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新余门口山组的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蔡培荣,郑雪阶,陈烈[1](1977)在《江西新余门口山组地层特征及其时代》文中认为 “门口山”这个地名,指的是新余县马洪公社图山村门口的山。“门口山组”一名,李英鉴等(1959)在创名时,对于地层剖面未作详细分层描述,动植物化石采集颇少,因而未能建立起一个较为确切的地层概念。本文赋予门口山组地层以新的概念,即是:不整合于上三迭统安源组含煤地层之上的,以产植物化石膜蕨型锥叶蕨Coniopterisof.hymenophylloides及瓣鳃类动物化石简单礼陵蛤Lilingella simplex为特征的一套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炭质泥岩及薄煤层的地层,上覆为白垩系(K)红色岩层与其呈不整合接触。
蔡培荣,郑雪阶,陈烈[2](1979)在《江西新余门口山组的时代》文中提出 江西省中生代含煤地层可以分为上、下两组:上部门口山组与下部安源组。安源组以萍乡安源、乐平涌山桥两地剖面中发育、含煤性、动植物化石组合最为特征。由于上述两地上覆门口山组缺失,因此给两组的地层界限以及接触关系的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我们认为,江西新余县自河下至水北一带,为赣西门口山组发育较为典型的地区。在新余花鼓山,门口山组与安源组构成连续出露的地层剖面。
顾知微,程正修[3](1981)在《湘西南三叠—侏罗纪地层的时代划分问题》文中提出 湘西南三叠—侏罗纪地层,和湘赣其他地区三迭—侏罗纪地层类似,其大部分虽被多数人据植物等化石归入下侏罗统,因为这些地层的划分对比,导致对地层发育、古地理变化、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规律的认识,值得很好商榷研究。为了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也为了探求地质规律以适应煤田等建设中各项地质工作的需要,我们在此扼要提出新认识以供讨论,也供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顾知微,陈楚震,李金华,丁保良,程正修[4](1980)在《论狭义瓦根股蛤Waagenoperna(Waagenoperna)及其在华南“下侏罗统”的分布》文中研究表明 我国华南湘赣等省下部中生界的艮口群、门口山组(?林山组)等沉积地层,长期被人据植物化石,视作印支构造旋回以后的陆相下侏罗统或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顾知微等于1963年前,为区域地层等工作所作初步化石鉴定中,所定的费尔干蚌Fergano-concha,西伯利亚蚌Sibireconcha,假铰蚌Pseudocardinia(=Acyrena),和偏顶蛤Modiolus(=Volsella)等名称,不久,已被他自己发觉为鉴定错误,这些地层因产瓦根股蛤和江西蛤
熊存卫,王赛义[5](1979)在《湘赣地区早侏罗世一些双壳纲化石及其地层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下侏罗统造上组,门口山组在江西,湖南、粤北、粤东、桂东北区广泛分布(表1)。造上组是我所湘赣中生代含煤地层课题组1976年创建的,为一套夹薄煤层的碎屑岩沉积。门口山组为湘赣会战指挥部1968年创立的。近十年来,湖南、江西、广东等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及其所属队,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地质局区测队,广西自治区煤炭局150队以及武汉地质学院,湖北省地质研究所,国家计委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院矿产研究所三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对造上组和门口山组作了不少工作。但是,对造上组、门口山组所含的双壳纲(瓣鳃类)化石,兄弟单位间人为的产生了同物异
祖辅平[6](2012)在《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以中国东南部为研究对象,以“三个典型盆地”为工作区,通过野外地质与构造调查、样品的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定量值判识以及室内文献资料整合分析,对金衢盆地、永安盆地及萍乐盆地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岩石物性、层序地层、盆地构成要素、主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有机碳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在确定各盆地区沉积构造、沉积中心、岩相变化以及构造环境演化史的前提下,对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区域性盆地形态分布格局及构造环境演化进行了对比研究。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之一,发育在前中生代变质褶皱基底之上,主要山北部浅凹陷带、中央隆起带以及南部深凹陷带三个构造单.