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南沙的崛起和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苏奕文(Sow Yi Wen)[1](2014)在《南海争端与马来西亚南海政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南海问题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其背景为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召开和南海区域油气资源的发现。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与美国重返亚太,南海局势进一步恶化,以致造成了南海争端之局。首先,本文对南海争端形成的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和概述,即南海的地理界定、油气资源状况和地缘政治格局。对此,本文认为,由于南海地理位置的复杂性、加上其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国际运输航道的地缘特殊性,促使南海争端国以及域外大国为了不同的利益诉求而采取激进的单边行为,破坏南海局势的稳定。身为南海主要争端国的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一直采取低调克制的政策,保持南海局势的稳定与和平。本文从三个视角对马来西亚的南海政策进行梳理和论述,分别是法律权益、军事国防和外交互动。马来西亚南海政策是伴随着国际海洋法的完善而逐步成型的,开始是以颁布与海洋有关的法律,如《大陆架法令》以及1979年颁布官方地图,正式宣告马来西亚对南海区域的主权诉求。此后,还透过加强皇家海军投入、派驻军队占领岛礁、开发岛礁以加强实际控制、同邻国进行联合军演和加强巡逻以维护南海区域的和平,以加强对南海区域的控制。在外交互动上,马来西亚强调不使用武力原则,并从双边多边途径积极与各国进行协商沟通,并达致了许多积极的共识。在南海问题解决上马来西亚提出共同开发的建议,试图在东盟内部进行协调一致,但反对域外大国的过多介入,并认为在各方谈判无果的情况下送交国际法庭。其次,本文对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的动因进行考察,并认为推动马来西亚在南海区域的行为最重要的是油气资源的经济因素。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动因是海洋权益的维护,并从地理、历史、安全和法律四个维度进行论述。再者,为了更宏观看待马来西亚的南海政策,本文从战略视角分析了马来西亚在南海的指导战略,主要通过选取与中国的战略互动为案例分析。身为南海争端方的区域性大国,中国对南海局势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周边国家如何与中国进行互动则会左右南海的局势。本文提出一个分析框架,即基于威胁的认知对中国采取的对冲战略,以求达到权力的平衡,笔者称为对冲型大国平衡战略。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马来西亚对中国的认知是相对友好的,不认为中国是威胁,并对中国采取一种即接触又防范的对冲战略,以便在促进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规避中国可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损害他国利益的举动的风险。而对于南海问题,马来西亚与中国有共同的目标,双方都赞同共同开发的方案,也提倡以双边形式促进协商和共识,但另一方面在安全上也与美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共同合作以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最后,文章跳开微观分析马来西亚的观察棱镜,而从全局的角度对南海问题的争端缓解及解决进行论述。本文从双边多边协商机制为立足点,并认为南海各方应该采取开放性的态度透过综合途径进行协商对话。在涉及两方的争端上采取双边协商,而主要还是以多边协商机制为主。在多边协商机制上,南海各方可以透过官方层面的第一轨道如东盟外长会议、东盟-中国协商机制以及非官方的第二轨道如南海问题研讨会进行互利合作,并且在特定议题上如南海安全与航行自由议题让域外大国加入讨论协商。此外,各方也应该采取共同开发的途径并在谈判无果下把问题送交国际法院进行最终审判。
刘祝斌[2](2013)在《国家级南沙新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12年9月,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兰州新区之后的国家第六个、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晋升为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与长三角的浦东新区,环渤海的滨海新区一样,珠三角的南沙新区承担着国家战略布局新的历史使命。南沙新区的谋篇布局、发展规划直接决定了发展成果。本文以南沙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果为参照,国内外先进城市和地区的经验为借鉴,结合南沙的特点和条件,运用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分析了适合南沙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对南沙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问题尤其是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南沙的发展历程,以番禺市(区)南沙镇——广州南沙建设指挥部——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新区为时间主线,对不同时期南沙的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发展成果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南沙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指出了南沙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由于经过数次调整,缺乏统一规划和上级支持,导致产业定位不准确、总体发展相对缓慢,南沙新区发展战略亟待调整并以法律形式固化。其次,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领先城市或南沙追赶目标城市的发展经验,尤其是南沙新区明确提出的追赶目标香港和新加坡,结合南沙自身优势条件,提出了区位优势强化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港航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绿色崛起战略、开放合作战略等总体发展战略和城市功能定位要依托产业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体现前瞻性,视野广阔,兼顾其他区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最后,在对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分析研究和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借鉴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目标与举措的政策建议,包括:创新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完善通关制度,改革创新土地制度,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加强金融政策支持,打造自主创新人才高地,探索教育国际合作发展新模式,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和服务模式,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发展平台,推进绿色发展。
