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烤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可[1](2021)在《区域旅游联动下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与开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成为了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下,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出了一系列诸如风貌雷同、资源透支的开发弊病,对我国的乡村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逆的巨大损失。在此基础上,研究以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看待乡村旅游开发,通过对乡村景观资源进行特色优选的方法梳理乡村特色发展路径,针对客源市场共享、区位分布密集、景观资源相似的乡村开展区域旅游联动发展,能够有效避免区域同质竞争、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体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课题的起源部分,通过阐述本次课题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意义与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来梳理课题的起源、意义与价值。其次是理论研究部分,其一是对区域旅游联动与景观资源优选的基本理论阐释及其二者在乡村中的应用逻辑;其二是在梳理了乡村景观资源优选逻辑的理论基础上,应用景观评价的方法建立乡村景观资源优选评价体系,建立了综合特色产业开发潜力、资源保存状态以及原住民开发意向此三者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再次是实例论证部分,研究选取黄道镇地区下辖的三个传统村落为实证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实证对象的具体指标数据,并基于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从统筹区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空间类型、建立区域品牌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区域整体联动开发策略,为联动单元的差异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方向提供了有效的策略依托。最后是设计实践部分,选取前谢湾村为设计实践对象,以其特色优势资源分析结果即历史遗存资源为着眼点,深入剖析其历史遗存资源现状条件,生成了一套以传统延续、特色深化、产业活化、和布局合理为基准的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旅游开发设计方案。
刘巍[2](2019)在《烤烟新品系09011农艺性状、烘烤特性及需氮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元是四川优质烟叶生长适宜区,近年来广元烤烟存在质量不佳、品种特征不显着等问题。本研究以烤烟新品系09011为基础,在广元剑阁开展大田试验及烘烤试验,主要通过研究该品种农艺性状、发病率、品质特征、经济性状、烘烤特性、需氮肥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为广元烟区引进适应性强、优质适产、品质特征突出的烤烟新品种。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生长特性。田间农艺性状方面,烤烟新品系09011与云烟87田间农艺性状变化趋势较为类似,在大田生长40天左右进入旺长期,生长速率逐渐变大,在60天左右农艺性状各类指标值达到最大值,进入稳定期。大田生长期烤烟抗病抗逆方面,烤烟新品系09011抗病特性较好。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方面,烤烟新品系09011颜色均为金黄色,光泽均为鲜明,叶身结构均为疏松,身份适中,油分均为多,成熟度均为成熟,优于比较品种。烤后烟叶感官质量方面,烤烟新品系09011烟叶评吸特征明显优于对照云烟87。烤后烟叶化学指标含量及化学协调性方面,烤烟新品系09011总烟碱、氯等指标化学协调性更好,而云烟87总糖、还原糖、钾、总氮等指标化学协调性更好。经济效益方面,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烤烟新品系09011经济效益要比云烟87经济效益好。物理特性方面,烤烟新品系09011含梗率较低,单叶重较重。(2)烘烤特性。烤烟新品系09011的出片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烤烟新品系09011烘烤特性较对照品种云烟87较差;烤烟新品系09011与云烟87下部烟叶失水率变化规律不一致,中上部烟叶规律一致。在色素的降解过程中,不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解,类胡萝卜素也会发生相应的降解,而叶绿素的降解速度较快,所以叶片就呈现出逐渐变黄的状况。对云烟87来说,后期其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则其较易定色。对于09011,其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第36h有一个小高峰,可能对定色产生不利的影响。(3)施肥特性。不同施氮肥量对烤烟新品系09011大田期农艺性状具有显着影响。其中,不同施氮肥量对烤烟新品系09011株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数等农艺指标的影响显着,不同施氮肥量对烤烟新品系09011茎围、节距等指标的影响不显着。不同施肥处理中上等烟比例影响差异不显着。施氮肥量越高,烤后烟叶成熟度相对越低;施氮肥量越高,叶片结构尚疏松,油分偏多;施氮肥量越高,烟叶颜色橘黄,身份适中,色度鲜明。随着施氮肥量增加,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氯、钾等指标在亩施纯氮量6~7kg之间,指标含量具有上升的趋势,在亩施纯氮量7~8kg之间,指标含量具有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肥量增加,烤烟新品系09011总糖、还原糖化学质保协调性呈下降趋势,氯化学协调性呈上升趋势。不同施氮肥量处理下,烤烟新品系09011香型均为中间香型,在亩施纯氮量6kg时,烤烟新品系09011烟叶生青气、枯焦气较重,在亩施纯氮量7kg时,烤烟新品系09011烟叶生青气较重,在亩施纯氮量8kg时,烤烟新品系09011烟叶枯焦气较重。
陈正发[3](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彭韬屹[4](2019)在《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文中指出四川省广元市是中国重要的烟草种植区之一,但实际生产中可供使用的烟草品种较少,优良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适应性分析将为形成广元特色的烤烟生产提供种质保障。本研究以烤烟新品系09011为例,探究其在广元3个区县的4个不同生态环境植烟区的环境指标、农艺性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病害发生、感官评吸、外观质量等特性,通过引入熵权-Topsis法评价综合生态适宜性和烤烟综合质量,为后续09011制种适宜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不同施氮量的各种品质和经济指标的研究为09011在广元地区种植提供先期的栽培技术基础,为“围绕品牌做原料”的战略规划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广元市剑阁乡4个植烟点的生态环境调查表明,广元植烟区土壤类型主要以山地黄壤暗紫泥土、灰棕紫泥土和黄红紫泥土为主,其中大部分为中性或微酸性(8.5≥ph>7.5,占比66.82%),有机质含量丰富(均值16.18g/kg),氮含量适宜(全氮均值1.05g/kg,碱解氮均值79mg/kg),磷(速效磷均值13mg/kg)、钾(速效钾均值110mg/kg)、硼(有效硼均值0.31mg/kg)和氯(氯离子均值0.04g/kg)含量偏低。广元市常年日照时数1337.6-1560.5小时,≥0℃有效积温5698℃,≥10℃有效积温4863℃,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烤烟大田生长期光、热、水匹配协调,烤烟旺长、成熟期雨热同季,气温日较差大。利用熵权-TOPSIS法对部分的生态指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根据综合生态指标值的聚类广元四个植烟区大体被分为两类,高分值的城北为生态A区,低分值的高阳、江石、磨滩为生态B区。通过对农艺性状、病害发生、各项烤烟质量指标的测定和分析表明,09011的农艺和植物性状良好,抗病性、物理特性、单价、上等烟、中上等烟占比、和其他经济指标均优于对照云烟87。利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四个植烟点的农艺性状、物理、化学、感官、病害、经济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明09011在各项指标上的综合得分和总体评价均优于对照,广元市四个植烟区在各单项指标的综合排序并没有统一的趋势,但是09011总的综合质量评分显示江石>城北>磨滩>高阳的排序,说明对生态环境的部分指标的综合预测与实际的09011的产质量并不存在相关性。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在对09011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烤烟综合品质(综合化学、外观和物理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在广元烟区江石乡的试验条件下,烤烟新品系09011施纯氮7kg/亩时综合品量评价最佳,农艺性状、经济指标较佳,为后续09011栽培措施的制定打下了研究基础;同一个施氮水平中,09011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云烟87更适合在广元市种植,验证了之前的综合评价结论。
