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十章 热膨胀 热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罗娟[1](2020)在《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变化及教学情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标准(后统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在教学中学生应当掌握的最低标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热学在中学物理教学和考核中的地位不断变化。为此,本课题第一部分首先研究建国以后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热学部分的变化,从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永恒不变的知识点始终都是分子动理论、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这三个知识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的一个重点。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依赖的参考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编写的依据之一。本课题第二部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建国以来各个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统计了近三版人教版教材中热学的变化情况,从教材内容篇幅分布、实验、习题以及例题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总结出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的变化和重难点。最后,以笔者所在学校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两章对建国以来的高中物理大纲与课标中热学部分的变化研究和对近三版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中热学部分的变化研究,分析出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比较重要的知识,这些热学知识主要是热力学定律和气体实验定律。接下来,针对这些知识结合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以及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身处高中物理教学第一线的十名物理青年教师进行了访谈,对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高中生热学重难点知识学习情况的专题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针对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两部分知识,提出高中物理热学部分重难点知识的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设计,希望能对一线教师提高高中物理热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供帮助。
蒋兴奇[2](2001)在《主轴轴承热特性及对速度和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轴轴承的摩擦热显着影响主轴单元的速度和动力学性能,是制约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的主要因素。建立热传递方程,计算轴承的摩擦热和温度分布,研究轴承的热特性,及其对速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传热学、滚动轴承摩擦学和转子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GDZ48A型电主轴为例,建立了考虑摩擦热和预紧方式影响的主轴轴承拟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轴承的摩擦力矩、运动、载荷和刚度,研究了轴承的热特性、设计和应用参数对速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内容包括: 1)轴承的拟动力学分析:建立改进的拟动力学分析方法,考虑了摩擦热和预紧方式的影响,推导轴承的载荷、运动、位移、摩擦力矩和摩擦热等计算方程; 2)轴承温度分布计算:应用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主轴单元的热传递模型,推导了热传递阻抗和热传递方程; 3)轴承运转性能计算:实例计算与分析轴承的热特性、设计参数和预紧方式对运转性能的影响; 4)轴承刚度分析和测量:应用Hertz接触理论,建立轴承刚度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和分析轴承的刚度特性,建立电主轴振动的测量与处理计算机系统,提取振动特征信号,测量轴承的刚度; 5)主轴单元动力学分析:根据振动理论,应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对主轴单元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实例计算; 6)最小预紧载荷计算:提出计算轴承最小预紧载荷的准则,并进行实例计算; 7)轴承速度性能试验研究:试验轴承结构型式和润滑参数对速度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主轴轴承的理论分析,参数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1)摩擦热和预紧方式对轴承的速度和动力学性能影响十分显着,轴承拟动力学分析中考虑摩擦热和预紧方式的影响使计算精度明显提高,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高速时增大的摩擦热和惯性效应降低轴承的速度和动力学性能,定压预紧下的影响小于定位预紧,速度性能优于定位预紧,定压预紧适合高速场合; 2)轴承采用外圈单挡边的结构比双挡边的温升低,球数对轴承温度的影响很小,球径和初始接触角增大使温度升高,相比定位预紧,定压预紧下更明显;两种预紧方式下,球径增大和球数增多使轴承的刚度增大,球数的影响大于球径,初始接触角增大使径向刚度降低,轴向和角刚度增大,但定压预紧下,球径增大使轴向一和角刚度减小,增大初始接触角不能提高轴向和角刚度; 3)预紧载荷增加使轴承的温度和刚度随之略有增加,定压预紧下,预紧载荷应随转速、径向和力矩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定位预紧下,环境温度越高,温升越南,定压预紧下则相反,油雾润滑时,润滑油供给剂量和粘度以及供气压力影响轴承的温度,合成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好于矿物油,矿物油中含有少量合成油时润滑性能最好,正确选择应用参数可以提高轴承的速度性能; 4)陶瓷球轴承的运转性能优于全钢轴承,定位预紧下的优点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全钢轴承和陶瓷球轴承的极限转速4;n值,定位预紧下分别为1斗x10‘和6.4 XIO‘,定压预紧下分别为 2.4 XIO‘和 3.4 XIO‘,定压预紧下,陶瓷球轴承的刚度大于全钢轴承,而定位预紧下则相反; 5)一般,轴承中球的温度最高,内圈次之,外圈温度最低,但定压预紧-厂转速达到一定值时,外圈温度可能高于内圈; 6)主轴平动固有频率和轴承径向刚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忽略W1)d的影响使测量值小于计算值,表明理论分析是正确的。 本文全面揭示了主轴轴承的热特性、设计和应用参数对速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l狗,不仅为主轴单元和主轴轴承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与试验依据,而且提出了考虑摩擦热和预紧方式影响的高速轴承拟动力学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也适用其它应用场合的高速滚动轴承。
