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境旅游概说:国际的实践与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石培华,翟燕霞[1](2022)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及经验模式——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旅游业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始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改革开放的缩影。本研究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和经验模式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分成四个阶段:(1)1978-1991年: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2)1992-1997年:三大市场逐渐推进阶段,国内旅游开始发展;(3)1998-2008年: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阶段,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2009至今:战略支柱产业转型阶段,旅游业的影响全面扩大。其次,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旅游业的伟大成就及对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影响和贡献。最后,基于WSR系统方法论,总结了中国旅游业成功的经验和内在逻辑: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助力、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拉力、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是魅力、独特的文化基因特征是定力、多元的旅游市场主体是活力、激荡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动力、强大的治理体系优势是潜力、科学的旅游政策规划是引力、活跃的地方政府创新是合力。
狄方耀,刘星君[2](2021)在《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特点与对策等问题探讨》文中认为西藏自治区(简称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振兴不仅是西藏整体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实践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整体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央关心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全国的宏观背景,选择西藏边境地带的乡村振兴作为研究内容,集中探讨了该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殊性或特殊矛盾,积极推进该地带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对策等问题,期待对西藏推进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实践有所参考。
张美竹,杨承玥,代稳[3](2021)在《现代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发展趋势研究——评明庆忠等“文旅产业与全域发展文库”系列丛书》文中提出促进文旅产业实现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建设,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文旅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议题。明庆忠等"文旅产业与全域发展文库"系列丛书是国内目前较早系统阐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文旅产业与全域旅游今后重要发展方向的重要着作。研究此系列丛书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启示作用。
佟景洋[4](2021)在《改革开放后兴安盟与蒙古国经贸文化旅游合作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北疆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兴安盟改革开放后与蒙古国在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了频繁互动和密切交往,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兴安盟积极发挥着外引内联的作用,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正努力构建面向北方、服务内地的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
王宁[5](2021)在《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奋斗》文中认为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
叶正国[6](2021)在《我国陆地国界立法的实践演进及体系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陆地国界管理逐渐从政策主导到依法而治,先后经过一般立法时期(1949—1990)、分散立法时期(1991—2012)和统筹立法时期(2013—),形成了以《陆地国界法》为基础的立法体系。其中,立法目标趋向强边固防和兴边睦邻二者并重,进而统筹安全与发展;立法模式从以规范行为为主的管制型立法,迈向以规范管理机关权责配置和提供制度性保障为主的政策型立法;立法内容构造从行为规则到组织规制,通过明确中央与地方事务界分、管理部门职能配置以及社会参与机制等建立合作治理机制。《陆地国界法》结合党内法规、其他法律与国际条约等相关规定,进而构建和优化陆地国界事务的规范体系及其适用。
祝慧[7](2021)在《基于CiteSpace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以1996至2020年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搜索的核心期刊为数据基础,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文献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制作期刊关键词等图谱,以期发现区域合作的重点,方便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重点可以分为区域旅游的合作形式、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其中以跨境区域旅游合作、边境旅游合作和城市群旅游合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且研究重点还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随之改变。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研究区域旅游合作更多地把研究视角转向中国,与中国有关的区域合作成为新热点。