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脉冲反馈式变换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响[1](2018)在《机车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牵引变压器是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工频变压器,其体积、重量较大,不利于高速铁路轻量化发展。因此,研发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新型电力机车牵引变压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电子变压器作为一种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电能变换的新型变压器,可以用于替代传统电力变压器,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本文以AC-DC-AC变换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式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作为研究对象,从输入级整流变换、隔离级DC-DC变换这两个环节的控制方面着手,针对整流电压平衡、功率均衡等几个特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整流环节直流电压不平衡现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损耗等效模型的方式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影响直流母线电压大小的因素主要为输出负载、系统本身的并联损耗、混合型损耗以及脉冲信号延迟。从功率单元传输功率角度进一步分析,阐释了整流电压平衡策略的原理,即网侧吸收功率与单元传输功率相互匹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比例式脉冲补偿电压平衡策略。传统比例式脉冲补偿电压平衡策略对不同负载工况自适应性差,本文通过将功率单元平均直流电流这一状态量引入控制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整流环节在整流、逆变以及轻载、重载等不同负载工况下都能很好地实现直流电压平衡。本文提出了一种整流电压平衡策略可控域分析方法。通过对控制过程中整流环节相关状态量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 2级级联整流电压平衡控制的可控域表达式,并进一步推广到了 3级乃至多级级联整流的平衡控制中。平衡策略的可控域表现形式为在特定工作条件下整流环节传输功率具有一定的上限值,可以用于指导整流环节设计与应用。本文对隔离级DC-DC变换器的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变换器等效模型,从基波相量关系、变换器工作波形两个方面入手分别计算得出变换器传递基波功率、总功率的表达式,并据此得到变换器的基本控制方案。与此同时,本文还对隔离级DC-DC变换环节的反馈式功率均衡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反馈式功率均衡策略对各单元实际传递功率进行采集,并将其作为反馈量参与控制,利用功率环调节器快速消除各级传递功率差异,有效地实现了各级传递功率均衡。本文提出了一种功率指令补偿式整流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将整流电压平衡策略的能量角度诠释与功率均衡控制策略相结合,得到了通过调节隔离级DC-DC变换环节的传递功率实现电压平衡的新方案。具体的实现方式是根据整流环节直流电压偏差情况,在反馈式功率均衡策略各级传递功率指令值中加入补偿修正,以实现整流电压平衡。由于该功率指令补偿策略由隔离级DC-DC变换环节控制实现,不需要在整流环节调节脉冲以致影响功率单元交流端电压,在网侧谐波特性方面更具优越性。
杨声弟[2](2020)在《电力机车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频牵引变压器作为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最为重要部件,其体积大、重量重、不可控等缺陷严重制约着未来电力机车的发展。因此,研发取代工频牵引变压器,对提高电力机车传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又称为固态变压器(static Transformer,SST)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与中/高频变压器相结合的新型智能变压器,可以实现电压等级变换与能量传输。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气隔离、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等优越性能。其应用于电力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中,故而又称为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ction Transformer,PETT),PETT的提出对电力机车传动系统面向高速化、大功率以及提高列车舒适度、减轻整车重量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由若干个功率变换器环节组成,单元之间采用串联或者并联结构,因此生成了较多的主电路可选方案。本文通过典型主电路拓扑方案分析,选定以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形式的PETT作为研究对象,该结构分为三级(整流级、隔离级、逆变级)。本文从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这两个重要环节的控制方法开展工作,针对整流级的电容电压平衡控制、隔离级的移相控制、功率均衡等几个关键特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以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拓扑结构建立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其调制以及典型控制策略,总结调制算法不足之处。在瞬时功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控制策略,实现单位因数运行,改善电流畸变。同时在整流级注入虚拟转动惯量,使变换器获得虚拟同步机特性,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最后将所提的新型控制策略与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其次,对造成整流级级联H桥直流电容电压不平衡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电容能量的角度分析,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脉冲补偿式直流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不仅减少了用于平衡控制算法的控制器数量,而且可以快速的实现控制直流电容电压一致的目的。