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大陆百米高楼近百幢(论文文献综述)
保罗-卢·苏里采尔,申京[1](1985)在《绿色国王》文中指出本篇系当前在欧美传播极广的畅销书,描写纳粹德国集中营的死人坑中的一个幸存者,侥幸逃生后用奇特的方式,除掉杀父的仇人,随后参加突击队,参与走私,又浪迹印第安人的部落。长期流浪的生活,使他精通世故,并学会十几种语言。1950年来到美国,从当报贩起家,变成拥有一千多家企业的世界巨富。小说既有逃生、复仇和浪迹天涯等极富传奇色彩的描写,又介绍了西方社会的许多生意经,以及印第安人种种有趣的风土人情。
龙驭球,崔京浩,袁驷,陆新征[2](2018)在《力学筑梦中国》文中研究说明该文讨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学应起和所起的作用。全文共分9个部分:1)力学;2)科技;3)土木;4)水利;5)交通;6)能源;7)一带一路;8)兴军强军;9)结论。比较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与力学有关的国民经济的重大发展。我们四人均先后任职《工程力学》主编,诚以此文献给2017年10月胜利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今年(2018年)又适逢钱学森先生1958年所做的"争取力学工作大跃进"报告第60个年头,这个报告促进并加强了力学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强大作用,愿以此文兼及纪念。
胡占芳[3](2018)在《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近代化历程中,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针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展开的系列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笔者在查阅大量翔实历史文献资料和对现存近代住宅实地调研踏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准确地考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区)的发展特征。笔者在研究中翔实地考察每一历史阶段内住宅建筑本体特征、住宅区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住宅制度与规章策略等,并以住宅建筑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主线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发展演进形成整体性认识,即南京近代城市住宅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论文主体内容共由七个章节组成,各章节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其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第二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第三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第一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由第一章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第二章南京近代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两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等四个章节组成,分别是针对1840-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和1945-1949年等四个历史时段内近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与发展变化的综合考察;第三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由第七章节构成。
梁德学[4](2017)在《《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文中认为在近现代东北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由于日人报纸的“垄断”特性,供职于此类报纸的中国报人群体也因之成为近现代东北报人的主体。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影响基本形塑了近现代东北新闻史的大体形态。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一隅,是被俄日先后占据的关东州租借地。由于日本侵占该地区长达四十年(1905-1945),此间日人报刊一家独大且数量可观,租借地内的公共舆论完全为日人报纸独占,这里也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从未真正出现过近代国人报刊的商业繁盛地区。在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中国报人力量来自一份名为《泰东日报》的日人报纸。《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终刊于1945年,历37年,是日人在华经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之一。由于《泰东日报》在关东州及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大读者群,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报章言论和新闻叙事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涵化”着整个东北国人精神,在传播和建构殖民文化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严格来说,他们面对日本侵略,国人的精神抵抗也一直保持着、继续着。他们利用有限度的自由和独立空间,以《泰东日报》为阵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坚守爱国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日人报纸殖民话语的一种“解构”。本文以《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发掘新史料,并将星散于各类既有文献中的史料进行汇集整理,对存在错讹的史料加以甄别,从细微处发现线索,从最基础的人物发掘、名姓考辨、生平梳理入手,力求能够严谨、准确地摹画出《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基本“样貌”。以此为前提,深入探究《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在传播传统文化、建构或解构殖民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殖民处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国家认同。本文开篇为绪论,介绍了本次研究缘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历史分期和所用史料做了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考证了近代关东州报业概况与《泰东日报》概况(包括报人群体概况),藉此为后续章节提供背景支持。