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风建设几个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瑶[1](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文中研究指明社会流行的文化思潮、学校管理者的办学理念、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校图书馆的资源保障,一系列因素造就了一所大学的校园阅读状态与校风学风。本文拟通过四个部分来梳理改革开放至今的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阅读活动研究综述”“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并于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特点,试找出当前校园阅读中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文章在引言部分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做出本研究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同时指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具体所用的研究内容及方式方法。第2章“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着重探究校风、学风在校园阅读中的影响,分为校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对校友回忆录、校友访谈、校史记录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不同时期南京大学校风、校貌的不同特点,并对大学校园阅读氛围构建过程中,学校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总结。第3章“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则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探究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的发展史。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阅读内容与阅读方式。通过对不同时期阅读特点的探究,总结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热点与途径的变迁。第4章“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系统探究了目前南京大学学风、校风建设在校园阅读中的具体内容,列举了南京大学校内举办的各类校园阅读活动,由图书馆举办的如“图书借阅排行榜”“南京大学读书节”;由教务处主持的“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由学生组织的如各类读书会、读书社团、读书拓展等活动。第5章总揽全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三个基本特点,指出目前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推进的不足之处:阅读推广各方力量分散,阅读推广中学校特色不足、专业性欠缺,以及阅读活动考核监督难以落实等问题。文章最后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如下:凝聚各方力量,共建校园阅读;健全阅读考核机制,倡导同学间互评;最后,呼吁南京大学在阅读推广中发掘学校特点,建设具有南大特色的校园阅读文化。
赵癸萍[2](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杨迎[3](2018)在《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校风是一所学校整体风貌的集中反映,是由管理作风、教风、学风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校风合力建设就是将管理作风、教风和学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起来,使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形成高校优良校风而共同建设。新时代,加强高校校风合力建设能够优化管理者的作风、熏陶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共同促进高校整体优良风气的形成,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校自身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前提。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研究对于新时期加强校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入手,以“三风”建设目标的一致性、责任分工的明确性、各环节的有效衔接性、主体之间的协调性为校风合力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对目前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现状的梳理,分析了当前高校校风合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入的挖掘了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有效对策。本文正文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相关理论概述。明确了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含义;重点论述了校风合力建设的构成要素和基本要求;对校风合力建设的理论支撑作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梳理和分析了高校校风合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问题包括:校风合力建设的目标一致性不强、责任分工不明确、各环节缺少有效衔接和各部门协作不顺畅。同时,从合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职责划分、管理制度和协调运行机制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原因。第三部分提出加强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有效对策。一是明确校风合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增强师生员工校风合力建设的全局意识;二是合理设置校风合力建设岗位职责,确保各部门理顺关系,分清责权;三是建立和完善校风合力建设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以制度确保校风合力建设具有可操作性;四是健全校风合力建设的协调运行机制,确保各分力有效联动运转,实现合力整体提升。
黄珊[4](2020)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南昌市A学校“水文化”为例》文中认为每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风气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升学校品位。本文在原有学者对校园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南昌市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展开调查研究,旨在发现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提出具体建议,为其他学校建设校园文化提供相关借鉴。本文对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围绕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归纳出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缘起、依据以及建设内容,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物质文化建设滞后、文化特色不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教师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学生认知发展不均衡;行为文化建设方面,校园活动参与不足、学生知行割裂分离、家长参与程度不够;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评价制度有待健全、课程制度有待优化等等。笔者将以上问题归因为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不足、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交流欠缺、教师自身对水文化建设的制约、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制约等等。最后,笔者分别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优化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主要措施有: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保障教育财政支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学校自身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则主要围绕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展开。
安静华[5](2014)在《中学校风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乌海市第三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的校风是由领导作风、教风、学风和组织风气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理念。校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学面临着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大抓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强调抓好包括优良校风在内的软环境建设,对于办好我国中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中学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通过加强校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素质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合格人才。此外,也有诸多中学在努力通过建设优良校风,创建一流学校。因为一流的校风决定着一流学校的形成和方向、生存和发展、前景和威望。然而我们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国际范围内各种文化影响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中学内部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侵袭着校园环境,破坏着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校风建设也面临考验。近些年,乌海市第三中学严抓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验及人事制度改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员的优化组合,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已享有了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优良校风这一核心推动力的作用。