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局之年结硕果——’96山西教育工作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鲜佳[1](2016)在《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史论结合,选1949-1966年这十七年时间段作为文章的研究范畴,概括描述上海电影在建国初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与上海电影人的集体转向,且选取典型的老上海电影人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全文的逻辑思路是:十七年上海电影的整体位置——建国后上海电影格局的变化——老上海电影人的三种分流——以此透视以上海电影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传统在建国后的流变直至对今天的影响。建国初期,面对全新的电影体制和权威话语的思想改造,当时老上海电影人有三种大的应对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化趋势:第一种人是积极适应的人。他们寻求身份认同,寻找话语策略,进行主体塑形、创作转变和银幕内外的表演,并且在新中国电影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类人以汤晓丹的“集体创作”为代表。第二种人是“不合时宜”的一代人。他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边缘化,面临“原罪”带来的身份焦虑,他们的电影被当作“毒草”进行改造,他们塑造出来的“工农兵形象”实际上是个空洞的能指,他们是被钳制了个性和被遮蔽了话语的创作群体。这类人以石挥的“个性创作”作为代表。第三种人是在中间地带寻求突围的人。比如在新中国历史发展间隙期的一些多元化题材的产生;以及书写现实题材受挫的老上海电影人转而选择某些特殊题材影片,比如戏曲片、民间故事片、历史传记片等,作为安全的题材庇护。他们也在自己的电影创作中隐秘地实现革命话语、民族话语和自我话语的融合,试图寻得艺术与政治的平衡。这类人以郑君里的“隐形书写”为代表。本论文侧重于通过对影像文本的解读来表现建国后上海电影的“改造”与“转型”,聚焦特殊时代语境里上海电影的精神症候;书写在时代变迁下,老上海电影人的转变路径与应对之策;分析他们是如何在公与私的夹缝之中进行个体书写,亦通过对这一批传统上海电影主体的分析,透视建国后中国电影传统的流变。
张勇军[2](2012)在《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 ——以A省为例》文中指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自创建以来,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型,在创建之初曾短暂依附于大学,随即便开始了独立设置的历史。“壬戌学制”使高等师范教育合并于普通高等教育;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让高等师范教育又一次重新单独设置。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走综合化发展之路,开办非师范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近代中国教师教育在“独”与“合”之间游走,每一次的教师教育转型都给教师教育带来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尽相同的综合化发展模式,综合化成效显着。然而,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以来,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与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担任主要力量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多,问题更严重,迫切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综述来看,尚缺乏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进行比较系统的、以个案研究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如何综合化发展的?为什么要进行综合化发展?在综合化过程中各自遇到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各种不同类型的师范院校其综合化的模式是怎样的?对教师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高等师范院校在综合化过程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导向和支持?高师院校自身应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研究以此为论题,并从宏观层面系统梳理和分析综合化发展的原因、模式及产生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本研究围绕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这一主题,以“纵线”的历史回顾与“横线”的国际比较作为研究的基础,选取A省三所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研究案例,总结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的不同模式,提出优化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策略,以及在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发展教师教育的政策建议这一逻辑线路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回顾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历史着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历史上四次重大转型的缘由和过程,重点分析了每一次转型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并在制度层面阐述了笔者的意见。在国际比较方面,本文重点选取法国、日本和美国三个国家作为国际比较对象,阐述了这三个国家教师教育发展历程,总结了各个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为分析我国教师教育提供国际比较的视野。本文所选取代表着三种不同层次和类型院校做个案研究,剖析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动因,评析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的举措,总结了案例院校综合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各自的应对措施,概括总结出“综合协调发展型”、“双主体成长型”和“传统主体式微型”三种不同的综合化发展模式。本研究还将不同类型的综合化发展模式的特点、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各自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相同类型的高师院校的办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最后提出在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在省域内构建分层、分类、递进式、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议,尤其提出了要在教师教育的不同层次注重对“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协调,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争论。本研究建议在大学层面建立一个独立设置与综合培养、封闭管理与多元开放相结合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的构想,在当前教师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李文锦[3](1996)在《开局之年结硕果——’96山西教育工作回眸》文中认为孕育着希望、蕴蓄着绿色的隆冬将要告别我们而去,1997年的元旦钟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意义非凡的1996吧!1996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不平凡的年头.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国人民绘制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从这里起步实施;
