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高校电脑办公网络的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伏强[1](2017)在《中国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各级地方政府都处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行的投入的进程当中,电子行政审批就是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下建设和发展着。此外,2015年,国家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要大力推行“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理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和“互联网+政务”应需加快发展,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路、好办事、不添堵等实践探索就成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追求,电子行政审批因之得以不断普及并渐趋深化。实际上,电子行政审批是政府采取适应信息时代和“互联网+”需求的新型治理模式的具体实践探索,正是因为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质量和运行状况能突出地反映出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以及其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所以,在现实情况下研究电子行政审批系统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和建设科学、合理的保障体系,来保证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的质量和绩效。基于笔者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实际经验,在清醒地意识到“官本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认识到因电子行政审批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技术手段的落后而导致信息共享和数据安全等问题的实际存在会对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并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的基础上,笔者选择以观念认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技术手段、素质能力为关键要素,探讨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论文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概念属性。先是分别论述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以及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内涵;然后阐述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属性,主要包括行政性与法制性、全面性与集成性、普适性与独特性、合规性与一致性、保密性与公开性、创新性与俱进性等特征。最后,论述了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保障体系和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外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逻辑基础。第二部分研究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具体技术路线如下:首先,从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公开中的个人数据保护和完全的电子政务三个阶段论述电子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现状;从信息共享技术、系统运行的信息安全技术、数据标准技术和系统流程设计技术方面论述电子行政审批的技术手段应用现状;从纵向上和横向上论述了电子行政审批管理体制的现状,从绩效评估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论述了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的管理机制的现状。其次,从立法效力层级低、缺乏高位阶的法律,立法散乱、无法形成统一的体系,立法滞后、电子凭证承认度低三方面分析了电子行政审批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从名称级别设置混乱、人员编制划分不一,部门分工不清、隶属关系不明,领导部门不统一、管理主体不明确,缺乏约束激励机制、无法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四方面分析了电子行政审批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运行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水平较低,数据标准不一、电子公文兼容性不强,系统功能不完善、流程不合理、便捷易用性较差四方面分析了电子行政审批技术手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监管、标准规范四方面分析了现有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是关于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策略框架的研究。主要从审批主体和客体、技术立法和政务立法、狭义和广义的电子政府等多个维度立意。一是从地方行政领导、普通行政工作人员和办事公众三个不同主体着手,分析如何转变他们对于电子行政审批的观念认识。二是从电子行政审批法律的体系化建设、制定具体实施电子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技术立法与政务立法并重三方面出发,分析如何健全电子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三是从统一中国的电子行政审批管理体制,确立“广义电子政府”的管理体制,建立权责相称的政府信息化管理机制三方面筹划,分析怎样完善电子行政审批的体制机制。四是从建立数据共享制度、监管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及人员奖惩制度四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安排电子行政审批的政策制度。五是从设计标准规范、打通部门信息壁垒,统一系统架构、避免重复雷同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系统高质量运行,完善系统功能和流程等细节设计、提升平台的便捷易用性四方面探索,分析如何加强电子行政审批的技术手段。六是从政府工作人员和公众两个电子行政审批参与方的角度考虑,分析如何提高双方参与电子行政审批的素质能力。本文主要提出的观点包括:一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状况,能突出地反映出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以及其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二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是一个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公众需求为核心,以提供高效、安全、简明、易用的行政审批信息和流程为目的,能够实现超时空、跨地域、跨部门的在线申请、受理、审核和监督等业务功能,并能够以一体化和“一条龙”形式提供的协同办公系统。它是有效杜绝“吃拿卡要”和权力寻租的有力工具,也是能真正达成服务型政府、提供比较彻底的公共服务的创新性治理实践。三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主要涵盖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在电子行政审批平台上运行的情况,包括运行的过程、中间生成的文档、各方协作的状况,以及最终形成的结论和呈现的结果等内容。四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必须兼具行政性与法制性、全面性与集成性、普适性与独特性、合规性与一致性、保密性与公开性、创新性与俱进性等特征。五是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是确保电子行政审批系统健康、安全、高效运行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策略框架的关键要素需要涵盖观念认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技术手段和素质能力等要素,为使这一保障体系真正发挥整体效用,必须多维出手、多元发力、多管齐下。
顾铭斯[2](2014)在《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体验的我国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服务在由面向信息源到面向信息用户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起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主动性、互动性更强的服务模式,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伴随体验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户体验在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旨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充分挖掘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方式。而网络环境下的气象信息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服务,其服务理念和方式也应顺应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计量等方法对国内气象信息服务理论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我国气象信息服务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并运用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法对2004年以来我国气象信息服务理论研究的主要作者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实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前的网络气象信息服务现状以及具体的网络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实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在对我国网络气象信息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就基于用户体验的我国气象信息服务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构建以用户情境为核心的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气象信息服务框架,并对框架的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聂云霞[3](2014)在《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数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家信息技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主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数字遗产保存宪章》中指出,数字资源应理解为一种有利于子孙后代活动的资本或遗产。但数字资源本身较为脆弱,受制于载体老化、技术过时等因素影响,数字资源生命周期比较短暂,如果缺乏有效的长期保存策略,势必造成数字资源的永久消逝,给民族记忆和人类文化传承带来重大损失。鉴于此,应改变现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自发、分散研究的现状,立足于国家顶层设计,对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进行有规划的、相对集中的研究。