最后将所提控制策略与传统脉冲补偿式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接着,对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进行研究,推导出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工作模态,在移相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变换器的传输功率模型。详细分析单移相控制与单侧双移相控制,提出一种优化回流功率的单侧双移相控制方案,减少回流功率现象,改善由传统移相控制所带来的损耗问题。最后将所提控制策略与传统移相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最后,分析了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功率均衡原理,对传统功率均衡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只采集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各级输出电流的均衡控制策略,减少复杂的坐标变换与数学运算。在MATLAB/Simulink中对PETT进行了整体仿真设计,验证本文对PETT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俞晓阳[3](2020)在《新型DC/DC升压变换器研究》文中指出在如今的电子设备中,对于直流电压变换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例如,在新能源的开发及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料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所能提供的电压通常较低,在实际用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升压问题。另外,升压变换器在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等场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功率变换器是开关电源中研究的重点部分,其数学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电路电子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大芯片制造商推出各种模式的开关电源的控制芯片后,开关电源的可靠性、灵活性、实用性大大提高,各种场景下对于开关电源的使用越来越多。本文将对一种基于电压举升技术的升压拓扑进行研究,并将这种升压电路用于压电陶瓷的驱动电源中,以改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采用线性电源驱动方式带来的损耗大、体积大、功率低等问题。设计的目标是研制一款将28V输入电压升高到150V输出,额定负载为300Ω,调节时间在0.1s内的开关电源,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分析了升压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并提出升压式开关电源在极限升压比时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多种高增益开关式升压电路的结构,包括:传统的升压斩波电路、采用多级级联结构的升压变换器、采用开关电容结构的升压变换器、以及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升压变换器结构等。在比较了各种升压电路拓扑的优缺点之后,最终选择采用一种基于电压举升技术的高增益升压电路作为升压式开关电源的功率部分。(2)对于一种高增益的升压电路进行了数学建模,采用的建模方法为状态空间平均法。该建模方法的过程为:首先分析该升压电路在开关处于开和关两种状态时的等效电路,然后根据这两种等效电路,分析其中关键的状态量和输出量的数学表达,具体的表达式是根据电路的特性以及分析电容电感得出的。最后对于两种状态下的数学表达式根据开关的状态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开关电源在整开关周期的数学模型。(3)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于此升压电路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及研究。首先采用建立等效功率级的方法对于该升压电路工作在峰值电流模式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将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简化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然后利用此简化模型采用根轨迹法对峰值电流模式的控制回路进行设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设计的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的电路进行了仿真。为了对峰值电流模式与平均电流模式进行比较,对于平均电流模式的电路也是采用根轨迹法进行设计,并且设计了保护以及补偿环节的具体电路,最后在Psim中对于平均电流模式的电路进行仿真,与峰值电流模式下的电路输出进行比较。平均电流模式在额定负载下的输出更加平稳,响应时间更快,纹波为40m V,调节时间为:0.08s,而峰值电流模式在额定负载下的纹波为90m V,调节时间为0.1s。但是当负载或者输入电源出现扰动,峰值电流模式对于扰动的抑制更加明显,纹波从90m V增加到了110m V,而平均电流模式下的电路纹波增加到了0.7V。
缪昕昊[4](2018)在《一种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时代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各类电子产品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中。所有的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稳定持续的电源供给,因此电源管理也成为了当代各种电子产品厂商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所有电源管理产品中,反激变换器拥有能够多路输出,且既能恒流输出又能恒压输出,恒压输出时既能升压又能降压,此外输入和输出间、多路的输出之间能实现电气隔离等优点。因此在小功率AC-DC领域,如笔记本电脑的适配器、充电器、智能手机的充电器,LED的驱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首先介绍了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常用控制方式。为了提升轻载下的效率,本文采用了PWM和PFM双模式调制。其次,对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在PWM调制和PFM调制下的环路进行了建模分析,并确定了补偿方案。然后,为了提升输出电压的精度,重点设计了电压采样模块,原理是使用三路依次采样得到三个采样值,在DCM和CCM下使用不同的判断算法,选出最接近真实值的采样值。接着确立了系统的模式切换策略,当系统处在PWM模式下,且检测到连续5个周期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电压小于0.6V时,判断此时负载较轻,需要切换到PFM模式;反之,系统处在PFM模式下,且检测到连续5个周期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电压大于0.6V时,判断此时负载较重,需要切换到PWM模式。此外还对误差放大器模块、PWM比较器模块、驱动LDO模块,进行了从原理分析到电路仿真结果的介绍。最后介绍了本芯片的整体仿真结果。基于0.18μm的BCD(Biplor CMOS DMOS)工艺,本文对设计的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进行了仿真。变换器输入电压范围为2535V,要求输出电压为30V,误差在±5%以内,负载电流范围为01A。仿真结果表明在芯片能够正常软启动,在应对输入电压阶跃和负载阶跃等突发状况时能够保持输出电压的误差小于±5%,同时实现了在轻载下使用PFM调制,重载下使用PWM调制的策略,满足了设计要求。