徐莉[4](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易琴[5](2010)在《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文中研究说明从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在学科最初出现之时,是作为学术知识的分类或学问的分支,其本身并不具有教学的含义,但却与教育、教学之间有着天然的关系,实质上所有学科都是以教育为缘起,抑或是教育形式改变之后所带来的结果。1尤其自中世纪大学形成以来,学科便是大学的细胞,大学则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阵地。大学内结合本学科专业继承人才的培养,在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互动下推动着学科的发展、分化与融合。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学术日益专门化的情势下,特定类别的知识在大学往往作为一门专门的教学科目来对待,在界定“学科”一词的含义时,既强调知识分类、分门,又无法回避在大学中以教学科目为载体的事实。而以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建立和师范教育兴起为机缘创立起来的中国教育史学科,其发展历程更是如此。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尤其是师范学堂的创立和中国近代新学制的颁布实施,中国教育史作为培养教师的主要教学科目,被列为大学堂和师范学堂的正式科目。中国教育史学科从一开始就以作为大学堂、尤其是师范学堂中师范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其他系的“通习科”或选修课,通过课堂知识传授的方式,把中国教育史这一知识类别带入国人的视野。并在此过程中,从最初引介日本教育史方面的着述到国人编译、自着中国教育史教材和着作,从仅仅作为教学课堂的讲授内容到结合近代中国新教育历程开展本国教育历史研究,中国教育史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内容、知识范围和知识体系,成为一门近代意义上的“学科”。新中国建立后,在向苏联学习建设以“学院—专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培养党的专门人才影响下,早期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班的设立,通过学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讲授知识、传承学术,不仅开始形成以大学为中心的中国教育史研究阵地,促进学科的规范化发展和具备完备的学科形态,而且初步形成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教育史学科知识体系。遗憾的是,“文革”中,中国教育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因为政治运动的席卷,几乎陷入停顿之中。改革开放后,源自研究领域基本理论的澄清、学科体系的反思和高校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的重新开设,中国教育史学科得以恢复与发展。一方面,在大学正规学位制度推进下,中国教育史学科硕、博士研究生开始招生,在培养本学科的专业学术继承人的过程中,采用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知识传授和学术探究,既培养中国教育史学科专业学术人才的队伍,又成为该时期学科发展新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在大学教学和科研互动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并在研究观念的转变、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的拓展方面都形成自身的特点,从而推动着该学科的规范与拓展。而进入新世纪初年以来,面对新的时代和社会的挑战,尤其是大学内中国教育史课程地位削弱、学科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的现实,研究者从呼吁课程建设的改革、转变学科研究范式的探寻、倡导研究重心的下移等多角度展开对学科本身的反思和前瞻,既拉开中国教育史前沿研究的序幕,也使得该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势态。本研究正是鉴于学科与大学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和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本身呈现出来的特点,以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内中国教育史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为观察视角,运用历史文献研究和口述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教育史学科专业学术人才培养过程的考察和学术传承的分析,探讨中国教育史学科是如何在教学和研究的互动下形成、衍变和拓展,从而展现出中国教育史学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图景。
范志鹏[6](2013)在《易顺鼎年谱长编》文中研究表明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亦作实父、石甫、硕甫,又字中实,亦作仲硕。少时自号眉伽,中年後号哭庵,亦作哭盒、哭厂。湖南能阳(今汉夀县)人。光绪元年(1875)中举,此後五赴舍试不第。报捐刑部郎中,改河南候补道。甲午战後曾只身赴台参与抗日救台活勤。光绪二十八年(1902)授广西右江道,旋调太平思顺道,在任三月,被劾罢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授霎南临安阴广道,未赴任。明年,调广东廉钦道,又署广肇罗道,移高阳雷道。辛亥革命後避居上海,民国二年定居北京,三年官印铸局参事,後颓唐潦倒以终。易顺鼎身处的时代是勤荡燮革的时代,他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富於傅奇色彩的一生。晚清民初中国社舍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如太平天国戟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燮法、庚子事燮、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五四连勤等,易顺鼎或多或少、或主勤或被勤,都曾参与其中。易顺鼎早年受到洋务迢勤主要人物之一的郭嵩熹的赏识,後来又拜入张之洞门下,畏期在张的幕府中。他与维新派的主要人物之一隙宝箴关保也非常密切。他也经常奔走於其他权要之门,干褐求进,如左宗棠、刘坤一、王文韶、柴禄及袁世凯等。易顺鼎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晚清诗坛分爲漠魏六朝诗派、宋诗派、中晚唐诗派三大主要流派。他是汉魏六朝诗派代表人物王闓运的晚辈,王闓运呼其爲“仙童”,数十年间交往频繁;他舆宋诗派的主将隙三立是世交,总角相契,至老不渝;他自己是中晚唐诗派的雨位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位是他的晚年密友樊增祥。易顺鼎是中国最後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他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後的骄子,他也是中国古代社舍最後的殉葬品。从这一角度来说,易顺鼎的一生是很值得後人去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易顺鼎年谱畏编》将易氏一生六十三年按照时代的节点划爲三佃阶段:咸同时期(18581874);光宣时期(18751911);民国时期(19121920)。