李颖[3](2012)在《媒介知识分子与公共关怀研究 ——以广州本土媒体人陈扬为范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社会转型进入矛盾高发期的背景下,以现代媒介社会与知识分子的专业化为切入角度,分析媒介知识分子—媒介从业人员,在此背景下能否利用媒介这个公共平台以及自身职业的先天优势,以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良心及批判性反思对社会公共问题进行关注、对公共利益进行关怀,实现媒介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为此,本文选取广州本土知名媒体人—陈扬作为对象,探析他对广州城市及本土事务的公共关怀,以期从这个典型人物身上获得一些媒介知识分子实现公共关怀的启发。本文首先对知识分子的背景进行梳理,理清了媒介知识分子的概念,并对陈扬的身份进行了界定。其次,文章以陈扬的专栏文章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来探究其公共关怀的具体表现,并归纳出陈扬公共关怀的特点。再次,笔者对陈扬公共关怀及特点的原因进行了概括、分析。最后,笔者对媒介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进行总结反思,探讨媒介从业者在其职业平台实现公共关怀的可能性与途径。在结论中,笔者简略评价了作为媒体人的陈扬及其公共关怀的来源—知识分子之精神,并指出媒介知识分子在当今环境中应继续保持的精神。
周为群[4](2012)在《广州南沙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和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中国城市及区域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城市的二次开发带来了机遇;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中国走以智力和创新为主导的发展道路,必然要求中国尽快从招商引资时代迈进招才引智时代。在高科技、创新与创意产业,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呼唤大量国内、国际人才为中国发展增添力量。中国应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良机,利用自身优势在“人才战争”中脱颖而出?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直接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举世瞩目。其中,人力资源开发与城市及区域开发的关系研究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因为众所周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主题。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一些大型的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人文优势的城市如广州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本论文在对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南沙新区作为具体实践研究对象,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探索城市和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新型城市开发及区域建设提供参考,对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建设人才强国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框架下,本论文重点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特征、意义和路径进行界定,对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和效应进行分析,论证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思考其对南沙新区的启示。第二,通过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及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对南沙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启发意义。第三,以广州南沙新区开发作为实践研究对象思考对策,从广州南沙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入手,对南沙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和优化路径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南沙新区及相关区域科学开发的新策略,以便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治久安做出更大的新贡献。
申明浩,陈伟光,杨永聪[5](2011)在《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粤港校院长高端论坛”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一、引言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广州南沙的定位被提升到了"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高度。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明确提出了要"以南沙新区开发作为突破口,打造一个新广州"。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南沙新区进行重新定位、规划拓展和战略布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何世藻[6](2010)在《档案服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进一步开放、社会分工专业化,各行各业服务外包已成为社会事业进步、行业创新的新形态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其服务手段,除了采用传统服务方式外,引进和利用社会力量与先进技术,开展档案与社会双向互动服务,不仅使地区档案信
陈剑宇[7](2010)在《厦门邮轮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及其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邮轮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流行的一种旅游度假方式,邮轮被称为一座移动的“娱乐城”,邮轮上的生活娱乐设施是海洋旅游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现代邮轮产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于北美,以8%一9%的速度增长。目前,国际邮轮产业发展已比较成熟,主要市场在北美和欧洲。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邮轮市场,也是全球邮轮码头最多的国家。厦门是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良好,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厦门是中国内地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港口之一,建设了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有一支邮轮业务水平居中国内地前列的队伍。