我们应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完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并创新出因地制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hina Zhi Gong Party;[8](2021)在《“发挥双循环节点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相互交汇、相互连接,双循环的节点至关重要,节点堵则循环阻,节点畅通则能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致公党中央调研组赴海南、成渝、云南等三个典型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动员16个地方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在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报告从畅通双循环节点、促进高质量发展角度,在发挥关键区域先导优势;做强做大国内市场,激发重点企业市场主体活力;发挥科技创新关键领域作用;探索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有效路径,推动实现"绿色双循环";扩大国际贸易投资,加强人文交流往来;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李忻蔚,丁仁展,李立池,方俊智[9](2021)在《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剖析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潜力,可以为中国跨境农业科技合作提供参考。将中国滇桂两省区和越南北部边境七省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双方合作基础条件、机制模式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发现:中越边境具备良好的农业科技合作基础,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合作机制,通过基地建设、产业转移、联合研究和人员交往等开展了多形式合作,但在机制建设、主体动力、合作项目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基于此,应加快构建战略协同的合作新体系,强化对合作主体的持续稳定支持,推进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探索跨境农业科技合作新模式。
马学广,贾岩[10](2021)在《欧盟区域间跨界合作(INTERREG)的尺度类型与逻辑解释》文中研究指明跨界合作是欧盟区域政策的内容之一,"边界空间"在欧洲区域化的过程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治理单元。INTERREG区域间合作计划是欧盟跨界合作的重要策略工具。通过信息整理与空间可视化等综合分析,研究表明:(1)INTERREG计划是一种空间重构形式的区域发展策略,该计划在阶段性的实践中日趋成熟;(2)INTERREGⅤ的目标、类型与尺度、资金分配、合作领域等呈现出该计划的系统性与完备性;(3)该计划的合作类型划分与空间尺度紧密相关,不同尺度的跨界合作均呈现出治理上的尺度重组与联系上的网络化特征;(4)历史发展与场景化差异、制度化设计、基金政策、聚焦创新与文化激励以及共信共享的理念,这些是欧盟INTERREG计划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是欧盟跨界合作的优势与特性。
二、边境旅游概说:国际的实践与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境旅游概说:国际的实践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及经验模式——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二)理论基础 |
二、历史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演进历程 |
(一)1978-1991年:初步发展阶段,以入境旅游为主 |
(二)1992-1997年:三大市场逐渐推进阶段,国内旅游开始发展 |
(三)1998-2008年: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阶段,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
(四)2009至今:战略支柱产业转型阶段,旅游业的影响全面扩大 |
三、实践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
(一)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的综合影响和贡献 |
1.旅游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
2.旅游业发展对拉动就业的影响和贡献 |
3.旅游业对脱贫攻坚等的影响和贡献 |
4.旅游业对扩大中国影响力和促进国际合作的影响和贡献 |
5.旅游业对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
6.旅游业对促进港澳台合作的影响和贡献 |
(二)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的综合影响和贡献 |
1.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
2.中国出境旅游对世界旅游消费的影响和贡献 |
3.中国旅游发展对世界旅游格局的影响和贡献 |
4.中国旅游业对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的影响和贡献 |
5.中国旅游在世界旅游中排位和竞争力的变化 |
6.中国旅游对世界旅游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贡献 |
四、理论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成功的经验模式 |
(一)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助力 |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拉力 |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是魅力 |
(四)独特的文化基因是定力 |
(五)多元的旅游市场主体是活力 |
(六)激荡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动力 |
(七)强大的治理体系优势是潜力 |
(八)科学的旅游政策规划是引力 |
(九)活跃的地方政府创新是合力 |
(十)先进的科学技术进步是磁力 |
五、结论与讨论 |
(2)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特点与对策等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家宏观背景 |
(二)西藏区域背景 |
二、西藏边境地带的状况与特殊性 |
(一)边境性 |
(二)民族性 |
(三)敏感性 |
(四)地理条件的复杂性 |
1. 气候多样。 |
2. 地质结构复杂。 |
3. 山大沟深。 |
(五)艰苦性 |
(六)枢纽性 |
(七)战略性 |
三、扎实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意义 |
(一)扎实推动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 |
(二)扎实推动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国际示范意义 |
四、扎实推进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
(二)坚持因地制宜的指导原则 |
(三)将发展产业作为主要着力点 |
(四)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 |
(五)将边贸富民作为新的致富增长点 |
(六)以“固边”统领“兴边” |
(七)依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推进 |
结语 |
(3)现代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发展趋势研究——评明庆忠等“文旅产业与全域发展文库”系列丛书(论文提纲范文)
1 系列丛书概况 |
2 系列丛书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贡献 |
3 系列丛书主要创新之处 |
4 展望及其对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化的启示 |
4.1“文旅产业与全域发展文库”系列丛书进一步研究展望 |
4.1.1进一步深化现代旅游景区的概念、内涵及其功能特征研究 |
