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派祖先宗喀巴大师

格鲁派祖先宗喀巴大师

一、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论文文献综述)

多杰仁青,熊文彬[1](2021)在《15世纪西藏着名艺术家来乌群巴·索南坚赞及其造像风格初探》文中提出来乌群巴是15世纪享誉全藏的雕塑家,他的作品几乎遍布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区,并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因文献缺乏相关记载,学术界对其生平、艺术活动和作品都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来乌群巴同时期人物的传记、色拉寺与故宫博物院等珍藏的带有明确记载的传世雕塑,首次勾勒出这位重要雕塑家的本名、主要艺术活动、重要作品及其艺术风格特点。

秦永章[2](2021)在《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探索——以哲蚌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就是藏传佛教寺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入新时代以来,西藏着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哲蚌寺,在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积极效果,为促进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宗喀·益西丹佛[3](2020)在《诠释学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中国化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诠释学为视角,以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研究汉传佛教本土化的路径为参照,以丰富的藏汉文资料为依据,从制度、文化、义理及现状四个层面,考察、分析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基本内容、主要特点与现实状况,由此揭示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内在联系与合理性。本文的特点是,首先,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诸多未曾披露的史料,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新的观点,如对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理论渊源之追溯;对《见地之差别》三版本之异同比较;对藏传佛教般若中观论发展流变之梳理;对大小五明文化关系之探究;对藏族典型社区宗教信仰现状之考察等。其次,从诠释学与藏传佛教史料结合的角度阐释了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由此提出了外来佛教处境化的学理依据,这是从史论结合的角度探讨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亦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葛俊芳[4](2020)在《空间·视觉·互动:拉卜楞及周边地区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研究》文中提出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普遍的文化景观与文化表达,其鲜明的特征就在于图像逐渐成为文化主因,并被作为基本表意符号和主导方式来传递信息和解释这个世界。置身图像时代的语境下,图像似乎早已高度世俗化、审美化乃至娱乐化。然而,这远不是当下中国所有社会成员视觉实践的全部。在宗教信仰活动于日常生活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的藏族群体中,围绕着图像与观看的一系列视觉实践还渗透着神圣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拉卜楞及其周边地区——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热贡地区作为田野点,因其二者在安多藏区可谓是藏传佛教艺术诸如塑像、唐卡、壁画等主要的生产地和流通地,且社会交往频繁。本文把此地域内信奉格鲁派的藏族家庭佛堂作为研究的特定空间场域,将其中的视觉图像如塑像、唐卡、照片作为主要的视觉分析文本,尝试以视觉文化理论为基础,以阐释人类学理论和仪式理论为辅,来构建一种分析的框架坐标,将传播学、宗教学和艺术学三种学科视角进行融合交叉,来达到跨学科多维度研究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目的。本文依循人类学“自下而上”研究路径,尝试从普通的藏族家庭和个人入手,通过田野作业来参与并观察普通藏族群众围绕家庭佛堂图像而展开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考察他们如何使用、活化塑像、唐卡、图片等图像,发掘藏族普通群众作为佛堂图像运用的主体,在图像观看实践中隐藏的视觉模式,以及在图像意义赋予和与图像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图像的意义和观看的方式。所以本文首先从空间入手,阐述藏族家庭佛堂在藏族日常居住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呈现形式,逐层剥析其空间意义,并强调这一特定空间的神圣之处。然后对藏族家庭佛堂里常见的图像按照介质的不同,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在此基础上逐次加以分析、探讨了不同介质的图像在藏族群众宗教生活中的定位。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分类的表层之下,更值得挖掘和思考的是这些纷繁复杂的图像如何按照隐藏的供奉格局共同寓居于佛堂这个空间,这些图像究竟在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着什么样的功能。这种功能认定不是从宏观意义上自上而下的简单赋能,而是来自对藏族群众日常生活微观视角的洞察。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存在着多重的内涵,既可作为圣物在日常宗教仪式中进行展演、膜拜,又可充任视觉媒介,促成各种层面上的交流与互动,还兼具艺术的美感,涵养着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并且,这三种特质在藏族群众的图像运用中和谐共存,融为一体。