陈翠欣[3](2005)在《X80高强管线钢的焊接性及其模拟仿真》文中研究表明高压、大管径、高钢级管线钢是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发展的必然趋势。X80管线钢是控轧控冷的微合金钢,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延性断裂能力,是输气管道中的高钢级管材。本课题即以X80管线钢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和定量预测手段,研究其在焊接工艺中所形成接头的性能及冷裂倾向,为X80管线钢在管道上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以热动力学、金属物理学和力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计算X80高钢级管线钢焊接接头的热场、应力场,以及显微组织状态场,建立起完善的焊接性评定模型,得出保证X80管线钢焊接接头强韧化的最优化学成分和焊接条件,实现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预测。考虑线能量、板厚和预热温度三因素的影响,采用一次正交回归试验方法,制定了试验方案,并测量了不同工艺参数焊接热循环曲线。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模拟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的X80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X80管线钢粗晶区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具有板条束和粒状两种形态;奥氏体晶粒显着粗化,尺寸约为30~40μm。随着冷却时间t8/5的增加,第二相粒子的数量减少,晶粒尺寸增加,当t8/5在6~8s时,粒状贝氏体含量较高,板条束贝氏体细小且方向性较弱,试样的冲击韧性较高;而当t8/5大于或小于该范围后,粒状贝氏体含量逐渐下降,板条贝氏体逐渐粗大、平行,试样韧性又逐渐降低。M-A组元由于其含量低,尺寸小,对韧性的影响不显着。因此为提高焊接粗晶区的韧性,应采用小线能量和合适的预热温度来控制晶粒尺寸和组织形态。以焊接传热学、Leblond相变理论和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考虑了材料物理性能参数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温度分布、相变类型和比例以及应力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SYSWELD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实现了温度场、组织转变场和应力应变场三场耦合计算。根据不同工艺参数的热循环曲线建立了X80管线钢热循环方程,并在热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HAZ粗晶区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动力学方程。采用Voronoi初始网格和Radhakrishnan算法,在MATLAB平台上编写了MC模拟微观组织的程序,实现了不同时刻晶粒长大演变情况的模拟。其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VB6.0为平台设计了管线钢焊接性评定系统,用户可以实现焊接工艺参数的输入,材料的选择,模型的选择或自定义,评定结果的输出等功能。采用该系统可实现对X80管线钢的焊接性(包括冷裂纹敏感性、过热区的组织和奥氏体晶粒尺寸以及硬度和韧性)进行预测。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冯珊珊[5](2019)在《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文中指出19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扮演着科学知识传播者的重要角色,翻译出版了很多着作、创办报刊、开办学堂等,为我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查阅原始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法,旨在考察这一时期通过传教士着作传入的热学知识的内容水平、翻译情况、存在的问题、特色、以及影响等。此外,还探讨了传教士着作对清末民初我国物理学教科书编写的影响。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较为完整的收集和分析了晚清来华传教士翻译出版的物理学着作及报刊,介绍了这些译着的底本信息、原作者、译者、出版背景和缘由等,将其所载热学知识分为热本质、传热学、胀缩知识、量热学、相变等几部分,并对比了中译本与底本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差异。2.考察了传教士对热本质问题的介绍。其中,《博物新编》的作者持热质说观点,《格致启蒙》较早引入了热动说。重点分析这两部着作对热本质的论证,并结合其他着作论述传播特点。研究认为,晚清传入的热学内容很多是陈旧的、不完善的,以现在的认知水平看,还有不少错误,这是当时科学传播的特点之一。3.考察了胀缩知识传播的特点。《物体遇热改易记》是晚清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热学着作,原着是19世纪下半叶西方重要的化学辞典。在掌握一些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对原书的作者与底本、内容和特色、翻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书中的胀缩实验和计算,指出了实验和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此外,还考察了晚清期刊及着作对温度计的介绍,分析了温度计在原理、制作、类型等方面的特点。认为晚清传入的温度计知识非常全面,是当时西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温度计知识对清末民国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当时民众学习、认识科学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研究表明,像温度计这类简单、实用、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科学知识较那些需要高等数学才能解决的物理难题来说,更适宜在晚清的社会及知识背景下传播。4.考察汉语热学概念和术语的形成及演变情况。热学中如温度、热量、潜热、热值、比热容等核心概念是较难理解的、极易混淆的。早在西方量热学发展初期,将这些概念区分开就用了很长时间。晚清来华传教士最早创立了热学相关译名,曾出现过表述上不合理、不恰当、不一致的情况。对此进行研究有益于了解晚清汉语科学语言形成及统一工作的重要性。5.考察了传教士译书工作的意义和影响。法国教育家阿道夫·迦诺的《基础物理学》在晚清有三个中译本,分别是赫士的“揭要”系列物理教科书、李杕的《形性学要》、伍光建的《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首先介绍《基础物理学》原着的风格和特点,其次考察了李杕的《形性学要》和伍光健《最新中学教科书》使用的底本及在晚清的编辑出版情况。最后以热学为例,分析了中译本与底本在内容和翻译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传教士译书对清末国内学者编写教科书的影响。6.文章从内容的来源、内容的时效性、内容的优缺点等三方面概述了传教士译书的特点,并整理了叶企孙、王冰、胡化凯等学者对传教士译书工作的评价。通过与清末译自日本的教科书做对比,认为从大纲内容看两者相差不多,教授的知识范围基本一致。传教士着作不如日译教科书印刷精美、书写规范、层次感强。综上,来华传教士的汉译近代西方科技书籍的工作促进了晚清科学思想的启蒙,对中国物理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深远。