大致可以相应概括爲:神童;才子加名士;老名士。或者:少年得意;中岁忧乐;老境颓唐。本谱在群细爬梳易氏诗文作品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舆易顺鼎有关的人物诗文集、笔记、日记、方志、档案及报刊资料,尽最大努力去还原谱主一生行迹,见微而知着,藉以反映畴代燮遥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封今後的近代文学、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王兵[7](2012)在《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文中指出东西方“四色文明”碰撞、交融,南北夏夷八方诸族文化汇聚、共生,共同孕育形成了时空二维交汇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以“闯关东”为主体人群而行成的“海南丢”文化,虽然文本文化的积淀厚度相对单薄贫弱,但却拥有并创造了属于“海南丢”文化人群所特有的丰富、多姿、多彩的口传音乐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艰难的“海南丢”们,在大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四色文明”时空二维场域之中,变艰辛为安适,化苦痛为力量,以微笑面对苦难,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使得儒家礼乐文化濡染、浸润、教化下而蛰伏的音乐性(“缪斯的本能”),被滋养着、哺育着,被唤醒,焕发出审美超越的光芒,彰显出人性复归的原始生命魅力,凝结成大连人“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审美理想,形成了对审美人生的自觉追求,完成对物质和生命的有限性的审美超越和复归的统一。在大连这方视听文化和口传文化肥沃丰厚的土地上,在“现在”、“现成”的审美时空场域之中,审美主体感知“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之“显现真实”的在场之美,使得精神得到了解放,情绪得到了渲泄,情感得到了高扬,感受“华奕照耀”,体验“动人无际”的音乐艺术审美。优良的口传文化视听艺术氛围,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形成了大连良好的音乐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群众社会艺术氛围,为孕育、培养与造就铁源、秦咏诚、谷建芬、徐沛东、潘兆和与郑冰等优秀大连作曲家以及大批的演唱家和演奏家奠定了最初的音乐文化基因生态环境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了“艺术重镇”和孕育音乐家的摇篮。大连场域之外广阔的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环境所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濡化,是使这些大连音乐“雏鹰”逐渐蜕变,化蛹成蝶,并最终成长为展翅翱翔天宇的音乐“雄鹰”的充分的外部环境。
姜殿坤[8](2016)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封建王朝的解体与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教育步入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新式美术教育开始萌芽,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艰难转型。民国时期,曾经是一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美术不断探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模式,在继承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优长的过程中,西方培养体系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也被成功移植和本土化。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教育继往开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黄金时期。论文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美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视野,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力求还原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面貌。论文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口标、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期望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为重要的历史镜鉴,为当下创新我国的美术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智慧和参考。尽管当前的美术人才培养的环境、条件与民国时期已经迥然相异,但是,当前美术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所要迎接的挑战却与民国时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论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就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展开论述。论文在结语部分对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体系与师资、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研究跨度是1912~1949年而重点研究的是1912~1937年间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史实,特别探讨影响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到清末及民国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美术家对美术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廓清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其主要特征,总结其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为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历史智慧。因此本文所侧重的重点在于民国时期与主流美术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问题,而美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美术人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和教育实践发展历程的厘清总结,并对我国当下的美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参照。虽然本文初衷为尽可能还原和再现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探求美术人才培养中所呈现的特殊规律性,但是局限于个人理论水平和客观规律呈现的复杂性,本论文还存在着众多不足,需在今后持续研究中努力改进。
