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诱导 疏导 评导——浅论“导读”之导(论文文献综述)
朱亮新,王惠英[1](1994)在《诱导 疏导 评导——浅论“导读”之导》文中研究指明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读能力为目标的“语文导读法”,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讲与练、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等基本矛盾,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当代教学论的基本原则.“导读法”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读书的阅读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读”有别于成年人的“自读”.成年人的自读是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属“个体内向”型;小学生的“自读”则是在教师指导和班级群体支助下进行的,属“群体外向”型,因
施培新!江苏,王惠英!江苏[2](1995)在《诱导 疏导 评导——浅论“导读”之导》文中研究说明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读能力为目标的“语文导读法”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讲与练,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这些基本矛盾.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基本原则.所谓“导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读书的阅读教学方法.
朱亮新,王惠英[3](1995)在《诱导·疏导·评导——浅论“导读”之导》文中研究说明 所谓“导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读书的阅读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读”有别于成人的“自读”。成人的自读是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属“个体内向”型;小学生的“自读”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班级群体支助下进行的,属“群体外向型”。鉴于此,“导读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导”。一、诱导——激发学习动机
任顺元[4](2002)在《导学育人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文中指出从理论上构建并探讨了导学育人教学模式的整个实践系统 ,涉及到这一模式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目标、内容、程序、原则、策略、问题、关系与效果评价等深层内容。“教以导为主 ,学以生为本” ,重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的认知思路之建设。这是开发导学育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文化价值所在 ,也为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导向
胡志金[5](2010)在《网络远程教师多维导学能力新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远程教师的导学能力非常重要。网络远程教师的导学能力可以从3个视角进行解析:一是生本观,认为导学能力的本质功能是网络远程教师基于"学"、为了"学"、促进"学"而采取的多种性质和多种方式的"导";二是生态观,认为导学能力是一种复杂、高级的教学能力,包括网络远程教育情境中的规定性能力和生态性能力,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能否统筹协调将从根本上制约导学能力的发展;三是基准观,认为应该将基准方法引入到网络远程教师的导学能力研究中,可以提高导学能力的可操作性和教师有关导学品质的自导意识与自导能力以及教师自主建构导学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曹十芙[6](2006)在《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分制在众多高校中推广。为了更好地实施学分制,很多高校或试点或全面地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还很不成熟,因而并不能取得主观期望的效果。本研究以我国高校的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分析为基点,通过实证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我国高校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文章第一部分界定了学分制和导师制的概念,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研究了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及现状,对我国现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制度本身的问题;导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其原因有: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市场经济的冲击;缺乏制度的约束;导师资源的严重不足;学生自身认识不够等诸多因素。第三部分对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分析了学分制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揭示了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归纳出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种类型,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进行了定位。第四部分从指导思想和原则、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制度环境、运行机制及资源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对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贾智俊[7](2011)在《“导学讲评式”教学的课堂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课堂管理是“导学讲评式”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个人责任感与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论述了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对“导学讲评式”教学的启示,然后针对“导学讲评式”教学对课堂管理提出的要求,采用课堂教学观察、教师访谈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建构出包括教室环境设计、课堂规则管理、学案作业管理、分组活动管理、导学与讲解评价控制等课堂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可行性的管理建议,以期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王程[8](2015)在《《阿格维古准则》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影响评价的研究起源于最近三十年,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以及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面对开发建设带来的影响时显得格外脆弱。开发建设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核心表现在对传统知识的影响。2004年,《阿格维古自愿性准则》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七次缔约方大会上获得通过(以下分别简称为《准则》和《公约》)。《准则》要求对拟议在圣地以及土着和地方社区历来居住或使用的土地和水域上进行的、或可能对这些土地和水域产生影响的开发活动进行综合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作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大国,有必要查明《准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在《准则》的框架下建立适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评价制度。本论文从民族生态学的视角出发,采取文献收集、参与观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对比国际经验和《准则》的要求,从顶层的法律政策到技术规范,结合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对中国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尊重传统知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框架,将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要素纳入其中,进行综合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本论文包括四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与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相关的国际影响评价实践研究。