潮兴兵[6](2004)在《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结构比较及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内容结构是指教材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其中各要素包括教材的学科知识要素、能力要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各成分包括教材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具体的呈现方式。它的比较可以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展开。表层结构是教材的外部表现形式,体现了教学特性,决定了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而深层结构体现了教材的内容特性,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因此,从教材的内容结构进行研究,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情况。 研究一从教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出发,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传统教学大纲版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年、1956年、1963年、1978年、1984年、1993年、2001年)进行文本研究。研究一的结果表明: (1) 在教材的表层结构方面。从教材章节的整体结构而言,上科(标准)教材突破传统教材的学科体系编排结构,同时,某些章节内容采取主题方式组织,体现了学科内容的综合性。与传统教材相比,上科(标准)教材的习题数量、计算题和简答题所占的比例明显降低,而实践活动题的比例明显增大,习题素材较注重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挖掘问题的情景。在图片方面,上科(标准)教材的图片数量要明显大于传统的教材,而且图片能起到“激趣”、“育情”的作用。在教材栏目方面,上科(标准)教材除了在栏目的数量和类型要明显多于传统教材外,而且栏目的设计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突出了栏目的指导性、探究性、交互性、参与性等特点。 (2) 在教材的深层结构方面。①在知识要素方面,与传统教材相比,上科(标准)教材的“力学”、“光学”所占的比例变化不大;“电磁学”、“热学”所占的比例降低,而且知识点所占的比例与其所占教材页数的比例大体一致。上科(标准)教材理论性内容所占的比例有所降低,应用性内容所占的比例明显地增大。上科(标准)教材比之传统教材较注重与人文学科相互渗透,而且学科渗透的范围比较广。②在能力要素方面,上科(标准)教材无论是从课文系统中的概念的表述、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知识的系统组合,还是从实验系统中的探究内容的选取、实验过程的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了教材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③在教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方面,上科(标准)教材除了将情感素材渗透在知识结构之中外,教材还在各章的语言描述、图片的取舍、段与节的名称选择上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从而突出教材的思想教育价值。 研究二进行了教师问卷调查研究,从实践层次了解新教材的编写情况。在与2001年人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大纲)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从教材的知识、认知规律与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的编制水平以及教学可行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问题的探讨。共发放问卷270份,调查对象涉及到8个省的17个市县的83所学校,其中国家级实验区有5个。研究二的调查结果表明: (l)在教材的知识纬度方面。上科(标准)教材基本覆盖了《标准》的科学内容。而且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拓展了知识的宽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新教材能够较好地联系生活、生产实践,内容取舍恰当,能体现了时代性和实用性。在“教材内容份量”以及“结构体系”等方面,新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 (2)在教材的认知规律与能力发展纬度方面。上科(标准)教材比之传统教材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而且教材对过程与方法的体现比较好。 (3)在教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纬度方面。上科(标准)教材比之传统教材能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育人价值。其中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情感”等方面,新教材还需要有待改进。 (4)在教材的编制水平纬度方面。上科(标准)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性习题偏少,缺少章节复习题等问题。而且习题在“覆盖重点知识的合理性”、“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还需改进。 (5)在教学可行性纬度方面。上科(标准)教材对探究式教学理念的体现要明显好于传统教材,而且教材的实施能“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使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新教材的使用给学生带来的负担要小于传统教材。同时,新教材的实施面临着“实验器材缺乏”、“课时紧张”等主要问题。 同时,调查研究也表明,在新教材的实施中,存在教材革新的空间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教学策略的多样化与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矛盾;课程资源的开放性与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教材的实施与考试评价机制不配套的矛盾。
诸莉莉[7](2014)在《高中物理热学知识学习结果的测试与分析》文中提出在新课程改革中,热学知识设置在了选修模块中,对于选修模块中学生可以进行选择,这就导致了热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岌岌可危,逐渐边缘化。但是热学的基本概念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包含的统计思想和能量转换与守恒规律在日常生活和解释自然现象中具有普遍意义,对学生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物理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物理概念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课程标准中热学部分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对人教版教材中热学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高中热学概念进行结构分析,并选取热学核心概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辨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对高中热学概念的分析与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高中学生对热学概念的学习情况。依据上述研究,针对学生对热学概念的学习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为教师讲授热学概念、学生学习热学概念提供借鉴。
付强[8](2010)在《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编号:50825902)、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部分)(编号:BE2010156)、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编号:CX08B-0632)和镇江市工业科技攻关计划(编号:GY2008002)资助项目部分内容。离心式上充泵是核电站一回路的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关键的核电动力设备之一,也是难度仅次于主泵的核安全Ⅱ级设备。离心式上充泵是一种卧式、双壳体、筒状多级离心泵,具有流量小、扬程高、转速高、汽蚀要求高、配套电机功率大的特点,核电规范要求该泵必须要高精度地达到5个工况点的性能,同时还要满足热冲击和抗震要求,技术难度大。目前国内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全部进口,国产化应用业绩仍为空白。业内公认制约上充泵国产化的最大难题是水力模型样机的研发。另外,上充泵的结构设计、抗热冲击性能、抗震性能和转子扭振等结构可靠性研究也是制约上充泵国产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离心式上充泵水力模型开发、水力性能数值模拟、4级水力模型样机的性能和汽蚀试验、转子动力扭振计算、热固耦合计算以及抗震计算等多方面研究,旨在解决制约上充泵国产化的水力设计和结构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为离心式上充泵国产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造性成果有:1.