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Ⅰ)在新型硫脲衍生物介质中的极谱行为

Ag(Ⅰ)在新型硫脲衍生物介质中的极谱行为

一、Ag(Ⅰ)在一种新硫脲衍生物介质中的极谱行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晴[1](2021)在《咪唑离子液体在酸性环境中对10#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0#碳钢在塑性韧性以及焊接性能方面都具有优异性能常应用在工业领域。硫酸和盐酸常作为碳钢的化学清洗剂,但酸对碳钢的腐蚀危害严重,会带来经济损失及生产事故,所以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领域。在工业化学酸洗过程中,常添加缓蚀剂对金属进行保护。但传统缓蚀剂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会对环境生态及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离子液体因其含有杂原子(N、O、S),杂环结构,已成为良好的潜在缓蚀剂。近年来,关于离子液体作为酸洗缓蚀剂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离子液体在不同酸中的防腐性能差异及抑制腐蚀机理的探究甚少。因此本研究首先制备合成了[C16DMIM][PF6]离子液体,其次针对1M HCl和1MH2SO4两种酸洗环境下,本工作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测试,量子化学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系统研究了[C16DMIM][PF6]对10#碳钢的腐蚀抑制性能。最终为了解决离子液体在H2SO4中缓蚀性能差等问题,本工作选取了CH2O、CH4N2S及KI对[C16DMIM][PF6]进行复配协同改良,并利用一系列方法系统研究了H2SO4溶液中,复配缓蚀剂对10#碳钢的协同缓蚀行为。相关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静态失重实验和扫描电镜表征说明,离子液体缓蚀剂能很好地吸附在碳钢表面,[C16DMIM][PF6]的浓度越大,10#碳钢的腐蚀速率越小,离子液体对碳钢的保护能力越强,相比于H2SO4环境,碳钢在含有缓蚀剂的HCl溶液中具有更强地保护力,缓蚀剂在不同酸中的保护能力不同,且对用HCl中的碳钢保护作用更好。(2)电化学阻抗和极化测试结果表明,[C16DMIM][PF6]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在两种酸溶液中,随着离子液体的浓度增加,碳钢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降低,相反,钢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Icorr显着增大,说明ILs的缓蚀率不断增大,保护作用显着,电化学测试和静态失重的结果一致,同样从电化学结果发现在含ILs的HCl溶液中,碳钢会更加耐蚀。(3)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发现ILs缓蚀剂主要通过含有键的咪唑环与碳钢表面相互作用。(4)吸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面,ILs在两种酸体系的吸附都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计算所得的ΔGads0均为负值,说明吸附是自发的,均有物理和化学吸附的参与。(5)经过失重和电化学测试等一系列方法对复配缓蚀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复配剂均能和ILs产生协同作用,其中协同效果的顺序依次为KI>CH4N2S>CH2O。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实缓蚀效果与分子能带(Δ)有关,Δ越小,缓蚀效果越好。

许春丽[2](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程彦飞[3](2021)在《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含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对含能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含能化合物分子设计,从而得到目标化合物。本文设计了4种不同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评估了它们的核独立化学位移值(NICS)、拉普拉斯键级和键解离能,筛选出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吡嗪(BDATP)为最优的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含能材料。对BDATP以及它的衍生物进行合成并对它们的结构、性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等进行了表征。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表征了BDATP和2,5-双-(3-氨基-4-硝胺基-1,2,4-三唑基)-吡嗪(BANTP)的化学结构。通过单晶射线衍射(SXRD)确定了BDATP硝酸盐(BDATPN),高氯酸盐(BDATPP)和BANTP铵盐的晶体结构。采用原子化法(CBS-4M方法)计算了所有化合物的气相生成焓。然后采用EXPLO5软件计算了它们的能量性能。其中爆轰性能最好的为BANTP羟胺盐(BDATPH),爆速为8811 m·s-1,爆压为30.06 GPa。采用标准BAM技术对它们的撞击感度(IS)和摩擦感度(FS)进行了测试,其中BDATPN感度最低(IS>40J,FS>360 N)。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试了所有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其中热稳定性最高的为BDATPP,起始分解温度为374℃,分解峰温为375℃。结合Hirshfeld表面分析和独立梯度模型(IGM)分析研究了BDATPN、BDATPP、BANTPA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采用DSC法研究了三种耐热炸药—BDATP及其硝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热分解机理函数,获得了它们自加速分解温度和临界爆炸温度,对三种耐热炸药的热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李童[4](2021)在《七嗪相结晶氮化碳光生电荷的调控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愈发明显,寻找能代替传统能源的新型清洁能源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以太阳能为核心的光催化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虽已应用于分解水产氢、降解有机污染物、固氮、杀菌消毒等方面,但是发展空间仍然有待提高。主要是传统半导体材料的光响应差、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低及复合率高等缺点严重的限制了对太阳光利用效率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了现阶段光催化技术最核心的问题。尿素和三聚氰胺作为最普遍的工业原料之一具有制备简单、成本廉价等优点,同时它们也是制备光催化剂氮化碳最受欢迎的原料。氮化碳虽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光响应良好、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但也仍然存在传统半导体所拥有的缺陷。开发具有全面性、高活性、实用性且能面向实际的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成为了当今研究中的关键任务。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熔融盐二次煅烧的方法合成了七嗪相结晶氮化碳(HCN),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改变熔融盐种类以及介入球磨的方法来调控样品的形貌、结晶度以及表面缺陷。通过XRD证实了样品HCN的成功合成并且结晶度有了一定的提升。通过SEM、TEM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结构。通过UPS、Mott-Schottky、BET证实了HCN-Li Na K具有最窄的带隙和最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减少了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所需要的能量以及增加了样品与反应溶液的接触面积。