图像的命运就在于观看,观看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深受特定文化的塑造与建构。视觉文化的关键就在于探究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图像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对应关系。不同的视觉观念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视觉经验、视觉传统和视觉惯例。特定的文化语境必然会形成一套稳定支配性的观看模式。藏族群众在家庭佛堂图像的视觉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观看范式,包括见即解脱、凝视和观想,与此同时也相应发展出了对观看的诸多规训,形成了种种观看的禁忌。视觉文化研究不仅关注具体的视觉形象,还要求审视身处具体文化的群体,如何以主体的身份和视角赋予他们所见之物以意义。本文将图像从静态存在还原到活态行为中,进一步分析藏族群众在佛堂视觉实践中,对图像进行意义的生产、解读、活化,并如何与这些图像进行交流、互动。最后,本文试图将空间延伸开来,因为佛堂并不是封闭隔绝的,而那些图像也不是只封存在这一空间,它们还随着社会交往和文化互动,流转到了佛堂以外的空间。这些以唐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像,当它们走出原本容身的家庭佛堂、寺院这些神圣空间,进入展厅这类现代公共空间后,其观看机制包括观看空间、观看主体、观看模式以及图像内涵,也随之发生了重构。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三个结论。首先,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具有宗教圣物、交流媒介和审美艺术这三面融合为一体的特质。虽然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在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其供奉格局也在普遍性上基础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但概括而言,藏族家庭佛堂图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不仅是美学意义的,而且也是宗教学以及传播学意义的。其次,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观看带有神圣性。藏族群众对佛堂图像的观看更切近于“观瞻”这种带有神圣性质的视觉行为,这种观看不仅可以作为理解当下各种世俗观看的参照物,更是可以将其形成“地方性”的“观看知识”,在不同观看实践之间展开对话。最后,藏族作为家庭佛堂图像仪式和阐释的主体,并不是固态的刻板的角色。相反,充满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多样性。在遵循主导性的宗教义理外,他们也以自己的经验解释、激活眼前的图像,赋予它们个人化的意义解读,是佛堂图像意义的再生产者。

孙佳琪[5](2020)在《清代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柔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有清一代296年对藏传佛教寺院的治理是比较成功的,出于统治的需要,中央王朝在继承元明两朝治理藏传佛教寺院的基础上,几经完善,进一步加强了对藏传佛教寺院的治理。梳理清代治理藏传佛教以及佛教寺院的种种措施,我们发现,在寺院管理的过程中,除了采取刚性的法律制度外,还会采取柔性策略以达到治理的效果。一方面,中央王朝利用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之特点,通过封赏藏传佛教最有影响力的四大活佛、驻京呼图克图以及甘青地区的一些活佛,利用藏传佛教活佛治理蒙藏地区以及藏传佛教,使得双方之间达到一种良性的互动,中央王朝利用活佛的宗教影响,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治理,活佛借助中央王朝的权威提高了自己的宗教地位。另一方面,敕建寺院以彰显国家权威,赐匾赐额以提升寺院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广建演教之地,广推佛法,广受信教之众。彰显国家意志,提高寺院地位,扩大寺院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管理。作为治理蒙藏地区的补充措施,实践证明,这一策略在促进国家统一、民族边疆地区的团结和的稳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民族宗教政策,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强有力保证。

潘海莉[6](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杨于卓[7](2018)在《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传统藏戏和我国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面临着观众群逐渐萎缩、传承人青黄不接、技艺失传、民间戏团生存艰难等诸多难题,但藏戏和那些戏曲艺术又不一样,她至今仍然是藏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藏戏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如何走下去?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途径,比如立足于非遗保护理论结合阿吉拉姆的特殊性进行逻辑思辨,抑或借鉴其他传统戏曲现代转换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了一条更为踏实的路径,将阿吉拉姆放回她原本所在的社区,观察她在当代社会中是如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她发生了哪些变迁以及这些变迁的细节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深究这些变迁的动力来自哪里?又是如何作用于阿吉拉姆的?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解决,我们将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一些有利因素,又如何避开一些不利因素而推动实现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贾热村觉木隆藏戏团为主要田野点,考察演剧形式和内容,戏团经营模式,拉姆娃的生活境遇和观念,戏团与村落关系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变迁现象,结合其他田野点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的对比总结,探寻阿吉拉姆变迁的支配力量和原动力。