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压塔第4、5、6层塔盘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枭[1](2020)在《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分析及腐蚀预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原油劣质化和炼化装置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管道和设备腐蚀失效引发的安全问题日益增多,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因此,腐蚀防护在预防生产事故发生和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方面显得更加重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依据大量的生产数据进行腐蚀预测从而指导现阶段的防腐工作正成为腐蚀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在中石油某炼化厂常减压装置的腐蚀检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腐蚀分析和腐蚀预测技术研究。首先,研究了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材质回路和主要腐蚀机理,将设备和管线划分为5个腐蚀回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基于腐蚀回路的腐蚀分析,并根据腐蚀检查结果确定了两处重点腐蚀部位。其次,根据腐蚀检查结果筛选出两处重点腐蚀部位开展进一步的腐蚀机理研究、腐蚀形貌分析和腐蚀产物垢样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防腐建议,为重点腐蚀部位设计在线监测布点方案。然后,研究了 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的原理和训练过程,总结和归纳出3种算法的适用性、优缺点以及算法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并通过腐蚀在线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为腐蚀预测模型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最后,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Elman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等3个腐蚀速率预测模型达到了腐蚀预测的效果,经过模型训仿真验证和模型对比分析,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最佳的拟合效果和稳定性,在用于重点腐蚀部位腐蚀预测效果最佳。
刘方旭[2](2020)在《基于Aspen HYSYS的常减压装置动态流程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常减压工艺流程作为石油炼化企业的龙头,是一个大型的连续化生产过程,其仿真模拟与控制优化都需要在流程模拟的基础上进行。由于整个流程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参数众多,出于实际生产的角度,对常减压蒸馏流程的稳态与动态模拟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针对常减压蒸馏流程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对整个常减压蒸馏流程进行仿真模拟。以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作为开发平台,基于某石化一套常减压流程的生产数据建立其机理模型,将整个流程分为三个塔流程部分进行模拟。将产品的ASTM D86馏点温度同实际工艺数据进行对比,确保了稳态模拟的合理性,并对模型进行选型、添加、设置、数据输入和收敛调试,从而建立稳态模型。以实际现场数据为依据将模拟结果与实际工况进行比较,对稳态模拟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在稳态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动态模拟的要求,对各个设备进行尺寸核算和对部分存在物流与模型进行规定参数的改动,完成由稳态模型向动态模型的转化。并在塔模型中添加合适的控制回路,施加不同的控制方案,对各个控制器进行了PID参数整定。考察初馏塔、常压塔关键变量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常减压装置的动态模拟,保证产品质量,为装置的稳定生产提供一个动态操作模型。最后,本文从模型选型、原油定义、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这些方面对本次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原油定义贴合实际工艺,模型选型与模拟要求契合,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稳态模型的模拟效果良好,动态模型运行稳定,控制器运行和模型模拟效果均比较理想。
