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厚油层的非均质特性及其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政武[1](2021)在《镇北油田镇300区动态分析及综合措施调整》文中认为镇300区块于2010年开始建产,同年全面投入开发,开发前景巨大,储量丰富,当前主要开发层位延10、长3,属构造-岩性油藏,砂体为北东南西向展布。目前该区块存在以下开发矛盾:油藏注水敏感,平面多向见水;层间非均质强,剖面水驱不均;局部欠注,地层能量不足;低产井占比高等。为进一步缓解开发矛盾、提升油藏认识和开发水平,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论文对镇300区开展地质研究、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研究。通过单砂体展布规律、非均质性等储层精细研究、开发效果评价及单砂体见水见效规律研究,进行低产低效井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治理方案,制定了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以及剩余油动用措施进行优化开发方案,在对策措施实施与开发技术政策执行后,日产油水平及累计产油依次提高,含水上升较慢,通过数值模拟预测,评价期末(15年)预计增油12.0万吨,提高采出程度2.1%。论文结论对指导镇300区延10、长3油藏高效开发,为提高最终采收率夯实了基础。
邵俊豪[2](2020)在《萨中开发区Y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方案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庆油田目前进入了高含水、高难度、高成本开发阶段,主力油层注聚合物驱油的区块逐渐减少,油田后备潜力明显不足,稳产接替潜力变小,因此,对二类油层的聚驱开发成为油田产能接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类油层驱油方案的优化程度直接影响到聚合物驱油的最终采收率,为此,本文针对萨中开发区Y区块二类油层发育特点,结合区块开发历程,开展聚合物驱方案的优化设计。本文对萨中开发区Y区块油藏地质特征、油藏开发情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参数设计方法,依托室内实验研究成果,借鉴已投注的其他二类油层区块成熟经验,进行了萨中开发区Y区块聚合物驱油方案设计,确定了Y区块二类油层聚驱注入参数为:清配清稀聚合物注入体系,聚合物用量为1020mg/L·PV,注入孔隙体积1.0PV。其中前置调堵段塞注入孔隙体积0.05~0.06PV,注入高分和中分聚合物,平均注聚浓度1050mg/L,井口注入粘度50 m Pa·s,注入速度0.14~0.15PV/a;中期驱替段塞注入中分聚合物,平均注聚浓度1000mg/L,井口注入粘度40m Pa·s,注入速度0.16~0.18PV/a;后期保护段塞注入中分聚合物,平均注聚浓度1000~1050 mg/L、井口注入粘度40~45m Pa·s,注入速度0.16~0.18PV/a。应用GPTMODEL建模软件对工区内2307口井建立相控地质模型,该地质模型X方向共划分232个网格、网格步长为26.5米,Y方向共划分140个网格、网格步长为26.5米,总网格数188.38万个。对聚合物驱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Y区块空白水驱结束时含水97.0%,当注入孔隙体积达0.33PV时,含水下降到最低点90.2%,注聚阶段采出程度13.2%,最终采收率56.1%,提高采收率11.7%。按照数值模拟结果及《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经济评价参数选取标准及暂行办法》估算,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可达26.2%,高出行业基准收益率6个百分点,因此,方案具有可行性。
朱奇[3](2019)在《高耗水层带判识方法及潜力评价》文中指出针对胜利油田特高含水后期高耗水层带普遍发育问题,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矿场统计资料,建立了特高含水后期高耗水层带识别与分级方法,优选了不同类型高耗水层带有效调控对策,形成了高耗水层带调控潜力评价技术,从而为改善胜利油田水驱开发效果提供决策依据。首先,根据胜利油田的成藏特点以及特高含水后期油水相渗曲线的变化,建立了162组概念模型,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小层吸水强度与全井吸水强度的比值、小层耗水量与经济耗水量的比值、小层含水饱和度与全井平均含水饱和度的比值三个指标的变化特征,在三个判识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高耗水层带划分标准。运用麦夸特法Levenberg-Marquardt,综合考虑油藏含水率、渗透率级差、地下原油粘度和注采强度四个因素,回归出无数模资料区块的高耗水层带公式。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实际开发单元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评价方法。针对分层注水调控措施,基于最优分割法,计算出方案中所有属性的层段直径,最终得到层段组合方案中总的直径值。考虑现阶段胜利油田处于特高含水后期,含水率已经达到95%以上,因此,选择剩余油法进行注水层段的配注,并对胜一区沙二1-3单元典型井组进行了实例分析。针对注采优化调控措施,通过遗传算法与数模软件相结合,依据油藏工程均衡驱替的理念,以经济净现值为目标函数,各口井的最高液量和最低液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注采优化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胜一区沙二1-3单元典型井组,油藏分层注水的调控效果要优于注采优化。最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RSM)和中心组合设计方法(CCD),获得大量的试验数据,通过方差分析,筛选出高耗水带调控潜力的主控因素。根据筛选的主要控制因素,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高耗水层带调控潜力的预测模型以及调控潜力预测图版,为快速计算出油藏各开发单元分层注水的调控潜力提供了快捷途径。
