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7名工厂工人艾滋病/职业病防治有关知识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江,田冬林,刘军,刘桂桃,于慧敏,杨新建,木拉提,卢耀勤[1](2021)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管理现状与定性访谈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深入了解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管理现状,为提高随访质量,加强对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11月—2020年5月,以随访的97名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定性访谈方法,对来自3个社区、3家用人单位和2家职业病诊断机构的18名负责随访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 97例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8.66%,女性占11.34%;平均年龄(57.20±8.72)岁,平均接尘工龄(23.27±7.49)年;平均诊断年限(8.39±2.73)年;有临床症状的占75.26%;职业性煤工尘肺占65.98%,职业性矽肺患者占34.02%。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贰期和叁期患者占比均高于职业性矽肺患者(P <0.05)。自我管理方面,以能采取营养膳食者居多,占35.05%。需求方面,以希望能够提供免费复查体检的需求率最高,占61.86%。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的定期复查率、希望提供病症处置方法的需求率均高于职业性矽肺患者(P <0.05)。定性访谈结果显示:各部门重视职业性尘肺病随访工作,但部门之间的协调有待加强;离岗、户籍改签、年代久远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由于个人信息缺失,追踪随访困难较大;职业卫生人力资源和专业队伍配置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传播力弱。结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随访管理较为薄弱。应强化多部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合作机制,从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需求、诉求出发,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健康水平,解决实际困难,高效推动职业性尘肺病随访管理。
谢黎君[2](2021)在《东莞凉山彝族务工人员的日常医疗认知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悦宁[3](2021)在《《卫生月刊》(1928-1943)的健康传播研究》文中指出
陈政烨[4](2021)在《“过劳死”工伤认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诗涵[5](2021)在《社交媒体语境下流动女工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信息采纳是健康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聚焦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健康传播研究成为热点,而用户对于健康信息的采纳是衡量健康传播效果的重要维度。其中,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流动女工,由于其工作环境和性别特点等因素更应关注健康问题。如何挖掘流动女工群体接触并采纳社交媒体中健康信息的内部机理,如何通过社交媒体的力量提升流动女工的健康素养并促进健康信息的采纳,关系到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以往健康信息采纳的研究中,大多都是从信息质量因素对信息采纳的影响出发,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和老年人群体为主。本文从社交媒体中流动女工的健康信息采纳行为这一新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索在社交媒体中,流动女工采纳健康信息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流动女工使用社交媒体采纳健康信息促进健康的措施。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中流动女工的健康信息采纳行为可分为健康信息接触、信息评价和信息利用三个步骤,其中感知有用性、接收者卷入度、社会决定性因素、信息回避意向、感知可信度、感知严重性、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以及障碍是影响流动女工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为推动流动女工在社交媒体中的健康信息采纳行为,应促进其对健康信息的接触,提升社交媒体平台中健康信息的可信度,提高流动女工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其科学利用健康信息。
张霞玉[6](2021)在《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了解该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评价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职业卫生问题。为该企业及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山东省某机械加工企业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职业健康检查体检资料进行数据的分类汇总和整理。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和职工体检情况,利用IBM 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用X±S的形式或者绝对值和相对数表示,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本次各部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均未超过限值,但是焊件制造部,配件制造部,新品研发部和混合车间接触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均超过80 d B。