解卫阔[3](2019)在《乙腈装置的动态模拟》文中研究表明乙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丙烯氨氧化制取丙烯腈的副产物。来自上游的粗乙腈中含有大量的水和氢氰酸、恶唑等杂质,工业中通过连续回收工艺进行精制,保证产品的纯度。由于乙腈-水体系共沸,常使用萃取精馏和变压精馏的方法实现组分的分离。变压精馏方法不引入萃取剂,能耗问题可通过热集成方法优化,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论文选取某石化公司的5500t/a乙腈连续回收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Aspen Plus软件中进行了稳态模拟,对热力学方法的选取和收敛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脱氢氰酸塔回流比对体系中累积恶唑含量的影响,对改进方案的液相抽出口位置和流量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脱氢氰酸塔回流比对于侧线采出产品中氢氰酸含量的影响,针对体系氢氰酸含量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方法。基于Aspen Dynamics平台搭建了乙腈装置的动态控制模型,针对原有控制方案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动态控制方案能够应对一定程度的进料流量扰动。基于北京化工大学DSO平台,通过C语言编程计算,搭建了准确的设备模型,开发出了某工厂乙腈装置的化工动态仿真系统。仿真系统能够用于模拟装置正常的开停车过程和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可用于操作员的培训。
刘小辉[4](2018)在《炼油分馏塔顶系统低温腐蚀与防护》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了炼油分馏塔顶系统低温腐蚀机理,分析了国内炼油企业塔顶系统低温腐蚀现状,探讨了低温腐蚀的防护技术与措施,阐述了对低温腐蚀的正确认识,提出了针对低温腐蚀的有关治理方法及建议。
刘海楼[5](2017)在《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扩能改造开展工程研究,通过对装置改造前存在的原油系统压降大、装置达不到设计加工量,原油换后温度低、装置能耗高、轻质油收率低等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以及对装置改造效果从能耗、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装置改造后加工能力从140万吨/年提高到150万吨/年,满足了催化裂化装置和延迟焦化装置对减压渣油和减压蜡油等原料的平衡要求,原油系统压降反而降低0.5MPa,换热流程更加合理,换热流程优化后,更加高效的利用热源,提高了热回收率,原油换后温度由原来的289℃提高到304℃以上,原油进闪蒸塔温度提高25℃以上。实际生产中轻油收率提高1.8%左右,总拔收率从66%提高到68%,轻质油收率明显提高。改造后加热炉的热效率提高明显,燃料消耗大幅下降,热效率明显提高,常压炉热效率可达90.2%,减压炉热效率可达90.8%。装置改造后蒸汽、燃料单耗均比改造前有大幅下降,装置能耗降低21.51%。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常减压蒸馏装置扩能和节能增效改造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常减压装置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利于常减压装置长周期的安全平稳运行,对新建常减压装置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本文研究证明,对常减压装置局部换热流程优化调整可以达到节能降耗、消除限制装置加工量的瓶颈问题,通过装置部分技改,亦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且成本低,见效快。
袁洪飞[6](2017)在《常减压蒸馏装置与换热流程模拟及运行节能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常减压装置作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单元,其能耗占全厂总能耗25%左右,是炼油企业的耗能大户。因此,其工艺设计与操作可靠性、能耗层级、技术管理水平,对整个企业在节能降耗、生产管理、设备投入和经营效益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常减压装置节能增效问题,以数值计算为基础,结合操作优化与现场改造,旨在降低常减压装置能耗、提高产品拔出率,进而提高装置经济效益。本文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22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和换热流程模型,通过模拟运算得到相关计算数据。利用软件的灵敏度分析功能,对现场操作情况进行诊断,提出调整方案,实现操作参数的优化调整,增加装置轻收,降低能耗,提升装置经济效益,如通过优化常压塔中段取热,提高原油换热终温、降低常压炉负荷。深入分析设备计算数据,诊断在役设备故障。本文还将换热模块与夹点技术相结合,对现场换热网络进行模拟计算,并进一步对换热网络进行用能诊断,诊断在役换热器的运行状况,提出建议措施。对比优选出最适宜的最小传热温差△Tmin=30℃,通过识别、切断回路和能量松弛的方法进行换热网络调优。提出现场改造方案,达到提高原油换后终温、降低装置能耗的目的。研究改造后工况的水力学状态,说明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并计算出改造后四种工况下的换热网络运行数据,进一步研究换热网络的适应性。