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高温高压双壳体多级离心泵研究进展,介绍了上充泵在1000MW核电站中的重要作用,给出了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在水力性能和结构上的特殊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上充泵水力设计、结构设计、转子系统临界转速计算、热固耦合计算、抗震计算等相关理论发展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了最终上充泵的结构设计方案。2.对上充泵吸水室8种设计方案内部流场进行了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采用RANS雷诺时均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以RNG k-ε湍流模型来封闭雷诺应力项,应用SIMPLEC算法进行不可压缩流动压力场的求解,实现了对8种设计方案下叶轮内部流场的三维粘性湍流数值模拟。通过对设计流量工况及非设计流量工况下8种方案吸水室内部流动速度、压力、湍动能分布的对比分析,发现:较大的吸水室入口可以有效降低水力损失,但环形空间采用弧形和直形结构对水力损失影响不大,计算结果表明,良好的直形环形空间甚至比弧形结构水力损失小。通过对8种吸水室设计方案的分析和评估,为最终进行上充泵首级叶轮优化水力设计提供理论基础。3.首次采用多级离心泵多工况水力设计方法,对上充泵首级叶轮、次级叶轮进行了定常流动和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其中首级叶轮采用8种设计方案,次级叶轮采用8种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首级叶轮的汽蚀性能受叶轮几何结构参数影响较大,另外,导叶进口速度和压力沿周向分布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叶轮出口射流和尾流区的存在与否及所处位置与泵的流量及叶轮结构形式有很大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上充泵内从叶轮到导叶整个流场的强非对称流动特征。通过不同设计方案及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揭示了叶轮和导叶之间的动静干涉对流场的影响。通过对多个设计方案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数值模拟,数值预测了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对上充泵而言,因其要求水力性能满足多个工况点,而常规水力设计方法又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多工况水力设计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上充泵水力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4.为验证上充泵的水力设计,制造了4级上充泵样机,通过外特性实验对上充泵的水力性能试验和汽蚀性能试验研究,并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水力设计的正确性,以及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性能预测的可行性。4级样机水力试验结果经相似换算后与所要求性能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要求的5个工况点水力性能达到要求,最大流量工况点发生最大偏差,为4.7%。4级样机利用皮带轮将转速增加到4500 r/min,进行了汽蚀性能试验,汽蚀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12级实型上充泵水力性能的数值计算。5.首次对上充泵进行了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分析。分析计算了几种不同因素对上充泵转子部件固有频率(可转化为临界转速)的影响,然后综合各种条件计算了转子部件的临界转速。经计算,转子部件在弹性支承下的一阶固有频率为253.405Hz,即15204.3 r/min,而上充泵的实际额定转速为4500 r/min,表明上充泵的结构动力学设计是满足设计要求的。另外,支承刚度对转子部件临界转速的影响比较大,准确地简化支承,合理地确定支承的刚度、阻尼矩阵是计算临界转速必不可少的前提。6.首次对上充泵外壳体进行了压力应力分析、瞬态热分析,热应力分析和间接法耦合分析,给出应力叠加法和间接耦合法的应力评定结果与比较。压力应力强度的最大值发生在外壳体端部的内壁节点1849上,总应力强度为42.91 MPa。间接耦合法求解的组合应力强度的最大值也发生在外壳体端部的内壁节点1849上,组合的总应力强度为42.83 MPa。应力叠加法与间接耦合法关于PL+Pb+Q≤3Sm的评定结果基本一致。7.首次对上充泵进行了抗震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针对国内压水堆核电站用双层壳体离心式上充泵,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求出了上充泵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对上充泵在OBE和SSE地震荷载作用下进行了抗震性能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在模态分析中看到上充泵的基频为655.138 Hz,远大于33 Hz,表明上充泵整体为刚性结构。另外,第一阶振型沿水平方向,显示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以水平方向为主。表明在设计阶段考虑增加上充泵水平方向的强度,可以有效减弱地震作用对上充泵的影响。(2)在OBE地震载荷、自重、温度同时作用下,上充泵最大应力响应发生在外壳体中部,为69.13 MPa,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在许用值内,满足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二级部件要求;在SSE地震载荷、自重、温度同时作用下,上充泵最大应力响应发生在外壳体中部,为103.47 MPa,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在许用值内,满足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二级部件要求,因此上充泵在OBE和SSE地震载荷作用下,能够保证结构完整性和可运行性。(3)计算得到位移最大响应发生在外壳体中部,为0.345 mm,远小于静止部件和转动部件之间的间隙1 mm,说明双层壳体离心式上充泵在结构上满足抗震要求。满足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二级部件要求,能够保证结构完整性和可运行性。
许静[9](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周剑锋[10](2006)在《机械密封中的热流体动力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密封广泛应用于泵、压缩机和搅拌器等旋转设备。传统的接触式机械密封磨损严重、寿命较短,发展流体润滑的非接触式机械密封是保证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转的迫切要求。非接触式机械密封中的热流体动力效应包括密封环端面受热变形后引起的热楔效应和端面上动压槽引起的动力楔效应。研究非接触式机械密封中的热流体动力效应,探明摩擦热和热变形等因素对端面液膜特性的影响规律,对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的密封机理研究及热流体动力效应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由动量守恒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推导了适用于平端面机械密封中液膜流动特性分析的控制方程。针对平端面机械密封和螺旋槽机械密封,根据控制方程和Muijderman窄槽理论推导了径向平行间隙和楔形间隙内液膜的径向压力分布方程以及液膜承载力、泄漏率和摩擦扭矩等液膜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编制了求解Reynolds方程的有限元程序,获得了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间液膜的二维压力分布规律。液膜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解析法求解平端面机械密封液膜特性的精度较高;对于螺旋槽机械密封,解析法的计算效率较高,但计算精度低于数值法。