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屈原赋》复音词的初步探索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花[1](2021)在《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文中认为
易佳妮[2](2020)在《《汉书》复音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代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复音词发展的重要阶段。《汉书》以其成书年代确定且词汇面貌趋于一致,词汇量丰富,兼具书面语与口语等特点,成为反映汉代语言面貌和特点的重要语料。选取几个角度对《汉书》中复音词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一方面可为学术界提供1份研究《汉书》语言的参考,对汉代词汇乃至汉语史研究贡献1份力量,另一方面对建立汉语复音词研究理论和历时词汇学理论大有裨益,在此基础上还可为完善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起到一定补充作用。本文共分为5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汉书》及其语料价值,并对古汉语复音词研究情况和《汉书》词汇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其次我们从理论和实用两方面论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在充分吸取前人专书词汇研究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理论方法。最后确定以意义为中心,兼顾语法、修辞、频次等因素作为《汉书》复音词判定和切分的标准。第2章为《汉书》复音词的结构。采用共时和历时,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汉书》中的复音词分为语音构词和语法构词两大类,对每1类复音词从语义构成和词性等方面进行静态描写。在对《汉书》中各类复音词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选取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论语》和《孟子》进行历时的动态比较,总结出《汉书》复音词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第3章以《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双音词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发展演变的轨迹。首先从使用频次、词义和语法功能方面对《汉书》中常用双音词进行静态描写。其次大体描述构成常用双音词的先秦常用单音词使用情况,尽可能考定每个常用双音词常用义出现的最早时间。对于先秦时期出现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主要进行探源。将它们先秦两汉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对于两汉时期出现,或先秦时期出现,使用频次较低且用法单一,在两汉时期得到发展,并在《汉书》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双音词,将它们两汉魏晋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比较分析。最后在静态描写与动态探源溯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的规律。第4章在对《汉书》复音词穷尽式调查的基础上,以《汉语大词典》、《辞源》、《汉书辞典》等辞书所收词条为基础,并运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等多种检索方式对《汉书》以前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整理出其中的新词新义,在此基础上探究新词词义以及新义产生的途径,并揭示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第5章为全文结语,总结全文各部分研究所得结论,以及全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王玉莎[3](2020)在《鲍照赋创作考论》文中认为鲍照是南朝着名的文学家,现存赋10篇,赋作题材涉及动物、植物、城邑、悼亡、游思等多个方面,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有的对鲍照研究多集中于诗歌,关于鲍照赋的研究甚少,故本文以创作语用的角度,通过鲍照赋语词祖述的倾向、句式结构的变化、题材的继承与创新、体制内容的考察等方面,探讨鲍照赋在赋学发展及赋文创作演变历程中的实际意义与影响。鲍照及其作品的考述。分析鲍照的时代环境与思想倾向,鲍照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儒道交融对鲍照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梳理鲍照赋的版本和文字的校勘,分析题材的继承与创新,鲍照努力开拓题材,主要分为咏物赋和抒情赋,咏物赋中借物托意,赋作内容与鲍照生世相关,抒情赋情景交融包含着深沉的人生感叹。鲍照赋的语词祖述。分析其创作特征和文化倾向,基于字本位对鲍照赋的联绵字进行考述。鲍照熟识经史典籍,通晓诸子百家,赋中语词援引广泛,同时喜爱建安、西晋文人的赋作,鲍照赋援引《楚辞》的语词最多,化用楚辞章句,承袭了楚辞的抒情传统。鲍照赋句法的探析。赋作题小篇短、巧构属对,物色托于情志,以句腰虚字的六言句为主,四言句次之,通过精炼的用字、娴熟的语言技巧,呈现出赋体骈化、抒情化与诗化的趋势。鲍照赋体制特征的论述。从体制内容出发,将鲍照赋的创作置于赋的文体流变中予以观照。鲍照赋的化用表现出文学语用的历代传承,对前人之赋作进行变革,将主观之情融入对物态的描写。鲍照赋与《楚辞》的关系密不可分,《芜城赋》体现出对汉大赋的继承在同类题材上树立典范,抒情赋继承魏晋感伤思想,呈现出复与变的特质。