赵东杰[5](2017)在《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西烟区大田烟叶生育成熟期在每年的6月左右,此时江西在处在雨季,高温高湿。进入7月份后,雨量开始减少,空气干燥,干旱频发,且月平均温度在28℃左右,最高可达38℃,高温持续时间长,使烟叶出现“高温逼熟”现象。为了更好地鉴定和划分高温逼熟烟叶的等级危害,本研究以江西抚州烟区2014~2016三年的高温逼熟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农艺性状调查、气象数据收集、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等方式,利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等分析方法建立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本文首先就江西省烟叶发展状况进行阐述说明,从江西烟叶实际生产情况出发,分析指出了江西烟叶成熟期出现的“高温逼熟”现象,并对其进行具体介绍,就现阶段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表述。依据已有的品质评价标准,结合专家学者意见,建立了高温逼熟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确立了高温逼熟烟叶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和高温逼熟危害的五个等级,构建了一套由气候条件(权重0.5650)、生理特性(权重0.2622)、化学成分(权重0.0553)和感官质量(权重0.1175)的一级指标共4项,二级指标共20项的高温逼熟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高温逼熟烟叶气候条件指标评价体系:Ⅰ级,日最高气温(℃)≤35、日平均气温(℃)≤30、日相对湿度(%)≤50、日太阳辐射量(MJ·m-2)10.5~11.5、高温持续时间(d)≤3;Ⅱ级,日最高气温(℃)35~36、日平均气温(℃)30~31、日相对湿度(%)50~60、日太阳辐射量(MJ·m-2)10.2~10.5或11.5~11.8、高温持续时间(d)4~5;Ⅲ级,日最高气温(℃)36~37、日平均气温(℃)31~32、日相对湿度(%)60~70、日太阳辐射量(MJ·m-2)9.9~10.3或11.8~12.1、高温持续时间(d)6~7;Ⅳ级,日最高气温(℃)37~38、日平均气温(℃)32~33、日相对湿度(%)70~80、日太阳辐射量(MJ·m-2)9.5~9.9或12.1~12.5、高温持续时间(d)7~8;Ⅴ级,日最高气温(℃)38~39、日平均气温(℃)33~35、日相对湿度(%)80~90、日太阳辐射量(MJ·m-2)<9.5或>12.5、高温持续时间(d)>8。其中,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相对湿度、日太阳辐射量、高温持续时间权重依次为 0.0477、0.0333、0.0722、0.0247、0.0103。(2)高温逼熟烟叶生理特性指标评价体系:Ⅰ级,叶绿素(mg·g-1)≥3.00、类胡萝卜素(mg·g-1)≥1.20、光合速率(μmol·m-2·s-1)>40;Ⅱ级,叶绿素(mg·g-1)2.50~3.00、类胡萝卜素(mg·g-1)1.00~1.20、光合速率(μmol·m-2·s-1)35~40;Ⅲ级,叶绿素(mg·g-1)2.00~2.50、类胡萝卜素(mg·g-1)0.80~1.00、光合速率(μmol·m-2·s-1)30~35;Ⅳ级,叶绿素(mg.g-1)1.50~2.00、类胡萝卜素(mg·g-1)0.50~0.80、光合速率(μmol·m-2·s-1)25~30;Ⅴ 级,叶绿素(mg.g-1)<1.50、类胡萝卜素(mg.g-1)<0.50、光合速率(μmol·m-2·s-1)<25。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光合速率权重依次为0.0048、0.0112、0.0436。(3)高温逼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评价体系:Ⅰ级,烟碱(%)≤2.3、总氮(%)2.0~2.5、还原糖(%)25.0~27.0、钾(%)≥2.5、糖碱比9.5~10.5、氮碱比0.9~1.0、钾氯比≥5;Ⅱ 级,烟碱(%)2.3~2.9、总氮(%)1.9~2.0 或 2.5~2.6、还原糖(%)24.0~25.0 或 27.0~28.0、钾(%)2.0~2.5、糖碱比8.5~9.5或10.5~11.0、氮碱比0.8~0.9或1.0~1.1、钾氯比3.5~5;Ⅲ 级,烟碱(%)2.9~3.5、总氮(%)1.7~1.9 或 2.6~2.8、还原糖(%)23.0~24.0 或 28.0~29.0、钾(%)1.5~2.0、糖碱比7.5~8.5或11.0~11.5、氮碱比0.7~0.8或1.1~1.2、钾氯比2~3.5;Ⅳ级,烟碱(%)3.5~4.1、总氮(%)1.5~1.7或2.80~3.0、还原糖(%)20.0~23.0或29.0~30.0、钾(%)1.0~1.5、糖碱比5.0~7.5或11.5~12.5、氮碱比0.6~0.7或1.2~1.3、钾氯比1~2;Ⅴ 级,烟碱(%)>4.1、总氮(%)<1.5 或>3.0、还原糖(%)<20.0 或>30.0、钾(%)<1.0、糖碱比<5.0或>12.5、氮碱比<0.6或>1.3、钾氯比<1。其中,烟碱、总氮、还原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权重依次为0.0230、0.0107、0.0815、0.0056、0.0636、0.0240、0.0092。(4)高温逼熟烟叶感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Ⅰ级,香气质≥1.50、香气量≥1.55、刺激性≥0.80、余味≥0.90、杂气≥0.45;Ⅱ级,香气质1.35~1.50、香气量1.40~1.55、刺激性0.75~0.80、余味0.80~0.90、杂气0.42~0.45;Ⅲ级,香气质1.25~1.35、香气量1.25~1.40、刺激性0.70~0.75、余味0.75~0.80、杂气0.39~0.42;Ⅳ级,香气质1.10~1.25、香气量1.10~1.25、刺激性0.60~0.70、余味0.70~0.75、杂气0.35~0.39;Ⅴ级,香气质<1.10、香气量<1.10、刺激性<0.60、余味<0.70、杂气<0.35。其中,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余味、杂气权重依次为0.1837、0.1837、0.0295、0.0690、0.0690。
李伟[6](2015)在《湘南湘中烟区烤烟质量风格评价及特色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湖南是中国优质烤烟的第四大产区,其所产烟叶在中式卷烟品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湘南湘中烟区的烤烟进行典型性取样检测的基础上,采用生态学原理、农业区划理论和烟叶质量评价理论,深入剖析湖南浓香型产区的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品质特征和风格特征,区域定位了湘南湘中烟区烟叶风格及细分香型风格类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外观质量量化评价结果表明:①烟叶发育状况和外观质量整体较好,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泽等指标以“好”、“较好”档次为主。②各外观质量指标分值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③外观质量指数在不同市州产区之间的差异达显着水平;与省外烟区相比,大部分处于较高水平;湘烟3号和云烟97品种显着高于K326;有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⑥不同产烟县市的烟叶外观质量可聚类划分为好、较好、尚好、一般4类。(2)基于灰色效果测度对湘南湘中烟区烤烟物理特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烤烟开片度较好,含梗率较低,平衡含水率适宜,单叶重大,上部烟叶偏厚,下部烟叶的叶质重略低。