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标准化 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东[1](2021)在《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技术支撑,农业机械对于提升农牧业生产率非常重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近年来众多因素造成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面临发展瓶颈,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是一个方面,而农机购置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农业机械购置投资相对来说是农户最大额的生产性投资,农户自身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购机资金需求,而不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贷配给情况,信贷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那么农户农机购置是否面临融资约束?不同类型的融资约束是否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行为?近年发展起来的融资租赁业务政府将其视为解决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金融创新服务,农机融资租赁作为一项有效缓解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金融创新服务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提倡。但是一项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除了基于供给侧的考虑以外更应该基于需求者的视角进行设计,承租者农户作为参与主体是否愿意参与以及倾向于什么样的融资租赁合约方案是值得探讨的。鉴于此,本文选取通过对内蒙古部分盟市的农牧区进行调研获得一手实地调研数据,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对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以及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进行研究,总结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特征以及农机融资租赁的选择意愿及偏好,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1)尽管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但是农机购置需求依然旺盛,农户的自有财力无法满足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资金需求。农村普遍存在“小型农机无需融资,大型农机无处融资”现象。现有融资的金融机构渠道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机融资困难在于贷款额度小、利率高、到账时间长和周期不灵活,农户在购买农机时存在结构性融资约束问题。(2)基于农户农机购置的融资需求的调研数据,应用直接识别法识别在农农户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农户是否受融资约束是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规模的重要因素。其中需求型融资约束并不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而供给型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均有显着影响。除了本文重点探讨的融资约束因素以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等因素的研究结论基本和以往的研究文献一致。(3)基于承租人视角探讨农户对农机融资租赁的认知及参与意愿,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主要因素。农机购置过程中受到融资约束是选择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前提。农户除了基于自身条件的考虑,更关注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的费率水平、融资期限、抵押担保、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属性,其中抵押担保影响最大、其次是融资周期、最后是增值服务。而不同特征的农户对于这些属性的偏好也存在一定异质性,农户对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也不同。所以要想推广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必须从农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合约,创新模式。(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加大政府支农政策力度,破解农户农机购置需求的融资约束;加强新型金融模式宣传,提高农户农机融资租赁认知水平;加快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强农机融资租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维护农机融资租赁各参与主体利益;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购置行为。从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特征的角度为农户个人农机投资不足提供新的解释,以期为国家下一步出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借鉴;(2)从承租方的微观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融资租赁的参与意愿,结合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分析基于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目的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这方面的文献做一点有益补充;(3)应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选择偏好。应用选择实验法探究农户对于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偏好及其支付意愿,以期为承租方在设计农机融资租赁合同方案或者国家出台鼓励农机融资租赁发展政策建议的时候提供现实参考。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李佳明[3](2021)在《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将我国以往粮食生产的隐性结构矛盾显现出来,2020年伊始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各粮食大国间的粮食贸易基本停滞,同时催生了“粮食民族主义”的出现,导致我国粮食供给出现新的矛盾,粮食安全问题再现,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为实现新时期国内国外两大循环,两会期间再次重申了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性,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作为粮食产出大省,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在2015年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初步调整优化了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本文为验证和再次明确河北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中的优势和改革方向,首先通过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的省级面板统计数据,了解各类主要粮食作物大省,近十年主要粮食生产情况,通过描述统计,对比分析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的位置,发现河北省小麦产量处于全国前十省份的平均水平;玉米产量大约是1.2倍,玉米种植地位高于小麦,但已呈现出下降势头;马铃薯产量偏低,但2018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未来发展空间较大;大豆作为中美贸易战首当其冲的谈判筹码,在我国大力扶持下我省大豆产业发展较快,同样实现双增长,且势头较好。与其他粮食大省对比分析耕地面积与产量,发现河北省小麦产出比,处于微弱的优势,玉米种植比重过高,大豆、马铃薯种植比重仍然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同时通过各省相关文献,分析制定了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通过Deep2.1软件进行投入产出的数据包络模型分析,首先得出河北省在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种植的DEA效率分别为0.896、0.928、0.987、0.629,在样本主产区的排名分别为3、3、2、4,其次发现河北省四种主要农产品种植过程中规模效益情况,其中规模报酬分别为,递减、递增、递减、递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河北省主要粮食的优势排名,依次为大豆、玉米、小麦和马铃薯。依据上述数据实证分析结果和河北省现阶段主要粮食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为我省粮食结构性调整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落实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前提、实施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推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降低粮食生产风险等方面提出建议。