郭乔乔[4](2019)在《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挖潜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多年的注水开发,我国大多数油田进入了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特征。针对我国目前油田开发现状,分析剩余油影响因素,明确高含水油田剩余油主控因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挖潜对策,以实现“调整流线”、“控水稳油”、“挖潜富集区”、“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这对延长高含水油藏开发寿命、提高原油采收率、获取矿场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针对胜利油田GD高含水油藏“注采流线固定、驱替不均匀、产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基于实际地质和开发概况,着重考虑目标工区内夹层与韵律性的发育,运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动、静态资料,建立符合目标区实际的地质与数值模型,综合利用岩心测试、地震解释、测井解释、生产动态和数值模拟等结果,分析地质因素(沉积微相、横向连通性、层间渗透率级差、物性夹层、砂体叠置关系)和开发因素(开发井网、过水倍数、注采对应关系)等各单因素对目标油藏的控制作用,综合多因素分析得到剩余油的主控因素;基于GD高含水油藏主控因素、剩余油富集区分布及开发问题现状,针对性的提出挖潜措施,并进行挖潜方案的开发预测与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的主控因素是开发井网、物性夹层和层间渗透率级差,剩余油富集区主要集中在油井间、物性夹层遮挡和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富集处,为此分别提出井网调整、开发技术政策优化和老井侧钻水平井挖潜对策。通过设计六种不同的井网调整方案,最终优选在实际井网基础上进行抽稀两套、交替脉冲作为最佳井网调整方案;通过技术政策优化进一步得到最佳射孔方式、最佳脉冲周期、最佳采液速度和最佳注采比分别为油水井均避射底部2/3、1年、提液200%和0.96;通过老井侧钻水平井的优选与优化,确定了最佳侧钻井位,并给出了最佳侧钻水平段垂向位置、水平段方向、水平段长度和最佳水平井配产量。经过挖潜方案的生产预测,结果显示开发效果显着,调整前后流线分布的变化也验证了挖潜方案的合理性,这对于同类型的高含水油藏剩余油的挖潜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黄稔骁[5](2019)在《苏丹6区Aradeiba油藏注采井网优化与开发调整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N油田位于苏丹Muglad盆地东北凹陷中部构造带,其中Aradeiba油藏位于FN油田最上部,属于层状弱边水油藏,于2003年投入开采,在2010年进行了注水开采,实现了“注上水”,但由于注水井分散,导致原注采井网注采对应关系差,油井受效程度差,呈现“五低”的情况,即动液面低、产液量低、产油量低、含水量低和油井受效程度低,虽然之后进行了注水的开发策略,但仅有油井动液面有所提升,根据油藏生产动态分析反馈结果,注水井的水驱效果较差,亟需对Aradeiba油藏原油注采井网进行重新规划研究。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层状弱边水油藏开发现状及开采技术手段,总结目前取得的成果与认识,明确了本文研究内容与方向。结合Aradeiba油藏实际情况,开展注水效果分析与典型注采井组分析,建立两类问题井评价标准,分为高含水井和低产低效井。运用油藏精细描述和油藏工程方法对高含水和低产低效井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利用单井层间渗流阻力差异解释了非均质性对油井高含水的影响,认为各小层间渗流阻力系数差异是影响油井高含水的主要原因,同时说明不同油水粘度对油藏含水率变化的影响,通过计算各单井配注量以及注采井间相关系数对油井低产低效的情况有了定性以及定量的两方面的认识,认识到配注量的高低和注采井间相关系数为油井低产低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之后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以及优化方案调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了更好地对Aradeiba油藏进行高效开采,建立起多井注采数值模拟模型,结合Aradeiba油藏剩余油分布情况以及后续挖潜潜力,设计多套优化开发方案,并对各方案生产效果进行预测,选择最优开采方案,达到油田提产增效的目的。
李广[6](2019)在《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稠油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常规油气资源可采储量逐渐减少,稠油作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同时能够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XX断块油藏属于中深层稠油油藏,热采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因此通过注水进行开发,当前水驱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纵向非均质性的影响,Ⅰ、ⅠⅠ类储层储量动用不均衡,ⅠⅠ类储层整体开发效果较差,同时注入水利用率低,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较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XX断块的天然能量、水驱控制程度、产量递减规律、注入能力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标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藏天然能量不足,注入水利用率低,同时含水上升速度较快,物性差的小层整体动用效果较差;(2)建立了符合区块特征的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精确度较常规预测模型提高2.4%,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含水率,为现场采取稳油控水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3)建立概念模型以及特征模型,对影响水淹的地质和开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油藏水淹主要是受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及断层的影响;(4)对XX断块全区及单井的产油、含水等指标进行了高精度历史拟合,整体拟合误差小于5%,为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精确的模型;(5)在特征模型及历史拟合研究基础上,明确了目标区块的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将水淹级别划分为特强水淹、强水淹、中等水淹、弱水淹、未水淹,运用“四点五类法”将剩余油划分为富集油、相对富集油、可动用油、难动用油和残余油;(6)针对不同类型的剩余油,制定了水平井趾端打新井、周期注水、提液三种调整方案并对开发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可增油31.4×104 t、26.45×104 t、18.5×104 t。
