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星火技术研究所转让最新专利(论文文献综述)
闫哲[1](2018)在《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专利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专利质量问题正逐渐引起关注,提高专利质量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国开始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其中新兴产业是进行专利质量提升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抓手。但采取何种举措提升新兴产业专利质量,亟需开展相关实证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各区域之间经济、科技水平差异较大,研究中国专利质量需要进一步考虑区域间的异质性问题。在上述背景之下,本文选取集成电路制造、石墨烯和高速铁路作为典型新兴产业,综合采用专利计量学、多指标综合评价、计量经济学等多种方法,基于大样本数据,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对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究什么是专利质量,如何评价专利质量,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相比专利质量上的差距具体如何,在国内区域层面的质量差异具体如何,专利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各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路径和实际作用效果如何,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我国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对策建议。(1)专利质量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专利质量与专利价值概念的辨析,从技术质量、法律质量和经济质量三个分维度对专利质量概念进行界定,并基于三个质量分维度及专利质量形成的四阶段过程-专利创造、专利申请、专利审查、专利授权后,分别构建了适用于单项及整体专利质量测度的“三维度-全过程”专利质量评价体系。(2)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区域测度研究。本文首先对三个典型新兴产业分别建立技术分类体系和中文专利检索策略,并下载数据构建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数据库;随后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各区域各产业进行专利质量测度,并基于中国专利奖评奖结果进行检验;最后从时间分布、创新主体类型、技术子领域、质量分维度及微观专利质量分布等多角度系统揭示了典型新兴产业区域专利质量的差异性特征。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得出各区域在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存在明显差异。(3)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国际测度研究。本文首先根据所构建英文专利检索策略下载专利数据建立新兴产业国际发明专利数据库;随后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开展专利质量测度,并基于各国家/地区的产业现实发展情况进行检验;最后从发展趋势、创新主体类型、技术子领域、申请专利局、质量分维度等多个角度对比了典型新兴产业中国专利质量与世界典型国家/地区的差距。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得出我国专利质量与典型国家/地区相比总体存在差距。(4)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本文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实地访谈和文献调研识别出五类共58个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基于关注度排序发现专利资助政策、专利审查标准与质量等因素较为重要;随后在对现有模型进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根据所构建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揭示了重要影响因素对专利质量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还得出创新主体类影响因素更为重要、专利促进政策应注重提升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管理水平等结论。(5)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上一部分所识别出的各类别中较重要影响因素,综合采用变系数和不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揭示了影响因素对区域层面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及不同分维度的具体作用,并从仅针对企业专利和分析间接作用两方面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研究得出专利权人研发投入的提高、区域专利资助政策资助阶段的后移、我国第三次专利法修订、专利审查标准的提高、专利代理质量的提升及所在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等因素对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或其中具体质量分维度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各区域专利发展战略定位,从技术质量、法律质量和经济质量三个维度提出推动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集中精力和资源着力解决现阶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么红杰[2](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指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茆云松[3](2021)在《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思想研究(1978-1995)》文中研究说明
高敏,薛晓月[4](2021)在《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禁令救济规则在我国的适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标准必要专利在我国移动通讯领域发展的背景下愈加重要,此前我国法院已经审理了多起标准必要专利案件,但我国的禁令救济实施规则不甚完善,由此引发的探讨不绝于耳,如何建立禁令救济裁判规则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标准必要专利是当下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我国的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典型案件"西电捷通诉索尼案"以及"华为诉三星案"入手分析我国目前司法体系与立法体系,通过借鉴域外司法实践,探讨建立以公众利益为核心、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侵权判定原则的我国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裁判规则的建立,以期为我国司法领域在解决相关问题上带来更多思考。