作为乌海市级的名校,乌海市第三中学要想在教育界站稳脚跟,铸造自身优质的教育品牌,真正成为一流学校,就得加强管理,重树形象,创建一流的校风。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学校教育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校校风建设与素质教育对校风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这无疑促使学校教育必须逐渐朝着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去改进。因此,在学校发展重要时期,对校风建设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鉴于此,笔者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理论法、实地调查、访谈的方法对乌海市第三中学校风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并做了建设性的构想。对校风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机制、继承传统、加强宣传教育及狠抓领导作风、教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等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思考,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方法,为中学校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有意义的思路。笔者相信本研究会对中学加强校风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对于目前中学加强校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裴艳丽[6](2018)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需要新的文明意识与观念指引。十九大报告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高校必须遵循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如何有效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信仰,是新时代的大课题,也是论文力求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三章,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理论指导与借鉴、成绩与问题等基本内容;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该选题的核心问题,主要依据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怎样培育人”和“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的理路构架了文章的内容体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本质要求和鲜明的外在特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概念的阐释思路,通过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等内涵的一一辨析,丰富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属性,还结合了环境教育和伦理教育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属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相结合、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相结合、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等方面。全面把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特点,是构建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和选择教育途径方法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以往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将自然、人、社会统一于实践中去考察,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文本的解读,以自然、经济、社会这三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要素为逻辑线索,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和生态社会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性思考,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态回应,凝聚了中国社会的“生态共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最本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导;任何教育都有其生长的传统文化根基和民族土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要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中寻求思想养分,还需从西方各生态伦理学派的思想中探寻合理资源,借鉴西方生态伦理教育的经典理论,方能促其科学发展。自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时代要求,生态文明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创建了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逐步完善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置,多方探讨了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体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显着提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生态人才。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得到了学界、政界的高度重视,高校也相应地增加了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力度,但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环境宣传教育的现状与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宣传教育手段创新突破不足,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到目前为止,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生态文明观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等。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从制度上找原因,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在教育环境上找突破,多方发力协调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创新发展。“培育什么人”、“用什么观点培育人”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才。“用什么观点培养人”就要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从生态文明观的认知、生态文明情感的养成和生态行为能力的培育等方面入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逐步形成以生态文明和谐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法制观、生态文明消费观和生态文明科技观等有机统一体的教育内容体系。用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怎样培育人”,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文章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网络育人和实践育人等五个纬度形成合力,探索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意识情感性的教育,必然要求高校采取多样化、综合性的教育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兴趣和参与意识。从各种生态文明观教育方法的共性和互补性出发,提出了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多种教育方法融合贯通的创新运用,克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手段不创新的现实困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提升和评价培育结果”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关注点所在。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文章从教育要素、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效性;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学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把握其评价方案的设计,以及评价指标和方法,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王裕[7](2020)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以Y中学为个案》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对象为Y中学,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目的是通过对个案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探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试图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给出建议并得出结论,力图指导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文章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学校园文化的定义出发,分别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从理论层面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论述和分析,基于此理解上,从实践层面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全文结构如下:绪论。