张锦毅[7](2019)在《准噶尔盆地一中区克下组油藏水流优势通道精细描述》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一中区克拉玛依组储层非均质性强,尤其是开发后期,随着填隙物的迁移,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经过60多年的开发,层内矛盾加剧,平面上北部水窜严重,南部则注采不见效,个别井累积注水量大,周围油井效果不明显,纵向上有明显的层间产液吸水不均匀,地下流动运动规律复杂。这说明一中区克拉玛依组储层内无论在层内和层间,还是在纵向和平面都存在注入水水流优势通道。所谓水流优势通道是指因地质及开发导致储层局部形成的注入水优势流动路径。本文以一中区克下组油藏为分析对象,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水流优势通道的形成地质条件动态表现特征。本文的思路是:首先采用静态资料分析储层存在水流优势通道的地质条件,建立优势通道发现标准,分析水流优势通道的主控因素;其次,分析产液和吸水剖面以及水淹状况等动态资料,确定水流优势通道的动态响应特征,进一步验证储层单元内某些部位已形成的水流优势通道及具体位置,建立水流优势通道模式,为下步采用堵水调剖分层注水和动态调配等方式,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系数提供依据。根据水流优势通道研究表明,克下组水流优势通道主要分布在S7,S5两个砂层组上,其中S7水流优势通道尤其发育,水窜严重。其展布特征主要受到地质因素的约束,克下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优势通道主要分布在扇根和扇中部位上。而其通道的优势程度也受到开发程度的影响,根据研究现阶段扇中部位的优势通道比扇根处发育更多。
马良帅,喻高明[8](2019)在《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文中指出对油层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了分析。描绘了剩余油在油层内的分布,砂体在油层内容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各自的特征。同时针对油层的动用,研究了油层内部剩余油的情况,找出剩余油在油层内分布的主要因素,选择有针对性的挖潜技术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油层采收率,提高目的油层的最终采油量。
韩玲玲[9](2018)在《P108区块沉积单元精细划分及剩余油挖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108区块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存在河道砂钻遇率低,水驱控制程度低,措施选井选层难度大、效果差等问题,急需开展单砂体精细解剖和挖潜对策研究,形成以单砂体为基本调整单元的储层描述和精细挖潜配套技术,采用经济有效手段较大程度提高最终采收率。本文对该区块进行储层沉积单元的精细划分,同时定量表征单井潜力,制定挖潜图版。此次研究以地震资料、岩心资料、动态资料以及测井资料为基础,以测井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现代油藏地质学、地质统计学为理论依据。首先对该区块进行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量化剩余油潜力。再根据P108区块沉积特点,制定了单砂体识别标准与分类原则,对研究区的26个小层进行单砂体的识别划分,识别出复合河道、交错河道、分流河道、单一河道、席状砂体、透镜砂体六种单砂体类型。然后综合Maill和马世忠教授的层次结构的分析理论及方法,采用五级界面原则,按级次界面大小,逐次对研究区的典型单砂体进行内部层次划分和结构描述。并引入非均质性综合指数的概念定量表征研究区内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动静态资料及数值模拟结果,将研究区内单砂体的剩余油按照成因划分成五种类型,分别是井网不完善型、平面干扰、泥楔(断层)遮挡型、砂体边部、厚油层型,并引入单井潜力系数的概念,定量表征单井潜力,以油水井为单位制定单砂体剩余油挖潜图版,科学高效指导老油田生产。
莫爱国[10](2018)在《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庆油田预计到“十三五”末,聚驱后续水驱区块地质储量将达到8.9亿吨,目前后续水驱区块综合含水为97.5%,已接近经济开采界限。聚驱后后续水驱由于长期开采,优势渗流通道发育,有效开采难度大,纵向上厚度比例只有12.8%,但吸水比例高达60.9%,平面上大面积分布,所占井组比例达到87.5%,聚驱后高渗透带的存在,造成后续水驱“短路”,吨油耗水量大幅度增加,影响水淹段驱油效率,无效注水浪费巨大。但目前还存在高水淹优势通道的识别与量化描述方法尚不成熟,常规识别方法还存在识别符合率偏低、无法实现定量描述、识别周期长等缺点;凝胶调堵剂初粘高(>30mPa·s)、成胶时间短,无法实现油层深部定点封堵;体膨颗粒类初膨快,易剪切破碎,深调距离有限,有效期较短的问题。针对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识别及调堵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应用3DSL数值模拟软件识别优势渗流通道,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给出注水井和采油井的注采关系、注水井的注入走向及在邻近生产井的分布比例、流体在油藏中的流线(强弱及方向)、泄油体积和油井分配因子等重要信息。模拟结果可与常规优势通道识别方法、油水井动静态资料等对比验证符合率,判别方法更加有快速、准确,规模化应用优势明显,投入成本低,更有利于经济、快速、定量的识别油藏优势渗流通道,从而为油田确定调剖、调驱等措施提供定量依据。室内自主研发了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本文利用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仪,明确了凝胶调堵剂低初始粘度、超长延缓成胶时间、长期热稳定的作用原理,体系中加入了一种多氨基环形分子,通过氢键与-COOH链接,使聚合物分子链构象变为卷曲,从而降低体系的初始粘度;利用pH缓冲体系,通过氢键束缚-COOH电离,控制交联离子的电离速度,采用强螯合配位体,螯合交联剂离子,控制交联离子的释放速度,达到了控制成胶时间的目的;凝胶体系中HPAM的侧链所带-COOH与表活剂胶束通过氢键作用链接,在体系内形成双网络互穿结构,增强调堵剂终粘、提高稳定性。室内实验结果表明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初始粘度低于10mPa·s,低粘度((27)300mPa·s)周期最长达40天,终粘2500mPa·s以上(清水体系),成胶时间30-70天可控,可实现油层深部不同位置定点封堵。