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拉善地区超基性岩组构特征与超微构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伟,李金雁[1](2021)在《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两期伸展穹隆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以变质核杂岩或伸展穹隆为代表的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在欧亚大陆东部广泛发育。与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既相似,又存在很大的不同。区域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次一级的伸展构造带,由北向南依次为泛贝加尔-蒙古-鄂霍茨克带、华北西部带、华北东部带、华北南缘及秦岭-大别带及华南中部带。与北美地区显着不同的是它们并非平行于俯冲带展布,而是呈面状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广大的地区,不仅发育在岩石圈薄弱带或造山带相关的构造单元之上,而且还发育在稳定的"克拉通"之上。这些穹隆构造记录了NW-SE向的区域伸展方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伸展构造发育区。通过对各带伸展穹隆的结构样式、时空分布和发育过程的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我们将这些伸展穹隆分为早晚两期。两期伸展构造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动力学机制的不同。早期伸展构造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其具有"对称性"、"等时性"和"等深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动力学机制以"沉坠"作用(foundering)为主导,是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峰期响应。晚期伸展构造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时空分布上具有向S或SW迁移的规律,或指示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回撤(roll-back)过程对欧亚大陆板块的渐次影响。
黄尧燊[2](2020)在《阿拉善地块珠斯楞-杭乌拉山与霍尔森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拉善北缘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是研究古亚洲洋构造演化问题的重要区域,出露的晚古生代火成岩对限制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珠斯楞-杭乌拉山东段的辉长岩和钾长花岗岩、霍尔森辉长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钾长花岗岩和辉长岩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为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新的依据。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霍尔森辉长岩年龄为289±6.1Ma,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过渡系列,SiO2含量为45.73-48.31%,富Na(Na2O平均3.79%),K2O平均1.7%,中等的Al2O3(15.50%),TiO2(1.88%),较高的Mg#(57.46-63.81),Eu异常不明显,高REE含量(434.84×10-6-534.61×10-6),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Hf,Ti,Ta,Nb,在Zr-Ti、Zr-Zr/Y和Ti/100-Zr-3*Y等图解中均投在板内拉张环境,指示其形成于陆内伸展的构造环境。2.出露于杭乌拉山东段的钾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60.5±2.7Ma,为晚二叠世,岩石具有高SiO2(74.78%-77.44%)、高K2O(K2O/Na2O>1.3)、低CaO(0.23%-0.70%)含量的特征,属于过碱质(A/CNK<1,A/NK<1);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上,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δEu为0.16-0.17;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相对富集Rb、Th、K,亏损Nb、Ta、Ti、P等元素;同时10000Ga/Al>4.2,(Na2O+K2O)/CaO>13,Zr+Nb+Ce+Y>374×10-6,为A型花岗岩,在Y/Nb-Yb/Ta和Nb-Y-Ce图解中,钾长花岗岩均落入了A2型花岗岩区域,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的构造环境。3.珠斯楞—杭乌拉山东段的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1.1±6.0Ma,为中三叠世,岩石SiO2含量为45.19%-52.12%,富Na(Na2O3.27%-3.88%)、贫K(K2O 0.02%-0.98%)、中等的Al2O3(15.27%)、TiO2(1.90%),以及MgO含量(6.42%),为低钾-中钾钙碱过渡系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U,亏损重稀土元素和Nb、Ta,以及Zr/Y比值(5.22)>4、Hf/Th(3.67)、Th/Nb(0.27)、Nb/Zr(0.05),无Eu异常,,正的εNd(t)值(+4.6+7.5)和相对高的εHf(t)值(+10.9+12.2)。研究表明,辉长岩源于软流圈地幔,为石榴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并遭受过地壳混染的产物,形成于陆内伸展的构造环境。4.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表明,阿拉善地区的古亚洲大洋应该在早二叠世之前已经闭合,在早二叠世已经进入后碰撞伸展的构造演化阶段,在中三叠世该地区再次发生伸展拉张的构造-岩浆事件。
万乐[3](2020)在《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文中认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的辽宁台里地区岩石天然流变极为丰富,是研究岩石天然理想场所。台里地区以花岗质岩石为主体,锆石U-Pb结果显示整个台里地区岩浆活动分为四期:太古代后期(~2.5 Ga)的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三叠世后期(~222 Ma)的斑状(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长英质变粒岩和花岗质细晶岩;晚侏罗世(~156 Ma)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部分的基性脉体;以及早白垩世(~140 Ma)的中-基性岩脉。台里剪切带以NE-SW左行一般剪切为主,带内地质体变形极为发育,形成不同类型的剪切变形标志,包括:剪切面理,石香肠构造、旋转碎斑等。区域变形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期变形阶段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片麻理极为发育,产状近直立,主要以NE展布。这一阶段的变形主要是流动性为主,无根褶皱和熔体较为发育,岩石变质主要是以角闪岩相为主,表现出典型的岩浆深熔作用特征。根据早期变形的形态特征推测这一时期花岗质岩石的变形深度在25–21 km范围内。Nd-Hf同位素结果显示这些古老锆石普遍表现出较高的?Hf(t)值(-4.4至+6.5),对应的二阶段年龄在TDM2=3.0–2.6 Ga,与球粒陨石或亏损地幔分异物质具有一致性,表明其源区推幔源物质减压脱水有关,后期受到新生地壳物质的影响,在地球化学方面体现了一个“壳源”假象。三叠世中后期(~220 Ma)形成了区内的斑状花岗岩,长英质变粒岩和花岗质细晶岩。岩石发生了强烈的糜棱岩化,压扁作用和剪切作用极为强烈和普遍,其中的斑状花岗质片麻岩表现出强烈的左行剪切特征,反映其变形深度在16–12 km,变形为中-低温压(450–550°C),属于绿片岩相变质条件,这为第二阶段变形。这一阶段的岩石产出形态不固定,局部以NE-SW和NEE向侵入早期花岗质岩石中;同时期稍晚形成的脉体产出形态不均一,基本可以分为近南北、北东和北西向,以NEE向为主。地球化学证据显示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和同期的长英质变粒岩均表现出高K2O/Na2O比值(>0.5),高Sr/Y,高(La/Yb)N特征,表现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特征,推测这一时期的岩石形成深度范围在(43–36 km),与印支构造运动有关。同期稍晚的~214 Ma花岗质脉体则没有表现类似特征。