施流程 |
3.4 BIM实施依据 |
3.5 本项目软硬件方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阶段BIM实施 |
4.1 设计阶段BIM实施概述 |
4.2 设计阶段BIM实施内容 |
4.3 设计阶段BIM实施流程 |
4.4 设计阶段BIM模型创建 |
4.5 设计阶段BIM应用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阶段BIM实施 |
5.1 施工阶段BIM实施概述 |
5.2 施工阶段BIM实施内容 |
5.3 施工阶段BIM实施流程 |
5.4 施工阶段BIM模型管理 |
5.5 施工阶段BIM应用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IM协同管理平台研究 |
6.1 平台价值 |
6.2 框架体系 |
6.3 协同平台管理目标 |
6.4 协同管理平台功能调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1 项目BIM成果清单 |
2 牵引供电系统BIM模型信息深度及IFD编码[38] |
3 牵引供电系统BIM模型几何精度[36-37] |
(5)高速铁路雷击特性与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发展中的电气化铁路 |
1.1.2 高速铁路的雷电灾害与风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牵引供电系统的雷击特性研究 |
1.2.2 通信与信号系统雷击特性研究 |
1.2.3 基于先导模式的雷击特性分析 |
1.2.4 雷电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接触网雷击特性研究 |
2.1 下行先导发展模型 |
2.2 下行先导随机模型 |
2.3 接触网电场及其雷电特征 |
2.3.1 计算导线单位长度的等效电荷 |
2.3.2 导线电场计算 |
2.3.3 接触网电场计算与仿真 |
2.4 铁路接触网雷击特性分析 |
2.4.1 下行先导随机模型计算 |
2.4.2 接触网与下行先导连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
2.5 闪击距离特征 |
2.5.1 闪击距离 |
2.5.2 先导随机模型下的接触网击距特征 |
2.6 牵引系统的雷电流特征 |
2.6.1 牵引系统等效电路 |
2.6.2 雷电流侵入机车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 3 章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雷击特性研究 |
3.1 人工触发闪电及其试验 |
3.1.1 试验方案设置 |
3.1.2 试验基础数据 |
3.2 接地网的电压特征 |
3.2.1 高频回击的地网电压与波形特征 |
3.2.2 低频M分量的地网电压与波形特征 |
3.3 接地系统雷击接地阻抗分析 |
3.3.1 阻抗特性分析 |
3.3.2 机理分析 |
3.4 接地系统的分流特性 |
3.4.1 分布电流的波形特征 |
3.4.2 电流分布特征 |
3.4.3 机理分析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路走廊雷电预警方法研究 |
4.1 武广铁路湖南段的闪电特征分析 |
4.1.1 武广铁路地形特征 |
4.1.2 武广铁路沿线闪电特征分析 |
4.2 基于天气雷达的雷电预警方法研究 |
4.2.1 天气雷达数据分析 |
4.2.2 雷电临近预警算法 |
4.3 铁路走廊雷电临近预警技术实现与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接地系统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
5.1 综合接地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
5.1.1 测量原理 |
5.1.2 系统设计 |
5.1.3 电路设计 |
5.1.4 终端处理软件设计 |
5.2 分层接地参数测量方法 |
5.2.1 分层土壤中垂直接地极建模 |
5.2.2 冰冻分层土壤中单根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 |
5.2.3 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在冻土中的变化 |
5.3 铁路接地系统的在线监测 |
5.3.1 试验设置 |
5.3.2 降水过程的接地电阻监测 |
5.3.3 影响接地电阻的气象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基于伪随机序列的接触网振动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伪随机序列简介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接触网振动测量及伪随机序列理论 |
2.1 接触网系统 |
2.1.1 接触网的组成 |
2.1.2 电气化铁路主型接触线 |
2.1.3 接触网的悬挂类型 |
2.2 振动信号分类与测量 |
2.2.1 振动信号分类 |
2.2.2 振动测量系统 |
2.2.3 激振设备 |
2.3 伪随机序列 |
2.3.1 伪随机序列标准 |
2.3.2 线性递推序列 |
2.3.3 deBruijn序列 |
2.3.4 Gold序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弓网系统垂向振动研究 |
3.1 受电弓 |
3.1.1 受电弓的抬升力 |
3.1.2 受电弓模型 |
3.2 接触网 |
3.2.1 接触网模型 |
3.2.2 接触线垂向振动方程 |
3.3 弓网振动系统检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伪随机序列振动检测方法研究 |
4.1 m序列 |
4.1.1 m序列的产生 |
4.1.2 m序列的基本性质 |
4.1.3 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 |
4.1.4 m序列参数选择 |
4.2 接触网振动传递函数参数辨识 |
4.2.1 接触网振动故障检测原理分析 |
4.2.2 一般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 |
