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对新概念的见解

资本主义:对新概念的见解

一、资本主义:关于新概念的见解(论文文献综述)

赵肖荣[1](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王玲玲[2](2020)在《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背景下,翻译需求迅速增长,而翻译引擎也是不断更新换代,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而备受语言服务商的青睐。即便如此,机器翻译的实际翻译质量也还是难以与人工翻译相媲美,不足以达到客户的要求,而近年来兴起的译后编辑则有效弥补了机器翻译的不足。如今,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MTPE)的模式。本文是一篇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The Sense of Dissonance:Accounts of Worth in Economic Life)的社会学书籍。由于所选文本为信息型文本,用词严谨,逻辑清晰,术语较多且部分术语重复率较高,适合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方法进行翻译。因此,笔者选择了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所选文本,然后将其导入SDL Trados翻译软件中,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从词法、句法及语篇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机器翻译的错误类型,并基于语境理论的指导,从上述三方面给出了译后编辑的方法,辅以大量例句加以解释说明。文末笔者也提供了一些研究建议,希望本文能为研究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赵祥云[3](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指出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朱鸿亮[4](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小艳[6](2020)在《德勒兹的差异哲学及其后期的政治学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法国哲学星空,绚丽多彩。德勒兹是一颗闪耀照人的星,勋绩卓着。吉尔·德勒兹是法国20世纪与福柯、德里达齐名的着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影响遍及哲学(政治哲学)、精神分析、电影评论、历史学、人类学、文学批评、语言学、绘画和戏剧等领域。德勒兹极为重视创新性的哲学关键概念,他与合作者迦塔利创造了一系列如“内在性平面”“无器官身体”“块茎”“解辖域化”“游牧”以及“千高原”等富于思想穿透力的理论观念,他的哲学更广泛地影响了电影、城市规划、建筑和教育等诸多领域。总体来说,本论文分四大部分研究德勒兹哲学与其政治学思想。第一章论述德勒兹对传统同一性哲学的批判与解构。作为一种建构性的思想,德勒兹建构其差异哲学的起点源自何处,这是探讨差异哲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从差异与同一的比较入手,分析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作为有限表象与德勒兹差异哲学的联系,德勒兹在对二者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论证了差异不是同一的思想;从差异与矛盾的比较入手,分析黑格尔的矛盾哲学、莱布尼茨的“副次的矛盾”作为无限表象与德勒兹差异哲学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在德勒兹看来,传统的形而上学借由表象对差异进行思考,这一点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莱布尼茨等一系列思想家身上均有体现。柏拉图的理念论为表象思维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对差异表象的具体展开,但两者均是对差异的有限表象,而黑格尔和莱布尼兹他们的差异思想成为了差异的无限表象。德勒兹认为,四重依据构成表象,它们分别是概念的同一性、感知的相似、谓项的对立及判断的类比,但表象思维根本无法真正地思考差异本身,根本无法把握差异,因为差异已经被消除,并被归属于同一性的支配之下。因此,在德勒兹的理论体系中,差异不是同一。如果从系统哲学和分析哲学的观点详细比较差异与对立和差异协同与对立统一之间的区别性,则可以发现,差异是普遍的,而对立与矛盾是特殊的,因此差异不是矛盾。第二章论述德勒兹的差异哲学,本论文试图通过探讨“未分化的差异与混沌”“个体化差异”以及“存在之单义性”等概念,阐明德勒兹的差异思想之内涵。在德勒兹看来,世界是一个生成式的匿名世界,这是一个混沌的差异世界,差异即一切。德勒兹认为,个体化是一个存在物既给予出它自身特征的统一性又将其自身与其它个体区分开来的过程,所以,差异在个体化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德勒兹强调“混沌世界”是一种“无人称的个体化”和“前个体的奇异性”的世界,在这一世界——自然中,最终设定了作为无限存在者和有限存在者的共同存在论条件的自然——世界。显然,这个世界是不为神或人造的,德勒兹为了抵抗一切皆为同一这种理论,他提出了存在之单义性理论。本论文同时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差异的时间化机制”“力本论与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与差异性重复”等问题以阐明德勒兹的差异性重复思想。在德勒兹哲学中,差异的差异化即重复。差异与重复有着重要的联系,通过重复差异才得以表现,差异在重复中产生,重复再现的是差异而并不是同一物,在差异中重复实现了循环往复,这种重复的循环往复可以看作是差异的再生。德勒兹利用时间的三次综合的差异时间化机制理论论证了“差异性重复何以可能”这一命题。德勒兹对权力意志的阐述构成了他阐释尼采哲学的核心。德勒兹运用权力与差异的基本概念来阐释权力意志理论,澄清了许多对权力意志的误解,同时挖掘出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可利用的思想资源,进而发展了自己以权力意志为核心的、同时又与尼采哲学不同的力本论哲学。在德勒兹看来,永恒轮回是一种综合,它综合了无限未来与无限过去,使它们都聚合、轮回与回归于“当下”这一时刻,并被综合为现在、生成为新的差异。永恒轮回是一种重复,但不是同一物的重复,而是差异化的重复。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本论文试图对差异本体论做出系统的解析,探讨差异的“内在平面性”和“差异的理念辩证法”等问题。第三章论述德勒兹的差异政治学,从“事件”“实用主义”等角度入手分析哲学的政治功能,并结合德勒兹“风格——口吃:革命的潜能”理论阐释其生成哲学中的微观政治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成——少数”“生成——民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德勒兹认为,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哲学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是对世界的一种干预,发挥哲学的政治功能,可以创造一个开放的未来。德勒兹所说的生成的“少数主义者”是一种多元化的政治主体,这种多元化的政治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性的政治主体有着根本的区别,而这也是德勒兹政治哲学所构建的未来的新的政治主体的方向。德勒兹的“生成——民主的”不能看作是批判当代民主国家或者拒绝或谴责民主本身,而是以某种潜在的民主或未来的民主之名反抗现在。德勒兹的差异政治学构建了诸多特别的政治概念和理论,为我们未来探究政治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宝贵资源。论文最后对德勒兹思想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贡献与不足。

