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ITERATION METHOD TO NONLINEAR VIBRATION OF CORRUGATED CIRCULAR PLATES(论文文献综述)
邹冀[1](2019)在《光电转台水平转子不对中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光电跟踪设备在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而转台对设备的动态性能影响深远。本文针对某型号光电转台,进行了模态分析、模态测试与扫频分析。模态分析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获取了转台前六阶模态,力锤模态测试实验验证了模态分析结果。扫频分析采用隐式积分法,通过加速度频谱与位移频谱获得了光电转台的谐振频率。而因为零件的制造误差,机械的安装误差,工作状态下的热变形,载荷引起的变形以及支撑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转台的轴系转子之间会产生平行不对中、交角不对中或综合不对中。针对存在交角不对中工况的转台进行了简谐激励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转台频域响应包含工频振动及2倍频振动。为进一步研究不对中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基于光电转台水平轴系建立了多转子-滚动轴承-铰接系统模型,综合不对中力、轴承力、碰摩力与不平衡力,基于弹簧阻尼模型,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不对中模型中,根据受力分析、力矩分解及联接元件几何特征建立了铰接转子的不对中激励力模型,并将电机驱动轴及被驱动轴引发的针对主轴的耦合不对中力引入不对中转子动力学模型。因为滚动轴承是转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所以在本文建立的转子动力学模型中,考虑轴承的波纹误差与变刚度振动引发的滚动体弹性变形,基于非线性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滚动轴承模型。根据库伦摩擦定律建立了碰摩力模型。采用变步长四阶龙格库塔法获取了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采用时域位移图、轴心轨迹图、频谱图、Poincaré图及瀑布图作为参量,分析了不对中类型、不对中量、轴承力、波纹幅值、滚动体个数及转速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对中力作用下,转子振动包含工频振动及2倍频振动,转子位移呈谐波函数叠加的形式,转子运动出现倍周期解,轴心轨迹向8字形或月牙形转变;在轴承力作用下,转子振动包含工频分量、2倍频分量及与保持架转动同频的低频分量,转子运动为准周期运动。根据光电转台水平轴系设计了转子仿真三维模型,基于3D实体单元建立了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采用转动副定义了转子与机架的相对运动,采用增强拉格朗日法定义了零件接触,基于模态叠加法对转子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及简谐激励响应分析,研究了不对中-不平衡耦合作用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所得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为实际工况中存在未知频率的激励,所以对转子系统进行了扫频分析,获得了转子系统的谐振频率。根据仿真转子模型开发了转子实验台,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与信号采集器搭建了测试系统,进行了转子不对中实验与扫频实验。实验获得了转子系统的轴心轨迹图与频域响应,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
杨龙,阳光武,肖守讷,朱涛,杨冰[2](2019)在《轨道车辆设备箱体不同结构薄板性能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机车车辆设备箱体底板常用平板结构时存在刚度强度不足、易变形等问题,对比研究了平板和5种不同结构波纹板的力学性能。首先,基于Karman多项式推导了6种板型的均布力近似特征关系式。其次,根据波纹板线性和非线性近似固有频率关系式计算出了6种板型的固有频率近似值。然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均布力和固有频率关系式的正确性。最后,对6种不同结构的箱体底板分两种类型进行强度、模态和疲劳仿真分析,得到半圆形波纹板作为设备箱体底板具有较好的性能,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可予以考虑。
孙文火[3](2018)在《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体系动力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大跨度钢桥越来越成为我国桥梁的发展方向,而钢桥面铺装体系不仅是钢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跨度钢桥建设中关键技术和难点之一。本文针对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结构特点,基于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钢桥面铺装体系的动力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给出了一种较为精确的加劲板钢桥面铺装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引入12节点实体厚板单元,运用Mindlin厚板理论来分析铺装层,相对于传统的厚板单元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更广泛的实用性。