本选题“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有别于文献机构或部门数字资源保存策略的研究,而是强调从国家全局和整体出发,探索和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策略,因此角度更为宏观。文中基于“大遗产保护”的视角,把公共数字资源和私有数字资源统一在国家数字资源层面,认为私有数字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公有数字资源,打破了两者“分而治之”的桎梏;站在世界记忆守护和人类文化遗产传承的高度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思考具有略意义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有利于整合现有研究力量,从岁本和全局出发科学设计、合理配置研究资源。笔者因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研究中紧紧围绕“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的主题,以“数字资源”概为切入点、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为中心、以“国家层面”为基准来全(?)思考,提出了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管理策略和技术策略,旨在为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爱群[4](2013)在《基于核心IT能力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的时代,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并保证应用系统的质量,降低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风险,使数字化校园建设最大限度地为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创造其应有的价值,是所有高校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针对高校这种特殊的组织类型,提出了高校核心IT能力的概念及其关键因素影响模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将IT治理的方法引入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通过提升高校核心IT能力,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必要的领导力、组织机构和制度流程,更好地来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回报。本文对国内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纳出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1)与企业成功的信息化实践经验相比,高校信息化建设在管理和制度上存在明显差距;(2)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主要还是以技术或者系统供应商思路为先导,忽视了高校本身的发展战略和实际业务管理现状;(3)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的不明确,为了建设而建设,从而忽视了其最本质的目的是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优势;(4)国内数字化校园建设成功实践很少,缺乏深入的总结,而且成功经验难以复制。本文通过对基于核心IT能力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做了深入的研究,对高校核心IT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IT治理的相关理念与方法,为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提供指导,最后以深圳某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本文提出的高校核心IT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及相应的IT治理方法加以实证检验。全文共有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简要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做了叙述。第二部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与体系结构。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框架与内容。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数字化校园通过将高校所有信息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为高校基于信息化的发展与决策提供了保障。本章的论述为其余章节的展开做了技术上的铺垫。第三部分:高校核心IT能力与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模型构建。将基于资源观的IT能力概念引入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提出了高校的核心IT能力的概念并对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高校核心IT能力与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指出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本质。第四部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IT治理研究。在综合分析了现有的IT治理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建立和实施完善的IT治理机制的必要性。然后通过进一步分析IT治理与IT能力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IT能力的IT治理方法,确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中IT治理的方向。第五部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IT治理架构。以高校核心IT能力影响因素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当前主流的IT治理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以针对高校核心IT能力提升为目标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IT治理体系框架。第六部分:案例研究及绩效分析。以深圳某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指导方法进行论证,通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构建核心IT能力,灵活运用多种IT治理方法,用以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效益。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蒋艳红[5](2012)在《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对于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乃至全面实现教育公平与构建学习型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孕育新理论、产生新科技的高校,理应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助推剂。江苏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先进省,作为教育大省、经济强省,其高校数量位居全国之首,研究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推进全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的发展;对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掌握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学信息化、管理体制、人才队伍、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发展现状;选取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着的或有独到做法的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提取经验;立足江苏实际、结合国内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经验,从六个方面提出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转变发展思想;教学应用为先;改革管理体制;资源共建共享;提升队伍;完善保障体系。通过本文对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期望对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龚靖[6](2012)在《基于知识管理的YJ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管理时代,知识生活正在取代物质生活。知识经济所产生的生产力是以人为中心的智力型生产力,它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源特征。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将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与理论上互动,使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上升到战略层面的高度。由于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有很多的互动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知识管理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所以,知识管理处于指导的作用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理论与实践的体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将成为知识管理的源泉和土壤。本文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进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分别阐述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内在关联性,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员工知识技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为本文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了实证研究,结合YJ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了YJ公司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YJ公司实施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阐述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首先介绍了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然后分析了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互动关联关系;论述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作用机理。第三章是对YJ公司的相关研究。主要介绍了YJ公司及其员工的基本状况,提出了YJ公司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构建了YJ公司基于知识管理的实施体系。根据YJ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化工作体系,提出了YJ公司的实施体系。