说明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本章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其内涵和价值,因校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故另加论述校风及其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第二章,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研究。本章内容是个案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结果,包括Y中学概况、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第三章,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原因。本章主要指出了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试图说明原因,即主体认识模糊,理论指导不明,总体氛围薄弱,教师参与不足和整体功能失衡。第四章,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本章针对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区分与德育的关系、建立理论指导体系、营造民主的校园氛围、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挖掘精神文化的价值。换言之,就是要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关系,建立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的理论指导体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鼓励教师积极的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价值。结论。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物质文化建设要在校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兼顾校外社会环境和校内外人文环境。行为文化建设要管理者具有科学意识和民主精神,要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精神文化建设要塑造校园成员良好的心理氛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对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施加积极影响。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与不足,并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展望与思考。
肖代怡[8](2007)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文中认为高校校风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大学的价值观、精神和一个高校的整体面貌与风尚,对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而优良高校校风的形成,又需要高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行长期不断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社会主义国家重要政治优势在高校的具体化表现,在高校校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校风建设为背景,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发挥其作用,即实现途径问题,旨在为具体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校校风建设的涵义、目标及内容。从高校校风的作用入手,分析了高校校风建设的涵义、目标和内容。第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在校风建设中的地位。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和工作机制入手,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地位定位,系统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存在的特殊能力。第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基础上,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能够发挥的应然作用,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推动作用、协调作用。这是本文的理论探讨部分。第四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作用实现的对策思考。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要素入手,就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从明确高校校风建设目标、培育大学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提出了通过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提出了通过协调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人际关系以及化解各种矛盾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作用。
李贵海[9](2016)在《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高校作为党成立的策源地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党的建设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征程,积累了许多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启迪。目前世情、国情、党情、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都呈现了的深刻变化,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高校党组织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这就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深化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党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在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党的科学化水平建设。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旨在对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论文总体上有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分析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与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评述、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几方面内容。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了90多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科学地总结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高校党的建设经历了1921—1937年、1937—1949年、1949—1978年、1978年至今等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科学系统地总结90多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二章在系统揭示了新世纪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的主要成就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三章在深入分析和解读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科学阐释了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蕴含的价值判断、目标要求。第四章紧密结合目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常态,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进而对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结语部分在总揽全篇的基础上,得出五点思考: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治校理念的科学化、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制度作保障、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方法来推进、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重视高校党组织自身生命力来源以及自我更新机制的科学化。
丁笑生[10](2014)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浓厚的校园精神和人文气息,彰显着大学生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丰富着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陶冶着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越来越凸显大学生公寓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迫使我们必须寻求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方式,以促使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符合时代的特征、先进文化的要求和学生的合理诉求,从而提升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作用。本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文化的概念、分类、基本性质以及先进文化的特征和校园文化的作用,界定了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稳定性与渐变性、认同性与超越性、同质化与异质性和包容性与排他性等特点以及大学生公寓文化的教育导向、凝聚激励、心理调适、怡情陶冶、约束规范和传承创新等功能,同时,阐释了公寓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章:通过对240名高校辅导员和15所高校6950名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机制体制不顺、制度建设缺位、监督措施不力、文化个性不突出、主体发挥不够、非主流文化冲击、隐性壁垒太强等问题,同时,分析发现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也受社会环境、网络环境、教育环境、传统文化被弱化和庸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第三章:明确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目标。