液膜几何参数、介质压力和粘度对平端面机械密封液膜特性的影响较为显着;槽形几何参数中的螺旋角、槽深、槽宽和槽长对螺旋槽机械密封的液膜特性的影响均比较显着。由于螺旋槽的动压效应,螺旋槽机械密封的液膜承载力比平端面机械密封大。对于平端面机械密封,平行间隙中的液膜承载力小于收敛间隙而大于扩散间隙,平行间隙的泄漏率最小;对于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变形后液膜的承载力减小。建立了机械密封的传热模型。以液膜的摩擦热流密度作为密封环端面的边界条件,推导了密封环与液膜温度分布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摩擦热对动环和静环的分配比例的近似计算方法。根据建立的传热模型,得到了密封环和液膜内部的温度场。影响密封环和液膜温度分布的因素除了密封环尺寸和材料外,还有液膜的摩擦热量及密封环对介质的给热系数等。动环对介质的给热系数较大,因此其获得的摩擦热比静环大得多。当密封环内径不变,外径从小到大变化时,密封环端面的温度先降低再升高;而密封环长度增加时,端面上温度不断降低,降幅减小。根据介质温度和粘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了液膜的摩擦热、温度和粘度三者间的关系。研究了机械密封环在受介质压力与摩擦热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对于低压机械密封,由介质压力和液膜压力引起的力变形较小,而由液膜摩擦热引起的热变形较大。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械密封端面热变形的预
二、第十章 热膨胀 热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章 热膨胀 热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变化及教学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第2章 高中物理大纲与课标中热学部分的变化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2 高中物理大纲与课标中热学部分知识量的变化 |
2.3 高中物理大纲与课标中热学部分课程深度的变化 |
2.4 比较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热学部分的变化 |
3.1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内容篇幅的分布与变化 |
3.2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实验的统计与分析 |
3.3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习题的统计与分析 |
3.4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的例题的统计与分析 |
第4章 基于课标和教材统计的高中热学重难点教学情况调查 |
4.1 “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变化与重难点知识教学情况”教师访谈 |
4.2 高中生热学重难点知识学习情况调查 |
4.3 高中物理热学重难点知识的教学策略 |
4.4 高中物理热学重难点知识的案例分析——以《功、热和内能的改变》为例 |
第5章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5.1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
5.2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主轴轴承热特性及对速度和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小结 |
第二章 赫兹接触理论 |
2.1 符号表 |
2.2 概述 |
2.3 赫兹接触理论 |
2.4 曲率和与曲率差计算 |
2.5 赫兹接触的简化解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主轴轴承的接触载荷 |
3.1 符号表 |
3.2 概述 |
3.3 预紧状态内外圈的轴向位移 |
3.4 变形几何相容方程和载荷平衡方程 |
3.5 轴承的载荷和位移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主轴轴承的运动和摩擦力矩 |
4.1 符号表 |
4.2 概述 |
4.3 公转、自转和自旋 |
4.4 摩擦力和摩擦力矩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主轴轴承零件位移分析 |
5.1 符号表 |
5.2 概述 |
5.3 热位移分析 |
5.4 零件离心位移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主轴轴承的摩擦热和热阻抗特性 |
6.1 符号表 |
6.2 概述 |
6.3 热传递阻抗 |
6.4 主轴单元的热阻抗 |
6.5 轴承摩擦热 |
6.6 主轴单元热传递方程 |
6.7 小结 |
第七章 主轴轴承的运转性能和温度分布 |
7.1 概述 |
7.2 实例计算 |
7.3 计算结果和分析 |
7.4 结论 |
第八章 主轴轴承的刚度 |
8.1 符号表 |
8.2 概述 |
8.3 刚度计算 |
8.4 计算实例 |
8.5 结果分析 |
8.6 结论 |
第九章 主轴单元动力学特性分析与计算 |
9.1 符号表 |
9.2 概述 |
9.3 主轴变形 |
9.4 刚性主轴的固有频率 |
9.5 主轴高阶固有频率 |
9.6 实例计算和结果分析 |
9.7 小结 |
第十章 主轴轴承的最小预紧载荷 |
10.1 符号表 |
10.2 概述 |
10.3 克服陀螺枢轴滑动的最小预紧载荷 |
10.4 防止球与内圈沟道脱离的最小预紧载荷 |
10.5 实例计算与结果分析 |
10.6 结论 |
第十一章 主轴轴承速度性能试验研究 |
11.1 概述 |
11.2 试验原理 |
1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11.4 结论 |
第十二章 主轴轴承刚度测量 |
12.1 符号表 |
12.2 概述 |
12.3 测量系统构成 |
12.4 测量原理 |
12.5 特征信号的提取 |
1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12.7 结论 |
第十三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轴轴承设计参数和材料参数 |
附录B 电主轴结构与计算尺寸 |
附录C 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Newton—Raphson法 |
附录D 求解实矩阵全部特征值的QR方法 |
(3)X80高强管线钢的焊接性及其模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管线钢 |
1.2 材料焊接性评定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焊接粗晶区热循环曲线的测定及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
3.1 引言 |
3.2 焊接粗晶区热循环曲线 |
3.3 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3.4 小结 |
第四章 X80 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规律 |
4.1 引言 |
4.2 X80 管线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SH-CCT图) |
4.3 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X80 管线钢HAZ组织转变规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X80 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相变的计算 |
5.1 引言 |
5.2 相变理论 |
5.3 Leblond相变模型 |
5.4 X80 管线钢粗晶区的Leblond模型参数确定 |
5.5 X80 管线钢HAZ相变的计算 |
5.6 小结 |
第六章 X80 管线钢焊接粗晶区晶粒长大规律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X80 管线钢HAZ的晶粒长大规律 |
6.3 X80 管线钢HAZ的第二相粒子变化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X80 管线钢焊接HAZ奥氏体晶粒长大模拟 |
7.1 引言 |
7.2 晶粒生长动力学 |
7.3 X80 管线钢焊接HAZ奥氏体晶粒长大动力学方程 |
7.4 模拟晶粒长大的Monte Carlo(MC)方法 |
7.5 MC方法模拟X80 管线钢焊接HAZ晶粒长大的实现 |