针对加劲板顶板,顶板采用6节点实体薄板单元,运用Kirchhoff薄板理论分析;加劲肋对顶板主要起竖向支撑作用,将两腹板和底板均看成Euler梁,轴向位移采用线形插值,竖向位移采用三次Hermite插值,并考虑加劲肋和顶板的位移协调性。考虑铺装层和加劲板接触的连续性,引入接触条件,采用Lagrange乘子法进行分析;(2)将钢桥面铺装体系分为铺装层、加劲板顶板和加劲肋三部分,基于能量原理给定铺装层、加劲板和加劲肋的应变能和动能,然后运用Lagrange方程推导出钢桥面铺装体系的非线性振动方程;(3)运用单模态方法研究了四边简支、四边固定两种边界条件下钢桥面铺装体系的非线性振动。运用多尺度法求得体系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二次近似解,并结合数值分析了自由振动下加劲肋的布置、铺装层弹性模量和厚度对振幅和非线性自振频率比的关系的影响,分析了受迫振动下加劲肋的布置、铺装层弹性模量和厚度对非共振稳态响应和主共振幅频响应的影响,另外分析了阻尼对整个体系非线性振动的影响;(4)将钢桥面铺装结构铺装层看成粘弹性体,运用单模态方法研究了铺装层的粘性系数对四边简支、四边固定两种边界条件下钢桥面粘弹性铺装体系的非线性振动的影响。运用多尺度法求得体系自由振动和主共振的二次近似解,并结合数值分析了铺装层粘性系数对自由振动下非线性频率比、振幅以及它们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铺装层粘性系数对主共振幅频响应的影响。
刘亚伟[4](2018)在《MEMS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和温漂补偿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压力传感器在整个传感器市场份额中约占三分之一,并且其比例还在继续增加。由于压力传感器通常用来测量流体产生的压力,所以芯片需要直接暴露在流体中,这就要求所测量的介质不能具有腐蚀性。但是在工业领域中,压力测量的环境往往又是比较恶劣的,如具有腐蚀性、有毒性等。因此压力传感器必须采用隔离封装结构将压力芯片和待测介质分隔开来以保护芯片不被外界介质腐蚀,即硅油压力传感器。波纹膜片作为硅油压力传感器的核心器件起着压力传递的作用。其灵敏度和线性度会直接影响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压力传感器的波纹膜片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和动态振动分析。静态分析:首先分别对均布载荷和集中力载荷作用下,波纹膜片中心挠度的有限元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和结果的精度;接着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不同型面结构的波纹膜片,比较波纹形状对膜片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正弦型波纹膜片,分别讨论了膜片厚度、波纹高度、波纹数目对其性能的影响,为波纹膜片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动态分析:首先以平膜片为例,计算其振动频率的有限元数值解与解析解的误差,用以验证有限元方法的可靠性,接着以正弦型波纹膜片为例讨论了膜片厚度、波纹高度、波纹数目分别对有预加应力和无预加应力两种情况下振动频率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一种特殊的波纹膜片,即变幅值波纹膜片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压力传感器存在温度漂移现象会影响压力测量的精度。为了消除温度漂移,本文采用Matlab软件对三种补偿算法:分段线性插值法、二维回归分析法、多项式拟合与牛顿插值法进行仿真分析,比较各自的补偿精度。波纹膜片动静态力学性能的仿真分析和温度补偿算法的仿真分析是压力传感器整个开发流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本论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探究可以为压力传感器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游宽[5](2017)在《多向功能梯度板振动和屈曲的求积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功能梯度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材料组成和结构在空间上按指定的规律呈连续梯度变化,可以满足构件不同部位对材料性能的使用要求,因而在光电、航天、核反应等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程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材料制备工艺的提高,单向功能梯度材料已逐渐不能满足复杂应用场景的使用要求,多向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和力学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弱形式求积元法是一种高效、通用的数值方法,它针对问题的弱形式描述,从变分原理出发建立控制方程,避免了对微分方程组的直接求解,从而克服了微分求积法在处理复杂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问题上的劣势。弱形式求积元法对控制泛函采用同一套点集进行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保留了微分求积法高阶近似的优点,同时将材料参数信息离散到积分点上,在解决复杂荷载条件、非均匀材料等问题时具有凸出的优势。