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发展理论落伍,中西部可以跨越式发展

梯度发展理论落伍,中西部可以跨越式发展

一、梯度发展理论过时中西部可跳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焕申[1](2021)在《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发展道路的选择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境况。1893年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俄国的基本国情,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了俄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怎样走这条发展道路的问题,形成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的列宁,其俄国发展道路思想随着俄国革命实践的推进而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此,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上承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理论,下启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向多国发展,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由于时代因素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有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处,探究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来龙去脉,分析和厘清列宁在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中的心路历程,总结其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明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概括的说,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就是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立足俄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动员和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农民阶级共同斗争,使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尽快摆脱沙皇专制,消除农奴制度,缩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行工农民主专政,尽可能减少俄国人民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努力使俄国率先走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而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最终促使全世界成功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道路而进行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所谓列宁主观想象、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时代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它是俄罗斯民族立国千年来向东还是向西的阶段性表现,有其内在的历史发展基因,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依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进入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并在俄国传播的结果,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时代依据;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农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现实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依据。列宁个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俄国国民性和俄国国情的谙熟、勇于和善于联系实际等主观条件也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列宁据此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列宁联系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俄国具体国情,对俄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列宁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沙皇政府得到扶持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得俄国资产阶级既有通过革命推翻专制政权,消灭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性;又有对沙皇专制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和妥协性。他们担心民主革命中工农运动的壮大和兴起会威胁到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必定会在革命的关键节点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能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因此,资产阶级不能担当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组建了统一政党的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应当而且能够承担起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坚强同盟军,通过满足农民的利益组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保障。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走一条新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进行下一步的社会主义变革准备条件。列宁指出,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跳跃式和剧烈冲突的性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迫在眉睫。而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在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策略的指导下,俄国完全可以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文以《列宁全集》60卷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进程,系统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按照形成依据、形成过程、形成内容、形成意义的逻辑理路展开。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三大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社会背景。通过阐述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交汇东西方文明的独特文化特征和近代以来俄国统治阶级和思想界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思考探索以展示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依据;通过阐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原料产地和世界市场使列强大肆入侵落后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促进了源自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文化的俄国的广泛传播,论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时代依据;通过论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沙皇政府资产阶级改革促进了各社会力量组建政党表达政治诉求,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敢也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基本国情,即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及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等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厚重的理论依据。通过概述列宁个人成长学习经历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思维特点,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主观依据。第二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演进。通过阐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三个阶段论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演进。第一阶段,1893年到1905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俄国经济社会实际,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过程,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第二阶段,1905年到1914年,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剖析俄国社会各阶级,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领导农民等小资产阶级在俄国走工农民主专政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三阶段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腐朽性和垂死性决定这一阶段必然向新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形势要求俄国无产阶级应当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巴黎公社制的新型国家——苏维埃共和国。第三章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列宁相关论着,阐释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历史进步性、特殊性和落后性的思想,雄辩的说明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城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但俄国资本主义和农奴制同步形成同时发展的并存性和对内对外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俄国资产阶级对沙皇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性、软弱性和滞后性,内外矛盾交织尖锐,使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第四章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通过分析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论着,论证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外因思考和探索,阐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等思想。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完全有条件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只有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对沙皇专制的彻底胜利,才能以最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形式完成民主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列宁认为,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之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掀开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以帮助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五章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通过研读《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论着,阐述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的分析及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阐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论断和俄国无产阶级应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列宁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阶梯,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应当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大胆出击,在本国无产阶级努力和欧洲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实现从民主革命想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第六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影响和价值。通过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俄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来论述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俄国价值、世界价值和中国价值。