本论文选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相关的影响评价立法要求和已开展的评价实践,总结与传统知识影响评价有关的国际经验,为中国制定尊重传统知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供参考。第二,中国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梳理和空缺分析。现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社会、文化要素和少数民族的考虑不够充分,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影响方面。本论文通过对中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梳理,从公众参与、评价内容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三方面与《阿格维古准则》进行比对,找出现行环评制度的不足之处。第三,与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相关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建设项目对少数民族社区的传统知识产生的影响,二是少数民族社区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三是少数民族社区对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进意见的态度,以查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对尊重传统知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实需求。第四,构建适用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尊重传统知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根据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空缺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结果,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公约》的要求和《准则》的建议,提出适用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尊重传统知识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可行的评价方法,并提出完善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政策、技术指南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涉及少数民族传统知识问题时,现行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公众参与不够充分、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缺乏隐性文化要素考虑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也无法得到体现。第二,建设项目对传统知识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表现在传统利用的生物资源受到威胁,生物资源的习惯利用减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习惯法体系弱化,自然圣地面积缩减,相关的仪式和典礼受到影响。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对传统知识影响评价具有较高期待,鉴于现行环评制度无法反映出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第四,构建传统知识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影响评价,并加强法律、技术和能力建设,建立适用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论文提出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增加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要素的考察,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前沿课题。本论文在理论研究上有以下两点突破:第一,基于DPSIR模型,建立了传统知识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二,引入参与式方法、历时比较模式等社会学方法,作为传统知识影响评价的方法论基础。传统知识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本论文对传统知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研究进行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跨学科的课题,促进民族生态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南昌市西湖区教委教研室[9](1998)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南昌市西湖区教委教研室编者的话: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1993年以来,在南昌市西湖区教委的领导下,该区教研室在全区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进行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
沈丽新[10](2012)在《开放教育模式下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文中提出开放教育模式下的电大教学倡导"以学员为中心",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导学活动",课程辅导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再是过去的"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而是学员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指导者、诱导者、辅导者、督导者、疏导者……",为"扮演"好这些角色,充分发挥"导学"的作用,作为从事开放教育的基层电大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开放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诱导 疏导 评导——浅论“导读”之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诱导 疏导 评导——浅论“导读”之导(论文提纲范文)
(5)网络远程教师多维导学能力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本观:网络远程教师导学能力的本质功能 |
1. 导学的基本内涵 |
2. 导学能力的本质功能 |
二、生态观:网络远程教师导学能力的多维内涵 |
1. 规定性能力 |
2. 生态性能力 |
三、基准观:网络远程教师导学能力的操作基准 |
(6)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本科生导师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1 导师制溯源 |
2.1.1 中国的导师制雏形 |
2.1.2 本科生导师制的产生与发展 |
2.2 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分析 |
2.3 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国的发展 |
2.4 我国现行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2.4.1 存在的问题 |
2.4.2 成因分析 |
第三章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
3.1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依据 |
3.1.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3.1.2 因材施教理论 |
3.1.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1.4 多元智力理论 |
3.2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2.1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
3.2.2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 |
3.3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特点 |
3.3.1 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
3.3.2 注重因材施教 |
3.3.3 融洽的师生关系 |
3.3.4 交流与合作频繁 |
3.4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及导师的职责定位 |
3.4.1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 |
3.4.2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定位 |
第四章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 |
4.1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4.1.1 指导思想 |