②在空间分布上,中部烟区开片度、单叶重相对较高,含梗率、平衡含水率相对较低,叶片厚度、叶质重有从南向北递减的分布趋势。③物理特性指数在不同市州、不同县市、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着,在空间分布上以浓香型中部烟区相对较高。④物理特性指标可聚为3类,各类在叶片厚度和叶质重方面存在显着差异。(3)应用模糊数学和GIS技术对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烤烟具有中糖高钾的特点。②年度间化学成分指标存在一定差异。③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的空间分布,2011年从西北向南部方向递减,2012年呈斑块状分布。(4)运用雷达图方法对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品质特征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烟叶香气质尚好至较好,香气量尚足至较足,香气尚透发至较透发,微有木质气,微有枯焦气,烟气尚细腻、柔和和圆润,稍有刺激性,稍有干燥感,余味尚净尚舒适。②不同地区之间香气质、烟气细腻程度和柔和程度差异显着,香气量、透发性、烟气圆润感、木质气、枯焦气、干燥感、刺激性和余味差异不显着。③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枯焦气、木质气等香气指标,烟气细腻程度和柔和程度以及圆润感、刺激性、干燥感、余味等口感指标的标度值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④感官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5)运用香韵理论对湘南湘中烟区烤烟风格特征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具有尚显着至较显着的浓香型风格,主体香韵中干草香、焦甜香、焦香为尚明显至较明显,辅助香韵中的坚果香、木香、正甜香、辛香为稍明显,香气状态较沉溢至沉溢,烟气浓度稍大至较大,劲头中等至稍大。香韵较河南等其他产区浓香型烤烟丰富,属于典型浓香型烟叶。②各指标空间分布趋势为:浓香型、焦甜香、焦香、辛香从南部向北部递减,干草香从西北部向南部递减,正甜香从西部东南部递减,木香、坚果香呈斑块状分布。(6)湖南浓香型烤烟产区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和质量风格特色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化学成分具有中糖、适碱、高钾和糖碱比适宜的特征。②浓香型风格显着,以焦甜香、干草香、焦香、木香、坚果香、正甜香、辛香为主体香韵,焦甜香、焦香特征突出,香气状态沉溢,浓度和劲头稍大。③上部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充足,香气较透发,烟气较细腻柔和,且较圆润,余味较净较舒适;稍有枯焦气和木质气,微有生青气和青杂气;稍有刺激性,稍有干燥感,不同产区烟叶的香气质、生青气、木质气、刺激性、干燥感差异显着。④部分化学成分指标对部分香气特征指标具有显着影响。(7)运用图论类方法对湖南浓香型烤烟产区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区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①可分为浓香型风格较显着的典型浓香型烟区和浓香型风格尚显着的较典型浓香型烟区。②湖南浓香型烤烟产区的烟叶风格特色可分为焦甜透发、焦甜厚实、焦香透发、焦香厚实等4种类型。
郑东方[7](2015)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文中提出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从一开始就在农业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叶质量评价是风格特色烟叶研究、烟叶加工特性研究、模块配方手段研究和叶组替代技术研究等众多烟草前沿研究方向的基础。烟草是一种品质作物,在生产中对烟叶的品质要求较高。灰色系统是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的“小样本”中对“部分”已知信息进行有价值的提取、挖掘,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控制。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已经把灰色系统的方法运用到烟草的质量评价中。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其在烤烟质量评价的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灰熵优化的加权灰色关联度对毕节烟区7个县(市)的两个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与典型的清香型烟叶化学成分进行了关联度评价,结果显示:云烟85加权灰色关联度优属排列如下:威宁>纳雍>毕节市>金沙>织金>黔西>大方;云烟87加权灰色关联度优属排列如下:威宁>毕节>纳雍>金沙>黔西>大方。2、为了比较贵州省毕节烟区不同成土母岩间烤烟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对149份烟叶样品(C3F等级)10个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显示:根据烤烟化学成分的差异,16种不同成土母岩可分为4个类别,第Ⅰ类为黄砂岩独自成类;第Ⅱ类为白云岩类,包括7种成土母岩;第Ⅲ类为白云质灰岩独自成类;第Ⅳ类为第四纪红色黏土类,包括7种成土母岩。各类群之间经过方差分析,10项化学指标有6项在类群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证明了灰色关联聚类的可靠性。3、本文采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对清香型烟叶产区25个地区的烟叶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广东南雄、贵州铜仁、四川凉山、四川美姑、四川宁南、四川西昌、四川叙永、四川昭觉、云南富源、云南昆明、云南陆良、云南曲靖、云南师宗、重庆巫溪等14个地区属于A类;广东韶关、贵州毕节、湖南桂阳、江西赣州、云南大理、云南玉溪等6个地区属于B类;广东梅州、湖南郴州、四川德昌、四川会理、重庆彭水等5个地区属于C类。4、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河南烤烟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河南烤烟单产量在持续下降,2014年预测产量为2210/hm2,经过关联度检验相关度达到了0.96,关联度高预测结果比较准确。5本文采用采用灰色关联决策分析方法,对16种成土母岩上的烟样进行了综合评价,黄砂岩类平均决策值最高(0.92),白云岩类平均决策值次之(0.65),第四纪红色黏土类,白云质灰岩类的平均决策值相对较低,分别为0.54和0.52。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毕节烟区的大部分成土母岩类型表现相对优良。6、为了综合评价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的烤烟质量,采集了149份土壤样品(包括5种土壤类型、8种土壤质地)及对应的149份云烟85(C3F)烟叶样品,对其烟叶样品的10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对其烟叶样品化学成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中,土壤类型间有6项指标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土壤质地间有5项指标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1项指标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各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在土壤类型和质地间的表现不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土壤类型间的表现为: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潮土;在8种土壤质地间的表现为:粉壤>粘壤>粘土>粉粘土>壤粘土>壤土>粉砂粘壤>砂质粘壤。
