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语谚语来源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冯小冰[2](2017)在《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始于20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截止到目前为止,学界依然缺乏对于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的内容有三:其一,系统梳理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情况;其二,深入剖析影响译介活动的多元要素;其三,探究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与其德译活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依托卫礼贤翻译中心数据库和东亚文学杂志数据库,建立了独立的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出版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经历了三大周期,即1978-1992年间的高潮、1993-1999年间的低谷、2000-2013年间的新时期。总体上,中国当代小说的德译情况欠佳,译介缺乏持续性,读者数量也很有限。报纸、杂志和文集/单行本是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三大渠道。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以学术和商业出版社为主,多受学术界和商业利益的主导,而中国官方出版社的译介活动则深受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从选题上看,译介活动多受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的操控,纪实性、文革类、禁书类以及反映中国风物的短篇作品更受到德语出版机构的偏爱。本论文以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为指导,提出了由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者、译介渠道、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六大环节构成的文学译介模式。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研究对典型性现象展开了定性分析。研究表明:1978-2013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本体的影响最大;而随着中国当代小说本体的转变,虽然意识形态依旧保持着很强的影响,但诗学要素对译介的作用也日益增强。特别是中国当代小说本体从“政治美学”到“文学审美”的回归,使德语读者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接受逐渐摆脱固有的思维习惯,不再局限于政治与社会学的解读视角,而是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并日趋多元化。另一方面,读者期待视野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本研究以图书销量和媒体评论为依据,分别选取了三个译介周期内最成功的中国当代小说德译作品,针对影响其译介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具体的翻译策略展开个案分析。分析显示,随着目的语读者期待的变化,译者的翻译策略也从面相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翻译”逐渐转向了更多以源语为导向的“充分性翻译”。而这种翻译策略转变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也直接体现在德语国家的读者和媒体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上。对此,研究通过对各家德语媒体,特别是《法兰克福汇报》上的书评,对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地区的接受效果进行了分析,最终证实了意识形态、诗学和文学本体这三大要素对读者期待、翻译策略和译介效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胡丹娟[3](2019)在《隐喻认知视角下英德汉谚语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谚语,作为人类语言的精华,是认知活动的产物,是建立在概念隐喻基础之上的。本文将从隐喻认知的视角,对比研究英德汉谚语的共性和差异及其原因。以期能在跨文化背景下,对进一步理解英德汉谚语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提供一定的帮助。
范小青[4](2013)在《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成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成语的定义和范围,向来众说纷纭。对成语定义和成语范围的含糊其辞或者曲折回避,是对成语及其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一大弱点。无论是汉语成语本身的研究、汉外成语的对比研究、以成语为内容的第二语言教学研究,还是成语类教材、词典、考试大纲、读物的编写等等,都需要明确的成语定义和准确的成语范围作为基础。本文从成语研究的起点出发,抓住汉语成语的基本问题——成语的定义和数量问题展开研究。在分析梳理成语研究史的基础上,本文整理各家成语定义并从中提取定义要素,逐一分析对比,提出成语定义要素中的“来源于古籍或有较早的出处”是成语和其他固定短语的重要区别,并把时间下限定在1919年以前,强调了成语的历史继承性是成语的区别性特征。成语和俗语并列,共同构成固定短语中的“熟语”。成语是具有古代汉语特征的熟语,俗语具有现代汉语特征,包括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惯用语中有一部分现当代的仿造“准成语”,随时间的积淀在将来有成为成语的可能。在明确了汉语成语的定义后,我们对汉语成语的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正式统计前的筛选工作经历了三个层次。首先广泛收集大型成语词典,并逐本统计条目数。在统计中注意该词典的收词原则是否是只收严格定义的成语。第二步,从收集到的众多大型成语词典中,精选定义严格、编辑严谨、影响力大、学术水平高的词典,作为我们调查的底本。第三步,采用抽样统计条目群的方法,从精选的四个大型成语词典样本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无”“人”等字开头的成语条目群,按照同一时期不同编者、同一编者不同时期等多个角度,进行多个条目群的多层次对比研究,分析若干个条目群随编者、时期变化而产生差异的幅度,探讨不同成语词典在条目数量和条目内容方面差异较大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成语条目在本体之外具有多个衍变体,是不同成语词典的条目数量和内容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本文归纳了成语衍变体的特征,分析了成语在使用中产生衍变体的种种方式,对汉语成语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估算出汉语成语的总体数量超过了2.5万条,可达3.2万条左右。在明确了成语的定义并对汉语成语的总体规模做出调查和估算后,本文提出了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的定义,并分析指出成语、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的关系应该是:常用成语集合包括在成语集合内,教学用成语有小部分超出了常用成语甚至成语集合的范围。本文以《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为底本,以严格的成语定义为标准,制定出《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该表的形成经过三个层次的筛选和最后的补充完善,首先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的56008个词中,提取所有字数在四字以上(含四字)的条目6114个;接着按照“从宽检读,存疑保留”的原则,剔除所有明显不是成语的条目,如专有名词、学科术语、新生事物、惯用语等等,得到所有可能是成语的条目4656条;然后以《成语源流大词典》为标准,剔除所有未收录条目,得到符合严格定义的成语3443条;为了避免错漏,将被剔除1213条放入国家语委语料库古代汉语分库和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古代汉语分库中再次查找,补充了31条有确凿古籍出处的成语;另外,从《成语源流大词典》中提取二三字成语,放入《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中检验,得到常用二三字成语62条;最后,形成《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该表收入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二三字、四字和多字成语总计3536条,包括主体部分的四字及以上成语3474条,及单另开列的二三字成语62条。