史晓玲[4](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何小国[5](2020)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牢牢坚持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连续出台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使得农业的整体要素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农业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尽管取得了丰硕成绩,但仍存在制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不足,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等,同时与发达国家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与此同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如何在此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转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并进一步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较好的优势,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河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紧抓河南省“三农”的实际问题,与时俱进地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促进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新时期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因此,研究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全面实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西方学者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梳理国外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并通过对指标的量化研究,更加客观清晰地反映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旨在加快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首先,对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整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历届党的领导核心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理论、西方学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其次,系统阐述了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具体分析围绕河南省农业资源状况、河南省农业生产状况、河南省农业综合产出状况、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再次,构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选取了以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一级指标。并采用熵值法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行测度,数据来源于2011-2018年河南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的数据,从而发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整体是处于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还不够完善,并具体分析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具体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总结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最后,结合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系列政策,并针对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总之,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落后等,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农业自身的现代化,即技术、组织、管理的现代化,还要在处理好农业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因此,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坚决贯彻落实以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克服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困难,有效地解决好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张延曼[6](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李洋[7](2020)在《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问题,连续十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农业发展作为主题。但现实却是我国农业的处境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需要。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农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环境,劳动力老化和断层,谁来种地问题迫切需要回答;与之相对应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求呈井喷之势,如何通过社会化的服务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求成为农业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作为采用“金丰公社”服务模式,立足滕州市本地发展的初创公司,更是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未知和挑战,公司发展的前景更是需要合理规划,特别是要充分分析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认清自身状况和问题,客观评价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状况,从而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文以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工具方法对公司进行分析。首先,对公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其次,运用PEST分析法对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从资源和能力方面对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公司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并运用SWOT矩阵进行综合分析。再次,在SWOT矩阵分析的基础上,明晰公司愿景,以更适合公司的发展,确定了长短结合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相关战略方案。最后,提出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配套的战略保障措施。在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的业务发展中,应采取集中差异化战略,继续坚持发展具有相对优势服务项目,继续开展化肥等农资销售服务,大力拓展农作物托管植保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拓展种植农作物品种、强化作物深加工,提升企业利润。要持续深化企业为农民服务的价值观,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不断发掘并满足农民的新需求,优化服务项目,提升自身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公司长远稳健发展。同时,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最基层运营主体,相关研究也能给国内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的战略落地提供借鉴参考。
王倩[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垦区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发展道路的“先行者”,在中国农业建设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农业建设贡献巨大。基于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方位,在改革全面深化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其中一脉相承的逻辑主线。本文从这一逻辑主线出发,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法、依据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分阶段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改革开放以前(1945-197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集体化”和“机械化”初步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揭开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序幕。改革初探阶段(1979-1995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加强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深化阶段(1996-2012年),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中央领导围绕“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教兴农”,立足垦区农业实现第一次飞跃后的新发展实际,深入推进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3-至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规模化”与“科技兴农”为重点领导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开创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历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下,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基于对历史的梳理得出现实启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加强党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坚守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相比于既往研究,本文着重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中国共产党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的逻辑主线出发,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其次,在研究内容上,丰富了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实践的内容。
