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的实验改进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的实验改进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的实验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清,李莹莹,徐文婷,陈国梁,陈章,李志贤,陈远其,朱永建,向言词,朱佳文[1](2021)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砷基体改进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以硝酸镍作为基体改进剂的基础上,研究了Ca2+、K+、Mg2+、Na+、SO2-4、Cl-、NO-3、H2PO-4、HPO2-4、PO3-4等常见离子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测试的阴离子中除硝酸根离子对GFAAS法测砷无干扰,其他阴离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在阳离子中,Ca2+、Mg2+都能对砷的吸光值起到一定的增敏作用,其中Mg2+较明显。同时,实验对比了3种1 g/L的镁盐Mg(NO3)2、MgSO4和MgCl2作为基改剂的效果,发现以Mg(NO3)2的效果最好。在以3 g/L Ni(NO3)2-1 g/L Mg(NO3)2作为基体改进剂时,测砷的相对偏差为5.4%~13.1%,加标回收率为86.2%~104.8%。

潘淼[2](2021)在《3种测定水中钙含量方法的深入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EDTA滴定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3种方法测定水样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方法分别采用滴定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ICP-MS对不同水源的10个水样进行对比测定。结果 3种方法的测定速度有明显差别,其中滴定法最耗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ICP-MS法用时较短,且仪器误差小。结论滴定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合适大量样品或多元素水样的检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ICP-MS均有良好的稳定性。

王港[3](2021)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电沉积汞膜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水中铅和镉》文中认为目的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广泛用于汽车蓄电池、合金、染料等领域。铅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损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无机铅列为2A类致癌物。镉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随着含镉矿石的开采和冶炼,镍镉电池、涂料、电镀、镉合金等生产及使用,大量镉排放到环境中。镉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随血液运转到人体各部,肾脏是镉的主要靶器官,长期接触低剂量镉,可致人体慢性镉中毒。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沉积到人体中,引起多种疾病甚至癌症,近几年,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和环境安全问题。加强对水中重金属的监测和预警是我国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建立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电沉积汞膜修饰玻碳电极的新方法,用于水中铅和镉的同时检测,并为水中铅镉的监测提供更灵敏的方法。方法(1)采用线性循环伏安法(CV)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同时沉积到玻碳电极(GCE)表面,然后采用电沉积法将汞(Hg)修饰到电极表面,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电沉积汞膜修饰的玻碳电极(rGO-Hg/GCE);采用电化学沉积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检测铅和镉,根据电位值定性,电流值定量。(2)对实验中沉积电位、沉积时间以及缓冲液pH值3个条件进行了优化。(3)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对方法的方法学指标如线性范围、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实验等进行实验研究与探讨。(4)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铅和镉的检测,并将其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的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5)对实验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判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结果(1)根据GO还原的典型CV曲线及扫描电镜的图像,表明成功制备了rGO;与GCE相比,rGO/GCE的CV峰电流值增加,表明成功将GO还原并沉积到电极表面;与GCE、rGO/GCE和Hg/GCE相比,Pb2+和Cd2+在rGO-Hg/GCE上的峰电流值均显着增高,峰形更加对称,溶出电位分别为-0.54V、-0.70V左右,表明成功构建了rGO-Hg/GCE;(2)检测条件优化的结果:沉积电位为-1.2V,沉积时间为360s,缓冲液pH为4.5;(3)在最优条件下,铅、镉离子溶出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在1.0~50.0μg/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铅标准曲线方程Y=0.0154X+0.0355,相关系数r=0.993,检出限为0.73μg/L,加标回收率为95.8%~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1.98%~5.01%。镉标准曲线方程Y=0.0256X+0.0163,相关系数r=0.998,检出限为0.99μg/L,加标回收率为90.9%~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3.33%~5.71%。水中常见离子(如Na2+、Ca2+、Mg2+、Cl-等)对铅、镉溶出峰的峰形和电流值大小均无影响,表明方法的选择性好。(4)检测出铅、镉的废水样品中铅浓度范围1.52~20.21μg/L、镉浓度范围1.69~20.02μg/L;t检验显示,建立的方法测定铅镉浓度结果与国标法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5)对铅镉离子浓度为7.97μg/L和8.31μg/L的水样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50μg/L和0.42μg/L。结论(1)本研究建立了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电沉积汞膜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水中铅、镉含量的新方法。(2)rGO和Hg的联合作用,为电沉积过程提供了更多反应位点,增强了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子传输能力,使得峰电流值显着提高,提高了检测的灵敏性。(3)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选择性好,可用于不同环境水样中铅和镉的同时测定,具有实用价值。