除对田野点的共时性考察,还从阿吉拉姆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去寻找它的不断变化的痕迹,这种历史探寻有利于通过前后对比,更好地揭示出那些变化的影响因素或变化的作用方式,力图从社会文化表象发掘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本文的结论在于阿吉拉姆不是藏区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遗存,她一直在随着藏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迁发展的支配力量来自社会结构,原动力则来自于不断变化的人的观念和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影响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力量、市场经济、文化互动与人的观念,当然在不同地域,各股力量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有别,但正是在这些力量的博弈、弥合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阿吉拉姆得以不断地自身再创造。本文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田野调查,在一个具体可资的个案的基础上得出以上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阿吉拉姆的未来发展可能有多种走向,笔者认为,各种走向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它们本身就是变动不居的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统”的那一部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林兰兰[8](2018)在《德国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藏“宗克巴”铜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德国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是德国最大的民族学博物馆之一,且是德国藏有民族学类藏品最多的博物馆。着名的外交官赫尔曼·斯派克·冯·斯特恩堡(Hermann Speck von Sternburg)共收藏有来自中国的藏品500多件,其中包括雕像160尊,佛教仪轨器物40件,唐卡78幅,以及7幅其他宗教画。在160尊雕像藏品中,尤以藏传佛教为主,大约有清代的藏传佛造像53尊,其中木质造像10尊,铜像约43尊,其中以铜鎏金为主。藏传佛教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其延伸的宗教美术近年来一直广受关注。并且,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在清代达到了鼎盛。18世纪中叶,大约是乾隆时期,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在与蒙古的藏传佛教造像、汉地的佛像造像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又与当时的审美主流意趣相结合,纹饰趋于精美繁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佛像造像艺术。宗喀巴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藏传佛教非常重要的祖师爷之一。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藏有两尊宗喀巴铜像,一尊为藏式风格造像,一尊为汉藏式融合的风格造像。本文将对这两尊宗喀巴大师铜像进行研究,并结合藏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雍和宫等处的多尊不同时期的宗喀巴铜像或铜鎏金造像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及分析14世纪至19世纪的宗喀巴大师铜像的风格演变。着重从造像艺术、纹饰、手印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力求探寻其造像风格的融合与变迁背后的原因与意义。在宗喀巴造像的研究基础上,再以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藏清代藏传佛像为佐证,探索藏传佛教造像风格的融合与变迁。并通过此研究,探讨藏传佛教深受人民信奉,成为清宫廷的宗教主流,并且藏传佛造像艺术在清代达到鼎盛的深刻原因极其影响。

毛瑞[9](2017)在《喀德喀寺(?):一座汉藏边界藏传佛教寺院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德喀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它坐落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静宁村,此处位于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河湟地区东部,同时也是汉藏交接的边界地带。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喀德喀寺成为藏、汉、土等各民族交流、交往的重要媒介,喀德喀寺也因之独具特色与魅力。关于喀德喀寺的历史,前人鲜有研究。此寺建立于明朝初年,在明王朝的扶植下,它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河湟流域具有较重要影响的格鲁派寺院之一。清朝以降,喀德喀寺在历次动乱中饱受摧残,逐渐衰落。时至今日,喀德喀寺仅有不到十名僧人,前景堪忧。可以说喀德喀寺的建立、发展、兴盛与衰落都与中原王朝的大政方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的主旨之一便是运用历史文献法,通过对汉、藏、满等各类史料的分析,理清喀德喀寺的历史,使人们了解到它是如何建立的、如何发展,以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现在的衰落。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将探讨中央政府在河湟地区的政治、军事、宗教等政策及其得失。本文的另一个要点便是通过田野调查等人类学研究方法来深入阐释喀德喀寺的现状。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寺院概况进行介绍,阐明寺院建筑、寺院制度、寺院经济及各位僧人的具体情况。其次是重点阐述喀德喀寺的佛事活动,包括日常的佛事活动、大型佛事活动,其信众与施主,以及与其他寺院的互动关系。