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构造特征

台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构造特征

一、我国台湾及其相邻海域构造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梁娟[1](2019)在《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浙江近岸海域是连接浙江沿岸与东海内陆架之间的重要地区,也是陆海相互作用显着,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等流域携带大量泥沙。在东亚季风、海平面变化及东海海流体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近岸沉积特征和沉积记录,蕴含了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丰富信息。因此,对于该海域的近现代沉积作用和古沉积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研究区616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和27个柱状样、2个钻孔岩芯的实验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约7000 km浅地层剖面解译资料,对研究区近现代沉积作用及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粉砂质砂和细砂五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所占比重最大达74%左右,平均粒径较细,主要分布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呈条带状与海岸线平行展布;粉砂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区域。从岸向海沉积物依次分布有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砂和细砂。从近岸向远岸,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2)运用粒径趋势分析,得到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在舟山群岛东北海域以及象山港附近海域,浙闽沿岸流携带来自于长江悬浮泥沙向南输运,与北上台湾暖流和向岸的涨潮流相顶托,形成了沉积物辐聚的趋势。而在三门湾与乐清湾之间,该区域是夏季向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主要控制区域,沉积物总体上呈现出向北输运的趋势。(3)根据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研究区沉积速率总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北端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2.363.88 cm/yr,而东南区则小于0.20cm/yr;在北部舟山群岛海域沉积速率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南部近岸海域则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导致沉积速率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是由南向的浙闽沿岸流输运而至,在从北向南的沉降过程中出现沉积速率的下降。而在近岸海域的东南部海区则因沉积物源的减少以及外海潮波动力的增强,沉积速率减小至最低,甚至接近于零。(4)在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伊利石是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矿物,平均含量达到60%,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碱性介质的海相沉积环境;绿泥石平均含量为20%,分布在近岸外缘靠近外陆架地区;高岭石和蒙皂石的高含量分布则受陆源的影响较大。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和Co)浓度分布表现为近岸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其污染载荷指数(PLI)也相应最高;在研究区东南部海域有一低值区,其含量远低于平均值,沉积物中重金属呈现无污染;其他海域重金属含量中等,PLI值略大于1,表现为轻度污染。重金属含量分布还与沉积速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性。(5)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的地震层序和钻孔岩芯的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DU1、DU2、DU3和DU4等4个沉积单元。各沉积单元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分别为:DU4形成于MIS 3中晚期MIS 1早期,研究区的东部经历了从河流相演变为河口湾相沉积环境的转变,而近岸区则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DU3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早期。在MIS 1早期,海侵从远岸开始向近岸方向推进:东部远岸区在1412 cal kyr BP发育河口湾浅水潮下带环境,而近岸区在1110 cal kyr BP发育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正粒序;DU2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中期,在远岸区约12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而近岸区在约10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反粒序。在全新世最大海泛面期间,在研究区沉积了细砂薄层,代表了缩聚层。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 cal kyr BP)至今,发育了平行于岸线分布的来自于长江物源的楔形泥质沉积体,向远岸方向其厚度变薄。这一水下楔形泥质沉积体被认为是远离长江口的长江水下三角洲。