通过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制度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本化和教育纵深化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科学化;通过大学生公寓文化营造公寓风气、熏陶班级风气、浓郁学校风气等方面,促进学校形成浓厚的氛围;通过大学生公寓文化锤炼学生的政治观、塑造学生的道德观、树立学生的生命观、端正学生的消费观和引导学生的发展观等方面,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大学生公寓文化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等能力,锤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章:探究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需要坚持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等原则,同时,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期共同促进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第五章:明确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内容。通过对公寓物质文化的类别、地位、特性和规划的分析,认识到大学生公寓物质文化是表层文化,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对公寓制度文化的类型、原则、功能和塑造的分析,认识到大学生公寓制度文化是中层文化,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保障;通过对公寓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析,认识到大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深层文化,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上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第六章:从管理体制、队伍建设、文化载体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途径。建立学校统一管理、职能部门具体管理、院系积极管理和学生组织参与管理的垂直管理体制,把服务直接送到学生中间去,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强化大学生公寓文化队伍建设,注重队伍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等措施,激发大学生公寓文化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系统化、时代化、主题化和持续化,塑造公寓文化活动品牌,以期通过活动锻炼学生、通过文化熏陶学生。第七章: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从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意义、原则、内容、方法与步骤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作用,构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评估体系,进而促进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期确保大学生公寓文化的育人效果。
二、校风建设几个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风建设几个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阅读活动研究综述 |
1.2.1 校园阅读中的校风学风研究 |
1.2.2 校园阅读中的高校图书馆研究 |
1.2.3 高校阅读的特点与状况研究 |
1.2.4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2章 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 |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校风、学风及校园学习环境 |
2.1.1 校史概述 |
2.1.2 校风的嬗变与学风的积淀 |
2.1.3 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读者服务 |
2.1.3.1 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
2.1.3.2 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
2.1.4 校园学习环境、设施与大学生阅读活动 |
2.2 改革开放以来的学风、校风建设 |
2.2.1 重拾学习传统,弘扬中华文化(1978-1988年) |
2.2.2 重视专业学习,勤奋务实求新(1988-1997年) |
2.2.3 参与信息世界,文化哺育人才(1997年以来)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 |
3.1 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阅读热点(1978-1992年) |
3.1.1 “文革结束”带来的文史读物热 |
3.1.2 美学兴起引发的美学读物热 |
3.1.3 中西交流带来的思想读物热 |
3.1.3.1 现代西方哲学热 |
3.1.3.2 “批判与反思”文学热 |
3.1.4 市场经济造成的“读书无用”热 |
3.2 市场经济时期大学生阅读热点(1992年以来) |
3.2.1 经济读物热 |
3.2.2 技能读物热 |
3.2.3 休闲读物热 |
3.3 与时俱进并引领时尚的大学生阅读方式变化 |
3.3.1 图书借还蔚然成风(1978-1990年) |
3.3.2 囊中羞涩,盗版横行(1990-2000年) |
3.3.3 新兴阅读方式渐成主流(2000年以来) |
第4章 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 |
4.1 南京大学图书馆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 |
4.1.1 南大图书馆的“借阅率”与“借阅排行榜” |
4.1.1.1 南京大学图书馆借阅率的下降 |
4.1.1.2 南京大学图书馆“借阅排行榜” |
4.1.2 南大图书馆主办的“读书节” |
4.1.3 “读书节”活动的显着成效 |
4.1.3.1 全面树立和宣传图书馆新形象 |
4.1.3.2 提升图书馆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 |
4.1.3.3 促进校园文明建设与阅读风气形成 |
4.2 南大教务处打造的“悦读经典计划” |
4.2.1 通识教育背景上的“悦读经典计划” |
4.2.2 “悦读经典计划”的书目遴选 |
4.3 南大学子自发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 |
4.3.1 读书社、读书会 |
4.3.1.1 紫藤学社 |
4.3.1.2 凝眸文学社 |
4.3.1.3 重唱诗社与林下诗社 |
4.3.1.4 新传读书会 |
4.3.1.5 阅读与出版协会 |
4.3.1.6 百草园书社 |
4.3.1.7 悦读书社 |
4.3.1.8 雅南读书会 |
4.3.2 其他校园阅读活动 |
4.4 学风、校风建设对学生校园阅读的影响 |
4.4.1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参与广度分析 |
4.4.2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参与深度分析 |
4.4.3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满意度分析 |
第5章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特点与建议 |
5.1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呈现的特点 |
5.1.1 校园阅读行为由零星发起到系统规模 |
5.1.2 校园阅读活动层次不同、丰富多彩 |
5.1.3 校园文化精神对学生影响深远 |
5.2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缺憾与不足 |
5.2.1 校园阅读推广力量分散 |
5.2.2 阅读活动考核监督难以落实 |
5.2.3 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不强 |
5.3 基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的三个建议 |
5.3.1 引领各方力量,共建校园阅读 |
5.3.1.1 建立阅读推广长效机制 |
5.3.1.2 联合各方推广校园阅读 |
5.3.2 重视阅读成效,落实推广工作 |
5.3.2.1 重视评价学生阅读成果 |
5.3.2.2 总结各项活动收获 |
5.3.3 重视校园特色,打造校园文化 |
5.3.3.1 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
5.3.3.2 打造学校特色的阅读活动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京大学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评价反馈 |
致谢 |
(2)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3)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系统分析法 |
3.综合研究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高校校风合力建设概述 |
(一)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含义 |
1.高校校风的含义 |
2.合力的含义 |
3.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含义 |
(二)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构成要素及基本要求 |
1.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构成要素 |
2.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
(三)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恩格斯的“合力”思想 |
2.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关于“合力”的思想 |
3.系统论中的“合力”思想 |
(四)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必要性 |
1.有利于彰显高校的校园特色 |
2.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
3.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二、高校校风合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校校风合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1.校风合力建设目标的一致性不强 |
2.校风合力建设的责任分工不明确 |
3.校风合力建设环节缺少有效衔接 |
4.校风合力建设部门间协作不顺畅 |
(二)高校校风合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校风合力建设总体目标不清晰 |
2.校风合力建设职责划分不合理 |
3.校风合力建设管理制度不规范 |
4.校风合力建设协调运行机制不完善 |
三、加强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的有效对策 |
(一)明确校风合力建设的目标和意识 |
1.加强对校风合力建设总体目标的认识 |
2.增强全校师生员工校风合力建设意识 |
(二)合理分配校风合力建设各部门职责 |
1.合理分配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 |
2.合理分配“三风建设”的职责 |
(三)完善校风合力建设制度保障 |
1.制订校风合力建设的管理制度 |
2.构建校风合力建设的组织机构 |
(四)健全校风合力建设的协调运行机制 |
1.构建校风合力建设的联络机制 |