元组成:①以地层岩石所蕴含的物质信息为主线,通过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辅以野外地质调查,从垂向深部和横向表层两方面综合考察,研究了该盆地中新生代的地层岩石及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a)金衢盆地内部的不整合、向斜等构造现象反映了盆地的动态形成,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伴随着横向拉张;双峰式火山岩体现为流纹岩与玄武岩的SiO2含量差异超过1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展示出玄武岩无铕亏损和流纹岩铕亏损明显,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出玄武岩和流纹岩的Nb、Ta均为槽,Zr、K较富集,Ti较贫化,据此判断研究样品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b)早白垩世晚期,盆地局段地层中夹有橄榄玄武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板内快速拉张环境的碱性玄武岩,盆地西端的广丰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红层中的玄武岩特征基本一致。②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该盆地的构造事件、深部构造、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和沉积问断等进行了研究。盆地经历了早期陆内挤压(NW-SE)、早白垩世晚期伸展拉张(NW-SE)、晚白垩世拗陷、白垩世末萎缩以及后期改造几个演化阶段。研究认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早期褶皱隆升的前中生代地层的剥蚀以及晚期拉张背景的山体风化剥蚀,证实了金衢盆地经历过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所致抬升剥蚀事件,这些事件对断陷箕状盆地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主要在衢州附近,而在不同的古岩相期又有一定位移的迁移。研究表明,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前景,钱家、水亭、杨塘和蒋塘4个构造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③进一步综合分析后发现,中新生代金衢盆地的地层岩性特征是其构造环境演化的物质记录,总体呈现“北断南超”,反映了拉张背景下的盆地迁移;根据重力资料及部分钻孔推断的基底形态,按照汤姆逊提出的三角形计算方法估算,金衢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的拉张量大约为2100m,沉降量约为5100m。④鉴于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复杂陆相盆地的一个典型代表,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具有横向和纵向应力场相叠合的多阶段复杂演化特征,故这些认识有助于供同类陆相盆地研究时参考。萍乐盆地沿萍乡至乐平一带出露的晚古生代至早三叠纪地层是原地系统;附近的“板溪群”,既包含有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也可能含中生代构造混杂岩的成分,属于外来系统。综合前人研究表明:①萍乐坳陷海相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包括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泥岩和煤,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分布面积广、成熟度适中、油气显示较好的特点;②坳陷具有中白垩统-古近系红色岩系和元古界-三叠系推覆岩系两套区域性盖层;③坳陷内中西部以找气为主,东部以找油为主,勘探有利区为余干区和萍乡区;④具有在推覆体之下寻找油气藏的潜力。永安盆地发育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位于华夏古陆南缘,沿NE向新元古代政和-大埔断裂带展布,是在其基础上由早寒武世永安-龙岩海湾经伸展作用而成的一个沉积断陷盆地。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辅之以野外调查,研究了永安盆地的地层序列和岩石组合:①对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地层格架及柱状剖面的分析表明,伴随海平面的升降,海相沉积序列具有旋回性,不同沉积相在盆地东、中、西区段分布不均,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大致位于龙岩和梅县地区;②对横贯盆区的地质剖面及盆内辅助剖面的研究表明,中新生代,盆内以断块作用为主,改造了晚古生代地层,代之以断褶复合地层;③有机碳质层为盆地的海陆变迁作了时域界定,并且其赋存部位和形态也在空间上表征了盆地构造演化的力学机制。通过分析构造事件、古地理及物源区、深部构造、边界构造等盆地要素,研究了盆地的沉积构造环境演化及其应力机制,结果表明:①盆地具有隆起-伸展构造发育的特点,主要经历了华力西期海陆交互相巨厚沉积阶段,印支期稳定的准地台向活动大陆边缘转变阶段并伴随挤压隆升,以及印支期后中新生代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的构造改造阶段。②晚古生代,海进海退的快慢受控于不同时期构造事件的强弱变化,由此产生的沿岸隆起区的剥蚀以及拉张背景的山体风化剥蚀为盆地提供了物源,存在北、南两个物源区。以海侵与海退为标志,晚古生代的古地理环境及各时段沉积相的展布和变化各具特色,沉积相相带分布处于重复变化之中,演化序列比较清晰;海退时期,沿NE-SW方向展布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海相-海相,缺少边缘相,海侵时期的盆地沉积环境分为潮坪泻湖、台地边缘浅滩、台地前缘斜坡及陆棚边缘盆地几个沉积相带;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为火山活动背景下的山前及河湖相沉积环境。