罗梦婕[5](2020)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早期的科技产业园多将产业聚集作为为主要功能,忽视了自身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产城分离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诸多问题。产城融合理念为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国内科技产业园纷纷在此理念导向下进行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园开始承担起除了产业活动以外的多项职能与使命,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科技产业园自身的复杂性,很多园区存在着孤立封闭、功能配置失衡及空间形态单一等问题,针对性研究亟待展开。本文此为切入点,回应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从产城融合与复合化设计两个关键点出发,通过调研访谈、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总结了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引入理论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复合化设计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对象的规模、建设时间进行限定,并确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问题分析与理论平台构建,分析国内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科技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理论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旨在解决问题,根据设计原则与目标,分别从城市和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复合化设计进行分层构建。第四部分为设计总结与实践运用,将前文的设计研究进行总结,并将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中,说明研究结论在具体设计中的可行性。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在基础研究方面,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在设计研究方面,通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展开研究:指出科技产业园需要结合城市的规划布局来进行复合设计,形成联动发展的产城关系;指出园区内部需要通过多功能的合理配置、多流线的合理组织、多空间的复合设计,形成多样、开放、交流、弹性的园区。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科技产业园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康硕[6](2020)在《电液式负载模拟器耦合特性及非线性加载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机构是火箭的运动控制子系统,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火箭在发射过程中的控制性能与可靠程度。在其研发过程中,通常采用一类电液式负载模拟器来实现地面性能测试。因此,负载模拟器对实际环境载荷变化情况的模拟精度高低与加载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推力矢量伺服机构的性能测试数据是否准确有效,进而间接影响火箭发射过程的可靠性。本文针对模拟载荷加载过程中所涉及的加载动力学建模问题与固有耦合特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设计了相应的非线性加载控制策略,用以实现模拟载荷的高精度加载。首先,根据电液式负载模拟器的实际机械结构,提出了一种多扰动耦合力加载模型,其中考虑了来自被试推力矢量伺服机构的位置扰动、加载液压缸内部摩擦以及传动机构间隙等各类扰动因素对载荷加载过程的综合影响;并从理论上阐释了多余力现象的产生机理。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际工程现象,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为后续分析非线性耦合扰动对加载性能的影响和设计基于模型的非线性加载控制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加载液压缸内部摩擦与传动机械间隙影响的精确补偿问题,对如何获得实际负载模拟试验系统中摩擦与间隙的精确数学描述进行了研究。考虑摩擦动态特性与间隙不连续特性,分别提出了适用于参数辨识的改进广义麦克斯韦尔滑移摩擦模型与拟线性间隙模型。继而,相应地设计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摩擦参数辨识方法与结合二阶滑模速度观测器、递归最小二乘法的间隙参数辨识方法,解决了非线性模型参数难以准确辨识的问题。根据上述辨识方法与试验数据,获得了实际系统中的摩擦与间隙精确模型,并分析了各扰动参数摄动对加载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前述多扰动耦合力加载模型,为后续设计非线性扰动的精确补偿方法提供了可行性。针对如何在多扰动耦合影响下实现模拟载荷的高精度加载问题,基于所建多扰动耦合力加载模型,分别设计了改进自适应终端滑模加载控制策略与基于控制输入抗饱和的几乎干扰解耦加载控制策略。首先,从改善加载过程鲁棒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观测器的改进自适应终端滑模加载控制策略,该方法既可同时抑制位置扰动与间隙作用的影响,其有限时间收敛特性又可保证系统的动态性能,且其自适应项可对摩擦参数不确定性进行有效补偿。其次,采用将外部干扰从力加载过程解耦的思路,并考虑增强控制策略的工程实用性,又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输入抗饱和的几乎干扰解耦加载控制策略;此方法基于位置扰动与输出加载力的耦合特性分析与微分几何理论设计,通过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可将力跟踪误差减小至精度指标范围内,且无需考虑外部扰动的形式与边界,更为简单易行;此外,通过加入饱和补偿辅助子系统,减小了由硬件限幅引起的控制信号振荡,进而消除了相应的响应滞后现象,有效改善了加载过程的动态品质。最后,上述两种加载控制策略在改善力加载精度与动态性能方面的有效性均得到了仿真验证。为了验证上述所提出的两种加载控制策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搭建了负载模拟试验系统,分别对二者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比归纳了所提非线性控制策略与工业中常用的基于结构不变性前馈补偿的PID策略之间,以及两种非线性加载控制策略之间的性能差异,从而针对如何在不同应用场合下选取合适的加载控制策略给出指导意见。