表中的每一条成语都带有来自《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的频序号作为其常用程度的衡量指标,全表有频序和音序两种排列方式。在《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研制完成后,本文采用ZiCiFreq软件分析了表中现代汉语常用成语的用字频率和用字特点,发现现代汉语常用成语所用汉字绝对数量较少,仅2375个;用字难度较大,超出2500常用字范围的有587个,超出3500常用字范围的有302个。以上数据可供学习者学习常用汉语参考。汉语成语凝聚了汉民族的文化,无论是母语学习者还是第二语言学习者都有学习适量成语的需求。《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研制正是以“教学适用”为宗旨,通过调查成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确定教学成语的数量和具体条目以及等级划分上。通过对市面上常见成语词典、成语教材和成语读物的调查统计,我们把教学用成语的条目总数确定在300-400条。在条目选取上,我们采用频率排序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最终选取高频常用汉语成语321条(其中包括来自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符合严格定义的成语87条),并从教学需要出发,选取代表性强、认知度高的文化成语15条,并酌收不符合严格成语定义的高频“准成语”30条,汇总构成《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366条。全表共分三个等级,一级成语145条,供学习者熟练掌握,可供备考HSK和口常使用;二级成语150条,供学习者了解掌握,可供进一步扩大成语词汇量和日常使用;三级成语71条,供有兴趣的学习者了解,可帮助了解中国文化、历史故事,并有助于阅读新闻报刊等正式文体。经字频分析和人工干预,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相比,一级成语超纲汉字1个,二级成语超纲汉字18个,三级成语超纲汉字29个。为方便教学使用,《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按音序和分级频序两种方式排列。
陈忱,朱建华[5](2004)在《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文中提出如果说语言是反映各族人民文化的镜子,那么语言中的熟语则更能反映各民族丰 富的文化传统。在德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以动物来作喻的熟语。可是由于中德 两种文化观察动物的角度并非完全一致,关注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这些动物的 象征意义也有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对几种在中德熟语中出现频率都较高动物 (狗,牛,马,鸡,狼,鼠)的象征意义的比较,从而找出这两个民族在文化以及思考方 式上的差异。
练斐[6](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著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梁雯[7](2019)在《《翻译行动通论探索》(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素材选自《翻译行动通论探索》,该书是一本关于翻译行动理论的专著,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卡特琳娜·赖斯和汉斯·J·弗米尔撰写。2013年,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将其翻译成了英文。诺德试图通过译出一个易于被英文读者和学者理解、接受的文本,以此对目的论和她的“功能加忠实”理论做一些验证。本翻译实践报告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理论为指导,以《翻译行动通论探索》中第九章、第十章为案例,从词汇、句子和语篇衔接等方面展开分析,针对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探讨相应的翻译技巧。本翻译实践报告由以下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翻译实践的背景、作者简介、翻译任务目的;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描述,主要阐述了翻译材料来源、翻译内容简介、翻译材料特征分析以及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详细介绍了译前准备阶段、翻译阶段以及译后审校阶段;第三章案例分析,从词汇、句子、语篇衔接方面举例说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结合实践过程总结翻译心得体会以及不足。笔者经过此次翻译实践,对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拓了在翻译领域的眼界。结合本次翻译过程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今后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点帮助。
赵志勇[8](2018)在《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德语教学中,让初学者倍感困惑的通常是与汉语语法相差甚远的德语语法。然而,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由词汇带来的学习困难往往令人始料不及。学习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却越来越感到无法恰当得体地运用德语词汇。人类学习外语的经验充分表明词汇学习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以及词汇学习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就学习者而言,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就教学者而言,对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时间进入21世纪,科学研究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多学科领域的视角,使外语教育工作者能够站在交叉学科的逻辑起点上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用单一学科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已永远成为过去时。基于此,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心理语言学中思维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引领,以对词与概念辩证统一关系的考察为切入点,探索以概念为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力争解决目前我国德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使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德语教学中实现更大价值。本论文在教学反思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词与概念辩证关系视角解决中国学习者德语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理论层面,本论文在语言学领域明确了“概念”的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语元”的思想,确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内在逻辑关联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和驱动性关系。