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价铬引发MMA对纤维素的接枝共聚(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霞[1](2021)在《绿色化学视角下的甘蔗渣废弃物的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甘蔗渣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具有环境友好等特点。甘蔗渣纤维素具有可再生性,是一种环保的绿色高分子材料。以绿色化学为视角,从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利用、使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试剂、可降解绿色化学品、绿色能源、污染治理等方面探讨可再生甘蔗渣废弃物在预处理提取纤维素、化学改性、应用领域的绿色思维,以期对其他农林废弃物应用的绿色化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赵德志[2](2021)在《螯合纤维及其水泥基材料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矿业、电镀、制革等与金属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含重金属的工业废弃物、工业污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生物圈内,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由于重金属无法被生物降解,且能通过生物链循环进入植物体、动物体,最终会危害人类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高效、简易、低成本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措施成为了研究热点。水泥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含重金属固废的固化处理,但处理后的固化体存在体积稳定性差、重金属溶出等问题。螯合吸附纤维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含重金属废水的分离与处理,具有选择性强、吸附容量大等特点,鉴于纤维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化学方法将纤维材料改性制备螯合吸附纤维,使之实现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吸附,并将螯合吸附纤维同水泥基材料共同用于固化重金属离子及含重金属固废,对固化体的力学性能、重金属浸出毒性等进行实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工程领域常用的有机合成聚丙烯纤维和天然植物纤维素纤维作为基体材料,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纤维表面接枝丙烯腈,并优化实验条件,使丙烯腈接枝率分别达到了33.33%和92.18%;将接枝纤维同盐酸羟胺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制备偕胺肟化、胺化改性的聚丙烯/纤维素基螯合纤维。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表面更粗糙、比表面积增大,而改性后的纤维素纤维表面被反应产物覆盖、比表面积有所下降;两类改性纤维表面都含有大量的偕胺肟基团和氨基基团,纤维亲水性明显增强,热稳定性有提升。将制备的改性聚丙烯/纤维素纤维用于同时吸附水溶液中的Cu2+、Pb2+、Zn2+三种重金属离子,讨论了溶液初始pH值、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改性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改性纤维的吸附稳定性和循环吸附性能,并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曲线以及FT-IR、XPS等表征手段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纤维对Cu2+、Pb2+、Zn2+的吸附容量高、吸附速率快,且吸附过程均为化学吸附,纤维表面功能基团中N、O能同三种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并形成稳定配位结构,而影响Cu2+、Pb2+、Zn2+三种重金属离子竞争吸附的因素为离子亲和力、空间位阻效应及离子共价指数。相较于改性聚丙烯纤维,改性纤维素纤维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更好,但20次吸附循环后的吸附量损失更大。将制备的改性聚丙烯/纤维素纤维和水泥共同用于固化Cu2+、Pb2+、Zn2+三种重金属离子,通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水化放热量和水化产物等测试分析,探讨重金属离子、改性纤维对水泥性能影响,并利用三种不同的浸出试验方法,探究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Cu2+、Pb2+、Zn2+会抑制水泥水化反应,导致水泥抗压强度降低、凝结时间延后,而掺入改性纤维可以有效弥补重金属离子对水泥水化的负面作用,且能通过双重稳定作用增强水泥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效果。此外,改性纤维还能提高水泥对甲基橙染料的吸附量,实现99%以上的吸附效率。基于改性纤维及其水泥基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良好吸附固化性能,将两种含重金属固废污泥和赤泥作为矿物掺合料掺入水泥,探究掺入不同种类改性纤维及不同污泥/赤泥取代率时固化体的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毒性和化学形态分布。研究发现,提高污泥/赤泥取代量会降低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提高固化体中处于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离子的相对含量,增大固化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量;在掺入不同种类的改性纤维后,固化体抗压强度提高、重金属浸出毒性明显降低,且处于残渣态、有机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重金属离子相对含量明显提高。对污泥/赤泥固化体基质及滤液分别建立模型、评估环境风险,得到了不同取代量时固化体基质和滤液的环境风险变化规律,且掺入改性纤对降低污泥/赤泥固化体基体和滤液潜在环境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张萌[3](2021)在《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但愈来愈严重的水污染使得安全饮用水严重短缺,因此改善水污染问题迫在眉睫。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是水污染的常见处理方式,其中化学吸附法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可大规模地处理染料废水。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聚合物,利用醚化、酯化、接枝聚合等对其进行改性,可赋予纤维素更加优异的理化和生物等性能。以纤维素为骨架,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引入具有吸附功能的聚合物侧链,可突破纤维素本身吸附官能团数量的限制,使得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显着提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制备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以及探究该阳离子衍生物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的吸附性能。首先,以过硫酸钾(potassium persulfate,KPS)为引发剂,在纤维素(cellulose)上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hydroxyethyl acrylate,HEA)成功得到高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cellulose-graft-poly(hydroxyethyl acrylate),Cell-g-PHEA],当 HEA 浓度为 2.5835 mol L-1、引发剂的浓度为0.0285 mol L-1、引发温度和反应温度为50℃时,Cell-g-PHEA的接枝率可达到535.34%,接枝效率达到了 89.19%。随后通过氯化亚砜(SOCl2)与Cell-g-PHEA进行氯代反应成功制备了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氯乙酯[cellulose-graft-poly(chloroethyl acrylate),Cell-g-PCEA],对SOCl2浓度及反应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SOCl2的浓度为1.8910 mol L-1、反应温度为70℃时,氯代度最高可达98.05%。最后使用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对获得的Cell-g-PCEA进行季铵化,得到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cationic derivative from cellulose-graft-poly(hydroxye thyl acrylate),CD-Cell-g-PHEA],研究了 TMA浓度以及催化剂KI浓度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MA和KI的浓度分别为6.7797mol L-1、0.0361 mol L-1时,季铵化程度达到最优为46.86%。纤维素以及各阶段产物的红外谱图、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均可证实CD-Cell-g-PHEA被成功制备,同时Cell-g-PCEA的有机氯含量分析表明作为中间体的Cell-g-PCEA也被成功制备。