尹晓彤[7](2020)在《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公司股权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引领下我国金融改革进入发展新篇章,其中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成为今后金融体制改革的新重心。而新三板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底座,不仅拓宽了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覆盖面,优化了融资结构,而且为高新技术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切实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然而新三板市场目前仍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由于挂牌企业参差不齐,导致众多目前发展不确定、盈利不突出的优质企业被埋没。因此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合理评估关系到整个市场的良好发展,本文正是对新三板企业的有效价值评估做出一定研究。本文以新三板企业太比雅公司的股权价值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选择研究新三板企业股权价值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有关企业估值的研究成果并介绍相关概念,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新三板企业太比雅股权价值评估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引入实物期权对新三板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从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两个角度阐述了实物期权的适用性,通过识别和分析企业的实物期权特征,最终确定了选用B-S定价模型进行评估研究。以太比雅公司为例,按照实物期权法的估值模型,识别了企业包含的多种期权并计算了五个基本参数的值,带入B-S模型期权计算公式中得出期权价格,即股票内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B-S定价模型简洁的计算和准确的估值结果,为企业股权价值评估带来有益借鉴。本文最后归纳了研究结论,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未来展望。
赵维[8](2020)在《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的消费思维与方式、社交理念与规范等现代文明与日俱进。共享经济以全新的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以P2P(个人对个人)方式,以共享平台为载体,充分联系闲置资源的个体,从而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当今时代,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轻资产化”观念也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不求拥有,只求使用”。科研情报机构引入共享经济模式及理念,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将更好的为企业、个人以及科研人员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部分科技情报机构也已经开始构建创新云服务平台,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文章从共享经济视角出发,对相关服务内容、知识服务平台、合作方式等部分进行调研,反思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归纳综合法等方法。在阐述共享经济的特征、运行模式以及科技情报机构的特征及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对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情况、知识服务内容、知识服务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原因。由于共享平台用户数量激增、传统的监管理念难以适用、信任机制尚未完善、省级科技情报机构服务体制的约束、商业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兴起与冲击,导致出现开放共享型知识服务平台存在安全壁垒、知识服务效率有待改进、知识服务方式待拓展创新等系列问题。最后,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策略。主要有加强用户关系管理建设知识共享集群文化、形成政府与平台多方协同监管模式、不断完善信任机制、优化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制度、不断创新知识服务方式以提高竞争力。
邹日崧[9](2020)在《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石油装备产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对国家能源工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伴随着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挑战,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逐渐成为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现阶段,随着产学研合作规模的扩大,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渐由单一线性合作转向多元网络化发展,但产学研合作网络功能不完善,合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制约。因此,结合石油装备产业具体情境,探索产学研合作网络的特征规律与功能效用,对丰富产学研合作网络研究以及助推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专利视角出发,首先在概念与理论上对产学研合作网络等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对社会网络等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并由此提出了包含网络关系与网络结构两方面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其次聚焦到石油装备产业,通过对该领域产学研合作专利的计量分析研究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特征,同时奠定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紧接着,依据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结合UCINET网络分析工具,构建并分析了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地,利用上述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与结构分析结果设计研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而验证前期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并针对石油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供参考。研究发现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成果与规模在不断扩大,呈现小世界网络特征,自2013年起网络连通性逐渐向好,进入知识流通的加速期。但合作网络内部关系发展失衡,且网络密度持续下降,连接功能亟待完善;随着集聚程度与趋势的加深,网络表现出非同类混合特征,高节点度主体之间各自为战现象严重,不利于行业内部信息交流与协同创新发展。此外,就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来看,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关系周期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不显着;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节点规模对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出正向影响,但存在时效限制,一般延长至产学研合作后的5年;而节点位置则始终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正向影响。