4.2.3 递推最小二乘法辨识接触网振动传递函数 |
4.3 伪随机序列辨识传递函数仿真分析 |
4.3.1 m序列的生成 |
4.3.2 m序列递推最小二乘法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硬件设计及验证 |
5.1 m序列发生器 |
5.2 系统检测电路设计 |
5.2.1 传感器选择 |
5.2.2 信号调理电路 |
5.2.3 主控系统设计 |
5.2.4 系统软件设计 |
5.3 接触线振动检测实验 |
5.3.1 接触网振动实验方案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武广高铁武汉至咸宁段接触网防雷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速铁路接触网线路特点易遭受雷击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接触网简介 |
2.1 接触网概述 |
2.1.1 接触网的基本组成 |
2.1.2 接触网系统的要求及特点: |
2.1.3 接触网-受电弓受流系统特点 |
2.2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供电方式 |
2.3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构成 |
2.3.1 接触主要悬挂形式 |
2.3.2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主要构成零部件 |
第三章 雷击对高速铁路接触网造成的影响 |
3.1 雷电及其防护原理 |
3.2 接触网雷击跳闸率 |
3.3 接触网遭受雷击过电压的分析 |
3.3.1 直接雷击 |
3.3.2 雷电反击过电压 |
3.3.3 感应雷击 |
3.4 雷击对高铁接触网设备的影响 |
3.4.1 武广高铁武汉至咸宁段接触网雷击跳闸状况 |
3.4.2 雷击造成绝缘子闪络跳闸情况 |
第四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现状 |
4.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现状 |
4.1.1 日本高铁接触网防雷现状 |
4.1.2 德国高铁接触网防雷现状 |
4.2 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现状 |
4.3 武广高铁武汉至咸宁段防雷现状 |
4.3.1 牵引变电所、亭防雷现状 |
4.3.2 接触网的防雷现状 |
4.4 武广高铁武汉至咸宁段接触网防雷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武广高铁武汉至咸宁段接触网防雷改进措施 |
5.1 增设架空避雷线安装高度的计算 |
5.2 增设架空避雷线材质的选定 |
5.3 增设架空避雷线的固定方法 |
5.4 增设架空避雷线的接地方式 |
5.5 适当增加避雷器的设置 |
第六章 武广高铁武汉至咸宁段接触网防雷施工方案 |
6.1 增加防雷加强架空地线改造范围 |
6.2 主要工程数量 |
6.3 施工技术方案 |
6.3.1 施工流程图 |
6.3.2 施工方法及要求 |
6.3.3 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 |
6.4 施工配合盯控方案 |
6.5 质量保证措施 |
6.6 安全风险卡控 |
6.6.1 安全管理制度 |
6.6.2 安全管理措施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工作回顾 |
7.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大修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气化铁路大修改造任务繁重 |
1.1.2 大修设计有待优化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牵引供电系统大修管理现状 |
2.1 铁路运输设备大修、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管理 |
2.1.1 铁路运输设备大修管理 |
2.1.2 铁路运输设备更新改造管理 |
2.1.3 铁路基本建设管理 |
2.1.4 大修、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管理综述 |
2.2 牵引供电系统大修现状 |
2.2.1 进入大修期的电气化铁路概况 |
2.2.2 “九五”前期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2.3 牵引供电系统大修管理实践 |
2.3.1 大修管理基本流程 |
2.3.2 大修技术标准及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沪昆铁路株大段牵引供电系统大修改造 |
3.1 株大段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
3.1.1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
3.1.2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技术标准 |
3.2 株大段牵引供电系统大修改造方案 |
3.2.1 牵引变电所大修改造 |
3.2.2 接触网系统大修改造 |
3.3 大修改造的管理模式 |
3.3.1 大修改造计划的提出 |
3.3.2 大修改造设计 |
3.3.3 大修建设管理模式 |
3.4 解决的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修设计的优化对策 |
4.1 优选牵引变压器接线类型 |
4.1.1 几种不同接线牵引变压器的特点分析 |
4.1.2 不同接线牵引变压器经济性能比较 |
4.1.3 牵引变压器接线类型的优选策略 |
4.2 合理确定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 |
4.2.1 确定安装容量的一般方法 |
4.2.2 新晃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计算与分析 |
4.2.3 优化安装容量需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
4.3 推广带回流线直供全并联供电方式 |