张伟[2](2016)在《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文中提出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发育演化过程与油气等流体矿产的运聚成藏存在密切成因联系,其不仅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运动的窗口和地球深部流体活动特点的表征,亦是指示油气及其它矿产资源存在与分布的重要标志和有效信息,而且亦控制和制约了沉积盆地中与油气等流体矿产相关的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的分布与聚集,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台西南盆地海域及陆域)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成藏关系,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通过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钻井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判识和确定了南海北部主要盆地和坳陷中泥底辟/泥火山的发育展布特征,且从空间上阐明了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形成演化特点与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泥底辟及泥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4个区域,即莺歌海盆地东南部中央泥底辟带、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珠二坳陷白云凹陷及东沙西南部)、台西南盆地南部坳陷深水区(海域及陆上部分)。前3个区域泥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强烈,泥底辟及气烟囱等地震畸形反射现象普遍,而泥火山相对较少;第4个区域即台西南盆地南部坳陷深水区,泥火山/泥底辟异常发育且分布普遍。总体上,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区域展布,均主要集中在盆地沉降沉积中心附近及构造转换带周缘或断层裂隙发育区及地层薄弱带。(2)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不同类型泥底辟/泥火山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深入分析研究了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影响因素。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或气烟囱及含气陷阱等,在二维地震反射剖面与速度谱上均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或导致地震反射波组中断。往往具有不连续、杂乱模糊反射、弱振幅或空白反射及同相轴下拉(速度下拉)等异常反射现象和畸形地震反射特点。其中,泥底辟/泥火山本质上属于饱含流体泥页岩发生塑性流动及强烈底辟刺穿和上拱侵入的结果,故往往会导致地层产状发生明显改变,地震剖面上显示非常清楚;气烟囱及含气陷阱本质上均属含气所致,但其含气及气侵强烈程度差异明显,故一般不会改变地层产状。因此气烟囱在地震剖面上基本为模糊空白反射,而含气陷阱则为同相轴下拉的模糊反射。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其展布与控制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其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两者缺一不可。研究区特定区域快速沉积充填的巨厚欠压实泥页岩之泥源层的塑性流动及底辟上侵是形成泥底辟/泥火山的物质基础即内因;而构造转换带和断层裂隙活动带及地层薄弱带则是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其展布的基本构造地质条件即外因。(3)泥底辟/泥火山成因机制相同、发育演化特征相似,控制影响因素亦相同。泥底辟/泥火山形成的基本条件,可总结为其是由深部密度较小快速沉积充填的高塑性巨厚欠压实泥页岩,在密度倒置的沉积动力学体系下,发生重力差异作用促使泥源物质塑性流动而强烈上侵挤入和底辟上拱,进而导致上覆围岩褶皱隆起或刺穿上覆地层破裂薄弱带而形成。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新近纪晚期以来一些特定区域存在快速沉降沉积的地质背景,新近纪海相坳陷期沉积巨厚的欠压实异常高压泥页岩(底辟泥源层)非常发育,在某些地层薄弱带及断层裂隙发育区则可形成众多的泥底辟/泥火山。同时,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热流值和地温梯度高,泥源层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和粘土矿物演化脱水形成的高温超压潜能,不仅能促进油气等流体大规模纵向运聚,而且还控制影响了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形成与展布规模及分布特点。(4)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发育区油气勘探所获油气地球化学数据和台西南盆地南部陆上泥火山发育区采集的泥火山伴生气、温泉气及地火气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综合判识确定研究区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主要以烃类气为主,伴有少量n2、co2等非烃气,但部分区域局部区块及层段co2等非烃气较富集。依据天然气碳同位素及稀有气体氦氩同位素分析,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中烃类气主要为成熟—高熟热解气,并伴生少量的生物成因天然气。其成因类型属成熟—高熟偏腐殖型混合气,烃气源主要来自巨厚海相坳陷沉积的泥页岩;泥底辟/泥火山伴生的co2非烃气,则主要属壳源型成因类型,亦有少量壳幔混合型,气源亦来自海相坳陷沉积的巨厚泥页岩(泥源层)与泥底辟/泥火山的高温热流之物理化学综合作用。(5)泥底辟/泥火山形成及发育演化的石油地质意义乃在于以下几点即:其一,泥底辟/泥火山是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颇具特色的地震地质异常体,其形成演化过程及发育展布特点,均与油气运聚成藏及分布规律等,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和时空耦合关系;其二,形成泥底辟/泥火山的物质基础即巨厚塑性泥源层物质本身就是烃源岩,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构成了非常好泥底辟生烃灶;其三,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强烈的上侵活动形成的众多底辟伴生构造圈闭及其所构成的泥底辟/泥火山隆起构造带,处在泥底辟生烃灶位置及其附近,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最佳聚集场所和有利富集区;其四,底辟活动造成围岩及上覆地层上拱褶皱变形,在形成一系列伴生构造的同时,亦为油气藏之砂岩储层发育及储集物性改善等创造了较好的构造地质环境和条件。其五,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强烈的热流体上侵活动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潜能,不仅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快速成熟生烃,而且亦为深部油气大规模向浅层纵向运聚提供强大的驱动力,进而促使油气及其它流体源源不断地从深部向浅层具备储盖组合及圈闭的有利聚集场所运移而富集成藏;其六,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上侵活动形成了非常好的油气纵向运聚的高速通道,构建了深部油气源与浅层构造圈闭及非构造圈闭等聚集场所之间的“桥梁及通道”,为深部油气大规模向浅层圈闭运聚成藏等提供了高效运聚成藏的有利条件及捷径。(6)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油气勘探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果,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分析解释,深入分析研究了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及台西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气源供给方式及其成矿成藏的主控因素。依据含油气系统理论“从烃源到圈闭聚集成藏”的“源—汇—聚”的基本原则,首先重点分析研究了目前勘探获取的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气源供给输导系统与供烃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具体的油气地质条件和地震地质分析解释成果,深入剖析和刻画了其气源供给输导系统类型及其展布特点,总结和建立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主要运聚富集模式,分析阐明了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的分布规律与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南海北部边缘主要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虽然目前仅勘探发现生物气源供给原地扩散型自生自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但根据南海北部深水区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上侵活动特点和断层裂隙等运聚通道系统的发育展布特征以及伴生的油气苗和气烟囱显示等信息,可以综合判识确定该区尚存在深部热解气供给断层裂隙输导下生上储“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热解气供给泥底辟/泥火山及气烟囱输导“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的主控因素亦与常规油气藏一样,乃在于其必须具有充足的气源供给与一定规模的高压低温稳定带(圈闭富集场所)的较好时空耦合配置。(7)根据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与伴生油气的运聚富集规律,分析阐明了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藏及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基于本次研究及研究区近十多年的油气勘探及水合物勘查成果,选择和确定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领域及区域,作为今后取得新突破和开拓新领域的优先方向:1)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中深层三亚-梅山组大型泥底辟伴生构造天然气勘探领域;2)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尤其是中央峡谷水道下部大型泥底辟活动带及气烟囱发育区,是勘探大型深水油气田及“渗漏型”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勘探靶区;3)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疑似泥底辟及气烟囱发育区,是勘探寻找深水油气与深水海底浅层天然气叠置富集的有利勘探靶区,有望获得突破;4)珠江口盆地东沙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已获重大突破,其局部区域与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展布存在成因联系的区带是进一步勘探的战略选区;5)台西南盆地南部深水区海底大型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是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有利靶区,其陆上泥火山伴生气资源亦具勘探开发价值,虽然存在诸多因素困扰,但仍然值得重视与关注。