沈斌[5](2014)在《应用于纳米孔DNA测序的前置放大器的研究》文中指出纳米孔DNA测序技术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技术,但它发展迅速,成为了新时代快速高通量的DNA测序法,极具发展潜力。纳米孔DNA测序技术的核心是对DNA单分子穿越纳米孔事件的检测,其穿孔时造成的离子电流差通常在皮安(pA)甚至是飞安(fA)级别,是属于微电流变换的范畴。本文旨在研究应用于纳米孔DNA测序法的前置放大器,将微电流信号变换为合适的电压信号。本文主要讨论的前置放大器的结构采用了单电阻反馈式的Ⅰ-V变换器,并使用低偏置电流的AD549作为直接与记录电极连接的运算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的微电流放大系数可以达到1mV/pA.同时,在使用电阻反馈式的前置放大器时,电阻的寄生电容会破坏系统原本的动态特性,另外,实验时出现的偏置电压、电极电容、膜电容、串联电阻也会引入伪差信号,影响DNA测序的准确性,因此研究时,需采取相关的补偿措施,以保证能够尽量减小记录时的噪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前置放大器的高频补偿以改善系统动态特性,为寄生电容设计了专门的电容补偿,通过在Multisim中仿真的方式,得到了预期的补偿效果。同时也为偏置电压设计了三种电压补偿、为串联电阻设计了两种压降补偿、为前置放大器的信号处理设计了低通滤波器。
王礼[6](2020)在《高性能可编程数字线性电源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常见的可调线性直流电源采用纯线性稳压结构实现原理较为传统的同时,仍基本采用按键与旋钮相结合的机械操作方式。因此,本文针对这种电源存在的电能转换效率低、按键易失灵、体积大且笨重、输出电压精度低等缺陷,开展了符合现代电子技术发展需求的可调线性直流电源研究工作。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级串联的可编程的数字线性直流电源系统。系统在有利于电源安装前提下,分为AC-DC模块、可编程调整模块、数字控制模块和辅助板四大模块。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减小电网的谐波污染和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及功率密度,决定采用Boost PFC加LLC谐振变换的两级串联结构实现AC-DC模块。随后详细分析了Boost PFC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并对其参数设计进行了仿真分析且实物验证该功率因数接近1。其次,分析了LLC谐振电路在不同工作频率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基波近似法建立了LLC谐振网络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下,谐振参数对电压增益的影响以及各参数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设计要求,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通过对LLC谐振变换器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实物测试,实现了高功率密度输出和输出效率可达91%。然后,为了使来自AC-DC模块的固定输出电压实现可调稳定输出,可编程调整模块采用基于数字控制融合Buck变换器和线性稳压技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综合了开关电源、线性电源和数字控制的优点,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和低纹波输出。分析了开关预调节电路和线性后调节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可编程调整模块的核心电路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仿真分析和实物验证,实现前级跟随后级的可编程输出,完成可编程调整模块高性能输出。最后,分析了数字调整模块和辅助板的功能,并完成了两个模块的实物设计。随后完成了系统整体的架构设计和硬件模块的组装,搭建了电源样机并在实验室中对该电源系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多次反复测试。实验证明:该电源可以在0-40V和0-5A范围内,实现1m V与1m A步长连续可调,电源调整率低于0.1%,负载调整率低于1%,纹波及噪声低于2m Vrms,电压精确度达0.03%设定值+8m V,最大效率可达80%,整机重量达3kg。优于实验室使用的直流电源SPD3303C,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综上,本电源系统通过数字控制方式,并融合开关稳压和线性稳压技术的设计方案,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低纹波、重量低的优势,为线性电源设计提供一种设计方案。
程为彬[7](2007)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强度气体放电(High Intensity Discharge)灯以其高光通、高光效、长寿命和放电管小等特点,已成为照明领域极具竞争力的新光源。由于体积大、噪声和频闪的缺陷,电感式镇流器达不到绿色照明的要求。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对高强度气体放电的认识,开始研制以高频变换为基础的电子镇流器,但HID灯在高频工作时极易产生声谐振现象,如电弧闪烁、扭曲和光强不稳,严重时可能熄弧,甚至导致灯管毁损。本文对气体放电原理、等离子体的微观运动和宏观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详细推导了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中等离子体振荡的特征方程,以揭示等离子体的振荡现象的激励机理和决定因素。对等离子体振荡的外在表现-声谐振现象的电弧、声波和电气特征进行研究,集中分析了常规的声谐振抑制方法,着重研究了各种频率调制技术的频谱特征及其应用特点。所研究的HID灯电子镇流器采用了两级拓扑结构,输入级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Boost电路和输出级的桥式逆变电路均采用PWM控制技术。PWM输出含有火量的谐波成分,频率和幅度同定,是产生电磁干扰和声谐振的能量源。