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俭,李东坡,李晓莉[1](2022)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内涵、重点与对策》文中指出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一项铸魂育人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需要以协同方式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既要明晰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深入探究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协同创新的目标指向、本质意蕴和总体要求;又要深入思政课教学运行过程,从主体协同、内容协同、课程协同、方法协同、载体协同等方面观照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推进重点。在厘定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是一种课程观、方法论和运行态的基础上,聚合教学理论研究、统筹课程体系建设、整合优化教学团队、协同教学方式方法、拓展教学运行载体,以"五协同"的聚合效应、系统效能、集成效果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吴彬江,李雪甫,张玉领[2](2021)在《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实施路径探究》文中指出"三教"改革事关职业教育"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直接关乎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坚持把深化"三教"改革作为当下之需,立为长远之计,以"专职兼职混合"的教师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内容形式融合"的教材开发为主线,以"能力技术统合"的教法创新为落脚点,将"三教"改革落到课堂、落在教学、落于实处。不断推动专业教学工作的提升,构建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形成医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吴冬平[3](2021)在《思政引领适应高职需求的教学督导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学督导工作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培养质量上。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应以思政引领教学督导工作,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重点发挥督导的指导作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对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督导工作新路径,研究思政引领适应高职需求的教学督导模式。
黄崴,何俊萍[4](2021)在《我国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的轨迹、热点与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层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展示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等。研究表明: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主要经历了早期起步阶段(1993-2004年)、稳步发展阶段(2005-2009年)、深入发展阶段(2010-2019年)等三个时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质量监测评价研究、监测评价方式方法研究、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监测评价现状及策略研究等四个方面。研究趋势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监测评价领域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评价体系、工学结合、互联网+等方面。
谢延龙[5](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高度凝练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部分,内容包括教育战略定位、教育方针、教育战略主题、教育类别层级发展、教育重点领域发展五个方面。教育战略定位经历了从经济、文化到民生的转变,以教育优先发展为基本发展战略;教育方针确立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完整体系;教育战略主题以教育结构优化、公平而有质量、教育投入长效机制、高质量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为主要发展内容;教育类别层级发展聚焦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师德师风、高素质、尊师重教为基本遵循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重点领域发展以教学质量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全新学生资助制度为目标追求。
韦贤,梁凯芬,陆飞宇,何平,潘征,尹毅霞,韦忠恒[6](2021)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模式探索——以西部某医学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医学教育事关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未来,国家高度重视医学教学质量,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委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文件要求规范各阶段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和临床实践教学、培训基地的标准[1]。国务院办公厅后继又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和《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要求深化医教协同,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3~4]。
胡小瑜[7](2021)在《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文中研究表明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民办本科高校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起步较晚,教学质量总体相对偏低,也存在教学质量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面对当前新时代国家对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要求,民办本科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运行、创新中,需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和改革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多维多视角的适应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文章立足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进行论述,以期对自身及同类兄弟高校质量的提升有所借鉴。
胡菊华,张宝凤,冀道洁[8](2021)在《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研究述评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的综合分析》文中提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自2017年教育部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提出明确要求以来,得到学界积极回应,成为思政课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2017——2020年关于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文献,在采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技术进行定量研究基础上对具体研究主题和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力求对"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进程和整体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考察和评析,并对今后如何继续深化研究提出具体建议。
曲木伍各,阿牛木支,邓明英[9](2021)在《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既给高校民汉双语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也给高校培养"民汉兼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和新任务,特别是彝汉双语高等教育惟有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建构历程、实施举措及成效等方面,对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及实践进行探究,从而将人才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适应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陈传林[10](2021)在《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中认为与师资队伍建设一样,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也是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等医学院校要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必须加强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教学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进行探讨。提出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提升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战略意义;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推动医学院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内涵、重点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 |