另外,盆内不同时代含碳层位样品δ13Corg值的变化及其与邻区样品δ13Corg值的对比研究佐证了盆地本身乃至整个中国东南部沉积环境在不同地质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区段沉积相变化的异同特征;永安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主要为(-15~-25‰),与同时期金衢盆地北缘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间(-20~30‰)较为相似,盆地有机碳TOC与同时期萍乐盆地TOC也有相似之处,这些特征表明,永安盆地成盆时期的沉积环境在区域范围内与其它盆地具有相同之处,即海陆过渡环境;同时,又有定的区别,ZM(浙闽沿海)地区含碳层位多为中新生代,分析认为,在晚古生代永安盆地成盆地成盆期,ZM地区为一隆起区,该隆起区和武夷山隆起区共同构成了永安盆地的主要物源区。这一认识与区域古流向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该盆区的认识为中国东南部盆地的薄弱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参考信息。鉴于几前述“三个典型盆地”研究内容,可知中国东南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发育的晚泥盆世-早中三叠世稳定的海相沉积序列以印支事件为标志经构造改造与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序列复式叠合。为了恢复各阶段海相沉积地层对应的盆地面貌,揭示沉积作用在时空演化上的差异变化特征,以期在中国东南部海相油气勘探的理论和技术层面寻求新思路,通过建立由30个代表性柱状图组成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形成9个时期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地层年代从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涉及区域包括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福建省),从地层对比所展示的规律性特征、烃源岩发育的环境及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盆地的基本特征与残余露头的分布规律、早古生代以来构造环境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受江绍、赣江和政和-大埔三大断裂带的控制,中国东南部形成了包括江南盆地区、华南(武夷-南岭)盆地区、东南沿海盆地区、武夷山古隆起、江绍拗陷带、永梅拗陷带在内的盆-隆-拗构造格局;②单位地层具(?)区域连续性,岩石地层厚度大对应区段水体深,生物化含量多对应水体稳定性好,反之则水体浅且活动性强;③石炭系、二叠系及三叠系对于研究中国东南部油气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龙潭组(或童子岩组,或茅口组)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位。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和创新认识。包括如下方面:①首次完成晚泥盆世古近纪残余地层露头分布图编制;②建立了晚古生代以来一个古隆起、四个盆地区的构造格局;③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对于研究区沉积构造环境的变迁具有标志作用;④龙潭组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位,次为坂头组;⑤利用层序地层中的生物刘比,反映了区域性沉积特征变化,建立了研究区各剖面岩石地层单位之问的时代对比关系;⑥通过对野外盆区主干剖面、辅助剖面的特征描述,并结合前人成果的综合分析,根据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并结合生物地层、层序的碳同位素特征等,较为清晰地把盆区古环境的变迁与区域性古环境及构造环境有机结合起来;⑦详细阐述了中国东南部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层序地层特征。⑧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水安盆地则是中国东南部兼具晚古生代海相特征和中新生代陆相特征的典型复合盆地之一,两者在演化过程中所受内驱力和所经历的机制转换具有相似性,即中新生代古亚洲动力学体制向古太平洋体制的转换,晚白垩世之初的由挤压向拉张的机制转换,以及垂向地幔物质的上涌,由此首次提出了能量源团分形设想,即盆地的轮廓是横向与垂向分布不均匀的点能量源团组成的能量源团面传播推进叠合的外在表现;该设想不仅为研究盆地构造环境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地震灾害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顾知微[7](1974)在《初论湘赣与我国南方早侏罗世的上升和剥蚀》文中提出 如果陆相下侏罗统或其大部分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缺失,那么这些地区在早侏罗世的上升剥蚀,就可能大于晚三迭世早、中期(T31—T32)之间的上升剥蚀,这就影响到在寻找上三迭统烟煤地带时,使我们对成煤古地理和构造条件有不同的勾画和推想。