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大方正推出跨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崔晓龙[1](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李媛[2](2019)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术期刊传播平台,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方法】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期刊传播中的应用现状,归纳其在学术期刊传播中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勾勒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国学术期刊传播平台,并结合实例检验平台的创新性和可能遇到的困难。【结果】与国内领军产品相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术期刊传播平台在内容开发、内容聚合、内容分发、增值服务与社群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对象更广泛、效果更理想、功能更丰富。【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术期刊传播,不仅可以深度开发文献、识别读者需求、优化内容分发、助力学者科研、提升传播效果、解析并反馈传播效果,还有助于建设学术共同体,为学界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
殷克涛[3](2016)在《数字出版生态链研究 ——构建、资源流转及生态效率》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数字出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如发展不平衡、资源浪费严重、生态效率低下等生态问题。然而,现有的数字出版理论却无法解决这类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新的理论对这类问题展开研究,为数字出版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借鉴生态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数字出版面临的生态问题出发,对数字出版活动所形成的数字出版生态链展开研究,为分析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构建要求、构建方式和构建路径,提出了可行的构建措施。同时,本文还对数字出版资源的流转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代谢网络分析法、种群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等方法对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现有的电子书生态链的分析中发现其存在的生态效率问题。最后,对数字出版生态链中的失衡现象及其危害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具体的调节与优化措施。本文的研究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能够很好地解决前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为数字出版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并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基本理论。本章首先借鉴生态链相关的研究,对数字出生态链的概念、特征以及其与产业链、价值链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其次从参与者出发,将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参与者归纳为五种类型:“数字出版内容提供者”、“数字出版内容加工者”、“数字出版内容分发者”、“数字出版内容服务者”、“用户”,并将其作为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节点,对节点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再次,本文将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结构分解为基本结构与衍生结构,并分别探讨其包含的具体内容。最后对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形成条件,形成动因作了研究,并借鉴系统动力学,以演化的外界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对数字出版生态链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第三章,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构建。本章从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构建原则与要求出发,对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构建方式、路径和关键性的构建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构建方式上,分别从数字出版资源和数字出版环节出发来分开论述;对于构建的路径则以核心节点和关联关系作为构建路径的基础;最后对核心节点的确定、关联节点的延伸和生态链内主体间关系的确定等关键性措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为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构建提供参考。第四章,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资源流转。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资源流转是数字出版生态链存在、运作的核心。本章重点对参与流转的资源展开研究,分析了流转存在的问题以及流转的功效,同时也进一步分析了流转的动力机制以及流转的方式,并借鉴知识扩散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数字出版生态链内节点和链间的资源流,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其价值增值的过程。第五章,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生态效率分析。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生态效率是衡量数字出版生态链健康的重要指标。本章以电子书的发展为实例,借助生态代谢理论、种群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来反映生态效率。首先采取代谢网络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数字出版生态链中的参与主体及主体间的结构,同时对数字出版生态链中的数字出版企业作了种群分析,重点研究一段时间内主体的加入与退出情况,以及其与数字出版物增长的关联关系,以此反映数字出版生态链主体的生态效率。最后利用生命周期法对数字出版生态链中数字出版物的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以数字出版物的半衰期来反映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生态效率。第六章,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调节与优化。本章先对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失衡现象进行了分析,从生态链的断链现象、生态链的分裂现象、生态链的萎缩现象、生态链的错链现象四个方面分析了失衡的表征、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同时,提出了数字出版生态链调节与优化的措施,具体以节点调节、链的调节来实现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调节,以结构优化、功效优化和价值优化来实现数字出版生态链的优化。