赋作意境苍凉,感情凄怆,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陈旖[4](2020)在《《庄子》若干疑难词句考释》文中提出《庄子》是我国重要的先秦典籍之一,千百年来对我国文学、哲学和审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这些研究必立足于对《庄子》文本的准确解读。通过比对各家注本,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存在着较多在注解上有争议的疑难词句。究其缘由,盖前人在作注时对传统训诂学的声训、形训、义训等方法使用不当,或从作品传达出的思想、情理等逆推词句的解释,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难以使人信服,故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采用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一方面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故训,选取出若干疑难词句;另一方面,针对这些疑难词句,运用汉语史、语法学、词汇学的方法,在同时代的典籍中考察同结构的书证,从语言内部对它们分别进行证伪与证实,最终得出较为科学准确的解释。本文主要考释了《庄子》中的10例疑难词句,分为版本疑难、句读疑难和释义疑难三大类。在“版本疑难考释”一章,我们发现“技经肯綮之未尝”按原句读即可,“技”不必改为“枝”;“是终始本末不相坐”中“坐”之前没有脱“罪”字;“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中“未之”不应改为“未知之”;“孰居无事推而行是”中“推而”不应改为“而推”。在“句读疑难考释”一章,我们发现“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中“几乎”应当上属,“几”是谓词“近”,“乎”是语气助词;“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骜”应当上属,“惠以欢为骜”符合古代汉语的常见句式“(S)以A为B”。在“释义疑难考释”一章,我们发现“犹时女也”中“时女”应理解为定中结构的短语“这位女子”;“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中的“虑”应解释为常用义“思谋”而非“结缀”;“彼何宾宾以学子为”中“学子”应看作动宾结构的短语,意为学习您或向您学习,即郭象注“学于老聃”;“颂论形躯”中“颂论”为两个近义的动词连用,都作常义解即可,“颂”指“颂扬、赞颂”,“论”指“议论、分析”。
黄睿[5](2020)在《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研究》文中认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是焦循《毛诗》名物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其整个治《诗》历程的渊薮。目前所见该书最早版本是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乾隆五十八年(1793)二十卷清稿本,彼时焦循尚未完成其三十卷的撰写计划。上海图书馆藏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一卷本,亦为清稿本,在内容上对二十卷本形成补充。上海图书馆藏嘉庆三年(1798)三十卷清稿本则是目前所见考证内容完整、编次完善的最早版本,也是该书编纂体系从三十卷过渡到十一卷的关键版本。上海图书馆藏嘉庆四年(1799)十一卷手稿本是此书定稿。国家图书馆藏六卷残抄本,则是陈瘦岩以焦循定稿为底本抄录的收藏流播本。以二十卷本和一卷本为代表的早期稿本构成了三十卷本修订工作的基础,十一卷定本的修订又以三十卷本为主要依据,同时也参考了二十卷本和一卷本等早期草稿本。二十卷本与一卷本内容缺乏完整性,且书证繁密、缺少逻辑勾连,观点和词目的选择也有不甚合理之处。对此,焦循秉持改汰庸劣、补正疏漏的原则,对上述两个稿本作出了删裁繁冗、完善内容、修正结论、裁剪和分置按语等调整工作,形成三十卷本。此后,焦循又以三十卷本为主,旁参此前各种草稿本,进行了变更体例、校订讹误、修正观点、改换论点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形成十一卷定本。焦循治学主张融汇众说、摒弃门户,反对据守汉学。其《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之编撰缘由一方面是想通过客观考释《毛诗》名物以补证前人《尔雅》研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阐明“风人之旨”和孔子之义。然而,《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普遍存在的弥合《毛传》抵牾之处、规避《毛传》误训、误读并比附《毛传》等现象,证明该书有明显曲护《毛传》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焦循客观辨析名物的理念。此外,《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所引宋人书目极少,且大多与《诗经》无关,对主张废《序》者更是只字不提,故焦循反对据守汉学的努力,也在此书架空宋学之倾向中有所消解。焦循治学主张与实践结论之间的矛盾性,不仅源于他《传》《序》先行的解经立场,亦与其治学方法之弊端密切相关。这主要是指他对文献材料缺乏辨析、误用转语和“右文”说推断词源与同源词、径改原典、缺乏目验等问题。
张程[6](2017)在《《庄子》内篇成书问题三题补证》文中指出摘要:《庄子》成书问题一直是学界的重要问题,其中内篇的成书问题尤为学界所关注与探讨。但由于历史文献的不足,此问题很难从正面去回答,这一方面增加了其研究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为其从不同角度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关于内篇题目的年代,本文从语词入手,指出复合词“帝王”与“人间”为战国晚期乃至以后的词汇,进而从“论”文体的产生与先秦古书题目体例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印证内篇题目出于战国晚期乃至以后的结论。而对于其作者,本文在进一步缩小年代范围的基础上,索隐可能研究或整理过《庄子》的人物,并分析他们对内篇题目词汇的使用状况,兼考《庄子》版本的流传状况,为内篇题目淮南王刘安题的论断补充新的论据。关于内篇的作者,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古书分篇体例的旨意,形象在内篇的个性化运用,《庄子》中庄子思想的分布与形象特征,以及内篇形象在外杂篇的分布特征,以论证其作者为庄子本人的内在合理性。关于内篇的年代,本文通过分析《庄子》关于“生死”、“有用无用”思想在源流上的逻辑特征以及部分寓言在内容思想上的续补状况,并以《韩非子》为例补充前人关于“批评仁义”出自战国晚期的论断,进而在语词方面指出外杂篇“宰相”等凡27个词语俱是战国晚期的词汇,皆不见于内篇,而内篇在涉及相同含义的表达时大都用单音节词,为内篇年代在战国晚期之前且早于外杂篇的论断提供新的合理依据。