宋仲和,陈国英,安昌强,陈立华,庄真,傅竹武,吕梓龄,胡家富[3](1992)在《中国东部及其相邻海域S波三维速度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用了中国27个基准台763长周期地震仪和WWSSN 3个地震台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238条瑞利波路径资料,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和改进的网格反演方法,研究了中国及邻海170km深度范围内S波三维速度结构.本文只给出中国东部及邻海的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直到170km深度范围内的速度结构,具有以40°—44°N,28°—32°N和20°N左右为界南北分块以及大体沿岛弧走向呈条带状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有明显的关系.同时发现布格重力异常基本上受莫霍面的控制,地表热流值与上地幔低速层的埋深也有明显的相关性.

吴仕虎[4](2014)在《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文中提出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覆盖华南陆缘及南海北部地区,位于华夏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和西太平洋构造域的重叠区域。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海域中生界至本世纪初钻探证实中生代沉积层系,南海北部海域该中生代盆地一直受到中外地球物理和石油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围绕盆地构造演化、岩浆岩活动、沉积充填序列、地层分布、油气资源潜力等方面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南海北部海域发现了多个大型沉积凹陷(如潮汕凹陷)、多套沉积储层和有效烃源岩,多数学者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不过,由于中生界钻井资料极少,而且钻遇地层不全、地震资料品质一般比较差,海域中生代地震反射层的时代归属尚未落实,沉积地层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沉积演化历史认识还非常粗略。本文首先通过华南陆域6个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对比,根据沉积趋势划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层序;通过海域MZ-1井的古生物和沉积环境资料划分中侏罗世晚白垩纪内部的部分层序。然后,依据长周期沉积旋回(层序)的全球大致同时发育、同一盆地内不同凹陷二级成因地层单元地层堆砌方式相同或相似、陆相地层古气候条件相似,以及盆地内火山大致同时活动这4项原则,根据卡定界面及其它已知条件逐步推断海域中生代地震反射层的地层时代。最后,根据盆地演化不同阶段发育地层的特定地层堆砌方式将中生代地层划分为低位充填(晚三叠世)、退积和加积(早中侏罗世)、前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低位充填沉积(晚白垩世)4个地震可对比的成因地层单元,据此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地震地层解释,编制贯穿盆地的区域地层剖面及年代地层框架图,讨论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本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进展:1)研究思路突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初步建立了海域中生代地层系统。因缺乏完整连续的地层对比资料(如古生物、古地磁、岩相、锆石或氧同位素定年等),关键层位通过已有资料卡定,再根据海相长周期层序大致等时、一级周期内成因地层单元地层堆砌方式相同、陆相环境古气候条件大致相同(据岩相和特殊矿物判断)、火山活动时间大致等时这4项地层对比原则,通过全球同时期发育的二~三级周期沉积旋回(层序)的特征、与地层时代关系,以及发育顺序来推断海域中生代部分地震反射层的地层时代,建立地层系统。尽管由此得出地层系统会存在误差,但它解决了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地层时代确定难题。因为根据二级和三级层序与地层单元(阶)的对应关系推断地层时代是可行的,王鸿桢(1998)甚至建议根据中长周期层序建立新一代的年代地层表。不然,南海北部中生代的地层及沉积研究可能还将停留在以往内部地层不分的宏观分布研究上,甚至地层系统永远都不能建立,因为按照传统方法建立地层系统需要在潮汕凹陷中心钻探多口8000米的超深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2)利用陆域地质图、野外考察资料,以及海域地震资料编制了贯穿华南陆缘-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盆地的区域地层大剖面。这条长约736公里的大剖面为开展南海北部自晚三叠世以来的盆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基础。3)综合华南陆域的露头资料、海域地震地层解释成果、陆-海地层对比,以及南海北部周缘地区(如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等)所有地层和沉积环境方面的信息,编制了晚三叠世白垩纪年代地层框架图。它完整地展示了华南陆缘-南海北部陆坡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发育分布状况,尤其是潮汕凹陷至陆坡海槽这一段的地层分布和地震反射结构揭示了早白垩世末和晚白垩世末的海岸线退却位置;通过南海北部中生代地层划分及沉积过程研究,将中生代沉积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诸如J1末海水退出陆缘,J3时期海底火山喷发及南海北部陆架区的抬升隆起,K1末洋壳与陆壳强烈碰撞及海水退至南海北部陆架边缘,陆坡海槽与过渡壳形成等)联系起来,并将时间节点具体到阶。这些成果对华南-南海北部地区的地质历史研究乃至古太平洋的构造沉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4)南海北部海域凹陷与华南陆域凹陷在晚三叠世时期均为凹陷充填沉积,具有相同的沉积演化历史,这使得韩江、潮汕凹陷也发育晚三叠世中期半闭塞海湾相优质烃源岩。潮汕凹陷及以南区域,早侏罗世早白垩世长期处于深水沉积环境,陆缘碎屑供给少、沉积速率低,其有机质丰度可能要比华南陆域大数倍(陆域早侏罗世页岩的有机碳为0.10.7%,MZ-1深海页岩可大于1%,台湾西部侏罗系页岩钻井证实为烃源岩),这表明潮汕凹陷区约4万余平方公里的深水泥岩可能为潜在的有效烃源岩。另外,潮汕凹陷区侏罗纪三角洲-深水扇砂岩与泥岩(烃源岩)交互发育、白垩纪强制海退沉积砂岩覆盖于侏罗系深水泥岩之上,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使得潮汕凹陷-陆坡海槽区域中生界具较大的油气勘探前景。