2.构建校风合力建设的联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南昌市A学校“水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国家对校园文化的重视 |
1.1.2 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意义 |
1.1.3 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 |
1.1.4 笔者对校园文化的兴趣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文化相关研究 |
1.3.2 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研究 |
1.3.3 水文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校园文化 |
2.1.2 校园文化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沙因“组织文化理论” |
2.2.2 第斯多惠“全人教育”思想 |
2.2.3 哈肯“协同理论” |
第3章 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研设计 |
3.1 调研整体设计 |
3.2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 调查的实施 |
3.3.1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3.2 教师访谈的实施 |
第4章 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学校概况 |
4.2 水文化建设的缘起 |
4.3 水文化提出的依据 |
4.3.1 学校的地域特点 |
4.3.2 学校的历史传统 |
4.3.3 学校的已有优势 |
4.4 水文化建设的内容 |
4.4.1 润物无声的物质文化 |
4.4.2 润泽生命的精神文化 |
4.4.3 细水长流的行为文化 |
4.4.4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
第5章 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 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1 物质文化建设滞后 |
5.1.2 文化特色不够突出 |
5.2 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1 教师对水文化认识不够深刻 |
5.2.2 学生认知发展不够均衡 |
5.3 行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5.3.1 校园活动参与不足 |
5.3.2 学生知行割裂分离 |
5.3.3 家长参与程度不够 |
5.4 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5.4.1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5.4.2 评价制度有待健全 |
5.4.3 课程制度有待优化 |
第6章 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 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不足 |
6.2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交流欠缺 |
6.3 教师对水文化建设的影响 |
6.4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 |
第7章 A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
7.1 教育主管部门支持,营造积极环境 |
7.1.1 制定实施相关政策 |
7.1.2 保障教育财政支持 |
7.1.3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
7.2 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内涵发展 |
7.2.1 以物质文化巩固特色 |
7.2.2 以精神文化引领方向 |
7.2.3 以行为文化彰显品位 |
7.2.4 以制度文化保障落实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文化建设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B 水文化建设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C 水文化建设访谈提纲 |
附录D 水文化建设实拍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学校风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乌海市第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为本校分析校风建设存在问题,实施校风建设相关举措提供信息及理论依据 |
2.为教师了解加强校风建设的措施及重要性提供保障 |
3.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要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1.校风 |
2.作风 |
3.教风 |
4.学风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六) 预期成果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文献概述 |
(二) 国内相关文献概述 |
三、 乌海市第三中学校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 学校校风建设的现状 |
(二) 学校校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1.学校校风建设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2.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3.教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四、 解决问题的对策 |
(一) 明确指导思想、遵循校风建设基本原则 |
1.指导思想 |
2.基本原则 |
(二)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探索校风建设新途径 |
(三) 加强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
(四) 改善校园环境,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
(五)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抓作风促校风 |
(六) 着力培育优良教风,以教风引领学风、强校风 |
1. 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2. 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环节,建立完善教风学风有效机制 |
3.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学科研质量,抓住合作办学契机 |
(七) 采取有力措施,培育优良学风 |
1.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2.加强引导,利用有利因素帮学生提高认识,促进学业发展 |
3.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
4.常抓班风建设,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利于优化学风 |
5.严抓考风考纪,净化学习环境,保证优化学风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特点 |
一、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循环性 |
二、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关联性 |
三、教育功能的导向性与实践性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指导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指导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借鉴 |
一、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借鉴 |
二、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借鉴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绩与问题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政策推动规范完善的课程设置 |
二、多方探索绿色主题的教育途径 |
三、相继创建示范效应的“绿色大学”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文明观内容渗透缺乏体系化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活动缺乏延续性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队伍缺乏专业化 |
四、生态文明观教育效果缺乏实效性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生态文明观教育制度相对滞后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环境相对薄弱 |
第四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目标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总体目标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生态文明和谐观教育 |
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
三、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 |
四、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 |
五、生态文明科技观教育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课程设计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案 |
第五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 |
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观课程育人 |
二、扎实推动生态文明观实践育人 |
三、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观文化育人 |
四、创新推动生态文明观网络育人 |
五、切实强化生态文明观管理育人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方法 |
一、舆论宣传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
二、环境熏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
三、主题实践与情境体验相结合的方法 |
第六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与评价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性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要素的有效性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结果的有效性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案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指标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评价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以Y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个人经历和兴趣 |