王旭[9](2020)在《五常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五常市是黑龙江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市),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五常市地处寒温带,冬夏温度相差悬殊,年均降水量在500至800之间,全年无霜期在130天左右,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再加之五常大米品种优良,成熟后的五常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煮熟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深受我国人民喜欢,热销于各大中城市,五常大米凭借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产地证明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五项桂冠,创造了巨大的品牌价值。尽管五常市水稻声名远播,但在五常水稻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五常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产业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翻阅大量的期刊文献、实地调研走访以及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关于五常水稻产业现状的相关数据,通过对五常水稻现状SWOT分析发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问题:1.产业链问题,五常稻米产业链组织模式较多,产业链的每个主体都是普通的合作关系,各主体过于依赖市场。2.农技推广问题,五常市乡镇机构改革以后,把农业服务中心纳入到乡镇中,从事农业技术的人员也由乡镇政府一并进行支配,一些乡镇有农业技术人员编制被挤压、挪用。3.机械化水平问题,五常市水稻产业在我国位居五强县之一,水稻的机械化水平却低于同级别的市(县)。4.稻米优质不优价问题,2018年五常大米的平均收购价格为7.2元/公斤,一般五常大米出厂价格在10-12元/公斤,经过品牌包装后,五常大米的价格暴涨至20-400元/公斤。5.稻米品牌杂乱问题,2018年五常市稻米加工企业数量飞速增长,已达到350家。不光如此,这些大米加工企业都有属于自己品牌,有的企业还有子品牌,这让五常大米的品牌数量多达400余个,五常大米品牌数量多而不精,五常大米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深受品牌的杂乱影响,同时给制假售假的不良商家带来利益空间。为了解决五常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促进五常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五常实际,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强化水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以核心企业引导农民和庄稼大户标准化生产,企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同时可以为农民分摊风险。2.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优化农业推广运行机制,做好农业推广保障工作;加大对农民关于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积极引导企业加入农业推广工作,做好农业推广试点工作。3.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土地流转,使水稻种植规模化;发展以企业和农村合作社为核心的水稻种植模式;加强农业机械相关的配套服务,合理配置资源。4.加强市场管理力度,建立专门的购买通道,丰富购买形式;对五常大米的包装统一管理,加强溯源管理;加大对五常大米宣传力度,重塑五常大米形象。5.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提升五常大米品牌价值,建立五常大米的标准体系;推动资源整合,延伸五常大米产业链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加强对生态园的建设。
张凯[10](2020)在《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在乡村尤为突出。因此,在新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新型的农业生产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产业融合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产业间通过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能重构生产关系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如果忽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构建所必须的法律制度需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农业则难以实现代化发展,难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各地亮点纷呈,但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各区存在差异,新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竞争力不足,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农业剩余劳动力多,但转移能力较差;区域农业资源具有特色,但品牌建设尚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深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为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对策为出发点,以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比较优势方法分析了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产值贡献度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了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北疆地区强于南疆地区;特色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方面北疆地区比较优势强于南疆地区;南疆、东疆地区的林果种植优势较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对较好的是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地区,相对一般的是哈密、吐鲁番、塔城、喀什、阿克苏、巴州地区,发展程度较低的是克州、阿勒泰、和田地区。运用理论分析结合案例论证与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农增收、增进社会福利、推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度,与农业和农业服务业的融合度存在着相互替代作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度对农业产值有正效应,农业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对农业产值具有负效应。农业产值对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度、农业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度在短时期内存在正效应。根据对新疆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分析结合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为新疆农村产业融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
二、搞好标准化 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标准化 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机购置行为 |
2.1.3 融资租赁 |
2.1.4 农机融资租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理论 |
2.2.3 融资租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机理分析 |
3.1.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内在动因 |
3.1.2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 |
3.1.3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效应分析 |
3.2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机制分析 |
3.2.1 融资约束的类型识别 |
3.2.2 农户融资约束直接识别法基本步骤 |
3.2.3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测算理论分析 |
3.3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理论分析 |
3.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分析 |
3.4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理论分析 |
3.4.1 农户融资行为理论分析 |
3.4.2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的理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业机械化及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
4.1.2 农业机械保有量下降,农机投资后劲不足 |
4.1.3 农机行业交易遇冷,在竞争中进行结构性调整 |
4.2 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1 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 |
4.2.2 农机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
4.2.3 农业机械融资租赁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调研样本特征及农户农机购置金融服务供求分析 |
5.1 调研情况简介 |
5.2 样本特征描述 |
5.2.1 受访户主基本特征分析 |
5.2.2 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5.2.3 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
5.3 农机保有情况及购置需求分析 |
5.3.1 农户农机保有状况分析 |
5.3.2 农户农机需求情况分析 |
5.4 调研样本金融服务供求特征分析 |
5.4.1 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分析 |
5.4.2 金融服务供给特征分析 |
5.5 农机购置金融服务状况分析 |
5.5.1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
5.5.2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供给情况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户融资约束的识别过程分析 |
6.1.1 需求型融资约束 |
6.1.2 供给型融资约束 |
6.1.3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结果 |
6.2 农户融资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
6.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农户融资约束程度测算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变量选取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3.4 融资约束程度估算 |
6.4 本章小结 |
7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影响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
7.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2 模型设定 |