霍贺[7](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吴敏[8](2020)在《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解读的成果即“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他在《非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书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又一种新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内学界应该加以开垦的新的思想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对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评介:第一章致力于展现“非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综合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拉吕埃勒介入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去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开始变得“声名狼藉”的时代。时代的动荡伴随着理论的纷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拉吕埃勒进入非哲学的成熟时期之前最主要的理论资源,但最终拉吕埃勒更多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思想血统。在自己的非哲学理论逐步成熟之后,拉吕埃勒与阿尔都塞之间的思想张力则凸显出来。第二章主要勾勒出“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马克思主义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如何解决以及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这三个问题线索来展开。从实在的彻底内在性出发,拉吕埃勒阐述了一种单边二元性的因果关系(DLI)来反对保留了神秘性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揭示充分哲学原则(PSP)的存在从而否定哲学的权威,引进思想民主,拉吕埃勒为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通过把劳动力概念解构为“自我”和“思想力”,拉吕埃勒找到了反抗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第三章具体论述拉吕埃勒对马克思本人的一些基本思想的重新解读。拉吕埃勒从唯心主义是所有哲学的先天印记这一判断出发,认为马克思“走出哲学”是不可能的,同时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马克思哲学揭露了事物的异质性、生成性和暂时性真相,从而为改造世界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拉吕埃勒在把握到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转化,包括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概念入手解析出思想力这样一种新的革命主体,从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用法中,发展出DLI来消除绝对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而防止知识的教条化。对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拉吕埃勒也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占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阶级分析法,更改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本内涵,但他对普遍异化的忧虑、对无产阶级的统一性难题的“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雄心的继承都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哲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有助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并阐发了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不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秘性(包括实在论层面的不可知论和灵知主义)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并且它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理论目标。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包括对唯物辩证法的误解、以异化理论消解革命理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否定等。

刘勇[9](2017)在《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思想溯源与现实建构》文中提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它具有鲜明的层次结构,内具终极价值目标、核心价值观以及基本价值观三大层次。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所概括的"24"个字;基本价值观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具体领域的价值观。而话语权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可以从权利以及权力两个角度来对之加以理解。对于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而言,所谓的话语权更强调的是一种"权力"。话语权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传播以及话语效果等诸多要素构成。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可以理解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对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传播以及话语效果等方面加强体系建构,通过使话语得到有效传播,从而使主流价值观实现对国内社会舆论的进一步引领,并提高国际影响的一种权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话语权正在逐渐显现。但是在意识形态、价值观领域,国际社会长期由西方主导的话语霸权格局并没有实质改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始终利用所掌控的话语霸权,向外输出它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尤其是向中国的输出,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巨大的威胁。为了能够维护、巩固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必须要努力提升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权。由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因此,要想对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必须要对之进行溯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概念,但是他们的着作、文献以及相关的论述中内蕴着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相关思想,能够给予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以很大启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以及相关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应当是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的主要主体。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必须要重视传播问题,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说服力。列宁、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思想。列宁认为"灌输"是实现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有效手段,对于主流价值观话语的传播来说,必须要注重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此外,列宁还认为不断夯实物质基础是实现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有力保障,并强调注重多样化载体的运用是实现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列宁去世之后,斯大林成为了列宁的接班人,对于如何巩固和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他也有丰富的思想。