此外,还探究了 CD-Cell-g-PHEA对甲基橙(methyl orange,MO)的吸附性能,从溶液起始pH对MO去除效果影响、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吸附热力学及吸附-解吸性能等多方面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当MO溶液的起始pH在2-11范围时,CD-Cell-g-PHEA对其去除率均高于90%,即该吸附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适应废水复杂的酸碱度;CD-Cell-g-PHEA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即化学吸附,初始吸附速率V0为36.90 mg g-1 min-1;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CD-Cell-g-PHEA的吸附属于单层吸附,且最大的吸附容量可达1103.053 mgg-1,与其它吸附剂的吸附容量相比,本文制备的吸附剂展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吸附热力学表明CD-Cell-g-PHEA吸附甲基橙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可再生实验中,经过四次吸附-解吸实验后,吸附剂对甲基橙溶液仍可以保持75%以上的去除率,表明CD-Cell-g-PHEA有一定的可再生性能。综上,本论文所制备的阳离子型纤维素基吸附剂CD-Cell-g-PHEA是一种吸附性能优异、高效、可再生的吸附剂,预期在处理染料废水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袁寒梦[4](2021)在《纳米纤维素基碳点水凝胶的吸附与荧光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水体中Cr(Ⅵ)是一种能够稳定存在于环境中的典型重金属污染物,对人类与水生生物具有致癌和致基因突变的危害。因此,设计开发高效无毒去除Cr(Ⅵ)的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水凝胶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可再生、吸附容量大的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在Cr(Ⅵ)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论文以可再生资源纤维素为基质,通过在其上面负载荧光碳点(CDs)先后合成了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LH)、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LLH)与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LNH),用于高效吸附水体中Cr(Ⅵ),并实现Cr(Ⅵ)的荧光检测可视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原木为原料,通过脱木素工艺获得漂白木,进一步利用小分子单体与交联剂自由基聚合合成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与荧光光谱仪(FS)等手段对此水凝胶的形态特征、化学组成与光学性质进行一系列表征,结果发现其三维孔洞结构清晰,荧光性能优异,绝对荧光量子产率为12.8%。利用ICP-OES研究了此水凝胶的Cr(Ⅵ)吸附性能,发现其吸附等温线与吸附动力学分别符合Langmuir模型与拟二阶动力学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98.14mg/g,且循环利用性能良好。此外,将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用于Cr(Ⅵ)的荧光检测,发现其选择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为提高水凝胶的吸附性能,将木质纤维素纳米化,并引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木质素,合成具备三维孔洞结构的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利用SEM、XRD、FTIR、UV-vis与FS等手段对此水凝胶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与荧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三维孔洞结构,荧光性能优异,绝对荧光量子产率为7.3%。通过一系列吸附实验发现此水凝胶的Cr(Ⅵ)吸附等温线与吸附动力学分别符合Freundlich模型与拟二阶动力学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599.99 mg/g。同时,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可用于水体中Cr(Ⅵ)的荧光检测,其检测限为11.2 mg/L,线性范围为15~200 mg/L。利用加标回收法研究了此水凝胶对实际水体中Cr(Ⅵ)的检测可行性,结果发现Cr(Ⅵ)的加标回收率为90.51%~103.93%,相对标准偏差为0.98%~3.36%。(3)为进一步提高水凝胶的吸附性能,引入无机吸附材料纳米钛酸钠,制备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利用SEM、XRD、FTIR、UV-vis与FS等手段分析了此水凝胶的化学结构与荧光性能,结果发现纳米钛酸钠被包裹在水凝胶中,并与木质纳米纤维素共同构成三维孔洞结构,其绝对荧光量子产率为13.5%。通过一系列吸附实验研究了水凝胶的Cr(Ⅵ)吸附性能,结果发现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其最大理论吸附量为648.38 mg/g。同时,将此水凝胶用于水体中Cr(Ⅵ)的荧光检测,发现其能选择性识别Cr(Ⅵ)。通过FTIR与XPS分析了此水凝胶对Cr(Ⅵ)的吸附机制,结果发现该吸附过程涉及静电引力、氢键作用与离子交换的协同效应,同时,由于Cr(Ⅵ)与碳点表面的氨基通过静电引力结合,进而造成水凝胶的荧光猝灭。综上所述,论文基于纤维素基水凝胶与碳点的优异性质,立足于提高水凝胶吸附性能、新增检测功能的需求,通过化学接枝、原位聚合等手段,实现荧光碳点的有效负载,创生了三种新型荧光纤维素基碳点水凝胶,赋予其对Cr(Ⅵ)的快速捕捉、高效吸附与可视化检测功能,为设计、制备多功能纤维素基水凝胶提供了新的思路。
彭雄[5](2020)在《纤维素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六价铬和对氨基苯胂酸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体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其治理工作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具有无毒、环境友好、廉价、可再生等优点,开发纤维素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已有许多研究者对纤维素的改性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进行了研究,但改性纤维素材料仍然存在官能团接枝率低、吸附选择性和吸附亲和力不高等问题。此外,纤维素材料对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仍缺乏研究。因此,本论文采用多种方法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制备具有高接枝率、高吸附选择性和吸附亲和力的纤维素吸附材料,并探究其对六价铬(Cr(VI))和新型环境污染物对氨基苯胂酸(p-ASA)的吸附性能和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提出采用均相交联法来提高纤维素表面官能团的负载量,并制备聚乙烯基咪唑改性的纤维素复合材料(MCC-PVIM)。表征结果表明,均相交联法提高了纤维素表面咪唑官能团负载量,且MCC-PVIM呈三维网格结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CC-PVIM对Cr(VI)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时间为3小时;溶液p H值为3时,MCC-PVIM对Cr(VI)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34.1 mg/g,是未改性纤维素吸附容量的13倍。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过程,并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结合光谱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可知,MCC-PVIM表面多种官能团通过氢键、静电和色散等作用力协同促进Cr(VI)的吸附。此外,吸附过程中还涉及离子交换和氧化还原反应。基于Donnan膜效应,提出抗衡阴离子与Cr(VI)的强相互作用能有效解决Cr(VI)选择性吸附的问题。采用均相交联法和离子交换法相结合的方法,将Mo S42-负载于聚乙烯基咪唑功能化的纤维素上,制备N/S功能化纤维素多孔材料(MPS),并研究其对Cr(VI)选择性吸附性能和机理。吸附实验表明,在高浓度共存离子环境中,MPS对Cr(VI)的吸附分配系数高达1.01×107m L/g,证明MPS对Cr(VI)具有优异的吸附选择性。MPS表面带正电荷的咪唑盐官能团通过Donnan膜效应促进Cr(VI)在其表面预富集,Mo S42-与Cr(VI)发生强相互作用,两者协同增强了纤维素对Cr(VI)的吸附选择性。此外,MPS在宽泛的p H范围(1.0~8.0)对Cr(VI)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p H值为3时最大吸附容量达379.78 mg/g,表明该材料具有处理工业含Cr(VI)废水的应用潜力。提出将咪唑功能化纤维素材料用于吸附p-ASA的思路,拓宽纤维素在新型环境污染物吸附领域的应用范围。吸附实验表明,含氮纤维素多孔材料(MP)对p-ASA具有高的吸附容量(216.9 mg/g)和快速吸附效率(3.21×10-3 g·mg-1·min-1),吸附过程符合Frendlich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环境因素对p-ASA吸附性能的影响、光谱分析和DFT计算表明,氢键是吸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且咪唑环上的亚胺基是p-ASA优先的吸附位点。提出在纤维素复合材料中引入氧化铁纳米粒子能有效解决纤维素对p-ASA吸附亲和力低的问题。采用均相交联和原位沉淀法制备氧化铁基纤维素复合材料(Mn Fe-MP和HFO-MP),并探究其对p-AS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n Fe-MP和HFO-MP对p-ASA表现出增强的吸附性能,它们的最大吸附容量和单点吸附Kd0.03值分别为351.5 mg/g和468.8 mg/g,14.05 g/L和46.83 g/L。