此外,笔者还将指出喀德喀寺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僧源的短缺、管理的混乱以及宗教观念的淡化等等。最后,笔者将针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希望能为喀德喀寺的存续与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邹廷波[10](2012)在《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 ——以一至三世达赖喇嘛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达赖转世系统并不是藏传佛教中最早形成的活佛转世系统,但却是对藏族文化及藏民族文化心理最具影响力的活佛转世系统。在达赖转世系统形成初期,格鲁派始祖宗喀巴以师徒相承方式解决格鲁派寺院寺主的继承问题,但由于噶玛噶举派、止贡噶举派等教派势力及其世俗支持者仁蚌巴地方政权、辛夏巴及藏巴汗政权强力压制,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过程颇为曲折。一世达赖喇嘛根敦主巴身前虽曾向人询问过前身后事,但其并未就转世问题给予明确指示,更未将活佛转世制度与扎什伦布寺寺主传承牵上任何关系,而后其转世根敦嘉措在扎什伦布寺的遭遇,此即为根本缘由之一。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通过辛勤传法而换来的成就,既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自身的转世活佛身份,又使由源自根敦主巴这一系转世系统顺利延续,并使索南嘉措处权威身份成长于格鲁派。所以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在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承上结下”的关键作用。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所面临的局势更为严峻,格鲁派的世俗支持者帕竹政权的彻底衰落,使索南嘉措最终远游蒙古传法。不过正是由于索南嘉措的蒙古传法,才使得索南嘉措及其所传承的达赖转世系统为时人所皆知。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是藏传佛教及西藏历史上的大事,对格鲁派与之后西藏地方政局的发展,以及藏汉蒙民族间民族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论文提纲范文)

(2)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探索——以哲蚌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蚌寺及其管理模式的演变
二、哲蚌寺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和探索
    (一)提高依法治寺能力,提升僧众的法律意识
    (二)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提升寺庙公共服务水平
    (三)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四)积极引导僧人与达赖集团划清界限,鼓励
    (五)引导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生态寺院
结语

(3)诠释学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中国化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理论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从哲学诠释学的维度看藏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第一节、从方法论诠释学到哲学诠释学
        第二节、哲学诠释学的逻辑起点与藏传佛教本土化的契合处
    第二章: 近代以来汉传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经验总结及借鉴意义
        第一节、冯友兰
        第二节、汤用彤
        第三节、陈寅恪
制度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吐蕃王朝及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松赞干布时期
        第二节、赤松德赞时期
        第三节、赤热巴巾时期
    第二章: 上部阿里地方及藏传佛教分治时期
    第三章: 卫藏社会及藏传佛教后弘期
        第一节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理论渊源考述
        笃补巴《山法了义海论》中的“三身”理论探源
        1, 总述大乘之佛果位
        2, 分论法、报、化“三身”理论
        3, “二谛”与“三身”
        4, 法、报、化“三身”之间的关系
        5, “三身”与如来藏之间的关系
        6, “三身”与“四智”的关系
        第二节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历史渊源考述
        (一) 史书中关于活佛转世、化身的记载
        1, 《红史》
        2, 《青史》
        3, 《贤者喜宴》
        4, 《土观宗派源流》
        5, 总结
        (二) 藏传佛教金瓶掣签制度的形成与实践
        (三) 金瓶掣签在雍和宫的首次实施
义理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藏传佛教与苯教的关系
        第一节、止贡巴·玖丹贡布关于佛苯关系之“三阶段”论
        第二节、土观·罗桑确吉尼玛对“三阶段”论的引用和评判
    第二章: 藏传佛教语境下的般若中观思想流变
        第一节、印度佛教发展大势
        1, 《般若经》与龙树中道观之形成演变
        2, 般若中观思想在中国藏传佛教中的译传变化
        第二节、对敦煌本《见地之差别》中所蕴含的义理分析
        1, 智军对印度佛教中观论的梳理与命名
        2, 智军对“三身”、“四智”概念的分析与研判
        第三节、三种版本《见地之差别》的异同比较
        第四节、对法成《大乘稻芊经随听疏》之中观论探究
文化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对印度佛教经典中五明学处内容的讨论
        第一节、对印度佛教经典中五明学处关系的论述