2.山东省某企业体检基本情况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共有1003人,其中男性930人,女性73人。平均年龄为36.19±7.68岁,分别职工为年龄≤25岁组(4.9%)、26~岁组(45.1%)、36~岁组(34.9%)、46~岁组(13.9%)、≥55岁组(1.3%)。平均工龄为4.2±1.52年,其中工龄<1年组占比6.2%、1~年组占比4.5%、2~年组占比9.7%、3~年组占比2.6%、≥4年组占比77.1%。3.山东省某企业不同部门及工种作业人员情况共分为五大部门,分别是焊件制造部(23.6%)、总装部(8.5%)、配件制造部(3.7%)、新品研发部(4.3%)和混合车间(59.9%);涉及到16类作业人员,分别是焊工(33.4%)、维修工(8.8%)、车床工(6.6%)、挡车工(6.5%)、喷漆工(6.5%)、粉料工(6.1%)、调料工(4.6%)、造粒(4.0%)、铣工(3.8%)、电工(3.4%)、切割工(3.3%)、磨砂工(2.7%)、钻工(2.5%)、刷胶工(1.4%)、管理人员(1.4%)、其他工种(5.2%)。4.山东省某企业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情况该企业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5大类,分别是粉尘,苯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甲醛等化学性危害因素,噪声、激光辐射、工频磁场等物理性危害因素和金属烟尘等其他因素,构成比分别是16.8%、8.2%、17.9%、0.6%,以及混合性危害因素占比56.5%。混合性危害因素包含电焊烟尘和锰及其化合物、粉尘和噪声,两类混合性因素的构成比分别是70.2%和29.8%。5.山东省某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50人,正常率56.0%。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4.0%,未检出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953人,正常率为51.9%,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6.8%。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7%,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5%。该企业本次职业健康检查本省员工472人,正常率为53.8%,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4.9%。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1%,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2%。外省人员531人,正常率为50.7%,其他疾病或异常者检出率为48.2%。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8%。6.山东省某企业职工目标疾病检出情况本次检查共检出目标疾病者12例,其中,接触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和混合性危害因素的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分别是6.1%、2.8%、0.4%,差异具有显着性。其中接触化学性危害因素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其他各类危害因素接触者未检出目标疾病。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目标疾病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喷漆、刷胶和电工的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是4.6%、14.3%和14.7%。7.山东省某企业职工健康检查不同工龄组B超异常检出率分别是1.6%、2.2%、0%、11.5%、3.8%,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分别是1.6%、8.9%、9.3%、15.4%、5.1%,血压异常检出率分别是27.4%、17.8%、22.7%、46.2%、32.5%,贫血检出率分别是6.5%、2.2%、14.4%、0%和5.6%。刷胶工B超、血常规、血压三项指标异常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分别是42.9%、21.4%、42.9%,焊工是肝功能和血生化异常检出率最高的工种,检出率分别为7.2%、7.2%,贫血检出率最高的工种是挡车工,检出率为46.2%。配件制造部员工B超、肝功能和血生化三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部门,检出率分别是27.0%、8.1%和8.1%。混合车间职工贫血指标异常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9.3%。结论:1.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该企业以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为主。2.该企业职业病相关危害因素以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和混合性危害因素为主。3.该企业目标疾病检出率与危害因素和工种有关,电工、喷漆以及刷胶三类工种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接触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混合车间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率高于其他部门。