4.1.2地方性的主客感知与具体的地方性彰显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
4.1.3从旅游“可持续生计”到“生计恢复力”或是重要研究方向 |
4.2对六盘水市旅游转型升级的启示 |
5 结语 |
(4)改革开放后兴安盟与蒙古国经贸文化旅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兴安盟与蒙古国的经贸往来不断推进 |
二、改革开放后兴安盟与蒙古国的文化交往不断加深 |
三、改革开放后兴安盟与蒙古国的旅游合作不断升级 |
(5)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奋斗(论文提纲范文)
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全面胜利 |
二、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
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
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五、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构筑各族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
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八、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6)我国陆地国界立法的实践演进及体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陆地国界立法的发展脉络 |
(一)一般立法时期(1949—1990) |
(二)分散立法时期(1991—2012) |
(三)统筹立法时期(2013—) |
二、我国陆地国界立法的逻辑主线 |
(一)目标融合:安全还是发展 |
(二)模式选择:管制型抑或政策型 |
(三)内容构造:从行为规则到组织规制 |
三、我国陆地国界立法的体系架构 |
(一)与党内法规的衔接协调 |
(二)与相关法律的系统整合 |
(三)与国际条约的交互协同 |
四、结论 |
(7)基于CiteSpace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1. 国内数据来源 |
2. 国外数据来源 |
二、结果分析 |
(一)国内结果分析 |
1. 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 |
2. 阶段性前沿研究领域分析 |
(二)国外结果分析 |
1. 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 |
2. 阶段性前沿研究领域分析 |
四、研究内容 |
(一)国内研究内容 |
1. 区域旅游合作形式 |
2. 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 |
2.国外研究内容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利益 |
2. 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区域旅游合作 |
3. 经济发达地区仍是区域旅游合作关注的重点 |
4.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不断完善 |
(二)展望 |
1. 重视有关区域旅游的理论与对策 |
2. 重视欠发达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 |
3. 重视区域旅游合作的活力延续 |
(8)“发挥双循环节点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1.1 实地调研 |
1.1.1 海南 |
(1)海口江东新区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2)洋浦经济开发区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3)五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4)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繁基地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1.1.2 成渝双城经济圈 |
(1)国际物流供应链建设情况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2)国际投资与贸易往来情况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3)科技创新合作情况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4)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1.1.3 云南 |
(1)腾冲边境合作交流发展情况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2)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 |
A.调研发现 |
B.分析与体会 |
1.2 委托调研 |
2 调研发现 |
2.1 内需潜力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不断形成 |
2.2摒弃旧观念旧理念,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
2.3 科技创新对提升国家、区域、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发挥了愈加深入的作用 |
2.4 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
2.5 自贸区、边境经济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显着影响市场形成和经济走势 |
2.6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双循环基础不断夯实 |
3 存在问题 |
3.1 区域节点作用发挥不够,制约国内外经济贸易往来 |
3.1.1 自贸区(港)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及短板 |
3.1.2 通道体系尚需完善,社会流通成本较大 |
3.1.3 口岸发展存在制约因素 |
3.2 国内大市场还存在堵点,内需潜力还未充分释放 |
3.3 产业节点作用发挥不畅,还未完全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科技创新网络体系 |
3.3.1 科技创新在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不强,战略科技力量储备尚待强化 |
3.3.2 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尚未全面显现 |
3.3.3 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产业链供应链管控中的加速渗透,缩短了“链主”企业的培育周期,强化龙头企业的垄断优势 |
3.3.4 数据信息的不共享成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堵点 |
3.4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牵引作用还未充分释放,部分地区对其重要性的理解仍然不够充分 |
3.4.1 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研究仍有不足 |
3.4.2 节能降碳压力大 |
3.4.3 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3.4.4 碳市场建设及环境资源交易存在难点,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完善 |
3.5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节点作用有待进一步激发 |
3.5.1 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仍需进一步强化 |
3.5.2 企业融资压力大 |
3.5.3 跨国公司来华发展和在华运营面临挑战 |
3.5.4 企业在走出去、站得稳、能发展方面存在压力 |