胡秀智[4](2021)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金属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环境污染导致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危害人类健康,甚至摄入一定量后会导致人中毒身亡,因此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监控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十分重要。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常用的金属检测法之一,在食品检测领域被广泛研究。本文介绍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工作原理,探讨其在果蔬、粮食、动物肉及其制品、生活饮用水等食品中金属含量检测的研究进展。

郭红巧[5](2021)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锗砷磷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温合金因其优良的热强性和高比强度,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硫、磷、砷等有害杂质元素对合金性能影响严重,准确分析其含量对于确保高温合金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高温合金中硫、磷、锗、砷等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过程中,由于溶样造成的损耗和不确定度性,以及测定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干扰,使得这些痕量元素的准确定量成为高温合金痕量元素分析面临的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对高温合金中锗、砷、硫、磷四种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锗的氯化物易挥发的问题,实验采用6m L王水-1 m L氢氟酸微波消解;针对硫与非氧化性酸反应容易生成H2S挥发损失的问题,实验利用王水的氧化性确保样品中硫的稳定转化。为得到最佳的测量灵敏度,对仪器工作参数进行合理优化。对O2流速进行优化后,选择最佳O2流速为0.375m L/min。RF功率1550 W,采样深度8.0 mm,稀释气流速0.15 m L/min。对分析时可能存在的干扰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确定了分析同位素,选择103Rh内标进行校正;在He碰撞模式下消除锗测定时的质谱干扰,在MS/MS模式下,利用质量转移消除砷、硫、磷测定时的质谱干扰。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7,线性关系良好,高温合金中痕量元素锗、砷、硫、磷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3、0.011、0.075、0.086μg/g,定量限分别为0.41、0.32、0.23、0.26μg/g;空白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回收率在96%~109%之间。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高温合金标准物质及实际样品中痕量锗、砷、硫、磷,结果表明:分析周期快速稳定、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地解决了高温合金痕量元素分析难题。在此基础上,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测量不确定度GUM法的评定步骤的要求,以硫元素的测定为例,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和相对完整合理的评估方案。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解析并量化计算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如测量重复性、样品的称量、标准溶液的配制、校准曲线的拟合、样品空白变动性、样品溶液的定容等,对高温合金中锗、砷、硫、磷四个痕量元素在三个不同含量水平的测量结果进行了量化评定。针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值及其贡献比例,提出了有益于提高检测精密度的改进措施,达到了减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目的。