第三章至第七章为本文核心章节,进入有关《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具体研究:第三章研究金子雪斋主持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涉及中国报人如何形塑《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私谊网络与公共网络、对爱国运动的声援、此时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等;第四章主要关注转折时期《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的活动情况;第五章重点分析“九一八”事变后《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转型、话语风格的“突变”、新闻业务能力的呈现等;第六章主要考察战时新闻体制下《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的公共言论表达、文人心态及表现、战争时期的家国认同等;第七章为全文末章,考察日本战败初期及《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由于相关史料匮乏,本文仅能依据史料实际保存情况结构第三至第七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前后章节间的逻辑衔接与结构合理性。此一点,是本次研究的缺陷之一,也是一种无奈。研究发现,《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的报章文字中蕴含着极为隐晦、复杂的民族情感——他们承受着殖民压抑,却始终无法割断民族性。他们是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特殊群体,他们真实的精神世界远比后人想象的情形远为复杂。首先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业务水准和职业认知;其次应肯定的是《泰东日报》中国报人为关东州华人同胞声张权益所作的努力;三是几代《泰东日报》中国报人完整地记录下了关东州租借地社会、政治、文化及经济状况,让我们得以看到,在殖民体系内部,被殖民者的选择空间相当大,其活动也多种多样,其精神世界异常复杂。概而言之,生存于日本在中国大陆殖民程度最深的地区,又谋食于日本人所经营的报纸,《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群体无法摆脱某种“原罪”。然而,当尽量避开政治与道德评判所带来的干扰,从其写作或编辑的浩繁文字中去捕捉这个“没有历史”的群体被掩盖的生命痕迹时,我们发现,他们竟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个阴暗的历史时空。在关东州租借地,与日人共事并不完全是人们从道德或民族主义方面考虑的问题,它有着十分复杂的解释维度。
钟靖[5](2014)在《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媒介无处不在,它对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近年对于“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空间实则为媒介。从媒介环境的视角研究空间,不但能发掘空间作为信息载体的特点,并且更能专注于探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本文以“空间”和“权力”为逻辑起点,以上海人民广场作为空间媒介文本,将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针对它展开文化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广场空间的生产,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进而探究广场空间的文化政治、文化实践与差异变化,以此解读人民广场的文化嬗变。并期待从一个侧面关照上海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折射出上海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城市民众生活与文化水平变化,进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解析,揭示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广场的变迁特点、规律及广场文化嬗变的深刻原因。研究发现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的风格经历了由人为主导到物为支配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人民广场,作为群体而出现的人构成了广场的主体;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组成的符号取代了散落于广场的个体建构出了广场的主要媒介景观。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生产或编码存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前身跑马厅长久持续性地传递着殖民者的权力话语,并且不断以此固化人们对跑马厅功能的认知。建国后的人民广场被打造成为巩固和强化政党合法性权力的政治空间,被重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符号。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厦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风格不一的标志性建筑拼贴共同组建的人民广场整体空间,被作为集中传播与展示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形象的窗口。广场空间传播呈现支配性(及主导性)、协商性和对抗性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以支配性和协商性为主要解码特点。支配性和协商性的解码行动总体上都可以归为符合权力编码的空间活动,占广场空间消费、传播与实践的绝大部分。而挑战性的解码行为则是对空间控制权的逾越与背反。人民广场的空间再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解码实践,由此会产生多维度的再现空间。其中由支配性解码空间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再现空间属于正式、主流的空间,符合权力的构想与定位。反之,挑战或对抗式的空间解码形成的再现空间则是边缘化的空间,并且仅有狭小有限的空间余地。人民广场的空间实践活动呈现由多元趋向于单一再回归多元的特点。权力控制力强化时,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组织化,被规范、整合,空间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趋于单一。权力控制减弱时,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多维,空间消费、传播和实践的活力才会被真正释放,呈多元化特点。权力具体作用于人民广场空间(涵盖跑马厅时期),管理风格不断变化,体现出规范化——行政化——规范化的转变特点。