4.4 优化牵引变电所馈线侧的防雷方式 |
4.5 改进牵引回流系统 |
4.6 提高接触网防雷水平 |
4.6.1 雷电对接触网的影响及危害 |
4.6.2 接触网防雷现状与提高防雷水平的措施 |
4.7 优化大修设计的对策 |
4.7.1 大修设计的现状分析 |
4.7.2 大修设计的优化对策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9)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高速铁路弓网系统 |
2.1 概述 |
2.2 国外高速铁路弓网系统 |
2.2.1 欧洲国家高铁弓网系统及相关标准 |
2.2.2 日本高铁弓网系统及相关标准 |
2.3 中国高速铁路弓网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高速铁路弓网系统标准体系 |
3.1 概述 |
3.2 标准体系的构成和涵盖范围 |
3.2.1 构成 |
3.2.2 涵盖范围 |
3.3 标准中弓网系统动态作用参数 |
3.3.1 弓网接触力 |
3.3.2 接触线抬升和离线率 |
3.3.3 弹性不均匀度 |
3.3.4 列车行车速度 |
3.3.5 动态摆动量 |
3.4 标准体系内各标准间的相关性 |
3.4.1 概述 |
3.4.2 弓网接触力的取值范围 |
3.4.3 弓网接触力的测量和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特征及内容对比 |
4.1 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特征对比 |
4.1.1 欧洲标准体系的特征 |
4.1.2 中国标准体系的特征 |
4.2 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变革历程 |
4.2.1 概述 |
4.2.2 欧洲标准体系的变革 |
4.2.3 中国标准体系的变革及部分条文说明 |
4.3 中欧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内容比较举例 |
4.3.1 接触网和受电弓特性 |
4.3.2 弓网相互作用特性 |
4.3.3 受电弓的检测和试验 |
4.3.4 施工及质量验收 |
4.4 建设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的建议 |
4.4.1 设计与施工的标准 |
4.4.2 验收与维护的标准 |
4.4.3 测量与仿真的标准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10)大风对弓网受流质量及运行安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接触网抗风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接触网有限元模型 |
2.1 接触网结构 |
2.1.1 接触悬挂形式 |
2.1.2 接触网的组成 |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2.1 有限元理论 |
2.2.2 结构材料属性与单元选择 |
2.2.3 结构非线性处理 |
2.2.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 弓网接触压力计算 |
2.3.1 弓网耦合动力学概述 |
2.3.2 受电弓/接触网耦合模型 |
2.3.3 接触压力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触网动态响应分析 |
3.1 接触网结构的振动特性 |
3.1.1 振动微分方程 |
3.1.2 瞬态动力分析过程 |
3.2 抬升量计算 |
3.2.1 跨中动态抬升量 |
3.2.2 定位点处动态抬升量 |
3.3.3 动态响应的速度特性 |
3.3 强度分析 |
3.3.1 静态应力 |
3.3.2 动态应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风对弓网运行安全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风载荷确定 |
4.2.1 脉动风速模拟 |
4.2.2 风压计算 |
4.3 接触网受风偏移计算 |
4.3.1 接触网风振响应分析 |
4.3.2 风载作用下的振动位移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的一项重大改革——钢铝导线简单悬挂接触网试验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D]. 喻旭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高原电气化铁路长距离供电方案优化设计研究[D]. 田震.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技术方案设计[D]. 卫永刚.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4]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BIM技术应用研究[D]. 李天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5]高速铁路雷击特性与预警方法研究[D]. 郭在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6]基于伪随机序列的接触网振动检测研究[D]. 胡源.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03)
- [7]武广高铁武汉至咸宁段接触网防雷改造研究[D]. 包甲.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6)
- [8]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大修设计优化研究[D]. 刘让雄.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4)
- [9]中国高铁弓网系统标准体系研究[D]. 李胜东.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10]大风对弓网受流质量及运行安全影响研究[D]. 张莉娜.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