他认为必须要高度重视党政干部话语主体的素质与能力提升问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加强对青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加快经济建设,积极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使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重视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高度重视大众传媒在传播主流价值观话语中的作用构成了毛泽东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思想的基本内核;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将"共同富裕"作为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话语主题、坚决反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加强对主流价值观话语的有效宣传构成了邓小平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点;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和扩大舆论阵地、使民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信念构成了江泽民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了胡锦涛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主要内容。认为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提升与"中国梦"的实现密不可分、重视新兴媒体这一传播平台、通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来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构成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有十分丰富的思想,有利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建构。而要想有效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我们也必须要理性分析当前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所面临的挑战。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所面临的挑战是较为严峻的,既有国际上的挑战,也有国内的挑战,还有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当前国际价值观领域呈现西方话语霸权格局、国际共运低潮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遭到质疑以及西方凭借网络主控优势强力传播、渗透西式价值观是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所面临的国际挑战;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未能实现根本性的现代转化是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所面临的国内挑战;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话语主体未能充分养成、话语内容创新不足、话语言说方式亟待优化、话语传播亟待强化等是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所面临的自身困境。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既有利于提升我国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增强对价值观领域西方话语霸权的有效回击力、使民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然而建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必须要基于一定的原则。"坚持理论"与"立足实践"相结合、"传承弘扬"与"创新重塑"相结合、"吸收借鉴"与"批判超越"相结合是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必须要重视的原则。对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建构而言,在明确了具体的原则之后,必须要有可行的建构路径。由于话语权是由诸多要素构成,因此,要想提高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的有效性,必须要从要素入手来加以建构。其一,要注重话语主体的养成。话语主体养成的基础是主体价值观自信的养成;话语主体养成的关键是加强主体间良性互动,实现由价值观自信到价值观自觉的提升。其二,要加强话语内容的创新。既要力求创造更多新概念、新范畴与新表述,构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体系;也要对话语内容进行合理阐释,巩固话语内容创新成果。其三,要优化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方式。要从传统政治宣传式的言说方式转为注重政治、大众和学理相统一的言说方式;要从宏大叙事的言说方式转为也注重具体且感知的言说方式;要从权威式的言说方式转变为也注重平等对话交流的言说方式;要加强话语国际表达力建设,促进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相对接。其四,要强化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传播。要加强新兴媒体的传播与运用,新兴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要积极运用国际会议、相关的文化机构与组织以及对外援助计划等方式来推动话语传播。其五,要重视对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既要选择适宜的评价主体,将权威评价活动与民众评价活动相结合,也要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科学评估话语效果。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反馈体系并优化信息反馈平台。

甄红菊[10](2016)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1932-2014),战后英国新左派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英国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曾任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文化研究之父”。霍尔在文化研究领域享有赫赫盛名,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意识形态、权力、阶级为视角重新阐释文化的内涵、功能与使命,以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样态,从而发现了大众文化的阶级本质和抵抗功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重建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当代影响力。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以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将霍尔的文化理论置于战后英国资本主义的当代语境、置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进行历时性梳理,概括霍尔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总结霍尔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之处,探讨霍尔文化理论的当代启示。这既是从思想史角度不断充实、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又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化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的需要;同时为我国理论界回应文化发展重大问题、从全球视野审视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重要启示。本文分为六大章节,主要内容是:第一章,霍尔文化理论的出场语境。霍尔的文化理论是对战后资本主义当代新变化的理论回应。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根据西方资本主义变化整体实现了文化转向,霍尔是这一文化转向的实践者。