最后采用光催化活性评价系统来检验样品的光解水产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以三种熔融盐(NaCl、KCl、Li Cl)作为液体聚合介质,以三乙醇胺为牺牲剂时,样品HCN-Li Na K的产氢性能最好,在420 nm处的产氢量可高达2.78 mmol·g-1·h-1,量子效率为13.7%。与初始氮化碳相比,性能有了显着提升。同时,也探究了不同牺牲剂和不同Pt的负载量对光催化产氢性能的影响。(2)以上一体系为基础,利用水热和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结晶氮化碳(HCCN-x)。随后通过XRD证实了5-氨基四氮唑(TA)的引入并没有破坏结晶氮化碳的原始骨架,表明样品的成功合成。采用SEM、TEM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测试。通过改变TA的掺杂量,系统研究了TA的掺杂量对材料形貌、结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TA的掺杂量为50%时,样品HCCN-50的光催化效果最好。当以420 nm滤光片作为截止滤光片时,产氢速率可达4.5 mmol·g-1·h-1,在435 nm处的量子效率可达17.5%。与上一章相比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黄晓枫[5](2021)在《生物质/ZIFs三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废水的吸附/光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核工业、电镀行业和印染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放射性核素废水、染料废水和重金属废水流入了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不可再生能源也在持续不断地消耗,未来我们或许将面临环境质量下降和能源供应短缺的双重挑战。因此,探索一条以废治废的策略来同时实现废物的利用和废水的治理是十分有意义的。本课题以可再生的废弃生物质材料和多功能的类沸石咪唑骨架化合物(ZIFs)为中心,进行了如下的研究:(1)为了实现废弃生物质的回收利用,采用自组装法和偶联剂法分别制备了由一维凹凸棒(Pal)和三维柚子皮(PP)构成的新型复合材料PP/Pal和PP/KPal,并用于从水溶液中移除铀(U(Ⅵ))。此外,研究了PP和Pal质量比、温度、时间、剂量、pH和离子强度等条件在吸附U(Ⅵ)过程中的影响。同时,通过动力学分析了吸附行为,并利用等温线模型评估了最大吸附能力。在25°C、pH为6.0条件下,PP/Pal和PP/KPal在150 min内对U(Ⅵ)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70.5 mg·g-1和357.3 mg·g-1。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PP、PP/Pal和PP/KPal对U(Ⅵ)吸附是自发的并伴随着吸热。机理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静电吸引、表面络合和离子交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借助于柚子皮不溶于水的性质,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简单地过滤很容易地从水中分离,成功实现了废弃柚子皮的回收利用以及性能的提升。因此,所制备的高效、低成本和绿色的PP/Pal复合材料在处理含有U(Ⅵ)的废水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潜力。(2)为了实现金属电镀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回收利用,解决传统处理过程中污泥共生和金属离子难回收的问题,我们以含锌(Zn(II))电镀废水为原料,丝瓜络(LC)作为载体,采用操作简单、条件温和的一锅法制备具有光催化功能的LC/h-ZIF-8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光催化降解呋喃西林(NFZ)、亚甲基蓝(MB)、罗丹明B(Rh B)和刚果红(CR)以及混合染料废水。通过优化制备温度和LC预处理方式来提升催化剂在LC上的负载量。催化结果表明,LC/h-ZIF-8在进行240 min吸附和300 min光照后对MB、CR、Rh B和NFZ的去除率分别为95%、90%、85%和80%。荧光光谱和光电流瞬时响应结果表明LC/h-ZIF-8的载流子复合速率和电子转移电阻比ZIF-8更低。此外,循环性能的研究说明LC/h-ZIF-8的光催化稳定性好、从水中分离简易。结果表明,利用废水制备的3D LC/h-ZIF-8的策略实现了资源回收与废水处理的结合,为金属废水的处理提供新的思路。(3)为了探索在电镀废水向催化剂转变过程中金属离子比例对催化剂形貌的影响,本工作通过不同比例二元金属离子溶液制备了多种形貌的Zn/Co双金属类沸石咪唑骨架化合物(ZIF-Zn Co)。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新型三维交叉状Zn/Co双金属ZIFs材料(ZIF-Zn Co-8:1)与ZIF-8相比,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更低,有利于光催化的提升。光催化还原Cr(Ⅵ)实验证明,ZIF-Zn Co-8:1的能力相比于ZIF-8提升22%。对染料(刚果红(CR))和金属(Cr(Ⅵ))混合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暗处理过程中CR被完全吸附,而Cr(Ⅵ)在经历120 min暗处理和240 min光催化后被去除70%。因此,高吸附和光催化容量表明了三维交叉状ZIF-Zn Co-8:1的潜在应用,同时为多金属废液制备ZIFs提供了理论支持。

庞琳[6](2021)在《油气田碳钢管线的垢下腐蚀机理与防护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石油和天然气是其他能源难以替代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油气资源的安全高效开发可为国民经济良好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然而,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输运和储存等各个生产环节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腐蚀问题,腐蚀的发生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其中,注水管道、油井井筒和输油管线等设施经常发生垢下腐蚀(由于垢层覆盖而发生的腐蚀加速现象),已成为油气生产的顽疾。垢下腐蚀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腐蚀机制复杂,尚待开展深入研究;同时,目前油气田内普遍采用的防控方法效率较低,缺乏有效的垢下腐蚀防治措施。因此,开展垢下腐蚀的机理与防护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垢层形成、垢下腐蚀机理和垢下腐蚀防护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垢层形成方面,明确了腐蚀可以促进CaCO3结垢,并发现了该促进作用的临界腐蚀速率现象;垢下腐蚀机制方面,澄清了多孔腐蚀产物垢层的原位损伤对垢下局部腐蚀的促进作用,揭示了气氛组成对垢下腐蚀的影响机制;垢下腐蚀防护方面,阐明了缓蚀剂与垢层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提出并验证了高效垢下腐蚀缓蚀剂的设计策略。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碳钢的腐蚀会促进CaCO3结垢,这主要归因于腐蚀过程中的阴极反应引起的金属/溶液界面处局部pH值增加。该促进作用存在临界腐蚀速率现象,只有当腐蚀速率超过临界值,腐蚀才会促进CaCO3结垢,该临界现象与腐蚀产物向本体溶液的扩散有关。结合原位除垢方法和丝束电极技术,发现多孔腐蚀产物垢层的原位局部破坏会促进其周围区域的腐蚀,从而导致垢下局部腐蚀加剧。其机制是表面垢层被破坏的区域在除垢初期腐蚀速率瞬间增加而形成了保护性更好的腐蚀产物膜,周围的区域在与其耦合时作为阳极而发生加速腐蚀。溶解氧对CaCO3垢层全覆盖条件下垢下碳钢腐蚀速率的影响取决于开路电位下的阴极反应。当阴极反应为氧还原反应时,溶解氧通过加速阴极反应而提高垢下碳钢的腐蚀速率;当阴极反应为碳酸还原反应时,溶解氧能够抑制阴极反应而降低碳钢的垢下腐蚀速率。此外,O2的引入能够促进CaCO3垢层下方氧浓度差电池的形成,诱导垢下局部腐蚀的发生。2-羟基苯并咪唑(2-OH-BI)、2-氨基苯并咪唑(2-NH2-BI)和2-巯基苯并咪唑(2-SH-BI)对CaCO3覆盖下的垢下腐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2-S-BI的缓蚀效率高达98.17%,但只有2-SH-BI对砂粒覆盖下的垢下腐蚀具有较高的缓蚀效率。从缓蚀剂在裸金属表面的缓蚀性能、缓蚀剂在垢层表面的吸附和缓蚀剂在垢层内部的扩散三方面,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合理解释,并据此提出了高效垢下腐蚀缓蚀剂的设计策略:对裸金属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在垢层上有较低的吸附倾向,易于穿透垢层到达垢下金属表面。