姜盈雪[8](2014)在《基于灰色赋权法与DTOPSIS决策法的川南烤烟质量综合评价》文中提出对2011年度川南烟区49个采样地点之上部烟叶(B)、中部烟叶(C)、下部烟叶(X)各49份进行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测评。采用四川省烟草公司现行烟叶评价标准与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法对川南烟区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川南烟区烤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川南烟区烟叶外观质量:多数烟叶样品为橘黄色少数为柠檬黄,成熟度较好,叶片结构中部叶疏松,上部叶与下部叶尚疏松;油分有叶面有弹性较好且有油润感;色度大部分强,少部分中;叶片颜色尚均匀。烟叶的化学成分方面,上部叶还原糖、总氮、钾、淀粉、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平均值基本在适宜范围,总烟碱偏高;中部叶还原糖、总烟碱、总氮、钾、淀粉、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平均值基本在适宜范围内;下部叶还原糖、总烟碱、总氮、钾、淀粉、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平均值基本在适宜范围内。烟叶的感官质量方面,烟叶样品香气不明显或欠明显;少数宜宾样品带有焦甜香多数样品风格不明显;香气质量中等;香气量有少数样品香气量尚足;杂气略重下部叶带有枯焦气、土腥气、生青气及地方性杂气;上部叶浓度稍浓中部叶下部叶浓度中等;上部叶劲头较大中部叶劲头中等下部叶较大;喉部有刺激感,回甜度上部叶微有中部叶下部叶尚有;余味微滞舌。2.分别采用四川省烟草公司现行烟叶评价系统与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法对川南烟区烟叶进行质量综合评价,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差别。(1)两种评价方法中,对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各指标间的权重的确定方法不同,导致了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最终评价结果的不同。(2)在烟草行业烟叶综合评价体系中,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权重是由主观赋权法得到的,而在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法评价中是由层次分析法得到的。(3)在四川省烟草行业现行评价系统中,不同部位的评分标准不同,但都是以百分制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而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法构建的烟叶综合评价体系的评分原理,为基于最理想值与负理想值的数据排序。3.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分析法评价烟叶质量的优势,在权重的确立的方法上采用的是灰色赋权法确立或者改进权重;而四川省烟草行业现行的评价方法中是使用主观赋权法。另一方面使用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分析法用Ci评价烟叶质量能拉大各个样品间的分值差距,使得在最终结果的比较上能更加简单直观,避免了四川省烟草行业现行的评价方法中的分值相近或者相同的情况。4.本研究采用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分析法对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川南烟区烤烟烟叶质量的综合评价。上部叶以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大旗村8组最好;中部叶以宜宾市兴文县仙峰乡群鱼村5组最好,下部叶以宜宾市珙县洛亥乡腊平村最好。
杨丙钊[9](2014)在《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过程中,能够在大量指标中方便地找出决定烟叶质量的主要因子和发现新的决定因素。分析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其在烟叶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评价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甄丽萍[10](2012)在《哈尔滨地区烟叶生产质量管理模型的建立与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烤烟种植历史悠久,现已成为世界上烤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烟叶的质量尤其是生产质量至关重要。将科学的质量管理和现代农业先进管理理念引入到烟叶生产质量管理中,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应用全质量管理模型来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并且进行烟叶的质量评价来更好的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这些方法对于推进烟叶生产的质量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烟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粗放化现象,质量评价中的主观化以及评价体系的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阐述了烟叶生产质量和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的概念,通过去烟田实地调研,与烟农和烟技员等多次进行沟通交流,由烟草领域的专家给烟叶质量所做的评分,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具体做了如下工作:依据质量管理的理论引出了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综合考虑烟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和烟叶生产要达到的质量目标,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烟叶质量指标体系,并且提出以过程化控制的手段、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建立烟叶质量管理体系,给出了体系建立的过程。根据烟叶生产质量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烟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等,以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来对烟叶生产的每一个过程进行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根据结果对烟叶的生产过程提出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对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质量控制,并且绘制了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流程图。对烘烤过程结束后的烟叶根据建立的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质量综合评价。由于烟叶生产的特点,对其上中下部烟叶进行分别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且与津巴布韦的烟叶质量进行对比,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综上,本文首次对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对烟叶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对每一步每一个生产操作都进行了分析。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所以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研究对于烟叶生产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建议以后建立一个集生产数据收集与质量控制相结合的烟叶质量管理系统,一个对烟叶定性指标识别的系统以及评价数据库,以便后续更好的研究烟叶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过程。
二、烤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烤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旅游联动下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与开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乡村建设面临的开发困境 |
1.1.2 区域旅游联动的发展趋势 |
1.1.3 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手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乡村 |
1.2.2 乡村景观 |
1.2.3 乡村景观资源 |