相比同时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霍尔的超越在于,他是把文化作为“透视镜”去分析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霍尔将对文化分析巧妙地融合进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的分析中,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第二章,霍尔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霍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决定关系为理论起点,借鉴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的文化权力理论与拉克劳、墨菲的话语理论资源,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强化了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定义,指出文化不仅是基于个体经验的生活方式,更是个体意识形态的阐释方式,这里是思想斗争的场域和主导意识形态建构权力的空间。霍尔重视“有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强调文化研究要走出书斋、走向日常生活实践的现实指向。第三章,霍尔文化理论探索的主要内容。霍尔将工人阶级文化、青年亚文化、媒介文化、族群文化和全球后现代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具体样态展开研究,从而发现了大众文化中的“异化”真相,并预测“大众”的抵抗就会在这一场域进行,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新社会运动和微观政治的思想支撑。在大众文化研究中,他指出资本主义语境下大众文化可以被共享、但不可以被支配的本质;在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他违背“社会共识”,站在被边缘化、妖魔化的群体立场上,把亚文化看作他们对资本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抗争和逆向意识的表达;在对媒介文化的研究中,他发现了媒介的意识形态的建构功能,揭示出表面上中立的媒介机构作为“编码者”其实是资本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生产机构,但是大众作为“解码者”有可能采取对抗式解读方式颠覆或者消解资本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霸权效果,这里是一个抵抗的场域。霍尔对于族群文化和全球后现代文化的研究更是体现了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身份和全球化的视野,他对表征全球化进程中的这一少数群体不仅给予了生存境遇的关注,同时又探讨他们的身份问题、认同问题等等文化之惑;他对于全球化视野下的后现代文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和分析,使“后现代文化”从后现代主义的后学思潮中解放出来。第四章,霍尔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霍尔从社会结构总体中考察文化的能动性,从社会历史过程总体考察文化的情境性,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历时分析和共时分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同时,注重文化现象的历史场域分析、文化问题的个案剖析以及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归纳演绎法。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担当起文化研究总体的方法论,又结合文化的独特性创设出适合文化研究的具体方法。这一点,也使霍尔超越了同时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者。第五章,霍尔文化理论的历史评价。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面临创新。首先,研究视角要突破传统教条主义的限制,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建构能够分析微观场域的具体性视角。霍尔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辩证思考的基础上,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权力、意识形态和阶级等立体化视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分析维度。其次,抵制文化研究的“反映论”范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总框架下探讨文化具体场域下的日常生活问题,在微观场域具体揭示了社会历史丰富内涵,形成微观视阈和宏观视阈相结合、社会诸领域内在融合的社会历史分析风格。不仅如此,霍尔的文化理论还同时回应了西方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种种误读和歪曲,他面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思潮,致力于文化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祛魅”。一方面,通过揭示教条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要点的错误理解,还原一个“正确的马克思”;另一方面,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的结合,激活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力。第六章,霍尔文化理论的当代启示。我国的文化强国战略是在文化全球化这一语境下提出的,文化研究应当厘清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逻辑,为我国这一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思考。在众多思潮争锋的今天,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阐释力和指导力?霍尔对于资本主义文化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反思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他者“的视角,使我们在全球化中吸取有益思想资源的同时,避免走入文化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陷阱。同时,霍尔对于文化本质、功能的分析也能为我们文化强国之本土化路径提供可贵的启示。本文在研究内容中突出了以下特点:首先,突出了霍尔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取向。以往对霍尔文化理论的研究中,他的文化学者、传播学者、语言学者、社会学者等“身份”都受到关注,并且相关学术成果也被译介过来,因而,基本都是从西方文论的视角对其文化理论进行了追溯。本文则结合英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发展进程,对他的“新左派”经历进行了回顾,剖析其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发生学基础,总结其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取向,评判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性发展,突出了他在文化研究领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其次,阐释了霍尔文化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一是霍尔的文化研究内容,围绕一条主线,即从文化这一视角,揭示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建构性,从而发现文化的物质力以及转化路径,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理论的延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合力论的补充性研究,也是对经济主义或文化主义的纠偏。二是霍尔的文化研究方法,围绕一条主线,即以历史唯物主义总体辩证的方法论为原则,建构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化研究中的具体化实现路径。霍尔对历史场域分析法的采纳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情境特征,对政治经济学视角的采纳架起了文化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的桥梁,对问题意识的强调和案例研究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精神。三是霍尔文化研究的视角,围绕一条主线,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宏观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建构文化研究的话语叙事方式。为此,本文提出,应突破经济主义的单一解读视角,建构生产、权力、意识形态、阶级等多视角的文化分析框架,从文化维度透视、分析社会历史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论证了霍尔文化理论的当代价值。