高鹏翔[7](2021)在《荧光硫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量子点是具有尺寸可调的光致发光、高荧光效率和高稳定性等特点的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纳米材料。它们在太阳能转换、光电器件和荧光标记等应用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其中,硫量子点(SQDs)作为一种新型的不含金属元素量子点,因其具有低毒性、生物相容性和化学惰性等特点逐步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SQDs优异的性能使其在生物成像、生物检测和光电器件等方面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以SQDs作为研究核心,围绕其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硫-胺(S-EDA)化学法,将升华硫通过一步溶剂热处理直接制备成为荧光SQDs,通过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可知SQDs具有尺寸分布均匀、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表面可修饰和低毒性等特点。该方法制备的SQDs的量子产率可以达到87.8%,这一数值也大大超过目前报道的SQDs的量子产率值,同时从S到SQDs的转换效率可以高达26.3%。随后将其分别制备成为了防伪荧光油墨和荧光纳米聚合物复合膜材料。(2)将制备的SQDs作为一种双重荧光探针用于检测2,4,6-三硝基苯酚(TNP)和铜离子(Cu2+)。SQDs荧光探针对TNP的检测具有很好的荧光响应性,响应时间可以达到15 s,检测限为63.8 n M,并且表现出了很好的选择性。将SQDs制作成为荧光试纸用于检测TNP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检测效果。同时,SQDs荧光探针对Cu2+也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当Cu2+与其他金属离子共存时,SQDs荧光探针仍然能够敏感的检测出Cu2+。(3)通过在SQDs表面包覆Cd S,制备出了一种SQDs/Cd 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该量子点展现出了良好的荧光稳定性,并且在酸碱环境下也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通过改变不同的反应条件,SQDs/Cd S核壳结构的量子点可以实现发射峰位置从蓝光到橙光波段范围内(473 nm-610 nm)的可调性。随后,将不同发射波长的SQDs/Cd S核壳结构量子点与聚乙烯醇(PVA)混合,制备出了PVA-量子点荧光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

张天保[8](2020)在《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属铜/铝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抑制铜/铝及其合金在相关腐蚀介质中的腐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添加缓蚀剂抑制铜/铝及其合金的腐蚀具有工艺简便、防护效果好和适用性强的特点,因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虽然已有大量关于铜/铝及其合金缓蚀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报道,但是仍面临以下挑战:首先,已开发的铜/铝及其合金缓蚀剂的种类和数量要逊色于碳钢等其他金属材料缓蚀剂;其次,一些常见缓蚀剂在具体腐蚀环境中的缓蚀性能仍有提高的空间,需要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提升缓蚀性能;最后,由于欠缺对缓蚀吸附膜破裂和失效行为规律的研究,阻碍了对缓蚀剂应用的多角度评价。因此,本论文围绕有色合金铜/铝缓蚀剂开发做了如下工作:(1)基于咪唑啉对铁系合金优异的缓蚀性能,在分子结构中引入具有较好给电子能力的脒基、S原子和良好电子接受能力的嘧啶、吡啶等基团,设计合成出一种新型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化合物:N-丁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1)、N-环己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2)和N-(2-氨乙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P3)。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其对黄铜在流动的1 M HNO3介质中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仅为5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高达98%以上;N-环己基-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经过12 h浸泡冲刷之后依然能保持表面良好完整性,其优异的缓蚀性能来源于分子内含N杂环、脒基、S原子等多基团之间的协同缓蚀作用。(2)基于酰胺类缓蚀剂和水杨酸、席夫碱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利用酰胺化反应将吸电子基C≡N基团和具有缓蚀活性的酰胺基团引入水杨酸中,设计合成出具有“酰胺-氰基”结构特点的新型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SC)。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对5%NaHCO3溶液中的纯铜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为30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可达90%左右;它不仅具有高的缓蚀效率,而且该缓蚀剂与苯并三氮唑(BTA)缓蚀剂相比,分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环境中的Cl-影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该缓蚀剂缓蚀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分子中形成的电荷中心“酰胺-氰基”结构。(3)基于均三嗪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含有多个N原子的三嗪环为母体基团,分别引入含有S的甲硫氨酸和不同有机胺,设计合成出一种“三嗪-甲硫氨酸”结构的新型缓蚀剂:甲硫氨酸-二正丁基胺(T1)、甲硫氨酸-二乙基胺(T2)和甲硫氨酸-苯胺(T3)。通过1H-NMR、13C-NMR、HRMS证明了其结构正确。研究了其对2024-T3铝合金在1 M HC1介质中的缓蚀行为,在使用量仅为50 ppm条件下,其缓蚀率最高可达99%,解决了氨基酸单独用于铝合金防护时,使用量大,性能不佳的问题;当其使用浓度大于200 ppm时,能够有效减少局部腐蚀的发生。该缓蚀剂缓蚀性能的提高源于“三嗪-甲硫氨酸”等基团之间的协同缓蚀作用。

尹梦媛[9](2020)在《新型过氧化物纳米酶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文中提出具有催化功能的纳米材料由于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强、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通过制备不同纳米催化材料,建立了四种催化反应体系,分别实现了对多巴胺(DA)、左旋多巴(LDA)、肝素的酶催化检测,光催化分解水高效制备H2O2,以及环境废水中汞的催化解毒、检测和吸附去除。主要内容包括:(1)制备了具有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介孔磁性Fe3O4纳米颗粒(Fe3O4 NPs),并通过Fe-DA的螯合作用,建立了基于催化功能增强型比色法,检测尿液中的DA和LDA(第二章)。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制备了介孔磁性Fe3O4 NPs;实验发现,合成的Fe3O4 NPs具有一定的磁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加入具有双邻苯二酚基团的DA及其衍生物LDA,可大大增强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由此建立了一种催化功能增强型比色法,在磁分离的作用下检测尿液中的DA和LDA,检测限可分别低至8.0 nM和5.0 nM。(2)开发了一种无金属聚合物纳米酶,并利用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发展了一种催化功能抑制型比色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肝素(第三章)。