耿战超[7](2017)在《西汉校书活动与文学形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汉处于文献经典化的关键时期,秦火之后经籍多需要重新写定,汉代对于旧有典籍进行整理编写,既在文字、文本形态层面对于典籍进行改定、整合,也在经典意义层面进行重新阐释,灌注以符合时代需要的解读。本文选取西汉校书活动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西汉文献工作中的制度性安排,并由此探讨在国家制度建构与思想整合的时代背景下,西汉学术体系以及文学形态两者的形成路径与显着特征。第一章就西汉文献工作史实着笔,讨论西汉收书、藏书情形,以及处所、职官等问题。自汉兴以来,文献蒐集工作不绝如缕,并在继承先秦文献工作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汉代成熟的收藏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藏书处所及典守职官等方面,西汉藏书有着内、外两分的鲜明倾向。尤为使人注意的是,内书地位逐渐上升,其职掌情况也随着汉代制度变化而变化,大体上是依附于汉代内朝权力构建而变动,文献工作成为汉代官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第二章在史实讨论的基础上,重点考察西汉所收书籍为何种、书籍如何分类、各类文献地位孰轻孰重等问题,并就此论及西汉不同阶段重视不同性质的文献,深层次原因在于学术风气的转移。藏书的“内、外”两分格局,也恰可用来分析汉代中央官学的基本格局,以及由此导致了对于文献的分类处理。“六艺”类典籍作为先王成法,成为各类思潮争竞时的话语资源,在汉代确立了“经典”的至上地位。随着汉代学术主流形态几番更易,“内学”的名头也进行了几番更迭,文中以谶纬“内学”为典型,分析了特定知识观念、文献典籍在此学术框架中的变动。最终刘氏父子通过校书建构了西汉文献谱系,重构了先秦的知识系统,确立了各类文献的地位,而其最终目的还是追求建立汉王朝“以内统外”“内外相应”的新王官学。第三章论在周制雅文化规范失序的背景下,随着秦汉国家制度建构的不断完善,汉字书写系统的趋稳态势与经典的文本化是如何相向而行的。正音、正字工作是大一统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文字”在短暂的秦朝或可视为政策问题,但在汉朝就已经成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文化问题。随着隶书规范化的不断提升,其最终与篆书同成为汉代的通行文字;正是在以校书为主要内容的文献工作中,逐渐建构起了一套稳定的汉字书写系统,而稳定的文字书写系统也为经典文本的定型提供了保证。当然,此期经典的传授仍处于口说与文本并行的阶段,师法、家法、今古文字等因素,都对经典文本化在汉代的生成过程产生着一定影响。第四章论汉代以六艺经典整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献工作,对于汉代文学形态发展的影响。重点关注在知识传播形态由口传到文本的转变过程中,文学创作如何在体式、生产形态、“宗经”观念等多层面开进,最终形成西汉文学宗经尊体的强烈意识。经典文本是汉代文献体系中的最重要者,是王朝推行“正字”进行文化建设的标准本,是文本书写的典范,故而汉代创作以经书文本为宗,为摹拟对象,为文体生成之渊薮,也就是自然之理。同时,汉代文献整理工作中篇章命题、作者命名等经验,校书人员书写、创作才能之培养锻炼,也都是汉代文学发展的莫大助力。论文重点考察了西汉文献工作中的“内、外”两分格局,分析了其内在的制度与权力结构因素,并将之扩展到对西汉文献分类、知识观念整合、学术体系建构等层面的观照,指出西汉新王官学体系是以“以内统外”“内外相应”为旨归的。同时,对于汉代文学形态展开以及相关观念的考察,将之放到知识传播形态变化、典制仪式消解与重构的文化背景中,并将其与西汉校书工作相结合,可知汉代文学形态的内涵完全是在汉兴以来文献及学术工作的进展中充实起来的。
陈路[8](2017)在《《梦溪笔谈》词汇研究》文中认为《梦溪笔谈》是沈括用笔记体杂谈的形式,不仅记载了其多年从事科学研究考察的成果,还记述了当时的社会见闻和逸闻故事,语料丰富,词汇众多,是宋代笔记的集大成者,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对其中的词汇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展现宋代的语言概貌,还能进一步了解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状况,并且能够为近代汉语乃至整个汉语史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梦溪笔谈》所见宋代新词新义研究。本章选取《梦溪笔谈》词汇中最具生命力的新词新义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汉语大词典》为重要的参照系,对其中的宋代新词和义项进行考释,探讨并总结其发展规律。第二章《梦溪笔谈》词语考释。本章将系统梳理《梦溪笔谈》沈括提出的词语并进行考释,主要分为名物词语训诂和一般词语考释两个方面,从历时研究和共时两个层面考证其正确得失,分析其发展演变,并在探讨过程中参考前人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三章《梦溪笔谈》概念场研究。本章研究《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若干个概念场词汇系统中的词汇演变的过程,系统梳理他们的来源和演变发展过程,先从共时角度描写和分析这些词语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使用情况,进而从历时角度分析这些词语的来源、演变发展和消亡过程,目的在于从《梦溪笔谈》一书出发,系统阐释这些词语的词汇演变过程。第四章《梦溪笔谈》词汇价值研究。本章主要对《梦溪笔谈》的词汇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汉语史价值和辞书史价值。首先从文字、音韵、语法三个方面来探讨《梦溪笔谈》词汇的汉语史价值。其次在《梦溪笔谈》词汇研究的基础上,补充《梦溪笔谈》中所见《汉语大词典》的未收词条、未收义项和体现词语源流的书证,能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辞书编纂与修订。总之,通过对《梦溪笔谈》词汇作综合性的研究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宋代词汇的面貌,还能管窥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状况,且有利于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工作,对汉语史研究有所裨益。