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志强[7](2012)在《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文中指出在发达国家的创新系统中,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了各国构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与其他组织相比,研究型大学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首先,研究型大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社会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其次,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智力集聚效应更能够吸引政府的研究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成果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了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第三,研究型大学还通过各种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发明及其技术转移和专利许可、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研究等方式不断加强与国家创新系统中其他要素间的关联。研究型大学由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承担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因而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一个主体。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之后,研究型大学以更为复杂的方式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中——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国家创新系统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地位、发挥的功能、产生的影响等进行考察,分析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职能与相互关系,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动态的形成过程,以及研究型大学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为一个国家/区域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服务。本论文的导言部分对创新的词源、定义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两百年来世界社会与经济结构变迁过程的简要回顾,探寻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中,创新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此外,导言部分还将具体阐述此研究的缘起、假设、方法与框架。第一章主要是归纳了创新理论的研究源起和研究现状。创新作为一种现象历史悠久,但针对此现象的理论研究却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就是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创新理论逐渐得到了绝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并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因此,第一章将重点分析创新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变化,这其中包括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创新概念的扩展、创新分类、创新测度、创新系统理论等内容。第二章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将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国家创新系统的雏形(20世纪初-战后)、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创新系统的变革及未来趋势(20世纪90年代至今)。本章的最后部分将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参与者、关系与网络进行分析。在勾勒出了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之后,第三章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对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作用的分析。何谓研究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过去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又被赋予了哪些新的使命和功能?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又起到了何种推动作用?这种“创新源泉”的地位又是如何确立的?这都是本章所试图回答的问题。此外,笔者还将通过一些代表性成果的分析来论证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活动与创新扩散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将重点探讨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是如何与跨学科、多元化、网络化的创新系统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创新行动者之间合作规模的扩大与合作形式的多样化。本章还将利用“三螺旋模型”的概念来解释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内不同机构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创新集群中体现出了要素之间的关联以区域创新网络形式存在的特征。大学不仅与企业发生互动,同时也与政府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发生了互动。大学的衍生企业、以大学为主体形成的研究区、大学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器等活动进一步构成了充满动态性、开放式、协作式的创新网络,从而使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具备了某种,生态特征并发展成为创新生态系统。第五章将采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选取美国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作为研究案例,对该校的技术转移机构、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及大学-产业合作组织等进行研究。第六章的内容将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诞生之初就具备的竞争性本质入手,追寻以竞争和创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精神的烙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印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进程充满了各种思想的、组织的、制度的变革,这些变革恰恰体现出了创新所具备的“创造性毁灭”的特征。此外,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的确立也得益于其与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其他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动态的、开放的、网络结构的创新系统就是在这样一种“共生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毛隽[8](2011)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产业与现代非农产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异,诱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向城镇迁移定居。与此不同,我国劳动力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其一系列制度,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森严壁垒,改革与变迁相应的体制与制度,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自主转移。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制度变迁,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成就:2009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45亿人,占城镇从业人数的46.7%,加上就地转移的0.85亿人,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已占我国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9.1%和全国工人总量的2/3以上,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应清楚看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任重道远,面临复杂情况。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转移进入“总量过剩、结构短缺”的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尚有近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另一方面,新制度供给不足,农民工应有权益得不到保障、待遇不公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入城定居阻力重重,已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顽症,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如何面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有效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面临的一个极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对此的深入研究,不仅对从制度这个根本上切实保障农民工应有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转移,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将不存在迁移的制度障碍的发达国家或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研究对象,因而,制度对劳动力转移影响问题没有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成为该理论的“缺项”。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制度障碍这一国情出发,来研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缺陷。而且,本文从动态的制度变迁视角,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补充了目前国内静态研究为主的不足。本文从制度变迁视角进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旨在探索“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应该进行怎样的制度变迁或制度安排”,围绕这一研究目的,首先,确定了将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新制度经济理论融合起来,形成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三十多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的历程、特征与不足;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与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制度原因;最后,依据目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度缺失,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构想。