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市场观念与企业行为——程控开关引起的关联

用户需求、市场观念与企业行为——程控开关引起的关联

一、用户需求·市场观念·企业行为——由程控交换机引发的联想(论文文献综述)

伊馨[1](2020)在《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制造业的供给侧发展却无法有效满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转变后的新要求,因此,需要对新时代我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以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为研究对象,在对供给学派进行批判性反思后,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有效供给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并就影响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论文运用Malmaquist-DEA法测算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用Michaeli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用考虑技术效率约束的DEA法对中国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技术效率推动为主,产业结构变动具有后工业化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同时,论文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根据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制造业有效供给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提升,制造业的惠民福利指标对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贡献度最大且呈上升趋势,供给效率与技术驱动的贡献趋于一致。随后论文以红领集团为案例,讨论新时代实现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微观路径。论文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有效供给,在宏观管理上可以适当汲取供给学派供给侧的管理主张,强化市场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决定性地位;在产业层面要降低制造业的税负,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实现供给效率提升与供需匹配,技术创新要结合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产业政策以功能型产业政策为主,政策目标要多关注对产业发展负外部性的纠正。在厂商层面要充分利用数字要素对有效供给的影响,从供应链构建、需求识别、培育技术创新自觉性等方面实现有效供给。

林叙辰[2](2019)在《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基础电信业面临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问题。然而,尽管存在着“双失灵”的问题,作为各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世界基础电信业近几十年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巨大的变革。产业高速变迁的背后是电信经济理论的短缺。无论是经典的自由竞争理论,还是已有的电信规制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该产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理论上的短缺导致了实践中电信规制目标的混乱,为未来基础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究基础电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而明确今后电信规制改革的方向是当前电信理论界和各国规制机构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探究基础电信业演化规律的重点在于把握“技术”这一核心要素。回顾整个电信产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基础电信业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新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步不仅会改变整个电信体系的产业面貌和市场格局,而且影响和决定了整个电信规制制度变革的方向。那么技术这一关键要素与市场以及政府之间具体存在着怎样的交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这是本文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由此,本文将技术引入电信经济理论体系中,尝试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技术为核心要素的电信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电信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电信规制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历史案例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技术在基础电信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究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而揭示基础电信产业演化发展的理论机理和实践路径,并据此提出未来中国电信规制改革的具体思路。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对现代电信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基础电信业特有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分析、对电信产业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理论探讨和典型案例分析,指出技术因素是推动并协调基础电信业发展的“第三只手”,并基于实证数据,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率变动指数法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在中国电信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接着,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了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技术与“无形的手”市场及“有形的手”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市场结构、政府行为规制、国有产权制度以及规制机构独立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并通过基于广义矩估计(GMM)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加以验证,同时采用模型构建和典型案例分析论述了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变和政府规制变迁的反向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两两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和政府要素引入传统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分析范式,将其拓展成一个新的产业分析框架TGM(SCP),即技术Technology—政府Government—市场Market(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并在此基础上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提出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该模型描绘了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政府规制和市场要素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动态演化规律。最后,依据研究成果提出构建一个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电信激励规制体系,给出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构想。纵观全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有:(1)相对于“无形的手”市场和“有形的手”政府,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是电信产业高速发展的本质驱动力和根本原因;第二,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即电信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造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激励,也改变了政府干预电信市场的方式和内容。只有把握好这技术、市场和政府这三只手之间的关系,才能持续、高效地推动电信产业的繁荣发展。(2)在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市场中企业数量较少时,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相关,而当企业数量超过一定阈值后,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呈负相关。该阈值水平即为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由当前技术供给状况动态决定。因此,具有合意、适当集中度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最有利于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3)关于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之间的关系:第一,产权结构本身对电信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着,即单纯地对运营商进行私有化改革对市场效率并没有显着的直接影响,电信运营商的产权结构改革需要配以有效的规制体制改革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第二,行业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有利于促进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实施私有化改革的市场环境而言。第三,网络中立规制不允许电信运营商反向差异化收费,打击了运营商投资新技术的积极性,阻碍了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4)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来看,在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三者之间是一种以技术为主导的螺旋式协同演化关系。其协同演化机理为:在基础电信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发挥着主导的驱动作用,技术创新通过改变产业的成本结构特征影响了产业的固有属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需求,并推动政府规制体制改革,而改善的市场绩效和成功的规制体制改革又反过来促进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整体发展过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协同演化态势。(5)应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电信规制体系。发挥好“第三只手”技术的驱动和调控作用,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更多地采用技术性手段来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和调控电信产业的发展问题。政府规制是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政府必须发挥自身在促进电信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化上的重要作用,勇于消除阻碍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因素并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规制体系,以促进电信产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胡曙虹[3](2018)在《中国企业R&D国际化: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及价值链的快速分解,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和重组,世界进入以创新资源全球流动为特征的开放式创新时代。利用世界各地创新资源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创新国际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全球跨国R&D投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全球面临国际对外投资模式的重大转变,中国不仅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东道国,也日渐转型为活跃的海外R&D投资母国。作为R&D全球化的后发者,中国企业在R&D国际化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合的区位,谋划并组织其空间布局以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其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命题。本文从中国企业R&D国际化这一新兴现象出发,总体研究目标是在系统梳理国内外企业R&D全球化相关理论基础和发展动态、及全面分析目前中国企业R&D国际化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布局、区位选择及空间组织模式等问题。全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如下:(1)企业R&D国际化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回顾并梳理了传统国际投资理论、跨国公司R&D全球化理论、区位选择理论、开放式创新与全球创新网络及新兴国家企业R&D国际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脉络及企业R&D国际化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认为相比于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R&D国际化行为,已有相关理论对解释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区位选择及空间组织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2)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现状及特征。中国企业R&D国际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发达国家相比晚了近20年,R&D投资规模较小。R&D投资方式包括新建海外R&D机构、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建立全球R&D联盟。从新建海外R&D机构及PCT专利申请量2个指标来看,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发展速度较快。