Nd-Hf同位素结果显示这一时期埃达克质岩石?Hf(t)在-14.1和-22.7之间,对应的两阶段年龄TDM2=2.1–1.8 Ga,?Nd(t)在-12.8和-13.1之间,TDM2年龄为~2.0 Ga,表明台里三叠世的埃达克质岩/斑状花岗质片麻岩与古老下地壳的熔融有关。进入中生代中后期(~150 Ma),形成了区内南、北两侧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表现出明显的脆-韧性变形,以脆性变形为主。劈理、断层和节理在此阶段较为发育,对应的是第三阶段变形,其变形深度<8 km;Nd-Hf同位素结果表明εHf(t)值为-29.36和-38.08,两阶段年龄TDM2=3.0–2.5 Ga,与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早白垩世时期的基性脉体发育,基本没有受到强烈的变形作用,推测这一时期的变形深度在0–3 km。整个研究区从北向南,地质体产出形态由北东向近东西向过渡,表明区域受力状态从北西向近南北向发生了改变。矿物位错密度法测得台里南部晚侏罗世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应力差值在51.2 Mpa,大于北部区域的压差应力为35–38 Mpa,表现出差异性变形;整个台里地区中生代中后期的变形岩石应力差值大于其北部的同时期医巫闾山剪切带变形岩石(9.6–13.9 Mpa),表明在侏罗纪晚期,华北板块东缘的变形由南向北呈现出由强向弱的变化趋势,反映地壳的变形由深向浅部转换,区域差异性构造应力向北逐渐减弱。台里地区花岗质岩石K值(K=[ln(X/Y)/ln(Y/Z)]))在大部分在1.26–3.25之间,指示台里的剪切应变属于一般拉伸。早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和晚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Wk值普遍具有较高>0.71;中生代早期的斑状花岗质片麻岩Wk集中在0.21–0.66之间;早期岩石受到简单剪切作用较强,中后期岩石则受到纯剪切作用为主,总体上也是表现出一般剪切作用。花岗质片麻岩和斑状花岗质片麻岩之间的黏度比为3.5–4.67;而长英质脉体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黏度比在2.8–6。从花岗质片麻岩-斑状花岗质片麻岩-长英质变粒岩强度依次降低;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强度大于早期的(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根据长英质脉体在围岩中形成的石香肠构造特征,可以判定细晶岩和含石榴子石细晶岩脉能干性强于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矿物的粒径大小和成分差异是导致能干性差异的重要因素,粒径越大,黏度越高;不同矿物含量是影响流变行为另一个重要因素,长石含量越高,云母含量越低,岩石黏度越高。华北板块东缘岩石圈从新太古代到中生代早期普遍发生了抬升,导致了岩石圈厚度的减薄(减薄程度达到~9 km),对应着地质体的变形从早期的无根褶皱和熔体相向中-浅部的糜棱岩化和剪切作用过渡;三叠世埃达克质岩反映这一时期的岩石圈厚度的增加,可能与北部的古亚洲洋俯冲作用有关。中生代晚期的构造活动主要受到太平洋构造域控制,导致了岩石圈厚度的破坏和减薄,以及脆-韧性变形发生。前侏罗世的构造活动则主要受到古亚洲洋和扬子板块碰撞影响,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华北板块东部复杂的变形样式组合,这种过程一直持续到中生代后期。
王振江[4](2020)在《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地幔发生部分熔融时,硫化物熔体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布和迁移不仅影响了地球各个地球化学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而且控制了岩石圈地幔中亲铜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形成贡献了所需的成矿物质。本论文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技术、理论计算和显微层析成像等方法,并结合使用传统矿床学和地球化学手段,以中国金川超大型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为实例,主要研究了上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两相不混熔熔体(硫化物熔体和硅酸盐熔体)的分布状态和迁移机制,及其对岩石圈地幔再富集过程的贡献,探索了岩浆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深部地质过程及其微观成矿机制。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是世界第三大在采Ni矿床,近年来国内外地质学家对金川岩体及其赋存矿体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岩成矿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关于岩浆硫化物矿床仍然存在一些科学问题具有较大争议,本论文主要针对下列两个重要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1)金属硫化物和硅酸盐熔体在成矿源区中具有怎样的分布状态和迁移机制?(2)金川矿床的硫是否存在地壳来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选取金川矿床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石样品,利用Nano SIMS对该矿床主要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开展相关原位微区分析,得到其海绵陨铁状矿石的硫同位素值(δ34S)主要集中在-4.5‰~2.7‰范围内,显示了地幔硫同位素的特征。热液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具有明显的正偏特点(均值~2.05‰),而热液改造型矿石则显示负偏特点(均值~-3.27‰),两者硫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互补特征,说明后期热液作用可能更易携带重硫同位素(34S)迁移。虽然岩浆型矿石的硫同位素可能经历了岩浆均一化作用,遮盖了地壳硫同位素的特征,但是,在金川矿区和周边地区未发现明显的含硫地层,因此,金川矿床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那么,对于金川矿床这样存在巨量硫化物堆积的地质体,在没有地壳硫加入的情况下,其下岩石圈地幔(成矿源区)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才能导致硫化物在金川矿床中如此高效率的聚集?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本研究使用合成地幔岩/橄榄石、金属硫化物和玄武质熔体等初始物质在0.5-1.5 GPa和600-1300℃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三个系列的高温高压实验,即静态部分熔融实验、动态实验和分层反应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在部分熔融地幔中两相不混熔熔体的分布状态和迁移驱动力。在静态条件下,通过分析实验产物的二维和三维熔体分布特征可知,硅酸盐熔体主要沿着固体矿物颗粒边界分布,而体系中具有各向异性界面能的多相硅酸盐矿物的存在导致硅酸盐熔体形成了被熔体通道断点断开的局部互相连通的熔体网络;根据理论计算可知,熔体通道最窄处的尺寸约为~0.3μm;随着实验温度从1200°C升高到1250°C,硅酸盐熔体分数则从~7.87±0.19 vol%(PC185,含硫化物实验)升高到~9.17±0.13 vol%(PC226,含硫化物实验),而硅酸盐熔体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的二面角则从~19.3-21.3°(95%置信区间)降低至~13.7-15.5°(95%置信区间);同时,在三维熔体网络中,节点配位数N=3和4的累计频率从~23.1±1.4%增加至~26.5±1.5%;这些均表明随实验温度的增加,体系中硅酸盐熔体网络的连通性和渗透性均增加。局部互相连通的硅酸盐熔体网络致使理论计算得到的熔体渗透性(k~10-14-10-16 m2)和迁移速度(v~0.7-11.1μm/day)只能应用于单个完全连通的熔体通道中。在无硅酸盐熔体条件下,金属硫化物熔体(<3.77 vol%)在硅酸盐矿物基质中形成了孤立的熔体囊,且具有大的二面角(~91.5-101.3°,95%置信区间);然而,当硅酸盐熔体出现之后,硫化物熔体形成液滴状熔体球被硅酸盐熔体包裹,产于熔体三联点或者熔体囊中,而且由于受到硅酸盐熔体通道最小维度(~0.3μm)和熔体通道断点的限制,在部分熔融体系中,高表面张力的硫化物熔体通常被困在体系内不能随硅酸盐熔体的孔隙流动而迁移。与之相比,动态变形实验中,在大应变量的剪切应力作用下,硅酸盐熔体和初始“被搁浅”的硫化物熔体均被拉长且相间分布,形成了大量与剪切方向呈小角度夹角(~14.3±4.5°)且对向剪切方向延长的富熔体条带(长度可达几百微米);精细的显微结构分析可以观察到硅酸盐熔体打开了一定方向的硅酸盐矿物颗粒的界面,为硫化物熔体的高效迁移提供了通道;此外,还有少量单独由拉长的硫化物熔体组成的熔体条带,这些条带具有与剪切方向更大的夹角(~29.9±3.6°);这些均表明体系中出现硅酸盐熔体之后,含硫化物的部分熔融岩石对于剪切应力的响应类似于部分熔融的硅酸盐体系,也就是说,硅酸盐熔体的出现控制了这些由两相不混熔熔体组成的富熔体条带。