分析了输入电流谐波与功率因数的关系,讨论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根据实际应用要求,提出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改进设计,并研究了各种可变频率驱动和自振荡驱动技术。根据声谐振的产生需要特定频率和足够能量以及谐波产生电磁干扰的结论,提出利用频谱分散方法,将PWM输出喈波的频率分散到更宽的范围,以降低输入电流总谐波失真度,减小电磁干扰:避免输出级HID灯的驱动信号在固定频率点上形成驻波,抑制声谐振的产生。研究了Boost电路和等离子体中的混沌现象、特征及其控制方法,提山采用无反馈型的混沌控制方法-参数共振微扰法,通过给激励参数以特定频率的扰动,减弱甚至消除其中的混沌运动:同时获得连续的宽带频谱。最后,对Boost电路和输出逆变电路,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共振参数进行混沌控制,实现了对PWM波的实时在线混沌调制。获得了更多的频率成份,将PWM输出谐波的频率分散到更宽的范围,降低了各次谐波频率的准峰值:并使得驱动频率围绕中心频率不断非线性漂移,降低谐波幅值的平均值。混沌调制电路简单实用。测试波形和数据表明:混沌调制技术能有效减小PWM电路产生的谐波,降低了输入级电路产生的电磁干扰,抑制了输出级的声谐振现象。
南航[8](2016)在《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由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降低损耗和减少电源器件成为电源设计中两个最重要的设计要求。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只要一个电感,可分别控制两路电压输出,相对传统多路输出电源采用高频变压器等组合模块输出,它减少了磁性元器件的使用,从而减小了电源体积,降低了电源成本;因此,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得到快速的发展。首先,简要介绍了Buck变换器常用的几种闭环控制方法,对比研究了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拓展到电源的多路输出控制技术,研究了非精确调节和精确调节两种多路输出电源的拓扑结构,对两种拓扑结构下输出电压的动态性能做了对比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的原理以及工作方式。然后,本文对现有的SIDO 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连续导电模式下的电压控制方法以及断续导电模式下的分时复用控制方法。针对以上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峰值电流控制SIDO DCM Buck变换器的方法,该方法延续了分时复用控制方法可消除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的优点,并在负载参数发生变化时,与分时复用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输出电压纹波更小,变换器响应速度更快。随后借助Matlab/Simulink平台对比分析了三种控制方法在支路输出负载加载时输出电压的交叉影响、动态响应速度、纹波大小,仿真结果对SIDO Buck变换器应对不同供电场合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在分时复用控制SIDO DCM Buck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IDO DCM Buck变换器的改进控制方法—前馈型电压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三角波跟随输入电压作为前馈输入信号,使得输入电压的波动及时反映在载波的幅值变化上。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控制方法下SIDO DCM Buck变换器不仅能够实现两路电压的独立稳定输出,无交叉影响,并且对输入电压波动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在输入电压跳变时两支路输出电压无暂态过冲电压和振荡现象。最后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给予了实验验证,论证了前馈型电压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劳群芳[9](2005)在《电能反馈式电子模拟功率负载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各种直流电源出厂试验的电能反馈式电子模拟功率负载,能够模拟实际电阻的负载特性,并能够将直流电能逆变为交流并入电网,实现电能的再生利用。具有输出功率因数高、对电网谐波污染小等优点。 本文详细分析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进行了研究。系统由直直变换器和逆变器两部分构成,直直变换选择全桥型变换器,逆变部分则利用电压型脉冲整流器来实现,主电路开关元件选择IGBT。为便于工业集中控制,控制电路采用了专门用于实时控制领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TMS320F240,通过软硬件的配合,实现了整个电子负载模块单元。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较好地实现了电子负载的功能,并能实现对所模拟电阻值的无级调节。负载模块交流侧电流近似正弦,功率因数近似为-1.0。
洪尔曦[10](2018)在《应用于微弱能量收集系统的芯片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因为具有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进行氧化处理并产生电能的能力而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由于MFC产生的直流电压有限没办法被外部设备直接使用,所以如何将MFC的能量进行收集、转化成为了重大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如何使MFC高效地工作、合理地进行负载管理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具有重大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本论文根据微弱能量收集系统存在的MFC工作效率低和负载管理不合理的问题,在应用系统设计中:一方面提出了使用两级升压转换并分级管理的思想设计出了系统的功率管理模块,另一方面调试现有的应用模块来满足应用端的功能需求。整个应用系统实现了对MFC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电压的两级升压转换、负载的管理,并成功驱动了外部应用负载。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级功率管理将MFC电压升压至1.18V并通过MPPT电路使MFC的电压维持在316mV-390mV的最佳功率点,第二级功率管理将1.1V电压升压至3.5并驱动应用负载每13ms对周围环境温度信息进行一次采集,并将温度信息进行发送、接收和存储;接着本文根据应用系统设计中实现的功能和相应的参数对芯片系统进行了设计。在芯片系统设计中:一方面研究设计了应用于微弱能量收集系统的超低压自启动电路、创新型低电压低功耗迟滞比较器等适用于低压环境的模块电路,另一方面对应用系统中的功率管理模块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基于变压器的单级升压转换,并利用动态电压比较器和控制开关对负载进行管理。论文的最后对芯片系统的迟滞比较器模块和电荷泵模块进行了版图绘制、验证、后仿真、流片,并对流片后的芯片进行测试分析。本设计基于180nm CMOS工艺,流片后模块芯片面积约为0.111 mm2。芯片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第一:芯片系统成功将MFC电压升压至1.82V、实现了MPPT功能将MFC电压限制在390mV-470mV之间、实现对负载的管理;第二:启动电路可以在最低80mV的条件下进行自启动,整个芯片电路均可在1.2V低压环境下工作;第三:在输出电压小于2V的条件下变压器的升压效率达到了 90.3%。与国内外其他相似系统对比虽然集成度比较差,但是启动性能更好、电压转换效率更高、功能更齐全。