在实践层面,本论文通过访谈的方式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基于对现状的分析,进一步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掌握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最终拟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理论视角和研究内容,陈述了对研究方法的设想,并提出三个研究问题:一是词与概念关系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二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中所运用的策略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第一章回顾了中西方学界在概念研究、词汇研究、词与概念关系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等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指出,词汇研究有必要以哲学对概念的探讨为根基,基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化对概念及其与词的关系的认识;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要以此为先导。第二章基于对语元的内涵分析结合语言学分析和心理现实性分析,进一步完善了“语元”思想;依据概念在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领域所具有的特征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按照本论文的观点,概念是经由人类个体的主客观互动而形成的思维单位。这一单位在生理层面形成特定的、具有一定权值的神经通路,在心理层面引发具有社会依存性的判断和映射意象,在语言层面通常具有形式接口和语义接口。语元是言语活动中用以表征概念的最小话语单位。其内核是思维领域的概念,其形式具有任意一种语言的形态特征,其线性延展长度取决于语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从内在逻辑关联的角度来看,语元是概念在言语活动领域的映射,是对词的具体运用;它一方面由词组构而成,另一方面又以语言的物质形态表征概念。它既是概念在语言中的固着点,是思维进入语言的凭藉;又是词在言语活动中的形成物,是语言深入思维的通道。第三章基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思想,通过学理分析进一步确定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洪堡特从原像与形象的角度,结合语言与精神的关系、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以及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对词与概念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语言哲学的高度指明了概念—语元—词的辨证关系。维果茨基依照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基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儿童概念形成过程以及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对概念与词的关系进行阐释,从文化历史观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确凿证据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心理关联,使三者内在地统一在一起。另外,洪堡特的对比语言学方法论和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法在本论文对研究方法的选用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奠定了本论文研究方法论的基础。第四章从概念—语元—词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提出“不同语言以语元为表征形式,在同一概念中得到统一”的理论假设。并以对比语言学和单元分析的方法论为指导,运用社会语言学中词感测量的方法,以汉语词感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平行语料的分析,基于英语、德语、法语语元形态调查,证明“不同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且“表达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表征形式为该语言中的语元”,进而从逻辑论证的角度使总的理论假设得到证实,在言语实践层面建立了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原发性的思维领域的概念外化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再行分解为传统语言研究中狭义的汉语字或印欧语词;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语言学领域的字/词组构为言语活动领域的语元,从而进入思维领域表征概念。三者相互作用,互为驱动。因此,外语词汇学习应该以概念为驱动,以表征概念的语元为内容,以组构语元的词为归宿,在用词组构语元、用语元构成句子的基础上,用概念形成判断,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外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外语思维能力。第五章运用访谈法,通过对中国德语教学界四位资深专家和五位优秀青年德语教师代表的访谈,从教师的视角了解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表明,中国学生整体上不注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在词汇深度上全面把握词的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不重视语境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习惯于机械记忆词汇表中所列德语单词及其对应汉语释义,不能充分利用德语语言学知识和词汇学知识辅助词汇学习,过高估计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对德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过分依赖汉语对德语理解和产出的中介作用。上述倾向必然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消极特征。第六章运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大陆地区十六个省和直辖市共二十五所院校近千名德语学习者的调查,了解其德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德语学习者群体整体上的词汇学习策略水平较低,缺少对词汇本质和德语词汇特点以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的关注,没能很好地协调词汇学习与思维发展的关系,不注意从认知层面对词汇进行深层加工,忽视了语境和文化在词汇学习中所能产生的积极效应,不能结合语言学和德语词汇学知识进行词汇学习。这是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也是概念驱动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必须克服的弊端。第七章以前六章的研究结论和调查发现为基础,结合德语词汇特点及中国德语教学特色,建构出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该策略体系分为观念系统和方法系统两大部分,观念系统包含“以概念为驱动”、“以语元为内容”和“以词为归宿”三个理念。三个理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分别从“用”的维度、“义”的维度和“形”的维度解决德语词汇学习问题。作为对观念系统的回应,方法系统相应地包括“活动任务法”、“情境效应法”、“文化移情法”,“语元配对法”、“整体含义法”、“组合搭配法”,“词类特征法”、“词素识记法”、“词形变换法”等九种具体操作方法,力求使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融功能、意义和形式为一体,集文化与知识于一身,基于思维运作和语言运用,以形成德语思维为目标,以概念互构为追求。两大系统、三个理念、九种方法连通互动,有机结合,构成作为整体的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在该策略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德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满足“新国标”对其在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求。第八章对整部论文的理论出发点作了总结,对各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走向。