在差异应力驱动下,这些被硅酸盐熔体打开的矿物颗粒界面为硫化物熔体的迁移提供了高孔隙度通道;根据简单体系的两相流动理论可知沿着这些富熔体条带的方向,硫化物熔体具有非常高的迁移速度(>475.2-990.0μm/day),外推至天然条件,一定大小的硫化物液滴(>毫米尺度)可以沿着这些富熔体条带高速迁移,进而使岩石圈地幔富集相应的亲铜元素;因此,差异应力是一种高效的驱动硫化物熔体迁移的驱动力。除了差异应力之外,部分熔融体系内部通常也会受到气体相的浮力以及熔体相与周围固体相反应化学势的驱动,所以分层反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部分熔融岩石中,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对硫化物熔体迁移的贡献。反应渗透不稳定性是指在部分熔体体系中,熔岩反应和熔体流动之间的正反馈能够驱动硅酸盐熔体发生通道化迁移的一种驱动力。当反应时间增加到~72h时,分层反应实验的上部样品中能够观察到更多的树枝状熔体通道(~21个熔体通道,最长长度约~420μm)和硫化物熔体(最大粒径约~10.7μm),且硫化物液滴的分布与硅酸盐熔体通道的产状近似一致;理论计算可知,硅酸盐熔体在熔体通道中的迁移速度(~0.09μm/s)比基质中的孔隙流动速度(~10-4μm/s)高约两个数量级,而下部熔体源区中一定大小(<10.7μm)的硫化物液滴可以在这个高的迁移速度作用下,被硅酸盐熔体携带进入熔体通道中。然而,当恒温时间继续增加到~96h时,上部样品中只能观察到熔体通道闭合之后留下的痕迹,而硫化物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理论计算可知,实验体系具有高的Da值(2.44*104-1.15*105>103)和低的Pe值(0.66-1.63<10),表明相对于熔体迁移速率,体系具有较高的熔岩反应和熔体扩散速率,也就是说,体系的反应渗透不稳定性被抑制,所以只有当下部熔体源区中存在足够量的可与硅酸盐矿物反应的熔体时,体系的反应渗透不稳定性才会被提高,上部样品中的熔体通道就会保持打开,而更多的硫化物熔体也会随着高速迁移的硅酸盐熔体被携带进入熔体通道中。当体系中出现气体相时,低压条件(0.5 GPa),在反应渗透不稳定性驱动下,硅酸盐熔体形成了局部互相连通的熔体通道;而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均表明气体相会优先吸附在硫化物熔体球表面,形成了气泡-硫化物集合体(具有大的气泡-硫化物加湿角~99.7-101.4°,90%置信区间);显然,气泡-硫化物集合体的密度低于单独的硫化物液滴,有利于更大的硫化物熔体向上迁移。根据系统的实验研究可知,更长的恒温时间、更高的反应温度和挥发分含量均有助于形成更多的气泡-硫化物集合体,进而促进更多更大的硫化物熔体随硅酸盐熔体向着熔体通道内迁移。所以,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也是有效的促进硫化物熔体物理迁移的驱动力。由于构造稳定的地质条件下更有利于气泡-硫化物集合体的保存,所以对于产在构造活跃的大陆裂谷背景条件下的金川矿床来说,差异应力和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对成矿物质的迁移和萃取的贡献会大于气体浮选。综上所述,硫化物熔体在差异应力、反应渗透不稳定性和气泡浮选三种驱动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高效率的迁移和萃取,有助于亏损岩石圈地幔的再富集,进而使镍和铜等成矿元素在深部成矿源区中发生预富集,为岩浆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可能就是导致金川岩体中巨量硫化物堆积的第一步。本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提供了实验成矿学方面的依据,从而从高温高压成矿实验角度,阐明了该类型矿床的深部成矿过程以及金属矿化富集的机制。
白彦[5](2020)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萤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文中研究说明四子王旗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强烈,萤石矿床以成矿作用时间长、规模大、矿床类型多样及多期次成矿为特征。论文选择萤石矿床保存完整、成矿作用复杂的四子王旗北部,开展矿区地质、岩石矿物学、成矿流体来源和构造控矿规律研究,探讨萤石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为资源深入勘探提供理论依据。萤石矿床分为两种成因类型,一种是沉积改造型,分布在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第二岩性段火山岩、火山沉积岩与第三岩性段正常沉积岩的层间接触破碎带中,苏莫查干敖包和西里庙萤石矿床即属于该种类型;另一种是热液脉状充填型,充填于断裂构造中,以满提萤石矿床为典型代表。早期形成的沉积改造型萤石矿体,部分地段有后期热液型萤石矿脉叠加其上。研究区发育两种控矿构造。第一种为层间破碎带和滑脱带,苏查莫干敖包和西里庙等萤石矿床早期沉积形成的萤石“矿源层”在早三叠世遭受弯滑褶皱改造,岩性接触面滑脱产生虚脱转折端、层间破碎带,被早白垩世岩浆热液交代、改造成矿。第二种为晚白垩世逆冲断层及伴生次级裂隙,热液脉型萤石矿脉沿断层破裂带分布。热液脉型萤石矿床平面上存在分带现象,矿脉由中心至围岩出现伟晶状-网格状-细晶块状-角砾状与细脉状,呈对向生长结构,脉壁扩展速率增大。萤石矿体存在构造层次和矿物组合的垂向分带,满提萤石矿床发育中构造层次韧性变形,细脉状萤石呈自形晶状或角砾状。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床和西里庙萤石矿床东矿段部分发育脆-韧性变形,主要为细晶块状萤石-石英矿石。西里庙萤石矿床红地矿段萤石发育浅层次脆性变形,石英-萤石型矿体呈细晶块状结构。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床部分发育表层次脆性变形,伟晶状、网格状矿体赋存于断裂带。萤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萤石矿床均包含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含矿热液侵位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交代,与大气降水混合。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指示西里庙萤石矿床成矿流体为早期岩浆热液,满提萤石矿床稀土元素经历明显分异,反映流体演化晚期萤石成矿。四子王旗北部萤石矿床具有三阶段复合成矿特征:①早二叠世火山喷发沉积形成“矿源层”,大量含氟气液沉淀于流纹岩与正常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及流纹岩气孔。②早三叠世褶皱改造,区域挤压应力形成纵弯褶皱和断层作用,虚脱空间、层间接触破碎带和断裂为早白垩世岩浆成矿热液提供运移通道和沉淀场所,褶皱转折端萤石矿加厚成矿,Rb-Sr同位素定年显示137±2Ma的成矿年龄。③晚白垩世叠加成矿,含矿热液顺逆冲断层及其分支破裂产出,萤石成矿时代为91±12Ma。
张哲坤[6](2020)在《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亚大陆濒临西太平洋,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大地构造演化受到来自西太平洋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叠加作用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如华北克拉通破坏、燕山运动、华南大陆再造过程、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和大规模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古太平洋俯冲的详细过程,以及与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和不足。本文选择中国东部典型的构造带及岩浆岩为对象,开展详细的构造变形及岩浆岩分布研究,试图通过中国东部构造-岩浆耦合特征,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历史以及对东亚大陆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广泛发育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岩浆活动及增生杂岩带,是研究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细节过程的绝佳位置。本文通过对华北北缘、山东半岛、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及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梳理发现:侏罗纪的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NW向展布,并且显示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由NE向SW迁移的特征,指示侏罗纪古太平洋向SW方向俯冲;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E向,并且显示从NW向SE迁移,指示古太平洋板块白垩纪向NW方向俯冲并向SE方向后撤。我们认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可能发生在晚侏罗世,由SW转为NW。