综合研究结论,建议一方面从优化产学研合作网络环境入手,另一方面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入手,全力推动我国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王琛涵[10](2020)在《德国勃兰登堡理工大学教育理念与空间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发生地,教育活动亦是如此。教育理念通过对教育活动的指导性影响,产生了基于教育理念的多样性教育活动,而空间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其设计与建设的优劣便会逐级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与教育理念的实施。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教育的理念和其需求也有了新的改变。而在我国高校校园的扩张建设过程中,对于校园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营造往往仅注重于满足建筑学层面的功能和形式的需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也缺乏对不同高校教育学层面需求的考虑。所以,存在着学校空间营造和高校教育需求的脱节。故而,探究适用于当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的建筑空间和校园空间便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德国正处于世界建筑界与高等教育界的高地,从19世纪由洪堡等人的教育改革开始,经过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成为了世界最为先进的高等教育国家之一。尤其是在“二战”之后,德国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大众化时代,不仅原有的高校进行了改造和重建,还诞生了数量众多的新大学。德国勃兰登堡理工大学正是新建大学中将一流的建筑空间和校园空间与其教育理念、教育活动相促进结合的成功案例。本文将以德国高等教育理念为铺垫,深入研究德国勃兰登堡理工大学的发展与变革,以教育学视角探究其教育理念的产生与教育活动的特点。然后,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其校园建设情况以建筑学、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学校不同空间与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活动的使用与设计特点。并通过校园总体空间建设的演进过程和总体空间特色研究,探讨出学校建设与教育理念的促进关系。最后,总结学校建设经验并提出建设的启示,并结合环境行为学、心理学,总结出适应于其教育理念的空间设计原则和设计重点。本文通过对勃兰登堡理工大学的研究,归纳出了该大学教育开放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实践化等教育理念特点。并通过对教育理念下开展的教育活动与建筑空间、校园空间的关联与使用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该大学的校园空间、建筑空间的特点。最终,根据勃兰登堡理工大学学校建设经验的总结和适应于教育理念需求下空间设计重点的总结,得出该大学在学校建设和空间设计层面的启示。期望于扩充我国国外高校的学校建设实例库,为以后我国高校建设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二、北京市星火技术研究所转让最新专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星火技术研究所转让最新专利(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典型新兴产业选取 |
1.3.2 数据范围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专利基础理论 |
2.1.2 科学计量学理论 |
2.1.3 综合评价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现有的专利质量定义 |
2.2.2 现有专利质量评价研究梳理 |
2.2.3 现有专利产出影响因素研究梳理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专利质量的界定、评价体系及分析框架 |
3.1 专利质量与专利价值的关系 |
3.2 专利质量概念界定 |
3.2.1 技术质量 |
3.2.2 法律质量 |
3.2.3 经济质量 |
3.3 评价体系构建 |
3.3.1 构建原则 |
3.3.2 “三维度-全过程”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3 与现有代表性评价体系的比较 |
3.4 分析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区域测度研究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收集 |
4.2 典型新兴产业国内专利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权重确定 |
4.2.3 评价结果检验 |
4.3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内区域专利质量测度总体情况 |
4.4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内区域专利质量差异比较分析 |
4.4.1 集成电路制造业 |
4.4.2 石墨烯产业 |
4.4.3 高速铁路产业 |
4.4.4 比较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国际测度研究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收集 |
5.2 新兴产业国际专利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权重确定 |
5.3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际专利质量测度总体情况 |
5.4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国际差距比较 |
5.4.1 集成电路制造业 |
5.4.2 石墨烯产业 |
5.4.3 高速铁路产业 |
5.4.4 比较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
6.1 研究问题 |
6.1.1 关键问题 |
6.1.2 相关研究进展 |
6.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2.1 研究思路 |
6.2.2 内容分析法 |
6.2.3 实地访谈 |
6.2.4 系统动力学方法 |
6.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专利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基于实地访谈和文献调研的样本收集 |
6.3.3 编码过程 |
6.3.4 结果与讨论 |
6.4 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
6.4.1 模型借鉴 |
6.4.2 阶段-维度-效果模型 |
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专利质量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分析 |
6.5.1 系统边界确定 |
6.5.2 作用路径分析 |
6.5.3 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7.1 研究问题 |
7.1.1 相关研究进展 |
7.1.2 关键问题 |
7.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7.2.1 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模型构建 |
7.2.4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7.3 基于不变系数和变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1 集成电路制造业 |