通过室内分子结构设计,采用嵌段聚合方法将高极性单体和疏水单体进行聚合,双酰胺基物质为支化点,辅以丙烯酸等高吸水单体及pH值调节剂,先按设定的比例进行主链聚合,再加入疏水基团和双酯类增强剂,经过辐射(钴60)引发自由基合成,利用疏水基团的斥水性,激活颗粒的“阀门”作用,来增加颗粒网格空间的疏水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设计的疏水和亲水基团已经成功参与反应形成颗粒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FZ-1颗粒调堵剂体系,具有初膨倍数低,缓膨时间长的特点,在矿化度为8000mg/L的污水条件下,初膨6倍/10天,终膨时间约55天,终膨倍数约32倍。在清水中,初膨6倍/10天,55天后,FZ-1颗粒调堵剂膨胀倍数为35倍。开展了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三层岩心物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YFD-1凝胶调堵剂沿水窜通道窜流,不污染中、低渗透层,注入凝胶后高渗透层得到有效封堵。封堵后高渗层分流率由72.7%降为0.7%,低渗层分流率为14.3%,中渗透层分流率85%,中、低渗透层改善效果明显提升;凝胶后续水驱驱替时压力由聚驱后续水驱压力0.008MPa升至0.087MPa;表明对中低渗透层污染小、高渗层封堵性能好。建立了10m胶结长岩心凝胶动态成胶实验方法,首次观察到了凝胶调堵剂在岩心深部动态成胶现象,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可在10m长岩心中“动态成胶”;凝胶驱阶段压力“锯齿状”上升,凝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抗剪切吸附性”、“封堵性”;从电镜扫描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驱替距离体系均有成胶显示。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优势渗流通道封堵现场试验。Z281-SP42井组现场试验过程中实现低压注入,初期注入压力8.0MPa与注水压力7.8MPa相当,注入井调堵后平均压力上升1.4MPa,调堵过程中及调堵后4次连续剖面测试结果表明高渗层吸液比例由70.1%降到32.1%。示踪剂测试表明调堵后优势渗流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主要见剂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平面矛盾得到调整,调堵措施后最大日含水下降0.96个百分点,最高日增油7.69t。Z80-P026井组调堵后6口注入井注入压力相比调前平均上升2.5MPa,剖面改变明显;措施后有9口油井见到较好效果,井组含水下降1.76个百分点,最高日增油11.46t。
二、厚油层的非均质特性及其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厚油层的非均质特性及其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镇北油田镇300区动态分析及综合措施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动态评价 |
1.2.2 数值模拟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区域沉积背景 |
2.1.3 区域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3.1 岩石学特征 |
2.3.2 填隙物及粘土矿物特征 |
2.3.3 孔隙类型 |
2.3.4 孔吼结构特征 |
2.3.5 储层孔渗特征 |
2.3.6 储层非均质性 |
2.4 油藏特征 |
2.4.1 流体性质 |
2.4.2 地层水性质 |
2.4.3 储层渗流特征 |
2.4.4 油藏类型 |
第三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
3.1 开发特征 |
3.2 产能特征 |
3.3 油藏含水变化规律 |
3.4 注水及水驱特征 |
3.4.1 注水井吸水能力 |
3.4.2 水驱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 |
3.4.3 水驱曲线特征 |
3.4.4 注入水利用状况 |
3.5 油藏压力特征 |
3.6 油井见效特征 |
3.6.1 见效类型及分布特征 |
3.6.2 见效比例及见效方向 |
3.6.3 见效周期 |
3.7 油井见水特征 |
3.7.1 见水类型 |
3.7.2 含水上升类型 |
3.8 低产低效井分析 |
第四章 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 |
4.1 油藏模拟模型 |
4.2 研究区油藏开发生产历史拟合 |
4.2.1 模型初始化与拟合调参原则 |
4.2.2 生产动态指标拟合 |
4.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3.1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3.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4.3.3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
4.3.4 控制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
第五章 合理政策优化与措施调整 |
5.1 合理注水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
5.1.1 合理采油速度优化 |
5.1.2 合理井底流压 |
5.1.3 合理注采比 |
5.1.4 合理注水量 |
5.2 油藏综合调整方案 |
5.2.1 加强平面治理,实现精细注采 |
5.2.2 强化剖面治理,实现降水增油 |
5.2.3 精细挖潜,提高采出程度 |
5.2.4 综合治理效果预测 |
5.2.5 分层开发指标预测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萨中开发区Y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方案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地质特征 |
1.1 Y区块地质概况 |
1.2 构造与断层 |
1.3 储层特征 |
1.3.1 储层层序 |
1.3.2 储集空间特征 |
1.4 流体性质 |
1.5 油藏温度与压力 |
1.6 油藏类型 |
1.7 区块控制地质储量 |
第二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油藏精细描述 |
2.1 沉积特征 |
2.1.1 分流平原分流河道砂体 |
2.1.2 分流平原水上水下过渡砂体 |
2.1.3 三角洲内前缘枝-网状砂体 |
2.1.4 三角洲内前缘干枝状砂体 |