二、新型脉冲反馈式变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脉冲反馈式变换器(论文提纲范文)
(1)机车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发展现状 |
1.2.2 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机车电力电子变压器方案选择 |
1.3.1 机车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方案 |
1.3.2 机车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方案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比例式脉冲补偿电压平衡策略研究 |
2.1 CHBR直流电压不平衡原理 |
2.1.1 影响CHBR单元直流电压的因素 |
2.1.2 电压平衡与功率分配关系 |
2.2 传统比例式脉冲补偿电压平衡策略 |
2.2.1 传统比例式脉冲补偿策略原理 |
2.2.2 负载差异对电压平衡策略的影响 |
2.3 改进型比例式脉冲补偿电压平衡策略 |
2.3.1 比例式脉冲补偿策略改进方案 |
2.3.2 仿真分析 |
2.3.3 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比例式脉冲补偿策略可控域分析方法 |
3.1 两级CHBR电压平衡可控域分析 |
3.2 多级CHBR电压平衡可控域分析 |
3.3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级联型PET隔离级DC-DC变换环节控制策略研究 |
4.1 DAB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
4.1.1 DAB变换器功率分析 |
4.1.2 DAB变换器移相控制策略 |
4.1.3 仿真与实验验证 |
4.2 级联型PET隔离级功率均衡控制策略研究 |
4.2.1 前馈式隔离级功率均衡策略 |
4.2.2 反馈式隔离级功率均衡策略 |
4.2.3 仿真与实验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功率指令补偿式电压平衡策略研究 |
5.1 功率指令补偿策略原理 |
5.2 功率指令补偿策略建模分析 |
5.3 仿真与实验验证 |
5.4 功率指令补偿策略与比例式脉冲补偿策略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工作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电力机车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拓扑结构方案 |
1.2.2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二章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
2.1 PETT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拓扑结构与数学模型 |
2.1.1 拓扑结构 |
2.1.2 级联H桥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2.2 PETT整流级调制算法 |
2.2.1 正弦脉宽调制算法 |
2.2.2 载波移相调制 |
2.3 PETT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控制策略 |
2.3.1 瞬态电流控制策略 |
2.3.2 单相d-q电流解耦控制 |
2.4 PETT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新型控制策略 |
2.4.1 瞬时功率理论数学模型 |
2.4.2 单相系统瞬时功率环节设计 |
2.4.3 注入虚拟惯性环节 |
2.5 仿真设计分析 |
2.5.1 PETT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仿真设计 |
2.5.2 仿真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整流级级联H桥整流器电容电压不平衡问题分析 |
3.1 电容等效参数不同分析 |
3.2 电容电压负载不平衡分析 |
3.3 直流电容电压二倍频分析 |
3.3.1 二倍频产生原因分析 |
3.3.2 二倍频抑制控制器设计 |
3.4 PETT整流级级联H桥电容电压平衡算法 |
3.4.1 传统电容电压平衡算法 |
3.4.2 新型电容电压平衡算法 |
3.5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
4.1 PETT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
4.1.1 双有源全桥DC-DC电路拓扑结构 |
4.1.2 双有源全桥DC-DC电路工作模态分析 |
4.2 PETT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移相控制策略 |
4.2.1 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单移相控制 |
4.2.2 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双移相控制 |
4.2.3 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优化控制 |
4.3 仿真设计 |
4.3.1 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单移相SPS控制仿真 |
4.3.2 单侧双重移相DPS双有源全桥DC-DC优化控制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功率均衡策略研究 |
5.1 PETT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功率均衡基本原理 |
5.2 PETT隔离级双有源全桥DC-DC变换器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
5.2.1 功率反馈式隔离级功率功率均衡策略 |
5.2.2 功率前馈式隔离级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
5.2.3 基于输出电流隔离级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
5.3 仿真设计分析 |