复合材料对p-ASA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且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理论模型和光谱分析表明,配位和氢键作用协同促进了复合材料对p-ASA的吸附。HFO-MP中HFO通过配位和氢键作用与p-ASA同时形成内圈和外圈络合物,Mn Fe-MP中Mn Fe2O4主要通过配位作用与p-ASA形成内圈络合物。本文制备的纤维素吸附材料具有重金属阴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吸附去除的应用潜力,可为纤维素吸附材料的设计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王露琦[6](2020)在《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制备及其对Ni2+、Cu2+和Co2+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进行改性,通过与钛溶胶合成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吸附剂(TCX),考察其对Ni2+、Cu2+和Co2+吸附性能,研究吸附过程机理,进行选择性吸附实验和解吸实验,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CS2为改性剂,在NaOH作用下合成纤维素黄原酸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钛溶胶,负载纤维素黄原酸盐上,得到吸附剂TCX。对合成产物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表征,结果均表明在纤维素分子上引入了黄原酸基团和钛溶胶,且产物表面粗糙。(2)以TCX为吸附剂分别对Ni2+、Cu2+和Co2+进行吸附实验,考察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添加量和溶液pH值对三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影响。当吸附时间为90 min,吸附温度为40℃,吸附剂添加量为0.30 g,溶液pH值为5时,对Ni2+吸附率为94.92%,吸附量为3.95 mg/g;当吸附时间为90 min,吸附温度为40℃,吸附剂添加量为0.10 g,溶液pH值为5时,对Cu2+吸附率为95%,吸附量为11.87 mg/g,当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45℃,吸附剂添加量为0.10 g,溶液pH值为4时,对Co2+吸附率为95.28%,吸附量为5.95 mg/g。利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得到系数R2分均大于0.99,相关系数较好;吸附Ni2+、Cu2+和Co2+过程吉布斯自由能变(△G)分别为-5.45 kJ/mol,-4.79 kJ/mol,-3.95 kJ/mol,反应均为自发进行,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1.91 mg/g,62.01 mg/g,67.06 mg/g;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吸附剂对Ni2+、Cu2+和Co2+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吸附过程由化学表面吸附过程控制。(3)在最佳吸附条件下,TCX作为吸附剂对Ni2+、Cu2+和Co2+混合溶液进行选择性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TCX对吸附Cu2+效果更好,其次是Co2+和Ni2+。解吸实验表明,HNO3能够脱附并回收吸附剂上Ni2+、Cu2+和Co2+,对Ni2+解吸率为91.36%,Cu2+解吸率为92.66%,Co2+解吸率为82.71%,经过三次解吸-吸附-再解吸,吸附剂仍然保持较好吸附性能,达到吸附剂再利用效果。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CX是一种可回收、高效的吸附材料,可有效处理、回收废水中Ni、Cu和Co重金属离子。
张海怡[7](2020)在《nZVI生化体系对土壤Cr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污染问题历来是国内外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铬是土壤污染物之一,六价铬(Cr(VI))的毒性很大,会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我们重点研究的内容为将Cr(VI)转化为三价铬(Cr(III))并将其从土壤中清除。化学修复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最常见的修复技术,具有效率高、应用广泛等特点。纳米零价铁(n ZVI)还原修复是其中之一,能够高效的将Cr(VI)还原为Cr(III)。然而,由于n ZVI易团聚、易氧化、易失活等缺点,因此研究稳定化的n ZVI,提高Cr(VI)还原速率尤为重要。本文在静态实验中,对稳定化n ZVI去除土壤Cr(VI)的特征及其对Cr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酸(AA)、菌液(氧化亚铁硫杆菌(T.f)+氧化硫硫杆菌(T.t))构成的稳定剂实现对n ZVI的分散稳定化。CMC具有增稠、粘合的作用,AA可以减慢CMC的水化速率,菌液可以加速Cr(VI)的溶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高效促进土壤Cr(VI)的去除。(2)确定出静态土壤实验中n ZVI还原Cr(VI)的最佳条件。稳定化n ZVI的浓度为1.0 g/L,n ZVI投加量为0.1 g/L,初始p H值为4,温度为30℃。腐殖酸(HA)浓度增大会抑制Cr(VI)去除率的提高,但一定浓度的CM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HA对Cr(VI)去除的抑制作用。(3)分析出不同初始p H值下的菌群特征。初始p H值为4与p H值为2的土壤溶液中优势菌种为嗜酸性菌属,可以通过产酸降低土壤溶液的p H值,形成有利于Cr(VI)与Cr(III)由沉淀态向游离态转化的条件,促进Cr(VI)从土壤中的溶出。(4)在反应前后,Cr的化学形态发生改变,残渣态减少,交换态增多,Cr的生物浸出毒性显着降低,且Cr(VI)的降低率高于Cr(总),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Cr(VI)与Cr(总)更不易于浸出。(5)在反应前30 min内,稳定化n ZVI对Cr(VI)的去除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稳定剂浓度、稳定化n ZVI投加量、初始p H值和温度均会影响表观速率常数Kobs。
唐孝颜[8](2020)在《棉纤维羟基化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废水的处理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吸附法因制作成本低,来源丰富,去除效果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天然高聚物,完全可以再生,是一种储量巨大的天然资源。纤维素含有很丰富的官能团,容易进行化学修饰,并有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等优点,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目前人类利用到的纤维素占纤维素的比例不到10%,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BP-OH)是一种高度支链化的聚合物,端基是由很多的羟基组成,极易溶于水及其他常见溶剂,且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另外,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棉纤维为基材,通过环氧氯丙烷和高碘酸钠对棉纤维进行环氧化和双醛氧化,然后通过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接枝β-CD、利用缩醛反应接枝HBP-OH,并对β-CD和HBP-OH的接枝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FT-IR、SEM、XRD、XPS等对制备的新型棉纤维基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吸附剂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机理。通过对重金属离子(Pb2-、Cd2+、Cu2+)的吸附结果表明,接枝β-CD和HBP-OH的棉纤维基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比原棉纤维更高。原棉纤维对Pb2+、Cd2+、Cu2+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7mg/g、2.3mg/mg、1.2mg/g,棉纤维吸附剂对Pb2+、Cd2+、Cu2+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54.3mg/g、46.5mg/g、13.8mg/g,制备的棉纤维吸附剂是原棉纤维吸附容量的8-20倍。研究了环氧化温度、β-CD用量、接枝时间、高碘酸钠浓度、HBP-OH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本文还采用了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对吸附结果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毛正鑫[9](2020)在《基于糠醛渣的吸水/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糠醛渣,是一种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资源的工业废弃物,没有得到合理地利用。本课题的研究则是基于糠醛渣,采用微波辅助氢氧化钠溶液提取糠醛渣纤维素,并分离得到糠醛渣木质素;以糠醛渣纤维素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接枝法成功制备了糠醛渣纤维素吸水树脂;以糠醛渣木质素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成功制备了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通过红外光谱仪(FI-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糠醛渣纤维素吸水树脂和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分别对糠醛渣纤维素吸水树脂的吸水(液)性能和糠醛渣木质素微球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第一步,分离得到糠醛渣纤维素及木质素。