2.2 开采对象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 |
2.2.1 平面非均质性强,井间发育厚度、渗透率差异大 |
2.2.2 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发育厚度、渗透率差异大 |
2.2.3 层内非均质性强,韵律层特征以发育多段多韵律为主 |
2.3 连通情况及控制程度 |
2.3.1 连通情况 |
2.3.2 聚驱控制程度 |
2.4 隔层发育情况 |
第三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开发历程及现状 |
3.1 开发历程 |
3.2 开发现状 |
第四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剩余油分布特征 |
4.1 取心井资料分析剩余油 |
4.2 测井资料分析剩余油 |
4.3 二次上返井投产资料分析剩余油 |
4.4 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五章 萨中开发区Y区块驱油方案设计 |
5.1 聚合物分子量的确定 |
5.1.1 区块聚合物分子量 |
5.1.2 单井分子量个性化设计 |
5.2 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
5.2.1 全区聚合物浓度设计 |
5.2.2 单井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
5.3 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
5.3.1 前置调堵段塞大小的确定 |
5.3.2 全区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
5.4 注入速度的确定 |
5.4.1 常规方法公式来确定最高注入压力与注入速度的关系 |
5.4.2 考虑注采井距与注入强度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
5.4.3 考虑套损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
5.5 注入参数设计结果 |
第六章 聚合物驱开采指标预测 |
6.1 水驱历史拟合 |
6.2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
6.2.1 水驱开发指标预测 |
6.2.2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高耗水层带判识方法及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耗水层带判识与发育规律研究 |
2.1 概念模型建立 |
2.1.1 选取高耗水层带评价指标 |
2.1.2 利用软件Eclipse建立数值模型 |
2.2 高耗水层带判识与级别划分方法研究 |
2.2.1 正韵律油藏 |
2.2.2 反韵律油藏 |
2.3 高耗水层带发育规律研究 |
2.3.1 高耗水层带发育特征 |
2.3.2 高耗水层带定量表征模型 |
第3章 不同类型高耗水层带有效调控对策优选 |
3.1 建立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评价方法 |
3.1.1 选取调控效果评价指标 |
3.1.2 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各调控技术的优劣 |
3.2 高耗水层带有效调控对策优选 |
3.2.1 分层注水 |
3.2.2 注采优化 |
3.2.3 优选调控对策 |
第4章 高耗水层带分层注水调控潜力研究 |
4.1 建立高耗水层带调控潜力评价方法 |
4.1.1 确定分层注水调控效果的主控因素 |
4.1.2 建立分层注水概念模型 |
4.1.3 建立调控效果预测方法 |
4.2 现场应用 |
4.2.1 目标区块介绍 |
4.2.2 分层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挖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及其分布 |
2.1 油藏开发阶段划分 |
2.2 水驱油藏不同阶段产液特征变化 |
2.3 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及其分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D高含水油藏概况与模型建立 |
3.1 GD油藏概况 |
3.1.1 构造特征 |
3.1.2 沉积特征 |
3.1.3 储层特征 |
3.1.4 流体特征 |
3.1.5 开发历史及问题现状 |
3.2 模型的建立与历史拟合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历史拟合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研究 |
4.1 地质因素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1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2 横向连通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3 层间渗透率级差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4 物性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1.5 砂体叠置关系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 开发因素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1 开发井网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2 过水倍数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2.3 注采对应关系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3 剩余油主控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 |
5.1 井网调整挖潜剩余油 |
5.1.1 井网调整方案设计 |
5.1.2 井网调整方案开发预测 |
5.1.3 井网调整方案优选 |
5.2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挖潜剩余油 |
5.2.1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
5.2.2 技术政策优化方案开发预测 |
5.2.3 流线调整效果验证 |
5.3 老井侧钻水平井挖潜剩余油 |
5.3.1 老井侧钻水平井井位的优选 |
5.3.2 老井侧钻水平井优化 |