7.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7.2.1 数据来源 |
7.2.2 变量选取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意愿影响 |
7.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规模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研究——基于缓解融资约束视角 |
8.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
8.1.1 理论分析 |
8.1.2 模型设定 |
8.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8.2.1 数据来源 |
8.2.2 变量选取及描述 |
8.3 实证结果分析 |
8.3.1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 |
8.3.2 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粮食安全 |
2.1.2 规模报酬 |
2.2 文献综述 |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2.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2.2.3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2.3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综述 |
3 河北省主要粮食生产现状 |
3.1 自然环境条件 |
3.2 主要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
3.2.1 主要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
3.2.2 主要粮食机械化情况 |
3.3 主要粮食进出口情况 |
3.3.1 主要粮食进口情况 |
3.3.2 主要粮食出口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 |
4.1 小麦产量分析 |
4.2 稻谷产量分析 |
4.3 玉米产量分析 |
4.4 大豆产量分析 |
4.5 马铃薯产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主要粮食结构性调整比较 |
5.1 模型介绍 |
5.2 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及数据来源 |
5.2.1 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 |
5.2.2 具体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
5.3 主要粮食品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3.1 小麦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3.2 玉米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3.3 大豆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3.4 马铃薯种植成本收益与DEA效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
6.1 耕地面积得不到有效保障 |
6.2 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 |
6.2.1 大豆种植规模过小 |
6.2.2 马铃薯种植规模不足 |
6.2.3 小麦供需不平衡、玉米供给出现缺口 |
6.3 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
6.3.1 农村居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 |
6.3.2 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 |
6.4 农村居民粮食生产风险大 |
6.4.1 市场风险 |
6.4.2 环境风险 |
6.5 本章小结 |
7 完善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的对策建议 |
7.1 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前提 |
7.2 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
7.2.1 合理扩大大豆种植规模 |
7.2.2 优化马铃薯种植方式 |
7.2.3 优化小麦生产结构 |
7.2.4 优质玉米合理适量增产 |
7.3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7.3.1 提高农村居民劳动者文化水平 |
7.3.2 科学合理的使用农用机械 |
7.4 降低农村居民粮食生产风险 |
7.4.1 深化粮食市场化改革 |
7.4.2 进一步升级粮食产业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二)列宁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三)毛泽东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四)邓小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五)江泽民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六)胡锦涛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七)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三、西方学者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 |
(一)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诱导创新理论 |
第三章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现状 |
一、河南省农业资源状况 |
二、河南省农业生产状况 |
(一)农林牧渔总产值 |
(二)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
三、河南省农业投入现状 |
四、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一)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
(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五、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
第四章 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价与分析 |
一、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 |
(二)指标的构建与说明 |
二、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测度 |
(一)数据来源 |
(二)评价模型的选择 |
(三)数据处理及测度结果 |
(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
三、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
(三)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仍然不足 |
(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六)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落后 |
第五章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 |
(一)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 |
(二)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 |
(三)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 |
二、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第六章 加快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
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
(二)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三、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
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特色农业 |
五、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六、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7)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战略管理理论 |
3 公司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3.1.1 股权结构及股东 |
3.1.2 公司简介 |
3.1.3 公司组织结构 |
3.1.4 公司运作模式 |
3.2 公司发展现状 |
3.2.1 业务开展情况 |
3.2.2 公司财务情况 |
3.2.3 公司运营效益 |
3.3 公司面临的问题 |
3.3.1 发展思路问题 |
3.3.2 人员素质问题 |
3.3.3 种植作物单一 |
3.3.4 市场环境障碍 |
4 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行业现状 |
4.2.2 竞争状况 |
4.2.3 竞争对手分析 |
4.3 内部环境分析 |
4.3.1 组织资源分析 |
4.3.2 人力资源分析 |
4.3.3 财务资源分析 |
4.3.4 技术资源分析 |
4.3.5 运营能力分析 |
4.3.6 营销能力分析 |
4.3.7 发展能力分析 |
4.4 公司SWOT分析 |
4.4.1 机会分析 |
4.4.2 威胁分析 |
4.4.3 优势分析 |
4.4.4 劣势分析 |
4.4.5 SWOT矩阵 |
5 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5.1 公司使命与定位 |
5.2 公司愿景和目标 |
5.3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
5.4 发展战略实施 |
5.4.1 打造服务新格局 |
5.4.2 优化运营新秩序 |
5.4.3 打造全品类服务体系 |
6 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6.1 构建科学内部管理体系 |
6.2 健全人才管理体系 |
6.3 拓宽融资渠道 |
6.4 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
6.5 搭建全方位协作体系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个体化”到“集体化”、“机械化”: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1945-197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 |
第三章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改革初探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79-1995)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实现农业“第一次飞跃” |
一、“包、定、奖”责任制的恢复与改进 |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推广 |
三、家庭农场掀起农业生产关系改革高潮 |
第二节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 |