已有报道中,较多的是直接针对于糠醛渣进行改性处理,本课题欲将糠醛渣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使其功能性得到更好的展现。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设计实验得到提取纤维素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为1:20g/m L、搅拌速度为400r/min、碱液浓度为11%、反应时间为43min、反应温度为66℃。通过FT-IR、SEM、XRD对其进行表征,糠醛渣纤维素整体表现出无规则螺旋状,糠醛渣木质素呈现出棍棒状结构。糠醛渣纤维素的组成为纤维素85.4%、木质素9.83%、无机盐4.77%,糠醛渣纤维素的含量与提取条件的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表示Y=84.25+1.59A+0.94B+2.43C-0.22AB+0.61AC+1.3BC-3.75A2-3.21B2-2.36C2(A,碱液浓度/%;B,时间/min;C,温度/℃);糠醛渣木质素的组成为木质素58.3%、纤维素24.7%、无机盐17.0%。第二步,制备得到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已有较多学者使用生物质资源作原料制备吸水树脂,本课题中欲使用生物质废弃资源当作原料,变废为宝。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吸水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复合单体(mAA:mAM=2:1)用量9.00g、反应温度为62℃、AA中和度65%、引发剂用量2.20g、交联剂用量为0.07g和油水体积比1.3:1。制备得到的吸水树脂对去离子水、自来水和人工尿液的吸水(液)倍率分别为179g/g、40.5g/g和18.3g/g。通过FT-IR、SEM、XRD对其进行表征,接枝了AA和AM的吸水树脂与糠醛渣纤维素的形貌没有明显差异,仍然呈现无规则形状,晶形变化不明显。第三步,制备得到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当下六价铬的吸附研究技术较为成熟,本课题欲制备出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微球材料,提高对六价铬的吸附能力。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方案得到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木质素用量0.60g,PEI用量2.25g,EPI用量2.25mL,SDBS用量0.075g,温度56℃,油水体积比4.5:1。通过FT-IR、SEM、XRD和激光粒度仪对其进行表征,微球表面有少量孔洞和纤维状结构,平均粒径为135μm,均匀性为0.290,粒径分布较均匀,接枝了PEI的木质素形貌发生显着变化,由棍棒状变为球形,结晶度也大幅降低。第四步,对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得到微球对水中Cr(VI)吸附的最佳条件为Cr(VI)初始浓度为140mg/L,pH=5,吸附剂用量为20mg,55℃条件下吸附120min,吸附量达到最大为263mg/g。通过探讨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的吸附模型,发现微球对Cr(VI)的吸附行为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且二级动力学模型比较适用于描述其吸附行为。微球对Cr(VI)的吸附为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
杨中豪[10](2019)在《接枝超支化胺吸附滤膜制备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膜分离技术在水体的处理,特别是废水处理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使用,吸附膜作为分离膜材料的一种,是分离膜与吸附相结合的一种材料。吸附膜是使用具有一定孔径的膜材料作为基体或介质,将具有目标功能的颗粒或基团嵌入/连接到膜上,使其具有膜分离和吸附两种能力。膜材料性能优异,应用广泛,近年来对膜材料的改性一直以来是研究热点。本文选用的超支化聚酰胺-胺(HPAMAM)具有特殊的超支化结构和大量的端胺基团,且相较于具有高度对称结构的树枝状大分子来说,它们具有相似的性能,但HPAMAM的制备方法更简单方便,生产成本更低。因此在膜改性领域具有很好的前景。本文以均苯三甲酰氯为交联剂,通过界面聚合和化学接枝两种方法成功将超支化胺接枝在了纤维素材料上,在初步对比两种方法后选择了化学接枝法为改性方法制备HPAMAM改性吸附膜,测定了改性膜对铜离子、铬离子、铅离子、甲基橙、罗丹明B的吸附容量,检验了 pH值、浓度、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其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发现HPAMAM改性吸附膜对三种重金属离子和两种染料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但是滤膜本身纤维强度不高,重复使用性能较差。本文进一步选用了纤维强度较高的纯棉滤布为基膜,将超支化胺成功接枝在了滤布上。并检验了其对铜离子、甲基橙、罗丹明B的吸附能力,检验了 pH值、浓度、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发现HPAMAM改性棉纤维滤布对三种重金属离子和两种染料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并研究了其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发现HPAMAM改性棉纤维滤布对铜离子和两种染料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大于HPAMAM改性吸附膜,而且重复利用性较好,在重复使用四次后仍保留着70%的吸附容量。
二、六价铬引发MMA对纤维素的接枝共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价铬引发MMA对纤维素的接枝共聚(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化学视角下的甘蔗渣废弃物的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甘蔗渣是巨大的绿色资源宝库 |
2 甘蔗渣的组成及其结构特点 |
3 甘蔗渣纤维素提取方法的绿色思维 |
3.1 物理提取法 |
3.2 化学提取法 |
3.3 生物提取法 |
4 甘蔗渣纤维素化学改性中的绿色思维 |
4.1 醚化改性的绿色思维 |
4.2 酯化改性的绿思维 |
4.3 接枝共聚改性的绿色思维 |
5 甘蔗渣纤维素应用中的绿色思维 |
5.1 制备生物质乙醇,开发绿色能源 |
5.2 合成环境友好型高吸水树脂 |
5.3 制备吸附剂,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
6 结语 |
(2)螯合纤维及其水泥基材料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含重金属废水及固体废物处理现状 |
1.2.1 重金属废水处理现状 |
1.2.2 重金属固体废物处理现状 |
1.3 纤维吸附材料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课题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纤维改性及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形态分析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及表征方法 |
2.2.1 原材料及实验仪器 |
2.2.2 表征方法 |
2.3 纤维改性方法与优化 |
2.3.1 聚丙烯纤维改性 |
2.3.2 纤维素纤维改性 |
2.4 改性聚丙烯纤维的表征 |
2.4.1 扫描电镜 |
2.4.2 傅立叶红外光谱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4 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 |
2.4.5 比表面积及表面能 |
2.5 改性纤维素纤维的表征 |
2.5.1 表面形貌 |
2.5.2 表面元素及官能团 |
2.5.3 热稳定性 |
2.5.4 比表面积及亲水性 |
2.6 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形态分布 |
2.6.1 溶液中Pb~(2+)的形态分布 |
2.6.2 溶液中Cu~(2+)的形态分布 |
2.6.3 溶液中Zn~(2+)的形态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纤维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竞争吸附 |
3.1 引言 |
3.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3.2.1 原材料 |
3.2.2 吸附性能实验 |
3.2.3 循环吸附实验 |
3.2.4 吸附稳定性实验 |
3.2.5 分析测试方法 |
3.3 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吸附性能 |
3.3.1 pH值对吸附性能影响 |
3.3.2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影响 |
3.3.3 吸附动力学 |
3.3.4 等温吸附性能 |
3.3.5 循环吸附性能 |
3.3.6 吸附稳定性 |
3.3.7 吸附机理分析 |
3.4 改性纤维素纤维的吸附性能 |
3.4.1 pH值对吸附性能影响 |
3.4.2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影响 |
3.4.3 吸附动力学 |
3.4.4 等温吸附性能 |
3.4.5 循环吸附性能 |
3.4.6 吸附稳定性 |
3.4.7 吸附机理分析 |
3.5 竞争吸附机理分析 |
3.6 吸附性能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吸附固化性能 |
4.1 引言 |
4.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4.2.1 原材料 |
4.2.2 试件成型与性能表征 |
4.2.3 重金属离子浸出实验 |
4.2.4 甲基橙吸附实验 |