同其他性质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新建海外R&D机构数量最多、增速最快。从行业类别来看,实施R&D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及专业性服务业。从海外R&D机构的研发类型来看,最初在海外设立R&D机构的部分中国企业采取了研发导向型先行的战略,逐步发展成研发导向型为主,研究导向型和开发导向型并重的研发模式。(3)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以新建海外R&D机构的数量为例分析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布局,从东道国角度看,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区域分布广泛,呈现出明显的集中与分散并存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期内,中国企业在全球102个国家设立了海外R&D机构,但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等技术先进、研发资源密集的发达国家。从企业来源地角度看,实施R&D国际化的中国企业空间分布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北及向内陆扩散的趋势,表现出高度不均衡的空间特征,其地理分布格局与中国城市等级体系基本吻合。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地区,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不同行业企业R&D投资东道国和来源地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4)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区位选择。根据零断尾负二项回归分析的结果,认为仅从东道国角度来看,东道国的创新能力、R&D资源数量、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及制度保障等R&D供给方面的因素,以及以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数量、地理距离等代表的两国经济往来密切程度的关联要素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进行R&D投资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地,将中国企业海外R&D机构分为研究导向型、开发导向型和研发导向型3类,综合考虑企业自身微观层面、企业来源地中观层面及东道国宏观层面3个不同尺度的因素,采用多项Logit回归方法对不同研发类型企业海外R&D机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年龄、性质、行业类别等自身属性对企业海外R&D机构所从事的具体R&D活动类型有不同的影响;母公司创新能力越强会更有利于企业海外R&D机构从事以新技术或新知识获取为主的研究导向型R&D活动;企业来源地经济外向度越高,设立研发导向型海外R&D机构的可能性也越大;东道国不同因素对吸引不同研发类型的海外R&D机构进行投资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最后,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将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区位选择类型归纳为技术及创新资源寻求型、政策利用型和市场关联型3类,其中前两类的R&D投资流向主要为“上行流”,市场关联型的R&D投资流向主要为“混合流”。(5)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组织模式。选取中国企业R&D国际化具有代表性的3家企业——华为、海尔集团、长安汽车作为案例,采用国内外销售额这一指标测度企业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认为其市场定位分别为全球市场、多国市场和母国市场。采用企业R&D经费投入、国内及PCT专利申请量为测度指标,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对比,将3家企业的技术水平分别定位为全球领先者,国内领先者和后发追随者。从R&D国际化的战略动机来看,华为海外R&D机构的功能包括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技术转移;海尔集团海外R&D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东道国技术及资源优势进行技术开发以服务于东道国或区域市场;长安汽车设立海外R&D机构主要是获取东道国在汽车研发领域不同的技术优势,并汇聚到总部为国内市场服务。基于对案例企业市场、技术水平定位及R&D国际化的空间布局及战略动机的分析,本文将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归纳为多中心协同型、多区域分散型和多模块聚合型3类。(6)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MTS”分析框架。以大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为基础,并结合具体案例研究,从中国企业自身的市场和技术水平定位出发,综合考虑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布局和战略动机,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市场(M)、技术水平(T)和战略动机(S)的适用于解释并指导中国企业R&D国际化区位选择及空间组织模式的“MTS”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认为不具有或者仅具有部分所有权优势的中国企业实施R&D国际化的前提是要明确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及技术水平定位,同时结合企业R&D国际化的战略动机进行空间布局。对比已有跨国公司R&D国际化理论,“MTS”分析框架更为具体且针对性地解释了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R&D国际化的区位选择及空间组织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传承、深化并发展了已有跨国公司R&D全球化理论。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在海外从事R&D活动的现状及特征、空间格局、区位选择、空间组织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现阶段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相关规律,提出了适用于解释中国企业R&D国际化区位选择和空间组织模式的“MTS”分析框架。进一步深化了已有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国企业跨国成长提供相关理论指导。研究结论以期为更多正在彷徨的、即将“走出去”或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相关经验借鉴,并有助于推动中国相关科技政策改革、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穆尔[4](2017)在《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及手段》文中认为“走出去”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在“引进来”的基础上,为提升对世界双向开放水准,实施的更新一轮的重要决定。除了利用外资也要对外进行投资的想法,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研究深圳特区工作时提出的(1)。1992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2)。此后,这一概念在之后的历届党代会上不断被提及。“走出去”一词首次被中央文件使用,是在1998年,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被首次作为国家战略之一,是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代表大会。被具体部署,是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当时,党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3)。经过了20年的的不断探索摸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出访时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4),的战略构想。从而又一次地激发了我国国有企业走向世界的热潮。如今,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是:速度更快;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方式更多元;质量更高。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总额不仅已持续超过同期吸收外资的总量,且跃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的资本、产品、技术、服务、管理、劳动力等全方位地走向了国际市场和世界各国。但是,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和手段增多所显现的问题也越加严重。如投资领域不正确、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政策不清晰、投资方式不完善、投资手段不科学、投资风险加大等。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与提升我国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不相适应,也与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初衷有些相悖。因此如何使国有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完善投资方式和手段,进而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本文立意和研究的初衷。本文共分八个章节:第一章是举出企业和投资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和观点,对相关于国有企业走出去和投资方式与手段做理论铺垫。第二章是阐述国有企业投出去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其发展的梳理为研究课题和分析观点提供数据和客观背景依据。第三章是指出国有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和分析其原因,为课题观点提供理由和依据。第四章是根据课题研究方向和之前章节的铺垫而做的国有企业的宏观功能和对外竞争理论假设,支撑本后面章节的思路和论点。第五章是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对有关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指出完善国有企业投资方式及手段的急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六章是阐述如何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政策措施,以为国有企业投资方式和手段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七章是建议和引导国有企业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手段正确对外进行投资。第八章是推演出本论文研究,尤其是论点的基本结论,并提出与本论文相关的,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而得出,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和手段,是提升国有企业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重点这一基本结论。

刘雪娇[5](2017)在《GVC格局、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意味着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经由贸易和FDI获取大量的全球化红利,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其规模得到不断壮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玩具、服装等传统产业受此危机冲击大幅缩减,汽车、通信产业等屡屡受制于国外企业,我国政府、企业以及学界强烈意识到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性。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加剧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加之国内制造业成本攀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奔赴海外投资,国家也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制造业强国战略与“走出去”战略如何协调,引发学术界对于ODI和制造业升级之间的讨论。本文围绕ODI逆向技术溢出与我国产业升级展开探讨,试图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并引入宏微观层面数据,通过以下五方面的工作系统梳理ODI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国际技术溢出理论以及产业升级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二是对国际和我国ODI发展趋势阶段进行总结,并测度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与参与度;三是构建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循环传导模型,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行印证;四是对比制造业不同技术溢出渠道的溢出效应大小,并探讨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产业如何受到国内研发、进口贸易、FDI和ODI技术溢出渠道效应的影响;五是通过选取典型产业,并对其ODI的全球价值链环节分布情况进行归纳,研究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产业各具侧重点的升级路径。这五个方面的工作环环相扣,形成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考察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主体、投资产业和投资目的国开始产生变化并呈现不同的特点。从主体上来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逐步从国有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但国有企业的投资规模仍为所有投资主体中最大,且规模逐年大幅上升;从投资产业上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目前仍处于“资源寻求、市场寻求”为导向的阶段,“效率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投资仍然不足;从投资目的国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投资区域由过去的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向对发达国家投资增多转变。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主体、投资产业和投资目的国的转变,对于不同视角下ODI逆向技术溢出不同效应的探讨很有必要。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参与度表明我国制造业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均较高,但各个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却高低不一。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均有所提高,但在金融危机后,上升势头均受到阻碍。