另外,我们发现:早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局部复活,朝鲜半岛湖南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日本船津剪切带也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而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运动,湖南剪切带和船津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脆性剪切活动,同样指示了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而早白垩世俯冲方向转为NW向。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伴随着广泛的岩浆活动与Mo?Cu?Au成矿作用。早中侏罗世(190?160 Ma)南秦岭大巴山向SW发生逆冲推覆形成弧形构造带,该时期大别-苏鲁造山带也发生显着的抬升剥蚀。值得注意的是,晚三叠世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完成并转为碰后伸展,以广泛发育A型花岗岩、环斑花岗岩、煌斑岩为主要特征。因此,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早中侏罗世的陆内造山活动应该与古太平洋板块向SW俯冲远程效应密切相关。从160 Ma开始,秦岭-大别造山带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以及斑岩型-矽卡岩型Mo?Cu?Au矿床,岩浆岩显示了高的氧逸度特征。此外,山阳-柞水地区出露一系列与斑岩铜矿相关的高镁埃达克岩,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高镁埃达克岩来源于古太平洋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因此,我们认为160Ma可能为转折点,标志着秦岭-大别构造体制由挤压开始转为伸展,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SW转为NW向密切相关。燕山运动的提出至今近一个世纪,关于其时空范围和动力学背景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构造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燕山运动是晚中生代环华北克拉通周缘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构造行迹应该与缝合带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WE向或NE向。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构造带发生广泛的向南或向北的逆冲构造并伴随着右行走滑活动,秦岭-大别造山带也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断裂和逆冲构造,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发生显着的左行走滑活动,太行山构造带发生显着的挤压抬升。我们认为这与古太平洋板块向NW方向俯冲挤压促使华北克拉通向欧亚大陆内部楔进,沿着克拉通边缘和构造薄弱带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这个认识得到了沙盘模拟实验的很好验证。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认识,但目前基本形成共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这个过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板片俯冲到底有什么物质贡献一直都不是很清楚。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华北北缘云蒙山岩体、房山岩体具有非常高的氧逸度特征,统计发现高氧逸度岩浆在华北非常广泛。研究表明,高氧逸度特征既不是来源于基底岩石,也不是通过岩浆演化过程逐渐累积,而是氧化性物质输入导致。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华北克拉通就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经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大量的板片释放的流体和熔体进入地幔楔并交代地幔楔,使其逐渐发生氧化,在此过程地幔楔的强度逐渐降低,是克拉通破坏的前奏。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发生重要的岩石圈减薄,大量的氧化的镁铁质岩浆底侵与长英质岩浆混合可能是高氧逸度岩浆形成的主要途径。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容易被混淆,本文提出了一个模型来简要阐述三者之间的联系。燕山运动主要以中晚侏罗世(170?165 Ma)和早白垩世(140?135 Ma)两期挤压幕为主要特征,所以该时期古太平洋以向西方向俯冲为主要运动方向;而135 Ma之后,华北克拉通发生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以强烈的伸展变形和广泛的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应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后撤的过程。因此,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均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只是分别对应了在不同的俯冲时期并具有不同的俯冲方向和角度。房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个同心环状岩体。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多批次岩浆脉动增量生长的岩体。岩体主要由四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包含丰富的镁铁质包体。通过详细的锆石U-Pb定年表明,岩体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活动在132.5?128.7 Ma之间。岩浆从深部岩浆房抽提并快速上升在10?16 km浅部地壳就位。锆石的微量元素、Hf同位素组成表明四个侵入单元和镁铁质包体的特征显着不同,指示它们分别来源不同的岩浆批次。这些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水平,是通过镁铁质岩浆及分异的残余熔体以及部分熔融的地壳熔体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基于锆石CL图像,我们发现镁铁质包体中出现4类锆石,包括类型1(深源晶和自结晶)、类型2(捕获晶)、类型3(核-边结构)、类型4(重结晶),它们记录镁铁质岩浆的整个演化历史。部分类型1锆石并不是形成于侵位水平,而是形成于深部岩浆房,被侵位的岩浆裹挟上来的。大部分的类型2锆石是镁铁质岩浆穿过浅部岩浆房从粗粒二长岩中捕获的。类型3锆石显示核-边结构,指示捕获的锆石在镁铁质岩浆继续生长的过程。类型4锆石呈现了分区结构或补丁状结构,显示类型1锆石与熔体相互作用,富Th-REE-P的锆石逐渐被替代形成富Hf的锆石和磷钇矿等,暗示了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混合过程。本文展示了锆石成分和形貌研究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来揭示复杂的岩浆演化系统。
田晓航[7](2019)在《巴彦乌拉山变质深成岩与变质表壳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段,阿拉善地块的东北缘,分布一套前寒武纪的高级变质岩系。通过岩石野外产状、岩石组合和岩石特征、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巴彦乌拉山地区出露的高级变质杂岩进行系统划分,将研究区变质杂岩划分为原岩为火山岩的变质表壳岩和原岩为侵入岩的变质深成岩。研究区变质表壳岩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亚组:深色片麻岩组(Pt1pg)、浅色片麻岩组(Pt1q)和大理岩组(Pt1mb)。对选定锆石进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同位素测定,测试结果显示三组年龄,变质表壳岩形成年龄为2250Ma左右,同时经历了1.95Ga和1.85Ga两期变质作用。岩石化学分析得出,判定其原岩为高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形成于大洋弧-活动大陆边缘环境。An-Ab-Or(钾长石-钠长石-正长石)三角形图解显示变质深成岩是原岩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进一步结合微量元素蛛网图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分析,大离子亲石元素Ba、K、Sr、La、Ce、Hf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P、Ti相对亏损,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亏损,Eu显示出不明显的负异常,符合前寒武纪TTG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说明研究区变质深成岩为低铝型TTG岩石。对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进行锆石LA-ICP-MS法U-Pb同位素测年,变质深成岩原岩形成于1850Ma。根据变质表壳岩与变质深成岩年代学分析,变质深成体代表大规模岩浆活动,打破了以变质表壳岩原岩为代表的稳定环境的大地构造阶段结束,进入一个异常的构造与岩浆活动的活跃期,并共同经历了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