首先,通过阐述这一思想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指明了俄国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遵循。这一思想论证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和策略,坚定了俄国党和人民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引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次,论述这一思想对十月革命后俄国巩固政权和国家建设的影响。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源头,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直接影响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展道路探索和实践。再次,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探求独立解放道路的影响。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联系俄国革命的经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党建设、统一战线、革命策略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和民主民族独立斗争的开展,坚定了他们开辟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第四,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关于民主革命性质理论、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农民地位作用理论、革命发展阶段理论、革命前途理论等对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理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领导权理论、工农联盟理论、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理论等的直接影响来说明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和实践的重大理论指导作用。第五,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全球化理论等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制和平相处理论的重大启示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启迪。第六,通过阐释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在时代主题认知、革命家集团培养、意识形态教育、历史机遇把握、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利弊、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论贡献,说明这一思想在决策制定、领导核心建设、人才培养、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李瑞平[2](2019)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虽然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率、不确定性风险等诸多因素会对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造成影响,但不确定性风险相对其他因素而言对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更大。大量研究表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减少不确定性风险的一条重要途径,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中流砥柱。居民可通过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来减少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当期消费。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更全面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7年的数据,选取居民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与少儿抚养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者面临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及商业健康险的保险密度作为变量,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区域对商业健康保险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虽然我国东中西部在消费水平和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上存在差异,但差异正在日益缩小。居民通过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可降低其所面临的的不确定性,稳定预期,减少预防储蓄,释放消费潜力,拉动内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通过与发达国家相比发现,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本文根据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加大商业健康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保险意识;(2)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商业健康险的有效需求;(3)细致规划健康险产品的开发,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保险需求;(4)提升保险公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简化商业健康险的购买和赔付流程;(5)加快东中西部的资源整合,开拓商业健康险的潜在市场;(6)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

尚勇敏[3](2015)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衡量标准、演变规律为何,学术界还远远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治理”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各说各话”的乱象,探寻针对性更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帮助国内外社会各界、学术界深刻认识我国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的科学、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呈现新的特点。回首过去,我国不同时期下,资源驱动型、政府主导型、内生型发展模式等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化脉络是什么?展望未来,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是否仍然适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之处何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动力是什么?这些都是学术界应该回答的问题。为了满足国内外社会各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入解析的期待,避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解释的混乱,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0ZD&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4107109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08AJY041)、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崇明生态岛发展国际评估标准研究及应用”(11dz1211000)、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13231203400)等研究课题为支撑,运用经济学与地理学相关方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标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与特征进行了探讨,对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脉络进行定量刻画和定性分析,对现有众说纷纭的中国区域发展模式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上海崇明模式的实证案例,对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应用进行了剖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性和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时间与环境条件下,利用区域各种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所形成的经济发展路径和方式。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所展现的快速经济发展绩效,容易被其他地区奉为典范,进而纷纷模仿,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示范性;此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区域生产要素、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时代和区域局限性,适用范围具有限制性。从要素维度上看,资源驱动型模式在对自然资源需求较大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而人力资本驱动和创新驱动型模式在后工业化阶段呈现出较强的优越性;从制度维度上看,在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周期中,政府推动型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具有相对较强的适用性,而市场推动型模式与政府推动型模式相比则在各阶段均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从地域空间关系维度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整合全球资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因而外生型模式相较于内生型模式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2)新型生产要素、市场和外生力量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日趋明显。随着时代的变化,从生产要素来看,我国逐渐步入从依赖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向依赖人才、技术创新等新型生产要素转变的新阶段;从制度环境看,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部分作用正在被市场所取代,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开始显现;从全球态势看,我国参与全球劳动分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要素市场、技术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全球经济形势、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日趋明显。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呈现出由“资源-政府-内生型”、“人力资本-政府-内生型”、“资源-政府-外生型”模式向“人力资本-市场-外生型”模式转变,即以资源驱动型、政府导向型、内生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型、市场导向型和外生驱动型转变。得益于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外生力量,崇明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了从依赖资源驱动、政府推动和内生力量的发展向依赖创新驱动、市场推动、外生力量互动的发展的升级。崇明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新时期的新特征。(3)我国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趋同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化受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的双重影响。受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交流便利化的影响,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相互学习与相互融合中逐渐走向趋同,各模式的要素、制度、关系特征趋于相似,“人力资本-市场-外生型”模式占据主导;尽管各模式的重点、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但科技创新、市场、外生力量成为各模式的共同驱动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尝试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系统分析框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针对中国区域发展模式认知上“各说各话”的混乱局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衡量标准;其次,基于经济地理学的时空视角,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过程与演化路径,勾勒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变的图谱;再次,从生产要素、制度、关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区域济发展模式形成与演化的机理。