吴劲松[7](2017)在《原油减压深拔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原油资源日益紧缺,国内炼油企业处理的重质原油比例逐渐增加,而重质原油与轻质原油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含有较少的直馏轻质馏分和较多的渣油量。如何采用新技术来提高拔出率,取得较多的直馏馏分油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石化武汉分公司现有的生产装置存在焦化装置加工能力不足、催化裂化装置能力过剩的问题,所以急需通过提高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拔出率、降低渣油收率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减压深拔技术应用于武汉石化2#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中,希望达到"原油的拔出深度提高到560℃以上、减压渣油的收率至少下降2.4%"这一目标。研究工作首先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装置进行流程模拟,利用模拟结果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合理分析和改进。其次对减压深拔技术在2#原油常减压装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实施减压深拔技术前后装置物料、能耗、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装置进行效益分析,并分析装置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武汉石化2#原油常减压装置三塔流程模拟模型,对三塔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工况基本一致。2.在采取减压深拔工艺条件下,装置处理能力能够达到615t/h;深拔前后对比分析,轻收基本持平,蜡油收率提高了 2.38%,渣油收率下降了 2.45%,总拔提高了 2.44%,装置总能耗增加了 0.209 KgEo/t,达到预期目标;并且深拔期间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与常规操作期间质量控制指标完全相同,标定期间所有质量控制指标均合格。
张姣[8](2016)在《基于流程模拟的双减压原油蒸馏多目标操作优化》文中指出双减压原油蒸馏流程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原油蒸馏工艺,其中常压塔的部分柴油蒸馏功能和深减压塔的部分轻蜡蒸馏功能被转移给浅减压塔,因而在改造过程中,原常压和减压部分可以利旧,只需新增浅减压炉和浅减压塔,故投资少、操作弹性大,在老厂扩能改造过程中日益受到重视。但相比单减压流程(亦两炉三塔流程),其操作无疑复杂得多,十分有必要进行优化研究。鉴于重新建模工作量大,且现有流程模拟软件PRO/II已成功应用于原油蒸馏的设计和操作诊断,故本文拟进行基于流程模拟结果的操作优化研究。但PRO/II内置算法较简单,为此1)利用Excellink插件和COM服务器功能在Excel VBA中编写控制PRO/II与Matlab的接口程序,以集成PRO/II的流程模拟功能、Excel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和Matlab的丰富算法数据库功能;2)通过接口程序,用VBA读取PRO/II的模拟计算结果,并送入MATLAB中进行自动优化计算,从而确定特定目标下的最优操作参数。由于双减压工艺目标的多样性,本文选择快速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II)作为最优化计算方法,采用的双目标分别有轻油收率最大和能耗最小、轻油产品收益最大和能耗最小、装置净利润最大和火用损最小,通过优化计算寻找到Pareto最优操作参数解集。又针对自动模拟计算过程中,由于操作范围不能精确确定,而导致计算结果无法满足水力学限制、产品质量限制的问题,本文在接口程序中嵌入了一组搜索判断规则,一旦违反规则,模拟计算将自动终止并进入下一个循环。该方法大大减少了模拟计算时间,并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最后,将本文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某炼厂6Mt/a双减压塔原油蒸馏装置,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三组双目标函数对应的决策变量个数分别为6、7和10。以第一组目标轻油收率和能耗最小为例,其变量有常压炉出口温度、浅减压炉出口温度、常压塔底注汽量、常二线产量、常三线产量、浅减压塔减三线恩氏蒸馏95%点馏出温度,相比现有操作优化后常压炉和浅减压炉能耗降低8.2%,实现平均效益提升2507元/时(折2105万元/年)。由于没有对研究对象做任何限制,故本文开发的基于流程模拟的多目标优化计算方法适合于一切可用流程模拟软件PRO/II的模拟的对象(经适当改进也适应于ASPEN所模拟的研究对象)。
安智琮[9](2016)在《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指出腐蚀问题遍布各行各业,尤以石化装置更为严重。近年来,随着全球原油需求量的增加,高硫高酸原油的供应呈现骤增趋势。常减压作为炼化企业的龙头装置,其设备腐蚀情况受原油硫含量和酸值的直接影响,腐蚀防护技术的合理使用对于掌握装置腐蚀状况和控制设备腐蚀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典型常减压装置易腐蚀部位进行统计研究,结合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选出了某石化企业常减压装置存在较高风险的设备,近而采用了不同检测手段有针对性地实施了现场腐蚀检查工作。(2)根据风险分析和现场检查情况,选取腐蚀严重设备,以其为例,进行了腐蚀分析与评估方法的研究。主要采用主分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腐蚀性介质的含量与管线腐蚀速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管线腐蚀因子占比评估模型,并对比重较大的因子建立了腐蚀程度预测分析模型;按照耿贝尔极值分布建立了管线最大腐蚀坑深预测模型,根据局部区域壁厚情况预测了整条管线的蚀坑深度,近而进行了管线剩余寿命的预测;对腐蚀严重的设备和管线进行了服役适应性评价,建立了腐蚀缺陷模型,按照腐蚀缺陷判据进行了剩余强度的分析计算,并建立了基于风险分析方法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近而进行了设备和管线服役年限的安全评估;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腐蚀图像灰度值与腐蚀坑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更为切合真实腐蚀状况的分维模型,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寻找腐蚀发生的潜在规律,可以根据模型进行腐蚀趋势的发展预测。(3)参考此次腐蚀分析和评估结果,进行了典型常减压装置基于GIS的腐蚀监检测管理平台的研制。平台经长期使用,实现了炼化装置腐蚀防护工作的可视化、系统化、定量化管理,最终达到了有效控制设备腐蚀程度的目的。