本文基于弱形式求积元法和C1连续的四变量精细化板理论,采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来描述多向功能梯度板材料参数的空间分布,并考虑材料参数的不均匀分布对中性面进行修正,推导建立了多向功能梯度板的振动和屈曲的求积元公式。本文通过多种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下的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求解此类问题上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并结合具体算例讨论了各种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于多向功能梯度板在Pasternak地基上的振动和屈曲问题,本文推导了地基应变能的求积元公式,对相关算例讨论了自振频率和屈曲荷载随地基模量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对多向功能梯度板的几何非线性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von Karman理论得到板的非线性应变能,基于变分原理和Hamilton原理建立了问题的非线性广义特征方程。应用迭代法对非线性广义特征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几何非线性振动的频率和振型,并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最大振幅比、材料梯度系数对非线性振动频率的影响。
刘人怀,薛江红[6](2017)在《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非线性力学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复合材料层合板壳是由多种组分材料组合而成.与单一材料的板壳结构相比,它无明确的材料主方向,各层间材料间断和不连续,具有明显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等新的特点.其失效模式也远比单一材料的情况复杂,具有如基体开裂、脱胶、分层、分层裂纹偏转、多分层以及分层传播等多种模式.各国学者基于不同的考虑,提出了多种方法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的失效.首先,在简要介绍了层合板壳线性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层合板壳结构非线性力学几种基本理论发展的过程,主要阐述了经典大挠度非线性理论、一阶剪切变形理论、高阶剪切变形理论、锯齿理论、广义分层理论的理论体系及基本公式,并对几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了总结;其次,介绍了当前层合结构非线性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典型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失效机理及优化设计、复合材料板壳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破坏机理、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物理非线性、含脱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破坏机理等各研究热点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钊庭[7](2016)在《钢箱梁加劲板的非线性动力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面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日益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的现实,迫切需要对钢箱梁加劲板的非线性动力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弄清加劲板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总结出相关的振动控制方法。本文针对大跨度桥梁钢箱梁加劲板的结构特点,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对加劲板的非线性动力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阻尼及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四边简支及四边固支加劲板的单模态弱非线性自由振动及受迫振动,推导了四边简支及四边固支加劲板弱非线性振动的自由振动解析解及受迫振动主共振近似解。对于加劲板的弱非线性自由振动,运用了多尺度法求得了单模态非线性动力微分方程的二次解析解,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四边简支与四边固定加劲板自由振动前几阶模态的非线性特征,讨论了加劲肋初始几何缺陷对振幅与非线性自振频率关系的影响;对于弱非线性受迫振动,运用了多尺度法求得单模态振动系统主共振的二次近似解,并通过算例讨论了初始几何缺陷对加劲板主共振的幅频响应的影响。(2)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阻尼及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四边简支及四边固支加劲板的单模态强非线性振动,采用了Multiple Scales Lindstedt–Poincare Method推导四边简支及四边固支加劲板强非线性振动的自由振动解析解,并通过算例讨论了加劲肋数量、初始几何缺陷对加劲板强非线性振动的影响,同时亦通过算例讨论了Multiple Scales Lindstedt–Poincare Method、Modified Lindstedt-Poincare Method及Multiple Scales Method在强非线性振动分析中的适用性。