尚继宏[5](2008)在《马尼拉海沟中北段俯冲带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多波束全覆盖高分辨率海底地形地貌数据与高清晰地震剖面的联合解释,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可极大地提高海底构造分析的分辨率和立体解析能力,在研究海底区域构造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对年轻海底构造和活动构造,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洋中脊、俯冲带、边缘海盆地构造和形成机制的重要手段。马尼拉海沟俯冲带作为正在活动的年轻构造带,是南海海盆重要的东部俯冲边界,对其构造及演化的研究是对南海构造演化研究中极为关键的部分。而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盆之一,对其研究的深化与细化,又是了解整个东亚大陆边缘构造乃至整个西太边缘海成盆机制的关键。本论文基于对马尼拉海沟中段与北段多次调查所获取高精度精细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资料与多条地震剖面资料,结合台西南海域已知数据的钻井资料及其它所搜集到的地球物理数据,对海沟中段及北段的俯冲带构造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论文对马尼拉俯冲带的平面构造特征及深部三维构造特点进行了重点剖析,结合南海东部海盆张裂演化史、西菲律宾海盆运动史、台湾弧陆碰撞造山历史等,最终对马尼拉俯冲带中段及北段的地貌形态、构造成因及其形成、演化历史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获得了多项有益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马尼拉海沟俯冲带中段及北段的增生楔地形地貌进行了精细构造特征分析与对比,揭示了两处俯冲带的平面分带特征与深部分层特点,发现在俯冲带增生楔下构造带中普遍发育有圈闭盆地。通过对圈闭盆地的外在形态、所处位置、形成过程的构造地貌分析,确定了圈闭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消亡对应了增生楔的前端褶皱变形、中部逆冲断裂以及顶端推覆隆升这一构造动力学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增生楔从变形前缘到海脊构造区横向压应力不断增强的特征,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增生楔发育模式。而这种圈闭盆地在俯冲带中、北两段均有发现,说明它是俯冲带区域增生楔发育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2.构造地貌图上发现的俯冲带北段增生楔构造地貌中的NE至NNE向压性断裂带、向北逐渐加宽的增生楔构造带、增生楔顶部超厚沉积及大范围隆起等,均证明21°N附近的台湾南部海域是马尼拉俯冲活动与台湾造山运动共同作用区,同时具有洋壳俯冲与弧陆碰撞的特点。由于北段俯冲带受到台湾造山作用的影响,俯冲活动在地表的界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形前锋在马尼拉海沟消失后顺澎湖峡谷NW向延伸,在陆架区折向NE,并最终在台南附近上陆并与台湾西部山麓带相连。弧前盆地顺北吕宋海槽向北延伸,穿越台东海槽后与台湾陆上的台东纵谷相接。而作为俯冲带增生楔一部分的恒春海脊,同时也是台湾造山带的南延,同时具有俯冲带的逆冲推覆构造特点与造山带的碰撞隆升特点;3.马尼拉海沟中段及北段的地表形态及其延伸方向具有很大的不同:海沟在北段台西南海域沟底呈“V”字形下切,且蜿蜒状延伸直至隐没消失,而在吕宋岛西侧的中段则呈现出平坦顺直的地表形态。经分析,海沟中段地表形态主要受深部俯冲构造活动控制,而北段海沟受到台湾弧陆碰撞及中国大陆边缘超厚沉积影响,海沟深部俯冲控制作用相对减小,而受陆坡附近富含陆缘沉积物的海底浊流影响较大,在形态上显示出和中段完全不同的地貌特征;4.经地震、钻井等多种资料推断,马尼拉俯冲带形成于16Ma左右的中中新世初期。覆盖马尼拉海沟北段的多道地震剖面在南海北部陆缘区经过了台湾石油公司已知数据的钻井A-1B井,而相邻的几口钻井更是为地震剖面层序的标定提供了可供对比的资料。将陆缘区的地震层序向台西南海域进行延伸后,发现俯冲拆离面为中中新统/下中新统交界面,证明俯冲活动开始最早不会超过在中中新世初期。而地质构造资料证明,作为俯冲增生楔的恒春海脊形成年代在中中新世左右,由此对俯冲带的形成时间进行约束,推断出马尼拉俯冲带形成于16Ma左右的中中新世初期; 5.联系周边地体的演化历史进行综合分析后,推断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形成动力来源于菲律宾海板块的北西向运动,而与南海东部海盆的扩张没有直接因果联系。