一、第一批农业现代化试点的建立 |
二、垦区科研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三、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四章 “规模化”、“产业化”与“科教兴农”:改革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96-2012) |
第一节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探索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稳步推进 |
二、新的土地承包制度的陆续出台 |
三、农业产业化局面的逐渐形成 |
第二节 科技引领下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一、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提出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装备工程的实施 |
三、“科教兴农”战略的纵深发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五章 以“规模化”和“科技兴农”为核心:改革全面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2013-至今)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冲刺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部署 |
二、农工(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
三、土地承包制度的逐渐完善 |
第二节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
一、“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落实 |
二、“藏粮于地”战略的有序实施 |
三、数字农业的迅速兴起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展望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新时期展望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 |
二、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 |
三、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 |
四、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加强党对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
二、坚守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 |
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五常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资料的数据来源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和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水稻产业的特点 |
2.1.2 水稻产业链分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3 产业政策理论 |
2.2.4 竞争战略理论 |
3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的历程 |
3.2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 |
4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SWOT分析 |
4.1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优势分析 |
4.2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劣势分析 |
4.3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机遇 |
4.4 五常市水稻产业的挑战 |
4.5 五常市水稻产业现状SWOT分析归纳 |
5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产业链问题 |
5.2 农技推广问题 |
5.3 机械化水平问题 |
5.4 稻米优质不优价 |
5.5 稻米品牌杂乱 |
6 促进五常市水稻产业的发展对策 |
6.1 强化水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
6.2 加快推进农技推广 |
6.3 提高机械化水平 |
6.4 加强市场管理力度 |
6.5 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 |
6.5.1 提升五常大米品牌价值 |
6.5.2 推动资源整合,延伸五常大米产业链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的研究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理论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一二三产业 |
2.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5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3 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比较优势分析 |
3.1 新疆总体农业发展概况 |
3.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稳中有升 |
3.1.2 农业生产特色突出 |
3.1.3 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有待提升 |
3.2 新疆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
3.2.1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
3.2.2 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
3.2.3 新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
3.3 新疆种植业、养殖业结构状况 |
3.3.1 新疆主要作物种植结构 |
3.3.2 新疆林果特色种植结构 |
3.3.3 新疆畜产品结构 |
3.4 新疆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3.4.1 新疆农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3.4.2 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3 特色经济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4 林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
3.4.5 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水平测度 |
4.1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4.1.1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较快 |
4.1.2 农产品加工深度不断深化 |
4.1.3 农业社会化发展滞后于农业发展 |
4.1.4 乡村非农从业比逐渐上升 |
4.2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 |
4.2.1 种养加循环型融合发展模式 |
4.2.2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 |
4.2.3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发展模式 |
4.3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 |
4.3.1 回归计量模型 |
4.3.2 变量说明 |
4.3.3 模型检验 |
4.3.4 模型确定 |
4.4 结果分析 |
4.4.1 新疆总体农村产业融合度 |
4.4.2 新疆县、市农村产业融合度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
5.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模式 |
5.1.2 融合主体的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
5.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农增收、增进社会福利的效应分析 |
5.2.1 促农增收 |
5.2.2 增进社会福利 |
5.2.3 案例论证 |
5.2.4 案例启示 |
5.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分析 |
5.3.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互动机制分析 |
5.3.2 实证方法 |
5.3.3 模型检验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与措施建议 |
6.1 国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1 新疆兵团“土地流转+社会保障” |
6.1.2 金秋农业的葡萄三产融合之路 |
6.1.3 南湖杏花村乡村旅游发展 |
6.2 国际经验借鉴 |
6.2.1 荷兰现代农业的做法 |
6.2.2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做法 |
6.2.3 日本“六次产业”的做法 |
6.3 措施建议 |
6.3.1 加快特色产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专业化 |
6.3.2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保障发展可持续 |
6.3.3 发展农业教育,为三产融合添动力 |
6.3.4 把握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
6.3.5 培育融合主体,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搞好标准化 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D]. 王彦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河北省主要粮食供给侧结构调整研究[D]. 李佳明.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4]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5]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研究[D]. 何小国. 河南大学, 2020(02)
- [6]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7]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D]. 王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9]五常市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 王旭.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10]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经济效应及对策研究[D]. 张凯.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