全文分三篇九章展开研究:第一章导言。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论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对论文可能性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作了自我评估。第一篇,基础理论研究篇,分三章论述:一是劳动力转移理论。第二章在大量的文献检索、整理与评述的基础上,将已有的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成果,作为本文研究可资借鉴的基础理论,与此同时,摸清该理论研究现状、前沿问题及薄弱环节,为本文研究从制度视角进入找到依据。二是制度变迁理论。第三章对旧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有关代表人物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分别作了概述与简评。三是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的理论。第四章主要论证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吸纳”,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制度直接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与能够怎样转移的程度,因而对阻滞转移旧制度进行改革与变迁,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条件。这两个基本条件理论,为以后各章尤其第九章的研究,从这两个基本条件入手展开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篇,作为实证分析篇,共分四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第五-六章,侧重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的实证研究。主要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轨迹、特征、路径依赖与利益博弈,以及制度变迁存在的缺陷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并阐述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流动政策的变通行为与执行偏差的原因。第七章,对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和主要特征作实证分析。认为“新变化”集中体现在:我国劳动力转移进入了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并归纳分析了总量、人口学、流向、流动“周期性”和流动“宿愿”等五个特征。第八章,主要从制度视角,对当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制度缺失,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认为当前农民工面临的困境的根源仍在于制度缺失:包括维护农民工权益仍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某些制度设计有缺陷,使其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某些新制度安排事实上没很好实行,也是一种制度缺失;某些制度安排没有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安排,仍停留在政策、规定层次,尚缺乏法律、法规的完整有效保护。第三篇,对策探索篇,即第九章。从“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化,促进转移”,以及“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使非农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促进转移”这两个方面入手,对促进转移的制度安排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转移”的制度安排设计,主要针对目前农村劳动转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从六个方面切入:必须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这是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工享有公平待遇的权利;建立和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服务制度,为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均等化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创造制度条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城镇落户定居问题;增强农民工维权的立法强度,提高执行力度,以确保新制度的落实到位;造就包容的城市人文环境,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制定促进非农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的产业政策应包括:支持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鼓励和扶植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等。
葛正西[9](2011)在《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正主导着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深刻变革。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下一阶段发展规划战略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重点内容,国家正在全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整个国民信息化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趋势所在。在我国,民营企业是最大的企业群体,不论从数量、投资规模还是社会贡献来说,它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都无可替代,尤其是其正处在升级转型的发展关键时期,因此民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更加强烈。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人才缺乏、受管理不规范的影响、信息基础薄弱、缺乏有效地规划等。面对民营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方案:提高信息化规划水平、加强信息化保障工作、完善信息化绩效评估、引入第三方咨询和监理、应用新技术、寻求服务商和政府的支持并提出一些建设对策和保障措施,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证说明。本文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期能够为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总体来说,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协作推进信息化进程,进而促进我国整体国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贺卫红[10](2010)在《“数字湖工”校园网中安全策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校园网作为“数字校园”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状况影响着教学、科研、管理和交流等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影响着数字校园的功能能否正常发展。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网络面临的攻击呈几何数级别增长,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使得校园网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网络规模的扩大,用户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校园网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提高校校园网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问题。安全的防范不仅需要局部处理,更需要全方位的考虑;不仅需要被动的防范,更需要主动防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网络上的主动权,避免有意无意的攻击,保障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湖南工学院是由湖南大学衡阳分校与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新晋本科院校,现有三个校区。“数字湖工”是湖南工学院成立以后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规划。本文以湖南工学院校园网及其特点为基础,从产生校园网安全问题的因素、TCP/IP协议缺陷、解决安全问题的三元理论和技术模型P2DR开始分析,借鉴OSI/ISO模型中分层的观念,将校园网安全问题分为物理系统层、网络层、操作系统层、数据库系统层、应用系统层、操作管理层等几个层次来进行研究。详细研究了每个方面面临的风险,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安全需求以及解决方案,再以每个层次和每个方面的安全解决方案为基础,将其有机结合,协同应用,从而建立起整个校园网安全问题解决的系统。该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学院网络的安全需求。
二、试析高校电脑办公网络的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高校电脑办公网络的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状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概念属性 |
(一)基本内涵 |
(二)属性特点 |
(三)主要分类 |
二、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 |
(一)现实状况 |
(二)存在问题 |
(三)问题成因 |
三、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的策略框架 |
(一)转变观念认识 |
(二)健全法律法规 |
(三)建设体制机制 |
(四)安排政策制度 |
(五)加强技术手段 |
(六)培育素质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体验的我国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用户体验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用户体验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用户体验理论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 研究成果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气象信息服务国内外文献计量分析及研究综述 |
2.1 国外气象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
2.2 国内气象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
2.2.1 国内气象信息服务研究的三个阶段 |
2.2.2 国内气象信息服务研究现状(2004年至今)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网络气象信息服务现状公众调查研究 |
3.0 调查目的及意义 |
3.1 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 |
3.2 样本数据采集及调查对象概述 |
3.2.1 数据采集及样本概述 |
3.2.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3.3 网络气象信息服务公众调查结果分析 |
3.3.1 气象信息服务内容及渠道分析 |
3.3.2 网络气象信息服务公众使用情况分析 |
3.3.3 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及用户层面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用户体验度量的我国网络气象信息服务实例分析与比较 |