朱云生[9](2006)在《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化在重大转型期总要与外来文化产生激烈碰撞,这种碰撞常常通过翻译启动。汉代末年,佛教经典陆续经过翻译输入中国,佛经中的文学因素对隋唐文学思想、内容、文体、语言都产生过不少影响,阿含部的佛教经典催生了我国的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公元16世纪末到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到中国进行宗教活动,曾经将《意拾喻言》(现译为《伊索寓言》)作为教义宣传品介绍到中国,同时也向中国译介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翻译的特点是域外文学被大量翻译到中国。 清末民初翻译文学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参照系,中国文学世界化的趋势正是在这一文学翻译热潮中开始的。民国学界对翻译文学已有不少关注,如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郭箴一的《中国小说史》等史着都设有“翻译文学”专章。但自1949年以后,长期尊奉的“五四”白话文学一元论及意识形态化的文学功能观的影响,翻译文学和其他具有丰富生命力的文学资源一起被遮蔽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文化界对于现代性反思的逐渐深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历史的地位和文学生态越来越凸显出魅力和价值,“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更是把翻译文学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郭延礼、王宁、高旭东、张德明、高玉等先生曾刊出一批学术含量深厚的成果,并热切呼唤重视20世纪特别是翻译文学的研究。确实,学界系统精审地对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转换中的位置恰当定位、比较全面地清理翻译文学与当时文学变革间深刻关联的着述至今仍寥若晨星,在“20世纪比较文学史”着作中,也根本没有贯彻宏阔的比较史学的眼光,把翻译文学纳入比较文学的深层叙事结构之中。 本论文以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研究为理论基础之一,以中国文化—学现代转型为理论支点,把翻译文学放在20世纪初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思潮、文学观念、哲学流派下进行考察,运用文化背景分析、比较分析、风格分析等,特别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比较文学最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从翻译文学与现代新知识群落的形成、翻译文学与文学观念变革、翻译文学与现代文体格局的开创,涉及翻译文学与现代传媒的互动、翻译文学与文学历史功利性追求和审美现代性的发端、翻译文学与汉语现代化等各个侧面来探索文化语境下域外文学通过翻译怎么成为中
张默瀚[10](2010)在《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戏剧理论流变论》文中指出新时期戏剧的发展和戏剧理论的流变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至关重要,它续接了启蒙的重任,又开创了现代演剧体系。自觉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构建使新时期戏剧的艺术品格发生彻底的变化,由政治工具或者庸俗社会功用论的附庸地位,成为自觉的艺术主体理念的艺术创造。中国新时期的戏剧理论流变有清晰的脉络可循:新时期初期的戏剧理论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的济世情怀,知识分子精英在种近乎狂热的普世热情中谱写戏剧的启蒙话语,此间虽有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力话语的干预,但知识精英的启蒙话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到了9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环境和政治政策的变化,受国外后现代的影响,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商业挤压,其学术追求充满了绝望的心态,于是,犬儒理性大行其道,启蒙话语不再占据话语的主导地位,知识精英的热情也在权力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下变得消沉,主旋律戏剧理论与批评开始占据媒体的主要地位,而大众戏剧和商业戏剧兴盛的结果就是大众戏剧理论和商业戏剧理论的勃兴。90年代后半段,特别是21世纪以来,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整体国力的增强,以及中国舆论政策的导向使民族主义开始高涨,对于身份认同的探索与呼喊高过以往的任何一个阶段,当然,民族主义经常极端化为民粹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事实上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坚固堡垒。这些流变的过程都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正如新时期戏剧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戏剧观的大讨论,其结果就是中国戏剧开始摆脱工具论和附庸论的影响,在观念上达成艺术自主的共识。而纠结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关于历史剧的争论,在80年代还走不出循环的泥沼,在90年代实际上已经不再重复以往讨论的老路了,他们以一种戏谑的姿态解构了沉重的历史话语,虽然诸多的问题被悬置,虽然没有做理性的、学理化的彻底的审视,但在后现代的解构狂潮下,部分知识精英依然执着于现代性的探索,意义非但没有被消解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重新建构。90年代以降的大众狂欢的众声喧哗图谱也是和主流舆论的导向、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被消解、民族实力的增强、大众市场的勃兴等等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依时间顺序,先后对戏剧观大讨论的缘起、内容和影响,中国现代演剧理论的确立,历史剧讨论,戏剧命运的大讨论,大众戏剧理论的勃兴和寻求民族认同的民族主义的探索和论争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思考,力图在叙述现象的同时研究其背后深刻的文化成因和社会因素。
二、开局之年结硕果——’96山西教育工作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局之年结硕果——’96山西教育工作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源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老上海影人的体制化生存和思想文化整合 |
第一节 可见与不可见的制度 |
一、可见的体制 |
(一)一体化:新中国电影的建立与生产变迁 |
(二)国营化:上海电影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不可见的规范 |
(一)新的文艺“生产性机制” |
(二)批判标准和电影审查 |
第二节 上海电影人的分流与布局 |
一、建国后上海影人的三大去向 |
(一)留沪者:民国的遗产 |
(二)南下者:赴港/台的电影人 |
(三)北上者:与新中国共舞 |
二、“南北会师”和新文艺队伍的组建 |
(一)会师——第一次文代会 |
(二)组合——上海新影人群体构成 |
第三节 不破不立——权威话语的社会思潮整合 |
一、破——思想改造 |
(一)巩固文化领导权 |
(二)上海电影界的文艺整风 |
二、立——自我改造 |
(一)主体演变与话语转型 |
(二)从头学起 |
第三章 老上海影人的三重表演与夹缝求生 |
第一节 银幕内外的表演 |
一、银幕外的表演——成为“人民艺术家” |
(一)公共表演 |
(二)身体塑形 |
(三)政治表演 |
二、银幕内的表演:转型与建构 |
(一)扮演工农兵 |
(二)缝合自我与银幕形象 |
(三)共和国的“造星运动” |
第二节 被批判的影人和影片 |
一、被批判的主体 |
(一)地位的变化 |
(二)沉浮的影人 |
(三)创作的困境 |
二、被批判的影片 |
(一)对早期私营电影的批判 |
(二)被打压的“毒草” |
第三节 历史夹缝与题材策略 |
一、历史纵轴上的夹缝生存 |
(一)早期私营厂的电影创作 |
(二)“双百”时期的短暂早春 |
二、历史横向上的寻求突围 |
(一)另辟蹊径的戏曲片 |
(二)题材庇护的特殊空间 |
第四章 积极适应者——以汤晓丹的集体创作为例 |
第一节 从雇佣导演到国家雇员 |
一、体制内生存 |
二、体制内创作 |
第二节 主流影片的集体书写 |
一、“会师”生产的主流题材 |