3.6 人才政策存在堵点,华人华侨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
4 对策建议 |
4.1 发挥关键区域先导优势,促进双循环高质量发展 |
4.1.1 海南 |
4.1.2 成渝双城经济圈 |
4.1.3 云南 |
4.2 做强做大国内市场,激发重点企业市场主体活力 |
4.2.1 转变观念,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
4.2.2 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惠及市场主体 |
4.2.3 营造公平、规范、高效、开放的营商环境 |
4.3 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支撑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
4.3.1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立在基础研究、强在原创能力的提升 |
4.3.2 推动数字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 |
4.3.3 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
4.3.4重视人工智能的研发布局 |
4.4 探索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有效路径,推动实现“绿色双循环” |
4.4.1 尽快开展碳足迹、碳汇计量等研究 |
4.4.2 以低碳理念推动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
4.4.3 倡导低碳绿色消费理念,建立终端节约的碳循环模式 |
4.5 扩大国际贸易投资,加强人文交流往来 |
4.5.1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
4.5.2 加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一体化建设 |
4.5.3 打通人才政策“堵点” |
4.5.4 加强人文交流往来 |
4.6 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
4.6.1 积极参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标准对接,构建高水平的制度开放体系 |
4.6.2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参与引领规则制定,深化科技创新、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4.6.3 推动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新秩序,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9)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越边境农业生产与贸易情况 |
1.1 农业资源 |
1.2 农业生产 |
1.2.1 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
1.2.2 经济作物生产情况 |
1.2.3 林业生产情况 |
1.2.4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情况 |
1.3 农产品贸易 |
2 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合作机制 |
2.2 合作模式 |
2.2.1 示范基地建设 |
2.2.2 跨境产业转移 |
2.2.3 技术合作与联合研究 |
2.2.4 人员培训与考察交流 |
2.3 存在的问题 |
2.3.1 机制平台战略协同不足,体系化建设有待推进 |
2.3.2 合作主体活力不足,市场化动力有待加强 |
2.3.3 合作领域较窄,重大项目合作有待加强 |
3 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前景展望 |
3.1 双边资源互补条件下合作广度有望进一步拓宽 |
3.2 双边技术势差情况下合作深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
4 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对策 |
4.1 构建统筹布局的合作新体系 |
4.2 强化对合作主体的持续稳定支持 |
4.3 推进重点领域的务实深入合作 |
4.4 探索跨境农业科技合作新模式 |
(10)欧盟区域间跨界合作(INTERREG)的尺度类型与逻辑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 欧洲跨界合作的早期发展与INTERREG阶段性实践 |
2 INTERREGⅤ计划的跨界合作图景 |
2.1 共同目标与合作文件 |
2.2 跨界类型与尺度层级 |
2.3 资助来源与资金流向 |
2.4 参与主体与合作领域 |
3 欧盟INTERREG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跨界合作 |
3.1 边境尺度跨界合作:INTERREG A |
3.1.1跨境评议 |
3.1.2管理结构 |
3.1.3空间网络 |
3.2 国家尺度跨界合作:INTERREG B |
3.2.1跨界反馈 |
3.2.2运作方式 |
3.2.3空间网络 |
3.3 欧盟尺度跨界合作:INTERREG C |
3.3.1功能定位 |
3.3.2政策学习 |
3.3.3社会网络 |
3.4 不同空间尺度的跨界合作对比 |
4 欧盟INTERREG跨界合作的逻辑解释 |
4.1 跨越边界的选择:历史与场景化的双重效应 |
4.2 跨界合作的空间安排:制度化设计 |
4.3 跨界合作有效推行的刚性要求:基金政策 |
4.4 跨界合作的柔性之治:聚焦创新与文化激励 |
4.5 跨界合作行动的内核:共信共享的理念 |
5 结论与讨论 |
四、边境旅游概说:国际的实践与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旅游业: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及经验模式——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J]. 石培华,翟燕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西藏边境地带乡村振兴的特点与对策等问题探讨[J]. 狄方耀,刘星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现代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发展趋势研究——评明庆忠等“文旅产业与全域发展文库”系列丛书[J]. 张美竹,杨承玥,代稳.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4]改革开放后兴安盟与蒙古国经贸文化旅游合作研究[J]. 佟景洋.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1(06)
- [5]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奋斗[N]. 王宁. 云南日报, 2021
- [6]我国陆地国界立法的实践演进及体系建构[J]. 叶正国.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1(06)
- [7]基于CiteSpace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J]. 祝慧.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5)
- [8]“发挥双循环节点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J].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hina Zhi Gong Party;. 中国发展, 2021(S1)
- [9]中越边境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对策[J]. 李忻蔚,丁仁展,李立池,方俊智. 农业展望, 2021(09)
- [10]欧盟区域间跨界合作(INTERREG)的尺度类型与逻辑解释[J]. 马学广,贾岩. 经济地理,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