本文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方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实践分析法,通过对厦门邮轮旅游情况做调查,分析厦门在全国邮轮旅游发展中的现状和地位;对厦门以及国内其他港市发展邮轮旅游的权衡分析对比;得出厦门发展邮轮旅游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对厦门发展邮轮旅游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厦门邮轮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厦门港已具备发展邮轮经济的必要条件,正朝着以邮轮经济为代表的高端旅游产业方向发展。厦门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邮轮母港。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适应邮轮旅游的配套政策调研,不断加强对邮轮市场的开发和拓展。
李赛赛[8](2008)在《天津港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津港自1996年开始内贸集装箱班轮运输,最早挂靠天津港的内贸船公司有南青海运、中海集运、中远泛亚等。至2007年共有中海集运、中远泛亚、南青、烟台海运、中诚联合航运等14家内贸船公司挂靠,而其中中海集运内贸箱量占天津港内贸集装箱吞吐总量的45%左右,2006年11月,中海集运开通了天津/黄埔的“精品航线”,投入4650TEU的船舶三条,中远泛亚的内贸箱量占天津港内贸集装箱吞吐总量的20%左右,并与2007年4月18日开通天津/黄埔的“精品航线”,投入2200TEU的船舶三条,其他小船公司在2006年至2007年也先后增加运力,使得2006年天津港内贸整体运力较之2005年增长50%左右,所开通的航线增加至现在的天津营口、秦皇岛、青岛、上海、宁波、太仓、黄埔、深圳、海口、防城等等几乎覆盖中国所有沿海港口的内贸集装箱网络,并通过驳船、铁路、公路等方式将物流延伸服务遍及全国,天津港在沿海内贸运输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自己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将在正文的论述当中详细分析天津港沿海内贸运输发展的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并提出发展目标及发展天津港内贸集装箱的对策。
罗兆慈[9](2008)在《论南沙开发区临港产业发展》文中认为在描述南沙开发区产业发展沿革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对影响区域产业发展之内外部因素和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南沙未来产业发展路向既要发展临港区位优势发展产业,又要注意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思路与对策。
李仲文[10](2002)在《新南沙的崛起和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南沙地区将重点发展保税加工区、南沙信息产业基地及粤港资讯产业园、黄阁临海工业区、石油化学工业区、钢铁工业区等五大产业区,计划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新的经济增长中心
二、新南沙的崛起和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南沙的崛起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争端与马来西亚南海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南海争端的界定和概述 |
第一节 南海地理界定 |
第二节 油气资源状况 |
第三节 地缘政治格局 |
一、地缘军事战略要地 |
二、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 |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的实行和演变 |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的权益建构和维护 |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的军事国防部署 |
一、加强国防自主和独立防御的能力 |
二、发展区域内外的军事交流与合作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的外交互动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的动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石油产业对马来西亚经济的作用 |
二、马来西亚油气出口 |
三、马来西亚油气生产量 |
四、油气资源对马来西亚国内政治影响 |
第二节 海洋权益因素 |
一、地理的维度 |
二、历史的维度 |
三、安全的维度 |
四、法律的维度 |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南海政策的指导战略-对冲型大国平衡战略 |
第一节 对冲型大国平衡战略的理论建构 |
一、对冲型大国平衡战略的背景 |
二、对冲型大国平衡战略的概念和定义 |
第二节 对冲型大国平衡战略的分析框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对中国实施对冲型大国平衡战略 |
一、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威胁认知 |
二、马来西亚对中国实施的对冲型大国平衡战略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马来西亚与南海争端缓解机制 |
第一节 马来西亚与南海各方双边协商机制 |
第二节 马来西亚与南海各方多边协商机制 |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 |
二、东盟-中国协商机制(10+1机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与共同开发南海资源 |
第四节 把争端提交国际法院与马来西亚经验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92年东盟南海宣言》 |
附录二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
后记 |
(2)国家级南沙新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创新及不足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家级新区的含义 |
2.1.2 城市功能定位的含义 |
2.1.3 发展战略的含义 |
2.1.4 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关系 |
2.2 相关理论 |
2.2.1 区域开发战略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产业布局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的现状 |
3.1 南沙区(南沙开发区)概述 |
3.1.1 南沙区(南沙开发区)的由来 |
3.1.2 南沙区的产业发展 |
3.1.3 南沙区(南沙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发展历程 |
3.2 南沙新区发展的 SWOT 分析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3.2.3 机遇 |
3.2.4 挑战 |
3.3 南沙区发展战略的现状 |
3.3.1 南沙区既有的发展战略 |
3.3.2 南沙区既有的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新区发展战略与启示 |