徐可欣[7](2021)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地方立法为例》文中提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备发生突然、诱因多样、成因复杂、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至今,为了应对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等问题,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防治鼠疫的宣传工作指示》《防止沥青中毒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规政策,国家层面的应急管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相比中央层面的立法,地方立法更能贴合地方实际需要,更有利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灵活应对。随着《立法法》的多次修订,我国地方立法主体数量不断攀升,立法热情澎湃热烈。但是,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中存在各类问题,严重影响了地方立法质量。所以,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研究提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能力的相应对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地纷纷针对疫情防控、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生态环保等方面进行立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数量快速增加。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在立法权限上,地方立法制定的各种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行政强制征收征用等规定涉足了《立法法》规定的法律保留领域。一些地方立法在有上位法约束的情况下,仍然制定与之相抵触的规定;在立法过程中,地方立法对立法前的准备工作重视不足,对于立法目的和立法方向把控不到位,立法前调研形式化。在起草阶段,地方立法起草方式过于单一,基本依靠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起草,容易导致部门利益法律化。并且在法案形成的过程中,民众的呼声反馈渠道不畅通,导致地方立法未能充分体现民意;在立法形式上,地方立法在体例上和结构上照搬中央立法,片面追求形式完整、体例庞大,用许多空洞的条文进行填充。法规条文表述上专业术语运用不当,用语不精准,逻辑不畅通;在立法内容上,地方重复中央立法,创新力度严重不足。许多地方法规规章长时间未修改,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地方立法中的人权保障力度不足,人文关怀不够。通过对大陆法系国家,德国和日本,以及英美法系国家,美国和英国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经验的借鉴,认为地方立法需要在上位法的框架内或无上位法规定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结合本地经济、社会等实际情况,思考立法目的、充分进行调研,制定出不片面追求形式华丽,具备内容创新、用语准确、严守立法权限、立法程序严谨、相关制度完善、贴合时代需求、注重人文关怀等特点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孙凯[8](2021)在《定制研发生产型制药企业本质安全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创新药研发体系的推行,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原料药(API)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APICDMO行业的固有风险,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频发,公众、监管部门和跨国客户对其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EHS)整体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升API CDMO项目的本质安全水平愈发重要和紧迫。本文旨在提出能为API CDMO行业所接受,便于工程应用的基于本质安全的全过程风险控制技术。文章针对某一API CDMO多功能车间以同一多功能反应釜为主体的两条模块化设备链生产不同产品的过程,采用综合本质安全指数(CISI)方法评估风险等级,研究如何在设计阶段参照最佳可行技术(BAT)和“EHS源于设计”的本质安全理念,筛选关键、适用的全过程风险控制技术,实现设计源头降低EHS风险的目的。根据CISI计算过程,模块化设备链的整体本质安全指数取决于五个方面:化学品的流量、化学品的严重度、化学品反应性、设备运行工艺参数及设备之间的流程连接。考虑到化学品的流量受具体工艺路线、物料平衡和原料配比影响,因此本文着重从化学品的严重度、化学品反应性、设备运行工艺操作、及设备设施四个方面汇总分析以同一多功能反应釜为主体的两条模块化设备链生产不同产品的风险因素,结果从数值上无明显差异,表明在相近的工艺和化学品条件下,两条模块化设备链的整体本质安全指数ITISI接近。因此,CISI方法适用于同种产品的不同工艺路线分析,特别是连续工艺和间歇工艺的对比分析;对于两种同为相近间歇工艺的产品,存在计算结果放大、参数范围偏大、风险漏判等适用局限。针对上述风险,本文在设计阶段参照最佳可行技术(BAT)和“EHS源于设计”的本质安全理念,筛选并应用了关键、适用的全过程风险控制技术,包括多功能车间设备布局设计;原料储存、输送和加料(仓库、罐区)设计;反应釜和容器设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固液分离设计;泄放系统和收集罐设计;公用工程(如:冷却、真空)设施设计等,主要目的是解决如何连续稳定、安全可靠的操作处置生产装置中存在的大量且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最终实现从设计源头将EHS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目的。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系统理解API CDMO行业所接受,便于工程应用的基于本质安全的全过程风险控制技术,帮助新建项目从设计源头降低EHS风险至可接受水平,从而满足来自于政府、客户的EHS要求,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9](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指出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张莉[10](2021)在《不同亚文化背景下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涵,南昌市青云谱区因历史原因,形成了企业型与普通型两类亚文化特色鲜明的社区,本研究拟探索不同亚文化背景下的社区居民进行长期规范化健康素养干预服务的效果,总体上考察亚文化因素背景下,长期规范化健康素养服务干预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精准化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KISH表法,于2018年随机抽取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15~69岁社区居民482例,其中,普通型与企业型亚文化组社区居民各241例,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居民健康素养进行了基线调查。