5.4 PETT整体仿真分析 |
5.4.1 PETT整体仿真模型 |
5.4.2 PETT整体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型DC/DC升压变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源 |
1.3 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发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
2.1 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
2.2 高频开关电源的PWM调制器原理 |
2.3 升压型变换器的结构及分类 |
2.3.1 变压器隔离型升压变换器 |
2.3.2 非隔离型升压变换器 |
2.3.3 非隔离型升压变换器工作原理 |
2.3.4 非隔离型升压变换器开环仿真实例 |
2.4 开关电源控制模式 |
2.4.1 电压模式开关调节器 |
2.4.2 电流模式开关调节器的发展 |
2.4.3 峰值电流法 |
2.4.4 平均电流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非隔离型升压电路分析 |
3.1 电路参数的计算 |
3.2 交流小信号建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升压电路控制器的设计 |
4.1 峰值电流法开关调整器设计 |
4.1.1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控制器的数学建模 |
4.1.2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控制器的误差补偿器设计 |
4.2 平均电流法开关调整器设计 |
4.2.1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设计 |
4.2.2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电路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升压电路的仿真及分析 |
5.1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仿真及分析 |
5.1.1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原理仿真 |
5.1.2 频率特性分析 |
5.2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仿真及分析 |
5.2.1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原理仿真 |
5.2.2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电路仿真 |
5.2.3 瞬态特性分析 |
5.2.4 频率特性分析 |
5.3 电路设计及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一种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反激变换器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工作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2.1 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
2.2 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工作状态 |
2.3 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调制方式 |
2.3.1 电压模PWM调制 |
2.3.2 峰值电流模PWM调制 |
2.3.3 电压模PFM调制 |
2.4 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 |
2.4.1 电压模PWM调制下的小信号模型 |
2.4.2 电压模PFM调制下的小信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电路实现 |
3.1 系统框架 |
3.1.1 系统介绍 |
3.1.2 系统simulink模型仿真 |
3.2 电压采样电路 |
3.2.1 电路原理 |
3.2.2 电路结构与分析 |
3.2.3 电路仿真 |
3.3 PFM调制模块 |
3.3.1 电路原理 |
3.3.2 电路结构与分析 |
3.3.3 电路仿真 |
3.4 误差放大器及补偿网络 |
3.4.1 电路原理 |
3.4.2 电路结构与分析 |
3.4.3 电路仿真 |
3.5 PWM比较器模块 |
3.5.1 电路原理 |
3.5.2 电路结构与分析 |
3.5.3 电路仿真 |
3.6 驱动LDO模块 |
3.6.1 电路原理 |
3.6.2 电路结构与分析 |
3.6.3 电路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体芯片的仿真 |
4.1 芯片整体说明 |
4.2 芯片整体性能的仿真与分析 |
4.2.1 软起动过程 |
4.2.2 输入电压阶跃 |
4.2.3 负载阶跃 |
4.2.4 模式切换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应用于纳米孔DNA测序的前置放大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DNA测序 |
1.2 纳米孔DNA测序技术 |
1.3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电流-电压变换器 |
2.1 本章引言 |
2.2 膜片钳的含义 |
2.3 电流变换的实现 |
2.3.1 电流变换器 |
2.3.2 电阻反馈式Ⅰ-Ⅴ变换 |
2.3.3 纳米孔DNA测序法的前置放大器 |
2.4 放大器的选择 |
2.5 电路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置放大器的细节研究及其补偿 |
3.1 本章引言 |
3.2 电流-电压变换器的噪声 |
3.2.1 JFET型放大器的噪声 |
3.2.2 反馈电阻的噪声 |
3.3 高频补偿 |
3.3.1 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 |
3.3.2 系统动态模型的参数估计 |
3.3.3 高频补偿的实现 |
3.3.4 高频补偿仿真 |
3.4 前置放大器的零点补偿 |
3.5 前置放大器偏置电压的补偿 |
3.5.1 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补偿 |
3.5.2 实验装置的偏移电位补偿 |
3.5.3 偏置电压的后补偿 |
3.6 电容的补偿 |
3.6.1 电容噪声 |
3.6.2 电容补偿的意义 |
3.6.3 电极电容的补偿 |
3.6.4 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对地净电容 |
3.6.5 膜电容的补偿 |
3.7 串联电阻的补偿 |
3.7.1 校正回路 |
3.7.2 增压过充 |
3.7.3 串联电阻与电容补偿之间的联系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号的滤波与采样 |
4.1 本章引言 |
4.2 滤波 |
4.2.1 低通滤波器 |
4.2.2 滤波器种类的选择 |
4.2.3 Sallen-Key滤波器 |
4.2.4 多重反馈滤波器 |