贾超杰[10](2016)在《常减压蒸馏露点腐蚀转移流程及相关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常减压蒸馏虽然已经很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常压塔底及侧线水蒸汽汽提虽然可以将未拔出的轻组分汽提出去,但是会增加塔顶冷凝系统的冷却负荷,引起常压塔顶严重的低温露点腐蚀,影响常减压蒸馏装置的长周期运转,增加塔顶含油污水的处理和排放量,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对常减压蒸馏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常减压三段汽化蒸馏的基础上,提出无水常压型和有水常压型两种露点腐蚀转移流程。运用PRO/II软件对俄罗斯原油5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的三种流程进行模拟计算。探索两种新流程给原油蒸馏流程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常压塔顶的露点腐蚀情况及节能效果上的影响,通过调控操作条件对两种流程进行研究;此外还利用非平衡级算法评价了不同回流温差的影响,从全塔经济效益的角度优化中段循环取热比例,并增设闪蒸塔优化流程。研究结果表明:与常减压三段汽化蒸馏相比,露点腐蚀转移流程II和流程III的常压塔最大汽相负荷均减少约1/3,炼油污水量分别减少70%和37%,整体能耗分别减少12.5%和13.1%。为了补充水蒸汽汽提效果,需要提高常压炉出口温度到370℃。两种新流程的常压塔上部塔板温度高,塔顶冷凝器中水蒸汽的露点温度均为25.4℃,远低于冷凝器温度,67wt%的HCl气体会转移到塔顶干气中,在后续的碱洗罐中脱除,因此HCl气体很难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所以两种新流程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可以缓解常压塔顶低温露点腐蚀问题。非平衡级模型可以处理过冷回流这种非汽液平衡现象,其模拟出的中段回流操作更接近于实际。综合考虑回流量、产品产量、雾沫夹带、塔板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影响,回流温差定在6080℃范围内是合理的。中段循环取热的最优比例受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考虑到常压塔的全塔总经济效益,不同时期中段循环回流取热的最优比例不同。采用二级闪蒸可优先蒸出更多原油中的水分和轻组分,解决原油在换热器中的汽化问题,能从换热网络中回收更多低温热量,减少加热炉负荷,减少常压塔的水进料量,利于本文的露点腐蚀转移技术。
二、减压塔第4、5、6层塔盘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压塔第4、5、6层塔盘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分析及腐蚀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测现状 |
1.2.2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腐蚀预测分析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腐蚀回路的常减压装置腐蚀分析 |
2.1 装置分析与回路划分 |
2.1.1 腐蚀检查概况 |
2.1.2 工艺流程简述 |
2.1.3 材质分析 |
2.1.4 腐蚀回路划分 |
2.2 回路机理及典型腐蚀形貌分析 |
2.2.1 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
2.2.2 H_2S-HCl-H_2O腐蚀 |
2.2.3 高温硫腐蚀 |
2.2.4 环烷酸腐蚀 |
2.2.5 烟气露点腐蚀 |
2.2.6 循环水腐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点腐蚀部位分析与在线监测方案设计 |
3.1 重点腐蚀部位分析 |
3.1.1 重点腐蚀部位 |
3.1.2 腐蚀问题分析 |
3.1.3 重点腐蚀部位防腐建议 |
3.2 基于在线监测的探针布点方案 |
3.2.1 探针与变送器选择 |
3.2.2 在线腐蚀探针布点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算法研究 |
4.1 神经网络 |
4.1.1 神经元 |
4.1.2 感知机与多层网络 |
4.2 BP神经网络 |
4.2.1 BP网络结构 |
4.2.2 BP网络学习过程 |
4.3 Elman神经网络 |
4.3.1 Elman神经网络结构 |
4.3.2 Elman网络学习过程 |
4.4 遗传算法 |
4.4.1 遗传算法原理 |
4.4.2 遗传算法运算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腐蚀速率预测 |
5.1 数据集描述及预处理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
5.2.1 算法流程 |
5.2.2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5.3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
5.3.1 算法流程 |