4.1 可用性度量方法概述 |
4.1.1 可用性度量的含义 |
4.1.2 系统可用性量表 |
4.2 实验背景概述 |
4.3 实验对象及样本概述 |
4.3.1 实验对象 |
4.3.2 实验样本概述 |
4.4 实验内容与步骤 |
4.5 基于实验结果的我国网络气象信息服务实例分析与比较 |
4.5.1 有效性分析 |
4.5.2 可用性分析 |
4.5.3 满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气象信息服务实现方法研究 |
5.1 基于用户体验的我国网络气象信息服务的问题及实施建议 |
5.1.1 我国网络气象信息服务在用户体验层面的主要问题 |
5.1.2 基于用户体验的我国网络气象信息服务的实施建议 |
5.2 用户情境概述 |
5.2.1 用户情境理论及应用 |
5.2.2 用户情境在网络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实践价值 |
5.3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气象信息服务框架及工作流程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关概念界定 |
1.2.1 数字资源相关概念 |
1.2.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概念 |
1.2.3 其它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创新之处 |
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阐释及其长期保存的相关理论问题 |
2.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类型和特征解析 |
2.1.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类型多样 |
2.1.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特征多元 |
2.2 国家层面可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价值分析 |
2.2.1 历史价值 |
2.2.2 审美(艺术)价值 |
2.2.3 科学(研究)价值 |
2.2.4 社会和精神价值 |
2.3 国家层面可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重要性”评估 |
2.3.1 数字资源的“重要性” |
2.3.2 “重要性”评估标准 |
2.3.3 “重要性”评估主体 |
2.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支撑 |
2.4.1 信息本体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2 知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3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4 前端控制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5 战略规划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6 风险管理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与策略研究 |
3.1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及其策略分析 |
3.1.1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 |
3.1.2 从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看其策略 |
3.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及其问题分析 |
3.2.1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现状 |
3.2.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问题及其分析 |
3.2.3 影响我国长期保存实践进程的因素分析 |
3.3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对我国的启示 |
3.3.1 长期保存的快速发展必须要争取国家层面的重视 |
3.3.2 长期保存的稳定和可持续开展依赖于政策法规的保障 |
3.3.3 长期保存的有效推进应坚持科学、有效的管理设计 |
3.3.4 长期保存的安全运行应围绕技术体系,加强技术创新 |
3.3.5 长期保存的社会根基在于面向社会、争取公众支持 |
3.4 现阶段我国国家层面长期保存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关系 |
3.4.1 政策策略是指引 |
3.4.2 管理策略是保障 |
3.4.3 技术策略是基础 |
本章小结 |
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 |
4.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解析 |
4.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制定的原则 |
4.2.1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
4.2.2 协调性和导向性原则 |
4.2.3 稳定性和创新性原则 |
4.2.4 立足现实和适度前瞻原则 |
4.2.5 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原则 |
4.3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的制定 |
4.3.1 制定国家长期保存战略规划 |
4.3.2 形成长期保存政策体系 |
4.3.3 构建长期保存标准体系 |
4.3.4 健全长期保存法律法规 |
4.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的实施 |
4.4.1 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度是长期保存实施的关键点 |
4.4.2 社会意识的提升度是维系长期保存可持续性的动力源 |
4.4.3 政策协同的灵活度是化解长期保存风险的突破口 |
本章小结 |
5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概述 |
5.1.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主体 |
5.1.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客体 |
5.1.3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目标 |
5.2 国家层面公共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2.1 遵循合理的长期保存原则,规范管理实践 |
5.2.2 选择合适的长期保存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
5.2.3 明确长期保存管理主体的责权,厘清管理权限 |
5.2.4 制定长期保存的选择策略,明晰管理内容 |
5.2.5 建立国家长期保存中心,集成业务环节 |
5.2.6 完善国内外合作机制,整合研究资源 |
5.2.7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实施“档案化”管理 |
5.2.8 构筑牢固的资金链和高素质人才库,储备管理能量 |
5.2.9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管理功效 |
5.3 国家层面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3.1 我国私有数字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5.3.2 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主体及其责权 |
5.3.3 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本章小结 |
6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 |
6.1 技术策略一:优化并选择性采用现有长期保存技术策略 |
6.1.1 现有长期保存技术优点和缺点并存 |
6.1.2 现有长期保存系统长处与短处共现 |
6.1.3 现有长期保存技术的应对之策:优化选择 |
6.2 技术策略二:建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 |
6.2.1 合理划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层次 |
6.2.2 树立长期保存技术体系建设的原则 |
6.2.3 科学布局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 |
6.3 技术策略三:建设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标准体系 |
6.3.1 基础:数据层标准建设 |
6.3.2 关键:业务层标准建设 |
6.3.3 核心:系统层标准建设 |
6.4 技术策略四:建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保障机制 |
6.4.1 制定长期保存技术策略 |
6.4.2 对保存载体材料进行技术性保护 |
6.4.3 建立技术发展长效跟踪机制 |
6.4.4 加强技术自主研发与创新 |
6.4.5 促进组织和技术人才建设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观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之处 |
7.2.2 展望 |
附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4)基于核心IT能力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2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与体系结构 |
2.1 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简介 |
2.1.1 数字化校园的定义 |
2.1.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框架模型 |
2.1.3 数字化校园的意义 |
2.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
2.2.1 指导思想 |
2.2.2 建设原则 |
2.2.3 建设策略 |
2.3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
2.3.1 数字化校园技术要求 |
2.3.2 应用系统的建设与集成 |
2.3.3 信息标准的建设 |
2.4 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 |
2.4.1 IT基础设施平台 |
2.4.2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 |
2.4.3 应用系统建设 |
2.4.4 统一身份认证 |
2.4.5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
2.4.6 移动校园平台 |
2.4.7 标准规范与运行保障技术 |
2.4.8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核心IT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模型构建 |
3.1 IT能力理论的提出及概念 |
3.1.1 IT能力的提出 |
3.1.2 IT能力的概念 |
3.1.3 IT能力的构成 |
3.1.4 IT能力与组织竞争优势的关系 |
3.2 高校IT能力的内容和特点 |
3.2.1 高校IT能力的定义 |
3.2.2 高校IT能力的内容 |
3.3 高校核心IT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4 高校核心IT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IT治理研究 |
4.1 IT治理概述 |
4.1.1 IT治理的提出与发展 |
4.1.2 IT治理的核心概念与范畴 |
4.1.3 IT治理的分类 |
4.2 高校核心IT能力与IT治理 |
4.2.1 IT治理与数字化校园建设 |
4.2.2 核心IT能力与IT治理的关系 |
4.2.3 IT治理下高校核心IT能力框架 |
4.3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引入IT治理 |
4.3.1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提升核心IT能力的方法 |
4.3.2 数字化校园开发中的IT治理 |
4.3.3 IT治理风险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IT治理架构 |