冶慧颖[9](2018)在《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语言符号系统中的颜色词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类各民族在借助这一抽象概念表达色彩的同时,颜色词还被赋予了丰富的引申义、联想义和象征义等。人类对色彩光谱的划分和认知过程是渐进的、连续的,但也不排除有特殊历史事件以及外来文化传入所导致的基因突变,但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有源可寻的。本研究将英语基本颜色词作为切入点,依据斯瓦迪士的《两百词表》,从中选出“黑”、“白”、“红”、“黄”、“绿”五个核心词概念进行语义研究。首先穷尽性地查找出这五个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词汇及语义,并追寻其词源、颜色词衍生词和语义出现的年代,进而整理出每个颜色词的时间年表和语义年表。然后根据每个颜色概念下所有语义的凸显要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对其进行范畴的归类,并运用语义图模型的研究方法分别绘制出这五个颜色范畴所有语义的语义图,再从语义类型学的视角把英语基本颜色词概念下的所有语义与其他22种语言中相对应颜色概念的语义进行共时比较,对这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内所有语义的产生、演变及消亡过程进行描写与解释,试图比较出其共性和差异,进而探寻出这23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语义演变的轨迹和演变机理,从而发现人类在颜色领域的认知共性。本研究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作者依次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颜色词研究现状、研究涉及的理论和依据、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至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分别研究了英语中“黑”、“白”、“红”、“黄”、“绿”这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颜色词的词源、年表、本义与引申义,并用语义图的方法和其它二十二种语言中同一颜色范畴的语义进行共时比较。第七章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归纳了这二十三种语言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差异以及原由,并对颜色词语义的演变机理作出解释。第八章则是本研究创新与不足的评价与展望。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本研究首次将英语中五个基本颜色词语义场的所有词汇和语义进行了穷尽性的搜索,并对其词源、衍生词和语义产生的年代进行了详尽查询和历时的研究,对语义的发展演变轨迹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分析和归纳。(2)本研究首次从类型学的视角将英语基本颜色词概念下的所有语义和其它22种语言中相应颜色词概念的语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本研究所取样本涵盖的语系、语族之广、语义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样本的多寡直接影响语义演变规律的正确总结。(3)本研究首次采用语义图的方法对颜色词语义进行直观展示,清晰地刻画了颜色词语义演变的路径及方式。
王文强[10](2019)在《《西游记》英译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不惟如此,早在1758年(乾隆23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西田维则就开始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其后,随着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传教工作的展开,这部小说也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此后,尽管这部小说的译介主体在不断的变化,《西游记》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进程却从未中断过。其中,这部小说的英语译文(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自1822年马礼逊在《华英字典》首次收录《西游记》中的部分谚语开始,到1983年余国藩的《西游记》全译本问世,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从“种子”到最终“成形”共历经了160余年的历史。早在1961年,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就被选入象征世界文学作品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成为最早被该系列丛书收录的中国文学作品,可见这部小说作为“世界文学”的影响力。然而,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部小说相比,学界对《西游记》的英译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全面研究《西游记》英译的著作问世,这显然与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强大的影响力并不匹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西游记》的英译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描述翻译学和翻译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自《西游记》问世以来,有关这部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在中国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那么,这些来自异域的译者们如何定义《西游记》的“性质”?他们的阐释与解读与这部小说的学术研究又有何联系?第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游记》的译者们选取这部小说进行翻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译者的身份是否会影响他们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认知?第三,正如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指出的,翻译实质上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在经历改写而成的《西游记》英译本中,原著的主要人物在形象是否与原著一致?如果发生了“变异”,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语境、译者文化身份以及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笔下的译文(译本)差异明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原著的一些主要人物形象之所以在译本中发生“变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上述几个因素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译者对这部小说的翻译阐释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是同步的。根据译者身份、翻译目的、译本(文)形式、译本影响、以及这些《西游记》的译者们对这部小说的阐释与解读,本研究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旅行时期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22年至1916年,这一阶段的译介主体以传教士为主,《西游记》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传教工具的角色,原著的文学性并没有得到重视;第二个阶段为1917年至1932年,库寿龄首次在英语世界否定了“邱处机作者论”的观点,之后海伦·海耶斯的节译本在英国出版,尽管海耶斯对《西游记》的佛教阐释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倾向,然而,它的出现意味着《西游记》走出了“传教士阐释阶段”,序言中大幅引用胡适考证《西游记》的最新成果,正式开启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现代之旅”;第三个阶段为1942年至1968年,著名汉学家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译本在英语世界广受赞誉,通过他的译本,原著的文学性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彰显,译者精心塑造的“猴王”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西游记》为“神话小说”、“滑稽小说”的“属性”在本时期通过韦利译本广泛被这部小说的研究者所接受。第四个阶段是1969年至1983年,在杜德桥、余国藩等学者的推动下,《西游记》的学术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西游记》蕴含的道教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余国藩集《西游记》研究者、翻译家、汉学家于一身,他将有关这部小说最新的研究成果融汇到自己的译作中,使这个全译本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气息。系统全面地考察《西游记》的百年英译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考察《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有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域外传播的诸多因素,并把握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点,从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译事业提供指导,从而加快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二、德语谚语来源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语谚语来源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现状 |