5.3.2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5.4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
5.4.1 算法流程 |
5.4.2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5.5 模型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基于Aspen HYSYS的常减压装置动态流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概述 |
1.2.1 原油蒸馏工艺简介 |
1.2.2 常减压蒸馏过程控制概述 |
1.3 流程模拟技术概述 |
1.3.1 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
1.3.2 流程模拟的分类 |
1.4 ASPEN HYSYS流程模拟软件介绍 |
1.4.1 Aspen HYSYS的简介 |
1.4.2 Aspen HYSYS的特点 |
1.4.3 Aspen HYSYS在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ASPEN HYSYS软件的流程模拟概述 |
2.1 ASPEN HYSYS环境概述 |
2.1.1 物性环境 |
2.1.2 模拟环境 |
2.2 ASPEN HYSYS模拟理论 |
2.2.1 蒸馏塔动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
2.2.2 数学模型的求解 |
2.3 ASPEN HYSYS模拟方法 |
2.3.1 物性方法的选取 |
2.3.2 单元模型算法的选取 |
2.4 ASPEN HYSYS模拟概述 |
2.4.1 设备类型与模板 |
2.4.2 初始数据的估计与输入 |
2.4.3 塔的收敛和运行 |
2.4.4 模型的故障诊断和排除 |
2.5 ASPEN HYSYS模拟步骤简介 |
3.稳态模拟基础定义与稳态流程的建立 |
3.1 常减压装置模型的建立 |
3.1.1 原油的定义 |
3.1.2 装置模型选型 |
3.1.3 物料连接和模型组态 |
3.1.3.1 物料连接规则 |
3.1.3.2 模型组态 |
3.2 模型设置与参数输入 |
3.2.1 初馏塔设置与参数输入 |
3.2.2 常压塔设置与数据输入 |
3.2.3 减压塔设置与数据输入 |
3.2.4 .其他模型的设置 |
3.3 装置收敛调试 |
3.3.1 识别收敛的方法 |
3.3.2 定义塔模型设计规定 |
3.3.3 收敛调试技巧 |
3.4 稳态模型的模拟结果 |
3.4.1 初馏塔模拟结果 |
3.4.2 常压塔模拟结果 |
3.4.3 减压塔模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动态流程模拟建立及动态模型仿真 |
4.1 动态模拟的基本目标 |
4.2 动态模拟的准备与转化 |
4.2.1 设备设计与尺寸核算 |
4.2.2 设备添加与动态规定的设置 |
4.3 动态模型的建立 |
4.3.1 初馏塔控制回路的设计 |
4.3.2 常压塔控制回路的设计 |
4.3.3 减压塔控制回路的设计 |
4.3.4 动态模型的调试 |
4.4 动态模拟的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乙腈装置的动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乙腈的性质及用途 |
1.2 乙腈生产厂家及市场分析 |
1.3 乙腈合成工艺 |
1.3.1 直接合成法 |
1.3.2 间接合成法 |
1.4 乙腈精制工艺 |
1.4.1 萃取精馏 |
1.4.2 变压精馏 |
1.5 化工仿真系统 |
1.5.1 化工动态仿真系统的发展 |
1.5.2 化工仿真系统的应用 |
1.6 化工系统工程概述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工艺流程与控制方案 |
2.1 工艺流程 |
2.1.1 脱氢氰酸塔 |
2.1.2 化学处理反应器 |
2.1.3 干燥塔 |
2.1.4 成品塔 |
2.2 控制方案 |
2.2.1 温度控制 |
2.2.2 液位控制 |
2.2.3 压力控制 |
第三章 稳态过程模拟 |
3.1 分离方案 |
3.2 热力学模型的选择 |
3.3 稳态模拟结果 |
3.4 体系恶唑含量的分析 |
3.5 体系氢氰酸含量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控制方案的分析 |
4.1 脱氢氰酸塔动态控制方案的分析 |
4.2 变压精馏系统动态控制方案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系统的开发 |
5.1 模型的建立 |
5.1.1 组分物性的计算 |
5.1.2 流体动力学模型 |
5.1.3 相平衡模型 |
5.1.4 反应动力学与化学平衡模型 |
5.1.5 设备动态模型 |
5.1.6 流程结构与信息流图 |
5.2 求解策略 |
5.3 动态模拟的验证 |
5.3.1 工艺参数的验证 |
5.3.2 模型的验证 |
5.3.3 动态响应结果的验证 |
5.4 评分与事故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5)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常减压蒸馏装置简介 |
1.3.1 原油的常减压蒸馏原理 |
1.3.2 常减压蒸馏的工艺过程 |
1.4 常减压蒸馏装置概况 |
1.5 常减压装置的工艺进展 |
1.5.1 扩能改造 |
1.5.2 节能降耗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常减压蒸馏装置大型化研究进展 |
1.6.2 常减压蒸馏装置深拔技术研究进展 |
1.6.3 常减压蒸馏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装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1 装置改造前工艺流程 |
2.1.1 换热及闪蒸塔部分流程 |
2.1.2 常压部分 |
2.1.3 减压部分 |
2.1.4 三注部分 |
2.1.5 单开常压流程 |
2.2 装置改造前主要操作数据 |