7.6 结论 |
第八章 X80 管线钢焊接接头应力与变形的计算 |
8.1 引言 |
8.2 热弹塑性理论 |
8.3 热弹塑性有限元法 |
8.4 温度场、组织场和应力场三场耦合计算模型 |
8.5 应力场有限元计算的方法 |
8.6 应力与变形的有限元计算 |
8.7 焊接工艺参数与残余应力的关系 |
8.8 小结 |
第九章 X80 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 |
9.1 引言 |
9.2 X80 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 |
9.3 X80 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度 |
9.4 X80 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预测 |
9.5 小结 |
第十章 管线钢焊接性评定系统 |
10.1 管线钢焊接性评定 |
10.2 管线钢焊接性评定系统总流程图 |
10.3 系统主界面设计 |
10.4 组织应力计算 |
10.5 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模拟与预测 |
10.6 定量金相统计 |
10.7 接口程序设计 |
10.8 管线钢焊接性评定系统的应用举例 |
10.9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思路和框架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热学着作概述(1855—1902) |
2.1 着作统计 |
2.2 传教士自编的着作 |
2.2.1 合信与《博物新编》 |
2.2.2 丁韪良的《格物入门》及其修订本 |
2.2.3 傅兰雅的《热学图说》和《热学须知》 |
2.3 传教士翻译的着作 |
2.3.1 最早的蒸汽机译着《汽机发轫》 |
2.3.2 最早的格致学译着《格致启蒙》 |
2.3.3 其他热学译着 |
2.4 小结 |
第3章 热本质说与传热学在晚清的传播 |
3.1 热本质说在晚清的传播 |
3.1.1 热本质说历史概述 |
3.1.2 《博物新编》对“热质说”的诠释 |
3.1.3 《格致启蒙》较早论证“热动说” |
3.1.4 传教士对热本质的认识 |
3.1.5 小结 |
3.2 传热学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3.2.1 传热学历史概述 |
3.2.2热传导的理论与实验 |
3.2.3热对流的理论与实验 |
3.2.4热辐射的理论与实验 |
3.2.5 小结 |
第4章 胀缩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4.1 胀缩理论专着《物体遇热改易记》研究 |
4.1.1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原作者和底本 |
4.1.2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内容及特色 |
4.1.3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翻译 |
4.1.4 小结 |
4.2 晚清传入的胀缩理论及计算 |
4.2.1 胀缩理论历史概述 |
4.2.2 固、液、气的胀缩原理 |
4.2.3固、液、气的胀缩实验 |
4.2.4 固、液、气的胀缩计算 |
4.3 胀缩理论的应用:温度计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4.3.1 温度计的原理 |
4.3.2 温度计的制作 |
4.3.3 温度计的种类 |
4.3.4 小结 |
第5章 量热学与相变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1 历史概述 |
5.1.1 量热学的早期发展 |
5.1.2 古代对气象的观测 |
5.1.3 “永久气体”的液化 |
5.2 比热容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2.1 《博物新编》首先提出“本热”概念 |
5.2.2 《格物入门》最早表达“比热”涵义 |
5.2.3 比热容概念的翻译 |
5.2.4 比热容实验及应用 |
5.2.5 清末教科书中的比热容 |
5.3 相变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3.1 相变的内涵与本质 |
5.3.2 相变术语的形成 |
5.3.3 相变潜热 |
5.3.4 水的相变与气象成因 |
5.3.5 小结 |
第6章 传教士译作的影响及评价 |
6.1 影响:以迦诺《基础物理学》的译介为例 |
6.1.1 《基础物理学》的成书背景及特色 |
6.1.2 《基础物理学》中译本的底本及出版情况 |
6.1.3 《基础物理学》中译本的翻译 |
6.1.4 小结 |
6.2 传教士热学译作(1855—1902)评析 |
6.2.1 内容特点及影响 |
6.2.2 翻译特点及影响 |
6.2.3 实验特点及影响 |
6.2.4 晚近学者的评价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结构比较及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材内容结构的一般研究 |
1.2.2 教材要素分析比较的一般研究 |
1.3 教材比较研究的总体设计 |
2 研究一: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结构的比较研究 |
2.1 研究说明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研究方法 |
2.2 教材表层结构的比较研究 |
2.2.1 教材目录的比较 |
2.2.2 教材习题的比较 |
2.2.3 教材图片的比较 |
2.2.4 教材栏目的比较 |
2.3 教材深层结构的比较研究 |
2.3.1 教材知识要素的一般研究 |
2.3.2 教材能力要素的一般研究 |
2.3.3 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素的一般研究较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本研究的结论 |
3 研究二: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师问卷调查研究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方法 |
3.2.1 调查时间 |
3.2.2 调查对象 |
3.2.3 问卷的编制和处理 |
3.3 问卷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3.3.1 教材具体研究项目的调查 |
3.3.2 教材综合研究项目的调查 |
3.3.3 调查结果的分析 |
3.4 本研究的结论 |
4 总的讨论与结论 |
4.1 研究的结论 |
4.2 新教材实施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5 研究不足和改进之处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致谢 |
(7)高中物理热学知识学习结果的测试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物理概念的重要性 |
1.1.2 物理新课改对热学教学的影响 |
1.2 热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1.2.2 热学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物理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 |
2.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2.2 物理概念教学的理论 |
2.2.1 物理概念的形成 |
2.2.2 物理概念形成的教学 |
第三章 高中热学教学目标分析 |
3.1 热学在物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1 热现象与人类的联系 |
3.1.2 对热的两种认识观点 |
3.1.3 热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3.2 高中热学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3.2.1 热学在教材中的分布 |
3.2.2 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 |
第四章 高中热学概念的分析与研究 |
4.1 高中热学概念的结构 |
4.2 高中热学重点概念的分析与研究 |
4.2.1 温度 |
4.2.1.1 课标要求 |
4.2.1.2 教材研究 |
4.2.1.3 概念研究 |
4.2.2 热量 |
4.2.2.1 课标要求 |
4.2.2.2 教材研究 |
4.2.2.3 概念研究 |
4.2.3 内能 |
4.2.3.1 课标要求 |
4.2.3.2 教材研究 |
4.2.3.3 概念研究 |
4.2.4 理想气体 |