1.2.2.1 概述式研究 |
1.2.2.2 个案研究 |
1.2.2.3 名家感悟与访谈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材料 |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翻译即传播 |
2.2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
2.3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下的译介模式 |
2.4 文学译介模式 |
2.5 文学译介模式下的文学译介 |
2.5.1 文学译介的历史观 |
2.5.2 文学译介的整体观 |
2.5.3 文学译介的语境观 |
第三章 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德译概述 |
3.1 译介背景 |
3.2 1978-2013年的整体译介趋势 |
3.3 译介渠道 |
3.3.1 报纸 |
3.3.2 杂志 |
3.3.3 文集/单行本 |
3.4 译介主体 |
3.4.1 译介主体的总体构成 |
3.4.2 德语地区的译介主体 |
3.4.2.1 学术出版社 |
3.4.2.2 商业出版社 |
3.4.3 中国的译介主体 |
3.5 译介内容 |
3.5.1 译介小说类型 |
3.5.2 译介作家与作品 |
3.6 译者 |
3.7 小结 |
第四章 1978-1992:多重施力下的译介高潮 |
4.1 中国当代小说在两德的译介 |
4.1.1 中国当代小说在民主德国的译介 |
4.1.2 中国当代小说在西德的译介 |
4.1.3 中国发起的译介活动 |
4.1.4 中德译介活动中的译介选题对比 |
4.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沉重的翅膀》 |
4.2.1 翰泽尔出版社(Hanser)、德国袖珍书出版社(dtv) |
4.2.2 译者阿克曼 |
4.2.3 小说《沉重的翅膀》 |
4.2.4 《沉重的翅膀》德译本翻译特点 |
4.2.4.1 删减 |
4.2.4.2 增译与改译 |
4.2.4.3 文末注释 |
4.3 小结 |
第五章 1993-1999:政治事件作用下的译介低潮期 |
5.1 中德双方的译介活动 |
5.1.1 中国出版社的译介活动 |
5.1.2 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 |
5.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美食家》 |
5.2.1 第欧根尼出版社(Diogenes) |
5.2.2 译者高立希(Ulrich Kautz) |
5.2.3 小说《美食家》 |
5.2.4 《美食家》德译本翻译特点 |
5.2.4.1 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其处理策略 |
5.2.4.2 保留 |
5.2.4.3 俗语、谚语与诗歌等的翻译 |
5.2.4.4 替换策略 |
5.3 小结 |
第六章 2000-2013:国家关注下的译介新时期 |
6.1 德语地区的译介活动 |
6.1.1 奥地利的译介活动 |
6.1.2 瑞士的译介活动 |
6.1.3 德国的译介活动 |
6.1.3.1 参与译介的出版社 |
6.1.3.2 获得译介的作家与作品 |
6.2 译介效果的影响因素——小说《兄弟》 |
6.2.1 费舍尔出版社(Fischer)与译者高立希 |
6.2.2 小说《兄弟》 |
6.2.3 《兄弟》德译本翻译特点 |
6.2.3.1 保留策略 |
6.2.3.2 替换策略 |
6.2.4 《沉重的翅膀》、《美食家》、《兄弟》的译介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反作用 |
6.2.4.1 成功译本的译介效果影响因素对比 |
6.2.4.2 成功译本对译介效果影响因素的反作用 |
6.3 小结 |
第七章 1978-2013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译介效果 |
7.1 媒体评论 |
7.2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回顾与展望 |
8.2 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78-2013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本出版书目 |
附录二: 获得持续译介的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出版信息 |
附录三: 访谈录 |
附录四: 《沉重的翅膀》德译本中删节最大一处的小说原文内容: |
(3)隐喻认知视角下英德汉谚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喻认知概述 |
二、英德汉隐喻性谚语的对比研究 |
1. 共性分析。 |
2. 差异分析。 |
三、产生共性的原因 |
1. 隐喻思维的共性。 |
2. 隐喻与文化的一致性。 |
四、产生差异的原因 |
1. 不同的民族认知心理。 |
2. 不同历史文化特性。 |
3. 不同的宗教信仰。 |
五、结论 |
(4)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选题缘起 |
0.2 相关研究介绍 |
0.3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0.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成语的定义和范围 |
1.1 成语思辨 |
1.1.1 “四性说”辨析 |
1.1.2 “新成语”辨析 |
1.1.3 《源流》中的成语观辨析 |
1.2 成语的定义 |
1.2.1 成语定义要素的提取、比较和分析 |
1.2.2 成语定义新探 |
1.3 成语的范围 |
1.3.1 成语及相关概念的关系 |
1.3.2 成语定位新探 |
第二章 成语、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 |
2.1 概念界定 |
2.2 成语、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的关系 |
2.2.1 常用成语和核心词的概念 |
2.2.2 成语、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的关系 |
2.3 对汉语成语总体数量的研究 |
2.3.1 前导研究 |
2.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2.3.3 语料的来源 |
2.3.4 基于成语词典的条目统计和分析 |
2.3.5 对分析结果的思考 |
第三章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的研制 |
3.1 研究思路 |
3.2 语料来源 |
3.2.1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
3.2.2 语委语料库和CCL语料库 |
3.3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研制过程 |
3.3.1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的研制步骤 |
3.3.2 非成语的排除 |
3.3.3 疑似成语的甄别 |
3.3.4 常用成语表的形成 |
3.4 常用成语表带来的思考 |
3.4.1 近似成语条目和成语的关系 |
3.4.2 常用成语的用字频次分析 |
第四章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制定 |
4.1 问题的提出 |
4.1.1 成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
4.1.2 从主要问题到基本问题 |
4.2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构想 |
4.2.1 研制目的和意义 |
4.2.2 研制方法和原则 |
4.3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研制过程 |
4.3.1 数据分析 |