1.2.4 区域旅游联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现状 |
1.5.2 区域旅游联动研究现状 |
1.5.3 乡村景观特征研究现状 |
1.5.4 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阐释及应用逻辑 |
2.1 区域旅游联动 |
2.1.1 区域旅游联动的基本内涵 |
2.1.2 区域旅游联动的理论基础 |
2.1.3 区域旅游联动在乡村的应用逻辑 |
2.2 乡村景观资源优选 |
2.2.1 乡村景观资源的基本内涵 |
2.2.2 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的基本逻辑 |
2.3 小结 |
第3章 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评价体系构建 |
3.1 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评价指标的甄选确定 |
3.1.1 评价指标的甄选原则 |
3.1.2 评价模型的初步构建 |
3.2 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评价体系的权重确定 |
3.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3.2.2 构建判断矩阵 |
3.3 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评价体系的赋分标准制定 |
3.4 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评价体系在区域旅游联动模式中的应用逻辑 |
3.5 小结 |
第4章 区域旅游联动下乡村景观资源优选实例论证 |
4.1 乡村景观资源优选实例选取 |
4.1.1 案例基本概况 |
4.1.2 区域资源分布现状 |
4.2 乡村景观资源优选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1 乡村景观资源优选评价过程 |
4.2.2 评价结果分析 |
4.3 区域旅游联动模式下的乡村特色景观资源开发策略 |
4.4 小结 |
第5章 前谢湾村景观资源特色开发设计 |
5.1 设计原则 |
5.2 规划依据 |
5.3 设计范围 |
5.4 现状认知 |
5.4.1 基础信息 |
5.4.2 生长时序 |
5.4.3 街巷分析 |
5.4.4 建筑分析 |
5.4.5 人群活动 |
5.5 设计策略 |
5.6 成果展示 |
5.6.1 平面布置 |
5.6.2 景观结构 |
5.6.3 道路规划 |
5.6.4 节点效果 |
5.6.5 服务设施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
(2)烤烟新品系09011农艺性状、烘烤特性及需氮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品种对烟叶生产的重要性 |
1.2 我国烤烟品种选育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1 我国烤烟品种选育历程 |
1.2.2 我国烤烟种植和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 |
1.3 烤烟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现状 |
1.4 烤烟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
1.4.1 烤烟质量评价 |
1.4.2 影响烤烟质量特色的因素 |
1.5 统计分析方法在研究新品种生态适应性中的运用 |
1.5.1 回归分析 |
1.5.2 相关分析 |
1.5.3 主成分分析 |
1.5.4 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
1.5.5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5.6 TOPSIS法在生态适应性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区域概况 |
3.1.1 植烟土壤类型与分布 |
3.1.2 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分布 |
3.1.3 广元气温条件 |
3.1.4 广元光照条件 |
3.1.5 广元降水特征 |
3.1.6 广元空气湿度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3.1 烤烟新品系09011生长、品质调查 |
3.3.2 烤烟新品系09011烘烤特性试验 |
3.3.3 烤烟新品系09011施氮水平试验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田生长、品质研究 |
4.1.1 农艺性状 |
4.1.2 发病率 |
4.1.3 质量特征 |
4.1.4 经济性状 |
4.1.5 物理特性 |
4.2 烘烤特性 |
4.2.0 叶脉占比 |
4.2.1 水分含量 |
4.2.2 失水率 |
4.2.3 色素含量 |
4.2.4 多酚氧化酶活性 |
4.3 施肥特性 |
4.3.1 对田间生长性状的影响 |
4.3.2 对中上等烟比例的影响 |
4.3.3 对烤烟外观质量的影响 |
4.3.4 对烤烟化学协调性的影响 |
4.3.5 对烤烟吸食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5.1 农艺性状 |
5.2 烘烤特性 |
5.3 施肥特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
1.1.1 坡耕地的概念 |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
1.4.1 水分调控措施 |
1.4.2 土壤管理措施 |
1.4.3 农业措施 |
1.5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案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
5.3.4 养分流失特征 |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
5.6 小结与讨论 |
5.6.1 小结 |
5.6.2 讨论 |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
6.6 小结与讨论 |
6.6.1 小结 |
6.6.2 讨论 |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2.1 研究特色 |
8.2.2 研究创新 |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
(4)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品种对烟叶生产的重要性 |
1.2 我国烤烟品种选育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1 我国烤烟品种选育历程 |
1.2.2 我国烤烟种植和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 |
1.3 烤烟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现状 |
1.4 烤烟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
1.4.1 烤烟质量评价 |
1.4.2 影响烤烟质量特色的因素 |
1.5 统计分析方法在研究新品种生态适应性中的运用 |
1.5.1 回归分析 |
1.5.2 相关分析 |
1.5.3 主成分分析 |
1.5.4 灰色系统综合评价 |
1.5.5 主成分回归分析 |
1.5.6 TOPSIS法在生态适应性中的应用 |
1.6 广元烟区植烟环境 |
1.6.1 广元烟区植烟土壤特征 |
1.6.2 广元烟区气候资源特征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四植烟地生态资源调查 |
2.2.2 烤烟新品系09011 生长适应性试验 |
2.2.3 烤烟新品系09011 施氮水平试验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赋权模型 |
2.3.2 评价模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元烟区四个植烟区的生态环境评价 |
3.1.1 海拔分析 |
3.1.2 气象分析 |
3.1.3 土壤肥力 |
3.1.4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生态环境综合适应性研究 |
3.2 烤烟新品系09011 在广元市四个植烟区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
3.2.1 农艺性状 |
3.2.2 田间自然发病率 |
3.2.3 外观质量 |
3.2.4 化学品质 |
3.2.5 感官质量 |
3.2.6 经济性状 |
3.2.7 物理特性 |
3.2.8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品种综合适应性能力研究 |
3.3 烤烟新品系09011 施氮水平研究 |
3.3.1 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3 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熵权法赋权代码 |