2.3 装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1 常减压装置提量困难,原油系统阻力大 |
2.3.2 装置能耗高 |
2.3.3 轻质油收率低,常减顶瓦斯气未充分利用 |
2.3.4 电脱盐运行效果差 |
2.4 项目改造目标 |
第三章 装置改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3.1 项目实施原则及技术路线 |
3.2 改造过程 |
3.2.1 原油流程优化改造 |
3.2.2 减压抽真空系统改造 |
3.2.3 减一线油作柴油 |
3.2.4 常减顶瓦斯回收 |
3.2.5 电脱盐改造 |
3.2.6 加热炉更换燃烧器 |
第四章 装置改造效果分析 |
4.1 原油换热流程优化改造效果 |
4.2 减一线作柴油 |
4.3 减压抽真空系统改造 |
4.4 常减顶瓦斯回收 |
4.5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
4.6 提高原油脱盐合格率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常减压蒸馏装置与换热流程模拟及运行节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内容 |
1.2 化工流程模拟综述 |
1.2.1 化工流程模拟简介 |
1.2.2 流程模拟系统的构成 |
1.2.3 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简述 |
1.2.4 化工流程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流程模拟软件未来发展方向 |
第二章 常减压装置流程模拟 |
2.1 某厂常减压装置简介 |
2.1.1 原油系统 |
2.1.2 初馏系统 |
2.1.3 常压系统 |
2.1.4 减压系统 |
2.2 装置主要设备 |
2.3 装置主要操作数据及工艺参数 |
2.3.1 原料加工量和计算基准 |
2.3.2 能耗计算基准和能源价格基准 |
2.3.3 主要操作参数及工艺指标 |
2.4 模型的建立与选择,热力学计算方法 |
2.4.1 热力学计算方法 |
2.4.2 模型的选择 |
2.4.3 基础数据 |
2.5 模拟过程的运行 |
2.6 模拟计算结果的校核 |
2.6.1 初馏塔的模拟结果 |
2.6.2 常压塔的模拟结果 |
2.6.3 减压塔的模拟结果 |
2.7 小结 |
第三章 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优化 |
3.1 夹点技术 |
3.1.1 夹点技术基本概念 |
3.1.2 夹点技术网络设计原则 |
3.2 换热网络基本情况 |
3.3 应用ASPEN PLUS进行换热网络模拟 |
3.3.1 热交换器模块的选择 |
3.3.2 热交换器模块参数的定义 |
3.3.3 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对比 |
3.3.4 原换热网络用能诊断 |
3.4 优选最适宜的夹点温差 |
3.4.1 最优夹点温差 |
3.4.2 最优夹点温差的确定方法 |
3.4.3 优选最适宜的HRAT(不同传热温差对应下的换热网络性质) |
3.5 换热网络的分析与优化 |
3.5.1 应用夹点技术优化换热网络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
3.5.2 换热网络设计 |
3.6 小结 |
第四章 常减压装置操作优化分析及应用 |
4.1 操作优化分析 |
4.1.1 优化常压塔中段取热 |
4.1.2 提高常三线汽提蒸汽量增产柴油 |
4.1.3 模型灵敏度分析及现场优化与应用 |
4.1.4 小结 |
4.2 优化后三塔的水力学分析 |
4.2.1 初馏塔和常压塔的水力学计算结果 |
4.2.2 减压塔的水力学计算结果 |
4.3 三组渣油换热器流速计算 |
4.3.1 渣油由壳程更换到管程的计算结果 |
4.3.2 换热器结垢情况的诊断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常减压装置现场改造优化方案 |
5.1 优化调整换热网络 |
5.2 技术经济指标 |
5.3 工艺流程图 |
5.4 投资估算 |
5.5 换热网络不同工况下的对比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原油减压深拔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常减压蒸馏 |
1.1.1 蒸馏的的定义 |
1.1.2 常减压蒸馏原理 |
1.1.3 流程特点 |
1.2 减压深拔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影响减压拔出率的因素 |
1.2.2 提高减压拔出率的途径 |
1.2.3 减压深拔技术的应用 |
1.3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 |
1.3.1 化工流程模拟的定义 |
1.3.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3 流程模拟软件的应用 |
1.4 武汉石化2#原油常减压装置减压深拔技术开发 |
1.4.1 减压加热炉 |
1.4.2 减压塔顶抽真空系统 |
1.4.3 减压转油线 |
1.4.4 减压塔 |
1.5 选题背景与主要研究工作 |
1.5.1 选题背景 |
1.5.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2#原油常减压装置介绍 |
2.1 装置简介 |
2.2 装置特点 |
2.3 原料及产品性质 |
2.3.1 原料性质 |
2.3.2 产品性质 |
2.4 主要操作条件 |
2.5 物料平衡 |
2.6 工艺流程及设备 |
2.6.1 工艺流程 |
2.6.2 设备规格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在2#原油窜减压装置 |
3.1 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介绍 |
3.2 2#原油常减压装置流程棋拟分析 |
3.2.1 模型建立时的原始数据 |