二、雇佣导演的导演力 |
第三节 唤询与缝合 |
一、现实主义的夹缝求生 |
二、高空钢丝和香花毒草 |
第五章“不合时宜”者——以石挥的个性创作为例 |
第一节“由根起”的自由主义者 |
一、迈入新时代的边缘人 |
二、由根起的“中间人物” |
第二节 被钳制的个体书写 |
一、非主流的个性“解放军” |
二、灰色群中的一抹亮色 |
第三节 难逃被“清除”的悲剧宿命 |
一、百花天气里的短暂“鸣放” |
二、“反右”中的沉船 |
第六章 艰难两全者——以郑君里的隐形书写为例 |
第一节 作为左翼电影先驱的“进步包袱” |
一、左翼文艺进步的传统 |
二、丢掉“包袱”,“痛改”自我 |
第二节 革命话语与自我话语的融合 |
一、“双线并进”的策略 |
二、“两结合”的发展 |
第三节 隐形书写与自我撕扯 |
一、安全地带的民族探索 |
二、分裂的自我与衰弱的画外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CSSCI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着作 |
致谢 |
(2)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 ——以A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以史为鉴: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师法日本”与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高师改大”与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改革 |
第三节 “院系调整”与建国后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
第四节 “高师综合化”与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改革 |
第五节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制度分析 |
第二章 他山之石: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从“双轨制”走向“一体化”:法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从“封闭定向”到“大学化”:日本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三节 从“独立封闭”到“多元开放”: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四节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综合化的趋势与反思 |
第三章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现状调查:A师范大学案例 |
第一节 A师范大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A师范大学综合化发展的动因 |
第三节 A师范大学综合化战略:迈向教学研究性大学的举措 |
第四节 A师范大学综合化发展的评析 |
第四章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现状调查:B学院案例 |
第一节 B学院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B学院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动因 |
第三节 B学院综合化战略:去师范化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B学院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成就 |
第五节 B学院综合化发展的评析 |
第五章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现状调查:c师专案例 |
第一节 C师专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C师专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动因 |
第三节 C师专综合化战略:双主体并行的措施 |
第四节 C师专向高层次综合化发展的成绩 |
第五节 C师专综合化发展的评析 |
第六章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策略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
第二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困境 |
第四节 优化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发展的策略选择 |
第五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发展教师教育的政策建议 |
第六节 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 |
附录一:访谈对象一览表 |
附录二:院校领导、教师等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内容摘录 |
附录四: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创新 |
四、研究综述 |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
(三) 数据库建构 |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 信效度 |
(二) 伦理遵循 |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
结论 |
一、研究回望 |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5)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基础与研究角度的选择 |
(一) 研究基础 |
(二) 研究角度的选择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口述史学的方法 |
第一章 从课程讲授到研究意识的萌生: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早期状态 |
一、最初的构想:作为师范生"通习"课程的中国教育史学科 |
(一) 构想成为现实 |
(二) 背后的缘由 |
(三) 课堂中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的具体状况 |
二、借鉴、分歧与调整:从引介日本着述到国人自编教材 |
(一) 寻觅教育史教材 |
(二) 报刊连载与出版社印行:引入日本学者教育史教材的路径 |
(三) 借鉴与调整: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史 |
三、寻找一片研究的"热土":结合新教育历程探究中国教育史 |
(一) "中国教育史"有何用:反思新教育之所得 |
(二)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研究的兴起:以舒新城为例 |
第二章 早期研究班的开设:中国教育史学科的重塑与成形 |
一、"重起炉灶":建国初的中国教育史学科 |
(一)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教育史课程的开设 |
(二) 在批判与继承中研究中国教育史 |
二、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来了 |
三、"走自己的路":中国教育史研究班的诞生 |
(一) 从"培养师资"到"出书又出人才":华东师大中国教育史研究班 |
(二) "依靠自己的专家,培养新的高校教师":北师大中国教育史研究班 |
四、学术研究的强调与专业规范化的追寻:研究班的课里课外 |
(一) 从"速成教书匠"说起 |
(二) "围绕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展开":孟宪承的中国古代教育史课堂 |
(三) 专业规范化的追寻:北师大中国教育史研究班课堂忆要 |
(四)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专业知识讲授与学科知识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理论的澄清与体系的探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恢复 |