4.1 国外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启示 |
4.1.1 新加坡的城市发展战略 |
4.1.2 纽约的城市发展战略 |
4.1.3 国外城市发展战略对南沙新区的启示 |
4.2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战略与启示 |
4.2.1 上海浦东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 |
4.2.2 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 |
4.2.3 深圳前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城市发展战略 |
4.2.4 国内城市新区的发展战略对南沙新区的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南沙新区发展战略举措 |
5.1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定位 |
5.2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构想 |
5.3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目标 |
5.4 南沙新区发展战略举措 |
5.4.1 创新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 |
5.4.2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4.3 创新南沙与港澳之间的通关制度 |
5.4.4 加大中央、省财政对南沙的支持力度 |
5.4.5 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
5.4.6 打造自主创新人才高地 |
5.4.7 积极发展教育国际合作 |
5.4.8 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和服务模式 |
5.4.9 大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媒介知识分子与公共关怀研究 ——以广州本土媒体人陈扬为范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身份的界定—媒介知识分子 |
2.1 知识分子背景分析 |
2.2 媒介知识分子—陈扬 |
3 陈扬公共关怀精神形成的背景 |
3.1 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 |
3.2 岭南文化特征的影响 |
3.3 广州媒介环境的影响 |
4 早茶—喝出世事百态 |
4.1 公共关怀 |
4.2 时评专栏—早茶 |
4.3 《早茶》与陈扬公共关怀 |
4.4 陈扬公共关怀的特征 |
5 对媒介知识分子公共关怀的总结与反思 |
5.1 公共知识分子的消亡? |
5.2 媒介知识分子与公共性的天然联系 |
5.3 媒介知识分子的“应然”角色与现实的悖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广州南沙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和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五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启示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涵义和特征 |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特征、意义和路径 |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集聚的关系 |
第四节 人才集聚的四种模式及效应分析 |
第五节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对南沙新区的启示 |
第二章 南沙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南沙新区的地理位置、开发背景和战略定位 |
第二节 南沙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
第三节 南沙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开发的理论研究借鉴 |
第二节 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经验借鉴 |
第三节 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开发的经典案例借鉴 |
第四节 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借鉴对南沙新区的启示 |
第四章 南沙新区人力资源开发优化路径的思考 |
第一节 南沙新区以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科学开发走出困境的思路 |
第二节 南沙新区以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科学开发的系统思考 |
第三节 南沙新区以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科学开发的综合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粤港校院长高端论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如何突破南沙新区战略开发所面临的难点 |
三、如何设计南沙新区发展的定位目标 |
四、如何布局南沙新区的发展规划 |
五、如何创造南沙新区发展所需的条件 |
(6)档案服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档案服务外包的促成因素与实践 |
1. 引进服务外包公司派驻人员开展档案库房管理, 办理档案验收与查阅利用, 实现档案事务社会化操作。 |
2. 建立社会档案服务专业人员网络, 委托开展专题声像档案拍摄与展览活动, 实现档案服务从基层做起。 |
3. 开展档案史料编研外包, 增加本地区档案公共文化产品, 有效地提高成果档次与品质。 |
二、开展档案服务外包的工作思路 |
三、需要加强档案服务外包知识产权的保护 |
(7)厦门邮轮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
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论文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
2.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2 本文研究的方法 |
2.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4 论文的研究综述 |
4.1 国外邮轮旅游研究 |
4.2 国内邮轮旅游研究 第1章 邮轮旅游业概述 |
1.1 邮轮旅游概念及发展历程 |
1.1.1 邮轮旅游的概念 |
1.1.2 邮轮旅游市场发展历程 |
1.2 世界主要邮轮旅游目的地 |
1.2.1 欧美地区 |
1.2.2 亚太地区 |
1.2.3 其它地区 |
1.3 世界主要邮轮港口 |
1.4 邮轮母港建设条件分析 |
1.4.1 选址建设条件 |
1.4.2 交通通达度 |
1.4.3 专业接待服务能力 |
1.4.4 旅游吸引度 第2章 厦门发展邮轮旅游背景及战略意义分析 |
2.1 国内邮轮旅游背景 |
2.1.1 邮轮旅游发展概况 |
2.1.2 邮轮旅游发展优势 |
2.1.3 邮轮旅游发展不足 |
2.2 厦门与国内主要发展邮轮旅游城市权衡对比分析 |
2.2.1 环黄渤海地区主要邮轮港市 |
2.2.2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邮轮港市 |
2.2.3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邮轮港市 |
2.2.4 海南国际旅游岛主要邮轮港市 |
2.3 厦门发展邮轮旅游战略意义 |