黄稼辉[9](2016)在《贾谊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汉初之政治思想家,贾谊一直是研究汉代思想史中绕不过的一个存在。其政治思想对两汉四百年之长治久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贾谊具有以“天下”安危为课题的问题意识,因而其思想往往集中于政治设计之中,由此,理解、阐释贾谊之思想,必然回到其政治设计中来,这就需要我们看待、研究贾谊思想,必须宏观之远眺,而非微观之梳理。贾谊政治思想产生于秦末汉初,有其历史及学术背景。历史上,汉初政治“汉承秦制”,显示出汉廷治国之艰难,无智识设计政治蓝图,只能沿用前朝之治国模式;又因其经济凋敝,人心思定,故“无为而治”,以图休养生息。学术上,贾谊,生长于以洛阳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背景下,从小接受《诗》《书》六艺之教,同时因天下之中之地缘优势,而接受了儒家以外之道、法、墨、阴阳等诸家思想。贾谊思想的形成,除历史与学术原因外,还有其现实背景,即“诛吕安刘”、文帝登基、黄老之术继续对江湖与庙堂产生影响,但在黄老之术之“无为”中,有一股儒学之暗流涌动。贾谊在明以“过秦”,实则“戒汉”过程中,提出其政治设计之逻辑起点,即王道论。贾谊认为秦亡于“废王道”,而未如汉初思想家“过秦”之时,一味地谴责秦之“法治主义”。贾谊肯定了秦一统天下之历史作用,同时肯定了秦北击匈奴之功绩。贾谊之观点,为武帝与桑弘羊所接受。但这都是贾谊政治思想之表象,贾谊依然想上溯周文,构建王道盛世,故其在阐释“先王之道”时,依然以王道为视域,提出其别具一格之安边策,以招降匈奴。贾谊之“君道论”为其政治设计之重要环节,有两个内在特征,其一是“势”,是治国之依托,可避免社稷为墟。君王应当有分辨“势”是否转移之能力。其二是“明”,只有“明”才能辨其“势”,才能明了“天下大势”。“明”与“诚”二元一体。“势”与“明”是贾谊君道之内在特点。由此,贾谊提出“君道”何以可能的问题,即“立君之道”和“为君之道”。“立君之道”阐述立君之合理性,“为君之道”侧重于阐述君主行为之实然性。只有明白“立君之道”,才能理解“为君之道”,这是贾谊“君道论”中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但贾谊文本呈现了这种内在的逻辑结构。有了指导思想“王道论”,有了实行“王道”的“君主论”,贾谊在其政治设计中主张“礼治论”,而非秦之“法治论”。贾谊主张礼乐为主,法治为辅,教化为主,刑罚为辅,以儒学为核心,推行“礼治”。贾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王道盛世。贾谊之“礼治”,源于汉初之两大乱象,其一是诸侯国之“僭越”;其二是民俗奢侈,无亲亲尊尊。贾谊指出,诸侯国“僭越”是因为无制可依,诸侯王又有“布衣昆弟”之心。因此贾谊提出温和的推恩众建之方案,以强干弱枝,分割诸侯。而民俗奢侈,无亲亲尊尊是因为汉初社会由秦末而来,六国纵横之士习气未消。于是汉廷通过皇帝下诏书之形式移风易俗,从而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民本思想是贾谊政治思想之最重要部分,主要强调以民众为治国安邦之学说。儒家以民为本,强调君民之间的张力。在这种关系中,他们强调“民”为“本”之重要性。贾谊之民本思想是古代最为系统的民本思想,它上承先秦民本思想之精华,下启汉以后两千年民本思潮,将尊君之目的指向“民”而不是“君”,为文帝之治国方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依据。贾谊之民本思想,以儒家之仁政爱民为特点,提出“重民”、“安民”、“富民”、“民议”等核心观念,为儒学与皇权之融合奠定了基础。
钟达锋[10](2016)在《康达维译《文选·赋》研究》文中认为赋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学体裁,《文选》中的赋代表了唐代以前赋体文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文选》作为中国文学典籍的地位毋庸置疑,康达维先生将《文选》中的赋译成三卷内蕴丰富、流畅可读的英文,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康达维译《文选·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翻译的前提、基础、背景、过程等问题,分析译本的指导思想、特色价值、策略模式等等。本文属于比较文学中的翻译研究,既是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的翻译研究,也是通过译作分析进行的比较文学研究。绪论部分对《文选·赋》的研究和西方辞赋翻译的研究进行综述,阐述本研究的价值意义。辞赋的翻译是赋作在域外的化身,随着赋学的发展,也应纳入赋学研究的视野。国内学界对康达维的赋学成果进行了较多地引进、翻译和介绍,而对他最主要的成果——《文选?赋》的英译,目前只有简单的介绍和评价,尚无系统性的专题研究。《诗经》《楚辞》和唐诗的翻译都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和专着,而针对赋的翻译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一个空白,对赋的翻译进行系统研究和学术探讨很有必要。将《文选》文体和辞赋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与西方文学相比较、参照,可见其世界性与民族性。从文体产生的根源来看,《文选》的文体分类和编排有其层次和规律。从《文选》的文体选择可见中西文学体裁不同的发展道路,亦可见文学观念的差异性。与视文学为语言的自由艺术的观念不同,中国传统文学观视文学为具有艺术性的文字材料。