朱允卫[4](2013)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可以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实践上看,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东部地区鞋业、纺织服装业等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水泥、建筑陶瓷等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渐成趋势和规模,对此急需从理论上对其加以研究和总结。本文以温州鞋业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典型个案分析法、实证检验法等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访谈,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外相关的产业转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和转移的普遍规律,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社会条件、政治制度、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别,各国产业转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分析我国国内产业转移时,有些理论不能不加取舍地简单套用。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对产业转移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较强的基础,但对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方面也还较为薄弱。(2)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中,“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两次产业转移,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就是以备战为背景,都是在战争环境逼迫下被动进行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始终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一旦战争环境发生变化,这种产业转移就趋于停滞甚至发生逆转。“西部大开发”以来的产业转移则是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民营资本为主的东部地区产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自发地向内地拓展的结果,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以预期必将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真正的工业腾飞。(3)目前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有高耗能、污染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前一类产业转移需要合理规划,并适当加以规范与控制,对后一类产业转移则需要加以政策鼓励和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既有扩张性动机,也有撤退性动机。不同转移动机的企业在目的地选择上明显不同。扩张性企业往往会有选择地进行设点布局,而撤退性企业则往往处于“肓流”状态。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转移方式,往往与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及目的地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粘性”明显,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成效并不太理想,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转移方,包括转移地政府及企业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于承接方。制度环境是中西部地区的明显弱势,此外东部地区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配套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相对缺乏,这些都不利于产业转移。(4)从产业层面上看,2006年前后我国鞋业开始发生“雁行模式”的产业转移,即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理论进展。(1)简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难以解释当面临相同的推力、拉力和共同的中间障碍因素时,为什么有的企业选择了转移而有的企业却没有选择转移?为此,本文把企业家因素引入到产业转移的分析框架内,构建了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2)提出了“相对优势耦合”的产业转移机理。产业转移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就在于东部地区企业优势与中西部地区投资优势能否真正做到动态的优势耦合。(3)对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移经历了一个从两者“逆向流动”到两者“逆向同向并存”的两阶段演变过程。(4)构建了一个包括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动力结构,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措施。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相关制度创新和政策框架的构建提供依据。取得的成果对全面认识我国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重要理论价值,对我国产业转移制度创新和相关鼓励政策制定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从实践层面上看,可以为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金荣学[5](2006)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梯度发展战略,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同一区域的省际之间经济差距也十分显着。本文通过借鉴新古典等增长模型,建立省级经济增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出了省级经济增长差异发散的结论。平衡增长路径的发散导致了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发散,教育投入、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省级经济收敛的根本途径,城乡差距的扩大是省级经济增长发散的一种表现,省级经济增长具有相对较快的条件收敛速度。影响省级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包括要素差异、国家制度及区域政策差异。我国地域辽阔,省际之间资本、人口、技术、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要素差异明显,特别是技术进步,在东部沿海省份的贡献度很高。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差异也十分显着,国家政策的差别是各省市增长率不同的重要因素。对于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不同因素对增长的影响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落后地区要加快增长速度,必须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省际间的协调发展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资本省际之间的变化是引致省际经济增长和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本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资本总量、资本构成和资金空间流动对省际经济差异变化影响明显。人口是影响省际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人口从消费与生产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素质、脑力劳动力、就业和人口迁移对省际经济差异产生影响。我国科学技术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东部省市的综合科技发展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9个少数民族省区都属于低的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省际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不同,制约了各省的经济活动或产业的类型及效率,进而影响到它们之间的区际分工格局以及各自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的多寡。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由内生的要素构成差异决定的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因为转型经济下外生的制度变量影响而加剧。因此,从制度环境和制度影响的角度研究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决定因素具有了现实的意义。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总的来看是东部省市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通过实证分析得知,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省际经济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变化方向相反,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相对差异于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出现了两次幅度相对较大的缩小过程;绝对差异在80年代初出现一次小幅度的缩小过程,在80年代末扩大速度大大变小。进入90年代,中国省际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呈加速扩大趋势。而且,绝对差异的扩大速度比相对差异的扩大速度大。中国省际经济绝对差异在1978-1990年期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进入90年代后呈加速扩大趋势,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好的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和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省市与其他省区,特别是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区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其中,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省的经济发展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江苏等省市的绝对差异在不断缩小,而与其他省区的经济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山西、吉林、湖北、西藏、新疆五省在80年代与这10个省市的绝对差异缩小,但其后又开始扩大。尽快缩小省际经济差距,协调省际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在省际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依靠中央政府力量,实现省际产业结构合理化,通过产业发展与竞争,促进省际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协调作用,建立全国统一完善的大市场是实现省际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加速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计划、尽快落实中部崛起战略计划是缩小省际差距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主要创新是应用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方法对省级的增长进行分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不同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进行横断面的统计分析,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都有所创新。

俞国琴[6](2005)在《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系统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这里所讨论的地区产业转移,就是生产力的空间转移,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其基本规律是,某产业由于区域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出现,生产成本日益上升,比较效益逐步丧失,这种生产就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向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另一些发展中区域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的过程是综合性的,它在转移时,不仅伴随着大量的资本和技术的转移,也伴随着其它无形要素的进入,同时产业转移在流动和优化时,具有严谨和高效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从而使地区产业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系统,既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也有利于地区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经过几十年发展之后,在政策倾斜和地缘优势的社会发展格局里,经济迅速崛起,与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鉴于东部与中西部发展各自面临的困境,东部经济的进一步变化,其产业升级换代已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构造出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东部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既要实现结构调整,也要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在国内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产业结构看,东部地区的传统制造业仍在参与国内外分工中占主体地位。从产品结构看,虽相当一部分产业在大的产业分类中属于技术密集产业,如电子工业,但所生产的部分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参与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中,所承担的生产环节也主要属于劳动密集产品;即使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其产品层次也比较低。再则,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土地等资源短缺,市场相对饱和,已成为制约东部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西部产业问题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中西部经济至今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资源分布不均衡。表现为自然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蕴藏量丰富,土地辽阔;但人力资本特别是创新人才和企业家极度缺乏,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二是结构性问题多,矛盾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重型化;上游产业(原材料、能源、采掘、冶金等)比重大,产业链条短;工业部门内部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很不充分;产业结构同构化,