按国家规范化社区健康素养服务计划进行了为期2年的服务干预,于2020年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两类人群进行了干预后的健康素养问卷调查,两组人群各240例。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评估两组人群干预前后的总体健康素养与各维度素养水平;利用t检验、?2检验比较两组居民干预前后健康素养的变化情况,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两类亚文化组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结果:(1)干预前后抽取的社区居民均衡性比较发现:普通型文化组与企业型亚文化组干预前后,社区居民在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基本特征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2)普通型亚文化组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前后效果分析。(1)50个健康素养问题变化情况发现:有17个问题干预后居民答对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2)居民健康素养按6维度划分,健康素养具备率干预前后结果发现:科学健康观48.96%vs54.58%、传染病防治18.26%vs35.00%、慢性病防治21.16%vs30.00%、安全与急救51.87%vs64.58%、基本医疗12.86%vs20.00%、健康信息35.68%vs44.58%,科学健康观具备率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2=1.521,P=0.217),其它5个维度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均为干预后显着高于干预前(均P<0.05)。健康素养评分干预前后结果发现:科学健康观7.1±2.65vs7.8±2.50、传染病防治4.1±1.61vs4.7±1.72、慢性病防治7.1±2.60vs7.7±2.93、安全与急救9.9±3.18vs10.8±3.12、基本医疗7.4±2.71vs8.1±2.80分,健康信息评分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1.666,P=0.096),其它5个维度健康素养评分均为干预后显着高于干预前(均P<0.05)。(3)居民健康素养按3维度划分,健康素养具备率干预前后结果发现:基本知识和理念38.17%vs42.9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4.11%vs27.92%、健康技能16.60%vs20.8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干预后明显升高(P<0.05),其它2个维度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健康素养评分干预前后结果发现:基本知识与理念18.6±5.46vs19.8±5.1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2.3±4.69vs14.2±4.72、健康技能9.5±3.09vs10.0±3.10,健康技能评分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1.958,P=0.051),其它2个维度健康素养评分均为干预后显着高于干预前(均P<0.05)。(4)居民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干预后25.00%显着高于干预前17.01%(?2=4.625,P=0.032)。总体健康素养评分干预后44.0±11.81分显着高于干预前40.3±11.96分(t=3.378,P=0.001)。(3)企业型亚文化组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前后效果分析。(1)50个健康素养问题变化情况发现:有17个问题干预后居民答对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5)。(2)居民健康素养按6维度划分,健康素养具备率干预前后结果发现:科学健康观61.00%vs62.08%、传染病防治21.58%vs34.17%、慢性病防治28.63%vs40.83%、安全与急救62.24%vs72.50%、基本医疗20.33%vs29.17%、健康信息43.98%vs55.83%,科学健康观具备率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2=0.060,P=0.806),其它5个维度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均为干预后显着高于干预前(均P<0.05)。健康素养评分干预前后结果发现:科学健康观7.9±2.50vs8.0±2.50、传染病防治4.3±1.65vs4.7±1.77、慢性病防治7.6±2.67vs8.5±2.54、安全与急救10.5±2.83vs11.4±2.73、基本医疗7.9±2.86vs8.7±2.62、健康信息5.0±2.03vs5.6±1.98,科学健康观评分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0.637,P=0.524),其它5个维度健康素养评分均为干预后显着高于干预前(均P<0.05)。(3)居民健康素养按3维度划分,健康素养具备率干预前后结果发现:基本知识与理念42.74%vs51.6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8.26%vs38.75%、健康技能31.95%vs38.75%,健康技能具备率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2=2.433,P=0.119),其它2个维度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均为干预后显着高于干预前(均P<0.05)。健康素养评分干预前后结果发现:基本知识与理念19.8±4.74vs20.3±4.6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2.9±4.79vs15.2±4.66、健康技能10.4±3.24vs11.3±3.11,基本知识和理念评分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t=1.258,P=0.209),其它2个维度健康素养评分均为干预后显着高于干预前(均P<0.05)。