王东[4](2015)在《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数字出版这一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数字出版所具有的成本低、环保度高、流通性强、更新速度快、传播面广等特性使得其在极快的发展时间内迅速占领了大部分出版市场,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这一发展趋势也使得传统出版企业做出了转型的思考。与此同时,这一新兴产业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也促使了各大商家企业纷纷投入到市场竞争中来,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形成添砖加瓦,反向推动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的进程与速率。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回归分析、博弈论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充分认识数字出版的基础上,对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影响因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研究,较为系统的提出了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应用理论框架,最后在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文章结论,并通过分析阐述,提出国家主管机构、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具体实施建议。本文第一章首先对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做出了说明。一方面从企业实践的角度,阐述数字出版创新的现实背景。着重分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导致需求的变化,约束数字出版的必然性;从国际经济竞争和文化竞争视角阐述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数字出版的比较分析,特别强调由于我国的数字出版正处于初期起步阶段,加上传统模式影响、起步基础薄弱、创新动力不足等因素制约,更加凸显了数字出版创新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指出目前关于数字出版创新的系统研究还很匮乏,对于产业的发展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本文在填补理论研究空白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本文第二章主要介绍关于创新、企业创新及数字出版创新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首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于创新和企业创新的系统研究;其次梳理了现阶段数字出版已有的创新理论和观点;本着从一般到具体的研究思路,系统的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以详细的阐释和解读,从而寻找和确定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点:着眼于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影响因素分析、技术创新、产品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具体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是对我国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借助较为成熟的创新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模型,通过实际的调查问卷,借助数学的统计和分析方法,从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影响因素入手,客观分析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创新实践中,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权重,并重点选取资金投入和人才要素,建立影响因素数学模型,进而加以效用验证,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本文第四章针对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中的技术创新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现有技术状况进行细致分析;其次,就传统出版企业技术创新的范式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借助基础的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最后进行本章小结。本文第五章着重对数字出版产品创新进行研究。数字出版产品创新是目前传统出版企业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是数字出版长久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产业目标的基础保障。本章首先从产品的本质分析角度,通过与传统出版产品以及数字出版产品现状的比较分析入手,结合用户需求变化的深刻解读,提出数字出版产品创新的内容,并面向运营的需求,特别提出数字产品描述属性模型,从而对数字出版产品创新提供可借鉴的方式和方法,推动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第六章是对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借助成熟的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分析和比较现有商业模式,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提出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的设计方法、模式选择及实施路径。并以新品数字图书为例,设计和展示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可行性。本文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及政策建议。通过整体的研究,首先建议政府应该站在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下,对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创新,给与适度引导和保障。肯定和接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产业提供导向和前期扶持工作,并进一步建议强化基础产业标准的建设和规范工作;其次对众多的传统出版企业,建议充分认识到数字出版的必然趋势,尽一切可能抢占市场先机,同时提出协同和优势定位的战略建议,以期实现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目标。