采用室温下一锅法共价偶联生成聚乙烯亚胺(PEI)-3,4-二羟基苯甲醛(DHB)NPs,发现带负电的肝素可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力与带正电的PEI-DHB NPs紧密结合,从而抑制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由此建立了催化功能抑制型比色法,实现了对血清中肝素的高灵敏检测,检测限可以低至2.5 nM。(3)开发制备了一种形貌及光催化活性可调的纳米光催化材料,并应用于可见光下催化纯水分解高效产H2O2(第四章)。采用超分子自组装路线,掺入不同比例的碳氮量子点(CNQDs),制得了CNQDs@三聚氰胺(MA)-银(CNQDs@MA-Ag)介孔纳米复合材料。意外地发现,该材料可随着CNQDs掺入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纳米线、纳米花和纳米片)。特别是,不同形貌的催化材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其中,具有松果状结构的CNQDs@MA-Ag(含30%的CNQDs)具有最强的可见光下催化水分解产H2O2能力,比应用单纯CNQDs催化产H2O2效率高十倍以上,达到39.82μmol·g-1 h-1。(4)采用可控的超分子自组装途径,制备了CNQDs@MA-Ag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其具有的过氧化物酶催化和光催化的双催化功能,实现了对环境废水中汞的催化解毒、灵敏检测和吸附去除(第五章)。实验发现,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特异性Hg2+增强的酶催化活性,由此建立了一种纳米催化型比色法,用于检测废水中Hg2+,检测限低至0.050 nM。同时,发现该材料还能通过光催化水解产H2O2,实现对单质汞的催化解毒。此外,以介孔CNQDs@MA-Ag作吸附剂,实现了对汞的吸附脱除,脱除效率达89.5%。

史亚南[10](2020)在《乙醇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缓蚀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在乙二醇-水基冷却液中,由于乙二醇在高温下形成酸性物质腐蚀金属管材,在冷却液中添加缓蚀剂是人们通常采用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因此,研究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对于我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冷却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化乙醇胺磷酸酯合成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失重法研究了浓度和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乙醇胺磷酸酯的的电化学行为;最后,根据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乙醇胺磷酸酯的微观分子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揭示其缓蚀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反应物质的量比(A)、反应时间(B)和溶剂用量(C)为基础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最佳反应条件为A2B2C3,产品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产品元素分析以及核磁测试,可以判定所合成产物即为乙醇胺磷酸酯。在乙二醇-水基溶液中,乙醇胺磷酸酯的浓度和温度逐渐增大,缓蚀率逐渐增大,而铸铁和碳钢的腐蚀速率受到抑制而逐渐降低,缓蚀率最大可达66%;加入乙醇胺磷酸酯的金属表面相对比较平整,在碳钢和铸铁的表面存在C、N、O、P元素,说明乙醇胺磷酸酯在金属表面起到成膜作用;乙醇胺磷酸酯在碳钢和铸铁表面的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构型,且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的混合吸附;吸附自由能ΔG分别为-33.25kJ/mol和-34.69kJ/mol,乙醇胺磷酸酯的加入增大了腐蚀反应的活化能,抑制了腐蚀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金属。在乙二醇-水基溶液中,乙醇胺磷酸酯的加入可以促进金属表面的钝化,起着阳极型缓蚀剂的作用。碳钢和铸铁的阻抗谱存在两个时间常数,即表明存在两个反应过程,分别是在腐蚀介质和金属表面缓蚀膜的形成过程以及破坏过程。随着乙醇胺磷酸酯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大,反应电阻逐渐增大,从而减缓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利用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乙醇胺磷酸酯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其HOMO和LUMO能量轨道分布主要是离域在-NH2和-P=O两个基团附近,这与分子静电势的结果相同;通过对其进行Fukui指数的计算,Fukui(+)值较高的是P(1)和O(3),Fukui(-)值较高的是N(8),结论与前线轨道理论所一致;乙醇胺磷酸酯吸附在金属表面时,几乎是平行于金属表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乙醇胺磷酸酯与Fe原子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最大的表面保护,因此具有较高的缓蚀效率。

二、Ag(Ⅰ)在一种新硫脲衍生物介质中的极谱行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g(Ⅰ)在一种新硫脲衍生物介质中的极谱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咪唑离子液体在酸性环境中对10#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金属腐蚀危害及缓蚀剂防护
        1.1.1 金属腐蚀的危害
        1.1.2 缓蚀剂
    1.2 离子液体缓蚀剂研究进展
    1.3 离子液体缓蚀剂作用机理
    1.4 量子化学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相关概论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论文研究意义
        1.5.2 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仪器与方法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1-十六烷基-2,3-二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16DMIM][PF_6])的合成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3 静态失重法
        2.3.4 电化学测试
        2.3.5 表面分析技术
        2.3.6 量子化学方法
        2.3.7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
3 [C16DMIM] [PF_6]作为碳钢缓蚀剂在酸环境中的性能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 [C16DMIM] [PF_6]在HCl中性能研究
        3.3.1 失重实验结果
        3.3.2 电化学阻抗分析
        3.3.3 极化曲线分析
        3.3.4 XPS分析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3.3.6 吸附行为研究
    3.4 [C16DMIM] [PF_6]在H_2SO_4中性能研究
        3.4.1 失重实验结果
        3.4.2 电化学阻抗分析
        3.4.3 极化曲线分析
        3.4.4 XPS分析
        3.4.5 SEM分析
        3.4.6 吸附行为研究
    3.5 [C16DMIM][PF_6]离子液体在HCl和 H_2SO_4中腐蚀差异性研究
        3.5.1 全局和局部反应活性分析
        3.5.2 静电势及零电荷电位分析
        3.5.3 分子动力学计算
    3.6 机理分析
        3.6.1 [C16DMIM][PF_6]在HCl中的缓蚀机理分析
        3.6.2 [C16DMIM][PF_6]在H_2SO_4中的缓蚀机理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新型咪唑啉六氟磷酸盐的协同复配效应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失重结果分析
        4.2.2 协同缓蚀剂电化学阻抗分析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4.3 理论计算分析
        4.3.1 Fe表面能计算