兹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杨志坚,沈振丰,梁士奎,郭养和[8](1988)在《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铁、铜、硫矿产分布关系(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六五”期间对中下扬子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成果。采用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法,综合研究区内前震旦系基底结构、深大断裂、各期构造运动及所产生的构造类型,以及震旦纪以来的沉积建造和岩相古地理环境等,并对其大地构造单元作了新的划分,阐述了区域构造与铁、铜、硫等矿产的展布关系。文中除大量插图外,还附有地质构造纲要图.可供有关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地质科技人员参考。
叶舟[9](2006)在《中、下扬子区盆地发育特征及其含油气性研究 ——以洞庭、鄱阳、弋阳及金衢盆地为例》文中指出中、下扬子地区大地构造条件复杂,构造属性的认识尚不统一,洞庭、鄱阳、弋阳及金衢等陆相盆地的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本文以板块构造学说、“盆山耦合”思想、石油与天然气的有机成因论、层序地层学理论、(含)油气系统理论等为依据,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对研究区野外地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的研究,针对研究区4个盆地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沉积充填情况及含油气性进下了探讨。在各盆地发育的控制因素和油气地质特征等方面做了较具建设性的工作,得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认识。主要包括: (1)赣江断裂带是一系列中、新生代红盆的控盆断裂系,沿断裂带发育着鄱阳、清江等十几个盆地,它具有明显的多期变形活动特征,自早燕山期起赣江断裂带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江绍断裂带则是弋阳、金衢等红盆的控盆构造带,它主要经历了晋宁期初次碰撞挤压—造山、加里东期走滑平移、海西—印支期相对稳定、早燕山期再次碰撞挤压—造山及晚燕山期伸展等5个发展阶段。 (2)洞庭盆地的发育与周缘雪峰山、九岭—幕阜山隆起密切相关,它们主要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来的4期盆山耦合过程:1)燕山早中期的盆山耦合过程;2)燕山晚期的盆山耦合;3)早喜马拉雅期的盆山耦合;4)晚喜马拉雅期盆山耦合。 (3)受赣江断裂带活动性质的影响,鄱阳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史,主要包括中白垩世拉分盆地形成期、晚白垩世早—中期左行走滑张扭断陷盆地发育期、晚白垩世晚期右行走滑伸展盆地发展期、古近纪坳陷盆地发展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改造残留阶段等5个发展阶段。 (4)受江绍断裂带早燕山期碰撞挤压及晚燕山期伸展断裂活动的影响,弋阳盆地和金衢盆地有着相近的发育历程。弋阳盆地主要经历了燕山早期(T3-J)准前陆盆地、燕山晚期(K)断坳盆地和喜山期(E-Q)抬升剥蚀—局部充填等3个发展阶段;金衢盆地主要经历了中白垩世伸展拉张、晚白垩世拗陷和白垩世末期萎缩等3个发展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两盆地在“红层”盆地之前,都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沉积断陷盆地。 (5)白垩纪以来,各盆地主要发育了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建造。随着断陷盆地的发育消亡,沉积环境由山麓—河流—湖泊—河流(—山麓)呈有规律
陈晖[10](2019)在《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文中指出以长江中游为中心,西至峡江地区,东达江淮西部地区,北及淮河支流,南过长江至洞庭湖周边区域的广博地理范围为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之前,尽管中原文化和南方地区发生着联系甚至在某些时候“侵占”了其边缘地区,南方地区仍然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然而到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南侵打断了本地石家河文化发展进程,由此开启的中原文化向南扩张的态势经二里头阶段一直持续到二里冈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出现了以盘龙城为中心的庞大遗址群,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制度、精神等层面在很大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中原文化势力范围达到顶峰。本文即以中原文化向南扩张为视角,探讨这一文化过程及其背后体现的社会图景。本文第二章分三个阶段构建了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第三至五章分析了南方地区各区域文化面貌构成及区域间互动与文化变迁。