4.3 重金属离子对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
4.3.1 凝结时间 |
4.3.2 抗压强度 |
4.3.3 水化热 |
4.3.4 水化产物 |
4.4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性能 |
4.4.1 水平震荡法 |
4.4.2 醋酸缓冲溶液法 |
4.4.3 TCLP法 |
4.4.4 固化机理 |
4.5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吸附性能 |
4.5.1 吸附动力学 |
4.5.2 吸附等温性能 |
4.5.3 潜在应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纤维协同水泥固化污泥/赤泥中重金属离子 |
5.1 引言 |
5.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5.2.1 原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污泥/赤泥固化体性能研究 |
5.3.1 抗压强度 |
5.3.2 重金属离子浸出毒性 |
5.3.3 重金属离子化学形态 |
5.4 潜在环境风险评估 |
5.4.1 基体评估 |
5.4.2 滤液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水污染的分类及危害 |
1.2 水污染的处理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吸附/絮凝法处理水污染的研究进展 |
1.3.1 活性炭类吸附剂 |
1.3.2 矿物类吸附剂 |
1.3.3 无机分子类吸附/絮凝剂 |
1.3.4 有机高分子类吸附/絮凝剂 |
1.3.5 天然高分子基吸附剂 |
1.4 纤维素基吸附剂 |
1.4.1 纤维素 |
1.4.2 纤维素的改性方法 |
1.4.2.1 醚化 |
1.4.2.2 酯化 |
1.4.2.3 接枝聚合 |
1.4.2.3.1 聚合方法 |
1.4.2.3.2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
1.4.3 纤维素基吸附剂处理染料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主要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主要药品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2 吸附剂CD-Cell-g-PHEA的制备 |
2.2.1 CD-Cell-g-PHEA的合成路线 |
2.2.2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的制备 |
2.2.2.1 预处理过程 |
2.2.2.2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 |
2.2.3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氯乙酯的合成 |
2.2.4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的合成 |
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1 红外光谱 |
2.3.2 滴定法测定CD-Cell-g-PHEA中的N含量 |
2.3.3 元素分析 |
2.3.4 扫描电镜 |
2.4 结果讨论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有机氯含量分析 |
2.4.3 滴定法分析及元素分析 |
2.4.4 扫描电镜分析 |
2.4.5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最佳实验条件探究 |
2.4.5.1 单体浓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的影响 |
2.4.5.2 引发剂浓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的影响 |
2.4.5.3 反应温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的影响 |
2.4.6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氯乙酯最佳实验条件探究 |
2.4.6.1 氯化亚砜浓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氯乙酯的影响 |
2.4.6.2 反应温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氯乙酯的影响 |
2.4.7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最佳实验条件探究 |
2.4.7.1 TMA浓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的影响 |
2.4.7.2 KI浓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主要药品及仪器 |
3.1.1 实验主要药品 |
3.1.2 实验主要仪器 |
3.2 吸附剂吸附甲基橙的实验方法 |
3.2.1 不同pH的甲基橙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2 初始pH值对吸附剂吸附甲基橙溶液的影响 |
3.2.3 吸附动力学 |
3.2.4 吸附等温线 |
3.2.5 吸附热力学 |
3.2.6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pH的甲基橙溶液标准曲线 |
3.3.2 初始pH值对CD-Cell-g-PHEA吸附甲基橙溶液的影响 |
3.3.3 吸附动力学 |
3.3.4 吸附等温线 |
3.3.5 吸附热力学 |
3.3.6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
3.4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纳米纤维素基碳点水凝胶的吸附与荧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纤维素基水凝胶研究进展 |
1.1.1 纤维素基水凝胶概述 |
1.1.2 纤维素基水凝胶制备方法 |
1.1.3 纤维素基水凝胶应用前景 |
1.2 碳点研究进展 |
1.2.1 碳点概述 |
1.2.2 碳点制备方法 |
1.2.3 碳点应用前景 |
1.3 水体中Cr(Ⅵ)污染概述 |
1.3.1 水体中Cr(Ⅵ)危害 |
1.3.2 水体中Cr(Ⅵ)处理方法 |
1.3.3 吸附法处理水体中Cr(Ⅵ)现状 |
1.4 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的吸附与荧光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碳点的制备 |
2.2.3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的制备 |
2.2.4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的表征 |
2.2.5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吸附Cr(Ⅵ) |
2.2.6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荧光检测Cr(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的制备 |
2.3.2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的表征 |
2.3.3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的吸附特性 |
2.3.4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的荧光特性 |
2.3.5 木质纤维碳点水凝胶的Cr(Ⅵ)吸附与荧光检测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吸附与荧光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制备 |
3.2.3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表征 |
3.2.4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吸附Cr(Ⅵ) |
3.2.5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荧光检测Cr(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制备 |
3.3.2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表征 |
3.3.3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吸附特性 |
3.3.4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荧光特性 |
3.3.5 木质纳米纤维素/木质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Cr(Ⅵ)吸附与荧光检测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吸附与荧光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纳米钛酸钠的制备 |
4.2.3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制备 |
4.2.4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表征 |
4.2.5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吸附Cr(Ⅵ) |
4.2.6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荧光检测(Ⅵ)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制备 |
4.3.2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表征 |
4.3.3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吸附特性 |
4.3.4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荧光特性 |