在广场的整体空间-权力运作中,体现出从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风格转变,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权力作用的减弱,权力是以一种更加隐而不显的方式进行着潜藏化运作,实则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张心[6](2016)在《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文中提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城市问题频发的时期:城镇规模的扩大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社会矛盾加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特色和民俗文化严重流失;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大量见证城市发展、塑造城市风貌并维系市民认同感的城市遗产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各界对城市遗产价值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都有所提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遗产保护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有序进行,城市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另一方面,过度追求规模与速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急进式”建设和改造加速了城市中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的大量消失,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日渐被通俗化、雷同化的城市风貌所取代:缺乏人文关怀的保护手段和过度消费的利用方式将城市遗产隔离于绝大多数公众的生活之外,日益严重的“孤岛化”“绅士化”现象加剧了蕴含于城市遗产中的传统人文生态的丧失和社会适应性的衰退。以人为核心、注重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使城市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被赋予了缓解城市特色危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本论文基于人本视角对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回答“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以及“怎样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三个问题,结合实例为处理好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可行的途径与方式。在城市遗产保护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坚持保护的公益属性,尊重公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公众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满足公众全面发展的合理需求,推动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的衔接,促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基于对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这一解读,本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主题与选题背景进行介绍,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中的第一、二章内容,分析了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性与现实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这一问题。首先,城市遗产保护是城市治理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层面所明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核心,理应成为开展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其次,城市遗产是当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由人创造、传承,并能够反作用于人。其所具有的“城市”属性体现在分布的集聚性、价值的公共性、功能的日常性以及应对外界冲击的脆弱性,历史信息价值、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等也都与人的生活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对城市遗产进行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以人为本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要求。第三,当前我国城市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既由于历史遗产所不得不经受的自然损耗和寿命时限,更在于一些“人为”的毁损行为。“建设性破坏”、扭曲遗产价值的利用及不当的保护方式即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建设与遗产管理中的人本观念薄弱,特别是忽视广大普通民众在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作用和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以人为本也是破解现实困局、实现“遗产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多赢的现实抉择。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章,论述了如何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及城市遗产保护机制中针对现实问题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即回答了“怎样实现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城市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广大普通民众,这些群体或个人的立场、诉求和参与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普通民众在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较少且缺乏实质性参与,保护意识和能力仍待提升,合理需求与合法权益时常难以得到保障。增强普通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有效互动是尊重民生诉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并协调各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具体方式。