(一)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目标指向 |
(二)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本质意蕴 |
(三)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总体要求 |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推进重点 |
(一)主体性视域下教学团队的协同 |
(二)复杂性视域下教学内容的协同 |
(三)系统论视域下课程体系的协同 |
(四)效能论视域下教学方法的协同 |
(五)整体性视域下教学载体的协同 |
三、创设“五协同”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
(一)明确“学术思政”定位,聚合教学理论研究 |
(二)秉持“精品课程”追求,统筹课程体系建设 |
(三)坚持“联合攻关”模式,整合优化教学团队 |
(四)贯彻“多元一体”原则,协同教学方式方法 |
(五)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拓展教学运行载体 |
(2)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实施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职业教育推进“三教”改革的意义 |
2 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的路径探索 |
2.1 坚持“教师”为育人根本,打造“专职兼职混合”的教师队伍 |
2.1.1 校企深度融合,打造“五位一体”混编式“双师型”教师队伍。 |
2.1.2 强化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三能”。 |
2.1.3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
2.2 坚持“教材”为育人纲要,建设“内容形式融合”的立体化新形态教材 |
2.2.1 强化教材质量管理,把握教材政治方向。 |
2.2.2 产教融合,开发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教材。 |
2.2.3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丰富教学资源。 |
2.3 坚持“教法”为育人手段,“能力技术统合”创新教学模式 |
2.3.1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进课堂革命。 |
2.3.2 借力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泛在教学。 |
2.3.3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3 成效与思考 |
3.1 构建混编式教师团队,优化师资结构 |
3.2 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3.3 开发系列教材,创新教学内容载体 |
3.4“教学做评”一体,探索教学模式改革 |
(3)思政引领适应高职需求的教学督导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特点 |
(一)对教师侧重“双师型”督导 |
(二)对课程侧重职业技能督导 |
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学督导工作面临的挑战 |
(一)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构有待健全 |
(二)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有待专业化 |
(三)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评价有待规范化 |
三、思政引领适应高职需求教学督导模式的构建 |
(一)以思政引领构建适应高职需求教学督导模式的必要性 |
(二)构建以思政引领适应高职需求教学督导模式的路径 |
1. 提高政治站位,以提高育人水平为教学督导方向 |
2. 健全督导工作机制,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教学督导目标 |
3. 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思政引领建立长周期教学评价体系 |
4. 建设专业化督导队伍,凸显“双师型”教学评价标准 |
四、结语 |
(4)我国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的轨迹、热点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过程 |
二、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整体概况 |
(一)文献年份的分布 |
(二)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
(三)研究机构分布分析 |
(四)发文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
(五)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
三、研究文献的关键内容分析 |
(一)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的发展脉络 |
1.早期起步阶段(1993-2004年) |
2.稳步发展阶段(2005-2009年) |
3.深入发展阶段(2010-2019年) |
(二)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的热点 |
1.类I:人才培养质量监测评价研究 |
2.类Ⅱ:监测评价方式方法研究 |
3.类Ⅲ: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类Ⅳ:监测评价现状及策略研究 |
(三)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的趋势分析 |
1.以产教、校企为主要内容的监测评价 |
2.“互联网+”背景下的监测评价 |
3.注重实践导向的监测评价 |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的方式方法创新。 |
第二,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监测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三,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的价值导向。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战略定位的发展探索 |
(一)教育在国家治理中基本定位的发展 |
(二)教育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发展探索 |
(一)教育方针的确立 |
(二)教育方针的性质:“为谁培养人” |
(二)教育方针的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 |
(三)教育方针的任务:“怎样培养人”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探索 |
(一)教育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 |
(二)教育质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
(三)教育投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础保障 |
(四)教育资源配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五)教育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
(六)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七)教育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价值要求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类别层级发展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义务教育普及阶段,普九和扫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外延式发展阶段。 |
2.内涵式发展阶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发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教育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民办教育鼓励发展阶段。 |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民办教育规范发展阶段。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人教育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是成人教育阶段。 |
2.从十六大到十九大是继续教育阶段。 |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是尊师重教阶段。 |
2.十六大和十七大是师德与素质提升阶段。 |
3.十八大和十九大是师德、素质与尊师重教并举阶段。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重点领域发展的探索 |
(一)学校层面重点问题的发展 |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教学质量提升阶段。 |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学生发展阶段。 |
(二)教育特殊扶助性重点问题的发展 |
六、结论 |
1.宏观教育方针和战略定位的发展之路。 |
2.中观教育战略主题的发展之路。 |
3.微观教育类别层级和重点领域的发展之路。 |
(6)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模式探索——以西部某医学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学生群体中调研发现的临床实践教学问题 |
2 教学同质化建设采取的措施 |
2.1 实施“五统一”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标准[5~6] |
2.1.1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 |
2.1.2 制定统一的教学内容 |
2.1.3 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 |
2.1.4 制定统一的考核评价 |
2.1.5 制定统一的质控体系 |
2.2 实施“九专项”活动,推进教学同质化 |
2.2.1 完善规章制度,修订质量标准 |
2.2.2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师资水平 |