7.3.2 石墨烯产业 |
7.3.3 高速铁路产业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针对企业专利的稳健性检验 |
7.4.2 针对区域经济水平间接作用的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动我国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区域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协调发展的战略定位 |
8.1.1 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协调发展的含义 |
8.1.2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
8.2 对策建议 |
8.2.1 技术质量维度 |
8.2.2 法律质量维度 |
8.2.3 经济质量维度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专利检索策略 |
附录 B:外文专利数据法律状态处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禁令救济规则在我国的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适用现状 |
2.1 我国标准必要专利司法审判中禁令救济适用规制 |
2.2 我国涉及标准必要专利侵权诉讼适用禁令救济的规范性文件 |
2.2.1《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
2.2.2《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案件的工作指引(试行)》 |
3 禁令救济域外司法实践 |
3.1 欧盟标准必要专利禁令规制 |
3.2 美国标准必要专利禁令规制 |
4 关于我国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裁判规则构建的思考 |
(5)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相关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 |
1.3.2 关于科技产业园的研究 |
1.3.3 现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相关理论 |
2.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特征分析 |
2.2.1 产城融合理念的特征解读 |
2.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 |
2.3 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共生理论 |
2.3.2 紧凑城市理论 |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与设计目标 |
3.1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 |
3.1.1 调研对象选取与框架确立 |
3.1.2 园区孤立封闭,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
3.1.3 功能配置失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 |
3.1.4 街道形象单一,缺乏活力与特色 |
3.1.5 空间形态单一,忽视人文关怀 |
3.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的必要性 |
3.2.1 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的要求 |
3.2.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
3.2.3 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要求 |
3.2.4 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 |
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原则 |
3.3.1 整体协同原则 |
3.3.2 多样混合原则 |
3.3.3 高效可达原则 |
3.3.4 弹性适应原则 |
3.4 基于现状问题的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目标 |
3.4.1 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资源共享 |
3.4.2 功能配置的复合化:满足多样需求 |
3.4.3 交通组织的复合化:增加街道活力 |
3.4.4 空间组织的复合化:关注人性体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设计 |
4.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互动的构建基础 |
4.1.1 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的园城关系 |
4.1.2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产业空间更新的组成部分 |
4.1.3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
4.1.4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
4.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选址互动 |
4.2.1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分析 |
4.2.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方式 |
4.2.3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策略 |
4.3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衔接 |
4.3.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
4.3.2 与城市交通站点的衔接分析 |
4.3.3 与城市道路网络的整合设计 |
4.3.4 与未来地铁站点的预接设计 |
4.4 科技产业园与周边地块的融合共享 |
4.4.1 科技产业园周边用地类型分析 |
4.4.2 沿园区边界布置共享设施 |
4.4.3 园区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 |
5.1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要素分析 |
5.1.1 由单一产业园区转向综合型园区的规划布局 |
5.1.2 科技产业园的功能要素分析 |
5.1.3 科技产业园的内部交通要素分析 |
5.1.4 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要素分析 |
5.2 科技产业园功能配置的复合化设计 |
5.2.1 适应多种产业活动的产业功能配置 |
5.2.2 构建宜业宜居园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配置 |
5.2.3 形成创新软环境的产业服务功能配置 |
5.2.4 促进各类功能有机融合的多维复合 |
5.3 科技产业园内部交通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
5.3.1 高效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 |
5.3.2 高效复合的静态交通布局 |
5.3.3 整合多种功能的交通空间 |
5.4 科技产业园空间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
5.4.1 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复合型产业空间 |
5.4.2 适应人群多样使用的复合型服务空间 |
5.4.3 适应人群交往行为的复合型开放空间 |