5.3.3 老井侧钻水平井开发预测与效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苏丹6区Aradeiba油藏注采井网优化与开发调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水油藏开发理论研究 |
1.2.2 边水油藏开采技术研究 |
1.2.3 边水油藏低产低效井分析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及开发概况分析 |
2.1 工区概况研究 |
2.1.1 FN油田及Aradeiba油藏构造特征 |
2.1.2 Aradeiba油藏储层特征 |
2.1.3 Aradeiba油藏天然能量 |
2.2 油藏物性特征研究 |
2.2.1 流体性质 |
2.2.2 岩心分析 |
2.3 开发概况研究 |
2.3.1 开发历程 |
2.3.2 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3章 Aradeiba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
3.1 Aradeiba油藏目前注采井情况 |
3.1.1 Aradeiba油藏注水井分析 |
3.1.2 Aradeiba油藏采油井分析 |
3.2 Aradeiba油藏注水效果评价及典型注采井组受效分析 |
3.2.1 Aradeiba油藏注水效果评价 |
3.2.2 典型注采井组受效分析 |
3.2.3 两类问题井评价标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radeiba油藏高含水井原因与注采井网分析 |
4.1 部分油井高含水原因分析 |
4.1.1 非均质性的影响 |
4.1.2 油水粘度比的影响 |
4.2 部分油井低产低效原因分析 |
4.2.1 注入压差及注入量影响 |
4.2.2 注采相关性影响 |
4.2.3 井网与注采关系影响 |
4.3 灰色关联法分析低产低效井影响因素 |
4.3.1 灰色系统分析 |
4.3.2 因素选择 |
4.3.3 关联度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Aradeiba油藏注采井网优化与开发调整 |
5.1 区块数值模型建立 |
5.2 区块生产动态历史拟合研究 |
5.2.1 区块历史拟合 |
5.2.2 典型单井动态拟合 |
5.3 Aradeiba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措施研究 |
5.4 Aradeiba油藏井网优化方案对比研究 |
5.5 Aradeiba油藏井网优化效果预测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藏水淹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油藏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XX断块生产动态分析 |
1.3.2 XX断块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
1.3.3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模型的建立 |
1.3.4 XX断块生产历史拟合与水淹规律研究 |
1.3.5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挖潜方案制定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XX断块区域地质概况及生产动态分析 |
2.1 XX断块地质特征 |
2.1.1 工区概况 |
2.1.2 构造特征 |
2.1.3 沉积特征 |
2.1.4 储层特征 |
2.1.5 流体特征 |
2.1.6 储量评价 |
2.2 XX断块开发特征 |
2.3 油藏天然能量论证 |
2.4 油藏水驱控制程度分析 |
2.5 油藏注入能力分析 |
2.6 油藏阶段存水率与累积存水率分析 |
2.6.1 阶段存水率与累积存水率的定义 |
2.6.2 阶段存水率与含水率关系 |
2.6.3 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 |
2.7 油藏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2.7.1 产量区域变化规律 |
2.7.2 产量递减规律分析 |
2.8 油藏采收率标定 |
2.8.1 经验公式法 |
2.8.2 水驱特征曲线法 |
2.8.3 童氏图版法 |
2.8.4 采收率预测 |
2.9 XX断块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
2.9.1 含水率预测模型理论推导 |
2.9.2 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与常规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章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模型的建立 |
3.1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2 砂体韵律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3 流体物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4 断层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5 边底水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6 地质构造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7 井网完善程度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8 注水方式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2 油藏特征模型建立思路 |
3.3 XX断块油藏特征模型的建立 |
3.3.1 确定建立油藏特征模型的范围 |
3.3.2 地质特征属性 |
3.3.3 开发特征属性 |
3.3.4 油藏特征模型的建立 |
第4章 XX断块油藏历史拟合与水淹规律研究 |
4.1 储量拟合 |
4.2 全区指标拟合 |
4.3 单井指标拟合 |
4.4 历史拟合效果评价 |
4.5 油藏水淹规律研究 |
4.5.1 油藏纵向水淹规律 |
4.5.2 油藏平面水淹规律 |
4.5.3 油藏水淹级别划分 |
第5章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方案制定 |
5.1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1 XX断块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2 XX断块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5.2 XX断块剩余油分类 |
5.2.1 剩余油分类方法的提出 |
5.2.2 含油饱和度界限点的确定 |