4.3.2 条目提取 |
4.3.3 划分等级 |
4.4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最终形成 |
4.4.1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形成 |
4.4.2 字种和字频统计分析 |
4.4.3 相关问题的说明 |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熟语的定义 |
二、德汉动物熟语异同比较 |
三、德汉熟语中常见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 |
1. 狗 |
2. 牛 |
3. 马 |
4. 鸡 |
5. 狼 |
6. 鼠 |
四、小结 |
(6)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1 绪论 |
1.1 词长研究述评 |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
1.1.2 词长计量研究 |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
1.1.4 现有研究评述 |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词的界定 |
2.1.2 词长分布定律 |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
2.2 研究语料 |
2.2.1 德语简史 |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
2.3.1 词长测量单位 |
2.3.2 词长类型 |
2.3.3 软件与程序 |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3.1 动态词长分布 |
4.3.2 静态词长分布 |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
4.6 小结与讨论 |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语 |
6.1 研究概述 |
6.2 研究结果 |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
作者简历 |
(7)《翻译行动通论探索》(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材料来源 |
1.2 翻译材料内容简介 |
1.3 翻译材料特点分析 |
1.4 翻译项目意义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阶段 |
2.1.1 翻译工具 |
2.1.2 背景知识 |
2.1.3 确定译文标准 |
2.1.4 指导理论—乔治·斯坦纳的“翻译解释学”及“阐释四步骤” |
2.1.5 制定术语表 |
2.2 正式翻译阶段 |
2.2.1 翻译计划 |
2.2.2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2.3 译后审校 |
2.3.1 自我审校 |
2.3.2 他人审校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词汇 |
3.1.1 专业术语 |
3.1.2 非专业词汇 |
3.1.3 逻辑词 |
3.2 句子 |
3.2.1 拆分长句 |
3.2.2 语态转换 |
3.2.3 重组语序 |
3.3 语篇衔接 |
第四章 结语 |
4.1 翻译经验总结 |
4.2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附录三 术语表 |
致谢 |
(8)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研究综述 |
一、概念的哲学本源 |
二、西方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
三、中国学界对概念的研究 |
第二节 词汇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的研究 |
第三节 词与概念关系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
二、中国学界对词与概念关系的研究 |
第四节 词汇习得策略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
二、中国学界对词汇习得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词及其与概念的研究单位—语元 |
第一节 语元 |
一、语元的提出 |
二、语元的涵义 |
三、对语元的语言学分析 |
四、语元的心理现实性 |
第二节 概念 |
一、概念的定义 |
二、概念的特征 |
三、概念的语言表征形式 |
第三节 概念—语元—词的内在关联性 |
第三章 概念—语元—词的学理分析 |
第一节 原像与形象—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概念与词 |
一、语言与精神的关系 |
二、人类概念的一致性特征 |
三、母语概念与外语概念 |
第二节 单元—维果茨基心理学中概念与词的有机单位 |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
二、儿童概念的形成过程 |
三、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
第三节 对比分析与单元分析—概念研究的方法论 |
一、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 |
二、思维与语言关系的单元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启示与借鉴 |
一、洪堡特关于概念与词的语言哲学观点之启示 |
二、维果茨基关于概念与词的心理学思想之价值 |
三、研究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
第四章 基于平行语料的概念—语元—词的驱动性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
二、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
一、汉语词感调查 |
二、语元形态调查 |
三、德语语元形态调查 |
第五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专家访谈结果 |
二、青年教师访谈结果 |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对德语词汇学习的基本认识 |
二、词汇学习内容 |
三、词汇学与教的方法及策略 |
四、余论 |
第六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
第一节 问卷编制 |
一、问卷设计 |
二、预试施测 |
第二节 实测概况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
三、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统计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特征 |
二、不同群体间的词汇学习策略差异 |
三、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 |
第七章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建构 |
第一节 建构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现实基础 |
一、德语词汇的特点 |
二、中国德语教学特色 |
第二节 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观念系统 |
一、以概念为驱动 |
二、以语元为内容 |
三、以词为归宿 |
第三节 德语词汇学习策略体系的方法系统 |
一、“用”的维度 |
二、“义”的维度 |
三、“形”的维度 |
第四节 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体系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感测量所用外文文本 |
附录2 汉语词感调查问卷 |
附录3 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
附录4 有争议德语语元汇总表 |
附录5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问卷 |
附录6 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
附录7 德语语元形态调查结果汇总表 |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专家访谈转写文本 |
附录10 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
附录11 题项与策略倾向对应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9)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范围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颜色词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颜色词研究现状 |