4.2.4.1 课标要求 |
4.2.4.2 教材研究 |
4.2.4.3 概念研究 |
4.2.5 能量守恒定律 |
4.2.5.1 课标要求 |
4.2.5.2 教材研究 |
4.2.5.3 概念研究 |
4.3 几个热学概念关系的辩析 |
4.3.1 内能与温度 |
4.3.2 内能与热量 |
4.3.3 温度与热量 |
第五章 热学概念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 |
5.1 调查目的与意义 |
5.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5.2.1 问卷编制 |
5.2.2 问卷实施 |
5.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3.1 调查结果的统计 |
5.3.2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六章 高中热学概念的教学建议 |
6.1 加强实验教学 |
6.2 加强概念教学 |
6.2.1 注重简单记忆性概念的教学 |
6.2.2 注重概念的引入 |
6.2.3 揭示概念的本质 |
6.2.4 注意概念的区别 |
6.3 加强科学方法的渗透 |
6.3.1 理想化方法 |
6.3.2 统计方法 |
6.3.3 控制变量法 |
6.3.4 类比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能源与环境现状 |
1.1.1 国内外能源现状 |
1.1.2 国内外环境状况 |
1.1.3 核能发电的优点 |
1.2 国内外核电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世界核电发展历程 |
1.2.2 国内核电发展历程 |
1.2.3 核电站关键用泵国产化的紧迫性 |
1.3 国内外耐高温高压双壳体多级离心泵研究进展 |
1.3.1 多工况及非设计工况水力设计研究进展 |
1.3.2 CFD技术在离心泵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3 离心泵内全流场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4 热固耦合研究进展 |
1.3.5 抗震研究进展 |
1.3.6 高温高压多级双壳体离心泵技术发展现状 |
1.4 国内外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研究现状 |
1.4.1 上充泵在核电站中的作用及功能 |
1.4.2 国内外上充泵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设计基本理论 |
2.1 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设计基本要求 |
2.1.1 上充泵性能参数要求 |
2.1.2 上充泵各种工况的水力性能 |
2.1.3 上充泵的其它要求 |
2.2 上充泵水力设计基本理论 |
2.2.1 上充泵多工况点水力设计思路 |
2.2.2 吸水室水力设计理论 |
2.2.3 叶轮多工况水力设计理论 |
2.2.4 双蜗壳结构导叶水力设计理论 |
2.3 热固耦合理论 |
2.3.1 热传导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
2.3.2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法 |
2.3.3 热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2.4 抗震计算理论 |
2.4.1 结构自由振动计算 |
2.4.2 反应谱法的一般原理 |
2.4.3 动力反应的振型分解 |
2.4.4 振型分解反应谱理论 |
2.5 上充泵整体结构设计与材料选用 |
2.5.1 上充泵整体结构设计 |
2.5.2 上充泵材料选用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吸水室水力设计方案及数值计算 |
3.1 基本结构及优化设计方案确定 |
3.2 吸水室三维造型、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 |
3.2.1 三维造型及网格划分 |
3.2.2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3.3 吸水室水力性能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1 基本流态分析 |
3.3.2 吸水室出口断面流场分析 |
3.3.3 水力损失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充泵首级叶轮汽蚀性能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4.1 首级叶轮优化方案确定 |
4.2 三维造型 |
4.3 稳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静压分布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2 速度分布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3 非设计工况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汽蚀对压力脉动影响的非定常计算 |
4.5 汽蚀试验研究 |
4.5.1 汽蚀试验装置介绍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充泵次级叶轮水力设计的数值模拟 |
5.1 次级叶轮设计方案确定 |
5.2 次级叶轮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1 静压分布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2 速度矢量分布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 水力性能计算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各种方案次级叶轮的水力性能计算结果 |
5.3.2 正导叶喉部面积对性能的影响 |
5.3.3 反导叶强迫预旋对性能的影响 |
5.4 次级叶轮导叶组合非定常数值计算 |
5.4.1 非定常数值计算设置 |
5.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上充泵整机水力性能数值计算及试验研究 |
6.1 上充泵四级样机水力性能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6.1.1 数值模拟中水力效率的计算 |
6.1.2 上充泵四级样机三维造型及网格划分 |
6.1.3 上充泵四级样机水力性能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6.2 上充泵四级样机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
6.2.1 上充泵四级样机水力性能试验装置 |
6.2.2 上充泵四级样机水力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十二级实型上充泵数值计算 |
6.3.1 十二级实型上充泵三维造型及网格划分 |
6.3.2 十二级实型上充泵水力性能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充泵转子部件临界转速计算分析 |
7.1 转子部件的共振与临界转速 |
7.1.1 临界转速基本概念 |
7.1.2 计算临界转速的有限元法 |
7.1.3 陀螺力矩的影响 |
7.2 分析中单元的使用 |
7.2.1 问题描述 |
7.2.2 实体建模 |
7.2.3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7.2.4 求解方法 |
7.2.5 材料及物理性能 |
7.3 三支承干态与湿态条件下转子固有频率分析 |
7.3.1 三支承干态条件下转子固有频率分析 |
7.3.2 三支承湿态条件下转子固有频率分析 |
7.4 各种条件变化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7.4.1 二支承与三支承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分析 |
7.4.2 轴承跨距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7.4.3 支承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
7.5 湿态条件下转子临界转速计算 |
7.6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上充泵外壳体热固耦合分析 |
8.1 造型及网格划分 |
8.2 外壳体热固耦合与边界条件载荷处理 |
8.2.1 边界条件载荷处理 |
8.2.2 计算步骤方案 |
8.3 外壳体在瞬时7℃升至120℃的热瞬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8.3.1 不同时刻整体温度分布计算结果及分析 |