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规则不明、政府态度模糊及民众无力的症结,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到实处有赖于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动力保障,适度“授民以权”并吸收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导、规范公众的参与行为。同时,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通过媒体、文物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培养、提升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推动城市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部分。论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并非一味地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是消极、笼统地对城市范围内的历史遗存进行保存,而是促进城市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真正衔接,使“活起来”的城市遗产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刘玉民[7](2005)在《过龙兵》文中研究指明 第1章随着两声惊雷般的重撞,两扇朱漆楠木、上面嵌着几格漂亮风玻璃的屋门訇然倒下,没等屋里明白出了什么事儿,年打雷和二排长已经进到屋里,把两支冰窟窿似的枪口,对准卓立群和他的那个白得让人眼馋、俊得让人心痒的五姨太了。正是熄灯前的最后时刻,男人刚刚钻进被窝,两只胳膊还伸在外面,女人也刚刚沐浴完毕,美滋滋地向床边走去。女人二十一岁,天生一副窈窕丰润白玉
张新虎[8](2007)在《甘肃省区域构造及区域成矿找矿研究》文中指出甘肃省内具有北山、祁连山和西秦岭三个古生代碰撞型造山带,是中国地质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祁连山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早古生代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VHMS)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而其北邻的龙首山则为中国元古宙最主要的岩浆铜镍硫化物(铂族金属)矿床成矿带,西秦岭是中国最主要的蚀变岩型金矿成矿区。甘肃省的古板块构造格局是在古生代生成的。早古生代初期至晚古生代末,甘肃省分属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柴达木-祁连板块和扬子板块,其古生代地质历史实际就是板块聚敛的过程。这种聚敛过程不是固定的简单的合,而是在不断运动和运移过程中的消。古秦岭、古祁连、古北山洋壳在寒武纪由于板块运移的挤压而破裂,并相对于刚性块体俯冲,或者沿活动陆缘破裂并产生不同期次的俯冲消减,俯冲线逐渐向大洋及洋盆方向移动,洋面收缩,直至大洋及洋盆消亡;同时在活动大陆边缘形成沉积-火山物质的堆积和加积,每次俯冲运动都会相应地产生一部分新生陆壳(增生地体),使陆块逐渐向外增长,最后导致不同大陆板块的最终碰撞,形成了西秦岭、祁连山、北山古生代碰撞型造山带。因此,甘肃省自新元古代以后的构造发展主要为聚敛过程,并在晚古生代末聚合形成统一大陆。后来的各个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仅仅是在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明显地复杂化。如在中新生代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块板碰撞作用的波及,产生一系列挤压运动,沿原有的一些断裂构造产生区域性的隆起和沉降,形成了现今复杂的地质景观。论述了甘肃省地球物理场特征和造山带的地壳结构,探讨了地球物理场与成矿的关系。以全省的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为基础,研究省内39种(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P、Ti、Ba、Mn、Cu、Zn、Pb、Sr、Zr、Cr、Ni、La、V、Th、Co、Nb、Y、Ag、Cd、Li、As、Sb、Hg、W、Mo、B、Be、Bi、Sn、F、Au、U)元素(其中前七种为氧化物)在各时代地层中的分布特征。对全省地球化学场进行了归并和划分,共划出地球化学省7个,地球化学域21个,地球化学带14个,讨论了各地球化学带(省、域)的特征及其与已发现矿产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全省共划分出5个成矿域(Ⅰ级成矿区带)、8个成矿省(Ⅱ级成矿区带)、12个成矿区带(Ⅲ级成矿区带)、22个成矿亚区带(Ⅳ级成矿区带)的新见解。论证了每个Ⅳ级成矿区带内的地质成矿背景及矿化异常特征,并划分了矿田(Ⅴ级)。同时通过对省内矿床的形成时代、成矿环境、地质成矿作用及矿床“自然组合”的研究认识,基本确定了省内成矿系列序次,重点是对成矿系列类型及成矿系列、成矿亚系列进行了划分和鉴别,提出全省有11个成矿系列类型、39个成矿系列的新认识。对甘肃省内主要的金属矿产金、铜、铅锌、钨矿成矿控制因素从矿质来源、空间定位、成矿元素富集动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主要金属矿产成矿的控制因素及找矿方向和远景区,论证了找矿突破的可能性。
史煜[9](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邓贤[10](1995)在《淞沪大决战》文中认为 第一章东方忍者1一缕淡淡的曙光穿破东方天际的云霭,浓重的暗夜好像涌动的潮水一样向远处退去,附近田野传来一阵阵狗吠和雄鸡此起彼伏的打鸣,于是匡庐大地的河流村庄就在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春夏时节充满诗意的黎明中渐渐现出形状来。晨七时许,随着九江渡口公路上响起由远及近的脚步和人声,路边的草丛里有了动静,两支守候已久的黑洞洞的猎枪几乎同时从岩石的阴影里探出头来。薄雾缭绕的公路转弯处很快出现一队影影绰绰
二、中国大陆百米高楼近百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大陆百米高楼近百幢(论文提纲范文)
(3)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以往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中国近现代住宅的相关研究 |
三、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一、历史时期的界定 |
二、研究空间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与居住形态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史料搜集与文献研究 |
二、实物调查与测绘 |
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 |
第四节 学术取向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产生的契机——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 |