本文利用DEA模型测算衡量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并根据OECD的分类将制造业的细分产业归类为低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通过引入不同类型ODI逆向技术溢出变量,建立灰色关联模型探索中国不同类型ODI与制造业总体和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产业升级关系,印证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循环传导模型中所推导出不同类型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假设,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理论假设。同时,聚焦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渠道,引入索罗模型并对其进行滞后期修正,构建中国制造业多维技术溢出渠道与制造业产业升级关系的实证模型。基于细分面板数据和分类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国内研发投入与贸易渠道的技术溢出在目前是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传统FDI渠道的技术溢出阻碍制造业产业升级,亟需转变吸引外资的方式和结构,O DI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作用远未显现,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和引导尤为重要。基于中国制造业典型产业的价值链构建以及微观企业ODI数据的价值链环节分布表明,我国低技术和中低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受阻主要是由于缺乏品牌打造,存在对加工贸易的路径依赖;我国中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缓慢主要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存在对进口关键及核心部件的路径依赖。结合宏观数据模型的相关结论,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对外投资;加大对实体产业对外投资力度,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运用并购手段寻求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利用绿地投资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采取不同对外投资策略,实现不同升级路径以及构建国家价值链,利用产业间、区域间合作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结论。

张纪凤[6](2015)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产品内分工成为新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正从旧国际分工模式下注重“贸易”逐步转向新国际分工模式下更加注重“生产”,国际化生产成为连接国与国之间经济的“桥梁”。国际化生产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的途径展开,FDI的流入和流出成为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技术和劳动,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对外投资政策由“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OFDI)大国之一。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OFDI却屡创新高,逆势上扬。2013年中国OFDI流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078.4亿美元,位居美日之后,排名世界第三。中国OFDI已经实现连续十一年的正增长,2002-2013年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9.8%。中国OFDI的飞速发展,给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范式)为代表的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建立在“垄断优势”基础上,指出企业OFDI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拥有某种所有权优势。然而,中国OFDI不仅包括对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平行和下行投资,而且还包括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上行投资。对于前一种投资,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对于后一种投资,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却很难解释清楚为什么中国企业在缺乏所有权优势的情况下却积极开展上行投资。“战略三角”理论框架系统整合了战略的资源观、产业观和制度观,极大丰富了传统的基于OLI范式的分析框架,为新兴经济体OFDI拓展了新的研究空间。本文借鉴“战略三角”理论框架,结合中国OFDI的实践,研究中国OFDI的动力机制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这一研究对于我国如何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指导我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异质性特点,从母国的推力(push)和东道国的引力(pull)两方面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中国企业OFDI的动力机制既包括母国的推力,也包括东道国的引力。在母国的推力方面,本文基于“战略三角”的理论框架,利用304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OFDI的微观数据,通过建立计数模型,从企业资源、产业特征、制度因素三方面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的母国推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R&D投入、企业出口能力、企业盈利能力和产业竞争程度对中国企业OFDI有显着正向影响,说明由研发能力、出口能力、管理能力共同构成的企业所有权优势对企业“走出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东道国的引力方面,本文在分析中国自然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微观投资动因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2年中国对69个国家OFDI的国别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扩展的引力模型,检验了影响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东道国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发达国家的OFDI是逆梯度的上行投资,主要集中于人均GDP较高、与中国进出口贸易联系紧密的国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是顺梯度的平行或下行投资,主要集中于人均GDP较高、技术较先进以及从中国进口规模较大的国家。这一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是中国目前OFDI最主要的动因。其次,本文在R&D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了中国海外R&D投资的动因及影响因素。R&D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动机主要有两种:市场支撑型和技术寻求型,目前技术寻求型海外R&D投资正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对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文献综述基础上,介绍了中国海外R&D投资的实践,总结了其发展历程、动机、区位和模式。随后,本文利用101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177个海外子公司投资数据,通过建立三元选择Logit模型,从投资企业和东道国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企业市场支撑型和技术寻求型海外R&D投资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市场支撑型海外R&D投资受东道国人均购买力和R&D资源禀赋的影响,技术寻求型海外R&D投资受母公司技术水平和东道国R&D资源禀赋的双重影响。最后,本文基于创新驱动增长理论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由于知识溢出存在地理空间的约束性以及知识的隐性特征,企业只有靠近技术创新源,才能成为知识溢出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只要存在技术扩散的可能性,即便不存在垄断优势,技术追随企业依然会选择FDI方式而不是出口的方式服务国外市场。本文在分析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四大机理的基础上,利用1985-2008年中国工业TFP、国内R&D资本存量和进口、IFDI、OFDI三种渠道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着。相对于IFDI而言,中国OFDI的整体规模和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寻求型OFDI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小,逆向技术溢出存在一定的滞后期,这些因素是导致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着的主要原因。本文立足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博采各家理论之长,在继承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并探讨了中国海外R&D投资动因和影响因素,以及通过海外R&D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并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走出去”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子伦[7](2015)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人类千年发展史和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成败教训,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以工业革命为发端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既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变革性动力,也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性时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前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唯有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从供给端发力,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以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内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应运而生,即应当如何定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以现代化的经济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助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本文以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分立和政府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探明产业结构升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市场效率、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失灵问题,勾勒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新蓝图。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劳动行为不断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类似信息群以及不同种类信息群,通过实现信息群结构关系的不断变迁而满足或更好满足人的需要及其组合的过程。信息分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探索并发现默会知识的自发性市场秩序较面对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约束的政府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行为的自身利益偏好属性,在以弥补市场失灵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介入的限制框架基础上,实现从强制干预型政府向增进扩展市场型政府的让渡必然成为构建现代经济治理格局的主体逻辑。第1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在回顾评价了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干预思想的两大主要理论基础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从强制干预型向增进扩展市场型的转变在由单极独揽到多极共治的权力解构和各级公共权力相对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中国基本国情下的重要意义。本章还系统回顾了涉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派在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第2章从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对立与统一的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即是以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信息组合为本质的劳动过程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扩张。从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可以提炼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两种方式即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前者包括既存有效信息复制速率提高和不完全一致信息组合的复制,后者指新信息组合的复制。从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本章还构建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在内的具有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基础。第3章从对市场过程理论的分析得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确立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保护产权、管理并协调市场信息传递和维护市场组织效率三点旨在维护市场机制的职能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一点旨在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职能。第4章以建国以来的美国、 “二战”后的日本和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时期的拉美地区为比较对象,通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借鉴性回顾,对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和对拉美地区不同国家政府职能分化所展现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绩效诠释了以维护市场为首要责任,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为重要职能的政府职能选择原则,并系统探讨了产业政策的效率问题。第5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职能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第6章建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效率。第7章为我国准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体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2)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理论框架。(3)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国际实践经验与教训。(4)尝试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和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绩效。(5)给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政策建议。