(3)建立了带初始几何缺陷的加劲板非线性参数振动微分方程。研究了带有初始几何缺陷的四边简支加劲板和四边固定加劲板在面内周期激励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在求解方程时,考虑激发参数的情况分别采用了多尺度法及增量谐波平衡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讨论了加劲肋的数量、结构阻尼、初始几何缺陷及加劲肋刚度变化对加劲板动力不稳定区域的影响,(4)研究了在温度作用下的加劲板非线性热振动。在研究中除考虑均匀温度场外,还考虑了横向温度梯度,同时亦综合考虑加劲板几何非线性、加劲肋偏心及阻尼等因素,推导出加劲板的非线性热振动微分方程,并根据推导出的加劲板非线性热振动微分方程,研究了加劲板的单模态非线性热振动,进行相关数值分析,讨论了均匀温度场及横向温度梯度对加劲板非线性频率的影响。(5)研究了加劲板非线性受迫振动的分岔现象,推导了振动系统分岔点的外激励幅值临界值,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讨论了调整加劲肋的数目、加劲肋的刚度及结构阻尼三种分岔控制的方法对消除振动系统分岔现象及降低振幅的作用,得到了一些有益于加劲板设计方面的结论。
高崇一,杜国君,李建雄,胡发科[8](2016)在《惯性边界下带钢的非线性振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连轧机轧制过程中带钢与轧辊的运动机理,将相邻两机架间的带钢简化为轴向运动的Euler梁,轧辊简化为定轴转动的惯性元件,建立Euler梁在惯性边界下的非线性振动力学模型。基于哈密顿原理建立轴向运动Euler梁的纵向和横向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利用Kantorovich时间平均法简化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采用修正迭代法求解运动方程。最后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Euler梁非线性振动的幅频响应曲线,并讨论惯性边界条件下的轴向运动速度、长度和轧辊的转动惯量对Euler梁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和分析连轧过程中带钢垂直振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王莹楠[9](2014)在《惯性边界条件下张力对带材振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钢铁产能作为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钢铁产业生产实际过程中,轧机振动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带材振动的研究中,大多将带材简化为轴向运动的弦线或梁模型。因此,研究梁的横向振动并实现对其合理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钢材轧制过程中的轧辊与带材的运动为基础,分别将它们简化为惯性元件和Euler梁进行研究。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忽略带材的轴向速度,建立了惯性边界条件下梁的非线性振动模型,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建立梁的运动微分方程,并结合Kantorovich平均法对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变量分离后,对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了无量纲化,同时受圆板的振动方程求解的启示,利用修正迭代法求解方程。本文在运动方程解析解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模拟板材的振动,得出惯性边界条件下梁的振动频率与圆盘转动惯量、梁的振幅、梁长度、张力的关系,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后,可知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近。解析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均表明,惯性边界条件下梁的轴向张力对梁的横向振动有较大的影响。
胡发科[10](2014)在《惯性边界下轴向运动梁的非线性振动分析》文中认为轧机振动是影响钢材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振动现象非常复杂,一直是困扰钢铁界的难题。为了改善钢材质量,提高轧制速度,人们对轧机振动做了系统的研究,包括轧辊的垂直振动、水平振动、轴向串动、带钢的横向和纵向振动、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等方面。本课题源于宝钢的轧机振动项目中的带材横向振动,在减少轧机有害振动的应用需求的牵引下,根据轧钢过程中带材与轧辊的运动机理,将带材简化成Euler梁,将轧辊简化为定轴转动的惯性元件,建立了梁在惯性边界下的非线性振动的力学模型。根据哈密顿原理建立梁的纵向和横向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和惯性边界条件,并利用Kantorovich平均法将其进行简化,得到了梁振动的数学模型。本文先对无轴向速度梁在惯性边界下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采用修正迭代法进行求解。