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临床分析

一、糖尿病伴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梨雨[1](2021)在《针刺综合干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差异观察研究》文中指出

屈晓勇[2](2021)在《HIF-1α、EPO、VEGF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其治疗探索新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初次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合并黄斑水肿(ME)的50例患者,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为缺血型组(A组)及非缺血型组(B组),按照3+PRN方案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Lucentis)治疗。以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C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A组、B组注射前、注射后2周、1月、3月及C组血清中HIF-1α、EPO、VEGF的含量。并观察A组、B组注射前、注射后2周、1月、3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变化。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资料比较,年龄、性别、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2、A组、B组血清HIF-1α、EPO、VEGF表达水平显着高于C组(P<0.05),并且A组血清HIF-1α、EPO、VEGF水平高于B组(P<0.05)。3、治疗后2周、1月、3月,A组和B组血清HIF-1α、EPO、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周、1月、3月,A组和B组BCVA较治疗前显着提高;CMT较治疗前明显变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HIF-1α、EPO、VEGF在C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呈高表达,并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显着升高,表明HIF-1α、EPO、VEGF可能在CRVO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可显着降低CRVO合并ME患者血清中HIF-1α、EPO、VEGF水平,提升患者视力,消除黄斑水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自强[3](2021)在《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一)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YiQIHuoXue TongLuo Decoction,YHTD)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性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的对象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眼科的患者,共计58例58眼,分别为治疗组(28例28眼)与对照组(30例30眼)。两组均在入组后予雷珠单抗注射一次,并按照“1+PRN”方案”,必要时再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天口服YHTD水煎剂,1天2次,每次100ml,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macularthickness,CMT)、抗VEGF次数及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随访期间的抗VEGF注射次数。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BCVA均有明显提升(P<0.05),治疗第2、3个月治疗组BCV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后CMT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第2、3个月治疗组CMT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及观察的6个月期间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注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70.00%);5.治疗组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见明确不良反应,对照组存在2例患者一过性眼压增高。结论:1.中药YHTD和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VO-ME患者在改善BCVA、CMT方面均有一定疗效;2.中药YHTD联合抗VEGF药物能够提高疗RVO-ME患者的BCVA,改善CMT,疗效优于单纯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3.从安全性角度,中药YHTD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RVO-ME是安全的;4.从经济学角度,相比于单纯抗VEGF注射,中药YHTD联合治疗能明显减少抗VEGF注射次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5.中药YHTD联合抗VEGF药物可作为临床上治疗RVO-ME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性黄斑水肿(macularedema,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所有中西医结合治疗RVO-M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一共纳入30篇文献,其中共包括1943例患者,1976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RVO-ME能明显提高最佳矫正视力[(MD=0.08,95%CI=0.07~0.10,P<0.00001)(MD=-0.16,95%CI=-0.24~-0.08,P=0.0002)(MD=5.78,95%CI=1.30~10.25,P=0.01)],减少黄斑中心凹厚度(MD=-54.6,95%CI=-73.76~-35.43,P<0.00001),提高临床疗效(RR=1.32,95%CI=1.22~1.43,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VO-ME在提高最佳矫正视力、减轻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丹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作用机制目的:探讨丹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平台检索丹参的有效化学成分,并收集其对应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与RVO相关的靶点;利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绘制交集靶点的韦恩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ClusterProfiler R软件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1.从TCSMP数据库筛选出丹参有效活性成分41个。2.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RVO的疾病靶点1705个,丹参有效成分作用靶点70个,两者交集靶点46个。3.PPI 网络分析结果显示,FOS、MYC、CASP3、ESR1、STAT3、APP、CCND1、JUN、PTGS2、RELA可能是丹参治疗RVO的关键靶点。4.“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蛋白”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ⅡA、异丹参酮Ⅱ、丹参新醌等。5.丹参治疗RVO主要涉及81个生理过程和76条通路。KEGG结果显示,丹参治疗RVO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丹参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凝血过程和细胞凋亡等对RVO发挥治疗作用。