(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
(三)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一)校园文化定义的研究 |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
(三)有关理论依据 |
(四)笔者的思考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
一、校园物质文化 |
二、校园行为文化 |
三、校园精神文化 |
(一)校园心理氛围 |
(二)校园价值观念 |
四、校风 |
(一)校风的内涵 |
(二)校风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
第二章 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
一、Y中学概况 |
二、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一)物质文化建设 |
(二)行为文化建设 |
(三)精神文化建设 |
三、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 |
(一)以校本教研规范教风建设 |
(二)以德育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
(三)以校本课程完善校风建设 |
第三章 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原因 |
一、主体认识模糊 |
二、理论指导不明 |
三、总体氛围薄弱 |
四、教师参与不足 |
五、整体功能失衡 |
第四章 Y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
一、区分与德育的关系 |
二、建立理论指导体系 |
三、营造民主的校园氛围 |
四、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 |
五、挖掘精神文化的价值 |
(一)充分体现校风的价值 |
(二)长期培育三风的互动 |
(三)拓展培育校风的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8)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校风的涵义和内容的研究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
1、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
2、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三、关于校风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一、高校校风建设的涵义、目标及内容 |
(一) 高校校风及其建设的涵义 |
(二) 高校校风建设的基本目标 |
(三) 高校校风建设的内容 |
(四) 高校校风建设的作用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在校风建设中的地位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工作机制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地位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 |
(一) 导向作用 |
(二) 推动作用 |
(三) 协调作用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作用实现的对策思考 |
(一)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保障校风建设的正确方向 |
(二)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推进校风建设的发展 |
(三)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作用,促进校风建设的良性发展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9)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校党的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
一、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历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
(一) 1921年-1937年高校党的建设及其特点 |
(二) 1937年-1949年高校党的建设及其特点 |
(三) 1949年-1978年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及其特点 |
(四) 1978年至今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及其特点 |
二、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 |
(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二)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高校领导 |
(三)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
(四) 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五)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
第二章 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一、新世纪以来高校党的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 掀起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学习的新高潮 |
(二) 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全面推动了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科学化进程 |
(三) 不断改革和加强了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和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
(四) 大力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科学治校理政能力 |
(五) 积极推动和谐校园与大学文化建设,开辟了高校党建科学化新境界 |
二、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
(一)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
(二) 当前高校党的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三章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
一、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任务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
(一)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任务的提出及其动因 |
(二) 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意蕴 |
二、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要求 |
(一) 切实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政治理论水平,实现理论建设创新化 |
(二) 高校育人、党建为魂,实现思想建设入本化 |
(三) 始终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党风建设清廉化 |
(四) 着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实现选人用人制度化 |
(五) 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改革,实现领导管理规范化 |
第四章 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思考 |
一、切实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 |
(一) 进一步强化形势教育和理论武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 |
(二) 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党建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构建和完善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体系 |
(三)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四) 进一步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以弘扬先进文化、继承光荣传统为重点引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
二、切实坚持以科学制度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 |
(一) 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形成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
(二) 健全和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实现高校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 |
(三) 建立和完善高校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不断拓展和增强制度反腐的广度和力度 |
(四)不断加强高校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师生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 |
三、切实坚持以科学方法激发高校党建工作生机活力 |
(一) 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为着力点,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
(二) 以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为基础,切实提高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三) 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关键,推动形成以党风促校风带学风的良性互动机制 |
(四) 以创优争先为实践抓手,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 |
(五) 以信息网络化建设为突破点,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广泛性和现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体系的创新 |
(二) 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 研究观点的创新 |