        第二节、印度佛教经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三节、大乘中观论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四节、大乘唯识论典中对五明学处的阐释
    第二章: 藏传佛教中对大小五明文化的阐述与发挥
        第一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体系中的诸要素总论
        第二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藏族大小五明文化体系的演变和形成
民间篇
    内容概要
    第一章: 群加藏族乡宗教信仰结构体系评介
        第一节、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藏传佛教信仰现状
        1, 家庭佛堂
        2, 村社嘛呢康
        3, 乡镇桑丹楞寺
        4, 县城塔尔寺
        5, 文昌庙
        6, 案例分析
    第二章: 文昌帝君在藏族民间的信仰方式及其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论文、科研成果

(4)空间·视觉·互动:拉卜楞及周边地区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选题因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田野描述
第一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空间呈现
    第一节 图像与空间
        一、图像与空间的关系
        二、藏族家庭佛堂样貌
    第二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空间形式
        一、牧区——帐篷上首的供案
        二、农区——正房、耳房
        三、城市——书房、客厅、阳台
    第三节 家庭佛堂在藏族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意义
        一、神佛寓居的空间
        二、个体宗教信仰实践的空间
        三、家庭宗教活动的场所
        四、宗教信仰和传统道德代际传承的场所
    第四节 藏族家庭佛堂空间的神圣及其禁忌
        一、宗教空间的场所精神
        二、藏族家庭佛堂的神圣
        三、藏族家庭佛堂的空间禁忌
第二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类别
    第一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体系
        一、藏族家庭佛堂神灵体系来源
        二、藏族家庭佛堂神灵系统
    第二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构成
        一、塑像——佛堂中主导性的图像
        二、唐卡——佛堂中民族性的图像
        三、照片——佛堂中现代性的图像
    第三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变迁
        一、新旧并存
        二、功能互补
        三、形态创新
第三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供奉格局及功能
    第一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特征及象征物
        一、共性与个性并存
        二、图像的开光
        三、藏族家庭佛堂的其他宗教象征物
    第二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现有的供奉格局与禁忌
        一、藏族家庭佛堂图像常见的供奉格局
        二、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禁忌
    第三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功能
        一、礼敬与供养——精神信仰
        二、尊师与忆亲——世俗伦理
        三、记忆与传承——民族文化
        四、认同与区隔——身份标识
        五、唯乐与唯实——现实观照
第四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多重内涵
    第一节 作为圣物的家庭佛堂图像
        一、佛堂图像作为精神皈依的对象
        二、佛堂图像作为日常修行的对象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家庭佛堂图像
        一、佛堂图像是藏传佛教传播的媒介
        二、佛堂图像是信众与神灵之间的象征性媒介
    第三节 作为艺术的家庭佛堂图像
        一、佛堂唐卡艺术的特点分析
        二、匿名的唐卡画师
        三、从圣物到商品
        四、佛堂图像三面一体的特性
第五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视觉实践
    第一节 视觉文化里的观看
        一、观看的本质
        二、空间与观看模式
        三、藏族家庭佛堂图像观看的思维基础
    第二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视觉范式
        一、见即解脱
        二、凝视
        三、观想
    第三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观看的禁忌
        一、隐秘的图像——被遮蔽的唐卡
        二、他者、女人——被禁止的观看者
第六章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意义阐释与人神互动
    第一节 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意义阐释
        一、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象征涵义
        二、藏族家庭佛堂图像意义的活化
    第二节 藏族和家庭佛堂图像的互动
        一、图像与人类的交流
        二、以灵赋像
        三、藏族和家庭佛堂图像的互动方式
    第三节 空间转换下佛堂图像观看机制的重构
        一、从神圣空间到世俗空间——观看空间的流转
        二、从信众到观众——观看主体的置换
        三、从圣物到艺术——图像内涵的变相
结语
    一、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的特性