5.1 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 高校数字化校园IT治理目标与挑战 |
5.2.1 高校数字化校园IT治理目标 |
5.2.2 高校数字化校园IT治理挑战 |
5.3 高校数字化校园IT治理框架与实施 |
5.3.1 高校数字化校园IT治理框架 |
5.3.2 高校数字化校园IT治理实施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研究及绩效分析 |
6.1 深圳某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
6.1.1 信息化系统用户类型 |
6.1.2 校园IT基础设施及系统应用现状 |
6.2 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
6.2.1 建设背景 |
6.2.2 建设原则 |
6.2.3 技术路线 |
6.2.4 建设任务 |
6.3 数字化校园总体设计 |
6.3.1 总体架构 |
6.3.2 技术标准 |
6.3.3 数据标准 |
6.3.4 共享数据中心 |
6.3.5 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 |
6.3.6 统一门户平台 |
6.3.7 系统安全保障要求 |
6.3.8 应用系统设计要求 |
6.4 IT治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
6.4.1 IT治理的目标 |
6.4.2 高校核心IT能力提升的措施 |
6.4.3 IT治理的实施 |
6.4.4 IT治理人才培养 |
6.5 后续建设及IT治理思路 |
6.5.1 IT治理组织保障的建立 |
6.5.2 建立IT治理政策保障 |
6.5.3 建设学习型数字化校园 |
6.5.4 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变 |
6.6 绩效分析 |
6.6.1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协同有效 |
6.6.2 数据集中、充分共享、消除孤岛 |
6.6.3 流程再造、面向服务、以人为本 |
6.7 建设展望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5)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及发展典型分析 |
2.1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高校教育信息化特征 |
2.1.3 高校教育信息化内容 |
2.1.4 高校教育信息化目标和任务 |
2.2 典型经验分析 |
2.2.1 典型的选取 |
2.2.2 中山大学:灵活的管理机制 |
2.2.3 复旦大学:信息化校园规划 |
2.2.4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共享课程 |
2.2.5 伯克利分校:创新管理体制 |
2.2.6 南京农业大学:三农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
2.2.7 江苏师范大学:培养创新引领型信息化人才 |
2.2.8 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 |
2.2.9 总结 |
3 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2 访谈设计与实施 |
3.2 基于问卷调查的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
3.2.1 高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 |
3.2.2 高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 |
3.2.3 高校教学信息化应用现状 |
3.2.4 高校教育信息化组织建设现状 |
3.2.5 高校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现状 |
3.3 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部分高校信息化意识淡薄,整体规划难以实施 |
3.3.2 高校间信息化资源共享难,缺少协同和合作机制 |
3.3.3 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低,未能彰显高校强省优势 |
3.3.4 部分高校组织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运行机制不完善 |
3.3.5 信息化保障体系不完善,教育信息化创新力不足 |
4 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
4.1 发展策略提出的依据 |
4.1.1 发展优势 |
4.1.2 存在问题 |
4.2 思想革命: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认识基础 |
4.2.1 创新驱动 |
4.2.2 协同发展 |
4.2.3 服务先行 |
4.3 应用为先 |
4.3.1 完善教学信息化支持与服务 |
4.3.2 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教学 |
4.3.3 继续加强开源软件的应用 |
4.3.4 实施高校与终身学习学分互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
4.4 改革管理体制 |
4.4.1 搞好信息化总体规划 |
4.4.2 健全信息化组织机制 |
4.4.3 高校教育信息化一般管理模式构建 |
4.5 资源共建共享 |
4.5.1 组建大学联盟,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 |
4.5.2 整合优质资源,搭建教科网协作平台 |
4.5.3 建设重点专业,抓好重点专业资源建设 |
4.5.4 打造开放式的专业课程教学网,突破名师资源不足瓶颈 |
4.6 提升队伍 |
4.6.1 搭建网络培训平台 |
4.6.2 建立健全队伍培养体系 |
4.6.3 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 |
4.7 完善保障体系 |
4.7.1 建立信息化资金投入长效保障机制 |
4.7.2 加强信息化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
4.7.3 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促进教育信息化科学健康发展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知识管理的YJ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知识管理理论 |
2.1.1 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2 知识管理的基本流程 |
2.1.3 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与作用 |
2.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论 |
2.2.1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点 |
2.2.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主要职能 |
2.3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整合研究 |
2.3.1 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
2.3.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
2.3.3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作用机理 |
第三章 YJ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
3.1 YJ公司简介 |
3.2 YJ公司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 |
3.2.1 员工年龄构成 |
3.2.2 员工学历构成 |
3.2.3 员工技术职称 |
3.2.4 组织结构图 |
3.3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工作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
3.3.1 调查问卷的说明 |
3.3.2 知识管理问题分析 |
3.3.3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问题分析 |
第四章 YJ公司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实施体系 |
4.1 实施体系的总体指导策略 |
4.2 基于知识管理的YJ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运行机制 |
4.2.1 自我发展机制 |
4.2.2 自我约束机制 |
4.3 基于知识整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
4.3.1 YJ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三个阶段 |
4.3.2 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体系 |
4.4 基于知识获取的战略性招聘与配置 |
4.4.1 YJ公司战略招聘的要求 |
4.4.2 战略招聘的标准 |
4.4.3 战略招聘的实施体系 |
4.4.4 战略招聘的评估指标体系 |
4.5 基于知识共享与存储的战略性培训与开发 |
4.5.1 培训需求分析 |
4.5.2 战略培训的实施体系 |
4.5.3 战略培训的评估模型 |
4.6 基于知识运用效果评价的战略性绩效管理 |
4.6.1 YJ公司实施绩效考核标准 |
4.6.2 战略绩效考核的实施体系 |
4.6.3 战略绩效考核评估方法 |
4.7 基于知识创造与贡献的战略性薪酬管理 |
4.7.1 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的基本要求 |
4.7.2 战略薪酬管理的实施体系 |
4.7.3 战略薪酬体系的评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熊彼特与创新理论的产生 |
一、一个徘徊于矛盾之中的“信徒” |
二、“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关于创新的内涵 |
三、创新的主体与动力 |
四、创新与经济的演化 |
第二节 “技术创新论”与“制度创新论”:创新研究的深化 |
一、技术创新学派 |
二、制度创新学派 |
三、从“线性模式”到“非线性模式”:创新过程的再考察 |
第三节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发展 |
一、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进展 |
二、国家创新系统:要素、功能、关联 |
三、从理论走向政策:OECD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四节 近年来创新理论的研究热点 |
一、创新的科学分类 |
二、创新测度与创新指标的理论发展 |
三、创新生态系统 |
第二章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要素、结构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形成的历史考察 |
一、1945年之前的美国创新活动 |
二、1950-2000: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 |
第二节 透视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基于结构与要素的分析 |
一、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特征 |
二、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 |
三、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 |
第三节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指标:以研发投入为例 |
一、产业部门的研发投入 |
二、联邦政府的研发投入 |
三、州及地方政府的研发投入 |
第四节 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外部环境建构 |
一、变革时代的创新政策 |
二、后危机时代:创新政策与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三、未来美国创新系统的结构变革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发展与变革 |
一、喧嚣的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起源 |
二、通往卓越之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三、成长的烦恼:变革时代的美国研究型大学 |
第二节 创新的源泉: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基础研究的繁荣 |