5.2.3 “四点五类法”在XX断块的应用 |
5.3 XX断块剩余油挖潜方案 |
5.3.1 XX断块基础开发方案研究 |
5.3.2 水平井趾端剩余油挖潜 |
5.3.3 提液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
5.3.4 周期注水技术参数设计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准噶尔盆地一中区克下组油藏水流优势通道精细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现状 |
1.3.2 技术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5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
3.1 地层对比 |
3.2 沉积相标志及类型 |
3.2.1 冲积扇 |
3.2.2 辫状河 |
3.2.3 辫状河三角洲 |
3.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3.3.1 单井相特征 |
3.3.2 平面相特征 |
第4章 精细储层研究 |
4.1 岩性解释模型 |
4.1.1 岩心归位 |
4.1.2 岩性模型 |
4.2 物性解释模型 |
4.2.1 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
4.2.2 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 |
4.2.3 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 |
4.3 水淹层解释方法 |
4.3.1 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 |
4.3.2 水淹层识别图版 |
第5章 储层非均质性表征 |
5.1 不同岩石相的储层质量差异 |
5.1.1 储层微观孔隙分布特征 |
5.1.2 不同岩石类型储层质量差异 |
5.2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
5.2.1 储层物性 |
5.2.2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
5.2.3 层间隔层 |
5.2.4 平面非均质性 |
5.3 单砂体描述及砂体连通性 |
5.3.1 单砂体识别 |
5.3.2 砂体展布特征 |
5.3.3 砂体平面连通性 |
第6章 水流优势通道精细研究 |
6.1 水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 |
6.1.1 地质识别 |
6.1.2 测井解释法 |
6.1.3 测试资料分析法 |
6.1.4 动态分析法 |
6.1.5 微地震检测法 |
6.1.6 Rdos栅状数值模拟方法 |
6.2 水流优势通道综合识别 |
6.2.1 地质识别 |
6.2.2 动态识别 |
6.2.3 识别标准 |
6.2.4 水流优势通道空间分布 |
第7章 剩余油分布与改善开发效果的对策研究 |
7.1 剩余可采储量分布 |
7.2 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整聚合物驱油层的注采关系并提高聚合物驱替的控制程度 |
2 完善开采油层聚合物驱油各个阶段开采技术, 提高聚合物驱油采收率 |
2.1 注入聚合物驱油前期调剖措施 |
2.2 注入聚合物驱油中期配产配注 |
2.3 规模化分别注入 |
2.4 低值期采油井增产提液方法 |
2.5 注聚中调剖 |
2.6 含水率上升期间压裂 |
3 剩余油油层挖潜效果评价 |
3.1 二类油层聚驱整体效果评价 |
3.2 不同沉积特征单井的效果评价 |
4 结论 |
(9)P108区块沉积单元精细划分及剩余油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精细油藏描述现状 |
1.2.2 随机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油藏地质概况 |
1.4.1 构造特征 |
1.4.2 沉积特征 |
1.4.3 开发简史及特征 |
第二章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2.1 基础数据的准备 |
2.2 地质建模流程 |
2.3 断层模型 |
2.4 层面构造模型 |
2.5 三维地质构造模型 |
2.6 沉积相模型 |
2.7 属性模型 |
2.7.1 属性建模方法的确定 |
2.7.2 数据资料的准备 |
2.7.3 属性模型 |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1.1 基础数据准备 |
3.2 开发动态历史拟合 |
3.2.1 储量拟合 |
3.2.2 全区历史拟合 |
3.2.3 单井历史拟合 |
第四章 单砂体分类及内部结构特征描述 |
4.1 单砂体成因分析 |
4.2 单砂体分类 |
4.3 单砂体内部结构单元及层次界面研究 |
4.3.1 单砂体内部结构单元的识别方法 |
4.3.2 P108区块单砂体内部结构单元的识别 |
4.4 单砂体不同微相接触关系研究 |
4.5 单砂体内部非均质性综合评价 |
4.5.1 定量表征原理 |
4.5.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4.5.3 综合表征参数的选取与赋值 |
4.5.4 单砂体非均质综合指数与采出程度的关系 |
第五章 单砂体剩余油挖潜图版制定 |
5.1 剩余油成因及分类 |
5.1.1 地质因素 |
5.1.2 开采因素 |
5.1.3 剩余油分类 |
5.2 单砂体剩余油所占比例 |
5.3 单井潜力系数 |
5.3.1 单井潜力系数的计算 |
5.3.2 单井潜力系数与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 |
5.4 挖潜图版标准的制定 |
5.5 挖潜图版的制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10)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孔道发育识别及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调堵剂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大庆油田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治理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聚驱后N区块3DSL流线法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研究 |
2.1 3DSL流线数模识别优势渗流通道方法研究 |
2.1.1 流线模拟基本原理 |
2.1.2 数模3DSL流场分析技术特点 |
2.2 应用区块开发地质概况 |
2.2.1 区块简况 |
2.2.2 油藏精细描述 |
2.2.3 区块开发简况 |
2.2.4 区块注采状况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3DSL流线法区块优势通道识别分析结果 |