(4)居民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干预后41.67%显着高于干预前24.07%(?2=16.887,P<0.001)。总体健康素养评分干预后46.8±11.31分显着高于干预前43.1±11.27分(t=3.558,P<0.001)。(4)普通型亚文化组与企业型亚文化组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发现:(1)居民健康素养按6维度划分,双重差分结果发现:科学健康观(模型:调整R2=0.708,P<0.001;DID:β=-7.617,P<0.001)、传染病防治(模型:调整R2=0.686,P<0.001;DID:β=-4.270,P<0.001)、慢性病防治(模型:调整R2=0.704,P<0.001;DID:β=-6.831,P<0.001)、安全与急救(模型:调整R2=0.725,P<0.001;DID:β=-9.906,P<0.001)、基本医疗(模型:调整R2=0.705,P<0.001;DID:β=-7.296,P<0.001)、健康信息(模型:调整R2=0.682,P<0.001;DID:β=-4.417,P<0.001),6个维度健康素养评分均为普通型亚文化组干预效果优于企业型亚文化组。(2)居民健康素养按3维度划分,双重差分结果发现:基本知识和理念(模型:调整R2=0.727,P<0.001;DID:β=-19.259,P<0.0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型:调整R2=0.713,P<0.001;DID:β=-11.959,P<0.001)、健康技能(模型:调整R2=0.722,P<0.001;DID:β=-9.119,P<0.001);3个维度健康素养评分均为普通型亚文化组干预效果优于企业型亚文化组。(3)居民总体健康素养双重差分结果发现:普通型亚文化组干预效果优于企业型亚文化组(模型:调整R2=0.733,P<0.001;DID:β=-40.337,P<0.001)。结论:采用国家规范化社区健康素养服务计划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进行干预,干预后居民健康素养总体上有明显提升,社区健康素养服务计划可行性较好。普通型亚文化组干预效果优于企业型亚文化组,提示有必要针对不同亚文化背景人群实行不同的健康素养干预措施,差异化干预策略有利于快速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利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针对不同亚文化社区人群健康素养干预的具体方案,需要政府部门及研究者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187名工厂工人艾滋病/职业病防治有关知识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7名工厂工人艾滋病/职业病防治有关知识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管理现状与定性访谈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调查内容 |
1.2.2 评判标准 |
1.2.3 调查方法 |
1.2.4 质量控制 |
1.2.5 定性访谈 |
1.2.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97名尘肺患者基本情况 |
2.2 97名尘肺病患者随访自我管理 |
2.3 97名尘肺病患者随访需求 |
2.4 定性访谈调查 |
2.4.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2.4.2 访谈用人单位的随访管理工作 |
2.4.3 访谈随访过程面临的主要困难 |
3 讨论 |
(5)社交媒体语境下流动女工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深度访谈法 |
(二)扎根理论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梳理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流动女工的健康传播相关研究 |
二、社交媒体中的健康传播相关研究 |
三、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流动女工 |
二、信息采纳行为 |
三、社交媒体中的健康信息采纳行为 |
第二章 研究实施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实施 |
一、选择访谈样本 |
二、设计访谈提纲 |
三、整理访谈资料 |
第二节 研究分析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一、理论饱和度检验 |
二、研究信度检验 |
三、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三章 社交媒体中流动女工的健康信息采纳行为模型阐述 |
第一节 社交媒体中流动女工的健康信息接触 |
一、感知有用性 |
二、接收者卷入度 |
三、媒介平台因素 |
四、信息回避意向 |
五、社会决定性因素 |
第二节 社交媒体中流动女工的健康信息评价 |
一、信息来源 |
二、信息内容 |
三、社会规范 |
第三节 社交媒体中流动女工的健康信息利用 |
一、自我效能 |
二、感知益处 |
三、感知严重性 |
四、感知障碍 |
第四章 社交媒体中流动女工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推动 |
第一节 促进健康信息接触 |
一、加强健康信息宣传力度 |
二、提高健康信息有用性 |
三、提高健康信息易理解性 |
第二节 提高健康信息可信度 |
一、引入权威信源 |
二、提高信息质量 |
三、营造社会规范 |
第三节 推动健康信息利用 |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二、合理运用恐惧诉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职业卫生现状 |
1.2 国内职业卫生现状 |
1.3 职业病相关概念及其相关危害因素 |
1.4 职业健康检查 |
1.5 机械加工制造业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内容 |
2.3.1 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
2.3.1.1 环境条件 |
2.3.1.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内容 |
2.3.1.3 现场采样 |
2.3.1.4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 |
2.3.3 一般资料 |
2.3.4 职业健康检查内容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山东省某企业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结果 |