王馨竹[8](2015)在《创新引擎企业的识别与演化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华东师范大学杜德斌教授就“上海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议题,首次在国内提出“创新引擎企业”概念。其认为缺少本土创新引擎企业是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同时,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已培育出一批具有雄厚创新实力、行业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引擎企业;且在由福布斯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中跃居首位,上海却未进入前三。基于此背景,本文提出些许疑问,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演化经济学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以“创新引擎企业”为研究对象,尝试性界定其内涵,初步探究其评价与识别方法,归纳总结其演化机理,试图解决疑问,以期丰富企业创新理论,并对各地培养创新引擎企业提供借鉴。同时,本文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选取深圳为案例,识别深圳创新引擎企业,并具体分析其演化机理,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与结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创新引擎企业的内涵界定。在理解引擎工作原理和创新型企业内涵的基础上把创新引擎企业定义为:具备创新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国际影响力、企业规模、营收水平等均处于领先地位,并可带动其他中小型企业的创新发展,对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牵引力作用的本土创新型龙头企业。(2)创新引擎企业的识别。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创新引擎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深圳84家样本企业进行评价与识别,结果显示:11家企业的创新引擎能力隶属于“活跃”区间,被识别为深圳创新引擎企业,包括华为、中兴、华大基因、腾讯、比亚迪等。(3)创新引擎企业的演化路径归纳。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尺度分类并总结了创新引擎企业的演化路径。其中,宏观尺度中又细分为市场、技术、组织三个不同视角;中观尺度聚焦于行业,分别归纳深圳三大高新技术行业中创新型企业的演化路径;微观尺度落实到企业,详细剖析华为的具体演化路径。(4)创新引擎企业的内部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本文认为创新引擎企业内部存在着类似生物基因的“企业基因”,影响并支配企业行为和演化,包括企业家精神基因、创新文化基因、创新能力基因、企业制度基因;并归纳出四大核心内部演化机制:遗传机制、搜寻机制、突破机制和选择机制。(5)创新引擎企业的外部演化机制研究。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将自然生态系统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各层次要素一一类比,归纳出具有层次性的外部演化机制:创新群落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生境的孵化机制、创新景观的融合机制和创新环境的培育机制。(6)深圳创新引擎企业的外部演化机制研究。本文认为深圳能培养出一批创新引擎企业的原因在于:形成了高效的“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高新技术园区及企业孵化器与公共技术平台等共同组成了良好的孵化机制;金融、法制与科技创新形成了良好的融合机制;优越的地理条件、毗邻香港的区位创新优势以及包容的创新文化构成深圳特有的创新环境培育机制。

顾敬岩[9](2014)在《道路货运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道路货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具有良好外部正效应的产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道路货运业拉开轰轰烈烈的市场化改革序幕以来,经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但是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对道路货运尤其是高品质的道路货运服务依赖程度不断提升,道路货运原有发展模式就凸显出一系列问题,如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失效、市场信用机制缺失、货运价格机制的“杠杆”作用失灵等,导致恶性竞争加剧,超限超载屡禁不止,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行业和谐稳定面临巨大挑战等,将道路货运业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鉴于道路货运业的发展直接与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并且引发政府对社会稳定问题的担忧,政府在近十年间对道路货运采取过系列治理措施,试图从政府的角度切入,推动道路货运市场进入有效的发展轨道,以期能够实现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但是结果并不理想,道路货运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治理怪圈。同时道路货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引发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主流观点的矛头直指政府措施的失效,提出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能使道路货运回归发展正轨,但是本文并不完全同意现有主流观点的分析。为提高道路货运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货运需求的有效满足,进而实现道路货运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与制度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博弈论、运输经济学等理论,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比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道路货运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道路货运发展的基本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化需求与落后的产业组织形态之间的矛盾,并结合道路货运产业特征,基于供给市场组织化水平、运输需求的数量规模与价值含量、市场结构之间的经济联系,构建出道路货运合理市场结构的判断理论与方法,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中国道路货运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道路货运业市场结构演变路径,探索道路货运业在市场结构演变中的基本规律,以期为政策的正确引导寻求着力点和落脚点。中国道路货运业发展主要依靠正式规则推动,但是正式规则落实缺乏相应的基础平台依托,由此界定出道路货运发展中正式规则与非正式约束的作用范围和内在联系,为道路货运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实施提供方法论。

魏强[10](2013)在《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要发现和预测市场需求。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只有被市场所接受,则企业产品的价值和增值才得以实现,从而引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二,企业要提高资源的转换效率。即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产出或者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投入。实现手段是通过一定的技术设备来缩短某工序的加工时间或者是通过调整工艺流程来简化生产流程。第三,协调并整合企业生产运营各环节的活动,促使各环节效率的最优形成整体效率最优,同时动态调整企业活动的过程及方向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本文以研究企业能力及能力的提升为主线,以企业能力的知识本质研究为基础,揭示了知识支撑企业能力和通过增加知识从而提升企业能力的机制。本文的逻辑分析路径是:企业能力(企业运营的基础)—企业能力的知识本质(一定的知识支撑一定的企业能力)—知识增加(知识转移)—企业能力提升。具体来讲,首先本文在回顾企业能力理论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能力的概念及其生成过程,揭示了企业能力的本质就是知识。紧接着,对支撑能力的知识概念及增加知识(知识转移)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第三,逻辑分析了资源和能力、知识和能力、知识转移和企业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知识是企业资源同时是资源产生能力的作用媒介。企业能力提升的基础是企业知识存量的增加,知识转移有效地促进了知识储量的增加,因此构建了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能力提升分析框架。在系统理论指导下,构建了企业的能力系统结构,并通过专家咨询法验证了能力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为后面的知识转移对企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打下基础。接下来,重点论述和刻画了知识转移对企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和作用路径,通过对备选的知名企业进行分析,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知识转移能有效促进企业能力提升进行了验证。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二、用户需求·市场观念·企业行为——由程控交换机引发的联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户需求·市场观念·企业行为——由程控交换机引发的联想(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供给学派理论及实践在新时代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及政策主张
        三、对供给学派理论及政策主张的评价
    第二节 供给学派的政策实践
        一、“里根计划”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二、“撒切尔实验”政策实践及评价
        三、日本“规制改革”的政策实践及评价
    第三节 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
        一、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供给学派理论的中国化
        二、供给学派的理论出发点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不相容
        三、供给学派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的市场机制
        四、供给学派的供给侧单边管理理论与有效供给研究的冲突
    第四节 供给学派政策实践对新时代有效供给研究的启示
        一、供给学派政策实践证明供给管理的重要性
        二、供给管理既是长期政策也是短期政策
        三、供给管理要重视化解结构性矛盾
第三章 供给思想溯源与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第一节 近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前古典经济学时代的供给思想
        二、斯密和李嘉图的供给思想
        三、萨伊的供给理论
        四、古典经济学供给思想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四、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思想溯源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二、非均衡学派的非均衡理论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四、现代西方经济学供给理论的价值
    第四节 有效供给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供求理论
        二、均衡理论
        三、需求理论
        四、技术创新理论
        五、产业结构理论
第四章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及内在机理
    第一节 有效供给的概念界定
        一、供给、均衡点的供给与有效供给
        二、有效供给与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
        三、制造业有效供给的概念
        四、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内涵
    第二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影响机理
        一、经济效益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二、供给效率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三、需求对有效供给的引致作用
        四、技术创新是有效供给的内在驱动
        五、产业结构升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六、生产外部性对有效供给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特征
        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社会需要从增长需要转向“美好生活需要”
        三、从经济增长速度要求转向发展质量要求
        四、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机遇
    第二节 新时代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发展目标