5.4.4 复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分期开发模式 |
5.4.5 复合文化要素的整体空间环境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 |
6.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策略总结 |
6.1.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策略总结 |
6.1.2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策略总结 |
6.2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设计实践 |
6.2.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
6.2.2 园区与城市融合互动的设计策略应用 |
6.2.3 园区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应用 |
6.3 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应用的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科技产业园访谈录 |
附录三 案例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电液式负载模拟器耦合特性及非线性加载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负载模拟器研究综述 |
1.2.1 负载模拟设备的研制开发进展 |
1.2.2 负载模拟加载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问题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电液式负载模拟器系统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液式负载模拟试验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1 基本组成 |
2.2.2 工作原理 |
2.3 考虑多种扰动耦合影响的力伺服加载模型 |
2.3.1 力伺服加载过程的基本非线性模型 |
2.3.2 考虑位置扰动耦合影响的力伺服加载改进模型 |
2.3.3 考虑其它非线性扰动因素耦合影响的力伺服加载改进模型 |
2.3.4 力伺服加载装置中的其它环节模型 |
2.4 多扰动耦合力加载模型的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负载模拟试验系统非线性扰动因素的建模与参数辨识 |
3.1 引言 |
3.2 力加载液压缸非线性摩擦特性的建模与参数辨识 |
3.2.1 改进GMS摩擦辨识模型的提出 |
3.2.2 基于改进GMS模型的摩擦参数辨识方法设计、验证与试验 |
3.2.3 力加载液压缸非线性摩擦特性对力加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 加载传动机构非线性间隙特性的建模与参数辨识 |
3.3.1 拟线性间隙辨识模型的提出 |
3.3.2 基于拟线性间隙模型的非线性参数辨识方法设计 |
3.3.3 间隙特性参数辨识方法的仿真验证 |
3.3.4 负载模拟试验系统间隙特性的参数辨识结果分析 |
3.3.5 加载传动机构非线性间隙特性对力加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速度观测器的改进自适应终端滑模加载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有限时间速度观测的扰动间接估计方法 |
4.3 改进自适应终端滑模加载控制策略设计 |
4.3.1 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律设计 |
4.3.2 系统稳定性与有限时间收敛特性分析 |
4.4 加载控制效果的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控制输入抗饱和的几乎干扰解耦加载控制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干扰解耦问题的提出与解耦模型的推导 |
5.2.1 干扰解耦问题的提出及微分几何相关概念 |
5.2.2 标准解耦模型的推导 |
5.3 位置扰动与加载力的耦合特性分析及系统局部正则型推导 |
5.3.1 位置扰动与加载力的耦合特性分析 |
5.3.2 多扰动耦合力加载改进模型的局部正则型推导 |
5.4 基于控制输入抗饱和的几乎干扰解耦加载控制策略设计 |
5.4.1 几乎干扰解耦控制相关概念 |
5.4.2 抗饱和辅助子系统与几乎干扰解耦控制律设计 |
5.5 加载控制效果的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负载模拟加载试验验证与加载控制策略性能对比 |
6.1 引言 |
6.2 电液式负载模拟试验系统综合设计 |
6.2.1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
6.2.2 测控系统设计及上位机软件开发 |
6.3 加载控制效果的试验验证与加载控制策略性能对比分析 |
6.3.1 加载控制效果的试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6.3.2 非线性加载控制策略的性能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公司股权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企业股权价值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股权价值 |
2.1.2 股权价值评估 |
2.1.3 股权价值评估方法 |
2.2 实物期权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实物期权的概念 |
2.2.2 实物期权的特征及类型 |
2.2.3 实物期权的基本思想及应用条件 |
2.2.4 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模型 |
第三章 太比雅公司经营状况和股权特征分析 |
3.1 太比雅公司经营现状及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
3.1.1 太比雅公司概况 |
3.1.2 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3 太比雅公司托宾Q系数表现 |
3.2 太比雅公司股权特征分析 |
3.2.1 股权演变及股权结构 |
3.2.2 股权结构对公司股权价值的影响 |
3.3 太比雅公司股权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财务绩效分析 |
3.3.2 价值创造能力与成长性分析 |
3.4 实物期权评估太比雅股权价值的必要性 |
第四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股权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
4.1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评估的合理性 |
4.1.1 基于实物期权的理论合理性 |
4.1.2 基于实物期权的实践合理性 |
4.2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评估模型选择 |
4.2.1 估值模型对比分析 |
4.2.2 估值模型的选择 |
4.3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评估模型构建 |
4.3.1 识别企业的实物期权 |
4.3.2 设定评估模型的参数 |
4.3.3 股权价值的计算评估 |
4.4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股权价值评估 |
4.4.1 标的资产的价格 |
4.4.2 执行价格 |
4.4.3 期权期限 |
4.4.4 无风险利率 |
4.4.5 波动率 |
4.4.6 股权价值评估结果 |
第五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股权价值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分析 |