8.3.2 不同时刻整体温度梯度分布计算结果及分析 |
8.3.3 不同节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结果及分析 |
8.3.4 不同节点温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结果及分析 |
8.4 外壳体在瞬时7℃升至120℃的热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8.4.1 不同时刻整体等效应力分布计算结果及分析 |
8.4.2 不同时刻整体位移分布计算结果及分析 |
8.4.3 不同节点等效应力线性化结果及分析 |
8.4.4 应力评定 |
8.5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上充泵整体抗震分析 |
9.1 核电规范对上充泵抗震计算的基本要求 |
9.1.1 核电厂物项划分 |
9.1.2 抗震等级 |
9.1.3 对上充泵抗震计算模型的要求 |
9.1.4 对上充泵抗震计算的要求 |
9.1.5 地震作用要求 |
9.1.6 核电泵抗震指标 |
9.1.7 核电泵抗震分析判定 |
9.2 上充泵抗震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9.2.1 计算模型 |
9.2.2 地震作用载荷 |
9.2.3 阻尼载荷 |
9.2.4 自重载荷 |
9.2.5 动力件激振力载荷 |
9.2.6 上充泵内部液体晃动力载荷 |
9.2.7 载荷工况组合 |
9.3 基于反应谱法抗震分析 |
9.3.1 模态分析 |
9.3.2 谱分析及模态扩展 |
9.4 时程分析地震波拟合 |
9.4.1 快速傅里叶变换 |
9.4.2 频率响应分析 |
9.4.3 地震波拟合 |
9.5 OBE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9.5.1 OBE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9.5.2 OBE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9.6 SSE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9.6.1 SSE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9.6.2 SSE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9.7 本章小节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
3.1 知识结构理论 |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
致谢 |
(10)机械密封中的热流体动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机械密封基础 |
1.1.1 机械密封的结构 |
1.1.2 机械密封的分类 |
1.1.3 机械密封的参数 |
1.1.4 机械密封的材料 |
1.1.5 机械密封的优点 |
1.2 机械密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2.1 密封机理的研究进展 |
1.2.2 流体动压型机械密封的研究进展 |
1.2.3 热流体动力效应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机械密封端面间液膜特性的解析法研究 |
2.1 控制方程 |
2.1.1 物理模型 |
2.1.2 控制方程的推导 |
2.2 平端面机械密封的液膜特性 |
2.2.1 窄密封面间的液膜特性 |
2.2.2 宽密封面间的液膜特性 |
2.3 简单的流体动力楔模型 |
2.3.1 壁面驱动模型 |
2.3.2 压差驱动模型 |
2.4 螺旋槽机械密封的液膜特性 |
2.4.1 平行端面间液膜特性参数的计算 |
2.4.2 楔形端面间液膜特性参数的计算 |
第三章 螺旋槽机械密封液膜特性的数值法研究 |
3.1 流体力学中的有限元方法 |
3.2 控制方程的求解 |
3.2.1 控制方程的无量纲化 |
3.2.2 坐标变换 |
3.2.3 Galerkin 积分表达式 |
3.2.4 网格划分 |
3.2.5 方程的离散 |
3.2.6 边界条件的解除 |
3.2.7 线性方程组求解 |
3.3 主要密封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
3.3.1 液膜承载力 |
3.3.2 液膜摩擦力 |
3.3.3 摩擦扭矩 |
3.3.4 泄漏率 |
第四章 机械密封端面间的液膜特性分析 |
4.1 平端面机械密封的液膜特性 |
4.1.1 液膜特性的FLUENT 求解 |
4.1.2 液膜特性分析结果 |
4.2 螺旋槽机械密封的液膜特性 |
4.2.1 解析法与数值法计算结果的比较 |
4.2.2 操作参数对液膜特性的影响 |
4.2.3 螺旋槽几何参数对液膜特性的影响 |
第五章 机械密封的传热特性研究 |
5.1 机械密封中的热量平衡 |
5.2 密封环端面的温度 |
5.2.1 经典计算方法 |
5.2.2 端面平均温度 |
5.3 介质循环量 |
5.4 密封环的温度场 |
5.5 液膜的温度场 |
5.6 摩擦热的分配 |
5.7 平端面机械密封的传热特性分析结果 |
5.7.1 传热模型 |
5.7.2 液膜摩擦热 |
5.7.3 给热系数和摩擦热的分配 |
5.7.4 密封环和液膜内部温度场 |
5.7.5 动环转速和导热系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5.7.6 动环尺寸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六章 机械密封环端面热变形分析 |
6.1 密封环端面的变形 |
6.2 密封环端面的热变形 |
6.2.1 影响热变形的主要因素 |
6.2.2 热变形的有限元计算 |
6.3 平端面机械密封环端面热变形的预测 |
6.3.1 人工神经网络 |
6.3.2 训练样本的选择 |
6.3.3 训练结果及网络可靠性验证 |
6.4 螺旋槽机械密封环端面热变形的预测 |
6.5 热变形预测网络的应用 |
第七章 机械密封的流固耦合分析及参数控制 |
7.1 耦合分析方法 |
7.2 平端面机械密封的流固耦合分析结果 |
7.2.1 端面夹角β |
7.2.2 液膜特性参数 |
7.3 平端面机械密封的参数控制 |
7.4 螺旋槽机械密封的流固耦合分析结果 |
7.4.1 端面夹角β |
7.4.2 液膜特性参数 |
7.5 螺旋槽机械密封的参数控制 |
第八章 机械密封性能的试验研究 |
8.1 试验装置的设计 |
8.2 平端面机械密封性能的试验研究 |
8.2.1 试验方法 |
8.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九章 基于热流体动力效应的机械密封优化设计 |
9.1 热流体动力效应的形成机理 |
9.2 平端面机械密封的优化设计 |
9.2.1 设计目标 |
9.2.2 设计方法 |
9.2.3 设计结果 |
9.3 螺旋槽机械密封的优化设计 |
9.3.1 设计目标 |
9.3.2 设计方法 |
9.3.3 设计结果 |
9.4 基于THD 的机械密封设计软件的开发 |
9.4.1 软件的功能 |
9.4.2 软件的组成 |
9.4.3 软件的部分模块 |
9.5 基于THD 的机械密封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符号说明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第十章 热膨胀 热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变化及教学情况研究[D]. 罗娟. 西南大学, 2020(05)
- [2]主轴轴承热特性及对速度和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 蒋兴奇. 浙江大学, 2001(01)
- [3]X80高强管线钢的焊接性及其模拟仿真[D]. 陈翠欣. 天津大学, 2005(07)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D]. 冯珊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6]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结构比较及其调查研究[D]. 潮兴兵.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4)
- [7]高中物理热学知识学习结果的测试与分析[D]. 诸莉莉. 苏州大学, 2014(01)
- [8]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D]. 付强. 江苏大学, 2010(07)
- [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 [10]机械密封中的热流体动力效应研究[D]. 周剑锋. 南京工业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