李文静[8](2019)在《喜马拉雅角闪岩的流变和各向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中下地壳的流变涉及到地壳中的结构构造、成分演化、水循环、岩石圈壳幔耦合、中深源地震的成因和岩浆作用过程等重要地球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角闪石作为富水的大陆中下地壳主要造岩矿物之一,其流变性质可能控制着大陆中下地壳的结构和演化,是研究大陆流变学的重要载体矿物,研究程度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角闪石在地壳深部条件下变形和相关地球动力学问题的认识。为了探索角闪石在地壳中的流变强度、变形机制和各向异性,本论文以产出于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南迦巴瓦地区的角闪岩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角闪岩的天然变形和其主要组成矿物角闪石的高温高压流变学实验和组构发育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角闪岩组构与地震波各向异性和磁各向异性之间的关系,获得如下一些创新性认识:(1)基于南迦巴瓦岩石榴角闪岩和斜长角闪岩的组构和地震波速对比研究,提出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体下部有相对厚层的角闪岩地壳。我们对出露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的深部地壳的石榴角闪岩、斜长角闪岩样品进行了一系列主量元素分析、EBSD分析、显微构造观察及各向异性计算,确定了样品中的主要组成矿物及其形成温压条件。发现样品中角闪石未见明显波状消光或扭折带等晶内塑性变形特征,斜长石可见机械双晶和波状消光现象,斜长石内部残留后期改造作用的现象。EBSD研究结果显示角闪石均发育(100)[001]型组构特征,长石组构较弱近似随机,角闪石晶内变形GOS值较低,指示角闪石可能并非以晶内塑性变形主导,或者曾经发生的晶内塑性变形被恢复。角闪石的成分不同于斜长石,颗粒内部成分均一,无环带现象,说明可能与溶解-沉淀蠕变无关。根据样品显微结构特征,我们推断角闪岩样品的变形主要以碎裂流变形为主,TOO-38样品除外,TOO-38角闪岩可能经历了压溶作用并达到化学平衡。角闪石的P波最快方向位于平行线理的方向,各向异性(AVP)为6.4%-6.7%,最大剪切波各向异性(AVS)为5.67%-9.63%。角闪岩产生的各向异性强于基性麻粒岩和榴辉岩等下地壳岩石,10-40km厚的角闪岩层可以产生0.1-0.6s的延长时间,可以很好的解释地球物理观测的西藏中部和东部的地壳中的剪切波分裂时间(0.19-0.53s)。除此之外,角闪岩地壳还可以很好地解释藏南埃达克质岩浆的成因。因此,我们提出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体之下可能有相对厚层的印度板块角闪岩地壳俯冲其下,而基性麻粒岩或榴辉岩质的薄层下地壳仅在壳幔边界附近存在。(2)第一次获取了角闪石多晶集合体的流变状态方程。为了探讨角闪石在中下地壳深度的流变强度,使用南迦巴瓦地区石榴角闪岩TOO-38中分离出来的角闪石作为实验初始样品,利用改进型5GPa Griggs流变仪装置进行了压力1.5GPa、温度750-880℃和应变速率10-4-10-5/s条件下多晶角闪石集合体的流变学实验研究,获得其流变状态方程ε?=10-5.87σ5.03exp[-?280kJ/mol?/RT]。流变实验结果发现角闪石在高压稳定域内以半脆性变形主导,高温下可发生部分脱水,脱水特征表现为微裂隙和脱水孔隙及解理的发育等,并因此导致角闪石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弱化现象;另外,脱水作用还伴随有元素的溶解和扩散,脱水过程中颗粒保留角闪石的成分和结构,没有发生分解和相变。EBSD结果显示角闪石在(100)面方向形成面理,旋转轴指示(100)[001]滑移系也参与了角闪石的变形过程。我们认为角闪石由于变形应变速率较高,达到了塑性极限,脱水及裂隙的发育承担了部分应变。角闪石的流变强度随着温度增加,依次超过湿钙长石和绿辉石,在低于900℃范围内,强度明显弱于单斜辉石、干的钙长石和橄榄石。(3)通过组构模拟初步阐明了位错蠕变导致的角闪石变形组构特征。使用VPSC程序对角闪石多晶集合体模拟以位错蠕变为主导的变形行为和产生的组构。提出角闪石在位错蠕变条件下,变形稳定的五个必需滑移系为(100)[001]、(010)[001]、{110}[001]、{110}<110>、(-101)[-10-1],这五个滑移系是帮助角闪石发生塑性变形的必要条件,这些滑移系也都在天然样品中都曾观察到。在轴向压缩变形条件下,角闪石的[100]轴在垂直面理方向形成极密,而[010]和[001]轴在面理面内呈圆环分布;在简单剪切变形条件下,角闪石可以发育(100)面方向的面理及[001]方向的线理,组构发育稳定。(4)发现角闪岩的磁化率各向异性主要由角闪石组构控制,而磁化率大小则由铁磁性矿物主导。室温下测试结果显示南迦巴瓦角闪岩的体积磁化率在7.06×10-3-33.1×10-3 SI,各向异性度(Pj)的范围为1.221-1.463,最大磁化率方向平行于线理,最小磁化率近垂直于面理面。角闪岩TOO-38具有较高的磁化率,磁性主要由各向同性的(含钛)磁铁矿为主的矿物贡献。根据16LZ-21及TOO-38样品的角闪石组构计算的模拟AMS显示与实测AM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主要由角闪石顺磁性矿物来控制。角闪岩TOO-38的磁性比蛇纹岩及麻粒岩都更强,可能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强磁负异常的来源提供了依据。
肖文交,宋东方,Brian F.WINDLEY,李继亮,韩春明,万博,张继恩,敖松坚,张志勇[9](2019)在《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和成矿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文章简要概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造山带研究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奠基时期,各地质研究学派理论相继运用于解释中亚地区的地质演化.改革开放初期,李春昱先生等开创性地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析北疆及兴蒙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提出了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朝-塔里木三大板块俯冲-碰撞的认识,并提出了索伦山至延边缝合线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前苏联学者提出了多陆块碰撞模型;土耳其学者提出了单一岛弧增生模型,指出中亚造山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碰撞造山带.中国学者对中国北方地区的蛇绿岩、高压变质岩等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划分了主要缝合带. 1999年,"中亚成矿域"概念被提出,并与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并称全球三大成矿域.进入21世纪,鉴于中亚在大陆增生理论和成矿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中亚造山带研究成为国际学术前沿.中国在中亚地区布局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催生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包括微陆块属性、蛇绿岩时代和构造背景、岩浆弧性质、增生楔识别和解剖、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俯冲带(超)高压变质作用、洋中脊俯冲、地幔柱与板块相互作用、多岛海构造古地理与复式增生造山时空格架、大陆增生、增生成矿、构造叠加改造等.这些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展望未来,中亚造山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古亚洲洋早期演化历史及起始俯冲机制;(2)古亚洲洋外部造山带(Extroversion)的增生机制;(3)古亚洲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分布;(4)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相互作用过程;(5)显生宙大陆增生机制及其全球对比;(6)中亚成矿域增生成矿机制;(7)大陆改造机制.