    二、藏族群众家庭佛堂图像观看的神圣性
    三、藏族群众作为家庭佛堂图像仪式和阐释的主体性
    四、研究反思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5)清代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柔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清王朝与藏传佛教
    第一节 清朝与藏传佛教的渊源
    第二节 清朝治藏方略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恩威并施的藏传佛教寺院管理
第二章 柔性策略治理下的藏传佛教活佛
    第一节 封赏四大活佛,加强蒙藏治理
    第二节 封赏驻京呼图克图,用以辅政弘教
    第三节 封赏甘青地区活佛,注重宗教治理
第三章 柔性策略治理下的藏传佛教寺院
    第一节 敕建庙宇以彰显国家权威
    第二节 御赐匾额以提高寺院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沙毕纳尔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三、研究现状概述
        (一)文献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四、田野点的选择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行政区划
        三、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人口情况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三、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三、寺领集团——集赛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一、宗教信仰历程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结论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阿吉拉姆与藏戏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相关概念在《辞海》等工具书上的最新释义
        二、藏戏相关名称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阿吉拉姆在藏戏剧种流派体系中的位置
        一、学界对藏戏及其分类相关名称的讨论、分歧与弥合
        二、建构一个新的藏戏系统
第二章 变迁的表象:田野中的故事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一、选择觉木隆藏戏团的依据
        二、觉木隆藏戏团的基本情况
        三、开发热潮之中的传统村落——贾热村
    第二节 阿吉拉姆演剧形式与内容的变迁
        一、阿吉拉姆展演的舞台化
        二、形式与内容的“现代化”
    第三节 拉姆娃生活境遇与观念的变迁
        一、两重命运两重天:老一代拉姆娃的感慨
        二、突发事件中的团队意识的变化
    第四节 戏团与村落关系的变迁
        一、觉木隆藏戏团与贾热村的关系的变迁
        二、觉木隆藏戏团与作为“邀请方”的村落关系的变迁
第三章 变迁的支配力量:社会结构
    第一节 社会总体倾向性
        一、阿吉拉姆的形成与十四、十五世纪藏地的发展
        二、十七、十八世纪阿吉拉姆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期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阿吉拉姆的发展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引子:没有阿吉拉姆的望果节
        二、藏区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三、生产方式的变迁与阿吉拉姆的变迁间的关系
    第三节 政治力量
        一、思想观念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二、国家地方政策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第四节 市场经济
        一、引子:不断更换的负责人
        二、关于琼达的誉与毁
        三、觉木隆藏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四、新的经营模式及其成效
        五、藏戏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第五节 文化互动
        一、引子:一个剧目的流布
        二、内部的文化互动
        三、外部的文化互动
        四、觉木隆藏戏团的初步尝试:走出西藏
    第六节 技术发展
        一、引子: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来贾热村
        二、媒体技术的介入与阿吉拉姆的发展
        三、技术对阿吉拉姆变迁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变迁的原动力:不断变化的双重需要
    第一节 能动的个体
        一、历史上的“疯狂者”
        二、拉姆娃
        三、地方政府官员
    第二节 “适者生存”的现实利益的驱动
        一、在仪式的神坛上:从驱鬼到许愿
        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第三节 “道”变而“形”变
        一、阿吉拉姆:一出解说人生和世界的戏剧
        二、美学观念的变迁
第五章 新时代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推进阿吉拉姆普及的多种形式
    第二节 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阿吉拉姆未来发展的几种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青海省藏剧团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巡演安排(部分)
附录二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关于藏戏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第三届“雅顿”文化艺术节暨2018中国藏戏艺术周材料
附录四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藏戏》