赋的多种西文译名反映了西方学者对赋的认识发展,西方学者对赋的认识存在“有韵之文”、“散文诗”、“状物诗”、“铺排的文学”、“朗诵的文学”等几个层面,其中“朗诵的文学”深入本源,因此“rhapsody”(狂诗)的译法被普遍接受。通过与狂诗的比较可见辞赋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如果以原始传达方式为标准重新定义各大文类,那么赋属于“诵”,可以作为中国的“朗诵型文体”构成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对比狂诗,赋的民族性根源在于我国以诗文为主的文学传统、士人言说方式的转型以及“感物造端”的文学观念。以训诂注疏为核心的“选学”是《文选》的阐释传统,这一学术传统实质是《文选》的历时性语内翻译。“选学”赋予文本意义,使翻译成为可能,因此构成《文选·赋》英译的阐释学基础。康达维译《文选·赋》是辞赋翻译的新成果,本文简要回顾了西方汉学界辞赋翻译历史。通过比较分析韦理、华森两人的辞赋翻译和康达维的译本,可见辞赋英译大致经历了由新奇通俗译文到严谨普及译本,最后走向专业的学术性深度翻译的发展过程,《文选·赋》英译本是辞赋翻译专业化、学术化发展的结果。康达维个人学术兴趣和教育研究背景对他选择从事《文选》的翻译起决定性作用,对《文选·赋》英译本的最终面貌也有关键性影响。《文选·赋》英译本定位于面向学习者、研究者的典籍翻译,以“绝对准确加丰富注解”为总体翻译策略,但是其准确性受到文本历史性、阐释开放性和译文可读性的限制。本文详细描述了康译《文选·赋》的译本模式,重点分析了译本副文本的功能和意义,通过与其他典籍译本模式的对比分析,可见《文选·赋》英译本在内容排布、阐释深度方面符合学术性典籍翻译的定位,切合“绝对准确”的指导思想,堪称典籍翻译的典范之作。第四章从名物、社会文化、历史典故等方面论述译本对原文中文化要素和文化现象的处理。大赋中罗列的动植物和矿石的名称从翻译的角度看是一个个文化概念。名物的译名与其注解有多种译释方式,两者有六种形式的组合。名物的翻译体现了“绝对准确”的指导思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所具有的阐释能力。对于社会文化和历史典故,译本主要通过直译加注的方法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处理。深度翻译的本质是深度语境化,即将原文本或原文本片段的文化语境,通过副文本的方式搬到译本所营造的文本语境中来,使译文或译文片段具有原文化语境的支持。第五章从修辞手段、联绵词、模糊语言等方面论述译者对原文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处理。辞赋的语音修辞手段可译性小,基于多种原因,译本未作安排;而句法手段可直接转换,能大体保留其修辞效果。《文选?赋》中联绵词的主要功能是描摹声貌,即以声音直接传达形象,其实质是语音象似性。基于联绵词的语音象似性,译者以押头韵或尾韵的词组翻译《文选》赋中的联绵词,较好地保留了其音韵效果和感染力。辞赋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源于汉语文言的特殊性和辞赋文本的历史性。翻译活动本身就是突出重点作出更为明确的释解的活动。对于辞赋中的模糊语言,译者主要采取了明晰化的翻译策略。第六章从西方汉学研究的语境下论述康达维译《文选?赋》的学术性。译文注释将译本置于西方汉学文本网络之中,汉学构成了译本的学术背景;同时译本进入汉学传统,属于西方汉学成果的一部分。《文选?赋》译本是康先生汉学研究的主要成果,翻译和学术研究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和前提。就思维本质而言,翻译和研究都是理解和阐释的活动,翻译本身也可是一种学术研究活动,典籍的翻译因其文本的历史性,其翻译过程具有文献研究的本质。《文选?赋》的翻译凸显了典籍翻译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面。康达维译《文选》在研究方法上属于文献考据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属于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译本对日文、德文、法文文献的征引是本论文未涉及的领域,是可进一步拓展的学术空间。
二、关于《屈原赋》复音词的初步探索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屈原赋》复音词的初步探索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汉书》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汉书》及其语料价值 |
1.1.1 《汉书》简介 |
1.1.2 《汉书》语料价值 |
1.2 研究概述 |
1.2.1 古汉语复音词研究综述 |
1.2.2 《汉书》词汇研究综述 |
1.3 研究价值与方法 |
1.3.1 《汉书》复音词研究价值 |
1.3.2 《汉书》复音词研究方法 |
1.4 《汉书》复音词的判定和切分 |
1.4.1 意义标准 |
1.4.2 语法标准 |
1.4.3 修辞标准 |
1.4.4 频次标准 |
1.4.5 词缀标准 |
1.4.6 语音标准 |
第2章 《汉书》复音词的结构 |
2.1 语音构词 |
2.1.1 单纯词 |
2.1.2 合成词中的重叠式 |
2.2 语法构词 |
2.2.1 运用词序方式构词 |
2.2.2 运用虚词方式构词 |
2.3 《汉书》中9种结构复音词发展特点和趋势 |
第3章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 |
3.1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语料范围 |
3.1.1 常用词的定义 |
3.1.2 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界定 |
3.1.3 语料范围 |
3.2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况 |
3.2.1 古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概述和特点 |
3.2.2 选择《汉书》中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的原因 |
3.3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方法 |
3.3.1 统计词频,确立分组 |
3.3.2 静态描写,对比分析 |