张少华[10](2019)在《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文中研究说明银额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交接过渡地带,且位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陆内大型走滑断裂带的侧接部位。该区石炭—二叠纪的构造环境与盆地构造属性颇有争议,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变动产生的改造效应亦相当复杂,此问题不但对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环境与亚洲腹部中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直接影响该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部署,属于当今盆山动力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特征与后期改造,将野外地质调查与大量测试分析以及覆盖区的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开展综合研究,系统探讨了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沉积充填、构造属性、后期改造以及油气远景区。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首次在银额地区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发现淡色花岗岩并获得0.9 Ga锆石U-Pb年龄,且得到锆石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介于2.01.6 Ga,为该构造带前寒武纪古老陆块存在提供了年代学证据,推测其应为南蒙古微大陆在我国境内的延伸。据此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盆地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自南而北可分为3个特征各异的单元:南部的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与中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在0.9 Ga就已发生拼贴,此拼贴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有关;北部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拼贴时限较晚,二者之间的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具有活动构造带的性质。总体而言,银额地区在石炭—二叠纪盆地发育期具块-带-盆动力学系统的特征,即沉积盆地与稳定地块和活动构造带形成密切相关、有机相联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木山组沉积期),银额地区的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深海沉积,恩格尔乌苏以南主体为滨浅海相沉积。中晚二叠世(埋汗哈达组、阿其德组和哈尔苏海组沉积期),银额地区主体发育滨浅海相沉积,缺失深海沉积。此外,恩格尔乌苏一带可见阿木山组的深海沉积与上覆埋汗哈达组的滨浅海相沉积呈不整合接触,指示早二叠世晚期银额地区的构造环境发生了转变。岩相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的碎屑沉积岩总体显示出较低的结构与成分成熟度,源区物质经历了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沉积分选以及成岩作用改造,指示区域构造环境较为活跃。碎屑锆石物源分析表明,恩格尔乌苏以南的阿木山组具有统一的源汇体系,显示出双向物源的特征,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阿拉善地块与宗乃山-沙拉扎山之间不存在具有分隔意义的大洋盆地;与之不同,恩格尔乌苏一带的阿木山组具有单向物源;这指示该区与其以南地区的阿木山组具有截然不同的源汇体系。中上二叠统埋汗哈达组和哈尔苏海组的沉积物源具有双向性,既有南部阿拉善地块和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的贡献,又有北部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与蒙古国南部地质体的贡献。将上述结果与火成岩地球化学、古地磁和生物构造古地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本文提出银额地区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早二叠世晚期(约280270 Ma),即阿木山组沉积之后、埋汗哈达组沉积之前;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银额地区的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在恩格尔乌苏一带发育海沟或弧前盆地,恩格尔乌苏以南的地区受弧后伸展作用的影响发育裂陷盆地;中晚二叠世,银额地区处于后碰撞伸展阶段并发育近海的陆内裂陷盆地。构造变形变位、岩浆热力活动以及后期构造变动的热年代学记录指示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经历了10期后期构造变动-改造事件,其中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对阿木山组的影响较大;二叠纪末—晚三叠世早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最强;中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与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也具有较强的改造效应;其余构造变动对于上古生界的改造相对较弱。后期改造的形式主要包括构造变形、抬升剥蚀、叠合深埋、肢解残存与热力改造等,且这5种改造形式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强度表现出差异叠加、复合改造的特征。从改造效应看,伸展环境下沉降区的叠合深埋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较为有利;伸展环境下盆缘区与隆起带的构造抬升以及挤压环境下的强烈变形与隆升对于上古生界的保存不利。银额地区各期构造变动事件的动力学背景不尽相同,早二叠世晚期的构造变动主要受古亚洲洋关闭的影响,中生代的构造变动先后受南部特提斯洋、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东部古今太平洋系统演化的影响,新生代的构造变动主要与阿尔金和东戈壁两条大型左行走滑断裂的幕式活动密切相关。根据石炭—二叠纪盆地的发育特征、烃源条件以及后期改造特征,在银额地区划分了3个不同级别的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其中恩格尔乌苏断裂带以北中生代拐子湖-哈日凹陷下伏的二叠系为该区上古生界最为有利的油气远景区。此外,白垩纪裂陷盆地中凸起的石炭—二叠系岩层可能形成新生古储的潜山型油气藏,也是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二、阿拉善地区超基性岩组构特征与超微构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拉善地区超基性岩组构特征与超微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两期伸展穹隆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伸展构造特征 |
1.1 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1.2 华北西部带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1.3 华北东部及朝鲜半岛北部带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1.4 华北南缘及秦岭-大别带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1.5 华南中部带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2 白垩纪两期伸展构造的识别和表现———以北大别穹隆为例 |
3 白垩纪两期伸展构造时空展布特点 |
4 白垩纪两期伸展构造动力学机制的讨论 |
4.1 早期(早白垩世早期)伸展构造动力学机制 |
4.2 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伸展构造动力学机制 |
5 结论 |
(2)阿拉善地块珠斯楞-杭乌拉山与霍尔森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地理位置和交通概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地层概况 |
2.2.1 太古界 |
2.2.2 古元古界 |
2.2.3 中上元古界 |
2.2.4 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2.7 研究区的地层 |
第三章 岩石学特征、样品采集及测试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样品采集 |
3.3 样品测试分析 |
3.3.1 主量元素 |
3.3.2 微量元素 |
3.3.3 Nd-Hf同位素 |
3.3.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第四章 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1 锆石U-Pb年代学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
4.3 全岩Nd-Hf同位素 |
第五章 岩石成因和构造演化 |
5.1 岩石成因 |
5.1.1 辉长岩(16WET-02~16WET-08) |
5.1.2 钾长花岗岩(16WET-09~16WET-15) |
5.1.3 辉长岩(16WET-30~16WET-35) |
5.2 构造背景 |
5.2.1 辉长岩(16WET-02~16WET-08) |
5.2.2 钾长花岗岩(16WET-09~16WET-15) |
5.2.3 辉长岩(16WET-30~16WET-35) |
5.3 构造意义 |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花岗岩概述 |
1.2 岩石流变学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4.1 项目来源和完成的工作量 |
1.4.2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华北板块 |
2.2 台里地区 |
2.2.1 自然地理概述 |
2.2.2 区域地质演化 |
2.2.3 区域地层概况 |
2.2.4 区域岩浆岩 |
第三章 韧性剪切带及变形标志 |
3.1 韧性剪切带 |
3.2 剪切变形标志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
4.1 年代学 |
4.2 全岩主微量特征 |
4.3 ND-HF同位素特征 |
第五章 岩石流变学特征 |
5.1 矿物变形机制 |
5.2 岩石变形特征 |
5.3 有限应变 |
5.3.1 有限应变测量的原理 |
5.3.2 测量方法 |
5.3.3 测量结果 |
5.4 中生代时期应力状态特征 |
5.4.1 应力差值的计算 |
5.4.2 矿物的位错 |
第六章 岩石能干性 |
6.1 岩石的能干性对比 |
6.2 构造流变计 |
6.3 应变折射 |
6.4 矿物粒度的影响 |
第七章 岩浆的深熔作用 |
7.1 深熔作用的标志 |
7.2 岩浆深熔证据 |
7.3 岩浆深熔地质意义 |
7.4 变形的温压条件 |
第八章 大地构造环境 |
8.1 大地构造 |
8.1.1 地幔柱模型 |
8.1.2 扬子板块俯冲模型 |
8.1.3 古亚洲洋构造域 |
8.1.4 古太平洋构造域 |
8.1.5 岩石圈的减薄和破坏 |
8.2 华北板块晚中生代岩浆和变形作用 |
8.3 台里地区研究意义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
1.1.1 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1.2 矿床源区成矿母岩浆的迁移机制 |
1.1.3 成矿模拟实验 |