        一、有良好的运营质量作为有效供给的发展基础
        二、供给侧的资源配置效率更加有效
        三、满足新时代需求升级要求
        四、技术创新能成为有效供给的动力
        五、产业结构与产业比较优势更匹配
        六、有效供给的成效具有正外部性
    第三节 现阶段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差距
        一、传统要素成本增加难以逆转,制造业税负高于全国宏观税负
        二、供给侧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三、制成品供给错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四、关键领域的技术薄弱,制约驱动力的技术升级
        五、产业结构升级,遭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
        六、制造业环境约束仍较明显,与新时代发展目标背离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制造业供给规模与效益
        一、制造业供给总量大,但规模下滑
        二、制成品产量增加,产品结构优化
        三、制造行业杠杆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四、供给效益好转,出现行业分化
        五、制造业技术投入与产出增加
    第二节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现状
        一、测度原理
        二、变量选取
        三、测算结果
        四、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产业结构测算指标设计
        二、数据说明
        三、制造业产业结构分解分析
        四、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增加
    第四节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发展现状
        一、产能利用率是需求在供给端的映射
        二、测算方法选择
        三、数据说明
        四、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分析
        五、“去产能”治理后产能过剩行业供给规模下降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
    第一节 制造业有效供给水平的评价原则与时代要求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指标要符合新时代特征
    第二节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
        一、指标选择
        二、评价体系框架
        三、评价方法
        四、数据来源
    第三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指标权重
        二、制造业有效供给总体评价
        三、制造业行业层面有效供给评价
        四、制造业分行业子维度有效供给评价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实现有效供给的个案研究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新时代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有效供给的困境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厂商供给效率低
        二、技术创新转换未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方向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链升级遭遇要素优势不匹配瓶颈
        四、规模化大生产模式难以应对数字经济下的需求升级
    第二节 案例研究对象的描述
        一、案例研究设计思路
        二、案例分析对象的描述
        三、案例设计要素
    第三节 红领集团实现有效供给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数据要素提高供给配置效率
        二、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工艺流程智能变革
        三、利用数据技术实现“武藏曲线”的智能升级
        四、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升级需要
    第四节 案例启示
        一、利用数字要素修正供给配置扭曲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应相结合
        三、厂商产业升级方向要与比较优势匹配
        四、重视需求升级对生产模式的新要求
第九章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制造业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思路
        一、重视供给管理在实现有效供给中的长期作用和短期影响
        二、有效供给的宏观管理需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三、强化市场在有效供给实现中的决定性地位
        四、政府调控以纠正“市场失灵”为主要目标
    第二节 推进产业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降低制造企业税负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二、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升制造业供给侧效率
        三、加大数字要素的培育力度,推动供需高效匹配
        四、加大关键领域技术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率
        五、重视传统产业地位,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六、引导产业政策转型,政策目标转向减少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性
    第三节 推进厂商层面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供应链虚拟系统,提升供给效率
        二、引导厂商技术创新的自觉性,实现供给驱动转换
        三、培育企业内生增长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四、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变革,利用数字技术提高需求识别的精准度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电信经济理论的滞后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说明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关键概念的说明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4.1 本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技术路线
        1.4.2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1.4.3 基本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技术创新理论
        2.1.2 电信规制理论
        2.1.3 产业组织理论
        2.1.4 协同演化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电信产业演化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2.2.2 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相关研究
        2.2.3 电信业技术、市场与政府规制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
    3.1 现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3.2 对电信业自然垄断属性的分析
        3.2.1 自然垄断性的技术定义
        3.2.2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经济表现
        3.2.3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本质成因及其可变性
    3.3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干预
        3.3.1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3.3.2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案例分析
    3.4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存在与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3.4.1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3.4.2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案例分析
        3.4.3 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3.5 技术创新在中国电信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证研究
        3.5.1 实证技术与方法
        3.5.2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3.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理论研究
    4.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交互作用
        4.1.1 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
        4.1.2 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进的动态影响
        4.1.3 技术创新决定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
    4.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的交互作用
        4.2.1 行为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4.2.2 国有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4.2.3 独立规制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4.2.4 技术创新对政府规制体系变革的推动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础电信业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体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数据描述和变量说明
    5.3 实证技术与方法
        5.3.1 实证基准模型构建
        5.3.2 计量经济学方法
    5.4 实证结果及结果分析
    5.5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
    6.1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6.1.1 技术创新与市场演进
        6.1.2 技术因素与政府规制体系
        6.1.3 政府规制政策与市场演进发展
    6.2 基础电信业的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
        6.2.1 经典产业组织分析范式——SCP
        6.2.2 传统SCP分析范式的扩展——TGM(SCP)
        6.2.3 基础电信业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6.2.4 对模型思想的进一步说明
    6.3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协同演化关系的数理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与规制制度框架的构建
    7.1 中国ICT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
        7.1.1 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动力要素
        7.1.2 技术创新组织内部动力要素
        7.1.3 技术创新组织间动力要素
    7.2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基点与指导思想
        7.2.1 规制基点:正确认识基础电信业的演化规律和基本性质
        7.2.2 规制指导思想
    7.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政策构想
        7.3.1 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激励性规制体系
        7.3.2 坚持并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规制
        7.3.3 建立面向产业融合的独立规制体制
        7.3.4 推进国有电信企业产权改革和治理结构改革
        7.3.5 加快出台全面、符合国情的电信法律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未尽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中国企业R&D国际化: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1.1.2 中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需求
        1.1.3 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企业R&D及国际化
        2.1.2 企业R&D区位选择及其空间组织模式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经典的跨国投资理论辨析
        2.2.2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理论的兴起
        2.2.3 企业R&D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理论依据
        2.2.4 开放式创新及全球创新网络理论的启示
        2.2.5 新兴国家企业R&D国际化理论的创新探索
        2.2.6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2.3 企业R&D国际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企业R&D国际化的进入模式
        2.3.2 企业R&D国际化的主要动机
        2.3.3 企业R&D国际化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
        2.3.4 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2.3.5 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现状及特征
    3.1 R&D投资规模
    3.2 R&D投资的主要方式
        3.2.1 新建海外R&D机构数量快速扩张
        3.2.2 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为主要方式之一
        3.2.3 建立R&D战略联盟以获取全球创新资源
    3.3 专利申请国际化
        3.3.1 总数跻身世界第一阵营,增速全球最快
        3.3.2 申请数量不断攀升,集中于中兴和华为