4.3.5 木质纳米纤维素/纳米钛酸钠复合碳点水凝胶的Cr(Ⅵ)吸附与荧光检测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纤维素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六价铬和对氨基苯胂酸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铬污染现状及去除方法 |
1.2.1 铬的性质 |
1.2.2 铬的危害 |
1.2.3 Cr(Ⅵ)污染现状及污染来源 |
1.2.4 Cr(Ⅵ)废水处理技术 |
1.3 有机砷及去除方法 |
1.3.1 有机砷 |
1.3.2 有机砷废水处理技术 |
1.4 纤维素吸附材料 |
1.4.1 天然纤维素吸附材料 |
1.4.2 改性纤维素吸附材料 |
1.4.3 纤维素吸附材料在铬与砷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聚乙烯基咪唑的合成与纤维素溶液的配置 |
2.2.1 聚乙烯基咪唑的合成 |
2.2.2 纤维素溶液的配置 |
2.3 表征方法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2 ~(13)C核磁共振光谱(~(13)CNMR)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4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2.3.5 热重分析(TG) |
2.3.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2.3.7 元素分析 |
2.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
2.4 吸附性能测试 |
2.4.1 静态吸附实验 |
2.4.2 吸附剂再生 |
第三章 聚乙烯基咪唑功能化的纤维素材料对Cr(Ⅵ)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聚乙烯基咪唑功能化纤维素吸附剂的制备 |
3.2.2 吸附性能测试 |
3.2.3 吸附剂循环再利用 |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3.3.1 制备方法对比 |
3.3.2 纤维素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成 |
3.3.3 吸附性能研究 |
3.3.4 吸附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onnan膜效应的N/S功能化纤维素材料对Cr(VI)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MPS的制备 |
4.2.2 吸附性能测试 |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3.1 吸附剂的表征 |
4.3.2 MPS的吸附性能 |
4.3.3 选择性吸附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氮纤维素多孔材料对p-ASA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MP的制备 |
5.2.2 吸附实验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吸附剂的微观形貌 |
5.3.2 吸附性能研究 |
5.3.3 吸附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氧化铁/纤维素复合材料对p-ASA的吸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氧化铁/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2 吸附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吸附剂的表征 |
6.3.2 吸附性能研究 |
6.3.3 吸附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制备及其对Ni2+、Cu2+和Co2+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重金属废水来源、危害及处理 |
1.2.1 重金属废水来源 |
1.2.2 重金属废水危害 |
1.2.3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
1.3 纤维素简介 |
1.3.1 纤维素分子结构 |
1.3.2 微晶纤维素 |
1.3.3 纤维素的改性 |
1.3.4 改性纤维素在处理重金属废水中应用 |
1.4 二氧化钛简介 |
1.4.1 二氧化钛概述 |
1.4.2 二氧化钛的制备 |
1.4.3 二氧化钛在重金属废水中应用情况 |
1.4.4 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制备 |
2.2.2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对Ni~(2+)、Cu~(2+)和Co~(2+)吸附性能研究 |
2.2.3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
2.2.4 吸附热力学研究 |
2.2.5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3 溶液Ni~(2+)、Cu~(2+)和Co~(2+)含量的测定 |
2.4 材料结构表征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扫描电镜分析 |
2.4.3 能谱分析 |
第三章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制备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纤维素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
3.2.1 纤维素黄原酸盐制备工艺 |
3.2.2 负载钛凝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制备工艺 |
3.3 产品检测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扫描电镜分析 |
3.3.3 能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对Ni~(2+)、Cu~(2+)和Co~(2+)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对Ni~(2+)吸附研究 |
4.2.1 吸附时间对Ni~(2+)吸附性能研究 |
4.2.2 吸附温度对Ni~(2+)吸附性能研究 |
4.2.3 吸附剂添加量对Ni~(2+)吸附性能研究 |
4.2.4 溶液pH值对Ni~(2+)吸附性能研究 |
4.2.5 钛溶胶负载纤维素黄原酸盐对Ni~(2+)吸附正交实验 |
4.2.6 重现性实验 |
4.2.7 纤维素负载改性前后吸附效果比较 |
4.3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对Cu~(2+)吸附研究 |
4.3.1 吸附时间对Cu~(2+)吸附性能研究 |
4.3.2 吸附温度对Cu~(2+)吸附性能研究 |
4.3.3 吸附剂添加量对Cu~(2+)吸附性能研究 |
4.3.4 溶液pH值对Cu~(2+)吸附性能研究 |
4.3.5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对Cu~(2+)吸附正交实验 |
4.3.6 重现性实验 |
4.3.7 纤维素负载改性前后吸附效果比较 |
4.4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对Co~(2+)吸附研究 |
4.4.1 吸附时间对Co~(2+)吸附性能研究 |
4.4.2 吸附温度对Co~(2+)吸附性能研究 |
4.4.3 吸附剂添加量对Co~(2+)吸附性能研究 |
4.4.4 溶液pH值对Co~(2+)吸附性能研究 |
4.4.5 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对Co~(2+)吸附正交实验 |
4.4.6 重现性实验 |
4.4.7 纤维素负载改性前后吸附效果比较 |
4.5 解吸实验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研究 |
5.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1 准一级动力学拟合 |
5.3.2 准二级动力学拟合 |
5.3.3 颗粒内扩散模型 |
5.4 选择性吸附实验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nZVI生化体系对土壤Cr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铬污染土壤现状 |
1.1.1 铬的来源 |
1.1.2 铬的危害 |
1.2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3 nZVI还原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1.3.1 nZVI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
1.3.2 nZVI还原原理 |
1.3.3 nZVI修复技术的问题与改进 |
1.3.4 nZVI修复Cr(Ⅵ)污染的影响因素 |
1.4 复合稳定剂的特点 |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测定方法 |
2.2 稳定化nZVI体系与土样的制备 |
2.2.1 生物化学稳定化悬浮液的制备 |
2.2.2 含铬土样的制备 |
2.3 nZVI反应体系去除Cr(Ⅵ)的静态实验方法 |
2.3.1 稳定体系的分散性评估方法 |
2.3.2 nZVI去除水中Cr(Ⅵ)的静态实验方法 |
2.3.3 nZVI去除土中Cr(Ⅵ)的静态实验方法 |
2.4 影响因素对土壤“CMC+AA+菌液+nZVI”稳定体系去除Cr(Ⅵ)的静态实验方法 |
2.4.1 稳定剂“CMC+AA+菌液”浓度对静态实验的影响 |
2.4.2 nZVI投加量对静态实验的影响 |
2.4.3 初始pH值对静态实验的影响 |
2.4.4 温度对静态实验的影响 |
2.5 HA对土壤Cr(Ⅵ)去除效果影响的方法 |
2.6 土壤中铬化学形态转化的测定方法 |
2.7 高通量测序实验方法 |
第3章 复合nZVI反应体系在静态体系中去除Cr(Ⅵ)的效果研究 |
3.1 nZVI稳定体系的分散性研究 |
3.2 nZVI去除Cr(Ⅵ)的效果研究 |
3.2.1 静态水中nZVI去除Cr(Ⅵ)的实验效果 |
3.2.2 静态土壤nZVI去除Cr(Ⅵ)的实验效果 |
3.3 静态土壤“CMC+AA+菌液+nZVI”体系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1 稳定剂浓度的影响 |
3.3.2 nZVI投加量的影响 |
3.3.3 初始pH值的影响 |
3.3.4 温度的影响 |
3.4 HA对nZVI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 |