郭晶[5](2015)在《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书出版产业中,传统出版商面临来自通讯运营商、软硬件技术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等性质及业务范围各异的企业的竞争。各企业纷纷在产业链上拓展业务领域,将业务范围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且企业间业务也多有交叉,这就造成了电子书各出版企业间技术的不断创新、产品业务的拓宽、市场边际的变更。这些均导致电子书出版产业的边界趋于模糊化,对出版产业的组织形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都产生了影响。本文对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分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本文将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研究置于产业组织研究理论中经典的SCP框架下,通过研究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三个核心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吸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各流派中的理论和方法,把握住产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电子书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熟知,但关于电子书概念的探讨和界定却一直在进行,国内外关于电子书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电子书产业及电子书出版企业类型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拟对电子书和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概念及其演变进行梳理,试图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对电子书进行研究时,不妨以整个电子书产业链的视角来审视电子书的内涵及外延,将电子书的内容、阅读软件、阅读设备同时放入研究的视野;在对电子书出版产业进行概念界定时,应该探讨围绕电子书展开的内容生产、流通传播、销售平台、阅读设备、版权保护和贸易等在内的诸多生产、服务活动;依据上述思路,将电子书内容生产企业、平台运营企业、技术提供企业、终端设备生产企业、通讯运营企业纳入电子书出版企业的研究范畴。本文在梳理电子书出版产业发展历史时,尽量将整个产业的发展放在数字出版、出版转型的大背景下来给予观照。具体做法上并不是对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做一宏观的全景扫描,而是采取了“小切口、深挖掘”的研究思路,通过选取电子书的类型及其市场分类、产业组织要素等微观研究视角,试图展现整个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发展全貌。本文借鉴百道新出版研究院对于电子书类型的三分法;并对其各自的市场类型进行划分和梳理;选取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分别对产业要素进行研究。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借助于哈佛学派经典的SCP分析范式,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两方面分析中国电子书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先从电子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水平、产品差异化和进退壁垒四个市场结构因素来分析中国电子书产业的市场结构现状;接着从电子书产业的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非正当市场行为方面来分析我国诸多电子书企业的市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从电子书出版产业的供给能力、电子书出版产业对数字出版产业贡献能力评价来对其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我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政策和法律还不完善,在电子书出版领域甚至出现缺失状态。本文在对机械复制时代与数字出版时代的政府规制、发达国家与我国对传统出版业的政府规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对比分析的视角审视当前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进入、退出规制;内容审查;市场行为规制等。本文在将传统出版产业组织与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国外发达国家与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当前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比如过于依赖电子书2.0,市场结构不均衡;产业链利益各方博弈不均衡;版权保护复杂化以及传统出版社进军电子书成本门槛高,数字化转型乏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书产业组织的合理化目标模式,并从法律法规、政府规制、产业发展三个层面对优化路径提出了思考。
邓心怡[6](2015)在《从思源黑体看数字化汉字字体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文字是信息传达中最重要最稳定的载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由于新媒介和新技术的推动,人们阅读信息的主要方式由纸媒转向屏幕,直接影响了文字的呈现形式。拓展汉字字体设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屏幕媒介上清晰地展现汉字,是设计学领域一个极富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从思源黑体出发,探讨汉字字体的数字化进程和影响其发展的技术因素,将屏幕显示的汉字字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典型字体案例设计,分析汉字字体结构、笔画以及人性化设计等问题。重点研究思源黑体及其兄弟字体的黑白关系、中宫、字重、字面率以及笔画与笔画间间隙;有效提高字体的识别度与视觉美感,使人们阅读起来更加快速、舒适和流畅。基于科学思维和设计表现方式,归纳数字时代下屏幕媒介的汉字字体设计的流程与要点,探索屏显汉字未来发展趋势,展现数字化汉字的多元风采,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汉字字体设计。在更清晰友好地传递信息的同时,开拓汉字字体未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刘长明[7](2013)在《把脉数字出版产业:透过现状看大势》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出版不会被彻底取代,但数字出版才是出版业的未来,每个出版商心中都应揣着一份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时间表。国外同行加速转型从全球看,IT技术经过50年发展历程,从大型机、小型机、PC、互联网,到现在已进入第五个重大计算产品发展周期,即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对相关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移动互联网正以移动设备和应用为核心、以云服务、移动宽带、移动终端为依托,