§1.2 存在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测试分析方法 |
§2.1 高温高压仪器及方法 |
2.1.1 5GPa Griggs高温高压流变仪 |
2.1.2 150吨活塞-圆筒型压机 |
§2.2 X-ray显微成像技术 |
§2.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
§2.4 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 |
§2.5 实验产物显微结构和成分分析 |
第三章 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地质背景和原位硫同位素研究 |
§3.1 金川矿床地质背景 |
3.1.1 区域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概况 |
§3.2 金川矿床原位微区硫同位素特点 |
第四章 静态和动态对比实验研究 |
§4.1 静态部分熔融实验 |
4.1.1 静态实验原始样品和实验条件 |
4.1.2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二维分布 |
4.1.3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三维分布 |
§4.2 简单体系(橄榄石+熔体)的动态实验 |
§4.3 复杂体系(合成地幔岩+熔体)的变形实验 |
4.3.1 轴压变形实验 |
4.3.2 剪切变形实验 |
§4.4 两相不混熔熔体的萃取机制 |
4.4.1 静态萃取机制 |
4.4.2 动力学萃取机制 |
第五章 分层反应实验 |
§5.1 反应渗透分层实验 |
5.1.1 反应渗透实验结果 |
5.1.2 熔体迁移驱动力-反应渗透不稳定性 |
§5.2 气泡浮选分层实验 |
5.2.1 理论背景 |
5.2.2 气泡浮选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六章 应用于岩石圈地幔的熔融过程和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 |
§6.1 从变形实验到天然部分熔融地幔 |
§6.2 从分层反应实验到天然部分熔融地幔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元素含量标准化方法和步骤 |
附录 Ⅱ 二维和三维显微结构图片分析方法 |
附表1 金川岩体主要造岩矿物的氧化物成分 |
附表2 金川矿床主要金属硫化物的成分 |
(5)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萤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意义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预期成果与拟解决的问题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2.6 区域萤石矿床 |
3 矿田地质特征 |
3.1 地层与含矿地层 |
3.2 岩浆岩 |
3.3 矿区构造格架与变形历史 |
4 萤石矿床地质特征 |
4.1 沉积改造型萤石矿床特征 |
4.2 热液脉型萤石矿床 |
4.3 萤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 控矿构造特征 |
5.1 沉积构造对萤石“矿源层”的控制 |
5.2 褶皱和层间断裂构造对沉积改造型萤石矿的控制 |
5.3 主成矿期后断裂对热液脉型萤石的控制 |
6 萤石成矿时代 |
6.1 萤石Rb-Sr法定年 |
6.2 地层、岩浆岩对成矿时代的约束 |
7 萤石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7.1 成矿流体与成矿机理 |
7.2 矿床类型与成矿过程 |
7.3 萤石成矿分带性与构造的关系 |
7.4 萤石成矿模式及多阶段演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研究现状 |
1.2.2 燕山运动的研究现状 |
1.2.3 东亚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 |
1.3 东亚地区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2.1 沙盘模拟实验 |
2.2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 |
2.1.1 岩石薄片制备 |
2.1.2 全岩200 目粉末磨制 |
2.1.3 单矿物分选与样品靶制备 |
2.3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方法 |
2.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2.3.3 锆石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2.3.4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2.3.5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第3章 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概况 |
3.2.1 华北北缘及东北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2.2 朝鲜半岛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2.3 日本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3 东北亚地区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1 华北北缘及东北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2 朝鲜半岛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3 西南日本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4 华北北缘及东北亚岩浆与矿床的时空分布 |
3.4.1 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2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3 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4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5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
3.5 东北亚地区岩浆组合的时空变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5.1 古太平洋板块早侏罗世俯冲作用 |
3.5.2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转向 |
3.6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6.1 中国东部及东北地区NE-NNE向断裂活动 |
3.6.2 朝鲜半岛NE-NNE向断裂活动 |
3.6.3 日本飞弹地块NE-NNE向断裂活动 |
3.6.4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7 小结 |
第4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
4.1 引言 |
4.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4.2.1 秦岭造山带 |
4.2.2 大别造山带 |
4.2.3 苏鲁造山带 |
4.3 区域主要断裂及缝合线 |
4.4 区域岩浆活动 |
4.5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 |
4.5.1 基本概况 |
4.5.2 北大巴山构造变形及应力分析 |
4.5.3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时代 |
4.5.4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及动力学背景 |
4.6 中生代大别-苏鲁构造带超高压变质岩冷却历史 |
4.6.1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
4.6.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
4.7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4.7.1 基本概况和年代格架 |
4.7.2 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 |
4.7.3 晚中生代秦岭高镁埃达克岩与斑岩-矽卡岩型铜矿 |
4.7.4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地球动力学背景 |
4.8 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8.1 早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8.2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9 小结 |
第5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1 引言 |
5.2 晚中生代依泽纳吉板块漂移历史 |
5.3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3.1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南缘的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5.3.2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4 小结 |
第6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导燕山运动 |
6.1 引言 |
6.2 燕山运动的概况 |
6.2.1 燕山运动的提出 |
6.2.2 燕山运动的期次划分 |
6.2.3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背景 |
6.3 华北克拉通周缘构造特征 |
6.3.1 阴山-燕山褶皱逆冲带 |
6.3.2 秦岭-大别造山带 |
6.3.3 太行山构造带及郯庐断裂 |
6.3.4 华北周缘构造变形的机制 |
6.4 模拟实验 |
6.4.1 实验设计 |
6.4.2 实验结果 |
6.5 讨论 |
6.5.1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
6.5.2 地壳缩短与增厚 |
6.5.3 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周缘变形机制 |
6.5.4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燕山运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7章 高氧逸度岩浆:指示华北克拉通破坏 |
7.1 引言 |
7.2 地质背景和样品 |
7.3 实验方法及氧逸度估算方法 |
7.3.1 实验方法 |
7.3.2 锆石Ce4+/Ce3+比值 |
7.3.3 根据磷灰石估算氧逸度 |
7.4 实验结果 |
7.5 讨论 |
7.5.1 华北克拉通高氧逸度岩浆 |
7.5.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氧化的地幔楔 |
7.5.3 地球动力学指示 |
7.6 小结 |
第8章 华北克拉通北缘典型岩体研究之房山岩体 |
8.1 引言 |
8.2 地质背景 |
8.2.1 区域地质 |
8.2.2 房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
8.3 结果 |
8.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 |
8.3.2 锆石形态特征 |
8.3.3 锆石U-Pb年龄 |
8.3.4 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
8.3.5 锆石Ti温度和全岩锆饱和温度 |
8.3.6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