3.4.1 HA与nZVI的作用研究 |
3.4.2 不同HA浓度对nZVI去除Cr(Ⅵ)的影响 |
3.4.3 CMC对HA抑制作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壤基质液菌群特征及其对Cr的转化效能研究 |
4.1 菌的特性研究 |
4.1.1 硫杆菌的形态及特性 |
4.1.2 驯化过程 |
4.1.3 不同影响因素对菌群驯化的影响 |
4.2 不同pH条件下的菌落情况研究 |
4.2.1 OTU分析 |
4.2.2 群落结构分析 |
4.2.3 样品复杂度分析 |
4.2.4 物种进化树 |
4.2.5 CCA分析 |
4.3 土壤稳定性研究 |
4.3.1 不同稳定体系下铬的化学形态转化 |
4.3.2 铬的浸出毒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
5.1 nZVI与Cr反应过程动力学模型分析 |
5.2 不同稳定剂“CMC+AA+菌液”浓度影响下动力学分析 |
5.3 不同稳定化nZVI浓度影响下动力学分析 |
5.4 不同初始pH值影响下动力学分析 |
5.5 不同温度影响下动力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棉纤维羟基化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1 铜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2 镉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3 铅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3 水体污染物处理方法 |
1.3.1 化学法 |
1.3.2 物理法 |
1.3.3 生物法 |
1.3.3.1 生物吸附法特点 |
1.3.3.2 生物吸附材料种类 |
1.4 纤维素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1.4.1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
1.4.2 纤维素的可及度和反应性 |
1.4.3 纤维素的化学反应 |
1.4.4 纤维素类吸附材料以及发展趋势 |
1.5 环糊精 |
1.5.1 环糊精的结构 |
1.5.2 环糊精的应用 |
1.6 超支化聚合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6.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6.2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
1.6.3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2.2 氧化棉纤维的制备 |
2.2.2.1 棉纤维的碱化 |
2.2.2.2 棉纤维的环氧化和双醛氧化 |
2.2.2.3 棉纤维功能基团的接枝 |
2.3 HBP-OH的表征 |
2.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2 凝胶色谱(GPC)分析 |
2.3.3 溶解性能测试 |
2.4 改性棉纤维的表征 |
2.4.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2 扫描电镜(SEM)测试 |
2.4.3 X射线衍射光谱(XRD)测试 |
2.5 试验方法 |
2.5.1 模拟废水的准备 |
2.5.2 吸附性能测试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HBP-OH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2 HBP-OH的凝胶色谱分析 |
2.6.3 HBP-OH溶解性能分析 |
2.6.4 改性棉红外光谱分析 |
2.6.5 扫描电镜分析 |
2.6.6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
2.6.7 环氧化及双醛氧化工艺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1) 环氧化温度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2) NaIO4浓度的影响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3) 双醛氧化时间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4) 双醛氧化温度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2.6.8 β-CD和HBP-OH接枝工艺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1) 棉纤维与环糊精的用量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2) 环糊精接枝时间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3) HBP-OH浓度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4) HBP-OH接枝时间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2.7 小节 |
第三章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附剂投加量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2 吸附时间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3 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动力学 |
3.3.4 重金属离子溶液初始浓度对棉纤维基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5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 |
3.4 小结 |
第四章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解吸-再生 |
4.1 解吸剂的分类及解吸原理 |
4.1.1 解吸剂的分类 |
4.1.2 Pb~(2+)、Cd~(2+)、Cu~(2+)的解吸原理及解吸剂的选择 |
4.2 再生剂分类及再生原理 |
4.2.1 再生剂的分类 |
4.2.2 吸附剂材料的再生机理及再生剂选择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2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实验 |
4.3.3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解吸及解吸条件 |
4.3.3.1 HCl为解吸剂 |
4.3.3.2 HCl-H_2O_2解吸剂 |
4.4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再生及再生条件 |
4.4.1 NaOH为再生剂 |
4.4.2 NH_3·H_2O为再生剂 |
4.4.3 再生次数对再生-吸附效率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糠醛渣的吸水/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糠醛渣 |
1.2 纤维素的提取和改性 |
1.2.1 纤维素的提取 |
1.2.2 纤维素的改性 |
1.3 木质素的提取和改性 |
1.3.1 木质素的提取 |
1.3.2 木质素的改性 |
1.4 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 |
1.4.1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4.2 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的研究现状 |
1.5 木质素微球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1.5.1 木质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
1.5.2 木质素微球的应用研究 |
1.6 木质素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1.6.1 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
1.6.2 染料的吸附 |
1.7 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7.1 课题的选题意义 |
1.7.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糠醛渣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提取与分离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糠醛渣的预处理 |
2.1.4 糠醛渣纤维素、木质素的提取与分离 |
2.1.5 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1.6 糠醛渣纤维素、木质素的结构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氢氧化钠浓度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2.2 固液比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反应温度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2.4 反应时间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搅拌速度对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
2.2.6 提取糠醛渣纤维素的最佳条件 |
2.2.7 糠醛渣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
2.2.8 糠醛渣、糠醛渣纤维素和糠醛渣木质素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2.9 糠醛渣、糠醛渣纤维素和糠醛渣木质素扫描电镜分析(SEM) |
2.2.10 糠醛渣、糠醛渣纤维素和糠醛渣木质素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 小结 |
3 糠醛渣纤维素吸水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1.2 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的制备 |