赵生辉[8](2012)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作者所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统一归档研究(项目号:11XZJC870001)”的研究成果。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是国情的基本特征。伴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和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如何稳妥、科学、有效地管理随之产生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是民族地区档案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是融合了管理、技术、法律、政治、文化等多领域需求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具有环境复杂、目标多重、主体多元、客体多样、技术异构、资源分散、方法综合等特点;在满足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读性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还需考虑“跨语种信息共享”、“跨媒体信息整合”和“跨地域协作管理”等特殊需求。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档案管理机制具有很多优点,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面临的重重矛盾,无法有效满足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多种特殊需求,使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处于高风险状态的同时限制了其档案价值实现的空间。“集成管理”是从国家战略视角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进行宏观规划和统筹之后提出的新模式。该模式以系统科学和集成理论为指导,在民族地区现有档案事业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将境内语种多样、类型丰富、地域分散、技术异构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视为整体进行管理,建立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技术平台、组织架构、流程规范,平衡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多元性需求”和“一体性需求”,整合电子文件形成机构、档案管理机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和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力量,化解分级分散管理所无法有效解决的诸多风险和矛盾,最终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集成、高效、便捷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利用服务,满足多层次的利用需求。本文紧扣“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这一主题开展论证。全文共分7章,除第0章的引言和第6章的结语外,主体部分的内容按照“战略层”、“战术层”和“实施层”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重点探讨了“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集成管理?(Why to do)"、“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如何构成?(What to do)"、“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如何实施?(How to do)”这三个核心问题,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战略构想(第1章)。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是一类特殊的电子文件,除具备一般性电子文件的属性外,还具有应用的非孤立性、社会功能的多样性、信息处理技术的异构性、支撑技术的非成熟性、地理分布的分散性等特征。按照通用模式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面临长期可读风险、编码冲突、文化冲突、理解障碍、获取障碍、整体低效等重大缺陷。集成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将各地区、各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视为整体进行管理,形成单一语种和分散管理难以实现的部分功能,达到“1+1>2”的效果,实现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集成管理模式在档案、政治、文化、经济、信息、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第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的架构(第2章~第4章)。本部分是全文的核心内容,第2章在进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集成管理架构模型,第3章详细分析了“价值链”模型当中的“基本增值活动”,第4章详细分析了“价值链”模型当中的“支持性活动”。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整体上分为“民族地区(事务)电子文件管理”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两个阶段,其核心是“单元归档”和“集成归档”环节。“单元归档”体现“分级管理原则”,按综合档案馆建设和管理的思路进行,“集成归档”体现“面向用户原则”,按专门档案馆建设思路进行;“单元归档”侧重于完整地保存历史记忆,“集成归档”侧重于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障碍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基于“价值链”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模型整体上分为三部分:价值分析、基本增值活动、支持性活动。价值分析主要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多维价值来体现;基本增值活动包括前端控制、单元归档、集成归档和集成服务四个环节,称为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生命周期;支持性活动分为基础设施、制度体系、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四个方面。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各项任务,实现集成管理的各类价值。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生命周期当中,前端控制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编码方案、存储格式、数据结构的标准化问题;单元归档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双语对照、双语着录、非通用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归档留存等问题;集成归档关注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电子文件存储体系、可读性支撑中心、信息安全灾备等问题;集成服务关注基于双语对齐语料库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机器辅助翻译系统、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等问题。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支持体系探讨与基本环节所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法律制度体系、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流程设计等问题;第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的实施策略(第5章)。