一、走出那片"灰色地带":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 |
(一) 重获正常学术环境:走出歧途的中国教育史研究 |
(二) 中国教育史研究"意识形态的突围":以重评孔子为缺口 |
二、学科自身的反省:首场"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研讨会的召开 |
(一) 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的成立 |
(二) "学科体系"探讨的前奏:全国教育史研究会首次年会 |
(三) 首次"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研讨会的召开 |
第四章 专业继承人的培养:中国教育史学科的规范与发展 |
一、中国教育史课堂教学的恢复和教材重新出版 |
二、八十年代校园风景:两代人的相遇 |
三、从研究生课程的演变看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范围的拓展 |
(一) 从通史到"思想史—制度史"两条主线 |
(二) 结合导师的相关研究开设中国教育史专题史课程 |
四、教学与科研结合下培养硕博士生: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 |
(一) 在教学中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 |
(二) 在参与科研中成长:以杭大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 |
第五章 课堂下的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拓展与前瞻 |
一、研究观念的转变 |
(一) 冲破阶级斗争为主线的研究框架:以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为例 |
(二)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为例 |
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
(一) 历史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定量分析法 |
(四) 口述史学方法 |
三、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内容的深入 |
(一) 从通史研究到专题史研究 |
(二) 中国教育史学元研究 |
四、新气象、新思维:未来的中国教育史学科展望 |
(一) 源自大学内中国教育史学科地位削弱的"危机论" |
(二) 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教育史课程建设的改革呼吁 |
(三) 边界的松动:探寻中国教育史研究范式的转变 |
(四) 研究重心的下移 |
结语 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史研究:一个远未结束的课题 |
附录: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一览 |
参考文献 |
一、口述资料、未刊稿 |
二、档案材料 |
三、史料史籍 |
四、着作和译着 |
五、期刊论文 |
六、网络资源 |
后记 |
(6)易顺鼎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易顺鼎其人、其事、其诗文 |
(一) 其人其事 |
(二) 其诗文 |
二、易顺鼎研究现状 |
(一) 易顺鼎诗文研究 |
(二) 易顺鼎着作整理 |
(三) 易顺鼎生平研究 |
三、结语 |
凡例 |
谱前 |
年谱 |
一、咸同时期 |
清文宗咸丰八年戊午(1858)一岁 |
咸丰九年己未(1859)二岁 |
咸丰十年庚申(1860)三岁 |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四岁 |
清穆宗同治元年壬戌(1862)五岁 |
同治二年癸亥(1863)六岁 |
同治三年甲子(1864)七岁 |
同治四年乙丑(1865)八岁 |
同治五年丙寅(1866)九岁 |
同治六年丁卯(1867)十岁 |
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一岁 |
同治八年己巳(1869)十二岁 |
同治九年庚午(1870)十三岁 |
同治十年辛未(1871)十四岁 |
同治十一年壬辰(1872)十五岁 |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十六岁 |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十七岁 |
二、光宣时期 |
清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十八岁 |
光绪二年丙子(1876)十九岁 |
光绪三年丁丑(1877)二十岁 |
光绪四年戊寅(1878)二十一岁 |
光绪五年己卯(1879)二十二岁 |
光绪六年庚辰(1880)二十三岁 |
光绪七年辛巳(1881)二十四岁 |
光绪八年壬午(1882)二十五岁 |
光绪九年癸未(1883)二十六岁 |
光绪十年甲申(1884)二十七岁 |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二十八岁 |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二十九岁 |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三十岁 |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三十一岁 |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三十二岁 |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三十三岁 |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三十四岁 |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三十五岁 |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三十六岁 |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三十七岁 |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三十八岁 |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三十九岁 |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岁 |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一岁 |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四十二岁 |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四十三岁 |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四十四岁 |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四十五岁 |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四十六岁 |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四十七岁 |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四十八岁 |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四十九岁 |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岁 |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一岁 |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二岁 |
宣统二年庚戌(1910)五十三岁 |
宣统三年辛亥(1911)五十四岁 |
三、民国时期 |
民国元年壬子(1912)五十五岁 |
民国二年癸丑(1913)五十六岁 |
民国三年甲寅(1914)五十七岁 |
民国四年乙卯(1915)五十八岁 |