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梁的幅频响应曲线,研究了梁振动的非线性性态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惯性边界条件下梁的长度、初始振幅以及惯性元件的转动惯量对梁的振动频率的影响规律。最后,考虑梁的轴向运动速度对振动系统的影响,分析了在速度存在的情况下,系统各参数变化所对应的梁振动频率的变化,将所得结果与无轴向速度情况下梁的振动特性进行对比,得到了速度对振动系统的影响。惯性边界下的轴向运动系统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中,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以为轧机振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控制本文涉及的各个参数,结合轧机振动理论,以控制钢材的振动频率及振幅,达到提高钢材质量,延长轧机寿命的效果。
二、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ITERATION METHOD TO NONLINEAR VIBRATION OF CORRUGATED CIRCULAR PLAT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ITERATION METHOD TO NONLINEAR VIBRATION OF CORRUGATED CIRCULAR PLATES(论文提纲范文)
(1)光电转台水平转子不对中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转台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转子不对中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滚动轴承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电转台动力学特性分析 |
2.1 分析理论 |
2.1.1 Bathe子空间迭代法 |
2.1.2 模态测试理论 |
2.1.3 P-LSCF识别法 |
2.1.4 模态叠加法 |
2.2 光电跟踪转台结构简介 |
2.3 模态分析 |
2.3.1 有限元建模 |
2.3.2 模态分析结果 |
2.4 力锤模态测试实验 |
2.4.1 模态测试系统 |
2.4.2 测量点排布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扫频分析 |
2.6 转台不对中响应分析 |
2.6.1 不对中产生原因 |
2.6.2 对中转台响应 |
2.6.3 不对中转台响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3.1 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3.2 转子不对中力模型 |
3.2.1 联接元件变形不对中力 |
3.2.2 驱动力矩不对中力 |
3.3 轴承力模型 |
3.3.1 VC振动轴承力 |
3.3.2 波纹误差轴承力 |
3.3.3 轴承接触刚度 |
3.3.4 Hertz接触理论 |
3.3.5 轴承力模型 |
3.4 转子碰摩模型 |
3.5 转子不平衡力 |
3.6 数值分析方法与转子初始参数 |
3.6.1 变步长龙格库塔法 |
3.6.2 傅里叶变换 |
3.6.3 转子系统初始参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不对中力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4.1.1 转子动力学模型验证 |
4.1.2 平行不对中 |
4.1.3 交角不对中 |
4.1.4 综合不对中 |
4.1.5 耦合不对中力的影响 |
4.2 轴承力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4.2.1 变刚度振动轴承力 |
4.2.2 波纹误差轴承力 |
4.2.3 综合轴承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子系统有限元仿真分析 |
5.1 动力学分析理论 |
5.1.1 模态有效质量 |
5.1.2 隐式积分法 |
5.1.3 增强拉格朗日法 |
5.2 转子模型结构简介 |
5.3 转子有限元模型 |
5.4 转子系统模态分析 |
5.5 不对中-不平衡耦合作用转子响应分析 |
5.5.1 对中-不平衡转子动态响应分析 |
5.5.2 不对中-不平衡转子动态响应分析 |
5.6 转子系统谐振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子系统实验分析 |
6.1 测试理论知识 |
6.1.1 切比雪夫滤波器 |
6.1.2 采样定理 |
6.1.3 采样参数 |
6.2 转子实验系统 |
6.3 转子不对中实验 |
6.4 转子扫频谐振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轨道车辆设备箱体不同结构薄板性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 |
1.1 均布力特征关系式 |
1.2 固有频率特征关系式 |
2 模型验证 |
2.1 均布力特征关系验证 |
2.2 固有频率特征关系验证 |
3 仿真计算 |
3.1 冲击强度分析 |
3.2 模态分析 |
3.3 振动疲劳分析 |
4 结论 |
(3)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体系动力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桥面铺装概述 |
1.2 钢桥面铺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用铺装材料的研究 |
1.2.2 力学特性的研究 |
1.3 板非线性振动 |