3.2 山东省某企业健康检查一般资料结果 |
3.2.1 不同性别和年龄作业人员情况 |
3.2.2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情况 |
3.2.3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情况 |
3.2.4 不同部门作业人员情况 |
3.2.5 接触不同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 |
3.3 山东省某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3.3.1 不同体检类别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3.3.2 不同户籍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3.4 山东省某企业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
3.4.1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
3.4.2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
3.4.3 不同作业部门员工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
3.4.5 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目标疾病检查结果 |
3.5 山东省某企业职工健康检查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3.5.1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3.5.2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3.5.3 不同作业部门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3.5.4 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健康检查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4.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
4.3 目标疾病检出结果分析 |
4.4 指标异常检出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地方立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立法概述 |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立法的概念和种类 |
(二)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立法的沿革与现状 |
二、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的实证分析 |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地方立法的总体情况 |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地方立法的具体分析 |
三、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权限存在的问题 |
(二)立法过程存在的问题 |
(三)立法形式存在的问题 |
(四)立法内容存在的问题 |
四、域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的经验借鉴 |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 |
(二)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 |
(三)域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的经验总结 |
五、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的完善 |
(一)严守立法权限 |
(二)优化立法过程 |
(三)选择恰当立法形式 |
(四)合理设置立法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定制研发生产型制药企业本质安全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工行业典型事故案例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本质安全概念、定义及方法的发展历程 |
2.2. BAT (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 |
2.3. 化学合成类制药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
2.4. 园区化工企业建设标准化方案 |
第三章 研究技术路线 |
3.1. CDMO概念介绍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3.1. 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
3.3.2. 综合本质安全指数法(CISI)原理 |
3.3.3. 综合本质安全指数法(CISI)评估流程 |
3.4. 研究对象介绍 |
3.4.1. 产品方案 |
3.4.2. 产品工艺概况 |
3.4.3. 产品工艺流程简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使用CISI方法对CDMO多功能车间进行风险评估 |
4.1. 采用综合本质安全指数法(CISI)对K218合成工段进行风险评估 |
4.1.1. 工艺流程描述 |
4.1.2 物料平衡描述 |
4.1.3. 确定每个单元化学品的流量 |
4.1.4 确定所有化学品严重度得分 |
4.1.5. 确定反应性得分 |
4.1.6. 确定设备化学品安全指数I_(ECI) |
4.1.7. 确定设备工艺安全指数 |
4.1.8. 确定设备安全指数 |
4.1.9. 确定设备连接部分安全指数 |
4.1.10. 确定整体本质安全指数 |
4.2. 采用综合本质安全指数法(CISI)对T356酰化工段进行风险评估 |
4.2.1. 工艺流程描述 |
4.2.2. 物料平衡描述 |
4.2.3. 确定每个单元化学品的流量FR |
4.2.4. 确定所有化学品严重度Sc |
4.2.5. 确定反应性得分 |
4.2.6. 确定设备化学品安全指数 |
4.2.7. 确定设备工艺安全指数 |
4.2.8. 确定设备安全指数 |
4.2.9. 确定设备连接部分安全指数 |
4.2.10. 确定整体本质安全指数 |
4.3. CISI评估结果对比分析及CISI适用性分析 |