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探讨了龙山时代晚期、二里头时期和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各自的扩张背景以及扩张阶段、模式及动因差异。龙山时代晚期之前,长江中游地区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发展序列属于本地同一谱系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入龙山时代晚期以后,文化面貌出现了剧变。大量精美玉器的出现,瓮棺葬的流行,大量王湾三期文化陶器在原石家河文化地域范围的出现,展现了文化谱系的剧变。学术界普遍相信这是“禹征三苗”所带来的直接后果。王湾三期文化采取向南扩张模式是对南方地区的全面占领而非据点式,但在南方地区并未形成完整的聚落层级,没有明显的中心聚落。南方地区二里头时期遗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到四期早段,其中又可以分为扩张的初始期、全盛期及衰退期三个小阶段。二里头的扩张是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未形成明显的高等级中心性聚落;中原地区对南方输出的主要是日用陶器。青铜礼器生产与分配为中原地区贵族所垄断,用以构建其统治秩序。南方地区遗址主要沿资源产区及河流等交通要道分布,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第二阶段为二里头末期时,二里头文化彻底退出南方地区,部分遗址新出现了具有下七垣文化因素的遗存。江淮地区、环洞庭湖地区出现的少量具有二里头晚期特征玉器、铜器可能反映了夏商之变后部分二里头贵族的南迁。南方地区二里冈时期遗存可存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二里冈下层时期,一方面典型的中原文化开始分波次进入南方地区,体现了南方地区与中原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文化面貌表现出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局面。第二阶段为二里冈上层阶段,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影响和控制达到顶峰。同时不同区域文化和社会形态又展现出诸多差异,反映出中原文化对南方的控制和影响存在不同模式。以盘龙城为中心的江汉东部地区,中原文化在此区域以城址为中心沿长江向周边辐射,但其对江汉西部的影响力与上一阶段相比明显衰退。在江汉西部地区,中原文化并未如江汉东部那样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中原因素与地方因素杂糅共处,其影响可能是通过贸易据点的方式实现。江淮地区在二里冈上层二期之前中原文化并不强势,地方特征明显。这可能与豫东地区长期为岳石文化所占据,江淮地区与中原交流通道不畅有关。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时,在商文化的东方战略下,豫东及江淮地区开始出现典型的二里冈陶器。中原文化在南方的中心开始逐步转移至江淮地区。二里冈在南方的扩张不仅以城址作为重要节点,并且城垣、宫殿基址、贵族墓葬及青铜器等高等级遗存实为中原地区的复刻,具有明显的礼制和信仰输出特征。
二、江西新余门口山组的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新余门口山组的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6)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的问题 |
0.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4 工作思路、创新点及主要工作量 |
第1章 理论基础与区域地质概况 |
1.1 国内外沉积盆地研究现状 |
1.1.1 盆地的地球动力学分类 |
1.1.2 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研究现状 |
1.1.3 研究沉积盆地的意义 |
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2章 金衢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岩石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判识 |
2.1 研究基础 |
2.2 地质背景 |
2.3 中新生代地层特征 |
2 3.1 基本特征 |
2.3.2 金衢盆地内部地层 |
2.3.3 内部地层与边缘地层接触关系 |
2.3.4 构造指示意义 |
2.4 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
2.4.1 火山-岩浆活动基本特征 |
2.4.2 早白垩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 |
2.4.3 构造指示意义 |
2.5 早白垩世晚期以来强烈拉张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2.5.1 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分析 |
2.5.2 构造环境判别 |
2.6 小结 |
第3章 金衢盆地的原型及其含油气前景 |
3.1 研究基础 |
3.2 金衢盆地原型分析 |
3.2.1 盆地区域地层序列 |
3.2.2 构造事件 |
3.2.3 深部构造 |
3.2.4 蚀源区 |
3.2.5 边界构造 |
3.3 沉积与沉降史分析 |
3.3.1 地层接触形态 |
3.3.2 沉积速率 |
3.3.3 沉积(降)间断 |
3.3.4 沉降中心及其迁移 |
3.4 金衢白垩纪盆地的伸展断陷及其拉张量估算 |