民国五年丙辰(1916)五十九岁 |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岁 |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一岁 |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二岁 |
民国九年庚申(1920)六十三岁 |
附录 |
一、程颂万《易君实甫墓志铭》 |
二、陈三立《祭易实甫文》 |
三、易顺鼎《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原任江苏布政使司布政使先府君行状》 |
四、易佩绅《易氏家传》 |
参考文献 |
一、易氏着作 |
(一) 易佩绅 |
(二) 易顺鼎 |
(三) 易顺豫 |
(四) 易瑜 |
(五) 易君左 |
二、其他参考文献 |
(一) 专着 |
(二) 期刊文章 |
(三) 学位论文 |
(四) 工具书 |
後记 |
(7)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五、本论文希望得到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大连自然环境与人文素描 |
第一节 大连自然环境素描 |
第二节 大连文化与城市精神速写 |
第三节 大连音乐文化素描 |
第二章 大连历史与文化精神认知解读 |
第一节 大连历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大连文化类型 |
一、四色文明 |
二、军旅文化 |
第三节 大连文化特征概略 |
第四节 大连音乐文化生态成因概论 |
第三章 “海南丢”文化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海南丢”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
一、“海南丢”的形成 |
二、“海南丢”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海南丢”境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不甚丰富的文本文化 |
二、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
第三节 “海南丢”音乐文化中“黄色文明”音乐基因的投射 |
一、铁源 |
二、郑建春 |
三、穆传永 |
第四章 海洋性文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概略与民族性格及其文艺精神 |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
二、古希腊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
第二节 海洋性文明影响下的大连文艺精神 |
一、大连自然区位及其历史角色的变换 |
二、海洋化文明影响塑造的大连艺术精神 |
第三节 1945年以前大连音乐文化受容生态 |
第四节 1945年以来大连的音乐文化生态 |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一节 审美活动时空二维性 |
第二节 客观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东北地域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东北地域文化构成 |
二、东北地域文化成因及其特征 |
三、东北地域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六章 民族音乐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理论认知解读 |
第二节 “人、乐、场、器、文、语”理论中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三节 海洋文化场域中的大连音乐生态文化 |
一、作为大连音乐“场”中的大海 |
二、大连作曲家视域下的大海 |
第七章 音乐教育视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大连社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活动 |
一、东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在大连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
二、旅大公安部队文工团时期铁源的音乐学习 |
三、大连歌舞团 |
四、大连市少年宫 |
第二节 大连学校音乐教育 |
一、大连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概述 |
二、艺校音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郑冰 |
第三节 大连群众音乐文化生态 |
一、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
二、群众音乐文化机构和团体 |
三、群众音乐文艺创作 |
第八章 审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音乐是感情直陈的口传文化 |
一、音乐是口传文化 |
二、音乐是语言表现的直觉艺术 |
三、禅理儒学中的口传文化 |
第二节 蛰伏与唤醒 |
第三节 审美在场 一触即觉 |
一、审美活动是体验 |
二、现量的三重意义 |
三、审美活动是现量 |
第九章 作茧成蛹 化蛹成蝶 |
第一节 心理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认知与解读 |
一、听觉规律下的音乐认知 |
二、音乐是音响与听觉的艺术 |
三、谷建芬的艺术生平与音乐创作特征 |
第二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大连音乐人文生态 |
一、文化生态学 |
二、音乐文化生态 |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徐沛东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文化遗传学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一、遗传基因 |
二、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 |
三、化蛹成蝶:从雏鹰到雄鹰 |
结语 |
附录一:1949年以来大连音乐获奖名录(国家级以上奖励/项) |
附录二:大连合唱团与乐团 |
附录三:日占时期的大连文艺组织(1905年—1945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时代召唤 |
(二) 咨阅承鉴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民国时期 |
(二) 美术人才 |
(三) 美术人才培养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对美育及美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
(二) 对中国美术革新论争的研究 |
(三) 对留学潮与美术学校、社团的研究 |
(四) 对三大美术人才培养聚集地的研究 |
(五) 对代表性美术人才的研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分析 |
一、矛盾交织、政局动荡 |
二、经济转型、财政困窘 |
三、思想解放,学术争鸣 |
(一) 新思想、新思潮的激荡 |
(二) 新西洋对旧传统的冲击 |
(三) 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守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 |
一、中国古代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 |
(一) 隋唐以前的美术人才培养 |
(二) 隋唐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 |
(三) 宋元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 |
(四) 明代至清代中期的美术人才的培养 |
(五) 清末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转型 |
二、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局限 |
(一) 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 |