2.3.1 厦门成为亚洲旅游重要节点 |
2.3.2 厦门旅游外汇重要收入来源 |
2.3.3 厦门经济产业链升级的契机 |
2.3.4 厦门重要的社会经济带动极 |
2.3.5 厦门旅游文化思维的冲击力 第3章 厦门市发展邮轮旅游条件分析 |
3.1 邮轮母港的建设 |
3.1.1 海峡邮轮中心 |
3.1.2 国际邮轮城 |
3.1.3 香山国际游艇码头 |
3.1.4 港务控股集团 |
3.2 特区经济发达 |
3.2.1 邮轮经济发展迅速 |
3.2.2 居民可支配收入高 |
3.3 旅游业快速发展 |
3.3.1 旅游资源多样 |
3.3.2 旅游产品丰富 |
3.4 邮轮旅游意识增强 |
3.4.1 旅游亟待新业态 |
3.4.2 海滨(邮轮)旅游兴趣浓厚 |
3.5 政策开放 |
3.5.1 旅游政策 |
3.5.2 对台政策 |
3.5.3 海关政策 第4章 厦门市邮轮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4.1 国际邮轮游客泊厦游 |
4.1.1 开发背景和现状分析 |
4.1.2 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
4.2 中国公民国际邮轮游 |
4.2.1 开发背景和现状分析 |
4.2.2 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
4.3 中国滨海都市邮轮游 |
4.3.1 开发背景和现状分析 |
4.3.2 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
4.4 大陆居民台湾宝岛游 |
4.4.1 开发背景和现状分析 |
4.4.2 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
4.5 海峡西岸滨海风情游 |
4.5.1 开发背景和现状分析 |
4.5.2 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旅游客源市场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8)天津港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
2.1 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 |
2.2 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 |
2.2.1 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前景 |
2.2.2 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
2.2.3 发展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对船、港、货带来的益处 |
2.2.4 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
2.2.5 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
2.2.6 我国目前从事内贸集装箱运输的船公司 |
2.2.7 目前我国从事内贸集装箱作业的港口 |
2.2.8 我国内贸集装箱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9 我国内贸集装箱发展展望 |
第3章 天津港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
3.1 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应具备的条件 |
3.1.1 自然条件 |
3.1.2 外部条件 |
3.1.3 政策环境 |
3.1.4 内部条件 |
3.2 天津港沿海内贸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腹地广阔,内贸运输货源充足 |
3.2.2 天津港目前从事内贸运输的船公司及其航线布局 |
3.2.3 天津港码头状况 |
3.3 天津港内贸集装箱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周边港口强势竞争 |
3.3.2 港口单位重视程度不够 |
3.3.3 内陆集疏运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3.3.4 各内贸船公司之间的竞争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
3.3.5 内支线与内贸集装箱运输管理不统一 |
3.3.6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
3.3.7 面临外部竞争,多种运输方式缺乏协调 |
3.3.8 资金不足,发展缺乏后劲 |
第4章 天津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与发展目标 |
4.1 天津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4.2 天津港沿海内贸运输发展指导思想 |
4.3 天津港沿海内贸运输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
4.3.1 天津港沿海内贸运输发展目标 |
4.3.2 天津港沿海内贸运输主要任务 |
第5章 天津港内贸集装箱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9)论南沙开发区临港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沙开发区产业发展沿革及现状 |
2 南沙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资源条件和制度环境 |
2.2 市场需求拉动 |
2.3 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新趋势 |
3 南沙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3.1 坚持内外源并进的发展战略 |
3.2 强调港口带动原则 |
3.3 发展临港重化工业 |
3.4 加强地理集群发展 |
3.5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 |
四、新南沙的崛起和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争端与马来西亚南海政策分析[D]. 苏奕文(Sow Yi Wen). 南京大学, 2014(08)
- [2]国家级南沙新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刘祝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3]媒介知识分子与公共关怀研究 ——以广州本土媒体人陈扬为范例分析[D]. 李颖. 暨南大学, 2012(10)
- [4]广州南沙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和优化路径研究[D]. 周为群. 复旦大学, 2012(03)
- [5]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粤港校院长高端论坛”综述[J]. 申明浩,陈伟光,杨永聪. 国际经贸探索, 2011(04)
- [6]档案服务外包的实践与思考[J]. 何世藻. 中国档案, 2010(07)
- [7]厦门邮轮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及其产品开发研究[D]. 陈剑宇.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 [8]天津港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研究[D]. 李赛赛.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7)
- [9]论南沙开发区临港产业发展[J]. 罗兆慈.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8)
- [10]新南沙的崛起和思考[J]. 李仲文. 珠江经济,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