王辉[4](2021)在《抗VEGF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视网膜各层厚度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HRA OCT系统测量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患者视网膜黄斑中心凹3mm区域内视网膜各层厚度的数值,以及各层视网膜水肿消退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探讨抗VEGF治疗前后BRVO患者视网膜各层厚度的变化,从而为BRVO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及新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到2020年10月在宁夏眼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病人43例(43只眼),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3~72岁,均为单眼发病。根据形态学应答分类,采用“3+PRN”方案治疗(即前三个月每月注药一次,后续按需注射)。将43例BRVO患者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CRT)相比基线厚度减小的百分比进行分组(第一次抗VEGF治疗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分为无应组(≤25%)、应答组(>25%))。观察应答组(n=31)、无应答组(n=12)治疗前和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视网膜各层厚度、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各项指标。对比两组间治疗前和治疗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最佳矫正视力及视网膜各层厚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应答组治疗前后对比: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数值明显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5.56,P=0.00)。最佳矫正视力数值相比明显增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8,P=0.00)。视网膜各层厚度:神经纤维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外丛状层、外核层厚度数值明显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纤维层F=292.78,P=0.00,内丛状层F=11.88,P=0.00,内核层F=60.20,P=0.00,外丛状层F=41.23,P=0.00,外核层F=57.14,P=0.00)。神经节细胞层、色素上皮层厚度数值无明显变化,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节细胞层F=1.47,P=0.24,色素上皮层F=1.69,P=0.19)。(2)无应答组治疗前后对比: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数值明显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89,P=0.00)。最佳矫正视力数值相比明显增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1,P=0.00)。视网膜各层厚度: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厚度数值明显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纤维层F=112.98,P=0.00,神经节细胞层F=4.80,P=0.03,内丛状层F=12.03,P=0.01,内核层F=12.03,P=0.01)。外丛状层、外核层、色素上皮层厚度数值无明显变化,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丛状层F=2.82,P=0.80,外核层F=1.39,P=0.10,色素上皮层F=1.39,P=0.31)。(3)两组间比较: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两组治疗后一月、二月、三月,应答组数值明显小于无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最佳矫正视力:两组对比数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0.79、0.74)。视网膜各层厚度:外核层:两组治疗后一月、二月、三月,应答组数值明显小于无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内核层:两组治疗后三月,应答组数值明显小于无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丛状层:两组治疗后三月,应答组数值明显小于无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视网膜其余各层厚度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抗VEGF治疗BRVO继发ME短期内疗效确切,可一定程度提高视力,恢复视网膜结构及功能。2.抗VEGF治疗BRVO可有效改善最佳矫正视力,且(视力)在治疗2月后趋于稳定。3.抗VEGF治疗BRVO继发ME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内丛状层、内核层的厚度消退效果明显,提示当黄斑水肿集中于这三层结构时,行抗VEGF治疗效果突出,能明显改善视网膜厚度。4.无应答组中,治疗各时间点视网膜外核层的厚度明显高于应答组,预示无应答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次的抗VEGF治疗,甚至部分患者需要其他方式的联合治疗。

孙艺[5](2021)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比较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经过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明确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组26例26眼采用3+PRN治疗方案,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组8例8眼采用1+PRN治疗方案,观察和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组患者的BCVA和CRT,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组患者的BCVA和CRT,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也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的治疗前、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和CRT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组3例3眼在注药后2个月复查时发现眼压异常,给予1%布林佐胺滴眼液后可以控制在正常水平;在注药后3个月复查时,停用降眼压药物以后均在正常水平。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组在治疗后各时间段均未发生眼压升高。所有患者在注药后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裂孔、感染性眼内炎、白内障迅速加重等眼部的严重不良事件,也未出现心脑血管血栓形成等全身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相比,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的有效作用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减少注药次数、降低治疗费用,但是具有继发青光眼等的风险。