(二) 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局限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 |
一、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引领 |
(一) “复古为更新” |
(二) “美育代宗教” |
(三) “师法造化,追求真理” |
(四) “艺为救国,调和中西” |
二、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目标驱动 |
(一) “授以技能,陶冶品行” |
(二) “培养专才,促进美育” |
(三) “创作、教育”双才并举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 |
一、厚基础,精专业的纵向培养体系的构建 |
(一) 初、中级培养体系的“厚基础” |
(二) 高级培养体系的“精专业” |
二、私立与公立并举办学体系的形成 |
(一) 私立代表院校 |
(二) 公立代表院校 |
三、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互补体制的结合 |
(一) 社会美术教育 |
(二) 家庭美术教育 |
四、民国时期美术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 |
(一) 领袖治教,领导群伦 |
(二) 名师执教,唯才是举 |
(三) 以日为师,师法欧美 |
(四) 敦聘灵活,交流互通 |
(五) 甄选师资,规范管理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以上海美专为观测点的课程体系 |
(一) 实利主义到纯美术 |
(二) 以写生实践为主体 |
(三) 课程结构融贯中西 |
二、以杭州国立艺术院为观测点的课程体系 |
(一) 五育并举,差异课程 |
(二) 打通壁垒,兼顾中西 |
(三) 厚重基础,涵养创新 |
(四) 技理并重,素养通识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
一、吸收与借鉴相结合 |
(一) 西方体系“引进来” |
(二) 中国学人“走出去” |
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
(一)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二) “中保精髓,西学中荣” |
(三) 弘扬传统,继承国粹 |
三、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 |
(一) 学术社团活动 |
(二) 专业展览 |
(三) 学术刊物、出版物、重要学术文章等 |
第七章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 政策保障,美术教育地位政府关注 |
(二) 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 |
(三) 院校主导,多种培养形式互补共存 |
(四) 通专结合,中西课程体系兼收并蓄 |
(五) 模式灵活,科学培养专业特色鲜明 |
(六) 人才济济,师资队伍建设兼容并包 |
二、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教训 |
三、对中国当代美术人才培养的启示 |
(一) 培养体系完善健全 |
(二) 教学内容融贯中西 |
(三) 学术自由激励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重评清末民初翻译文学的史学地位 |
一、清末民初翻译文学范畴界定 |
二、比较文学视野下翻译文学研究现状及价值重审 |
第二章 翻译文学与现代新知识群落的形成 |
一、现代传媒与翻译文学的互动 |
二、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作家群体的生成 |
三、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读者群体的生成 |
第三章 文学译介与文学观念多元化变革 |
一、“开启民智”:小说的“位移”与文学的历史功利性追求 |
二、“无用之用”:纯文艺观的“启蒙”与审美现代性的肇始 |
三、“回雅向俗”:通俗小说翻译与俗文学观念的彰显 |
第四章 翻译文学与现代文体格局的开创 |
一、小说新“类型”与体裁的现代化 |
二、翻译文学与中国小说文体叙事转型 |
三、现代戏剧的入场与“五四”戏剧建设 |
四、文学译介与汉语现代化 |
余论 翻译文学反思与中国文学“主体性”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戏剧理论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百年中国戏剧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戏剧理论的发生与地位 |
上篇 80年代:启蒙理想与激情掩映下的焦虑与期待 |
第一章 戏剧艺术本体回归的理论探索与戏剧观大讨论之缘起 |
第一节 个人意识与集体理性之争:关于《四郎探母》的争论 |
第二节 工具论与反映论的交锋:《假如我是真的》论争 |
第三节 戏剧本体回归的要求与论争:戏剧观大讨论之缘起 |
第二章 戏剧观大讨论的主要成果及其影响 |
第一节 戏剧观大讨论的内容 |
第二节 戏剧观大讨论的意义与影响 |
第三章 西方现代演剧理论的引进、探索与反思 |
第一节 80年代激情探索的现代演剧体系 |
第二节 从布莱希特到新写实主义 |
第四章 历史之魅与艺术之殇:历史剧的世纪之争 |
第一节 余波未了:历史剧争论的世纪回顾 |
第二节 史与剧的纠缠:迷失于历史之中的史剧论争 |
第三节 断裂与反思:90年代以后的历史剧论争与思考 |
下篇:90年代:后现代语境中的大众戏剧与精英戏剧理论 |
第五章 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戏剧理论 |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与戏剧理论之发展 |
第二节 身份尴尬的大众戏剧与理论 |
第六章 戏剧命运大讨论的困境与思考 |
第一节 戏剧命运大讨论的源起与内容 |
第二节 戏剧命运大讨论的影响及其反思 |
第七章 戏曲的现代化与话剧民族化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百年困惑:现代与传统冲突的问题与回顾 |
第二节 世纪之争: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再度交锋 |
第三节 "国剧"隐喻:关于《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争论的文化指向 |
余论:众声喧哗:大众、精英与主旋律戏剧理论的相互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开局之年结硕果——’96山西教育工作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造与重塑—建国后留沪老上海电影人研究(1949-1966)[D]. 鲜佳. 上海大学, 2016(04)
- [2]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 ——以A省为例[D]. 张勇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3]开局之年结硕果——’96山西教育工作回眸[J]. 李文锦. 山西教育, 1996(12)
- [4]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5]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 易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6]易顺鼎年谱长编[D]. 范志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
- [7]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 王兵.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8]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D]. 姜殿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9]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 朱云生. 山东大学, 2006(12)
- [10]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戏剧理论流变论[D]. 张默瀚. 上海戏剧学院,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