附录2 :逼近理想点排序法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江西烟区介绍 |
1.2 高温逼熟烟叶研究进展 |
1.3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1.4 烟叶综合质量评价影响因素 |
1.4.1 气候条件 |
1.4.2 烟叶生理特性梐 |
1.4.3 烟叶化学成分 |
1.4.4 烟叶感官质量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检测方法 |
3.3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指标因子筛选与权重确定 |
3.3.1 因子筛选原则及结果 |
3.3.2 权重确定方法 |
3.3.3 一致性检验 |
3.4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等级研究方法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气候条件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
4.1.1 高温热害期间日最高温趋势图分析 |
4.1.2 高温热害期间平均温度分析 |
4.1.3 高温热害期间相对湿度影响分析 |
4.1.4 高温热害期间日太阳辐射量分析 |
4.1.5 高温热害持续时间分析 |
4.1.6 田间形态等级发生率与气象条件分析 |
4.1.7 气候条件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4.2 生理特性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
4.2.1 不同形态等级烟叶生理特性分析 |
4.2.2 各试验点烟叶叶绿素含量比较梐 |
4.2.3 各试验点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梐 |
4.2.4 各试验点成熟期烟叶光合速率比较 |
4.2.5 生理特性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4.3 化学成分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
4.3.1 不同形态等级烟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影响 |
4.3.2 高温逼熟烟叶与正常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
4.3.3 高温逼熟烟叶与正常烟叶化学成分描述统计 |
4.3.4 化学成分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4.4 感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
4.4.1 不同形态等级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
4.4.2 各试验点烟叶香气质得分分析 |
4.4.3 各试验点烟叶香气量得分分析 |
4.4.4 各试验点烟叶刺激性得分分析 |
4.4.5 各试验点余味得分分析 |
4.4.6 各试验点杂气得分分析 |
4.4.7 梐感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4.5 各试验点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结果分析 |
4.5.1 形态等级指标评价结果 |
4.5.2 气候条件指标评价结果 |
4.5.3 生理特性指标评价结果 |
4.5.4 化学成分指标评价结果 |
4.5.5 感官质量指标评价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 |
5.1.1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因子选取及权重确定 |
5.1.2 高温逼熟烟叶气候条件指标评价体系 |
5.1.3 高温逼熟烟叶生理特性指标评价体系 |
5.1.4 高温逼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评价体系 |
5.1.5 高温逼熟烟叶感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
5.2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体系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6)湘南湘中烟区烤烟质量风格评价及特色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烟叶质量评价 |
1.2.2 烟叶风格评价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外观质量综合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来源 |
2.1.2 海拔高度划分 |
2.1.3 外观质量量化评定 |
2.1.4 外观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
2.1.5 外观质量指标量化值空间表达 |
2.1.6 外观质量相似性分析 |
2.1.7 外观质量聚类评价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成熟度特征 |
2.2.2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发育状况特征 |
2.2.3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组织结构特征 |
2.2.4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身份特征 |
2.2.5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油分特征 |
2.2.6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色泽特征 |
2.2.7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色均匀度特征 |
2.2.8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光滑或微青特征 |
2.2.9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外观质量指数特征 |
2.2.10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外观质量与其他烟区相似性 |
2.2.11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外观质量聚类评价 |
2.3 小结 |
第3章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物理特性综合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物理特性指标检测 |
3.1.3 基于灰色效果测度方法的烤烟物理特性指数计算 |
3.1.4 烤烟物理特性指标值空间表达 |
3.1.5 主要烟区烤烟物理特性聚类评价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开片度特征 |
3.2.2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单叶重特征 |
3.2.3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含梗率特征 |
3.2.4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叶片厚度特征 |
3.2.5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叶质重特征 |
3.2.6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平衡含水率特征 |
3.2.7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物理特性指数特征 |
3.2.8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物理特性聚类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综合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来源 |
4.1.2 烟叶化学成分测定 |
4.1.3 烟叶化学成分指数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湘南湘中烟区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统计特征 |
4.2.2 不同地区化学成分差异 |
4.2.3 不同地区化学成分指数及档次 |
4.2.4 不同县化学成分指数及档次 |
4.2.5 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的空间分布 |