一、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二、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发展 |
四、近代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市民居住生活形态的变革 |
一、社会结构的变革 |
二、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三、文化特征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 |
一、城市改良运动 |
二、都市分区制度 |
三、田园城市思想 |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
一、《北城区发展计划》和《南京市政计划》中的住宅区 |
二、《首都大计划》中的住宅区 |
三、《首都计划》中的住宅区 |
四、《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中的住宅区 |
五、《南京城都市计划要纲》和《南京都市计划大纲》中的住宅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萌芽期(1840-1927)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出现 |
一、明清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形态 |
二、南京近代住宅的出现及推动性因素 |
三、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 |
第三节 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一个天主教会筑建的里弄式住区 |
一、天字号住区与天主教 |
二、天字号住区与下关商埠区 |
三、天字号住区的规划与建设 |
四、天字号住区的建筑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 |
五、天字号住宅建筑群在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
第四节 华兴村(华侨村):一个华侨筹资自建的西式住区 |
一、华兴村概况 |
二、华兴村出现的社会背景 |
三、华兴村的选址 |
四、华兴村的规划建设与居住空间形态的形成 |
五、华兴村在南京近代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
第一节 南京城的社会状况和住房需求 |
一、政权变更 |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政府推行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
一、政府推行的城市规划与住区规划 |
二、政府实施的住宅策略 |
第三节 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一、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 |
二、近代住宅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 |
第四节 多种渠道的城市住宅供给 |
一、政府主导的高级住宅区建设 |
二、住宅房地产业的住宅开发 |
三、企事业单位的住宅建设 |
四、个人住宅建设活动 |
第五节 多样化的城市住宅类型 |
一、独立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
二、毗连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
三、联排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
四、公寓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
第六节 政府介入建造的平民住宅 |
一、平民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
二、棚户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停滞(1937-1945) |
第一节 战争对城市的破坏与居住状况恶化 |
一、城市破坏 |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
第二节 战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概况 |
一、居住区与住宅建筑的破坏 |
二、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
三、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
第三节 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
一、清凉山公园住宅区 |
二、新住宅区第二、三住宅区 |
第四节 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
一、住宅日式化改造概述 |
二、住宅改造后的居住空间构成 |
三、住宅日式化改造对近代城市住宅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恢复(1945-1949) |
第一节 抗战后城市重建与住宅问题 |
一、战后城市重建 |
二、战后城市住宅问题 |
第二节 抗战后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
一、战后的都市计划与住区规划 |
二、政府应对房荒的住宅政策 |
第三节 百废待兴:战后城市住宅的实际建造 |
一、战后住宅的营建特征 |
二、战后住宅的城市空间分布形态 |
第四节 独立式小住宅的再造 |
一、独立式小住宅的建造概况:经济合用、现代 |
二、建筑师自宅:杨廷宝住宅、童寯住宅 |
三、现代住宅的阐释者:延晖馆、宋子文住宅 |
第五节 集合住宅的设计与建造 |
一、集合住宅建造概述 |
二、集合住宅的典范:公教新村 |
三、现代式公寓:美军顾问团公寓AB大楼 |
第六节 政府公营住宅:平民住宅的规划与建设 |
一、平民住宅的再设计 |
二、住宅区的再规划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 |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近代书籍期刊文献 |
地方史志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南京近代城市影像与地图资料 |
档案文献及近代报刊 |
图表目录与来源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住宅的萌芽(1840-1927) |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住宅的停滞(1937-1945) |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住宅的恢复(1945-1949) |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报人 |
二、日人报纸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泰东日报》报史与报人研究 |
二、近现代东北国人“国家认同”研究 |
第四节 分期与史料 |
一、历史分期 |
二、所用史料 |
第一章 关东州:日人在华办报的区域样本 |
第一节 日文报纸出现及相互竞争 |
第二节 英文报纸创办与经济类报纸兴起 |
第三节 日人对关东州中文报业的垄断 |
第四节 日本战败与日人报业退场 |
第二章 《泰东日报》及其报人群体概述 |