附录五 :非遗(藏戏)保护动画公益广告《巴珠的选择》相关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德国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藏“宗克巴”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德国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及馆藏藏传佛像的历史
    第一节 德国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的历史与收藏
    第二节 藏传佛教渊源
    第三节 馆藏清代藏传佛像的历史地位与文物价值
第二章 馆藏两尊“宗喀巴”铜像的风格与断代
    第一节 宗喀巴的生平
    第二节 宗喀巴的造像类型
    第三节 馆藏宗喀巴“商人之主格勒”像与宗喀巴写实像的风格与断代
第三章 清代藏传佛教造像的融合与变迁——从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藏藏传佛像谈起
    第一节 清朝政府对藏传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清代藏传佛教造像风格的融合与变迁
第四章 结论
附录1 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藏清代藏传佛像铜像图录
附录2 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藏清代藏传佛像木质造像图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喀德喀寺(?):一座汉藏边界藏传佛教寺院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古籍文献
        二、现当代着作
        三、论文类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喀德喀寺(?)的创建
    第一节 喀德喀寺(?)的建立
        一、喀德喀寺的位置
        二、喀德喀寺建立于斯的缘由
    第二节 喀德喀寺(?)的名称
        一、喀德喀寺(乌鸦嘴寺)
        二、桑底寺
        三、静宁寺
    第三节 喀德喀寺创建者及创建年代
        一、喀德喀寺创建者的考证
        二、喀德喀寺的创建年代
    第四节 镇寺之宝——“宝贝佛爷”的自画像
        一、关于自画像的传说
        二、自画像的“真”与“假”
第三章 喀德喀寺的兴盛时期
    第一节 喀德喀寺的僧官
        一、喀德喀寺与“静宁族”
        二、灌顶大国师——锁南领占
        三、禅师——锁南奔
        四、“乔国师”生平考
    第二节 喀德喀寺的寺堡
        一、明代西宁卫“寺堡”建立的背景
        二、喀德喀寺的静宁堡
    第三节 喀德喀寺的属寺
        一、喀德喀寺在海东地区的属寺
        二、喀德喀寺在武威及内蒙的属寺
第四章 喀德喀寺的衰落
    第一节 明朝中后期(1522-1644)的逐步衰落
    第二节 清朝时期的再度衰败
        一、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献马被拒事件
        二、雍正元年(1723)受罗卜藏丹津之乱的影响
        三、同治年间(1862-1874)惨遭兵燹
    第三节 民国时期(1912-1949)的艰难营生
        一、“抓壮丁”事件
        二、寺院征收马款
    第四节 1949-1974 年之间的起起落落
        一、建国初期(1949-1956)的初步恢复
        二、1958 年之后命途多舛
第五章 喀德喀寺的现状
    第一节 寺院的现状
        一、寺院建筑的现状
        二、寺院僧人的现状
        三、寺院的佛事活动
        四、寺院的信众与施主
    第二节 寺院的管理机制及经济情况
        一、寺院的管理制度
        二、寺院的经济状况
    第三节 与周边及其他寺院的关系
        一、与周边寺院的关系
        二、与色拉寺的关系
        三、和塔尔寺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结论
        一、喀德喀寺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二、喀德喀寺命途多舛、几经衰败
        三、喀德喀寺处于汉藏边界受多种文化的影响
        四、喀德喀寺在当地群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喀德喀寺目前仍然处于衰落之中
    第二节 讨论之一:喀德喀喀寺衰败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二、现实原因
    第三节 讨论之二:喀德喀喀寺应当如何重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 ——以一至三世达赖喇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题目、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特点
第一章 达赖转世系统的萌芽阶段——根敦主巴时期
    一、 十五世纪格鲁派面临的形势
        (一) 藏传佛多教派发展与互相制肘
        (二) 格鲁派的内部冲突
        (三) 格鲁派的主要支持者帕竹政权衰微
        1、 帕竹政权内斗不止
        2、 帕竹执政职权旁落他人
    二、 根敦主巴在格鲁派中角色分析
        (一) 根敦主巴与宗喀巴的师徒关系辨析
        (二) 根敦主巴在格鲁派中的地位
    三、 根敦主巴与活佛转世制度的关系
        (一) 扎什伦布寺建寺初期的困境
        (二) 活佛转世现象在十四、十五世纪的发展概况
        (三) 根敦主巴的转世意愿
第二章 达赖转世系统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敦嘉措时期
    一、 根敦嘉措“转世身份”的由来
        (一)根敦嘉措家庭在“转世”事件中的作用
        1.根敦嘉措家庭成员与根敦主巴的亲密关系
        2.根敦嘉措的“转世身份”得以正式确立
    二、 根敦嘉措的转世与活佛身份的矛盾
        (一) 根敦嘉措的扎什伦布寺学经生活
        (二) 扎什伦布寺中根敦嘉措的身份辨析
    三、 对根敦嘉措身份的逐渐认同
        (一) 根敦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时期的身份辨析
        (二) 云游传法中根敦嘉措身份的缓慢变化
    四、 根敦嘉措对圆寂后需要转世的长远安排