    3.4 行业分布特征
    3.5 企业性质差异
    3.6 R&D活动的类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4.1 海外R&D投资区域分布广泛,呈现分散和集聚并存的特征
        4.1.1 已逐步形成覆盖全球的研发体系
        4.1.2 集中分布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R&D投资较少
        4.1.3 美、日、德是海外R&D投资的主阵地
        4.1.4 新兴研发经济体及邻国成为R&D投资的热点区域
    4.2 不同行业企业海外R&D机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
        4.2.1 农/林/牧/渔业海外R&D投资以对东南亚的技术出口为主
        4.2.2 制造业海外R&D机构集中在美、德、日等工业强国
        4.2.3 新能源产业海外R&D机构集中在美国及欧洲国家
        4.2.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海外R&D机构集中在美国和日本
    4.3 R&D投资主体国内来源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显着
        4.3.1 由沿海向内陆扩张,东部地区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
        4.3.2 地理分布格局与中国城市等级体系基本吻合
        4.3.3 不同行业投资主体来源地的空间差异性显着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区位选择
    5.1 基于东道国视角企业海外R&D机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理论及研究假设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1.3 模型选择与构建
        5.1.4 零断尾负二项回归结果与分析
    5.2 不同研发类型企业海外R&D机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理论及研究假设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3 模型选择与构建
        5.2.4 多项Logit回归结果与分析
    5.3 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区位选择类型
        5.3.1 技术及创新资源寻求型
        5.3.2 市场关联型
        5.3.3 政策利用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6.1 研究方法及案例概况
        6.1.1 跨案例研究与社会网络分析
        6.1.2 案例选择及其代表性分析
        6.1.3 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
    6.2 华为R&D国际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6.2.1 华为的市场及技术水平定位
        6.2.2 华为R&D国际化的空间布局及战略动机
        6.2.3 核心-边缘的研发合作网络及多中心协同型的空间组织模式
    6.3 海尔集团R&D国际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6.3.1 海尔集团的市场及技术水平定位
        6.3.2 海尔集团R&D国际化的空间布局及战略动机
        6.3.3 多区域分散型的空间组织模式
    6.4 长安汽车R&D国际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6.4.1 长安汽车的市场及技术水平定位
        6.4.2 长安汽车R&D国际化的空间布局及战略动机
        6.4.3 多模块聚合型的空间组织模式
    6.5 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MTS”分析框架
        6.5.1 “MTS”分析框架的提出
        6.5.2 “MTS”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中国企业R&D国际化起步晚、规模小、发展迅速
        7.1.2 呈现集中与分散并存的空间分布特征
        7.1.3 以技术及创新资源寻求型、市场关联型及政策利用型为主
        7.1.4 市场、技术水平定位及战略动机决定空间组织模式
    7.2 主要创新点
        7.2.1 描绘了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时空特征
        7.2.2 提炼了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区位选择类型
        7.2.3 归纳了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7.2.4 构建了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MTS”分析框架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及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架构
    第三节 研究创新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四节 研究不足及研究难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企业运营理论
        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第二章 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改革开放开启了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大门
        二、WTO拓宽了国有企业的国际视野
        三、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升了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 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的重大意义
        一、拓宽了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径
        二、增强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三、促进了国内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三节 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的发展状况
        一、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二、国有企业成为走向世界的排头兵
        三、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数量和规模高速增长
第三章 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
        一、国有资本投向国的政权不稳定
        二、对境外市场状况了解不足
        三、对国外经济制度和政策差异认识的不足
    第二节 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领域选择不科学
        二、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方式不完善
        三、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手段不多元
        四、管理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制度不健全
        五、国有资本境外投资效益不明显
    第三节 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对国有企业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定位不清晰
        二、对国有企业的功能分类不清晰
        三、对国有企业走出去政策信息指导不全面
        四、对境外国有企业的困境帮扶不给力
        五、对境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六、对境外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不到位
第四章 国有企业的宏观功能和对外竞争理论假设
    一、前提假设和逻辑背景
    二、国有资本参与市场的目的
    三、国有企业市场化竞争的对手选择
第五章 国内外跨国企业投资方式案例分析
    第一节 国外跨国企业投资方式案例
        一、宝洁并购吉列(换股并购)
        二、KKR的劲霸电池项目(基金收购、杠杆收购)
    第二节 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案例
        一、民营企业案例分析
        二、国有企业案例分析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案例分析
第六章 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 国家层面需完善的相关法规、体制、机制、政策
        一、健全与国际不接轨的法规制度
        二、完善不配套的政策规定
        三、改革不合理的国资管理体制
    第二节 企业层面需改革和完善的各项制度
        一、改革国有企业组织形式
        二、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结构
        三、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
        四、培养国际化的企业人才
        五、健全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
第七章 引导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科学方式及手段
    第一节 提升投资产业结构
        一、明确境外投资领域及产业
        二、选准投资具体标的和标准
    第二节 拓宽投资方式及手段
        一、收购兼并
        二、战略参股(Strategic investment)和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
        三、资产收购(Asset aquisitions)
        四、并购基金收购(联合收购)
第八章 本项研究的基本结论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二节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5)GVC格局、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
        2.1.1 全球价值链分解方法的理论进展
        2.1.2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测算
        2.1.3 全球价值链治理:跨国公司全球化的组织形式与驱动力
    2.2 国际技术溢出的多维渠道
        2.2.1 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渠道
        2.2.2 ODI逆向技术溢出渠道
    2.3 产业升级相关文献
        2.3.1 产业升级概念梳理
        2.3.2 GVC与产业升级
        2.3.3 ODI与产业升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
    3.1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3.1.1 国际直接投资内涵与分类
        3.1.2 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3.1.3 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3.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特征
        3.2.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3.2.2 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3.3 GVC格局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地位与参与度测算
        3.3.1 后危机时代全球制造业发展态势
        3.3.2 中国制造业GVC地位指数
        3.3.3 中国制造业GVC参与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ODI逆向技术溢出的传导机制与效应分析
    4.1 ODI逆向技术溢出推动技术进步的机理
        4.1.1 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循环传导模型及机理
        4.1.2 不同投资主体的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4.1.3 不同投资动机的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4.1.4 不同投资目的国的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4.2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核算和分解
        4.2.1 模型设定
        4.2.2 数据选取
        4.2.3 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4.3 不同ODI分类的技术溢出测算
        4.3.1 不同投资主体ODI的逆向技术溢出获取额的测算
        4.3.2 不同类型产业ODI逆向技术溢出获取的测算
        4.3.3 不同投资目的国ODI逆向技术溢出获取的测算
    4.4 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灰色关联分析
        4.4.1 灰色关联分析
        4.4.2 我国O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存在性检验
        4.4.3 不同投资主体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的差异性检验
        4.4.4 不同投资动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的差异性检验
        4.4.5 不同投资目的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的差异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产业升级
    5.1 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5.2.1 变量选取
        5.2.2 模型数据相关检验
    5.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球价值链格局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6.1 中国纺织服装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价值链分布
        6.1.1 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6.1.2 纺织服装业的全球价值链分解
        6.1.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对外直接投资
    6.2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价值链分布
        6.2.1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及现状
        6.2.2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解
        6.2.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