4.3 小结 |
第5章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品质特征感官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区域和方法 |
5.1.2 感官评价烟叶品质特征的方法 |
5.1.3 感官质量指数计算 |
5.1.4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品质特征评价指标的基本统计特征 |
5.2.2 湘南湘中烟区烟叶品质特征评价指标地区间差异 |
5.2.3 湘南湘中烟区烟叶品质特征评价指标年度间差异 |
5.2.4 湘南湘中烟区烟叶品质特征评价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5.2.5 湘南湘中烟区烟叶县域品质特征分布 |
5.2.6 湘南湘中烟区烟叶感官质量指数特征 |
5.2.7 湘南湘中烟区烟叶品质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风格特征定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烟叶样品采集区域与制备 |
6.1.2 风格特征感官评价方法 |
6.1.3 统计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烟叶风格特征评价指标湘南湘中烟区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
6.2.2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风格特征评价指标的地区间差异 |
6.2.3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风格特征评价指标的县域间差异 |
6.2.4 湘南湘中烟区烟叶风格特征评价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5 不同地区烤烟风格特色 |
6.2.6 湘南湘中烟区烤烟风格特色 |
6.3 小结 |
第7章 湖南浓香型烤烟上部烟叶化学成分与风格特征及其关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样品采集区域与制备 |
7.1.2 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
7.1.3 感官评价方法 |
7.1.4 统计分析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烟叶化学成分区域特征 |
7.2.2 烟叶风格区域特征 |
7.2.3 烟叶品质区域特征 |
7.2.4 烟叶质量风格特色评价指标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
7.3 小结 |
第8章 湖南浓香型烤烟质量风格区域定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样品采集 |
8.1.2 烟叶质量风格特色评价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香型区域定位 |
8.2.2 湖南浓香型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区域定位 |
8.2.3 外观质量区域定位 |
8.2.4 物理特性区域定位 |
8.2.5 化学成分区域定位 |
8.3 小结 |
第9章 全文讨论和展望与主要创新点 |
9.1 讨论和展望 |
9.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烟叶质量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烟叶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1.1 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1.1.1 内在质量指标 |
1.1.1.2 物理特性指标 |
1.1.1.3 化学成分指标 |
1.1.1.4 安全性指标 |
1.1.2 烟叶化学成分与其他品质指标的关系研究 |
1.1.2.1 烟叶化学成分与烟气品质及感官质量的关系 |
1.1.2.2 烟叶化学成分与外观质量的关系 |
1.1.3 烟叶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1.1.3.1 指标主次,难以统一 |
1.1.3.2 主观性大 |
1.1.3.3 部分指标难以量化 |
1.2 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1.2.1 灰色关联分析 |
1.2.2 灰色聚类分析 |
1.2.3 灰色预测模型 |
1.2.4 灰色局势决策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引言 |
3 灰熵加权灰色关联度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检测 |
3.1.2 检测指标 |
3.1.3 原理与方法 |
3.1.3.1 构建行为序列: |
3.1.3.2 计算邓氏灰色关联度: |
3.1.3.3 确定权重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4 灰关联聚类分析在不同成土母岩类型评价中的应用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土壤样品采集 |
4.1.3 烟叶样品采集 |
4.1.4 成土母岩的确定 |
4.1.5 烟叶化学成分检测 |
4.1.6 分析方法 |
4.1.6.1 求各指标的始点零化像 |
4.1.6.2 灰色绝对关联度值 |
4.1.6.3 求灰色关联聚类矩阵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毕节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2 计算不同成土母岩烤烟化学成分的灰色绝对关联矩阵 |
4.2.3 不同成土母岩烤烟化学成分的聚类分析 |
4.3 小结 |
5 灰色定权聚类分析在不同地区烟叶替代中的应用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检测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清香型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综合质量状况 |
5.2.2 确定统计对象、指标和灰类 |
5.2.3 白化权函数的确定 |
5.2.4 清香型烟区的灰色定权聚类系数 |
5.2.5 清香型产区的灰色定权聚类结果 |
5.2.6 各类烟叶样品化学成分的差异检验 |
5.3 小结 |
6 灰色预测模型在烟草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 |
6.1.2.1 给定的原始数列 |
6.1.2.2 将新数列的变化趋势近似地用微分方程描述 |
6.1.2.3 构造数据矩阵 |
6.1.2.4 求出时间响应方程,即预测模型,计算拟合值 |
6.1.2.5 累减运算还原 |
6.1.2.6 检验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7 灰色局势分析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土壤样品采集 |
7.1.2 成土母岩的确定 |
7.1.3 烟叶样品采集 |
7.1.4 烟叶化学成分检测 |
7.1.5 分析方法 |
7.1.5.1 求各指标的始点零化像 |
7.1.5.2 求灰色绝对关联度值 |
7.1.5.3 求灰色关联决策值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小结 |
8 墒权多目标决策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土壤样品采集 |
8.1.2 烟叶样品采集 |
8.1.3 样品检测 |
8.1.4 原理与方法 |
8.1.4.1 建立评价矩阵 |
8.1.4.2 对评价矩阵进行无量纲化 |
8.1.4.3 求评价时的熵 |
8.1.4.4 求评价指标的墒权 |
8.1.4.5 求加强矩阵 |
8.1.4.6 根据加强矩阵求相对贴近度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毕节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综合质量状况 |
8.2.2 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烟叶化学成分的正态分布检验 |
8.2.3 不同土壤类型烟叶化学成分的多重比较 |
8.2.4 不同土壤质地间烟叶化学成分的多重比较 |
8.2.5 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烟叶化学成分的熵权多目标决策分析 |
8.3 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灰色关联度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9.2 灰色聚类分析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9.3 灰色预测模型在烟草产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