以往对霍尔文化理论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然而他的文化理论有没有当代性,有无可资借鉴的价值,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这一问题是鲜有回应的。本文以全球化文化发展的现实为关照点,从几个方面论证了霍尔文化理论的当代性:一是霍尔对资本主义文化生产规律的分析、对文化现代性的资本主义悖论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生产规律的认识,并避免走入资本主义文化现代化陷阱;二是霍尔对文化内涵、功能的马克思主义阐释使我们更增强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理论自觉和方法自觉。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既注重理论的历时性分析,关注理论形成的历史语境,概括理论演化的规律,又注重理论的共时性分析,揭示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关联和逻辑主线,避免写作的流水账风格,做到述中有评,夹叙夹议;研究突出了文化研究的整体性分析法,以霍尔的文化理论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他半个世纪以来文化研究的成果,并对它的总体文化成就做出概括,建构了霍尔文化研究的相对完整的景观;研究突出了对照分析法,论文虽然以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为主体,但也关涉马克思、威廉斯、阿尔都塞、葛兰西、拉克劳等思想家的文化理论,因而,研究通过将他们的文化理论的进行归纳、对照,概括总结霍尔对于这些思想资源的坚守、借鉴、移植和改造的不同态度,拓展了理论研究的深度。论文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国内译介过来的霍尔的作品还不丰富,还有,本人对于霍尔原作的翻译水平有限,导致论题研究的难度增加,有的问题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拓展和深入研究。这是本人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资本主义:关于新概念的见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本主义:关于新概念的见解(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分析法
        1.3.2.2 历史分析法
        1.3.2.3 个案分析法
        1.3.3 创新点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6.2.2 争论的性质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第八章 结语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8.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Chapter 1 Project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1.5 Project Objective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Translation
        2.2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2.3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3.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3.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Chapter 3 Process Description
        3.1 Pre-translation Work
        3.1.1 File Processing
        3.1.2 Term Base
        3.1.3 Selection of MT Engine and CAT Tool
        3.2 PE Process
        3.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4 Case Study of MT Errors
        4.1. Lexical Errors
        4.1.1 Under-translation
        4.1.2 Mistaken Form/Format
        4.1.3 Mis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4.2 Syntactic Errors
        4.2.1 Improper Word Order
        4.2.2 Mistranslation of Phrases
        4.2.3 Mistranslation of Clauses
        4.2.4 Mis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4.3 Discourse Errors
        4.3.1 Redundancy
        4.3.2 Inappropriate Collocation
        4.3.3 Confused Logic
        4.4 Summary
    Chapter 5 PE Methods
        5.1 Context Theory
        5.2 PE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5.2.1 Replacement
        5.2.2 Supplementation
        5.2.3 Omission
        5.3 PE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5.3.1 Segmenting and Reorganizing Sentence Structure
        5.3.2 Adjusting Word Order
        5.4 PE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5.4.1 Using Cohesive Means
        5.4.2 Rewriting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Implications
        6.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Term Base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6)德勒兹的差异哲学及其后期的政治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德勒兹对传统同一性哲学的批判与解构
    一、差异不是同一:表象思维的奠基与有限表象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表象思维的奠基
        (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有限表象
    二、差异不是矛盾:无限表象
        (一)黑格尔的矛盾哲学
        (二)莱布尼茨的“副次的矛盾”
    小结
第二章 德勒兹的差异哲学
    一、差异
        (一)未分化的差异与混沌
        (二)个体化差异
        (三)存在之单义性
    二、重复
        (一)差异的时间化机制
        (二)权力意志与力本论
        (三)永恒轮回与差异性重复
    三、差异本体论
        (一)内在性平面
        (二)差异的理念辩证法
    小结
第三章 德勒兹的差异政治学
    一、德勒兹差异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政治功能
        (一)事件
        (二)实用主义
    三、生成哲学中的微观政治学
        (一)风格——口吃:革命的潜能
        (二)生成——少数
        (三)生成——民主与民主政治
    小结
结语对德勒兹思想的评价:贡献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大陆地区
        二、港台地区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第一节 少年志向
        一、家世与家学
        二、明道救世
        三、科学报国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小结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小结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8)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F·拉吕埃勒的思想背景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研究现状