叶尚夫[6](1983)在《我国台湾及其相邻海域构造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岛位于亚州东海陆架边缘。是现代西太平洋沟-弧-盆系的组成部分,居于琉球弧与菲律宾弧的联接处,也是屹立在我国大陆的海岸山脉。从构造部位来看,它北接日本-琉球,南联菲律宾沟-弧-盆系。因此它是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地区。

胡进军,郝彦春,谢礼立[7](2014)在《潜在地震对我国南海开发和建设影响的初步考虑》文中研究表明南海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交汇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考虑并关注潜在地震对南海区域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陆地地区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规范,但是针对海域的工程地震研究还比较少,地震动参数特征和地震动衰减规律尚是空白。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分析了南海及临区的地震构造,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表明:(1)南海北部历史上发生过7级以上大地震,该区域的近海工程要考虑琼粤滨海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引发的地震影响;(2)南海中部区域要更加关注台南至菲律宾吕宋岛西侧俯冲带的影响,该区域地震易发、多发,6级左右的中强震较多,强震和大震也偶有发生;(3)俯冲带地震与浅地壳地震的特征有一定差异,因而有必要对俯冲带板内、板缘地震做专门分析和研究。

胡进军,徐长琦,谢礼立,李琼林[8](2018)在《南海岛礁场地地震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针对陆域地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技术体系,但对于海洋工程的抗震研究工作开展得不充分,尤其是海洋岛礁场地的地震反应分析尚属空白。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南海地区的迅速开发建设,有必要对南海岛礁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抗震设计展开研究。介绍南海岛礁场地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震活动性特征,通过比较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针对岛礁这一特殊工程地质体,提出岛礁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四个显着因素,包括(1)南海岛礁体的特殊地形;(2)南海岛礁特殊的岩土工程材料;(3)海水-岛礁体动力相互作用;(4)南海地区海底输入地震动的确定,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为分析地震作用下岛礁场地的稳定性、场地反应分析提供研究思路,同时为南海岛礁建设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参考。

彭艳菊,孟小红,吕悦军,谢卓娟,张力方[9](2008)在《我国近海地震活动特征及其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对我国近海海域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地震的震级、震中参数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分析了各海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确定海域受历史地震影响的最大影响烈度,然后初步分析了地震活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地球物理场的关系.研究发现:(1)近海海域历史地震资料的精度较低,中强地震存在明显的遗漏.(2)渤海、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地震活动性较强,黄海次之,东海最弱.(3)近海海域的震害主要来自海域地震和近岸陆地强震的影响,影响强弱依次为:渤海、黄海、东南沿海、东海.(4)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走滑运动为主,最大主应力方向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挤压方向影响.(5)海域地球物理场,特别是布格重力异常、地壳厚度分布与强震构造带的空间分布关系的相关性较好.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域及滨海重要工程的抗震设防、海域地震危险性区划提供一定的基础.