4.3 采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容反馈式前置放大器 |
5.1 本章引言 |
5.2 电容反馈式Ⅰ-Ⅴ变换器 |
5.3 电容反馈式的优点 |
5.4 电容反馈式的缺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性能可编程数字线性电源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源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电源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1 电源的主要功能 |
2.1.2 系统的设计方案 |
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2.2.1 功率因数和总谐波失真 |
2.2.2 PFC的分类和工作模式 |
2.2.3 Boost PFC的参数设计 |
2.2.4 Boost PFC的仿真及实验分析 |
2.3 AC-DC模块的DC-DC变换器 |
2.3.1 DC-DC变换器损耗模型 |
2.3.2 DC-DC变换器的选取 |
2.4 线性稳压电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 |
3.1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结构 |
3.2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分析 |
3.3 谐振变换器稳态建模分析 |
3.3.1 基于FHA稳态等效电路 |
3.3.2 直流增益分析 |
3.3.3 ZVS条件下的k、Q关系 |
3.4 变换器实际设计 |
3.4.1 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 |
3.4.2 主电路器件选型 |
3.4.3 变压器设计 |
3.5 仿真分析及实验分析 |
3.5.1 仿真及结果分析 |
3.5.2 实物测试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编程调整模块设计 |
4.1 高效稳压设计 |
4.1.1 预调节工作原理 |
4.1.2 芯片选型与预调节电路设计 |
4.1.3 线性稳压后调节电路 |
4.1.4 可编程调整电路仿真 |
4.2 高精度稳压调节 |
4.2.1 参考电压与误差放大 |
4.2.2 高性能采样电路 |
4.3 辅助电源设计和快恢复设计 |
4.3.1 辅助电源设计 |
4.3.2 快恢复电路设计 |
4.4 可编程调整模块实物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集成及测试 |
5.1 数字控制模块 |
5.2 系统工作原理 |
5.2.1 系统完整结构 |
5.2.2 系统工作流程 |
5.3 性能测试及分析 |
5.3.1 转换效率测试及分析 |
5.3.2 纹波测试及分析 |
5.3.3 负载调整率和电源调整率测试及分析 |
5.3.4 输出电压测试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电子镇流的应用、发展和技术要求 |
1.2.1 电子镇流器的应用 |
1.2.2 电子镇流器的发展 |
1.2.3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对电子镇流器的要求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文章内容 |
2 高强度气体放电原理 |
2.1 电子镇流器常用术语与电光源分类 |
2.1.1 电子镇流器常用术语 |
2.1.2 电光源的分类及特点 |
2.2 气体放电原理 |
2.2.1 等离子体的概念 |
2.2.2 等离子体的微观运动 |
2.2.3 等离子体的宏观运动 |
2.2.4 气体放电的等离子振荡 |
2.2.5 弧光放电 |
2.2.6 等离子体的声学基础 |
2.3 数学模型 |
2.3.1 动态模型 |
2.3.2 小信号模型 |
2.3.3 HPS灯稳态建模 |
2.3.4 MH灯建模 |
2.4 小结 |
3 电子镇流技术 |
3.1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 |
3.2 高频逆变 |
3.2.1 主电路设计 |
3.2.2 控制方法 |
3.3 功率控制 |
3.3.1 基波等效原理 |
3.3.2 恒功率控制 |
3.3.3 调光原理与方法 |
3.3.4 调光对灯的影响 |
3.4 声谐振特征与抑制 |
3.4.1 声谐振的特征 |
3.4.2 声谐振的抑制 |
3.5 频率调制 |
3.5.1 低频方波叠加高频信号 |
3.5.2 高频信号叠加低频信号 |
3.5.3 白噪声调制 |
3.5.4 其他频率调制 |
3.6 前馈控制 |
3.7 小结 |
4 功率因数校正 |
4.1 输入电流的波形畸变 |
4.2 功率因数与电流谐波的关系 |
4.3 电流谐波与电磁干扰 |
4.4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
4.5 有源功率校正 |
4.5.1 Boost电路 |
4.5.2 APFC改进设计 |
4.5.3 可变频率驱动 |
4.5.4 自振荡电路 |
4.6 小结 |
5 频谱分散 |
5.1 频谱分散技术简介 |
5.2 频谱分析 |
5.2.1 固定脉宽调制PWM频谱 |
5.2.2 SPWM频谱 |
5.2.3 其它脉冲调制频谱 |
5.2.4 双频率调制频谱 |
5.2.5 随机开关调制频谱 |
5.2.6 抖动调制频谱 |
5.3 小结 |
6 混沌调制 |
6.1 电子镇流中的混沌现象 |
6.1.1 Boost电路中的混沌现象 |
6.1.2 CCM模式下Boost电路的混沌现象 |
6.1.3 等离子体中的混沌现象 |
6.2 混沌控制的基本方法 |
6.2.1 混沌控制方法 |
6.2.2 混沌控制实现途径 |
6.2.3 混沌控制理论的应用 |
6.3 功率因数电路的混沌校正 |
6.3.1 混沌抑制 |
6.3.2 离线谐波频谱分散 |
6.3.3 实时谐波频谱分散 |
6.4 声谐振的混沌抑制 |
6.4.1 振荡频率混沌调制 |
6.4.2 幅度混沌调制 |
6.4.3 组合混沌调制 |
6.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多路输出拓扑结构的发展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多路输出开关变换器控制技术 |
2.1 引言 |
2.2 Buck变换器常用闭环控制策略 |
2.2.1 电压型PT控制 |
2.2.2 电压型PWM控制 |
2.2.3 前馈控制 |
2.2.4 电流型控制 |
2.2.5 V2、V2C和V2-OCC控制 |
2.3 非精确调节多路输出开关变换器 |
2.3.1 变压器耦合式 |
2.3.2 电感耦合式 |
2.3.3 加权反馈式 |
2.3.4 线性稳压式 |
2.4 精确调节多路输出开关变换器 |
2.4.1 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2.4.2 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的工作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峰值电流控制SIDO DCM Buck变换器 |
3.1 引言 |
3.2 SIDO Buck变换器常用控制方法 |
3.2.1 电压控制SIDO CCM Buck变换器 |
3.2.2 分时复用控制SIDO DCM Buck变换器 |
3.3 改进的峰值电流控制SIDO DCM Buck变换器 |
3.3.1 电路结构设计 |