1.4 钢桥面铺装动力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桥面铺装有限元分析模型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模型 |
2.3 加劲板 |
2.3.1 顶板位移模式和刚度矩阵 |
2.3.2 加劲肋位移模式和刚度矩阵 |
2.4 铺装层 |
2.4.1 平面应力问题 |
2.4.2 厚板弯曲问题 |
2.4.3 厚板剪切问题 |
2.5 接触面 |
2.6 振动方程 |
2.6.1 系数矩阵 |
2.6.2 等效节点荷载 |
2.7 数值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桥面铺装非线性振动模型 |
3.1 引言 |
3.2 钢桥面铺装结构参数 |
3.3 非线性振动控制方程 |
3.4 单模态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桥面铺装体系单模态非线性振动 |
4.1 引言 |
4.2 四边简支钢桥面铺装体系非线性振动 |
4.2.1 非线性动力微分方程 |
4.2.2 自由振动近似解 |
4.2.3 受迫振动近似解 |
4.2.4 考虑阻尼主共振近似解 |
4.2.5 数值分析 |
4.3 四边固定钢桥面铺装非线性振动 |
4.3.1 非线性动力微分方程 |
4.3.2 数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桥面粘弹性铺装非线性振动 |
5.0 引言 |
5.1 非线性振动方程 |
5.2 四边简支钢桥面粘弹性铺装非线性振动 |
5.2.1 非线性动力微分方程 |
5.2.2 主共振 |
5.2.3 数值分析 |
5.3 四边固定钢桥面粘弹性铺装非线性振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2.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MEMS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和温漂补偿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波纹板静态结构分析的发展现状 |
1.2.2 波纹板动态振动分析的发展现状 |
1.2.3 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来源和目的以及研究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波纹膜片的静态力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2.3 波纹膜片静态力学性能的理论解析解 |
2.3.1 波纹膜片在均布载荷作用下中心处的―挠度—载荷‖解析解 |
2.3.2 波纹膜片在中心集中力作用下中心处的―挠度—载荷‖解析解 |
2.4 波纹膜片静态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数值解 |
2.4.1 定义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 |
2.4.2 建立几何模型 |
2.4.3 划分网格 |
2.4.4 施加载荷和约束条件 |
2.4.5 求解 |
2.4.6 后处理查看结果 |
2.5 有限元数值解和理论解析解的误差比较 |
2.6 波纹形状对膜片性能的影响 |
2.7 膜片参数对膜片性能的影响 |
2.7.1 膜片厚度对膜片性能的影响 |
2.7.2 波纹高度对膜片性能的影响 |
2.7.3 波纹数目对膜片性能的影响 |
2.8 变幅值波纹膜片的静态力学性能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纹膜片的动态力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平膜片模态分析的理论解析解 |
3.3 平膜片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数值解 |
3.3.1 平膜片无预应力时的模态分析 |
3.3.2 平膜片有预应力时的模态分析 |
3.4 平膜片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数值解与理论解析解对比 |
3.5 波纹膜片无预应力时的模态分析 |
3.5.1 膜片厚度对膜片固有频率的影响 |
3.5.2 波纹高度对膜片固有频率的影响 |
3.5.3 波纹数目对膜片固有频率的影响 |
3.6 波纹膜片有预应力时的模态分析 |
3.6.1 膜片厚度和压力对膜片固有频率的影响 |
3.6.2 波纹高度和压力对膜片固有频率的影响 |
3.6.3 波纹数目和压力对膜片固有频率的影响 |
3.7 变幅值波纹膜片的模态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油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温度补偿 |
4.1 引言 |
4.2 压阻效应 |
4.3 硅油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4.4 压力传感器的温度漂移 |
4.5 实验 |
4.5.1 实验步骤 |
4.5.2 实验结果 |
4.6 软件补偿算法 |
4.6.1 分段线性插值法 |
4.6.2 二维回归分析法 |
4.6.3 多项式拟合与牛顿插值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多向功能梯度板振动和屈曲的求积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功能梯度板的研究概述 |
1.2.1 功能梯度板力学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功能梯度板的材料参数分布及等效处理 |
1.3 弱形式求积元法概述 |
1.3.1 几何变换 |
1.3.2 数值积分 |
1.3.3 微分求积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向功能梯度板的振动分析 |