        (四)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
        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遭遇的挫折
        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挫折的一般视角
        三、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拉吕埃勒自己的“非哲学”
        一、作为哲学的本质结构的哲学决定
        二、作为非哲学的运作机制的最终情境决定
        三、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左翼政治与社会关切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三、从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
第二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策略和目标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基本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
        三、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策略
        一、以DLI的单边二元性来反对辩证法的双边同一性
        二、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引入思想民主
        三、以内在性主体来反抗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目标
        一、证明DLI的优越性
        二、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三、批判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的重新理解
    第一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宣言
        一、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态度
        二、“走出哲学”是否可能
        三、重新理解哲学的解释和变革功能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模式
        一、马克思本人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
        二、拉吕埃勒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重新理解
    第三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行动的提议
        一、马克思本人的无产阶级观和革命观
        二、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的重新理解
第四章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二、深化了对哲学本身及其功能的理解
        三、阐发了反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
        一、在本体论层面陷入一种理论的神秘主义
        二、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其理论目标
        三、夸大了其理论的自主权和创新性
    第三节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一、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误解了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异化理论消解了革命理论
        三、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9)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思想溯源与现实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一、研究的现状
        二、研究的趋势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主流价值观与话语权
    第一节 主流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辨析
        一、价值、价值观念与价值观
        二、主流价值观、主导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
        三、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
    第二节 话语权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
        一、话语权的内涵
        二、主流价值观话语权
        三、主流价值观话语权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联
    第三节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
        一、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概述
        二、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特征与功能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统治阶级及相关思想理论工作者是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主要话语主体
        二、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必须重视传播
        三、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必须注重提升说服力
    第二节 列宁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灌输"是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有效手段
        二、通俗化表达是促进主流价值观话语传播的重要方式
        三、不断夯实物质基础是实现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有力保障
        四、注重多样化载体运用是实现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重要途径
    第三节 斯大林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高度重视党政干部话语主体的素质与能力提升问题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是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现实基础
        三、加强对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的重要任务
        四、加快经济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是扩大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有力保证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重视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是维护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二、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重要途径
        三、高度重视大众传媒在传播主流价值观话语中的作用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前提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现实基础
        三、要坚持将"共同富裕"作为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话语主题
        四、坚决反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维护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必要措施
        五、加强对主流价值观话语的有效宣传是增强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保证