    6.3 全球价值链格局下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探析
        6.3.1 中国纺织服装业升级路径
        6.3.2 中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升级路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启示与建议
        7.2.1 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对外投资
        7.2.2 加大对实体产业对外投资力度,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
        7.2.3 积极寻求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不断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7.2.4 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采取不同对外投资策略,实现不同升级路径
        7.2.5 构建国家价值链,利用产业、区域间合作促进制造业升级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制造业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分解表
附录B 制造业按照技术密集度分类的标准及国际国内行业对应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跨国公司FDI理论
    2.2 资源基础理论
    2.3 产业基础理论
    2.4 制度基础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力机制Ⅰ:母国的推力
    3.1 概述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3.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力机制:实证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力机制Ⅱ:东道国的引力
    4.1 概述
    4.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动因
    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特征:实证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D全球化与中国海外R&D投资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中国海外R&D投资的实践
    5.4 中国海外R&D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模型与机理
    6.1 引言
    6.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理论模型
    6.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微观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7.1 文献综述
    7.2 计量模型推导与构建
    7.3 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国内R&D资本存量与国外R&D资本存量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理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逻辑
        1.1.2 市场决定:经济治理思维的根本性变革
    1.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放经济体下的产业结构自发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2.2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追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2.3 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产业结构转移理论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角色——从强制干预型到强化市场型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重要概念界定与区分
        1.4.1 政府与国家
        1.4.2 产业与产业结构
        1.4.3 产业政策与政府职能
    1.5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可能创新
        1.5.2 论文不足
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1 经济增长
        2.1.1 需要与人类行为
        2.1.2 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的本质
        2.1.3 从经济增长思想史看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2.1 从劳动行为的本质看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2.2 从经济增长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2.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的提出
        2.3.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外延
        2.3.3 以公共品为基本属性和外部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3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权衡
    3.1 从市场过程理论看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作用
        3.1.1 市场过程理论简介
        3.1.2 市场主体决策自由的作用
        3.1.3 市场价格机制的特性
        3.1.4 市场竞争机制的本质
        3.1.5 市场供需机制的作用
        3.1.6 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
    3.2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原因
        3.2.1 外部性与市场供给失灵
        3.2.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效
        3.2.3 规模递增与垄断组织结构
    3.3 国家理论中的政府职能演替
        3.3.1 制度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合作之手
        3.3.2 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扞卫之手
        3.3.3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掠夺之手
        3.3.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阶级间暴力压迫的工具
        3.3.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诺斯悖论
        3.3.6 小结
    3.4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
        3.4.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
        3.4.2 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透明健全市场体系
        3.4.3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组织效率
        3.4.4 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有效弥补公共品市场供给失灵
4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新比较经济学分析
    4.1 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4.1.1 一般性制度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4.1.2 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
        4.1.3 从美国信息产业崛起看政府的优选产业政策
    4.2 从“通产省奇迹”到“失去的十年”: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4.2.1 以通产省为核心的日本产业政策奇迹(1945-1973)
        4.2.2 九十年代“失去十年”的深层原因
        4.2.3 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4.3 从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矮化看政府的失败——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度时期
        4.3.1 过度时期的产业结构矮化
        4.3.2 结构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4.3.3 对拉美国家政府失败的反思
5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变迁历程
    5.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1.1 总路线指引下的产业政策
        5.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5.1.3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失衡
    5.2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2.1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5.2.2 转轨摩擦中的体制变革
        5.2.3 产业结构的恢复性调整
    5.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5.3.3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5.4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5.4.1 经济体制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5.4.2 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值得商榷
        5.4.3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着力点
6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的实证计量分析
    6.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6.1.1 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
        6.1.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6.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相关性
    6.2 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化改革红利
        6.2.1 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
        6.2.2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数据测算
        6.2.3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模型
    6.3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财税政策效应
        6.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国际比较
        6.3.2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历史统计分析
        6.3.3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时间序列模型
7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相关政策建议
    7.1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确保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7.1.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7.1.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1.3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7.2 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体系和企业制度重塑合格市场主体
        7.2.1 以完善产权制度为保障,锻造市场决定的发展新逻辑
        7.2.2 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走出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改革新道路
        7.2.3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构建国有企业运营新形式
    7.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7.3.1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7.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高效技术市场
        7.3.3 深化公共科技资源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7.4 以财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依托,构建市场决定的大国经济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7.4.1 健全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重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政府间责任与权力配置
        7.4.2 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铸就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7.4.3 加强财税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建立统一完整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创新引擎企业的识别与演化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演化经济学理论
        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的相关概念
        一、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二、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第二节 企业演化的相关概念
        一、企业演化内涵
        二、企业演化路径
        三、企业演化机制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章 创新引擎企业的识别