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正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领域受到足够重视。无论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基础如何,战略规划必须先行。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是根据电子文件的不同类型,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推进的过程,整体上需要经历“虚拟平台”、“逻辑平台”、“实体平台”和“云平台”四个阶段。当前重点关注使用人口较多、影响较大少数民族语种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做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工程(同心工程)”的前期规划工作。经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本文以“多元一体”为核心理念,建构了基于“价值链”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模型,其核心目标是构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多语种电子文件协同管理与集成共享体系”。该体系可以解决“面向来源”的整理保存和“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之间的矛盾;立足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地区实际,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各类矛盾和关系做出战略性安排;在民族地区现有档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跨地区、跨语言、跨媒体共享机制;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文字权的前提下,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集成管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该体系的实施将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集成管理战略。从国家整体角度进行战略思考,提出“集成管理”模式的战略构想,为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提供了战略参照体系;(2)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模型并探讨模型相关部分的实现思路,为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基本思路;(3)分析论证了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架构的若干实施策略,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策略指导。
吴兵,江荻[9](2011)在《藏文国际编码的发展与技术应用》文中认为藏文编码过程中一直存在两种完全不同又可互补的观念,即组合观念和预组合观念。前者以ISO/IEC10646-1:1993、Unicode或GB-16959-1997(《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以及其应用方案The System of Microsoft Himalaya和The Microsoft Tibetan Keyboard为代表,后者以GB/T 20542-2006(《信息技术-藏文编码字符集-扩充集A》)以及应用系统"北大方正藏文书报版系统"为代表。就编码修订和增补来看,随着OpenType等新技术应用,组合编码方案更具简洁性、无遗漏涵盖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以微观方式梳理出藏文编码产生、修订和发展的复杂过程,分析了藏文编码的技术布局、编码细节及技术应用情况。
孟兆平[10](2010)在《方正诉暴雪案件及其要点的初步分析》文中指出一、案件背景2007年8月14日,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子")对美国暴雪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雪")提起着作权侵权诉讼,并将上海九城互动公司、上海九城公司以及北京情文公司列为共同被告,该案已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索赔金额达人民币1亿元。此次诉讼案件当事人之一的方正电子是方正集团下属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中文字库产品提供商。方正字库是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974年由王选教授主持研发推出,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民族特色的高科技产品之一。方正电子在北大方正集团原有字库产品的基础上先后研究、开发中、西文以及多民
二、北大方正推出跨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大方正推出跨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智能应用于学术期刊传播的现状与问题 |
1.1 人工智能在学术期刊传播中应用的现状 |
1.2 人工智能在学术期刊传播中应用的优势 |
1.3 人工智能应用于中国学术期刊传播时存在的问题 |
2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术期刊传播平台的设想 |
2.1 平台的流程设计 |
2.2 平台的功能与预期效果 |
2.3 平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3 结合实例分析平台的创新性、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
3.1 所设计平台与“方正出版大数据平台”相比的创新性 |
3.2 平台建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及应对策略 |
4 结语 |
(3)数字出版生态链研究 ——构建、资源流转及生态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1.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界定与形成 |
1.2.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功能与特性 |
1.2.3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结构与构建 |
1.2.4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问题与维护 |
1.2.5 数字出版生态链、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区别与联系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基本理论 |
2.1 生态链及其内涵 |
2.1.1 生态链的概念 |
2.1.2 生态链理论的发展 |
2.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界定 |
2.2.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概念 |
2.2.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特征 |
2.2.3 数字出版生态链与数字出版产业链、价值链的关系 |
2.3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基本要素 |