        4.3.2 Fe(110)能带结构及态密度计算
        4.3.3 分子全局反应活性分析
        4.3.4 分子局部反应活性(Fukui函数)
        4.3.5 三种缓蚀剂在Fe(110)表面吸附构型
    4.4 ILs浓度对协同作用的影响规律
    4.5 腐蚀时间t对协同作用的影响规律
    4.6 ILs与KI协同复配作用机理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1.2.1 农药损失途径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1 无机材料
        1.3.2.2 有机材料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释放机理研究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1.5.3 Peppas模型
        1.5.4 Higuchi模型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1 试剂与材料
        2.2.1.2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操作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2.2.4 结论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1 材料与试剂
        2.3.1.2 仪器与设备
        2.3.2 实验操作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3.2.5 载药量测定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2.3.4 结论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1.1 材料与试剂
        2.4.1.2 仪器与设备
        2.4.2 实验操作
        2.4.2.1 MSN的合成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4.2.6 载药量测定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3.2.1 材料和方法
        3.2.1.1 材料和试剂
        3.2.1.2 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操作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3.2.4 结论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3.1 实验材料
        3.3.1.1 材料与试剂
        3.3.1.2 仪器与设备
        3.3.2 实验操作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3.3.2.10 样品准备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3.3.4 结论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材料与试剂
        3.4.1.2 仪器与设备
        3.4.2 实验操作
        3.4.2.1 水凝胶制备
        3.4.2.2 水凝胶表征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创新点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能材料概述
    1.2 三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2.1 单三唑环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2.2 双三唑环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2.3 3,4-二氨基-1,2,4-三唑化合物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与筛选
    2.1 结构优化及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的合成
        3.2.1 2,5-二羧基吡嗪的合成路线
        3.2.2 2,5-二羧基吡嗪的合成步骤
        3.2.3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BDATP)的合成路线
        3.2.4 BDATP的合成步骤
    3.3 BDATP衍生物的合成
        3.3.1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硝酸盐(BDATPN)的合成
        3.3.2 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基)-吡嗪高氯酸盐(BDATPP)的合成
        3.3.3 2,5-双-(3-氨基-4-硝胺基-1,2,4-三唑基)-吡嗪(BANTP)的合成
        3.3.4 BANTP离子盐的合成
    3.4 BDATP及其衍生物的表征
        3.4.1 BDATP和BANTP的结构表征
        3.4.2 BDATPN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3.4.3 BDATPP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3.4.4 BANTPA的晶体结构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性能研究
    4.1 密度和生成焓
    4.2 爆轰性能
    4.3 感度
    4.4 热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
    5.1 Hirshfeld表面分析
    5.2 独立梯度模型(IGM)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种耐热炸药的热分析及热安定性
    6.1 热分析测试条件
    6.2 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6.2.1 BDATP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6.2.2 BDATPN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6.2.3 BDATPP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6.3 热安定性的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七嗪相结晶氮化碳光生电荷的调控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解水产氢基本原理
        1.2.1 光催化产氢基本机理
        1.2.2 光催化产氢的主要过程
        1.2.3 光催化分解水评价
        1.2.3.1 光催化活性
        1.2.3.2 光催化剂稳定性
    1.3 g-C_3N_4光催化剂简介
        1.3.1 g-C_3N_4研究进展简介
        1.3.2 g-C_3N_4合成
        1.3.2.1 前驱物和反应参数的影响
        1.3.2.2 剥离法
        1.3.2.3 微波辅助加热法
        1.3.2.4 熔融盐法
        1.3.3 电子结构
    1.4 常见的两种结晶氮化碳(CCN)
        1.4.1 三嗪相CCN
        1.4.2 七嗪相CCN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样品测试与分析条件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5 红外吸收光谱
        2.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2.3.7 荧光光谱测试(PL)
        2.3.8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9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
        2.3.10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
        2.3.11 氮气吸脱附等温曲线(BET)
        2.3.12 密度泛函计算(DFT)
第三章 熔融盐效应对提高七嗪相氮化碳结晶度及产氢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g-C_3N_4的合成
        3.2.2 HCN-Na,HCN-K,HCN-Li的合成
        3.2.3 HCN-NaK,HCN-LiNa,HCN-LiK,HCN-Li NaK的合成