5.1 实物期权评估结果与市场法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 |
5.1.1 市场法评估股权价值的步骤 |
5.1.2 太比雅股权价值的计算 |
5.1.3 评估结果对比 |
5.2 实物期权评估结果与市价的对比分析 |
5.3 实物期权评估结果与购买价格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8)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内容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共享经济与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相关概述 |
2.1 共享经济 |
2.1.1 共享经济的概念 |
2.1.2 共享经济的特征 |
2.1.3 共享经济发展运行模式 |
2.2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特征及发展概况 |
2.2.1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特征 |
2.2.2 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概况 |
2.3 共享经济视角下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机遇 |
2.3.1 创新驱动知识服务转型 |
2.3.2 共享经济连续的政策激励 |
2.3.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 |
2.3.4 用户广泛参与信息服务 |
2.4 共享经济视角下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挑战 |
2.4.1 共享经济新业态缺乏法律法规 |
2.4.2 大量用户交互数据的形成 |
2.4.3 用户个人的权益难以保障 |
第3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调查 |
3.1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情况 |
3.1.1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内的知识服务平台 |
3.1.2 科技情报系统内纵向知识服务平台 |
3.1.3 省级情报机构间横向知识服务平台 |
3.2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
3.2.1 面向政府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
3.2.2 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
3.2.3 面向行业的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
3.3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方式 |
3.3.1 传统知识服务方式的变革 |
3.3.2 创新型知识服务方式及典型案例 |
第4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问题及原因 |
4.1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面临问题 |
4.1.1 开放共享型知识服务平台存在安全壁垒 |
4.1.2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效率还较低 |
4.1.3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方式待拓展创新 |
4.2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问题存在的原因 |
4.2.1 共享平台上用户数量激增 |
4.2.2 传统的监管理念难以适用 |
4.2.3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信任机制尚未完善 |
4.2.4 省级科技情报机构服务体制的约束 |
4.2.5 商业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兴起与冲击 |
第5章 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发展策略 |
5.1 加强用户关系管理建设知识共享集群文化 |
5.1.1 设立知识交流社区 |
5.1.2 引进知识众创空间 |
5.1.3 注重用户价值创造 |
5.2 形成政府与平台多方协同监管模式 |
5.2.1 多方联合制定监管规范 |
5.2.2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监管效率 |
5.3 不断完善信任机制 |
5.3.1 多方协同构建信任机制 |
5.3.2 知识服务全流程信任分析 |
5.3.3 完善信用认证与评论展示 |
5.4 优化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制度 |
5.4.1 探索共享经济视角下知识服务的制度变革 |
5.4.2 扩展知识服务参与主体 |
5.4.3 明确知识服务供需双方责任 |
5.5 不断创新知识服务方式以提高竞争力 |
5.5.1 全方位提升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 |
5.5.2 增强共享平台社交媒体服务 |
5.5.3 设立7×24小时云客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各省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内容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1.2.2 产学研合作网络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理论与研究假设 |
2.1 概念界定 |
2.1.1 石油装备产业 |
2.1.2 产学研合作网络 |
2.1.3 专利合作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三螺旋理论 |
2.2.2 协同学理论 |
2.2.3 模块化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理论 |
2.3 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 |
2.3.1 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 |
2.3.2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 |
2.3.3 产学研合作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 |
第3章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分析 |
3.1 产学研合作网络运行机理及分析数据来源 |
3.1.1 产学研合作网络运行机理 |
3.1.2 分析数据来源 |
3.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主体关系特征 |
3.2.1 主体关系分布 |
3.2.2 主体关系演化 |
3.3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合作关系特征 |
3.3.1 合作关系周期 |
3.3.2 合作关系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 |
4.1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基础 |
4.1.1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内涵 |
4.1.2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的复杂性 |
4.1.3 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分析架构 |
4.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测度指标与模型构建 |