范亚军[6](2021)在《Cu2+的离子印迹海藻酸钠凝胶选择性吸附及其数字图片显色法测定》文中研究指明水体中Cu2+的快速检测、去除与资源循环利用对决策部门快速响应与预警、维护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β-环糊精等天然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五种Cu2+印迹的凝胶球珠并对其结构与Cu2+吸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凝胶球珠的特异选择性实现污水中Cu2+的高效吸附与固相萃取,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图片显色法实现了Cu2+的快速检测,并有望实现Cu2+的资源回收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铜离子印迹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制备和表征:以Cu2+为模板,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海藻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羧甲基纤维素、β-环糊精制备了 SE、SEC、SEB三种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对水体中低浓度Cu2+进行吸附实验,考察了pH、时间、Cu2+初始浓度、球珠用量和共存离子对凝胶球珠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羧甲基纤维素、β-环糊精能增加海藻酸钠球珠的韧性,提高对Cu2+的吸附效果;在25℃下,SEB、SEC两种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对Cu2+吸附率超过97%;在共存离子干扰下,对Cu2+的选择吸附率可达85%。SE海藻酸钠凝胶球珠的吸附速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与Cu2+浓度呈正相关。SEB、SEC两种海藻酸钠凝胶球珠的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与Cu2+浓度和球珠用量呈正相关。添加CMC与β-CD的SEC与SEB海藻酸钠凝胶球珠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817 mg/g、822 mg/g,为SE球珠的1.5倍以上。所制备的三种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对废水中低浓度Cu2+的吸附率均超过95%,说明该球珠可用作Cu2+吸附富集材料,便于Cu2+的分析检测与可再生利用。(2)铜离子印迹磁性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制备和表征:以Cu2+为模板,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海藻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β-环糊精和四氧化三铁制备了 MSE、MSEB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对水体中低浓度Cu2+进行吸附实验,考察了 pH、时间、Cu2+初始浓度、球珠用量和共存离子对磁性凝胶球珠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SEM显示,磁性海藻酸钠凝胶球珠表面有层状褶皱,有许多的海藻酸钠包覆的Fe3O4突起,内部多空腔;红外光谱图可知MSE、MSEB凝胶球珠吸附前后吸收峰主体无变化,凝胶球珠对Cu2+除了化学吸附外还存在物理吸附。MSE、MSEB凝胶球珠在中性、弱碱性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性能较好:吸附速率与初始浓度正相关,MSE、MSEB海藻酸钠凝胶球珠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112 mg/g、121 mg/g。MSE海藻酸钠凝胶球珠的吸附速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与Cu2+浓度呈正相关。MSEB海藻酸钠凝胶球珠的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与Cu2+浓度和球珠用量呈正相关。两种磁性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对废水中低浓度Cu2+的吸附率超过95%。待吸附饱和后,利用磁性可实现磁性球珠和吸附液快速分离。(3)凝胶球珠固相萃取的数字图片显色测定水体中Cu2+研究:以TPPS4为超灵敏显色剂,通过优化显色参数和比色条件,研究了 pH和盐酸羟胺对TPPS4与Cu2+络合显色影响,考察了光源、颜色通道、智能手机品牌对比色的影响。结果表明:pH=3.5时显色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较好;添加盐酸羟胺能提高TPPS4-Cu2+络合强度;与2个LED相比,设置3个LED光源提高了比色准确度;与R、G相比,B颜色通道色度值变化较大。最终确定了快速测定Cu2+的基于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固相萃取的智能手机数字图片比色法,其线性范围为0.02~0.14 mg/L,LOD为0.001 mg/L。该法快速便捷,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实现水体中低浓度Cu2+的快速定量检测。总之,以Cu2+为印迹模板,利用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β-环糊精等天然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五种绿色环保、高容量、高选择性的Cu2+印迹的凝胶球珠,实现了污水中Cu2+的特异性吸附。利用Cu2+印迹的凝胶球珠固相萃取污水中Cu2+,采用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图片显色法实现了水体中低浓度Cu2+的高灵敏快速检测。

张桂平[7](2021)在《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的水质检测仪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然而越来越严重的水质污染不仅使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还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为了解决水质污染的问题,需要对水质参数进行检测,因此需要研发更加方便、快速的水质检测仪。本文基于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303008SF),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原理,设计了一款水质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具有快速准确、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可以实时显示检测结果等优点。可以检测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值和浊度值,并且能够自动补偿浊度对COD检测的影响,适用于对地表水的COD进行检测。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检测COD时的光谱数据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检测COD的混合策略FDPE_PLS:先将一阶导数法(FD)和排列熵算法(PE)相结合提取特征波长,再使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建立COD预测模型。使用400nm和600nm处的吸光度连线的斜率预测浊度值,并且在一阶导数谱中对浊度在COD检测时造成的干扰进行补偿,建立浊度补偿模型。使用实际水样对提出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2、设计整个系统的光路结构和电路结构。光路结构主要包括光源、分光系统、样品池和光电检测器,光信号经过光电检测器被转换成了微弱的电信号,在电路结构中先将这个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再经过AD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给STM32系统控制板,通过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测量的浓度值,在显示屏上将结果进行显示。3、实现水质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包括控制步进电机匀速转动实现波长的均匀扫描、数据的采集与转换、建立模型计算浓度值以及控制显示屏对浓度值进行显示。4、使用检测系统进行水质检测实验。通过标准溶液进行实验,利用扫描得到的波长-电压图,结合FDPE_PLS建立适用于检测系统的预测模型。最后使用检测系统检测已知浓度的水样,验证检测系统的示值误差、示值稳定性和重复性等性能。