    第三节 江泽民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维护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基本原则
        二、巩固和扩大舆论阵地是维护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三、使民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信念是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设重要目标
    第四节 胡锦涛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以人为本是实现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原则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与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关键环节
    第五节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基本思想
        一、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提升与"中国梦"的实现密不可分
        二、新兴媒体是推动主流价值观话语传播的强势平台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提升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面临的国际挑战
        一、当前国际价值观领域呈现西方话语霸权格局
        二、国际共运低潮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遭到质疑
        三、西方凭借网络主控优势强力传播、渗透西式价值观
    第二节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面临的国内挑战
        一、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弱化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作用力
        二、多样化社会思潮降低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主导力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未能实现根本性的现代转化削弱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吸引力
    第三节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面临的自身困境
        一、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话语主体未能充分养成
        二、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话语内容创新不足
        三、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话语言说方式亟待优化
        四、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话语传播有待强化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建构意义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我国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二、有利于增强对价值观领域西方话语霸权的有效回击力
        三、有利于民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第二节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理论"与"立足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传承弘扬"与"创新重塑"相结合的原则
        三、"吸收借鉴"与"批判超越"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章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建构的路径设计
    第一节 注重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主体的养成
        一、话语主体养成的基础是主体价值观自信的养成
        二、话语主体养成的关键是加强主体间良性互动,实现由价值观自信到价值观自觉的提升
    第二节 加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内容创新
        一、创造更多新概念、新范畴与新表述,构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体系
        二、要对话语内容进行合理阐释,巩固话语内容创新成果
    第三节 优化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方式
        一、要从传统政治宣传式的言说方式转为注重政治、大众、学理相统一的言说方式
        二、要从宏大叙事的言说方式转为也注重具体且感知的言说方式
        三、要从权威式的言说方式转变为也注重平等对话交流的言说方式
        四、加强话语国际表达力建设,促进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相对接
    第四节 强化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话语传播
        一、要加强新兴媒体的传播与运用,新兴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
        二、要积极利用举办或参与国际会议机会推动话语传播
        三、要积极运用相关的文化机构和组织推动话语传播
        四、要充分运用对外援助计划推动话语传播
    第五节 重视对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一、选择适宜的评价主体,将权威评价活动与民众评价活动相结合
        二、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科学评估话语效果
        三、建立相关的反馈体系并优化信息反馈平台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境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际意义
    三、本文的写作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写作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 基本观点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霍尔文化理论的出场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和使命
    二、战后英国“消费资本主义”时代转型
        (一) 战后英国“消费资本主义”时代的形成
        (二) “福利国家”及其影响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现实困境
        (一) 消费资本主义时代“大众文化”的出场
        (二)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批判
    四、英国社会主义革命策略新反思的理论需要
        (一) 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思考
        (二) 英国社会主义革命新策略的失败及反思
    小结:新的时代命题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出场
第二章 霍尔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与霍尔文化研究的理论底色
        (一) 对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纠偏构成霍尔文化研究的主线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建构了霍尔文化理论的基础
    二、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与霍尔的文化理论主题
        (一)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主张
        (二) 文化马克思主义学派与霍尔文化研究的议题
    三、阿尔都塞的“结构马克思主义”与霍尔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性
        (一) 阿尔都塞“结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路向