陈冬[7](2004)在《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工业化、现代化的论述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相关思想、理论和经验,在全面透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我们面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化的道路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系统阐释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评价体系,并把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分析框架和核心内容,对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及其政策选择进行了探讨。本文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指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者工业一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本文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统一、质转化与质优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规定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资源集成的工业化、是产业协同的工业化、是城乡互动的工业化、是区域协调的工业化、是全面发展的工业化。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运用研究成果,以福建省为例,对福建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是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陈金良[8](2002)在《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逐步向信息化、网络化和服务化迈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产业结构面临优化升级的严峻考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跳跃式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为了缩小两个差距,加快经济结构转换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建立新的理论体系,为经济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提出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揭示了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涵义、基本形式、决定因素、实现条件和途径,说明了跳跃式经济增长率和跳跃式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本文分析了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机制,说明了协调机制及其路径;还揭示了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动力机制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指出分工演进、市场机制诱导、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和政策供给是跳跃式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经济利益是最终动力;市场机制、制度结构变迁机制、报酬递增机制和自增强机制是跳跃式经济发展的主要运行机制。通过分析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结构与政策结构效应,提出了制度结构与政策结构整体效应发挥的条件和对策;通过分析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阐明了产业结构效应的具体内容和实现途径,提出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的特点和对策措施。最后,对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作了实证分析,说明了西部经济发展的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症结,提出了西部经济跳跃发展的主要途径。

丁巨涛[9](2002)在《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都会引起严重的影响和后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从技术创新这一视角研究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机理、以及西部技术创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期望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要点。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特征、类型及实现条件。(2)西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形成机理。(3)西部技术创新现状。(4)在理论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提出西部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要点。 “西部大开发(发展)”、“技术创新”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界和科技界研究的熟点问题,也是相对传统的研究领域。本文力图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较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求在创新理论和实施要点等方面提出对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针对性的观点。用“技术创新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来讲,本文的创新属于“渐进式创新”。具体如下: 1.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特征:模仿性(二次创新)、跨越性和复杂性;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合作技术创新、从模仿(二次)技术创新逐步走向自主首次创新、在着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成功实施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制度、人才、资金、适宜于企业创新资源的创新战略、政府的支持等。 西北人学经管学院博十学位论文 2.西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运行机理表现在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三个层次。 3.现状分析表明。在西部各省市区中,除四川、陕西、重庆排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之外,其余均在20名以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滞后原因主要有:制度、科技人力投入、科技财力投入、国外直接投资、知识发展战略等因素。 4.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战略框架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技术和其溢出效应,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该战略实施要点主要包括:深化体制改革,使企业切实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营造西部技术创新的融资环境;加大政府在教育、基础知识和产业共性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高新区创新服务效率;引进国内外技术并着力推进二次创新;大力推进合作技术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戴友良[10](2002)在《入世后我国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加入WTO。毫无疑问,入世后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布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站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入世背景下扩大利用外资的有关问题。 全文内容主要包括:①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般分析;②利用外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③入世后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优劣势分析;④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的战略设想及对策。

二、梯度发展理论过时中西部可跳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梯度发展理论过时中西部可跳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之处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发展概念的界定
        (二)社会发展概念的界定
        (三)社会发展道路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历史依据:东向还是西向的千年徘徊
        (二)时代依据:世纪之交世界历史时代的形成
        (三)现实依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沙皇俄国的基本国情
        (四)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索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进步的家庭环境
        (二)接受并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熟悉了解俄国国情
        (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和初步探索时期
        (一)联系俄国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方法论
        (二)论证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三)阐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领导力量
    二、形成和基本确立时期
        (一)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
        (二)阐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道路
        (三)俄国民主革命与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三、发展和成熟时期
        (一)帝国主义时代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熟条件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途径
        (三)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第三章 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
        (一)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
        (三)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四)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三、俄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和落后性
        (一)资本主义和农奴制的并存性
        (二)俄国资本主义对内外的依赖性
        (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性
第四章 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一、无产阶级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一)俄国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具有不彻底性
        (二)俄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三)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五)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途径和保证
    二、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
        (一)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可能性