3.4.1 盆地拉张量估算 |
3.4.2 拉张量估算原则和方法 |
3.4.3 金衢盆地基底形态及伸展量估算 |
3.4.4 沉积物厚度及沉降量 |
3.4.5 金衢盆地伸展成因分析 |
3.5 金衢盆地的构造环境与油气关系 |
3.6 小结 |
第4章 萍乐盆地(坳陷)的地层系统及其含油气性 |
4.1 地质概况 |
4.2 萍乐坳陷地层系统 |
4.3 萍乐坳陷构造样式 |
4.4 萍乐坳陷沉积环境变迁 |
4.5 萍乐坳陷含油气性 |
4.5.1 含油气系统特征 |
4.5.2 油气显示层位 |
4.6 小结 |
第5章 永安盆地晚古生代-中新生代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 |
5.1 地质背景 |
5.2 地层序列 |
5.2.1 柱状剖面 |
5.2.2 主干横剖面 |
5.2.3 辅助剖面 |
5.3 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 |
5.3.1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阶段性 |
5.3.1.1 构造事件 |
5.3.1.2 古地理及物源区 |
5.3.1.3 晚古生代沉积相分类及其特征 |
5.3.1.4 中新生代沉积相分类及其特征 |
5.3.1.5 晚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沉积相对比分析 |
5.3.2 盆地构造环境演化机制 |
5.3.3 盆地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特征的关系 |
5.3.4 盆地构造环境演化对成矿机制的影响 |
5.3.5 推覆断裂构造与构造环境演化 |
5.3.6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永安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邻区古环境意义对比 |
6.1 研究基础 |
6.2 地质背景 |
6.3 永安盆地及其邻区碳同位素(C~(13)ORG)对比研究 |
6.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6.3.2 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6.4 小结 |
第7章 中国东南部区域地层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环境演化 |
7.1 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分省地层特征 |
7.1.1 浙江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
7.1.1.1 上泥盆统(D_3) |
7.1.1.2 石炭系 |
7.1.1.3 二叠系 |
7.1.1.4 三叠系 |
7.1.1.5 侏罗系 |
7.1.1.6 白垩系 |
7.1.1.7 第三系 |
7.1.2 江西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
7.1.2.1 上泥盆统(D_3) |
7.1.2.2 石炭系 |
7.1.2.3 二叠系 |
7.1.2.4 三叠系 |
7.1.2.5 侏罗系 |
7.1.2.6 白垩系 |
7.1.2.7 第三系 |
7.1.3 福建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
7.1.3.1 上泥盆统(D_3) |
7.1.3.2 石炭系 |
7.1.3.3 二叠系 |
7.1.3.4 三叠系 |
7.1.3.5 侏罗系 |
7.1.3.6 白垩系 |
7.1.3.7 第三系 |
7.2 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地层对比及其研究意义 |
7.2.1 研究基础 |
7.2.2 地质背景 |
7.2.3 区域地层特征对比研究 |
7.2.3.1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对比 |
7.2.3.2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残余盆地特征 |
7.2.4 沉积构造演化史与油气关系 |
7.3 三个典型盆地含油气性对比 |
7.3.1 地层发育特征 |
7.3.2 沉积环境和相 |
7.3.3 生、储、盖条件 |
7.3.4 油气显示情况及勘探潜力 |
7.4 金衢盆地和永安盆地演化之能量分形机制设想 |
7.4.1 研究基础 |
7.4.2 盆地演化模式 |
7.4.2.1 金衢盆地演化模式 |
7.4.2.2 永安盆地演化模式 |
7.4.3 能量分形设想 |
7.4.3.1 分形机制设想 |
7.4.3.2 分形机制与盆地的关系 |
7.4.3.3 分形机制与地震的关系 |
7.5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已发表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目录 |
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主要参考的内部地质报告 |
附录 |
(9)中、下扬子区盆地发育特征及其含油气性研究 ——以洞庭、鄱阳、弋阳及金衢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手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手段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油气勘探简况 |
2.2.1 湖北、湖南及江西地区 |
2.2.2 浙江地区 |
3 区域地质背景 |