李侠[8](2021)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炼厂循环水、锅炉水中磷的测定》文中指出炼化企业中,一般通过在循环水、锅炉水中加入磷酸盐来降低钙镁离子含量,从而达到防止钙、镁结垢导致炉管和容器内壁的受热不均而损坏的目的。但过高或过低的磷酸根浓度都将产生不良结果,所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的磷含量对装置稳定运行很重要。采用平台石墨炉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法,通过优化仪器参数和实验条件,对炼厂循环水、锅炉水中的磷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的检测限优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并且快速、环保、准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戴瑞平,陈世坤[9](2020)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盐中钡》文中提出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盐中钡的方法,不需要对石墨管做任何处理,也无需对样品进行除盐处理,通过优化石墨炉升温程序,极大地改善了食盐样品中钡测定的灵敏度和峰形。钡在0.00~50.0μg/L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优于0.999,检出限为0.650mg/kg(以称样量0.200g,定容至50 mL计算)。食盐样品钡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1.3%~105%,相对标准偏差在8.9%以内。方法稳定可靠,准确度较高,适用于食盐中钡的测定。

曹秋娥[10](2020)在《2019年云南冶金分析年评》文中研究说明对2019年云南科研工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冶金分析方面的论文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内容主要包括冶金分析方面的综述、分离富集与分析检测技术以及相关方法的准确度与不确定度研究,涉及的分离富集方法有萃取法和吸附法,涉及的分析检测技术有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等。共引用文献65篇。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的实验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的实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砷基体改进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仪器工作条件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阴离子对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总砷的影响
    2.2 水中常见阳离子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总砷的影响
    2.3 比较不同镁盐的改进效果
    2.4 加标回收实验
3 结论

(2)3种测定水中钙含量方法的深入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钙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
        1.2.2 EDTA络合滴定法分析步骤
        1.2.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步骤
        1.2.4 ICP-MS法分析步骤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种仪器方法工作曲线的比较
    2.2 3种方法检测实际水样结果比较
    2.3 3种检测方法准确度的比较
        2.3.1 回收率的比较
        2.3.2 验证测定结果的比较
        2.3.3 精密度的比较
        2.3.4 测量速度的比较
3 讨论

(3)还原氧化石墨烯-电沉积汞膜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水中铅和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耗材
    1.2 实验仪器
    1.3 溶液的配制
    1.4 rGO-Hg/GCE的制备
    1.5 Pb~(2+)和Cd~(2+)的检测方法
    1.6 材料和电极的表征
    1.7 实验条件优化
    1.8 方法学性能指标
    1.9 实际水样分析
    1.10 不确定度评定
2 结果
    2.1 材料的表征
    2.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2.3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1 沉积电位
        2.3.2 沉积时间
        2.3.3 缓冲液pH
    2.4 方法学性能指标
        2.4.1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2.4.2 准确度和精密度
        2.4.3 干扰实验
    2.5 实际水样分析
    2.6 不确定度分析
        2.6.1 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度
        2.6.2 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
        2.6.3 拟合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2.6.4 水样前处理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
        2.6.5 重复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
        2.6.6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2.6.7 扩展不确定度
3 讨论
    3.1 材料的表征
    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1 沉积电位
        3.3.2 沉积时间
        3.3.3 缓冲液pH
    3.4 方法学验证
        3.4.1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3.4.2 准确度和精密度
        3.4.3 干扰试验
    3.5 实际水样分析
    3.6 不确定度评定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水中铅和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4)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金属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2.1 果蔬中金属元素检测
    2.2 粮食中金属元素的检测
    2.3 动物肉及其制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
    2.4 生活饮用水中金属元素的检测
3 结语