1.4 研究涉及的理论及依据 |
1.4.1 语言类型学 |
1.4.2 语义类型学 |
1.4.3 认知语义学理论 |
1.4.4 语义图模型 |
1.5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5.1 语料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2 英语颜色“黑”的研究 |
2.1 英语“黑”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2.1.1 源于颜色表达的“黑色”词 |
2.1.2 源于明暗表达的“黑色”词 |
2.1.3 “借物呈色”的“黑”色词 |
2.2 英语“黑”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2.2.1 “黑”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2.2.2 “黑”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2.3 英语“黑”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2.3.1 英语“黑色”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2.3.2 英语“黑色”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2.4 英语“黑”语义图 |
2.4.1 语义图构建说明 |
2.4.2 英语“黑色”语义场的语义图 |
2.4.3 英语“黑色”语义图解析 |
2.5 与其它语言“黑”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2.5.1 与印欧语系“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黑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2.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6 与孤立语(日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黑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2.6 英语和其它语言黑色语义图比较小结 |
3 英语颜色“白”的研究 |
3.1 英语“白”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3.1.1 源于颜色表达的“白色”词 |
3.1.2 源于明暗表达的“白色”词 |
3.1.3 “借物呈色”的“白色”词 |
3.2 英语“白”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3.2.1 “白”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3.2.2 “白”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3.3 英语“白”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3.3.1 英语“白”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3.3.2 英语“白”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3.4 英语“白”语义图 |
3.4.1 英语“白”语义场的语义图 |
3.5 与其它语言“白”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3.5.1 与印欧语系“白”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白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3.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6 与孤立语(日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白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3.6 英语和其他语言“白”语义图比较小结 |
5 英语颜色“红”的研究 |
5.1 英语“红”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5.1.1 源于颜色表达的“红色”词 |
5.1.2 “借物呈色”的“红色”词 |
5.1.3 颜色属性边缘化的“红色”词 |
5.2 英语“红”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5.2.1 “红”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5.2.2 “红”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5.3 英语“红”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5.3.1 英语“红”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5.3.2 英语“红”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5.4 英语“红”语义图 |
5.4.1 英语“红”语义场的语义图 |
5.5 与其它语言“红”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5.5.1 与印欧语系“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红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5.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6 与孤立语(日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红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5.6 英语和其它语言“红”语义图比较小结 |
6 英语颜色“黄”的研究 |
6.1 英语“黄”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6.1.1 源于颜色表达的“黄色”词 |
6.1.2 “借物呈色”的“黄色”词 |
6.2 英语“黄”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6.2.1 “黄”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6.2.2 “黄”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6.3 英语“黄”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6.3.1 英语“黄”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6.3.2 英语“黄”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6.4 英语“黄”语义图 |
6.4.1 英语“黄”语义场的语义图 |
6.5 与其它语言“黄”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6.5.1 与印欧语系“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黄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6.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6 与孤立语(日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黄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6.6 英语和其它语言“黄”语义图比较小结 |
7 英语颜色“绿”的研究 |
7.1 英语“绿”语义场颜色词的来源及衍生词年表 |
7.1.1 源于颜色表达“绿色”词 |
7.1.2 “借物呈色”的“绿色”词 |
7.2 英语“绿”语义场颜色词的使用表现 |
7.2.1 “绿”语义词汇在BNC语料库中的分布 |
7.2.2 “绿”语义词汇的使用频率 |
7.3 英语“绿”语义场语义的引申及发展 |
7.3.1 英语“绿”语义主要引申类别 |
7.3.2 英语“绿”语义引申义出现年代 |
7.4 英语“绿”语义图 |
7.5 与其它语言“绿”语义场及语义图对比研究 |
7.5.1 与印欧语系“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2 与乌拉尔语系(匈牙利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3 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土耳其语)“绿色”语义场语义比较 |