        (三)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合适形式
    三、民主革命胜利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俄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后要及时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四、工农民主专政与世界革命
        (一)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要通过把革命纳入到世界革命体系
        (二)俄国的民主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第五章 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通往社会主义的阶梯
        (一)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
        (二)从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一)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策源地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三、将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
        (一)俄国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已经完成
        (二)俄国已经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前提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价值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遵循
        (一)指导俄国十月革命的科学理论
        (二)指引俄国党和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世界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理论指南
        (一)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制度的崩溃
        (二)吸引世界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三、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依据
        (一)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
        (二)提供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
    四、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借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指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镜鉴
    五、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制定正确决策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打造坚强领导核心
        (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培育合格建设者
        (四)坚持把握历史机遇,及时全面深化改革
        (五)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利弊,积极主动予以扬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2)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3章 商业健康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理论分析
        3.1.1 早期传统的保险需求理论
        3.1.2 现代新的保险需求理论
    3.2 商业健康保险与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3.2.1 绝对收入假说
        3.2.2 相对收入假说
        3.2.3 生命周期假说
        3.2.4 持久收入假说
        3.2.5 预防性储蓄假说
        3.2.6 随机游走假说
    3.3 区域发展梯度理论
第4章 商业健康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效应分析
    4.1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
        4.1.1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行业发展水平
        4.1.2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4.1.3 与发达国家相比
    4.2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
        4.2.1 居民消费水平的概念
        4.2.2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现状的分析
    4.3 商业健康保险对居民收入的拉动效应
        4.3.1 通过影响居民收入拉动消费
        4.3.2 通过影响居民预期收入拉动消费
        4.3.3 通过减少预防性储蓄拉动消费
第5章 商业健康保险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分析
    5.1 指标选取和模型建立
        5.1.1 指标选取
        5.1.2 模型建立
    5.2 描述性统计
    5.3 数据检验
        5.3.1 单位根检验
        5.3.2 协整检验
    5.4 实证模型的选择及回归
        5.4.1 F统计量检验
        5.4.2 Hausman检验
        5.4.3 方程回归结果
    5.5 回归结果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背景与问题
        1.1.1 模式的使用走向泛滥
        1.1.2 模式的研究乱象丛生
        1.1.3 时代变迁推动模式快速演变
        1.1.4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时期
        1.1.5 问题的提出
    1.2 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基础与方法
        1.3.1 研究基础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2.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概况
        2.1.1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概况
        2.1.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特征
    2.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2.2.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2.2.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2.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创新
    2.4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变迁
    2.5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外生动力
    2.6 研究述评
第3章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与运行的理论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1.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3.1.3 区域竞争优势理论
        3.1.4 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3.1.5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3.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与运行的动力因素
        3.2.1 环境条件
        3.2.2 要素基础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标准与类型
    4.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与标准的再探讨
        4.1.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观
        4.1.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界定
        4.1.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关概念辨析
        4.1.4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衡量标准
        4.1.5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样本的确立
    4.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划分
        4.2.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的机理
        4.2.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的三个维度
        4.2.3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类型划分标准
        4.2.4 三维结构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4.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维度的对比
        4.3.1 数据说明与计算过程
        4.3.2 不同维度的对比结果
第5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实证
    5.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动力机制
        5.1.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化的动力机制
        5.1.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趋同演化的动力机制
    5.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路径
        5.2.1 三维结构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化路径
        5.2.2 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化隐喻
    5.3 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趋同演化
        5.3.1 各模式发展水平差距变化趋势
        5.3.2 各模式的经济增长趋同分析
    5.4 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同维度的趋同性
    5.5 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空间趋同演化
    5.6 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阶段趋同演化
        5.6.1 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几点说明
        5.6.2 经济发展阶段评价指标体系
        5.6.3 经济发展阶段计算方法
        5.6.4 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阶段演变
        5.6.5 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阶段趋同性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适用性研究
    6.1 阶段判断与理论模型
        6.1.1 各模式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
        6.1.2 理论模型
    6.2 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绩效评价
        6.2.1 绩效评价方法
        6.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6.2.3 各模式的绩效评价
    6.3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效率评价
        6.3.1 环境效率内涵与评价
        6.3.2 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6.3.3 各模式环境绩效分析
    6.4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适用性
        6.4.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绩效水平差异
        6.4.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阶段适用性分析
        6.4.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适用性分析
第7章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
    7.1 崇明模式的概况
    7.2 崇明模式的演化
        7.2.1 崇明模式的演化路径
        7.2.2 崇明模式的要素创新
        7.2.3 崇明模式的制度创新
        7.2.4 崇明模式的关系变迁
    7.3 崇明模式演化的结果
        7.3.1 崇明模式评估思路与方法
        7.3.2 崇明生态岛发展水平演变
    7.4 崇明模式的形成条件与示范性
        7.4.1 应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底条件
        7.4.2 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外部资金支持
        7.4.3 充分重视技术储备与人才资源
        7.4.4 积极示范推广世界级生态岛发展模式
    7.5 崇明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7.5.1 论价值