        3.2.4 HCN-1,HCN-3,HCN-5 的合成
        3.2.5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的研究
        3.2.6 AQY和相关波长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组成与形貌分析
        3.3.2 表面性质与元素分析
        3.3.3 光吸收性能分析
        3.3.4 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3.3.5 能带位置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3.3.6 光催化性能测试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物 TA 掺杂对结晶氮化碳光催化性能的提高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HCN-x的合成
        4.2.2 HCCN-x的合成
        4.2.3 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实验
        4.2.4 光催化产氧性能研究实验
        4.2.5 光催化降解四环素(TC)性能研究实验
        4.2.6 以TC为牺牲剂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物相结构与形貌分析
        4.3.2 能带结构与理论计算分析
        4.3.3 表面元素与表面性质分析
        4.3.4 光电化学性质分析
        4.3.5 光催化剂产氢性能分析
        4.3.6 光催化剂氧化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5)生物质/ZIFs三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废水的吸附/光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1.2.1 废水类型
        1.2.2 处理方法
    1.3 柚子皮/丝瓜络生物质研究概述
        1.3.1 柚子皮简介
        1.3.2 柚子皮研究进展
        1.3.3 丝瓜络简介
        1.3.4 丝瓜络研究进展
    1.4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研究进展
        1.4.1 ZIFs
        1.4.2 ZIFs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路线和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2 柚子皮/凹凸棒自组装复合材料对U(Ⅵ)的高效去除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凹凸棒和柚子皮预处理
        2.2.3 复合材料制备
        2.2.4 吸附实验
        2.2.5 解吸实验
        2.2.6 表征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0 XRD
        2.3.1 FTIR
        2.3.2 SEM
        2.3.3 XPS
        2.3.4 BET
        2.3.5 吸附表征
        2.3.6 吸附动力学
        2.3.7 吸附等温线
        2.3.8 热力学研究
        2.3.9 循环实验
        2.3.10 吸附机理的评价
    2.4 小结
3 基于含锌(Ⅱ)废水合成可回收 3D LC/h-ZIF-8 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原料
        3.2.2 材料制备
        3.2.3 光催化实验
        3.2.4 电化学测试
        3.2.5 分析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RD
        3.3.2 FTIR
        3.3.3 SEM
        3.3.4 UV-Vis漫反射
        3.3.5 PL发射光谱
        3.3.6 光催化性能测试
        3.3.7 光催化剂稳定性
        3.3.8 光催化机制
    3.4 小结
4 新型三维十字交叉状双金属ZIFs的制备及对废水的处理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材料
        4.2.2 样品制备
        4.2.3 性能实验
        4.2.4 电化学测试
        4.2.5 材料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组成分析
        4.3.2 SEM
        4.3.3 XRD
        4.3.4 FTIR
        4.3.5 UV-Vis漫反射
        4.3.6 PL发射光谱
        4.3.7 光催化活性
        4.3.8 稳定性
        4.3.9 光催化活性的机理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油气田碳钢管线的垢下腐蚀机理与防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垢层的分类、形成与特征
        1.2.1 砂粒垢
        1.2.2 水垢
        1.2.3 腐蚀产物垢
        1.2.4 有机垢
        1.2.5 混合垢
    1.3 垢下腐蚀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3.1 垢下腐蚀的机理分类
        1.3.2 垢下腐蚀的影响因素
    1.4 垢下腐蚀的治理与防护
        1.4.1 常见的阻垢和除垢方法
        1.4.2 常见的腐蚀控制方法
    1.5 垢下腐蚀的研究方法
        1.5.1 单电极体系
        1.5.2 耦合双电极体系
        1.5.3 丝束电极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表征与测试方法
        2.2.1 表面产物的物相表征
        2.2.2 腐蚀形貌观察与表征
        2.2.3 电化学测试
        2.2.4 丝束电极测试
第3章 碳钢腐蚀对油田注水系统CaCO_3结垢的影响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4.1 阴/阳极腐蚀电流密度的计算
        3.4.2 阴/阳极过程对CaCO_3结垢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腐蚀产物原位损伤对碳钢垢下腐蚀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原位去除腐蚀产物前的预浸泡实验
        4.3.2 原位去除腐蚀产物后的结果分析
        4.3.3 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氛对碳钢在CaCO_3垢层全覆盖条件下的垢下腐蚀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电化学测试
        5.3.2 丝束电极测试
        5.3.3 腐蚀形貌表征
    5.4 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含不同杂原子的苯并咪唑类缓蚀剂对垢下腐蚀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动电位极化测试
        6.3.2 EIS测试
        6.3.3 腐蚀形貌表征
        6.3.4 表面分析
    6.4 分析与讨论
        6.4.1 苯并咪唑衍生物对裸电极的缓蚀性能
        6.4.2 缓蚀剂在垢层上吸附及其穿过垢层的能力
        6.4.3 缓蚀剂对垢下金属的缓蚀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论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荧光硫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量子点
        1.2.1 碳量子点
        1.2.2 硅量子点
        1.2.3 石墨烯量子点
    1.3 硫及其应用
        1.3.1 硫
        1.3.2 硫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1.3.3 硫在电池中的应用
        1.3.4 硫在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1.3.5 硫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1.3.6 硫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1.4 硫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1.4.1 酸蚀氧化法