第一节 《泰东日报》概述 |
第二节 《泰东日报》报人群体概述 |
一、日本报人群体 |
二、中国报人群体 |
第三章 1908-1925:金子雪斋时代中国报人的独立精神与爱国立场 |
第一节 初代社长金子雪斋对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奠定 |
一、金子雪斋其人 |
二、经营《泰东日报》的风格与特征 |
三、予以中国报人独立言论空间的思想根源 |
第二节 创刊初期《泰东日报》中国人员考述 |
第三节 傅立鱼入社与《泰东日报》“华人风骨”的形成 |
一、关于主持笔政时间的考证与辩误 |
二、报章言论与中日“亲善”观 |
三、主持笔政期间的政治与社会活动 |
四、在报纸“华人风骨”形成中的作用 |
第四节 私谊网络与公共交往:中国报人的聚合及组织化 |
一、私谊网络 |
二、公共交往 |
第五节 中国即“吾国”:中国报人与《泰东日报》国家认同 |
一、“中国认同”之表征 |
二、“中国认同”之成因 |
第六节 对爱国运动的同情与声援:以五卅报道为例 |
一、呈现沪案的论调、样态与策略 |
二、无法回避的“正凶”——日本 |
三、对东北爱国群众运动的声援 |
第四章 1925-1931:转折期中国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国共两党报人活动 |
第一节 金子雪斋离世后中国报人生存境况 |
第二节 关东州本土第一代职业报人退场:以毕乾一为中心 |
一、毕乾一报人生涯概述 |
二、入社初期的“游戏文字” |
三、报章言论与文学作品中的“省籍”意识 |
第三节 中共满洲省委建立前后地下党报人的活动与影响 |
一、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建立前非采编人员的党团活动 |
二、创建中共满洲省委大连特支的核心力量 |
三、编辑局长陈涛及其所网罗的中共报人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报道与呈现 |
五、“普罗文学”的有益尝试 |
第四节 国民党报人在《泰东日报》的活动 |
第五章 1931-1937:中国报人对日立场“转变”与新闻业务领域拓展 |
第一节 中国报人群体结构的历史转型 |
第二节 殖民话语转向:以伪满洲国“建国”报道为例 |
一、“他者叙事”与“殖民话语” |
二、他者叙事的权力逻辑 |
三、呈现“他者”的方式选择 |
四、难以调和的叙述冲突 |
五、失真的“他者”形象 |
第三节 到“宗主国”去:中国报人的日本之行及游记 |
一、中国报人访日活动概述 |
二、吕仪文、李永蕃及毕殿元的访日之行 |
三、访日行记中的多重隐喻 |
第四节 以社会新闻为特色的本埠新闻采编活动 |
一、中国报人本埠社会新闻采编活动概述 |
二、“大连摩登”:中国报人记录下的殖民都会图景 |
三、从社会新闻采编管窥中国报人职业素养 |
第五节 在副刊繁盛期:毕殿元与他主编的五种副刊 |
一、从《儿童》入社 |
二、彰显“健康美”的《体育双周》 |
三、《文艺》及其衍生的《文艺周刊》与《群星》 |
第六章 1937-1945: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灰暗时代 |
第一节 战时体制下中国报人的生存境遇 |
第二节 置身于殖民统治下的公共言论表达 |
一、为“宗主国”殖民侵略制造“正义”舆论 |
二、战争动员与实用主义“节义观”生产 |
三、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体验与传播 |
四、质疑殖民当局施政并为华人利益发声 |
第三节 殖民霸权与战争阴影下的文人心态 |
一、对殖民“宗主国”的畏羡与顺应 |
二、“东亚共荣”的欲念与幻想 |
三、“政治自我”与“政治他者”矛盾背后的自我贬抑 |
四、傀儡、边缘人与旁观者 |
第四节 日治末期中国报人的国家认同 |
第五节 报人身份的文学表达:以赵恂九小说创作为中心 |
一、作为报人的赵恂九 |
二、报人工作之余的小说创作活动 |
三、文学书写中的报人印痕与被殖民者精神印记 |
第七章 日本战败后中国报人的抉择与命运 |
第一节 重归祖国:“8·15”至停刊期间中国报人活动情况 |
一、按苏军指示接管《泰东日报》 |
二、参与维持大连地方秩序 |
三、在国共两党之间抉择 |
第二节 《泰东日报》停刊后中国报人的彷徨与隐迹 |
一、参与创办大连市政府与市委机关报 |
二、1946 年后部分报人的“逃离”与隐迹 |
结论 |
附录:《泰东日报》中国社员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5)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广场意义的演变 |
三、空间、权力的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主题、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人民广场前尘回顾 |
第一节 权力角逐下的跑马厅 |
第二节 跑马厅——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 |
第三节 微型公共政治舞台——权力的显性展示 |
第四节 体育休闲娱乐之所——权力的隐性渗透 |
第五节 跑马厅的衍生空间 |
第二章 空间生产与权力敞视 |
第一节 “政治化”广场的生产 |
第二节 城市市民广场的重构 |
第三节 广场空间品质的进深解读 |
第三章 单音独鸣与众声喧哗 |
第一节 庆典仪式:政治狂欢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泛政治化宣传的形成与消解 |
第三节 展览:观看的单一到多元 |
第四节 体育:革命化向休闲化的演进 |
第五节 娱乐的遮蔽与启封 |
第四章 广场空间的控制与对抗 |
第一节 广场“规训”:权力的控制 |
第二节 广场管理下的遵从与挑战 |
第三节 非常态:广场的异质活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摊贩与黑车管理下的生存博弈 |
第五章 人民广场的叙事与扩散 |
第一节 广场叙事与印象 |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扩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生存危机 |
二、 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诉求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
二、 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以人为本: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要求 |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与当代内涵 |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 |
二、 以人为本的当代内涵 |
第二节 城市遗产属性的人本特征 |
一、 城市遗产的分类 |
二、 “城市”属性的具体内涵 |
三、 “城市”属性的人本特征 |
第三节 城市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
一、 历史信息价值 |
二、 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 |
三、 科学、艺术与教育价值 |
四、 使用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 |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抉择 |
第一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当代发展 |
一、 保护视野不断扩大 |
二、 保护内涵日益深化 |
三、 保护方式和成果逐渐与公众生活衔接 |