3.1 区域构造特征 |
3.1.1 区域构造格局 |
3.1.2 地质发展简史 |
3.2 区域地层 |
3.2.1 地层区划 |
3.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 赣江断裂带的活动性初探 |
3.3.1 盆地发育概况 |
3.3.2 活动性探讨 |
3.4 江绍断裂带的活动性初探 |
3.4.1 盆地发育概况 |
3.4.2 活动性探讨 |
4 沉积盆地研究进展 |
4.1 研究的意义 |
4.2 国外研究简况 |
4.3 国内研究简况 |
5 洞庭盆地 |
5.1 研究基础 |
5.1.1 油气勘探历史 |
5.1.2 勘探工作量及勘探程度 |
5.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5.2 构造发育特征 |
5.2.1 构造格局 |
5.2.2 盆地与周边造山带盆山耦合关系 |
5.2.3 沅江凹陷构造单元划分 |
5.3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
5.3.1 地层发育特征 |
5.3.2 洞庭盆地的沉积环境分析 |
5.3.3 沅江凹陷沉积相研究 |
5.3.4 层序地层格架 |
5.4 沅江凹陷含油气性及成藏要素分析 |
5.4.1 油气显示特征 |
5.4.2 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因素 |
5.5 沅江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划分与成藏分析 |
5.5.1 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及其特征 |
5.5.2 沅江凹陷古近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分析 |
5.6 小结 |
6 鄱阳盆地 |
6.1 研究基础 |
6.1.1 勘探历程 |
6.2.2 地质研究历史及现状 |
6.2 区域地质背景 |
6.2.1 大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
6.2.2 地层发育特征、地层划分对比 |
6.3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6.3.1 沉积环境 |
6.3.2 沉积相 |
6.3.3 地震层序分析 |
6.4 盆地发育演化 |
6.4.1 盆地剖面结构 |
6.4.2 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 |
6.4.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特征 |
6.5 源岩 |
6.5.1 烃源岩的发育层位 |
6.5.2 烃源岩发育区带 |
6.5.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6.5.4 油源对比 |
6.6 储层发育特征 |
6.6.1 有利的储集相带 |
6.6.2 有利的储盖组合 |
6.6.3 储层成岩特征 |
6.6.4 储层的物性特征 |
6.6.5 有利储层分布 |
6.7 成藏条件分析 |
6.7.1 盖层条件 |
6.7.2 圈闭条件 |
6.7.3 后期构造破坏作用 |
6.7.4 烃类热演化及运移聚集特征 |
6.7.5 区带评价及油气藏预测 |
6.8 小结 |
7 弋阳盆地 |
7.1 油气勘探及研究简况 |
7.2 区域地质背景 |
7.2.1 基底构造特征 |
7.2.2 盆地构造单元特征 |
7.2.3 断裂体系 |
7.2.4 地层发育特征 |
7.2.5 构造发展史 |
7.3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7.3.1 沉积环境 |
7.3.2 沉积相 |
7.4 源岩 |
7.4.1 分布层位 |
7.4.2 有机质丰度 |
7.4.3 有机质类型 |
7.4.4 有机质成熟度 |
7.5 储层发育特征 |
7.5.1 层位 |
7.5.2 储层类型及特征 |
7.6 成藏条件分析 |
7.6.1 埋藏史 |
7.6.2 地热史 |
7.6.3 生烃史 |
7.6.4 运移、聚集史 |
7.6.5 圈闭条件分析 |
7.7 小结 |
8 金衢盆地 |
8.1 勘探及研究简况 |
8.2 区域地质背景 |
8.2.1 区域构造特征 |
8.2.2 盆地构造特征 |
8.2.3 地层发育特征及地层对比 |
8.3 沉积环境与相分析 |
8.3.1 沉积环境分析 |
8.3.2 沉积相分析 |
8.3.3 层序地层格架 |
8.4 盆地发育演化 |
8.4.1 盆地发育史 |
8.4.2 盆地动力学分析 |
8.5 烃源岩 |
8.5.1 烃源岩的展布及特征 |
8.5.2 有机质丰度 |
8.5.3 有机质类型 |
8.5.4 有机质成熟度 |
8.6 储集及盖层条件分析 |
8.6.1 储集条件 |
8.6.2 盖层条件 |
8.6.3 油气显示特征 |
8.7 含油气系统初探 |
8.7.1 上震旦统至中奥陶统(Z_2-O_2)含油气系统 |
8.7.2 石炭系至二叠系(C-P)含油气系统 |
8.7.3 上三叠统至中、下侏罗统(T_3-J_2)含油气系统 |
8.8 小结 |
9 研究区主要盆地地质特征对比 |
9.1 盆地构造特征 |
9.1.1 盆地形成机制 |
9.1.2 盆地几何学特征 |
9.2 盆地充填特征 |
9.2.1 地层发育特征 |
9.2.2 沉积环境和相 |
9.3 盆地含油气性 |
9.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9.3.2 保存条件 |
9.3.3 油气显示情况 |
9.3.4 油气勘探潜力 |
9.4 小结 |
10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图版 |
(10)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范围及阶段划分 |