2.1 公式推导 |
2.2 数值算例 |
2.2.1 方板的自由振动 |
2.2.2 圆环板的自由振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向功能梯度板的屈曲分析 |
3.1 公式推导 |
3.2 数值算例 |
3.2.1 矩形板的屈曲 |
3.2.2 扇形板的屈曲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向功能梯度板在Pasternak地基上的振动和屈曲分析 |
4.1 Pasternak地基模型 |
4.2 多向功能梯度板在Pasternak地基上的振动分析 |
4.2.1 公式推导 |
4.2.2 数值算例 |
4.3 多向功能梯度板在Pasternak地基上的屈曲分析 |
4.3.1 公式推导 |
4.3.2 数值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向功能梯度板的非线性振动分析 |
5.1 非线性振动概述 |
5.1.1 摄动法 |
5.1.2 谐波平衡法 |
5.1.3 修正迭代法 |
5.2 多向功能梯度板非线性振动的求积元公式 |
5.2.1 非线性应变能的处理及变分原理的应用 |
5.2.2 求解过程 |
5.3 数值算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非线性力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非线性理论 |
1.1 经典大挠度弯曲理论 |
1.2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
1.3 高阶剪切变形理论 |
1.4 锯齿理论 |
1.5 广义分层理论 |
2 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非线性力学性能 |
2.1 典型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失效机理及优化设计 |
2.2 复合材料板壳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破坏机理 |
2.3 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物理非线性特性 |
2.4 含脱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破坏机理 |
3 研究展望 |
3.1 等效单层板壳理论与多层板壳理论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法 |
3.2 含损伤复合材料板壳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失效分析 |
3.3 不完善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结构的可靠性与优化设计 |
(7)钢箱梁加劲板的非线性动力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箱梁加劲板的发展简介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箱梁加劲板的研究方法 |
1.2.2 板的非线性振动 |
1.2.3 板的动力稳定性 |
1.2.4 板在温度场中的振动 |
1.3 非线性振动的分析方法 |
1.3.1 摄动法 |
1.3.2 多尺度法 |
1.3.3 L-P法 |
1.3.4 MLP法 |
1.3.5 谐波平衡法 |
1.4 本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加劲板的弱非线性振动 |
2.1 引言 |
2.2 加劲板的结构参数 |
2.3 非线性振动控制方程 |
2.3.1 初始几何缺陷的考虑 |
2.3.2 阻尼的考虑 |
2.3.3 板与肋的能量表达式 |
2.3.4 方程的建立 |
2.4 四边简支加劲板的弱非线性振动 |
2.4.1 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 |
2.4.2 自由振动解析解 |
2.4.3 受迫振动主共振近似解 |
2.5 四边固支加劲板的弱非线性振动 |
2.5.1 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 |
2.5.2 自由振动解析解 |
2.5.3 受迫振动主共振近似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劲板的强非线性振动 |
3.1 引言 |
3.2 四边简支加劲板的强非线性自由振动 |
3.2.1 自由振动解析解 |
3.2.2 数值模拟 |
3.3 四边固支加劲板的强非线性自由振动 |
3.3.1 自由振动解析解 |
3.3.2 数值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劲板的非线性参数振动 |
4.1 引言 |
4.2 加劲板的结构参数 |
4.3 非线性动力微分方程 |
4.3.1 方程的建立 |
4.3.2 方程的求解 |
4.4 参数振动的数值模拟 |
4.4.1 MS法与IHB法比较 |
4.4.2 加劲肋设置的影响 |
4.4.3 粘弹性阻尼的影响 |
4.4.4 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 |
4.4.5 加劲肋刚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劲板的非线性热振动 |
5.1 引言 |
5.2 非线性热振动控制方程 |
5.2.1 加劲板的结构参数 |
5.2.2 控制方程的建立 |
5.3 非线性热振动的数值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劲板非线性振动的分岔及控制 |
6.1 引言 |
6.2 非线性振动的分岔理论 |
6.2.1 分岔的定义 |
6.2.2 分岔的类型 |