王红丽[10](2018)在《南海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南海地区区域构造复杂,增加了地震成像和解释的难度。本文采用叠前地震成像方法(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结合钻井数据,在西沙海域、马尼拉俯冲带北段、西北次海盆区的地震成像和解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认识如下:1)资料处理方面,利用速度分析点加密在海山等陡倾角构造处获得了更为准确的速度;采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使偏移成像结果更为准确,在西沙海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采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地层速度横向剧变造成的地震波散射问题,在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和西北次海盆区域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2)在西沙隆起区,通过对该区裂后期岩浆活动与14个孤立碳酸盐台地淹没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岩浆活动之后的加速热沉降作用是导致礁体淹没的主要原因。西沙隆起西北部的孤立碳酸盐台地最早于晚中新世开始淹没,与南海扩张结束后的快速异常沉降作用有关。上新世早期,西沙隆起发生大规模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活动,岩浆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位于西沙隆起东部的西北次海盆和西沙东坳陷区,之后的热沉降作用导致了隆起西侧和东北侧的礁体于上新世晚期淹没。第四纪期间,西沙隆起同样发生规模较大的岩浆活动并持续至今,岩浆活动遍及西沙隆起北礁环礁以南的各个区域,以隆起南部最强烈,并造成了西沙隆起南部礁体的淹没。3)通过对马尼拉深度偏移剖面和速度模型的分析,对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增生楔的精细构造进行了解释,将马尼拉增生楔划分为原始沉积段、褶皱变形段、逆冲推覆段和背逆冲断层段四个部分,分别代表着增生楔演化的不同阶段,其内部存在逐级递进的演变关系。根据增生楔内部结构及演化特征,结合深度速度模型,推断增生楔下部存在菲律宾海残留板块构成的“弧前基盘”,并指出“弧前基盘”是控制马尼拉增生楔形成演化的关键构造,与增生楔下部拆离滑脱面的突然降阶以及增生楔内部脱序逆冲断层的发育关系密切,并对马尼拉增生楔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弧前基盘与背后的吕宋岛弧融为一体,在菲律宾海板块的推动下不断挤压并仰冲在南海板块之上,其前端是刮擦南海洋壳表层物质的前锋,并挤压前部地层,是逆冲推覆段和褶皱变形段向海沟方向推进的应力来源。弧前基盘向逆冲推覆段底部的挤入还导致了脱序逆冲断层的发育,并不断将刮擦下来的沉积物质以及逆冲推覆段叠瓦状地层并入其上部的背逆冲推覆段,从而造成上陆坡背逆冲推覆段的不断抬升壮大,从而使得脱序逆冲断层成为划分上、下陆坡的重要的地貌分界。4)在南海西北次海盆区域,利用三条典型地震剖面的深度偏移处理成果对西北次海盆的洋陆过渡带及岩浆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西北次海盆陆坡处识别出较多的裂陷期火山,并在陆架断陷盆地下部的上地壳中发现了速度异常增加的现象,推断为盆地张裂诱发的深部物质的上侵导致。西北次海盆的裂后期岩浆活动同样丰富,在陆架、陆坡和洋盆处均有分布,其中中新世岩浆活动主要局限于西北次海盆内部,上新世和第四纪的火山零星分布于各处,并常在早期中新世火成岩上继承性发育。通过与南海北部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对比分析,结合海南地幔柱研究的最新成果,认为西北次海盆地区的裂陷期和裂后期岩浆活动均来自地幔柱上涌而在南海北部陆缘之下的上地幔处形成的岩浆房,与雷琼地区和东沙隆起的的火成岩有相同来源,但属不同分支。西北次海盆陆坡处的岩浆活动与西沙海槽、西沙与中沙地区的裂陷期岩浆活动可能属于同一期岩浆活动,岩浆可能都来自西沙海槽北部的地幔柱分支,并受到早期裂谷和地壳减薄作用的诱发。