二、空间范围及分区 |
三、相关概念说明 |
第三节 中原文化南下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
第四节 研究史回顾 |
第五节、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与视角 |
四、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分期与年代 |
第一节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洞庭湖地区 |
七、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三节 二里冈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石家河文化时期中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 |
第二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环洞庭湖地区 |
第三节 新砦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西部地区 |
二、汉水中游地区 |
三、淮河上游地区 |
四、江淮西部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汉水中游地区 |
三、淮河上游地区 |
四、江淮西部地区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三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汉水中游地区 |
二、淮河上游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二里冈文化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二里头向二里冈过渡阶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淮西部地区 |
第二节 二里冈文化下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江淮西部地区 |
四、环鄱阳湖地区 |
五、环洞庭湖地区 |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上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过程 |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王湾三期文化扩张前中原与南方的文化面貌 |
二、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扩张与南方地区文化面貌的改变 |
三、南方地区文化格局的形成及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 |
四、王湾三期文化扩张模式、路线和动因蠡测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扩张的背景 |
二、扩张的阶段与路线 |
三、扩张的模式 |
四、扩张的动因 |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扩张的背景 |
二、扩张的阶段 |
三、扩张的模式 |
四、扩张的动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江西新余门口山组的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新余门口山组地层特征及其时代[J]. 蔡培荣,郑雪阶,陈烈.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77(06)
- [2]江西新余门口山组的时代[J]. 蔡培荣,郑雪阶,陈烈. 地层学杂志, 1979(04)
- [3]湘西南三叠—侏罗纪地层的时代划分问题[J]. 顾知微,程正修. 地层学杂志, 1981(04)
- [4]论狭义瓦根股蛤Waagenoperna(Waagenoperna)及其在华南“下侏罗统”的分布[J]. 顾知微,陈楚震,李金华,丁保良,程正修. 古生物学报, 1980(06)
- [5]湘赣地区早侏罗世一些双壳纲化石及其地层学意义[J]. 熊存卫,王赛义.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79(03)
- [6]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D]. 祖辅平. 南京大学, 2012(04)
- [7]初论湘赣与我国南方早侏罗世的上升和剥蚀[J]. 顾知微.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74(03)
- [8]下扬子地区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铁、铜、硫矿产分布关系(研究报告)[A]. 杨志坚,沈振丰,梁士奎,郭养和.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4), 1988
- [9]中、下扬子区盆地发育特征及其含油气性研究 ——以洞庭、鄱阳、弋阳及金衢盆地为例[D]. 叶舟.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10]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D]. 陈晖. 武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