(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锗砷磷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高温合金中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1 原子吸收光谱法
        1.2.2 原子发射光谱法
        1.2.3 分光光度法
        1.2.4 原子荧光光谱法
        1.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1.1 锗元素的研究现状
        1.3.1.2 砷元素的研究现状
        1.3.1.3 磷元素的研究现状
        1.3.1.4 硫元素的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主要进展
        1.4.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的发展
        1.4.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的结构
        1.4.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的应用
        1.4.2 方案设计和思路
        1.4.3 课题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ICP-MS/MS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锗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及仪器参数
        2.2.2 主要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ICP-MS/M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砷锗
        2.3.1 溶样体系
        2.3.2 内标选择
        2.3.3 分析同位素选择
        2.3.4 质谱干扰分析及消除机理
        2.3.5 单四极杆和MS/MS模式下Co对 As的干扰
        2.3.6 O_2流速
        2.3.7 校准曲线和检出限
        2.3.8 加标回收率实验
        2.3.9 方法验证与样品测定
    2.4 小结
第三章 ICP-MS/MS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磷硫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及仪器参数
        3.2.2 主要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ICP-MS/M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磷硫
        3.3.1 溶样体系
        3.3.2 分析同位素选择
        3.3.3 反应模式的选择
        3.3.4 质谱干扰及氧气模式干扰消除机理
        3.3.5 O_2流速
        3.3.6 校准曲线和检出限
        3.3.7 加标回收率实验
        3.3.8 方法验证与样品测定
    3.4 小结
第四章 测量结果不确定的评定
    4.1 ICP-MS/M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硫元素的不确定度评定
        4.1.1 实验方法
        4.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1.3 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4.1.4 不确定度评定
        4.1.4.1 测量重复性的不确定度
        4.1.4.2 样品溶液中硫的质量浓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4.1.4.3 样品空白变动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4.1.4.4 样品称取质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4.1.4.5 定容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
        4.1.5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
    4.2 ICP-MS/MS法测定高温合金中锗砷磷硫的不确定度评定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Cu2+的离子印迹海藻酸钠凝胶选择性吸附及其数字图片显色法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水体中Cu~(2+)的来源与危害
    1.2 水体中Cu~(2+)的处理方法简介
        1.2.1 化学沉淀法
        1.2.2 离子交换法
        1.2.3 电解法
        1.2.4 吸附法
    1.3 水体中Cu~(2+)检测方法
        1.3.1 原子吸收光谱法
        1.3.2 电化学分析法
        1.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4 数字图片显色法
        1.4.1 数字图片比色法概述
        1.4.2 数字图片比色法的应用研究
    1.5 海藻酸钠凝胶球珠的制备
        1.5.1 凝胶球珠成分简介
        1.5.2 海藻酸钠凝胶球珠的制备方法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铜离子印迹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铜离子印迹海藻酸钠凝胶球珠的制备
        2.2.3 红外光谱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2.2.6 吸附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凝胶球珠结构特征
        2.3.2 溶液初始pH对凝胶球珠吸附Cu~(2+)的影响
        2.3.3 凝胶球珠用量对吸附Cu~(2+)的影响
        2.3.4 凝胶球珠吸附Cu~(2+)饱和吸附量的确定
        2.3.5 吸附动力学研究
        2.3.6 共存离子对凝胶球珠吸附Cu~(2+)的影响
        2.3.7 凝胶球珠的再生与循环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铜离子印迹磁性海藻酸钠凝胶球珠制备和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铜离子印迹磁性海藻酸钠凝胶球珠的制备
        3.2.3 红外光谱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3.2.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3.2.6 吸附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磁性凝胶球珠结构特征
        3.3.2 溶液初始pH对磁性凝胶球珠吸附Cu~(2+)的影响
        3.3.3 磁性凝胶球珠用量对吸附Cu~(2+)的影响
        3.3.4 磁性凝胶球珠吸附Cu~(2+)饱和吸附量的确定
        3.3.5 吸附动力学研究
        3.3.6 共存离子对磁性凝胶球珠吸附Cu~(2+)的影响
        3.3.7 磁性凝胶球珠吸附的再生与循环利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凝胶球珠固相萃取的数字图片显色测定水体中Cu~(2+)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Cu~(2+)的显色分析测定
        4.2.3 数字图片比色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工作曲线的确定
        4.3.2 pH对显色效果影响
        4.3.3 盐酸羟胺对显色效果影响
        4.3.4 光源对比色实验影响
        4.3.5 颜色通道对比色实验影响
        4.3.6 不同品牌智能手机对比色实验影响
        4.3.7 其他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4.3.8 凝胶球珠固相萃取的数字图片显色法检测实际水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的水质检测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水质参数及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
        1.2.2 光谱法
        1.2.3 水质检测仪的发展现状
        1.2.4 基于光谱法的水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数据处理方法
    2.1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2.1.1 光谱的分类
        2.1.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形成
        2.1.3 朗伯比尔定律
    2.2 样本集的划分方法
    2.3 光谱预处理方法
    2.4 排列熵算法
    2.5 建模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FDPE_PLS预测COD浓度
    3.1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光谱扫描
        3.1.1 配制标准溶液
        3.1.2 标准溶液的光谱扫描
        3.1.3 样本划分
    3.2 无浊度干扰时的预测
        3.2.1 一阶导数谱(FD)
        3.2.2 PE提取特征波长
        3.2.3 PLS建模与验证
    3.3 有浊度干扰时的预测
        3.3.1 浊度值预测
        3.3.2 混合样本的配制与测量
        3.3.3 建立浊度补偿模型
        3.3.4 实际水样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质检测系统的设计
    4.1 检测系统结构设计
    4.2 检测系统的光路结构
        4.2.1 光源
        4.2.2 分光系统
        4.2.3 样品池
        4.2.4 光电检测器
    4.3 检测系统的电路结构
    4.4 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检测系统的实验分析
    5.1 COD标准溶液的检测
    5.2 浊度标准溶液的检测
    5.3 检测系统的浊度补偿模型
    5.4 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炼厂循环水、锅炉水中磷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主要试剂
    1.2 样品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2.1 基体改进剂
    2.2 仪器的工作条件
        2.2.1 硝酸钯溶液基体改进剂对灰化、原子化温度的影响
        2.2.2 氯化镧作为基体改进剂对灰化、原子化温度的影响
        2.2.3 其他条件的选择和最终程序的确定
    2.3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2.4 检出限和精密度
    2.5 方法比对
3 结论