2.2.3 开展“两类”临床教学竞赛 |
2.2.4 举办临床教学工作交流会 |
2.2.5 设立临床实践教学教研“专项”课题 |
2.2.6 设置临床教学管理学习“专设”岗位 |
2.2.7 搭建实践教学信息化平台 |
2.2.8 改革临床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 |
2.2.9 建立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
3 总结与展望 |
(7)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成 |
二、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模式 |
(一)一个中心 |
(二)二线监控 |
1. 教学质量标准线监控 |
2. 教学运行责任线监控 |
(三)三项评价 |
(四)四级反馈 |
1. 校级反馈 |
2. 学院反馈 |
3. 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 |
4. 社会反馈 |
三、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 |
四、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法 |
(一)职能部门服务教学工作评价 |
(二)教学资源保障评价 |
1. 师资队伍建设与绩效评价 |
2. 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评价 |
3. 基本教学条件评价 |
(三)教学建设改革评价 |
1. 专业建设评价 |
2. 课程建设评价 |
3. 教材选用评价 |
4. 教学改革评价 |
(四)教学质量评价 |
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
2.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
(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五、民办本科高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评价系统 |
六、民办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办法 |
七、结束语 |
(8)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研究述评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研究进程和态势的整体分析 |
二、关于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研究主题和内容评析 |
(一)关于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研究 |
1. 关于“获得感”一词的语义和内涵分析 |
2. 关于“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研究 |
(二)关于思政课获得感构成要素的研究 |
(三)关于思政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
1. 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 |
2. 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
3. 教与学间矛盾构成的制约因素 |
(四)关于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和策略的研究 |
1. 宏观层面 |
2. 中观层面 |
3. 微观层面 |
(五)关于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研究 |
(六)关于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分课程研究 |
(七)关于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调研 |
(八)关于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测评探索 |
三、研究现状评析与展望 |
(一)现状评析 |
1. 研究不平衡,重难点不突出 |
2. 学理性不强,实证研究匮乏 |
3. 研究同质化,创新度不高 |
4. 研究散在化,合作研究不多 |
(二)研究展望 |
1. 提升研究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持续性 |
2. 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开展跨学科研究 |
3. 聚焦“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测评”研究 |
(9)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背景 |
(一)新时代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驱动 |
(二)破解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匮乏的瓶颈 |
(三)传统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
(四)内涵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
二、“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建构历程 |
(一)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
(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 |
(三)加强社会服务工作 |
(四)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
三、“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举措 |
(一)对接民族地区需求,专业设置突出应用性 |
(二)调整课程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锻造一流专业和课程 |
1.教学内容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
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
3.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
4.持续加大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 |
(四)构建“1-2-3”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
1.搭建实验实训平台。 |
2.加强社会实践能力。 |
(六)加大专业教材建设力度 |
四、“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成效 |
(一)办学规模日益扩大 |
(二)师资队伍不断强化 |
(三)教学改革成效显着 |
(四)科研促教效果明显 |
(五)人才质量大力提升 |
(六)社会服务效益显着 |
(10)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提升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战略意义 |
1. 教学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建设一样都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
2. 教学管理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
3. 构建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
二、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
1. 加快教学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大目标。 |
2. 重事务、轻学术管理与重经验、轻科学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大明显问题。 |
3. 构建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水平。 |
三、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推动医学院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
1. 注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一大发展趋势。 |
2. 教学管理人员缺乏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素养是阻滞学校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一大瓶颈。 |
3. 构建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全面深化改革发展。 |
四、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内涵、重点与对策[J]. 王学俭,李东坡,李晓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2]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实施路径探究[J]. 吴彬江,李雪甫,张玉领.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1(12)
- [3]思政引领适应高职需求的教学督导模式研究[J]. 吴冬平. 现代职业教育, 2021(52)
- [4]我国职业教育监测评价研究的轨迹、热点与趋势[J]. 黄崴,何俊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1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J]. 谢延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6]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模式探索——以西部某医学院校为例[J]. 韦贤,梁凯芬,陆飞宇,何平,潘征,尹毅霞,韦忠恒. 右江医学, 2021(10)
- [7]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 胡小瑜. 高教学刊, 2021(26)
- [8]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研究述评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的综合分析[J]. 胡菊华,张宝凤,冀道洁.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24)
- [9]新时代“彝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 曲木伍各,阿牛木支,邓明英. 民族学刊, 2021(07)
- [10]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 陈传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