3.3.2 工作模态分析 |
3.4 不同负载参数对支路输出电压的影响 |
3.4.1 仿真模型 |
3.4.2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前馈型电压控制SIDO DCM Buck变换器 |
4.1 引言 |
4.2 前馈型电压控制电路设计 |
4.2.1 改进控制方法的电路结构 |
4.2.2 工作机理分析 |
4.3 输入电压跳变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
4.3.1 仿真模型 |
4.3.2 仿真分析 |
4.3.3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4 实验验证 |
4.4.1 实验硬件控制框图 |
4.4.2 实验装置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电能反馈式电子模拟功率负载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分析 |
2.1 电能反馈式电子负载原理 |
2.1.1 试验系统原理 |
2.1.2 等值电路和数学模型 |
2.2 系统的结构 |
2.3 系统功能 |
2.3.1 上位机 |
2.3.2 电子负载箱总控制器 |
2.3.3 网络 |
2.3.4 电子负载箱 |
第三章 监控网络设计 |
3.1 监控分系统概述 |
3.2 监控分系统组成 |
3.2.1 硬件部分 |
3.2.1.1 操作平台 |
3.2.1.2 负载模块总控制台 |
3.2.1.3 通讯网络 |
3.2.1.4 主控芯片 |
3.2.2 软件部分 |
3.3 功能描述 |
3.4 方案论证 |
3.4.1 现场总线技术 |
3.4.1.1 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特点 |
3.4.1.2 现场总线的种类 |
3.4.2 CAN总线概述 |
3.4.3 监控系统 |
3.4.4 小结 |
第四章 直直变换器的方案设计 |
4.1 主电路结构 |
4.1.1 主电路拓扑结构 |
4.1.2 谐振式全桥DC/DC变换器设计 |
4.2 控制方法 |
4.3 DC/DC变换器的设计实现 |
4.3.1 主电路原理图 |
4.3.2 器件参数选择 |
4.3.3 抗直流偏磁措施 |
4.3.4 驱动电路设计 |
第五章 逆变部分设计 |
5.1 电压型脉冲整流器原理分析 |
5.2 逆变部分方案设计 |
5.2.1 主电路原理 |
5.2.2 装置参数选择 |
5.2.3 控制系统设计 |
5.2.3.1 脉冲整流器控制方案的要求 |
5.2.3.2 控制方案选择 |
5.2.3.3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5.2.3.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3 电子负载单元的保护设计 |
第六章 电磁兼容设计 |
6.1 电子负载的主要干扰源 |
6.2 电子负载电磁兼容设计 |
6.2.1 电网噪声抑制 |
6.2.2 功率电路干扰抑制 |
6.2.3 主开关器件瞬态过电压抑制 |
6.2.4 控制板抗干扰措施 |
6.2.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七章 实验波形和分析 |
7.1 试验系统简介 |
7.2 直直变换器实验波形 |
7.3 PWM整流器实验波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应用于微弱能量收集系统的芯片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微弱能量收集系统相关理论知识 |
2.1 MFC相关理论知识 |
2.1.1 MFC工作原理 |
2.1.2 M FC的配置和操作 |
2.2 振荡器 |
2.2.1 反馈式振荡器工作原理 |
2.2.2 常用振荡器类型 |
2.3 电荷泵 |
2.3.1 电荷泵工作原理 |
2.3.2 电荷泵电路的演变 |
2.4 电压比较器 |
2.4.1 电压比较器工作原理 |
2.4.2 常用电压比较器类型 |
2.5 DC-DC变换器 |
2.5.1 DC-DC变换器性能指标 |
2.5.2 三种基本的DC-DC转换器类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系统设计 |
3.1 应用系统整体架构 |
3.1.1 应用系统架构 |
3.1.2 应用系统功能参数 |
3.2 功率管理模块设计 |
3.2.1 第一级功率管理模块设计 |
3.2.2 第二级功率管理模块设计 |
3.3 应用模块设计 |
3.3.1 应用模块整体架构分析 |
3.3.2 无线传送接收过程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芯片系统设计 |
4.1 芯片系统整体架构 |
4.1.1 芯片系统架构 |
4.1.2 芯片系统功能参数 |
4.2 芯片模块电路设计 |
4.2.1 超低压自启动电路设计 |
4.2.2 新型迟滞比较器设计 |
4.2.3 低压带隙基准源设计 |
4.2.4 环形振荡器电路设计 |
4.2.5 主升压电路设计 |
4.3 整体电路设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结果分析 |
4.4.2 性能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版图设计与测试 |
5.1 版图设计 |
5.1.1 版图设计的流程 |
5.1.2 芯片版图设计 |
5.2 芯片分析 |
5.3 测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新型脉冲反馈式变换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机车电力电子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D]. 李响.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2]电力机车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控制策略研究[D]. 杨声弟.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3]新型DC/DC升压变换器研究[D]. 俞晓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0(06)
- [4]一种原边反馈式反激变换器的设计[D]. 缪昕昊.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5]应用于纳米孔DNA测序的前置放大器的研究[D]. 沈斌.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6]高性能可编程数字线性电源系统研究与设计[D]. 王礼.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技术研究[D]. 程为彬.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5)
- [8]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控制方法研究[D]. 南航. 重庆大学, 2016(03)
- [9]电能反馈式电子模拟功率负载的研制[D]. 劳群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5(06)
- [10]应用于微弱能量收集系统的芯片研究与设计[D]. 洪尔曦. 福州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