        7.5.2 实践价值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1.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具有可持续性、示范性和边界性
        8.1.2 新型生产要素、市场作用和外生力量作用增强
        8.1.3 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演化中逐渐走向趋同
        8.1.4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适用范围具有限制性
    8.2 主要创新点
        8.2.1 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衡量标准
        8.2.2 从经济地理学的时空视角勾勒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图谱
        8.2.3 从要素、制度和关系的视角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与演化的机理
    8.3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4)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来源
    1.5 主要思想与框架结构
        1.5.1 主要思想
        1.5.2 框架结构和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产业转移的理论溯源
        2.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2.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1.3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2.2.1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及其扩展
        2.2.2 普雷维什“中心-外围”论
    2.3 发达国家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2.3.1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2.3.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3 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
        2.3.4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3.5 梯度转移理论
        2.3.6 波特战略管理理论
        2.3.7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4 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
        2.4.1 产业转移的概念
        2.4.2 产业转移的理论创新
        2.4.3 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和影响因素
        2.4.4 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
        2.4.5 产业转移效应
        2.4.6 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
    2.5 研究述评
3 中国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历史考察
    3.1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
        3.1.1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1.2 “抗战”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1.3 “抗战”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
        3.2.1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2.2 “三线”建设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2.3 “三线”建设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3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
        3.3.1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
        3.3.2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产业转移状况
        3.3.3 “西部大开发”时期产业转移的性质
    3.4 本章小结
4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转移产业的类型
        4.1.1 高耗能污染型产业转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4.1.2 增量转移与存量转移
    4.2 产业转移的动因
        4.2.1 基于全国布局和抢占市场
        4.2.2 基于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紧缺
        4.2.3 基于东部地区产业政策调整
        4.2.4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
    4.3 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选择
        4.3.1 规避反倾销的目的地选择
        4.3.2 “销地产”的目的地选择
        4.3.3 就近资源的目的地选择
        4.3.4 撤退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4.3.5 投机性企业的目的地选择
    4.4 国内转移与向外转移
        4.4.1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状况
        4.4.2 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4.4.3 发展趋势
    4.5 面临的主要问题
        4.5.1 从国家层面上看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引导
        4.5.2 从产业转出地看面临“腾笼换鸟”与“产业空心化”的艰难平衡
        4.5.3 从产业转入地看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4.5.4 从企业自身看许多企业存在较强的盲目性
    4.6 本章小结
5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理论分析
    5.1 扩展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
        5.1.1 推拉模型的理论基础
        5.1.2 推拉模型及其扩展
        5.1.3 假设与初步检验
    5.2 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
        5.2.1 政府主导
        5.2.2 市场推动
        5.2.3 政府主导+市场推动
    5.3 本章小结
6 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
    6.1 文献回顾
    6.2 从“逆向流动”到“逆向同向并存”
        6.2.1 “逆向流动”阶段
        6.2.2 “逆向同向并存”阶段
    6.3 典型案例
        6.3.1 政府主导型:广东省“双转移”案例
        6.3.2 市场主导型:织里童装产业转移案例
    6.4 本章小结
7 温州鞋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产业转移
    7.1 温州鞋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启示
        7.1.1 温州鞋业集群概况及调查设计
        7.1.2 技术壁垒的克服
        7.1.3 资本壁垒的突破
        7.1.4 体制性壁垒的突破
        7.1.5 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借鉴与启示
    7.2 温州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调查分析
        7.2.1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背景
        7.2.2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状况
        7.2.3 温州鞋业产业转移分析
    7.3 奥康集团投资重庆壁山个案研究
        7.3.1 奥康集团投资壁山鞋业的发展过程
        7.3.2 为什么选择了壁山
        7.3.3 合作初期成功的关键
        7.3.4 为什么合作会陷入困境
    7.4 本章小结
8 东部地区鞋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实证检验
    8.1 相关文献回顾
    8.2 一般性描述
    8.3 实证检验
        8.3.1 计量模型
        8.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8.3.3 实证结果
    8.4 结论与讨论
9 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建议
    9.1 国家层面: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产业转移机制和平台
        9.1.1 制定国家层面的产业转移战略和规划
        9.1.2 构建“优势耦合、互动共赢”的产业转移机制
        9.1.3 加强不同层面的产业转移合作与交流
        9.1.4 创造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环境
    9.2 产业转移转出地:合理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9.3 产业转移承接地: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
        9.3.1 大力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
        9.3.2 慎重选择引进东部转移产业和企业
        9.3.3 积极吸引集群式产业转移
        9.3.4 创造条件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9.3.5 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
    9.4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产业转移中的服务功能
    9.5 转移企业:实现企业优势与承接地优势的耦合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温州鞋业企业发展状况与产业转移》调查问卷
    附录2:《温州鞋业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5)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中国经济转型的起点、目标、过程和特征
    2.2 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
    2.3 经济增长模型
    2.4 省级经济增长模型
3 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要素分析
    3.1 资本与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3.2 人口与省际经济差异分析
    3.3 技术创新与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3.4 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差异分析
4 中国省际增长差异的制度、环境分析
    4.1 省际制度的差异及结果分析
    4.2 市场化省际差异分析
    4.3 工业化省际差异分析
    4.4 城市化省际差异分析
5 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及特征
    5.1 省级经济模型估计
    5.2 省际差异变化的过程与特征
    5.3 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5.4 结论
6 中国省际协调发展的建议
    6.1 产业结构调整
    6.2 深化体制改革
    6.3 加强政府作用
    6.4 建立全国统一完善的大市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系统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若干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产业转移的国内外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五节 本文结构
    第六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国际学术界有关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国内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与其它经济现象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节 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境外经验
    第一节 东亚产业区域转移的总体情况
    第二节 对东亚产业区域转移模式的评论
    第三节 东亚产业转移经验对我国地区产业调整的借鉴
第四章 产业转移理论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第三节 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第五章 产业转移的优化模式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
    第二节 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
    第三节 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化模式
第六章 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第二节 产业转移的地区效应分析
第七章 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第一节 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
第八章 产业转移的结构转换升级研究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结构转换