3.3.3 探源溯流,动态比较 |
3.3.4 解剖麻雀,以点窥面 |
3.4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研究的基本内容 |
3.5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举例 |
3.5.1 先秦至两汉时期演变举例 |
3.5.2 两汉至魏晋时期演变举例 |
3.6 《汉书》常用同义并列式双音词演变特点和规律 |
3.6.1 稳定性 |
3.6.2 渐变性 |
3.6.3 并存性 |
3.6.4 择一性 |
第4章 《汉书》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 |
4.1 新词 |
4.1.1 单义词 |
4.1.2 多义词 |
4.2 《汉书》新词词义生成的途径 |
4.2.1 联合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2.2 偏正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2.3 支配式复音新词词义的生成 |
4.3 新义 |
4.4 新义产生的途径 |
4.4.1 隐喻 |
4.4.2 转喻 |
4.5 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 |
4.5.1 社会发展外部因素 |
4.5.2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
4.5.3 人类认知的发展 |
第5章 结语 |
5.1 本文结论 |
5.2 本文创新之处 |
5.3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书》复音词总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鲍照赋创作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鲍照及其作品考 |
第一节 时代环境与思想倾向 |
第二节 鲍照赋的版本与异文 |
第三节 题材的继承与创新 |
第二章 鲍照赋的语词祖述 |
第一节 鲍照赋的语词引用情况 |
第二节 语词祖述特色及其文化倾向 |
第三节 联绵字考述 |
第三章 鲍照赋的句式 |
第一节 句式特征 |
第二节 句型的抒情化 |
第三节 句型的骈化 |
第四节 赋的“诗化” |
第四章 鲍照赋的体制考察 |
第一节 鲍照赋的继承 |
第二节 鲍照赋的体制特征 |
第三节 鲍照赋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庄子》若干疑难词句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庄子与《庄子》 |
1.3.2 《庄子》的注本与版本 |
1.3.3 《庄子》文本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概述 |
1.4.2 语料选择与具体步骤 |
1.4.3 疑难词句的确定 |
1.5 章节安排与考证写作结构 |
第二章 版本疑难考释 |
2.1 “技经肯綮之未尝”版本之辨 |
2.2 “是终始本末不相坐”版本之辨 |
2.3 “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版本之辨 |
2.4 “孰居无事推而行是”版本之辨 |
第三章 句读疑难考释 |
3.1 “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句读之辨 |
3.2 “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句读之辨 |
第四章 释义疑难考释 |
4.1 “犹时女也”中“时女”释义 |
4.2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中“虑”释义 |
4.3 “彼何宾宾以学子为”中“学子”释义 |
4.4 “颂论形躯”中“颂论”释义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主要参考书(68种)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
二、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版本与着年考辨 |
第一节 早期《毛诗物名释》阶段 |
一、“上图一卷本” |
二、“傅图二十卷本” |
三、“上图一卷本”与“傅图二十卷本”成稿先后考 |
四、“上图一卷本”成稿时间考 |
第二节 后期《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阶段 |
一、“上图三十卷本” |
二、“上图十一卷本”与“国图残抄本” |
小结 |
第二章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编纂考述 |
第一节 从早期《毛诗物名释》阶段到“上图三十卷本” |
一、从“傅图二十卷本”到“上图三十卷本” |
二、从“上图一卷本”到“上图三十卷本” |
第二节 从“上图三十卷本”到“上图十一卷本” |
一、“上图十一卷本”参照本 |
二、从“上图三十卷本”到“上图十一卷本” |
小结 |
第三章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解经立场析论 |
第一节 主观立场:焦循解《诗》的两个维度 |
一、第一重解《诗》维度:合乎风人之旨 |
二、第二重解《诗》维度:对前人《尔雅》研究之回应 |
三、戴学之沿承:焦循回归经义的困境 |
第二节 解经实践:焦循曲护《毛传》的现象认定 |
一、曲圆《毛传》抵牾之处 |
二、规避《毛传》误训 |
三、误读并比附《毛传》 |
四、回护《毛传》的其他方式 |
第三节 焦循对宋学之态度与取舍 |
一、焦循对宋学之态度 |
二、焦循对宋人《诗》说之取舍原则 |
三、焦循尊《序》之缘由 |
第四节 根源再探:焦循曲护《毛传》的原因 |
一、对文献材料缺乏辨析 |
二、误用转语 |
三、“右文”推源 |
四、径改原典 |
五、缺少目验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着录辑补与辨正 |
附录二 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结撰年表 |
附录三 广陵书社点校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勘误 |