二、我国台湾及其相邻海域构造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台湾及其相邻海域构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2.1 现代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水文气象特征
        2.2.1 东海沿岸流
        2.2.2 黑潮
        2.2.3 台湾暖流
        2.2.4 陆架上升流
        2.2.5 潮汐与波浪
    2.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2.3.1 沉积物来源
        2.3.2 现代沉积分布特征
        2.3.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海底表层沉积物采样
        3.1.2 重力柱状样采集
        3.1.3 钻孔资料及处理
        3.1.4 浅地层剖面测量
    3.2 研究方法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3 年代测试分析
        3.2.4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3.2.5 微体古生物鉴定
        3.2.6 浅地层剖面解译
第四章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
    4.1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4.1.2 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分布特征
        4.1.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布特征
    4.2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输运及其影响因素
        4.2.1 粒径趋势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4.2.2 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4.2.3 影响表层沉积物输运的主要因素
    4.3 浙江近岸海域粘土矿物特性与沉积环境
        4.3.1 粘土矿物含量与分布特征
        4.3.2 粘土矿物的物源探讨
        4.3.3 粘土矿物分区与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
    4.4 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地质意义
        4.4.1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4.4.3 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4.5 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4.5.1 基于粒度组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判别
        4.5.2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速率与近现代沉积环境
    5.1 ~(210)Pb比活度变化特征
        5.1.1 ~(210)Pb比活度垂向变化
        5.1.2 柱状样210Pb剖面垂向分布变化
    5.2 近现代沉积速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2.1 沉积速率的分布变化特征
        5.2.2 沉积动力环境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5.3 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江近岸海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6.1 浙江近岸海域地层层序划分
        6.1.1 地震地层学与典型地震相识别
        6.1.2 地层界面单元划分
        6.1.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对比
    6.2 ECS-1302 孔沉积地层序列
        6.2.1 测年结果
        6.2.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2.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6.3 ECS-1401 孔沉积地层序列
        6.3.1 测年结果
        6.3.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3.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6.4 全新世不同钻孔沉积单元对比
    6.5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环境演化
        6.5.1 沉积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2 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6.5.3 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成果与认识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2)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一、泥底辟/泥火山概念及其特征
        二、泥底辟/泥火山地质学研究
        三、泥底辟/泥火山地球化学研究
        四、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学研究
        五、泥底辟/泥火山成因类型判识划分研究
        六、泥底辟/泥火山与伴生油气运聚成藏关系研究
        七、前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创新之处
        四、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地质特征
    第一节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一、幕式构造演化与多幕构造活动
        二、“断-坳”双层结构特征
        三、第三系巨厚沉积物具高温超压特点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展布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三、珠江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第三章 全球及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第一节 全球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展布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分布特点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分布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泥火山/泥底辟分布
第四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第一节 泥火山地质地貌特征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特征
    第三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第五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动力演化机制及成因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条件与机制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机制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形成机制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形成机制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及气烟囱形成机制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机制
第六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七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特征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八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成因成藏机制及动力学模式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一、泥底辟活动区典型油气藏解剖
        二、泥底辟/泥火山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关系
        一、珠江口盆地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三、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第九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中深层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深水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中国东部及其相邻海域S波三维速度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1. SV波速度结构与大地构造单元(图8)的关系
        (1)扬子块体
        (2)中朝块体
        (3)中国东北地区
        (4)边缘海
    2. 莫霍面的起伏与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的关系
    3. 上地幔低速层起伏与地表热流值的关系
四、结论

(4)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1.2.2 沉积地层研究现状
        1.2.3 油气勘探及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性成果
        1.7.1 主要认识
        1.7.2 创新点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构造演化特征
        2.2.2 岩浆活动特征
    2.3 区域地层背景
        2.3.1 研究区中生界特征
        2.3.2 围区中生界特征
第3章 华南陆缘中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3.1 层序划分依据及方案
    3.2 层序特征
        3.2.1 S1 层序
        3.2.2 S2 层序
        3.2.3 S3 层序
        3.2.4 S4 层序
        3.2.5 S5 层序
        3.2.6 S6 层序
第4章 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地震地层研究
    4.1 主要地震反射界面标定及识别
        4.1.1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4.1.2 地震层位的标定
        4.1.3 过井剖面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分析
        4.1.4 主要反射界面属性分析及识别标志总结
    4.2 地震地层解释及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4.2.1 地震地层追踪闭合解释
        4.2.2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4.3 地震相-沉积相分析
        4.3.1 地震相、亚相标志
        4.3.2 相分布模式
        4.3.3 地震相-沉积相特征
    4.4 中生界发育分布特征
        4.4.1 NW-SE 向大剖面建立及地质综合分析
        4.4.2 海域中生界分布特征
第5章 海陆中生界对比研究
    5.1 海陆对比可行性分析
    5.2 海陆对比方法和目的
        5.2.1 海陆对比方法
        5.2.2 海陆对比内容
    5.3 海陆中生界对比与地层时代确定
        5.3.1 晚三叠世
        5.3.2 早侏罗世
        5.3.3 中侏罗世
        5.3.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5.3.5 白垩纪
第6章 盆地沉积演化过程
    6.1 盆地中生代地层格架
        6.1.1 工作方法
        6.1.2 盆地中生代地层格架建立
    6.2 沉积演化过程
        6.2.1 盆地中生代年代地层框架模式建立
        6.2.2 盆地沉积演化过程分析
    6.3 区域构造与石油地质意义
        6.3.1 区域构造意义
        6.3.2 石油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马尼拉海沟中北段俯冲带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工作基础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重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研究区地形地貌单元划分
    第二节 研究区及周边地球动力学背景
    第三节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区现存主要科学问题
第三章 马尼拉俯冲带中北段构造地貌研究
    第一节 俯冲带平面构造分段特征
    第二节 俯冲带垂向构造分层特征
    第三节 增生楔精细构造地貌研究
    第四节 俯冲带中北段数据综合分析
第四章 马尼拉俯冲带演化历史探讨
    第一节 研究区地层年代对比
    第二节 俯冲带形成历史研究
    第三节 俯冲带与周边地体演化的关系探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我国台湾及其相邻海域构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构造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二、台湾的构造演化
三、邻区边缘海概况