2.3.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组成要素 |
2.3.2 数字出版生态链内要素的关联关系 |
2.4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主体结构 |
2.4.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基本结构 |
2.4.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衍生结构 |
2.5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形成与演变 |
2.5.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形成机制 |
2.5.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演化 |
3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构建 |
3.1 数字出版生态链构建的原则与要求 |
3.1.1 数字出版生态链构建的原则 |
3.1.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构建的要求 |
3.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构建方式 |
3.2.1 以数字出版资源为主导 |
3.2.2 以数字出版环节为主导 |
3.3 数字出版生态链构建的路径 |
3.3.1 基于核心节点的构建路径 |
3.3.2 基于关联关系的构建路径 |
3.4 数字出版生态链构建的关键措施 |
3.4.1 核心节点的确立 |
3.4.2 关联节点的延伸 |
3.4.3 生态链内关系的确定 |
4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资源流转 |
4.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资源流转现象 |
4.1.1 数字出版资源流转及其流转的资源 |
4.1.2 数字出版资源流转对数字出版活动的影响 |
4.1.3 数字出版资源流转存在的问题 |
4.1.4 数字出版资源流转的功效 |
4.2 数字出版生态链内资源流转的机制 |
4.2.1 数字出版资源流转的动力机制 |
4.2.2 数字出版资源流转的方式 |
4.2.3 数字出版资源流转价值模型的构建 |
5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生态效率分析 |
5.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生态代谢分析 |
5.1.1 生态代谢理论 |
5.1.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代谢分析 |
5.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种群分析 |
5.2.1 种群理论与方法 |
5.2.2 基于电子书评论的种群分析 |
5.3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生命周期分析 |
5.3.1 生命周期分析理论 |
5.3.2 电子书的半衰期分析 |
5.3.3 数字出版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
6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调节与优化 |
6.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失衡 |
6.1.1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失衡现象 |
6.1.2 数字出版生态链失衡的危害 |
6.2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调节 |
6.2.1 节点调节 |
6.2.2 链的调节 |
6.3 数字出版生态链的优化 |
6.3.1 结构优化 |
6.3.2 功效优化 |
6.3.3 价值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技术研究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2.1 企业创新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研究进展 |
2.1.2 企业创新的研究进展 |
2.1.3 产业创新的研究进展 |
2.1.4 国家创新的研究进展 |
2.1.5 创新管理的研究进展 |
2.2 数字出版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数字出版本质研究 |
2.2.2 数字出版产业链研究 |
2.2.3 数字出版创新理论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出版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
3.1 数字出版创新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1.5 产业环境 |
3.1.6 市场环境 |
3.2 数字出版创新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战略规划 |
3.2.2 企业文化 |
3.2.3 组织管理 |
3.2.4 生产经营 |
3.2.5 人力资本 |
3.2.6 技术水平与研发投入 |
3.2.7 市场营销 |
3.2.8 财务与风险控制 |
3.3 数字出版创新核心影响因素实证模型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研究 |
4.1 现有数字出版技术研究 |
4.1.1 国外数字出版现有技术研究 |
4.1.2 国内数字出版现有技术研究 |
4.2 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范式研究 |
4.2.1 国外数字出版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4.2.2 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范式研究 |
4.3 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趋势研究 |
4.3.1 新媒体背景下的全媒体在线编辑出版技术 |
4.3.2 移动终端智能化背景下APP技术 |
4.3.3 语义分析背景下知识关联技术 |
4.3.4 云计算背景下大数据分析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出版产品创新研究 |
5.1 数字出版产品及产品创新现状 |
5.1.1 数字出版产品形态 |
5.1.2 数字出版产品销售情况 |
5.1.3 数字出版产品创新现状 |
5.2 数字出版产品创新要素 |
5.2.1 数字出版产品创新设计要素分析 |
5.2.2 数字出版产品创新模型设计 |
5.3 数字出版产品描述属性创新研究 |
5.3.1 现有数字产品描述属性规范研究 |
5.3.2 数字产品描述属性创新的原则 |
5.3.3 数字产品描述属性规范体系的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6.1 商业模式内涵及其构成 |
6.2 传统出版商业模式分析 |
6.2.1 传统出版主要商业模式 |
6.2.2 传统出版新型商业模式 |
6.2.3 传统出版商业模式分析 |
6.3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分析及创新设计 |
6.3.1 已有数字出版典型商业模式 |
6.3.2 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主要商业模式 |
6.3.3 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分析 |
6.3.4 商业模式创新设计 |
6.4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的博弈论分析 |
6.4.1 商业模式创新的博弈论分析 |