3.1.3 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的结构表征 |
3.1.4 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的吸水(液)性能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丙烯酸中和度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
3.2.2 引发剂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
3.2.3 交联剂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
3.2.4 复合单体用量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
3.2.5 油水体积比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
3.2.6 反应温度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
3.2.7 制备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的最佳条件分析 |
3.2.8 最佳制备条件下吸水(液)性能测试 |
3.2.9 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10 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扫描电镜分析(SEM) |
3.2.11 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2.12 糠醛渣纤维素/AA/AM吸水树脂的吸水速率曲线及动力学 |
3.3 小结 |
4 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4.1.2 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的制备 |
4.1.3 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木质素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4.2.2 PEI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4.2.3 分散剂SDBS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4.2.4 交联剂EPI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4.2.5 油水体积比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4.2.6 反应温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4.3 制备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的最佳条件分析 |
4.4 最佳制备条件下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粒径分布 |
4.5 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扫描电镜分析(SEM) |
4.6 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7 糠醛渣木质素/PEI微球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8 小结 |
5 糠醛渣木质素/聚乙烯亚胺微球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Cr(VI)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2 木质素微球对Cr(VI)溶液的吸附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r(VI)标准曲线 |
5.3.2 Cr(VI)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5.3.3 LMS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 |
5.3.4 吸附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5.3.5 溶液pH对吸附量的影响 |
5.3.6 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
5.3.7 糠醛渣木质素改性前后对Cr(VI)吸附量的比较 |
5.3.8 Cr(VI)吸附等温线 |
5.3.9 Cr(VI)吸附动力学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接枝超支化胺吸附滤膜制备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膜分离技术 |
1.3 超支化胺研究 |
1.3.1 超支化胺结构与性能 |
1.3.2 超支化胺应用 |
1.4 纤维素研究 |
1.4.1 纤维素基本构成 |
1.4.2 纤维素可及度与活性 |
1.4.3 纤维素的化学反应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预处理 |
2.2.2 材料的制备 |
2.2.3 膜的表征 |
2.2.4 吸附重金属研究 |
2.2.5 吸附染料研究 |
2.3 等温吸附模型研究 |
2.4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5 水通量及截留颗粒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HPAMAM改性吸附膜吸附重金属和染料性能 |
3.1 引言 |
3.2 HPAMAM改性吸附膜表征 |
3.2.1 扫描电镜表征 |
3.2.2 红外光谱分析 |
3.3 HPAMAM改性吸附膜吸附重金属研究 |
3.3.1 不同改性方法吸附对比 |
3.3.2 pH值对吸附效果影响 |
3.3.3 初始离子浓度对吸附效果影响 |
3.3.4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影响 |
3.3.5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3.3.6 吸附动力学分析 |
3.4 HPAMAM改性吸附膜吸附染料研究 |
3.4.1 pH对吸附染料效果影响 |
3.4.2 初始浓度对吸附染料效果影响 |
3.4.3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影响 |
3.4.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3.4.5 吸附动力学分析 |
3.5 水通量及截留颗粒物 |
3.5.1 水通量 |
3.5.2 截留颗粒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HPAMAM改性棉纤维滤布吸附重金属和染料性能 |
4.1 引言 |
4.2 HPAMAM改性滤布表征 |
4.2.1 扫描电镜分析 |
4.2.2 红外光谱分析 |
4.3 HPAMAM改性棉纤维滤布吸附重金属性能 |
4.3.1 pH对吸附效果影响 |
4.3.2 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影响 |
4.3.3 时间对吸附效果影响 |
4.3.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4.3.5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3.6 重复使用性能 |
4.4 吸附染料 |
4.4.1 pH影响 |
4.4.2 初始浓度影响 |
4.4.3 时间影响 |
4.4.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4.4.5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5 水通量及截留颗粒物 |
4.5.1 水通量 |
4.5.2 截留颗粒物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六价铬引发MMA对纤维素的接枝共聚(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化学视角下的甘蔗渣废弃物的再利用研究[J]. 吴海霞.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1(08)
- [2]螯合纤维及其水泥基材料重金属离子吸附固化性能研究[D]. 赵德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纤维素-接枝-聚合丙烯酸羟乙酯阳离子衍生物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 张萌. 山东大学, 2021(12)
- [4]纳米纤维素基碳点水凝胶的吸附与荧光特性研究[D]. 袁寒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5]纤维素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六价铬和对氨基苯胂酸吸附性能研究[D]. 彭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负载钛溶胶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制备及其对Ni2+、Cu2+和Co2+吸附性能研究[D]. 王露琦.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7]nZVI生化体系对土壤Cr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 张海怡.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棉纤维羟基化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 唐孝颜. 苏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糠醛渣的吸水/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毛正鑫.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10]接枝超支化胺吸附滤膜制备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性能[D]. 杨中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