7.5.4 与闪含语系(阿拉伯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5 与南亚语系(越南语、马来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6 与孤立语(日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5.7 与汉藏语系(泰语、汉语)“绿色”语义场语义的比较 |
7.6 英语和其它语言“绿”语义图比较小结 |
8 结语 |
8.1 英语颜色词来源及变迁 |
8.2 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1 黑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2 白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3 红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4 黄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2.5 绿色语义的共性及原由 |
8.3 颜色词语义的差异及原由 |
8.3.1 地理、气候及原生文化对颜色语义的影响 |
8.3.2 宗教、政治导致颜色语义变异 |
8.4 颜色词语义演变的途径——转喻和隐喻 |
8.5 颜色词语义的传播及地缘影响 |
8.6 颜色词语义的模糊性 |
8.7 颜色词语义的矛盾性 |
9 创新、不足及展望 |
9.1 创新 |
9.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目录 |
(10)《西游记》英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本文对《西游记》英译文本性质界定 |
1.3.2 本文对《西游记》的翻译界定 |
1.3.3 英语世界的《西游记》 |
1.3.4 本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及历史阶段的划分 |
1.4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海外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述评 |
1.5 本研究所涉及的翻译理论 |
1.5.1 描述翻译学派 |
1.5.2 翻译史学研究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传教士汉学家对《西游记》的译介研究(1822-1916) |
2.1 本阶段《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隐性传播”探究 |
2.1.1 开创《西游记》英译史的《华英字典》 |
2.1.2 艾约瑟对《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首次介绍 |
2.1.3 伟烈亚力《汉籍解题》中的《西游记》 |
2.1.4 明恩溥《中国人的德行》中的《西游记》 |
2.1.5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隐性传播”贡献 |
2.2 作为“显性传播”的《西游记》英译文 |
2.2.1 詹姆斯·沃尔对《西游记》的译介 |
2.2.2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翻译与改写 |
2.2.3 晚清时期其它《西游记》英译文 |
2.3 本阶段《西游记》“显性译文”的译者身份探析 |
2.4 本阶段译者的译介动机考察 |
2.5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
2.5.1 李提摩太其人其译 |
2.5.2 李提摩太“援佛入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5.3 李提摩太翻译《西游记》动机探析 |
2.5.4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
2.5.5 走向基督—李提摩太对《西游记》人物的“改造” |
2.5.6 李提摩太眼中的《西游记》宗教成分 |
2.6 本时期《西游记》译介之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第3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启蒙期”(1917-1932) |
3.1 库寿龄《中国百科全书》对《西游记》的介绍 |
3.2 文仁亭《中国神话与传奇》中的《西游记》 |
3.3 东方佛学的“西游记”——海伦·海耶斯《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
3.3.1 译者海伦·海耶斯的身份探析 |
3.3.3 海耶斯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认知 |
3.3.4 海耶斯译本中孙悟空的形象建构 |
3.3.5 “东方智慧丛书”对中国文学典籍的选材 |
3.3.6 海耶斯《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与底本 |
3.3.7 本章小结 |
第4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繁荣期(1942-1968) |
4.1 倾听译者的心声——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
4.1.1 阿瑟·韦利其人其译 |
4.1.2 阿瑟·韦利《西游记》英译本介绍 |
4.1.4 《猴》的译介语境与读者接受 |
4.1.5 韦利对原著创造性的裁剪与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 |
4.1.6 韦利对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及对唐僧形象的“还原” |
4.1.7 倾听译者的心声——韦利思想倾向在《猴》中的折射 |
4.1.8 译,还是不译——韦利对《西游记》诗词的删减原因探析 |
4.2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教材的《西游记》研究 |
4.2.1 梅仪慈对《西游记》的介绍 |
4.2.2 陈绶颐《中国文学史述》中的《西游记》 |
4.2.3 黎明《中国文学史》中的《西游记》 |
4.2.4 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西游记》 |
4.2.5 柳无忌《中国文学概论》中的《西游记》 |
4.2.6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的《西游记》 |
4.3 作为儿童文学与幽默小说的《西游记》英译本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西游记》英译的学术转向——以余国藩译本为中心 |
5.1 余国藩其人介绍 |
5.2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探析 |
5.2.1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底本选择以及对小说第九回的认识 |
5.2.2 谁是作者?余国藩对《西游记》作者的认知 |
5.2.3 余国藩对《西游记》小说中诗词的认知 |
5.2.4 《西游记》的宗教意蕴 |
5.3 坚持“可译性”——余国藩《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 |
5.3.1 余国藩对《西游记》称谓词的翻译 |
5.3.2 余国藩对《西游记》典故的翻译 |
5.3.3 余国藩对《西游记》比喻、成语的翻译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研究的发现 |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德语谚语来源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中国当代小说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1978-2013)[D]. 冯小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3]隐喻认知视角下英德汉谚语对比研究[J]. 胡丹娟. 校园英语, 2019(23)
- [4]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成语研究[D]. 范小青. 武汉大学, 2013(12)
- [5]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J]. 陈忱,朱建华. 德国研究, 2004(04)
- [6]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7]《翻译行动通论探索》(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梁雯. 青岛大学, 2019(02)
- [8]概念驱动的中国德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赵志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9]类型学视角的英语基本颜色词语义研究[D]. 冶慧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10]《西游记》英译史研究[D]. 王文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