李邢祎[6](2021)在《视网膜动脉阻塞伴发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并分析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伴发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MM)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发病相关因素,并比较保守治疗与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观察性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01月至2020年08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确诊为视网膜动脉阻塞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眼部检查、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全身疾病既往史和治疗方式。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PAMM发病率、发病相关因素,并比较保守治疗与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结果:1.PAMM的一般临床特征:纳入本研究的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共93例93眼,符合PAMM诊断者21例21眼,PAMM组年龄34~77岁,平均(59.00±12.48)岁;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8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5只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6只眼。最佳矫正视力(以log MAR表示)0~1.0共6只眼,1.1~3.0共13只眼,4.0~5.0共1只眼;眼压波动于12~20mm Hg,平均(15.76±2.52)mm Hg,1例患者首次就诊于神经内科,未获得视力及眼压情况。既往高血压病史8例,2型糖尿病史3例,脑血管疾病史3例,冠心病史1例。收集16例PAMM患者的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总胆固醇(4.99±1.11)mmol/L,甘油三酯(1.36±1.0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5±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8±0.85)mmol/L,同型半胱氨酸(16.35±13.93)μmol/L。接受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者12例(57.1%),接受保守治疗者9例(42.9%)。2.临床特征:PAMM组与非PAMM组在性别、年龄、视网膜动脉阻塞类型及发病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AMM发病相关因素分析: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PAMM组甘油三酯水平较非PAMM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5)。PAMM的发生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和脑血管疾病病史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PAMM的发病率为22.58%(21/93)。5.PAMM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如下:(1)内核层与内丛状层交界处和内核层与外丛状层交界处反射信号增强,OCT呈现为“双轨征”6只眼(6/21);(2)内核层反射信号均一增强,可呈多个并排排列的增强信号或条带状增强8只眼(8/21);(3)内核层高反射信号向内层视网膜延伸累及节细胞层6只眼(6/21);(4)内核层强反射信号向外层视网膜延伸,累及Helen纤维层1只眼(1/21);(5)慢性期表现为病灶处内核层信号减低且视网膜变薄。6.治疗效果:PAMM组接受治疗后视力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非PAMM组接受治疗后视力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MM组治疗后视力较非PAMM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PAMM组接受保守治疗和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后,治疗后视力改善程度与治疗方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PAMM的发病率为22.58%(21/93)。2.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伴发PAMM与不伴发PAMM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视网膜动脉阻塞类型均无差异。3.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中,伴发PAMM者甘油三酯水平较低,PAMM的发生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关,与既往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和脑血管疾病病史无关。4.视网膜动脉阻塞伴发PAMM者,预后较好,保守治疗和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对PAMM的预后无差异。

李霞,张薇[7](2020)在《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49例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后1天、2周、1个月、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F=85.808,P<0.05);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均低于术前(F=92.741,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起效迅速,短期内安全有效。

蓝梅彬[8](2020)在《活血通络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医眼科门诊收治的90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施以复方血栓胶囊,观察组施以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40d后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情况与静脉循环时间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上述指标情况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40d后,观察组的视力情况明显较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明显较薄,静脉循环时间明显延长,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具有显着效果。

顾虹,沈肇萌,李志国[9](2020)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86例(86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区厚度,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1、3及6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t=4.987,6.589,12.986,23.875;均P=0.000);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的黄斑中心区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t=5.987,13.256,15.783,22.689;均P=0.000)。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在短期内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任安琪[10](2020)在《地塞米松植入物(Ozurdex)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患者的视网膜黄斑区微血管变化,评估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植入物(Ozurdex)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RVO患者31例31眼为RVO组,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31例31眼为对照组,RVO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单打针组(16例16眼):给与单针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植入物(Ozurdex)(intravitreal dexamethasone implant,IDI)治疗;②联合组(15例15眼):单针IDI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1.5g/次,3次/日)。分别记录健康受试者和RVO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黄斑区中央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中央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 density,SCPD)、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eep capillary plexus density,DCPD)、脉络膜毛细血管丛血流面积(choriocapillaris flow area,CF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基线时RVO组与对照组相比,CM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Z无明显变化(P>0.05);SCPD、DCPD和CF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单打针组与联合组的BCVA、CFA均提高,CM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Z、SCPD、DCPD均无显着变化(P>0.05)。单打针组与联合组对比,随访期间,BCVA、CMT、FAZ、SCPD、DCPD均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第3个月联合组CFA优于单打针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VO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期间,BCVA与CMT、CFA相关(P<0.01),与FAZ、SCPD、DCPD不相关(P>0.01)。随访期间,单打针组5例眼压升高,1例有白内障进展;联合组3例眼压升高,2例有白内障进展,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DI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作用持续时间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在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脉络膜血流等方面较单纯IDI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二、糖尿病伴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伴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HIF-1α、EPO、VEGF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资料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1.3 试验分组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3 血清标本的采集
        2.2.4 血清HIF-1α、VEGF、EPO检测
    2.3 观察指标
    2.4 研究设计路线图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和临床检验指标比较
    3.2 A、B、C三组血清中HIF-1α、EPO、VEGF表达水平比较
    3.3 A、B两组治疗前后BCVA及 CMT比较
    3.4 治疗后A、B两组血清HIF-1α、EPO、VEGF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
    2 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2.1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2.2 Muller细胞功能障碍
    3 细胞因子的释放
        3.1 VEGF
        3.2 炎性因子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 病因病机
    2 中医治疗
        2.1 辨证论治
        2.2 分期论治
        2.3 中成药治疗
        2.4 中医外治法
        2.5 专药专方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与纳排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各组观察指标基线可比性
        2.3 最佳矫正视力
        2.4 黄斑中心凹厚度
        2.5 抗VEGF治疗次数
        2.6 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研究结果分析
        3.2 现代医学对治疗RVO-ME的认识与展望
        3.3 中医药在RVO-ME治疗中的应用与优势
        3.4 益气活血通络方干预RVO-ME的理论依据
        3.5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5 不良反应
        2.6 发表性偏倚
    3 讨论
        3.1 RVO-ME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RVO-ME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RVO-ME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丹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作用机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丹参有效成分及靶点的获取与筛选
        1.2 疾病相关靶点的获取
        1.3 PPI网络的构建
        1.4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1.5 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丹参有效成分筛选
        2.2 疾病靶点筛选
        2.3 PPI网络构建
        2.4 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2.5 GO功能富集分析
        2.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3.1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西医发病机制
        3.2 丹参有效成分分析
        3.3 关键靶点分析
        3.4 GO和KEGG富集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表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以及JADAD评分
附录2
    表2 丹参有效成分筛选结果
个人简历