4.1.2 构建的原则 |
4.2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环境的构建 |
4.2.1 外部制度环境 |
4.2.2 内部制度环境 |
4.3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的构建 |
4.3.1 导师制的目标体系 |
4.3.2 导师制的管理组织体系 |
4.3.3 导师制的制度体系 |
4.3.4 导师制的评价体系 |
4.4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导师资源的构建 |
4.4.1 加大宣传力度,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
4.4.2 确定合理的师生比,保证指导质量 |
4.4.3 明确导师的职责,提高指导实效 |
4.4.4 拓宽导师队伍来源,优化导师资源库 |
4.4.5 加强导师队伍培训,提高导师综合素质 |
4.4.6 改善导师待遇,调动导师积极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导学讲评式”教学的课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导学讲评式教学 |
1.3.2 课堂管理 |
1.4 研究的方法与实施方案 |
1.5 相关研究及启示 |
1.5.1 以“导”为主的教学研究 |
1.5.2 国内对话教学研究 |
1.5.3 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三种较有影响的课堂管理研究 |
2.1.1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下的咨询性研究 |
2.1.2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影响下的行为主义研究 |
2.1.3 教师效能研究 |
2.2 三种研究的发展与多学科的融合 |
三、“导学讲评式”教学对课堂管理提出的要求 |
3.1 “DJP”教学的一般概述 |
3.1.1 “DJP”教学的基本特征 |
3.1.2 “DJP”教学理念与操作过程 |
3.2 “DJP”教学对课堂管理提出的要求 |
3.2.1 师生关系的转变 |
3.2.2 师生角色的转变 |
3.2.3 教学行为的变化 |
3.2.4 课堂控制的变化 |
四、“导学讲评式”教学课堂管理的实施 |
4.1 实施目的 |
4.2 基本原则 |
4.3 主要环节 |
4.3.1 教室环境设计 |
4.3.2 课堂规则管理 |
4.3.3 创造有平等、对话氛围的课堂 |
4.3.4 学案作业管理 |
4.3.5 管理分组活动 |
4.3.6 控制导学、讲解与评价 |
4.4 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2《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阿格维古准则》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阿格维古准则》简介 |
一、《阿格维古准则》的缘起 |
二、《阿格维古准则》内容简介 |
三、《阿格维古准则》在中国的潜在应用价值 |
四、《阿格维古准则》与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土着和地方社区、土着民族和少数民族 |
二、生物多样性 |
三、传统知识 |
四、影响评价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影响评价国际进展 |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 |
一、环境影响评价 |
二、社会影响评价 |
第二节 美国的影响评价制度与案例研究 |
一、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的要求 |
二、EPA关于矿产开采的风险评估研究 |
三、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 |
四、地方政府的立法和实践——以夏威夷州为例 |
第三节 加拿大的影响评价制度与案例研究 |
一、伯杰质询——麦肯齐河谷油气管道项目建设 |
二、加拿大环境评价法 |
三、麦肯齐河谷地区的影响评价 |
第四节 印度的影响评价制度与案例研究 |
一、奈彦吉利山矿产开发的争议 |
二、环境影响评价与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 |
第五节 巴西:贝罗蒙特水电大坝建设 |
一、贝罗蒙特水电站建设风波 |
二、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
第六节 世界银行关于少数民族的业务政策和程序 |
一、少数民族的特征 |
二、原则性要求 |
三、程序安排 |
四、社会评价 |
五、少数民族计划和少数民族规划框架文件 |
六、特别考虑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一、案例比较 |
二、制度比较 |
第四章 中国现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空缺分析 |
第一节 国内影响评价现状 |
一、环境影响评价 |
二、社会影响评价 |
第二节 《阿格维古自愿性准则》与国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 |
一、公众参与 |
二、文化、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 |
第三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空缺分析 |
一、现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要求 |
二、典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尊重传统知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需求分析 |
第一节 开发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影响研究——来自西双版纳的案例 |
一、西双版纳州概况 |
二、西双版纳傣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知识 |
三、西双版纳州开发建设项目对传统知识影响的案例研究 |
四、讨论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样本的采样 |
三、调查方式 |
四、试验设计 |
五、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六、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尊重传统知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 |
第一节 尊重传统知识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 |
二、传统知识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评价的技术方法和程序 |
一、技术方法 |
二、评价程序 |
第三节 环评制度完善建议 |
一、法律法规完善建议 |
二、评价指南增补建议 |
三、能力建设需求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发达国家的影响评价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二、中国现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传统知识评价方面存在空缺 |
三、建设项目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 |
四、构建尊重传统知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二节 讨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调研问卷 |
附录2 核查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开放教育模式下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辅导教师角色定位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二、开放教育模式下电大辅导教师所扮演的主要角色 |
四、诱导 疏导 评导——浅论“导读”之导(论文参考文献)
- [1]诱导 疏导 评导——浅论“导读”之导[J]. 朱亮新,王惠英. 云南教育, 1994(12)
- [2]诱导 疏导 评导——浅论“导读”之导[J]. 施培新!江苏,王惠英!江苏. 贵州教育, 1995(09)
- [3]诱导·疏导·评导——浅论“导读”之导[J]. 朱亮新,王惠英. 教师之友, 1995(01)
- [4]导学育人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J]. 任顺元.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 [5]网络远程教师多维导学能力新解[J]. 胡志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0(04)
- [6]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D]. 曹十芙.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4)
- [7]“导学讲评式”教学的课堂管理研究[D]. 贾智俊.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5)
- [8]《阿格维古准则》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 王程.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9]“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南昌市西湖区教委教研室. 江西教育, 1998(05)
- [10]开放教育模式下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 沈丽新. 教师,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