        (二) 阿尔都塞学说与霍尔文化研究意识形态视角的确立
    四、葛兰西的文化权力观与霍尔的文化政治学
        (一) 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文化霸权理论
        (二)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霍尔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激活”
    五、拉克劳、墨菲的政治哲学与霍尔文化研究的微观政治转向
        (一) 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文化理论
        (二)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霍尔文化理论的“后现代性”
    小结:马克思主义构成霍尔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
第三章 霍尔文化理论探索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内涵与历史使命的再定义
        (一) 重新界定文化内涵的必要性
        (二) 文化内涵的阐释
        (三) 文化研究的使命
    二、大众文化的内在本质与社会功能
        (一) 大众文化本质的阶级性分析
        (二) 大众文化功能的整体性分析
    三、亚文化的存在样态与政治诉求
        (一) “青年亚文化”的新含义
        (二) 青年亚文化的阶级本质
        (三) 青少年亚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四、媒介文化与政治经济学的“接合”
        (一) 媒介文化的本质与特征
        (二) 深刻剖析传播过程及其功能的实现
    五、族群文化与身份认同的政治诉求
        (一) 70年代文化研究与种族
        (二) 80-90年代族裔散居与文化认同
    六、全球后现代文化与多元政治
        (一) 全球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兴起
        (二) 全球后现代文化理论的发展路向
    小结:霍尔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思想特征
第四章 霍尔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文化理论的总体性辩证研究方法
        (一) 总体性思维原则的建构
        (二) 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
    二、文化理论的历史场域分析法
        (一) 历史场域分析法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二) 霍尔对历史场域分析法的坚持和创新
    三、文化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
        (一) “经济首要地位”研究立场的申明
        (二) 文化实践的政治经济语境分析
        (三) 文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四、文化理论的问题意识与实证分析方法
        (一) 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研究”的内涵
        (二) 文化理论的问题意识与实证分析
    五、现实文化现象的深层剖析方法
        (一) 对马克思“抽象-具体”方法的阐释和运用
        (二) 深入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
        (三) 重视对文化表象“非决定方面”的辩证分析
    小结:历史唯物主义“总体”方法论与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
第五章 霍尔文化理论的历史评价
    一、扞卫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理论的话语权
        (一) 文化是一幅有待展开的画卷
        (二) 文化分析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
    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一) “生产”视角
        (二) “权力”视角
        (三) 意识形态视角
        (四) 阶级视角
    三、重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新范式
        (一) 对文化维度下社会历史现实的型构与特征进行了分析
        (二) 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方式
        (三) 抵制旧唯物主义对文化的“反映论”式理解
    四、重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重建“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探索及影响
        (二) 重建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具体方法
    五、批判西方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误读
        (一) 批判并抵制文化研究“彻底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二) 批判并澄清文化研究对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范式的误读
        (三) 批判并回应“文化研究就是文化决定论”的理论误读
    小结:霍尔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第六章 霍尔文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全球化时代的创新点
        (一)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表征
        (二) 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命题
    二、文化多样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一) 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化”的历史境遇
        (二) “他者”出场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正向促进
        (三) 文化多样性境遇主导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
    三、文化创新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 文化的“自主性”特征与文化生产规律再认识
        (二) 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实现条件
    四、文化在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一) 经济政治文化的协同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 文化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
    小结:霍尔文化理论对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当代启示
结语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笞辩情况表

四、资本主义:关于新概念的见解(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D]. 王玲玲. 浙江大学, 2020(08)
  • [3]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德勒兹的差异哲学及其后期的政治学转向[D]. 李小艳. 内蒙古大学, 2020(09)
  • [7]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8]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D]. 吴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9]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的思想溯源与现实建构[D]. 刘勇. 安徽大学, 2017(08)
  • [10]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D]. 甄红菊. 山东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资本主义:对新概念的见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