(4)抗VEGF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视网膜各层厚度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1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入组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研究分组
    4.实验材料
        4.1 主要试剂
        4.2 主要器材
    5.研究方法
        5.1 技术路线图
        5.2 基本检查方法
        5.3 观察指标
        5.4 治疗方案
    6.统计学分析
第2章 结果
    1.一般资料
    2.应答组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BCVA及视网膜各厚度变化
        2.1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
        2.2 最佳矫正视力变化
        2.3 视网膜各层厚度变化
        2.3.1 神经纤维层变化
        2.3.2 神经节细胞层变化
        2.3.3 内丛状层变化
        2.3.4 内核层变化
        2.3.5 外丛状层变化
        2.3.6 外核层变化
        2.3.7 色素上皮层变化
    3.无应答组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BCVA及视网膜各厚度变化
        3.1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
        3.2 最佳矫正视力变化
        3.3 视网膜各层厚度变化
        3.3.1 神经纤维层变化
        3.3.2 神经节细胞层变化
        3.3.3 内丛状层变化
        3.3.4 内核层变化
        3.3.5 外丛状层变化
        3.3.6 外核层变化
        3.3.7 色素上皮层变化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BCVA及视网膜各厚度变化比较
        4.1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
        4.2 最佳矫正视力
        4.3 视网膜各层厚度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抗炎治疗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视网膜动脉阻塞伴发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与排除标准
    3.分组
    4.检查设备及药品
    5.资料收集
    6.治疗方式
    7.统计方法
(三)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
    2.临床资料分析
    3.PAMM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4.PAMM在 RAO中的发病率
    5.PAMM的 SD-OCT图像特征
    6.治疗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活血通络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0d后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与静脉循环时间情况比较
3 讨论

(10)地塞米松植入物(Ozurdex)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1. 主要仪器、设备和药品
        2. 观察对象
        3. 标准
        4. 观察方法
        5. 手术方法
        6. 观察指标
        7.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一) RVO组与对照组对比
        1. 一般资料
        2. 基线结果
        (二) 单打针组与联合组对比
        1. 一般资料
        2. 基线结果
        3. 治疗结果
        (三) 相关性
        (四) 并发症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RVO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RVO的认识
    三.地塞米松植入物(Ozurdex)的选择与应用
    四.复方血栓通的选择与应用
    五.OCTA的选择与应用
    六.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糖尿病伴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综合干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差异观察研究[D]. 胡梨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HIF-1α、EPO、VEGF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屈晓勇. 南昌大学, 2021(01)
  • [3]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应用研究[D]. 刘自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抗VEGF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视网膜各层厚度的疗效观察[D]. 王辉.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5]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研究[D]. 孙艺. 河北医科大学, 2021
  • [6]视网膜动脉阻塞伴发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D]. 李邢祎.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效果观察[J]. 李霞,张薇.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11)
  • [8]活血通络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蓝梅彬.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15)
  • [9]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J]. 顾虹,沈肇萌,李志国.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06)
  • [10]地塞米松植入物(Ozurdex)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D]. 任安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糖尿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