        (一) 根敦嘉措的转世意愿
        (二) 根敦嘉措对护持转世的其他安排
第三章 达赖转世系统的实至名归阶段——索南嘉措时期
    一、 格鲁派活佛转世制度的初步规范化
        (一) 转世活佛的实至名归
        (二) 哲蚌寺对索南嘉措的培养
        1. “索南嘉措”一名由来
        2. 班钦·索南扎巴对索南嘉措的护持
    二、 藏地传法与十六世纪中期格鲁派的发展困境
        (一) 十六世纪噶玛巴转世系统的概况
        (二) 止贡派与噶玛噶举派联系日益紧密
        (三) 索南嘉措时期格鲁派与噶举派的矛盾事件
        (四) 帕竹政权继续内斗与淡出历史舞台
        1. 以仁蚌巴为首的地方势力与帕竹第悉的冲突
        2. 帕竹家族内斗
        (五) 索南嘉措初为教派领袖时期格鲁派的发展
        1. 索南嘉措的早期传法活动
        2. 受比丘戒及雅隆、工布地区的传法活动
        3. 索南嘉措与地方势力的进一步联系
    三、 “达赖喇嘛”名号由来
        (一) 索南嘉措“蒙古之行”的缘起
        1. 格鲁派教法传播的需要
        2. 十六世纪蒙古部族概况
        3. 阿拉坦汗与藏传佛教的初期接触
        4. “青海会晤”前期索南嘉措与阿拉坦汗的活动概况
        (二) 索南嘉措与阿拉坦汗的青海会晤
        1. 索南嘉措前往青海的路途传法
        2. 索南嘉措与阿拉坦汗的仰华寺之会
    四、 “达赖喇嘛”系统的蒙古情结
        (一) 索南嘉措的川、藏、蒙边区云游传法
        1. 理塘建寺
        2. 担任昌都寺堪布
        3. 深入蒙古各部传教
        (二) 索南嘉措圆寂并转世于蒙古
    五、 索南嘉措蒙古部族传法的综合论述
第四章 达赖转世系统形成过程中的特征
    一、 达赖转世系统开始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一) 达赖转世系统开始的偶然性
        (二) 达赖转世系统开始的必然性
    二、 前三世达赖喇嘛身份的演变
        (一) 格鲁派高僧——根敦主巴
        (二) 哲蚌寺活佛——根敦嘉措
        (三) 达赖喇嘛——索南嘉措
    三、 前三辈达赖喇嘛的传法特点
        (一) 三辈达赖喇嘛的“异地”传法及原因分析
        (二) 前三辈达赖喇嘛的传法特色
第五章 达赖转世系统形成与格鲁派的发展
    一、 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与格鲁派的再次凝聚
        (一) 十五十六世纪格鲁派中哲蚌寺势力的异军突起概况
        (二) 三辈达赖喇嘛凝聚格鲁派发展力量
    二、 拉拢政教势力,强化格鲁派的发展后劲
        (一) 根敦主巴在后藏的政教关系
        (二) 根敦嘉措与西藏政教势力的关系
        (三) 索南嘉措建立的蒙藏政教势力关系
    三、 达赖转世系统形成与格鲁派的发展关系概析
第六章 达赖转世系统形成与近代西藏文化的发展
    一、 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丰富了近代藏族文化
        (一) 传法着说,深化西藏宗教内涵
        (二) 修建寺院,传承民族信仰
        (三) 丰富活佛转世制度文化
    二、 促进藏传佛教其它活佛转世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一) 带动格鲁派内部各活佛转世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 格鲁派班禅转世系统的形成
        2. 格鲁派中的其它主要活佛转世系统出现概况
        (二) 藏传佛教其它教派活佛转世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 噶举派活佛转世系统的继续发展
        2. 止贡噶举派与宁玛派活佛转世系统的初步形成
    三、 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与清代西藏政治制度的发展
        (一) 密切联系各种政治势力,和谐近代西藏社会关系
        1. 密切联系世俗势力,是发展教派势力的根本
        2. 调节各类纷争,和谐地方关系
        (二) 促进清代西藏政教体制的形成
        1. 甘丹颇章的诞生与演变
        2. 与驻藏大臣共领噶厦政府,促进清代西藏政教体制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四、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论文参考文献)

  • [1]15世纪西藏着名艺术家来乌群巴·索南坚赞及其造像风格初探[J]. 多杰仁青,熊文彬. 美术大观, 2021(11)
  • [2]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探索——以哲蚌寺为例[J]. 秦永章.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诠释学视域下的藏传佛教中国化个案研究[D]. 宗喀·益西丹佛.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空间·视觉·互动:拉卜楞及周边地区藏族家庭佛堂图像研究[D]. 葛俊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5]清代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柔性策略研究[D]. 孙佳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7]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D]. 杨于卓.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3)
  • [8]德国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藏“宗克巴”铜像研究[D]. 林兰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喀德喀寺(?):一座汉藏边界藏传佛教寺院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 毛瑞. 兰州大学, 2017(04)
  • [10]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 ——以一至三世达赖喇嘛为例[D]. 邹廷波. 西藏民族学院, 2012(08)

标签:;  ;  ;  ;  ;  

格鲁派祖先宗喀巴大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