2.3.1 模拟区选择 |
2.3.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2.3.3 历史拟合 |
2.3.4 流场分析模拟结果 |
2.3.5 调堵层位选取 |
2.3.6 调堵后3DSL流线模拟井组优势通道识别分析 |
2.3.7 井组示踪剂测试结果与3DSL流线分析结果符合率验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驱后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研制 |
3.1 CYFD-1 凝胶调堵剂反应机理研究 |
3.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CYFD-1 凝胶调堵剂机理研究技术路线 |
3.1.4 凝胶低初始粘度作用机理研究 |
3.1.5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成胶时间长延缓作用机理研究 |
3.1.6 提高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终粘作用机理研究 |
3.2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配方优化及性能评价实验 |
3.2.1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不同浓度配方实验 |
3.2.2 水质对体系的影响研究 |
3.2.3 初粘对比评价实验研究 |
3.2.4 交联剂浓度对体系成胶粘度影响研究 |
3.2.5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抗剪切性能研究 |
3.2.6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pH值适用范围评价研究 |
3.2.7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形变恢复和抗压能力评价研究 |
3.2.8 单管岩心封堵性能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YFD-1 凝胶调堵剂三管岩心及长岩心性能评价 |
4.1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三管岩心评价实验 |
4.2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注入参数研究 |
4.2.1 实验驱替模型 |
4.2.2 实验方案设计 |
4.2.3 实验基础参数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4.3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10m长岩心物模性能评价实验 |
4.3.1 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 |
4.3.2 实验步骤 |
4.3.3 长岩心驱替实验 |
4.3.4 岩心取样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
4.3.5 岩心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的EDAX能谱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驱后FZ-1颗粒深部液流转向调堵剂体系研制 |
5.1 FZ-1 颗粒调堵剂合成实验 |
5.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3 FZ-1 颗粒调堵剂合成原理 |
5.2 FZ-1 颗粒调堵剂性能评价实验 |
5.2.1 FZ-1 颗粒调堵剂水份含量测定 |
5.2.2 FZ-1 颗粒调堵剂膨胀倍数评价 |
5.2.3 FZ-1 颗粒调堵剂过孔强度评价 |
5.2.4 FZ-1 颗粒调堵剂抗岩心剪切性能评价 |
5.2.5 FZ-1 颗粒调堵剂回弹恢复性能评价 |
5.2.6 FZ-1 颗粒调堵剂单颗粒可视化颗粒强度评价 |
5.2.7 FZ-1 颗粒调堵剂模拟原油中膨胀性能评价 |
5.2.8 FZ-1 颗粒调堵剂抗机械剪切性能评价实验 |
5.2.9 FZ-1 颗粒调堵剂体系岩心封堵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驱后N区块调堵现场试验 |
6.1 Z281-SP42 井组聚驱后凝胶调堵现场试验 |
6.1.1 调堵设计总体思路 |
6.1.2 注入井用量及段塞设计 |
6.1.3 注入井示踪剂设计 |
6.1.4 调堵剂注入状况分析 |
6.1.5 井组注入剖面、吸水指示曲线、示踪剂测试结果及采出井效果分析 |
6.2 Z80-P026 井组聚驱后凝胶颗粒组合调堵现场试验 |
6.2.1 调剖井组概况 |
6.2.2 Z80-P026 井组特点 |
6.2.3 调堵设计总体思路 |
6.2.4 调堵剂用量及段塞设计 |
6.2.5 调剖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厚油层的非均质特性及其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镇北油田镇300区动态分析及综合措施调整[D]. 李政武.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萨中开发区Y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方案优化设计[D]. 邵俊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高耗水层带判识方法及潜力评价[D]. 朱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GD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及挖潜对策研究[D]. 郭乔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苏丹6区Aradeiba油藏注采井网优化与开发调整策略研究[D]. 黄稔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李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准噶尔盆地一中区克下组油藏水流优势通道精细描述[D]. 张锦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J]. 马良帅,喻高明. 当代化工, 2019(02)
- [9]P108区块沉积单元精细划分及剩余油挖潜研究[D]. 韩玲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10]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D]. 莫爱国.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