9.4 灰色局势分析和多目标决策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基于灰色赋权法与DTOPSIS决策法的川南烤烟质量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烤烟质量综述 |
1.2 烤烟质量的概念 |
1.3 烤烟的外观质量 |
1.4 烟叶的感官质量 |
1.5 烟叶的化学成分 |
1.6 烤烟质量综合评价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1 外观质量 |
3.2.4 化学成分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3.2.5 样品感官质量评价方法 |
3.3 烟叶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1 四川省烟草公司现行烟叶质量评价方法 |
3.3.2 基于灰色赋权法与DTOPSIS法的烟叶质量评价模型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川南烟区烤烟质量基础分析 |
4.1.1 外观质量 |
4.1.2 化学成分 |
4.1.3 感官质量 |
4.2 四川省烟草公司现行烟叶评价法评价川南烟区烟叶 |
4.3 基于灰色赋权法与DTOPSIS决策法分析川南烟区质量 |
4.3.1 外观质量分析 |
4.3.2 化学成分分析 |
4.3.3 感官质量分析 |
4.3.4 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SIS的川南地区烤烟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四川省烟叶评价体系与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法烟叶评价体系的比较 |
5.2 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分析法评价烟叶质量的优势 |
5.3 基于灰色赋权法的DTOPSIS分析法评价烟叶质量的缺陷 |
5.4 川南烟区烤烟烟叶质量综合评价 |
5.5 川南烟区烤烟生产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方面的优势 |
2 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3 讨论 |
(10)哈尔滨地区烟叶生产质量管理模型的建立与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趋势 |
1.3.1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2 烟叶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质量管理与烟叶生产质量管理 |
2.1 质量概述 |
2.1.1 质量的定义 |
2.1.2 质量的重要性 |
2.2 质量管理 |
2.2.1 质量管理的发展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3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概述 |
2.3.1 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及流程 |
2.3.2 烟叶质量及其内容 |
2.3.3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 |
2.3.4 烟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
3.1 烟叶生产质量的主要目标 |
3.1.1 烟叶生产质量目标 |
3.1.2 烟叶生产质量目标的特点 |
3.1.3 确定烟叶生产质量目标的依据与基础 |
3.1.4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目标的流程 |
3.1.5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目标的分解 |
3.2 烟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自然生态条件对烟叶生产质量的影响 |
3.2.2 品种对烟叶生产质量的影响 |
3.2.3 栽培条件对烟叶生产质量的影响 |
3.2.4 施肥水平对烟叶生产质量的影响 |
3.2.5 烘烤对烟叶生产质量的影响 |
3.3 烟叶生产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质量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
3.3.2 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3 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层次 |
3.4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
3.4.1 烟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思想 |
3.4.2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烟叶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
4.1 概述 |
4.2 育苗 |
4.2.1 育苗过程分析 |
4.2.2 苗期质量管理 |
4.2.3 育苗质量控制流程 |
4.3 移栽 |
4.3.1 移栽过程分析 |
4.3.2 移栽质量管理 |
4.3.3 移栽质量控制流程 |
4.4 大田管理 |
4.4.1 田间管理过程分析 |
4.4.2 大田期质量管理 |
4.4.3 田间管理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
4.5 成熟采收 |
4.5.1 成熟标准及采收原则 |
4.5.2 成熟采收期的质量控制 |
4.5.3 成熟采摘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
4.6 烘烤 |
4.6.1 烘烤准备及烘烤过程 |
4.6.2 烘烤质量控制 |
4.6.3 烘烤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
4.7 本章小结 |
5 烟叶生产质量的综合评价 |
5.1 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 |
5.1.1 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
5.1.2 质量评价方法 |
5.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烟叶质量综合评价 |
5.2.1 指标数据的获取 |
5.2.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2.3 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测算 |
5.2.4 烟叶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烤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旅游联动下乡村特色景观资源优选与开发设计研究[D]. 张可.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1(07)
- [2]烤烟新品系09011农艺性状、烘烤特性及需氮量研究[D]. 刘巍.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3]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4]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D]. 彭韬屹.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研究[D]. 赵东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6]湘南湘中烟区烤烟质量风格评价及特色定位[D]. 李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7]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烟叶质量综合评价[D]. 郑东方.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5)
- [8]基于灰色赋权法与DTOPSIS决策法的川南烤烟质量综合评价[D]. 姜盈雪. 四川农业大学, 2014(05)
- [9]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杨丙钊.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4)
- [10]哈尔滨地区烟叶生产质量管理模型的建立与质量评价研究[D]. 甄丽萍.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