附录四 “上图三十卷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校读记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庄子》内篇成书问题三题补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庄子》内篇题目晚出补证 |
2.1 由语词的时代性证内篇题目出于战国晚期及其以后 |
2.2 由“论”文体的产生证内篇题目出于战国晚期及其以后 |
2.3 由古书题目的体例证内篇题目出于战国晚期及其以后 |
2.4 关于内篇题目作者为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的补证 |
3《庄子》内篇庄子作补证 |
3.1 由内外杂的分篇体例证内篇庄子作 |
3.2 由内篇形象的个性化运用证内篇庄子作 |
3.3 由《庄子》中庄子思想证内篇庄子作 |
3.4 由《庄子》中形象分布特征证内篇庄子作 |
4《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补证 |
4.1 由思想的源流与时代性证内篇早于外杂篇 |
4.2 由语词的时代性证内篇早于外杂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西汉校书活动与文学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汉收书、藏书史实考论 |
第一节 西汉收书史实考论 |
一、论汉初之“大收篇籍” |
二、“除挟书之律”与“广开献书之路” |
三、成帝“求遗书于天下” |
第二节 汉武帝“建藏书之策”的制度初定 |
一、“汉兴”以来文献工作的时间断限 |
二、“汉兴”以来藏书的分类职掌 |
三、“策”——武帝所建藏书部次之簿 |
第三节 西汉藏书的内、外两分 |
一、宫廷禁中之“秘书” |
二、西汉“内书”职掌 |
三、西汉“外书”职掌 |
第二章 西汉文献格局与新王官学术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内、外两分:“内书”与西汉核心文献的整合 |
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文献序列 |
二、褚少孙“外家传语”说考辨 |
三、刘氏父子校书工作与西汉文献的构成 |
第二节 内、外互动:“内学”与汉代学术格局的形成 |
一、“内学”概念认识与文献分类 |
二、内学与外学的互动 |
三、谶纬“内学”的典型意义 |
第三节 内、外相应:刘氏父子校书与“新王官学”的建构 |
一、《七略》归于治道的价值追求 |
二、影响新王官学建构的时代动因 |
三、刘氏父子校书与新王官学术体系的定型 |
第三章 从口说到书写:经典文本化在汉代的生成 |
第一节 汉代文字演化与书写系统的形成 |
一、雅言系统的解体 |
二、秦汉之际文字书写系统的整合 |
三、“写书之官”与西汉文字书写系统的趋稳 |
第二节 传授形态改变与经典文本化 |
一、从“游于艺”到“六艺之文” |
二、章句经说与师法家法的诠释脉络 |
三、今学、古学之升降 |
第三节 先师口说与文本异读 |
一、《诗经·大雅·皇矣》异读 |
二、《毛诗》《关雎》经解 |
第四章 文本形制与汉代文学形态的展开 |
第一节 口传形态与文学体式的形成 |
一、空间认知与口传文学体式的内在结构 |
二、叙述时间与口传文学体式的叙事形态 |
三、诗乐舞一体与口传文学体式的表述方式 |
第二节 典制仪式与文学的生产形态 |
一、从辞“器”分离看铭文的独立 |
二、歌诗的制作和使用与诗歌的生成机制 |
三、赋的礼仪功能与文化职能的融通 |
第三节 文本经典化与汉代文学“宗经”观的多维性 |
一、文本的经典化与汉代文学“宗经”观的萌生 |
二、汉代文学创作与经典的互文性 |
三、着述意识与“作者”主体意识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8)《梦溪笔谈》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梦溪笔谈》词汇研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梦溪笔谈》所见宋代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梦溪笔谈》中的新词研究 |
第二节 《梦溪笔谈》中的词汇新义研究 |
第三节 《梦溪笔谈》中新词新义的产生的方式和原因 |
第二章《梦溪笔谈》词语考释 |
第一节 《梦溪笔谈》中名物词语考释 |
第二节 《梦溪笔谈》中一般词语考释 |
第三章《梦溪笔谈》概念场研究 |
第一节 《梦溪笔谈》“祭祀”概念场研究 |
第二节 《梦溪笔谈》“乖谬”概念场研究 |
第三节 《梦溪笔谈》“繁多”概念场研究 |
第四章《梦溪笔谈》词汇价值研究 |
第一节 汉语史价值 |
第二节 辞书史价值 |
结语 |
附录:《新校正梦溪笔谈》点校商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贾谊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之提出 |
二、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
三、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历史、现实及其学术背景 |
第一节 “汉承秦制”的弊端与“无为而治”的“国是” |
一、在楚制与秦制之间 |
二、“汉承秦制说”的质疑及其弊端 |
三、无为而治的“国是”及其弊端 |
第二节 贾谊政治思想的现实背景 |
一、“诛吕安刘”及其影响 |
二、汉文帝与黄老之术 |
三、汉初儒学之暗流涌动 |
第三节 贾谊的学术背景 |
一、贾谊缘何以儒学为其学术基础 |
二、以洛阳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背景 |
三、贾谊儒家以外的学术背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王道论 |
第一节 汉初的“过秦”思潮 |
一、陆贾等人之“过秦” |
二、贾谊之“戒汉” |
三、汉初“过秦”思潮的总结:以《盐铁论》为依据 |
第二节 贾谊之王道论 |
一、何谓王道? |
二、贾谊之王道论 |
三、贾谊之王道论对汉廷的影响 |
第三节 王道论视域下的安边策 |
一、安边策之前状:用兵或者和亲 |
二、安边策之核心:招降 |
三、安边策之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君道论 |
第一节 君王之“势”论 |
一、先秦之“势” |
二、贾谊之“势” |
三、贾谊之“势”的意义 |
第二节 君王之“明”论 |
一、儒、道之“明” |