第二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 |
一、 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
二、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尖锐 |
三、 城市遗产保护方式存在误区 |
四、 城市遗产保护困境背后的人本缺失 |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城市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 |
第一节 政府 |
第二节 营利性组织 |
第三节 非营利性组织 |
第四节 公众 |
一、 “本地型”公众 |
二、 “外地型”公众 |
第四章 走向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兴起、内涵与目标 |
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兴起 |
二、 公众参与的目标 |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
一、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 |
二、 舆论参与 |
三、 志愿服务参与 |
四、 民间资本的投资参与 |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
一、 增强公众的实质性参与 |
二、 适度“放权”与“维权” |
三、 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甘肃省区域构造及区域成矿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
1.2 论文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 学术思想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工作简况和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矿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2.1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2.1.1 北山地区 |
2.1.2 龙首山地区 |
2.1.3 祁连地区 |
2.1.4 西秦岭地区 |
2.1.5 陇东地区 |
2.2 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 |
2.2.1 区域大地构造 |
2.2.2 区域矿产研究 |
第三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3.1 区域地层及其含矿性 |
3.1.1 区域地层的分布 |
3.1.2 区域地层的含矿性 |
3.2 岩浆岩及其含矿性 |
3.2.1 岩浆岩的分布 |
3.2.2 岩浆岩的含矿性 |
3.3 区域构造 |
3.3.1 古板块边界及蛇绿岩带及其特征 |
3.3.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3.3.3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3.4 区域矿产分布概况 |
第四章 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 |
4.1 区域地球物理场 |
4.1.1 地球物理工作概况 |
4.1.2 区域岩石的物性 |
4.1.3 区域重磁场 |
4.1.4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矿产的关系 |
4.2 区域地球化学场 |
4.2.1 工作概况 |
4.2.2 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 |
4.2.3 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
4.2.4 元素地球化学块体 |
4.2.5 地球化学分区和地球化学异常带 |
第五章 区域成矿带 |
5.1 概述 |
5.1.1 概念及定义 |
5.1.2 研究概况 |
5.2 成矿区带划分圈定原则及依据 |
5.3 甘肃省成矿区带的划分 |
5.3.1 成矿域(Ⅰ级)划分 |
5.3.2 成矿省(Ⅱ级)划分 |
5.3.3 成矿区(带)划分(Ⅲ、Ⅳ、Ⅴ级成矿区带) |
5.4 主要成矿区(带)特征 |
第六章 区域矿床成矿系列 |
6.1 概述 |
6.1.1 概念及定义 |
6.1.2 成矿系列的研究方法 |
6.2 矿床成矿系列组合和类型的划分 |
6.2.1 矿床成矿系列组合划分 |
6.2.2 矿床成矿系列类型的划分 |
6.3 矿床成矿系列 |
6.3.1 元古代矿床成矿系列 |
6.3.2 古生代矿床成矿系列 |
6.3.3 中新生代矿床成矿系列 |
第七章 主要金属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找矿方向 |
7.1 金矿成矿的控制因素及找矿方向 |
7.1.1 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 |
7.1.2 金矿的找矿标志 |
7.1.3 金矿的找矿方向和远景区 |
7.2 铜(多金属)矿成矿的控制因素及找矿方向 |
7.2.1 铜(多金属)矿成矿的控制因素及标志 |
7.2.2 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和远景区 |
7.3 铅锌矿成矿的控制因素及找矿方向 |
7.3.1 铅锌矿成矿的控制因素及标志 |
7.3.2 铅锌矿的找矿方向和远景区 |
7.4 钨矿成矿的控制因素及找矿方向 |
7.4.1 钨矿成矿的控制因素及标志 |
7.4.2 钨矿的找矿方向和远景区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要点 |
8.2 对于未来研究的一些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科研成果、已出版专着和发表论文 |
附录Ⅱ 主要获奖研究成果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中国大陆百米高楼近百幢(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国王[J]. 保罗-卢·苏里采尔,申京. 译林, 1985(02)
- [2]力学筑梦中国[J]. 龙驭球,崔京浩,袁驷,陆新征. 工程力学, 2018(01)
- [3]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D]. 胡占芳. 东南大学, 2018(05)
- [4]《泰东日报》中国报人研究(1908-1945)[D]. 梁德学. 吉林大学, 2017(07)
- [5]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D]. 钟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6]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D]. 张心. 山东大学, 2016(10)
- [7]过龙兵[J]. 刘玉民. 中国作家, 2005(04)
- [8]甘肃省区域构造及区域成矿找矿研究[D]. 张新虎. 兰州大学, 2007(04)
- [9]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淞沪大决战[J]. 邓贤. 当代, 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