    第二节 地区产业转移的结构升级研究
    第三节 西部产业转移的结构转换研究
    第四节 中部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第九章 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地区纺织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我国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第十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若干结论
    第二节 地区产业转移系统优化的选择
    第三节 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第四节 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 本文的逻辑结构与基本思路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业化思想
        一、 马克思的工业化思想
        二、 列宁的工业化思想
        三、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中的工业化理论
        一、 霍夫曼定理
        二、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三、 钱纳里的发展型式理论
    第三节 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演变
        一、 毛泽东的工业化理论
        二、 邓小平的工业化理论
    第四节 工业化理论的认识与思考
        一、 两种工业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二、 马克思工业化思想的启示
第三章 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工业化的先行者
        一、 早期工业化的基本特性
        二、 英国的工业化模式
        三、 英国工业化的传播及影响
    第二节 工业化的赶超者
        一、 美国模式
        二、 日德模式
        三、 前苏联模式
    第三节 后起国(地区)的工业化
        一、 后起国(地区)的现实困境与工业化路径
        二、 拉美国家的工业化
        三、 东亚国家(地区)的工业化
    第四节 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 资源禀赋、历史条件与工业化模式的多元化
        二、 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政策
        三、 工业化与技术进步
        四、 制度创新与工业化
        五、 开放的环境与工业化进程
        六、 工业化中结构性因素
        七、 工业化与社会发展
第四章 新型工业化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工业化
        一、 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 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
        三、 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新机遇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化
        一、 知识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 知识经济的主要内容
        三、 知识经济时代对工业化的影响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工业化
        一、 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 我国工业化的基本条件
        三、 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转变
第五章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指标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界定
        一、 新型工业化概念的提出
        二、 新型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一、 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二、 资源集成的工业化
        三、 产业协同的工业化
        四、 城乡互动的工业化
        五、 区域协调的工业化
        六、 全面发展的工业化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一、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结构
        二、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三、 新型工业化进程监测方法
第六章 新型工业化的结构创新
    第一节 结构优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一、 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 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创新的必要性
        三、 经济结构创新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工业内部结构创新
        一、 机械工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二、 装备制造业成为新增长点
        三、 中国机械工业与发达国家的结构性差距
        四、 机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与战略选择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中的“三农”问题
        一、 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二、 新型工业化的题中之义
        三、 统筹解决工业化与“三农'问题
    第四节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
        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二、 传统工业化与中国城市化
        三、 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融合
    第五节 新型工业化的区域结构创新
        一、 区域结构创新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二、 区域结构创新的原则
        三、 区域结构创新的主要思路
    第六节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创新
        一、 中产阶级的崛起
        二、 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三、 促进中产阶层成长的政策选择
第七章 新型工业化的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一、 技术创新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可能
        二、 技术创新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
        三、 技术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四、 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重要支撑
        五、 技术创新应对国际竞争
        六、 技术创新重塑企业竞争优势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方向
        一、 技术创新的原则
        二、 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
        三、 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第三节 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
        一、 信息化的主导力量
        二、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三、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任务
        四、 推进信息化的对策
    第四节 完善新技术成长机制
        一、 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
        二、 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三、 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
第八章 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经济持续增长
        一、 制度及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
        二、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三、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制度创新
    第二节 产权制度创新
        一、 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
        二、 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持续有序发展的基础
        三、 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创新
    第三节 组织创新
        一、 组织创新的基本内涵
        二、 新型工业化的组织保障
        三、 组织创新的要点
    第四节 文化创新
        一、 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
        二、 新型工业化的文化支持
        三、 文化创新的要点
    第五节 政府制度创新
        一、 政府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
        二、 实现经济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 政府制度创新的要点
第九章 福建新型工业化的实证研究
    一、 福建工业化现状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劣势
    二、 福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与着力点
    三、 加快推进福建新型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结语: 科学发展观观照下的工业化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关于选题及其意义
    1.2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主要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创新要点
2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涵义及其基本形式
    2.1 跳跃式经济增长与跳跃式经济发展的关系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1.2 跳跃式经济增长与跳跃式经济发展
    2.2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2.2.1 跳跃式平衡发展理论
        2.2.2 跳跃式非平衡发展理论
    2.3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涵义及其基本形式
        2.3.1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涵义
        2.3.2 两种不同的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市场诱导型分工演进模式与政府主导型制度结构变迁模式
        2.3.3 政府主导型制度结构变迁模式不同于计划主导型大推进工业化模式
        2.3.4 市场诱导型分工演进模式与政府主导型制度结构变迁模式是有机的统一
3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决定因素、实现条件、主要特点和实现途径
    3.1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决定因素
    3.2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条件
    3.3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
    3.4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4 跳跃式经济增长率的界定及其跳跃式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4.1 跳跃式经济增长率的界定
    4.2 跳跃式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5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机制
    5.1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动力机制
        5.1.1 直接动力结构
        5.1.2 经济利益是最终动因
    5.2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5.2.1 市场机制
        5.2.2 政府主导的制度结构变迁机制
        5.2.3 报酬递增机制
        5.2.4 自增强机制
6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协调分析
    6.1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协调的理论依据
    6.2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协调的客观依据
        6.2.1 一元调节模式失灵
        6.2.2 市场经济发育不足
        6.2.3 制度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6.3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协调过程
    6.4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协调机制
    6.5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协调的主要途径