6.2.3 分岔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6.3 加劲板受迫振动的分岔分析 |
6.3.1 主共振稳态解的稳定性 |
6.3.2 分岔参数分析 |
6.4 加劲板受迫振动的分岔控制 |
6.4.1 控制方法及数值模拟 |
6.4.2 控制方法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2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惯性边界下带钢的非线性振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的建立 |
2 非线性方程的解 |
2. 1 一阶近似解 |
2. 2 二阶修正迭代解 |
3 算例与讨论 |
4 结论 |
(9)惯性边界条件下张力对带材振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 |
1.2.2 非线性振动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带材振动的理论基础 |
2.1 带材振动现象的概述 |
2.2 带材振动的基本理论 |
2.2.1 哈密顿原理 |
2.2.2 Kantorovich 时间平均法 |
2.2.3 修正迭代法 |
2.2.4 有限元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材振动的公式推导 |
3.1 模型的建立 |
3.2 运动方程的建立 |
3.3 运动方程的简化 |
3.4 方程的求解 |
3.5 算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材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
4.1 问题描述 |
4.2 问题分析 |
4.2.1 张力和转动惯量变化下的 ANSYS 分析 |
4.2.2 张力和梁长变化下的 ANSYS 分析 |
4.2.3 转动惯量和梁长变化下的 ANSYS 分析 |
4.2.4 转动惯量变化下的 ANSYS 分析 |
4.3 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惯性边界下轴向运动梁的非线性振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轴向运动梁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梁非线性振动的基本理论 |
2.1 哈密顿原理 |
2.2 Euler 梁非线性振动的研究方法概述 |
2.2.1 摄动法 |
2.2.2 平均法 |
2.2.3 多尺度法 |
2.2.4 微分求积法 |
2.2.5 Galerkin 离散 |
2.3 修正迭代法的应用 |
2.4 惯性边界条件的引入 |
2.5 Kantrovich 平均法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惯性边界下梁的非线性振动的建模 |
3.1 无轴向速度梁的振动建模 |
3.1.1 力学模型 |
3.1.2 梁的动能和势能 |
3.1.3 哈密顿原理建立动力学方程 |
3.1.4 方程的简化 |
3.2 轴向运动梁的振动建模 |
3.2.1 力学模型 |
3.2.2 轴向运动梁的运动方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惯性边界下无轴向速度梁的非线性振动研究 |
4.1 非线性振动问题的一阶近似解 |
4.2 二阶迭代解 |
4.3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轴向速度对惯性边界下梁振动的影响 |
5.1 一阶近似解 |
5.2 二阶修正迭代解 |
5.2.1 非线性项的处理 |
5.2.2 方程的解析解 |
5.3 数值计算及讨论 |
5.3.1 系统各参数对振动频率的影响 |
5.3.2 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ITERATION METHOD TO NONLINEAR VIBRATION OF CORRUGATED CIRCULAR PLATES(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电转台水平转子不对中动力学特性研究[D]. 邹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9(08)
- [2]轨道车辆设备箱体不同结构薄板性能对比研究[J]. 杨龙,阳光武,肖守讷,朱涛,杨冰. 铁道机车车辆, 2019(02)
- [3]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体系动力行为研究[D]. 孙文火.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4]MEMS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分析和温漂补偿系统设计研究[D]. 刘亚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5]多向功能梯度板振动和屈曲的求积元分析[D]. 游宽. 清华大学, 2017(02)
- [6]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非线性力学的研究进展[J]. 刘人怀,薛江红. 力学学报, 2017(03)
- [7]钢箱梁加劲板的非线性动力行为研究[D]. 陈钊庭.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8]惯性边界下带钢的非线性振动分析[J]. 高崇一,杜国君,李建雄,胡发科. 振动与冲击, 2016(01)
- [9]惯性边界条件下张力对带材振动的影响[D]. 王莹楠. 燕山大学, 2014(01)
- [10]惯性边界下轴向运动梁的非线性振动分析[D]. 胡发科. 燕山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