6.4.2 新品数字图书B2B电子商务模式创新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表现强劲,引起学界持续关注 |
1.1.2 出版产业组织的宏观变迁及微观调适 |
1.1.3 产业组织理论对于电子书出版产业研究的适用性 |
1.1.4 SCP框架分析的确定 |
1.2 概念界定 |
1.2.1 电子书的概念界定 |
1.2.2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概念界定 |
1.2.3 电子书出版企业的概念界定 |
1.2.4 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的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研究 |
1.3.2 出版业及其产业组织的研究 |
1.3.3 总结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内容 |
1.6.2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1.6.3 产业组织理论在国内的现状 |
第二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电子书的三种类型及其市场 |
2.1.1 电子书1.0及其市场 |
2.1.2 电子书2.0及其市场 |
2.1.3 电子书3.0及其市场 |
2.1.4 三种类型电子书的关系及比较 |
2.2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要素状况及相关企业案例分析 |
2.2.1 内容生产一—以中国出版集团及盛大文学为例 |
2.2.2 平台分销——以当当网为例 |
2.2.3 终端生产——以汉王科技为例 |
2.2.4 技术服务——以北大方正为例 |
第三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3.1 市场界定 |
3.2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
3.2.1 市场份额 |
3.2.2 市场集中度 |
3.2.3 产品差异化 |
3.2.4 进入、退出壁垒 |
3.3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1 中国电子书出版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与规模分析 |
3.3.2 中国电子书市场产品的差异化 |
3.3.3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进入、退出壁垒 |
3.3.4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4.1 电子书出版企业的市场价格行为 |
4.1.1 市场竞争现状 |
4.1.2 电子书定价特点及模式 |
4.1.3 电子书定价的具体方法 |
4.2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市场非价格行为 |
4.2.1 促销行为 |
4.2.2 新技术研发领域 |
4.2.3 新产品开发领域 |
4.3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非正当市场行为 |
4.3.1 恶性竞争 |
4.3.2 电子书号管理混乱 |
4.3.3 电子书格式标准混乱 |
4.3.4 产业链各方利益博弈不均衡 |
4.3.5 版权保护复杂化 |
第五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5.1 市场绩效的定义、构成及衡量指标 |
5.1.1 市场绩效的定义及构成 |
5.1.2 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5.2 市场绩效的评价准则 |
5.2.1 产业的技术效率 |
5.2.2 产业的分配效率 |
5.2.3 产品绩效 |
5.2.4 产业的技术进步程度 |
5.3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与讨论 |
5.3.1 供给绩效评价 |
5.3.2 电子书出版产业对数字出版产业贡献能力评价 |
第六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政府规制分析 |
6.1 政府规制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理论依据 |
6.1.1 机械复制时代的出版自由与政府规制 |
6.1.2 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版自由与政府规制 |
6.1.3 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属于社会性规制 |
6.2 传统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历史与经验 |
6.2.1 发达国家政府对传统出版业规制的特点与经验 |
6.2.2 我国政府对传统出版业规制的现状及特征 |
6.3 政府关于电子书出版产业规制的法律法规 |
6.4 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
6.4.1 进入退出规制 |
6.4.2 内容审查 |
6.4.3 电子书出版市场行为规制 |
第七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和优化路径分析 |
7.1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模式 |
7.1.1 市场结构合理化目标 |
7.1.2 市场行为合理化目标 |
7.1.3 市场绩效合理化目标 |
7.2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发展的优化路径 |
7.2.1 法律法规层面 |
7.2.2 政府规制层面 |
7.2.3 产业发展层面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从思源黑体看数字化汉字字体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的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汉字字体的数字化发展进程 |
第一节 汉字的数字化探索 |
一、铅与火时代的尾声 |
二、汉字处理的电脑化浪潮 |
第二节 技术的突破:所见即所得 |
一、字符编码与汉字在计算机中的显示 |
二、屏显技术的进步与汉字显示的局限 |
第三节 数字化汉字字体开发 |
一、通用字体格式 |
二、渲染技术与字体优化 |
三、计算机中的汉字字库 |
四、字体设计软件对排版规则的改变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汉字字体设计 |
第一节 以屏幕为载体的汉字字体 |
一、“改变字体界未来”的思源黑体 |
二、功能与形式并重的微软雅黑 |
三、具备人文精神的方正悠黑 |
四、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方正俊黑 |
第二节 数字化汉字字体设计流程 |
第三节 适于屏幕的汉字字体设计要点 |
一、黑白关系与中宫 |
二、笔画粗细与笔画间隙 |
三、采用合适的字重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向 |
第一节 字库产品超市化 |
第二节“素人”推动全民造字 |
第三节 为使用者而设计的字体 |
第四节 字体字库的产权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把脉数字出版产业:透过现状看大势(论文提纲范文)
国外同行加速转型 |
国内数字出版现状 |
三大出版路径选择 |
方正电子如何服务于转型 |
(8)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问题提出 |
0.1.3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0.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0.2.3 研究现状总结评述 |
0.3 问题界定 |
0.3.1 核心概念界定 |
0.3.2 拟解决的问题 |
0.3.3 拟达到的目标 |
0.4 研究方案 |
0.4.1 研究定位 |
0.4.2 研究思路 |
0.4.3 论文结构 |
0.4.4 研究方法 |
0.5 本章小结 |