3.2.2 模型的设计 |
3.2.3 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减压深拔技术在2 |
4.1 标定工况 |
4.1.1 标定条件 |
4.1.2 主要操作参数调整 |
4.2 物料平衡对比分析 |
4.3 能耗对比分析 |
4.4 产品质量分析 |
4.4.1 原油评价数据分析 |
4.4.2 电脱盐数据分析 |
4.4.3 初、常、减顶气数据分析 |
4.4.4 初馏塔、常压塔馏分数据分析 |
4.4.5 减压塔馏分数据分析 |
4.5 各单元操作条件对比分析 |
4.5.1 脱盐操作 |
4.5.2 初馏塔操作 |
4.5.3 常压塔操作 |
4.5.4 减压塔操作 |
4.5.5 常、减压炉操作 |
4.6 主要设备运行状况分析 |
4.6.1 转动设备 |
4.6.2 仪表 |
4.7 工艺防腐及清洁生产分析 |
4.7.1 一脱三注 |
4.7.2 减压塔高温腐蚀情况 |
4.8 经济效益分析 |
4.8.1 动力成本分析 |
4.8.2 化剂用量经济分析 |
4.8.3 核算结果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减压深拔技术的生产运行 |
5.1 装置加工的原油性质 |
5.2 产品性质 |
5.3 装置主要操作条件 |
5.3.1 电脱盐部分 |
5.3.2 初馏塔部分 |
5.3.3 常压炉和常压塔部分 |
5.3.4 减压炉和减压塔部分 |
5.3.5 减顶气脱硫部分 |
5.4 物料平衡 |
5.5 能耗 |
5.6 装置长周期生产运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流程模拟的双减压原油蒸馏多目标操作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双减压原油蒸馏工艺 |
1.2.1 双减压原油蒸馏工艺简介 |
1.2.2 双减压原油蒸馏工艺研究现状 |
1.3 精馏装置操作优化研究现状 |
1.4 精馏塔建模 |
1.4.1 数学建模 |
1.4.2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建模 |
1.5 精馏塔水力学 |
1.5.1 板式精馏塔水力学 |
1.5.2 填料塔水力学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Matlab、Excel VBA和PRO/II软件集成 |
2.1 Excelink插件 |
2.1.1 Excelink安装与调用 |
2.1.2 Excelink管理函数 |
2.2 集成Matlab和VBA |
2.3 COM服务器 |
2.4 集成Matlab、VB和PRO/II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目标优化 |
3.1 NSGA-II多目标优化 |
3.1.1 Pareto非支配解集 |
3.1.2 快速非支配排序 |
3.1.3 拥挤度 |
3.1.4 精英策略 |
3.2 Matlab程序化NGSA-II |
3.3 自动进行多目标优化过程 |
3.4 多目标函数 |
3.4.1 最大轻油收率和最小能耗 |
3.4.2 最小能耗和最大轻油收益 |
3.4.3 最大装置利润和最小火用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善优化计算过程的收敛性 |
4.1 变量可行域 |
4.2 搜索判断规则 |
4.2.1 塔收敛性约束 |
4.2.2 产品质量约束 |
4.2.3 水力学约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6Mt/a双减压原油蒸馏装置操作优化 |
5.1 双减压原油蒸馏装置建模 |
5.2 常压塔灵敏度分析 |
5.3 多变量双目标优化 |
5.3.1 轻油收率最大和能耗最小双目标 |
5.3.2 能耗最小和轻油收益最大双目标 |
5.3.3 利润最大和火用损最小双目标 |
5.4 换热网络年度总费用最小确定最优点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读取计算水力学所需的参数 |
致谢 |
附件 |
(9)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腐蚀调查 |
1.2.2 介质的腐蚀性能分析技术 |
1.2.3 国内外腐蚀监检测技术的发展 |
1.2.4 国内外腐蚀分析与可靠性评估技术的研究 |
1.2.5 GIS技术在腐蚀管理软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炼化装置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
2.1 腐蚀防护技术简介 |
2.2 腐蚀防护技术研究的主要流程 |
2.3 基于腐蚀设计方法的分析与评估 |
2.3.1 腐蚀三要素分析 |
2.3.2 腐蚀形式与失效程度评定 |
2.3.3 腐蚀评估模型建立 |
2.3.4 腐蚀预测模型的修正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减压装置风险评估与腐蚀调查 |
3.1 常减压装置风险评估 |
3.1.1 资料准备 |
3.1.2 物料、腐蚀、材质回路分析 |
3.1.3 分析结果 |
3.1.4 检验策略的制定 |
3.2 常减压装置现场腐蚀检查 |
3.2.1 检测手段 |
3.2.2 设备检测情况 |
3.2.3 管线测厚情况 |
3.2.4 探针监测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减压装置腐蚀分析与评估 |
4.1 原油换热及闪蒸部分 |
4.1.1 工艺流程 |
4.1.2 高温换热器的腐蚀原因分析 |
4.1.3 原油换热及闪蒸部分腐蚀情况总结 |
4.2 常压蒸馏部分 |
4.2.1 工艺流程 |
4.2.2 常顶酸性水管线基于PCA的腐蚀分析 |
4.2.3 常顶油气后冷器管程剩余强度分析和剩余寿命预测 |
4.2.4 常顶空冷器出口探针腐蚀速率趋势分析 |
4.2.5 常压部分腐蚀情况总结 |
4.3 减压部分 |
4.3.1 工艺流程 |
4.3.2 减压炉炉管弯头局部腐蚀区域的结构可靠性分析 |
4.3.3 减顶增压器水冷器壳程腐蚀照片分维分析 |
4.3.4 减压部分腐蚀情况总结 |