(7)潜在地震对我国南海开发和建设影响的初步考虑(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南海地震地质构造
2 历史地震特征
3 俯冲带地震影响的考虑
4 结论与讨论

(8)南海岛礁场地地震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岛礁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1 岛礁地形地貌
    1.2 岛礁体工程地质分层 (礁体浅地层结构)
    1.3 珊瑚岛礁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 南海岛礁地震活动性分析
    2.1 南海岛礁地质灾害危险性讨论
    2.2 南海地震活动概况
3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现状
4 南海岛礁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特点
    4.1 特殊地形条件
    4.2 特殊的岩土工程材料动力学性质
    4.3 海水-岛礁体动力相互作用
    4.4 海底输入地震动的确定
    4.5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10)南海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第二章 成像及速度建模方法
    2.1 海上资料二维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
        2.1.1 海上资料常规处理流程
        2.1.2 海上环境噪音去除技术
        2.1.3 海上多次波去除技术
    2.2 速度建模
        2.2.1 时间域速度分析
        2.2.2 深度域速度分析
    2.3 偏移成像
        2.3.1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2.3.2 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
第三章 西沙礁区构造、岩浆活动与礁体淹没过程
    3.1 概述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数据及方法
    3.4 西沙海区的淹没礁
    3.5 西沙海域的裂后岩浆活动
        3.5.1 中新世岩浆活动
        3.5.2 上新世岩浆活动
        3.5.3 第四纪岩浆活动
    3.6 西沙海域淹没环礁与裂后期岩浆活动的关系探讨
        3.6.1 西沙淹没礁与构造沉降
        3.6.2 岩浆活动与构造沉降
        3.6.3 裂后期岩浆活动及生物礁的淹没
    3.7 小结
第四章 马尼拉俯冲带增生楔精细成像及增生过程研究
    4.1 概述
    4.2 马尼拉俯冲带的地质背景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处理结果与解释
        4.4.1 剖面震相特征
        4.4.2 速度结构特征
    4.5 分析与讨论
        4.5.1 马尼拉俯冲带的形态特征
        4.5.2 滑脱面
        4.5.3 脱序逆冲断层
        4.5.4 马尼拉增生楔演化过程
    4.6 小结
第五章 西北次海盆构造特征研究
    5.1 概述
    5.2 区域地质背景
    5.3 数据处理
    5.4 成果分析与解释
        5.4.1 地震剖面特征
        5.4.2 速度结构特征
    5.5 分析与讨论
        5.5.1 洋陆过渡带
        5.5.2 岩浆活动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和认识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我国台湾及其相邻海域构造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D]. 梁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2]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D]. 张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08)
  • [3]中国东部及其相邻海域S波三维速度结构[J]. 宋仲和,陈国英,安昌强,陈立华,庄真,傅竹武,吕梓龄,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1992(03)
  • [4]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D]. 吴仕虎.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5]马尼拉海沟中北段俯冲带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动力学研究[D]. 尚继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09)
  • [6]我国台湾及其相邻海域构造特征[J]. 叶尚夫. 热带海洋, 1983(04)
  • [7]潜在地震对我国南海开发和建设影响的初步考虑[J]. 胡进军,郝彦春,谢礼立.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3)
  • [8]南海岛礁场地地震稳定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 胡进军,徐长琦,谢礼立,李琼林.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2)
  • [9]我国近海地震活动特征及其与地球物理场的关系[J]. 彭艳菊,孟小红,吕悦军,谢卓娟,张力方.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5)
  • [10]南海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及其应用研究[D]. 王红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01)

标签:;  ;  ;  ;  ;  

台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构造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