        1.4.2 组装-裂变法
        1.4.3 后刻蚀处理法
        1.4.4 氧气加速制备法
        1.4.5 超声处理法
    1.5 硫量子点的应用
        1.5.1 传感
        1.5.2 细胞成像
        1.5.3 光催化
        1.5.4 发光二极管
        1.5.5 荧光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硫-胺化学法制备高量子产率的荧光硫量子点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2.3 样品的制备及相关实验
        2.3.1 SQDs的制备
        2.3.2 SQDs的表面改性实验
        2.3.3 SQDs的毒性评估实验
        2.3.4 SQDs荧光油墨的制备
        2.3.5 PVA-SQDs荧光复合膜的制备
        2.3.6 PMMA-SQDs荧光复合膜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QDs的表征
        2.4.2 SQDs的光学性能研究
        2.4.3 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SQDs的 PLQY和 CE研究
        2.4.4 SQDs的表面改性研究
        2.4.5 S-EDA法制备SQDs的反应机理
        2.4.6 SQDs的稳定性研究和毒性评估
        2.4.7 SQDs在荧光油墨和聚合物膜材料中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SQDs的双重荧光探针用于检测TNP和Cu~(2+)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3.3 样品的制备及检测实验
        3.3.1 SQDs的制备
        3.3.2 TNP的荧光检测实验
        3.3.3 Cu~(2+)的荧光检测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QDs荧光探针检测TNP的应用研究
        3.4.2 SQDs荧光探针检测Cu~(2+)的应用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发射波长的SQDs/C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与测试仪器
    4.3 样品的制备
        4.3.1 SQDs的制备
        4.3.2 SQDs/C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
        4.3.3 SQDs/CdS核壳结构量子点与PVA复合膜材料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SQDs/C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4.4.2 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的SQDs/C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光学性能研究
        4.4.3 SQDs/CdS核壳结构量子点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2 苯并三氮唑及部分含氮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3 席夫碱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4 氨基酸等绿色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1.5 缓蚀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1.6 常见有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7 研究意义与设计思想
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2.2.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合成
        2.2.3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2.3.2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缓蚀剂结构的筛选
        2.3.3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2.3.4 N-取代-2-脒基-5-(2-巯基嘧啶基)吡啶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3.2.2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
        3.2.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3.3.2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表征
        3.3.3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3.3.4 N-氰基水杨酰胺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缓蚀行为、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4.2.2 三嗪—氨基酸缓蚀剂的合成
        4.2.3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缓蚀机理与缓蚀剂失效的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缓蚀剂分子结构设计
        4.3.2 三嗪—氨基酸缓蚀剂的合成路线与缓蚀剂结构的筛选
        4.3.3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缓蚀行为与缓蚀机理研究
        4.3.4 三嗪—甲硫氨酸缓蚀剂的失效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摘要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缓蚀剂的表征图谱以及T1缓蚀剂的简缩Fukui函数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新型过氧化物纳米酶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1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2 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3 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4 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纳米酶催化材料及其应用
        2.1 金属氧化物纳米酶及其催化应用
        2.2 贵金属纳米酶及其催化应用
        2.3 复合纳米酶及其催化应用
        2.4 其它纳米酶及其催化应用
    3.光催化纳米材料及其催化应用
        3.1 碳材料及其光催化应用
        3.2 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其光催化应用
        3.3 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应用
    4.医学小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及其检测技术
        4.1 多巴胺和左旋多巴
        4.2 肝素
        4.3 重金属离子
    5.本文的构思
第2章 基于磁性Fe_3O_4纳米酶催化的比色法检测尿液中的多巴胺和左旋多巴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Fe_3O_4 NPs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
        2.3 比色法分析实验
    3.结果与讨论
        3.1 Fe_3O_4 NPs的主要合成过程以及对DA或 LDA的传感分析
        3.2 Fe_3O_4 NPs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考察
        3.3 Fe_3O_4 NPs催化反应的选择性考察
        3.4 Fe_3O_4 NPs比色法检测DA或 LDA的催化条件和稳定性考察
        3.5 缓冲液和尿液中DA或LDA检测的校准曲线