(9)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盐中钡(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仪器工作参数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石墨管的选择
    2.2 石墨炉升温程序优化
        2.2.1 干燥温度优化
        2.2.2 灰化温度优化
        2.2.3 除盐温度优化
        2.2.4 原子化温度优化
        2.2.5 净化温度优化
    2.3 基体改进剂的考察
    2.4 基体浓度的考察
    2.5 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
    2.6 样品分析
3 结论

(10)2019年云南冶金分析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综述
2 分离富集方法
3 原子光谱法
    3.1 原子吸收光谱法
    3.2 原子发射光谱法
    3.3 原子荧光光谱法
4 分子光谱法
    4.1 分光光度法
    4.2 分子荧光光谱法
5 电化学分析法
6 化学分析法
7 其它方法及研究工作
8 结语

四、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的实验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砷基体改进剂的研究[J]. 马永清,李莹莹,徐文婷,陈国梁,陈章,李志贤,陈远其,朱永建,向言词,朱佳文. 应用化工, 2021(10)
  • [2]3种测定水中钙含量方法的深入比较[J]. 潘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17)
  • [3]还原氧化石墨烯-电沉积汞膜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水中铅和镉[D]. 王港.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4]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金属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 胡秀智. 现代食品, 2021(09)
  • [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锗砷磷硫[D]. 郭红巧. 钢铁研究总院, 2021(01)
  • [6]Cu2+的离子印迹海藻酸钠凝胶选择性吸附及其数字图片显色法测定[D]. 范亚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的水质检测仪的研究[D]. 张桂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8]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炼厂循环水、锅炉水中磷的测定[J]. 李侠. 云南化工, 2021(01)
  • [9]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盐中钡[J]. 戴瑞平,陈世坤.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20(06)
  • [10]2019年云南冶金分析年评[J]. 曹秋娥. 云南冶金, 2020(03)

标签:;  ;  ;  ;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的实验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