二、贾谊之“明” |
三、贾谊之“明”的意义 |
第三节 贾谊的君道论 |
一、荀子、贾谊之“立君之道” |
二、贾谊的君道思想之来源 |
三、贾谊的君道之可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礼治论 |
第一节 汉廷与诸侯国的礼治思想 |
一、汉廷与诸侯国紧张的原因 |
二、贾谊对诸侯国礼治所做的思考 |
三、贾谊思考之影响 |
第二节 贾谊的礼治论与移风易俗 |
一、贾谊之前对风俗之认识 |
二、贾谊对社会风俗之批评 |
三、贾谊制礼移风易俗的意义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本论 |
第一节 贾谊民本论之源流 |
一、《尚书》之民本论 |
二、《左传》之民本论 |
三、《孟子》之民本论 |
四、《荀子》之民本论 |
第二节 贾谊的民本论 |
一、重民思想 |
二、安民思想 |
三、富民思想 |
第三节 贾谊的民本论对汉廷之影响 |
一、贾谊民本论对汉廷学者之影响 |
二、贾谊民本论对汉廷官吏之影响 |
三、贾谊民本论对文、景二帝之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为天下政治设计的儒者——贾谊 |
一、以天下为课题的问题意识 |
二、长治久安的政治设计者 |
三、一个“理想纯粹”的儒者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康达维译《文选·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文选》与辞赋 |
1.1 西方文体学视野中的《文选》文体 |
1.1.1 影响文体风格的三要素 |
1.1.2 《文选》文体分类之章法 |
1.2 从《文选》文体看中西文学差异 |
1.2.1 中西文体发展之殊途 |
1.2.2 中西文学观念之差异 |
1.3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赋体文学 |
1.3.1 从“赋”的西文译名看西方学者对赋的认识 |
1.3.2 赋与狂诗 |
1.3.3 辞赋的世界文学共性 |
1.3.4 辞赋的民族文学特性 |
第2章 康译《文选·赋》的学术基础与历史背景 |
2.1 《文选·赋》英译的阐释学基础 |
2.1.1 《文选·赋》文本探析 |
2.1.2 《文选》阐释传统:“文选学” |
2.1.3“选学”的本质:《文选》的语内翻译 |
2.1.4 《文选·赋》英译对“选学”成果的继承 |
2.2 康译《文选·赋》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1 《文选》辞赋翻译史概述 |
2.2.2 辞赋英译:由通俗走向学术 |
2.2.3 译者的教育学术背景 |
第3章 康译《文选?赋》的翻译思想与译本模式 |
3.1 康译《文选?赋》的指导思想 |
3.1.1 译本的性质和定位 |
3.1.2“绝对准确”的指导思想 |
3.1.3“绝对准确”的限度 |
3.2 康译《文选·赋》的译本模式 |
3.2.1 译本的总体模式架构 |
3.2.2 译文注释与其功能 |
第4章 康译《文选·赋》的文化移植与阐释 |
4.1 名物概念的对译与阐释 |
4.1.1 《文选·赋》名物及其文化概念属性 |
4.1.2 译名与注解的组合方式 |
4.1.3 实物概念的可译性与译语的张力 |
4.2 文化概念与文化现象的深度翻译 |
4.2.1 地理建筑文化的深度阐释 |
4.2.2 礼仪制度习俗的深度阐释 |
4.2.3 思想哲学文艺的深度阐释 |
4.3 历史典故的翻译 |
4.3.1 《文选·赋》用典的界定 |
4.3.2 事典的表述和注解 |
4.3.3 语典的翻译和阐释 |
第5章 康译《文选·赋》的修辞与语言 |
5.1 《文选·赋》英译中的修辞 |
5.1.1 赋与修辞 |
5.1.2 押韵及骚体 |
5.1.3 对偶及铺排 |
5.2 联绵词的翻译 |
5.2.1 联绵词的语音象似性 |
5.2.2 联绵词的翻译策略 |
5.2.3 象似性与可译性 |
5.3 《文选·赋》的模糊语言 |
5.3.1“模糊”的界定及辞赋模糊语言个案分析 |
5.3.2 辞赋语言模糊的性质和根源 |
5.3.3 模糊语言的处理方式 |
第6章 康译《文选·赋》与西方汉学研究 |
6.1 康译《文选·赋》背后的西方汉学 |
6.1.1 西方汉学中的“选学”“赋学”研究 |
6.1.2 西方汉学中的文化研究 |
6.1.3 早期历史文化典籍的翻译研究与汉语语言文学研究 |
6.2 康达维的汉学研究与《文选·赋》的翻译 |
6.2.1 康达维的汉学研究活动 |
6.2.2 康达维汉学研究与其辞赋翻译的关系 |
6.3 作为学术研究的深度翻译 |
6.3.1 哲学视角:典籍翻译与学术研究同为理解与阐释 |
6.3.2 《文选?赋》的翻译:“高水准的学术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选》文体分组层次结构 |
附录B 《文选》赋篇目西文翻译 |
附录C 与康达维教授的通信 |
附录D 康达维先生学术着作编年表 |
附录E 康达维《文选·赋》英译本疑误 |
附录F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关于《屈原赋》复音词的初步探索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D]. 陈小花.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汉书》复音词研究[D]. 易佳妮. 吉林大学, 2020(03)
- [3]鲍照赋创作考论[D]. 王玉莎.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庄子》若干疑难词句考释[D]. 陈旖. 上海大学, 2020(03)
- [5]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研究[D]. 黄睿. 鲁东大学, 2020(06)
- [6]《庄子》内篇成书问题三题补证[D]. 张程.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6)
- [7]西汉校书活动与文学形态[D]. 耿战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8]《梦溪笔谈》词汇研究[D]. 陈路.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9]贾谊政治思想研究[D]. 黄稼辉. 武汉大学, 2016(06)
- [10]康达维译《文选·赋》研究[D]. 钟达锋. 湖南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