一、《科学:无止境的前沿》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体制的确立 |
二、国家实验室与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能力的提升 |
三、研究型大学进行基础研究的优势 |
第三节 创新的生成:研究型大学与美国的应用研究 |
一、拜杜法案:研究型大学从“科学推动”到“技术商业化”的转变 |
二、研究型大学如何影响产业创新——基于技术转移过程的分析 |
三、大学-产业部门之间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与扩散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与知识生产变革:从模式2到学术资本主义 |
一、研究型大学与弥散式的社会知识生产 |
二、“学术资本主义”与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转型 |
三、研究型大学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 |
第二节 大学为视角的创新系统间关联:三螺旋模型 |
一、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的提出 |
二、三螺旋模型的结构 |
三、三螺旋模型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 |
第三节 实践中的“三螺旋”:创新集群中的研究型大学 |
一、创新集群的概念提出 |
二、创新集群的诸要素构成 |
三、研究型大学在创新集群中的作用 |
第四节 微观的创新系统:大学研究区 |
一、大学研究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出现 |
二、美国大学研究区的特征 |
三、大学研究区的功能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区域创新的典范: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 |
第一节 传承与超越:威斯康星理念的百年流变 |
一、“威斯康星理念”的起源 |
二、“威斯康星理念”的形成与确立 |
三、知识社会与21世纪的威斯康星理念 |
第二节 跨学科研究与大学-产业合作 |
一、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集群聘请计划”的实施 |
二、与产业部门研发伙伴关系的建立 |
第三节 从技术转移到创新实现:UW-M创新过程的考察 |
一、大学技术转移机构的领跑者:WARF |
二、创新的摇篮——威斯康星研究区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创新、资本主义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竞争本质及其多样性 |
二、企业家精神与研究型大学的创新 |
三、研究型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共生演进” |
第二节 “道法自然”与“顺势而为”: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未来 |
一、动态均衡的“创新生态系统” |
二、面向未来的美国国家创新系统:政策转型与理念重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线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线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相关概念 |
1.3.2 制度和制度变迁的相关概念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性的主要创新点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 |
2.1.2、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2.1.3、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 |
2.1.4、托达罗模型 |
2.1.5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
2.1.6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
2.1.7 斯塔克(Stark)的新迁移理论 |
2.1.8 国外研究评述 |
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2.2.1 国内研究进展的特征 |
2.2.2 国内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类 |
2.2.3 对国内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第三章 制度变迁理论概述与简评 |
3.1 旧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1 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2 康芒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
3.1.3 简要评述 |
3.2 新制度学派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
3.2.1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成与基本内容 |
3.2.2 简要评述 |
3.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哈耶克的制度变迁理论 |
3.3.1 哈耶克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 |
3.3.2 简要评述 |
3.4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
3.4.1 马克思创立的经济学体系是个完整的制度分析框架 |
3.4.2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内容 |
3.5 制度变迁理论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启示 |
第四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本质与基本条件 |
4.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
4.1.1 从供给角度看,人口众多农业大国的高出生率,是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膨胀的直接原因 |
4.1.2 从需求视角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降低了对劳动力需求,是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的重要原因 |
4.1.3 从体制因素看,城乡分割的二元化体制阻隔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是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沉积的体制原因 |
4.1.4 从就业政策看,逆向调节的就业政策,加剧了农业劳动力过剩 |
4.1.5 从转移能力看,农村教育落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导致转移困难 |
4.2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本质: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 |
4.2.1 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律 |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动因 |
4.3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约束条件 |
4.3.1 基本约束条件之一: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化状况决定着非农产业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程度 |
4.3.2 基本约束条件之二:制度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转移程度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的制度变迁分析(上) |
5.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轨迹 |
5.1.1, 1979-1983年:"控制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起始阶段 |
5.1.2, 1984-1988年:"允许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阶段 |
5.1.3, 1989-1991年:"控制盲目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整阶段 |
5.1.4, 1992-2000年:"规范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阶段 |
5.1.5, 2000年以后:"公平流动"政策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稳步加快阶段 |
5.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特征 |
5.2.1 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性 |
5.2.2 制度变迁的诱致性 |
5.2.3 制度变迁的政府主导性 |
5.2.4 制度变迁的效果由"帕累托改进"走向"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
第六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的制度变迁分析(下) |
6.1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利益博弈 |
6.1.1 地方政府:维护本地利益的博弈主体与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偏好 |
6.1.2 地方政府流动政策的变通与执行偏差原因 |
6.1.3 农民工:利益博弈的弱势群体 |
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6.2.1 路径依赖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6.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6.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存在问题 |
6.3.1 制度供给相对不足 |
6.3.2 制度变迁缓慢 |
6.3.3 执行力不强,抓落实缺乏力度 |
6.3.4 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滞 |
6.3.5 制度变迁战略构想尚欠缺 |
第七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变化与主要特征 |
7.1 从劳动力供给状况看,我国已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 |
7.1.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划分之我见:对刘易斯拐点理论的修正 |
7.1.2 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已进入"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第二个小阶段的判断依据 |
7.2 从劳动力"代际"构成看,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 |
7.2.1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工的主体 |
7.2.2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差异 |
7.2.3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变化对转移政策和制度安排提出了新的挑战 |
7.3 我国农劳动力转移呈现的新特征 |
7.3.1 总量特征 |
7.3.2 人口学特征 |
7.3.3 流向特征 |
7.3.4 流动"周期性"特征 |
7.3.5 流动"宿愿"特征 |
第八章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 |
8.1 当前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
8.1.1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