4.4 一脱三注部分 |
4.4.1 工艺流程 |
4.4.2 电脱盐罐进出口管线最大蚀孔深度及剩余寿命的预测 |
4.4.3 电脱盐工艺防腐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IS的腐蚀监检测管理平台研制 |
5.1 平台总体设计 |
5.1.1 需求分析 |
5.1.2 架构设计 |
5.1.3 系统实现 |
5.2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5.2.1 设备及监测点基础信息模块功能设计 |
5.2.2 GIS操作模块功能设计 |
5.2.3 腐蚀监测模块功能设计 |
5.2.4 腐蚀检查模块功能设计 |
5.2.5 腐蚀评估模块功能设计 |
5.2.6 失效案例模块功能设计 |
5.2.7 腐蚀防护模块功能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常减压蒸馏露点腐蚀转移流程及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常减压三段汽化蒸馏/水蒸汽汽提工艺 |
1.2 原油蒸馏塔低温露点腐蚀 |
1.2.1 腐蚀机理 |
1.2.2 防护措施 |
1.3 水对原油蒸馏过程的影响 |
1.3.1 原油换热 |
1.3.2 常压塔中水的影响 |
1.3.3 炼油污水 |
1.4 常减压的优化 |
1.4.1 工艺流程优化 |
1.4.2 中段循环取热 |
1.5 PRO/II流程模拟软件 |
1.5.1 PRO/II简介 |
1.5.2 热力学模型的选择 |
1.5.3 塔的计算模型 |
1.6 文献小结 |
第2章 常减压蒸馏露点腐蚀转移流程模拟 |
2.1 常减压三段汽化蒸馏流程 |
2.1.1 原油性质 |
2.1.2 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
2.1.3 流程描述 |
2.1.4 主要工艺条件 |
2.2 无水常压型露点腐蚀转移流程 |
2.2.1 流程描述 |
2.2.2 主要工艺条件 |
2.3 有水常压型露点腐蚀转移流程 |
2.3.1 流程描述 |
2.3.2 主要工艺条件 |
2.4 流程对比 |
2.4.1 产品和汽提蒸汽的质量流率 |
2.4.2 产品馏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露点腐蚀转移流程对原油蒸馏的影响 |
3.1 露点腐蚀情况分析 |
3.1.1 常压塔温度分布 |
3.1.2 常压塔顶水蒸汽的露点温度 |
3.1.3 常压塔顶气液相中的HCl分布情况比较 |
3.2 塔板气液相负荷 |
3.3 节能效果研究 |
3.3.1 初馏塔和常压塔顶冷凝系统能耗 |
3.3.2 汽提蒸汽与再沸器的能耗对比 |
3.3.3 加热炉能耗 |
3.3.4 抽真空系统能耗 |
3.3.5 总能耗比较 |
3.4 两种新流程的操作条件对原油蒸馏的影响 |
3.4.1 常压加热炉出口温度 |
3.4.2 减压初馏塔顶压力 |
3.4.3 减压初馏塔循环回流取热量 |
3.4.4 减压初馏塔两条侧线打入位置 |
3.4.5 新增分馏塔循环回流取热量 |
3.4.6 回流罐温度对汽油中HCl含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段循环取热的研究及流程优化 |
4.1 中段循环回流温差选取研究 |
4.1.1 常压塔中段循环模拟 |
4.1.2 对比分析非平衡级模型在计算中段循环回流中的优势 |
4.1.3 非平衡级模型研究中段循环回流温差 |
4.1.4 最适宜回流温差的选择 |
4.2 中段循环取热比例优化 |
4.2.1 中段循环取热对常压塔各侧线产品收率的影响 |
4.2.2 中段循环取热对常压塔全塔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3 中段循环取热比例优化方案的确定 |
4.3 初馏塔前增设闪蒸塔改进流程 |
4.3.1 二级闪蒸流程 |
4.3.2 主要工艺变量 |
4.3.3 能耗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三种流程模拟计算结果汇总 |
附录B 无水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常压塔设计 |
致谢 |
四、减压塔第4、5、6层塔盘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分析及腐蚀预测技术研究[D]. 王枭.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Aspen HYSYS的常减压装置动态流程模拟研究[D]. 刘方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3]乙腈装置的动态模拟[D]. 解卫阔.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4]炼油分馏塔顶系统低温腐蚀与防护[A]. 刘小辉. 第三届(2018)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8
- [5]14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问题分析及改造研究[D]. 刘海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常减压蒸馏装置与换热流程模拟及运行节能优化[D]. 袁洪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原油减压深拔技术应用研究[D]. 吴劲松.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7)
- [8]基于流程模拟的双减压原油蒸馏多目标操作优化[D]. 张姣. 华南理工大学, 2016(12)
- [9]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D]. 安智琮.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10]常减压蒸馏露点腐蚀转移流程及相关基础研究[D]. 贾超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