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战略构想 |
1.1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概述 |
1.1.1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来源 |
1.1.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类别 |
1.1.3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特征 |
1.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的复杂性 |
1.2.1 环境的复杂性 |
1.2.2 目标的多重性 |
1.2.3 主体的多元性 |
1.2.4 客体的多样性 |
1.2.5 方法的综合性 |
1.3 以通用模式管理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的缺陷 |
1.3.1 长期可读风险 |
1.3.2 编码冲突风险 |
1.3.3 文化冲突风险 |
1.3.4 信息理解障碍 |
1.3.5 便捷获取障碍 |
1.3.6 整体低效问题 |
1.4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战略的提出 |
1.4.1 “集成管理”的概念 |
1.4.2 “集成管理”的内涵 |
1.4.3 “集成管理”的特征 |
1.5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多维价值 |
1.5.1 档案价值 |
1.5.2 文化价值 |
1.5.3 政治价值 |
1.5.4 经济价值 |
1.5.5 信息价值 |
1.5.6 科研价值 |
1.6 本章小结 |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架构模型 |
2.1 核心理念 |
2.1.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启示 |
2.1.2 欧盟“墨卡托语言多样性网络”的经验借鉴 |
2.1.3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核心理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档案学相关理论 |
2.2.2 电子文件管理相关理论 |
2.2.3 多语言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
2.2.4 大规模信息集成系统参考模型 |
2.3 需求分析 |
2.3.1 真实性保障需求 |
2.3.2 完整性保障需求 |
2.3.3 可读性保障需求 |
2.3.4 安全性保障需求 |
2.3.5 可获性支持需求 |
2.3.6 可理解性支持需求 |
2.3.7 单语种专业化管理需求 |
2.4 体系规划 |
2.4.1 整体思路 |
2.4.2 阶段划分 |
2.4.3 功能模型 |
2.4.4 技术架构 |
2.4.5 体系分布 |
2.4.6 可行性分析 |
2.5 架构建模 |
2.5.1 “价值链”理论 |
2.5.2 价值分析 |
2.5.3 基本活动 |
2.5.4 支持活动 |
2.5.5 架构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基本环节 |
3.1 生命周期 |
3.2 前端控制 |
3.2.1 功能需求嵌入 |
3.2.2 信息编码标准 |
3.2.3 保存格式标准 |
3.2.4 数据管理标准 |
3.3 单元归档 |
3.3.1 通用归档模式 |
3.3.2 双语对照归档 |
3.3.3 双语着录归档 |
3.3.4 软件系统归档 |
3.4 集成归档 |
3.4.1 多原件共存原理 |
3.4.2 文件资源的导入 |
3.4.3 分布式存储网络 |
3.4.4 可读性保障网络 |
3.5 集成服务 |
3.5.1 跨语言共享策略 |
3.5.2 跨语言信息检索 |
3.5.3 跨语言辅助翻译 |
3.5.4 集成服务平台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支持体系 |
4.1 体系概述 |
4.2 基础设施 |
4.2.1 网络基础设施 |
4.2.2 存储基础设施 |
4.2.3 安全基础设施 |
4.3 制度体系 |
4.3.1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
4.3.2 国家档案管理的基本制度 |
4.3.3 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标准 |
4.3.4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管理规范 |
4.4 组织架构 |
4.4.1 战略层机构 |
4.4.2 集成层机构 |
4.4.3 单元层机构 |
4.4.4 来源层机构 |
4.5 管理流程 |
4.5.1 流程模型 |
4.5.2 关键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管架构的实施策略 |
5.1 现实起点 |
5.1.1 相关法规 |
5.1.2 相关实践 |
5.1.3 现状总结 |
5.2 规划先行策略 |
5.2.1 民族地区的信息生态与电子文件管理 |
5.2.2 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战略规划 |
5.2.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工程”的规划 |
5.3 分类管理策略 |
5.3.1 基于符号类型的分类管理 |
5.3.2 基于语言活力的分类管理 |
5.3.3 基于功能特征的分类管理 |
5.3.4 基于初始特征的分类管理 |
5.4 阶段推进策略 |
5.4.1 “虚拟平台”阶段 |
5.4.2 “逻辑平台”阶段 |
5.4.3 “实体平台”阶段 |
5.4.4 “云平台”阶段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
附录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示例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9)藏文国际编码的发展与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文编码的创制 |
二、藏文编码的增补与修订 |
三、预组合型藏文编码的发展 |
四、藏文编码的应用 |
(一) 早期藏文处理技术 |
(二) 基于DOS的藏文系统 |
(三) 基于Windows的藏文字处理系统 |
(四) 基于Linux的藏文操作系统及支撑软件 |
(五) 微软视窗藏文系统Ms-Himalaya |
五、藏文编码目前的技术应用 |
六、目前藏文编码的问题与思考 |
四、北大方正推出跨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J]. 李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11)
- [3]数字出版生态链研究 ——构建、资源流转及生态效率[D]. 殷克涛. 武汉大学, 2016(06)
- [4]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创新研究[D]. 王东.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4)
- [5]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D]. 郭晶. 南京大学, 2015(01)
- [6]从思源黑体看数字化汉字字体设计[D]. 邓心怡.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7]把脉数字出版产业:透过现状看大势[J]. 刘长明. 出版人, 2013(07)
- [8]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研究[D]. 赵生辉. 武汉大学, 2012(09)
- [9]藏文国际编码的发展与技术应用[J]. 吴兵,江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8)
- [10]方正诉暴雪案件及其要点的初步分析[J]. 孟兆平. 网络法律评论,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