8.1.2 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
8.1.3 农民工参保比例低,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
8.1.4 户籍制度仍是农民工实现完整转移第二步跨跃的制度障碍 |
8.1.5 农民工民主权利缺失 |
8.1.6 家庭分离,情感生活孤独,农村"留守"问题突出 |
8.2 当前农民工面临困境的根源仍在于制度缺失 |
8.2.1 维护农民工权益仍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 |
8.2.2 某些制度设计有缺陷,发挥不了"维权"的应有作用 |
8.2.3 某些新制度安排没很好地实行,也是一种制度缺失 |
8.2.4 某些制度安排没有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维权"问题 |
8.2.5 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安排仍停留在政策和行政规定层次,尚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保护 |
第九章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制度安排的构想 |
9.1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与构想框架 |
9.1.1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要求 |
9.1.2 促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 |
9.1.3 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制度安排的构思框架 |
9.2 加快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 |
9.2.1 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 |
9.2.2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工享有同等住房、社会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 |
9.2.3 建立和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与服务制度,为农民工就业机会均等化和就业能力可持续提高创造制度条件 |
9.2.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逐步解决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问题 |
9.2.5 增强农民工维权的立法强度,提高执行力度,健全"维权"机制,以确保新制度的实施落实到位 |
9.2.6 造就包容的城市人文环境,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
9.3 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 |
9.3.1 在产业类型上,要继续实施支持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发展的政策 |
9.3.2 在企业规模上,要实施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 |
9.3.3 在区域分布上,要实施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 |
9.3.4 在劳动力流向上,要制定鼓励和扶植农民工回乡创业政策 |
9.3.5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布局上,要实施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 |
第十章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后续研究打算 |
10.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1.1 关于本文研究意义与研究视角的结论 |
10.1.2 关于制度视角下的当前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主要原因 |
10.1.3 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制度安排的构想 |
10.2 本文研究中提出的较有独到见解的观点 |
10.3 后续研究打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民营企业独立研究的必要性 |
1.3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本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有关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
2.1.2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
2.1.3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
2.1.4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2 民营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
3.1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
3.2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案例引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方案设计与构建 |
4.1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序 |
4.2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
4.2.1 指导思想 |
4.2.2 指导原则 |
4.3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方案 |
4.3.1 提高信息化规划水平 |
4.3.2 加强信息化实施过程保障工作 |
4.3.3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机制 |
4.3.4 引进第三方咨询和监理机构 |
4.3.5 应用新兴技术 |
4.3.6 服务提供商支持 |
4.3.7 政府支持 |
4.4 Y 公司信息化系统优化建设 |
4.4.1 Y 公司信息化总体规划 |
4.4.2 Y 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 |
4.4.3 Y 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 |
4.4.4 Y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 |
4.4.5 Y 企业信息化建设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和保障措施 |
5.1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
5.2 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
5.2.1 优化组织结构 |
5.2.2 改善传统管理模式 |
5.2.3 做好信息化资金筹集、运用和分配工作 |
5.2.4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
5.2.5 加强培训管理工作 |
5.2.6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 |
5.2.7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数字湖工”校园网中安全策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知识和技术研究 |
2.1 相关知识介绍 |
2.1.1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
2.1.2 TCP/IP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2.1.3 网络攻击知识介绍 |
2.2 相关技术介绍 |
2.2.1 网络安全的“三元论”理念 |
2.2.2 P2DR 模型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
2.2.3 P2DR 模型结构及相应执行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湖工”校园网安全问题需求分析 |
3.1 湖南工学院校园网的结构及特点 |
3.2 湖南工学院校园网面临的安全风险分析 |
3.3 湖南工学院校园网安全需求 |
3.3.1 非技术模块的安全问题及安全需求框架 |
3.3.2 技术模块的安全问题及安全需求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湖工”校园网安全策略设计 |
4.1 “数字湖工”校园网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
4.2 管理层安全方案设计 |
4.2.1 网络安全总则 |
4.2.2 网络安全人员组织管理 |
4.2.3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
4.3 环境和硬件(物理)层安全方案设计 |
4.4 网络层安全方案设计 |
4.4.1 网络层的安全技术策略 |
4.4.2 网络层设计中业务服务质量的保证 |
4.4.3 网络层设计中网络管理系统的辅助功能 |
4.5 操作系统层的安全方案设计 |
4.6 数据库层的安全方案设计 |
4.7 应用层的安全方案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湖工”校园网安全策略的实现 |
5.1 “数字湖工”校园网安全策略概述 |
5.2 网络安全加固 |
5.2.1 主机安全加固 |
5.2.2 数据库安全加固 |
5.2.3 防火墙设备安全加固 |
5.2.4 个人防火墙的实现 |
5.2.5 端口扫描程序的实现 |
5.2.6 接入层和核心层的安全措施 |
5.3 网络安全产品的部署 |
5.3.1 防火墙系统的部署 |
5.3.2 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 |
5.3.3 全网统一的用户身份鉴别/授权/审计系统的部署 |
5.3.4 全网统一配置和管理的防病毒系统的部署 |
5.4 数据通信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系统 |
5.4.1 备份策略 |
5.4.2 灾难恢复 |
5.4.3 数据通信网络备份部署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字湖工”校园网安全策略的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安全策略的测试 |
6.2.1 功能测试 |
6.2.2 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科研活动情况 |
四、试析高校电脑办公网络的技术因素与非技术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子行政审批系统运行保障体系问题研究[D]. 伏强. 吉林大学, 2017(08)
- [2]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体验的我国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研究[D]. 顾铭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3]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D]. 聂云霞. 武汉大学, 2014(07)
- [4]基于核心IT能力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D]. 朱爱群. 武汉大学, 2013(01)
- [5]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 蒋艳红. 江苏师范大学, 2012(06)
- [6]基于知识管理的YJ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D]. 龚靖. 安徽大学, 2012(10)
- [7]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D]. 王志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8]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D]. 毛隽. 复旦大学, 2011(08)
- [9]我国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方案研究[D]. 葛正西. 华侨大学, 2011(04)
- [10]“数字湖工”校园网中安全策略的设计与实现[D]. 贺卫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