4.4. CDMO项目的本质安全风险因素汇总分析 |
4.4.1. 化学品严重度涉及的风险因素 |
4.4.2. 化学品反应性涉及的风险因素 |
4.4.3. 设备运行工艺操作过程涉及的风险因素 |
4.4.4. 设备运行及流程连接涉及的风险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DMO多功能车间设计阶段采取BAT降低风险实践 |
5.1. 多功能车间布局设计 |
5.2. 原料储存和输送设计 |
5.2.1. 罐区溶剂储存和输送、计量、装卸设计 |
5.2.2. 桶装溶剂加料设计 |
5.2.3. 固体物料分料、加料设计 |
5.2.4. 多功能分配站设计 |
5.3. 反应釜和容器设计 |
5.4.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
5.4.1. DCS控制系统设计 |
5.4.2.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采取的紧急停车控制措施 |
5.4.3.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采取的控制措施 |
5.4.4. 溶剂回收采取的控制措施 |
5.5. 纯化分离单元设计 |
5.5.1. 固液分离单元设计 |
5.5.2. 成品包装设计 |
5.5.3. 干燥单元设计 |
5.6. 泄放收集系统设计 |
5.7. 公用工程系统设计 |
5.7.1. 换热器和真空泵方案设计 |
5.7.2. 车间通风系统方案设计 |
5.7.3. 制冷方案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亚文化背景下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健康素养的内涵 |
1.2.2 健康素养的影响 |
1.2.3 健康素养水平现状 |
1.2.4 健康素养的相关干预 |
1.3 亚文化背景 |
1.3.1 亚文化背景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素养的关系 |
1.3.2 南昌市青云谱区的历史沿革与区域亚文化 |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居民健康素养基线与终末调查方案 |
2.2.1 样本量计算 |
2.2.2 抽样方法 |
2.2.3 调查内容与测量工具 |
2.2.4 调查方法 |
2.3 社区健康素养干预方法 |
2.3.1 健康素养教育内容 |
2.3.2 健康素养干预服务形式 |
2.4 技术路线 |
2.5 质量控制 |
2.5.1 随机抽样与样本代表性 |
2.5.2 入户调查的过程 |
2.5.3 健康素养干预的过程 |
2.5.4 问卷复核与调查结果真实性评价 |
2.6 伦理学考虑 |
2.7 统计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不同亚文化组干预前后调查的居民一般特征 |
3.2 不同亚文化组干预前后各健康素养问题的答对率 |
3.2.1 科学健康观问题的答对率 |
3.2.2 传染病防治问题的答对率 |
3.2.3 慢性病防治问题的答对率 |
3.2.4 安全与急救问题的答对率 |
3.2.5 基本医疗问题的答对率 |
3.2.6 健康信息问题的答对率 |
3.3 不同亚文化组干预前后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具备率比较 |
3.3.1 健康素养六个领域维度的具备率比较 |
3.3.2 健康素养三个维度的具备率比较 |
3.4 不同亚文化组干预前后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评分比较 |
3.4.1 健康素养六个领域维度的评分比较 |
3.4.2 健康素养三个维度的评分比较 |
3.5 不同亚文化组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对比基础 |
4.2 青云谱居民健康素养现状 |
4.3 两种亚文化类型干预效果及原因分析 |
4.4 不同亚文化类型健康素养干预方案的启迪 |
4.4.1 基于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 |
4.4.2 基于科学健康观领域 |
4.4.3 基于传染病防治领域 |
4.4.4 基于慢性病防治领域 |
4.4.5 基于安全与急救领域 |
4.4.6 基于基本医疗领域 |
4.4.7 基于健康信息领域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次研究的特色 |
5.3 本次研究不足 |
5.4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居民健康素养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187名工厂工人艾滋病/职业病防治有关知识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管理现状与定性访谈调查分析[J]. 张丽江,田冬林,刘军,刘桂桃,于慧敏,杨新建,木拉提,卢耀勤.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1(05)
- [2]东莞凉山彝族务工人员的日常医疗认知与实践研究[D]. 谢黎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
- [3]《卫生月刊》(1928-1943)的健康传播研究[D]. 张悦宁.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4]“过劳死”工伤认定标准研究[D]. 陈政烨. 西南大学, 2021
- [5]社交媒体语境下流动女工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研究[D]. 杨诗涵.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D]. 张霞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7]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地方立法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地方立法为例[D]. 徐可欣.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定制研发生产型制药企业本质安全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D]. 孙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9]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10]不同亚文化背景下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研究[D]. 张莉. 南昌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