8.3.7 岩浆侵位压力 |
8.4 讨论 |
8.4.1 岩石结构约束岩浆起源 |
8.4.2 地球化学约束岩浆起源 |
8.4.3 锆石U-Pb年龄揭示岩浆多期活动 |
8.4.4 镁铁质包体和寄主岩中锆石起源 |
8.4.5 锆石记录岩浆多期分批脉动 |
8.4.6 岩浆侵位压力特征 |
8.5 房山岩体形成概念模型 |
8.6 研究意义 |
8.7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巴彦乌拉山变质深成岩与变质表壳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韧性剪切带 |
2.4.2 断裂构造 |
2.4.3 褶皱构造 |
第三章 变质表壳岩与变质深成岩的区分依据 |
3.1 概述 |
3.2 研究区内变质表壳岩野外产状及岩石学标志 |
3.3 研究区前寒武纪变质深成体的识别依据 |
3.4 巴彦乌拉山变质岩区的表壳岩与深成体地质填图 |
第四章 变质表壳岩岩石化学特征 |
4.1 岩石组合和岩石特征 |
4.2 岩石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特征 |
4.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
4.3 变质表壳岩时代测定 |
4.3.1 分析测试方法 |
4.3.2 变质表壳岩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 |
4.4 原岩恢复 |
第五章 变质深成岩岩石化学特征 |
5.1 岩石组合和岩石特征 |
5.2 岩石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5.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
5.3 变质深成岩时代测定 |
5.4 形成环境 |
第六章 大地构造意义 |
6.1 表壳岩的大地构造意义 |
6.2 变质深成岩的成因及形成机理 |
6.2.1 TTG岩的成因 |
6.2.2 TTG岩石形成机理 |
6.2.3 巴彦乌拉山地区TTG的大地构造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喜马拉雅角闪岩的流变和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青藏高原的地壳 |
1.2.1 地壳低速层 |
1.2.2 面波成像及其各向异性 |
1.2.3 SKS及 PmS研究 |
1.2.4 大地电磁测深 |
1.2.5 泊松比 |
1.3 青藏高原南部岩浆作用 |
1.4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中下地壳岩石学 |
1.5 角闪石的性质 |
1.6 论文目标和研究内容 |
1.7 论文工作量 |
1.8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角闪岩的显微结构及地震波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采样地质背景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及分析方法 |
2.3.2 电子探针(EPMA)分析方法 |
2.3.3 温压计算方法 |
2.3.4 波速各向异性计算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岩相学分析 |
2.4.2 矿物化学特征和温压估计 |
2.4.3 EBSD分析结果 |
2.4.5 角闪岩的波速各向异性 |
2.5 讨论 |
2.5.1 角闪岩的变形机制 |
2.5.2 地震波各向异性 |
2.5.3 角闪岩地壳对藏南埃达克质岩浆的启示 |
第三章 角闪石高温高压流变学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温高压实验研究方法 |
3.2.1 高温高压变形理论基础 |
3.2.2 高温高压实验流变仪介绍 |
3.2.3 Griggs流变仪及样品装置 |
3.2.4 实验起始材料 |
3.2.5 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角闪石流变强度本构方程 |
3.3.2 角闪石变形显微构造 |
3.3.3 角闪石的变形组构 |
3.3.4 角闪石的变形机制 |
3.3.5 角闪石强度对岩石圈变形的意义 |
第四章 角闪石组构VPSC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VPSC研究方法介绍 |
4.3 角闪石的滑移系 |
4.4 模拟条件及结果分析——角闪石的应用 |
4.4.1 轴向压缩 |
4.4.2 简单剪切模型 |
4.5 讨论 |
4.5.1 α 值的影响 |
4.5.2 关于n值的影响 |
4.5.3 应变量的影响 |
4.5.4 滑移系及CRSS的影响 |
4.5.5 变形环境的影响 |
4.5.6 对天然样品和实验样品的启示 |
第五章 角闪岩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方法 |
5.2.1 磁化率测试 |
5.2.2 数值模拟 |
5.3 实验结果 |
5.3.1 磁性矿物分析 |
5.3.2 磁化率各向异性 |
5.3.3 数值模拟 |
5.4 讨论 |
5.4.1 岩石磁性的来源 |
5.4.2 磁化率各向异性的来源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的总体概况 |
3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研究进展 |
4 21世纪以来的突出研究成果 |
4.1 微陆块时代与属性 |
4.2 蛇绿岩时代及构造背景 |
4.3 岩浆弧性质 |
4.4 增生杂岩 |
4.5 区域变质、变形作用 |
4.6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
4.7 洋中脊俯冲作用 |
4.8 地幔柱与板块相互作用 |
4.9 多岛海构造古地理与复式增生造山方式 |
4.1 0 大陆增生机制 |
4.1 1 增生成矿作用 |
4.1 2 构造叠加与改造 |
5 未来研究展望 |
5.1 古亚洲洋早期演化过程及其俯冲起始机制 |
5.2 古亚洲洋外部造山带的增生机制 |
5.3 古亚洲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
5.4 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相互作用 |
5.5 显生宙大陆增生机制及其全球对比 |
5.6 中亚成矿域增生成矿机制 |
5.7 大陆改造机制 |
(10)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中亚造山带与石炭—二叠纪构造环境及盆地构造属性 |
1.2.2 中新生代陆内构造与后期改造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4 主要测试方法说明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磁力场特征 |
2.3 构造单元划分 |
2.4 岩石地层特征 |
2.4.1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 |
2.4.2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 |
2.4.3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 |
2.4.4 雅干构造带 |
第三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特性 |
3.1 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前寒武纪基底的厘定 |
3.1.1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发现 |
3.1.2 新元古代淡色花岗岩的地质意义 |
3.2 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前寒武纪基底格架 |
3.2.1 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2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构造带基底特征 |
3.2.3 区域基底构造格架 |
第四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沉积充填与构造属性 |
4.1 岩石组合与沉积环境 |
4.1.1 阿木山组(C2P1a) |
4.1.2 埋汗哈达组(P2m) |
4.1.3 阿其德组(P2a) |
4.1.4 哈尔苏海组(P3h) |
4.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2.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2.2 源区风化作用及沉积分选 |
4.2.3 源区物质组成 |
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4.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4.3.2 统计比较分析 |
4.3.3 沉积物源解释 |
4.4 石炭—二叠纪盆地构造属性讨论 |
第五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后期改造特征 |
5.1 构造变形变位特征与构造改造 |
5.1.1 露头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2 覆盖区构造变形变位特征 |
5.1.3 断裂构造年代学 |
5.1.4 构造变形变位过程及其改造效应 |
5.2 显生宙岩浆活动特征与岩浆热力改造 |
5.2.1 珠斯楞-杭乌拉带 |
5.2.2 宗乃山-沙拉扎山带 |
5.2.3 雅布赖-巴音诺尔公带 |
5.3 构造变动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 |
5.3.1 样品与实验结果 |
5.3.2 热史模拟 |
5.3.3 讨论与小结 |
5.4 后期改造特征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石炭—二叠纪盆地油气保存成藏单元与远景区 |
6.1 石炭—二叠系烃源条件 |
6.2 保存成藏单元与油气远景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阿拉善地区超基性岩组构特征与超微构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两期伸展穹隆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J]. 林伟,李金雁. 岩石学报, 2021(08)
- [2]阿拉善地块珠斯楞-杭乌拉山与霍尔森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D]. 黄尧燊. 兰州大学, 2020(12)
- [3]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D]. 万乐.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中国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深部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D]. 王振江.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萤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D]. 白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D]. 张哲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7]巴彦乌拉山变质深成岩与变质表壳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田晓航.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5)
- [8]喜马拉雅角闪岩的流变和各向异性研究[D]. 李文静.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 肖文交,宋东方,Brian F.WINDLEY,李继亮,韩春明,万博,张继恩,敖松坚,张志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10]银额地区石炭—二叠纪盆地地质特征与后期改造[D]. 张少华.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