    第一节 创新引擎企业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创新引擎企业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创新引擎企业的基本条件
    第四节 创新引擎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二、AHP-FCE综合评价模型
        三、层次分析法下的指标构建
        四、层次分析法下的指标赋权
        五、指标权重的计算及结果
    第五节 深圳创新引擎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一、样本企业遴选
        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三、运用FCE法识别创新引擎企业
第四章 创新引擎企业的演化路径研究
    第一节 创新引擎企业的演化路径分析——基于宏观尺度
        一、基于市场视角的演化路径分析
        二、基于技术视角的演化路径分析
        三、基于组织视角的演化路径分析
    第二节 深圳创新引擎企业的演化路径分析——基于中观尺度
        一、深圳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演化路径
        二、深圳新能源企业的演化路径
        三、深圳生物科技企业的演化路径
    第三节 “华为”演化路径分析——基于微观尺度
        一、华为演化过程分析
        二、华为演化路径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 创新引擎企业的演化机制研究
    第一节 内部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
        一、创新引擎企业的基因探析
        二、遗传机制
        三、搜寻机制
        四、突破机制
        五、选择机制
    第二节 外部演化机制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
        一、创新群落的协同创新机制
        二、创新生境的孵化机制
        三、创新景观的融合机制
        四、创新环境的培育机制
    第三节 深圳创新引擎企业的外部演化机制研究
        一、深圳创新群落的协同创新机制
        二、深圳创新生境的孵化机制
        三、深圳创新景观的融合机制
        四、深圳创新环境的培育机制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全文总结
        一、全文工作总结
        二、全文结论总结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道路货运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由来
    1.2 研究背景
        1.2.1 道路货运快速发展
        1.2.2 道路货运市场管制政策理解片面
        1.2.3 道路货运市场正式规则与非正式约束的作用范围不合理
        1.2.4 道路货运市场合理价格形成机制缺失
        1.2.5 道路货运市场信用机制缺失
        1.2.6 道路货运市场交易的随机性特征明显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安排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研究与产业特征概述
        2.1.1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的经济阐释与现状分析
        2.1.2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与产业特征的关系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道路货运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
        2.2.2 道路货运产业特征、规模经济及政府规制方面的研究
        2.2.3 道路货运企业联盟方面的研究
        2.2.4 道路货运融入现代物流方面的研究
    2.3 综述评价
        2.3.1 现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2.3.2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2.3.3 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道路货运产业特征的市场结构
    3.1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讨论
    3.2 道路货运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之间的作用机理
        3.2.1 产业特征
        3.2.2 市场结构
        3.2.3 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的作用机理
    3.3 道路货运需求及其特征
        3.3.1 运输需求的经济内涵及其本质
        3.3.2 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3.3.3 运输需求的弹性分析
        3.3.4 运输需求特征及其经济分析
    3.4 道路货运供给及其特征
        3.4.1 运输供给的内涵及其本质
        3.4.2 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
        3.4.3 运输供给的弹性分析
        3.4.4 运输供给特征及其经济分析
    3.5 道路货运交易及其特征
        3.5.1 道路货运交易的内涵及本质
        3.5.2 道路货运交易特征及其经济分析
    3.6 基于产业特征的道路货运市场结构
        3.6.1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构建的理论分析
        3.6.2 道路货运合理市场结构判断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道路货运市场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对比研究
    4.1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的现状
        4.1.1 中国道路货运市场结构的发展演变
        4.1.2 中国道路货运市场集中度的测度
        4.1.3 发达国家道路货运市场结构现状
    4.2 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对比分析框架
    4.3 道路货运企业行为对比分析
        4.3.1 企业的组织行为
        4.3.2 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
        4.3.3 企业的服务差异化
    4.4 道路货运市场绩效对比分析
        4.4.1 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4.4.2 市场分工与专业化
        4.4.3 交易费用
        4.4.4 技术创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
    5.1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框架
        5.1.1 制度的经济内涵
        5.1.2 制度分析框架的构建
    5.2 道路货运合理价格
        5.2.1 道路货运价格的演变轨迹
        5.2.2 现阶段道路货运价格形成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5.2.3 道路货运合理价格的制度分析
    5.3 道路货运信用机制
        5.3.1 道路货运市场信用现状
        5.3.2 道路货运市场信用机制的作用机理
        5.3.3 道路货运市场信用机制的构建
    5.4 道路货运市场结构演变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约束
        5.4.1 正式规则
        5.4.2 非正式约束
        5.4.3 正式规则与非正式约束间的作用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企业的寿命之困
        1.1.2 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
        1.1.2.1 企业成长的外部影响因素
        1.1.2.2 企业成长的内部影响因素
        1.1.3 知识转移时动态能力的本质
    1.2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1.2.1 现有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1.2.2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1.2.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逻辑思路和论文框架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研究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现况及理论基础
    2.1 企业能力的相关理论
        2.1.1 企业能力产生的相关理论
        2.1.1.1 分工理论中的能力产生思想
        2.1.1.2 资源基础理论中的能力产生思想
        2.1.1.3 能力基础理论中的能力产生研究
        2.1.1.4 知识基础理论中的能力产生探源
        2.1.2 企业能力的释放的相关理论
        2.1.2.1 系统观的企业能力释放思想
        2.1.2.2 政治经济学中的企业能力释放思想
        2.1.2.3 公司治理理论中的企业能力释放思想
    2.2 知识及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2.1 知识理论
        2.2.1.1 知识的概念
        2.2.1.2 知识的类型
        2.2.1.3 知识的特征
        2.2.2 知识转移理论
        2.2.2.1 知识转移的概念
        2.2.2.2 知识转移的过程
        2.2.2.3 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
        2.2.2.4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转移促进企业能力提升的逻辑分析
    3.1 企业能力及其产生过程
        3.1.1 企业能力的界定
        3.1.2 企业能力在企业配置资源的活动中产生
    3.2 企业能力的知识本质
        3.2.1 知识是一种资源
        3.2.2 知识决定资源的功能
        3.2.3 知识决定了企业配置资源的过程
        3.2.4 知识的表现形态
        3.2.5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3.3 知识转移对知识增长的作用
        3.3.1 知识增长模型
        3.3.2 知识演化过程
    3.4 知识转移对企业能力提升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能力系统的结构模型构建
    4.1 企业能力的基本分类
    4.2 企业能力的结构
    4.3 企业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4.3.1 方法选择
        4.3.2 调查过程
    4.4 企业能力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识转移促进企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5.1 企业能力的提升是各子能力提升的整合
    5.2 知识转移促进战略规划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5.3 知识转移促进技术研发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5.4 知识转移促进生产制造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5.5 知识转移促进市场营销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5.6 知识转移促进管理协调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5.7 知识转移促进企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模型
        5.7.1 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对企业知识增长的作用模型
        5.7.2 企业能力提升的知识转移作用模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知识转移促进企业能力提升的实证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研究框架
        6.1.2 分析单元
        6.1.3 样本选择
        6.1.4 数据收集和分析
        6.1.5 研究有效性问题
    6.2 案例分析
        6.2.1 关于阿尔卡特朗讯青岛公司的案例分析
        6.2.1.1 公司基本情况
        6.2.1.2 访谈结果
        6.2.2 关于颐中集团的案例分析
        6.2.2.1 企业基本情况
        6.2.2.2 访谈结果
        6.2.3 关于海信集团的案例分析
        6.2.3.1 公司基本情况
        6.2.3.2 访谈结果
    6.3 案例综合研究结论
        6.3.1 关于企业能力的结构
        6.3.2 知识转移对企业能力的提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四、用户需求·市场观念·企业行为——由程控交换机引发的联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制造业有效供给研究[D]. 伊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2]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D]. 林叙辰.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3]中国企业R&D国际化: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D]. 胡曙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4]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及手段[D]. 穆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5]GVC格局、O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D]. 刘雪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10)
  • [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D]. 张纪凤. 东南大学, 2015(02)
  • [7]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 李子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0)
  • [8]创新引擎企业的识别与演化机理研究 ——以深圳为例[D]. 王馨竹.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2)
  • [9]道路货运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研究[D]. 顾敬岩. 长安大学, 2014(12)
  • [10]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能力提升研究[D]. 魏强. 南京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用户需求、市场观念与企业行为——程控开关引起的关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