        6.5.1 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
        6.5.2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6.5.3 制度结构的协调
        6.5.4 产业结构的协调
7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结构和政策结构效应
    7.1 制度结构与政策结构及其关系
        7.1.1 制度结构及其关系
        7.1.2 政策结构及其关系
        7.1.3 制度结构与政策结构的整体效应
    7.2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结构效应
    7.3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结构效应
        7.3.1 宏观政策调控机制
        7.3.2 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结构效应
        7.3.3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结构调控途径
8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结构效应
    8.1 产业结构跳跃效应和产业结构协调效应及其实现
        8.1.1 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8.1.2 产业结构跳跃效应与产业结构协调效应的内在统一性
        8.1.3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8.2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结构创新效应与结构模仿效应
        8.2.1 产业结构创新效应与结构模仿效应的特点
        8.2.2 技术发展对产业结构效应的影响
        8.2.3 提高产业结构效应的途径
    8.3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结构成长效应
        8.3.1 产业结构成长效应的决定因素及其实质
        8.3.2 知识经济下产业结构成长的对策
    8.4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结构技术效应
        8.4.1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协调升级
        8.4.2 产业技术模仿与创新效应
9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
    9.1 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理论述评
        9.1.1 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结构效应理论
        9.1.2 区域经济非平衡增长结构效应理论
        9.1.3 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理论评价
    9.2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9.2.1 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的地带性
        9.2.2 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的阶段性
        9.2.3 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的产业集聚性
        9.2.4 区域经济增长结构效应的开放性
10 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10.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差距
        10.1.1 经济增长因素对比
        10.1.2 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比较
    10.2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跳跃历程透视
        10.2.1 香港的腾飞
        10.2.2 中国台湾经济的超速发展
        10.2.3 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10.2.4 新加坡经济的跳跃发展
        10.2.5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10.3 沿海新兴工业省份的经济跳跃实践
        10.3.1 沿海新兴工业省份经济跳跃结构分析
        10.3.2 沿海新兴工业省份经济跳跃机理分析
    10.4 西部地区经济跳跃展望
        10.4.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症结
        10.4.2 西部地区经济跳跃发展的主要途径
结论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地区差距的扩大及西部大开发战略
        1.1.2 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成因及本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评述和本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论点
    1.4 有关概念界定
2 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理论:特征、类型及条件
    2.1 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特征
        2.1.1 模仿性(二次创新)
        2.1.2 跨越性
        2.1.3 复杂性
    2.2 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类型
        2.2.1 合作技术创新
        2.2.2 从模仿(二次)技术创新走向自主首次创新
        2.2.3 在着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创新
    2.3 欠发达地区成功实施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
        2.3.1 国内外创新成功因素调查
        2.3.2 欠发达地区成功实施技术创新的基本条件
3 西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西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必要性
        3.1.1 对两种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3.1.2 西部自身经济发展的压力
        3.1.3 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压力
    3.2 西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可行性
        3.2.1 有利的环境因素: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3.2.2 西部一定的创新基础
        3.2.3 西部技术创新中的大国优势
        3.2.4 新兴科技的地理优势及初起步性优势
        3.2.5 技术创新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史实
4 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机理分析
    4.1 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企业层次分析
        4.1.1 技术创新与西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4.1.2 技术创新与西部企业利润的生产
        4.1.3 技术创新推动西部企业技术资源跨越式积累的机制
    4.2 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产业层次分析
        4.2.1 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效应
        4.2.2 技术创新与其推动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效应
    4.3 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层次分析
        4.3.1 从经济学说史看知识和技术积累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系
        4.3.2 技术创新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5 西部技术创新现状及原因分析
    5.1 西部技术创新现状评价
        5.1.1 地区技术创新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5.1.2 西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5.2 西部技术创新滞后原因分析
        5.2.1 制度因素
        5.2.2 人力投入因素
        5.2.3 财力投入因素
        5.2.4 国外直接投资因素(FDI)
        5.2.5 知识发展战略因素
        5.2.6 妨碍西部技术创新的经验指标
6 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要点
    6.1 西部技术创新战略框架及运行机制
    6.2 西部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要点
        6.2.1 深化体制改革,使企业切实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6.2.2 开拓多种融资渠道,营造西部技术创新的融资环境
        6.2.3 加大政府在教育、基础知识和产业共性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撑
        6.2.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6.2.5 提高高新区创新服务效率,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助推器”
        6.2.6 通过技术贸易、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等方式引进技术并着力推进模仿创新
        6.2.7 选择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大力推进合作技术创新
        6.2.8 进一步开展西部农业技术创新
        6.2.9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入世后我国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地区经济发展一般分析
    1.1 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其成因
    1.2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第二章 引进利用外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引进外资的基本理论
    2.2 引进外资对国家区域经济的宏观影响
    2.3 引进外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
第三章 入世后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3.1 入世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
    3.2 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同东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差别
    3.3 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比较优势
    3.4 中西部利用外资的不利因素
第四章 扩大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的战略设想及对策
    4.1 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
    4.2 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及行业选择
    4.3 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的空间布局
    4.4 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的对策

四、梯度发展理论过时中西部可跳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D]. 刘焕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与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D]. 李瑞平. 苏州大学, 2019(03)
  •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D]. 尚勇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4]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朱允卫. 浙江大学, 2013(08)
  • [5]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 金荣学.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
  • [6]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系统优化分析[D]. 俞国琴.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5(11)
  • [7]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陈冬.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8]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陈金良. 西北大学, 2002(02)
  • [9]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研究[D]. 丁巨涛. 西北大学, 2002(02)
  • [10]入世后我国中西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战略研究[D]. 戴友良. 武汉理工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梯度发展理论落伍,中西部可以跨越式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