    4.小结
第3章 基于无金属聚合物纳米酶的肝素比色速测技术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无金属聚合物纳米酶的合成
        2.3 PEI-DHB NPs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实验
        2.4 PEI-DHB NPs催化材料对肝素的比色分析
    3.结果与讨论
        3.1 PEI-DHB NPs的主要制备过程和对肝素的比色传感分析
        3.2 纳米催化剂PEI-DHB NPs的表征
        3.3 PEI-DHB NPs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3.4 PEI-DHB NPs催化条件的优化
        3.5 PEI-DHB NPs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考察
        3.6 PEI-DHB NPs催化反应的选择性考察
        3.7 PEI-DHB NPs比色法测肝素校准曲线
        3.8 基于PEI-DHB NPs的比色法检测血清样品中的肝素
    4.小结
第4章一种形貌和光催化作用可调的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光催化产H_2O_2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碳氮量子点(CN_(QDs))的制备
        2.3 CN_(QDs)@MA-Ag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2.4 光催化产H_2O_2实验
    3.结果与讨论
        3.1 CN_(QDs)@MA-Ag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
        3.2 CN_(QDs)@MA-Ag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生载流子行为研究
        3.3 CN_(QDs)@MA-Ag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H_2O_2 性能
        3.4 纳米复合材料的CN_(QDs)调控形貌过程及光催化产H_2O_2 机理研究
    4.小结
第5章 具有双催化活性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用于总汞的催化检测和吸附去除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CN_(QDs)@MA-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比色法检测Hg~(2+)
        2.4 环境废水中总汞的解毒和去除
    3.结果与讨论
        3.1 CN_(QDs)@MA-Ag的制备及催化检测和解毒汞
        3.2 CN_(QDs)@MA-Ag的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4.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
致谢

(10)乙醇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缓蚀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1.2.1 缓蚀剂的定义
        1.2.2 缓蚀剂的分类
        1.2.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1.2.4 缓蚀剂的研究方法
        1.2.5 缓蚀剂的发展历程
    1.3 缓蚀剂的分子作用理论研究
        1.3.1 量子化学研究
        1.3.2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1.4 乙醇胺磷酸酯的研究与应用
    1.5 铁系金属的腐蚀及其缓蚀剂研究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失重法
        2.3.2 光学显微镜分析
        2.3.3 电化学测试
        2.3.4 表面形貌分析
第三章 乙醇胺磷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3.1. 乙醇胺磷酸酯的合成
        3.1.1. 合成原理
        3.1.2. 合成步骤
    3.2 单因素试验
        3.2.1 原料配比的影响
        3.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3.2.3 溶剂用量的影响
    3.3. 乙醇胺磷酸酯的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3.3.1. 正交试验设计
        3.3.2. 验证最佳工艺条件
    3.4. 乙醇胺磷酸酯的结构表征
        3.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4.2. 元素分析
        3.4.3.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乙醇胺磷酸酯的缓蚀性能研究
    4.1. 乙醇胺磷酸酯的缓蚀性能研究
        4.1.1. 缓蚀剂浓度对金属缓蚀性能的影响
        4.1.2. 温度对金属缓蚀性能的影响
    4.2. 乙醇胺磷酸酯的吸附热力学和腐蚀动力学研究
        4.2.1. 乙醇胺磷酸酯对金属的吸附模型研究
        4.2.2. 乙醇胺磷酸酯对金属的腐蚀动力学研究
    4.3. 小结
第五章 乙醇胺磷酸酯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5.1. 乙醇胺磷酸酯对金属的极化行为研究
        5.1.1. 缓蚀剂浓度对金属的极化行为的影响
        5.1.2. 浸泡时间对金属极化行为的影响
    5.2. 乙醇胺磷酸酯对金属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5.2.1. 缓蚀剂浓度对金属电化学阻抗谱的影响
        5.2.2. 浸泡时间对金属电化学阻抗谱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乙醇胺磷酸酯的分子作用理论研究
    6.1. 乙醇胺磷酸酯的量子化学研究
        6.1.1. 乙醇胺磷酸酯的构型优化
        6.1.2. 前线轨道及全局反应活性
        6.1.3. 局部反应活性分析
    6.2. 乙醇胺磷酸酯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6.2.1. 吸附模型表面的选取和构建
        6.2.2. 乙醇胺磷酸酯的平衡吸附构型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四、Ag(Ⅰ)在一种新硫脲衍生物介质中的极谱行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咪唑离子液体在酸性环境中对10#碳钢的缓蚀性能及机理研究[D]. 李雨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程彦飞. 西北大学, 2021(12)
  • [4]七嗪相结晶氮化碳光生电荷的调控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 李童.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生物质/ZIFs三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废水的吸附/光催化研究[D]. 黄晓枫.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6]油气田碳钢管线的垢下腐蚀机理与防护对策研究[D]. 庞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荧光硫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高鹏翔.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8]新型铜/铝有机缓蚀剂的创制及其缓蚀/失效行为研究[D]. 张天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新型过氧化物纳米酶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D]. 尹梦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10]乙醇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缓蚀作用机理的研究[D]. 史亚南.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Ag(Ⅰ)在新型硫脲衍生物介质中的极谱行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