第一章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理论基础 |
一、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
二、文化的基本性质 |
三、先进文化的特征 |
四、校园文化的作用 |
五、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 |
第二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特点 |
一、稳定性与渐变性 |
二、认同性与超越性 |
三、同质化与异质性 |
四、包容性与排他性 |
第三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功能 |
一、教育导向功能 |
二、凝聚激励功能 |
三、心理调适功能 |
四、怡情陶冶功能 |
五、约束规范功能 |
六、传承创新功能 |
第四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的作用 |
一、公寓文化是社会育人的重要平台 |
二、公寓文化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 |
三、公寓文化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阵地 |
四、公寓文化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延伸 |
第二章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观念淡漠 |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
二、文化个性不突出 |
三、主体性发挥不够 |
四、非主流文化冲击 |
第二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管理缺位 |
一、机制体制不顺 |
二、制度建设缺位 |
三、隐性壁垒太强 |
四、监督措施不力 |
第三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影响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网络环境的影响 |
三、教育环境的影响 |
四、传统文化被弱化 |
五、庸俗文化抢空间 |
第三章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目标 |
第一节 加快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科学化 |
一、推进公寓文化建设的制度规范化 |
二、促进公寓文化建设的管理精细化 |
三、提升公寓文化建设的服务人本化 |
四、发挥公寓文化教育育人的纵深化 |
第二节 强化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浓郁学校风气 |
一、公寓文化营造公寓风气 |
二、公寓文化熏陶班级风气 |
三、公寓文化丰富学校风气 |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一、公寓文化锤炼学生的政治观 |
二、公寓文化塑造学生的道德观 |
三、公寓文化树立学生的生命观 |
四、公寓文化端正学生的消费观 |
五、公寓文化引导学生的发展观 |
第四节 促进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锤炼学生能力 |
一、公寓文化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二、公寓文化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
三、公寓文化提升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 |
四、公寓文化强化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 |
第四章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原则 |
第一节 坚持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统一 |
一、弘扬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
二、重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
三、坚持主旋律与多样性相统一 |
第二节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一、理论研究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支撑 |
二、实践探索是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检验 |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第三节 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一、强化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传承性 |
二、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创新性 |
三、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第四节 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
一、确保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科学性 |
二、彰显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人文性 |
三、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
第五节 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
一、注重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共性 |
二、凸显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个性 |
三、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
第五章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生公寓物质文化 |
一、公寓物质文化的类别 |
二、公寓物质文化的地位 |
三、公寓物质文化的特性 |
四、公寓物质文化的规划 |
第二节 大学生公寓制度文化 |
一、公寓制度文化的类型 |
二、公寓制度文化的原则 |
三、公寓制度文化的功能 |
四、公寓制度文化的塑造 |
第三节 大学生公寓行为文化 |
一、公寓行为文化的内涵 |
二、公寓行为文化的内容 |
三、公寓行为文化的建设 |
四、公寓行为文化的准则 |
第四节 大学生公寓精神文化 |
一、公寓精神文化的内涵 |
二、公寓精神文化的功能 |
三、公寓精神文化的要素 |
四、公寓精神文化的培育 |
第六章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路径 |
第一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机构的独立健全 |
一、学校统一管理 |
二、职能部门具体管理 |
三、院系积极管理 |
四、学生组织管理 |
第二节 大学生公寓辅导员的职业化 |
一、建立公寓辅导员的准入制度和认证制度 |
二、强化公寓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和内涵建设 |
三、注重公寓辅导员的跟踪考核和评价激励 |
四、提升公寓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
第三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学生主体作用 |
一、锤炼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 |
二、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 |
第四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品牌化 |
一、公寓文化活动的系统化 |
二、公寓文化活动的时代化 |
三、公寓文化活动的主题化 |
四、公寓文化活动的持续化 |
第七章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评估 |
第一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重要意义 |
一、评估是落实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
二、评估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 |
三、评估是公寓文化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
四、评估是公寓文化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二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原则与内容 |
一、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原则 |
二、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内容 |
第三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
一、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方法 |
二、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步骤 |
第四节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评估体系的构建 |
一、确立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指导思想 |
二、明确公寓文化建设评估的目标 |
三、构建公寓文化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 |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调查问卷(辅导员卷) |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学生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校风建设几个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D]. 吴梦瑶. 南京大学, 2020(02)
- [2]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3]高校校风合力建设研究[D]. 杨迎.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4]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南昌市A学校“水文化”为例[D]. 黄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学校风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乌海市第三中学为例[D]. 安静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1)
- [6]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 裴艳丽. 武汉大学, 2018(01)
- [7]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以Y中学为个案[D]. 王裕.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实现[D]. 肖代怡. 西南大学, 2007(06)
- [9]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目标选择及其路径研究[D]. 李贵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D]. 丁笑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