4.2.1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测度指标 |
4.2.2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
4.3 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特征 |
4.3.1 整体网络结构 |
4.3.2 网络集聚性 |
4.3.3 个体网络属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学研合作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度量 |
5.1.1 自变量选取与度量 |
5.1.2 因变量选取与度量 |
5.1.3 控制变量选取与度量 |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3 实证模型构建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t+1期回归分析结果 |
5.4.2 t+2期回归分析结果 |
5.4.3 t+3期回归分析结果 |
5.5 实证结果总结与讨论 |
5.5.1 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总结与讨论 |
5.5.2 自变量回归结果总结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关于优化石油装备产业创新网络环境方面的建议 |
6.2.2 关于提升石油装备产业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建议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之处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德国勃兰登堡理工大学教育理念与空间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范围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德国高等教育理念研究 |
1.4.2 关于高校空间的研究 |
1.4.3 关于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的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基本框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教育理念特点研究 |
2.1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 |
2.1.1 德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变革 |
2.1.2 相关德国大学模式简述 |
2.1.3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的发展与变革 |
2.1.4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的不同 |
2.2 开放化教育理念的特点 |
2.2.1 多层面的开放 |
2.2.2 社区化的体现 |
2.2.3 国际化的重视 |
2.3 终身化教育理念的特点 |
2.3.1 继续教育 |
2.3.2 全龄段教育 |
2.3.3 软技能教育 |
2.4 实践化教育理念的特点 |
2.4.1 跨学科教学与研究 |
2.4.2 知识与技术转让 |
2.5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教育理念特点总结 |
2.6 教育理念与空间关系的探讨 |
第三章 BTU开放化教育理念影响下的空间特色研究 |
3.1 区域资源与校园建设 |
3.1.1 区域资源支撑开放化建设 |
3.1.2 校园开放式布局 |
3.2 校园公共空间结构特点 |
3.2.1 围合式中心广场空间 |
3.2.2 多形态景观公共空间 |
3.2.3 分级交通空间 |
3.3 建筑功能空间特点 |
3.3.1 教学空间复合化 |
3.3.2 居住空间家庭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TU终身化教育理念影响下的空间特色研究 |
4.1 教育空间的终身化营造 |
4.1.1 儿童大学与老年大学的空间使用 |
4.1.2 继续教育中心的功能空间营造 |
4.2 实验空间的全龄段使用 |
4.2.1 空间流线多样化 |
4.2.2 实验空间趣味化 |
4.3 素质教育空间的功能转化 |
4.3.1 文艺活动空间功能转换 |
4.3.2 体育空间的复合化使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TU实践化教育理念影响下的空间特色研究 |
5.1 展览空间对教育实践理念的促进 |
5.1.1 校园外展览空间的合作共建 |
5.1.2 校园内展览空间分布与使用 |
5.2 实践化教学活动的空间使用 |
5.2.1 工作室组合空间 |
5.2.2 实践辅助用房 |
5.2.3 单元式实验空间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总体空间研究 |
6.1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总体空间演进过程 |
6.1.1 第一阶段空间基础格局 |
6.1.2 第二阶段空间扩张发展 |
6.1.3 新建和改建项目与教育理念相互促进完善 |
6.1.4 当前阶段空间现状满意度评价 |
6.2 校园总体空间特点研究 |
6.2.1 校园整体风貌协调统一 |
6.2.2 校园尺度人性化把控 |
6.2.3 校园标识系统与标志性空间独特鲜明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学校建设的启示 |
7.1 勃兰登堡理工大学学校建设经验总结 |
7.1.1 教育理念的确立、延续与表达 |
7.1.2 建设过程积极回应教育需求 |
7.1.3 分阶段计划建设避免大拆大建 |
7.2 适应于多教育理念需求下的空间设计重点 |
7.2.1 适应于多教育理念的空间设计原则 |
7.2.2 校园空间的设计重点 |
7.2.3 建筑空间的设计重点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内容总结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四、北京市星火技术研究所转让最新专利(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闫哲.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2]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3]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思想研究(1978-1995)[D]. 茆云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禁令救济规则在我国的适用研究[J]. 高敏,薛晓月. 标准科学, 2021(03)
- [5]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D]. 罗梦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电液式负载模拟器耦合特性及非线性加载控制策略研究[D]. 康硕.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基于实物期权的太比雅公司股权价值评估研究[D]. 尹晓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9)
- [8]共享经济视角下省级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研究[D]. 赵维. 湘潭大学, 2020(02)
- [9]基于专利的石油装备产业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影响效应研究[D]. 邹日崧.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10]德国勃兰登堡理工大学教育理念与空间特色研究[D]. 王琛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